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公司舵手要夠「偏執」 盧志威

1 : GS(14)@2013-11-12 00:45:45

http://hk.finance.yahoo.com/blog ... F%B7-053001589.html

「十倍羸,絕不靠運氣」一書中,提到1986年微軟準備上市前,管理層跟投行及律師,需要開會討論IPO需要的文件,當中包括業務上,會面對的風險,正常來說,投行及律師都要與樂觀的管理層進行激辯,以讓投資者可充分理解公司風險。但是當時未成為行政總裁的巴爾默(Steven Ballmer),並沒有強調如日方中的生意,反而不斷提出公司可能遭遇的嚴峻情況,最後當文件準備完成,一位投行職員對他笑說:「我心情不好時,絕對不想聽你說話!」

巴爾默之所以化身末日博士,全因老闆蓋茲(Bill Gates),在初創業時,巴爾默試著預測公司的增長速度,得出需要僱用十七名員工的結論,蓋茲一聽到,立即大罵:「十七個人!你想害公司破產嗎!」因為在蓋茲心裡,需要為公司預留一年的營運資金,即使一毫子收入都沒有,都可以維持一年。

這種心態稱為建設性偏執,意思是指無論順境逆境,始終保持警覺,即使事事順利,亦要隨時準備形勢可能逆轉,變得不利,到了真的出現意外時,就可以有充足準備。

事實上,有一份小報,曾公開蓋茲手寫的末日啟示錄,連累股價下跌一成,上面寫滿各種各樣微軟可能面對的風險,包括競爭對手、知識產權、客戶服務層面,時為1991年,當時公司仍身處高速增長階段,這份備忘錄只是蓋茲提醒自己,需要居安思危,以免大好形勢在一夜之間逆轉。

優秀的管理層,大多具備建設性偏執的特質,不是說要整天寫末日啟示錄,而是為危機作準備,例如設法減低日常不必要開支,時刻保持驚覺,蒐羅行業頂尖人材,如果是從事高科技行業,要提早為下一代,甚至下兩代產品進行研究開發,才能在嚴酷的環境中,爭取最後的成功。

與一般人的印象有所差異,金融市場或是商業世界,長期處於不確定狀況,宏觀經濟和行業狀況這些外力,都是管理者所不能掌握,就算是具建設性偏執的管理層,亦不能確保有必勝把握,但最低限度,一個優秀的管理層,可確保在最艱苦的環境,仍然能堅持運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