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10問題誠實答阻上位
1 :
GS(14)@2015-06-08 08:40:53■如果上司問你對他的看法,要小心作答。
誠實是美德,不過在職場上切忌太坦白太認真,否則分分鐘有礙上位。回答哪些問題時應「修飾」一番?
1)五年後你在做甚麼?
典型面試問題。研究顯示每份工平均只做四年,因此五年後理應已「過了塘」,但不妨答「現在仍要學習很多,相信屆時有機會幫公司更好發展」,討新老闆歡心。
2)你喝醉了嗎?
一身酒氣會破壞專業形象,任何情況下都要否認,若難以掩飾就索性請病假。
3)你認為某某同事如何?
切忌毒舌,盡量說出同事優點。
4)你好嗎?
好不好都要答「好」,真的很糟可答「OK」,發問者無興趣聽長篇大論回覆。
5)為何轉工?
即使想着「憎死老細」、「想加人工」,口裏都要說「我其實頗喜歡現時的崗位,但是時候接觸新挑戰」。
6)這想法很爛嗎?
若想法已花不少錢,或是老闆忽發奇想,不妨答「這在我們的新市場或會發揮出潛力」。
7)你覺得我這個老闆如何?
覺得老細好要清心直說,否則盡量修飾用辭,用溫和方式表達心中所想亦無不可。
8)你最大缺點是甚麼?
「對自己要求太高」、「是完美主義者」……優點當「缺點」永遠是最佳答案。
9)你剛才去見工嗎?
信不信由老細,但撒個小謊至少可以表示仍尊重對方。
10)某某有濫報開銷嗎?
除非你是會計或管數,否則這問題與你無關,答「無從稽考」就可以。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607/19175125
非常老闆為90後平反一田CEO升職愛揀年輕人
1 :
GS(14)@2015-04-17 08:55:07一個90後女生用WhatAapp即時辭職,更要求僱主支付半個月薪金的截圖早前在網上瘋傳,使90後員工再次背上「沒責任心」、「工作態度差」等負面標籤。《壹錘定音》找來人力資源顧問及公司老闆,評論80、90後員工的工作態度,當中一田百貨行政總裁莊偉忠更為年輕員工平反:「好多分行主任、副主任都係廿幾歲,佢哋有能力我先升佢哋!」莊偉忠的新書《不開會的CEO》出版不久便加印,書中提到的管理哲學備受肯定。被問及對年輕員工的看法,他認為當中不乏熱心工作的人士:「我哋而家有七間分行,二十零歲做主任或副主任嘅都為數不少……佢哋顯示到實力,至會畀我揀出黎升。」他坦言公司不少年輕員工都是因為讀書成績不理想,而選擇從事理貨員等勞動工作,認為只要公司能讓他們看到工作的希望和發展前景,他們便可以有出色表現。不過,莊也遇過無心工作的80後員工;然而在公司的開解和輔導下,他工作上顯著進步:「喺我本書都有提過,叫『80後頹青大逆轉』。佢本來都係成日打機,遲到早退,唔知人生目標係咩嘢。直至我哋畀機會佢,佢慢慢開竅,負責嘅嘢越嚟越多,佢今日已經係我哋荃灣物流部嘅主管喇。」故事的主角阿威曾接受《face》訪問,講述任倉務員時無心工作、經常遲到至險收告信,後獲人事部開解及給予機會,終下定決心投入工作,主動教導人,結果四年內連升三級。另外,雜誌《100毛》創辦人之一林日曦認為:「一個90後有咁嘅message出咗黎,絕對唔等於所有90後嘅,每個年代都有好人壞人,勤力人同懶人,乜人都有。」《100毛》大部份員工是80或90後,林日曦不認為他們特別難管理:「佢哋每個禮拜一、二都通晒頂埋稿,好多雜誌報紙都係架啦,佢哋亦都唔比其他雜誌啲人遜色。本雜誌仲好睇、好笑,咪反映到佢哋工作能力。」安俊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雖然常接到客戶投訴90後員工的工作態度,也有工作態度良好的90後。有開設律師樓的客戶向她反映,新聘請的應屆畢業生很「抵得諗」,常主動加班至完成手上工作,也會在完成工作後主動問上司是否需要幫忙。她呼籲年輕員工不要怕吃虧,主動分擔公司的工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7/19115953
【打工正能量】四個身體語言 證明上司唔妥你
1 :
GS(14)@2015-11-03 08:14:21身體語言會出賣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想法,在辦公室內沒幾多人夠膽拍門當面問老闆對自己的看法,曾出版《Snap: Making the Most of First Impressions, body Language& Charisma》等書籍的身體語言專家Patti Wood就舉出例子,若上司日常和你相處時,經常出現下列幾個小動作,那就證你上司對你印象麻麻,要好自為之了。1.當你坐在他對面時,他沒有移走中間的障礙物當他進入他的辦公室,而你坐在他對面時,如果他很重視你,他會潛意識地把辦公室桌上阻擋在你倆之間的雜物如手機、咖啡杯移走,以確你們中間並無障礙物。相反,若他保持原來的姿勢,例如他本來在書寫的,當你去找他時,他仍然拿著筆,只抬頭回應一下你,那就祝君好運了。2.離開辦工桌閒聊時,他愛站你對面而非旁邊當一個男上司是欣賞你的,離開辦工桌與你閒聊時,他會不自覺地與你並肩而站,那就證明他感到放鬆,他很信任你;相反時刻站在你對面,表示他始終覺得你是下屬,身份有距離。不過一般女性上司自我防衛意識較強,站在同事對面說話比較常見。3.從不去你的座位找你只透過電郵電話短訊溝通如果他信任你,滿意你們的關係時他會不自覺地親近你,平常愛去你的座位找你,只有對你們的關係滿意,有互相基礎他才會這樣。相反,他永不出現於你的座位附近,只透過電郵、電話、短訊與你溝通,要見面也只會把你叫到他的辦公室即他的勢力範圍之內,在他眼中你們的關係好極有限。4.當對話時他常有許多小動作
Patti Wood說一個人的肢體語言破綻常出現於足尖、膝蓋、喉嚨、嘴、眼神及手掌,如果他信任你,他不會有太多小動作。性格自大、無視所有人意見的上司,遇到別人發言時他經常會有許多小動作如郁動足尖、用手摸膝蓋、手摸喉嚨、郁動嘴部甚至手掌都有所動作,如果他平常不是這樣,只是你發言時才這樣,證明他潛意識上根本不重視你。記者:顏美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103/19357481
朝返工午失蹤 青年辭職無交帶專家:應禮貌遞信「好來好去」
1 :
GS(14)@2015-04-27 09:08:11■張志偉(左)說離職也有藝術,最重要做足基本禮貌。
【本報訊】早前有90後打工仔透過WhatsApp「霸氣」辭職,引來全城熱話。從事青年就業工作的青年協會單位主任張志偉稱,以往集中教年輕人求職,較少提及「辭職的藝術」。他指見過年輕人早上仍上班,下午卻去如黃鶴,沒向上司交代;也有父母代子女辭職,「做好呢份工,其實係為咗下一份工行得遠啲」。若想與僱主「好來好去」,要做足基本禮貌,保持良好關係。記者:袁樂婷 陳凱迎
■90後打工仔透過WhatsApp辭職成為城中熱話。
張志偉表示,僱員宜與僱主和同事保持良好關係,離職時須遞交正式辭職信,清楚列明離職日期,並禮貌感謝上司和同事的教導,不妨準備「散水餅」,但切忌於上司埋頭苦幹時遞信添亂。如自覺工作表現不俗,可於離職前向僱主索取工作證明及推薦信,「當然如果你經常遲到早退,就唔好問人拎推薦信」。他指即使是暑期工,僱主早知僱員將於9月前離職,也切忌「落雨收柴」,應預留足夠時間完成獲派工作;如表現良好,將來應徵全職空缺有機會獲優先考慮。
伴侶致電代辭工
環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漢祥表示,從不少僱主口中聽聞有剛畢業的年輕人,上班不久就「人間蒸發」,「有啲連WhatsApp都唔覆,唔做又唔出聲,(僱主)搵來搵去都搵唔到,完全無交帶」。
Manpower Group大中華區副總裁徐玉珊則指,曾聽說有職員由丈夫或太太代為致電公司辭工,「但其實一定要由個職員本人自己確定(辭職),唔可以由第三者代表」。除辭職外,徐指近年有新畢業生求職面試時,由家長陪同到場,僱主一般會擔心這類求職者不夠獨立,聘用機會很微,「擔心第時請咗佢,會唔會連加班都要打返屋企問吓畀唔畀先?」徐提醒,辭職時須向僱主正式交代兼有適當的通知期,否則僱主有權提出索償。她又提醒,求職者有意任職的公司可向其舊僱主查詢,了解求職者過往工作表現,如曾以WhatsApp或「人間蒸發」方式辭職,將會無所遁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7/19127021
高級公僕加薪 中低級或冇份
1 :
GS(14)@2014-09-03 17:42:50https://hk.news.yahoo.com/%E9%AB ... B%BD-222018158.html
【太陽報專訊】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薪常會)
上月公布每六年一次的公務員薪酬水平調查初步結果,顯示高級公務員的薪酬「跑輸」私營機構約百分之七至八,差距高於政府訂定的百分之五,按現行薪酬調整機制可「追收」百分之二至三的薪酬差距,而中低級公務員因薪酬水平和私營機構相距在百分之五內,料毋須作出調整。高級公務員協會要求薪常會按調查結果加薪,中低級公務員團體則指調查在百分之五「劃線」太粗疏,建議將正負差距定在百分之十。
薪常會早前委託顧問比較公務員及私營機構於去年十月一日當日的薪酬差距,發現總薪級表第一點(月薪九千九百多元)至第三十三點(月薪五萬六千多元)的中低級公務員,其薪酬水平與私營機構相距均少於百分之五,按慣例毋須作出調整,惟總薪級表第三十四點(月薪五萬七千多元)至第四十九點(月薪十萬三千多元)的高級公務員,薪酬則「跑輸」市場約百分之七至八,建議一旦獲行政會議通過,預計逾三千名高級公務員受惠。
否認肥上瘦下
薪常會昨日舉行會議討論此事,高、中低級公務員團體對是否按調查結果辦事有分歧。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陳世炯會後表示,協會的調薪要求合理,指薪酬調整機制訂定薪酬差距超越正負五個百分點便要調薪,加上高級和首長級公務員於○九年曾按薪酬調查報告減薪百分之五點三八,故今次只是追回減薪幅度,否認是「肥上瘦下」,又指加薪可維持政府高級專業職系在勞動市場的競爭力。
有分析指出,行政會議一旦今年內通過並且接納按此機制向高級公務員加薪,加上按照今年薪酬趨勢調查報告,建議高級公務員加薪百分之五點九六,正等待立法會十月復會後,於財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意味他們或有望一年內「加兩次人工」。不過,有中低級公務員團體認為,是次調查以百分之五「劃線」是太粗疏。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曾森認為,薪酬調查一般存在數個百分點的誤差,建議將正負差距定在百分之十,但陳世炯反指有關建議有「搬龍門」之嫌,強調「冇理由入咗波先劃條界」。
職場慧眼:WhatsApp說了算
1 :
GS(14)@2015-01-16 19:12:37
科技資訊發達,溝通再無地域時間界限,真正無遠弗屆,暢通無阻理應是好事。自從有了WhatsApp,我絕對相信上班一族不管行業職位,只要有智能,不管功能,幾基本的肯定個個都有。實在真的太方便!申請工作約見面洽、確認,請假包括事假病假大假還有辭職,全部send個WhatsApp搞掂!上司同事究竟有沒有「收到」都不關發訊人的事。有沒有批核批准一樣不關事,假照放事照做,總之通知了就得了。神龍尚且見首不見尾,如今隨時失蹤鬼影都冇隻,教老闆上司同事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一切WhatsApp說了算,是甚麼時候開始?要是發老脾反枱照撈話之你,肯花時間求其發個訊息通知都算畀足面。但對一向提攜栽培的上司,一樣冇情講?明知上司放長假,為了遷就最後下班緊接最新上班日,粒聲唔出在上司放假途中,發個WhatsApp說辭職,再打幾十隻字說多謝送祝福,幾畀面?工作上的交代交接、公司有沒有時間請人,根本不在辭職人的考慮之列。此舉最大好處,是成功令上司心死,他日不必再相見就好。之不過公司人事部從沒有收到正式辭職信,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該員工突然失蹤,不講其他,扣薪水作辭職代通知金是不是理所當然?開會途中其他人發言當中,若無其事拿出手機查來按去,既討厭兼冇禮貌,有幾日理萬機呢請問?不要以為個個都是盲夾蠢,覆來發去忙得如此交關,只不過是約去街睇戲食飯、講是非上網淘寶睇報紙打機,騙得了誰?有時間天長地久send來send去send個沒完沒了,偏偏沒有時間打個電話按個內線直接拆解講清楚,簡直匪夷所思。要是沒有WhatsApp,究竟點算?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116/19004419
【職場秘笈】專家醒你5招面試必勝攻略
1 :
GS(14)@2016-01-15 18:54:46成日話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打工仔新一年想找到更好工作機會,做足準備為上上策。美國職場專家Lynn Taylor提供5個面試必勝技巧:1留意實時訊號(real-time cues)面試官描述具體職位要求時,保持眼神交流,適時展現個人長處、技能和經驗配合工作崗位。2聚焦重點(focus on key points)言簡意賅,重點向面產官描述專業領域與技能,並留下印象。3證明別具投資價值(Prove you'd be a great investment)把握機會向面試官證明自己的市場價值。譬如具體說明你曾為公司開發新計劃令收入增加。4充滿熱情(Be enthusiastic)讓面試官知道內心充滿動力,但切忌太過火。5勿誇大(don't exaggerate)不要在面試中誇大自己功績。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14/19450347
公務員為何加薪再加薪?(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1 :
GS(14)@2015-06-12 08:37:05今年公務員又加薪啦!而且加幅更高於今年薪酬趨勢淨指標0.5個百分點,這是26年來第七次未有跟從淨指標的指引。打工仔加薪當然是好事,但始終公務員的薪酬涉及公帑,所以其薪酬變動是需要有充足的理據和透明度去支持,否則,市民只會質疑改動公務員薪酬的目的,對政府威信可能造成衝擊。政府的運作一向是按本子辦事。背後的理念是以規則(Rules)來管治香港,以減少爭議。在經濟學上,有大量研究已指出,在制訂公共政策方面,應該盡量清晰、客觀和以規條為本,並避免注入太多酌情權(Discretion)的元素。否則,公共政策的效力會被削弱。在每年公務員薪酬調整方面,政府已有既定機制,行政長官和行政會議會考慮以下六個因素:一、薪酬趨勢淨指標;二、經濟現況;三、政府的財政狀況;四、生活費用的變動;五、職方對薪酬調整的要求和六、公務員士氣,來決定公務員薪酬的變化幅度。因為一至五是可以量化,所以是較科學化,而唯一個主觀因素是公務員士氣。從來士氣沒有一個量度準則,這也是調整薪酬機制的不理想之處。調整薪酬另一個較易被批評的地方是沒有一個客觀程式去反映薪酬調整幅度。根據前高官王永平的解釋:「薪酬趨勢淨指標是最重要因素,相對於其他,淨指標有凌駕性,除非其他五項因素出現特殊情況,才可以改變按淨指標的建議加幅。」雖然王永平指出薪酬趨勢淨指標是具最高的參考性,但何謂特殊情況,政府是極少交代,這亦是缺乏客觀的調整薪酬機制所產生的明顯後遺症。為甚麼在過去26年,政府幾次沒有跟從淨指標指引,原因是政府高層採用酌情權去調整公務員薪酬幅度。但過份運用酌情權不但會減低機制的公信力,而且更鼓勵公務員工會不斷向政府施壓,爭取更大的薪酬加幅。如果大家有留意近幾天的傳媒報道,部份公務員工會表明扣減遞增薪點後,薪酬加幅要追到通脹。由於今年薪酬趨勢淨指標均低於今年3月份綜合通脹4.5%,所以公務員工會表明不滿意以淨指標來決定最終的薪酬調整。但筆者要指出,公務員和政府均採用綜合通脹率,這是否一個適合的選擇,大家不妨細心看看以下的解釋。
酌情凌駕機制準則
現在政府是以財政年度最後一個月的通脹率作為通脹指標(比較今年3月份的綜合消費者物價指數和上年同月的數字),這做法是不太理想,原因是以3月的通脹率作為每個財政年度的通脹率是十分粗糙,尤其是單月通脹率是很容易被其他因素影響而出現大波動,所以未必適合代表整個財政年度的通脹走勢,在實證研究方面,學術界多以按年的平均通脹,即是以過去12個月的通脹率平均值,作為通脹指標,因為以平均計算方法,單月通脹出現大波幅也未必影響到結果。另外,自2007年開始,政府在每個財政年度均推出一次性寬免措施,為了剔除這種措施對通脹率的影響,政府統計處在計算通脹時是會先將這措施所帶來的影響隔離,這種通脹是為基本通脹。如果將平均的基本通脹作為通脹指標,筆者相信現時的薪酬調整基制會更具公信力。今年政府和行會決定在公務員加薪方面再加多0.5個百分點,這是否因應現時的政治環境而作出這樣決定?小市民根本難以知道答案。然而,政府官員已承認這加幅是不科學化,但卻合乎一貫機制。看到政府的解釋,筆者不禁會問:「既然是機制,為甚麼不能解釋這0.5個百分點是怎樣計出來呢?」如果是主觀判斷,政府是需要解畫的。另外,因為由於公務員再加多0.5%的薪酬,今年在薪酬的額外支出是大約9億元。但讀者要想想,這個增幅是有長遠影響,原因是薪酬基數也擴大了,即使未來不加薪,但政府每年也要為此而增加薪酬支出,額外的增薪幅度是遠遠大於9億元。筆者認為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是時候作出優化,而今次政府以酌情權加公務員的薪酬也絕對是一項敗筆,希望政府不會重蹈覆轍。
http://acecentre.hk
關焯照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612/19181675
每日8杯 上班族飲水提神減生腎石尿道炎風險
1 :
GS(14)@2016-05-24 10:19:55【本報訊】忙碌的OL工作中途即使口渴,都未必有空停下來飲杯水。飲水對健康其實十分重要,腎科醫生表示,脫水可以引起很多問題,例如精神不集中、容易疲倦、便秘,甚至因血液的水份減少引致低血壓,長遠可增加生腎石、尿道炎風險,故建議上班族培養按時飲水的習慣,每日飲6至8杯水、每杯約250毫升。記者:梁麗兒
腎科專科醫生陳小劍表示,不少上班族因工作忙碌,忽略了身體的飲水需要,建議可利用智能手機app,或預先將一支1,000毫升的清水放在辦公桌,有助提醒自己多飲水,也可制定飲水時間表,確保每日水份充足。尤其每朝都匆匆忙忙趕出門的人,返到公司後,情緒都比較緊張,受緊張的荷爾蒙影響,例如腎上腺素上升,會令人出汗,以至水份流失,此時最好要飲水補充。水份有助新陳代謝,陳指身體若輕微脫水,會令血液濃度上升,有機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引致精神不集中及容易疲倦。打工仔若出現此情況,不妨放下工作先飲杯水,補充水份,幫助頭腦清醒。 至於因工作環境未能隨時如廁,平日較少飲水的打工仔,如職業司機、收銀員、派傳單或銀行櫃台職員等,陳建議除早上起床後要飲水外,可在午飯前或小休前一小時,先飲兩杯水,到休息時段便可如廁,可避免工作中途要去廁所,但放工後更要適當補充水份。長期飲水不足會增加生腎石及尿道炎風險。陳指當身體脫水,尿液的物質會結晶及累積,引致生腎石,影響腎臟、膀胱及輸尿管,常見如地盤工人會較易生腎石,因他們飲水較少,加上出汗太多,令身體容易散失水份,當排尿量減少,便可致尿液結晶及形成腎石。另外,飲水不足令尿量減少,可增加尿道炎風險,尤其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細菌容易經尿道走入膀胱,誘發尿道炎,如飲水足夠,尿量正常,「小便可將細菌沖出嚟」,就可減少細菌殘留,預防尿道炎。
一小時不可連飲4杯
飲水都有方程式,陳指,每公斤體重需要30毫升水份,以一名50公斤體重女士為例,每日最少應飲用1,500毫升、即6杯水。但切忌一次過飲太多水,如不應在一小時內連續飲4大杯水,否則會因血鈉濃度過低,即血液中的水份比鈉多,水份會進入腦細胞,增加腦水腫等風險,引起頭痛、嘔吐、惡心等症狀,即「水中毒」,過往也曾有馬拉松跑手在賽後因狂飲水而出事。想知道自己是否飲水足夠,市民可觀察小便的顏色,小便呈淺黃色,代表身體飲水充足,小便變深色,例如深橙色甚至啡色,則可能是身體水份不足的警號,須多加留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480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