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眾點評將何去何從?聽聽創始人張濤怎麼說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7/58711.html

其核心觀點如下:

1、移動設備迅速在行業內普及,完成了O2O市場教育工作。

張濤談到過去2-3年整個本地化O2O行業發生的較大變化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商舖老闆自己也變成了移動端用戶,市場教育工作初步完成。

在商舖老闆對大眾點評的產品有瞭解之後,能給相互合作帶來便利。其次,團購的興起本質是按效果付費的模式,給商戶帶來客流。現在商舖老闆作媒體推廣、打廣告,會率先選擇互聯網。

2、本地生活服務層次更趨品質化

由於大眾點評定位本地化生活服務,張濤談到,在線上部分重點是用戶如何快速查找信息,圍繞優惠券、團購、預訂、外賣等作產品開發。線下部分考慮如何如何與商家深入合作。

針對移動端精準性的特點,大眾點評也力求通過數據分析讓產品內容與層次更豐富。張濤提到,大眾點評在2013年作開放平台2.0,已經將內容開放給行業開發者,帶來一些基於本地化生活場景的創新應用,有些在張濤意料之外。如旅遊類應用與餐飲、地圖的結合。

「消費者一旦解決了生活必需品,解決溫飽問題之後,對生活品質的提高是有需求的。我們能做的領域和設計會越來越多。」張濤談到,大眾點評的服務已經不只是餐飲,包括婚紗攝影、美容美發,這種有品質感的內容服務會越來越精細化,下一步會做文化演出。

最後他說道,大眾點評的定位是提供有品質的生活服務,在移動端整合趨勢。

以下是騰訊科技對話張濤全文:

問:過去一年,(O2O)給您最大的驚喜是什麼?過去本地化商家信息化程度是比較低的,理解上也有些粗淺,您現在看到了這種變化嗎?

張濤:我覺得過去兩三年變化還是非常大的,裡面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個是移動,以前其實用互聯網的人一般都是偏年輕的,大概十多歲到三十出頭,所以我們打交道商舖老闆他們一般是不用PC的,所以對大眾點評也是不熟悉的。

但是移動出來以後,很多人有iPhone有安卓,所以他自己就變成了用戶,這樣而言對我們的產品就更有瞭解,對我們跟他們產生合作會很方便。第二大因素就是團購的興起,因為它是一個非常好的按效果付費,然後給商戶帶來很多客流,商戶能夠感激到互聯網能夠給他帶來巨大的客流上的影響,會產生很多商戶。

如果三年前你問商戶會怎麼投,他會考慮電台、報紙,然後我們要跟他說互聯網是有什麼好處的。在今天基本上這一層教育基本不大需要了,作為商戶而言他基本上優先考慮的就是互聯網,然後在裡面去選哪一個產品和哪一家合作。

問:移動化已經改變了很多行業。在您做出的每個決策前,都會考慮移動優先的因素嗎?

張濤:特別對大眾點評而言,移動一般都是我們優先考慮的。比如說我們在去年推出了一個預訂項目,我們第一個研發就是在移動上的研發,包括現在推的一系列的事情,我們移動一般都會優先。/O2O其實核心一塊是線上,幫助用戶快速找到信息。

第二塊就是線下,線下怎麼能夠跟更多的商戶合作,提供更多的內容。在這兩塊我們在持續優化,前面提到關於信息查找這一塊,現在我們也是在跟更的商戶進行更深入的合作。比如說我們之前可能只有優惠券,後來做了團購,我們最近預訂業務也做得非常好,現在我們考慮是不是要做外賣,考慮是不是要增加點菜功能。這一系列的怎麼能夠深入跟商戶進行合作的,我們都在做比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問:數據精準分析會在大眾點評起到什麼作用?

張濤:會是一個非常核心的作用,而且特別是在移動。

因為移動的特點屏幕非常小,上面能夠展示的信息量是不大的,所以如果用戶能夠快捷地找到資料,在這麼小的屏幕下,你就需要對用戶有更清楚更精準的理解,我覺得這是用戶需求方面。第二,移動跟PC相比,對用戶的信息蒐集會更加精準,因為在PC上你不知道這個用戶的一個真實身份的,在移動上用這個手機基本上是唯一的,一直都是這個人。

然後在移動上,比如說自然而然知道他的地理位置,你在周邊這個功能就用得很好,在PC上你其實是不知道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時間,在PC上如果你是早上十一點去找一個餐館,其實你很難知道他是在找午餐還是下午餐還是晚餐,但是如果在移動上十一點基本上是午餐。三點再打開可能是下午茶,晚上十二點基本上夜宵。所以時間這個緯度這個信息也會更精準,雙方一結合,移動上對用戶數據分析,能夠比較精準地推送用戶想要的信息給他,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關鍵。

問:移動化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您發現下一代年輕人群消費點在哪兒了嗎?

張濤:其實大眾點評的定位,我們叫「點評讓生活更有品質」,其實我們做的都是品質生活的事情。

餐飲是我們起步的一塊,現在我們網站上,很多人用點評來找,我們有一個欄目叫麗人,美容美發,也有生活休閒,按摩SPA,我覺得再下一波肯定是有很多文化方面的,文化演出。我們也做有一個結婚頻道,也是我們在行業領先第一的。怎麼通過來選擇婚紗攝影婚宴。

我覺得我們定位的都是服務類的,而且是比較有品質感的。不是加油站,基本上沒有太大差別。更多是有一種品質生活的,這是我們的定位。而且這是在符合整個小的大趨勢。因為消費者一旦解決了生活必需品,溫飽的問題之後,或者在淘寶上逛膩了之後,他其實更多在對生活品質的提高是很有需求的,而這往往是服務業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隨著我們消費者會越來越對這方面有追求,其實我們能做的領域和設計會越來越多。

問:在移動端還有哪些創新是可以預見的?

張濤:移動端還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一個是前面說的,怎麼能夠通過數據讓用戶體驗做得更好,在這一塊還是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以做。另外在移動端會出來一些更多適合移動端的功能和產品。比如說像預訂是非常適合移動端的,也會有其他的一些我們在嘗試做的事情。移動端因為跟PC的用戶使用習慣、場景,而且跟本地又是一個非常天然連接的事情,所以接下來可以做的創新點還是會非常多。

我們開放平台一年前開始,當時因為剛剛開始做,其實在慢慢地往前做一個開放的力度。我們最近剛剛宣佈的開放平台2.0,其實基本上把我們的全部內容開放出去了,所以也是希望能夠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這裡面我覺得其實應用還是挺多的,而且合作的這些應用,比如說我們以前想得比較多的是像旅遊類的應用,跟餐飲是天然結合的,或者是類似地圖的,其實現在還會看到很多,我們跟Evernote在合作,跟小米也在合作,他們做一個黃頁的撥打,應用場景確實越來越多,有一些都不是在你初期設想當中的,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163

公投後的希臘將何去何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922.html

公投後的希臘將何去何從?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07-05 20:03:00

“國際債權人救助希臘的短期經濟成本仍然小於‘希臘退歐’所帶來的長期成本,加之當前希臘已經資本管制,瀕臨絕境,因此皮球仍在債權人手里。”

希臘公投(Greferendum)於北京時間周日(7月5日)12:00開始,其主題便是——是否應該滿足國際債權方要求來換取救助。不過,重點或根本不在公投結果本身,如果你以為光憑“贊成”或“反對”就能決定“希臘退歐”,或是出現“快刀斬亂麻”式的解決方案,那就未免太小看這場“政治博弈”了。

“國際債權人救助希臘的短期經濟成本仍然小於‘希臘退歐’所帶來的長期成本,加之當前希臘已經資本管制,瀕臨絕境,因此皮球仍在債權人手里。” 複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公投是精英主義不負責任的做法,不論公投結果如何, “希臘退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須設立新的機制來開除希臘,而且因為涉及全歐盟,要全體一致通過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無法建章立制。

當然,國際上呼籲“放棄希臘”的權威聲音更是不少。來自英國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際咨詢委員會主席霍華德·戴維斯爵士(Howard Daivs)昨日在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2015年畢業典禮期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即使留在歐元區,希臘面對債權人的緊縮要求也無法實現經濟增長,留下的成本巨大,何不妨退出自立更身?”

不過,不論公投結果如何,“退歐”始終會被希臘再度作為要挾的籌碼。屆時,希臘發行的貨幣新德拉克馬(Drachma)要如何被引入?其貶值預期會如何演繹?歐元又將何去何從?

公投:“潘多拉魔盒”只是剛剛開啟

對於各界紛紛認為是“一投定生死”的希臘公投,事情遠非表面那麽簡單。

在歐洲問題專家丁純看來,希臘債務其實是一個高度依靠技術性、決斷性的問題,需要民眾選出的領導層(即“精英主義”)加以引導。由於百姓往往是信息不對稱的“受害者”,因此以公投的形式讓百姓決定“退歐”是希臘政府推卸責任的行為,百姓可能也成了政府繼續與債權人博弈的籌碼。

可以說,“麻煩”才剛剛開始。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即使是公投以“贊成”收尾,也不代表能迅速達成救助共識,在對於債務緊縮、減債與否等關鍵問題上,雙方仍可能繼續博弈; 以“反對”收尾也不代表會馬上退歐。

丁純也向記者表示,“歐洲的強國英國和德國本身也存在反歐洲一體化勢力,其認為是一體化才會讓本國被‘無賴國家’拖累;而如希臘、西班牙等弱勢國家則把反緊縮看成是歐洲一體化的惡果。因此‘希臘退歐’可能會打開潘多拉魔盒,造成一體化終止。正是由於魔盒徹底打開後的結局不得而知,核心施救國才不敢輕易對希臘揮手告別,希臘也正是利用了這點來進行長期博弈。”

此前,各界對於“希臘退歐”的預期空前高漲,原因是布魯塞爾方面表示——希臘退歐並非不可能。而在早前,歐洲央行行長德垃吉還拍胸脯保證——會用盡一切方法挽救歐元區,這也是對於確保歐元區完整的承諾。

丁純認為,債權人的態度轉變有兩大原因。其一,向希臘施壓,否則希臘將持續要挾;此外,不改口或變相鼓勵現在好吃懶做的反緊縮國家,如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等。

“對於債權人而言,希臘留在歐元區的資金成本仍遠遠小於希臘退歐的長期政治成本,且希臘已幾乎殫盡糧絕,因此‘皮球’仍在國際債權人手中。”丁純分析稱。

接下來還有不少“難關”或“大限”需要希臘攻克。7月13日將召開歐元集團會議,它將是歐元集團在希臘7月20日向歐洲央行償付之前最後一次會議。這無疑是一個高風險事件,因為這可能是各國財長就放款達成協議的最後機會。

7月20日則是更為令人擔憂的高風險事件,因為歐洲央行持有的35億歐元希臘國債在20日到期,違約將導致歐洲央行切斷緊急流動性援助資金,這也可能成為“希臘退歐”的第一步。

可以肯定的是,今後的希臘將長時間出現弱勢短命政府,並逐步成為一個主流民意分裂的社會。

新德拉克馬:推新貨幣“說易行難”

按相關專家的分析,“退歐”可能長期成為希臘的政治籌碼,那麽如果真的發行新德拉克馬,其前景會如何呢?

從表面上來看,勢必面臨兩大難題:以何種方式引進新的紙幣和硬幣?如何處理既存的銀行賬戶、債務和以歐元降價的金融工具?

第一個問題可能較為容易解決。據彭博新聞社消息,希臘央行在雅典Holargos區的一個印刷廠印刷歐元,而這一印鈔廠在歐元區成立前印制的就是德拉克馬,因此現在該工廠也能印發新德拉克馬。

“一國貨幣就好比是一國名片,因此必須謹慎對待。”德董事會及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Ralf Wintergerst說道。

一般而言,引入新貨幣需要6個月,有時甚至更長,最長可達2年。設計者必須先畫出紙筆草樣,安全專家此後將增加防偽技術,如水印或特殊印鈔油墨,銀行官員也需要計劃究竟要如何設計面額以及如何將貨幣輸入銀行

第二個問題則更為棘手。“如何建立有效發行機制是最具挑戰性的,要確保新貨幣普遍可得。”克羅地亞財政部長拉洛瓦茨(Boris Lalovac)表示。

由於發行貨幣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在此期間,歐元和新德拉克馬這兩種貨幣不得不暫時共存。歐元創立1999年,而歐元實質上引入使用則要在三年後,也就是2002年1月1日。不過在此後的三個月,如法郎、馬克等其他貨幣仍和歐元共存了兩個多月。

此外,法律機制也要迅速跟進。任何以歐元簽署的合約都需要從新制定。此外,丁純也告訴記者,歐盟需要制定一套法律機制使得希臘退出歐元區,或至少暫時終止其成員國身份。不過,丁純指出,歐盟一致通過的可能性很小。

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希臘經濟可能出現“自由落體”,屆時就可能需要另一場國際援助了,不過那時候情況可能比現在更糟糕。

歐元走勢的兩大變量:美聯儲和希臘

由於希臘只是歐元區很小的一部分,各界的焦點仍在於——歐元下半年的走勢究竟何去何從?

某外匯交易員向記者坦言,“希臘退歐”對於歐元可能是利好,因為這無異於剝離一筆壞賬。但若由此導致其他反緊縮國家跟風,歐元的穩定就不複存在了,因此難以判斷歐元走勢。

據外媒調查,歐元/美元在今年7月末時仍將接近當前水平1.10。歐元/美元今年以來跌幅超過8%。這表明歐元已消化了希臘問題的不確定性。多數受訪分析師表示,希臘局勢的最新動態並未改變他們對歐元未來一年走勢的預估。

也別忘了,沈睡的獅子遲早會醒來——美聯儲加息對歐元的影響或才是最為主要的。自去年7月以來,美元已經累計升值近20%,由於近期各界對加息和加息幅度的預期減弱,因此美元暫時回調盤整。但隨著主流觀點預計的9月加息時點到來之際,美元很可能迎來下一波強勢行情。畢竟,歷史上幾乎每一次美元牛市都是已近40%的漲幅收尾,這次可能仍有不少空間。

“美聯儲加息幅度可能有限,首次幅度或為0.25個基點甚至是0.125個基點,但這已經可以表現出其開啟正常化進程的態度。”戴維斯爵士告訴記者。

有分析師預計,歐元/美元6個月後將下跌約5%,至1.05,一年後在該水準附近。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47

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房地產將何去何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431.html

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房地產將何去何從

中國房地產金融 聶文 2015-10-17 10:21:00

在“中等收入陷阱”期間,中國經濟加速轉型,力求在人口老齡化之前實現跨越。中國房地產在經濟“新常態”下也將呈現三種與以往不同的發展特征。

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今年4月24日在“清華中國經濟高層講壇”表示,中國在未來的5年或10年有50%以上的可能性會滑入“中等收入陷阱”。

何謂“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銀行在《東亞經濟發展報告(2006)》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基本涵義是指:鮮有中等收入的經濟體成功地躋身為高收入國家,這些國家往往陷入了經濟增長的停滯期,既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制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

截至2015年7月1日世界銀行的歸類,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人均GDP在4126-12735美元之間。2014年人均GDP7485美元,如果按照5%~7%經濟增速,突破人均12735美元的中等收入瓶頸,需要8-10年。意味著未來幾年,中國房地產業將在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關鍵期的大經濟環境下運行。

中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期間,經濟面將出現以下的顯著特征:一是,人口拐點出現,購房總人數趨於下降:2012年中國勞動年齡(16-60歲)人口數開始下降,2015年起結婚年齡階段(25-35歲)人口總數也開始下降。二是,“中等收入陷阱”是否突破的標誌是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建立,未來中國以投資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將逐步向投資消費雙輪驅動模式過渡。三是,中國中產階層逐步形成,居民由住行消費向服務消費升級,第三產業加速發展。四是,為了確保新舊經濟增長動力順利交接,貨幣政策將保持寬松,不過與此同時,債務高杠桿下金融風險增加。五是,改革力度將逐步增強,為了培育新的增長動力,也是為了建立適應新的經濟形態的制度。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有土地制度改革、計劃生育制度改革、財稅制度改革等。

在“中等收入陷阱”期間,中國經濟加速轉型,力求在人口老齡化之前實現跨越。中國房地產在經濟“新常態”下將呈現三種與以往不同的發展特征,即產業增速從高速轉入中低速,產業供需出現明顯分化,經營管理模式集中化和輕型化。

從高速增長進入中低速增長

從發達經濟體走過的路徑來看,人口結構和房地產拐點是息息相關的。日本(1978年)、韓國(2000年)、德國(1965年)等國,當年輕人口(20-50歲)出現拐點後,房地產投資出現拐點,其後房地產投資增速和經濟增速均出現明顯下降。

中國也是如此,2014 年前後20-50 歲主體置業人群到達峰值,人口周期決定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到來。2015年前8個月房地產投資增速3.5%,僅為2011年同期增速的十分之一。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前,絕大部分家庭是租賃公房居住,只有少部分繼承私房歸家庭所有,到2014年住房自有率高達85%,遠高於發達國家平均60%的水平。房地產市場已由供不應求向供求基本平衡、高速發展向平穩發展階段轉換。

不過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要求經濟增速達到5%~7%,新的經濟動力形成和改革取得成效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房地產等國內需求的助力,其他投資難以全面替代房地產投資。

2014年房地產投資12.4萬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由於地產投資鏈條長、帶動能力強,地產投資相關聯的投資合計估計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40%左右;而所有的基建投資加起來占20%,所有的制造業投資加起來占32%。

另外,2014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4.77%,根據世界城鎮化發展普遍規律,我國仍處於城鎮化率30%~70%的快速發展區間。從流動性角度來看,為了保增長,未來幾年我國貨幣政策也將保持相對寬松,有利於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仍將保持一定速度增長,由20%~30%高速增長期進入5%~10%左右中低速增長期。

中國房地產業將出現明顯分化

從地域角度來看,2014年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7省市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發達國家城市化歷程中,在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城鎮化率50%~60%,出現明顯的大都市化現象,人口向大都市集中。

發達國家大都市化率一般在10%~30%,中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大都市常住人口占全國比例為5%,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加之,2012年一線城市限購後,房地產商普遍集中投資於二、三城市,一線城市房地產投資相對不足。未來幾年一線城市和部分供求相對均衡的二線城市房地產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速。而大部分二、三線城市,由於庫存過高,將繼續調整。

從結構看,目前中國處於首次置業和改善型需求的年齡段人口分別約占全部購房年齡段人口的1/3 和2/3,中國房地產市場正逐步由首次置業向改善型置業、新房市場主導轉向存量房市場主導的階段轉變。

從消費傾向來看,中產階層逐步形成,住房需求以改善型住房為主,服務消費要求提高。房價將結束十多年單邊上漲的階段,消費者選擇自由度增加。房地產消費對舒適度、美觀、人文自然資源等內外品質要求將越來越高。隨著消費要求的逐步提高,房地產產品業態日漸豐富多元——住宅(毛坯、精裝、科技、綠色、集成等)、商業(購物中心、商場、獨立店、街鋪等)、酒店、體育文化和旅遊度假物業、酒店式公寓、養老養生物業等等,門類將逐步齊全。

房地產業將集中化和輕型化

房地產將集中化。中國房地產由高速增長過渡到平穩發展階段;房價由過去單邊上漲到價格平穩或大漲大跌;房地產資金周期大幅延長,資金鏈風險顯著上升。早期依賴土地溢價的開發模式逐步消失,未來伴隨產品溢價、品牌溢價、高周轉溢價模式來臨,行業由原來普遍的粗放式經營管理模式逐步過渡到標準化甚至精細化的管理模式。

行業競爭大幅增加,未來行業會逐步集中,大量的中小型開發商將被迫采用“機會滾動式”開發或幹脆退出行業。2013年十大標桿房企銷售額占全國市場銷售額的10.78%。資料顯示,美國房企十強市場占有率在30%左右。

房地產將向輕型化轉型。通過開發、建設、銷售獲取高利潤的“黃金時代”結束,房地產企業更需要通過高周轉、提高運營效率、增加服務附加值的模式提高回報率,重資產轉向輕資產方向的運作,是未來大型房企實踐新的運營突破的重要方向。

從美國的房地產輕型化經驗,結合近年來房地產企業輕型化實踐,未來幾年中國房地產企業輕型化可能有幾種模式:一是,產業鏈重構,去集團化和產業鏈外包等方式,實現專業化生產和降低成本;二是,金融化,通過房地產基金、互聯網金融、金融產品的銷售鎖定目標客群、資產證券化等多種途徑,拓寬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渠道,改善房企的資金壓力,並向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產業地產等新興領域轉型提供助力。三是,提供標準化的產品,進入更多的細分市場,提高運營效率,如工廠化生產、社區服務等。

(作者聶文為華寶信托首席經濟學家)

編輯:明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84

監管細則禁止線下業務,P2P理財門店將何去何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15/153800.shtml

導讀 : 線下理財門店的禁止令對於之前重線下的P2P平臺來說是致命的,無論如何轉型傷其筋骨是難免的。

在實行負面清單制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了“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實、貸後跟蹤、抵質押管理等風險管理及網絡借貸有關監管規定明確的部分必要經營環節外,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在互聯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及其他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開展業務。”這意味著,線下門店或許可以繼續作為對P2P借款人必要的風控調查、對投資人的售後咨詢服務而存在,但不允許進行推介、銷售產品的業務了。

線下理財門店為何被禁,究其原因可能有三。

線下渠道推廣對象主要為P2P不適人群

據悉,線下理財公司的投資主力人群是中老年人,他們對互聯網了解不夠,更是對P2P所知甚少。中老年投資人投資的本金多半來源於畢生的積蓄和退休金或養老金,一旦投資的項目出現問題,對於他們的打擊是極大的,在投資人必須明確風險自負的《辦法》出臺後,他們明顯不是參與P2P投資的適當人選。 

雖然《辦法》中未明說不準讓中老年人群參與P2P投資,但其中有幾條規定仔細分析起來,顯然有這方面的意味。《辦法》第十六條關於線下業務的規定便有此意,除此之外,第十四條“參與網絡借貸的出借人,應當擁有非保本類金融產品投資的經歷並熟悉互聯網”,在一個全民互聯網的時代,不熟悉互聯網的恐怕只有那些年紀較大的中老年投資人了,言語之間顯然是在說不希望現在的P2P平臺打中老年的主意。 

另外,關於P2P平臺的12條“紅線”中“禁止向非實名制註冊用戶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解讀下來也是發現監管要求對P2P投資人有了更高的準入門檻。在日前爆出的問題平臺中,這些平臺的線下團隊為了拉投資人可是下了大工夫:關懷孤寡老人,給老人送油幫老人看家,打掃衛生甚至是陪老人去醫院,在這樣的攻勢下,大叔大媽就會放下戒備,心甘情願地掏錢投資。而在平臺出現壞賬或者跑路時,大叔大媽的反應顯然也是更極端的。P2P作為創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在線下鋪展業務的垂直目標卻大多是對P2P了解甚少的中老年群體,被禁也就見怪不怪了。

互聯網金融應恪守互聯網陣地

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是發揮互聯網的傳播優勢、技術優勢將金融變得更高效、簡單。將P2P平臺業務統一到線上開展,不僅能大大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轉效率,而且在《辦法》加強要求信息披露的前提下也便於管理,相關監管部門可利用互聯網高效、便捷的優勢,時時註意平臺的一舉一動,時時監管平臺是否有違規現象,以便於甄別不良平臺。 

線下理財本是銀行的主要業務範圍,如果網貸平臺也涉足其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雙方爭奪利益市場而出現不可控的場面,不便於行業管理。並且據媒體報道,有問題平臺曾將線下理財店設計包裝得和銀行營業網點不差兩樣,在商業銀行遍布的如今,不少平臺正是通過此方法混淆視聽,騙取投資人信任借機非法募集民眾資金。P2P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展現,如果還是大比重依附於線下,那互聯網+的意義又從何談起?P2P不能違背互聯網和創新的本質,互聯網的事還是要交給互聯網處理。

線下門店弊大於利,P2P應走出灰色地帶

回到《辦法》核心,網絡借貸平臺定位於信息中介。在大大淡化金融屬性的同時強調了平臺基於互聯網的運營能力。58同城作為線上信息中介平臺的典範也未做大規模的線下店面鋪設,取得目前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也足以可見互聯網平臺對線下的依賴並不是太大。 

隨著一些問題平臺的爆發以及線下野蠻推廣造成的不良影響,不得不說民眾現在談及P2P時難免帶上有色眼鏡。此外,線下理財就像一個黑匣子,信息不透明,操作不規範,更有甚者所謂理財經理在暗箱操作後背棄平臺偷摸跑路。在難以規避道德風險和難於監管的雙重夾擊下,足見這種模式是沒有未來的。而此時將所謂線下“財富管理公司”與P2P劃清界限,有利於行業規範,便於給行業重塑形象,更是有助於恢複之前被毀掉的行業聲譽和投資人信心。回歸到互聯網上來,用節省出的金錢和精力完善風控、加強運營,摸索探討出更具有互聯網精神的、創新的發展模式,是《辦法》的要求,也是《辦法》的期許,更是互聯網金融誕生的初衷。

線下理財門店轉型困難重重

在P2P行業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線下理財門店淡出歷史已成定局,它們又將何去何從?

關閉取締 

負面事件使投資人信心喪失、“年末資產荒”來臨、《辦法》出臺平臺自身待調整的多重壓力下,一時尚未對線下理財門店找到合適轉型路線的平臺,恐怕也只能選擇關閉門店節約支出了。問題是線下理財門店取締關閉,那理財門店招聘的大量工作人員又將作何安排?據悉,多數平臺為了招攏線下“理財經理”允諾的都是高於市場均值的薪酬,一旦門店取締,將會有大量的線下業務人員無“司”可歸,無崗可上,成為行業調整的犧牲品。 

平臺展現窗口 投資人教育課堂

《辦法》中明確了平臺對投資人有進行風險教育的義務。既然線下理財門店淡出歷史舞臺已成定局,何不將理財門店改造成為投資人售後咨詢、服務的基地,建造成平臺對投資人進行風險投資教育的課堂,建造成投資人內部交流、聚集的場所,建造成平臺對外展示的窗口,使線下店充當“客服”“學校”“沙龍”“窗口”的多重角色。據了解,P2P平臺針對投資人所開展的線下活動不可謂不多,一在於向投資人展現平臺的詳細面貌,增強投資人信心;二在於“順道”刺激投資人進行更多的投資。如果將線下活動和《辦法》要求的投資人風險教育及信息披露結合起來,平臺將重心放於風險教育和信息披露,剝離宣傳拉攏投資,是否會是線下門店轉型的一個正確方向?那麽問題來了,“客服”“咨詢”“教育”基地的場所需求可能遠不及“銷售理財”需求的十分之一,這種線下門店轉型的辦法對於門店數量不多的平臺來說剛好合適,但那些重金鋪設線下門店的平臺總不能全部改造成客服門店吧?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對投資人進行咨詢、風險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避免向投資人推介產品、拉攏投資人進行投資嗎? 由此可見,道德風險是線下門店面臨的永遠的阿克琉斯之踵。

“資金端”轉“資產端”

雖然線下理財業務沒辦法做了,但對P2P平臺來說,線下的資產端拓展卻依然必不可少。年末“資產荒”來臨,鋪設更多的資產端門店,對平臺挖掘優質項目會帶來更多便利,同時如果能將風控與線下門店巧妙結合起來,利用線下的便捷、可視化讓投資人感受到平臺對風控的重視、對項目審核的嚴格程度,說不定對加強投資人信心、優化平臺形象會有著特殊的效果。 

龐大數量的線下理財店轉型,不僅僅意味著“資金端”門店減少的同時還要支出一筆“資產端”開支,更是意味著要求“資金端”人員轉型為合格的“資產端人員”,這其中操作之繁瑣、過程之漫長只能個中平臺去慢慢體會了。 

綜合看來,線下理財門店的禁止令對於之前重線下的P2P平臺來說是致命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線下理財門店無論如何轉型傷其筋骨是難免的。好消息是,《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表明了這只是暫行辦法,“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實、貸後跟蹤、抵質押管理等風險管理及網絡借貸有關監管規定明確的部分必要經營環節外,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在互聯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及其他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開展業務。”這一條禁令還存在著理論上放開的可能,雖然只有那麽一點點,在十八個月的整改期內,靜觀其變或許並不等同於坐以待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114

監管細則禁止線下業務,P2P理財門店將何去何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15/153800.shtml

導讀 : 線下理財門店的禁止令對於之前重線下的P2P平臺來說是致命的,無論如何轉型傷其筋骨是難免的。

在實行負面清單制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了“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實、貸後跟蹤、抵質押管理等風險管理及網絡借貸有關監管規定明確的部分必要經營環節外,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在互聯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及其他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開展業務。”這意味著,線下門店或許可以繼續作為對P2P借款人必要的風控調查、對投資人的售後咨詢服務而存在,但不允許進行推介、銷售產品的業務了。

線下理財門店為何被禁,究其原因可能有三。

線下渠道推廣對象主要為P2P不適人群

據悉,線下理財公司的投資主力人群是中老年人,他們對互聯網了解不夠,更是對P2P所知甚少。中老年投資人投資的本金多半來源於畢生的積蓄和退休金或養老金,一旦投資的項目出現問題,對於他們的打擊是極大的,在投資人必須明確風險自負的《辦法》出臺後,他們明顯不是參與P2P投資的適當人選。 

雖然《辦法》中未明說不準讓中老年人群參與P2P投資,但其中有幾條規定仔細分析起來,顯然有這方面的意味。《辦法》第十六條關於線下業務的規定便有此意,除此之外,第十四條“參與網絡借貸的出借人,應當擁有非保本類金融產品投資的經歷並熟悉互聯網”,在一個全民互聯網的時代,不熟悉互聯網的恐怕只有那些年紀較大的中老年投資人了,言語之間顯然是在說不希望現在的P2P平臺打中老年的主意。 

另外,關於P2P平臺的12條“紅線”中“禁止向非實名制註冊用戶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解讀下來也是發現監管要求對P2P投資人有了更高的準入門檻。在日前爆出的問題平臺中,這些平臺的線下團隊為了拉投資人可是下了大工夫:關懷孤寡老人,給老人送油幫老人看家,打掃衛生甚至是陪老人去醫院,在這樣的攻勢下,大叔大媽就會放下戒備,心甘情願地掏錢投資。而在平臺出現壞賬或者跑路時,大叔大媽的反應顯然也是更極端的。P2P作為創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在線下鋪展業務的垂直目標卻大多是對P2P了解甚少的中老年群體,被禁也就見怪不怪了。

互聯網金融應恪守互聯網陣地

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是發揮互聯網的傳播優勢、技術優勢將金融變得更高效、簡單。將P2P平臺業務統一到線上開展,不僅能大大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轉效率,而且在《辦法》加強要求信息披露的前提下也便於管理,相關監管部門可利用互聯網高效、便捷的優勢,時時註意平臺的一舉一動,時時監管平臺是否有違規現象,以便於甄別不良平臺。 

線下理財本是銀行的主要業務範圍,如果網貸平臺也涉足其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雙方爭奪利益市場而出現不可控的場面,不便於行業管理。並且據媒體報道,有問題平臺曾將線下理財店設計包裝得和銀行營業網點不差兩樣,在商業銀行遍布的如今,不少平臺正是通過此方法混淆視聽,騙取投資人信任借機非法募集民眾資金。P2P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展現,如果還是大比重依附於線下,那互聯網+的意義又從何談起?P2P不能違背互聯網和創新的本質,互聯網的事還是要交給互聯網處理。

線下門店弊大於利,P2P應走出灰色地帶

回到《辦法》核心,網絡借貸平臺定位於信息中介。在大大淡化金融屬性的同時強調了平臺基於互聯網的運營能力。58同城作為線上信息中介平臺的典範也未做大規模的線下店面鋪設,取得目前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也足以可見互聯網平臺對線下的依賴並不是太大。 

隨著一些問題平臺的爆發以及線下野蠻推廣造成的不良影響,不得不說民眾現在談及P2P時難免帶上有色眼鏡。此外,線下理財就像一個黑匣子,信息不透明,操作不規範,更有甚者所謂理財經理在暗箱操作後背棄平臺偷摸跑路。在難以規避道德風險和難於監管的雙重夾擊下,足見這種模式是沒有未來的。而此時將所謂線下“財富管理公司”與P2P劃清界限,有利於行業規範,便於給行業重塑形象,更是有助於恢複之前被毀掉的行業聲譽和投資人信心。回歸到互聯網上來,用節省出的金錢和精力完善風控、加強運營,摸索探討出更具有互聯網精神的、創新的發展模式,是《辦法》的要求,也是《辦法》的期許,更是互聯網金融誕生的初衷。

線下理財門店轉型困難重重

在P2P行業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線下理財門店淡出歷史已成定局,它們又將何去何從?

關閉取締 

負面事件使投資人信心喪失、“年末資產荒”來臨、《辦法》出臺平臺自身待調整的多重壓力下,一時尚未對線下理財門店找到合適轉型路線的平臺,恐怕也只能選擇關閉門店節約支出了。問題是線下理財門店取締關閉,那理財門店招聘的大量工作人員又將作何安排?據悉,多數平臺為了招攏線下“理財經理”允諾的都是高於市場均值的薪酬,一旦門店取締,將會有大量的線下業務人員無“司”可歸,無崗可上,成為行業調整的犧牲品。 

平臺展現窗口 投資人教育課堂

《辦法》中明確了平臺對投資人有進行風險教育的義務。既然線下理財門店淡出歷史舞臺已成定局,何不將理財門店改造成為投資人售後咨詢、服務的基地,建造成平臺對投資人進行風險投資教育的課堂,建造成投資人內部交流、聚集的場所,建造成平臺對外展示的窗口,使線下店充當“客服”“學校”“沙龍”“窗口”的多重角色。據了解,P2P平臺針對投資人所開展的線下活動不可謂不多,一在於向投資人展現平臺的詳細面貌,增強投資人信心;二在於“順道”刺激投資人進行更多的投資。如果將線下活動和《辦法》要求的投資人風險教育及信息披露結合起來,平臺將重心放於風險教育和信息披露,剝離宣傳拉攏投資,是否會是線下門店轉型的一個正確方向?那麽問題來了,“客服”“咨詢”“教育”基地的場所需求可能遠不及“銷售理財”需求的十分之一,這種線下門店轉型的辦法對於門店數量不多的平臺來說剛好合適,但那些重金鋪設線下門店的平臺總不能全部改造成客服門店吧?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對投資人進行咨詢、風險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避免向投資人推介產品、拉攏投資人進行投資嗎? 由此可見,道德風險是線下門店面臨的永遠的阿克琉斯之踵。

“資金端”轉“資產端”

雖然線下理財業務沒辦法做了,但對P2P平臺來說,線下的資產端拓展卻依然必不可少。年末“資產荒”來臨,鋪設更多的資產端門店,對平臺挖掘優質項目會帶來更多便利,同時如果能將風控與線下門店巧妙結合起來,利用線下的便捷、可視化讓投資人感受到平臺對風控的重視、對項目審核的嚴格程度,說不定對加強投資人信心、優化平臺形象會有著特殊的效果。 

龐大數量的線下理財店轉型,不僅僅意味著“資金端”門店減少的同時還要支出一筆“資產端”開支,更是意味著要求“資金端”人員轉型為合格的“資產端人員”,這其中操作之繁瑣、過程之漫長只能個中平臺去慢慢體會了。 

綜合看來,線下理財門店的禁止令對於之前重線下的P2P平臺來說是致命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線下理財門店無論如何轉型傷其筋骨是難免的。好消息是,《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表明了這只是暫行辦法,“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實、貸後跟蹤、抵質押管理等風險管理及網絡借貸有關監管規定明確的部分必要經營環節外,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在互聯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及其他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開展業務。”這一條禁令還存在著理論上放開的可能,雖然只有那麽一點點,在十八個月的整改期內,靜觀其變或許並不等同於坐以待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115

躁動的6月 全球央媽輪番上陣 人民幣將何去何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740.html

這個6月,全球各大央行異常忙碌。6月16日,備受關註的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終以鴿派收場,市場對於美聯儲年內加息的預期再次跌入谷底;日本央行昨日同樣選擇按兵不動,日元大漲橫掃全球匯市;“英國脫歐”最讓全球央媽揪心,種種跡象表明市場並未對英國脫歐做出充分準備,倘若黑天鵝事件發生,更大的金融風暴恐接連而至。

在外部市場異常波動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顯得頗為“淡定”。盡管本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6.60重要關口,但昨日已重回穩中有升軌道。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內人民幣貶值預期仍在,主要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影響;與此同時,雖然中國經濟並未表現出十分強勁的增長態勢,但整體穩中有進,因此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可能性不大。

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麥德能(Michael McDonough)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則認為,英國脫歐對於全球市場的影響可能並沒有預期般大,“真正會長期、深刻的影響全球市場的‘大事件’仍然為美聯儲未來加息節奏以及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

波動加劇全球央行異常謹慎

16日淩晨,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最終以10:0全票通過,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美聯儲議息會議委員會認為,自今年4月以來,盡管美國經濟活動增速有所回暖,但就業市場的改善卻在放緩,通脹依然低於2%的長期目標。此外,5月美國非農數據遠不及預期令市場大跌眼鏡,再加上英國脫歐公投懸而未決,所以美聯儲這一決定符合之前市場的預期。

“加息預期大幅延後,7月加息概率低,年內加息或泡湯。”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分析認為,美聯儲議息會議聲明及之後美聯儲主席耶倫的發言整體偏“鴿”派,市場加息預期大幅延後。

當前期貨市場顯示,7月加息概率僅為7%,9月為29%,12月概率也低於50%,意味著年內或不再加息。盡管7月議息會議召開時美聯儲可獲得更多的經濟數據,耶倫也指出7月份加息並非不可能的事,但姜超認為,昨日的議息聲明和耶倫講話都沒有對7月是否加息給出暗示,意味著7月加息的概率較低,“門檻”卻相對較高,經濟數據要足夠好才能證明5月非農數據的偶然性。

美聯儲選擇“按兵不動”這一結果公布後,美元對歐元、英鎊、日元、離岸人民幣貶值幅度迅速擴大,其中美元對日元貶值幅度擴大至0.5%,美元對離岸人民幣貶值幅度擴大至0.35%,跌233點。

在市場尚未完全“消化”美聯儲最新決議時,昨日下午,日本央行在利率會議上也選擇按兵不動。

其中,對於近期不斷飆升的日元匯率,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特別強調,不希望看到日元走勢脫離基本面,匯率走高可能對日本國內的物價和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然而就在他發表講話期間,日元漲幅進一步擴大。日元對美元升值幅度一度擴大到2.24%,報103.77。

值得註意的是,面對全球多個風險點不斷向市場釋放出的壓力,越來越多國家的央行加入到了這場“混戰”中謀求自保。

當地時間6月15日,非洲最大產油國尼日利亞央行被迫宣布,6月20日起,本國貨幣奈拉對美元實施自由浮動匯率機制。這意味著,該國正式放棄了維持16個月的固定匯率制,市場普遍預期屆時奈拉將出現大幅貶值。

此外,俄羅斯央行在6月10日下調關鍵利率0.5個基點至10.50%;此前一天,韓國央行意外下調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至1.25%,創歷史新低;新西蘭央行雖然在上周議息會議中選擇維持利率在紀錄低位2.25%不變,但仍強調將保持進一步寬松傾向。

連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當務之急是合理協調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

“在目前金融市場高度全球化的前提下,各國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十分明顯。”連平分析稱,隨著美聯儲步入加息正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繼續加大寬松力度,完全背道而馳,兩種貨幣政策差距將進一步拉大,這必然會給市場資本流動、利率、匯率帶來很大的波動因素。

英國脫歐或成年度最大“黑天鵝”

隨著英國退歐公投日期的臨近,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意識到,無論英國最終“留歐”還是“退歐”,英國公投結果本身都有可能成為擾動金融市場的“黑天鵝”。

姜超認為,如果英國本月決定退歐,對英鎊、歐元都將構成壓力,黃金和美元或同步走強,風險資產承壓。但如果英國留歐,市場或現反轉局面。

眼下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顯然已經成為全球央行最揪心的事情。

在昨日美聯儲議息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耶倫特別強調,英國脫歐形勢是美聯儲在6月會議上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美聯儲對於更長期利率處於什麽位置非常不確定;不排除7月加息可能,但不知道美聯儲官員是否會在那時很快對經濟獲得信心。”

本周,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相繼對英國可能退出歐盟的結果進行回應。

據知情者向媒體透露,一旦英國公投決定退歐,歐洲央行將在公投結果公布次日宣布,與英國央行聯手救助金融市場,屆時兩家央行將聯合發布聲明,強調無論如何也要維持充分的市場流動性。

6月14日,日本央行意外取消了公開市場購債,引發市場關註。與業內人士分析,日本央行此舉可能被迫為英國公投引發市場動蕩而保存購債“彈藥”。由於投資者因英國退歐風險而出現搶購日債的情況,14日當天,日本5年、10年、20年、30年和40年國債收益率均創歷史新低。

昨日,丹麥央行也公開表示,可能因英國退出歐盟帶來的風險而出手幹預。丹麥央行行長Lars Rohde稱,一旦英國6月23日公投決定退歐,由此危及丹麥克朗與歐元掛鉤,丹麥有無限量的貨幣幹預“火力”排除對本幣掛鉤的一切威脅。

人民幣匯率以穩為主

近期眾多風險事件的疊加,無不對人民幣匯率穩定造成“幹擾”,但從長期來看,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改革的不斷延伸,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仍將成為主旋律。

對於短期內人民幣匯率走勢,謝亞軒認為,由於英國退歐公投和美聯儲議息兩個風險因素的影響,人民幣匯率預計在6月和7月都將保持弱勢。

但他同時強調,三季度末人民幣匯率將具備再次走強的條件。一方面,季節性因素可能帶來貿易順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同時,人民幣可能在2016年9月正式進入SDR貨幣籃子,帶動一些經濟體參考該貨幣籃子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此外,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開放政策有望持續發酵,為中國帶來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

“穩定的人民幣匯率也是經濟企穩及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需要。”瑞穗證劵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分析認為,一方面,當前中國實體經濟運行困難,5月經濟數據不容樂觀,工業生產、消費仍然保持低位,一度拉動經濟企穩的投資數據再度下滑,其中,民間投資增速更是下探至3.9%,顯示受去產能與企業利潤下滑的影響,私人部門活力持續下降。房地產投資與基建投資曾是拉動經濟企穩的主要力量,但5月投資新開工與房地產投資數據均出現拐點,加之早前權威人士對於寬松政策的批評,均加大了未來經濟運行與政策走勢的不確定性。

此外,考慮到今年9月杭州G20峰會,以及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SDR的較好機遇,在此背景下,短期內鼓勵海外資本流入國內債券和股票市場,同時維持匯率穩定仍是占優策略。

“今年確保匯率穩定仍是當務之急。畢竟避免人民幣貶值預期有助於人民幣加入SDR後提升國際地位,同時,也為防範金融動蕩,為國內加速推動供給側改革和經濟企穩創造條件。”沈建光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55

開源?節流?中國的企業級服務將何去何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027/159450.shtml

開源?節流?中國的企業級服務將何去何從
托比研究 托比研究

開源?節流?中國的企業級服務將何去何從

何謂“開源”?何謂“節流”?

本文為托比研究對i黑馬的投稿。

據易觀《中國企業級SaaS CRM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顯示,SaaS CRM市場規模在2015年達到了23.1億人民幣,增長率為124.1%,這一市場規模預計在2016年能夠達到37.8億人民幣,增長率將達到71.2%,企業及SaaS市場成為了當下互聯網領域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

投資人對行業的青睞很好的反映了行業的火熱程度,僅今年上半年就出現了幾次巨額融資:銷售易獲得1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六度人和獲得1.7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紛享逍客獲得7000萬美元E輪融資,這給了中國的SaaS從業者無限的信心,而隨著更多創業者的加入,中國的SaaS CRM市場廠商也越來越多。對於企業服務來說目前有很多分類方法,托比研究認為,從企業的需求或者CRM的功能出發,可以將SaaS CRM分為“開源”與“節流”兩大類。

何謂“開源”?最為直接的體現就是通過尋找潛在客戶、提高轉化率來增加營收;何謂“節流”?幫助企業提高效率、節約成本。開源與節流最本質的區別,一個“主外”,一個“主內”。

開源與節流,中國企業更需要什麽服務

細數中國企業服務的開端,是從中國企業管理信息化開始的,成立於1988年的用友和成立於1993年的金蝶是此次信息化在企業服務領域的典型代表:將國內大型企業視為服務對象,為企業提供ERP、CRM、人力資源管理等管理信息化產品與方案。這一階段的企業服務更關註的是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從內部為企業節約成本。但從近十年的營收來看,無論用友還是金蝶,都沒有出現飛躍式的發展,近年來的營收增速更是趨於平緩,市場的考驗似乎說明中國企業對“節流”興趣不大。

這與中國企業用戶的特點不無關系。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統計,截至2013年全國工商註冊的中小企業總量超過42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比2007年增長了49.4%。對於這些占中國企業絕大多數的中小微型企業來說,相較於通過內部流程管理的信息化來節流,如何增加營收、如何活下去才是最為緊急的事情。用友旗下為中國小微企業提供以財務服務為核心的各種數據、金融服務的暢捷通公司,自成立至今營收一直保持在3億人民幣左右,與早已以千萬計數的企業級用戶相比,這個數值似乎說明中國企業對於暢捷通提供的服務並不熱忱,也在側面印證了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如何增加營收才是最為迫切的。

營收的增加必定來源於企業外部。除了留存舊客戶,吸收新客戶的“拉新”成為了開源、進而增加營收的重中之重。在互聯網1.0時代,百度廣告投放成為了中國企業拉新最為重要的外部渠道。托比網整理了2003年至今金蝶、用友與百度廣告在各自財報中的營收情況:

blob.png

從圖上明顯能夠看出,百度廣告的營收增速要明顯高於金蝶與用友,在2008年這個節點上,百度的營收達到了31.94億人民幣,大於金蝶8.75億與用友17.26億的營收總和,此後,百度廣告的營收與金蝶、用友逐漸拉開差距,到2015年,百度廣告營收達到了640.37億人民幣,同年用友、金蝶與暢捷通的營收分別是44.51億、13.95億與3.46億人民幣。百度廣告的營收情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以中小微型企業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對“開源”的熱情。

blob.png

開源:從互聯網1.0到2.0

廣告大師約翰·沃納梅克曾說過,“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是浪費的,但我不知道浪費的是哪一半”,這句至理名言堪稱廣告營銷界的“哥德巴赫猜想”。隨著互聯網廣告投放技術和精準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廣告投放逐漸從購買媒體走向購買受眾,互聯網廣告DSP應運而生。

從盲目投放廣告到基於數據的用戶定向技術,如何更加精準的找到潛在客戶、甚至能在廣告環節與潛在客戶實現互動成了互聯網2.0時代企業主的夢想。但對於網絡廣告來說,除了投放的精準度外,內容處於單點狀態無法形成網絡更是痛點之一。隨著企業運營從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過渡,CRM客戶管理系統逐步成為了企業的新寵。

CRM對於企業的價值,也能夠從國際巨頭的動作看出。去年,辦公軟件巨頭微軟宣布通過徹底重寫將本地部署的原有Dynamics搬到雲端,另一企業軟件巨頭Oracle擱置原有旗下本地部署的CRM產品Siebel,轉而推出了全新的雲端CRM。這兩大巨頭此種業務布局瞄準的是以CRM起家的雲計算巨頭Salesforce。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其上個財年年報仍然可圈可點,股票表現也十分穩定,頻頻傳出被收購的消息更是讓大家意識到或許CRM的價值一直被低估了。

中國的CRM經歷了兩次創業熱:第一次是2004年針對企業銷售管理困難的問題;第二次是2011年,這次創業熱的推動力更多的來自於移動互聯網風潮的到來和LaaS基礎設施的普及。中國早期的CRM功能更多的放在“安內”上,例如從企業銷售管理切入的銷售易、百令;從外勤管理應用切入,管理快消行業銷售軌跡的紅圈營銷、外勤365;從營銷切入的,以挖掘客戶線索、分析潛在機會、獲取訂單為重點的金蝶、數雲;融合EIM的阿里釘釘以及主要用於企業內部溝通、協作和知識管理等目標的明道等。

以開源為目的的CRM需要什麽樣的基因?

這些CRM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對外開源的思路,此次釘釘3.0版本宣布邁出企業內部是很好的印證。那對於當下中國絕大多數急需開源的企業來說,什麽樣的CRM功能才是他們更加需要的?從留存與拉新兩方面來看,托比網認為不乏有以下幾點:

1、解決因企業人員流動帶來的客戶流失問題;

2、打通各部門信息與資源,多渠道滿足企業對內與對外的溝通需求,解決客戶在不同部門轉接過程中的信息丟失問題,提高客戶體驗;

3、將與用戶的單向互動變成能夠接受用戶反饋的雙向互動;

4、依靠BI能力與大數據庫,更加精準的尋找到更多的潛在客戶。

針對第一點,上文提到的紅圈營銷、外勤365等CRM涉及到了外勤營銷人員的軌跡記錄,並未將銷售人員個人手中的客戶資源線上化,更多的還是Offline的概念;對於當前中小企業來說,止步於自身擁有的數據庫去挖掘潛在客戶肯定遠遠不夠,如何尋找到足夠大的數據庫,並能夠從海量數據中快速精確的找到潛在客戶是最為關鍵的。

以開源為目的的CRM需要什麽樣的基因?對標目前國外企業的開源拉新方法,從微軟大手筆收購有企業版Facebook之稱的社交平臺Yammer和專註商業的社交媒體LinkedIn,可見企業服務巨頭對社交媒體的重視,對於Twitter將被哪家並購的猜測此起彼伏也側面證實了社交媒體對於企業開源的價值。究其原因,社交媒體天然的通路帶來的網鏈狀擴散帶來的傳播效應彌補了單點式網絡廣告的短板,而在幾乎全民線上社交的背景下,社交媒體累積下的大量C端數據更成為了企業主們眼紅的“藏寶箱”。

如此看來,社交網絡對於以開源為目的的CRM來說是必備基因。與國外相比,社交網絡的分布幾乎落在騰訊手中,QQ、QQ空間與微信均是中國最活躍的社群與社交網絡。這對於想把社交作為一種能力加上來的其他廠商而言存在挑戰,尤其是阿里旗下的釘釘,這個問題在來往上有相似性,不充分的用戶數無法出現用戶的整體遷移。相反,騰訊通過企點產品,在進行社交網絡商業化的探索,占據了一個不錯的入口。同時通過與合作夥伴的合作,有機會搭建一套Social CRM的生態系統。至於企點是否能成為騰訊在企業服務領域的“微信”,時間是最好的裁定者。

SaaS 企業級服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12

2017網絡大電影將何去何從?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出新招……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1-05/1067614.html

每經影視記者 杜蔚

每經實習編輯 溫夢華 

楊向華(圖片來源:愛奇藝官網)

【個人簡介】: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2010年加入愛奇藝,現負責愛奇藝VIP會員業務。

今天(1月5日),在娛樂資本論舉辦的主題為“破局•生長•瞭望”的“2017中國娛樂產業年會(CEIS)”上,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圍繞“網絡大電影的發展方向和機會”發表了相關演講,既總結了2016年愛奇藝網絡大電影(以下簡稱“網大”)的發展狀況也對2017年進行了預期展望。

2016年對於網絡大電影行業來說,是大爆發和大變革的一年。據悉,2016年全網上線的網大數量超過2500部,其中,僅愛奇藝平臺就上線了1780部,比2015年多了1000部,不過雖網大數量龐大,但內容卻令觀眾堪憂。與網大數量同步增長的還有供片合作夥伴,已經從2015年的210多家,發展到了804家。“不管怎樣,這些數據反映出了網大行業的繁榮。” 楊向華說,在2017年,“希望網大不僅僅是在影片數量上繼續增長,而且也能在品量上有更好的改善。”

現場演講圖片(每經影視記者攝)

增加點擊 鼓勵合作商為網大做營銷

2016年愛奇藝對外分賬的網大是2015年的3.5倍,這個增速度非常快,“我估計全行業2016年全年的金額應該超過了10億元。” 楊向華說,“愛奇藝2016年對外分賬超過百萬的網大有122部,其中23部的分賬金額超過了500萬元。”盡管這個金額跟院線電影的票房分賬相比還相差甚遠,但從網路平臺的角度來講,也算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網大分賬金額的提高,其中一個原因是網大制作成本的增加,楊向華說,“2016年愛奇藝網大A級和B級電影制作成本都在持續增加,這個趨勢在2017年會繼續增加。” 

現場演講圖片(每經影視記者攝)

值得註意的是,從2016年10月開始,愛奇藝對其平臺的網大進行了評級和打分,不同的電影給予不同的分賬金額。所以說,制作成本的增加也提高了網大的質量,但網大在提高質量的同時如何獲得高點擊呢?對此,楊向華詳細闡述道,“其實,網大宣傳和院線電影的宣傳同樣重要。觀眾愛不愛看、電影講的是什麽內容,這些都會對網大的點擊產生影響。”

因此,楊向華希望影片合作方能主動為影片做更多營銷的工作。“推廣網大、推廣自己的作品,這點非常重要。2016年下半年愛奇藝有78部網大進行了自主營銷,我們發現,凡是自己營銷宣傳的網大,點擊量基本會增長133%。”點擊量的增加直接帶動了網大分賬金額的增多。根據愛奇藝公布的分賬模式來看,第一部分是影片本身的分賬,第二部分則是對有營銷行為的營銷夥伴的分賬。

回顧總結2016年,楊向華認為愛奇藝做到了“精品化,網大作品的質量在不斷地提高。”面對2017年,楊向華認為,“網大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各個平臺的發力也會加大,這樣才會推動網大市場更好的發展。希望網大不僅僅是在影片數量上繼續增長,而且也能在品量上有更好的改善。”同時,楊向華預計2017年網大將會有30億元的市場規模。

加大資金 將以超2倍資金投入網大

2016年是IP熱持續升溫的一年,在談到大IP改編時,楊向華坦言,前幾年大IP都在做網劇,這幾年已經轉向做網大了,“認真的去做一部電影,適當的借一些名頭是可以的,但如果只是為了蹭IP、博眼球的話,這樣的影片就是為了賺快錢,勢必會擾亂網大市場。”所以,網大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一些透明、公開的信息。“愛奇藝將內部數據公開出來,這意味著片方可以根據公開的賬單來收錢。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平臺願意將這些分賬金額的數據公布出來。”

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成都“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專門為網大設了獎項,這是網大第一次進入了評獎。同時,在各大媒體間也或多或少地都開始為網大單獨設獎,這是一個好的趨勢。“說明網絡電影已經成了單獨的類別,進入了觀眾的視野。”楊向華認為,如今網大已經成為了主流的產業資產。

那麽,面對2017網大究竟該如何發展?對此,楊向華解釋說,網大將呈“螺旋式上升”。盡管愛奇藝在2016年遭遇了第一次網大的下線和整改,但是在2017 年,“愛奇藝將依舊按照監管要求,嚴格執行網上網下一個尺度。堅持透明、開放、公平的數據公布,同時指導網大的生產。繼續鼓勵精品,對於一些真正高質量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傾斜,而不僅僅是以商業或者貨幣化的角度去衡量一部作品。2017年愛奇藝依舊會以2倍以上的資金投入到網大行業中去。” 可見,2017年網大會在規範中繼續成長,雖有曲折,但整體態勢還是在成長。

現場演講圖片(每經影視記者攝)

“青春、陽光、正能量、有愛心、年輕和合家歡。”希望愛奇藝能秉承它的內容價值觀,網大的發展也能像楊向華所說的那樣——量質並取。除了數量繼續適當保持一定增長外,在質量方面也能有很大的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563

永大電梯業績三年降近50%  高管爭鬥未來將何去何從

中國臺灣地區引以為傲的電梯品牌永大近來在大陸市場經營業績正在經歷陣痛。

有信源向第一財經記者爆料稱,臺灣永大機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大機電”)在大陸分公司永大電梯設備(中國)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永大電梯”)過去一直維持電梯市場占有率4%~5%的份額,以單一品牌維持大陸市場前十位的排名,也曾經入選全球第十大電梯企業。然而2015~2017年短短3年時間在市場維持穩定增長環境下,上海永大電梯在國內市場業績衰退近50%。

業績的下滑或許與永大機電目前正陷入經營權之爭有關。

業績下滑

上述信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海永大電梯2017年共約出貨9560臺,2016年同期出貨12945臺,同比減少3394臺(增長率-26.2%),預算13200臺,達成率72.4%。出貨從2013年~2014年的19000臺,到3年後跌成9500臺。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發現,我國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但仍保持較大增長空間。東興證券研究數據顯示,2014 年我國電梯產量和銷售量分別占全球市場的65%和60%,電梯保有量占全球總保有量1200 萬臺的30%左右。

對此,永大機電官方發言人林東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國內房地產市場出現拐點,上海永大電梯的市場需求在2015年開始出現衰退,三菱、奧的斯等電梯大廠陸續以降價策略來爭奪訂單,因此上海永大電梯的價格優勢不再,市場份額出現下滑。“為確保營運資金,永大謹慎挑選信貸良好客戶,同時提高付款要求,因此間接影響接單狀況。”

顯然上海永大電梯在大陸市場經營業績下滑是不爭的事實。

據了解,國內市場60%的份額被美歐日等外資品牌占據。其中奧的斯、三菱、日立三大外資品牌占據了市場大約40%的份額。以江南嘉捷、康力、博林特為代表的民族品牌,占據了市場40%的份額。

此外林東升表示,近年來國內房地產在一二線城市的銷售已經呈現飽和態勢,房地產商開始轉向三四線城市進行開發,電梯大廠也不再僅僅聚焦一二線城市,也轉而積極將觸角擴展到三四線城市,同時為了爭取訂單,紛紛推出經濟優惠機種以符合外圍城市需求,進而壓縮了上海永大電梯在三四線城市的生存空間,而三四線城市正是上海永大電梯的主力市場。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三四線城市若幹家房地產采購商,對方也都表達了和永大較為相似的觀點。

“禍起蕭墻”?

據當地媒體報道,目前永大機電正處在爆發經營權之爭的邊緣。據媒體報道,已經辭去總經理職位、董事長許作立的堂弟許作名,不滿許作立在位太久,及在大陸市占率下降,已與相關方形成同盟,欲在今年股東會上跟堂兄決一勝負;對方也不甘示弱,找了券商龍頭元大證券收委托書,家族內戰一觸即發。

據了解,永大機電是臺灣第一家本土電梯品牌,成立於臺灣地區經濟起飛的上世紀60年代,創辦人為許雲霞。現任董事長許作立為許雲霞長子,2000年起任董事長迄今,許作名是他的堂弟,長年為永大機電在大陸開疆辟土,2015年擔任上海永大電梯總經理。

對於臺灣媒體的諸多報道,永大機電官方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永大機電公司不能證實公司高層發生圍繞經營權的爭奪。

雖然並不了解高層的“爭鬥”會多大程度上影響到上海永大電梯的經營,但是從經營層面,曾在上海永大電梯工作過的臺灣籍人士將上海永大電梯在大陸業績的大幅下滑歸咎於永大機電不合理的人事任命,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許作立董事長在2015年6月把許作名總經理調回臺灣,而起用原財務協理做總經理。”

“從2015年開始,永大在大陸業績一直下滑,到2018年第一季度據了解業績大約1700臺,如果按這種成績今年預估也只有8000多臺。”上述人士補充道。

上海永大電梯原內部人士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永大機電起用並無業務背景而且不重視業績發展的經營者,造成多年培養的銷售渠道紛紛離去。其間總部也決定進行部分業務的收縮,造成多年培養的技術人才與中高層骨幹紛紛離開。

據了解,由於之前對於中國大陸市場成長的高預期,上海永大規劃了三個生產基地,原計劃可以年產25000~30000臺。“不過由於業績大幅下滑,造成公司經營條件陷入困境,使過去長期以來的盈利水平轉為虧損狀態。”該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補充道。

不過,永大機電官方卻並不認為是由於新總經理的任命導致上海永大電梯業績的大幅下滑。“新總經理於接任初期仍延續前總經理許作名之經營策略,並無重大改變。但因遭遇中國房產大環境影響,接單不如預期。新總經理秉持永大一貫穩健經營策略,嚴格控管費用,並大力推行產品優化降低成本,確保獲利,同時強化收款體制,營運資金較以前充沛。”林東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許作名先生身為董事會成員業已十余年,參與過每一項重大經營決策,面對上海永大電梯業績衰退,排除市場景氣循環衰退之影響外,身為前任經營者責無旁貸,仍應承擔責任。”顯然,永大機電官方將業績衰退的皮球踢給了新總經理的前任。

第一財經記者從公開資料查詢得知,林書平於2007年進入永大機電,並在歷經人資、財務、管理、營銷等多領域後,於2017年接任上海永大電梯總經理。

關於永大機電高層的經營權爭鬥和上海永大電梯的業績下滑是否相關目前還無法定論,不過中國大陸市場日漸完善、競爭日益激烈,任何決策的失誤都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經營業績的表現,於此大背景之下,業績表現不佳的永大機電未來將會何去何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