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也說幾句「創新」 金惟純

2011-9-26  TCW


創新」成為企業的關鍵字,已有很長時間了,大家都視為理所當然。 但最近我每次聽到企業界的朋友提到「創新」,都覺得他們活在極大壓力和焦慮中,好像如今的競爭規則,已經是
「創新!或滅亡!」細問之下,果然已有不少人每晚必須吃藥入眠。

「創新」難道非弄成這樣嗎? 正巧日前我去探望一位年過九旬的老書法家,看他的字神龍靈動、揮灑自如;見他的人如沐春風、健朗自在。他的生活、生命和創造,完全合而為一,真正「字如其人」。

「創新」也可以是這樣! 其實我早就對西方現代藝術不以為然。他們追求創新成狂,弄到正常人都不可能再有突破,藝術家除非把自己逼瘋,否則無法再「創新」。如今這股「創新」潮流已無所不在,終於要把企業家也逼瘋才罷休。

這樣的現象,我大膽解讀,可能有兩個來源: 第一,現代文明因個人主義盛行,把生活環境弄得極其繁雜,個人處身其間,感官被刺激到日漸麻痺,需求被誘發到極難滿足。因而對「創新」的胃口越來越大,大到無休無止。

第二,由於商業機制的壯大和無所不在,大多數「創新」的背後,都以利益為驅動力。「創新」乃淪為競爭的壓力 和必要,變成利益導向的腦力活動,不再是生命力滿溢而出的歡愉展現。

這樣的觀察,讓我回想起「商周」十年前發生的事。當時我們請主要幹部一起確認公司的「核心價值」,很快的,大家就達成共識,以誠信、卓越和分享,做為共同信守的價值,但有若干同事主張,一定要再加上「創新」這一條,我雖然並不贊同,最後尊重多數決議,就通過採納了。

我的看法是,如果大家能把誠信、卓越和分享的精神做到極致,「創新」自然的結果,沒必要「為創新而創新」。 直到今日,我看到許多公司在「創新」這件事上,絞盡了腦汁、編足了預算,卻仍然苦無成果。細問之下,果然發 現這些公司的企業文化,都在誠信、卓越和分享這些環節上沒做到位,可謂其來有自。

我當然並不反對創新,但我反對把「創新」當成企業或個人的「核心價值」,我認為那是捨本逐末。為創新而創新,必然誠意不足、用心不深,創新的成果也必然有限,說不定還一面創新、一面造業呢。我還是相信,對自己誠意十足,對別人用心至深,練功到位,創造力自然生生不息。這才是真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2

思考的碎片--4.21 說幾句商業internet化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5w6.html
是這樣。internet的本質是信息傳遞成本為0

附帶的是計算和存儲服務的服務需求。

當這類服務提供的可靠性超過99.99%即可簽署SLA的話(0.0001×60*24*365=52.56.即每年停機52分鐘就是安全保障率99.99%
那麼就可以認為他們是安全可靠的服務提供商。

我們身邊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現在越來越多人信任手機,而放棄固定電話。
一個重要原因是手機的可靠性足夠高。
當下internet接入服務已經可以算公共服務公司。類似電廠和水廠。服務類似電力服務和自來水服務。

同時那些存儲和計算能力也在走向云端。這也就意味著在走向公共服務公司。

so讓公共服務公司去運營retail那個不是正道。
AMZN走的是公共服務公司。提供AWS服務,提供倉儲服務(包含ERP之類電子管理系統的出租倉庫服務)
so服務是最好的現金流這裡又和他的軸發生了關聯自由現金流。

soAMZN才是正道。
所有假借internet搞money遊戲的在我眼裡都是騙子。從groupon開始到今天說的國內公司。

最後很少見公共服務公司去參與商業。電廠不會去自己開商店。這是常識。專業化才放交換成為必須和必要成為iekeneng。
so這是亞當斯密的東西了。殊途同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0

写在A股6.19暴跌之际:这么一个朋友圈异常安静的夜晚,反倒觉得有必要说几句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4009

作者:匿名

编者按:A股出现历史单周跌幅第二(-13.32%) 的今天,我们收到了这篇无论从投资理解深度,还是实操指导意义上都堪称罕有精品的高质量文章,读来令人不忍释手——没有多年的牛熊投资历练,以及不间断对 自身投资逻辑体系的系统性总结与完善,是绝难写出这样的精品的。遗憾的是,作者没有披露本名,这其实也对应了一个真正投资高手的本质:投资的实质是不求闻 达的落寞,与喧嚣、热闹、欢呼、鲜花与掌声都没有关系。


在这么一个朋友圈安静异常的夜晚,反倒觉得有必要说几句,也算是对我无法一一回复对后市看法的朋友的一个统一答复。


与后市具体操作建议无关,我也无法对众多我根本没有仔细有过研究的个股给出操作建议。但个人觉得,比明天是涨是跌,是抄底还是减仓更重要的,是投资究竟是怎样的一项工作,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投资?而这,实际上对于专业的投资者和业余的散户,是完全不同的内容。我的回答更多针对前者。


投资应该如何思考和决策?


从我这两天观察的一个现象说起。由于工作原因,我加入了不少卖方机构的交流微信群,这两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富有戏剧性。比如:前天市场日内v型 翻转,多头扬眉吐气,一直看多的群内各种声音膜拜赞颂,继续把诸如改革牛,转型牛逻辑不变,流动性宽松不变等因素强调一遍。而昨天、今天市场一恢复下跌, 立马多头群死气沉沉,看空的群里各种弹冠相庆,群主英明理性之辞满天。讽刺的是,前天在一个群里面庆祝劫后余生的人,今天可能在另一个群里面探讨是否熊市 来了。就是在这样的节奏中,每天的涨跌在心里层面放大、颠覆,搞得人人都似乎惶惶不可终日。以我愚见,这种讨论完全是大众情绪的宣泄,对后市操作的益处寥寥。


为什么这么说?


我举个例子:比如看多者在反弹后举出的依据——流动性、改革、创新等中期支持因素。或许这些中期因素不变没错,但:


1、是否年中流动性的紧张、边际货币政策放松速率的放缓、监管层对杠杆资金的限制和监管会让指数在短期内出现让大多数投资者难以承受的剧烈回调?

2、如何在仓位和持仓结构上应对这种回调是否是更重要的问题?

3、若是指数没有系统性风险,局部泡沫更为显著的板块的风险是否需要重点防范?(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中的部分代表性个股在我看来已经出现了崩坏式的走势)


中期因素的强调,只是不厌其烦地给大家重复支撑了过去三个季度趋势的基本因素,但显然大部分投资者考虑的是一个月,甚至是一周的市场波动。而大部分投资组合不具备全部仓位承受过去一周这种回撤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这种系统性的风险面前,避重就轻的强调一个显著长于大部分投资者的决策周期的正面因素不变,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对空头而言,此次牛市与经济的长期背离,创小板中大面积个股让人惊叹的超高估值,大规模的杠杆使用和全民入市的狂热情绪都是让人对长期趋势不敢乐观的理由。但需要看清楚的是,这些现象是否从3000点时已经让人担忧,并一直伴随着市场的上涨在加剧和恶化如果是,那么在确立2000~5000这一大段趋势过程中,基本面从未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是或不是以及何种原因让它在六月达到临界值,以及临界条件的达到有多大概率造成一个牛市趋势的逆转,还是一个中级调整,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因为回调了15%就给一直看空且一直看错的自己找到了一个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而沾沾自喜。市场是否有在未来两月反转并创出新高的可能,如果是,到时候是不是又傻眼了?


一切围绕投资策略的讨论都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考核的期限,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持仓结构、持仓成本、单只股票在组合中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而这些差异,都足以让不同人对同一支股票在明天的操作有完全不同的合理选择。事实上,在一个符合自己投资考核期的框架内,按照严密的逻辑框架做的符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决策,都可以是对的。1969年就把自己基金解散,远离喧嚣的华尔街,踏空3年大牛市的巴菲特可以是对的。因为他没有短期考核的约束,而且事实证明了1974年美股大崩盘给了他以远低于离开华尔街时的成本买入的良机。号称金融史是充满骗局与谎言,充分享受泡沫,只需要在谎言被揭穿前逃离的索罗斯也可以是对的,因为他用适合自己投资哲学和操作期限的方法取得了成功。


目前我们所面对的互联网或者微信环境,用一个比喻更像是一个观点各异的政党。牛市时,看多的是多数党,话语权上有绝对优势,看空的声音噤若寒蝉,集体沉默。一旦出现调整,空头迎来发泄机会,多头又不敢吭声。事实上这些多空因素可能很长时间以来就存在,但其相对强弱的此消彼长被一方沉默另一方鼎沸造成的声势差放大,仿佛一夜之间造成了局势逆转。对于没有主意,不知从多长时间维度思考自己投资组合,分不清主次因素的人就会显得无头苍蝇一样手足无措


投资是一项极其庞杂而系统的工程,系统性表现在于研究仅仅完成了工程的一个环节,研究之外,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有着不下于研究的重要性同 样以现在这个时点的决策为例:在未来的一周内,市场会有多大概率向对你的持仓不利的方向发展只是研究的结论。而基于你研究的判断,你的头寸暴露会在市场短 期发展的假设中给你带来多大程度的进一步回落?在这种主观概率设定和他的后果出现的情况下,你是否按照对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趋势的判断和个股的风险收益比判 断做了符合你风险承受能力的调整?


这些都是其复杂与系统所在。而即使你对这些都做了精密的部署,结果未必是让你满意的,因为你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估总会与事实有所偏差。这则是投资作为一项工程之外,其艺术性所在而且决策永远是动态的过程,在你做出最初的决策之后,总会有新涌现的信息需要被吸收和用来调整决策。比如:2007年6124点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牛市还有下半场,当时的回调是对大蓝筹过快上涨和过高估值后压力的释放。在回撤到5500多点的时候,事实上是有很多人抱着抄底的心思备战牛市下半场的。

从结果看,当时的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但如果你置身6124点当时的环境,对美国策源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平安(601318)超级定增对市场的压迫,是不会在第一时间有全面且清晰的认识的


所以,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随时出现新因素造成的动态决策局面下,所有的决策都不会是事后印证的完美最优解,而只能是约束条件下的次优解而每个人的约束条件则是由:持股期限、是否动用杠杆、浮盈规模、个人对于短期判断的纠错体系的敏锐性、和调整仓位的冲击成本、以及个人的风险偏好等一系列因素决定。


在没有充分考虑以上这些因素的前提下做的重大决策,基本和赌博无异


回到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


第一要思考的是牛市的大格局是否改变,是否会有新高。

让我们做一个假设性的答案:在流动性、改革、创新、居民资产再配置这四大根基因素没有改变之前,牛市仍然有新高可能。在这一中期趋势假设下,面对的是已经既成事实的短期趋势的破位,那么这次中期调整的时间跨度、幅度、重灾板块、自己持仓在自己的决策时间周期内出现让自己难以承受的回撤的概率和幅度是否满意,都是需要重点回答的问题。举个例子,即使指数仍有创出新高的能力,创小板中的互联网+在大量个股回调超过30%的情况下是否仍有新高能力?即使有板块整体的新高,我持有的互联网教育是否会有新高?板块的新高潜力是因为在牛市模式下,对行业乐观盈利预期给予的估值乘数下,市值仍有扩张的边界?还是在板块无法打开市值空间下,个股基本面的积极变化足以逆势而动的能力?


依然举例互联网教育。在龙头全通教育回调超过50%,跌到200多 亿市值的情况下,依据你对自己持有的更小市值的二线转型教育的股票,参考其自身估值,与全通教育的模式差异,相对竞争优势,在可对标龙头已经出现明显而且 很可能是难以修复的下跌情况下,是否存在明显的安全边际和相对市值成长空间可言?在市场回到熊市估值的模式下,你的潜在风险是多少?出现这种极端情景的概 率有多大?一旦出现这种情景,你的方法体系可以在多早阶段及时纠错?在对概率和风险收益比做了评估之后,你需要根据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决定个股的头寸是否 需要调整。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对组合中不同风格个股的比例做相应分析,在充分考虑与这个小盘互联网教育股的高相关性的个股(这些股票很可能是同涨同跌)总 仓位后,对于个股的短期仓位做出决策。做好了这些之后,你所需要的只是等待结构,不断分析后续出现的新因素,动态的做出调整。


所谓正确的决策,不是事后看你赚了还是赔了,而是在你对未知情景的研判下,是否结合风险收益比和概率这两个维度下了正确的头寸一旦正确,你赚的利润应该让你满意,一旦错误,你付出的代价应该是你愿意为了博取这一点不确定性而付出的成本。而投资的系统性方法,永远是在风险收益比、概率、仓位这三个角度的统一和协调,并在确保自己不亏掉本金的情况下将这样的决策无限次的重复下去


至于有人问对风险收益比和概率的判断跟实际情况差异很大怎么办?那没有办法!研究能力只能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来解决。这也是决定投资收益差异的重要因素。但至少,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长期投资亏钱的概率是不高的


我们面对的明天永远是未知的,即使我们对未来的三个月趋势仍有较大的把握,也很可能不愿意以某个持仓结构承受某个程度以上的震荡。简单的多空判断都恐怕让人难以睡着,更实际的做法是对未来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充分的预估,并对各种情况想好对策。完美的决策不可能,但在各种可能情景下做好预案能让投资者睡得着觉。


站在今天这个A股暴跌的时点,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是核心:

1)牛市是否见顶?如果牛市见顶,作为本轮牛市主线创新是否仍是后半段的核心主线?


2)如果创业板仍有新高,作为已经大面积中期趋势破位的互联网金融和教育是否仍能担纲龙头?如果不是,什么样的板块会是带领创业板创出新高的核心力量?


3)如果牛市只有最后一段,而创业板不会再创新高,绝对意义的估值洼地还有哪些?如何评估这些牛市尾声的补涨机会并作相应部署?


4)如果是牛市尾声,甚至已经见顶,未来的下跌空间如何评估?是否准备了足够的工具对冲或做空?等待什么信号做空?


我相信,对上面这些问题思考清楚和做出预案部署,比单纯的压注未来是涨还是跌有意义的多。为什么会有人告诉你“观点并不重要,关键是对错”。这句话的内涵恰好反映了投资是项多么复杂且富有艺术性的工程



以上这些是针对机构投资者的想法。



至于散户,说实话,在信息上相对机构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果自己没有一套成熟的体系,纯粹听各种杂音影响自己的投资决策,我唯一的建议是将持仓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份量。如果回调10%让你承受不了,唯一的原因只能说明你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应有的份量。更不用说,在难以说清楚种种非常个性化的约束条件下,去讨论对某只个股的处置建议。



而一旦确认熊市到来,最好的方法是彻底离场。牛市来源于运气的任何丰厚获利都可能是熊市的牺牲品对于任人鱼肉的羔羊,牛市赚的越多,带来的不同也只是让这只羔羊更肥美,改变不了它仍是一只羔羊的事实。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会员个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62

米其林說幾星就幾星,上海灘的“吃貨”失眠了

9月21日,米其林在上海舉辦盛大儀式,發布中國內地首份“米其林指南”《米到上海》。米其林與摘星餐廳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但滬上饕餮們卻大嘆失落,認為美食評審們的標準讓人困惑。

據上海版米其林指南,總共有1家餐廳獲得三星,7家餐廳獲得兩星,18家餐廳獲得一星,25家餐廳被列入必比登美食推介(BibGourmand)。

上海灘食客隊伍龐大。榜單公布後,食客與自己經驗一對照,“這是怎麽了?”吐槽聲超過了贊賞聲。第一財經記者走訪發現,吐槽的人大多數是質疑法國人不懂中國人的口味;但是從法國人的評判標準來衡量,這份榜單就能令人信服了嗎?

僅3家西餐廳摘得二星

米其林指南中,只有3家西式餐廳獲得了二星評價,包括世界名廚、意大利人岑柏濤(UmbertoBombana)的第三家餐廳——81/2OttoEMezzoBombana;今年年初才開張的法國美食大師的喬爾·盧布松美食坊(L’AtelierdeJolRobuchon);以及根據著名法國主廚PaulPairet理念打造的神秘美食餐廳UltraViolet。

法國人Franck Pecol對此表示失望,他在上海創立並經營的法式餐廳Franck Bistrot沒有摘得星星。十二年前Pecol來到上海,如今已經在著名的傳統街區武康路上盤下了五六家餐飲店,其中就包括熱得發紫的“網紅冰激淋”。

同樣,與首份上海米其林指南無緣的還有十幾年前就開始在上海打造高端法餐文化的位於外灘三號的JeanGeorge(讓·喬治)餐廳。Jean George是業界公認開創上海高端餐飲(fine dining)體系的鼻祖。

位於外灘三號的Jean George餐廳

法國餐廳Paris Rouge的經營者Stephane和Jacqueline都認為,這樣一個在上海默默耕耘了十幾年的前輩竟然沒有入選,著實讓人意外。“我們也想不通,無論是美食本身、服務或者影響力,JeanGeorge都是當之無愧的。”他們表示。

Pecol昨晚缺席了米其林的盛宴,他去Jean George吃了晚飯。

“餐廳的擺盤富有創意,技術和服務都無可挑剔,他們也很會選紅酒,就連3種餐前面包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環境更不用說了。現在選出來的一星甚至二星餐廳,有幾家能達到這樣的水準?”Peco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他對榜單公正性的質疑。

“Jean George在上海的12年當中,作為高級餐飲的先鋒,培養了無數年輕的廚師,給了他們靈感。”Pecol說,“這樣的餐廳在榜單里不但沒有摘星,甚至連提都沒有被提到,實在無法理解。”

在Pecol看來,米其林指南的發布只是一種營銷戰略,但是不可否認地仍然會對餐廳的受歡迎程度造成一定的影響。通過評級上榜獲得關註,“摘星的餐廳肯定是有好處的。上榜總比不上好。但是米其林的評測員和決策者的可信度和正直性受到了質疑。”

神秘試吃員真的可靠嗎

一直以來,米其林的評測員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讓很多人好奇。米其林指南的出爐過程據說“神秘而又專業”,公司會聘請一大群美食評測員去評價餐廳。但是米其林從來沒有透露過這方面的具體信息。

《紐約時報》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形容米其林評價系統的神秘性,並把評測員描述成“江湖上披著神秘面紗的一群人”。“他們隱姓埋名,互不相識,就連公司高層也不允許跟評測員見面。他們甚至不能對任何人提及自己的職業,包括家人和朋友。”這樣的描述簡直就是特工!

試吃後,評測員會把對餐廳的評價精練地匯總到一年一度的米其林大會上,評價出星級餐廳。根據規定,從一星升級到二星,需要四位“神秘人士”的試吃評分;從二星晉級三星,更是需要十位“神秘人士”試吃。但是在中國,這樣傳說中嚴格的制度真的能兌現嗎?

ParisRouge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籍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從時間上來看,這些評測員不太可能像傳說中的好幾十個人在每家店吃好幾次。因為比如這次摘得三星的餐廳唐閣,本來就只有二十幾個位子,而且非常難預訂,有那麽十幾個人總是去吃,一下子就被別人看出來了。”

在Pecol看來,上海指南評測員的組成、他們是如何招募的、他們的參考標準是什麽、他們過去品嘗美食的經驗如何,都值得拷問。

在全球範圍內,法餐是有相對成熟評價體系的,相對其他菜系的爭議而言,法餐有更加嚴苛的標準。ParisRouge方面則稱,本土很難有融匯中西美食的專家,可能上海版的評審在西餐的口碑還不夠。此外,米其林為了向新市場示好,故意調低了西餐入選的比例。

米其林方面則回應第一財經稱:“在美食偵探團隊里,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所以各種口味都是兼顧到的。”

既要接地氣又要立牌坊

攜程集團副總裁、攻略社區CEO馮衛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米其林的品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品牌效應大於榜單的指導意義。但這次來上海,看來大家都不太買賬。”

這種情形在日本市場也遇到過,一直到現在日本對米其林的接受度仍然不高。在新興市場如何反映本地口味,成為米其林的最大挑戰。

美食主編朱先生認為,這種“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評價體系的問題,在東亞這些地方不能很好地適應;其次是評審方面主要依賴自己的評審員,而這些人大多是外國人。

在一片吐槽聲中,對唯一一家摘得三星的米其林餐廳“唐閣”質疑最多。該店被網友嘲笑為“歷史上首家團購的米其林餐廳”,據說已經撤下了此前的團購廣告。

記者於昨日撥打了一整天唐閣餐廳的電話,始終占線,預訂火爆程度可想而知。微信公眾號“一片吃心”則發布了一篇《唐閣是大寫的難吃》的文章,引來網友的熱烈反響。“餐飲界一直不怕質疑的聲音,就怕沒聲音。”一位長期從事美食欄目的編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關註才有吃客。

不過有個現象倒是很讓人喜聞樂見,那就是這次評選出來的米其林餐廳並非都高不可攀。在美食方面,“價格不是硬道理”再次得到印證。除了星級餐廳外,此次登陸“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榜單的,不乏一些上海小吃店,人均消費不過20元人民幣左右,比如生煎鋪子“大壺春”,以及面食小吃店“金剛餛飩還有面”。

“以前總是覺得米其林餐廳都很貴,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現在在上海的這份米其林榜單里出現了好多自己吃過的店名,瞬間覺得米其林不再那麽高高在上了,好像和自己還有那麽點關系。”家住上海的吳小姐開心壞了。

“這也是亞洲地區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不必花大價錢,也能品嘗到味道獨特的美食。”在上海的一家法國餐廳老板Remon說,“我平時也經常會去一些小店里吃,比如生煎和小籠包,我都非常喜歡。”

今年7月份,米其林在新加坡公布的榜單也出現類似的情況。位於新加坡牛車水的兩家賣炒飯、炒面和港式燒臘的“小店”意外摘得米其林星星。據店主說,飯店每天從早上9點半開門一直排隊到深夜。這兩家店的人均消費也在45元新幣以下。

在老家法國,每年米其林指南發布的盛況都不亞於餐飲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從1926年建立評價體系以來,就確立了評鑒的權威性。《米其林紅色餐飲指南》在全球累計銷量已經超過7億冊。

米其林的魅力並不在於比較,而是它建立了一個崇尚美食的體系。相對於時代的變化和新的市場,指南所做的選擇一定是保守的,少了人情味,多了商業性。其實,食物到了一定的境界以後,“哪一家更好吃”是見仁見智的問題。真正的“吃貨”,不看星級,心中自有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27

聽完這50首歌,我們想為華語音樂創作說幾句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6/161260.shtml

聽完這50首歌,我們想為華語音樂創作說幾句話
新音樂產業觀察 新音樂產業觀察

聽完這50首歌,我們想為華語音樂創作說幾句話

2016年50大金曲,順便了解下當下華語音樂創作現狀。

本文由新音樂產業觀察(微信 ID:takoff)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新研室

關於華語音樂,最近出現不少爭議,有人說“華語音樂將死”,有人說“中國沒有音樂”。對此,新觀群友們已經有過深入探討。(看這里:華語音樂早已經是一潭死水?)簡而言之,有一種觀點認為,華語流行音樂很爛,就對了。那麽,華語音樂到底有多爛呢?新研室抽空把年前想做卻沒做的事情做了,挑出了2016年50大金曲,順便了解下當下華語音樂創作現狀。 

新研室給自己定了幾個標準:

1.詞曲創作都必須是華人,歌詞是華語(含方言)。

2.盡量多元化,不同音樂風格都聽聽,搖滾和偶像都挑挑。

3.不要太另類,相對比較容易接受。

結果如下:

254812706593864469

145101990265749385349855186682759695 

挑歌的過程中,新研室最深刻的感受有三:

首先,相對歐美音樂,華語流行音樂確實比較單一,不只是風格的單一,也包括編曲結構和層次的簡單化,顯得歌曲的可聽性略淺。

其次,華語流行音樂顯得“單調”的一個原因可能在於節奏變化有限。相對而言,歐美歌手,尤其是黑人歌手的節奏感遠遠好於華人,所以借由節奏的變化,可以帶來不同的創作動機、行進方式和器樂變化。國人的音樂,重歌詞和旋律,節奏感偏弱,造成創作的局限。

還有,整體制作水平確實不太高,尤其是把音樂平臺上大量所謂獨立創作算入的話。

其中有一些問題是根源上的問題,比如節奏感,中國人節奏感就是不強,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節奏感不強會影響電音和說唱等重節奏的音樂創作;有一些是行業變遷帶來的,比如制作水平。個體生產質量必然不如精英生產,自媒體也有同樣的問題。

但是我們認為如果因為上述問題存在而全盤否定華語音樂創作就有些偏頗了。需要強調的是,當我們評判當下整體音樂創作質量時,簡單粗暴的把傳統唱片業時代拿來對比是不對的,時代的變化必然會在行業變遷中體現出來。

對於作品來說,這個時代最大的變化是什麽?兩點:

1.個人作品取代精英產品

上面這50首歌,十有八九歌手都參與詞曲創作。歌手介入創作,最直接的影響是讓歌曲更貼近歌手歌星,更像個人作品,而不是標準化產品。傳統唱片業的創作是產品導向,企劃、收歌、錄制、包裝,強調專業化流程,為了保證作品達到行業售賣標準,收歌來源相對固定。下面這個例子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Leon Now》黎明

1.Sugar in the Marmalade(詞:周耀輝/曲:雷頌德)

2.Prime Donna(詞:周耀輝/曲:雷頌德)

3.我愛花香不愛花(詞:林夕/曲:雷頌德)

4.從今開始(詞:林夕/曲:雷頌德)

5.Be My Girl(詞:林夕/曲:雷頌德)

6.酸(詞:林夕/曲:雷頌德)

7.透明(詞:十方/曲:雷頌德)

8.珍惜(詞:黃偉文/曲:雷頌德)

9.Ellie(詞:周耀輝/曲:桑田佳佑)

10.知道不知道(詞:小兵/曲:小兵)

11.Dawn (曲:雷頌德)

12.Sugar in the Marmalade(詞:周耀輝/曲:雷頌德)

上面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這個情況在傳統唱片業並不少見。華語市場上,傳統唱片業就是由少數創作精英把持的。精英把持創作,當然可以保證產品質量穩定,但同質化也較嚴重。也許你會覺得,孫燕姿和張惠妹都很有自己的個性啊?你不知道的是,唱片公司每年要犧牲多少同質化的新人才能捧出一個孫燕姿或張惠妹。

如今最大的不同是,任何人,無論好賴,都有可能吸引到自己的粉絲,形成自己的圈子,為此,個性化作品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年輕一代,但凡有點能力的都更願意自己寫歌,獨立發行,好賴是自己的作品。上面50首歌里,絕大多數歌手都有參與創作。

這是一個趨勢,產品化轉向作品化,個人化,敝帚自珍。從鹿晗到齊一,莫不如此。這就造成一個問題,制作水平參差不齊。條件好的如鹿晗,制作水平相對較高的,條件不好的,如大量民謠、Indie-Pop、古風等,制作水平相對較低。

但新研室認為這是階段性問題,隨著制作工具的不斷進步,隨著市場競爭促使個體生產者逐漸具備產品意識,加強品控,制作水平會逐漸回升。這里面有一個比較正面的例子是汪蘇瀧,過去大家都認為他屬於網絡歌手,被戲稱為“QQ音樂三巨頭”,但這些年來,汪蘇瀧的作品制作水平是不斷提高的,這就是加強品控的結果。

2.傳播的去中心化和圈層化

在前互聯網時代,標準化產品加上集中的資源是成功的基礎。這意味著唱片公司的風險最低,銷售規模化可能性最大。隨著標準化產品變成個性化作品,傳播從中心化變成碎片化,受眾也越來越圈層化,廣為傳唱的大眾金曲和一統天下的大眾明星都越來越少。

當前條件下,一首歌要想被盡可能多的人接受,想要實現全渠道傳播,真正形成大眾狂歡,必須符合兩個條件:滿足最廣大受眾的基本審美需求,觸動社會情緒。前者的代表是《小蘋果》和《成都》,後者是《野子》。《小蘋果》和《成都》都屬於朗朗上口、簡單易學的歌曲,《野子》不好唱,但是好聽,而且唱著特別“爽”。

因為圈層化的原因,信息的傳播越來越局限於已有的圈子里,當我們抱怨聽不到好歌的時候,很可能需要跳出自己故有的圈子去主動發現。比如鹿晗的《某時某刻》和《微白城市》我們認為都是好歌,但非鹿晗粉絲的圈子很難get到。實際上,新研室挑的這50首歌也遠代表不了誰。因為圈層化的關系,我們的選擇也很有局限。但另一方面,廣為傳唱的好歌會越來越少,代之以不同圈子里傳播的分類市場金曲,音樂欣賞會變得越來越個人化和圈子化。

與此同時,新研室發現,國內的音樂平臺缺乏有效的幫助用戶智能發現新歌的途徑,使用國內的音樂流媒體服務,會越來越局限於已有的音樂認知體系中不可自拔。相比之下,Spotify的智能歌單在歌曲推薦上已經有達到很高的水平,這也有助於歌曲的充分傳播。

那種能在不同圈子里全渠道傳播的歌曲,通常都會被呲之以鼻,《最炫民族風》、《小蘋果》、《一萬個舍不得》、《董小姐》、《成都》,原因前面提到了,這種歌曲一般審美標準是按全中國人的欣賞水平來平均的。這些年唯一的例外是《野子》,這首歌之所以能紅,除了有一定傳唱性,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切合了社會情緒,這些年大家都覺得自己活得太憋屈了。

總結

音樂市場回暖,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情。之前十年,行業轉型帶來的市場萎靡,造成內容匱乏,導致現在綜藝節目只能更多消費15-20年前的老歌。但是,作為行業眼中的“新樂(lè)觀”,我們認為華語歌曲創作並沒有那麽爛。而且,產品質量跟市場發展是由直接關系,隨著音樂市場的繼續回暖,市場競爭會促使創作團隊更加重視產品質量,加上,版權價格的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平臺、團隊和財團願意把錢投入到新版權生產上,這些都有助於提高華語歌曲的整體質量。

華語音樂 創作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