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六輕燒不停 中共盯上寧波台塑

2011-9-19  TCW




六輕又失火了,一年下來八把火, 不僅燒出了台塑集團管理的大問題,連對岸的共產黨也盯上了台塑集團,官員頻頻造訪檢查,寧波台塑還被列為寧波北侖工業區的一級重大危險源。

寧 波台塑最近非常忙碌,所有的管路重新檢查,該防鏽、塗油漆的馬上做,八月十七日,還上網公開徵求工安管理人員與保養儲備幹部,整個寧波台塑廠有如進入全面 備戰狀態。

原來,共產黨管石化廠,反應比台灣快,懲罰比台灣還嚴厲,不僅解職追查責任,甚至直接下令要石化廠立即停產與搬遷。

所 以,寧波當地官員看到了六輕接連不斷的工安意外,特別要求台塑集團要做好工安。因為出了一條人命由寧波市政府管,事情還可以緩和處理;出了兩條人命,必須 上報到浙江省,由省政府來管,還不算太棘手;但出了三條人命,就必須要報上北京,由共產黨中央來管,到時候誰也保不了。

共產黨懲罰石化廠會 有多嚴厲?

去年七月,台塑集團六輕連續燒了兩把大火,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的七月十六日,中石油集團旗下的大連分公司也失火了。

反 應比台灣快:事故一出胡錦濤立刻批示

在台灣,直到七月三十日,在總統馬英九指示拚經濟應以環保優先下,行政院長吳敦義在當天到六輕現場。

但 在中國,七月十六日當天,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立即做出批示,並且立即派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連夜趕到事故現場。這 僅是中石油大連分公司連續四起重大工安意外的第一起,但總書記跳下來管了,還派了副總理等級人員到場調度。

兩岸官員對於工安的反應快慢明顯 不同。

巧合的是,中石油大連分公司跟六輕一樣,工安事件停不了,在十三個月內燒了四把火,但兩岸處理態度卻完全不同。

八月三 十日,中共中央下達命令,要求中石油集團立即將大連分公司總經理蔣凡解職且嚴查到底,還特別強調責任追查絕不止於總經理去職,即便解職之後,一樣要追究法 律責任。

處罰比台灣嚴:要求被抗議工廠停產搬家

一樣是在大連,八月十四日,大連爆發了反對PX(對二甲苯)項目的遊行,有一 萬二千人走上街頭。導火線是梅花颱風侵襲大連,海浪衝毀福佳大化PX廠的堤壩,石化廠儲槽有洩漏的可能,當地政府一度準備疏散當地居民造成恐慌,雖然後來 沒有傳出嚴重污染事件,但居民對於石化廠的「豆腐渣」工程與管理能力產生不滿而走上街頭。

大規模抗議,讓中共大連市委和大連市人民政府,做 出將該PX廠立即停產並搬遷的決定。對於石化廠來說,這是個嚴厲的處分。

這並不是中國大陸第一次強制要求石化廠搬遷。

二○○ 七年,廈門爆發了上萬名居民上街抗議PX廠的事件,抗議台資企業騰龍芳烴公司在廈門設廠可能會影響到居民的健康,最後這座工廠設廠地點被迫從廈門搬遷到福 建漳州,龍騰的幕後老闆就是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

看到共產黨中央對處理工安事件的嚴厲,浙江省、寧波市官員也動了起來。

今 年三月二十二日,先是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董國慶,特別到寧波台塑廠區視察;緊接著,六月十四日,寧波市又公布北侖區安全生產重點監管企業名 單,總共有二十四家企業被列為重點監管,被列為重點監管的前五名,全都是台塑集團的子公司。

名單中又有六家企業被列為一級重大危險源,台塑 集團包辦了五名,只有一家大陸企業上榜。

整個北侖從事石化生產的不只台塑一家公司,但唯獨台塑集團,重點監管與一級重大危險源的項目特別 多。

對比以往台商往往都是各地方政府免檢、免驗的模範企業,這一次浙江省態度不同了。

九月六日,六輕又失火了,隔天,共產黨 的官員又出現了,利用環保與安全生產的名義又對台塑進行了現場檢查。

對於台塑管理能力產生疑問的,還不止地方政府,中國三大石化集團(中國 石油天然氣集團、中國石化集團、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共同創辦的專業期刊《中國石油石化》,就在今年第十六期(二○一一年八月第二期),發表了以〈台塑失 火神話成灰〉為標題的文章。

這本半月刊是中國石油行業的權威期刊,這篇文章也代表了中國石化業界對於台塑集團的看法。顯然,過去台塑集團在 中國苦心建立的形象,在這一次公安事件後大受打擊。

再加上,中國官方用比台灣更嚴格的方式處理石化廠的工安問題,更重視當地居民的意見與想 法,可以想見,台塑未來想在中國再大舉投資設廠,工安再不徹底做好,在中國恐怕難度大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62

張曉卿靠攏中共明報自閹

2014-01-09  NM  
 

 

一九六三年,查良鏞創辦《明報》不久,發表「寧要褲子 不要核子」的社評,反對中國經歷大躍進大饑荒後發展核武,被喻為香港報業史上的評論典範。一九六六年,瑪嘉烈公主訪港,《明報》編輯韓中旋為新聞起了標題「打炮廿一響 送御妹過海」,遭當時港英政府不滿帶鹹味,這十個字卻成為本地創意經典之作。有五十五年歷史的《明報》,靠本土文人之筆起家,如今即將變成馬來西亞人靠攏中共的輿論機器。九五年起入主《明報》的馬來西亞常青集團主席、做伐木起家的張曉卿,正部署派其大馬親信鍾天祥空降出任《明報》總編輯,記者擔心此舉是「去香港化」、將馬來西亞搞官媒的樣板搬到香港,目的就是在佔領中環前夕自閹以替北京滅聲,手法如同另一大馬巨富郭鶴年管理的《南華早報》。《明報》換將前夕,張曉卿原來早已泊了中央電視台碼頭,《明報》報社亦成為他與央視合作的基地。近年拿督在大陸的生意愈做愈大,一切源於兩年半前,他在北京大會堂獲習近平一個「習握手」祝福。

週一下午,尚未結束休假的總編輯劉進圖,甫下機便返回柴灣報社。辦公室氣氛沉重,有記者已聽到撤換老總的傳聞,採訪主任也着同事完成工作後立刻趕回公司。晚上六時,副總編輯劉頌陽跟港聞版同事開會,他引述劉進圖稱,十二月底已被告知,將調任負責新媒體及電子教科書工作,公司將委派一名居於新加坡的馬來西亞籍資深傳媒人擔任總編輯。與會員工不滿意解釋,有人說:「究竟係邊個(總編輯),同埋調走佢(劉進圖)嘅原因,公司完全無交代過。」「我哋成日鬧政府唔夠透明,點解自己公司都咁唔透明?」《明報》編輯部當晚發表聲明,但新老總身份仍然神秘,「為了配合明報新的業務發展,總編輯劉進圖將會肩負重任,出任新的要職,為明報集團開拓新業務……明報曾經歷多次總編輯的轉變,編輯方針始終如一,並不會因人事變動而有所改變。」編採部員工情緒難平,週一成立「明報員工關注組」,一日之內從編輯部收集了九成員工(243人)簽名,聯署一份聲明。週二下午,近四十名員工在柴灣明報工業大廈外宣讀聲明,對報社突然撤換總編輯感到震驚,亦難以理解為何空降一名東南亞人擔任新老總,希望盡快與管理層會面,並要求對方承諾往後的編採方針不變,「作為記者,作為明報一分子,我哋唔想有任何無形之手伸入編輯室,我哋唔知未來總編輯會否頂住無形之手。」關注組成員冼韻姫邊說邊落淚:「過去一晚,我哋唔易過,要準備今日嘅嘢,要諗吓未來行動,而我哋嘅同事今日仲要返工……」

新老總親北京

有傳空降出任新老總的馬來西亞人是鍾天祥,他現為張曉卿旗下《南洋商報》的總編輯。五十六歲的鍾天祥,八○年在檳城韓江新聞學院畢業後,出任《星洲日報》記者,八八年獲《亞洲週刊》聘為馬來西亞特派員。之後,鍾天祥九五至○六年出任新加坡《聯合早報》國際新聞組副主任,其間先後到南京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修讀中文。○六年,張曉卿購入《南洋商報》後,由鍾天祥出任執行董事及總編輯,他隨即跟內地《文匯報》大搞合作,在其《南洋商報》刊出「文匯專版」,又代表馬來西亞華文媒體,帶隊到北京與《人民日報》編委會會面,可見這位馬來人的紅。

夥央視拍劇集

《明報》總編輯易帥前夕,大老闆張曉卿在大陸的投資,近年變得活躍。去年十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吉隆坡,與一眾馬來西亞富商會面,張曉卿與持有《南華早報》的嘉里集團郭鶴年均有出席午宴。張曉卿與習近平在公眾面前最搶眼一幕,是一一年六月正等候登基的習近平,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一批僑商時,特別走到坐在前排的張曉卿身邊握手。

「習握手」之後一個月,張曉卿便搭上官媒,他在大馬的常青光纖通訊工程有限公司,屬下One Media網視宣布與中央電視台合作,讓央視四個國際頻道,透過One Media網視在大馬正式落地播放。張曉卿與央視的關係更上一層樓。

早在二○一○年,張曉卿與央視屬下中央新影集團合作,由張曉卿投資二千萬元人民幣,拍攝紀錄片《下南洋》,為去年內地播放的最大規模製作紀錄片。YouTube上月上載的《下南洋》片段有如此介紹:「該片製作歷時三年,深入九國,尋訪上百個城市,記錄了華人兩千年『下南洋』歷史,向觀眾揭示一個與我們血脈相連的南洋。」

簡介提及的其中一個出品人香港東方之子國際事業有限公司,原來跟《明報》有密切關係。公司註冊處記錄顯示,這間公司去年六月才成立,註冊地址正是《明報》在柴灣的報社,董事除了張曉卿及其助手蔡天佑之外,還有一名居於北京的內地人周兵。拍攝《下南洋》的內地總導演,同樣叫周兵,他九三年加入央視,○三年任新聞中心新聞評論部特別節目組製片人,拍過大型紀錄片《故宮》。

內地大額投資

《明報》報社變成張曉卿與央視合作的基地,另一方面,張曉卿在大馬東部砂拉越發跡的常青集團,亦自「習握手」之後,在中國獲得大型投資項目。一一年十月,常青代表馬來西亞政府,帶頭開發位處中國欽州的產業園,項目得到時任總理溫家寶支持,需十五年時間完成,現仍在動工。此前半年,常青在中國的子公司又宣布,在貴州貴定縣投資生物科技能源經濟開發區。由此可見,張曉卿在中國的投資,由兩年前起變得活躍,目前在中國總投資額近廿億港元。而張曉卿旗下的《明報》品牌報業王國,輿論影響力亦成為他跟中共在商業上談判的最佳籌碼。去年,有資深傳媒人聽聞,曾有中方水喉洽購《明報》,但張曉卿為建造其「世界華文傳媒王國」而未有賣盤,希望「有嘢揸手」在大陸好辦事。但與此同時,《明報》所屬的上市公司世界華文媒體(0685,下稱「世華」),近年發生了兩項引人聯想的財務變動。二○一二年七月,世華宣布動用內部資源,大派十七億元特別股息,每股派一點○一元,當時張曉卿名下持有百分之五十二點四股份,獲派八億九千三百萬元成為吸水大贏家,當時市場揣測世華是為賣盤或私有化部署。事隔一年多後、一星期前,世華宣布舉債發行最多五億馬幣(約十一點八億港元)的十五年期票據,用作投資、資本開支、營運資金、現有借貸再融資、一般企業用途等。不過,通告未有提及具體發債安排,有分析指:「假如發的是可換股債券,中資或可透過買入,他朝變成股東。」除了《明報》,世華還擁有四份馬來西亞華文報章,包括《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南洋商報》和《中國報》。上市文件提及,四份大馬報每日平均讀者總數達二百八十五萬,佔當地十五歲以上華人百分之六十五,相當於大馬華人報章總銷量八成八,故七十九歲做伐木起家的張曉卿,是新一代大馬華人眼中的報業大亨。世華在香港及馬來西亞都有上市,截至去年三月,集團總營業額達三十七億元、利潤為四億五千萬元,按年跌近一成。其中香港及中國內地之出版及印刷錄得溢利七千六百萬元。

拿督身家122億

七十九歲的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張曉卿,祖籍福州閩清。他在東馬砂拉越詩巫市一個九兄弟姊妹的貧窮家庭中長大,青年時在一間木材公司工作,七五年白手興家成立常青集團,經營伐木,業務之後拓展至膠合板、棕櫚油種植業、媒體、能源礦產等,○九年獲英女皇封爵。《大馬商業》二○一一年公布的富豪排名榜,張曉卿的身家達一百二十二億港元,是該國排名第九的富豪。張曉卿育有至少三名女兒,都替張打理生意︰張瑩為常豐控股董事經理、張晶任常青網視人事部經理、張聰現為世界華文媒體的非執董;張曉卿的胞弟張翼卿亦在世界華文媒體擔任執董。張曉卿的常青集團網站指出,常青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進入內地投資的國際跨國公司之一,在中國內地的總投資近廿億港元,業務包括木業、石油產業、公路建設業等。○七年常青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合作開發生產松遼盆地石油資源;一一年,與貴州省貴定縣合作建設「中馬常青經濟開發區」;同年參與屬國家級發展項目的「中馬欽州產業園」。

《亞洲週刊》得寵

世華在香港的業務,除了《明報》,還有《亞洲週刊》,它更深得張曉卿歡心。《亞洲週刊》去年十月及今年一月,先後詳盡報導張曉卿有份投資的《下南洋》,執筆者是張曉卿愛將、副總編輯江迅。

根據上海作家協會介紹,祖籍廣東番禺的江迅,七十年代起先後在上海第二醫學院宣傳部、《文匯報》、《文學報》工作,九四年來港。江迅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聯會屬左派組織。○八年,《開放雜誌》前職員沈婷稱江迅為中共黨員,江迅為此告上法庭,獲勝訴賠償,事後江迅在《亞洲週刊》的職級,由資深特派員晉升至副總編輯。

江迅深得張曉卿信任,以往張曉卿出席博鰲論壇、在聯合國總部演說,都由江迅撰文報導,如張御用之筆。據悉,江迅近月生病,張曉卿也有親身慰問。今次撤換《明報》總編輯,張事前也有聽取江迅及《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的意見,他們向張反映,劉進圖上場後,《明報》變成民主派的輿論基地。

《亞洲週刊》內容標榜張曉卿常掛在口邊的「全球華人」定位,去年六四廿四周年就以此角度報導:「十五萬人出席維園燭光晚會,以實際行動力頂『去中國化』逆流,顯示大多數香港人已將平反六四的訴求,內化為香港歷史記憶。香港人要有更多的自信,但也要同時加強對中國大陸的認識,而不是只有莫名的畏懼,或是鴕鳥式的逃避,避免被本土派誤導,並拒絕將中國和中國人污名化。」

抗拒本土特色

有傳媒人分析,經常說要做大做強世界華人媒體的張曉卿,或希望藉今次《明報》易將,找馬來西亞人當總編輯,去除《明報》的香港本土特色、減少本地新聞比重,而將之變成一份《亞洲週刊》日報版,但這樣《明報》監察香港社會的聲音亦會從中削弱。

最短命老總內鬥上位

曉卿九五年入主《明報》,雖然未安排親信入主編輯部,也透過他們向編輯部反映不少意見。「九九年總理朱鎔基曾經訪問馬來西亞,張曉卿跟他握手,朱鎔基話:『今天的《明報》跟以前很不一樣。』之後朱總又對《明報》批評中國的報導,提出意見。後來張曉卿透過助手翁昌文轉述,但翁不會要求我們以後要點樣做。」《明報》前高層說。該高層指馬來西亞人不熟悉香港人的人文歷史,對六四周年晚會的處理手法,也會提出疑問,「翁昌文會問點解年年六四晚會都做頭版報導,我哋會解釋俾佢知,呢個係香港人嘅情意結,亦解釋《明報》要守住呢個位置。」《明報》近年成立偵查組,揭發不少商界問題,贏得公眾掌聲,但也面對壓力。其中一○年的天匯事件,指恒基新盤天匯以天價出售單位,後來有二十個單位買家撻訂,恒基只對撻訂單位沒收5%訂金而沒有追收差價,被質疑是造市。「呢單新聞冇咗過千萬元廣告費,集團負責睇數的甘煥騰(營運總裁)覺得我哋倒米,但張曉卿一句都冇鬧過,亦明白我們做緊啲乜,只要唔蝕大本就得。」北京一直希望《明報》歸順旗下,曾有消息指,有中間人向張曉卿傳話,可以給他全國政協一職,以換取《明報》聽聽話話,但他在編輯部的勸諫下沒有接受。不過,今次張曉卿一改作風,令人憂慮,前高層慨嘆:「以前從未派人直接坐入編採部工作,今次搵個老總坐入嚟,仲要係馬來西亞人,即係唔再用中間人,要親自監控。」

劊子手呂家明

《明報》撤換老總,其實早於去年十二月中已拍板,劉進圖被委派開發健康醫療網站和發展電子教科書。對於被撤換原因,「佢話同管理層合作唔到。」知情者說。劉進圖口中的管理層,是去年中由《明報》(北美)總裁調派回港擔任編務董事的呂家明。本刊致電《明報》所屬的上市公司世華媒體,向董事主席助理翁昌文查詢撤換老總一事,他說:「你問呂生啦。我no comment。」是次震驚香港的撤換老總任務,由呂家明負責。今次被叮走的劉進圖,四十九歲,任期僅兩年,是近廿年來最短命老總。他在華仁書院畢業,修讀香港大學法律系,律政司長袁國強、廣播處長鄧忍光都是他的大學同學。他畢業後曾任李柱銘助理,八九年加入新聞界,在《信報》任政治版記者。九五年加入《明報》擔任社評主筆,至一二年一月晉升為《明報》總編輯。太太陳碧君現任九巴企業事務總監,兩人育有一女。劉進圖兩年前升任老總,其實是爬頭。據了解,張健波準備退休之時,已積極部署接班人選,分別是副總編輯姜國元及主筆劉進圖。兩人各有優勢,姜國元曾經擔任《蘋果日報》總編輯,也曾在國際版、政治版採訪,編採經驗豐富;劉進圖則以法律觀點、立場佔優。張健波密密觀察兩人表現,並交報告向集團交代人選,據悉,姜國元被看高一線。不過,劉進圖在一一年不時飛往馬來西亞,為主席張曉卿擔任法律顧問,劉有機會親自接觸主席,自然加分,「張曉卿家族好複雜,當初有兩個大當家幫張曉卿,對劉進圖好賞識,所以劉可以扶搖直上。」得到主席親自拍板,一二年初讓劉進圖登上總編輯,而姜國元則當副手擔任執行總編輯。張健波退任至編務總監,對外宣稱要交接總編輯職務,只負責社評,但實際上對用捷徑上位的劉進圖,進行垂簾聽政,不時在管理層會議上訓斥劉進圖。「張健波不滿早上的新聞跟得不足,於是劉進圖早上十一時半回來開早會,晚上十點左右便要走,但總編輯要睇大版(報紙最後版本),佢喺屋企用電腦睇,有嘢要改都唔方便。」

師爺遇上欽差

張健波與劉進圖之間的博弈,管理層見怪不怪,大家一直相信張健波今年十月退休在即,便會各歸各位。未料去年中殺出呂家明,令編輯部加添張力。「我哋只知道呂家明代表主席,佢唔係日日返公司,不時返加拿大。後來呂生會入來開編採會,佢似一個典型的報紙佬,佢開編採會時會話,呢張相可以放大啲、標題可以過癮啲,故事要有趣啲,相比下,劉進圖唔多理呢啲嘢。」實際上,呂家明密密收料,觀察劉進圖的工作表現,向主席張曉卿報告。劉進圖任內最具爭議的事件,是特首選舉期間,處理梁振英僭建報導被詬病。《信報》報導指,劉疑主動向梁振英披露關於僭建物報導,猶如溫馨提示,讓他迅速拆除僭建物。劉不滿報導,提出誹謗訴訟。《明報》員工擔心劉進圖親政府,影響報章立場。有員工指劉進圖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中方不時搞啲研習班,派編採部同事去北京上堂,由於要抽調不少人手,影響日常工作,所以一個起兩個止,劉進圖上場後好識做,話要派三個人去。」去年十一月《前哨》刊登一篇題為「張曉卿力阻公信力滑坡劉進圖救亡梁唐一齊打」,文章攻擊張健波,指他在唐梁特首選戰中,傾斜打唐挺梁影響公正平衡的報導原則,後來經劉進圖加強「偵查組」重振報格。報導矛頭明顯指向張健波,似為劉進圖加分,可惜報導出街後,劉就被叮走。

文人辦報終結

《明報》由查良鏞五九年創辦,正值文人辦報的年代。歷任總編輯都是香港人,包括潘粵生、董橋、張健波。而《信報》創辦人林山木,六○年代加入《明報》,先在做資料員,受到金庸賞識被派往英國學習財經,回港後擔任《明報晚報》副總編輯,之後自立門戶建立《信報》。今年《明報》踏入五十五周年,在香港政治風雨飄搖之際,出現空降老總事件,「一個報章老總可以決定邊單新聞做頭版,掌握報章的話事權。」老總還決定編採方針、調配資源集中哪類新聞,親政府定親民主派,政府官員不時會聯絡推銷政策,皆足以影響報導立場。劉進圖被擱置陰乾位;前任總編輯、現任編務總監的張健波,將於今年十月退休,《明報》的前路,日月無光,為香港又添一道低氣壓。

明報重要人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842

劉進圖誤踩地雷捲入中共內鬥

2014-03-06  NM
 
 

 

《明報》前總編輯、世界華文媒體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在鬧市被冷血兇徒連斬六刀成為國際焦點,香港人至今仍滿腦子問號。劉進圖的朋友都說,讀法律出身的他處理新聞時思考周密、極度謹慎,會向記者拋出多角度問題,遇有報導惹人批評又會急急寫文澄清,難以想像他遇害。

劉進圖出事後,梁振英手下高官及左中右派議員,都為他開腔甚至上街反暴力,可見他在政界的人脈網絡。認識劉進圖的記者都知道,他會出席很多約會飯局,當他與高官政客交談時,會不時獻計分析,展示他的看法,政客均欲聽他一席話,皆因中南海日日都睇《明報》。

如此左右逢源的一位資深記者卻遭施暴,劉進圖身邊的好友都有感,狂徒以大陸流氓目無法紀的方式公然行兇,估計事件與過往《明報》刊出的中國新聞有關,尤其劉進圖七年前被派駐北京兩年,處理過的投訴報導,背後其實牽涉北京官場複雜的派系鬥爭,或因而誤踩地雷,而劉在京的手下記者數年前亦曾經被毆打。中共近日掀起新一輪人事變動,正被整頓的周永康及其對立派系,亦曾出現在劉進圖處理的獨家新聞。

劉進圖遇襲後,《明報》發表的聲明提及:「《明報》主席張曉卿及《明報》同事對劉進圖先生和其家人致以最真摯的慰問,並祝願劉進圖先生盡快康復。」張曉卿至今未有來港探望他,但據悉有親自致電問候,他留在大馬,在世華媒體集團董事部會議上,對事件表示憤慨悲痛並強烈譴責,但《星洲日報》刊載他的發言中,未有提及新聞自由。張曉卿也沒有公開談及劉進圖遇襲或香港的新聞自由。

香港大學法律系畢業的劉進圖,《明報》記者愛叫他「大狀」,而他在集團曾有另一銜頭——《明報》企業集團法律事務主任,有如張曉卿身邊的法律顧問,一度是張曉卿的心腹。

有知情者說:「大老闆生意往來涉及嘅法律文件,會找Kevin(劉進圖)過目,Kevin就會識做獻計,好似師爺咁,老闆一度都好信佢,先拍板俾佢做總編輯。Kevin○七至○九年駐京期間,老闆上京時都會搵佢,他從中認識到老闆的生意拍檔,搭通唔少人脈。」據悉,張曉卿以往發表的元旦及報慶賀辭,曾有一段時間由劉進圖執筆,近年改由最新得寵的《亞洲週刊》話事人邱立本、江迅負責,兩人卻跟劉進圖唔啱嘴型,劉被削權無得做老總,據悉兩人有份向拿督建議。劉被轉崗位後遇害,究竟《明報》中人事前可有聞到燶味?

河北公安送果籃

連日來,劉進圖東區醫院病房門外佈滿各界送來的花籃,既有高官局長例如張炳良、張建宗,也有民主黨、工聯會的議員。芸芸果籃花牌當中,以「河北省秦皇島市公安局徐健」所送的最觸目。劉進圖○七至○九年駐京時曾三度撰文提及徐健,其中一篇寫道:「他是我在北京工作時認識的眾多上訪者之一,是極少數上訪成功,蒙受13年不白之寃,終於獲得平反的稀有個案。」

劉進圖的文章提及,徐健曾是秦皇島市公安局副局長榮佔平的手下,榮佔平想上位,便發動下屬誣告局長,徐健不答應被解僱。後來榮佔平的太太找他,指丈夫與一名女警打得火熱,答應向徐健付廿萬元請徐健殺死該女警,徐健假裝答應收下十七萬元現金和三萬元欠條,掌握證據後舉報榮妻意圖殺人,並一併舉報榮佔平貪污。但榮在省市有自己友擋駕,徐健手握證據卻不獲任何部門受理,「反而遭榮發動黑白兩道追索性命,他被迫拿著那十七萬元贓款亡命天涯。」○七年徐健鍥而不捨的上訪,驚動了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親自下令解決徐的工作問題,但秦皇島市政府多番阻撓,至榮佔平○九年被免職,徐健才得以復職。

榮佔平被免職後不久,○九年再出任秦皇島市公安局副調研員,留有政治影響力,目前去向未明。當年力撐徐健的最大後台周永康墮馬,徐健在劉進圖遇襲後兩日,即親身來到香港,在鏡頭前送花籃引起注目,但他當日未有向記者詳述與劉進圖的交情。

記者被禁錮毆打

除了徐健案,近日跑中國線的記者圈,都在談論○九年劉進圖駐京期間,《明報》一篇同樣涉及周永康派系的新聞。劉遇害前的二月初,網上一個專門討論中共官場人事鬥爭的簡體字討論區,亦突然出現一篇文章,談及這宗報導。○九年二月廿三日,《明報》刊出「北京公安涉包庇通緝犯 港資企業資產被侵佔 反遭打壓」的報導,開首提及:「(中鐵開發投資)集團在內地的物流公司由內蒙古業務中揭發多宗侵佔資產案,向當地公安報警,內蒙公安依法緝捕疑犯何洋歸案時,遭到北京市公安局干預,強行帶走疑犯及接管案件……本報近一個月來曾以多種方式向北京公安局查詢,對方始終不予回應。」

公安大戰鐵道部

報導引述中鐵董事長王精稱:「北京公安局某副局長、何洋等人行為,損害了香港上市公司股民利益,損害了駐港中資公司利益。中鐵集團早前已向中紀委、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上書揭露,並請求中港有關部門調查此案。」王精屬時任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的派系,而被指控的何洋當時得北京公安局力撐,副局長傅政華與他有交情,周永康當時是政法委書記。雖然如今劉、周兩大巨頭,都因為習近平上台而被整肅,但據悉兩派人馬依然勢均力敵。直至去年,王精仍透過不同刊物渠道投訴,而傅政華近期則獲委重任,反轉調查昔日阿頭周永康。據悉,○九年劉進圖委派其下屬、《明報》駐京記者陳陽作出上述報導,陳陽曾撰寫一篇編輯室手記道:「今年內地敏感紀念日多,各地公安系統神經高度緊張……這不是對犯罪和重大案件的敏感,而是公安系統對自身是否牽涉腐敗案的敏感。記者早前採訪一宗港商投訴案時涉及北京市公安局某高官,與該局對外宣傳辦公室官員打交道時,對北京公安這種『敏感』有了切身認識。」內文提及他多次傳真問題予北京市公安局查詢,但未獲回覆。報導刊出後,在大陸出生的陳陽回京時,被人禁錮並遭毆打,獲釋後仍遭受電話威嚇,他後來辭職。陳陽之後向多名行內人透露,被禁錮與中鐵報導有關,事件亦在跑中國線的新聞記者中廣傳。劉進圖出事前的二月初,網上亦流傳一篇聲稱是陳陽去年撰寫的投訴信,記者致電陳陽求證,他以身在大陸不方便談話為由,匆匆掛線。事件卻有多個疑問:劉進圖曾是陳陽的上司,他在報導中參與了幾多?陳陽出事時,劉進圖有何行動及遭遇?假如陳陽的投訴信真確,為何事隔三年他才投訴,與近日北京的人事變動可有關?為何這封信會在劉進圖出事前突然流傳?《明報》為何當日沒有公開陳陽的遭遇?總編輯張健波在事件中是何角色?等大堆問題。本刊曾經致電及電郵予張健波查問,但他沒有回覆。劉進圖擔任《明報》駐京辦主任期間,很少報導爭議性及爆炸性的新聞,陳陽的報導算是較為矚目的一宗。當時《明報》駐京的記者稱,「劉進圖跟太太在外面住,沒有住公司宿舍,他每朝九點會返嚟宿舍兼辦公室。」除了劉,駐京辦還有經濟版及中國版記者各一位。劉進圖較少直接參與採訪工作,「佢反而會關心宿舍搬遷後,買啲乜嘢新傢俬。」

踩完地雷未擺平

有同期駐京的其他報館記者說:「佢(劉進圖)多數做啲較為宏觀嘅新聞,例如中日關係、中國經濟大勢之類,較少做地道嘅新聞,例如:上訪。他的文章經常訪問一位北京學者,但跑大陸新聞嘅記者早已好少訪問他,大家認為嗰位學者唔夠料。所以我哋覺得Kevin未必咁熟內地人脈。」「跑中國新聞好容易惹起不滿,曾經有一篇關於清拆四合院嘅報導,我哋記者收到恐嚇。」一名資深中國線記者說:「有啲報館要靠老闆人脈去擺平,例如:跟事主食飯、安排專訪替事主平反;但《明報》較少用呢類方法,佢哋覺得記者有理的話,唔會咁快屈服。」《明報》經常報導中國維權新聞,也惹來相關單位不滿。知情人士稱,過去《明報》會做些正面的專題「補鑊」,但一二年劉進圖接棒擔任總編輯後,就較少此類「補鑊」行動。另一惹火線是《明報》跟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合作,今年一月揭露內地政商界在海外開設離岸公司,涉嫌隱藏財富,觸及政商界名人,包括:溫家寶女婿劉春航,涉及擁有BVI公司,向摩通收取一千四百萬元顧問費。而ICIJ同日網站公佈的資料顯示,開設BVI包括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等十多位中共領導人的家人或親屬。由於報導踩中多個利益集團,而該報導出街後,內地微博封殺消息,因此劉進圖遇襲案與ICIJ相關的說法甚囂塵上。不過,ICIJ總監Gerard Ryle當日即發聲明表示沒有證據顯示,遇襲事件與離岸公司調查有關。據悉,ICIJ去年七月挑選香港傳媒做合作夥伴,由於有機會接觸這些未曝光的BVI資料,有多家傳媒申請合作。ICIJ考慮申請者在偵查報導的經驗、人力等,後來《明報》偵查組成為合作單位。「我們有同劉進圖講跟ICIJ合作,佢冇乜意見喎。」知情者說。合作模式是ICIJ提供一個網上離岸公司資料庫,《明報》就負責搜尋及核實香港人熟悉的名字,「同名同姓的人唔少,所以要核實清楚。」除《明報》外,尚有德國《南德意志報》、台灣《天下雜誌》,而大陸夥伴則受壓力中途退出。ICIJ與《明報》合作的首炮於一月二十一日刊登「中國太子黨在加勒比避稅天堂藏富」。據悉,《明報》在頭炮報導參與不多。不過《明報》在這資料庫中找到其他新聞線索,並於一月報導擬改為酒店的山頂大宅,神秘買家為香港紡織商人陳天生,助手是特首辦主任邱騰達。另發現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的母親曾敏麗,生前曾與中共開國名將粟裕的長孫粟志軍開設BVI,BVI曾與上市公司保華集團(0498)合營物流公司。知情者稱,與ICIJ合作期間,未有收過任何恐嚇要求他們停止調查。調查仍然持續,但會集中香港事宜。

劉進圖讀法律出身,做事小心謹慎,擅長邏輯分析,所以他任《明報》期間,經常就重要的法庭裁決,在其專欄「法園地」撰寫分析文章。若有任何報導惹來律師信,也會交劉進圖跟進。他不時就政治議題主辦論壇,邀請各黨派人士參與,最近就有政改討論。他為人圓滑,不會得失任何人,跟官員稔熟,也會為政府出謀獻計,因此政府推出副局長職位,一度有建議他向政界發展。劉進圖EQ高,編務總監張健波開會時會破口大罵,劉進圖則陰聲細氣,「即使早前被撤換老總,都冇見佢發脾氣,只係有點失落。後來開員工大會時,佢仲幫(行政總裁)張裘昌添。」有《明報》同事說。對於劉進圖遇襲,《明報》同事也難以相信事件跟他個人有關。香港人迅速將劉進圖案聯想到《明報》涉及中共高層的報導,北京非常憤怒,《環球時報》翌日發表社評,譴責香港有人暗示劉因得罪內地高官惹禍的講法是毫無根據。北京也急派多名中間人接觸本港各界,強調事件絕對和中央無關,因為不論以時間、地點及對象推斷,事件不應和北京有關連。「李慧玲事件啱啱降溫,有乜理由再去觸動香港人嘅神經?人大政協兩會又開幕,搞單咁嘅嘢,咪俾位國際社會介入,如果北京咁做,係咪自找麻煩?況且劉進圖喺《明報》已退咗落嚟啦,真係搵人開刀都唔會搵佢!」

北京急劃清界線

中間人亦指《明報》多年都有不少針對中共高層官員的報導,例如四川豆腐渣工程、希望工程捐款醜聞、李旺陽被自殺,卻沒有招來秋後算賬:「《明報》中國組咁多年都無被嚴重處置,點會係並非主管中國新聞嘅劉進圖遭殃?佢曾經駐京一段時間,喺內地亦有唔少朋友,佢應該拿捏得到。」接近北京的本港政界人士分析稱,面對北京內部派系鬥爭,《明報》採取踩鋼線策略,無疑掌握不少高官貪腐材料,亦令誤觸地雷機會大增。「張曉卿過去支持薄熙來、周永康,之後又轉為靠向習近平,佢哋係中共內部派系博弈中,肯定無可能置身事外。某一派要算賬的話,劉進圖當然係目標之一。」

警:刀手易捉黑手難擒

城猜測買兇者動機,警方經仔細分析後,鎖定劉進圖工作上得罪惡勢力。雖然有刀手懷疑已潛逃大陸,警方仍有信心中港兩地合作下可緝拿兇徒歸案。然而,由於刀手一併收取了「掩口費」,就算警方成功把他們擒獲,也難以揪出背後黑手。資深探員阿華表示,兇徒肯定已跟蹤劉進圖一段時間,掌握其生活習慣,「肯定喺現場踩咗線,摸熟咗差人、警車嘅進出時間,知道幾時係無警時分,點樣逃走先郁手。」

無警時分落手

劉進圖習慣早上駕車到西灣河吃早餐,然後回公司出席十一時半例會。據悉,除了相熟的同事、親友,一般人不知道他這個習慣。案發當日早上十時二十分,劉獨自駕車到鯉景灣太康街五十五號對開咪錶泊車,一百多米外就是水警總部。劉甫下車,兩名同乘一輛深色綿羊仔電單車的男子掩至,停在劉的車頭位置,其中一人持利刀跳車,不由分說猛力劈劉的背部兩刀。劉猝不及防,重傷伏在地上,刀手對準劉的後大腿佈滿神經的位置,分別再補兩刀,然後火速上電單車。多名途人遠距離目擊如此血腥場面,嚇得目瞪口呆,但未及叫救命,兇徒已絕塵而去。全程不超過五分鐘。探員幾日來偵騎四出,從劉的各方面展開調查,並在劉的家人口中得知,劉的私生活十分簡單,財政狀況正常,最近沒有跟人結怨。「撇除以上可能性,結論得一個:劉進圖最大可能係喺工作上得罪人,仇家聘請刀手下毒手教訓。」資深探員阿華說。

翻轉關口天眼

港島總區重案組一方面要求《明報》提供近年有可能得罪人的敏感報導,協助調查,一方面在案發現場一帶蒐證、做問卷,及追查閉路電視和天眼,終於有驚人發現。警方發現案發前,兩名兇徒曾乘電單車在現場踩線,做案後,兩人在西灣河街一百四十一號對開的咪錶位泊車,其中一人徒步逃走,另一人乘的士到港鐵九龍塘站,估計轉乘東鐵線,警員曾翻查幾個主要口岸資料,但無所獲,相信兇徒沿落馬洲潛逃內地。天眼更拍攝到兩名兇徒的樣貌,徒步離開的兇徒身材魁梧,前額微禿,身穿深色長袖外套,深色長褲。警方已將資料交給內地,協助追查,相信捉人指日可待。阿華很有信心地說:「依家周圍都有天眼,好多私家車都有裝行車記錄儀……要搵一個人,簡直係易如反掌。如果兇徒真係潛逃內地,更加插翼難飛,因為內地天眼系統更勁,無處可逃,政府要搵嘅人,一定走唔甩,所以拉到刀手幾乎係肯定嘅事,呢個亦係差人有信心唔發懸紅的原因。」不過就算捉到行兇刀手,他會否爆出幕後主腦是另一回事。「因為收錢斬人,好多時都包埋安家費同掩口費。」

五百萬聘刀手

劉進圖做了什麼得罪人,得罪什麼人?近月本港新聞界風雨飄搖,向劉進圖施辣手絕對是「棘手任務」。江湖叔父賜哥說,幕後主腦為免「上身」,通常指派親信,經多種關係和中間人,物色刀手做案,「呢種order唔係斬普通古惑仔,係要有精密部署,包括收集情報、踩線、偷車、安排著草,成班人做嘢,肯定唔只兩個刀手。咁棘手,勞師動眾,又咁多人分錢和分派工作,四、五百萬係最低消費。」由於社會譁然,警方必全力緝兇,手尾很長,賜哥說:「幾百萬唔夠買驚風散啦,所以好多江湖中人都唔會接呢類order,除非牽涉特別交情,或有其他密切生意來往,推唔到先做。」江湖盛傳,元朗十四K「大眼」、水房有份捲入血案,警方正密切審視他們案發前後的動向。前者近年十分出位,有錢有面,更變身為黑色梁粉,因此最受「注意」。「元朗十四K近年雄心壯志,積極擴張版圖,除咗落力收地,內地亦有唔少生意,而且愈做愈大,為了自己利益,好多時都會捲入政治事件。」賜哥說,近年黑社會愈來愈高調,也是這個原因。至於水房,因為有很多飛車、「硬工」(持重型武器犯案)的高手,加上處事乾淨利落,故向來有受人錢財,為富豪消災。當年黎智英和李柱銘被密謀刺殺案,也是由水房元老「神仙錦」接下工程。

兇徒逃亡路線圖

目標要劉殘廢

賜哥指出,刀手先從後斬劉的背部兩刀,令他伏在地上,無力反抗,然後再猛劈兩刀,斬傷佈滿神經線的兩條大腿筋,「好明顯,目的是要目標雙腳殘廢,如果攞命,一定劈頸等致命位置……(劉進圖)未來一段長時間起居飲食甚至去廁所都困難,好多嘢做唔到,可見主腦對佢仇怨極深,要佢承受極大痛苦。」他估計兇徒是內地人,因為香港古惑仔下刀時很少可以這樣冷靜和兇狠。「反而揸車同踩線嗰班,就有可能係香港地頭蟲。」《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已經向警方提供,去年至今曾經報導的「敏感」或會「得罪人」的新聞為調查線索,據悉,材料涉及港聞、法庭新聞等,其中偵查組的報導是重點。《明報》偵查組一一年成立,揭發不少社會問題,例如:貨櫃變劏房、前廉政專員湯顯明涉貪等,觸碰不少人的利益和神經。據悉,劉進圖遇襲後,《明報》內部未有限制偵查組工作,編輯部運作如常,但很多同事已有後遺症,「我諗員工同事之間有不安嘅感覺好自然,路邊見到電單車經過,戴頭盔嘅人,大家都會留意。」《明報》關注組代表曾錦雯早前在電台說。週日一萬三千人參與新聞界反暴力遊行,新聞界疾聲同呼「THEY CAN'T KILL US ALL」。然而,一日真相未明,新聞從業員每天工作如走在鋼線上,「昨日滅聲、今日滅口」的心理威脅難以釋除。

沒有恐懼的自由 ?

潘小濤(商台節目主持人)我喺大陸採訪都俾人打過,覺得風氣延伸咗嚟香港。公司亦收過恐嚇,同事收刀片,自己收過一啲『淫穢』用過嘅紙巾。屋企人叫轉行,但我不會轉,一定做落去。最多平時小心啲,望多兩眼後面。朋友苦中作樂,話擺定部iPad喺背囊,好彩我平時都有本書喺身。我本身有買保險,但記者呢行,唔知點解保費會貴啲。

九歲 何雪楠(父親任職記者)好想我爸爸辭職,我驚佢有危險,會俾人斬手斬腳。(咁佢轉咩工呀?)家庭主婦。(咁邊個搵錢呀?)我。

吳志森(時事評論員)我都係人嚟o架,恐懼就難免嘅,但當你個恐懼係一路去籠罩你成個人嘅話,你最後係唔使做o架,亦都係唔想做。所以我自己覺得,你恐懼,恐懼過後,完咗喇,就係諗你唯一嘅選擇就係你企穩自己嘅崗位,做你應該做嘅,講你應該講嘅說話,我覺得咁樣係最好應付目前呢一個嚴峻局面嘅方法。

鄺穎萱(D100節目主持人)我哋兩個(與丈夫劉細良)收到三十到五十個WhatsApp,通常好隱晦咁,你哋會唔會去加拿大呀?其實我哋寫俾你係想叫你哋小心啲。我哋身邊啲朋友都label我哋係危險分子,覺得做呢行的人防不勝防,有心人裝冇心人。佢哋問我哋驚唔驚,我哋把口話OK,其實嚇到暈低咁滯,好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17

一場展覽 看學運後中共新戰略

2014-05-12  TCW
 
 

 

趕在中國五一假期前夕,首度在貴州舉辦的「台灣名品展」熱鬧開幕,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與貴州省長陳敏爾共同主持,揭開了這場短短四天、創造二十五億元商機的盛會。

就在這場開幕式的前兩天,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率領了兩百多人,包括頗負盛名的「多彩貴州風」歌舞團演出人員,浩浩蕩蕩前往台灣拜訪;除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親自接機,給足了面子,訪台期間還拜會了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金車集團董事長李添財、義聯集團創辦人林義守、威盛電子總經理陳文琦等政經人士,並促成三億一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十三億元)的雙邊貿易。

但外界所不知道的是,趙克志四月底的行程,原訂是參加台灣名品展開幕式,最後卻去了台灣;四月二十八日,他和王志剛在空中交會,分別前往對方的城市,王志剛一飛抵貴陽,就立刻接獲趙克志的致意,表示五月二日訪台結束後,隔天一定會去參觀台灣名品展,王志剛也特別留在貴陽,等待他的返回。

這些突然的轉變,全都因為三一八反服貿學運。

遇上學運亂行程為化解尷尬,北京下令出訪

據瞭解,趙克志的訪台行程,原訂在四月八日就要啟程,不料學運一上場就是二十四天,搞得兩岸氣氛緊張,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引發糾紛,不僅是趙克志延期,據說包括福建、北京等地官員的訪台計畫也都暫時取消。

然而,時隔短短三週,趙克志就依約前來訪台,這不僅僅是因為貴州近兩年對台灣張開友善的雙臂──去年陳敏爾剛來過,敲定鴻海集團在貴州十億元起跳的重大投資。今年位階更高的趙克志接棒,持續加深關係,而他的訪台,據悉更是北京中央單位直接下達指示、強烈授意:能儘早實現訪台計畫,就早點實現。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北京希望早日化解反服貿學運後政治氣氛的尷尬,趙克志這一次的來訪,不僅僅是為了與郭台銘等政經人士會面,更隱含著北京「平常心」的寓意,也就是不管服貿發生了什麼波折,兩岸交流,還是一樣「馬照跑、舞照跳」。

趙克志不是唯一表達北京「平常心」的官員,四月底,就在王志剛造訪工信部等中央官員的同時,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也向王志剛請教,「今年什麼時候到訪台灣比較好啊?」王志剛也認為,以兩岸前一段時間的緊張氣氛來看,慎選時機的確很重要。

不僅如此,原本這次有意隨同外貿協會拜訪貴州高層的立法委員,也因為忌憚島內的政治緊繃,以及立法院的重整而取消。

兩岸經貿起漣漪摸不清習近平,活動暫緩

一場學運,兩岸政府高層都怕讓各項交流、合作走回頭路,台灣名品展,除了扮演兩岸經貿往來的橋樑,意外的也成為兩岸政治氣氛的風向球。

貴州是貿協在中國舉辦的第二十八場名品展,迄今足跡踏遍十七個城市,由於每次都能創造數十億元的商機,讓當地消費者第一手認識台灣商品,這幾年成為各省政府積極邀請辦理的活動。王志剛坦言,現在檔期已經排到明年。

然而,今年原本有些省分已對貿協提出申請,但最後摸不清楚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台灣的態度,最後決定暫緩;尤其中國邊境省分如新疆,四月底習近平才剛視察,前腳剛走、後腳就出現車站爆炸案,挑釁意味十足,緊張氣氛更是不可言喻。

一場服貿學運,雖然強烈的讓台灣年輕族群表達自己意見,但服貿過關時間從去年底不斷延宕,的確也在兩岸經貿往來激起微妙的發酵。

以面板採購為例,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親口向王志剛允諾,今年會向台灣採購二千七百萬片,比去年增加約一五%,且多數為4K2K高端面板,但因為面板跌價快速,因此總金額可能維持在四十五億美元的水準。

影響台灣面板業關稅比韓國多五個百分點

這個訊息可能已經在業界散佈開來,消息人士指出,新任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對台灣態度友善,出身汽車工業的他,希望促成兩岸在汽車電子等方面的合作;不過服貿引爆爭議,導致跟在後面的貨貿也不知何時過關,相對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先行,一來一往之後,台灣與韓國面板廠進入中國市場,光是關稅的部分,據悉台灣面板廠就比韓方高出五至八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友達在中國的面板廠投資雖然比韓國三星(Samsung)、樂金(LGD)等業者先行啟動,但因為之前長年虧損導致資金不足,最後高階產能開出的時程反而落後給韓方,也是中國原先沒有預料到的,做球做不成,這些都是對台灣面板廠不利的因素。

雖然有著政治的層層糾結,但台灣對中國、香港的出口依賴比重,已經多達約四成,十年來台灣投資中國的比重也從不到五○%,提高到八成,種種數據顯示,台灣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的確提高,但如何在面對強勢的中國市場時,同時保有自主性與完整性,箇中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

一場台灣名品展,一場到台灣的造訪,就能透出服貿學運後、政治氣氛的微妙變化,只能說,兩岸過招,無處不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54

傳將採「只要島、不要人」的原則處理抗爭 港生罷課爭取真普選 中共強勢回應

2014-09-22  TWM
 

香港政改爭議持續延燒,為了爭取「真普選」,大專學生決定在九月二十二日罷課,佔中行動也傳聞將在十月初登場,中共對此則態度強硬,甚至傳聞已在邊境部署重兵,社會氣氛日趨緊張。

撰文‧何欣潔

「我本來可以保持沉默,繼續當一個只會讀書的機器人。但是我選擇了站出來,以罷課形式表達我對人大沒有遵守承諾的不滿……,我寧願原地踏步也不希望有假普選,因為政改關乎到香港的未來,是香港能否繼續走在民主路上的關鍵。」憤怒!可能連一人一票都沒有二○一四年九月,香港拔萃女書院中四學生呂慧盈,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公開信,呼籲同學共同站出來,挺身對原該屬於「大人世界」的普選議題表態,抗議八月底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布的《關於香港特首普選問題和二○一六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決定》(簡稱《政改決議》)。

《政改決議》將香港普選方法設下重重門檻,香港人獲准在一七年一人一票選出特首,但候選人將由北京控制的「提名委員會」過半數決定;這個「普選框架」讓「真普選」落空,但如果在香港立法會被否決,特首選舉將沿用一二年的選舉辦法,換言之,可能連「一人一票」都沒有,引發許多港人憤怒。自從《政改決議》公布以來,焦慮、騷動而無法再平靜讀書的香港學生,絕對不只呂慧盈一人。

九月二十二日,是香港各大專、中學生約定罷課爭取真普選的日子。為了罷課行動倒數計時,上千名學生宣示響應,香港校園處處可見大字報、宣講攤,一場學潮,正在蓄勢待發。

普選原是香港與中央角力近十七年的議題。自一三年開始,由於港大教授戴耀廷提出以「佔領中環」為抗爭手段,一躍而成國際矚目焦點。未料過了一年,佔中尚未發生,年輕學生反率先串聯以「罷課不罷學」,體現公民抗命精神。罷課時程初估為一周,共計有超過二十所大專院校學生加入、七十位教授響應,中大、港大等多所知名大學校長也表示尊重。香港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認為:「這將會是八九年後,中央在香港面臨的最大挑戰。」回顧香港近年學運史,八九年五月,六所大專院校罷課聲援八九民運,近七千名大專生及市民於維園集會。一二年九月,因反對中共將帶有「愛國愛黨」色彩的國民教育教材列作中小學必修,學聯發動罷課,逾八千名大專生集會。這一次罷課集會人數估計不會超越以往太多,但各界都普遍認為,罷課學生將與佔中行動匯流,形成難以預測的強大能量。

《經濟學人》九月初以「憤怒的青年」稱呼這批香港學生。報導指出,「這些青年認同自己是個香港人,更甚於是﹃在香港的中國人﹄。」

警戒!傳在邊界部署軍力

不願具名的學者也表示,一二年以來的香港學生抗議活動,已經沒有八九年共同建設民主中國的夢想,反而彌漫著濃厚的本土意識,「曾有學術機構調查,香港年輕人的中國認同來到新低點。」對於當代香港青年來說,要求中央信守承諾,以符合國際標準的程序選出特首,遠比「回歸祖國」的大夢重要。

這份港青對中國的疏離與敵意,恰恰挑動中共最敏感的神經,對香港的公民普選訴求加倍警戒。親官方的資深議員、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公開表示,香港至今有些人尚未接受香港已回歸,所以人大常委認為需要審慎點處理香港政改,如果香港人接受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下面一個直轄市這個事實的話,普選特首的門檻便不用這麼高。

言下之意,自九七回歸以來,香港人始終不願心悅誠服地做個中國人,堅持香港意識,是中共在政改堅持不讓的真正主因。《經濟學人》分析,隨著中國中產階級興起,民眾對於自己在教育、醫療、環境、財產權等議題上的無力感加深,讓中國當局面臨壓力。因此,即使此次政改爭議可能讓台灣觀感不佳,但《經濟學人》推測,中共顯然認為,阻止香港民主派在特首選舉勝出、防止中國其他地區中產階級民主訴求升溫,比兩岸統一更為重要。

中共遏止港人「真普選」的決心,絕非虛言。香港特首梁振英特別投書報紙,強硬呼籲香港人接受普選方案,「政治改革是要進一步?還是退兩步?」暗喻香港人應該接受現行這令人不夠滿意的方案,否則只好退回「更不民主」的狀態。

罷課前夕,甚至有內部消息指出,中共已在深圳、香港邊界部署軍力,不排除以「只要島,不要人」為原則處理抗議行動、維持一黨專政,情勢緊張。但對此一傳聞,范國威議員則認為,當局肯定會以強勢警力對付抗議群眾,但應不至於出動軍隊。

《華爾街日報》九月十二日分析,佔中行動目前已處於舉步艱難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必須面對中央的強硬態度,另一方面也不希望進行太激烈的抗爭行動令市民反感;如今學子拉出激進的「罷課」戰線,也使佔中行動的變數增多。

傳聞將在十月一日登場的佔中行動,究竟會往溫和或激烈的一方傾斜?考驗着領導團隊的政治智慧,也決定香港政改爭議收場的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74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經濟發展基本面沒有改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97

新華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12日召開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審議《關於巡視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情況的專題報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2014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複雜嚴峻,全球經濟複蘇曲折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科學把握大勢,堅持穩中求進,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良好開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啟新征 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堅實步伐。一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結構有新的變化,發展質量有新的提升,對外 開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迎難而上的結果,堅定了我們奮勇前行的 信心。

會議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切實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不懈推動科學發展,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黨中央部署和要求,以鄧小 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 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 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會議指出,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任務,關鍵是穩和進相互促進,要著眼於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堅持穩政策穩預期、促改革調結構,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推動經濟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要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區間調控,更加註重預調微調和定向調控。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和投融資、價格、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擴大居民消費和增加有效投資,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做好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藥衛生等工作,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創新管理、強化服務,切實做到勤政為民。

會議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巡視工作,對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明確了中央巡視工作方針。在黨中央有力領導下,巡視工作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 爭這個中心,著力發現腐敗、紀律、作風和選人用人方面的突出問題,形成有力震懾,做到巡視全覆蓋、全國一盤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巡視了66個地 區和單位,實現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覆蓋,工作成效顯著。

會議強調,全 黨要清醒認識反腐敗鬥爭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擔負起管黨治黨的責任。從嚴治黨,關鍵在治、要害在嚴。巡視工作必須鞏固成 果、深化拓展,做到利劍高懸、震懾常在,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要把巡視監督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平 臺,作為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監督的重要抓手,作為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結合的重要方式,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112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經濟發展基本面沒有改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97

新華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12日召開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審議《關於巡視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情況的專題報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2014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複雜嚴峻,全球經濟複蘇曲折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科學把握大勢,堅持穩中求進,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良好開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啟新征 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堅實步伐。一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結構有新的變化,發展質量有新的提升,對外 開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迎難而上的結果,堅定了我們奮勇前行的 信心。

會議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切實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不懈推動科學發展,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黨中央部署和要求,以鄧小 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 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 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會議指出,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任務,關鍵是穩和進相互促進,要著眼於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堅持穩政策穩預期、促改革調結構,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推動經濟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要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區間調控,更加註重預調微調和定向調控。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和投融資、價格、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擴大居民消費和增加有效投資,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做好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藥衛生等工作,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創新管理、強化服務,切實做到勤政為民。

會議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巡視工作,對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明確了中央巡視工作方針。在黨中央有力領導下,巡視工作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 爭這個中心,著力發現腐敗、紀律、作風和選人用人方面的突出問題,形成有力震懾,做到巡視全覆蓋、全國一盤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巡視了66個地 區和單位,實現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覆蓋,工作成效顯著。

會議強調,全 黨要清醒認識反腐敗鬥爭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擔負起管黨治黨的責任。從嚴治黨,關鍵在治、要害在嚴。巡視工作必須鞏固成 果、深化拓展,做到利劍高懸、震懾常在,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要把巡視監督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平 臺,作為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監督的重要抓手,作為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結合的重要方式,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263

中共管理複雜經濟的能力出問題了嗎? Nainital的碎片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2w77t.html

FT中文網客戶端
中共管理複雜經濟的能力出問題了嗎?
點擊或掃描下載
2015年12月28日 07:27 AM

中共管理複雜經濟的能力出問題了嗎?

英國《金融時報》 吉密歐

中共管理複雜經濟的能力出問題了嗎?

二十多年來,中國共產黨為國內民眾提供了一份不成文的社會契約——我們管理這個國家,允許你們致富,只要你們不參與政治。

快速提升的生活水平連同在實現高增長方面成績斐然的官僚體系,讓多數普通公民相信,這是一筆相當不錯的交易。

中國技術官僚的才能以及他們管理一個日益複雜經濟體(至少按購買力平價算,中國如今已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能力,同樣令大多數在華外國投資者印象深刻。

但今夏股市崩盤以及隨後的一系列政策失誤,讓許多投資者開始質疑自己對北京官員絕對可靠能力的信心。

與此同時,已困擾中國幾年的殘酷經濟放緩似乎正在惡化,房地產、制造業以及金融領域的深層次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峻。

就在兩年前,許多中國官員還自信地預測,中國經濟將繼續以8%的穩定速度至少再增長20年。

但隨著中共竭力實現其全年“7%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中國將迎來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最慢的年度增速。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同比增長6.9%,而上半年的增速為7%。

瑞銀(UBS)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明年增速將放緩至6.2%,2017年進一步降至5.8%。

“(對這些預測而言)下行風險可能將主要來自更深層次、更長期的房地產去庫存過程以及對工業部門造成的更大連鎖效應,而在較小程度上,還來自在緩和經濟下滑方面政策支持不足,”汪濤說,“這些都可能加劇疲弱的實體活動中的不利反饋循環,惡化通縮壓力並增加債務負擔;這些都將發生在更多的資本外流與金融市場波動的背景下。”

投資者不大可能看到中國巨大的出口部門出現任何回暖跡象,這一部門正疲於應對全球需求疲軟、環境及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

2015年初,中國政府設定了總貿易額增長6%的目標,但今年前10個月,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額同比下降了8%。

知情人士透露,出口部門遭遇的困境是中國政府決定在8月11日讓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之一。但全球市場的震驚反應以及中國當局隨之而來的突然180度大轉彎,或許對中國領導人經濟管理能力方面的聲譽造成的損害最大。

“此番人民幣貶值顯然屬於政策失誤,”華盛頓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Institute)的駐所學者史劍道(DerekScissors)說,“他們似乎完全不在意下行風險和世界其他國家將作何反應。”

實際上,一段時間以來,全球投資者早已對中國當局失去信心。

2014年年中前後有一個跡象日漸明顯,即中國政府決定鼓勵國內巨大但監管不善的股市中的投機行為。通過對股市泡沫的許可,中國政府認為它可以策劃一次巨大的債轉股,讓企業可以通過出售股票來償還部分沈重的債務——隨著增長放緩,償債變得越來越難。

隨著2015年初上證綜指的飆升,中共官方喉舌《人民日報》(People’sDaily)在頭版社論中宣稱,這只是多年牛市的開始。但僅僅兩個月後,泡沫破裂,被大量新批準的保證金交易推高的股價開始直線下跌。

北京方面對此的下意識反應是通過政府發起的大規模救市舉措購買股票、阻止股價下跌。當救市無效時,中國政府開始禁止大股東出售股票。而股市繼續下跌,在政府支持下進行購股的“國家隊”最終也放棄了支撐股價的努力——但為了支撐股市,他們已經投入了逾2000億美元。

與金融監管高層關系密切一名市場人士稱:“這對中國政府的公信力是巨大的打擊,而失敗的人民幣貶值嘗試更是雪上加霜。”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央行(PBoC)8月11日宣布人民幣貶值時,該行最高層官員中有多位正在度假,不得不被召回。知情人士稱,央行曾提議將此舉僅作為一項可能的政策選擇,但並未預料到中央領導層會如此迅速地采納該建議。乍看上去,這一決定的宣布似乎是一步高招。

除了讓人民幣對美元“一次性”小幅貶值不到2%,中國央行還表示,將允許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發揮更大作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許多其他機構多年來一直敦促中國政府實施這一改革。

這意味著,北京方面既可以通過讓人民幣貶值幫助陷入困境的出口商,又可以表現出是在遵從IMF的要求。從理論上講,這樣做不會導致其他國家的競爭性貶值,而中國也不會被指責在奉行重商主義政策。如北京方面所願,隨後幾天,投資者將人民幣價值推低了近5%。

但中國以外,全球市場及亞洲地區的貨幣都遭遇猛跌,因為在對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遠超預想的擔憂中,投資者擔心會爆發貨幣戰爭。

幾天內,中國央行就已改弦易轍,宣布正在大力幹預匯市——實際上將人民幣與美元重新掛鉤,以設法安撫驚慌失措的全球市場及貿易夥伴。“中國政府對國際上的劇烈反應十分驚訝,”中央領導層的一名高級顧問稱,“但一旦政府感覺完全穩住了市場,那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貶值。”

如果該預測無誤的話,這將對全球企業以及在華或即將來華的投資者造成巨大影響。

多年來,人民幣不斷升值就像中共與其民眾之間的社會契約一樣確鑿且穩定,對湧向人民幣資產的外國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一種單向賭博和額外的吸引力。

在華尋找亮點的投資者指向了消費和服務部門的強韌性,即便在投資、建築、制造業以及重工業疲軟之際,消費與服務也保持了增長。通過承諾經濟增長模式將從投資與建設轉向消費與服務,中國政府助推了這種樂觀情緒。

但在近期會見來訪外國政要時的言論(未公開)中,連坦率直言的中國財長樓繼偉都預計,由於經濟要消化巨大的工業過剩產能和仍在上升的過度負債,未來四五年的經濟增速將低得多。他還警告,隨著失業率上升,經濟將出現“陣痛”。

“雖然就業與消費迄今仍保持活力,我們預計兩者在2016年和2017年都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阻力,”汪濤說,“未來,隨著投資與GDP增速繼續放緩,就業和工資增長可能進一步走弱。”

隨著增長放緩、債務累積,中國政府與民眾(以及全球投資者)間不成文的契約看來將變得越來越難以維系。

譯者/申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899

中共中央部署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 共2300個代表名額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決定,黨的十九大於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最近,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黨的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對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央組織部近日召開會議,對這項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黨的十九大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認真做好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是開好這次大會的重要基礎。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政治局專門研究了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提出了做好這項工作基本原則和工作任務,要求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認真履行職責,精心組織實施,確保選舉工作圓滿完成。

中央確定,十九大代表名額共230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中央要求,做好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堅持黨的性質,加強黨的領導,發揚黨內民主,嚴肅選舉紀律,突出政治標準和先進性,體現廣泛代表性,改善代表結構,規範代表產生程序,確保十九大代表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分布廣泛、黨員擁護。

中央提出,十九大代表應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要嚴把人選政治關,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考察人選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和道德修養。嚴把人選廉潔關,堅決防止“帶病提名”。要進一步優化代表結構,適當提高生產和工作第一線代表比例,註重推薦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黨員中的先進模範人物作為代表人選;女黨員和少數民族黨員代表應占一定比例。代表中,既要有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又要有生產和工作第一線的黨員,要有經濟、科技、國防、政法、教育、宣傳、文化、衛生、體育和社會管理等各方面的代表。

中央要求,十九大代表的選舉產生,要堅持黨的領導與發揚民主有機統一,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複醞釀、逐級遴選的辦法進行。要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廣泛發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參與代表人選的推薦提名,根據多數黨組織或多數黨員的意見,逐級遴選擇優。要嚴格組織考察,實行差額考察和考察預告,廣泛聽取基層黨組織、黨代表、黨員和群眾的意見。要認真搞好會議選舉,代表實行差額選舉,差額選舉的比例應多於15%。

中央強調,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紮實做好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要嚴肅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選舉紀律,充分運用遼寧等地拉票賄選、破壞選舉的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汲取教訓,引以為戒。加強對代表選舉工作的監督,對違規違紀問題“零容忍”,一經發現堅決查處,確保風清氣正。要使代表選舉產生過程,成為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的過程,成為黨內政治生活生動實踐和民主集中制教育的過程,成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過程,進一步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動員廣大黨員和幹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勠力同心、銳意進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從現在開始,到明年6月底前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41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意見: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

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保護,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嚴格規範涉案財產處置的法律程序,完善財產征收征用制度等。

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

(2016年11月4日)

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保護產權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有恒產者有恒心,經濟主體財產權的有效保障和實現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大力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我國基本形成了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和產權保護法律框架,全社會產權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產權保護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國有產權由於所有者和代理人關系不夠清晰,存在內部人控制、關聯交易等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利用公權力侵害私有產權、違法查封扣押凍結民營企業財產等現象時有發生;知識產權保護不力,侵權易發多發。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有效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產權,增強人民群眾財產財富安全感,增強社會信心,形成良好預期,增強各類經濟主體創業創新動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現就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加強產權保護,根本之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完善現代產權制度,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在事關產權保護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環節體現法治理念。要堅持以下原則:

——堅持平等保護。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堅持全面保護。保護產權不僅包括保護物權、債權、股權,也包括保護知識產權及其他各種無形財產權。

——堅持依法保護。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強化法律實施,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堅持共同參與。做到政府誠信和公眾參與相結合,建設法治政府、責任政府、誠信政府,增強公民產權保護觀念和契約意識,強化社會監督。

——堅持標本兼治。著眼長遠,著力當下,抓緊解決產權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產權保護精準度,加快建立產權保護長效機制,激發各類經濟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

二、加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保護

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明晰國有產權所有者和代理人關系,推動實現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和公司治理現代化,健全涉及財務、采購、營銷、投資等方面的內部監督制度和內控機制,強化董事會規範運作和對經理層的監督,完善國有資產交易方式,嚴格規範國有資產登記、轉讓、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為,以制度化保障促進國有產權保護,防止內部人任意支配國有資產,切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逐步實現各類市場主體按照市場規則和市場價格依法平等使用土地等自然資源。完善農村集體產權確權和保護制度,分類建立健全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登記、保管、使用、處置制度和財務管理監督制度,規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切實防止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少數人侵占、非法處置集體資產,防止外部資本侵吞、非法控制集體資產。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共同履行社會責任。

三、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

加快推進民法典編纂工作,完善物權、合同、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制度,清理有違公平的法律法規條款,將平等保護作為規範財產關系的基本原則。健全以企業組織形式和出資人承擔責任方式為主的市場主體法律制度,統籌研究清理、廢止按照所有制不同類型制定的市場主體法律和行政法規,開展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專項清理,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加大對非公有財產的刑法保護力度。

四、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

堅持有錯必糾,抓緊甄別糾正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剖析一批侵害產權的案例。對涉及重大財產處置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民營企業和投資人違法申訴案件依法甄別,確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的錯案冤案,要依法予以糾正並賠償當事人的損失。完善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從源頭上有效預防錯案冤案的發生。嚴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在新舊法之間從舊兼從輕等原則,以發展眼光客觀看待和依法妥善處理改革開放以來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規範問題。

五、嚴格規範涉案財產處置的法律程序

進一步細化涉嫌違法的企業和人員財產處置規則,依法慎重決定是否采取相關強制措施。確需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的,要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除依法需責令關閉企業的情形外,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為企業預留必要的流動資金和往來賬戶,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和處置涉案財物時,要依法嚴格區分個人財產和企業法人財產。對股東、企業經營管理者等自然人違法,在處置其個人財產時不任意牽連企業法人財產;對企業違法,在處置企業法人財產時不任意牽連股東、企業經營管理者個人合法財產。嚴格區分違法所得和合法財產,區分涉案人員個人財產和家庭成員財產,在處置違法所得時不牽連合法財產。完善涉案財物保管、鑒定、估價、拍賣、變賣制度,做到公開公正和規範高效,充分尊重和依法保護當事人及其近親屬、股東、債權人等相關方的合法權益。

六、審慎把握處理產權和經濟糾紛的司法政策

充分考慮非公有制經濟特點,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界限、企業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的界限、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兼並重組中涉及的經濟糾紛與惡意侵占國有資產的界限,準確把握經濟違法行為入刑標準,準確認定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的性質,防範刑事執法介入經濟糾紛,防止選擇性司法。對於法律界限不明、罪與非罪不清的,司法機關應嚴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嚴禁有罪推定的原則,防止把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嚴禁黨政幹部幹預司法活動、介入司法糾紛、插手具體案件處理。對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融資活動中的經濟行為,除法律、行政法規明確禁止外,不以違法犯罪對待。對涉及犯罪的民營企業投資人,在當事人服刑期間依法保障其行使財產權利等民事權利。

七、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

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和政務誠信建設,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嚴格兌現向社會及行政相對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活動中與投資主體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不得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因違約毀約侵犯合法權益的,要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改變政府承諾和合同約定的,要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進行,並對企業和投資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對因政府違約等導致企業和公民財產權受到損害等情形,進一步完善賠償、投訴和救濟機制,暢通投訴和救濟渠道。將政務履約和守諾服務納入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建立政務失信記錄,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加大對政務失信行為懲戒力度。

八、完善財產征收征用制度

完善土地、房屋等財產征收征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征收征用適用的公共利益範圍,不將公共利益擴大化,細化規範征收征用法定權限和程序。遵循及時合理補償原則,完善國家補償制度,進一步明確補償的範圍、形式和標準,給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補償。

九、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加大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探索建立對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侵權行為實施懲罰性賠償,並由侵權人承擔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成本。建立收集假冒產品來源地信息工作機制,將故意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情況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進一步推進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完善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機制,積極發揮知識產權法院作用,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審判“三審合一”,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完善涉外知識產權執法機制,加強刑事執法國際合作,加大涉外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偵辦力度。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品牌商譽保護。將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相結合,加強機制和平臺建設,加快知識產權轉移轉化。

十、健全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各項制度

研究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的法律安排,推動形成全社會對公民財產長久受保護的良好和穩定預期。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依照相關規定支持有條件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實行員工持股,堅持同股同權、同股同利,著力避免大股東憑借優勢地位侵害中小股東權益的行為,建立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國家利益激勵相容機制。深化金融改革,推動金融創新,鼓勵創造更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使民眾分享增值收益的金融產品,增加民眾投資渠道。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糧食生產能力不減弱、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落實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用益物權,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增加農民財產收益。

十一、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產權保護的良好環境

大力宣傳黨和國家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使平等保護、全面保護、依法保護觀念深入人心,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倡勤勞致富、保護產權、弘揚企業家精神等方面加強輿論引導,總結宣傳一批依法有效保護產權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案例,推動形成保護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體系,確保人民群眾在產權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有效發揮工商業聯合會、行業協會商會在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企業產權、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方面的作用,建立對涉及產權糾紛的中小企業維權援助機制。更好發揮調解、仲裁的積極作用,完善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和合力,狠抓工作落實。各地區要建立黨委牽頭,人大、政府、司法機關共同參加的產權保護協調工作機制,加強對產權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本意見要求,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啟動基礎性、標誌性、關鍵性工作,加強協調配合,確保各項舉措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