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的沙賓渡口,你能夠看到全球天然氣革命正逐漸成形。
美國頁岩天然氣革命催生了巨大的出口需求。現在,切尼爾能源正在美國建立首個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另外,美國的雪佛龍和美孚、荷蘭皇家殼牌、英國天然氣集團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等也都獲得了從加拿大西海岸出口天然氣的牌照。
美國Henry Hub的天然氣基準價格約為歐洲的1/3和亞洲的1/4,這使消費者認為,美國出口液化天然氣會使價格下跌。
對全球的天然氣消費者而言,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和大阪燃氣公司、韓國天然氣公司、印度天然氣公司等都已經簽署了購買協議。
雖然未來天然氣產量會增長,但是這或許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首先,需求方面。
在過去10年,消費者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急劇攀升,其優勢也比以往更加顯著。
對日本而言,在關閉核電廠之後,日本的發電廠也需要新的燃料。對中國而言,煤炭污染大城市空氣,而天然氣是可靠的替代燃料。對波蘭等歐洲國家而言,液化天然氣是一項戰略工具,能夠幫助它們降低對俄羅斯的依賴。
下圖是液化天然氣的需求狀況。
其次,供給方面。
IHS Energy Insight顧問Robin West稱,希望購買液化天然氣的國家數量由2000年的11個增加至目前的27個,有望到2020年增加至42個。
在過去10年,新增液化天然氣供給最大的國家是卡塔爾。現在,新增液化天然氣最大的國家是澳大利亞。到21世紀20年代,新增液化天然氣最大的地區將會是美國、澳大利亞和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