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龐大的偽命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1/wNMDAwMDI0MTgwNA.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0

誰在掌控薩博?龐大入股世爵的四重風險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1/wNMDAwMDI0MTgwNQ.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1

农村市场是庞大而有潜力的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03644.html

一财经日报:从台湾到大陆农村,从1999年到2009年,你以“为弱势者建便宜房子”而知名。这十年里,你大概建造了多少房屋?

谢英俊:差不多有2000多户房屋。

日报:年轻建筑师通常都希望建立个人风格。但你为何会选择“为农民盖房子”这个领域?

谢英俊:其实我们在中国农村所盖的房子的总量是城市的4倍。中国农民在近30年内盖了两次房子。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盖了第一次,最近几年又盖了第二次。这是一个在一定时间节点上就会集中爆发一次的大建设,所以,农村市场是很庞大、很有潜力的。

日报:你为农民、为受灾群众建造房屋,被很多媒体称为“人道主义建筑师”,你对这个称谓怎么看?

谢英俊:我首先是一个专业者,这只是我的工作而已。就我看来,道德就像是空气一样,弥漫在很多地方,有些基本的道理,不需要特别去强调。我要强调的是一个专业的作为。只有以专业作为基础,很多东西才能够实现。

日报:从建筑上来说,为农民造房子带来的最大改观是什么?

谢英俊:首先是造价低;其次,这类房屋具备节能、环保、合理和抗震的功能。我们不是单纯画图纸,从设计、构造到劳动力的组织上,我们都有涉及。

日报:你具体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低价环保呢?

谢英俊:房屋要实现低价,有一个办法就是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但批量生产与因地制宜是很难协调的矛盾。我们探索的轻钢结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可以填充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地方做一些微调。其次,我们所用的材料都是环保的。

另 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协力造屋”的理念,我们发动农民自己造房子,帮他们节省人工费用。可以说,在建造过程中,我们只是为农民做一部分工作而已。当完 成设计之后,我们让他们自己搭建轻钢结构的架子、自己补上各种材料:木头、泥土或者麦秸等等。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全程指导,直到他们能够熟练操作 为止。

日报:你在四川地震灾区和西藏纳木错分别为受灾群众和藏民盖房子,他们的生活有着自己的习俗和观念。作为一个外来者,要介入他们的生活,可能会面对一些沟通、信任方面的挑战,你怎么处理?

谢 英俊:我建造房屋的钱来源于农民和政府,说到底,农民是房子的主人。我们不可能强加给他们任何东西,只是了解他们的需要,然后努力适应他们。现在,农民也 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很多新的技术和材料也要经过革新。但是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并不熟悉。必须有我们的专业作为。建立信任,不是光靠语言,最重要的是行 动。有时候,就通过建造房屋给他们看,用事实告诉他们这样的房子是划得来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72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伯克希爾一季度利潤飆升50%,龐大現金成焦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496
受益於保險業務收益及集團整體的增長,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一季度業績同比激增超過50%。
 
伯克希爾A股的股價在昨日收於160,294美元/股的歷史最高價,而漂亮的財報也為即將於週六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增輝。
 
在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與芒格將回答來自股東、記者和分析師的問題,而問題可能集中在伯克希爾準備如何處理不斷增加的現金,伯克希爾的現金已從年初的420億美元大幅增加至440億美元。巴菲特今年初搞定了280億美元收購番茄醬製造商亨氏的交易,但也表示仍然繼續準備再做一筆200億美元的大交易。
 
巴菲特在他那份被廣為閱讀的致股東信中表示:「芒格和我都已經再度穿起了裝備準備獵象。」
 
伯克希爾本週宣佈其將掏出20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公司International Metalworking Cos剩餘20%的股份,這是其在1996年收購80%股份時所支付的40億美元的一半。
 
然而,FT認為,此類交易對於龐然大物伯克希爾所擁有的現金儲備而言還是太小了。
 
伯克希爾自1967年以來就再也沒有分過紅,這意味著82歲的巴菲特必須不斷的尋求新的投資。
 
伯克希爾一季度淨收益達到49億美元,同比漲幅超過50%。對於業績貢獻最大的板塊來自保險業務9.01億美元的利潤,而去年同期其保險業務利潤為5400萬美元。利潤的增長包含包括與瑞士再保險旗下公司的合約修改帶來的一次性收益2.55億美元。
 
伯克希爾一季度的總收入達到43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381億美元。
 
在今年的大會上,巴菲特還首次邀請了看空伯克希爾的對沖基金經理Doug Kass參會來挑戰自己。
 
今日的會議將是巴菲特的公司與其支持者的一場盛宴,在今年的致投資者信中,巴菲特寫到:
美國蘊含這大量機會。如果你是一個CEO,你有龐大能轉圈的項目但受困於短期的困難,打電話來伯克希爾吧,讓我們幫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23

從聯想控股IPO,從招股書看聯想龐大的產業集團版圖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63

從聯想控股IPO,從招股書看聯想龐大的產業集團版圖
作者:虎嗅  


註:聯想控股昨晚(4月15日)提交了IPO招股書,擬赴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據湯森路透旗下IFR估計,此次IPO預計將於第三季度進行,將募資20億美元-30億美元,有望成為今年亞洲最大規模IPO之一。這個IPO進度符合聯想控股此前說的2014-2016年上市的預期。

柳傳誌此前曾表示,聯想控股上市時的市值將會有一個較大的折扣,原因主要是聯想控股現在的很大一部分利潤來自投資高回報。“屆時想要得到一個好市值,關鍵就在於核心運營資產那部分。”為了保證聯想控股上市後每年有30%以上的利潤增長以支持市值,聯想這幾年加大了對現代服務、金融、化工板塊的投入力度。從目前情況來看,IT收入為聯想控股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而除了IT業務,金融、投資、房地產、投資也為聯想控股的利潤貢獻良多,農業與化工板塊目前是虧損狀態。按照柳傳誌一貫的思路,後者會是聯想控股上市後發力的“二級火箭”?

以下是從聯想控股招股書里采集來的信息,有助於你了解這家龐大的產業控股公司的版圖——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把聯想控股與聯想集團混為一談。

聯想控股業務範圍

聯想控股業務範圍涵蓋IT(聯想集團)、金融服務(正奇、漢口銀行、聯保、拉卡拉、蘇州信托)、現代服務(拜博口腔、增益物流、安信頤和養老、神州租車)、農業與食品(佳沃、豐聯白酒)、房地產(融科)、化工與能源材料(聯泓、星恒電源)、財務投資(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弘毅投資)等

投資情況

對聯想集團持股30.55%;

對正奇持股92%;

對漢口銀行持股15.33%;

對聯保持股48%;

對拉卡拉持股36.44%;

對蘇州信托持股10%;

對拜博口腔持股54.9%;

對增益物流持股94%;

對安信頤和持股100%;

對神州租車持股23.87%;

對佳沃持股92.2%;

對豐聯白酒持股93.3%;

對融科持股100%;

對聯泓持股90%;

對星恒電源持股50.77%。

財務概要

聯想控股總收入從2012年的2263億元增至2014年的289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3.1%,主要由於IT業務和房地產業務收入增加;

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從2012年的22.88億元增至2014年的41.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4.8%;

總資產從2012年底的1979億元增至2014年底的289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0.8%。

聯想控股大部分IT業務和部分農業與食品業務於海外發展,另外還投資美元基金,2012年至2014年,聯想控股53.6%、57.1%、62.7%的收入來自海外。

2014年,IT業務的收入貢獻率為94.2%,金融服務0.3%,現代服務0.3%,農業與食品0.5%,房地產4.0%,化工與能源材料0.7%。毛利率分別為13.8%、19.9%、34.2%、31.4%、4.9%。

IT業務收入由2013年的2305億元增加18.2%至2014年的2723億元,主要由於主要產品銷量增加、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及x86服務器業務後合並了其財務業績。2012年至2014年,IT業務的凈利潤分別為37.02億元、48.23億元、54.11億元。

金融服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5070萬元、9.97億元、13.1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33億元、6.08億元、10.80億元。

現代服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5800萬元、2.75億元、8.5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81億元、2.12億元、10.73億元。

農業與食品業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9.74億元、16.85億元、15.31億元,凈虧損分別為7340萬元、2.01億元、9.48億元,其中2014年白酒業務產生6.21億元的減值虧損。

房地產業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75.35億元、91.42億元、114.9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7.35億元、15.15億元、9.83億元,其中2014年產生7.55億元的減值虧損。

化工與能源材料業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14.61億元、12.82億元、19.09億元,凈虧損分別為7400萬元、2.28億元、7.69億元,其中2014年中銀電化產生4.77億元的減值虧損。

財務投資業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272.78億元、278.72億元、317.18億元,2012年凈虧損分別為5.15億元,2013年和2014年凈利潤分別為21.07億元、21.13億元。

連續三年獲得的政府補助分別為6.06億元、10.98億元、13.16億元。

股權架構

中科院國科控股持股36%;

聯持誌遠持股24%;

中國泛海持股20%;

聯恒永信持股8.9%;

柳傳誌持股3.4%;

朱立南持股2.4%;

寧旻持股1.8%;

黃少康持股1.5%;

陳紹鵬持股1%;

唐旭東持股1%;

董事及高管

聯想控股執行董事包括柳傳誌(董事長)、朱立南(總裁)、趙令歡(常務副總裁),非執行董事包括吳樂斌、王津、盧誌強,獨立非執行董事包括馬蔚華、張學兵、郝荃。

(轉自虎嗅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216

中國同誌產業透視:一個超過3000億美元的龐大市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27/150093.html

黑馬說:6月26日,美國裁定同性婚姻合乎憲法,此舉堪稱全球同誌產業的里程碑事件。
目前,全世界有4億“同誌”人群,他們具有超過3萬億美元的消費能力。其中,中國有7000萬“同誌”人群,消費能力超過3000億美元。未來,中國的“同誌經濟”又會如何演進?

i黑馬曾高度關註中國同誌經濟,並撰文多篇。在全球“同誌”迎來里程碑事件的時刻,此文仍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文 | i黑馬

 
\文明的進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不斷進步的,盡管我們無法用數據量化全世界範圍內大家對這一群體的接受程度,但從輿論導向和社會討論氛圍中,我們明顯可以感覺到:同性戀的被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
 
在社會學領域里,同性戀只是主流社會的小眾群體與話題,但在消費領域里,同性戀卻成為具有強大社交能量與消費實力的群體,這一群體背後所隱藏的商業價值也不斷地被挖掘。
 
全球範圍內,LGBT人口超過了4億,擁有3萬億美元的消費能力(i黑馬註:LGBT是指女同誌、男同誌、雙性戀和跨性別人群)。根據LGBT資本公司的研究,全球前三大的LGBT市場分別是:歐洲8700億美元、美國7500億美元,與中國3000億美元。
 
僅在2013年一年,湯普森的公司可用於投資全球同性戀市場的資金就達1億美元。他堅信同性戀群體的經濟實力不應小覷,不僅僅是考慮到其所帶來的機遇,另一方面也因為這是倡導包容與平等的一種手段,美其名曰“粉色經濟”。
 
雖然同性戀市場的真正規模與範圍難以確定,但截至目前的很多調查都顯示,同性戀消費者通常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這個市場也充斥著很多忠實消費者,他們正在吸引全球不少公司的註意力。“像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這樣的國際品牌看重同性戀消費者,不僅僅是因為這個群體的著裝較異性戀者更為講究,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還是潮流引領者。”
 
中國,龐大的“同誌市場”
 
i黑馬曾采訪目前國內最大的同誌社交應用Blued的創始人耿樂,對同誌經濟在中國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同性戀在人群中占比大概5%,古今中外這個比例都相差不多,整個中國男同和女同的數量在7000萬以上,男同的數量在3000萬以上”。這組數據是耿樂告訴i黑馬的。
 
這個人群的數量之多,超出了我們平時的認知與預估。
 
在中國,同性戀是個敏感的話題。中國對待同性戀群體的觀念經歷了一個緩慢的進步過程。“斷袖之癖”“龍陽之好”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有所爭議,而中國也是直到1997年《新刑法》將流氓罪分解為幾個罪名之後,“同性戀”才被“非罪化”。
 
盡管在1997年之後“同性戀”被“非罪化”,但媒體在面對這個話題時依然是緘口少談為主。2004年12月31日,中國衛生部首次向世界公布有關中國男性同性戀人士及艾滋病感染的數據,消息發布後,引起社會廣泛關註,同性戀話題伴隨著以艾滋病為報道主題也逐漸增多。2005年,第一屆北京同性戀文化節舉行。
 
2008年的奧運會被視為中國“同誌”社會環境改善的一個轉折點,奧運前夕,中國官媒新華社向海內外報道了中國的同誌網站淡藍網的存在與發展。這被耿樂認為是同誌人群創業的一個絕好的契機。
 
慢慢地,同誌變成一種常態的文化,身邊“出櫃”的同誌越來越多,社會對這個群體的偏見也在慢慢消解中。同性戀在中國不再敏感和被受歧視,據百度剛剛發布的移動互聯網數據調查,85後的青年人,對於同性戀的接納程度超過85%,面對近7000萬的同誌群體,這將是一個互聯網領域的垂直細分藍海。
 
在中國的APP市場中,同性交友軟件前三甲當屬淡藍網旗下的Blued ,美國的同性社區軟件Jack'd,和Zank。
 
Jack'd堪稱同性社交軟件鼻祖,進入中國已近四年。但Jack’d作為國外軟件,在中國也表現出各種水土不服,包括使用不順暢,以及不符合中國用戶使用習慣等。
 
Blued的官方數字是1500萬,預計不久將完成B輪融資,估值高達2億美元。行業第三的ZANK日前宣布的用戶規模數為500萬並宣布完成A輪2000萬人民幣的融資。
 

“同誌”消費能力驚人
 
中國人口基數大,同性戀消費市場龐大,據福布斯中文網報道,中國的同性戀消費市場每年可達數百億,jack’d官方公布的數據提到,其全球用戶600萬中有300萬在中國。而且異性戀的社交服務無法滿足這一人群的網絡需求。
 
同性戀做為一種天生的性取向,無法逆轉,這也就說明如果他們接受一個產品的服務有可能成為終身用戶,黏性極高。同誌很難被掰直(就像直男很難被掰彎一樣),因為他們無法在現行法律框架內成家,因此有著更強的社交需求。盡管全球對同性戀有著接納的趨勢,但同性戀的線下社交場合和條件仍舊遠落後於異性戀。互聯網的便利性和隱私性自然可以彌補同性戀的社交空白,滿足同誌的強社交需求。這也是“同性戀經濟”得以在互聯網上出現和發展的原因之一。
 
Blued與舊金山一家調查機構共同開展的《首屆中國LGBT群體生活消費指數調查報告》。i黑馬摘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數據:
 
1、 雖然在中國LGBT人群分布在各行各業,但調查中人數最多的五個行業分別是廣告/營銷/公關、金融服務/會計、科技/IT/互聯網、制造業和教育。LGBT群體主要分別在高收入行業,這也符合我們的認知,在我們的認知里,“同性戀一般都比較有錢”。
 
2、 年輕的中國LGBT群體十分沈迷於移動設備——71%的所有受訪者及76%的18至21歲的學生在過去12個月內購買了智能手機,91%的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呢用移動設備上網購物。中國LGBT群體是天生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群體。
 
3、 受訪者中49%的女同誌/女雙性戀及34%的男同誌/男雙性戀擁有有效護照,而這個比例在25歲及以上LGBT中上升至54%。30%的女同誌/女同性戀及18%的男同誌/男雙性戀在過去的一年中有過至少一次的境外(包括港澳臺)休閑旅遊經歷。中國LGBT群體是個高消費群體,出境遊等服務的營銷在這個群體中有著極強的針對性。
 
4、 LGBT們的旅行伴侶多元化,他們會和異性戀朋友、LGBT朋友、同性伴侶或家人一同出遊。雖然經濟型酒店及中檔酒店是他們旅遊出行時的首選,和其他LGBT結伴出國(包括港澳臺)旅行的受訪者傾向於預訂更多的精品及豪華酒店。酒店消費標準也遠高於異性戀的平均消費水準。
 
5、18%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的12個月內曾旅行去參加LGBT社群活動。最受歡迎的LGBT活動為舞會/派對及驕傲活動。LGBT群體有著高於平均水平的社交需求。
 
耿樂透露了一個數據,“同性戀群體的消費大概是異性戀消費能力的三倍以上。比如說異性戀一個月可能花10塊錢,同性戀可能花30塊。更多與時尚相關,比如時尚行業,服裝、美容、健身、旅遊等”。
 
耿樂對此作出了解釋:同性戀沒者有家庭,沒有孩子,沒有更多的經濟負擔。 同時,同性戀更容易被歧視、被邊緣化,因此,他們需要用更優秀的事業更好的收入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所有生活的更小資,更有消費欲望。
 

“同誌經濟”的變現模式
 
由於用戶群體的特殊性,同誌群體有著極高的購買力,所以電商就是基於這個群體的最好的商業模式。因為同誌用戶是電商平臺非常喜歡的用戶群體之一,不但因為他們有著超強的購買力,還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品味和明確的消費指向。
 
從全球趨勢看,互聯網同誌市場仍然在不斷地成長中,中國目前發展還顯滯後。2004年,PlanetOut網站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公開上市的的同性戀互聯網公司,其中比爾蓋茨也是他們的主要投資者之一,而知名的設計類電商Fab.com也是從同性戀社區轉型而來的。電商是“同性經濟”的首選。
 
另外,正如上文《首屆中國LGBT群體生活消費指數調查報告》中顯示的,同性群體有著如此強的社交需求和旅遊的消費習慣,可以利用此特性搭建商業模式,旅遊導購、旅遊廣告、甚至旅遊套餐的直接購買都是可以考慮的。
 
當然,正如本文開始提到的,中國有著7000萬的同誌群體,在如此大基數的用戶前提下,增值服務和遊戲也能為“同性經濟”創業企業帶來不錯的現金流。
 
中國會不會也出現一家為同性戀服務的上市公司?耿樂堅信一定會的。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i黑馬
,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隨著中國核反應堆的運營年數和投產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反應堆“燃燒”後卸出的乏燃料數量也在水漲船高,並將形成一個千億級的處理市場。

在2014年的中國核學會所舉辦的會議(下稱“會議”)上,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二司副司長任宏軍援用有關規劃測算的數據說,2020年中國乏燃料累計產量約1萬噸。

中國和法國的核電企業已經盯準了這領域,而且中核集團和法國阿海琺早在2013年就簽署協議中國大型商業後處理—再循環工廠項目。在歷經兩年談判後,外界預計該項目會很快結出碩果。

同其他領域開發還需要開拓市場不一樣,中國按照《核電站乏燃料處理處置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早已預備乏燃料處理基金來源,只待企業進入。

早期乏燃料池漸趨飽和 處理高峰來到

乏燃料是指經反應堆“燃燒”後從堆內卸出的核燃料,雖然具有一定輻射,但在全國核電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處理程序。

多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核電企業內部人士介紹,目前,核電行業內對於乏燃料的普遍處理方法是,先在與核電站的乏燃料池中進行儲存10-15年,然後運出核電站進行集中處理。

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此前發表一篇名為《核電站乏燃料水池遭受恐怖襲擊後果評價》的文章說,核電站大都建有貯存乏燃料的水池,在反應堆的一個運行周期結束以後, 就會將堆中約 1/ 3 堆芯的乏燃料組件卸到水池中進行冷卻。剛卸出的乏燃料組件有著較高的衰變熱, 在水池中冷卻多年以後, 衰變熱降到足夠低就可以將其運到後處理廠或永久貯存場。

考慮到秦山核電站作為中國最早的核電站在1991年開始投入運行,中國二十多年的核電發展歷史意味著早期核電站的乏燃料池可能已經漸趨飽和。

環保部旗下的《中國環境報》在2014年引用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總工程師柴國的話稱,目前大亞灣核電廠乏燃料水池已經飽和,田灣核電廠乏燃料水池接近飽和,已經建成的離堆乏燃料濕法儲存設施也已貯存飽和。

而根據《中國能源報》報道,一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每年產生乏燃料約18.8噸,如果按照2020年中國核電運行容量5800萬千瓦目標計算,屆時當年從反應堆中卸出的乏燃料預計超過1000噸。

事實上,中國在30年前就考慮到乏燃料不斷增加後會帶來這樣的棘手問題。

任宏軍在前述會議透露,國家早在1983年就確立了核能發展“必須相應發展後處理”的路線,明確了後處理在提升鈾資源利用率和減少廢物產生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國家原子能機構官網公布的消息顯示,2013年,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在21世紀核能部長級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堅持“閉式循環”核燃料發展路線,基本形成完整的核燃料循環體系;核燃料供應可滿足已投運核電站的燃料需求;國內核電廠所需燃料元件制造已基本實現自主化;自主開發的反應堆乏燃料後處理中試廠已通過熱試,與法國簽署了商用後處理廠合作意向書;兩個中低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場已經建成,正在開展高放射性廢物深地質處置設施的選址工作。

中核與阿海琺盯上乏燃料處理“蛋糕”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基於目前所有在建和開發中的核電項目進行保守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核電產能將增長25%。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現有商用乏燃料後處理能力為4760噸/年,相當於可處理全球每年卸出乏燃料量的43%。

如果從海外經驗來看,對乏燃料的處理不僅是一種必要的程序,也是一種變“本”為“利”的渠道。

來自中核集團公布的消息顯示,早在幾年前,該集團就攻克了乏燃料後處理系列關鍵技術,建成了國內第一座動力堆乏燃料後處理中間試驗廠,打通了核燃料閉合循環關鍵環節,為大幅提升鈾資源利用率奠定堅實技術基礎,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的核大國地位,成為少數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之一。

本報記者查閱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中國核電”)的《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招股說明書》(下稱“《招股書》”)看到,中國核電控股股東中核集團已形成完整的核燃料循環產業鏈。中核集團是國內核燃料循環專營供應商,是唯一擁有完整核燃料循環產業、能夠實現閉式循環的特大型中央企業。

《招股書》顯示,在中國核電成本構成中,折舊及計提的乏燃料後處理費占營業成本比重約為45% - 50%。《招股書》還顯示,核燃料循環產業的發展情況直接影響公司運行成本。但目前,中核集團已形成完整的核燃料循環產業鏈,能夠為公司穩定生產提供堅實後盾。

作為一個老牌的核電國家,法國商業核電站的乏燃料後處理及再循環產業走在世界的前列,規模最大、工藝最成熟、技術也最先進。公開資料顯示,法國目前的乏燃料後處理能力為1600噸/年,建有兩個年處理能力為800噸的處理廠。

但正如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所言,乏燃料後處理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這意味著建設乏燃料處理廠需要技術、需要資本、也需要合作。正因為如此,包括中核集團、法國阿海琺等核電巨頭一直在盯著中國的這塊蛋糕,而且中國建設大型商用後處理廠的條件已經成熟。

國家原子能機構官網公布的消息顯示,2013年,中核集團與阿海琺集團簽署了《中法合作建設大型商業後處理-再循環工廠項目的合作意向書》。公開報道顯示,該後處理大廠項目建設完成之後,將具備年800噸乏燃料後處理能力。而在2014年3月,雙方又簽署了關於後處理再循環長期合作諒解備忘錄。但外界目前並不知道該項目最終選址如何。

而在中國內陸,根據《甘肅日報》報道,2015年7月2日,中核集團甘肅核技術產業園正式的蘭州啟動建設。官方資料顯示,中核集團甘肅核技術產業園是內地唯一的核產業園,將用綠色環保理念聚集核燃料循環後端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每日甘肅網曾在2011年報道稱,上述項目年產值數十億的大型核燃料後處理廠建成後,每年從核電站反應堆卸出1750噸乏燃料通過處理,可將回收到的鈾、鈈產品制成混合氧化物(MOX)燃料,返回核電站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核廢物。報道說,容量為800噸/年的大型核乏燃料後處理項目正在籌建。

市場很大、資金不愁

同其他領域開發還需要開拓市場不一樣,本報記者調查發現,中國早已預備了千億級的乏燃料處理基金,只待企業進入。

本報記者查閱的《核電站乏燃料處理處置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下稱《基金辦法》)顯示,自2010年10月1日起投入商運滿五年的壓水堆核電機組按實際上網電量 0.026元/千瓦時提取並上交乏燃料處理處置基金。

而根據“一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每年產生乏燃料約18.8噸”的量來計算,甘肅省“容量為800噸/年的大型核乏燃料後處理項目”建成後,每年可以滿足42座百萬千瓦壓水堆卸出的乏燃料處理需求。而按照《基金辦法》,如果這42座百萬千瓦的壓水堆機組已經投入商運滿五年,按照當前核電機組在2014年近7600小時左右的運行小時數來看,它們每年一共需要上交約80多億元人民幣的乏燃料處理處置基金,可以為乏燃料處理項目解決資金來源。

設備廠商亦謀劃分一杯羹

同時,乏燃料處理還有著長長的產業鏈可供其他投資者進入。

由於後處理過程所處理的介質的特殊性,又有臨界安全和輻射防護等突出問題在設計中,需要采用多道實體屏障限制放射性物質外逸,遠距離直接維修技術,建築物和設備耐抗震,多重措施確保核臨界安全。核燃料後處理設施對建築用鋼材及水泥有著特殊的要求,同時乏燃料後處理工藝流程的設備及壓力容器需要大量使用超低碳不銹鋼材料。

每日甘肅網還報道稱,在甘肅“投資達千億元的大型核燃料後處理項目將帶來百萬噸級鋼材,以及千萬噸水泥的消耗,必將給乏燃料處理基地所在區域的鋼鐵行業和水泥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而將乏燃料從反應堆乏燃料池中取出,運輸到處理廠進行後處理也並非易事,也會形成專業的運輸需求。

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具有運輸乏燃料資質的公司,是中核集團麾下的清原環境技術工程公司,該公司負責將大亞灣、秦山一期核電站的乏燃料運輸到位於甘肅河西走廊的乏燃料離堆貯存接收地——中核四○四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燃料水池是目前能夠接收核電站壓水堆乏燃料組件的唯一設施。

根據中核集團旗下的《中國核工業報》報道,隨著乏燃料運輸需求的不斷增長,運輸體系研究和能力建設非常重要和迫切,亟需開展相應研究,針對高燃料乏燃料運輸容器的關鍵技術展開技術攻關,並盡快建成與核電規模相適應的乏燃料公、海、鐵聯運體系,打造具有較大承載力的乏燃料運輸綜合物流,以滿足未來乏燃料運輸的需求。

而由於乏燃料在運輸過程中需要特制的運輸容器,國內的核電設備制造商上海電氣、東方電氣等公司已經把目光投入到乏燃料運輸容器的制造市場。目前,中國乏燃料運輸容器的能力主要從美國進口。

“最近我們成立核電集團,下一步的目標是鞏固三代核電,進軍四代核電、軍用核設備,研發乏燃料後處理設備。”上海電氣董事長黃迪南在2014年說。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11

金融業搶進:用美元交易 沒有外匯管制 資金需求龐大 台灣打亞洲盃前哨,在這!

2015-08-17  TCW


柬埔寨以美元交易、沒有外匯管制,存放款利差比國內多5%等優渥條件,大受外資青睞。

隨著東協經濟共同體的成立,貿易和投資金額大增,可望成為台灣打亞洲盃的前哨站。

撰文•鄧麗萍

走在柬埔寨首都金邊主要道路的莫尼旺大道,銀行林立,被喻為「金融一條街」。這條街道,連結金邊市的政經要區,最受注目的地標就是三十五層的加華銀行大廈,中國銀行、VISA等國際金融機構都在此設點。

柬埔寨久經戰亂,金融業發展起步晚,近年來,該國政府門戶大開,允許外資百分百持有銀行,是東協十國裡獨有的金融政策,結果吸引大量外資銀行競相搶進。根據最新資料,這裡已設有三十五家商業銀行,八成為外資銀行。

不僅如此,近年來柬埔寨的商業信貸也呈現爆炸式成長,龐大的資金需求,已成為台灣打亞洲盃的重鎮。目前台灣有六家銀行在柬埔寨設點,不僅營業據點數目是當地外資銀行之最,也是國銀布局東南亞的大本營。

這裡,台資銀行被當地下央行扎根多年,深獲當地信賴六家台資銀行之中,國泰世華銀行透過購併柬埔寨新加坡銀行(SBC),營業據點吃下大補丸,目前以十六 個據點遙遙領先,在柬埔寨布局最廣泛。同樣以購併壯大的玉山銀行,透過轉投資柬埔寨聯合商業銀行(UCB),在當地設有九個據點。

扎根最久的第一銀行,早在一九九八年就在金邊設立分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二○○七年柬埔寨發生小型政治騷動,當地高官紛紛把金條、美元運送到最讓他們放心的一銀金邊分行;在柬埔寨設立中央銀行之前,一銀甚至有「小央行」的稱號。

對銀行來說,柬埔寨以美元流通、匯兌風險低,加上各行各業的資金都匯往金邊,商機相當大。此外,政府沒有外匯管制,銀行資金進出也相當方便。

即使柬埔寨國民儲蓄率仍處於低水平,僅占銀行資金來源的一九%,台資銀行很難在當地吸收存款,但當地直接用美元交易,且沒有外匯管制,台資銀行可直接從境外匯入美元資金,資金成本仍然相當便宜。

相較於台灣本土銀行存放款利差只有一%上下,柬埔寨的利差高出台灣數倍。目前,柬埔寨的美元放款利率皆可達到一○%以上,存款利率約四%,利差普遍達六%至七%。

雖然當地理財商品尚未盛行,但單單存放款業務,台資銀行就能大賺利差,例如第一銀行金邊分行去年就賺了一千多萬美元,堪稱海外布局的小金雞;而二○一一年進駐金邊的兆豐銀行,營運僅一年半就開始賺錢。

做當地人生意,是金融業布局海外的賺錢之道。透過購併當地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目前有九五%客戶是當地人(編按:柬埔寨二○一二年加強銀行管制,已暫時凍結發放新執照,晚到的台資銀行只能透過購併壯大) 。

深耕柬埔寨十七年的第一銀行,本地客戶超過八成,已是金邊家喻戶曉的外資銀行第一品牌。第一銀行金邊分行經理周朝崇舉例說,當地最大連鎖店Brown咖 啡,也是一銀的客戶。「我們看著三位年輕人創業,短短四、五年,從第一家店開到現在十多家分店。」這裡,金融高度自由化中國、星、馬、泰國都來設點不過, 周朝崇指出,柬埔寨政府對外資銀行的管制比當地銀行來得寬鬆,可說是金融高度自由化的國家,對國銀的海外布局是一大吸引力。外派到金邊三年多的周朝崇認 為,台灣市場很小,銀行業勢必要走向海外,「只要走出去,就一定有機會。」一銀不僅是唯一在海外獲利贏過中國銀行的國銀,更是柬埔寨央行眼中的模範生。

目前柬埔寨的金融總資產僅約一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一百億元),卻有三十五家商業銀行,雖然潛在商機大,但競爭也異常激烈。台資銀行在柬埔寨最大的競 爭對手,主要是來自東協國家的銀行,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反觀西方銀行缺席,原因是西方企業對柬埔寨投資相對少,目前僅渣打銀行申請執照,準備 重返柬埔寨。

二○一一年起,中國的銀行也搶進柬埔寨,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都在金邊設點。不願具名的一家中國銀行分行行長指出,柬埔寨財富和資產主要集中在金 邊,銀行也大多設於此,形成激烈的競爭。這名曾派駐越南三年,也曾考察寮國的中國銀行主管認為,比起其他東南亞國家,柬埔寨人對華裔相對友善,對中華文化 也有認同感,對台灣或中國銀行都是一大利基。

「台灣銀行業最大的對手是自己。」國泰世華銀行柬埔寨子行董事長梁敬思感嘆說,台灣金融業鎖國十年,缺乏透明度,心態也過度本土化,尤其是風險管理,無法跟上國際腳步。

這裡,是最佳布局地點經濟成長率七%,且對外國人友善梁敬思認為,台灣銀行業打亞洲盃的挑戰是:「具有國際觀的人才太少,缺乏實戰經驗。」梁敬思估計,缺乏打仗人才的台資銀行,至少要花十二至十五年才能趕上國際級銀行的格局。

雖然起步晚了,但至少趕上東協經濟共同體(AEC)成立,未來區域貿易和投資金額將提高二至三倍,是台灣銀行業最後一塊海外布局大餅。梁敬思指出,柬埔寨以美元交易,沒有外匯管制,且對外國人友善,加上七%的經濟成長率,是東南亞最佳布局地點。

若早十年走出去,台灣金融業肯定擁有比現在更好的光景,不過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也說,「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金融業是百年事業,那麼,打亞洲盃永遠不嫌 晚。」「打亞洲盃不能只有一套劇本,因為每個國家的法令規定都不同。」李長庚表示,國泰世華銀行著眼於跨境交易,因為中國和東南亞的跨境交易很密切,這也 是台灣的優勢所在。

國銀從台灣走向東南亞、大中華地區,既是一大挑戰,也是未來最大的商機所在。

雖然現有的金融業人才,具備打亞洲盃實力者仍嫌不足,但李長庚相信,只要有雄心壯志,就像早期台商提著一卡皮箱征戰各國,未來十年、二十年,也會看到一批很幹練、具有國際觀的台灣金融從業人員,「但這需要時間」。

雖然柬埔寨人口僅約一千五百萬,整體經濟規模也不夠大,卻是國銀進入東南亞市場很好的切入點。隨著AEC的成立,區域貿易和投資金額大增,可望成為台灣打亞洲盃的前哨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70

揭秘複星集團的龐大投資版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177.html

揭秘複星集團的龐大投資版圖

產權界 2015-12-11 08:57:00

郭廣昌有“中國的巴菲特”之稱,複星集團在資本市場是名副其實的大鱷,下面的文章,可以帶您了解複星系的投資版圖。

郭廣昌有“中國的巴菲特”之稱,複星集團在資本市場是名副其實的大鱷,下面來自微信公眾號產權界(chanquanjie)的文章,可以帶您了解複星系的投資版圖。

“複星系”投資版圖

1、“複星系”投資布局

複星是一家專註中國成長動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經營業務包括綜合金融和產業運營兩大板塊。

2、綜合金融板塊投資版圖

綜合金融業務包括保險、投資、資本管理、銀行及其他金融業務四個板塊。

註:1、統計數據截止2014年12月31日。

2、 表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尚未交割或項目正在籌建。

3、產業運營板塊投資版圖

產業運營業務包括健康、快樂生活、鋼鐵、房地產開發和銷售、資源五個板塊。

註:1、統計數據截止2014年12月31日。

2、 表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尚未交割或項目正在籌建。

4、“複星系”所持前十大重倉股

註:1、計算範圍內為複星股票投資及類股票投資,不包括附屬和聯營公司股權、聯營公司及基金投資的股票。

2、包括3-9億元衍生權益。

4、“複星系”全球投資地圖

走進複星

1、複星簡介

複星1992年在上海成立,2007年7月16日,複星母公司複星國際(00656.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複星已形成“保險、產業運營、投資、資本管理”四大業務引擎,並矢誌向“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能力”與“以產業深度為基礎的投資能力” 雙輪驅動的全球一流投資集團大步邁進。

2、複興國際總資產規模

2014年複星國際總資產為3248.328億元,較2013年增長77.4%。

3、複星國際業績情況

2014年複星國際收入較2013年增長21%,毛利較2013年增長41%。

註:本文素材源自財經網、FT中文網、澳華財經在線、複興國際網站及2014年年報等。

郭廣昌的複星產業地圖

郭廣昌的商業發展歷程

1992年,郭廣昌與複旦大學的同學,出資3.8萬元人民幣,一起創辦了一家市場調研機構——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994年,擴大投資領域至房地產和制藥業。

2004年,複星國際(Fosun International)在香港創辦,並於2007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2010年,出資收購了地中海俱樂部7.1%的股權,這是中國上市企業首次直接控股法國上市公司。

2012年,與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合資創辦複星保德信人壽。此外,對中國最大的民營銀行——民生銀行(Minsheng Bank)進行投資。

2014年,以10億歐元的競標價購得葡萄牙最大的保險集團Caixa Seguros 80%的股權。其他的投資項目包括馬來西亞連鎖餐廳——食之秘(Secret Recipe)以及美國電影制作公司Studio 8。對地中海俱樂部提出新一輪收購報價。

複星系上市公司全家福

複星國際(00656)、國藥控股(01099)、藍港互動(08267)、複星醫藥(600196)、友誼股份(600827)、豫園商城(600655)、民生銀行(600016)、三元股份(600429)、南鋼股份(600282)、海南礦業(601969)、中興商業(000715)、廣田股份(002482)、上海鋼聯(300226)、中山公用(000685)等。

編輯:姚逸霄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3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