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鋼鐵價格整體上呈現觸底反彈,尤其是在三四月份和下半年的兩輪大上漲行情中,對此去產能的貢獻可以說是排在第一位的。”卓創資訊分析師畢紅兵對第一財經表示。
繼煤炭去產能工作會議召開後,27日,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在京召開鋼鐵去產能工作會議。確保完成5000萬噸左右的去產能任務,密切關註鋼材市場價格、防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情況,徹底取締“地條鋼”成為2017年深化鋼鐵去產能的三個關鍵。
至此,2017年鋼鐵去產能的具體部署已經完成,“地條鋼”、“僵屍企業”、新增產能等成為今年鋼鐵去產能的重要抓手。
防止鋼鐵價格大漲大跌
作為鋼鐵去產能的深化之年,2017年要化解過剩產能5000萬噸左右、有效處置“僵屍企業”、淘汰落後產能、上半年徹底取締“地條鋼”等。
上述會議指出,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基本面仍然沒有改變,價格恢複性上漲、效益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任務依然艱巨。
第一財經獲悉,2016年全年退出鋼鐵產能超過6500萬噸,煤炭產能超過2.9億噸,鋼鐵、煤炭去產能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與此同時,受去產能影響,鋼鐵、煤炭價格均較2016年年初有大幅度增長,主要品種較去年初價格漲幅超50%。
以河北唐山的三級螺紋鋼為例,其3月27日的價格是每噸3650元,相比2016年年初每噸1800元的水平,以及2016年3月27日的每噸2200元左右的水平,漲幅較高。
價格的提升,使“苦熬寒冬”許久的鋼鐵企業效益得到改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去年大中型鋼鐵企業一舉扭轉2015年大幅虧損的局面,並在全年實現了合計300億元的稅前利潤。其中,寶武鋼鐵2016年稅前利潤達70億元,比2015年稅前虧損大幅改善。
意達鋼材信息網研究中心主任薛和平撰文表示,全國鋼鐵行業將從2015年的虧損645億元,到去年盈利360億元~400億元,同比增加絕對值1000億元以上;行業盈利86戶左右,占統計總戶數的87%。
第一財經從多家研究機構獲悉,今年主要鋼鐵品種價格將會低於2016年、高於2015年。
與此前的煤價過快上漲一樣,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鋼價的急劇拉升也引起了調控部門的關註。
數據顯示,鋼鐵最大鋼種螺紋鋼方面,截至2月15日,SHFE螺紋鋼報收3391元/噸,雖然未達到2016年12月創下的最高點,但是較2月3日,也就是春節後第一天報收價(3113元/噸)上漲8.93%。與2017年開年第一個工作日1月3日報收價2851元/噸相比,上漲幅度更是高達18.94%。
不過在此次會議上,發改委明確表示,不允許鋼鐵價格出現大漲大跌情況。
難點在於企業轉型、人員安置
今年全年鋼鐵去產能5000萬噸的目標比去年有所調高,業內普遍認為2017年鋼鐵行業去產能難度依然存在。
畢紅兵表示,今年去產能的難點,在於企業如何能夠有序退出和轉型以及人員的安置。“通過2016年一年的鋼鐵過剩產能退出,已經為今年做出了示範效果,在國家的有力政策支持下,相信今年去產能任務會如期完成。”
冶金工業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劉海民對媒體表示,對於未來鋼鐵行業的發展,首先要解決的是行業市場失靈、企業大虧損的問題,國有企業養“僵屍”的機制必須要改變;同時必須堅持嚴格的執法,行政力量要抓緊;通過企業兼並重組,形成區域市場的有序競爭的結構,同時也要鼓勵適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上述會議指出,在今年推進鋼鐵去產能工作中,一是堅定不移處置“僵屍企業”,二是堅決依法取締“地條鋼”,三是切實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四是徹底退出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的產能,五是統籌推進化解產能和結構調整工作。
自去年下半年起,多年來屢禁不絕的“地條鋼”遭到全面清除,相關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對其進行打壓。同時監管部門還設置了“地條鋼”清除期限,2017年6月底之前,“地條鋼”必須徹底清除。
長期以來,“地條鋼”及其制品因無法保證質量,對建築工程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樂江本月曾公開表示,中國8億噸鋼產能,還有1億多噸的地條鋼產能,縱容“地條鋼”將使劣幣驅逐良幣。“如果這些鋼材上了高速公路,上了水壩和高層建築,一定禍害無窮。”
打擊“地條鋼”是今年去產能工作中的“額外任務”。工信部部長苗圩此前曾明確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化解5000萬噸鋼鐵過剩產能的目標,並不包括“地條鋼”。
上述會議認為, 2016年,鋼鐵去產能工作初戰告捷,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年度目標任務提前超額完成,行業生產經營狀況明顯好轉,行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為下一步深入推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