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幫孩子找天賦第一步:一起吃晚餐


2013-06-03  TCW  
 

 

我們都知道,父母要幫孩子找到天賦,老闆要替員工找到熱情所在,他們才能做到最好。但是,天賦,到底該怎麼找?

你可以聽聽肯.羅賓森(Sir Ken Robinson)怎麼說。

他,是TED論壇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講者,提出了學校扼殺創意的革命看法。他所提出的教育報告〈我們的未來〉(All Our Futures: 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主張創意和藝術教育應被視為與智育同等重要,被《時代》(Time)雜誌稱為「二十一世紀中最重要的議題」。

繼二○○九年《讓天賦自由》、二○一一年《讓創意自由》後,羅賓森在今年五月推出新書《發現天賦之旅》中,他提出具體的「尋找天賦」計畫,讓每個人可以立刻開始尋找自己的天賦。

他談天賦,其來有自。因為他天生咬字不清,大舌頭非常嚴重,三歲起接受語言治療,四歲時又罹患小兒痲痹,行動不便外加天性使然,讓他變得熱愛獨處且內向。直到十三歲的表姊婚禮中,他被選為擔任餘興節目主持人,讓他意識到自己有面對群眾的天賦。只要一站上舞台,他很快便能放鬆並且享受舞台時光;「當你歸屬於天命時,時間感會改變,一小時感覺起來像是五分鐘,」羅賓森說。

羅賓森接受《商業周刊》獨家越洋專訪,除分享個人尋找天賦時應有的態度外,更首度披露自己身為父母、協助一對子女找尋天賦的心路歷程。以下是專訪紀要:

為何要尋找天賦?》自我實現時,身心更平衡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的三本書,都強調讓個人找到天賦是創意和文化教育的關鍵,為什麼這在二十一世紀特別重要?

肯‧羅賓森答(以下簡稱「答」):很多證據顯示,現代人比從前的人過得更不開心,原因之一是憂鬱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到二○二○年,憂鬱症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 如果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天賦,讓自己活下去的動力不是光為了謀生,而同時為了自我實現,以維持生命的平衡,我相信當人能活得全心投入(engagement),對身心都有幫助。

其次,經濟的理由。

如果人們能夠喜歡與投入所做的事情,工作會更有效率。

會遭遇什麼困難?》個人焦慮,與對環境恐懼

問:但多數人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天賦,在現實中,找尋天賦會遭遇到的困難有甚麼?

答:最主要的障礙是來自於自己的焦慮,焦慮通常表現在四個面向:

一、害怕跟他人有所不同;

二、害怕失敗;

三、害怕在旁人面前看起來很蠢;

四、害怕得不到朋友和家人的贊同。

個人的焦慮通常來自於對環境的恐懼,所以書中有好幾個例子嘗試改變外在環境條件,我們的天賦如同埋在地表裡的自然資源,你要找到機會去發掘,所以我認為,尋找天賦是一個雙向的旅程,必須同時往內觀察自己,也同時往外找機會。

對某些人而言,這只是剎那間的事情。有位經驗超過四十年的主廚,在當廚師之前,他原本從事別的行業,有一回跟朋友約在餐廳吃飯,朋友叫他不要從餐廳前面過來,改從餐廳後方過來。當他從餐廳後方穿越廚房的時候,突然覺得愛上廚房,覺得這才是他該做的行業。在突然時刻裡,靈光乍現這是我要的!

但另外一種,則像跟認識很久的人談戀愛,你突然意識到自己正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樂在其中,但過去一段時間裡,你可能將此視為理所當然;我就是這樣。

當我二十歲時,要導戲、要跟夥伴一起工作,要對很多人說話,每次都緊張得半死,可是只要一開始,我便樂在其中,而且很放鬆。我把這種情況視為理所當然,覺得每個人都做得到,之後我做研究、辦雜誌、教書,做過各種不同的事情,然後才發覺二十歲做的事情才是我的天賦所在。

這是一場旅程,但是你不可能規畫所有的旅程,英文裡面有個字叫作quest,意思是指人在一場目標不明確的旅程裡面旅行。年輕時,總有喜歡或不喜歡的事情,你要跟隨自己內在的習性,但是不可能掌握四十年後的某一天。

問:你把「找尋天賦」定義為自我發現的個人旅程,父母可以協助小孩找到天賦嗎?該怎麼做?

方法一:》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

答:當然可以。父母所能做的事,是盡可能的溝通越多越好,好比我們家會盡可能的聚在一起吃晚飯,我們不會有人到房間裡自己吃自己的,或者為了打電動不出來吃飯,除了晚餐也一起吃早餐,盡可能找時間全家聚在一起。

但,同時,要將他們視為獨一無二的個體,看他們的興趣所在。我有兩個小孩:詹姆斯和凱特,他們剛開始讀同一間學校,充滿學術風氣,有很多的理論和理性辯論,詹姆斯適應得很好,但是這所學校並不適合凱特,我們就把凱特轉到另外一所跳舞和設計教得比較好的學校,讓他們得以能個別發展各自的長才。

等他們再大一點,我們就協助他們從事自己想做的事情。詹姆斯讀大學時,他想當演員,剛好我們已經搬到洛杉磯,這裡的環境很適合當演員,凱特喜歡跟小孩在一起,選擇到紐約教書。教育方式,並不是完全的放牛吃草,而是深刻的與他們溝通,幫助他們了解到底自己想做甚麼,然後父母從旁支持。

方法二:》讓小孩有哭泣的機會

問:你曾經試圖影響小孩的想法或決定嗎?

答:是啊。但他們的生命不是我們的,偶爾也要把哭泣的機會留給她們。

當父母不是科學,你要經常下判斷,也可能犯錯,這很像駕風帆,你要觀察氣候,你要把風帆調順,也要注意洋流的變化,你得注意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這不是趟直線的航行。不過只要你跟他們維持良好的關係,願意開放跟他們溝通,這些都辦得到。

問:很多亞洲的父母,喜歡安排孩子去上很多才藝班,你覺得這是幫助孩子找到天賦的方法嗎?

答:安排孩子 接觸不同的活動、才藝,價值在於父母幫助他們擴展經驗,找到興趣所在。然而有時候孩子們的生活已經被安排得很緊湊,孩子變得非常疲憊,所以平衡是關鍵。

方法三:》找出孩子說不的原因

問:如果孩子在才藝課表現很好,但他沒興趣,父母還該讓他們繼續上課嗎?

答:這又回到個別性的問題。年輕人,在當時絕對會抗拒父母要他們學才藝,儘管到後來他們可能會很感激有過經驗:好比我小的時候被父母要求學鋼琴,很痛苦,但長大後,我很感謝自己會彈鋼琴。並不是不管孩子怎麼反抗,都要繼續,而是要他們遭遇挑戰,嘗試克服困難,讓困難延展他們的耐挫力,並且從中學到要贏得錦標、獲得肯定,背後一定有非常多的努力。

但是呢,我知道另外一種小孩,打從心裡痛恨學習樂器,此時父母就要重新思考。當你的孩子大吵大鬧不願意上才藝課的時候,第一步先觀察是否教學方法不適合小孩;第二步看看是否選錯了樂器;你的小孩其實喜歡別項樂器;第三步,如果前兩步都試過,他真的不喜歡樂器,父母便面臨抉擇是否讓孩子停課,或許把他的時間拿去用在別的地方更讓他有所收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35

你有「投資天賦」嗎? forcode

http://xueqiu.com/3167081651/26172052
我們很容易確認身高、胖瘦、五官、膚色等生理特徵可以遺傳,日常生活中也不難在子女身上看到其父母個性心理方面的影子。那麼,是否存在所謂的「投資天賦」呢?

社會中某些「子承父業」的現象——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貧二代、學二代等——主流話語一般歸結為父母的言傳身教,文化資本、財富和社會關係等資源的代際傳承等後天環境影響,卻很少提及基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即使部分將子承父業歸結為基因,也有點政治不正確,因為我們剛剛擺脫「根正苗紅」的出身論不過三十幾年,而近十年中國社會財富、權利不平等的代際傳遞現象再趨嚴重。

但科技編輯馬特・裡德利(Ridley Matt)所著的暢銷書《基因組:人種自傳23章》所論及的基因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卻顯示,基因對個性心理及行為的影響被大大低估了,基因不只是影響個體的生理及個性心理特徵,也會塑造個體的慾望所驅動的各種行為(包括對環境的偏好及選擇等社會行為)。毫無疑問,作為社會行為的職業選擇——「子承父業」跟基因有關係,因為你跟父母有相同的基因,所以有相似的職業興趣、性格及能力、選擇跟父母相近的職業,那麼,作為社會行為的投資行為受基因影響嗎?存在所謂的「股二代」嗎?

國外的「股二代」

在股市連續運轉了上百年的歐美發達社會,「股二代」並不鮮見。某網友感嘆:「今天跟公司裡一個從爺爺輩就開始炒股的小猶太聊天,他們家族一家前三代都是牙醫,省吃儉用錢全進股票市場。爺爺教爹怎麼炒股,爹教兒子怎麼炒,現在有遊艇有豪宅。小猶太住著邁阿密豪宅,依然省吃儉用。」

現代投資理論的開路先鋒、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菲利普•費雪(Philip Arthur Fisher)的兒子Kenneth Fisher也是一名優秀投資者,他在福布斯雜誌開設每月專欄,出版過七本投資類書籍,並發表過若干行為金融學論文,2011年身家達到17億美元,費雪投資公司管理著3.8萬名客戶的413億美元財富。

沃爾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曾與巴菲特在格雷厄姆手下共事,他一生經歷過18次經濟衰退,但他執掌的基金在近50年的漫長時間里長期跑贏標竿股指,贏得了20%的年復合回報率,累計增長約700倍。施洛斯的兒子Edwin Schloss同樣也是子承父業,父子兩人合夥經營一家投資企業。

巴菲特本人也可算得上是股二代,1931年——大蕭條的第二年,在沒人想買股票的時候,巴菲特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卻開了一家股票經紀行。巴菲特十歲的時候,霍華德曾帶他參觀紐約股票交易所,年輕時他偶爾也會跟父親一起買股票。除了做投資,巴菲特家族也做生意,他爺爺是雜貨店主,父親曾經買下了南奧馬哈飼料公司、還開過五金商店,巴菲特父子也曾合夥成立過投資公司,所以,巴菲特家族應該是有點投資基因的。

投資天賦的實證研究

AmirBarnea等人對瑞典雙胞胎註冊數據庫(納稅記錄)裡大約3.8萬名同卵及異卵雙胞胎的資產配置、投資行為和投資獲利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在統計控制了年齡、教育程度、收入及財富等變量之後,潛在的遺傳因素可以解釋掉投資行為方面45%的差異。而且,基因對投資行為的影響並不隨著年齡、個人經驗的增長而減弱,相同的家庭環境只在早期階段對金融行為產生有限影響,基因對行為的影響,在年老階段照樣存在。

該團隊還研究了716對分開撫養的同卵雙胞胎(基因完全相同),發現他們投資行為的相關性跟沒有分開的同卵雙胞胎沒有顯著差別,這意味著不同環境成長的同卵雙生子卻表現出相同的投資行為,基因對投資行為有著深刻的影響。

這個結果其實也不難理解,我們先來類比一下動物的投資行為,然後再分析一下「投資天賦」的構成。

動物的投資行為

所謂的投資,就是克制當前的消費慾望,積累資源,並期待未來的回報。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螞蟻日復一日地蒐集儲存麥粒、松鼠在過冬前儲存松子、蜜蜂在鮮花盛開的季節用蜂蠟密封儲存蜂蜜以備不時之需都可算得上是一種「投資行為」——儲蓄,它們都在克制當前的消費衝動,為今後打算,在缺少食物的時節不必忍受飢餓的折磨。

毫無疑問,螞蟻、松鼠和蜜蜂的「儲蓄」行為都是完全由基因所支配的,某隻螞蟻、松鼠或蜜蜂在這方面做出個性化選擇的自由度很有限。那麼,我們合理外推一下,也不難接受人類的儲蓄行為背後也有基因的影響,不同的人對當前消費衝動的克制能力很可能也是有差異的,有的人有100塊錢都舍不得花10塊錢,有的人只有10塊錢卻捨得花100塊錢,這恐怕並不完全是後天教育的結果,與其「本性」有點關係。

既然「儲蓄」這種投資行為可以受基因的影響,那其他投資行為也有可能受基因的影響,比如風險承受能力存在個體差異,有的人特別敢冒險,有的人卻謹小慎微,這很可能也是可以遺傳的個性特徵。在動物界,不同物種的風險承受能力存在顯著的區別:兔子生性膽小,甚至會被突然驚嚇昏厥過去;而食肉動物一般兇猛大膽,敢於嘗試高風險行為,比如獅子,甚至敢於進攻體型比自己大好幾倍的大象。不同物種的膽量大小自然是遺傳基因決定的,由此外推,不難想像不同人膽量的大小也與基因有關,膽量或者說風險承受能力會決定一個人的資產配置情況,進而決定其投資的獲利情況。有些膽大的投資者,敢於使用十倍以上的槓桿,一旦重注押中了幾十倍的成長股,一夜暴富,瞬間財務自由;當然,一旦押錯了注,從此萬劫不復。

「投資天賦」的構成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哪些可以遺傳的特徵會決定一個人的投資行為和獲利情況,或者說優秀投資者的特徵。

總體而言,「投資天賦」可以分成兩類:品性和能力。品性類的投資天賦比如:耐心、節儉、謹慎、自信、偏執、專注、熱愛投資、好奇心、不斷學習、獨立思考、不從眾等等;能力類的投資天賦比如閱讀能力、數學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理性思維能力、洞察人性的能力、逆向思維的能力、對未來的想像力等等。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曾說:「如何讓自己比別人更聰明呢?這部分同與生俱來的個性有關。一些人並不具備進行投資的合適個性,他們要麼過於急躁,要麼總是麻煩不斷。然而,如果你有出色的個性,主要是指你非常有耐心,當你擁有了足夠知識的時候,勢必會進行大規模的進攻,然後就會慢慢學會遊戲規則,部分是通過自己的實踐,部分是學習別人的經驗……因此,遊戲規則就是我們要不停地學習。我並不認為那些不喜歡學習過程的人會不斷學習。」

凱瑟琳·伯頓採訪了美國18位優秀的對沖基金經理,結果發現,他們的性格里具有一些共同特徵。而且,有趣的是,這些性格特徵並非人們通常所認為的成功人士應當具有的標準,甚至某些性格還與所謂的成功形象相反。這18位對沖基金經理之所以能長期投資成功,很大因素來自他們非常獨立的性格,即對於投資堅持自我的判斷、拒絕迎合他人尤其是大眾。塞勒爾告訴哈佛的驕子和讀者們,要成為偉大的投資者,僅有智商、勤奮和經驗的積累是不夠的,與生俱來(或者是在少年時形成)的天性特質不可或缺。

塞勒爾總結了七條優秀投資者所具備的品性:一,在他人恐慌時果斷買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樂觀時賣掉股票的能力。二,極度著迷於此遊戲,並有極強獲勝欲的人。三,從過去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強烈意願。四,基於常識的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五,對於他們自己的想法懷有絕對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對批評的時候。六,左右腦都很好用,而不僅僅是開動左腦。第七,也是最重要的,在投資過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卻絲毫不改投資思路的能力。塞勒爾特別指出,人們一旦步入成年期就無法再學到上述特質,除非他在少年時期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特質。

「投資天賦「的存在證據

《基因組》一書提供了非常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一個人的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基因而非後天環境塑造的:「最著名的例子是紐約的兩個女孩,貝絲和愛咪,她們一出生就被一個極富好奇心的弗洛伊德學派心理學家分開了。愛咪的養母是個很窮的人,很胖,沒有安全感,沒有愛心,所以一點不奇怪地,愛咪長大之後成了一個神經質的、內向的人。這正符合弗洛伊德理論的預言。但是,貝絲也成為了這樣的人,跟愛咪一模一樣,儘管她的養母富有、安詳、愉快而有愛心。20年之後當貝絲和愛咪重新見面的時候,她們二人性格上的差別小得簡直看不出來。對於她們二人的研究,遠沒有證明養育在塑造我們性格方面的重要性,相反地,它證明了天性的力量。」

那麼,構成「投資天賦」的能力部分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天生的?《基因組》一書也提供了非常有說服力的證據,光就智力而言,基因所起的作用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

明尼蘇達大學的托馬斯·布沙爾(Thomas Bouchard)從1979年開始,在世界各地尋找那些被分離開了的孿生子,並利用測試他們的個性與智商的機會讓他們團聚。同時,其他的研究則注重於比較被收養的人與他們的養父母、親生父母、同胞手足之間智力的差異。把所有這些研究放在一起,把成千上萬人的智商測驗結果集中起來,就得到了以下這個表。每一個數字都是一個百分比,代表的是兩種人智力的相關性,百分之百相關意味著兩人智力完全一樣,百分之零意味著兩人智力完全無關。讓人目瞪口呆的結果,是那些有不同的親生父母卻被同一個家庭收養、一起成長的孩子,他們的智商分數之間的相關性是零。住在同一個家庭裡對智商一點影響也沒有。

Ø  同一個人接受兩次智商測驗87

Ø  在一起長大的同卵雙生子86

Ø  從小被分離開的同卵雙生子76

Ø  在一起長大的異卵雙生子55

Ø  同胞兄弟姐妹47

Ø  父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40

Ø  父母與子女(沒有在一起生活過)31

Ø  親生父母不同卻被同一個家庭收養的孩子0

Ø  沒有血緣關係又不住在一起的人0

所有這些研究得到的一致結論,是你的智商大約有一半是由遺傳決定的,不到五分之一是由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們共同的環境——家庭——決定的。剩下的是子宮的作用、學校的作用和其他外部影響,比如朋友的影響。

由此可見,遺傳因素對於構成投資天賦的品性和能力均有著深刻的影響。而且,遺傳會決定你是否對投資和商業感興趣,是否會選擇與投資有關的書籍、偶像、專業及職業等,這意味著投資基因決定你是否會選擇導致投資成功的後天環境,投資的確需要點「天賦「。

========================================
以下是討論:

@水晶蒼蠅拍

有趣的思考,但一點不同意見供參考:
1,獅子的下一代必然還是獅子,它的上n代也必然是獅子。而只要是獅子,其行為模式和所謂「特長」就不可能有變化,大到鯨魚小到螞蟻,都是如此。這是基因強大的一面。

2,一個人的父親是科學家,他很可能卻是個商人,而他的下一代可能是不錯的演員。這樣的例子很多,這說明人的能力並不是基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起作用的話,那麼我們思考下一個族譜中如果出現過20個職業類別,那麼哪一個將成為下一個孩子的「職業天賦」呢?我覺得很難說,呵呵。這其實說明了,人類社會的運轉要比動物的本能行為複雜得多,變量條件可能也遠比我們相信的多。

3,在極其小的一些領域範圍,確實基因的作用非常突出。比如要成為頂尖的籃球運動員,身高和運動協調等硬條件確實卡死了。但對於絕大多數的社會職業而言,至少我並沒有看到這種條理分明的基因紅線——如果一個人可以就此舉出100個例子,我相信另一個人可以毫不費力的舉出100個反例。

4,具體到投資領域而言,具體到中國來看,股市也不過才出現了20來年,祖上有幾個是搞投資出身呢?以此來看,似乎這一代應該沒有人有什麼這方面的天賦。如果說,其它一些特定的職業或者人群,比如商人或者高智商或者高情商的人群天然更容易導入這一領域,那麼不正好證明不同職業之間並不具涇渭分明嗎?何況,在我有限的觀察中,優秀投資人實在沒看出什麼「職業趨同性」,他們的父輩來自工人、軍人、商人、教師...他們的性格有的高調驕傲,有的謹慎內向,我實在沒看出什麼特別準確的標準。

5,天賦輪也許是有道理的,但悖論在於不進入市場並且拿到一個結果前,我們並不知道天賦是否就在我們身體裡。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上一代的商業或者投資的成功,或者其父母的理性嚴謹,就自然推論其下一代同樣具有類似能力嗎?我想不能。反之也一樣。所以這一理論實際上是無用的,與之相比,投資的大道理和基本要求相對更清晰,一個人有沒有投資的能力和天賦,自己並不難與之對比一下,這樣對於認識自己的投資能力也許要比建立在基因學說上更簡單也更直接,不是嗎?

@forcode 回覆 水晶蒼蠅拍:

喬布斯說,他看到了一隻小牛犢的出生,讓他驚訝的是,這只小動物才落地幾分鐘就掙紮著站起來開始走路。「這不是它通過學習獲得的技能,而是與生俱來的,」他回憶說,『『人類的嬰兒就沒有這種能力。我覺得這很了不起,雖然別人都不這麼想。」他用軟硬件的術語來形容這個現象:「就好像是設計好的一樣,動物身體裡的某些東西和它大腦裡的某些東西在它出生後立刻始協同作用,而不需要它去學習。」

我前幾天陪我兒子睡午覺,看到他用雙手揉眼睛,大概是困了睜不開眼睛了,這讓我想起他出生才一兩天的時候也曾經這樣做過,一個才出生一兩天的嬰兒,不可能是通過學習意識到他有一雙手、而且他可以操縱這雙手、並且知道這雙手能夠夠到自己的眼睛、而且他用手去摸索自己眼睛的時候並不需要睜開眼睛不斷校準調試手與眼睛的相對位置而是伸手就夠到了眼睛、他也不可能通過學習掌握了搓眼睛這個動作……於是,我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喬布斯的話,新生兒的很多行為這就好像被設計好了一樣,雖然人類嬰兒是無法一出生就走路,但卻「內置」不少的行為模式:比如抓握模式,手心如果有東西碰觸,會自動抓緊,這個行為模式可能是人類祖先在樹上生活的年代進化出的行為模式,小猴子會用手緊緊抓住母親的毛,這樣才不會從樹上掉落;另外比如吮吸模式,這個模式跟乳房、母乳分泌以及母親的心理變化等相配合,實現了哺乳這種本能行為。人青春期之後的性行為,其實也不需要學習就會交配,就算過去十幾年的成長過程中沒有見過任何接吻做愛的鏡頭畫面,一個裸體青春期男性與裸體女性相互吸引,一系列生理心理變化,最後只要順著自己的慾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然而言就完成了做愛的整個複雜過程。可見基因所決定的行為模式複雜到了何等的程度。

如果拿人類設計的電腦來類比,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的啟發,剛出廠的電腦,如果沒有安裝操作系統,一般會有BIOS,這個最底層的系統,定義了設備啟動順序、電源、接口模式等內容;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雖然還沒有通過學習慢慢形成自己的「操作系統」——人格,但是卻已經內置了類似BIOS的本能操作系統;電腦安裝一個新的設備,比如打印機、攝像頭,往往需要安裝驅動程序,驅動程序定義了該設備與操作系統交互的接口標準、可用的參數、取值範圍等等,剛出生的嬰兒,之所以不需要用眼睛盯著手不斷校準調試就能準確碰到自己的眼睛,說明在其身體中已經內置了手、眼睛這些設備與身體交互的「驅動程序」……

你所說的人類職業太多樣,子承父業可能沒那麼嚴格,但是,人其實是一種通用設備,而非特定功能的設備。就好像電腦是通用計算設備,電腦的基本原理是二進制+與或非邏輯門的各種衍生組合,通用計算的意義在於,電腦不只是可以用來計算加減乘除或者更複雜的數學運算,可以用來顯示圖像、視頻、聲音、文字……一切都可以被數字化,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作為通用計算設備的電腦可以用來做太多太多原來想不到的事情。

人其實也是一種通用設備,雖然最初進化過程中,進化的邏輯只是適應環境,最後卻不斷修改出了這樣一個通用的設備。多數哺乳動物或許是侷限於特定用途(環境),人卻可以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不侷限於特定的環境,甚至太空這樣與人類進化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環境,人類經過改造都可以長期生存。從工具的角度來看,人類具備了類似通用計算機這樣的無限多樣性的用途,不侷限於「數學計算」(森林樹棲環境)。

人類的職業選擇是因為社會分工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分化的,但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其實都是基於一些「元能力」或「元品性」的組合衍生,而這些「元能力」或「元品性」是可以遺傳的,是數十萬年甚至更久遠的進化史的遺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254

中國雨人群體揭秘:天生具有數字天賦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8/58040.html

江蘇衛視1月17日晚播出《最強大腦》,“中國版雨人”周瑋對十多位開根號運算進行直接心算,震驚全場,同時也讓雨人再次受到關註。“雨人”是怎麽樣的一個群體?生存現狀如何?跟著i黑馬來看一下2006年12月的北京科技報披露中國雨人群體的現狀的文章。他們,好萊塢電影《雨人》的真人版;他們,生活在我們身邊,卻對我們的世界視而不 見;他們,原被認為是極少數的天才分子,如今是一個可查人數激增的急需救助的弱勢人群。據英國國家自閉癥協會統計,英國自閉癥患者目前已達到創紀錄的水 平,110個人中就有一人(50多萬人)患自閉癥,與30年前比,人數增加了15倍。與此同時的現象是,中國自1982年首次在南京報道4例兒童自閉癥以 來,目前至少有180萬自閉癥患者,其中兒童自閉癥大約有40萬。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表明,兒童自閉癥已占我國精神殘疾首位。就醫難,就學難,生 活難,致使自閉癥從未解的科學領域跨越到棘手的社會範疇。隨著我國各地被發現人數的增加,自閉癥受到人們越來越強烈的關註。2006年10月15日至22 日,第一次全國性的關顧自閉癥活動在深圳召開,北京、香港、廣州、長春等十二個城市的自閉癥民間服務機構聯動參與“關顧自閉癥周”。越來越多的“雨人”浮 出水面,他們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一群自閉癥孩子中國“雨人”已達180萬陜西渭南市的天昊,比預產期提前四十天來到這個世界。與正常孩子相比,天昊學會走路更晚,學習語言也有障礙。父母一直認為,這可能和孩子早產有關。天昊奇怪舉動的真正原因被忽略了。“雨人”們具有數字天賦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天昊8個月大就開始由爺爺奶奶照顧。他對數字非常敏感,3歲起就 漸漸顯出與其他孩子的不同。爺爺僅僅教天昊從數字1寫到9,可他看著家里的掛歷,就可以從1寫到39。後來,在沒人教的情況下,天昊能寫到100。更奇怪 的是,他從1寫到6,在正對6的下一行對應位置,直接寫12,在12的下一行,他會寫上18。如果是從1寫到7,他會在7的下面順其自然地寫上14、 21。而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人教過他加、減、乘、除。然而,原本值得父母驕傲的天昊,在長大後的一些舉動卻讓父母無法理解。在幼兒園里,天昊對其他小朋友表達友好的方式是大力地抱對方,一不小心就把小朋友弄倒在地。因此,小朋友很少願意和他一起玩。上課時,他也許會突然站起來蹦跳。老師教兒歌或唐詩時,他會捂起耳朵。帶他出去玩,一路上告訴他今天去哪里,玩了什麽,回家後再問,他居然什麽都說不出來,只會偶爾蹦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生字。他們通常都抵禦外物來自廣西的趙林6歲,與天昊完全不一樣。天昊不怎麽說話,而趙林喜歡不停地說,但說的話沒有什麽邏輯。趙林對文字很感興趣。只教一遍,他就能準確讀出看到的字,但不會寫。采訪中,趙林的旁邊停著一輛“浙”字牌照的車,趙林對此似乎特別好奇,腿腳一邊蹦跳著,讀著包含漢字、字母和數字的車牌號,並且完全正確。趙林特別喜歡看CCTV,尤其愛看廣告,廣告詞基本過目不忘。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唯獨看到、聽到或者有人說起由鞏俐主演的“大洋摩托”廣告,趙林就會緊緊地捂住耳朵。他們無視你的存在,有一個獨有的內心世界在采訪中,記者問天昊的年齡,他伸出兩根手指表示2歲,但實際他已經快6歲了。反複 詢問後,他終於回答了一次 “我6歲”。但當問到“你叫什麽名字”時,他卻置之不理,要不就重複記者的話:“你叫……”之後,記者和天昊說話時,他時而看你一眼,時而回答問題,但多 數時間會當你所說的與他無關時,當身邊的人都是影子。由於諸如此類的特殊情況,父母們會反複訓練這些孩子,記住自己的電話號碼,為的是在孩子不慎走丟時,還能找到他們。但這種苦心幾乎起不到什麽作用,天昊的父母就曾試過,但天昊始終不說父母的電話號碼。天昊的父母曾帶他到西安的一家醫院做過全面檢查。檢測結果一切正常。醫生診斷時認 為,孩子異常行為的原因可能是少量缺鋅。一家三口折回了老家,奇怪舉動依然存在。2006年的4月,父母帶著天昊來到北京。經北京兒童醫院確診的結果是, 天昊患有自閉癥。消息一出,猶如一塊巨大的石頭砸在了夫妻倆身上。他們的孩子成了特殊人群,他們也將成為一群特殊的父母。其實,像天昊和趙林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隨著醫學檢測水平的提高,中國目前確診的自閉癥患者已達180萬,其中兒童自閉癥人數接近40萬。一次未知世界的科學探索“雨人”六大謎團據深圳市自閉癥研究會對深圳市孤獨癥人士現狀的一項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自閉癥孩子智 力低下率86%,與國外學術界報道的80%接近。有17.2%的仍不會說話,其中7歲以上的兒童仍有14.9%不會說話。僅僅0.8%有接近正常的語言交 流功能;運動能力評價上,35.6%的被認為明顯低於同齡兒童;71.2%的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比同齡兒童差;只有7.1%的孤獨癥孩子能獨立外出購物。是 什麽導致他們行為異常,無法用正常方式與人交流呢?疑問一:自閉癥如何導致?自閉癥最早被發現於1943年,那時被稱為“情感接觸孤獨障礙”,現在也叫“孤獨癥”。上個世紀中葉,在一部分母親身上發現,她們感情表現特別冷淡,因此,就有研究者把自閉癥歸咎於這些不關心孩子的“冰箱媽媽”。然而“冰箱母親”理論後來被駁倒。被廣泛接受的一種看法是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可能導致幼童患上自閉癥,但這一點也沒有找到科學根據。現在,有研究者認為,遺傳因素是導致這種疾病的癥結所在。關於雙胞胎的研究尤其令人信服地展示了這一事實―――如果雙胞胎中的一個是自閉癥患者,那另一個患上同樣疾病的可能性介於80%-95%。而美國研究者最新的研究,懷疑幼兒長時間看電視很可能會誘發孤獨癥。直至今日,自閉癥已被認定將終生伴隨,但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的自閉,科學界依然無法得出統一、確切的答案。疑問二:自閉是種性格缺陷嗎?經過十多年和自閉癥家庭的接觸,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所長田惠平發現,所有典型的自閉癥兒童都會有語言障隘、刻板行為兩大特征。有些孩子會在某一方面遲鈍,而一方面超常。田惠平發現,自閉癥和性格沒有關系,他們當中性格有開朗的,也有安靜的,既有外向的,也有內向的。根據她的觀察,自閉與智力狀態沒有直接聯系,自閉癥本身不等於智力障隘,因為在他們當中,有特別聰明的例子。疑問三:自閉癥是否有藥可救?自閉癥病因無法明晰,醫生用藥時,只能嘗試一些輔助治療的藥物,並且,這些藥物治療僅對個別癥狀可能有效,如短期嚴重失眠,可用安定,有攻擊行為,可用奮乃靜,促進腦功能的藥物可選用腦複新、腦複康,或γ-酷氨酸;利他林對治療孤獨和語言障礙也有一定效果。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複協會副會長賈美香曾診斷過很多自閉癥兒,但她透露,我國尚沒有一個專門從事自閉癥科學研究的機構,並且,自閉癥不是靠藥物就能治愈的,主要是康複訓練。此前有報道,白鯨、狗等動物都能夠輔助治療自閉癥。賈美香認為,這些方法雖然對個別患者有用,但還沒有經過科學論證,缺乏臨床試驗,因此,目前還沒有被科學界認可。疑問四:自閉癥是否天生?田惠平告訴記者,自閉癥天生會有,但後天沒有進行培養,會導致“二次行為障礙”,從而使一些自閉癥的古怪行為越發被激化,甚至伴有破壞性。疑問五:“高知”人群更易出生自閉癥後代?有報道稱,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出生的孩子患自閉癥的幾率更高。田惠平解釋說,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不排除是只有在發達醫院能夠識別自閉癥的原因,而農村不具備識別病癥的社會環境和經濟基礎。田惠平說,發病率和地域無關。比如,新疆、西北很少被發現有病例,但並不代表那里沒有自閉癥孩子。就目前發現的更多病例看,這些孩子是來自各個地方。疑問六:自閉癥是變種的進化人類?究竟是什麽在左右自閉癥兒童的行為?今年9月21日出版的《神經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科學家已經發現,一種有關遺傳缺陷分子會使大腦信號中斷,並導致自閉癥。一旦認知加工出現問題,孩子的行為就會失常。這項研究意味著自閉癥和大腦的損傷有直接關系?賈美香回答記者時說,目前,這只是學說,還不能完全被證實。與此項研究發表的同時,另有一種說法認為,孤獨癥和生物學的關系更密切一些,比如說 和基因突變,以及家庭遺傳有一定關系。美國田納西州Vanderbilt大學對1200個家庭成員進行了調查研究。他們發現,一種基因變異的功能是在腦部 發育中調控免疫系統和修複胃腸系統,而所有這些體系能夠使得兒童患有自閉癥。但科學家承認,這項研究目前僅僅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以觀察自閉癥的起 因。有專家認為,基因突變是人類進化的誘因之一。自閉癥的天才和與人類社會格格不入的行為方式,究竟是人類進化還是倒退的體現?自閉癥的研究仍然存在太多的未知。隨著被發現的自閉癥孩子數量的增多,人們不得不投入更多關註,著眼於如何幫助這些孩子和家庭擺脫窘境,或者是更好融入正常社會交往中來。一位自閉癥孩子的母親近半數父母不願承認孩子自閉事實“雨人”父母亟待專業培訓“孩子的自閉癥是終生的,你們來接受培訓並不能改變這個事實,而只是學習如何與他們 正常交流,這也許要花費你們畢生的經歷……”11月13日下午,一個偌大的由餐廳改良的簡陋教室里,坐著一群特殊的父母,其中包括接受記者采訪的天昊和趙 林的父母。他們大多30出頭。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卻露出同一種表情,那就是茫然。據深圳市自閉癥研究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只有56.3%的家長接受孩子 被診斷為孤獨癥,27.2%仍然處於矛盾狀態,還有16.6%仍然不能接受。他們也許還沒有意識到,當一個家庭,莫名其妙地誕生了一個自閉癥孩子,就必然 是場災難,就像被判無期徒刑。那些表情茫然的父母出現在位於北京朝陽區東旭新村星星雨教育研究所里。所長田惠平正在為新一期自閉癥兒童家長培訓班開始第一課時。50多名家長將接受為期兩個半月的培訓,由於人數的限制,還有成百上千的家庭在等待有限的培訓名額。田惠平自認為給這些年輕父母們的告誡並非惡意,因為她也是一位自閉癥兒童的母親,在她年輕時,同樣經歷過近乎絕望的歷練。如今,她已經能堅強面對,她說: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叫韜韜,一個叫“星星雨”。田惠平的生活本是一帆風順的,1982年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大學講師,結婚生子, 出國留學,一切都很如意。可就在1988年赴德歸國之後,生活發生了轉變。田惠平發現兩歲半的兒子韜韜學習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遵循一個常規的學習過程, 不會從單詞、句子開始,回答問題,並且伴有一些行為異常。“那時,我想誰家父母都不會想到會是什麽原因。”田惠平回國後,帶著韜韜前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 院檢查,知道是得了自閉癥。田惠平帶著孩子來到北京大學第六附屬醫院兒科再次進行檢查,醫生只用了短短20秒時間就確診,韜韜患有自閉癥。一同被確診的有6個家庭的孩子。在那個年代,年輕的父母都無從了解這是種什麽病。後來經過多方打聽,田惠平知道了自閉癥幾乎無法治愈。“我的孩子是‘雨人’!”接下來的日子里,田惠平在絕望中掙紮,她甚至想到了帶著孩子一起去死。希望、失望和絕望交織的狀態折磨著她,她花了兩年的時間來說服自己為什麽要活。最終,重慶人執拗的個性讓她選擇了面對。1997年,田惠平在北京創辦“星星雨”, 專門輔導自閉癥兒童的家長如何與自己的孩子溝通,成為中國第一家專門為孤獨癥兒童服務的教育機構。當時被確診的那6個家庭正是“星星雨”的第一批學員。韜 韜在“星星雨”長大,今年已經21歲他,在北京的一所培智學校寄宿學習。在“星星雨”的十年間,田惠平接觸到3千多個自閉癥兒童的家庭。年輕的父母們大抵都 在田惠平面前哭訴過。深圳市自閉癥研究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56.3%的家長接受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癥,27.2%仍然處於矛盾狀態,還有16.6%仍然不 能接受。因為,他們無法知曉孩子會在下一秒做出些什麽。一場沒有盡頭的救助中國“雨人”救助正趨於國際標準化由於藥物對自閉癥基本不奏效,人們正在嘗試用其他療法,比如音樂治療,圖片交換系 統,ABA(自閉癥行為訓練標準)等等。由於孤獨癥個體差異太大,這些方法也只能因人而異。值得期待的是,在中國,已經逐漸興起了許多幫助自閉癥兒童生存 的機構。其中一些主要以照看自閉癥兒童為主,而“星星雨”這類機構是專門為培訓自閉癥家庭的家長而開辦的。據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所長田惠平介紹,ABA是一套完整的國際化訓練標準,老師們會根據標準,指導家長們如何給孩子下發指令。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馮雲紅告訴記者,一般情況,家長培訓班每個班有8-10個小朋 友,這些孩子根據自閉的不同程度進行劃分。培訓期間,孩子要接受諸如運動、遊戲、韻律等方面的課程。手工課會教孩子們用橡皮泥捏人、塔積木、拼版、折紙等 等,以鍛煉他們的協調能力。除此之外,還有點心課和水果課。這些課都要求由家長陪同,孩子來完成。這樣的課程會讓孩子知道如何表達,比如是選擇身體語言,還是口語?另外,老師們還會教孩子一些簡單的規則,比如要學會等待,不去搶別人的東西。每一個自閉癥孩子雖然特點不同,但基本能通過訓練明顯改善自閉癥狀。廈門迦南自閉癥訓練中心的創辦者蔡艷春也是一位自閉癥孩子的母親。她的孩子現在恢複得很好,與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課。蔡艷春與丈夫曾經用近一年的時間教孩子怎樣自己乘公交車。當然,不止是教他一項,而 是在生活中時時刻刻地教,不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雖然效果很慢,但蔡艷春認為,只要堅持總會有所收獲。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複協會副會長賈 美香說,自閉癥越早發現,越早輔助治療好。當自閉癥孩子恢複或者接近恢複到正常孩子的行為能力時,他們承擔正常人勞動的可能性 有多大呢?田惠平說:“針對他們,應該有支持性就業或者庇護性就業。涉及終生障礙人士,國際上有一些詞是很通用的。比如成年以後,面臨就業,生活、居住等 一系列問題,而有兩個詞在他們前面是定語,一個叫‘支持性就業資助’,主要指他們只需要一些幫助,就可以堅持,但前提肯定的是需要幫助。還一種是‘庇護性 就業’,是指需要專門為他們建工廠、設置公寓,照料生活。能否實現這兩個詞,取決於一個社會在這方面做支持和做庇護的能力、體制,以及經濟投入。在這方 面,中國現在基本上沒有相關措施,仍是一個空白。”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姜瑩瑩 陳凡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33

Marc Andreessen:創業需要勇氣和天賦的結合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3/3572402.html
Marc Andreessen 曾在 90 年代創立 Netscape,開發了跨時代的網頁瀏覽器 Navigator,之後,Marc Andreessen 和 Ben Horowitz 聯合建立了著名風投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從成功的創業者到知名風投,Marc 正在用自己的行動改變著硅谷。

以下是 Marc 在參加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一次訪談的部分內容,他就科技與 VC 發展趨勢、企業的基因以及領導力等幾個話題發表的自己的看法。完整訪談可點擊觀看視頻。

我們正面臨泡沫?

在訪談中,主持人首先提及了Marc近段時間對於互聯網是否存在泡沫的表態,問 Marc 對於Facebook收購Whatsapp一事的看法,但是由於 Marc 是 Facebook 董事會的成員,他並沒有就 Whatsapp 被收購直接發表觀點,他認為,上世紀末的互聯網泡沫給整個互聯網行業帶來了沉重的影響,現在互聯網行業正在高速發展,但還沒有到形成泡沫的規模。在 Marc 眼中,近期被人們認為估值過高的公司中,一種情況是公司有著幾十億美元的收入,Facebook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另一種情況是該公司擁有著龐大的用戶基數,市場規模正在急速擴大。

硅谷創業公司發展的3個階段

Marc 將硅谷創業公司的發展分為 3 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此前從上世紀 40 年代到 70 年代,那時候的創業者工作起來十分的辛苦,以至於到了有點極端的地步,IBM 的 Thomas Watson Senior 和惠普的 David Packard 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

第二階段裡,創業公司和風投變得更加專業,他們把重心過度的偏向專業的市場營銷,創業公司甚至可以開除創始人,僱傭職業經理人擔任 CEO,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技術人才不願意待在這樣的公司裡。隨著上世紀末互聯網泡沫的破裂,這一模式也走向終結。

近十幾年來,創業公司呈現出一種相反的發展趨勢,技術人才在創業公司中佔據主導地位,他們以產品為中心,但是對於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方面較為欠缺,因此 Marc 在投資時,不僅帶來資金的支持,也會在管理方面幫助企業更好地成長。

如何處理技術合夥人和職業經理人的關係

Marc 認為有兩種比較好的模式來處理技術合夥人和職業經理人的關係。一種是技術合夥人擔任 CEO,而職業經理人來擔任二把手來幫助整個公司良好地運營。另一種方式則是由職業經理人擔任 CEO,但是對於技術合夥人的意見也要充分的尊重。總之,在創業公司中一定要處理好技術合夥人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係,兩者相互協作,可以產生 1+1>3 的效果。

事實上,Marc 近些年在投資創業公司的時候也一直是這麼實踐的。很多創業者每天面對的都是代碼,之前並沒有做過管理者,有一些甚至都沒有在其它公司工作過。因此,Marc 會在公司董事會安排經驗豐富的管理者,一旦公司遇到困難的時候,過來人至少可以說說自己的經驗教訓,創業公司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此外,創業公司還需要維護良好的社會關係網絡,例如與其它科技公司的交流,與媒體的關係等,因此 Marc 投資時,也會在這些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

如何選擇投資對象

每年 Andreessen Horowitz 大概會收到 3000 多份融資申請,他們會篩選,剩下幾百個,然後再認真考察其中的一些決定投資。

在審視一家公司的時候,一條標準就是,按照頂尖風投機構的標準看,這些公司是否值得投資。

但是,最終決定投資與否的還是看創業者本身如何。Marc 非常注重創業者身上是否有兩樣特質:勇氣與天賦(courage and genius)。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實踐中卻很難做到。

勇氣意味著創業者願意不斷嘗試全新的事物,不畏懼失敗,也不會為自己的失敗找各種藉口,而是對於成功充滿決心,在創業的過程中,會強迫自己不斷地嘗試全新的事物,有足夠的勇氣迎難而上。

而天賦這東西卻是強求不來的。創業者如果只有勇氣沒有天賦可能還是能夠向前,但是如果只有天賦卻沒有勇氣去做最終只會一事無成。所以 Marc 在考察創業者的時候會尋求勇氣與天賦的巧妙結合。

Marc 認為,真正值得投資的創業公司應該有著突破性的創意(big breakthrough ideas),也就是說這個創意的發展是不可預知的,甚至是很瘋狂的。這也需要 VC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新東西。Marc 所不認同的是那些模仿他人的做法,例如開發一款針對小狗的 Snapchat,或者是某個垂直領域的搜索引擎等。真正的創意應該是讓投資人自嘆不如的。Marc 曾遇到一個項目,創始人研究了五年,在給 Marc 他們做展示的時候對產品表現得非常自信,他對待風投的態度甚至是有些輕蔑的,認為自己研究了 5 年的產品,你們坐著聽了 20 分鐘就想對我指手畫腳了?Marc 表示他非常欣賞有這種能力和底氣的創業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69

有智慧不如趁勢,有天賦不如遇到大時代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80&extra=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19 17:43 編輯

有智慧不如趁勢,有天賦不如遇到大時代
作者:風吹江南


很多人其實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他們是怎麽賺錢的,很多人都會把自己都成功歸結為能力的結果,事實上這個是最大的可悲……

我自己一直在反思這些年里的很多事情,突然發現所有的成功失敗,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個人能力決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趨勢給決定了,我很多年前寫了篇叫《我為什麽看空中國股市》,里面我提到我自己為什麽離開股市,突然只是因為覺得我這個人能力不如別人,勤奮不如別人,運氣不如別人,我憑什麽跟人在一個能力充分競爭市場上賺錢?我唯一盈利性的機會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豬都會賺錢的時候,我才有賺錢的機會啊。也就是風口來的時候,例如06年,例如09年,那時候,滿大街都會聽到誰賺了多少,賺了多少,於是我就能有機會賺錢了,如果在一個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場上的時候,我發現賺錢一般都是辛苦錢,也就是跟人比體力才能賺錢,花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調研,那些都是辛苦錢。而可悲的可能是競爭越充分的市場,你會更可悲的發現你即使很辛苦了,也是不賺錢的。

後來衍生出去看很多問題,發現其實不單是股市,任何行業好像都是差不多,2002年的時候,我們很多同學離開了中國去美國讀書,都是名校啊,牛逼的一塌糊塗的名校啊,我們這些垃圾被留在國內,十多年過去了,我們這些垃圾在國內啥事情也沒幹,結婚生子,然後沒事只能買房子,一套兩套三四套,然後就發現那些國外讀了n年的書的同學們可能就比較悲催了,回國可能一套房子也買不起,是我們能力強麽,不是的,是因為我們趕上了好時候,中國大發展都格局里,能力其實是不需要的,我們自己也很悲催的發現,回老家去,甚至不如那些沒考上大學的同學們,他們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就開始闖蕩江湖,更早的接觸社會,更早的在外貿領域做業務,而你因為可能是大學畢業,選擇也比較多,反倒不如他們有更好的積累,尤其在過去十年賺錢最多房地產行業,一般比拼的其實也是膽魄而非能力,我們東陽是建築之鄉,很多人很小就跟著走南闖北做工程,然後在過去十年里,一個個都賺了很多錢,反觀我們自詡名校畢業,其實是不如他們的,當然現在趨勢也在變化,互聯網出現的格局里,房地產衰退之下,這個趨勢不同了,盈利邏輯也跟著變化了。

我前些日子碰到一個ut出來創業的小夥子,當年ut 可能在全國招聘的為數不多的本科生,他打敗了無數的人終於擠進了ut,而那些被他打敗的人,黯然的走進了阿里的大門,彼時的阿里容納了一幫烏合之眾,很多都是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名校幾乎沒有,十多年過去了,那個進了ut的天才,現在要出來創業了,那些沒辦法只能去阿里的人,一個個身價過億要給那些牛逼哄哄當年逼的他們無路可走的牛人們投錢去了,能力決定一切麽?好像還真不是。

前些日子,跟黃曉捷師兄談話,他談到他2001年在五道口讀書的時候逃課去賣空調,希望發家致富,結果賣了一年多,曬得黑黑的回學校,然後說了一句話,叫辛苦不賺錢。跟我所思考的幾乎是一致的,這簡直就是句真理,這個世界上,賺錢的事情,從來不是辛苦的事情。你們比辛苦,比的過那些富士康的工人麽,比得過農民伯伯麽?但是他們比你更賺錢麽?所以世界上,如果一個行業要靠比能力來賺錢的時候,你會發現好像賺的只能是辛苦錢了。更苦逼的是甚至很多人還賺不了辛苦錢,例如現在一堆苦逼的淘寶電商。

現在創業的人很多,我一直都跟大家說,創業有時候選擇大方向很重要,因為賺大錢和賺小錢說白了,其實都會很辛苦,都很艱難,你路邊開一個小店鋪要做成賺錢,其實也不見得比做好一個國有企業要容易到哪里去,都不容易,但是同樣辛苦,結果是截然不同的,這個時候,大格局大趨勢就顯得非常重要,盡量去做一些趨勢性的機會的事情,市場整體向上的機會,只要做的稍微好點,總還是有機會的,而有些行業,你在怎麽做,其實都註定了最終的結果都不會好。我們做投資的要去投資一個賺的是辛苦錢的時候,那就會發現我們賺取的只能是社會平均回報率,於是我們到最後發現得出的結論其實也還是盡量淡化能力的重要性,更多看中趨勢性的投資機會,在大趨勢性的格局里,在進行一定程度的鋪量投資,能力無法量化,很難確切的預測,而大趨勢的視野還是有一定的邏輯可循。

周鴻祎有篇文章貌似是說,趨勢之下無可抵擋,孫中山很多年前有句話叫,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意思就是任由你在牛逼,你也無法對抗歷史的潮流,這就是趨勢的力量。但是問題來了,趨勢到底是什麽呢?

趨勢是什麽很難定義,我們其實看趨勢這個東西吧,倒是有幾個特征挺有意思,第一個特征其實是趨勢只有在將起未起的時候,才有意義,太早看到趨勢其實毫無意義,你會錯過太多的東西。也是為什麽很多聰明人都賺不到錢的原因,趨勢看到了最後就是虛無主義者,因為覺得這個也就這樣那個也就那樣,都沒啥意思,看的太遠的人,其實挺適合做先知,當然也很容易成為先烈,看的太早的悲催案例太多了,意義更是不大,哥白尼在中世紀就看到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於是就被火燒死了,太多太多聰明人死在了不在當下生活的故事里去,等好不容易撐到風口來的時候,他已經先沒了。

而如果,趨勢都被人看到的時候,其實趨勢的意義也就沒了,當真理都被大家接受的時候,真理就會淪落為常識,你已經沒有任何機會和優勢來成為一個布道者了,在現實中也有挺多好玩的事情,前些日子聽到一個農民說,政府讓我們種蔥,我們就種蒜,政府讓我們種蒜,我們就種蔥。這個就是極為簡單的樸素的趨勢性發現的案例。當趨勢被所有的人都看到的時候,你其實只能回歸到賺辛苦錢的邏輯里去,記住辛苦錢往往不賺錢的真理吧。

在這個特征里,我們收獲的東西是什麽呢?是提前預判很重要,因為只有在人們尚未發現,而你卻提前發現,也提前動手了,那你或許能有先發性優勢。這里挺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其實都能看到一些趨勢性機會,但是能下手的人其實也不多,看多做空,看空做多,甚至看而不做的人,其實都挺多,我們經常聽很多人說,當年我怎麽怎麽看對了,但是這種看對了,跟你有啥關系麽,屁關系都沒有,總體來說,愛折騰的人,勝算更大,未來的創業很大程度上會比拼試錯的次數和成本的綜合。尤其是趨勢留的時間窗口越來越小的時候。

我感覺我自己算是在金融領域這幾年稍微有些薄名很大程度上還是做了些預判的吧,回頭看兩年來寫的一系列金融文字,還是很大程度上預判來我國的金融經濟形勢,也對一些企業做了整體性的判斷,大體還是經得起推敲,實踐也在不斷的驗證一些當初的觀點。

我2011年提出經濟形勢下行,金融去杠桿化即將開始的情況的觀點,持有貨幣現金是相對合理的理性選擇,現在基本上也得到了驗證,最近很多人都在提說企業做好過冬的準備,其實現實的情況是,如果過去兩三年前不提前準備好過冬,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半截子入土了,也就無法過冬了。尤其是杠桿很高的金融企業,難度更大。一個普遍性的經濟下滑趨勢下,金融的整體性盈利格局是很難維系的,整個邏輯鏈條其實是很簡單清晰的,難度就在於你怎麽判斷經濟下行的格局,尤其是在2011年還不是很明顯的市場情況下,樂觀氣氛濃厚的2011年里提通貨緊縮的確是不太容易讓人接受的觀點。

我自己對金融行業得簡單理解就是金融很大程度上看天吃飯的行業,在普遍性不賺錢的市場里,你金融機構要實現盈利,難度其實很大,這種典型看天吃飯得行業得合理邏輯就是能賺錢得時候,狠狠得賺錢,不能賺錢得時候就回家休息,遊山玩水。不跟大趨勢做對抗,當然不是說大趨勢不好,你沒有賺錢得機會,只是這種機會會很辛苦,好漢不賺六月錢?火中取栗得事情玩他幹什麽呢?

我過去幾年在四川一個高利貸培訓班,我一直都是這個觀點,很多學生都問我,那我們怎麽辦呢?難道等死麽。我其實不是很想的明白得是,為什麽不做就是等死,不幹事情,難道就不能休息睡覺?為什麽要每天把自己弄的累死才心滿意足?事實上,與其在家勤勤懇懇到處作風控放高利貸,不如跟著我遊山玩水,騙吃騙喝,這個花錢一年能花多少?

我承認,我的課程一直不太被人喜歡,因為這個世界做個說實話的人,向來都不討好,說實話尤其說難聽的話的人,往往都挺可悲
當年袁紹官渡之戰,謀士跟他說,不能打,不能打,一定敗。袁紹不聽非要打,還把謀士關了起來,後來果然敗了,別人就跟謀士說,主公敗了,真該聽你的話啊,回來會感激你得。謀士就嘆氣說,不是的,如果主公勝了,一定會很高興,然後天天奚落我,罵我神棍,我還能活命,如果敗了,他一定會覺得面子掛不住,反倒把我給殺了。沒多久就應驗了,這個世界沒人喜歡說真話,的確是有道理的。不過好在我是自由身,這個也是互聯網帶來得好處,就是你喜歡聽就聽,不喜歡聽就不聽,關我屁事。

好像扯的有點多,但是兩年過去了,隨著民間金融出事越來越多,其實基本可以驗證一個觀點就是,我們過去維系金融體系蓬勃發展的市場性基礎在坍塌,從過去三十多年來看,維系我國信貸金融體系的基礎其實是市場的企業一直是賺錢的,我們八九十年代,企業能賺錢,無論你是擺地攤還是生產物品,都能賺不少錢,2000年以後,生產可能本身不賺錢了,但是資產升值所賺取的利潤甚至比單純的生產本身還賺錢,使得你過去的金融體系,無論是低利貸還是高利貸都可以被收益覆蓋,企業只要賺錢,金融機構你怎麽玩,都不會出問題。

但是現在的市場的可怕之處在於誰都不賺錢,在一個整體不賺錢的市場里,金融的邏輯則永遠無法實現,企業賺了十塊錢,還你三塊錢願意,但是總共賺個三塊錢給你兩塊,估計就心不甘情不願了,如果虧錢了,要還你三塊錢,基本就是跑路的格局,所以談金融困境很多時候首先要談的問題是經濟問題,都不是本身單純的金融問題,核心是你信貸供給無法解決企業是否盈利的問題,目前市場企業為什麽不賺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整體性的產能過剩,這個問題恰恰是非金融命題可以解答的,你放水也好,扶持也好,都無法消耗整體性的產能困境,這樣的市場里,去產能成為了必然的格局,去產能是成本很高,代價很大,而放松金融恰恰不是去產能的邏輯,如何理解金融扶持呢?如同一桌子人嗷嗷待哺都快餓死了,怎麽辦?現實的選擇應該是餓死一部分人,然後給剩余的人支持,這樣就能延續下去,而金融放水是什麽?放水就是如同來一場盛宴,給所有的人一起吃,然後呢,強壯的和不強壯的,是都能吃一場飽飯了,但是結果呢?結果其實是一起死。如此現實殘酷,怎麽選?不知道。

某地區政府呼籲救市,我跟他說,其實現在的救市其實說一場懲罰好人,保護壞人的制度,是惡制度,為什麽呢?許多規範經營的好企業,其實過去幾年都挺安分守己的,反倒是很多不安份的企業過去幾年一直在擴杠桿,沒節制的借錢,還大打價格戰,浙江很多企業一直以低於成本價格銷售,目的並不是為了產品獲得利潤,而是以此為基礎向銀行融資,進行其他領域的投資,他們的存在本來就讓那些安分守己的企業很難生存了,現在出現問題了,結果要去救他們了,那不是扯淡是什麽呢?壞人總是得不到懲罰,好人總是得不到保護的市場,最終就是大家都一起變壞吧。

現實還有些好玩的邏輯,市場上生產企業不賺錢的時候,我們其實就會發現,市場流動性會挺好的,為什麽呢?因為很多企業因為生產不賺錢,不但不會借錢擴大生產,反倒會擠壓出很多錢出來,於是形成了今年二季度三季度的信貸規模下降的情況,好人都不借錢了,因為借來的錢如果無法賺錢,好人為什麽要借?那麽借錢的是什麽人?是已經陷入困境的企業,流動性出現問題的企業,才需要借錢維系流動性,避免不崩盤,而這部分企業,銀行又不敢借錢,於是就出現了存貸規模雙降的情況,很現實的市場就是如此。

那麽這份生產中流出來的錢去哪里呢?安分守紀的情況下,應該是趴著,但是現實其實大部分的資金都不會安分守己,於是這部分錢,一部分成了遊資,到處突擊,尋找投機性機會,美其名曰做金融。另外一部分,其實是去了互聯網領域,兩個邏輯可能合一,互聯網目前如此火熱,恰恰反應的是整體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對渠道的依賴,互聯網電商就是突出的表現,第二反應是錢無處可取,追逐目前市場最大的熱點,互聯網,猶如黑暗中的燈塔,現實越殘酷,燈塔就越是明亮,然後大家飛蛾撲火。

今年創業市場非常火熱,大量的vc成立,是個人都成為了投資人,都希望投資出一個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等,一邊是實體的不景氣,一邊是創業氛圍的濃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個邏輯其實是相同的,實體越不好,資金就越擠入具備想像力的行業中。這個邏輯其實暗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陽謀,就是政府鼓勵和希望市場上的錢都盡可能盡快的被消耗掉,這是一場消滅錢的運動,我們可以理解成是金融去產能過剩的邏輯。想看這個邏輯的可以看我之前一篇文《只談邏輯不談對錯》,這里不多說了。

我們在回到趨勢這個話題里去,趨勢的背後其實反應很多問題,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阿里如何牛逼,如何牛逼,其實這個話題怎麽說呢?在一個趨勢起來的時候,乘風而起其實難度並不如想象中大,在新興領域並不需要太大大努力,就能較為輕松的擊敗固有規則體系里的王者,蘇寧曾經是線下的王者,當年股價也是及其牛逼的,但是阿里打掉蘇寧,我並不願意認為是一個企業對一個企業的勝利,他是一個時代對另外一個時代的勝利,每個時代里都有自己的王者,蘇寧代表了互聯網未出現之前的渠道之王,而阿里則是互聯網時代的王者,本質反應的其實是人類走入了互聯網時代,原先的生活作業方式時候對蘇寧的依賴變得不再被需要。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不是蘇寧不努力,不牛逼,而是再牛逼也沒用,你是很好很好的,只是我也不需要了,這個是挺悲傷愛情故事。

事實上這種趨勢性的顛覆市場上有過太多的案例,很多曾經在我們生命中如此重要且認為永遠都不會離開你的東西,其實發現一點點都在離去,這個觀點其實用在阿里、騰訊身上也上一樣適用,你認為永遠離不開的他們,也說不定很快會離去。

想到蘇寧,我突然想起了國美,很多年前黃光裕和陳曉之爭,當時我寫過兩篇文章罵陳曉,回頭來看,我自己當評價是,我依然會罵陳曉,但是我卻認同陳曉當時的思路,黃光裕在牢里寫信要求每年新增門店數量,認為這是核心競爭力,是阻攔人家進入這個行業的高壁壘,門店越多,優勢就預定先,很顯然陳曉不認同這個觀點,他砍掉了很多的不盈利的門店,經營理念之爭引發了他們兩個的惡鬥,不去評價是非對錯,單純從結果來看,我們不得不說,其實黃光裕錯了,在固有規則和體系里,門店越多,優勢越明顯,但是人類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的時候,發現,門店越多,其實你是死的越快的,因為你做的再好再好,人們都不回來了,都不需要你了。而當你認識清楚這個趨勢的時候,你要掉頭的時候,你發現你壓根無法回頭,龐大的門店數量都是你的負擔,而不是你的優勢。你必須先自我革命,讓自己歸零,才能跟人家一條起跑線上,但是人家會等你麽?即使一條起跑線了,你能保證你一定能在新規則下玩得過人家麽?

這個就是可怕的趨勢之爭,不同維度體系里的競爭是極其可怕的,壓根不是單純和純粹的能力之爭了。互聯網其實是個底層革命,改變很多的生產作業方式,從而使得固有生產作業方式上的一系列王者的優勢喪失。因為互聯網這個技術,我們被改變了很多,在很多行業都日益被互聯網的今天,金融業不可避免受到波及,但是事實上金融業由於是低頻交易,他所受到的波及並不如對其他行業影響大,但是又由於金融業的客單價高,這種變革帶來的影響力卻很大。

這里其實我想講下互聯網下,對金融業的幾個趨勢性的改變,我最近很關註眾籌,前幾天跟紅杉資本也談到過這個話題,其實我想說互聯網出現對早期投資的改變是比較現實的,最大的特征就是互聯網使得投資非專業化的趨勢大幅度加強,怎麽理解呢?

原先的社會體系里,投資其實是很高大上的行業,投資人每天打高爾夫,住五星級酒店,一堆人找他要錢,然後他給錢,感覺很爽,再過去那個年代里,錢是極其重要的門檻,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錢都是重要的門檻,你沒個幾千萬在手,做什麽投資,其實幾千萬可能都不夠,創業也是,阿里在十年前拿到了投資基本上就可以把別的競爭對手給滅了,拿到錢和沒拿到錢的競爭壓根不再一個層面上。所以投資人的高大上很大程度上是錢堆積出來的,他選了誰,誰可能就能快速成長,遠超越同行。

但是走到了今天兩個明顯變化,第一個是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有錢人現在都進入了投資領域,隨便個土豪都能拿出個幾千萬做投資的時候,我們發現高大上的投資已經徹底庸俗化了,而且原先被認為是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其實被土豪也沖擊的七零八落的,專業機構估值個千八萬的項目,土豪一進來就輕松把你擊垮,人家以虧了都無所謂的心態跟你玩,你很難玩的過他們,這種業余投資人的出現,對專業化還是有一定要求的行業來說是很可怕的,而互聯網的出現是進一步加劇這個特征,互聯網出現以後,讓更多沒什麽錢的人湊在一起能量甚至超越了土豪。這個邏輯,越來越會得到驗證,而且趨勢呈現加強的態度,大量屌絲拿出無所謂虧得起的錢合投一些靠譜不靠譜的項目,然後拼了命的充當義務推廣員的作用,幫助項目快速成長,我們最終發現,以前一千個人想創業只有一百個人能創業的時代過去了,現在一千個人想創業九百個人能創業了,為什麽,因為市場給了很多的辦法給他錢,錢不是門檻的時候,市場越來越公平,能力競爭越來越充分。

在早期投資格局里還采取傳統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的邏輯,我個人感覺其實難度挺大的,現在的投資是兩頭當孫子,拿錢時候當孫子,投資項目時候也當孫子,我反正是不會去想做這種事情的,給人錢還看人臉色,這種錢不如不賺。

扯淡的有點多,我們再來談談,趨勢的第二個特征是什麽?是隨機偶然不可測。我們看到很多是因為技術的不可替代性,群體性特征的不可測性。使得技術是不可琢磨的,而且群體性特征的興起使得熱點不斷被改變,社會整體的無意識,你很難把握未來趨勢的機會在哪里。關於為什麽社會整體的無意識,可以看我書章節里大數據這個章節。這里不多說了。

我自己觀察和發現,世界上能跟著趨勢賺錢的是兩類人,一類人是馬雲、黃曉捷這樣的人,他們天生具備敏銳的嗅覺,對於市場的理解很通透,而且執行力很強,天生愛折騰,且夠狠,對自己能狠下心來的人,都能成點事情,如果看準來方向,能成大事

還有一類人壓根不存在所謂選擇一說,他們中絕大多數人所謂跟著趨勢賺錢,並不是主動意識的結果,而是被動選擇的結果,他們被社會的洪流拋向了不同的領域,然後就是花落誰家是誰家的格局,有人成事,有人敗事,無非是祖墳冒青煙的結果罷了,94年被下崗的人,後來都能賺點小錢,而那些不下崗的員工,現在估計得下崗了,02年進不了銀行得人,去了房地產或者去了阿里,現在賺了大錢。在過去的十多年里面,我們這個邏輯和趨勢很明顯,決定你是否賺大錢的邏輯,不是選擇,不是能力,而是運氣,對,就是運氣。我一直跟很多人說這個世界,你賺小錢才是能力,賺大錢其實是靠命的,你努力勤奮,現在的社會,讓你能過比較好的生活,但是,並不是努力勤奮就能讓你成為馬雲馬化騰的,命格不再,就別瞎想了。

其實我在臺灣大學做演講的時候提過一個叫中美教育比較的觀點,我們發現美國賺大錢的人都是名校畢業,至少考上了名校,美國要上名校,也是不容易的,都是牛人,但是中國其實賺大錢的很少是名校畢業的,首富也只是杭州師範大學而已,不是說這個學校不好,至少沒有清華北大好,這個大家總是要認的吧。那麽這里說明的問題是什麽呢?

是因為大爆發的年代里,越是底層越容易被拋向不一樣的社會洪流,而不一樣的洪流,往往會有大機遇,很多人沒得選擇,更不會走固有的社會路徑,也就更容易被拋棄社會的大趨勢之中去。我們過去十年的趨勢性機會,不是互聯網,互聯網其實是最近一兩年的趨勢,過去十年的趨勢性機會其實是資產升值,大量的房地產商在過去十年的盈利能力其實是極強的,只是趨勢一旦逆轉以後,互聯網很輕松的就擊垮了這個固有的社會趨勢,不是房地產不行,也不是互聯網太牛逼,而是社會趨勢轉化很快,在過去房地產是趨勢的格局下,你會發現,我們曾經很多年的首富五十強,都是房地產老板,還有曾經的煤老板,他們的出身都極低,為什麽呢?很多人其實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他們是怎麽賺這個錢的,很多人都會把自己都成功歸結為能力的結果,事實上這個是最大的可悲,哪里有什麽能力的結果呢?你剛好在適合的年代碰巧做對了一件事情而已,然後以後就長期堅持這種策略,堅持固有的邏輯去做事情的話,結果可能會死的很慘。

妹的,每次到了正題的時候,就會發現寫不下去了,互聯網改變社會的幾個趨勢,其實幾次演講我都提過,互聯網金融的趨勢性機會到是沒有怎麽提,為什麽呢?是因為底層架構改變的過程中,金融業是隨之改變的,小邏輯必然是服從大邏輯的,所以看清楚互聯網的趨勢性變化,更有現實性意義。



來源:大公館
(作者:風吹江南,仁和智本資產管理合夥人/百度百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67

一個傳統媒體人的吶喊:真正崩塌的是無需競爭的天賦權力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30/150109.html

黑馬說:我是一道自媒體平臺的CEO。我的任務是搭建一個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協助自媒體人在內容、發行和廣告上實現發展,從而成長為真正的媒體。在經過了長達10多年的傳統媒體生涯之後,我滑身進入註定要埋葬傳統媒體的領域之中。

文 | 資深媒體人  連清川
編輯 | 王冀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倍覺落寞與感傷,離棄與背叛。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我和以前一個戰壕里的媒體朋友們,爆發了幾次大規模的“戰爭”:關於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光榮與夢想,傲慢與偏見。
 
不要誤會,以為我的朋友們是老古董,是阻擋新媒體或自媒體新人類艦隊向未來航行的邪惡勢力,也不要以為他們不懂社交媒體,不知道自由與表達權利的公共利益。恰恰相反,他們窮盡一生,恰恰是呼喚一個更加透明、公開和平等的世界的出現。他們的疑問具有不可質疑的正當性:當一群沒有經過嚴格思維訓練、專業訓練和倫理訓練的公民,以媒體的形態向人們發聲的時候,這個世界將走向何處?
 
我覺得這種發問具有前瞻性的原因,恰恰是從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公號的自媒體時代中,缺乏嚴格思維、專業和倫理訓練的公眾聲音,真正地形成了眾聲喧嘩的噪聲時代。人們在龐大的信息之中並非得到了更好的信息服務。實際上,信息服務的提供增加了,信息服務的質量卻下降了。或者說,這是真的嗎?
 
在傳統媒體時代,從黨報到市場化報紙,從時政刊物到時尚刊物,從上星衛視到本地頻道,無一不得遵守基本的從業規範。盡管期間發生了無數起對於新聞和媒體原則的粗暴踐踏事件,但是整個媒體領域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已經逐漸成為行業共識。可惜找到共識不久,傳統媒體就發生了斷崖式下滑,新媒體風行,自媒體當道。
 
缺乏了專業的聲音,缺乏了嚴謹思維的聲音,缺乏了歷經管束的信息生產,自編、自采、自寫、自審的自媒體,能夠擔當這個時代的信息提供商嗎?他們有資格嗎?而他們又將如何形塑我們時代的話語圖景?
 
我在傳統媒體任職時,曾有一個永不褪色的粉紅夢想。我一直期望能通過自己所做的報道、所寫的評論,去改變人們對於事物的看法。我一直堅定地相信,媒體是社會的守衛者,至少是真相的捍衛者,是公共利益的看門狗。興許我是僭越了,也沒有掂量自己的分量。但我終於明白了一件事情:我們所捍衛的,永遠是部分的真相;我們所陳述的,永遠是部分的真理。媒體的光榮與夢想最終其實是知識名利場的自我期許,而對於真相和真理的執著,多數又來自於自我的傲慢與偏見。
 
再次提醒,不要誤會,我並不是意圖否認真相與真理、公共利益與自由思維的守護與捍衛。而是:誰?
 
美國20世紀初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溫德爾·霍爾姆斯曾經寫下一段著名的判詞:“檢驗真理的最好標準就是,一種思想能夠通過競爭最終獲得人們的認可,並且這種真理才是人們願望得以安全實現的惟一保障。”這段繞口令的意思是:沒有一個人、一個組織(其中包括了媒體人和媒體),可以豁免它所認定的真理和真相通過市場競爭來獲得人們認同的權力。而專業訓練這件事情,只不過是在這個競爭中所獲得的競爭優勢而已——它並沒有一種天賦的自然權力給予對真理和真相的終審權。
 
我曾有的那個夢想就是以為擁有了豁免權和終審權,以至於我能夠抱持這樣的信念去教育和啟蒙我的受眾,讓他們相信真相和真理的惟一性。可惜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崛起恰恰憑空搭建起了一個不許特權的市場:您請,這里是競爭。
 
我從來沒有天真地以為真相和真理會真的跟著自媒體從天而降,但是它的確提供了一場自由辯論賽:當眾聲喧嘩沸反盈天的時候,終極投票會使一切水落石出。其實與任何一個時代一樣:時間將讓思維、專業和倫理沈澱,而真正崩塌的,不過是無需競爭的天賦權力。
 
我給我的平臺寫了一句廣告語:每個聲音都有價值(Every Voice Values)。它指的是,每個聲音都有表達的價值、權利的價值和商業的價值。而價值,恰恰是惟有通過競爭才能得以實現。
 
霍爾姆斯在判詞中還說:這是一場試驗,如同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場試驗。的確,還有什麽,比讓每個聲音都可以舒展地表達更加動人的試驗呢?
 
我們即將開始一段旅程。我想和你們一起分享,在這場試驗中的顛沛與榮耀,齷齪與純潔,自由和束縛,解放與奴役。夢想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試驗出來的。
\作者介紹:連清川,資深媒體人,曾先後擔任《南方周末》記者、《21世紀經濟報道》編輯、《21世紀環球報道》副主編、IBTimes中文網總編輯等職。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連清川,編輯王冀,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65%小學生,他們未來要從事的工作,現在還不存在大一學到的學科知識,50%到畢業就過時了現在工作必備的核心技能,35%在5年後會被取代5年內,510萬個工作機會將消失

三月九日,是今年高三生開始申請大學的第一天,也是十八歲孩子對未來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決定。三月也是轉職的旺季。但,你可知道,今年進入大學學到的知識,畢業後可能就過時了;而目前工作需具備的核心能力,五年後,三分之一會被替換掉!

人力出現斷層現在熱門科系,未來不一定搶手

今年一月,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發表了〈工作大未來報告〉(The Future of Jobs)。論壇主席施瓦伯(Klaus Schwab)開宗明義指出重點:五年內,全球出現職場人力斷層!

「有限的淨職缺成長和核心能力的不確定,讓多數產業面臨增員挑戰和人才短缺;這個斷層在未來五年會更加嚴重,」施瓦伯說。

《工作大未來報告》調查範圍涵蓋英、美、日等十五個主要經濟體,共蒐集三百七十一家企業人資長和策略長參與調查,提出在未來五年內全球企業需要的工作形態和職場競爭力。

結果發現,第四次工業革命已讓職場藍圖產生重大改變,現在所需的人才,有許多十年前不存在,十年後所需的人才更可能現在也難以預測。三大趨勢不可不知:

數據一:從二0一五到二0二0年,會減少超過五百一十萬個職缺。在二0一五到二0二0年間,十五個經濟體中的九大產業,將淨消失五百一十萬個職缺。

根據結果顯示,行政庶務、製造業和營建相關是消失比重最多的三類職缺。職缺增加最多的三類包括:業務和財務相關、管理階層,以及電腦、數學相關工作。有些現在很熱門的科系或人才,未來需求卻不如想像的高,例如資訊、科技相關人才需求,在這些人資長、策略長的預測中只是平平。有些領域人才的需求也超乎想像,例如媒體娛樂產業對於電腦、數學相關人才的需求,將排擠傳統所謂的「科班出身——藝術、設計、娛樂、媒體」人才。

硬知識過時從職業分類鑽研所學,不再管用

數據二:近五0%在大一學到的知識,等大四畢業就過時了。

<工作大未來報告> 引用美國科技教育專家麥克柳(Scott Mcleod)和費雪(Karl Fisch)的估算,二00六年時,科技資訊的總量每兩年增加一倍;在這樣的速度下,對一個就讀四年制的大學生而言,大一進去學到的知識,到畢業時有一半是過時的。一0年,資訊總量的增速變成每七十二小時增加一倍,意味著在學校裡學的知識無法在畢業後派上用場,因為多數都過時了。

學校裡傳授的知識和技能,是根據傳統的學科分類,稱為「硬知識」(hardknowledge),但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讓工作內容變得多元,所需要的職能打破傳統學科的界線,導致學校傳授的「硬知識」無法因應,因而過時。

數據三:有三五%核心能力,而二0二0年前會被取代.

<工作大未來報告>從九大產業內的工作群組歸納出九類、三十五種核心能力,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能力會被取代;表示就算現在具備核心能力也不是吃香暍辣一輩子,在五年內極有可能失勢。根據這些人資長和策略長的問卷結果,未來最需求的技能是「複合式問題解決技能」(complex problem-solving skills)。

所謂「複合式問題解決技能」指的是在複雜的真實情境下,能夠解決未出現(novel)或難以定義(ill-defined)的問題。親子教育作家李偉文對此形容,「未來,再也不能從職業的分類來確定要鑽研什麼技術知識!」

<工作大未來報告>中最後建議,光靠教育體制改革已經難以培養學生具備未來技能,終生學習才是唯一解方,而且,關鍵是找出自己的天賦。

關鍵在天賦

從強項發展,才能面對新挑戰

這是有科學根據的。《發現我的天才》(Now,Discover Your strengths)作者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指出,天賦是能帶來效益的重複性情慼、思想或行為模式,讓人願意為他感興趣的事情做好、做滿:這種重複性模式來自每個人大腦內較強的「突觸」 (Synapse,負責連結腦細胞,讓腦細胞溝通)。善用自己較強的突觸,不僅會讓人從事某些特定領域時特別得心應手,更容易啟動後天的學習力與專注力,來應付各種新的挑戰。

一九七五年,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mihalyi)提出的心流理論(flow)也可以呼應這一點,當人們全神貫注的投入一項活動時,會渾然忘我,順著熱情發展,能達到人生的「順流」,締造人生佳績。

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裡,根據蓋洛普總資料庫,針對全球一百六十三國、一百零一家企業和一百七十萬名員工所做的調查,八成員工認為自己擺錯了位置。

去年五月,蓋洛普分析企業中以天賦為業和不以天賦為業的兩種員工,發現前者可能離職的人數比後者少一五%,擁有良好生活品質的人數此後者多出三倍。蓋洛普人才管理資深顧問艾洛特(Gwen Elliot)更指出,企業中以天賦為業的員工越多,企業體質比較強壯,是因為成員的天賦不同,多元化會讓彼此截長補短,一方面降低風險,一方面提高產能.

不妙的是,台灣人從大學選科系開始就反其道而行。

激發學習潛能第四次工業革命,興趣就是競爭力

二0一四年,台大教授王秀槐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一新生調查資料,探討科系選擇的相關議題。她發現,高達三分之一的大一學生認為自己選擇的科系不符合原來的期望;更有四分之一想要轉系或轉學。

政大教育系數授詹志禹分析,現代學牛不了解自己天賦、找不到興趣,學習變得痛苦,自我觀感也漸趨平庸,可以說是「沒有興趣就沒有競爭力」。但如果選擇自己的天賦,願意高度專注且長時間投入,不管多冷門的職業,都容易變得傑出。

當大家擔心自動化、人工智慧、物聯網逐步取代更多職缺,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伯反過來提醒大家;「第四次工業革命不是一場人與機器的競爭,而是要讓工作成為工作者完整實踐潛能的管道。」

認識自己的天賦,沒有年齡的天花板,只要掌握自己的天賦,等於掌握通往未來的鑰匙,永遠不嫌晚。

整理者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02

天賦高手2 超會處理失敗 他們創團購網傳奇

2016-03-14  TCW

地圖日記創辦人,按部就班受教育、進職場,但卻無懼轉彎,如今,國內最快上市櫃網路公司,將出自這對兄弟的手。

由郭書齊、郭家齊兄弟與各自的另一半、四人共同創立的網路電商「創業家兄弟」,旗下包括生活市集、好吃宅配網、生鮮市集、大折扣和3C市集五個網站,是台灣最大的限時宅配團購網。

「創業家兄弟」營收在三年半內突破二十四億,毛利率平均維持在兩成以上,預計今年年底上市櫃,也將成為國內最快上市櫃的網路公司,上市後市值預估一百到一百五十億元之間。

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評論這家公司:「他們創造出一種『小失敗、快失敗』(Fail small, fail fast)的文化和模式,這個來自於創辦人轉化本身特質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弟弟擅解題,待業竟創暴紅網站

弟弟郭家齊從史丹佛畢業後,進入雅虎

擔任工程師,發現無論再努力工作,升遷

卻都有限,最關鍵的是,就算自己對工作

有任何想法,也沒有討論的空間。他從小

喜歡動手做、玩樂高,擅長觀察生活細節,

找出疑問,然後動手解決難題,諸如他偶

然發現住家附近五公里內買不到雞蛋糕,真的花兩天訪談鄰居確認需求,估算出雞

蛋糕的市場規模和市場風險(如被警察開

單),然後上網蒐集雞蛋糕做法和成本,

只差開店這一步。

「大企業上班凡事只能接受指示做事,時間全花在說服別人,」郭家齊說,「只能不停的把事情重複做、加深,總覺得被綁住、無法發揮。」

〇七年,遇到瓶頸的郭家齊離開雅虎回到台灣,當時GOOgle地圖的服務剛上線,加上無名小站帶動部落格風潮,待業中的他難得空閒,他試著做一個跟無名小站完全不同的網站,於是把網路地圖的服務結合了部落格,在臉書還沒開始之前,規畫出第一個有社群功能的部落格網站——地圖日記;「我第一次從無到有把自己的點子創造出來:那種想像力沒有框架的樂趣,是以前上班所沒有的,」郭家齊說。哥哥郭書齊決定與弟弟把點子付諸行動,成立網路公司。經營公司要找到賺錢的模式,就得熱愛冒險且執行力強。

哥哥愛嘗鮮耐挫,跟網路圈超合拍

郭書齊樂於嘗試沒做過的事,而且執行力強.他曾經在某段空檔,寫下十幾條「願望清單」,其中包括媽祖遠境,當年他真的吃睡在廟裡,實踐這個清單。他知道自己不是「天縱英明」,若要達到目標,得要經歷各種嘗試、失敗,才會遇到一次成功,也因此他心態很容易恢復:「小時候我們下跳棋,我哥輸了就會到廁所裡面偷哭,哭完裝作若無其事再找我挑戰一盤,」郭家齊回憶,「他很耐挫。」

當地圖日記面臨經營危機,郭書齊嘗試收VIP會費、賣認同商品、賣廣告、幫廠商辦美女選拔行銷,最後試團購,過程中被員工抱怨「變得太快」、會員罵「變商業化」、「愛錢」、被同行嘲弄「缺乏創意」,也會被消費者抱怨服務欠佳,郭書齊總在第一線很快接納現況,一旦發現改變無效,立刻嘗試下一個,不被負面情緒困擾。這個特質剛好在網路以秒速變化的世界裡,融入得沒有障礙。

「我會動手做東西,但是我不喜歡大組織也不喜歡管人,對商業也沒有興趣,」郭家齊說,「我跟我哥很互補,他很擅長面對人際相處,光有我把產品做出來,公司是不會成功的。」

「因為嘗試新鮮的做法很好玩,課本上都沒教過,縮短抱怨的時問才能快點往下一步前進,離成功更近一點,」郭書齊說。

一〇年GOOgle購併地圖日記變形後的「百萬網友團購網」,郭家兄弟從創業者變成專業經理人,日子突然輕鬆起來。

「以前辦公室兩坪多,現在有大辦公室,也沒有比較快樂,這樣的工作我們要做多久?」郭家兄弟仿彿回到過去,成為執行命令的打工仔,他們想念創業從無到有的感覺;半年後,決定再度創業。

第二次創業,郭家兄弟希望自己的天賦能夠更精準的運用。

天賦加上經驗、觀察,郭家齊發現賣服務的團購客層容易流失,很難建立品牌,而平台上如果什麼都賣,邊際效益非常容易遞減,因此他很快定出新網站的方向:一是團購賣高CP值的商品、不賣高CP值服務,二是打破網購平台什麼都有的迷思,以主題式電商販售限量、限時的商品。他們也調整點子執行出來的標準:快速比完美重要。不用做到一百分、六十分就可上線。增加嘗試的次數,以便在最短時間內找出獲利模式:半年之內,創業家兄弟推出十幾個網站,也收掉七、八個,目前看到的是剩下的五個對的網站。

郭家兄弟的例子告訴我們,天賦讓一個人願意投入,進發想像不到的競爭力,如果團體中發揮天賦的人越多,競爭力便會轉化為高能見度的成功。

撰文者單小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03

實踐指南》爸媽、上班族、公司都該知道 從0到65歲都能喚醒天賦

2016-03-04  TCW

天生智力,並不會決定一個人成敗,正確的態度,才是跑完人生馬拉松的致勝關鍵。

教育的英文單字「education」,源自於拉丁文「educare」,原意為「引出」,也就是說,教育本意就是要引導人與生俱來的天賦。但,要如何引出天賦?

被譽為「世界教育部長」的肯.羅賓森(Ken Robinson),其《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一書指出,天賦必須經過四個歷程,才有機會被引導出來,分別為天資、熱情、態度與機會。

對父母來說,除了幫助孩子找到天生的優勢與熱情外,最重要的是建立孩子正確的態度和學習方法,同時創造機會來磨亮他們的天賦。

英國著名教育理論家赫伯特.史賓塞(Herbert Spencer)指出,有系統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培養對事物專注的態度。他舉例,發現兒子對觀察蟻窩有熱情之後,他採誘導方武,以建立螞蟻筆記、陪孩子找書或相關網站擴充相關知識,記錄螞蟻的生理特點,例如吃什麼?怎麼走路?怎麼分工等,一步步幫助孩子專注且投入興趣,最後兒子從觀察螞蟻的小興趣,擴展到其他動植物,建立了積極學習的態度。他提醒,「父母所表現出來」的興趣與態度,會使孩子獲得肯定;相反的,倘若父母表現出過強的目的性,可能會迫使孩子產生壓力而退縮。

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則建議,利用強項帶動弱項,引導孩子更全面的發展。例如她的大女兒視覺學習力強,但數學計算概念差,她就引導小朋友在算數時,一邊動手數綠豆,把在腦中的數字,化成實際可看到的圖像,幫助思考。「人不管到幾歲,都有發展天賦的可能,只要有無限嘗試的機會、環境,」多元作文教室負責人陳安儀就是提供多元探索的機會,讓她的孩子得到正增強。

楊俐容則表示,建議可依照年齡發展,嘗試不同方武來引導自己的天賦,最重要是給自己機會,因為機會就像引線,能把內在的天賦點燃。

撰文者王柔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08

熊本熊之父 公開不敗設計學 專訪水野學 「天賦不可靠,知識才重要」

2016-06-20  TWM

這位日本最耀眼的設計師,創造無數代表作,但從不認為是老天爺賞飯吃,他認為,所謂創意絕非憑空想像,要接納不同的意見,不斷累積知識而成。

「熊本熊,歡迎你回來!」、「真高興看到你復出!」今年四月十六日,日本熊本縣發生大地震,該縣那隻從日本紅到台灣的超萌吉祥物 ── 熊本熊,也立刻在官方網站上宣布暫時停止活動;直到五月五日,身兼熊本縣營業部長和幸福部長身分的它,才開始又到各地傳遞愛和溫暖。

它不只是熊本縣民的精神支柱,更帶來實質的巨額經濟效益。根據日本銀行的統計,熊本熊誕生後的前兩年(二○一一年十一月到一三年十月),為熊本縣創造的收入高達一二四四億日圓。(約三八○億元新台幣)而據熊本縣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熊本熊一一年誕生以來,使用它作為行銷訴求的商品營業額逐年增加,一五年創下一○○八億日圓新高,五年累計則達到二四一九億日圓。

設計出這個最佳代言人的,是good design company創辦人水野學。

他虛懷若谷

設計,就該滿足客戶需要在日本,水野學的其他主要作品還包括NTT DoCoMo電子錢包「iD」的視覺設計、為三百年的老店「中川政七商店」重新打造品牌,與優衣庫潮T「UT」合作。

除此之外,他也為天后級的日本流行樂女王椎名林檎設計官方後援會「林檎班」的標誌,為宇多田設計唱片封面。在台灣,除了熊本熊,一般民眾另一個之前常接觸的水野學作品,是台灣7-ELEVEn自有品牌「7-Select超質選」的包裝。

「日本最耀眼的設計師。」外界如此形容水野學的驚人設計能量。但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這位創造無數經典的四十四歲設計師,在言談之間卻把姿態擺得極低。

他認為,設計的本質是「滿足客戶的需要」,而非自我理念的發想創作;至於所謂「天賦」,則是完全不可靠的空洞資產。

關於自己的成就,水野學首先歸功於他的家庭,一個沒有太多限制的成長環境。「我是獨生子,但並沒有被寵壞。」他笑著回憶,父親的個性是沉默寡言,「安靜到…,我經常不知道父親到底在不在家。」媽媽則是完全相反,「常常說話、常常笑、常常哭,也常常生氣。」由於爸媽都有工作,他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居多,常畫圖自娛。

愛畫畫的他,看似理所當然地考上了日本東京都多摩美術大學平面設計系,但他坦言,努力考上大學的理由並非為了學到更多設計理論,「純粹是想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可以體驗更多人生。」水野學說:「比起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我在大學更大的收穫,來自於有很多自己的時間,累積了各種經驗。」水野學尤其喜歡旅行,國內外各地的旅行經驗,讓他獲益良多。

他跳脫框架

主張設計非個人創作

嚴格來說,水野學是在念完大二的時候,才決定要從事設計相關的工作。他認為當一個藝術家也很好,不過設計師會面對大眾、影響力更大;也或許是受到樂觀的母親影響,希望能帶給人們喜悅。「從當時開始,我對於靠設計貢獻社會這種事就一直很有興趣,也很想快點畢業,當一個大人。」有些人逃避出社會,但是他很高興能離開學校。

靠設計貢獻社會,這個定位,大致底定了水野學和其他設計師的許多差異。

簡單來說,由於把自己的能力看做一種讓社會更好的工具,因此,水野學能夠以更務實的低姿態,看待自己與客戶的互動。

他舉例,學設計的人,常有自己的堅持,於是和企業客戶之間意見不合,甚至發生摩擦。但水野學認為,「設計師的工作,就是要實現企業的願望,所以我從來不會有『自己想法和企業要求不符』的狀況。很遺憾的,很多設計師誤以為這是自己的創作,這是舊思惟,上一個時代的想法。」除此之外,「很多人以為設計或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是老天爺賞飯吃。不過我不這麼認為。設計的智慧,其實是靠知識的累積。」如何才能累積知識?他說:「我愛看電視、愛看書,也愛上網查資料…,任何能累積知識的事,我都樂於投注心力。」創意需要天馬行空的想像,但想像力往往來自於知識的連結,這是水野學的另一個務實。

在他所寫的《品味,從知識開始》(時報出版)一書中,水野學說明了三個能增加知識的有效步驟。

第一, 解析「經典」:找出公認最佳品牌或長青品牌。在找出經典款的過程中,就可以廣泛吸收同類商品的相關知識;而找到經典款在市場上屹立不搖的原因和標準,將有助於推出更好的設計。

第二,是要了解時下流行。流行雖然多半是一時性的、是經典的反面,但如果同時掌握經典和流行,就能迅速擴展知識的廣度。水野學說,自己每個月會看幾十本雜誌,無論男性、女性、財經、甚至體育雜誌都看;在街上看到有趣的事會拍照和同事分享;看到電視廣告或節目時,也會得到許多啟發。

第二, 嘗試找出「共同點」或「固定的規則」。也就是透過分析解讀,精煉出屬於自己的知識。例如生意興隆的店家,水野學歸納出它們的共同點包括:「地板偏向暗色系」、「入口高度適中」、「如果是雜貨飾品店,感覺要有點擁擠」。

呼應「設計並非創作」的說法,水野學不用「作品」來稱呼他的設計,既然是為了客戶的需求製作,他總是以「製作品」或「完成品」來稱之。「所有『完成品』都是令我驕傲的自信之作,但如果以貢獻度而言,『熊本熊』是突出的設計之一。」

他保留傳統

擦亮奈良三百年老店招牌

他曾在《東洋經濟週刊》分享熊本熊的發想過程,強調暢銷商品一定要「具備它該有的樣子」,才能真正抓住人心。例如,如果用一種生物來比喻熊本縣,會是什麼?應該不外乎是熊。既然是日本的熊,應該不會是粉紅色的,而且對熊本縣顏色的印象,多半是黑色。

此外,水野學還做了研究,發現有紅通通的臉頰,像麵包超人、皮卡丘,都會受到兒童歡迎。熊本熊的眼睛,則是參考了很多動物吃驚表情的照片。由此可見,設計不是憑空想像,的確是許多知識的累積。

至於有三百年歷史的奈良中川政七商店,水野學則把自己放到三百年前思考:如果我三百年前接受委託,會怎麼設計?「我常跟顧客說『回到原點』,而不是『做出新意』。」他調查後發現,當時有春日大社,而春日大社的寶物殿有掛軸,上面有鹿,於是他為中川政七商店設計了有鹿的標幟。並不是凡事都要創新,而是要找出最適合,容易讓人聯想的定位。

身為資深前輩,水野學對設計有興趣的年輕人,語重心長地提出建議。「設計現在已經是世界上必須的重要知識和技術。之前設計一直被誤以為是天賦或超能力,可是我認為設計不過是知識和技術。」他進一步呼籲大家重視設計力,「現在這個時代需要設計,因為現代全球的技術力已經相當均衡,要贏得經濟競爭,最好的武器就是設計。

察覺到這件事的企業和設計師,應該就會變成贏家。」

水野學

出生:1972年

現職:good design company代表董事、 慶應大學特別客座副教授經歷:pablo production公司和 DRAFT公司員工學歷:東京都多摩美術大學平面設計系成績:「The One Show」金牌獎、 CLIO Awards銀牌獎等 國際和日本國內大獎日本設計天王 長知識的三步驟1. 解析「經典」:找出市場公認經典款品牌,汲取屹立不搖的主因。

2. 抓準趨勢:擴大知識的廣度,每月看幾十本雜誌,男性、女性、財經等都會涉略,看電視廣告也會獲得啟發。

3. 找共同法則:分析生意興隆店家共通點,透過解讀精煉出屬於自己的知識,例如「地板偏向暗色系」、「入口高度適中」。

撰文 / 孫蓉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