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無常勢 水無常形——論持股與倉位管理 唐史主任司馬遷
來源: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1778510

先拜兵聖。
最近搞財經的,要不會寫點詩,編個章回體小說,坐個頭等艙都不好出來混
![[大笑] [大笑]](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21lol.png)
。
昨日娛樂了一天,今日補課。先請兵聖鎮樓。
按時下流行的模式,先寫文藝知音體,再聊正題。不喜的看官可以一目十行。
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始於秦始皇,騙子徐福帶著百工和童男女跑到了日本,彼時日本還在繩紋時代。於是騙子成了各種神,日本也過渡到了彌生文化時代(金石並用)。
在三國混戰時,王仁東渡,帶去了十卷論語。這個王仁到底是哪人現在還沒有定論。當然,韓國人一定會說和端午節中秋節一起是屬於韓國的。王仁到了日本,日本才進入有文字的時代。用漢字但說日本話(和棒子一樣,文言二途),而片假名平假名什麽的,五百年後才發明。為什麽日本是中華文化體系的一部分,卻又特別野蠻?大約是因為王仁只帶了十卷,也就是一半的論語去的日本,所以日本文化基因上是殘疾的。會讀中國字了,日本就學得快了。
到了唐朝,日本為盛唐所折服,全面仿唐。於是日本進入了封建社會,確立了天皇的地位。期間遣唐使之多,亦成中國史之部分,如阿備仲麻呂。這段不多說了。在此階段,確立了儒學和孔子在日本歷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
再後來,宋亡於元,日本舉國戴孝。“日本即古倭也,地在海東,先朝嘗入貢,許通商旅。彼近知大宋失國,舉國茹素”,從此日本以小中華自居。後元亡於明,日本也進入巔峰的豐臣秀吉時代。因土木堡之變,意氣風發的豐臣秀吉以為明朝不行,便假道入明為名對朝鮮發動戰爭,李如松、李舜臣聯軍擊敗之。最近的韓國大賣騙《鳴梁》就是描寫之後的第二場抗日片。後豐臣秀吉兵敗,德川家康取而代之,雖承認明朝的地位,表面恢複朝貢體系,但自此倭患不絕。
而後明又亡於清,日本從此對中華文化失去敬畏。更因鄭成功之原因,從此垂涎臺灣與琉球。後清鼎盛,日本幕府鎖國,相安無事。及西方列強堅船利炮敲開國門,日本勵誌圖新,重創北洋水師,經略朝鮮。重拾大陸政策,乃有近衛文麿、田中奏折之侵華基調。
綜上可見,在明之前,日本視中華文化為正統,且是唯一文化來源。
從早先的百工之術到儒學、再到佛學、最後到兵法。這千余年的吸納在日本的戰國時代爆發。日本之戰國時代猶如中華之春秋戰國。中華有百家爭鳴而奠定燦爛且綿綿不絕的思想史,日本經千余年吸納二百年洗練而得武士道。由此可見,武士道為代表的日本文化史中華文化的亞種。“儒+道+佛”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屬性,“儒+佛+兵”則奠定了日本的菊與刀。
中國兵法在日本戰國時代可謂璀璨奪目。下面有請本場第二位嘉賓: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武田信玄。

此人軍旗上書“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深諳孫子兵法。其啄木鳥戰法是聲東擊西的經典,擅用騎兵深得兵貴神速的精要。
同期的戰國梟雄中,織田信長聽到武田信玄要來攻城,差點嚇哭。德川家康更是被他打得尿褲子,回家畫一幅逃跑的像掛在屋里臥薪嘗膽。
以至於在那個時代的日本,大家都認為在戰場上無法殺死武田信玄,只能暗殺。
最後德川軍以武田信玄愛音色為突破點,找了一個擅長吹笛子的樂師,每夜吹奏。直至武田信玄放松警惕走進火槍射程。
武田死後,八擡轎子分擡而走。大軍從容撤軍,有如諸葛亮之五丈原。其終身對手得知死訊後痛哭失聲,發誓自此不再進犯其領地。
一個鐵騎天下無敵的梟雄,達到了中世紀戰爭藝術的頂峰。卻因為想聽清自己鐘愛的曲子而死在火槍之下。他的死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這種悲劇到回腸蕩氣的英雄,中華歷史中只有西楚霸王項羽的“吾為若德”。
--------------------------------------------------割------------------------------------------------
了解日本史,尤其是戰國史也奠定了我的持股與倉位管理得基礎。
武田作戰,騎步配合,軍紀嚴明。
我將倉位分為“3+7”,3為輕騎兵側翼,7為步兵中軍。
中軍步兵采用抄底選股法,專選有題材的白馬股,底部介入,中長線重倉持有。
側翼騎兵采用觀察倉定位(斥候),專選強勢股,拉升中介入,斬獲即撤,重在劫掠。
同時以期貨賬戶為右翼重騎兵,在時機明確時下期指單,對沖重倉股不利。
此外以工資性收入、租金收入、非證券投資收益為輜重部隊,續以糧草。
如在把握度高的重倉股上,還可以兩融為攻城武器。
其中,中軍奉行的原則是“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只要買入邏輯沒有變,標的的基本面不變。操作上就持股不變,只吃最大的波段,不輕易做T。
輕騎兵奉行“其疾如風”,介入快,出來也快。不要猶豫不要戀戰,跟住熱點,見好就收。每次出擊以虧損三個點為代價博取十個點。
重騎兵因為有杠桿,一定要確切地有把握再出擊。隨著牛市的確立,有可能要變空單為多單。
在倉位管理上循“斥候偵查,火力接觸,建立工事,主力進駐,生死決戰,清掃戰場”的順序,選中個股建立觀察倉長期跟蹤,1成倉位建倉,三成倉位建艙底,六成倉位低點吸籌,7成到全倉全面介入,到達目標位逐漸減倉。
建倉完畢後如重倉股短期無重大利好,則分出騎兵進行短線劫掠。
如重倉股有啟動跡象,則騎兵迅速回防。
如此反複,劫掠的利潤會化作重倉股不斷增長的持股數量,效益會在重倉股啟動後兌現。
從整個持倉倉位來看
大盤沒有系統性風險且走勢明朗時盡量高倉位甚至滿倉。
大盤有一定風險或重倉股板塊整體回調時適當減倉到5成倉。
大盤風險加大且個股趨勢走疲時可退至3成倉。
大盤風險加劇是保持空倉,同時加大股指倉位。
補充說明:我認為僅僅證券業自己折騰是折騰不出1500點的,只有證券業以外的外力作用可能導致股指如此大幅下挫。這形同一個人抽自己一嘴巴把牙抽掉了的可能性很小,別人一記重拳打落三顆門牙的概率要大得多。例如上次的調整印花稅。所以我還是以個股為主,空單目前僅限於對沖。
為什麽要分"3+7"呢?沒有7成的重倉,就很難實現全倉獲利。沒有三成的遊騎兵就會跟不住熱點踩不準節奏。
如何控制住”3+7“的邊界,3漲不拿7去追呢?那叫定力!定力只能練出來,說不出來!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最後講一下攻城戰和屠城戰。這只適合兩融標的。
當中軍久守到與莊共舞時,如果莊開始啟動強拉且意誌頑強時,迅速融資買入擴大收益。是為攻城戰!攻城戰需要艙底獲利35%以上方可進行。
當拉高幅度很大,且莊已規模出逃狀態時。如果有券,立刻反手融券賣出,加速股價下跌,下跌途中繼續融券賣出。是為屠城戰。屠城戰需要清倉時獲利50%以上方可進行。
對於沒有經歷一牛一熊的散戶,以上兩戰法是毒藥,請吐出來。
目前我中軍是唐山港,輕騎兵目前為景興紙業(+15%)烽火電子(+20%),隨時準備出逃。空單被打臉撤回,小幅損失。
中軍守輕騎攻,
重騎相時而動。
攻要快莫戀愛,
守是財坐等擡。
@老刀101 請指正重騎兵部分。
@聽風-春華秋實 @西點老A @唐朝 請指正戰法部分。
@釋老毛 請指正“日本文明是中華文明亞種文明”部分(我怕被扣上哈日的帽子
![[大笑] [大笑]](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21lol.png)
)
@jesscia 這種文風是不是很不符合“寫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