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看懂賠錢的生意—想像力

2011-11-07  TCW




有一次我遇到一家公司,三個合夥 創業者,分別具有三種特殊的專業,而這三種專業又正好是那個行業成功的核心關鍵能力,再加上這三個創業者都是意念單純、道德高尚的人士,彼此分工合作,運 作非常良好,我發覺這家公司真是超完美組合,我判斷他們創業必定會成功。因此,我一再向這三個人表達我的誠意,並盼望他們開放一點股份讓我投資。

當時這家公司剛創業不久,還在賠錢階段,聽到我的投資意願,他們表示感激,但因還在賠錢,不好接受我的投資,等狀況好轉,有機會再開放我入股。

聽到這個答案,我確定他們是值得信賴的人,我就更鍥而不捨的追蹤,誠懇的表達我的參與意願,就這樣我追蹤了三年,終於得到投資的機會。後來這家公司果真十 分成功,幾乎年年賺一個股本,而我的投資,也得到豐厚的回收。

描述這個故事,並不是要炫耀我成功的投資,而是這背後隱藏了一種努力,這種努力,大多數工作者鮮少具備,只有少數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會擁有,值得探討學 習。

這種能力就是想像力。想像力就是除了看懂表面的現象與已知的事實之外,還能推展未來的可能變化,透過重組各項訊息,增添不同的條件與要素,使已知的事實, 出現結構性的巨大變化。有想像力的人,往往看到與一般人不一樣的世界,因而也常常做出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判斷與作為。

以這個投資案為例,事實明顯簡單,那是一家賠錢的公司,而且離賺錢很遠,只看當下,根本不值得投資。但我不只看表面,我還看他們所具備的核心能力,我也看 他們的品格操守,也看他們之間的互動,我確定他們有專業、值得信賴,再加上合作良好,這樣的公司具有成功的要件,所以我從現在賠錢的生意中,看到賺錢的可 能。我回歸生意本質的原點,再運用想像力,判斷這家公司前景無限。

這就是想像力,想像力須超脫現實,預演未來可能;想像力也是非線性思考,要有不連續的創新能力;想像力講究的不是百分之百的肯定,而是不確定的可能,我花 了非常長的時間學習想像力,努力讓自己擺脫凡人的窠臼。

想像力可以用在各種地方:個人的生涯規畫,有想像力才會有超凡的人生可能。執行日常事務,想像力會讓我們突破原有的方法,創造新的流程。開發新產品,想像 力會跳脫既成的生意模式,產生「不連續的創新」。尋找投資機會,想像力更會讓我們從賠錢中,看到賺錢的可能,而得到最大的回報。

以我自己的經驗:想像力不是能力,而是態度,當我對已知不滿,當我對常態不滿,當我對大家都一樣的結論生氣,我就會發揮想像力,最終看到想到異於常人的現 象與結論。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netPOPO原創:www.popo.tw/users/feipengh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4

奢侈品行業的想像力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40
最早一批商品住宅,那些冠以開發商的名字的小區,就像我們這一期寫的上海萬科城市花園,已經有將近20年的歷史了。我們的選題會上,記者說起萬科在 這個小區開辦了「萬物倉」和「幸福驛站」,得以讓我們思考這意味著什麼—開發商理論上對於它們已經不用再負太多責任,如果接連補貼下去,巨大的存量小區可 能會吃掉大量利潤;如果放任不管,那麼品牌始終在那裡,最終受損的還是開發商的信譽。開發商究竟只是賣一時的房子,還是一個品牌的持續擁有者?


  這樣的情況肯定會越來越多,不論對於住宅的消費者還是開發商,這都是一個大問題。而這個選題對於我們的啟發則是,有太多司空見慣的事情其實正在變成一種新的問題,而這些新近產生的問題,有挑戰,當然也更有可能是機會—而這些由於我們的關注度不夠而被忽略了。


  這一期封面故事做的是中國的奢侈品行業,中國為什麼沒有自己的高端品牌—我知道這個問題一出,「業內人士」肯定會心中暗笑:奢侈品可不是誰都能做的, 然後說上一堆關於它們的掌故,讓你徹底斷了這個念想。即使它是一個圈內人認可的真命題,可能提出來也有點太早。但我們注意到,第一,中國對奢侈品的消費能 力已經連續幾年排名第一;第二,奢侈品消費能力提升,比如美國和日本,接下來總會發生一些變化,比如在美國是有自己的一些品牌誕生,而在日本則誕生了一批 世界級的設計師。那麼接下來,中國這一行業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我們注意到中國那些躊躇滿志的設計師正在試圖為自己定位,未來會屬於他們嗎?


  如果以「業內人士」的觀點來看,這大概算是一個表面風光、內裡絕望的行業,很難複製那些歐洲老牌的成功之路。我們現在也很難判斷美國還是日本之路更能 給我們啟發,但我們確信一點是,一定有脫穎而出的機會。業內人士盯著現在的這些商業元素,很難有太多突破性思維。就像iPad誕生之前,很少有IT的業內 人士會準確判斷出一個觸摸屏的平板電腦會催生出一個龐大的應用並改變了互聯網一樣。並且,我們知道IT行業有足夠多的消費者,足夠多的媒體,足夠多的觀察 和關注度—這總會趨向於更準確的判斷。而時裝和奢侈品產業則遠遠不如IT業的活躍度。


  泰德·特納在創辦CNN的時候會直斥三大電視網的弊端,這些掌握在通用電氣、迪士尼、西屋電氣手中的媒體已經喪失了對大公司的批判和分析能力。而時裝 和奢侈品業更是如此,所有不多的幾個奢侈品集團悉數成為行業內媒體的金主客戶,在這種背景下很難誕生出對這個行業中肯的分析和準確的判斷。


  我覺得這對於媒體來說可能是一個偉大的機會。就像我更願意相信,中國的時裝和奢侈品市場存在著巨大機會一樣。對於那些心懷遠大抱負的設計師們來說,與 其成為奢侈品,不如更好地研究中產階級,把時裝業的未來或者設計師的出路押在奢侈品身上,試圖複製歐洲貴族時代的那幾個品牌的成功,就像在汽車時代試圖生 產豪華馬車以彰顯身份一樣可笑。看看現在的時代,ZARA是如何贏得世界,優衣庫的柳井正又是如何成為日本首富……或者看看萬科,這個以為中產階級蓋房子 為願景的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22

缺乏想像力 是大腦騙了你

2013-04-08  TCW
 
 

 

人們都知道,英語裡有個單字叫作「偶像破壞者」(iconoclast),這個字出於西元七二五年,當時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三世,在皇宮大門摧毀了耶穌的金色偶像。此後「偶像破壞者」就用來指對偶像、權威、秩序不服從的人。

我將偶像破壞者下了操作型定義:「完成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的人」。這個定義意味著偶像破壞者與其他人不同。

援用舊經驗,大腦較省力

首先要明白,大腦的生命是有限的。它是一種身體器官,需要消耗能量,也跟任何機器一樣,會遭遇資源有限的痛苦。所以,大腦設法盡量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做事。這就是多數人開始有問題的地方,也是成為偶像破壞者的最大障礙。

例如,當大腦面對來自眼睛的資訊流時,會以最快速有效的方式詮釋這些資訊。考慮到大腦運作時沒有太多備用能量,所以這意味著它必須同時借用過去經驗和其他來源(如別人的說法)的資訊,使得看到的東西產生意義。

這種事隨時都在發生。大腦為講求效率走捷徑,不過由於進行得實在順暢,我們很難察覺這個過程。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對世界的感覺是真實的,但這些感覺其實只是我們想像的幽靈,我們卻信以為真。

如果要以一句話形容偶像破壞者的大腦,那將是:它以與其他大腦不同的方式觀看。

偶像破壞行為始於知覺。更精確的說始於視知覺,所以想要像偶像破壞者一般思考,首先就要用與他們相同的方式看。

在視知覺過程中的每一步驟,大腦捨去許多片段的資訊,然後使剩餘部分逐漸同化為抽象的部件。在這過程中,經驗扮演著重要角色。大腦以它最熟悉的方式看東西,所以要能以偶像破壞者的眼光看事物,關鍵在於觀察你從未見過的東西。

透過強迫視覺系統以不同方式去觀看,你可以提升新領悟的機率。看來似乎極為簡單,但也並非十分容易。對多數人來說,年紀越大似乎越難有創造力。但想像力根源於打破這些固有類型的能力,不以「人們以為它們是什麼」,而是以「它們可能是什麼」來看東西。

全球娛樂界最偉大的創新者之一──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也是偶像破壞者,因為他做了一件沒人認為做得成的事。他把動畫卡通從電影預告片,變成了正式放映的影片。

迪士尼從孩童時期就喜歡繪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迪士尼開始靠為廣告和信箋的信頭作畫賺錢。不久,製作電影院促銷幻燈片的堪薩斯市幻燈片公司,雇用了這位十九歲的畫家製作廣告插畫。

迪士尼顯然把握住了將繪畫與電影技術結合的觀念。他不是為電影本身工作,但他的作品也會投射在銀幕上,雖然都只是單幅的漫畫。這些視覺影像(通常畫在紙上觀賞的漫畫)在銀幕上比原圖大多了,而且這些影像對迪士尼的視知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電影科技的耳濡目染之下,引發了迪士尼的想像力。如果他能把漫畫轉變為動畫電影,結果會如何?

工作之餘,迪士尼開始實驗為自己的畫作拍照。那時好像沒人注意到,但迪士尼的實驗改變了他對自己畫作的視知覺,至此,他很快的認為自己不再是插畫家,而是動畫製作者。

動畫並非迪士尼發明的,但他把動畫帶入所有人認為不可能的領域;當迪士尼決定製作自己的動畫來當電影放映時,他就成了偶像破壞者。

用新經驗轟炸,擺脫窠臼

迪士尼的故事中最有趣的是:他並不是某天一覺醒來,突然想到他要創作動畫長片。迪士尼的靈光乍現根源於知覺的轉變,而這種改變打開了想像力的閘門。知覺與想像力密切相連,因為大腦用同一個系統執行這兩種功能。你可以把想像力想成正好是把知覺的機制反轉。想像真正的新奇觀念之所以困難,與知覺系統如何詮釋來自眼睛的視覺訊號有關。不論大腦對知覺做了什麼限制,它自然也限制了想像力。

為了讓思想具有創造性,我們必須跳脫仰賴經驗的分類循環──或者馬克.吐溫說的「教育」。對多數人而言,這不會自然發生。往往我們越努力去嘗試不同的想法,這些類別越難打破。有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一個動搖大腦、使它脫離對所見之物先入為主的成見就是:用新的經驗轟炸大腦。只有如此它才會脫離以效率原則運作的方式,重新配置神經網絡。

對抗分類的一種有效策略就是直接面對它。不論對人或想法都進行分類,寫下你想到的類別。草草用幾個辭彙描述一個想法,使用類比,你會很自然的退回到你熟悉的東西。允許自己隨意寫下直覺反應,唯有在你能有意識的面對大腦對類型的依賴時,你才能越過界限去想像。(本文摘自第一章、第二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90

重申:投資是比預期比想像力,不是做每股收益計算 梁宏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8300577

金山為什麼估值高?是因為金山有很多尚未創造利潤的項目,是因為金山目前是研發投入期,遠沒到業績爆發期。拿每股收益去衡量金山的估值是偏面的。投資是投想像空間。所以小米和雷軍的存在可以讓金山的估值上增加30%也就是100億港幣是合理的。因為小米和雷軍會給金山很多想像空間和可能。 資本市場就會給這種預期高估值。

騰訊為什麼peg這麼高?也是因為微信存在,微信目前不創造利潤。如果在只會分析每股收益的人眼裡,微信是不是分文不值了?但是微信實際上也是給了騰訊想像空間,所以騰訊的估值因為微信的存在也會增加起碼三分之一

當初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為什麼估值那麼高?也是因為預期阿里巴巴集團可能會整體上市,所以阿里巴巴估值非常高,比正常的估值起碼高1倍以上。

YY估值為什麼高?那是因為他在做100教育,這個不創造價值的項目可以給YY增加百分30以上的估值。因為他提供了很大想像空間

亞馬遜只有微利,為什麼市值高達千億美元?因為亞馬遜有想想空間

我舉這些例子只是想告訴大家,資本市場是講預期的,講想像空間的。而不是每股收益計算的比拚。同樣每股收益的兩個公司市值差幾十倍上百倍都是正常的,因為市場對他們的預期不同。 請那些整天在計算eps和pe的同志們歇歇吧

梁宏
2014年3月1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588

硅谷創業者們在改造現實世界:5個極富想像力的O2O公司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22/59784.html

美國舊金山的南部市場區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這裡接二連三的出現影響世界的科學技術。

這裡是Twitter、Yelp、Airbnb等公司的「老窩」,也是舊金山城南的貿易區。在1990年之前,這裡還只是有幾棟庫房而已,直到90年代初期,低價房產讓這裡成為辦公勝地。

雖然說新世紀初這裡的創業企業經歷過一場泡沫危機,但現在這股創業風潮又一次席捲而來。到處可見高聳入天的玻璃幕牆建築物,公共自行車位也開始出現。這座城市能跟紐約市競爭的地標建築也將在2017年建成。

為了跟上網絡時代創業的第二波潮流,洛杉磯的創業者們在這裡開設了自己的商店。Arstechnica記者從他們當中挑選了5家公司的總裁來進行訪問,我們認為他們在各自產業的影響力可以超越這片區域撼動整個城市生活。

1.現實世界的云儲存:Boxbee

作為一家公司的總裁,Kristoph Matthews的辦公室和其他員工共享一個地方,而他的辦公室,其實就只有一張桌子而已。在這裡它向記者介紹了他的企業,據瞭解Boxbee已經獲得了一筆巨大但是數額保密的風險投資。

他說:「我在全世界長大,從小孩子開始我就已經去過22個地方。每一次搬家,家裡都有一些不能割捨的東西陪伴著我們,但是我呢卻是一個極簡主義者。每搬一次家,我們都得想一下家裡這些東西該怎麼辦。我對這種感覺太熟悉了。」

於是就有了他的創業公司Boxbee:這是一家旨在清空個人儲物空間,按需送貨運貨的云儲存企業,消費者可以在手機和網頁上下單。

「Boxbee並不是一家倉儲企業,我們的工作是讓城市裡的人過上更加便捷的生活。只要人能搬得動,我們就可以去搬。」

消費者下單之後,Boxbee的員工就會送一些大的塑料箱子到家門口。裝滿之後,Boxbee的員工就會來搬走,然後把他們放到安全的倉庫中儲存。如果消費者想要拿回一個箱子,可以在線提交拿回的申請。至於價格,每個箱子每個月6美元的保管費,上門取箱子免費,拿回箱子每次15美元再加每個箱子2美元的費用。到目前為止,該項服務只在洛杉磯和紐約可用。在洛杉磯可以2小時內送箱上門,在紐約則是24小時內送箱上門。Boxbee現在已經儲存了數千個箱子。

最初,Boxbee的理念是「現實世界的云儲存」,但是他們發現,出了科技圈,再用云儲存的概念沒有什麼意義。所以Boxbee現在的理念是「簡易城市倉儲」。

創業的想法源自Matthews的父母,他們現在住在泰國,有時候他們會回到美國來拿點寄存的東西。Matthews說因為他自己擁有的物品很少,朋友來拜訪他家時總覺得他剛搬來。

這位年前的CEO畢業之後擔任過機械師、電子工程師,在創業之前的8年裡一直為全世界的科技企業打工。但是工程師的身份卻在做著搬運物品、送貨的工作。

Matthews說:「我真的覺得自己天生適合做物流。對於城市的現象、城市的生存、如何讓城市生活過得更好這些事,我都非常著迷。我們幫助企業和居民管理好他們的物品。無論經濟狀況如何,他們囤積的物品只會越來越多,有些東西必須要離開他們的生活。」

但是Matthews在創業初期的時候也有一些抱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Wordpress網站無法記錄用戶的信用卡新信息,而公司只有我一個人和一輛小貨車,在上班時段穿梭。」起初,Matthews挨家挨戶地區推銷他們的服務,後來他開始調查人們對貨運、物流公司的期待。當然,只有一個人和一輛車顯然不會讓人太信服。但是Matthews發現了一批忠實的消費者,「最早一批使用者中有一大批是學生,他們對我們表現出了更多的信任,存儲的貨物也很多。」

2014年初,Matthews準備開始進行第二輪融資,加速企業發展。下一步的目標就是讓工作流程標準化,「把物品裝箱,免受外部世界的侵擾,同時存儲的時候也要合理擺放,減少貨車的路上行駛距離。裝卸同步,這是我們正在努力的一個方面。」


2.眾包物流系統:TaskRabbit(任務兔)

跟Matthews一樣,任務兔的總裁Leah Busque想做的也是改變人們工作生活的方式。她的創業企業能幫人們在網上找到短期的跑腿工,成功開發出新的市場。

Busque說:「我們的目標是在全世界革新人們工作的方式。我們可以實現太多的機遇和潛能:我們能讓一百萬美國人在任務兔的平台上打開他們自己的生意門路嗎?我認為任務兔的獨特性和附加值在於人的參與,尤其是在需求供給方面。但是我想真正改變的是:在有人要求送貨的時候,就有人去跑腿。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拓展企業服務項目,然後服務做到精細。」

筆者在個人生活和工作中都用過任務兔這個網站,主要使用它來找人取包裹或者是找人去郵局寄文件,或是人少的時候掃瞄文件。每次來幹活的人都很盡職,有時候我也在考慮,這種網站是不是會導致更多人放棄工作來做自由職業者。任務兔現在拿工資外的20%佣金。

Busque並不關心這個問題:「我認為網站的美麗之處在於,兔子們能自己決定他們工作的時間和價值。」

按照當地標準來說,任務兔應該算是老牌創業企業了,它創辦於2008年,而且最近還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任務兔發展非常快,在2013年已經將業務拓展到了美國之外的倫敦。

Busque說:「全美國有20000萬人在任務兔上接貨。有75%的人靠跑腿、兼職來付水電煤氣房租,10%的人把它看作是全職工作,每個月能拿到5000-6000美元的收入。」

任務兔跟Boxbee很像,除了不存箱子外,任務兔上找來的人什麼活都干。你可以在網站上找到人來清理草坪、去洗衣房拿洗好的衣服或者是找人潛到水底找鑰匙。

「現在有一隻任務兔正在駕駛貨車從費城前往薩克拉門托市,因為這家公司按照預定時間可能無法送貨,所以他們支付了他2000美元去跑一趟。還有一位婦女在湖上玩的時候把鑰匙丟到湖裡去了,於是她在任務兔上貼上任務,很快就有一個潛水員任務兔接了任務然後找到了她的鑰匙,這次服務的費用為150美元。這讓人太興奮了,當你能幫助別人找到符合自己能力的事時,一切事都能解決掉。」

看似成功的背後總有一段辛酸路。在去年夏天,任務兔不得不放棄20%的員工。

Busque說:「我們重組了公司,將人力資源重點放在商業機遇、移動、地理拓展、商業服務和市場運作上。我希望能讓任務兔健康地發展,讓企業實力變強。從2011年5月開始,我們月度業績增長11倍,有些市場領域的月度增幅還達到了30%。」

許多消費者可能不知道,公司內部的員工也會去接活。按照公司的規定,公司鼓勵員工每個季度去網站上接至少2次貨,這樣任務兔對線下消費者和線上的消費者都有了很好的瞭解和分析。

「舊金山的居民比紐約的居民更喜歡宜家的家具,奧斯丁的居民比東海岸的人更喜歡種花種草。」

3.簡化商家轉賬、支付:Ribbon

所有使用任務兔的人都可以通過信用卡在網上付賬,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上網支付。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從事轉移貨幣這份工作都很困難。

美國不同銀行間的轉賬也很複雜,所以支票匯票依舊在美國很流行。面對這麼一大塊蛋糕,Paypal、Google Wallet、Square等企業都想分一塊。

Hany Rashwan創辦的Ribbon公司正嘗試讓這一轉賬過程簡單化。

在2014年1月底,Ribbon發佈了第一款消費者產品,它能快捷地向其他用戶付款,即使對方沒有Ribbon賬號,也能將金錢直接匯到對方的信用卡或者銀行借記卡中。(註:Ribbon跟支付寶、微信支付的轉賬功能很像)

去年,Ribbon上線了商家支付平台,可以幫助商家快速地收費、轉賬,而且只收取轉賬金額2.9%+固定的0.3美元的手續費(跟Paypal的收費一致),但是處理速度更快更簡單。

Rashwan對這些產品並不滿意,他希望Ribbon能成為「用戶的全球化支付賬戶」。也就是讓用戶獲得一個在全球範圍內都能快速轉賬、支付、收費的賬戶,擁有一個獨特的二級域名。

Rashwan希望Ribbon能成為一個個人和企業以任意一種貨幣、在任意一個支付系統內都能收款、轉賬支付的系統,無論是美元還是比特幣,一概全收。這個系統的秘訣就是:將全球範圍內複雜的收款、支付過程抽象化來操作。

「打個比方,我覺得我們的系統裡的水管都已經鋪好了,就差水龍頭了。」Rashwan顯然不願意透露更多詳細的細節。

Rashwan出生於埃及,2008年來到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接受美國教育。幾年之後,他加入了AngelPad創業加速器項目。跟其他加速器的成員一樣,他用原型產品的部分股權獲得了一筆種子創業基金。AngelPad加速器曾經出產過許多知名的企業,比如說Dropbox。

「我回到學校弄完了畢業手續,3天內到了舊金山。加速器裡,他們教了我們和風投有關的一切內容,教我們如何獲得投資者的信任。在第一輪融資中,我們獲得了200萬美元。我跟187位投資者進行了交流,只有18位同一給我們投資,但是這一比例已經比其他公司高很多了。

我還記得第一次跟VC交談時,我做了一個89頁的PPT,這個人聽不下去了,想走,我活生生地把他摁在那接著聽,因為我還沒講完呢。」

Ribbon現在還在測試研發階段,是否能成為所說的全球支付系統還需要等一段時間。Ribbon最近又拿到了175萬美元的投資,主要投資者是硅谷風投機構Draper Associates。

參投的Joel Yarmon覺得,Rashwan想創造一個全世界通用並且支持電子貨幣的支付系統的想法非常有遠見。

Yarmon說:「移動領域還會繼續做大。我想看到更大的市場,更出色的團隊,更大的理想。在向其他投資者推薦的時候,我把Ribbon看作是最接近這個想法的企業。我投資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而是投資了一群有偉大抱負的人。Hany之前的創業還沒落地就失敗了,但是現在這個相似的想法卻大有潛力。Hany對這個市場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夢想,能成大事,我感到很欣慰。」

4.手機3D掃瞄系統:Occipital


在距離舊金山AT&T棒球場不遠的地方,有一家由庫房改裝辦公室。這家公司的總裁Jeff Powers希望能讓所有的智能手機都具備3D掃瞄功能,他認為這將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

去年下半年,Occipital公司在Kickstarter眾籌平台上發起了Structure Sensor傳感器的眾籌項目,這個iPad小配件可以讓iPad發射出近距離紅外光線,測量出物體的距離,然後生成3D掃瞄圖像。相似的產品已經在行業內出現了一段時間,如果研發成功的話,Structure Sensor將對遊戲、時尚設計、內部設計以及其他行業產生重要的影響。

「這個設備具備一個紅外線發射器,可以發射出7萬束光線照射到物體上,通過光線的反饋以及攝像機拍攝的圖片生成3D圖形。」

這款設備最遠可以探測5米的距離,而且只能在室內工作,但是卻收到了巨大的歡迎。Occipital原計劃籌資10萬美元,結果到最後拿到了驚人的130萬美元。

Powers又說:「我們現在想擴大生產規模。現在只生產出了100-200台,下個月會是600台,兩個月後,可以生產3500台,再往後可以達到3.5萬台。」

Occipital希望Structure Sensor能夠成為iPhone和App Store的招牌產品,能成為人們都需要的一款產品,然後開發者在這個產品上二次開發應用程序。

Powers說:「在未來一年,我認為我們將遇到的有趣的挑戰是為人們提供足夠的軟件來充分利用這些數據。利用它開發應用程序的開發者也會逐漸增加,同時企業也會加入進來。我們製作了一個宣傳片,但上面展示的並非完整版的解決方案。」

Occipital公司希望能生產出一款相對來說更便宜的消費級設備,它能輕鬆識別、繪製周圍的環境。簡單來說,就是能讓機器人在陌生的環境下快速識別,明確位置和職責。

除了視頻遊戲設計和內部設計,Powers還指出了這個設備可以用於法律部門或軍事用途。

「可以用來製作犯人的3D頭像。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今天就能做到。相比相同功能但價格10萬美元的特殊攝像機,Structure Sensor還能放在包裡。雖然它的分辨率可能不如10萬美元的設備,但是10萬美元的設備可以買幾百個Structure Sensor了。」

Structure Sensor現在的售價為350美元,Powers希望這個價格還能再低一點,同時圖像質量也能提高一些。最後,他希望這款傳感器能成為便攜計算設備的一種,而不是作為配件單獨需要搭配其他設備出現。

「只要我們或者其他人證明了這種產品的價值,它就能融合到設備中去,到時候我們就能獲得不錯的發展。」

5.私營公交系統:Leap Transit


最近幾個月,舊金山的居民開始抗議Google、Facebook、蘋果等公司的班車上有免費的Wi-Fi可以用,他們表示這是富有階層的炫富行為。

但是舊金山的一位創業者Kyle Kirchhoff卻認為所有人都可以坐上這種班車。2013年 5月,Leap Transit公司開行了第一輛私有班車,環城行駛。跟當地的班車2美元一趟的價格不同,Leap Transit每人收費6美元。

不久之後,Leap Transit的實驗班車就停駛了。現在Leap Transit公司正在修改運營模式,嘗試運營一條最新的線路,並在2014年夏天再次測試。

Kirchhoff說:「我們正在建設一個針對公眾的私營公交系統。我們的目標是讓公交系統更順暢,讓人們更快地到達目的地。我們真正的目的不是和現有的公交系統競爭,而是要為人們開車、坐車的人提供一種更好的出行選擇。」

Kirchhoff希望私營公交車上應該有更舒服的座椅、電子車票以及Wi-Fi網絡。

「就像坐在餐館的陽台上,喝著茶,看著日出日落。多麼奇妙的體驗。坐公交也可以用相似的體驗,我們並不會排斥任何人,我們的服務跟蘋果有些相像之處,讓更多的人體驗更尖端的技術。」

「我們不從傳統公交系統中偷取乘客,我們創造的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們也不會照搬現有的公交線路,而是把自己的線路當成現有系統的補充。如果還按舊金山公交車2美元的價格收費,我們肯定撐不下去。價格還是要按照需求來定。如果我們收2美元,那麼車上就必須坐更多人,但這種體驗對乘客來說就不好了,這不是我們要打造的乘車體驗。我們這樣做的理由是因為我們對科技有熱情,對事物運作有激情。」

Kirchhoff生長在硅谷,他的父親在惠普公司工作。Kirchhoff之前也在McAfee和賽門鐵克工作過。

他說:「我從來都不想創業,創業壓力很大,有很多事情要搞定。但在公司上班拿薪水又不足以滿足我。我覺得還是要開一家公司。我們覺得:要用我們對技術的激情來讓世界更美好。」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三倍收費的私營公交車能開得下去。有人說Leap Transit的運營模式「非常危險」。面對批評和之前的挫折,Kirchhoff仍舊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想法。

「我們想要創造是神器的體驗。如果我們專注於打造不同的體驗,乘客應該不願意走下這輛公交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98

比AlphaGo更聰明 人工智慧全面進化 最新趨勢》它幫你理財、教你行銷 還有想像力

2016-04-11  TWM

當機器可以做出接近人類的判斷,將出現許多大商機:即使只投資一百元,也有理專為你服務;人工智慧能看懂你的照片,猜出你的需求;機器人盤點庫存,不只比人工便宜,還將成為最強的庫存管理系統。

Betterment 讓小錢也能有效投資機器人理專代勞 讓你躺著多賺4.3%

想像一個畫面,全美國業績成長最快的理專排排站,拿到第一名的,竟是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雖然不會跟你握手寒暄,卻從不休息。它不但比當前網路銀行基金投資服務聰明,也比理專收費低廉。美國媒體把這種網路理財建議服務,稱為機器人理專。

美國投資部落客馬斯特克,把十萬美元交給機器人理專,今年前兩個月,機器人理專就替他省下七千美元的所得稅。「當你在忙其他事的時候,電腦隨時在替你觀察市場動態。」他對這樣的服務表示滿意。

過去一年,機器人理專在美國快速成長,貝萊德、高盛、嘉信(Charles Schwab)等大公司,都跳進了這個市場。「這是現在最熱門的Fintech(金融科技)服務。」《財星》(Fortune)雜誌如此形容。

Betterment是目前機器人理專公司當中,成長最快的領頭羊。三月二十九日,這家公司剛完成新一輪融資,整家公司的市值達到七億美元,比去年成長四成;過去一年,這家公司的客戶人數從五萬人增加為十五萬人;過去兩年,他們管理的資產總額成長七五○%,同一時期,美國的資產管理市場,是以每年八%的速度成長;這家公司的營收,已達九百萬美元。

它,怎麼幫你管錢?

「每個帳戶後面都有數百個程式隨時在運作。」Betterment公關總監齊默(Joe Ziemer)說。他舉例,當你把錢放進Betterment帳戶,程式會自動幫你檢查稅務狀況,給投資建議時,主動尋找對你稅務負擔較輕的投資方式。

「我們會檢查你的投資組合裡,即將領到的股利。」他說,入帳後,系統會自動按照你原本設下的投資原則,買進股票或債券,讓錢滾錢。他說,Betterment還會用程式,預測每家公司的未來獲利狀況,如果機器人理專發現你投資的公司獲利大幅下滑,會自動幫你搶先把股票賣出。

沒有金額限制 手續費又低

這家公司的出現,來自創辦人史坦(Jon Stein)在哈佛大學上經濟學時,教授的一句話:「最理想的投資組合之一,就是接近市場指數的投資組合(Market Portfolio)。」史坦說。

即使上過哈佛經濟學課程,史坦的第一檔投資卻是慘賠,「作為新手投資人,我以為我可以表現得比大盤更好。」他用自己課堂所學,尋找投資標的,選上安隆,沒想到安隆後來爆發財務醜聞,二○○一年,這家公司宣告破產,他的投資也付諸東流。

這次投資經驗讓他發現,人性是不理性的,以為自己有能力打敗大盤;事實上,更多的人往往連研究投資標的的時間都沒有。他認為,投資者應該少花點時間選股,這些事讓電腦來做,他因此成立Betterment。

Betterment的服務很容易上手,只要上網填幾個問題,讓網站了解你的年齡、計畫何時退休,和風險承受能力之後,就會由雲端服務接手,自動幫你配置投資股票和債券的比例;同時也提供手機和網站服務,投資人可隨時確認自己的投資和儲蓄狀況。

Betterment的服務門檻低,是機器人理專能夠很快廣被接受的主要原因。以前,投資人起碼要有三萬,甚至十萬美元,才有機會得到理專的投資建議;但Betterment的機器人理專顧問服務,沒有任何金額限制,即使只有新台幣一百元,也能開戶。

傳統理專服務要收約一%的服務費,但Betterment卻規定,一萬美元以內只收○.三五%的費用,是傳統理專的三分之一。金額愈高,手續費愈低。

《華爾街日報》採訪二十九歲軟體工程師Ed Lee,他把六萬美元交給機器人理專投資,還計畫從薪水中定期定額扣款投資,機器人理專就會按照預設的原則投資。「這個服務最好的地方,就是你投資之後,很多瑣碎的細節就不用再操心了。」Ed Lee說。

原本,因為他所投資的錢不多,很難找到投資顧問提供諮詢服務;過去,他得自己追蹤資產狀況,自己判斷風險;若想時時按照獲利狀況、稅務規定調整投資結構,所有工作都得自己來。現在,這些原本他自己該做的事,都交給機器人理專!

有了雲端服務,投資人大可放心實行懶人投資法,這正是Betterment這家公司的最大商機。史坦向投資人喊話,有錢別放在銀行帳戶裡,「那是增加你的財務風險」。Betterment追蹤比較,發現投資人使用他們的投資服務,與自己操作的績效相比,同一筆錢的投資報酬會增加四.三%。

這背後有精明的商業算盤,當機器人理專讓投資成本大幅下降後,能讓原本因為金額太小、無法投資的資金進入投資市場。花旗銀行曾在數位理財顧問報告中估計,這個市場規模將達五兆美元,但即使是Betterment公司,現在管理的資產規模也只有四十億美元。這是一塊全新的大商機,也可能是傳統理專轉型的序曲。

Vicarious 讓電腦學會探索世界它要複製人腦 馬斯克罵得凶

投資更凶「我們在召喚惡魔。」一四年,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在麻省理工學院演講中說,人工智慧技術將是全人類面對的最大威脅。

諷刺的是,馬斯克也是全球頂尖人工智慧公司的主要投資者。他投資的兩家公司,一家是DeepMind,後來被Google購併,DeepMind所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最近才因打敗圍棋九段高手而聲名大噪;另一家則是DeepMind最主要的競爭對手Vicarious。

Vicarious的企圖心比DeepMind還要大,Vicarious,這個字的中文意思是替身。「他們的目標,是複製人類的大腦。」《華爾街日報》 專欄作家艾伯戈提(Reed Albergotti)觀察。現在,其他人工智慧公司一次只能針對一種功能,設計人工智慧功能,下圍棋用的人工智慧軟體,不見得能用來辨識照片;但Vicarious卻希望設計出能像人腦一樣,解決所有問題的人工智慧軟體。「你只要能解決這個問題,就等於解決了所有問題。」Vicarious公司創辦人菲尼克斯(Scott Phoenix)說。

這家公司的投資者名單,全是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巨星,包括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Paypal創辦人泰爾(Peter Thiel),以及韓國的三星電子。一五年,世界經濟論壇把這家公司選為當年的科技先鋒企業。

Vicarious的首席科學家李飛飛,是史丹佛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與視覺實驗室的負責人,她解釋,現在的世界,雖然到處都有攝影機,電腦卻無法分辨圖片的意義,但這些,一個三歲的小孩,都能輕易做到。

她以貓的照片舉例,要教電腦認得一隻貓,以前的方法是要畫出貓的模型,當電腦發現照片裡的動物形狀和預設的模型類似時,才能認得畫裡有貓。萬一,貓只露出兩隻耳朵,電腦就認不出來。

她再拿出自己兒子的照片解釋,這張照片拍下她五歲的兒子看到桌上蛋糕興奮的表情,就算電腦認得照片中有個男孩,桌上有個蛋糕,也無法分辨這是義大利人復活節才會做的蛋糕,更沒辦法分辨小男孩臉上露出看到蛋糕的興奮表情。

她發現,電腦缺的其實是記憶。從○七年開始,她啟動ImageNet計畫,把網路上數以億計的照片全倒入人工智慧系統裡,像教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教它看各式各樣的照片。○九年,這個系統裡,光是貓的照片就有六萬二千多張。

現在,電腦不只能認得照片裡的主角,甚至還能開口解釋照片裡的主題;如果想愚弄人工智慧系統,丟一張鱷魚頭鴨子身的動物照片,這個系統還會謹慎地回答,「照片裡有隻動物」。

看起來,與DeepMind訓練電腦下棋的邏輯差不多,但這幾年,這家公司開始挑戰比DeepMind更難的項目:給電腦想像力。

解讀照片內容 送上精準廣告一四年,Vicarious向《華爾街日報》展示他們新開發出的功能,讓電腦看一系列牛的照片後,再讓電腦創造出一連串牛在奔跑的圖片;電腦不只模仿人類給的經驗,還能推斷牛怎麼奔跑,畫出全新的圖像。一三年,這家公司就宣布,破解網路上用來辨識人工智慧的驗證系統,「破解成功率高達九成」。

臉書計畫用Vicarious這套人工智慧,大幅改造社群網站的服務。

當電腦能看懂照片的內容,甚至解讀照片代表的喜、怒、哀、樂,臉書的人工智慧就能從使用者張貼的照片,知道你沒說出口的需求,例如最近是不是剛剛愛上露營,還是家裡多了一個小孩,藉此送上更精準的廣告。

臉書甚至可以推出比Siri(蘋果手機語音助理)更好的人工智慧助理服務,當你想尋找朋友去年生日宴會的照片,你可以開口要臉書的人工智慧助理代勞;甚至還能問臉書,幫你找出她笑得最開心那一張照片,或是找出她最愛穿的衣服是哪一件。

Vicarious曾公開表示,他們的人工智慧技術能創造「進階版的Siri」,不但能幫你訂機票,也能運用這套辨識技術,來看護病人、預測病人是否會發生突發狀況,甚至協助在救災現場尋找生還者。「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人類,不再是唯一能探索世界的物種。」李飛飛說,數以萬計不睡覺的攝影機,將會具備判斷意義的能力。

人工智慧會影響人類嗎?Vicarious已經公開表態,「人工智慧技術不能用在戰爭上。」但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早已啟動類似的人工智慧計畫,讓機器自動判讀網路上每一張照片的意義,蒐集情報。

人工智慧現在或許還在發展初期,但這些公司每進一步,機器的判斷能力就會增加一點。你不能輕忽這些公司的動向,他們的發展將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Simbe 讓賣場不再為庫存煩惱機器人不但會點貨 還能教你怎麼賣

準備好與機器人當同事了嗎?

三月二十二日,我們在舊金山的Simbe Robotics公司裡,見到了全世界第一台超市機器人Tally。

這台機器人能取代超市盤點人員的工作,自動在賣場裡盤點貨架上的商品,哪些已經賣光,或只剩一包,哪些則有大批庫存還沒賣完。甚至,連產品放錯貨架,Tally都能發現。

生產Tally的Simbe Robotics公司執行長布格利(Brad Bogolea)說,去年十一月開始,已有「名列北美前二十五大零售商的公司」,開始採用這台機器人。目前有五十家門市開始讓Tally負責盤點工作,這只是開始,「明年會開始大規模部署」。

他不願直接揭露哪些公司已經引進這個機器人服務, 但他分析,每一家美國中小型的零售店內,平均有一萬到一萬五千項商品在銷售,平均每個星期店員要花二十五小時盤點,但Tally只要二十五分鐘。

大一點賣場如沃爾瑪(Walmart),每周平均要花一五○到三百小時的人力盤點商品,他分析,以最低工資每小時十五美元時薪計算,這些賣場每周就要花掉四千五百美元盤點成本。目前,他的機器人只租不賣,基本收費不到人力盤點成本的一半,而且準確度更高。

「人工盤點的正確性,約只有六成。」布格利說,「這台機器人辨識正確率,達到九五%。」當你把這台機器人放進賣場,它會先四處走動,繪製出標示賣場裡每個貨架、物品位置的完整地圖,「誤差只有兩公分」。

賣場採用機器人 業績成長四%接著,機器人會啟動攝影鏡頭,拍照上傳雲端,讓雲端的人工智慧自動判斷每一張照片裡,貨架上的產品是多還是少。透過人工智慧辨識,當機器人繞完一圈賣場後,貨架上的貨品狀況就會變成報表,即時傳到店經理的電腦。

「我們公司的核心能力,其實是軟體和資料分析服務。」布格利說,他的企圖心是要改變整個零售業管理庫存的方式。

他分析,現在零售業大多還停留在用氣溫作為管控進貨的指標,天氣熱就多進冰棒、啤酒,但用這種方式預測如何進貨已經落伍了。比較精準的方法是,用機器人盤點庫存後,店家可以設計不同的行銷方案,同時陳列,測試消費者反應,再讓機器人隨時盤點架上庫存,了解當下消費者對哪一種行銷方式較有感。他指出,部分採用盤點機器人的店面,營收出現三%到四%成長。

更厲害的是,當機器人隨時把店內的庫存狀況上傳雲端後,就能分析一家店的銷售模式,這些資料也會變成供應商急著想知道的關鍵訊息。在掌握大量銷售資料後,還能預測這個地區,哪些東西好賣,哪些產品滯銷。這些資訊,對實體店面與電子商務網站,都是極為有價值的資訊。

商機有多大?根據美國零售聯盟的報告,光是全球零售業因為庫存作業錯誤、員工或顧客偷竊,供應商作業疏失造成的損失,一年就高達四四○億美元,相當於聯發科六年的營收。一旦機器人能在賣場取代人力,不但有機會解決零售業庫存問題,也將衝擊人力市場;別處不說,光在美國,零售業從業人員人數就高達四八五萬人。

已走進美國超市的Tally,明年還將走出美國。「明年下半年,我們會進軍亞洲、歐洲。」布格利說,「我們已經募到數百萬美元。」這台機器人將在中國廣東深圳生產,很快地,只要市場成熟,電影《星際大戰》裡機器人大軍的場景,就會出現在你我平日採買生活用品的超市裡。

撰文 / 林宏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