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利平:如何从造文具到玩资本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9/4NMDAwMDE4NzM4NQ.html


坐在记者面前的王利平,温文尔雅,说起金融投资来头头是道。

从股票、债券到PE/VC,从华尔街到中国,从巴菲 特、索罗斯到鼎晖、弘毅,他信手拈来,无不通晓,他甚至对新近发生的境内外财经新闻都了然于胸,并能点评一二。

但,你千万别以为他是哪家金 融机构的职业投资人。

今年50岁的王利平,是浙江广博集团(下称广博)的掌门人。广博是宁波一家靠生产和销售纸质文具起家,目前仍以文具为 主业的民企集团。

不过,搞技术出身的王利平对金融投资领域的专研已达10年之久。

这还要回溯到他的读书时代。

自 2001年前后,王利平就开始对金融投资产生了兴趣,于是,在2003年,他报考了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系的EMBA,并师从名导李若山,开启了人生的“金融 之旅”。

“导师很重要,而且有这个圈子”。在导师的帮助下,王利平顺利打入了金融圈子,比如,他接触的校友中,就有人在花旗银行任副行长, 他跟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俊“关系很好”,他还可以跟高盛的人士聊金融领域的东西。

“不进则退”,王利平始终觉得,一个企业家 的远见和独特视角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中得来”。

实业:制造+科技

早 在2008年,王利平就曾为广博制定一个战略规划:要做好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三大产业。

在鄞州区的车何广博工业园,一条贯 穿东西的马路将其隔成南北两大区域。

“马路南面是控股公司,马路北面是股份公司(002103),”王利平说广博的业务和产权都划分得很清 晰,作为董事长的他,在马路南北的工业区各有一个办公室,到哪边的办公室就处理哪边的事情。

目前,广博股份(002103)下面共辖有14 家企业,其中,文具实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国内文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09财年,其营业额超过8.5亿元,营业利润7000多万 元。

而在广博控股下面,有做纳米材料公司、数码公司、房地产和股权投资业务。

文具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让王利平“未雨绸 缪”。

2000年,正在海外考察游历的王利平了解到纳米技术广阔的前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试图涉足。

2002年,广博投资 1个多亿,成立数码科技公司,专业生产数码相机、电子相册、数字相框等数码电子产品,并试图填补索尼、佳能等高端品牌尚未完全覆盖的中低端市场。

对 房地产业务,王利平却“信心不大、兴趣也不大”,因为技术出身的他更关注的还是“科技性的东西”。

但即使在大方向没错的前提下,如何保证 在纳米和数码这两个新的领域里能有建树?

“产业转型最关键的是人才引进。”王利平认为。

2000年,王利平正计划涉足纳米行 业的时候,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携纳米技术从加拿大归国的博士陈钢强,陈也有意在国内寻找一家企业合作发展。王利平与对方一拍即合,于当年底成立广博纳米 材料公司,并让对方以技术入股,持股比例高达40%。

10年后的广博纳米公司,虽然人员规模不大,但销售额已达2亿-3亿元,利润约达 15%。

而对起家最早的文具,王利平不仅不打算放弃,反而公开表示,“要把文具这个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在他看来,“只有夕阳产品和技术, 没有夕阳产业”。

曾经有一家欧洲的大型文具企业想以几百万美金来收购“广博品牌”,被王利平一口回绝。从1992年王利平带领20多个职工 5个月没发薪水开始到1994年接到第一张OEM订单,再到注册自己的“广博”品牌,几次跨越,王利平将广博视为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

股 权投资:锁定第三产业

当下,王利平思考的是,下一个10年该怎么走?

他习惯在大背景下看问题,规划广 博的未来10年,他先从研究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开始。未来10年,随着制造业基地的西迁,京广线以西的资源大省逐步变成制造大省,那么东部的方向在哪 里?

王利平的答案是,作为东部的民营企业,“未来十年要抓住的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就是第三产业、中间服务业”。

具体到广博,除 了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之外,他选择的其中一个新航道是,股权投资。而在金融投资领域用功颇多的王利平至少已经做好了知识储备。

2007年,是 王利平初尝资本甜头的一年。

是年1月,广博旗下集办公文具、印刷纸品、塑胶制品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浙江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博股份) 登陆深交所,股票代码为002103,融资3个多亿,也成为首家在国内上市的纸品文具企业。

王利平已经充分认识到上市给公司股东所带来的好 处,不仅可以更低成本筹到钱,还可以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且可以借助监管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2008年,王利平提出,要将股权投资作为广博集团的战略方向之一。

在广博股份上市之后,王利平就开始尝试着 以广博旗下的广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博控股)为平台,试水股权投资,同时,他个人也开始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008年2月, 广博旗下的广博控股以1.45元/股的价格,4350万元的总价从爱建股份(600643)受让对方在宁波市金港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金港信 托)7.37%的股权。

同时,广博控股还从爱建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上海爱建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爱建信托)那里,同样以1.45元/股的价 格,共支付1450万元受让对方在金港信托2.46%的股权。

2009年6月,在中石油入股金港信托后,广博控股与其它股东又以现金方式对 原金港信托增资,并更名为昆仑信托。目前,广博控股在昆仑信托的持股比例为2.49%,在4家股东中持股比例最少。

截至目前,广博控股还投 资了宁波当地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和一家新材料公司。

“我们投资不是去分红,而是要把它们推上市,”王利平说,现在一张报表拿过来,他“10分 钟就可以判断这家公司可不可以上市”。

做股权投资,王利平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首先是风险控制。王把自己做的股权投资称为“面 对面的投资”,他认为是“没有风险的”。

具体而言,投资前,他就跟企业谈好,“要等5年再上市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利润上,“现在每股收 益基本上要有多少以上,达不到是不投的”;同时,“往前推2年都要有利润,跟上市的时间也要刚好相符”。

在这些条件下,王利平再投进来。

另 外,在被投企业那里,王利平不介意把自己定义成“给人拎包的”,因为他觉得,这样“对方也很开心,就可能会留比如20%给广博来投,投1个亿的项目上市后 就可能变成10个亿了”。

相比控股式投资,王利平更愿意做“二股东甚至三股东”,这样不仅不至于“太累”,资金量要求也相对要低。

广 博控股的股权投资资金主要来自于一些股东及所投项目收益。

“比如一个项目投1-2个亿,投5-6个项目还是可以的”,王利平说,“如果一个 项目就要投10个亿,我们是吃不消的。”

而投资及上市过程中,王为企业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从最基本的知识灌输,到答疑解惑,到企业股 改、上市方案的撰写,再到券商敲定等等。

他看好的是,“鄞州区有很多企业,他们现在对资本市场不是非常了解”,比如A公司做电子产品,B公 司做电器,就可以把A公司和B公司合起来最大化,等到“商品做好,衣服做好,扣子钉好,再卖出去”。

“现在有3-4个亿销售额的企业太多 了,未来仅鄞州区就可以推50家上市公司。”王利平认为。而已经先行上市的企业家的既有经验,可以为当地的民企上市少走弯路。

他也不愿意像 很多机构那样,去淘金互联网、高科技企业,或者早期项目,“因为没时间去等,而现成的企业也有很多”。

一位VC认为,诸如王利平这样的股权 投资者,在当地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既有人脉关系、知名度,又对所投企业知根知底,但反过来,如何走出宁波也是他们要面临的挑战。






王利傑:為什麼硅谷有最高密度的優秀創業者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761.html

從做PreAngel以來,每年我都會抽空去美國一兩次,主要是在硅谷(灣區)一帶見見當地的朋友,他們主要有VC、創業者、斯坦福和伯克利的學生創業組織負責人、無線科技領域的各種組織機構負責人等,我一直試圖逐步瞭解這個全世界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帶,究竟有著怎樣的特別之處,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鑑的,讓我們回到「鄉下」也可以顯得與眾不同;同時,也想知道,我們這些「鄉巴佬」,有沒有機會在這個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密集的地區,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未來也能投資幾個像Google、Facebook那樣的偉大公司?

來的越多,感觸就越深,雖然還只是皮毛,硅谷帶給我的感觸已經非常深了,在此與各位分享:

1、You Only Live Once – 你只活一次

我的PreAngel美國投資合夥人叫Boyd,是個土生土長的舊金山人,他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告訴我,最近灣區流行YOLO這個說法,全意是You Only Live Once,字面意思很簡單,可寓意深刻。如果我們從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那天開始就足夠重視這個短語,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今天。今天的大部分中國經濟支柱人群,其實某種程度上都是在為別人而活著,為了父母,為了子女,為了朋友。有些時候,看似你自己選擇了你的生活,其實不然,你活在別人為你塑造的形象裡,如果你今天對你的生活狀態不滿意,八成是你沒有為自己而活!其實把你自己活好,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因為每個人都是唯一的,都具備不同的能力和喜好,如果全社會都遵從自己的內心而活,我們每個崗位一樣都會有人做,而且做得更好!

這句話雖然近期流行,但卻是灣區一個常見意識形態的總結提煉,也就是說,很多美國名校的孩子們早就這麼做了,至少比我們國內的孩子們更早意識到「為自己而活」的道理。而整個社會也對這種意識形態給與支持,比如在中國最不能被父母理解的輟學創業,比如放棄高薪背包窮游,比如與一個跟自己完全「不門當戶對」的人結婚,比如我在一個破公寓做一個「苦逼」的藝術家,還有那麼多女生選擇做單親媽媽……當一個人選擇為了自己而活的時候,TA往往具有更加持久的恆心,或者說所謂的創業者最需要的「執著」。

YOLO,從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麼在硅谷有世界上最高密度的優秀創業者。

2、Rules & Disruptive – 規則和破壞

在美國開過車的人都知道,大家在馬路上都很講規則,行車效率很高!舉個例子,硅谷的著名華人天使投資人李軍(快創營合夥人)說,又一次他坐一個國內來灣區出差的人開的車,他發現每到一個路口,即便是綠燈,這兄弟都會帶一腳剎車,後來他好奇地問為什麼?這哥們回答說:「我擔心兩邊有車冷不丁竄出來啊!」

沒去過美國的人可能會好奇,這很正常啊,有什麼奇怪的。但是在美國開過車你就知道了,你在直行的時候,如果沒有Stop Sign和紅燈的話,你大膽開就好了,兩邊不會有車穿出來的;因為路口兩邊的車道上要麼會亮紅燈,要麼會有Stop Sign,而美國人開車看到Stop Sign肯定要停一下左看右看再走的,就算沒有Stop Sign,拐彎的車也一定要讓直行的車,因此會開得很慢左看右看。這樣直行的車就可以大膽開了!

你看,一個好的規則設計,讓大家的行車效率都提高,只要大家都遵守,人人獲利!在創業領域,你可以理解為,在一個好的規則框架下創新,你會更加有效率,你不用擔心有人「暗算」。

這就是健康的破壞式創新:基於一個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規則的框架下,通過技術、設計、運營或者商業模式等的創新而顛覆一個不思進取的老舊行業(企業)的過程。破壞式創新破壞的是過時的制度和不思進取的企業,屬於優勝劣汰的範疇,是良性的新陳代謝!

我們目前在國內看到太多「不健康」的商業案例,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破壞規則式創業」,破壞規則意味著該企業的發展影響到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甚至破壞了大部分消費者的利益,這些不守規則的創業者就是「從兩側馬路直接衝出來的司機」,一方面他們衝出來很可能被直行的車輛撞到,兩敗俱傷;另一方面,他們大範圍地出現導致直行的司機過路口都要帶一腳剎車,整個交通效率因此被影響。

這就是我們兩邊的另外一個區別,根本原因可能是「創業的目的」不同,一邊是為了「賺錢」而「投機」,所以不顧對環境,對行業,對消費者,對社會的 「破壞」;一邊更多的是為了「理想」而創業。或者可以說灣區的創業者成長和生活的環境讓他們形成了一種思維習慣,不會輕易「破壞大家都遵守的規則」,這邊的「破壞規則」成本很高的。

這次,我應丁若宇之邀去給斯坦福商學院的一些同學做了點分享,我知道他們聽過太多大佬的講話,我也不知道該分享什麼好,所以把我最新的對創業者信念的5點提煉分享給了他們,Boyd說我分享的這5個點說明了「我應該屬於硅谷」。如下:

3、Believe the power of belief – 相信「相信的力量」

這跟你創業的目的有關,如果你為了自己而活,為了理想而創業,那麼你就會「堅信」你的事業,堅信你看到的未來,這種「堅信」本身是具有強大力量的,非常Powerful,這種力量可以幫助你組建團隊,籌備資金,打造產品,營銷品牌,銷售服務……你的創業之路雖然荊棘密佈,但是你依然會逢山開路,一往無前。

很多創業者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對理想的信仰「本身就是力量的源泉,你以為是你畫的餅吸引了團隊、你以為是你未來的上市計劃吸引了投資人、你以為是你的巧舌如簧吸引了顧客、你以為是你的一帆風順吸引了媒體報導……你錯了,如果不是「信仰的力量」,你的餅,你的憧憬,你的巧舌如簧,都會消失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場風浪之中。

在九死一生的創業過程中,唯一能給你取之不盡能量的,只有你的「信仰」,無他!所以,放棄什麼都不能放棄信仰!如果你都不相信你做的事,那你憑什麼讓別人相信?回頭看看,很多失敗的公司,根本原因都是創始人自己放棄了最初的信仰,之後圍繞在TA周邊的一切都隨風逝去!

4、You were chosen – 你是「被選擇」的

雖然我是無神論者,但是我相信外星人,或者更高智慧的生物,但那不是我們理解的玉皇大帝,真主,耶穌或者其他宗教人物。

我們每個人都生來不同,所以就像我第一條提到的You Only Live Once,告訴我們的,Be yourself!每個人之所以是這個樣子都是「被選擇」的,我們的人生就是無數次選擇的過程,每天看似做著不同的選擇,其實我們是「被選擇做出這個選擇」,不管我們選擇什麼,都是「你的使命」。那麼,為什麼不做點我們自己發自內心喜歡,又擅長做的呢?為什麼你擅長音樂,為什麼我擅長社交,為什麼他擅長管理?

如果這都是被安排好的,那麼順從內心最重要,只有做你最喜歡又最擅長的事情,你才能最快樂,而同時,世界的運轉也會更高效,只要你選擇了最合適你的,那麼也意味著注定該這樣。不要怪你心中所謂的「上帝」不公平,你才是你自己的「上帝」,因為你的旨意就是你心中「上帝」的旨意。

所以,又回到那句話了,You only live once, so be yourself, be your own GOD!

5、Valuation vs Price – 價值和價格

如果你的內心告訴你,你就喜歡在海邊開個小酒吧,每天無憂無慮過日子。OK,沒問題!

如果你的內心告訴你,你就希望做一件千古留名的事業,讓世界更美好。OK,那就是你的使命,接下來你就盡一切能量完成你的使命去吧。你會成功的!

在這裡,我們可以提提價值和價格的問題了。如果你要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那麼可以說那是無價的(Priceless),如果為了完成這個使命,你需要去找投資人融資,那麼你該如何給自己定價呢?

如果你認為你自己無價,那麼你以一個天價估值融資,那麼自然融不到。我覺得你的無價是在項目真正實現後才體現的,沒有人能保證你的成功,所以初期的估值不應該太在乎「價格」,而是志在必得拿到Smart Money,所謂的Smart Money可以理解為跟你共享Vision,又能提供有價值的金錢以外的資源幫助的投資人。太過於計較「價格」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可能不是一路的,如果大家一開始在估值問題上分歧比較大的話,建議雙方都不要糾結,直接互相Pass。

硅谷這邊的初創企業天使融資階段的估值跟北京相比反而比較便宜,但是到了A輪的時候因為有了產品和一定的數據,其估值會飛漲,很多時候北京的投資人反而看不懂了。價值凸顯的時候,估值就不是問題了,所以大家可以參考硅谷的創業者,早期不要在乎估值,踏踏實實拿著天使的Smart Money把理想的產品做出來,然後自然會有市場給你合理的「估值」。

6、Enough is not enough – 「足夠」遠遠不夠

這是我推崇的極客精神,所謂極客,在我看來就是在一個細分領域追求極致到變態程度的人,極客不限於技術領域。

由於美國的文化和灣區的文化是一種「鼓勵文化」,孩子們從小取得一點成績就會得到「Amazing」等各方的讚揚,鼓勵孩子們做得更好,所以不管是技術領域,藝術領域,產品領域,營銷領域,都會有很多極客。尤其是我們提及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創業領域,這些極客們做出了無數全世界大受歡迎的創新產品,數不勝數!

現在是一個商業發達程度和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人們的大部分需求都已經得到了滿足,新的創業者們要麼尋找機會用強大的核心技術顛覆舊的產業,要麼在新興市場尋找新產品帶來的新需求(比如iPhone帶來的周邊配件需求等)。不過,不管做什麼,要想成就一個偉大企業,我們都需要一個極客Leader來負責產品,就像Steve Jobs那樣追求完美到變態的程度。

極客首先總是比常人能看的更遠一些,畢竟TA體驗和嘗試過的相關產品比常人多得多,否則也無法稱之為極客;其次,極客對自己負責的產品有著比市面上產品高出10倍的要求,所以一般不會輕易發佈產品,但是每次發佈都會給用戶帶來「驚豔」或者「震驚」的感覺,必須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目標用戶忠誠度;最後,極客帶來的產品通常都會最大程度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所以省去了營銷費用,做到酒好不怕巷子深!

在硅谷,即便是Evernote和Tesla這樣的公司都曾經差點死掉,正式他們最求極致的理念導致了公司幾度瀕臨破產,也正式因為他們強大的信仰的力量在最危急的關頭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最後成就了全世界矚目的優秀公司!

如果一個公司的Leader是某個領域的極客,我會非常樂意投資TA,盡我最大努力幫助他解決他不擅長的事情,讓他專注推出一個讓世界驚豔的產品;如果一個公司的Leader總是覺得「差不多就行了」,比市場上好50%就很不錯了,那麼他可能會是個不錯的商人,可能會打造一個盈利還不錯的公司;但是他不會創造出下一個Facebook,下一個Tesla,下一個Google……

7、Imagination & Execution – 想像力和執行力

自從《阿凡達》在國內上映以後,IMAX或者IMAX+3D電影成了大家必看,最近阿湯哥的《碟中諜4》和《遺落戰境》,《Star Trek 2》,《鋼鐵俠3》等,給我們帶來「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從電影院出來無不感嘆科技帶給生活的巨大改變,也感嘆好萊塢的想像力和執行力。

同時,我們不禁問自己,為什麼這些大片都是好萊塢的,為什麼中國沒有?是教育決定的嗎?因為我們一直認為華人最聰明了,但是華人拍的電影就不如老美;是環境決定的嗎?因為好萊塢在電影工業領先了50年至少,所以有沉澱;是資金決定的嗎?因為好萊塢的電影製作成本動輒上億美金!

其實,在互聯網創業領域,我們也經常感嘆說硅谷的很多公司就是比我們有想像力,比如我最喜歡的IFTTT,還有Airbnb,ZipCar,Twitter,Pinterest, Google Glass,Siri……

這次我跟一幫斯坦福,UCLA,伯克利等出來在硅谷創業的學生聊天,他們有個觀點很有意思。他們認為硅谷之所以有這麼多優秀公司,首先是因為硅谷有大量的創業公司,龐大的基數自然會跑出來幾個優秀的,相對來講,其實死掉的小公司何其多,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硅谷的創業環境刺激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創業浪潮,用他們的話講叫做「魚龍混雜」,「五花八門」;的確我也交流了一個從意大利來硅谷三個月的創業團隊,這裡儼然是互聯網極客的淘金聖地。

不過,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發,灣區擁有目前全世界最好的創業環境,所以也吸引了最多的創業者,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那些能夠脫穎而出的那些就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估值一路炒上天!

最後,分享一個媒體上沒有報導過的硅谷小故事:

一位當地的華人VC跟我交流,說她來硅谷不久後通過朋友認識了一個極其聰明的年輕創業者,技術很強,做的東西很酷,可惜還是早期階段,她打算下一輪可以跟進;後來她回國兩個月,再次回到硅谷的時候,聽到別人說Facebook買了這家公司,1億美金!她跟創始人落實了之後,感覺硅谷真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如果你這的有兩把刷子,真的有大把的巨頭為了自己的戰略目的而開出一個「勢在必得」的天價!

作者微信ID:betashow



王利傑:成功了,就一定有能力,我不這麼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028.html

創業者應該知道投資人最在意的成本叫機會成本

投資人的錢是有限的,因此所有的投資人都需要效益最大化,他們渴望的不是一個今天就盈利,但是十年無大發展的企業。投資人要的是像谷歌、facebook那樣的項目,帶給他超額回報。

為什麼?因為投資人是有機會成本的。受制於資金數額,在有限的時間內,只能投資很少的項目,不希望被一個雖然盈利,但是沒有成長的項目拖死。

創業者要去思考,但是不用每件事情都想透

那麼創業者如何思考呢?

首先,創業者做一件事情一定是結合你的背景,你務實於什麼,你擅長什麼,你身邊正好有誰是你的同學,誰有什麼樣的技術,你們組合成一個團隊做一些你們認為你們能做得到的事情,這是從創業的角度。

當前,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認真思考過互聯網會帶給我們什麼東西,有不少創業者又一個錯誤的思維模式,就是用互聯網的套路,去想複製馬化騰成功的故事,去顛覆所有的那些傳統的硬件廠商,或者說傳統的企業,我們憑什麼,光有滿腔熱血是不夠的。

其次,就是學會發揮優勢。發揮優勢的前提是看清楚自己的優勢。

創業者和投資人都應該知道,成功不一定等於有能力

我個人認為互聯網首先是一種思想,就是說其實最關鍵的顛覆是思想的顛覆,而我們恰恰這些年輕人因為沒有做過傳統企業,沒有經歷過傳統企業的成功,你就沒有那個包袱,如果你現在已經是一個在傳統領域很成功的企業家的話,你很有可能被你的成功故事所框住,你認為我原來這麼做是對的,我明天為什麼就不這麼做了呢,我不這麼做是不是就錯了呢,因為昨天還是對的,明天為什麼就錯了。

但是對創業者來講你不知道,因為你從來沒做過。所以說我覺得我們這些年輕人最大的好處就是敢想敢做,當我們站到投資人的角度面對一千個創業者的時候總會有一兩個或者三四個殺出來一個很大的公司。所以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在這邊,要看誰碰巧踩到了一個陽光大道,他可以所謂的順勢而為,他這條路越走越順,而其他人可能走錯路了,但是他未必意識到他會走到這個公司倒閉那天。還有些人那個路走了十年以後還在賺錢但是不會很大。

所以說我們每個創業者得失也很難用這個能力去直接衡量,說失敗了就沒有能力,成功了就一定有能力,我不這麼看。

創業者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視野和開放的心態,抓住互聯網即時性和全球化的特點。

我覺得互聯網帶來的思想有開放的思想,平等的思想,互聯網是平民化的,它沒有階層的,同時也有即時性。一個信息一瞬間可以發佈到每一個電腦屏幕上包括現在手機屏幕上,這個即時性對我們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是非常關鍵。

還有全球性,全球性怎麼理解呢?現在我們中國還沒有基於互聯網產生很大的全球性公司,包括騰訊現在的微信可能越來越國際化了,但是你會站到美國的角度來講美國有很多互聯網公司,從誕生那天起就是一個全球性公司,它放眼看到的市場就是全球性的,尤其是像以色列,以色列本身全國只有七百多萬人口,他們在創業的第一天想的就不是以色列這個市場,想的可能就是北美的市場,要麼就是巴西、俄羅斯、阿根廷,第一天就會想全球市場,也是因為互聯網有這個可能性。

創業者應該大膽和科學地利用眾籌模式

互聯網的這種平等性,其實對我們軟硬件時代,尤其是今天這個軟硬件時代產生有一個很大的直接的幫助就是產生了一個機制,即眾籌模式。

這個機制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而這個又幫助了我們軟硬件新的時代的來臨。所以說現在不一樣,現在我們可以通過Distarter這樣的平台或者國內的點評時間去眾籌,這個眾籌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對於我們現在做這個可穿戴也好,因為眾籌有一個最主要的就是說把這個產品預售出去是把錢拿回來,這是很關鍵的。但是另外一個關鍵的是你可以做一個預先的市場,可以讓你知道你這個產品究竟市場認不認,如果你這個眾籌失敗的話你拿不到錢,你也不用再去找投資人或者去把自己房子賣出去去做這個東西,因為可能市場就是不認你這個東西,需要找到問題所在,重新去修改方案,重新去眾籌。如果眾籌取得成功的話,你便知道市場需求在那裡。所以眾籌給了你信心,也給了你錢。這個錢就是投資人的錢不一樣,不佔你的股份,不需要退回去,只需要你把產品做出來就行了。

創業者如果做快消品,首先應該建設品牌

為什麼要建設品牌呢?

1、投資人更有信心。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講,我們都希望看到做快消品的公司是在塑造品牌和營銷上面有非常強的背景,這是非常給投資人信心的。在軟硬件這個領域跟純正的軟件以前就不一樣了,因為成本在裡面佔了一個很大的比重,所以說你想賣掉十萬個還是一百萬個還是一千萬個,這個跟你的品牌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一開始大家都認為小米做的事情就是所謂的自己用互聯網的方式做硬件,很多質疑的聲音,大家都懷疑這個太難了,是不是雷軍不懂手機還是什麼,但是他懂品牌,可以利用當時微博的力量,利用個人的影響力,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把這個品牌在一個可控的投入內樹立起來,因為小米建立的品牌可能如果讓一個傳統企業建的話要在央視不知道要花多少錢的廣告也達不到這個效果,但是一旦有了這個品牌以後,很多後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就非常順理成章了。這個是非常關鍵。

2、品牌便於促銷,同時提高利潤。所以說我們現在做可穿戴的這些團隊,大部分都沒有一個懂品牌的人,或者說能懂點營銷,營銷和品牌雖然不是一個層面,但是是相關性的,營銷是要為品牌服務的,營銷的第一個目的我想對於一家長遠發展的公司來講應該是建立品牌,然後才是促進銷售。因為這裡品牌也是要促進銷售的,不光是促進銷售還要拉高你的利潤,你平時同樣的東西,有品牌的就是比沒品牌的利潤率要高,這個大家不用懷疑,貼個牌就是不一樣,因為有信任。

3、互聯網時代建立品牌速度快。創業者可以迅速地通過互聯網方式去建立一個品牌,通過社會化媒體的方式去建立一個品牌,但是這種方式可能會讓成本大大地下降,把週期大大地縮短,以前一個十年建立的品牌現在可能通過一定的運作,在一年內就會建立起來,小米用兩年建立一個超越華為手機的品牌,華為排在小米後面,這個就是非常關鍵的。這是我們大家都缺失的。

如何做技術和品牌的整合?講完了品牌才是技術的整合,而且講到技術也是一個整合性的東西,因為做軟件的時候從來沒有需要考慮到,做軟硬件結合的時候要考慮很多以前從來不考慮的東西,把它找來,把它用起來,因為有很多好的東西你知道,因為供應商不給你,供應商未必說隨便給任何一個下游提供這種技術支持,他認為你太小了,不值得去為你服務,他要服務於很大的一個公司,但是像小米一開始就要去說服你給我高通提供芯片還是什麼,但是當他有品牌以後,他去談供應商的時候就越來越容易了。這個品牌是幫助你,不光是前端後端去供應鏈整合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如何保護自己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問題,這裡面其實有兩個東西可以保護你自己,第一個是國際專利,可以申請PCP專利,這個專利其實就是接觸過很多很懂專利的人,所有的人一致地告訴我不要請中國的律師給你寫專利,中國的虛實寫的專利一文不值,所以說真的要做專利一定要請國際頂級的律師來幫你做才有意義,否則你就白做了。你很高興你有專利,結果到時候發現一個標點符號錯誤就能費掉你的專利。這裡面有很多專利的人才,可能在座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哪裡找,因為專利也是一個很專的領域,而且人才很少。那麼多做硬件的人怎麼能找到這幾個少數的專利公司,而且能幫你做的這些人也未必有時間幫你做。但是用專利來保護自己這是一方面。

第二個就是說還是說品牌,品牌是跟,其實品牌背後有很多無形的東西是很難解釋通的,文化這些東西,如果你有品牌的能力,可以塑造一些文化通過講故事還是通過一系列互聯網的手段,而你的人群就忠實於你這個品牌,誰學都學不走,誰學你,你的用戶都不會走。其實現在有很多人動明星的腦子,明星和粉絲這個關聯性是非常強的。他們那種情感是一種愛,是無法去撬動,無法用任何東西去撬動的。這個是品牌,還是有很大的作用。最終一定要把這些東西落實好。因為最終是一個衝動的東西,衝動性的消費。其實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的心理因素,其實做快消品就是要抓住這些東西,但是我們工程師大部分時間是在摳技術的,那個很重要,功能特性是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消費者的心理,其實可能影響產品最終沒賣出去的可能就是你的顏色沒選好,所有的技術都做到位了,就是它的顏色沒選好,可能讓你的產品就失敗了,有可能你沒意識到是因為顏色的問題,這些東西我都不是說那麼絕對,但是你要知道我們要把關注點或者團隊裡面一定要有人去關注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關注營銷的,關注品牌的東西,而不要所有的人都盯在技術細節上,當所有的人都盯在技術細節上的時候這個公司是非常危險的,肯定是非常危險的,至少我是不敢去投這樣的。

技術是基礎,但是商業模式也很重要。

技術是第一步要看的,目前很多年輕創業者缺少的不是技術,但是他們缺乏構築商業模式的能力。模式可以幫助你跟大公司拉開彼此的距離。其實模式是由你的思想決定的,互聯網思想可以使你的商業模式更加有顛覆性,這種顛覆性會讓傳統企業不知道如何跟進,這個是另外一個門檻。運營商很早送手機的時候不就是靠它話費的補貼,補貼來源有很多種,話費是一種,未來遊戲也是一種,廣告也是一種,這些配件也是一種,真的都會發生的。所以說我覺得做軟硬件的團隊也是要重點思考一下商業模式怎麼設計,僅僅是賣硬件的話這個商業模式就太容易被人超越了,抄襲超越了,太容易了,不要想的就是說那麼簡單的一個商業模式,商業模式要設計的有點考究,但是這都是要看的,不能一概地去學習。

投資的問題

所以我現在從投資的角度來講總結一下就是我覺得軟硬件結合也好,可穿戴也好,其實重點是看團隊的,反正都是這個大方向,你怎麼做但是大家大概也都知道,但是成不成,最終是靠人去執行的。所以第一筆錢用好是非常關鍵的,

所以說我覺得把天使投資的人的錢找到以後,把它用好,這個所謂的用好就是建一個小小的粉絲群,對你小品牌非常深度的忠實於這個小品牌,參與你的社區互動,給你貢獻,幫你的硬件各種缺點和需求給你互動,你要有這麼一個小的很強的粉絲群體的話,我覺得對於這個產品將來把這個品牌放大去支持很關鍵,有能力建立品牌哪怕你沒能力做技術,你都可以很容易地融到錢,把技術再招進來,如果你沒有這個能力做這個品牌的話,哪怕你技術再好,也可能最終是並到別人的團隊裡面。


【乾貨】 王利傑:十個問題重新認識互聯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293.html

1什麼是移動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將我們連接在一起,讓信息的流動更加實時和智能。

- 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將合適的信息以合適的方式傳送給合適的人!

2移動互聯網的特點?

- 身份:個性、精準的信息

- 聯接:雙向實時信息交換

- 位置:信息也有位置屬性

- 感應:感知周邊一切信息

未來,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的概念將會融合,移動互聯網會演進為「新一代泛互聯網」!

3互聯網是什麼?

互聯網如同空氣、水和電一般,無處不在,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思想,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 互聯網思維

極致思維:超越用戶想像

粉絲思維:讓粉絲做貢獻

眾包思維:借助大眾力量

迭代思維:允許有所不足

免費思維:降低使用門檻

入口思維:入口就是流量

流量思維:流量就是金錢

開放思維:分享風險利益

屌絲思維:人人都是屌絲

……

- 互聯網工具

溝通工具:點對點、點對多、多對多、文字語音多媒體

協作工具:信息共享、工作協同、任務管理

融資工具:股權眾籌、網絡貸款、產品預售

營銷工具:社交媒體、預售式營銷、粉絲口碑

銷售工具:平台電商、網絡直銷、社會化電商

產品、運營、招聘、管理、財務……

基於互聯網思維而設計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超越傳統的極限,發現一片新的廣闊天地!

4信息流動的革命

互聯網本質上是一個由比特字節所承載的信息流動的網!

計算機實現了「信息的數字化」(比特化);

互聯網實現了「信息的網絡化」(比特流)!

過去的信息由「原子」承載,原子的流動就是「物流」,「物流」效率暫時還無法超越「比特流」!

基於互聯網,比特流承載著「信息/數據」實現了全球範圍內「信息/數據」的實時流動,這是一場信息革命!

當信息可以自由且實時地流動的時候,基於「眾包」和「P2P」理念的各種產品便誕生了。

本質上眾包的核心理念就是把一件原本需要自己或者公司團隊要完成的工作,借助互聯網讓全球範圍內有相關能力的人分工協作完成。大部分眾包是有償的,當然也有類似於公益組織基於互聯網做免費的眾包協作。

最完美的眾包是把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環節有規律地拆散並通過眾包的方式讓產品的「粉絲」免費完成!

本質上P2P的核心理念就是借助互聯網讓全球範圍內「供」和「需」個體之間建立連接,實現資源的重新分配,比如:

基於P2P的金融借貸,就是讓A用戶把閒置的金錢借給陌生的B用戶;

基於P2P的旅遊短租,就是讓A用戶把閒置的房間租給陌生的B用戶;

基於P2P的旅行代購,就是讓出國旅行的A用戶把閒置的購物配額和旅行箱空間有償出讓給沒有出國旅行的B用戶;

基於P2P的阿姨廚房,就是讓A用戶把閒置的廚房能力和廚藝技能有償提供給喜歡家常菜美食或者不喜歡去餐廳排隊的白領B用戶;

基於P2P的汽車租賃,就是讓A用戶把停在車庫或者停車場短時間不用的私家車出租給臨時需要開車的B用戶;

基於P2P的產品可以成出不窮,但是在每個細分的供需領域運營好P2P的互聯網業務都不容易,也會有一定的法規灰色地帶,不過機會和風險永遠是並存的!

5互聯網和大數據

大數據可以說是「計算機」和「互聯網」結合的產物,計算機實現了信息/數據的「數字化」;互聯網實現了信息/數據的「網絡化」;兩者結合才賦予了「大數據」生命力,演化出了「數據思維、數據資產和數據變現」等實用的新概念!

- 數據思維

大數據時代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的改變在下一代成為社會生產中流砥柱的時候就會帶來產業的顛覆性變革!

+ 分析全面的數據而非隨機抽樣;

+ 重視數據的複雜性,弱化精確性;

+ 關注數據的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

- 數據資產

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更加全面的數據來提高分析(預測)的準確度,因此我們就需要更多廉價、便捷、自動的數據生產工具。除了我們在互聯網虛擬世界使用瀏覽器、軟件有意或者無意留下的各種「個人信息數據」之外,我們正在用手機、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項鏈等各種可穿戴數碼產品生產數據;我們家裡的路由器、電視機、空調、冰箱、飲水機、吸塵器、智能玩具等也開始越來越智能並且具備了聯網功能,這些家用電器在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同時,也在生產大量的數據;甚至我們出去逛街,商戶的路由器,運營商的WLAN和3G,無處不在的攝像頭電子眼,百貨大樓的自助屏幕,銀行的ATM,加油站以及遍佈各個便利店的刷卡機都在收集和生產數據。

- 數據變現

有了「數據資產」,就要通過「分析」來挖掘「資產」的價值,然後「變現」為用戶價值、股東價值甚至社會價值。

大數據分析的核心目的就是「預測」,在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機器學習」相關的各種技術和數學建模來預測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並採取相應措施。預測股價、預測機票價格、預測流感等等。

「預測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繼續往下延伸,就可以通過適當的「干預」,來引導事情向著期望的方向發展。

6量變衍生質變

你打飛機了嗎?如果不是微信,你還會打飛機嗎?

互聯網的「入口思維」和「流量思維」背後對應的就是「量變衍生質變」這樣一個簡單的哲學!

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只要用戶活躍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產生質變,這種質變往往會給該公司或者產品帶來新的「商機」或者「價值」,這是互聯網獨有的「奇蹟」和「魅力」。

- 比如Google這樣的網絡搜索,其核心商業價值的基礎就是「海量用戶搜索」這個前提。如果沒有海量用戶搜索,也不會有廣告主願意主動登陸Google的後台預付費購買各種「關鍵詞」的「點擊量」。

- 比如Twitter這樣的產品,其核心價值隨著用戶數量的急劇增加也從最初的「閒言碎語」演變成了今天的「社交媒體」,結合「大數據時代的分析工具」就可以「預測」品牌的走勢,「大選」的結果,「潮流」的趨勢,甚至「民眾」的「情緒發展趨勢」!

- 比如QQ這樣的產品,其核心價值隨著用戶數的急劇增加而從最初的即時通訊變成了今天的「社交娛樂平台」,也讓其公司騰訊變成了網絡媒體、娛樂和社交巨頭!

量變引起質變,質變不僅可以完成量,而且可以鞏固量變成果,並為新的量變開闢道路!

7大象的腳鏈和全球化

互聯網將全世界連接了起來,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小事,都可以在一瞬間傳遍整個世界。過去不可想像的事情,在今天看起來已經司空見慣。

最近十幾年,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從成立的第一天就定位是一家」為全球用戶服務的公司」,因為互聯網本身並沒有邊界。

中國的互聯網草根創業者,也正在立足國內,放眼全球。在傳統領域,一家初創的企業放眼全球,這是不可想像的,也是幾乎不可能的。國內很多優秀的傳統民營企業在全球化上走了很多彎路,失敗率大大高於成功率。而在互聯網時代,新的「創客」和「極客」將會開創國際化之路!

基於互聯網的思想和工具,在國際化過程中需要的法律、人才、品牌、營銷、生產、銷售、售後、客服等一切,都有了新的顛覆式的、低成本的、高效的方式。

現在的全球化門檻早已不是「技術」層面的,而是多年「思想」禁錮而造成的!想想「拴在大象腳上的細腳鏈」吧!

互聯網的思維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8品牌和粉絲

品牌是一種識別標誌、一種精神像征、一種價值理念,是品質優異的核心體現。培育和創造品牌的過程也是不斷創新的過程,自身有了創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繼而鞏固原有品牌資產,多層次、多角度、多領域地參與競爭。

這是網上查到的對於品牌的定義。這個定義也是在互聯網還沒有出現的時代就已經成型了。在互聯網一代成長起來的今天,我們所理解的「品牌」,是否有所改變?

說到品牌,就一定要提到「用戶」,沒有用戶的認知和認可就沒有「品牌」。而「用戶」這個詞,也已經沿用了千百年,本質上也沒有改變過。

而在互聯網一代成長起來的今天,我們有了新的名詞,這個詞叫「粉絲」。雖然最早,從英文Fans英譯過來的「粉絲」這個詞是用於歌星、影星等藝人崇拜的。曾幾何時,我們將「粉絲」這個詞用來代表「品牌的瘋狂愛好者」?

最早擁有粉絲的產品品牌是什麼?我無從考證。不過,我知道,目前規模最廣的品牌粉絲應該是「果粉」——或者說:瘋狂地喜歡蘋果產品的用戶!

果粉為代表的品牌用戶這意味著什麼?其他品牌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和抉擇?

未來,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

互聯網的存在,將「品牌粉絲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因為有了互聯網,全球的粉絲們參與到了品牌文化的創建、傳播和演進過程中。。。粉絲們已經通過互聯網相互緊緊連接起來,同時又被他們共同創建的品牌文化牢牢地吸附在一起!

「粉絲」是品牌的一部分,牢不可分;而「用戶」只是過客!

互聯網時代,創建品牌和經營粉絲的過程高度融為一體了,你意識到了嗎?接下來該怎麼做?這方面誰做的最好?

你心中自有答案!

9創客和極客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是指不以贏利為目標,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

「極客」就是一群瘋狂地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的「行動派」,他們懂得學以致用、追求極致卓越、提倡化繁為簡、推崇跨界創新!

不論是創客還是極客,稱呼的背後是一種「信仰」,一種在「互聯網思維」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信仰」。正是這幫自稱為「創客」或者「極客」的互聯網信徒在用行動證明著他們的顛覆性思想,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

在品牌文化初步形成的早期,創始人/產品經理/品牌經理多個角色是融為一體的,也正是這種「極客精神」吸引了最早的一批「天使用戶」,創始人與生俱來的人格魅力和恰到好處的互動是這批「天使用戶」能否轉變為「品牌粉絲」的關鍵。

如果創始人不是「極客」,沒有獨樹一幟的思想和特立獨行的態度,那麼他/她的產品就無法承載「強有力的語言」去「感動感化」早期「用戶」轉變為「粉絲」,那麼未來產品被競爭對手超越,用戶被競爭對手「策反」的幾率就非常高了!

10互聯網和比特幣

最後再提一下互聯網上最有特色的一個產品「比特幣」!

-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件產生的電子貨幣/數字貨幣,是一種網絡虛擬貨幣。

- 概括來說,比特幣基於一套密碼編碼、通過複雜算法產生,這一規則不受任何個人或組織干擾,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運行比特幣客戶端而參與製造比特幣;比特幣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實現流通,通過P2P分佈式網絡來核查重複消費。每一塊比特幣的產生、消費都會通過P2P分佈式網絡記錄並告知全網,不存在偽造的可能。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通過特定算法的大量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佈式數據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 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內!

「比特幣」的創造將互聯網的諸多「特點」應用發揮到了極致,給國際貨幣金融領域帶來了顛覆性的創新。所謂的「顛覆性」就是顛覆各國政權對貨幣的直接和間接控制,這在過去是絕對無法想像並實施的,而今天,在互聯網的思維和工具的支持下,比特幣不僅僅成為了現實,而且其價值也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並且可以通過各種在線交易平台兌換真實貨幣。

在剛剛出現的時候,1美元平均能夠買到1309.03個比特幣,但此刻1比特幣的價值相當於752人民幣(2013年9月12日凌晨1點)。另外,國外已經有專門的比特幣第三方支付公司,類似國內的支付寶,可以提供API接口服務。

未來,比特幣會何去何從,這還是個未知數,不過我們可以確信的是,互聯網的思想和工具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性!

@王利傑LEO

PreAngel Fund 創始人

最勤奮的移動互聯網天使投資人


是時候重估「返利網」的市場價值了 王利陽

來源: http://xueqiu.com/1432594022/31566956

最近幾天,在電商界,除了阿里上市的消息外,最受矚目的就是日本最大的網絡零售商樂天以10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返利網站Ebates的消息,這足以讓國內市場開始重新審視返利網站的市場價值。

  

樂天10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返利網站Ebates 行業釋放示好信號 

  返利網站在國際上非常盛行,商業模式也非常成熟,樂天10億美元收購Ebates只是市場走熱的縮影。在國內,返利類電商網站的發展一直存在的爭議,一些濫竽充數的詐騙團夥打著返利網站的旗號非法集資坑害用戶,返利網站因此經常受到沖擊。另外,返利網站魚龍混雜,一些規模小,營收能力有限的網站設定諸多返利提現的規則也頻頻與消費者發生摩擦,諸多問題頻繁出現後,使得業界開始對返利類網站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事實上,在國內返利類網站雖然遭遇一些挫折,但仍然持續向前發展,返利網、返還網、米折網先後崛起,成為廣受歡迎的電商返利網站。

   

  在前不久,幾乎同一時間,返利網與米折網先後完成B輪融資,分別融資20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這說明資本市場對國內返利網站的發展仍然抱有信心,現如今受樂天10億美元收購Ebates的信號影響,返利網站市場將會重新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國內返利網市場價值有待重估

  在經過此起彼伏的質疑聲之後,國內返利市場迎來了樂天收購美國最大返利網站Ebates的振奮消息,這也適時該讓我們重新認識下返利網站的市場價值了。

  

  事實上,隨著電商市場的快速發展,返利網的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根據國內最大的返利網站返利網披露的數據來看,其今年交易額可超過200億元,傭金收入會超過12億元,比去年翻了3倍。可觀的營收能力是做好用戶服務的基礎,隨著規模越來越大,用戶量越來越多,返利網在2B端的議價能力獲得提升,意味著返利網有足夠的空間向2C端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例如返利網的返利提取不設限制,小到1分錢,上不封頂,可以隨時提取,這對消費者而言無疑提供了最大便利。

  

  簡而言之,在電商市場規模逐漸壯大的環境下,返利網的市場規模也隨之提升,而在規模獲得提升之後獲得了穩定的生存能力,這就讓返利網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好的用戶體驗的背後是吸引更多的新用戶。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壓制之後,返利網站正在悄無聲息的走出困境。

  

  另外,隨著網購消費者逐漸成熟,電商市場規範日益完善,一些不法分子鉆市場漏洞的機會越來越小,打著返利旗幟的詐騙公司的生存空間將會受到限制,這對正規的返利網站也是市場利好的消息。

  

Alexa排名 返利網勝過當當、1號店、唯品會

  從數據上來看,返利網站也在欣欣向榮的發展,以返利網為例,對比過去半年的Alexa排名,返利網整體呈現上升趨勢,目前徘徊在500名左右,而同期業界熟知的當當網、1號店、唯品會等知名電商企業的Alexa排名呈現下滑趨勢,當當網由1300多下滑至2500的地位,近期又有所回升到1700多的位置,1號店、唯品會的情況也差不多,也都徘徊在1700位上下。

  

  從流量上來看,返利網的流量入口價值仍然不可忽視,當當網、1號店、唯品會等知名電商企業或多或少都會需要導入一部分返利流量。

  

  坐擁“電商返利”概念,有利於返利網吸引更多消費者,根據返利網的宣傳口徑來看,該網站至今已成立8年,目前擁有超過5000萬的用戶數,每日獨立訪客超過300萬。返利網的返現合作夥伴包括天貓、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攜程、一號店、亞馬遜、大眾點評團購、聚美優品等400多家電商網站,以及 4000多個知名品牌店鋪,今年僅用8個月的時間,將會員數從2000萬增長到5000萬,這與Alexa的排名表現相符。

  

  在經過一番混亂的行業爭奪後,返利市場也進入寡頭時代,流量入口價值,無論在哪、在什麽時間都不可忽視。

  

O2O市場爆發 返利導購比時尚導購更有機會

  在O2O市場爆發下,返利網向線下發展已是趨勢,在完成B輪2000萬美元融資之後,返利網已將O2O業務作為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重心。

  

  在O2O市場,相比時尚導購,返利導購有更大的想象空間,美麗說、蘑菇街以時尚為主基調,不太適合切入O2O領域。

  

  一來時尚導購業務以販賣流量為核心,更多的是接觸網店,依托流量優勢為網店帶來銷量,雖然其中有一部分網店店主也有實體門店,但其觸網是為了更廣闊的國內市場,地域市場的消費者數量有限,很難真正激發O2O的實際需求;

  

  二來,美麗說已支持開店功能,但美麗說做的是平臺,在供應鏈和售後服務等問題上與線下脫節,很難切入到O2O的實際問題,阿里此前O2O戰略同樣也遇到了這些問題,但阿里有錢,可以投資諸多線下零售商場與其合作探索O2O模式,同時阿里的支付寶也是O2O切入方式之一,另外,阿里還有實力推淘點點、有錢收購高德,這些都是美麗說不具備的,所以說,美麗說等時尚導購網站離O2O還很遠。

  

  返利網以“返利”的基調切入O2O市場相對容易許多,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返利”從來都很吸引眼球,每逢節假日,線下商場內“滿X返X”的廣告牌經常會出現消費者的視線中,線上線下“一致性”的返利活動,為雙方O2O融合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此前,線下商場內的滿返活動,更多是返本商城內的代金券,最後希望所返券帶動商城內的其他消費。這種自給自足的返利模式,在互聯網時代下恐怕將不得不被改寫了,線下返利的要比線上的用戶體驗更差,在線下市場疲軟的環境下,線下商場也在尋找觸網可能。包括萬達在內的諸多線下大型商場紛紛尋求觸網途徑,但還多諸多中小、中低端商場自身沒有觸網實力,所以,若有互聯網企業願意提供相應的幫助,想必也不會拒絕。

  

  近期,萬達聯合百度、騰訊投資50億的合資O2O模式的核心在於積分體系,而積分也是返利的一種形式,有萬達做市場引導,返利網站要與其他觸網實力不濟的線下商場合作起來要順利的多了。

  

  試想一下,消費者在線上獲得的返利可以直接拿到線下商城消費,而在線下獲得的返利同樣可以在線上消費,這對於返利網站才是真正的前途無量。當然,現在只是美好的設想,究竟未來會是怎樣的形式,還得走一步看一步,但O2O市場爆發是返利網站獲得更高市場規模的難得機遇。

  

  

  無論從市場成熟度、流量入口價值,還是O2O的市場機遇,返利網的市場價值都該重新審視了。

  

  

文/王利陽

關註微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

王利傑:創業者每增加一條退路,失敗率就會提高一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6/153297.shtml

導讀 : PreAngel創始人王利傑在PreAngel成立五周年年會上,提到自己的投資邏輯:看方向,看團隊及看價格。他指出,大方向決定市場空間,團隊決定發展空間,價格決定升值空間。

i黑馬訊 12月16日消息

今日,PreAngel基金五周年年會在威斯汀舉行,基金創始人王利傑、天使投資人蔡文勝做主題演講,基金所投項目也在年會中登臺展示。

PreAngel目前資金管理規模為3億,專註於移動互聯網初創期項目,投資額度從10萬到100萬人民幣不等。除了投資以外,PreAngel更重要的角色是“聯合創始人”,為創業者提供提供創業指導,幫助梳理商業模式和連接行業資源等幫助。

王利傑在演講中提到自己的投資邏輯:看方向,看團隊及看價格。他指出,大方向決定市場空間,團隊決定發展空間,價格決定升值空間。在談到對於創業團隊的扶植上,他提到,投資人最重要的是對創業者的耐心與寬容,創業失敗並不可怕,投資人對於信仰的項目應該支持到底。此外,他還強調,“創業者每增加一條退路,失敗率就會提高一倍。”

此後,PreAngel基金所投項目一一登臺展示。在展示中,有幾點引起了記者的註意。

女性創業者比例較高,既有從未想過創業的草根工作者,也有來自頂尖名校的女博士,更有顏值頗高的哈佛畢業生。王利傑告訴i黑馬,PreAngel註重培養女性創業者,對於女性創業者的投資比例不低於15%。

視頻取代PPT。無論是基金,還是所投項目,非常重視視頻的作用。短短幾分鐘,將產品的痛點、優勢一一帶出,相比PPT 展示更為全面生動。視頻不僅局限於介紹產品,還將多種元素融入其中,時尚、情懷、微電影、非主流無一例外成為抓取眼球的利器。

現場投資人直接參與項目。年會邀請眾多投資人參會,投資人通過現場掃碼,直接參與所有路演項目的現場評析,並以最快速度與創業者建立聯系,跳過中間環節。投資決策大為加快。

智能技術偏多。大部分項目偏智能雲、智能穿戴、機器人、數據處理、醫療等領域。王利傑向i黑馬透露,未來還將進一步增大智能前沿科技的項目比例。此外,PreAngel所投的不少科技項目,其創始人早期並無創業打算,正是在王利傑的鼓勵和號召下,慢慢走上了創業道路,用所學知識助推社會發展。

PreAngel創辦於2011年,當年以400萬投資50家公司,2015年,20家仍然存活,賬面資產達到3600萬,翻了9倍;這之後,PreAngel再次成立基金,規模達3千萬,投資項目達百余個,平均每個項目所投金額為50到100萬;2014年成立1.5億規模的基金,目前已投項目達50個,平均200萬到500萬。

PreAngel基金股東包括天使投資機構“深港產學研(松禾資本)”,以及天使投資人薛蠻子,蔡文勝,雷軍等


王利傑:天使投資是基於常識和黑天鵝現象的搏弈遊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413/155168.shtml

導讀 : “大數法則”:如果累計投資 100 個以上項目,投資回報率一定在 25% 以上。

 

口述:王利傑 

編輯:潘詩彤

來源:黑馬投資學院天使營

一、天使投資本質

|“大數法則”:如果累計投資 100 個以上項目,投資回報率一定在 25% 以上。

本質 1 守正出奇

天使投資就是守正出奇。多數時,我們基於常識投資,比如說優秀的產品,合理的價格,這是一個優秀企業應該有的模樣。

出奇是什麽?我們一定要有20%或者10%的投資投給那些他有可能是黑天鵝(註1 )。如果百分之百的基金都投在了常識判斷的項目上,整個基金會很普通。

1 黑天鵝

1 黑天鵝

(註1圖解)

 

本質 2 贏家通吃

2 贏家通吃

2 贏家通吃

互聯網信奉贏家通吃,地球上最大的通吃贏家是人類。人類和猩猩有98.5%的基因相似度,但就是這1.5%的基因突變,人類主宰了世界。

一家企業把整個市場吃掉,另外一家企業虧的一塌糊塗。可能他們兩家差別就在1%,卻可以把兩家企業拉開幾千倍,最後勝出的企業當年都特別不起眼,當年那些大家眾星捧月的白馬(註2) 項目都消失了。

註2:白馬項目,BAT高管的項目

 

本質 3 概率博弈

3 概率博弈

3 概率博弈

在一個贏家通吃的賽道上,你看到有9家實力相當的公司——

每家公司跑贏的概率是1/9;你糾結不知道該投哪一家。如果這個時候,你遇到了第10家公司,其實力是其他公司的2倍以上,那麽該公司有將近2倍的概率勝出,如果其他公司每家有10%的概率獲勝的話,這個公司就是20%的概率獲勝;

所以,你肯定會投資這家公司。但是,你心里明白,那9家公司之中的某一家贏得整個市場的概率是80%,但問題是——

你還是不知道究竟會是哪一家!玩家越多,概率越分散,現實中,每家分得的概率都小的可憐,看看O2O,看看團購(千團大戰)。

 

二、投資宇宙進化論

| 建立在海量節點之上的豐富連接,會湧現出奇跡。

 

進化論 1 三大奇跡

世間有3大奇跡,宇宙、生命和人類意識。這些奇跡是可遇不可求的,任何創業者提出的離奇想法也不會超越這三大奇跡,天使投資人只有具備好奇心、相信奇跡和寬容失敗,才有機會把握住。

4 三大奇跡1

5 三大奇跡2

6 三大奇跡3

宇宙是一套程序,是量子糾纏,處於糾纏狀態的兩個量子在宇宙中不管相距多遠信息都是同步的,是你的觀察決定量子狀態。

 

進化論 2 五大規律

7 五大規律

7 五大規律

第一是海量,宇宙中一切東西只要存在的量就很大,大量的星系,大量的恒星、行星,還有150萬種生物在地球上,還有生物的繁殖,一下就生幾千個幾萬個,還有人類。

第二是連接,人和人之間是連接的,生物和生物是連接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有連接的。所以,在天使階段廣泛撒網,投資後幫初創企業建立“廣泛連接”:連接人才、媒體、資金和潛在客戶,也幫被投資的CEO之間打通連接,讓他們互相在這個平臺上建立連接合作,期待美好事物的湧現。

第三是傳播,其實很多人說女生愛八卦,經常說我跟你講個事你別跟別人說,其實任何一個想法一旦被產生,這個想法本身就希望被傳播,這個想法本身是有生命的,你擋不住它要被傳播,你想傳播這個想法不是你想,而是想法自己想傳播。在別人大腦里複制了同樣的電流路徑,跟基因複制是一回事,任何生命都要傳播自己,基因要傳播自己,想法也要傳播自己。

第四是自私,自私是推動宇宙發展最小發展的原動力,我們的細胞和DNA很自私,所以我們才能有生命,生命自動運轉,每個最小單位都在自私運動,沒有意識,它就是要活著,並且傳承,不斷複制自己,皮膚只要有破損它就會複制新的出來。這個自私是發展的原動力,我們不能把自私這個東西看得太壞。

第六是變異,真正順應時代的適應性變異,就像我們身體里的變異而且是適應性變異。有些變異如果太早了,環境沒有意義的話,這個變異肯定生存不下來。

第五是概率,整個宇宙運轉是基於概率的,不是基於精確預測的,給他一定的概率才能看到它變成什麽,一個人生三個小孩,你也不知道三個小孩長大幹什麽,他們也會按照他們的路徑成長,你改變不了的,這是概率。我們生活在一個由概率引導的宇宙中,當你理解這點以後你身邊發生的一切就不奇怪了,有99%成功的概率它還是失敗的,你要寬容的理解這些現象。

 

三、大機會9大趨勢

 

趨勢 1 雲計算

第一個是雲計算,IT,大數據,企業服務。

我認為未來中國二十年會出來很多像思科一樣優秀的偉大的IT公司,因為中國的市場足夠大,需求足夠旺,而現在中國政府又主導去IOE,芯片、數據庫和存儲,這都是被美國人壟斷的。

如果我們的民族企業想發展,我們必須用自己的數據庫,自己的芯片和自己的存儲,否則會被別人掐著脖子。

 

趨勢 2 大健康

人要追求幸福健康,我們關註健身、運動、醫療,這些領域機會很多,VC也喜歡布局於此。

 

趨勢 3 金融創新

中國的金融體系落後,但我們需要大量的金融創新。

比如我自己的需求,作為一個投資人,我希望銀行提供這樣的產品:評估我投過的所有項目的股份價值,乘以折扣,用此抵押借款,這樣的杠桿使我有更多的資本投資。

 

趨勢 4 AR、VR

AR、VR新娛樂文化產業,在未來是一個有潛質的市場,但目前是過渡式的。

真正浸入式體驗可能是50年後人類開發了的虛擬遊戲,有各種腳本可選,醫生給你打一針,你進入這個模擬的場景中,每個場景都是定制的,你可以是國王,是江洋大盜,比AR、VR爽很多,但需要時間和更多的科技含量,把人的大腦直接接到現在的計算機體系里邊。

 

趨勢 5 文化娛樂

文化產業最王道的是IP,一旦打造出一個IP,這就是印鈔機。

美國大片里的超人不會死去,而是反複出鏡,甚至蝙蝠俠和超人本來一個來自漫威,一個來自DC,卻出品了電影《超人大戰蝙蝠俠》,這就是對IP的利用。

 

趨勢 6 人工智能

孫正義、馬雲說,未來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服務機器人。

我們布局機器人也是順應潮流,就像當年預測未來每個人都有一部手機。

 

趨勢 7 智能出行

智能交通出行,我們關註無人駕駛車和電動車,不過目前無人駕駛車相對難度系數高,我們選擇小路——輔助駕駛。

 

趨勢 8 消費升級

吃喝玩樂刺激的消費升級,比如我們投的企鵝團和氧氣bra。這些產品不只是在賣產品本身,而是體驗、參與感和玩法。

 

趨勢 9 創業基礎設施

全民“淘金”行動,而此時出現幫創業公司解決社保提供共享空間,比如聯合創業辦公室等剛需問題無疑是最有安全感的投資。

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致使創業會越來越熱,大量鼓勵科技創新一定是非常好的路,我們做辦公共享、辦公協作,這些都值得,只要創始人執行力不差的話,一般不會虧,最差也是被並購。

 

四、天使投資二十問

0150

0152

0151

0153

       0154

0155

0156

0157

0158

0159

0160

       0161

0162

0163

0164

0165

       0166

0167

0168

       0169

 


知識經濟時代,王利芬為什麽就做不過羅振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322/162056.shtml

知識經濟時代,王利芬為什麽就做不過羅振宇?
李成東 李成東

知識經濟時代,王利芬為什麽就做不過羅振宇?

創業細節決定成敗,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東哥有個疑問,都說“知識經濟”到來了。王利芬的優米網做的為什麽不如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得到"為什麽是羅胖做出來的,而不是王利芬。王利芬老師錄制的內容也都是大咖,為什麽付費買單的不如"得到"多?二者之間主要差別在於哪里? 

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在創業中,當賽道沒有問題,資源能力沒有問題,模式也沒有什麽問題,很多細節的差異會導致最終創業成敗非常大的差別。創業,細節決定成敗!

一個好的問題,好過一篇文章。

同樣都是央視的大咖主持/制片人,王利芬的優米網為什麽做不過羅振宇的羅輯思維? "得到"為什麽是羅胖做出來的,而不是王利芬老師?發朋友圈後,收了60多個評論,而通常只有發美女才有這個效果。

微信圖片_20170322153511

微信圖片_20170322153516

微信圖片_20170322153521

兩個人背景的簡單對比

 王利芬:94級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原是央視資深欄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曾先後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哲學系、文學系、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供職於中央電視臺。曾在《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欄目中任記者和編導。

 2000年任《對話》總制片人兼主持人。2003年創辦《經濟信息聯播》《全球資訊榜》《第一時間》,並擔任上述欄目及《經濟半小時》總制片人、資訊工作室主任。2004年9月赴美國耶魯大學和布魯金斯學會研究美國電視媒體。回國後創辦了《贏在中國》,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創業節目。後創辦《我們》,任總制片人兼主持人。

 羅振宇:94級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碩士,04級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2000年加入央視,曾任《對話》節目制片人,2008年從中央電視臺辭職,成為自由職業者。曾擔任《決戰商場》、《中國經營者》、《領航客》等電視節目主持人;第一財經頻道總策劃。

 王利芬做不過羅胖?至少從背景來看,專業能力肯定不是原因,王利芬按說還是羅振宇的老師。從背景來看,王利芬略勝一籌,不管是學歷背景,還是在央視作為制片人,主持人方面。王利芬一手打造的《贏在中國》更是影響了一代中國創業者,馬雲、柳傳誌、俞敏洪等等大牛的精彩對話依然記憶猶新。

創業時間節點選擇

王利芬在2009年底辭去央視公職,創辦北京優視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雖然羅振宇比王利芬提前一年離開央視,但真正創業是2012年底,與獨立新媒創始人申音合作打造知識型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這和王利芬比,已晚了差不多3年時間了。因此,從時間看,羅胖創業並沒先發優勢。

 王利芬做不過羅胖?是不是做得太早了,不小心成了先烈?話說,創業領先半步成英雄,領先兩步成先烈。年後,東哥到深圳拜訪分期樂創始人Jay,談到了分期樂的成功和時間節點有直接關系,2013年中-2014年中之間創辦類似模式的基本都還活著,早一點的,晚一點起步的企業基本都掛了。但在知識內容創業領域,也是這個規律嗎?

 兩者擁有的大咖資源對比

人們在談到羅胖的“得到”之所以牛逼時,總說“得到”有非常牛逼的頭部大咖資源,比如李翔、李笑來、和菜頭、吳軍、王煜全、和菜頭等。但這些大咖和王利芬的優米網所擁有的大咖比起來,還是弱不少,不在一個量級。給優米網站臺錄制節目的有馬雲、劉強東、雷軍、王興、柳傳誌、史玉柱、潘石屹等等,當然也還有很多專業領域的大咖。

 整體上看,優米網的大咖資源等級和數量都比羅輯思維“得到”,高出一個量級。如果說要沖著名人效應來的,優米網應更加成功一些才對。說實話,如果不是互聯網圈的,“得到”的一些大咖,大部分人都不認識。用戶為一堆不認識的大咖,更談不上粉絲,付費購買內容,挑戰還是蠻大的,持續購買就更難了。

 王利芬做不過羅胖?肯定不是王利芬的大咖資源不如羅胖,或者說這些大咖資源缺乏對用戶的吸引力。

賽道沒有問題,創始人專業能力也不是問題,也匹配了更強的資源,也沒有錯過了風口,準確說在風口起來之前就早早準備好了。為什麽王利芬還是做不過羅胖?

 細節決定成敗

 就這個問題,東哥朋友圈差不多有60多條評論,大家給出了很多的理由,整理了一下歸為三大類9條。

 產品

1.羅胖的產品更好的利用了移動時代傳播渠道的變化,產品符合用戶互聯網瀏覽習慣時間碎片化的變化;

2.優米內容偏重於訪談,廣而泛,羅輯思維更有深度和有趣;

3.優米網的課程價格太貴了,羅輯思維是免費的模式。

運營

1.優米網沒有人格化,沒有互動,沒有社群;

2.羅胖更有娛樂精神,王利芬太嚴謹了,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

3.羅胖能夠讓屌絲掏錢,王利芬過於情懷派,運營能力偏弱。 

營銷

1.羅胖自帶流量,爭議度比較高,容易吸引關註;

2.王老師是站在神臺上講話,羅胖是站在講臺上對話;

3.一個守正,一個出奇,羅胖更善於抓住熱點話題,借勢。

 不過,東哥想補充明顯不同的一點,二者用戶群定位不一樣。優米網更多定位面向很窄的創業者,而羅輯思維定位更大眾化,“老少皆宜”。這與京騰匯成員之一梁寧寫的《從京東1萬白領和11萬藍領,看到真實互聯網世界》一文所提到的,市場定位的不同就導致了最終的結局。

 這一話題能夠引發討論,的確值得思考。優米網目前發展甚至還不如大量的微信自媒體,比如,咪蒙,也不如二更、一條這樣的視頻自媒體。另外,羅輯思維包括羅胖是強品牌,而優米網是弱品牌。

羅胖自己不斷創造內容,形成很強的品牌,有眾多粉絲,自帶流量。而王利芬是通過采訪獲得內容,沒有品牌,一直都是依靠采訪大咖吸引用戶,自己缺乏流量沈澱,更沒形成自己的粉絲圈。假設讓王利芬搞個跨年演講,又有多少付費的粉絲?東哥覺得會比較尷尬。 

最近有不少人在罵羅胖是個假雞湯帝,是個大忽悠,東哥說說自己最欣賞羅胖的一點“順勢而為,借力打力,堅持不懈”。另外,羅振宇和王利芬最大的一個差別是,前者善於洞察趨勢變化,抓住風口,調整產品和運營策略。 

而後者,過去多少年了,產品和運營營銷策略幾乎都沒有什麽太大變化,以不變應萬變,顯然在這個時代是行不通的。用互聯網的話總結,王利芬老師缺乏網感,缺乏市場敏銳度,執行上還缺乏應變度。 

東哥也沒有標準答案,但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在創業中,當賽道沒有問題,資源能力沒有問題,模式也沒有什麽問題,很多細節的差異會導致最終創業成敗非常大的差別。 

這也是東哥投後管理,在服務三十多家創業公司的時候發現非常明顯的一點,創業細節決定成敗,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互聯網時代變化太快,創業者不能絲毫懈怠。 

最後,同樣都是央視的大咖主持/制片人,王利芬的優米網為什麽做不過羅振宇的羅輯思維? "得到"為什麽是羅胖做出來的,而不是王利芬老師?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在文章後面留言評論。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知識經濟時代,王利芬為什麽就做不過羅振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322/162056.shtml

知識經濟時代,王利芬為什麽就做不過羅振宇?
李成東 李成東

知識經濟時代,王利芬為什麽就做不過羅振宇?

創業細節決定成敗,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東哥有個疑問,都說“知識經濟”到來了。王利芬的優米網做的為什麽不如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得到"為什麽是羅胖做出來的,而不是王利芬。王利芬老師錄制的內容也都是大咖,為什麽付費買單的不如"得到"多?二者之間主要差別在於哪里? 

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在創業中,當賽道沒有問題,資源能力沒有問題,模式也沒有什麽問題,很多細節的差異會導致最終創業成敗非常大的差別。創業,細節決定成敗!

一個好的問題,好過一篇文章。

同樣都是央視的大咖主持/制片人,王利芬的優米網為什麽做不過羅振宇的羅輯思維? "得到"為什麽是羅胖做出來的,而不是王利芬老師?發朋友圈後,收了60多個評論,而通常只有發美女才有這個效果。

微信圖片_20170322153511

微信圖片_20170322153516

微信圖片_20170322153521

兩個人背景的簡單對比

 王利芬:94級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原是央視資深欄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曾先後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哲學系、文學系、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供職於中央電視臺。曾在《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欄目中任記者和編導。

 2000年任《對話》總制片人兼主持人。2003年創辦《經濟信息聯播》《全球資訊榜》《第一時間》,並擔任上述欄目及《經濟半小時》總制片人、資訊工作室主任。2004年9月赴美國耶魯大學和布魯金斯學會研究美國電視媒體。回國後創辦了《贏在中國》,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創業節目。後創辦《我們》,任總制片人兼主持人。

 羅振宇:94級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碩士,04級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2000年加入央視,曾任《對話》節目制片人,2008年從中央電視臺辭職,成為自由職業者。曾擔任《決戰商場》、《中國經營者》、《領航客》等電視節目主持人;第一財經頻道總策劃。

 王利芬做不過羅胖?至少從背景來看,專業能力肯定不是原因,王利芬按說還是羅振宇的老師。從背景來看,王利芬略勝一籌,不管是學歷背景,還是在央視作為制片人,主持人方面。王利芬一手打造的《贏在中國》更是影響了一代中國創業者,馬雲、柳傳誌、俞敏洪等等大牛的精彩對話依然記憶猶新。

創業時間節點選擇

王利芬在2009年底辭去央視公職,創辦北京優視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雖然羅振宇比王利芬提前一年離開央視,但真正創業是2012年底,與獨立新媒創始人申音合作打造知識型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這和王利芬比,已晚了差不多3年時間了。因此,從時間看,羅胖創業並沒先發優勢。

 王利芬做不過羅胖?是不是做得太早了,不小心成了先烈?話說,創業領先半步成英雄,領先兩步成先烈。年後,東哥到深圳拜訪分期樂創始人Jay,談到了分期樂的成功和時間節點有直接關系,2013年中-2014年中之間創辦類似模式的基本都還活著,早一點的,晚一點起步的企業基本都掛了。但在知識內容創業領域,也是這個規律嗎?

 兩者擁有的大咖資源對比

人們在談到羅胖的“得到”之所以牛逼時,總說“得到”有非常牛逼的頭部大咖資源,比如李翔、李笑來、和菜頭、吳軍、王煜全、和菜頭等。但這些大咖和王利芬的優米網所擁有的大咖比起來,還是弱不少,不在一個量級。給優米網站臺錄制節目的有馬雲、劉強東、雷軍、王興、柳傳誌、史玉柱、潘石屹等等,當然也還有很多專業領域的大咖。

 整體上看,優米網的大咖資源等級和數量都比羅輯思維“得到”,高出一個量級。如果說要沖著名人效應來的,優米網應更加成功一些才對。說實話,如果不是互聯網圈的,“得到”的一些大咖,大部分人都不認識。用戶為一堆不認識的大咖,更談不上粉絲,付費購買內容,挑戰還是蠻大的,持續購買就更難了。

 王利芬做不過羅胖?肯定不是王利芬的大咖資源不如羅胖,或者說這些大咖資源缺乏對用戶的吸引力。

賽道沒有問題,創始人專業能力也不是問題,也匹配了更強的資源,也沒有錯過了風口,準確說在風口起來之前就早早準備好了。為什麽王利芬還是做不過羅胖?

 細節決定成敗

 就這個問題,東哥朋友圈差不多有60多條評論,大家給出了很多的理由,整理了一下歸為三大類9條。

 產品

1.羅胖的產品更好的利用了移動時代傳播渠道的變化,產品符合用戶互聯網瀏覽習慣時間碎片化的變化;

2.優米內容偏重於訪談,廣而泛,羅輯思維更有深度和有趣;

3.優米網的課程價格太貴了,羅輯思維是免費的模式。

運營

1.優米網沒有人格化,沒有互動,沒有社群;

2.羅胖更有娛樂精神,王利芬太嚴謹了,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

3.羅胖能夠讓屌絲掏錢,王利芬過於情懷派,運營能力偏弱。 

營銷

1.羅胖自帶流量,爭議度比較高,容易吸引關註;

2.王老師是站在神臺上講話,羅胖是站在講臺上對話;

3.一個守正,一個出奇,羅胖更善於抓住熱點話題,借勢。

 不過,東哥想補充明顯不同的一點,二者用戶群定位不一樣。優米網更多定位面向很窄的創業者,而羅輯思維定位更大眾化,“老少皆宜”。這與京騰匯成員之一梁寧寫的《從京東1萬白領和11萬藍領,看到真實互聯網世界》一文所提到的,市場定位的不同就導致了最終的結局。

 這一話題能夠引發討論,的確值得思考。優米網目前發展甚至還不如大量的微信自媒體,比如,咪蒙,也不如二更、一條這樣的視頻自媒體。另外,羅輯思維包括羅胖是強品牌,而優米網是弱品牌。

羅胖自己不斷創造內容,形成很強的品牌,有眾多粉絲,自帶流量。而王利芬是通過采訪獲得內容,沒有品牌,一直都是依靠采訪大咖吸引用戶,自己缺乏流量沈澱,更沒形成自己的粉絲圈。假設讓王利芬搞個跨年演講,又有多少付費的粉絲?東哥覺得會比較尷尬。 

最近有不少人在罵羅胖是個假雞湯帝,是個大忽悠,東哥說說自己最欣賞羅胖的一點“順勢而為,借力打力,堅持不懈”。另外,羅振宇和王利芬最大的一個差別是,前者善於洞察趨勢變化,抓住風口,調整產品和運營策略。 

而後者,過去多少年了,產品和運營營銷策略幾乎都沒有什麽太大變化,以不變應萬變,顯然在這個時代是行不通的。用互聯網的話總結,王利芬老師缺乏網感,缺乏市場敏銳度,執行上還缺乏應變度。 

東哥也沒有標準答案,但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在創業中,當賽道沒有問題,資源能力沒有問題,模式也沒有什麽問題,很多細節的差異會導致最終創業成敗非常大的差別。 

這也是東哥投後管理,在服務三十多家創業公司的時候發現非常明顯的一點,創業細節決定成敗,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互聯網時代變化太快,創業者不能絲毫懈怠。 

最後,同樣都是央視的大咖主持/制片人,王利芬的優米網為什麽做不過羅振宇的羅輯思維? "得到"為什麽是羅胖做出來的,而不是王利芬老師?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在文章後面留言評論。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reAngel王利傑:投資人最後的勝利是人生觀的勝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27/163795.shtml

PreAngel王利傑:投資人最後的勝利是人生觀的勝利
黑馬投資家 黑馬投資家

PreAngel王利傑:投資人最後的勝利是人生觀的勝利

有時候,一個好一點點的決策能給你帶來上千倍、上萬倍的回報。

來源 | 黑馬投資家(ID:heimatzj)

 口述 | 王利傑

 整理| 黑馬投資學院

41.webp

王利傑於2011年創辦PreAngel天使投資品牌,至今投資了近300個科技初創企業。PreAngel已參與了多支子基金品牌的建立,由9個合夥人管理10億人民幣。LP包括美圖科技蔡文勝、唯品會吳彬、周鴻祎、薛蠻子等。王利傑投資的多個項目回報豐厚,如九櫻天下(3年200倍)、蟻視VR(1年18倍)、醫聯(2年180倍)、遊友移動(4年56倍)等。

6年,花了4億,投了300個項目,王利傑總結出了關於天使投資的幾大認知。

成功可不可以走捷徑?我認為可以,關鍵是我們要去尋找。投資,95%靠運氣,5%靠認知。認知鴻溝如天塹,5%的認知差別,10年後的成就差異可以超過1000倍。有時候,一個好一點點的決策能給你帶來上千倍、上萬倍的回報。

天使投資的正確姿勢是,用正確的認知去駕馭未知的命運。我們大概花了4個億投了300家公司,總結出了這幾個關於天使投資最直接的認知。

 天使投資的核心競爭力是風險認知

天使投資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我們之間互相比拼的是什麽?我認為是風險認知的能力。我們做天使投資不是買彩票,也不是賭博,我們要管理風險,管理風險的第一步是認知風險。有些創業者像無頭蒼蠅,一萬個亂沖亂撞的創業者可能有一個能沖出去,那是因為他運氣足夠好,但我們不能投這樣的創業者。有些創業者是有規則地試錯,他看到了迷宮,他有一套策略,先走哪一步,再走哪一步,此路不通,就換一條路,投這種創業者成功概率上高一點。

風險

但最牛逼的人應該是站到高空,鳥瞰整個迷宮,然後找到那個成功的路徑一直走出去,一次通過,這就是站到巨人的肩膀上,這就是認知。

認知提高一個維度,別人看到的是風險,你看到的是機會,別人看到的是機會,你看到的是風險,這就是上帝思維。所以做投資,每天的主要工作不是不停地看項目,而是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提高你的認知,這樣你才能甄別出風險和機會。都說天使投資是高風險、高收益,但如果你掌握了風險認知這一核心競爭力,那麽天使投資在你這里就變成低風險、高收益了。

 天使投資本質是概率博弈遊戲

做天使投資,要掌握天使投資的本質,這樣你在決策時才能做到萬變不離其宗,穩操勝券。我總結天使投資的本質是概率博弈,當你知道它是概率博弈遊戲之後,你就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了,你就不在乎一個項目的成敗了,因為你看的是整個大盤的概率。

你投一個項目,如果這個賽道上他的競爭對手超過10家,那麽他勝出的概率就不超過10%,概率是分散的,每個人都有贏的概率,而現在又是贏家通吃的時代,往往第一名等於第二名到第十名總和的10倍。所以我們投一個項目的時候,賽道上的玩家最好不要太多,你要投的一定是別人還不懂的,媒體還沒報道的,你自己還在糾結的,這才有可能是你賺錢的。

做投資,怕的是亂,不是難。100家公司在做同樣一件事,憑什麽你投的這家就一定能跑出來呢,一定是1%的概率。團購大戰也好,O2O大戰也好,共享單車大戰也好,一旦一堆人殺進來,你就真的不知道誰會贏了。但從歷史來看,那些最後跑出來的基本上是最早做的那一批中的某一個。像團購,美團是最早的一批;外賣,餓了麽是最早的一批;共享單車,也就是摩拜、ofo。

對於投資,我們不能高估自己的智力,要對概率有敬畏。投資人應該看看怎麽用概率博弈的方法去做投資,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有些項目該死的就讓它早點死,一個項目如果註定要失敗,最好在天使輪就失敗。

42.webp

 勢能決定企業規模,決定投資回報率

一個企業想要千倍回報,來自於哪里呢?來自於整個產業的勢能,是勢能決定了企業的規模,決定了投資的回報率。所以小生意不能投,一個企業能做多大,不是CEO決定的,是賽道決定的,是這個產業的勢能決定的,我們一定要借大勢。

中國有三大互聯網公司BAT,分別做的是搜索、電商、社交,美國也有三大互聯網公司: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也是搜索、電商和社交,怎麽這麽巧呢?它的企業規模都是賽道決定的,那個CEO恰巧成為那個賽道上的贏家,而那個CEO也恰巧是因為他很早就進入了賽道,他就能吃到這個賽道的紅利。

借勢有多重要,1998年雷軍就已經是金山的總經理了,超級大佬,那時候三個小兄弟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都剛出道,可能連雷軍都見不到。但現在他們都遠遠超越了雷軍。雷軍後來在2010年成立小米奮起直追,因為他要借移動互聯網的勢做小米手機,雷軍非常優秀、聰明又勤奮,資源整合能力也很強,最後小米也做到了400億美金。雷軍做小米的創業起點比那三個人當年起點高很多,但成就差很多,因為借的勢不同,那三個人借的是互聯網的勢,雷軍借的是移動互聯網的勢,這兩個勢能差了10倍,所以說要看你能借到多大的勢能。

 時機決定生死概率,先發優勢是一切優勢之源

那如何抓住這個勢能,成為“風口上的豬”呢?就是時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個“快”就包含了兩個意思:一是公司要不斷拼命往前跑;二是,一旦看到了一個機會,你還沒想明白就應該先跳下去,一邊跳下去做一邊想,而不是想明白再跳下來。

中國最牛逼的互聯網天使投資人,這一輩子活80歲,其實只需要忙兩年,就是1998、1999年這兩年。因為中國的互聯網紅利被Top 10前十家吃掉80%,剩下來20%才被一堆小魚去分,而前十家公司騰訊、百度、阿里、新浪、網易、搜狐、盛大、當當等,都是在1998、1999年這兩年成立的。如果你想投天使,必須在這兩年下註,時機過了就沒了。

如果那兩年你手上有錢,你機會投互聯網,但是你看不懂,你猶豫了,你說我再觀察兩年,到了2000年,好像看懂了,開始投,你將會投到58同城、趕集網、暴風影音這種公司,這是你最大的中獎概率。時間窗口就那麽短,每個賽道都有一個最佳時機,你必須在最佳時機去搶,錯過了你就不要留戀這個賽道了,你就必須換個賽道。

這里面當然有運氣的成分,沒有人能看得那麽清楚。如果拋開運氣,你想更大概率抓住這個時機,那麽寧可早,不要晚,早一點我可以在里面熬,慢點學習,建立人脈,提高認知,當這個賽道爆發的時候,你才可能投到那個賽道上的Top 10,成為收割那個賽道紅利的人。

43.webp

 最難的不是投入,而是退出的時機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最難的其實不是投入,真正賺錢還要看你退出的時機。我們想什麽時候退出?很多基金都是7年的,那當然要在第七年之前退出,所以說我們是短視的。很多美元基金是12年的,很多項目願意拿美元基金的錢,因為美元基金的GP和LP都有足夠的耐性。基金的存續期很重要,它已經決定了你的收益,所以說長線才是天使的王道。

這里有一組數據,騰訊上市後13年市值翻了250多倍,Google上市13年翻了25倍,Facebook上市5年翻了4倍,唯品會上市2年翻了50倍,三年翻了66倍,最厲害的是亞馬遜上市20年翻了900多倍。假設有人在1994年參與投資了亞馬遜的天使輪,而且到今天都沒賣,他能賺3.5萬倍,LOR也是40%,這個業績明顯比巴菲特還好。

另一個案例是南非的MIH投資了騰訊,拿了35%的股票,曾經有人分析說,這個股票的價值,超過了十幾年來所有VC賺的錢的總和。如果我們想在未來超過MIH的投資業績,要做三件事。

第一,要投到未來二十年中國市值第一名的公司。這個很難,95%還得靠運氣。

第二,要拿人家35%的股份,股份少了也賺不到錢。你能拿到未來第一名市值第一的公司35%的股份,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這個公司在你投的時候沒人跟你搶,那估值就會低;第二,如何拿到35%,就是不斷地增持,A輪、B輪、C輪上市之前你都在投,你的資金不斷增持。

第三,要拿19年以上。這就看你的耐性了,要用自己的錢,拿多少年理論上都是可以的,如果是基金,你就要做一個長期的基金。

 “賭人”的三個誤區和五條法則

三個誤區:

1、被創始人的“勤勞”所感動。那麽多創業者失敗了,90%都是因為在錯誤的時機做了錯誤的事。

2、被創始人的“激情”所感染。一個創始人特別有激情,你就掏腰包了,忘了要去判斷賽道對不對、時機對不對,你的核心是要理智分析這些。

3、被創始人的學歷所誤導。學校是不教創業的,學歷高不代表創業成功率高。我們要投那些靠譜的人,支持他們去做靠譜的事。

44.webp

五條法則:

1、把錢投給認知水平高的人。認知是最核心的東西,創始人的認知邊界就是他企業的邊界,一個創始人的認知邊界不成長了,企業也就停在那里了。過去越成功的人就越固執,越容易用原來的認知去判斷未來的事物。

2、把錢投給想象力豐富的領袖。偉大的領袖就是做三件事:方向、戰略和用人。一個CEO不需要每天忙忙碌碌在前面拉車,不需要寫代碼。關鍵是要把握好方向;設計好戰略,這個戰略不能一次性設計好,而要不斷調整動態;招人,牛逼的團隊一定不停有牛人加入。

3、把錢投給高度自控的人。自控力很重要,什麽叫自控力?簡單說,他說到的都能做到。自控的本質就是犧牲眼前的欲望去滿足未來的欲望,犧牲低級的欲望去滿足高級的欲望。

4、把錢投資給使命驅動的“偏執狂”。什麽叫使命驅動?他創業不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某個使命,為了全人類。初創企業獨裁重於民主,我們喜歡投獨裁者,一個公司做決策還靠民主投票,這個公司沒什麽出息,他沒有主心骨,沒有一個人敢拍板。

5、把錢投資給“孤註一擲”的人,不給自己留退路。

 優秀投資人的五個素質

投資人勝出關鍵靠什麽呢?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投資人要有五個素質。

1、好奇心、敏感。對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好奇,對周邊的政策環境變化、人事物都要敏感,好學,不斷地看新東西,知識的衰減期只有半年甚至更短。

2、開放。要廣泛聽取各種人的意見,有時候我對很多項目很糾結,讓團隊去盡職調查,給我挖出一些信息,我對這個項目的成功率、回報率判斷就降低了,最後是團隊幫我否定了這個項目。

3、身體要好,不管做投資還是創業。

4、獨處、思考,學會跟自己相處,問自己問題。勇於下註,隨大流肯定成不了大事。

5、投資人最後的勝利,是人生觀的勝利。你能見到什麽樣的創始人,能投到什麽樣的創始人,最終是由你的人生觀決定的。

成功的生命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個層面是對於個體的意義。我要自己吃得好、穿得暖、有成績,有一個溫暖的家,過上小康生活,讓別人羨慕,等等,這是出於自私的角度。另一個層面是對於集體的意義,很多人在特定情況下會為了人類集體而犧牲自己,會做一些看起來很利他的行為,這是集體傳承所需要的。而我們對於集體的貢獻就是看能不能留下一些讓人類向前發展的作品,比如喬布斯創辦了蘋果,蘋果就是他的作品,投資人的作品就是你投的每一個企業,你投了誰、扶持了誰、成就了誰,這個企業對社會的貢獻,背後都有一份力量。

所以做天使投資,就是用一生的時間去做一些可能在此生都看不到結果的事。我們就是給後人種樹的,此生看不到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做這件事。抱著這樣的心態,才有可能成就真正偉大的事業。

王利傑 天使投資 投資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