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si66.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sgld.html
民生銀行股東大會側記
2011年05月30日10:19
「深發展除業績超預期外,更主要是與平安銀行的合併事件在某種程度上支撐起了股價。而對於民生來說,更主要是自身經營策略的調整正在逐步改變市場對其原有的看法。」一位參加2011年度民生銀行股東大會的投資者對記者表示。
股東會或許是觀察一個上市公司最好的窗口。
商貸通與差異化是亮點
在此次股東大會開始直至結束的整個過程中,民生銀行風險管控部、資產負債部、財務會計部、融資部等職權部門負責人所在區域都被大量券商分析師所包圍。
從2009年起步到目前,民生銀行將中小企業信貸投放的重心放在了小微企業這個「信貸藍海」。歷經三年的經營,「商貸通」業務的利潤貢獻已逐步在2010年年報和2011年一季報中得以體現。
在年初被多數券商持續看好後,現在券商們開始更加關注民生銀行商貸通業務的風險情況。
「規模做大以後,現在我們要更加嚴格管控每一筆貸款。」民生銀行風險管控部總經理說,「我不是坐在辦公室裡看數據,而是要去全國各家分行實地瞭解情況,彙總後再進行綜合評判。」
「目前商貸通業務整體風險很低,因為我們在分支行有專門的業務員在實時跟蹤企業的運行。」他表示。
投資者關注的另一個風險是平台貸款,據上述風險管控部總經理介紹,目前相關貸款餘額1900億元,不良率非常低。「現在銀監會正在牽頭,要求所有參與者進行四方對賬和三方會談,以此方式保證平台貸款穩步運行。」他具體闡述。
在2009年,民生銀行對冶金部、地產部、交通運輸部、能源部、中小企業等事業部進行總行與分行的「重新分權」。現在隨著中小企業事業部審批發放商貸通貸款量的增加,民生銀行對其他事業部的職權也進行了相應調整。
除去商貸通,今年貸款增量發放自上而下分別是:房地產、能源、冶金和交通運輸。「我們今年更看好能源貸款,這本身也是我們的自有優勢項目。而對交通方面的貸款今年投放量將相對較少。」在場的民生銀行相關人員稱。
截至2011年4月末,「商貸通」貸款累積規模達到1700億元,已經向20萬戶小微企業發放了貸款。
據記者瞭解,民生銀行計劃到今年5月底,商貸通貸款規模達到2000億元;2011年年底則達到3000億元。初步計劃本年內新增貸款中55%的比例仍投向「商貸通」,「商貸通」貸款利率平均上浮比例在40%以上。
一位分析師以目前民生銀行資產狀況,以商貸通貸款70%的風險權重和按照8%的核心資本充足率進行測算得出,民生銀行每發放100億元貸款需要5.6億元資本金。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民生銀行核心淨資本為1034億元。
對於民生銀行資本金的使用,融資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之前通過的《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方案的議案》和《新增發行H股方案的議案》如果順利進行,民生銀行未來2-3年不需進行股權融資。
對於當前銀行業的經營,財務會計部門的相關人士表示,從銀行業整體情況來看,流動性的下降導致負債壓力加大,直接使得銀行業經營方向調整難度加大。「畢竟我們在貸款方面做出的調整比較早,隨著經營的深入,與其他銀行的差異化將會更明顯。」
從目前各家券商的研究報告看,這也是各分析師議論最多的一點。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2011年度財務預算報告。根據公司規劃,今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為69.2億元,其中,房屋以及建築物預算為28.6億元;經營性租賃固定資產以及辦公設備預算在27.7億元。
「由於租金上漲太快,我們已開始逐步將辦公等建築物由之前的租賃方式轉變為購買自有辦公建築。另外,分支行的網點建設也是我們現在投入的重點。」一位民生銀行人士坦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17ea1.html
11.05.30 中国南车10年会
时间:11.05.30上午9:30
地点:世纪金源大酒店二楼第九会议室
人员:赵小刚董事长,公司高管,不到10名投资者
会议纪要:
答:卲,承诺25%,但实际分配的利润占可分配的30%多。
2.问:研发35亿的去处?
答:赵,要使公司的科技水平处于前列。不仅在轨道交通,在延伸产业上也是。公司拥有很多种子业务。要做的是把核心技术怎么扩展到其他领域去。使他们在未来的几年产生大的效益。
3.各季度报表业绩不均衡的问题?
答:主要是不同月度生产的品种不一样,利润上会产生差异。货车09年需求开始回升,预计11年接近08年的水平。六月京沪高铁就要开通,所以5,6月的报表会很好看。
4 问:对股权激励的看法?
5 问:大的经济环境对公司的影响?资金需求?
6问:价格问题?怎么确定?铁道部领导更换是否有连锁反应?高铁定位?海外产业创造的价值?
国外也是市场行为,效益比较好,竞争较强。效益是南车的优势,是排第一的,主要是成本,故障低。
7问:15年新产业比例?
8问:国内招标?海外市场情况?
(同福客栈 www.tfkz.net)
9问:研发费用?质保金?
10问:今年100列380动车完成情况?京沪计划92列,最大是多少?250与380的生产线能不能一起做?
11.动车组的终身费用是新车的两到三倍,维修基本要送回生产厂,所以后续的收入也不少。动车的作为可以转,向反方向转化座位就可以了。普通工人人均工资在5万左右。380一列4.5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szun.html
Q1. 平安的股本一直没扩张, 如果以后牛市来了, 股价涨到一百, 两百的,或以上的,如果股本没扩张,以中国目前的散户买股的习惯,高股价的一般都不愿意买, 这样平安股的活跃性会大打折扣,反过来又影响股价的提升,这方面招行, 万科做得很好, 能否建议管理层以后做市值管理?
==》 任汇川回答: 谢谢, 管理层会回去研究一下
Q2. 平安的寿险和产险都比同业增长快很多, 请问增长的原因? 能否保持?
==》 平安的寿险和产险增长都远远超过市场平均增速, 产险主要得益于车险的增长, 这里面主要是汽车业得高速增长及电话销售的成功,将来会通过降低成本来继续努力
Q3. 平安产险增长的速度超越寿险,将来的前景怎样?
==》 产险在中国的普及的程度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增长空间还很大, 寿险目前在一线城市的占有率比较高,将来主要会对二级, 三级城市推进
Q4. 平安的移动展业(MIT)充分利用了IT技术, 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方向, 将来的发展战略是怎样的?
==》 马总: MIT的理念是把柜台前移到客户的面前, 家中, 目前主要是处理寿险, 通过MIT,把过去处理一个保单要花15天,到现在只需花15分钟, 将来的方向是要把所有产品都通过MIT来做, 计划2年左右时间完成, 下一步的装备是计划用IPAD来做,我们叫ONETOUCH 计划
Q5. 最近有报道说, 寿险增速在下降, 为什么?
==》 主要是受引监会和保监会的规定, 取消银保渠道, 即禁止保险人员在银行销售。 不过平安在这块的占比小,主要还是靠业务员做, 所以影响不大, 很快会恢复
Q6. H股增发融资什么时候完成?
==》 本周就能完成, 已得到批准
Q7. 平安收购深发展后应该会缺钱, 那么平安打算怎么融资还是自己内部解决?
=》 H股的增发就是为了这些资金上的需要, H股增发有港币190多亿, 而且目前平安银行, 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都超过了10%,所以问题不大
Q8.平安的1号店的作用?
=> 平安会利用1号店得物流来协同保单等的配送, 降低成本, 同时协同医网, 药网,也利用这个互联网的平台来研究消费者的习惯,来为整个平安的战略决策服务
Q9. 感觉平安的寿险定价高于其它同行, 为什么?
=》 寿险的结算利率变化很快, 综合下来, 平安的寿险处于中等水平。
Q10. 股权投资的主体有三个, 为什么不集中?
=》马: 股权投资的流程分三块, 前, 中, 后台, 你说的三块是指的的前台, 中台有由专业人士的团队组成来做风险监控,提建议和要求等, 后台是投资管理委员会, 由专业人士组成, 不是高官来审批, 实际上中后台是集中的,总体来说平安对股权投资的风险监控和投资收益是满意的。
Q11. 近几年平安的股价表现不好, 平安的员工股减持怎么不在大宗平台找愿意接手的投资机构?
=》 马: 是金子怎会发光的
Q12. 一个平安的内部人员(东莞,外勤?)发问:平安答应卖给内部人员的作为福利的一个寿险和养老险说是可以续保20年,结果平安单方面在一年后结束了, 造成了伤害, 要求有个说法? 另外, 去年他融资几百万买入了平安,结果在约好了参加股东会的情况下被拒绝了参加股东会, 说是不投票可以参加, 在此投诉(此两问题不是很清楚具体内容, 在此摆出,主要是为了整个提问环节的完整性)
=》马: 关于第一个问题, 需要调查清楚后才恢复, 第二个问题, 先道歉, 再调查
如有哪里记录不完整的, 欢迎完善, 补充, 谢谢!
2011-12-25 AD
十二月十九日,賓架P來電,問左丁山會唔會去參加唐英年造勢大會,左丁山話無資格,冇收到邀請函,不過即使收到亦唔會去,咁多大人物喺度,做茄喱啡少一個 唔少,賓架P話一定要去,因為董事局成員會出席,佢唔能夠脫隊。銀行界人物支持唐英年,不是秘密,畢竟唐英年做商人時,家族公司已是滙豐渣打呢類老牌銀行 嘅大客,後來佢做商務局長、財政司長,而香港係國際金融中心,更與金融界有公事上緊密往來,同所有銀行家都有聯繫。相反地,梁振英係測量師,由仲量行至梁 振英測量師行至戴德梁行,最主要嘅生意來源就係地產公司集團,平時業務往來最多嘅就係地產界人士,唔係銀行家。兩人之中,你話邊個同地產商相熟?
睇 電視,唐英年之造勢大會冇梁振英宣佈參選大會咁似大騷,一位專欄作家(如無記錯,好似係鄧藹霖,如果記錯,謹此致歉)就寫過,梁振英大騷之策劃及場面調度 之嚴謹,一切盡在計算中,緊要過香港電台每年主辦嘅「十大中文金曲」,夠晒 Pro。唐英年呢,物似主人型,平平實實,高潮欠奉,全無驚喜,而一切可預測得到,屬於不造作,一切坦蕩蕩,你話我儍,我請你食燒鵝之類。蔡子強話梁振英 令佢怕,大概唐英年會令佢瞓得着覺。口才好好多嘅任志剛講到:「唐唐人厚道,胸襟廣闊,是真君子型最佳人選,相反,若然事事針鋒相對,如狼似虎,以牙還 牙,會令市民感到不寒而慄,擔心被秋後算帳。」
以前嘅任總,現在嘅任教授素來口才便給,出口成章,先後發表兩次挺唐之言,借用陶傑點評方式可以講 得話係有層有次,有骨有刺。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戴蒙德教授於十二月五日到中大演講,之後中大在沙田凱悅酒店請吃晚飯,鍾逸傑爵士坐在戴蒙德教授身旁,任教 授坐在鍾爵士之旁,左丁山坐在任教授之旁,於是有機會問佢:「你對被記者包圍,講得咁流利,是否事先有底稿,臨場背書?」任先生笑曰:「我唔識背稿嘅,一 背就會背錯,我次次都係對記者即興發言㗎,邊有時間事先寫好底稿吖!」
接班人謎底待揭
上個月,巴菲特意外宣佈患上前列腺癌,令投資者震驚。儘管巴菲特表示病情無大礙,自己也沒有退休計劃,但外界仍然對這位81歲高齡的老人的健康狀況感到擔憂。
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將和伯克希爾副主席查理·芒格一道,同股東們進行長達五個小時的交流。一些股東預計有關巴菲特健康狀況及其接班人選的話題將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去年的股東大會上,股東們最關心的話題是巴菲特熱門接班人大衛·索科爾的辭職事件。
到目前為止,巴菲特已經擔任伯克希爾首席執行官近半個世紀。在他的帶領下,這家曾經瀕臨倒閉的小紡織廠目前已經成為覆蓋行業範圍極為廣泛的航母型企業,全球員工數量約27萬人。
儘管巴菲特一再強調自己沒有退休計劃,但這一天終會到來。長期研究巴菲特投資和伯克希爾公司運營的人士認為,伯克希爾旗下擁有80家子公司,從鐵路 到廚具用品,從糖果商到連鎖超市,覆蓋的業務範圍非常分散。而除了投資方面的決策外,巴菲特幾乎不直接參與旗下大部分公司的經營決策。
伯克希爾股東克雷格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自己對巴菲特的健康狀況並不太擔心,也不擔心巴菲特離任後伯克希爾的前景。克雷格十年前就購入伯克希爾公司A股股票,但今年是他首次參加股東大會。
曾撰寫《巴菲特主義》等一系列與巴菲特投資相關書籍的傑夫·馬修斯認為,如果業務出現下滑,伯克希爾下任「掌門」將面臨公司轉型的巨大壓力。此外,公司股東越來越可能向公司施壓,要求分紅。自1965年巴菲特執掌伯克希爾以來,這家公司的股票從未進行過分紅。
分析師看好股價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和芒格將首次接受來自華爾街分析師團隊的提問。這一團隊包括三名分析師,他們對伯克希爾公司股票都給予「買入」評級,預計這三人很可能向巴菲特提出有關股市表現和長期前景的問題。
一名分析師是來自巴克萊資本的傑·蓋博,他上週上調了伯克希爾B股股價目標。另一位來自市場研究公司KBW的分析師克里夫·加蘭特認為,伯克希爾旗下各運營部門的表現都非常穩定,但增速不一定是最快的。他指出,巴菲特接班人選仍不清晰,可能會令股票承壓。
目前伯克希爾A股仍然是全球最貴的股票。截至5月3日收盤,伯克希爾A股股價為每股12.18萬美元,今年以來漲幅為6.1%。B股股價為每股 81.26美元,今年以來漲幅為6.5%。相比之下,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漲幅為10.7%。在2007年,伯克希爾股價曾創下14.16萬美元的歷史高 點。
另據統計,從2011年4月30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召開上一次年度股東大會到今年5月3日為止,該公司股價下跌2.4%,而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2.8%。過去三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的漲幅大約為32%,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漲幅為60%左右。
作為普通股票投資者,最想從股神那裡學的是投資成功之道。我發現,巴菲特今年回答問題時,又傳授了投資10招:
風險第一
巴菲特談到繼任者時說:「我是伯克希爾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也是首席風險官,我要負責在任何情況下公司不會以任何方式陷入任何巨大的災難性風險之中。我 的繼任者也要擔負同樣的責任。我們絕對不會選擇任何一個不具有這些巨災風險控制能力的人來做這個職位。」巴菲特投資,風險第一,盈利第二。
關鍵是耐心
巴菲特說:「耐心是投資成功的關鍵要素。那些明白市場只是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顧問的人,長期而言投資將會做得很好。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市場經常是錯的。那些能夠牢記這一點的人就能充分利用股票市場的優點,比如,透明的價格和很高的流動性。」
利用市場
巴菲特說:「我們管理伯克希爾公司47年了,曾經有過四五次我們認為伯克希爾股價明顯過於低估了。股市的美妙之處在於愚蠢的過於低估的價格會一次又一次出現。我和芒格正是利用這樣的機會投資致富的。」巴菲特對付市場先生的名言是:「要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
別迷信理論
巴菲特批評商學院說:「讓我非常吃驚的是,商學院總是關注一個又一個風行一時的潮流。有時是金融理論,有時是別的東西。但是一旦這些理論進入大腦之中 形成定勢思維,就非常難以改變」。巴菲特說:「投資只需要學習兩門課程就可以了,一門是如何評估企業價值,一門是如何看待股市波動。」
不懂不買
巴菲特說:「我們努力迴避開那些我們不明白的公司。我在買入之前需要確定未來5年或10年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剔除掉那些你不能理解的公司,最後你會發現你需要關注很少一些公司就夠了。」
不提供管理建議
巴菲特說:「你看看我們的前四大重倉股,我們和這四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每年交流次數平均不超過兩次。我們做的事情不是給公司高管提供建議。如果我們認為,對一家公司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我們給公司高管提供建議,我們會遠離這些公司。」
不要過多後悔
有人問:如何把錯誤減少到最小程度?巴菲特回答說:「我們過去犯過很多錯誤,我們將來還會犯下很多錯誤。我從來不會過於擔心犯錯,我不會坐在那裡不斷 反思我的錯誤,不斷思考將來我會採取什麼不同的做法。」巴菲特說過,投資最重要的是避免出現重大錯誤。他這裡的意思是,要把精力用在避免犯錯上,而不是反 思錯誤上。總結一句話,事先不要怕,事後不要悔。
遠離失敗者
有人問:如何投資那些正在衰退的企業?巴菲特回答說:「我從來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努力讓一個衰退的企業重新復甦。把同樣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其它企業豈 不是更好。」巴菲特以前說他的投資秘訣是投資業務一流、管理一流、業績一流的超級明星企業。有好的,何必再要那些不好的呢?
投資只為價值
在回答關於伯克希爾回購股票的問題時,巴菲特談了公司之所以回購股票的幾個理由,最後他總結成一句話:「我們將來回購股票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們回購 股票之後能夠提高我們公司的內在價值。」你買股票時想過沒有,這家公司股票大幅低估了嗎,你長期持有公司能夠不斷增值嗎?
不穩不買
有人問巴菲特為什麼不投資谷歌和蘋果,這兩家企業和他投資的IBM有什麼不同?
巴菲特回答說:「簡單地說,投資IBM最終出錯的可能性要比投資蘋果或谷歌更小一些。我根本不知道如何評估谷歌和蘋果的價值。」看來,巴菲特最看重的是公司發展的穩定性,而不是成長性。
(作者為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i美股訊)北京時間5月6日消息,美國中部時間5月5日上午9:30分(北京時間5月5日晚間22:30分),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巴菲特及芒格與股東6小時問答。以下綜合媒體報導的巴菲特和芒格部分問答環節:
本文分為身體及繼任者問題、伯克希爾投資價值、巴菲特闡述投資方法、對明星企業及熱點行業點評、收購、公司管理、宏觀經濟七部分。
一、身體情況及繼任者問題
身體狀況
《紐約時報》首席記者安德魯-索爾金(Andrew Sorkin) 提出了投資者一直想問的問題:「您身體感覺怎麼樣?」
巴老答:「好極了,我有4個醫生,我的治療沒有耽誤我任何1天工作,醫院2分鐘就到了。」
巴菲特稱,大約兩個半星期前,他和家人與四位醫生坐到了一起,「我想,他們中的一些人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他和家人聆聽了不同的治療建議,其中沒有一個方案要求他住一天醫院或請假一天不去工作。
「最嚴重的情況將是,這將是大肆宣揚即將來臨,而結果不會發生之事。」芒格搞笑道:「我嫉妒老巴獲得的所有同情和關注,我也許也有前列腺癌比他更嚴重,但我絕不會讓醫生檢查我。」
繼承人不是關鍵
對於繼承人問題,巴菲特表示,對伯克希爾長遠的前景來講,「繼承人是誰」不是公司的關鍵,保持公司長期的價值理念才是繼承所面對的重要責任。
巴菲特稱:「我清楚地知道,我們心目中的繼任者不是那種將解僱我們經理人的人,因為我們心中的他擁有和我一樣的文化和以人為本的理念。」
「多數經理人完全可以退休,也完全不需要再工作。他們繼續工作僅僅是因為工作可帶來更多樂趣,能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的事情的樂趣。
巴菲特開玩笑說文科專業出身的人不會成為伯克希爾的CEO,接著他一本正經的說「我的繼任者不可能完成我完成的每一筆交易,但是我的繼承人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
巴菲特此前在寫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的年度信件中說,自己已經選定一名接班人,但拒絕透露繼任者身份。而繼承人自己也蒙在鼓裡!
二、關於伯克希爾公司投資價值
伯克希爾為何長時間被低估?
有提問:為什麼伯克希爾股價會長時間被低估?巴菲特:我掌管伯克希爾47年,有四五次股價都嚴重低估。股票的美麗之處在於經常有人會以很傻的價格賣出。這就是為什麼我和查理會變富的原因。市場是為你服務的,不是給你提建議。你的買賣決定應基於你對企業價值的思考。
回購股票
巴克萊分析師Jay Gelb在巴菲特股東大會上直接就股票回購發問,伯克希爾到底什麼時候回購?會買多少?
巴菲特和芒格在其他公司為何這樣做的問題上云遮霧罩了一番,然後道出了終極答案:「我們這樣做只會有一個理由,那就是第二天就能增加伯克希爾的價值。」
股票表現將超黃金
巴菲特稱,從50年以上的時間來看,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表現將超黃金。 「如果你現在購買一盎司黃金,你將其珍藏一百年,你將得到的只是有百年歷史的黃金。」
巴菲特說,金價在50年前是30多美元,現在是1600美元左右。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50年前是十幾美元,現在已經12萬美元一股了。
芒格稱:「如果你是1939年維也納猶太家庭的一員,把黃金縫進衣服裡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認為文明人不應該買黃金,他們應該投資生產性企業。」
芒格稱:「我們在企業界有著很好的投資組合,它們都在進行生產性的、有益的工作。」
公司被收購——高度不可能
巴菲特稱:「從現在開始的10年後,我或我的財產依然可能持有20%左右的表決權。因此我認為公司被收購是高度不可能的事情。」
三、投資方法
遠離走下坡路企業
股東問如何評估走下坡路的企業,芒格打趣說:「這肯定不如正在成長的企業」。這引發了全場大笑。
巴菲特表示:「一般來說,應遠離這樣的企業。我們還是投資了幾家這樣的企業,因為我們很瞭解它們。投資的價格將給我們的投資帶來回報,但我們的錢主要不是從這些企業賺取的。」
反向挑選投資對象
有股東問:「大家都對你們買什麼感興趣,使用一下芒格反向思考法則,你們不會買什麼?」巴菲特指出:「我們將力圖不碰為我們所不能理解的東西。這不是說我不知道一家企業是干什麼的,我的意思是我無法合理地推斷未來5年它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地位。」
如何構築護城河
巴菲特股東大會上有股東提問:你們如何構築防止他人進入伯克希爾業務領地的屏障?芒格表示:「我們買柵欄,而不是建。」巴菲特附和道:「我們就是買,我們從來不建。
EBITDA毫無意義
巴菲特和芒格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是成天鑽研公司財務報告的投資專家,對於很多投資人士經常掛在嘴邊的EBITDA(扣除利息、稅金、折舊及攤銷前之利潤),今天芒格在巴菲特股東大會上表示,他甚至不喜歡EBITDA這個詞,它意味著不計所有成本之前的利潤,這簡直毫無意義。
不要怕犯錯
有個來自三藩自主創業的年輕人問起如何規避商業上的犯錯。巴菲特說,不要害怕犯錯誤,不要怕承認犯錯誤。有些商業短期可能看上去有問題,長期來說可能會回報。而且他說商業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識人。
巴菲特表示「我們犯過錯誤,我們還會犯錯誤。另一方面,我們都擁有一種本能,希望做大事,我們兩人都是如此。從錯誤中學習,下一次錯誤就會有所不同。」
四、點評行業與公司
新能源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指出:「沒有補貼無論太陽能還是風能都無法維持,風能只是一種補充性能源。」伯克希爾麾下中美能源的負責人Greg Abel站起來補充,沒有補貼他們不會推進風能項目。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就是通過中美能源進行的。
亞馬遜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表示,亞馬遜宛如一個發電站,它將影響到很多行業。有些行業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影響了。GEICO也深受互聯網的影響,但我低估了這個影響。如果人們現在要買什麼東西,他們很樂意上亞馬遜。這個公司做得很好。(但他們的數字還不是很好看)
芒格隨即指出:「對多數零售商來說,亞馬遜是一個大麻煩。」巴菲特接問:你認為我們哪項業務最有可能被亞馬遜搞到?芒格:我認為所有能從個人電腦和 iPad 上容易買到的東西都會受影響。
報紙面臨兩大難題
在問答環節中提高報紙投資時,巴菲特稱,報紙存在三大問題,其中有兩個很難克服:發行成本和在網絡提供免費內容的同時印刷產品卻收費。
「現在新聞的問題是不知道讀者想知道什麼。如果你回到50年前,報紙能提供10餘個人們感興趣的內容,那時報紙是主要的消息源。
歐洲銀行和美國銀行的對比
一個澳大利亞股東問到關於歐洲銀行和美國銀行的對比,從而引發對歐洲和美國金融的問題。
巴 菲特表示,今年美國銀行比3-4年前好很多,而歐洲銀行在奄奄一息。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強行要求銀行提高資本金是非常明智的。而歐洲銀行業更依賴於從市場 融資,依靠存款的方式將更緩慢,在他們從歐洲央行中得到便宜的貸款前,歐洲銀行業將在夾縫中生存 "gasping for air"
中國的偉大公司
芒格對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產生像可口可樂一樣偉大公司問題的回答是:「中國已擁有一些偉大的公司。」巴菲特指出:「我們傾向於中國某些出口產品良好的公司,主要是消費者產品。中國已擁有一些巨型公司,它們的市值將超越某些美國公司。」
芒格:「我不能對中國做出預言,但他們已擁有了一些很偉大的公司。」
投資高盛 GE——「小菜一碟」
相比伯克希爾哈撒韋長期持有的股票和收購,他向高盛和通用電氣注資80億歐元只是「小菜一碟」。
巴菲特在談到2008年分別購買高盛和通用電氣公司50億美元和30億美元的永久性優先股時稱:「這些交易對於伯克希爾哈撒韋並不是十分關鍵,其重要性與購買可口可樂股票相比微不足道。」
區別對待谷歌、蘋果和IBM
巴 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指出,自己在投資上區別對待谷歌、蘋果和IBM是有原因的。他表示:「前兩家都是偉大的公司, 10年後蘋果和谷歌的價值大增我一點也不會驚訝,但我不會買它們其中的任何一家。我可以確定的是,我也不會做空它們中的任何一家。IBM走錯路的可能性要 低於谷歌或蘋果,至少我們是這樣認為的。蘋果創造了無比卓越的產品,我只是不知道如何給它估價。」
兩房很難同時滿足雙重使命
一 位女士在巴菲特股東大會指出,她在兩房問題(房利美和房地美)上有72點要問。其實她的問題就一個,房利美和房地美真的大不能倒?巴菲特答道:「從你提問 的語氣看,你似乎認為兩房一團糟。它們陷入麻煩是因為試圖同時滿足盈利使命和提供住房的使命。這是一個國會需要解決的問題。」
巴菲特稱「我認為它們將繼續被託管,直到未來達成某種政治上的解決方案,即兩黨最終走到一起,目前看來我覺得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擁有這樣一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擁有足夠的首付,這一市場應該讓借貸者的成本最小化。」
聖達菲鐵路
一位伯克希爾的股東提問:「哪一個伯克希爾子公司過去5年中競爭優勢的提升最明顯?」巴老明確回答:「BNSF」。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回答公司受到政治過程影響的問題時稱:「經濟通常會大獲全勝。」「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公司(BNSF)的業務太龐大了,不會受到政治的實質性影響。」他還稱公共事業公司也如此。
鐵路公司將捲入全國和州級政治過程中。巴菲特稱:「他們會玩政治遊戲,競爭也會如此。美國如果阻礙鐵路投資,那她太愚蠢了。
(註: BNSF運營北美最大鐵路網之一, 擁有51500公里運營網絡, 遍及美國28個州和加拿大2個省,被公認為世界最大的鐵路多方式聯運公司。)
對保險業有信心
華爾街的分析員CliffGalant 問到了保險業如何規避風險。巴菲特表示,伯克希爾還是很保守的,除非遇到向911這樣的恐怖襲擊,他對自己旗下的保險業還是很有信心的。
醜聞不會影響沃爾瑪
有投資者問伯克希爾哈撒韋對墨西哥醜聞發生後的沃爾瑪的評價是否下降了。巴菲特回答稱,沒有,沃爾瑪是薄利零售商,其「盈利能力」不會受到醜聞結果的影響。
巴菲特和芒格稱,像沃爾瑪和伯克希爾哈撒韋這麼大的公司,有著如此多的僱員,壞事情有時會發生。很多時候這在公司管理層的控制之外。
比亞迪在美生產「寥寥無幾」
有投資者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提出了關於比亞迪汽車的問題,他問美國對電動汽車需求的提升,是否會使該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將部分生產轉至美國。
巴菲特讓看好比亞迪汽車的芒格回答該問題,芒格稱,公司正關注這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儘管其在美的首個重大舉措或涉及在加州銷售租賃車隊,為加州的公共項目提供全電動的巴士。
芒格:「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們恰好座落在中國,因此中國是他們主要的關注點。我認為他們進入美國市場的第一輛車可能會出現在加州。」
芒格特別提到了政府對電動企業的補助,他認為該公司的成功與盈利或最終將明朗。在被追問到未來比亞迪出售的汽車中將有多少會在美國生產時,芒格簡要的回答稱:「寥寥無幾。」
五、關於收購
220億美元收購
巴菲特透露,他近期考慮過一項220億美元的收購,但交易卻以失敗告終。巴菲特沒有透露潛在收購目標的名字。
巴菲特稱,該交易將要求他出售一些他本想繼續持有的股票。如果交易達成,220億美元的收購規模將是伯克希爾哈撒韋最大的收購之一,僅僅低於2010年收購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公司(BNSF)所用的260億美元資金。
巴菲特稱,他仍準備進行200億美元級別的大手筆收購,如果他能找到合適目標的話。下一年,如果巴菲特還不能做一筆大買賣,他或會宣稱如果他喜歡會完成300億美元的收購。
傾向於現金收購
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否會用自己的股票做更多的收購?巴菲特:我們更傾向於用現金,因為我們一直在產生現金。他討厭送出不必要的股票,我們不喜歡用自己的股票去做交易,收購BNSF用我們的股票是一個錯誤。
六、公司管理
管理之道——無為而治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在回答如何管理經理人使之勤奮工作時指出,我們一切順其自然,很難想像這樣的系統會對其他人無效,我們解除了其他地方可能針對經理人的束縛,讓他們享受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伯克希爾奉行無為之治,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別把已經運行良好的東西弄糟」。
自己就是首席風險官
來自《財富》的CarolLoomis代表股東向巴菲特提問:下一任伯克希爾哈撒韋的CEO是否會配有一位獨立的首席風險官?
巴菲特回答說他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首席風險官,由他負責確保公司不會陷入大的麻煩之中。
不給所投資公司建議
有提問說:過去幾年伯克希爾投資了不少中國公司,那麼是否有給中國公司的運營提過建議。芒格調侃說:「現在不是我們給中國提建議的時候。」
巴菲特則表示,我們最大的投資價值 500億美元,但我們一年可能只跟他們的高管見過2次,我們不會給管理者提供運營建議。伯克希爾對其所投資的企業基本沒什麼影響。巴菲特說:目的就是為了找到不需要讓他們發揮影響力的公司。
隨後巴菲特補充說,如果他認為伯克希爾的成功取決於向所投資的公司提些建議,他也會這樣做。
偉大投資起步早
為什麼在08-09年更激進,不擔心系統性風險嗎?巴菲特:過去53年我們買企業從未考慮宏觀環境。當發現企業價格吸引人且我們能理解它,我們就買入。我第一次買股票是1942年,當時我們輸掉了戰爭,但股票很便宜。偉大投資者不管是什麼風格,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起步很早
避開哪些投資
會避開哪些投資?巴菲特:我們嘗試避開我們不理解的東西。這不是說我們不懂企業做什麼,而是我們無法衡量企業在未來五年的盈利能力和競爭位置。另外還要避開IPO。全世界成千上萬股票,根本不用考慮IPO。經理人嘗試把它賣給你,它就不太可能是最便宜的生意。
七、宏觀經濟
經濟何時才能重返4%的增長水平
芒格:「需要很長時間。」巴菲特:「擁有4%的實際增長率是非常美妙的,雖然2.5%可能致使我們走出衰退的速度變慢,但對一個已享有很高生活標準的國家來說,2.5%是非常不錯的增長速度。」
關於主權債務
巴菲特表示「主權債務最奇妙的事情就是,他們最終還不了錢,而你不能從他們那裡得到任何東西。」「我不知道歐洲債務危機如何結束。我們已經看到,不久前歐洲央行給了那些持有大量主權債務的銀行1萬億美元,從多個方面來看這這樣做都是存在問題的。」
「這就像給一個人保證金賬戶,也許賬戶中還有一些不良資產,你卻允許他賭得更大。」「我更喜歡一個財政機構更為有序的世界,其中包括美國的也更為有序。我將繼續遠離中期和長期政府債券,我們自己國家的和其他國家的都不碰。」
(i美股 sherry彙總)
在上海醫藥(601607.SH;02607.HK)財務造假風波爆發9天後,5月31日,一眾管理層終於站在了「暴風眼」中,直面情緒激動的股民。
這是一場安保審查、股東參會身份核實異常嚴格的年度股東大會,幾乎所有與會的股東都感受到了上藥此刻的緊張。
記者在股東大會現場觀察到,原本預計兩個小時的股東大會議程,由於現場眾多股東頻頻叫停並質疑大會獨董缺席的合法性以及備受關注的財務造假、高管內鬥紛爭,而被迫延時近一小時。會議結束後,與眾股東圍聚在會場久久不願散去形成對比的是,上藥的一眾高管迅速離席。
內鬥質疑打斷會議
前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明方在今年三月末由於「工作原因」四字被罷免之後,上藥「一把手」處於空缺狀態已有兩個月。據上藥內部人士透露,呂免職後幾乎已不在上藥出現,正在等待過渡期後加盟另一家大型國資企業。
而繼任者周傑就在這一「最壞的時候」接手上藥。
根據股東大會會議議程,第10-12項議程分別是就呂明方不再擔任公司董事、周傑不再擔任公司監事以及選舉周傑擔任董事三項交接手續。
原本幾乎毫無懸念的投票流程卻一波三折,橫生枝節。
在會議進行中,有股東強烈質疑上藥三位獨立董事未出席當天股東大會宣讀盡職報告,有違規定。一時間會場質疑聲不斷,會議流程幾乎中止了近20分鐘。
對於股東質疑獨董未出席是否與上藥近期負面傳言纏身有關時,上藥方面最終由高管代為口述了獨董的盡職報告,方才平息了現場緊張的氣氛。
不 過,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韓復齡在其微博中直指這一現象有違規範。韓復齡表示:「證監會、上交所上市公司董事會議規則規定 第十三條 關於委託出席的限制 : (二)獨立董事不得委託非獨立董事代為出席,非獨立董事也不得接受獨立董事的委託; 上海醫藥本次無獨董出席,又是如何委託表決的呢?屬明顯違規。」
此後不久,又有多位股東情緒激動地要求上藥在座高管回應公司內鬥情況,一位股東表示,公司至今對此事依然含混籠統的回應,讓人難以信服,拒絕在解釋清楚前進行投票。
會議在座的上藥總裁徐國雄是整個「內鬥門」中的核心人物,對外界關於他本人與葛劍秋、呂明方等前高管內鬥嚴重的說法,徐國雄回應稱:「公司根本不存在所謂『改革派』和『保守派」之爭,更不存在內鬥。葛劍秋完全是個人原因才提出辭去上藥副總裁一職的。」
「企業內本來就會出現不同的意見,決策本身就是一個過程,這都是難免的。」徐指出。
然而,徐國雄「否認內鬥」的說法隨即遭到了現場股東的質疑,股東紛紛將內鬥和葛劍秋離職、呂明方罷免等一系列事件拋向上藥高管,並稱「從葛劍秋離職至今都未出公告或以其他形式澄清原因,含混回應是推脫責任」。
最終,股東的質疑並未再獲得徐國雄的回應,上藥方面堅持宣佈開始投票。
周傑風暴中加冕
在整場股東大會中,股東所關注的焦點似乎始終落在上藥屢遭詬病的內控失效上,原本的重頭戲「董事長換人」卻顯得波瀾不驚。
然而,有上藥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周傑以上實總裁身份正式任職將在很大程度上,對目前上藥內部部分管理層肆意妄為起到行政和管理上的約束。
資料顯示,周傑曾在著名投行任職,歷任上實集團常務副總裁、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常務副行政總裁、上海上實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等職。在加入上實控股後,推動了原香港上市公司上實醫藥科技(股票代碼:8018)的一系列資本運作。
與上藥前任董事長呂明方同事20年的周傑,同樣有著上實集團的背景。然而,即便如此,目前時期的上藥正值十字路口,二級市場及國資方面均對其高度關注,如何帶領上藥繼續保持高度發展,成為其最重要的任務。
周傑坦言:「這個股東大會對我不是挑戰,票選完,我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我怎麼看上藥?上藥對於各位股東、上實集團以及上海市政府都太重要了。上海實業是作為上海國資委下面比較大的公司,而我則是作為上海實業集團的總裁來接任上藥董事長一職的。」周傑指出。
「上海實業有很多業務,醫藥的利潤貢獻在整個上實集團中雖不是最大的,但醫藥業務提供了上海實業90%左右的銷售收入。上海實業5萬名員工中,3萬7千人在上海醫藥。此外,上海實業在全球有5家上市公司是控股的,唯一一家A+H的就是上海醫藥。」他說。
談 及履新者周傑,前上藥副總裁葛劍秋近日在其博客中評價稱:「周傑先生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上實集團叱咤香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也見證了近五年來上實 集團光環退去、逐漸被邊緣化的不堪。我想他本人一定會理解深化改革對於上藥這樣的國企的意義所在。從這個角度講,我個人對他抱有期望,希望他能夠帶領上藥 走向新生。」
葛指出,上藥目前首要任務是,如何修補內控體系及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重大缺陷,確保公司在透明、風險可控的狀態下健康有序地 運行,從而恢復公司在資本市場公信力。盡快由獨立董事牽頭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進行徹查,並將調查結果公諸於眾。除此以外,有關方面更應坦率回應公眾對呂明 方董事長被免職事件的質疑。股東有權利知曉在一紙「工作需要」的免職決定背後究竟還有什麼隱情。
「我想周傑先生應該明白根本解決方法所 在,他已經表態決心對管理層做出重大調整。我個人認為,上藥的未來發展固然取決於各項改革措施的推進到位,最根本的是建立一支高度市場化、專業化的職業經 理人團隊,這樣才能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才能推動市場化改革,才能引領上藥走出自新、自強的新路。」對於周傑新政的人事改革,葛劍秋如此評價。
此次周傑拋出了三大重點目標。「第一是團隊和文化、第二是併購的戰略和執行,第三是研發的投入。」
他指出,上藥的團隊和上藥的資產一樣,來自於三個部分——老上藥的資產、上實重組後進入的資產以及重組後兼併的資產。「面對未來,上藥文化需要有創新精神
這不僅是科研,還包括管理制度的創新。還要有合作精神。上海作為老的經過改制過來的國營企業,要學會相互合作。最後上藥還需要包容的精神,但是包容不是縱容。我們需要包容來促進企業的發展,不和諧肯定會出很多問題。這個過程肯定需要很多艱苦的工作和團隊的努力。」
此外,對於此前併購後的業績質疑,周傑也明確回應稱:「我絕對反對用現金去買合併利潤和合併銷售收入,這樣買來的利潤和銷售收入是不牢靠、不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