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洲陷阱 謝國忠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06/100376646_all.html

 歐債危機可能還要持續數年。其解決方案要求南歐多國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以及勞動力市場 的徹底改革。這兩點都有賴於民眾的認同與合作,現在尚不可行。外部的救助或投資只能拖延危機,幫助政客們維持現狀。

  歐債危機最終不取決於希臘,而取決於意大利。意大利經濟的特徵就是最大化勞動力的工資而最小化其工作,本土工人可能最終吸乾外國投資者的血。投 資只會進入那些有政治背景的勢力手中。資產所有權一旦轉移給外國人,就會因為政治干預而不成其為所有權。

  歐元區並不會很快拋棄其經濟模式。保持實際利率為負的貨幣擴張,會讓債務危機展現無遺。歐元貶值很可能會給投資歐元區政府債券的外國資金帶來損 失。

  無論如何,中國都不應該給意大利投資。

把特權當權利

  我在出席意大利北部的一個會議時,切身目睹了意大利經濟的弊端。輪渡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減慢售票速度,導致大量排隊等待買票的遊客眼睜睜看著幾 乎空著的渡船離開。火車站和高鐵的冗員現象也非常明顯。

  意大利公共部門的問題類似於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國有企業的問題,而且更加嚴重。私有部門的情況比公共部門略好一些,但也沒有好多少,大多數 經濟活動都受政府和工會的限制。零售部門最以市場為導向,比其他行業有效率,但其效率仍然遠低於美國或東亞的零售企業。

  如果放鬆管制,意大利經濟就能輕鬆成長很多年,直到效率低下的企業被完全擠出市場。經濟規模可以比現在大20%至30%。意大利國家債務高達 GDP的120%。效率的提高可以在六年內完全彌補這部分缺口。

  儘管意大利經濟危機有多重因素,但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和工會導致的效率低下。在過去十年裡,意大利經濟一直停滯不前,很大原因就在於與市場相悖的 政府管制和工會規定。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問題。

  歐元區債務水平和財政赤字並不比英國或美國高多少。然而,市場對未來沒有多少信心。外部救援不能解決經濟問題,只能助長對問題的逃避。

  歐洲人經常強調工作條件和人權之間的聯繫,弦外之音就是中國通過剝削工人而實施不公平競爭。我強烈支持人權和人性化的工作條件。但是,公平的工 作條件應該在哪裡止步,市場力量又該從哪裡開始呢?

  比如,一天工作20個小時顯然是不對的,應該規定限制加班的最長時間。但是,如果法律不允許加班,每週最多工作40個小時,顯然是一個很糟糕的 政策。實際上,只要工人不受強迫,工作時間應由市場決定。

  限制他人行為似乎主導了當前歐洲對公平的理解。如果某家店舖營業時間比其他人更長,就迫使其他人延長營業時間。既然維護人權需要規定工作時間, 也就應當統一規定每家商店的營業時間。這種思維導致歐洲有關商業營業時間的各種規定。限制工作時間已經成為歐洲人權概念的核心部分。

  由於歐洲人無法限制其他國家的營業時間,導致其競爭力大大降低。抱怨中國的工作條件已經成了歐洲人對其經濟困境的最佳解釋。

  歐洲限制工作的做法等於把人類當作大熊貓一樣的瀕危動物來對待。很多歐洲人似乎都把自己看成大熊貓,將特權看成權利。大熊貓綜合徵是歐債危機的 根本原因。

  如果歐洲人不打破這種思維定勢,歐債危機就不可能結束。救援只能緩解症狀,不可能治本。

痛苦尚未到來

  每個國家的經濟都有其強項也有其弱點。全球化放大了強項和弱點的後果。要想在當今的全球經濟中獲得成功,一個國家就必須放棄那些弱勢的經濟活 動,將全部資源投入到優勢產業中。比如德國放棄了普通製造業,將資源轉向了汽車產業。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意大利是普拉達、古琦、法拉利、蘭博基尼、帕爾馬火腿、托斯卡納葡萄酒的產地。這些知名品牌和產品都深深根植於意大利文化。隨著全球經濟的發 展,它們給意大利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但不足以彌補意大利的貿易赤字。

  遊客進入意大利的旅遊景點,會發現這裡的產品全都有明顯的意大利設計和做工,價格也非常有吸引力。但是,這些商品大都是中國製造的,也許是在意 大利組裝的,但組裝者也很可能是在意大利工作的中國人。較為便宜的歐洲產品其實大都是在中國製造的。

  一些意大利人很痛苦地抱怨「不公平」的中國競爭。他們經常援引在意大利地下室工作的中國工人的例子,認為這些人的存在對於那些不願在地下室工作 的意大利工人「不公平」。

  但是,很可能正是意大利同中國的這種聯繫增加了意大利的優勢。如果沒有中國工人的參與,意大利奢侈品部門可能會規模更小,利潤更低。意大利勞動 力市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其生產成本。意大利是否有足夠的勞動力可以滿足這種手工製造,也很值得懷疑。

  人們通常假設,意大利工人雖然成本很高,但是能製造出質量更高的產品。我對此嚴重表示懷疑。中國製造量如此之大難免會有一些偽劣商品。對於製造 奢侈品來說,很容易找到與意大利工人水平相當甚至更高的中國工人。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亞洲各國紮緊了腰帶。一些國家的GDP以兩位數百分比的速度收縮,很多餐館都門庭冷落,商業航班上的商務艙很多都 空著,高檔酒店打很低的折扣來吸引客人。

  歐洲從未發生過這種情況。儘管歐元區經濟略有收縮,但是人們似乎一如既往及時行樂。餐館尤其是高檔餐館仍然有很多人在等位,高檔酒店賓客盈門, 航班上的商務坐席比經濟艙賣得更快。歐洲人儘管擔心危機,卻並未採取應有的行動。

  國際環境也有助於歐元區一如既往好逸惡勞。金融危機最迅猛的衝擊是貨幣大幅貶值,能夠立刻降低生活水平。在一個到處都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世界 裡,歐元一直表現良好,衝擊非常有限。較低的利率還可以削減家庭債務。

  金融危機對歐洲民眾的真正影響來自財政緊縮,相當於GDP的1%至2%。

  因此,金融危機的痛苦還沒有真正被歐洲民眾感受到。恐慌還僅限於金融市場和政治圈內。全部救助規模為2萬億歐元,相當於意大利的全部國家債務。 在痛苦到來之前的救助,無益於構建變革所需的社會共識。

歐洲必須自救

  歐洲政治領導人業已頻繁造訪中國。意大利蒙蒂總理是最近造訪的一位,他希望勸說中國或是通過IMF參與歐元區的救助計劃,或是通過購買資產向歐 元區注資。

  中國救助歐元區是一個很糟糕的想法。希臘國債持有人已經經歷了70%的減記。意大利可能也會調整其債務結構。

  歐元區很可能不會改變樂於休閒的癖好。財政緊縮只會放緩其債務積欠,但無法治本。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歐元區經濟不會有太大增長。滿足現在的還本 付息要求,需要實際利率為負。歐洲央行需要擴大貨幣供應才能穩定歐元區的債務市場,這將導致通脹和負實際利率。歐元區國債的投資者會遭受實際上的損失。

  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注資可能是最糟糕的想法了。IMF是受歐洲控制的。中國對於IMF如何給歐洲注資毫無發言權。歐元區的救助計劃也 是一樣,中國對於如何分配使用救助資金也毫無發言權。

  由於歐洲仍然沒有計劃實施改革以提高生產率,任何救助都只能是拿錢打水漂。中國完全沒有理由幹這種蠢事。

  購買資產,尤其是像在意大利這樣的國家,是非常糟糕的主意。各種政府管制和工會規定讓所有權幾乎沒有任何意義。本土企業可以通過各方面的政治影 響對資產保持控制。外國購買者可能會輕易地被打劫。歐洲資產的中國購買者表現欠佳。除非歐元區的改革可以使所有權具有和其他地區同樣的意義,否則外部人士 不應該購買歐洲的資產。

  從2011年中期開始,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就削弱了。有人認為中國幫助歐洲就是幫助自己,這是一種很糟糕的論調。刺激中國出口的直接影響很可能是 微不足道的。歐洲的需求受到了金融緊縮的影響。在這種影響完全發揮作用之前,歐洲的需求會基本保持穩定。

  中國通過進出口融資來支持出口,效果要好很多。中國可以從其他市場上獲利。這場危機讓歐洲出口商們缺少出口融資。這為中國製造商在新興經濟體中 創造了機會。

  中國救不了歐洲,沒有外人能救得了歐洲。只有歐洲人減少休閒,增加工作時間,才能自己救自己。如果歐洲無意做出改變,外部救助只不過是推遲清算 的到來而已。

  作者為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經濟學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