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已推荐到新浪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做小买卖”是进不了500强的 吴晓波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0dtyw.html


 试想一个场景,如果在10年前,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前十位,大概会出现怎样的场面?举国沸腾,政府表彰,媒体欢呼, 友邦惊诧,等等等等,而如今,中石化真的进了前十,举国上下竟是一派漠然,无人想做、愿做、敢做惊喜状。这是为什么呢?下面的专栏发在今天的FT专栏上。

【】

“做小买卖”是进不了500强的

试想一个场景,如果在10年前,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前十位,大概会出现怎样的场面?举国沸腾,政府表彰,媒体欢呼,友邦惊诧,等等等等,而 如今,中石化真的进了前十,举国上下竟是一派漠然,无人想做、愿做、敢做惊喜状。这是为什么呢?下面的专栏发在今天的FT专栏上。 【】 “做小买卖”是进不了500强的 美国的《财富》杂志在每年的7月初公布“世界500强”,这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个惯例性事件。7月9日,《财富》按例发布了今年的排行榜。这次,中国大陆 有35家企业入榜,其中,中国石化以2078.1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九,首次闯入前十强。 中国内地企业第一次被计算入世界500强,是在1989年,入选的是中国银行。到2008年,在这个榜单中的中国企业达到25家,其中,中石化以16名的 座次排名最高。 每每在这样的时刻,一个话题就会在媒体上被讨论一次:为什么上榜的多是国有企业,解决了中国80%就业的民营企业何时可以进榜?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几乎清一色是中字头的垄断型国有企业,这一次也不例外。在2008年的入榜企业中,第一次出现了来自非垄断 行业的中国企业――联想集团,它以16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在499位。不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联想还不是一个纯粹的民营企业,中国科学院仍是大股东, 用董事长柳传志的话说,“联想是国有股份制企业”。去年以来,联想国际报亏,在今年的榜单上不出意外地滑落。替代联想成为新的入榜民企是江苏沙钢,这是一 家非常神秘的钢铁企业。 民营企业之所以难进500强――或者说难以长大,是一个制度性的难题。在全世界所有施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中,中国的是少有的以所有制性质来分

 

美国的《财富》杂志在每年的7月初公布“世界500强”,这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个惯例性事件。7月9日,《财富》按例发布了今年的排行榜。这次,中国大陆有35家企业入榜,其中,中国石化以2078.1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九,首次闯入前十强。



中国内地企业第一次被计算入世界500强,是在1989年,入选的是中国银行。到2008年,在这个榜单中的中国企业达到25家,其中,中石化以16名的座次排名最高。

每每在这样的时刻,一个话题就会在媒体上被讨论一次:为什么上榜的多是国有企业,解决了中国80%就业的民营企业何时可以进榜?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几乎清一色是中字头的垄断型国有企业,这一次也不例外。在2008年的入榜企业中,第一次出现了来自非垄断 行业的中国企业――联想集团,它以16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在499位。不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联想还不是一个纯粹的民营企业,中国科学院仍是大股东, 用董事长柳传志的话说,“联想是国有股份制企业”。去年以来,联想国际报亏,在今年的榜单上不出意外地滑落。替代联想成为新的入榜民企是江苏沙钢,这是一 家非常神秘的钢铁企业。

试想一个场景,如果在10年前,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前十位,大概会出现怎样的场面?举国沸腾,政府表彰,媒体欢呼,友邦惊诧,等等等等,而 如今,中石化真的进了前十,举国上下竟是一派漠然,无人想做、愿做、敢做惊喜状。这是为什么呢?下面的专栏发在今天的FT专栏上。 【】 “做小买卖”是进不了500强的 美国的《财富》杂志在每年的7月初公布“世界500强”,这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个惯例性事件。7月9日,《财富》按例发布了今年的排行榜。这次,中国大陆 有35家企业入榜,其中,中国石化以2078.1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九,首次闯入前十强。 中国内地企业第一次被计算入世界500强,是在1989年,入选的是中国银行。到2008年,在这个榜单中的中国企业达到25家,其中,中石化以16名的 座次排名最高。 每每在这样的时刻,一个话题就会在媒体上被讨论一次:为什么上榜的多是国有企业,解决了中国80%就业的民营企业何时可以进榜?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几乎清一色是中字头的垄断型国有企业,这一次也不例外。在2008年的入榜企业中,第一次出现了来自非垄断 行业的中国企业――联想集团,它以16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在499位。不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联想还不是一个纯粹的民营企业,中国科学院仍是大股东, 用董事长柳传志的话说,“联想是国有股份制企业”。去年以来,联想国际报亏,在今年的榜单上不出意外地滑落。替代联想成为新的入榜民企是江苏沙钢,这是一 家非常神秘的钢铁企业。 民营企业之所以难进500强――或者说难以长大,是一个制度性的难题。在全世界所有施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中,中国的是少有的以所有制性质来分

民营企业之所以难进500强――或者说难以长大,是一个制度性的难题。在全世界所有施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中,中国的是少有的以所有制性质来分配公共资源 和政策资源的国家之一,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受到了不同的政策待遇。以汽车业为例,中国在1978年就允许德国大众在上海设立工厂,而民营企业 拿到第一张汽车生产牌照则是在2000年。一直的今天,在金融业、重化工业、航空业、传媒业等众多领域,民营资本还是不得其门而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 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如此描述说:市场准入限制多,政策不平等。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入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 高门槛。人们将这种“名义开放、实际限制”现象称为“玻璃门”,看着是敞开的,实际是进不去的,一进就碰壁。

从企业史的角度看,中国的企业变革出现过戏剧性的反复。早在1996年,国家经贸委曾经出台过一个文件,宣布将支持宝钢、海尔、江南造船厂、北大方正、长 虹和华北制药厂在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之所以选择这六家企业,是因为它们具备了与国际性同行竞争的市场能力,并且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以今视之,这 个文件后来是被放弃了的,2010年将近,上述6家企业只有宝钢进入了500强。究其原因是,在1998年之后。国家的企业改革政策出现了大转变,国有资 本从竞争性领域中坚决撤出,大量聚集到上游的能源和资源型领域中,海尔、长虹和北大方正等企业自然不再是重点扶持的对象。几乎也就从这时开始,中国改变房 地产政策,地产崛起,与之相关的钢铁、煤炭、水泥等上游产业复苏,中国的产业经济由轻型化向重型化转移,而这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形成了配套性效应。

在经济重型化的转移过程中,民营企业显然成了被日渐边缘化的一个利益集团。国有资本在经济成长中的权重和获益率越来越高。一些冒险进入到垄断行业的民营企 业则受到了政策的歧视和惩罚。2006年,民营企业的“思想家”冯仑撰文认为,“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因此,最好的自保之道是远离国有 资本的垄断领域,偏安一隅,做点小买卖,积极行善,修路架桥。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 进退裕如,持续发展。”



很显然,只有“做点小买卖”才能自保的企业,是不可能进入世界500强的。即便进入了一两家,也仅仅是一个偶然性事件。

在2008年之后的本轮宏观调控中,我们看到,中央政府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及巨额新增贷款仍然投入到了国有企业聚集的“铁公基”领域,民营企业罕有得益者。这是一个让人黯然的景象。

《财富》杂志的500强排名,是以年销售额为主要依据的,因此,能够入榜者,大多为能源、重化、重工及金融企业,而在这些领域中,国有企业几乎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所以,民营企业能否进入世界500强,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尚有待经济政策的改革。

试想一个场景,如果在10年前,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前十位,大概会出现怎样的场面?举国沸腾,政府表彰,媒体欢呼,友邦惊诧,等等等等,而 如今,中石化真的进了前十,举国上下竟是一派漠然,无人想做、愿做、敢做惊喜状。这是为什么呢?下面的专栏发在今天的FT专栏上。 【】 “做小买卖”是进不了500强的 美国的《财富》杂志在每年的7月初公布“世界500强”,这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个惯例性事件。7月9日,《财富》按例发布了今年的排行榜。这次,中国大陆 有35家企业入榜,其中,中国石化以2078.1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九,首次闯入前十强。 中国内地企业第一次被计算入世界500强,是在1989年,入选的是中国银行。到2008年,在这个榜单中的中国企业达到25家,其中,中石化以16名的 座次排名最高。 每每在这样的时刻,一个话题就会在媒体上被讨论一次:为什么上榜的多是国有企业,解决了中国80%就业的民营企业何时可以进榜?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几乎清一色是中字头的垄断型国有企业,这一次也不例外。在2008年的入榜企业中,第一次出现了来自非垄断 行业的中国企业――联想集团,它以16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在499位。不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联想还不是一个纯粹的民营企业,中国科学院仍是大股东, 用董事长柳传志的话说,“联想是国有股份制企业”。去年以来,联想国际报亏,在今年的榜单上不出意外地滑落。替代联想成为新的入榜民企是江苏沙钢,这是一 家非常神秘的钢铁企业。 民营企业之所以难进500强――或者说难以长大,是一个制度性的难题。在全世界所有施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中,中国的是少有的以所有制性质来分

一个可悲的、几乎可以预言到的事实是:明年的这个时候,当《财富》杂志发布新的500强排行榜时,我还可能要再写一篇类似的专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17

[已推荐到新浪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一个行业集中全社会的资金,就如同人得了癌症 潘石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9dbbf0100h20q.html


一个行业集中全社会的资金,就如同人得了癌症
 



  1 《21世纪经济报道》田新杰:您如何看待大量企业和行业的资金涌向房地产行业?
潘石屹:人得癌症是因为癌细胞失去记忆和约束,疯狂生长、转移,最终导致生命枯竭,直至死亡。一个行业大量集中全社会的资金,就如同人得了癌症。1999年我去美国时,全社会的钱都在往互联网行业集中,很快互联网泡沫就爆了。


 

  2 《国际金融报》刘洋:政府最近会出台新调控政策吗?
潘石屹:有句老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房价问题,房地产问题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问题:贫富悬殊加大,实体经济苦苦挣扎,大学生就业困难,垄断企业和行业的存在,虚拟经济的泡沫化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单纯调控房地产很难奏效。


 

  3 《上海商报》 袁晨晨:中国楼市需要怎样的政府调控?
潘石屹:我希望政府能对房地产市场做出调整,但不要用力过猛,要走中庸之道,还应把房地产放在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格局中通盘考虑。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信号远远弱于政策信号,要培养市场,爱护市场,就要让市场信号逐步代替金融危机特别时期的政策信号。唤醒和培养市场、市场的信号。

 一个行业集中全社会的资金,就如同人得了癌症

 

 

 

三里屯SOHO全景

 

  4《新闻晨报》刘畅:楼市成交量大幅下降,但上海土地市场2月份依然连续出现地王,您如何看这种现象?
潘石屹:在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中国经济和社会存在的问题,钱太多,实体经济中又没有地方投,只能去抢地王了。


 

  5 “网易地产”李丽:北京市规划委近日处罚了13家涉及违建的企业。您有何评价?
潘石屹:在北京房地产行业违法违规现象太多了。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市场一定会乱。北京市规划委开了一个好头,对今后想违法违规的企业是一个很好的警示。我们希望政府其它部门也能向北京市规划委学习。在信息时代还有比公开更有效的治理违法事件的办法吗?


 

  6 《新京报》张家齐: “北京11条”中关于政策性住房用地占供地50%以上的说法对房地产市场有怎样的影响?
潘石屹:市场上涌入房地产的钱太多。开发商抢地让地方政府赚了不少钱;社会上抢房让房价上涨得太快。政府拿出大量的钱建保障房是为了缓解这个矛盾。从比例上来看,50%是非常大的数量。


 

  7  《中国证券报》林喆:今年SOHO中国将以什么心态来面对房地产市场?
 潘石屹:中国房地产市场在高速发展中还很幼稚,“招拍挂”土地市场也反映出这种幼稚。为了创“地王”,有超授权举牌的,有举牌后没有钱付的,有下属公司举了牌总公司不认帐的。
SOHO中国今年面对市场的心态是中庸之道,在具体措施计划的安排上要体现适度合理。

 

  8 《上海证券报》于祥明:龙湖昨天获得北京朝阳区常营地块,被认为拣了便宜。您是否觉得暗标方式有利于减少地王?
潘石屹:我个人认为“暗标方式”是个好办法,也叫“一翻一瞪眼”,可以避免拍卖中争强好胜,这也要求每家房地产企业必须更会算帐。我们公司十年来所有超过500万元的招标都是采用这种暗标的方式。


 

一个行业集中全社会的资金,就如同人得了癌症

 

 

 

 

 

SOHO中国基金会微博首页


 

  9 《新民晚报》房蓉:听说最近SOHO中国SOHO中国基金会都开通了微博?
 潘石屹:
@SOHO中国@SOHO中国基金会是我们的两支翅膀,是一辆车的两个轮子。我们开通这两个微博,是向@新周刊学习,通过它们为大家提供服务,建立沟通。各种媒介都有建立沟通、消除误解的作用,但微博是目前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53

[已推荐到财经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高地价不导致高房价 张化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hhyc.html


    高地价并不能推高房价。相反,是预期的高房价才使得地产商敢于支付高地价。可是,太多人好象不明白这个道理。我认为,房地产公司与纺织厂没有太大的区别, 他们当然希望原材料的价格越低越好。

 

   最近我跟某地产公司的刘总聊天。 我质问他, “你为什么要囤地?”
 
  刘:“为了赚钱。”
 
  张:“囤地一定能赚钱吗?”

   刘:“我不敢担保一定能赚钱,但根据我有限的知识和分析能力,赚钱的概率大于亏钱的概率。股东们聘用了我,我对利润的最大化负有责任。”

 

   张:“你为什么不可以量出为入呢?今明两年能开发多少地,就买多少地。随行就市购买土地不是很好吗?难道你就不知道有关部门和媒体对你们囤地有意见吗?”

   刘:“我当然知道你们有意见。可是,如果我没有土地储备,未来土地价格上涨,不仅我的股东们会骂我,媒体也会骂我没有前瞻性,象个笨猪。而且我自己也饶不 了自己: 明明预期土地涨价,为什么不把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

 

   张:“如果未来地价下跌,你怎么办?”
 
  刘:“这个可能性当然是不小的,可是做生意就必须承担风险,所以有关部门和媒体要理解,囤地的企业是承担很大的风险的。股东们聘了我们管理层,就是让我们 帮他们做分析和判断的。我们有时候对,有时候错,我们只是希望对的次数多于错的次数。而且,在错的时候不要翻了船,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张:“你为什么不囤积卡车、冰箱或者电脑?”
 
  刘:“因为我估计这些产品不会涨价。”
 
  张:“你们这些地产商太不听话了: 大家三令五申,你们偏偏囤地。”
 
  刘:“我们如果全部都乖乖地听话,一边倒,那就不存在市场了,全世界的人们就会骂中国企业笨蛋。我们如何能提高竞争力?你真的希望中国企业那么笨蛋吗”

 

   张:“如果你现在到一家工厂当厂长,你会囤积原材料吗?”
 
  刘:“那要看是什么原材料了。如果我预期某种原材料涨价的概率很大,当然我要囤积一些。媒体和有关部门恐怕不会批评我。其实航空公司购买汽油的远期合同或 者期货就是一种囤积行为。当然风险也很大,跟囤地一样。”

 

   张:“我还是希望你们多听话,不要囤地。”
 
  刘:“请大家不要试图教训我们如何做生意,做生意是我们企业管理层的是事。我们循规蹈矩,何罪之有?大家不想让我们囤地,其实很容易:你如果能让地价连续 两、三年下跌,还有谁会囤地?或者你能创造一种宏观环境使地价两、三年不涨,大家也不会囤地,因为我们地产商的资金不是没有成本的。”

 

   张:“囤地对国民经济究竟有何危害?”
 
  刘:“我们囤地惹谁,害谁了?我们走的是招拍挂正常途径。地价进了政府的腰包,有什么不好?有人可能说地产商把土地囤积起来,没有开发,所以房子供应量不 足,所以房价大涨。可是,你真的觉得房子的供应量不足吗?即使真的不足,这也是一个由市场来调节的东西,房价涨到一定程度,供应量一定会更多,房价又会下 滑。你怕什么?也就是说, 只有高房价才能制止高房价。 这跟农贸市场一样,只有高菜价才能解决高菜价的问题。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无穷多个地产商(而且进入门槛也很低),面对无穷多个购房者,你必须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点信心。”

 

   张:“可我还是希望你们快点开发。”
 
  刘:“你真的希望我们把所有的土地都在一两年开发出来吗?如果那样, 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崩溃,银行可能会垮台,无数的业主会受伤,政府会被迫救市; 而且未来我们再拿什么土地来开发呢?在土地供应这个问题上,每个城市只有政府一个供应者,如果你想打压房价和地价,太简单了:

   只要你充分供应土地,土地价格必然下来,因为开发商的囤积土地的能力(即资金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另外,如果政府抽紧银根,市场的利率必然上升,资金的短 缺必然迫使开发商停止囤积土地或者乖乖地吐出已经囤积的土地。有关部门何须三令五申?而且,银根和利率的变化必然减少最终的购房需求。还有谁囤地?说到 底,你不要怪我们囤地,因为囤地只是结果,而根本原因是银根和利率。去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高达29%。这是一个巨大的购买力。难道我们不明白 吗?"

 

   张:你们地产商为什么要买“地王”? 大家很生气。
 
  刘:你傻了。我们地产商当然希望地价越低越好,谁也不会故意多付地价。可是出低价我们拿不到地啊,这是竞争的结果。而且,我们出高价拿地承担十分高的风 险,因为等到我们几年以后卖房子时,房价是没有保证的。有人说,把地价炒高了,房价必然会炒高 ,这是天真的瞎话。这么大的市场,谁也操纵不了市场。不是高地价导致高房价。相反,是高房价才使地产商敢于支付高地价。房地产行业与其它制造业没有任何区 别:

 

   最终产品的价格由供求来决定,而厂商对这个价格的判断决定他对原材料价格的判断。他如果对了,他赚大钱。如果他错了,他赔钱,甚至倒闭。有时我们看到土地 买卖的高价格对周边房价有很明显的刺激。这可以理解,因为这代表若干地产商看好这块土地(比如,面粉贵过面包)。但是,这种刺激效应至多是短暂的,最终还 是房子(最终产品)的供求关系占上风。这若干个地产商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政府今天进行一次棉纱的拍卖,拍出了天价,会不会导 致衣服的价格大涨?如果银行的存贷利率完全放开,那么存款利率的大涨(如果银行冲昏头脑挖存款),会不会一定导致贷款利率的平行上涨?短期可能会的, 但是一定不会持续。有几个地产商抢地,弄出个地王,大家就说房价一定要涨,这完全是用别 人的脑袋想问题,相信别人超过相信自己。这也很象股票市场上的羊群心理:某几个专家放言,上海综指会在年底冲破4000点,于是 大家群情振奋。如果另外几个专家几个星期以后唱淡股市,于是大家骂得他们狗血喷头。

 

   


本文发表在财经网, 2010-3-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39

[已推荐到财经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房地产业未来能否诞生巨型企业? ( 张可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a1d100100irtd.html


一个行业内的企业竞争优势,往往是行业的特点和所处环境决定的。我认为,地产行业并非是一个能产生特许经营权企业的行业,但行业的诸多特点及我国地产发展 的特殊阶段,又使行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诞生一批巨型企业。

2009年随着楼市的复苏和火爆,全年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前20名的房地产企业均超过100亿元和100万平方米。而2005年全国销售额过100亿元的 仅有万科一家,2005年以来全国重点城市房价的加速上涨和一批地方性房企顺势扩张完成多城市布局是主要推动力。

地产行业从本质上讲与传统制造业无异,房子是面向用户的商品,土地、建材是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这就决定地产作为特殊制造业与其他传统制造业相比自身特点十 分突出。一是生产周期长、资产周转慢;二是成本特别是土地资金需求庞大、行业中的企业发展得越快、开发规模越大,资金缺口越庞大;三是作为主要原材料的土 地具有不可再生性,以及我国地少人多的国情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现状,使商品与原材料都具备长期上涨的特点;四是房子作为特殊商品除具备一般商品的使用特性 外,由于其升值特性,还具有投资性。总之,上述特点共同作用于行业的发展,同时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但有些特点还未真正地体现,最重要的就是周期性,可以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的周期性波动和调整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地产企业也没有经历过一次真正意义的 严峻考验。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多的是得益于地产行业的大发展,而从中诞生的一批大企业、高速扩张的企业也并非全是竞争优势充分体现的结果, 在过去的10年,多数企业基本依赖高杠杆、加大土地储备、快速扩张的模式发展壮大。这既得益于城市化初期住房刚性需求占比较高,从全国而言没有形成大的地 产泡沫和调整危机,也得益于全行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地段、价格成为销售的首要因素,产品一直未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状态。因此,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大土 地储备和扩张速度的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成长性,如恒大、保利等。具备优异的设计能力、前瞻性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和品牌的企业唯一享受到的只是部分的产品溢 价和稍快的销售周期而已。

随着一线城市城市化比例的提升,二次置业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占比提升,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周期,地产行业竞争格局和特点将逐渐转变。首先,随着调控的加大以 及国家土地出让政策的规范化、市场化,特别是有品牌、有实力的地产企业在全国重要城市布局的完成,房地产行业进入壁垒日益提高,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从长远看,具备资本实力、品牌和规模优势、管理优秀、规范成熟的企业将成为市场的胜出者,而它们必将成为未来的巨型企业。

其次,一线发达城市地产投资的热潮和比例提升,特别是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具备购买力的人群比例逐渐缩小,将加剧地产周期性特征的变化,行业的经营风险和淘汰 率将大幅提升,资本密集的行业特点将进一步显现,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不再体现为谁的规模扩张更快,而是体现为谁的经营更加稳健、谁的资产结构更加合理、谁的 资金筹措能力更强。同时,土地储备也将变成双刃剑,在地产周期低谷和行业调整过程中过多的土地储备往往会成为负担,加速企业的灭亡。全国性布局比较合理的 企业抗周期能力要强于区域单一的企业。

最后,全行业竞争格局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优秀地产企业参与更多城市的同城竞争,特别是供应过于刚性需求显现时,消费者的选择性也会越来越强,如一般制造业 的两极分化现象也会逐渐出现,使缺乏开发管理能力的中小开发商资金进一步紧张,加速淘汰的进程,拿到地就能赚钱的地产开发模式将逐渐转变。

非周期性行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已经跑赢大市,但是我相信在未来几年里会跑输大市,或者相当一段时间里会跑输大市,像医药、新经济等,其行业个股可能还会 涨,但涨幅有限。周期性行业,像银行、地产等跌到现在这个程度,我认为投资风险已经很低了。作为价值投资者,就是要寻找那些有竞争优势和优秀管理的、能成 为巨型企业的股票,在现在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而不看好它们的时候,以打折的价格买下它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63

本站有統計以來點擊突破300萬隨感

經過兩年多的營運後,本站(包括湯財文庫及湯財手記)點擊率在這今天終於過了300萬,如果計及未統計及內地站點的點擊,估計接近350萬,在沒有強大的傳媒宣傳之下,能達到這樣的成績,相信是一個紀錄,所以值得記存。

本站在近一年風格已慢慢轉變,產量雖然減少,況且也少了許多股票推介,但希望把一些問題寫得較為深入,令人了解了上市規則及財技的應用、以及人物的來源,並且和Realforum互相深化,目的是把這站變成能讓人深入地了解股票,並希望周老師所稱的「宅男式炒股法」儘量能夠接近有人脈的炒股法。

其實人脈式炒股法,只需要多看八卦新聞及雜誌,並多多翻閱年報,了解人脈的關係,就可以儘量估到keyman是誰,周老師只是把它神化,你只要翻看近香港的報紙、雜誌、新聞、然後用Google就可以知個大概,他那個方法只能再去深入問真人,但人的因素難測,所以能儘量少就少好了。

有人好像做個統計,一個人一生一般能認識的人大約都是3,000個,有關係約100-200個,較長的合作的不出10-20個。雖云有人交游廣闊,但你在同一個圈子活動,認識的人不出圈子的機會很大,實際上只是較大的無圈的監獄吧。

webb-site.com及stock.zkiz.com的人物系統,或者未來製造的維基百科,亦希望儘量記得每一個人和甚麼人有些甚麼關係,使得可以儘量猜到每個人的把戲,使得別人不得隨便玩財技玩得這樣高興,亦使小股民可以知道騙局,能夠知所進退。

而小弟的博客的文章有以下的傾向:

(1) 把收購公告的事重新鋪排過一次,不清楚的搞清楚,並把它具體化,使人能夠儘量明白

(2) 把新聞及股評人提及的錯處能夠儘量更正,希望各新聞從業員及股評人能夠尊重自己的工作,另外使別人了解真正的事實

(3) 把一些逐步興起的股票集團逐步起底,並讓人了解他們的脈絡所在

有人稱現在是不需要懂任何知識,對,我們是不用懂任何知識,因為Google 一下就找到,我們何需了解甚麼。但是,必需要有一定的根底,然後從文件的事實中尋找真偽,不是一味照抄,這是我所需要的,所以必需廣泛閱讀。為免獻醜,有時不能快速出文的原因就在此。

另外,又有人說要人尊重一班長輩,現時知識處處,但這班長輩好像跟不上時代,不利用Google、Facebook去拿資料,也不勤力,只顧著幫自己的客戶,寫一些沒料的東西,還要沾沾自喜

但是,這些東西網上也找到,只是你肯不肯花時間去努力去找,所以他們落後是應該的,被人忽視是應該的。如果你這麼聰明,為何不用我的方法逐點逐點駁倒,還去說別人如何不尊重你們,你今天讀了書嗎?

我只希望別人少些應酬,多多做好自己的事,但是世界就是這樣,我只有略盡幾分力,把這些落後者了解自己的問題,希望他們能誠實。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90

[已推荐到新浪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安信证券行业分析师离职风波评论之二:卖方分析师是怎么干的 高善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28ef2a0100tq4e.html

前文《賣方分析師是干什麼的》以三國設喻,討論賣方分析師的角色定位;本文為此系列評論的第二篇,題目是《賣方分析師是怎麼幹的》,主要討論賣方分析師的生存狀態和現實困境,並請同業和媒體批評。

 

 

 

賣方分析師是怎麼幹的?

 

高善文

 

中國賣方分析師行業的出現和成長,是依託在以公募基金和保險公司為代表的機構投資人快速崛起的基礎上。這好比有了天下大亂,群雄紛起的時代,各路謀士才有了施展縱橫之術、可以朝秦暮楚的舞台。這一變化主要發生在過去十年的時間。

 

對於一般的公眾來說,90年代的股評家和現在的分析師似乎是同一夥人,畢竟這些人每天都在媒體上口水橫飛、剖析大勢、預測股價。但以我之見,股評家與分析師之間並無師承關係,這兩伙人之間缺乏基本的相互認同,甚至互相也看不起對方。

 

站在分析師的角度看,股評家屬於算命先生,分析師屬於謀士;股評家看重短線預測,以技術分析為依據;分析師立足於中長線判斷,以基本面分析為指南。

 

然而,正如90年代盛極一時的股評家隊伍日漸蕭索一樣,斗轉星移,在過去十年,賣方分析師行業內部也經歷著陸塊飄移帶來的撞擊和陣痛,經歷著氣候變遷帶來的興廢存絕,這一變化迄今遠未結束。

 

十年之前的世紀之交,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初試啼聲,以之為客戶的券商賣方研究和機構銷售業務應運而生。

 

共同基金的投資方式本出現和興起於西洋,於國人實為舶來之品。正如中國人早先學做西裝,連上衣的補丁也要如法仿製一樣,連同共同基金一起乘船東來的,還有價值投資的理念和信仰,這相對於90年代依靠資金優勢坐莊圖利的風潮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價值投資以基本面分析為基礎,立足於發現並買入被市場低估的股票,一直持有直到其價格回到合理水平;其基本信仰是股票價格在短期內由於各種原因可以嚴重偏離基本面,但市場遲早會自我修正,股票價格從長期來看要反映基本面。

 

這樣,投資過程在原理上包括兩個步驟:一個是弄清楚基本面,例如經濟走向、行業政策、公司前景,並體現為盈利及其趨勢的動態等諸多指標的預測;二是弄清楚公司股票是否存在低估,當前是否存在恰當的、促使股價修正的催化劑。

 

2003年我初入行業的時候,基本的感受是:當時在買賣方機構之間似乎存在一個基本的默契,即賣方分析師負責第一個步驟;買方投資人負責第二個步驟。

 

所以當時我們常討論一個賣方分析師職業的重大問題,即分析師到底是在「研究公司」、還是在「研究股票」?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賣方分析師是負責研究公司的;研究股票的工作交給買方投資人來做。

 

基於這樣的看法,當時甚至要求分析師在電腦上刪除行情系統,不理會股價的漲跌,埋頭研究公司和行業的情況,並提出三個判斷分析師研究報告質量的標準,即「數據是否紮實可靠?邏輯是否縝密細緻?看法和判斷是否具有獨創性?」

 

回頭來看,由於宏觀經濟週期性的原因,以及基金行業方浮海而來,正蹣跚學步的發展階段,2003年以「五朵金花」為代表,價值投資的理念大獲成功,盛極一時。

 

以此為契機,專注於分析基本面的賣方研究業務也奇葩初綻、早鶯鳴樹。許多人同意,當時的賣方分析師總體上確實撰寫了不少有創見、有深度、有啟發的研究報告。

 

如果以當時的行業情況作為標竿,過去八年中賣方分析師行業在快速擴張的同時,發生著兩個重大而持續的系統性變化:一是研究報告的質量一降再降,以至於捕風 捉影、觀點雷同、論證草率、市場批評詬病日多;二是研究服務的方式爭奇鬥豔,以至於花樣百出、競騷弄巧、耍嗲賣呆,甚至出賣「色相」、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如此持續和全面的行業變化當非起源於一家機構或少數幾個分析師的微觀原因,必來自於地殼運動、陸塊漂移等重大的環境變化,從而形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演化過程。

 

造成這一巨變的宏觀原因,個人認為,應該是外來理念本土化過程中的適應和掙扎。

 

巴菲特被公推為價值投資理念的化身,為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頂禮膜拜;但他老人家也公開地認為短期股價波動難以預測。一言以蔽之,以基本面分析為基礎的價值投資關鍵之一是時間維度,價格只有在長期內才會向價值回歸。

 

那麼從操作上看,長期有多長呢?這方面沒有權威和公認的說法,我個人認為,保守地看,不會少於一年。

 

但中國投資者評判股票買賣成敗的時間尺度通常有多久呢?個人感覺六個月到一年(除非深度套牢)。這形成了專業(機構)投資管理人三月一排名、一年一大考的行業規則和文化;並波及到保險公司等本來著眼長期的專業機構(這是由於基金管理人可以來回流動)。

 

問題隨之而生:既然投資者貪急功、好近利,基金管理人就被迫在三到六個月的比拚中爭長短,在一年一大考的排名中決生死。但基本面研究又無法為如此短期的股價波動提供可靠的指引,於是行業被迫改變,其基本方向是價值投資的衰落和勢頭投資(或趨勢投資)的興起。

 

這好比本來是練馬拉松的長跑運動員,一下子被要求參加百米賽跑,從比耐力變為拼速度,這對正在興起的資產管理行業而言是一個相當嚴重的挑戰和轉型。

 

在體育領域,短跑冠軍很少人能夠贏得長跑比賽,在投資領域情況大約類似。有時投資人短期業績居前,則欣欣然、飄飄然、負手而立、環視四周、以為天下英雄、捨我其誰?殊不知秋雨黃葉、風雲際會,其間運氣成分極大,豈可全歸於人力之功?檢視過去多年行業排名變化、此理昭然。

 

終極的問題是,投資活動本來應該是長跑比賽;用練短道速跑的方式來應對無疑是旁門左道之路,這一事實業內人所共知,但沒有人能夠改變。

 

這一地殼巨變對行業氣候影響重大,它迫使賣方分析師從「研究公司」轉變到「研究股票」,迫使賣方分析師開始密切關注股價變化的動量和催化劑,迫使賣方分析師開始絞盡腦汁去尋找短線的投資機會。用行業內部人的話來說,就是「賣方研究買方化、買方行為短期化」。

 

業內的人大約知道,我個人是宏觀經濟分析師,部分是出於興趣,部分是為回答客戶的各種問題,過去八年中提出過幾個小理論,名之為「產能週期理論」、「通貨 膨脹理論」和「資產重估理論」,分別用以回答經濟波動、政策鬆緊和股價漲跌的問題,而其中以資產重估理論略為見知於買方機構。

 

就事論事地看,資產重估理論是否站得住腳,眾議紛紜、見仁見智、褒貶不一;大家所可達成一致的是:此說為我們自創的武功秘籍、內力心法,成敗之間,可由市場來檢驗。

 

然而,資產重估理論之所以較其他兩個理論略為出名,關鍵之一在於它試圖回答市場的趨勢問題,其預言未必從來成功,但立此存照,權可備考。這從側面印證了趨勢投資的興起和流行。

 

賣方分析師既然被迫調整,其應對之策是什麼呢?他們該如何進化以適應投資氣候的巨變,從而避免自身淪為博物館的恐龍化石呢?

 

迄今來看,分析師發展出四種技巧和方法來適應行業的新環境,這些分別是:

 

一是走「取巧」之路,在內幕信息上做文章。

 

顧名思義,內幕信息必然是謀之於床榻、籌之於密室,口傳心會,無法公開形諸報告。這迫使分析師要善於勾兌、長於打聽,又要在報告中多加掩飾。

 

市場廣大,各色傳聞朝夕流布;風吹影動,難免令人浮想聯翩,有時形成「一犬吠影、百犬吠聲」的奇特景觀。個中交易,當事人各取所需,局外人難窺究竟,這自然引發公眾的憤怒和聲討。

 

二是走「守拙」之路,在公開信息的服務上做文章。

 

公開信息很難用於短期股價的漲跌預測,但買方機構至少可用於控制風險,所以仍然日日需要,時時緊盯。於是乎彙總各類公開信息和情況的報告如沙飛石走,內容不外乎你傳我抄,大同小異,所爭著只是「誰的速度更快、誰的腿腳更勤」,把智力活動徹底轉變為體力勞動。

 

為了在「守拙」之中建立門檻,減少競爭,分析師採取的策略是各立山頭,分別把住幾家上市公司,成為其與資本市場溝通的獨家渠道和代言人。如此一來,其獨立性自然受到質疑。

 

三是走「傳粉」之路,在把握市場情緒上做文章。

 

市場短期難以預測,部分原因在於其情緒起伏難測,在亢奮時把多數利空解讀為利好,在低迷時把多數利好解讀為利空。

 

但如果與主流投資者朝夕交流,把握其所思所想,自然有助於理解市場的短期情緒波動。這好比做官要揣摩上意,就必須低眉折腰、降尊屈貴與領導身邊工作人員搞好關係;搞對象要揣摩女人心思,就必須噓寒問暖,慇勤服侍,時刻不離一樣。

 

實際上單個買方機構對其他買方機構的想法通常都很好奇,這只有勤於交流的賣方機構才能把握。所以分析師還可以如蜜蜂傳佈花粉,把一家買方機構的想法帶給另外一家,多家機構走下來就釀粉成蜜,形成有價值的看法和報告。

 

四是走「行險」之路,在閉門造車上做文章。

 

發揮想像編故事,預測股價放衛星,其結果要麼一鳴驚人,天下側目;要麼轉移槍口,重新來過。由此拼湊的報告泥沙俱下,自不待言。

 

許多賣方分析師多年寒窗苦讀、甚至負笈海外求學,習得屠龍之術、使得如椽巨筆、做得錦繡文章,跑得馬拉松、游得萬米泳、本要在「邏輯」、「數據」和「創 見」上與人拼內力、比高下;不料一身真功夫、滿腹好學識在中國市場卻全無用武之地,同業競爭、臨陣對決、近身肉搏之時,全靠「勾兌於茶肆之間、謀劃於密室 之內」、需要「勤如蜜蜂布粉、媚若小姐侍客」,勝負決於盤外,不亦悲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4

500萬點擊: 這個網要做甚麼?

本博客上一年11月22日瀏量超過了300萬,又過了大約382日,終於超過了500萬,雖然實際上可能有520萬,但這是一個可見的數字,所以就說小一點吧,為此我在此回顧一下以往和展望將來:

其實,上一年筆者已經在這表明;

「webb-site.com及stock.zkiz.com的人物系統,或者未來製造的維基百科,亦希望儘量記得每一個人和甚麼人有些甚麼關係,使得可以儘量猜到每個人的把戲,使得別人不得隨便玩財技玩得這樣高興,亦使小股民可以知道騙局,能夠知所進退。

而小弟的博客的文章有以下的傾向:

(1) 把收購公告的事重新鋪排過一次,不清楚的搞清楚,並把它具體化,使人能夠儘量明白

(2) 把新聞及股評人提及的錯處能夠儘量更正,希望各新聞從業員及股評人能夠尊重自己的工作,另外使別人瞭解真正的事實

(3) 把一些逐步興起的股票集團逐步起底,並讓人瞭解他們的脈絡所在」

過了一年的現在,這個資料庫雖然經常受到版權機構的光顧,導致部分資料散失,幸而因為新版權法未生效,故此尚可以喘息一下,並逐步建立強大的資料庫,擁有超過7,000段的新聞,論壇也有超過40,000條的股票文章的資料,並且可能有一些你未想到的人物資料。

另在壇主的努力不懈之下,本網站成功建立了一個tag 系統,把股票和人物成功作初步的連接,使一個對股票有求知慾的人,能夠容易地取得一些股票和人物的背景資料,總算初步達成了這個網的目的。

但是,上一年我曾經說過「我只希望別人少些應酬,多多做好自己的事,但是世界就是這樣,我只有略盡幾分力,把這些落後者瞭解自己的問題,希望他們能誠實。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但今日蔡東豪先生在爽報稱「我同情那些下班後覺得應該花費時間陪老闆唱歌打波的人,這些人從未下班;或者一些人在業餘時間迫自已做些東西來作為自我標榜,這些人不止未下班,更弄不清怎樣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筆者對這段東西很有感覺,那我在想是不是迫自已做些東西自我標榜如何如何呢? 我肯定不是,我是真心想做好這個網站的,並想把它建成一個很好很好的財經網站,讓別人一用就會讚好。但暫時我認為包括我們在內,香港沒有一個網站做得很好。

經過多年使用香港財經網站的經驗後,因為多數是技術出身,又或是因知識所限,對歷史和對帳目的理解不深,所以香港的財經網站有以下的缺點:

(1) 我認為現在的財經網站做得不夠user-friendly

(2) 部分網站一些細節處完全做不好,甚至有些是錯的

(3) 缺乏對會計、估值、人脈的深入瞭解,導致在選股時有一些誤差

我是自發有使命感一定要做成一個很好的財經網站,因為我知道甚麼是好的東西,所以我們已有清晰的路向要如何做,只欠時間執行。雖然我們都是業餘做,但是我夠膽說,我們的知識一定超過許多財經記者所認識的東西,報紙也許也不知很多的細節是可以用來發揮的,不過很多人會忽略其價值,但我們都會努力去發掘。

正如前文談及盧先亞先生那家上市公司今日生果有些不利的新聞,雖然算是一些花邊,但亦可看到他們內部管理是有一些疏忽,那這些公司的營運是否真的很好呢,會不會影響估值呢?這就是一件大事了。

但為何有些人會主動提出給我們錢我也不要呢? 一來網站真的不需要錢,二來我很怕被一些財經人控制,還是可以獨立地寫出我需要的東西,三來我最討厭就是埋堆,埋堆導致小圈子,小圈子導致僵化無創造力,但網站最緊要是有創造力才能生存,所以我是不會要錢的,但是我是幫要大家的幫手,把一些值得留意的資料放入系統,增大資料庫,讓人更清楚瞭解某一個人的東西,從而作出更好的投資決定。

所以我暫時都覺得是一個不錯的生活方式,至於他講「例如厭惡性工作,總要有人做,做這些工作的人不會愛上這份工作,態度頂多是尊重這份工作。」,但他尊重這份工作是否等於我一定要認同,應該不是吧,因為那些工作的確是厭惡,特別是和金錢有關,會令人損失金錢,會使別人一家受到很多損害,難道他不會反省,只為了朋友道義損害了這麼多人利益都是值的?

想起這個,我又想起TVB(511)拍那些爛片,例如之前胡杏兒那套萬凰之王,甚至第二日他拿了最佳女主角,結局我還是照罵照笑照睇,但他別忘記還有我這個爛觀眾是會知道他做得爛的,不過這此爛戲偶爾還可,因為真是好好笑,但經常的話,我會認為你不尊重這份工作,這就是問題所在,所以我才大力罵這些人,不過是笑中有淚。

我只想默默地做好這個網站,但做事就要高調,甚至比我這個博客都要出名,因為很多人都在背後出了不少力,只是別人看不見,特別是壇主,我真是對不起他太多了。

另外這樣高調的原因,是希望至少讓那些人不要太過份,因這堆人真的是明刀明槍搶錢的,所以要竭力抵制。如果要我做這些東西,我寧願用他的稅款經過政府的分配後,給一些我花花好了。

我還有一些想到一半的東西,例如如果沒有股評的人世界是如何,不過我還未有信心寫好這個題目,那就要留待日後了。

事情還在繼續,我還是會去掙扎求存,一定要把這個工作做到最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0

氾濫成災的互聯網廣告虛假點擊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10/230961.html

上週,美國小型音樂公司Limited Run宣佈他們確信其在Facebook上的廣告點擊有超過80%來自於機器人程序,並表示將會向Facebook追究此事。

Limited Run的新聞發言人指責Facebook道:「他們是一群卑鄙小人,我們斷然拒絕再與他們來往。」

這一指控不僅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重大關注,而且還打破了許多廣告商的沉默,他們紛紛拿出各自的經歷來指控Facebook的虛假點擊:

Rob Wheatley說:「我們面臨同樣的問題。在我所支付費用的所有點擊裡,只有40%的點擊者訪問過我的網站(經Apache和谷歌Analytics測試確認)。不僅如此,在那40%的來訪者中,92%的人在查看首頁後便離開(同樣的廣告在其它網站的跳出率卻小於20%)。我採用了多種方式來檢驗廣告點擊的有效性,包括把廣告限制在英國區域內,但是仍然有7%的點擊率來自於國外。此外,我們還發覺他們大部分都屬於漫無目的的訪問者。」

Alex Isaacs說:「我能證明這點。我之前用Facebook來推銷我的網站,在僅僅幾個月內,我的粉絲人數就從2,000名增加至6,000名……但是後來我發現這些粉絲很多都是來自機器人程序、被盜賬戶或虛假賬戶。你知道我是怎麼發現的嗎?因為很多來訪者都沒有任何朋友。接著我發現了更可怕的事實,虛擬賬戶反覆不斷的訪問,新賬戶中經常出現機器人程序,只有非常少的賬戶來自於美國。我最後停止使用Facebook的廣告平台,機器人程序也就隨之停止了。」

另一位前Facebook廣告商說:「我們之前在Facebook投入了大量資金為一支頗有名氣的亞洲樂隊做廣告,但是沒做幾天我就停止了廣告投放。因為我發現,雖然我每天都花費上百元的廣告費用,但我們能確認的真正來訪者卻寥寥無幾。最後為了阻止虛擬來訪者,我甚至還提升了用戶的使用要求,凡是沒有啟動JavaScript的用戶都無法瀏覽我們的網頁。通過這種手段,我們發現有上萬名訪問者都無法瀏覽我們的網頁。不僅如此,那些機器人程序訪問的逗留時間只有幾秒鐘,而那些能確認的真實訪客的瀏覽時間最少都有10秒鐘以上,而且他們還會在網頁裡點擊查看其它信息,明顯有著『正常』訪客的行為。」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做了一項調研,其在Facebook上開通了一個叫「VirtualBagel」的虛擬公司,在24小時之內,VirtualBagel就獲得了超過1,600個「喜歡」。喜歡VirtualBagel的粉絲幾乎全部來自印度、埃及、印尼和菲律賓。數據顯示這家虛擬公司在開羅最受歡迎,而且喜歡這個網站的75%的粉絲年齡都在13至17歲之間。

對於上述指控,Facebook未敢掉以輕心。上週五,他們發出公告稱他們正與Limited Run仔細磋商,並說「還沒有找到任何證據支持Limited Run的指控」。

有趣的是,Limited Run的控告正好在Facebook發佈季度報告後出現。在季報裡,Facebook預測在其9.55億名用戶裡,有8,300萬名用戶為虛偽用戶。這比他們在5月份上市時的預測要多出一倍。

一方面,Facebook提供的數據稱只有不到10%的用戶為虛擬賬戶,而另一方面,廣告商指控Facebook上的點擊率有90%來自於虛擬賬戶,這顯然會讓人質疑Facebook商業模式的真實可靠性。

這起事件引發了人們對「點擊付費」經營模式的擔憂,而這一經營模式已經默默走過了10多個年頭。

在過去10多年裡,谷歌的AdSense也一直受到類似的控告。所有的大型網站,不管是美國的雅虎或美國在線,還是中國的新浪或騰訊,都希望擴大他們在廣告點擊方面的收入。作為收入的一大來源,他們怎麼可能會主動採取措施來防止這些虛假點擊呢?

每當類似的事件發生,互聯網公司便會立即聲明他們會高度重視此類案件,並會積極派出人員調查。對於Limited Run的指控,Facebook的回答是:我們目前還沒有查到任何證據支持Limited Run的說法。而與此同時,Limited Run則把他們發表的指控文章刪除了,公司也不再發佈任何評論。難道Facebook已經和Limited Run在私底下達成協議,對Limited Run作出某種經濟補償而令其保持沉默?

互聯網公司稱他們可以有效地控制網絡廣告的虛假點擊。在我看來,這與華爾街的銀行家稱他們可以有效地控制內部交易一樣滑稽。想想看,虛假點擊可以給公司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和提升公司競爭力,他們怎麼可能輕易放棄這一塊收入來源呢?

儘管我認為這些互聯網公司將無法有效地管理好其自身行為,但是政府也同樣無法成功地管理此類問題。如果印尼或其他國家持續不斷地發出惡意的虛假點擊,美國政府也會無能為力。不僅如此,在日益變化的互聯網世界裡,大部分政府部門對高科技的瞭解遠遠不如互聯網公司的管理層,他們拿什麼來應付這些虛假點擊呢?

雖然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仍然必須嚴肅地面對業內對Facebook的指控。希望全球的媒體都齊心協力,追根問底,要求包括Facebook和谷歌在內的所有互聯網公司直面這些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984

[已推薦到IT博客,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思考的碎片---- 9/13小札關於Facebook走向說法的斷想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xf1.html
思考的碎片----9/13 小札關於Facebook走向說法的斷想

昨天和@linan 一起討論了下早前小札在techcrunch關於faceook走向的說法

有若干看法記錄之

1.Mobile趨勢不可阻擋

觀察80後甚至90後的使用習慣,明顯手機佔主導。Mobile 更多是個體自身感覺器官的延伸,比如視覺聽覺觸覺的交互。
Mobile 更個人化更生活化 這幾個特徵都是對比PC而言。
PC的更傾向於工作,一台新PC第一件事情或許是裝office但是Mobile第一件事情現在是微博或者QQ
另外從使用時長上分析,當下的年輕人在Mobile VS PC的時長應該是7:3附近。非工作時間使用PC的概率在降低。Mobile幾乎是24小時不關機。睡覺是靜音。
這問題涉及到Facebook就變的很有意思。Facebook還是一個PC上的SNS。So必須順應潮流變成Mobile上的Facebook。這才是未來。
@linan 早前提過的 從便攜式到佩戴式到最後是植入式。這是必然的演講方向。這幾乎和分辨率不可逆一個意思。

2.html5 Vs Facebook

回顧PC的歷史,很有趣的是最早都是C/S結構,後來因為網絡環境和機器本身的速度因素逐步走向B/S結構
在Mobile世界也在順應這個潮流,有趣的是小札的反思其實是他走的太快了。當下的Mobile使用環境可能還是在初期必須是App當道。也就是PC時代早期的C/S結構。
長期看必定會走向B/S結構這個趨勢不會改變。只是小札超前了些許。這才有了小扎的這次演講。當然FB全面擁抱移動這是一個大事件。FB無論如何迴避企鵝值錢。兩者的比價關係在當下是不合理的。

3.zynga

回顧PC時代的遊戲公司 有一個有趣的總結就是都是靠單一產品打天下。
盛大開始到九城到網易甚至金山

暴雪天天跳票N款成功但是商業上是失敗的。我們只探討商業上的成就。

所以mobile時代會否遵循這個路徑?

更有意思的是我們談到復刻或者Sequel 現象甚至談到時裝的衍生和藝術家的圍繞主題

其實都是一個玩法。複製成功的玩法,電影叫續集,網遊叫副本。時裝叫元素 藝術家是對主題的展開。
當然Apple 的iphone也是圍繞一個主題在變奏,萬變不離其宗。

所以Zynga看來不是好的投資標的。因為農場沒人玩鳥。沒法複製也沒法延伸。

差不多就這些,Facetime是好東西。

還有一個好東西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chat-for-google/nckgahadagoaajjgafhacjanaoiihapd?hl=en-US&utm_source=chrome-ntp-launcher

如果你用chrome瀏覽器這個很棒!用過了回不去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32

最牛電商12306:日點擊15億次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5761.html

據《新聞晨報》報導,「剛到開售時間,就竟然沒有票了。」昨日鐵路春運售票進入最高峰,一些旅客通過12306網站訂票卻頻頻受阻,在旅客搶票關鍵時刻出現卡殼、排隊功能信息有誤等問題。部分緊俏車次在放票第一時間就顯示無票,讓旅客難以接受。

昨日14時30分,來滬務工的劉美緊張地坐在東方社區信息苑(江寧苑)的一台電腦前,旁邊的志願者劉鳳珍不斷讓她不要緊張。在上海某商場做銷售員的劉美 想買一張2月5日回家鄉渦陽的硬座票,在劉鳳珍的幫助下,她成功登錄12306網站,將自己的身份信息錄入,選擇好了車次。「還有1分鐘,不要錯過時間 哦……時間到了,快點鼠標。」劉美搶在第一時間刷屏搶票,但是想要購買的K8482次列車卻已顯示硬座票已賣完了。「怎麼可能票一開售就沒了,感覺這票就 沒放出來過。」在一旁幫忙的劉鳳珍也嘆息不已。這幾天,劉鳳珍發現四川、安徽等方向的車票,基本一開售就會顯示「無票」。「農民工能買到一張站票都高興得 不得了。」劉鳳珍說。

劉美只好轉向買臨客票。在選擇預訂車次後,系統顯示:「該列車還有700多張硬座車票,前面有300多人排隊買票,要等待16分鐘。」「應該能買到票的吧,排隊的人比車票數要少。」過了一刻鐘左右,系統顯示訂票成功,卻是一張無座車票。

無獨有偶,昨日柯小姐要訂開往瀋陽北的K2084次無座票,輸入身份證、手機信息後,系統顯示「你的訂單已提交,預計等待時間9分鐘,耐心等待」。9分鐘後,竟被告知預訂不成功,而這時其他車次的車票也已售罄。

鐵路部門表示,本週日就將開售小年夜(2月8日)的車票。數據顯示,鐵道部12306訂票網站近日流量每天增長超過20%,高峰時每秒有20萬人同時在 線,一天內共有1700萬人次登錄,日點擊量高達15億次,一些熱門線路車票在20秒內全部售罄。目前云貴川、哈爾濱等20多個方向的車票已非常緊俏。

中國鐵路研究院電子所副所長朱建生表示,12306網站未來兩三天的售票量,將是春運以來最多的幾天,會出現再次擁堵或故障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