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洪磊:促進銀行理財資金通過養老金等形式進行長期投資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11月5日表示,基金業協會將致力於推動短期資金向長期資金轉化,促進銀行理財資金通過第三支柱養老金進行長期投資,通過並購基金等專業化方式為實體經濟註入更多長期資本。

據介紹,2015年全球並購交易總額達4.7萬億美元,其中跨國並購交易規模達1.7萬億美元;中國境內並購與跨境並購交易總規模為7062億美元,其中跨國並購交易規模達903億美元,分別占全球的15.1%和5.3%。2016年上半年,中國並購交易規模達到4125億美元,其中跨境並購交易金額達到1441億美元,同比增長27%和274%,創歷史新高。中國已成為跨境並購最重要的發起者和目的地之一。

從並購基金角度看,2016年上半年,我國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並購交易投資金額達到987億美元,其中跨境並購交易投資金額達到163億美元,分別占全部並購交易和跨境並購交易規模的24%和12%,並購基金參與份額與2015年相比有所下降,但絕對規模有顯著上升。

洪磊表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將以建設行業信用、贏得社會公信為抓手,積極健全行業自律管理機制、行業信用積累機制和行業環境建設,推動長期資金與並購基金對接,為行業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一是堅定不移地拓展長期資金和長期資產對接機制,為並購基金服務實體經濟開疆拓源。

從資產端看,實體經濟中有太多可投資資產還沒有被金融工具挖掘出來,金融資產集中於信貸、債券等被動式資產,可連續定價、交易並提供長期回報的權益型資產嚴重不足。特別是在“三去一降一補”的結構性改革中,大量實體經濟資產有待價值重估、重組和再交易。因此,基金業協會將致力推動各類資產的證券化,例如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為公私募基金提供更多有長期穩健回報的投資標的。

從資金端看,整個金融體系中存在過多短期資產,期限錯配和高杠桿問題突出。大家耳熟能詳的影子銀行、分級產品、剛性兌付等問題無不源於短期資產與長期投資需求的錯配。因此,基金業協會將致力於推動短期資金向長期資金轉化,推動有利於長期資本形成的稅收和養老體制改革,促進銀行理財資金通過第三支柱養老金進行長期投資,通過並購基金等專業化方式為實體經濟註入更多長期資本。

連通資金與資產端的中間工具就是包括並購基金在內的各類公私募基金。公眾理財資金、養老金、捐贈基金、家族基金、產業資金借助FOF等資產配置工具配置於公私募基金,再由公私募基金挑選各類基礎資產,形成“長期資金-投資工具-基礎資產”三層架構,在信托關系基礎上,實現“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在長期資金和長期資產之間建立專業、多元對接機制,既為投資者提供最合適、最合理的投資回報,也化解期限錯配和高杠桿風險。公私募基金應當著力挖掘具有綠色、創新、可持續價值的投資標的,推動綠色信息披露,開發綠色投資標準和綠色投資策略,不斷豐富與資產特征和投資需求相適應的基金種類。就並購基金而言,應擺脫定增依賴和監管套利投機行為,著力發展基於綠色、可持續和責任投資原則的投資活動,在傳統領域有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領域,把握住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機遇。

二是建設協會並購基金專業委員會,推動並購基金自律規則建設。

2015年,基金業協會成立了私募股權基金專業委員會,在優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機構登記與產品備案、強化募集管理防範非法集資、完善從業人員管理、糾紛調解和自律處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下一步,基金業協會將進一步加強專業委員會建設,盡快將私募股權基金專業委員會改組為並購基金專業委員會,集中力量建設並購基金信息披露自律規則,推動並購基金專業化發展,履行好對投資者和被投企業的雙重責任。我們註意到,全國工商聯並購公會已經發布了《中國並購行業行為準則》(第二版),為並購行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基金業協會將積極響應市場發展需求,凝聚行業有生力量,共同推動並購基金蓬勃健康發展。

三是完善私募行業自律,積累行業信用,為並購基金發展創造良好生態環境。

基金業與其他金融服務業的區別在於建立在信托關系之上,不受國家信用支持,不設保本保收益機制,行業發展完全依賴自身信譽和專業能力,因此投資者的信任和信心是基金業的生命線。為推動私募基金長期健康發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正在加快構建7+2(7個自律管理辦法和2個行為指引)自律管理規則體系,全面覆蓋登記備案、募集行為、投資顧問業務、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合同指引、托管業務、外包業務,全面修訂《會員管理辦法》和《從業人員管理辦法》。以註冊制為出發點,將市場與監管部門的博弈轉為市場主體之間的博弈,通過透明的註冊標準、明確的行業行為準則和有效的事中事後監測處罰,保障市場主體之間的博弈秩序和博弈環境,讓市場主體行為真正回歸市場,讓私募基金管理人關註的焦點從監管部門回到自身信用聲譽、客戶利益和實體經濟。

最後,從長期資金與長期資產對接的角度,洪磊提出,首先,應逐步加大國有資產增值部分劃轉全國社保基金的比例,全國社保基金通過委托管理、發展FOF等方式與並購基金等公私募基金對接,投向實體經濟中最有價值的資產。其次,應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公私募基金參與國有經濟混合所有制改革,發揮公私募基金信托精神和透明高效優勢,為公眾分享國有經濟未來收益提供無歧視的、可自主參與的專業化工具。三是應大力推進公募REITs發展,為公募基金、養老金和各類理財資金提供可配置的長期資產,在不動產領域拓展全民享有增值收益的機會。四是應加快第三支柱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建設,為個人自建養老賬戶提供金融便利和稅收遞延激勵,將家庭短期儲蓄、短期理財大量轉化為養老金投資,從根本上改善長期資金來源,再通過並購基金等專業化投資轉化為實體經濟所需要的長期資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