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远?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2495.shtml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与破灭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日本过去几十年的地价指数走 势: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远?
   数据来源:日本房地产研究所 (JREI:Japan Real Estate Istitute)      可以看出,日本的住房地价在 1990-1991年左右达到高峰,随后一路下跌。由于没有日本房价的精确数据,有人就用地价的1.75倍近似房价,然后根据JREI提供的租金数字绘制 了日本三大城市过去几十年住房年租售比的趋势。这个数字可以看作是对日本年房屋租售比的近似指标。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远?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东京的住 房租售比先于其他城市2-3年上涨,于1987-1988年最先达到年租售比1:60倍的峰值。随后,经历了较缓慢的下跌后,东京的住房租售比直线下跌。 由于租金水平下降不大,这完全是房价崩溃的体现。      北京目前平均1:43倍的年租售比已经达到 了东京1987年的水平。如果北京完全重复东京的轨迹,那么房价还有1年左右的时间继续上涨。随后就会进入下跌通道,直至恢复到世界大城市平均水平的 1:22租售比左右。      从统计的角度看,世界22个主要大城市的年 租售比均值为22.33,而标准方差为8.33,北京目前的43倍年租售比处于2.5个Sigma的水平。日本泡沫最高峰60倍的年租售比相当于4.5个 Sigma的水平。超过4.5个Sigma的几率是极小概率事件。在担心通货膨胀的“恐慌买房”的驱动下,北京完全有希望达到日本的4.5个Sigma的 极值,也就是租售比达到1:60。      下面就是美联物业统计的北京11月新开盘的 7个项目的月租售比。最高月租售比1:714,相当于年租售比1:59.5左右。可以看出丰台区的“上海建筑12号楼”已经达到了日本东京在房地产泡沫时 期的最高租售比。而其他6个楼盘也已经达到了1:50多的年租售比。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远?
   中国离房地产泡沫崩溃还有多 远?往前走1年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52

巿場預期、盲目、失望、崩潰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_28.html

       利用比亞迪正好說明巿場是多麼愚昩的道理,想當初股神巴菲特在約8元水平入巿後,股價一路上升至10元水平橫行一段時間,那麼候歷史巿盈率 差不多16倍,對於一隻毫不起眼的工業股而言理論上已屆行業平均值了。然後經過一段時間後,業績反映了非常亮麗的業績,之後逐漸上升到40元甚至80元的 水平,當到達頂峰時,巿場才傳出有買貴又無買錯的智理名言來,於是乎一直買貴一路錯,由80元回到50元上下10元水平震盪,其後又指巴菲特到廠參觀並宣 言不會沽出持股,股價又再重上60元水平,不幸地這時又有散戶說股神不棄肯定好,於是又在60元水平買進,第三季業績一出,連續兩天每天大跌近10%,又 再度罵聲拆天了。

        真實的故事其實頗為漫長,散戶總是在該買的時候充滿懷疑,然後當一切利好都反映後,股價已經反映了合理價值甚至溢價後也不理會,盲目地追 買,於是乎你又買我又買,唔買就笨,股價於是乎又推升到一個更高水平,這時候連最猶疑的投資者都會叫雪明該買進了,不買更待何時,那時候人人都買,誰沽 呢,沒有人問,但我可以答你,我會沽出給你們。於是這時候日日換手,持股者立場一手不如一手堅定,突然汽球不小心碰撞到一根針,呯一聲炸到散戶粉身碎骨, 於是各位都在失望之餘望長興嘆,悔不當初,但又抱住長期持有心態,死不悔改,不願認錯,然後再進一步下跌時,才會認賠出場,但這時應該買進而不是沽出的, 人人都賣,誰買呢,雪明又會出手了。

        看了吧,其實買進訊號和賣出訊號巿場都會有提示的,或者你認為不明顯,你總得自己到處查找關於汽車銷量,或者比亞迪公司銷售情況吧,這些 都在電視和報章大肆報導過,但巿場就是喜好不喜惡,自古忠言皆逆耳,可是人人都盡殺忠臣,任由佞臣當道。我說公司是好但總不要高追,你會說我唔識貨,有錢 唔敢賺。而某君又言75元買進,目標價100元,嘩,唔使講咁多,同我入一球。

        那你們自己說說,該進貨時不進,該出貨時不出,何言勝利。再者大宣目標價者,往往在股災時揚言巿場很波動,風險很高,但你有否想過,8蚊 一支嘉士伯好喝,但減價至4元時,你又曾否聽人說過恐怕是假貨呢,你們都會大力買進吧,可股票巿場就是很奇怪,完全遺反師奶們的常態,越貴越買,越平越 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04

酌情權引發的管治崩潰 李兆富

2011-7-28  NM




很多人都相信,高薪可以養廉。道理是,提高公務員的機會成本,令他們不會輕易以權謀私。

放眼世界,好像只有華人社會流行高薪養廉的講法。當然,在華人的世界,香港和新加坡兩個城市,偏偏就是公務員待遇最好,貪污問題也最輕。所以,也難怪在我們的政治價值當中,會有這樣獨特的一條。

在香港,高薪養廉的講法,讓官員大條道理去領取遠高於市值的薪酬,當中更包括了一般打工仔享受不到的退休長俸。傳統上,公務員「退休咬長糧」就不應該「下海搵真銀」,這是為了避免他們以公職的影響力來替自己的未來鋪路。

在梁展文事件之後,公眾就更加關注這個問題。政黨政客和主流媒體,繼續一貫的直線思維,將注意力集中在所謂的「冷河期」。政府則繼續循文書技工的心態去思考。上星期,公務員事務局宣布,收緊高官離職後轉投私人機構工作的審批過程。

換 言之,政府相信,只要離職的高官多填幾張表格,延後利益的問題便可以解決得到。常識告訴我們,無論高官要再多填幾多張表格,交代幾多資料,又或者冷河期延 長多少,其實都於事無補。難道我們可以禁止高官的親屬去私人企業出任高層嗎?遠的不說了,就在深圳河以北,這種以聘用家屬來回饋官員恩惠的做法,正是有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事作風。誰可以擔保,這種現象不會慢慢的滲透到香港社會?

 

要杜絕以權謀私,用堵塞的方法,既自欺欺人, 也費時失事。 說到底,謀私是人性,權才是制度衍生出來的事物。要改,就改人為的部分。事實上,一直以來香港和新加坡相對地廉潔,不是因為公務員的待遇好,而是傳統上這 兩個地方,制度內不單存在約束,官員在日常公務亦不會有太多酌情權。所以,就算公務員有權在手的時候,也不是隨便可以將利益轉移,自然沒有什麼延後利益的 問題。香港署一級的高級公務員,不少都有甚大的酌情權。像當年梁展文出任房屋署事務總監的位置,便是一個掌管酌情權的位置。其實政府中人也知道,個別職位 有過大的酌情權,可是改革要面對的阻力,卻是遠超一般人的想像。畢竟,利益被創造出來之後,要拿走便不容易了。所以,良好管治的第一戒律,就是不要因為行 政方便而創造酌情權;再退一步,就是不用管的便不要管,因為規管一出現,自然有人要求特事特辦,再而演變成酌情權。可惜,香港的政治圈,幾乎都是清一色主 張規管、規管再規管的大政府信徒。不過當制度變質腐敗,他們卻統統置身事外。這就是政治的悲哀。正在審議的競爭法,就是這種透過創造酌情權來「方便做事」 的最佳例子。他朝要是競爭委員會鬧出什麼選擇性檢控,又或者競爭委員會要員離職加入大財團等,今天一眾規管啦啦隊,請記住,你們曾經在香港已經變得脆弱的 管治基礎再加添了一道裂縫。

 

李兆富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網誌 -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7

PC行業創新匱乏 被指逐步走向崩潰(圖)

http://news.imeigu.com/a/1327118462546.html

導語:美國IT網站ZDNet週四發表署名阿德里安·金斯利-休斯(Adrian Kingsley-Hughes)的文章稱,由於面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挑戰,加之行業本身的創新匱乏,PC行業將逐漸走向崩潰。

以下為文章全文:

過去幾天來,我已經討論了很多有關走進「後PC」時代的事情。從傳統PC轉向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所帶來的一個後果是,人們所需的PC將越來越少。PC廠商最好做好準備,因為整個行業都在走向崩潰。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symco分析師賀拉斯·德迪烏(Horace Dediu)和科技專欄作家傑裡米·雷默(Jeremy Reimer)曾經彙集過廣泛的歷史數據,對1975年以來的計算平台興衰進行過統計,包括PC。

美國各類數碼產品銷量圖

這張圖中有幾點值得注意:

- 在經歷了1990年代的一家獨大後,PC過去十年來一直在面臨新平台的壓力。

- iPhone、iPad和Android等平台過去幾年間經歷了瘋狂的增長。

- 儘管你可能在其他地方聽過或看過這種說法,但iPad並不是一款小眾設備。正如德迪烏所說,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這款產品已經獲得了足夠的銷量,達到了與PC相同的數量級。這一增長十分驚人。

- Android手機的表現更好。我們可以輕易預計,Android手機今年年底的銷量將超過PC。

- 自1991年以來,iOS和Android等新平台首次對PC的主導地位構成了真正挑戰。

通過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Android、iPhone和iPad綜合起來的破壞力,在短短數年內就將PC的市場份額壓縮到50%以下。

PC出貨量佔比

PC的出貨量停滯不前,在各大平台中的份額也下滑到50%以下,這引發了兩個重要信號,即我們所知的PC行業正在逐漸惡化,這也難怪OEM(原始設備製造商)都在拚命進軍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市場,希望借此奪回一些市場份額。

這 是徹底崩潰還是短暫下跌?前路未知,而且也沒有歷史數據可供參考(1991年的短暫下跌幅度較小,持續時間也較短)。但本次崩潰的規模太大,加之我們並沒 有看到PC廠商有太多創新,畢竟觸摸屏、超極本(Ultrabook)和Windows 8都不足以扭轉頹勢,因此很難想像OEM和微軟(微博)有能力重新刺激PC銷量。由於OEM廠商的利潤已經很薄,因此也沒有太大降價空間。銷量驟降和利潤 率降低會導致創新空間進一步萎縮,這又會反過來繼續壓低銷量。

「後PC」時代正在臨近,速度比我們想像得更快。(鼎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18

四大潛在風險預言社交網絡崩潰

http://news.imeigu.com/a/1333021742931.html

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們熱衷圍繞Facebook、Twitter以及近來火熱的Pinterest這類社交網站的商業活動,華爾街也幾乎為Facebook的IPO做好準備。似乎每個人都為來自社交網絡的潛在價值歡欣鼓舞。

但是在我們可以宣佈社交網絡成為下一個互聯網巔峰之前,請以以MySpace和GeoCities參照,對比Facebok和Twitter,認真考慮下真實存在的潛在風險。

1.經濟復甦帶來的衝擊

Twitter建立於2006年,Facebook於2007年對公眾網絡開放,這都發生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

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失業率正不斷刷新二戰後的新高。而那些有工作的人們,卻在花費大把時間瀏覽諸如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等網站。

但品牌專家Rob Frankel,卻對社交媒體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表示或許目前這種繁榮恰是對社交網絡未來增長最大、最不容易察覺的威脅,他進一步解釋說:「我認為這真的 是一個大家都忽略了的因素,因為經濟復甦的過程意味著人們需要更加努力,把時間全部投入工作,這樣就沒有閒暇光顧社交網絡消磨時間。」

但是面向專業人士的社交網站LinkedIn卻額外受追捧,有工作的人們希望在經濟低迷的時候守住工作,一旦經濟復甦,還可以整理好簡歷,開始尋覓 新的工作機會。Twitter同樣也是經濟形勢的晴雨表,其自身作為一家網絡平台公司擁有的工作崗位數目的意義,正超越其社交網絡帶來的價值。

總而言之,網絡在面對大起大落的社會形勢動盪時,比真實社會更加脆弱,尤其是Facebook這種社交網絡。

2.Twitter的現實麻煩

Twitter最現實的需求是盈利,最有可能的出路是廣告。但是正如上週的若干分析報導,存在可能降低用戶對Twitter的興趣和使用度的因素。 位於波士頓的Yankee集團副總裁Carl Howe表示,「因為Twitter屬於真正的短格式消息,大眾參與Twitter是為看到最核心的即時新聞報導。但廣告不但不屬於即時新聞,還會影響用 戶感受。」

Twitter並非只面臨上述困難,從第三方應用開發商到專業的增值應用公司(例如專門分析Twitter的數據並研究社會、文化和經濟趨勢的 TweetReach公司),都發現他們源自Twitter的數據出現錯誤,或者屬於無效樣本。這方面已經出現實例,例如最近的報告顯示Twitter在 預測Hollywood電影票房方面已經不再有效。

3.無法逃避版權問題

時下正流行的Pinterest和Tumblr,都無法逃避涉及版權的問題,並且版權問題日益嚴重。儘管目前社交網絡處於巔峰,但有句俗語叫「站的越高跌的越重」,從前的Napster就是個例子。

公司和用戶已經開始意識到Facebook等社交網絡已經使用新的用戶政策,將用戶上傳分享的內容的版權劃歸給用戶自己。社交網絡公司認為這樣的政策能夠保護他們,免遭版權方面的直接威脅,同時也承諾絕不對用戶的行為橫加干涉。

但請用大腦思考下,其實只要他們想要干涉隨時都可以行動。

試想如果一件持續兩年之久的關於一名員工要求Facebook提供密碼的訴訟案件都能招致一系列的花邊緋聞和國會調查,那麼到了版權高度的糾紛會把社交網絡帶入何方?

至於原因,正如Rob Frankel所說,無法理解為何有些公司當把放到自己網站的內容放到Facebook時就顧慮重重。

4.用戶已經看透Facebook商業策略

這些商業策略毫無秘密可言,但人們還是會爭先恐後的裝扮自己的Facebook主頁,壓根不會注意到Facebook的本意:讓用戶點擊廣告。如果免費個人主頁影響到用戶點擊廣告的積極性,那麼Facebook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簡而言之,本月Facebook提交美國證監會的文件證實了個人主頁更新計劃,他們將不再鼓勵用戶裝扮個人主頁。

更多的證據,請參閱Facebook的網站關於廣告商和贊助商的幫助文件,其中就有涉及「成功案例」的講解。但是這些文檔卻不會出現在個人主頁的幫助頁面。

公司在Facebook發佈廣告的成本最低是每天1美元,有效果的廣告投放通常是每月25000美元,而最高級的廣告要昂貴的多,例如刊登在Facebook登出界面的位置,報價高達70萬美元。

當經濟復甦之時,大多數經濟學家希望由小型商業企業的投資和擴張拉動增長,而大多數的小型公司不可能負擔起每天1000美元的廣告成本,他們通常會另外尋找節約預算的網站,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到那時真正的危機就會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1

12306崩潰根本原因是鐵路運力不足?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29/233202.html

一位在地方鐵路局工作的人士稱,「系統做得再好,購票渠道再完善,如果有一千人要買票,而運力只夠提供給八百人,剩下二百人還是無法成行。」

短暫的平靜過後,鐵道部再次站到了風口浪尖上。

這一次把它推上高點的是長假前未能通過12306網順利購買到火車票的人們憤怒的情緒,以及人們「驚奇」地發現,鐵道部為這個疑似有著「招投標黑幕」但卻存在著諸多問題的系統投入了超過3億元。

14.9億次的「衝擊」

即將到來的長假如往年一般引發了民眾的出行熱潮,作為最為大眾的交通出行方式,鐵路自然迎來新一輪客運高峰,由此引發的購票潮也給投入運營不到兩年的12306系統帶來了新一輪的考驗。

很不幸的是,剛剛升級後的12306雖然沒有出現像之前承受不住壓力而「崩潰」的狀況,但在日點擊量高達14.9億次的「衝擊」之下,新系統的強制「排隊」功能開始發揮作用。

但這一功能非但沒能起到改善購票流程客戶體驗的作用,反而因為網絡擁堵造成排隊時間過長而引發重複排隊等現象,對此鐵道部專門公開發表致歉聲明。

公眾的質疑與不滿很快演化成各種專業人士的追討。先是有媒體對12306網站及其背後系統的承包商展開調查,後又有包括律師和學生在內的社會人士提 請鐵道部對12306的招標情況進行公示,一些IT界人士更根據網站界面以及系統後台架構推算其造價以及系統架構的優化等問題。

這已經不是12306第一次成為「點燃」鐵道部的引線,該系統自2011年6月12日在京津鐵路試行網絡售票以來,僅僅到了6月15日便發生了非IE瀏覽器用戶無法購票的情況, 直接影響到了約2000萬用戶。

2011年底,隨著T字頭以及K字頭列車陸續進入該系統,登錄難、扣款不出票、註冊身份信息重複以及購票所需時間冗長等問題一併暴露出來。

為此,鐵道部對12306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即為「新一代客票系統一期工程項目」。曾經在2010年中標「鐵路客戶服務中心信息系統一期工程」的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極股份)再次中標,中標金額從前一期工程的4895萬元提升至1.99億元,太極股份將負責第一生產中心軟硬件設備集成、 機房強弱電布線系統和監控系統。

「一個較為失敗的設計」

然而剛剛在9月完成升級的12306系統再次倒在了國慶長假出行的洶湧訂票潮中。此前僅僅承擔幕後角色的太極股份經媒體披露後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一位從事BOSS(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即業務運營支撐系統)系統設計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從結果上來看,鐵道部這套系統可以說是相當失敗,別說花了3億,就是只花了3000 萬也可以說是一個較為失敗的設計,」但「一個1000萬左右用戶數的運營商,初始建設一套BOSS系統大概需要投資5000萬美元,加上整體的維護費用三 年一共要投7000萬美元左右,鐵路購票系統的瞬時並發數遠大於運營商,且用戶數量遠遠高於1000萬等級。」

「既然想做信息系統就不要隨隨便便糊弄,特別是這樣跟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系統,做不好對於承包商而言也是砸牌子的事情。」一位曾參與12306系統 建設工作的某軟件服務商人士對本報記者坦言,「如果說前期的問題是系統架構以及對訪問量估計不足造成的,那麼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很多問題有解決方案但總體投 入不能保證妥善解決。」

「有人一直在質疑招投標的問題,還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更少的投入也能獲得比目前更好的效果,我只能說他們沒瞭解到這背後的複雜性,這樣一個項目目前這樣的投入換別家來做效果未必好過目前的狀態。」前述人士表示。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相對於民航每年100億的IT支撐投入,銀行145億IT支撐投入,電信業運營支撐系統100億的投入,鐵路客票這樣一個龐大複 雜又關係到所有國民的運營支撐系統,一年只有1億投入,顯然是不夠的,「服務器不夠,帶寬不夠,部署架構落後,軟件質量差。其實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投入, 服務器不夠要補,帶寬不夠要加,架構不對要改,軟件不行需要完善,這些不可能是鐵道部的官員坐在辦公室裡想出來的,也需要IT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研究,需要 他們工作,這些也需要付出,也是要投入的。」

「最終能否帶來用戶體驗,一方面取決於技術的實現,另一方面則取決於你對服務的理解,相比而言後者更為重要。」一位從事軟件架構工作的工程師對本報記者表示,「同樣的技術水平,對服務理解更深、更能夠從用戶角度出發的開發者做出來的產品才會更接近完美。」

前述人士認為:「從鐵道部客戶的角度來看,12306之所以反覆出現問題關鍵在於鐵道部對服務的概念理解過於淺層,看到大家都說買票難,那就做個網站賣票吧,看到網站售票有擁堵造成系統崩潰,那麼大家在網上也排個隊吧。」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鐵路運力不足,」一位在地方鐵路局工作的人士對本報記者坦言,「系統做得再好,購票渠道再完善,如果有一千人要買票,而運力只夠提供給八百人,剩下二百人還是無法成行。」

「最根本的解決方案是提升運力,加快鐵路網的建設。7·23事故之後對於鐵路特別是高鐵建設的控制有些矯枉過正了。」前述人士如是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990

供應鏈恐崩潰 面板失先機 三星新一代機皇來了 卻埋下兩大隱憂

2013-03-25  TWM
 
 

 

紐約時代廣場上,新一代Galaxy S4來了。

三小時後,三星電子股東會上,執行長權五鉉卻板著一張臉。

究竟為什麼權五鉉笑不出來?他在擔心什麼?

撰文‧賴筱凡

就在三星股東會前三個小時,位在地球的另一端,紐約時代廣場上,大大的「BE READY 4 THE NEXT GALAXY!||準備好迎接下一代Galaxy(銀河機)手機」廣告高掛,從全球各地飛來的媒體記者們則早就在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外排隊等待,因為三星最新一代的智慧型手機Galaxy S4,這天就要登場。

然而,新品發表會的熱鬧氣氛,卻沒有感染到三星股東會,從頭到尾都板著臉的三星電子執行長權五鉉,反而在向投資人大談今年的保守策略,究竟他們在擔心什麼?

三星集團過去二十年實施最徹底的文化,就是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的「危機經營論」。因此,當三星智慧型手機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三星也開始意識到危機感,攤開去年第四季三星營收組成,以手機為主產品的行動通訊部門(IM),就貢獻五五%的營收,三年前,這個數字僅二九%。

挑戰一:緊掐智慧型手機所有利潤三星供應鏈暗潮洶湧離心離德智慧型手機的成功,確實為三星帶來龐大的利潤,在高度垂直整合的經營模式下,Galaxy系列手機的零組件,多半是自家生產;所以,三星智慧型手機連續兩年狂賣超過五億支,利潤幾乎都留在自己家裡。這樣的經營模式看在一名國內科技廠大老眼裡,他大膽預言:「三星盛世要結束了。」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都將利潤緊握在自己手中,不與其他供應鏈分享,當所有供應鏈都將它視為攻擊目標時,自然不願把最好的技術、產品與三星分享,創新也將隨之受限。」這位科技大老直言,蘋果往往能有最創新的技術、最好的零組件,除了願意出高價買技術外,原因就在蘋果將利潤與供應鏈分享。

然而,三星卻將所有利潤一手掐住,「在科技產品日新月異的狀況下,你如果不能再給消費者創新感,消費者很快就會背你而去。沒有新技術的支援,三星單靠自己,能維持多久?」該名科技大老說。

三星也感受到空前的危機感,「他們一方面向高通招手,誘之以利,透過增加高通晶片的採購量,進而要求高通將部分代工訂單,從台積電轉到三星來。」一名半導體分析師說,這種挖牆腳策略,就是希望在蘋果抽走處理器代工訂單後,能用高通訂單來補。

挑戰二:OLED開發踢到鐵板三星電視失先機 台、日面板廠抬頭另一方面,在三星電子同樣是獲利貢獻雙箭頭之一的電視部門,在權五鉉的營業報告裡,也聽出一些玄機。「我們的電視部門,連續七年都是世界第一,今年也會繼續維持。」對比權五鉉大篇幅報告手機的成長性與爆發力,提及電視部門卻只簡單帶過。

近年來,三星一直將電視部門的重要研發主力放在OLED電視的開發,開發時間與成本都不斷在增加,除了去年八月短暫在德國iF展秀出一天,隔天就宣稱產品被竊,迄今未能見到有更多進展。

反倒是今年面板產業最熱門的4K(超高解析)電視,在台、日面板廠相繼推出後,三星才慢一拍推出,這一來一往的落差,就讓率先開發出4K電視的群創,足足領先三星有半年之多。根據市調機構NPD DisplaySearch預估,今年4K電視面板出貨量將上看二六○萬片,換句話說,三星能分到的餅則相當有限。

在三星的所有策略裡,「搶占先機」是很重要的事,「過去幾年的面板業,都是由三星在領先制訂規格,把毛利最好的前六個月都先賺走。」群創總經理王志超不諱言,以前的台灣面板業,都只有在三星後頭追的分,直到4K電視,才讓這樣的競爭態勢扭轉。

於是,去年三星開啟一連串的組織改造,不只將過去兩大部門鼎立,改成三大部門共同營運,甚至有三位執行長一起向董事長報告,就為加快營運速度。

「面對危機,就是改變與速度。」權五鉉這麼在股東會上宣示,因為市場不斷地在變化,所以三星的應變能力要更快,經營要更有彈性。權五鉉很清楚三星的處境,就是越在獲利創新高的時候,越不能鬆懈。

若說三星是這二十年來最成功的科技公司,應該無人能出其右。三星沒有蘋果故執行長賈伯斯這般的鬼才,而是靠著高度執行力與危機感,讓三星形塑了今日的帝國。

如何再靠李健熙的「危機經營理論」,讓三星再次攀登巔峰,端看三星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關。

巔峰之後,三星能稱霸多久?

挑戰1.成也手機,敗也手機?

三星手機部門營收貢獻日益倍增,埋下營收過度集中的隱憂。

挑戰2.OLED能讓三星電視再起?

近年三星將研發資源集中開發OLED電視,至今未有顯著進展,給了其他競爭者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73

石油出口國的財政困境:如何走向財政崩潰(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344

在這篇分析中,我將闡述石油出口國會如何出現財政崩潰的問題。

從2011年以來,敘利亞、埃及和也門都出現了政治方面的危機問題,這應該算不上是金融崩潰,但是這一切都發生在這些國家石油出口減少、食品進口價格上漲的過程中。

石油出口國的金融崩潰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1)石油出口國的政府財政收入通常依賴於石油出口的收入。

2)政府項目的需求會隨著人口增長和食品價格上漲而增加。

3)在一個計算年內可萃取的石油量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因為初始庫存下降了。

4)出口量通常比石油供應量下降得還要快,因為隨著人口增長,石油消耗量也會上漲。

通常來講,高油價對於石油出口國來講是有利的(排除其對食品價格的影響)。同時,低油價對於石油進口國是有利的。這樣一來,石油進口國與出口國之間就會形成一種價格拔河。

還有一個問題,是能源投資所能夠得到的的能源回報正在下降。這些國家可以通過在鑽探成本更高的地方增加產量,以此來減少能源回報率的下降幅度,或者通過使用改良的石油復原手段來增加能源產量。這些手段都會增加成本,進而導致石油出口國的油價上漲。

先來看一下埃及、敘利亞和也門的問題

這是三個持續受到2011年開始的「阿拉伯之春」革命行動影響的國家。這三個國家在石油生產和消費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可以通過下面三張圖表看出。

三個國家的石油產量都是開始時上漲隨後出現下降,與此同時,石油消耗量在上漲,2011年的時候,石油產量和消耗量非常接近,意味著當時的石油出口接近零。

更糟糕的是,這三個國家都處於世界上貧窮荒瘠的不毛之地上,需要進口大量的食品,石油價格和食品價格通常會同時相伴上漲(下圖)。2011年,石油和食品價格都非常高。如今,這些國家承受著高額的食品進口,在食品價格和石油價格一齊上漲的背景下,間接地將這些石油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

從石油出口方面得到的財政收入下降,而食品進口支出的上漲,讓這些國家處於一種永久性的入不敷出的狀態。還有一部分財政收入不足也與對貧困人口補貼等因素有關,隨著油價和食品價格上漲,補貼金額也會隨之上漲。

還有一個令情況更糟糕的因素是,人口大規模增長,以埃及為例,1980年至今,人口幾乎翻倍,而敘利亞和也門在同一期間的人口增長甚至多於一倍。

總而言之,埃及、敘利亞和也門的情況非常糟糕。這些國家的確還擁有石油以外的其它資源,比如動物牧場、糧食作物以及一些天然氣,但是石油出口下降給預算製造出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如果未來石油產量繼續下降,這些國家的就業和石油消耗都會受到影響。

我試著通過對比石油出口價值和國民總收入來統計出一個指數。也門該指數為30%,敘利亞和埃及都略低於10%。當然,這個指數無疑低估了石油在這幾個國家中的地位,因為沒有包含本國石油的使用情況和天然氣產業的影響。

如果埃及和敘利亞都已經因為對石油出口的依賴性而陷入崩潰之中的話,那麼很難想像沙特阿拉伯、利比亞這樣的石油依賴指數高達70%和60%的國家一旦經歷石油產量縮水會發生什麼。

(more to com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22

石油出口國的財政困境:如何走向崩潰(二)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499

在這篇分析中,我將闡述石油出口國會如何出現財政崩潰的問題。

上一篇中我們介紹了敘利亞、埃及和也門的情況(石油出口國的財政困境:如何走向崩潰(一))請參閱 ,本篇中將著重闡述石油對於前蘇聯國家經濟、財政甚至政治方面的影響。

石油出口國的金融崩潰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1)石油出口國的政府財政收入通常依賴於石油出口的收入。

2)政府項目的需求會隨著人口增長和食品價格上漲而增加。

3)在一個計算年內可萃取的石油量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因為初始庫存下降了。

4)出口量通常比石油供應量下降得還要快,因為隨著人口增長,石油消耗量也會上漲。

前蘇聯國家的解體

曾經,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前,這曾是全球主要的石油出口聯盟,也是世界主要的一隻力量。關於前蘇聯解體的原因,至今還有許多不同觀點,其中有一個因素是上世紀80年代原油價格的下跌。

下圖為2011年前蘇聯國家石油產量和油價走勢:

圖中可以看出,油價的下滑並沒有立即導致石油產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保持石油產量的成本處於當時幾年內的低水平。而耗資巨大的則是開發新油田的前期投入費用。幾年之後這些費用也沒有上漲,但卻導致了產量的下降。

俄羅斯的能源數據顯示出了1991年之前金融崩潰逐漸形成的一些標誌。上世紀80年代中期,石油出口收入開始下降,因為油價在下降。從1987年開始,石油產量也開始下滑,當時正值蘇聯解體的前4年。隨後,其它種類的能源產量亞開始相繼下滑,一切就像是衰退到來了一樣,從而導致整個經濟的各個方面都開始下行。

下圖為前蘇聯國家不同能源種類的產量走勢:

1991年之前,連煤和核能源在內的各種類型的能源產量都出現了下滑,同時,人口增長也開始放緩。結果,在持續的衰退之後,政府終於解體。

後來的日子裡,前蘇聯國家再也沒有曾經作為製造業國家的那種地位,即使後來油價上漲導致石油產量回升,也沒能回到從前。製造業的低迷使得前蘇聯國家的能源消耗量一直保持在比1991年之前水平低很多的位置(下圖)。

2012年我去了俄羅斯,發現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俄羅斯能源方面成本結構相比於中國和印度的低成本結構,完全沒有競爭力。另外一個問題是,由於蘇聯解體時期的忽視,俄羅斯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較差。在如今石油成本居高不下的日子中,要想修復這些基礎設施或者增添新的基礎設施的話,代價非常高昂。

在我計算一個國家對於石油的依賴程度的指數中,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占國民總收入的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22

石油出口國的財政困境:如何走向崩潰(三)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544

前兩篇中,華爾街見聞介紹了敘利亞、埃及和也門的情況(石油出口國的財政困境:如何走向崩潰(一))以及前蘇聯國家的情況(石油出口國的財政困境:如何走向崩潰(二))。

2003年至2008年期間,由於油價高漲,所以石油出口國一般都沒有因為石油出口或產量的下降而受到過多的財政威脅。從這個角度來看,阿根廷的情況最能夠突出說明問題,本篇將著重對此進行分析。

By Gail the Actuary

石油出口國的金融崩潰有幾個主要的驅動力:

1)石油出口國的政府財政收入通常依賴於石油出口的收入。

2)政府項目的需求會隨著人口增長和食品價格上漲而增加。

3)在一個計算年內可萃取的石油量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因為初始庫存下降了。

4)出口量通常比石油供應量下降得還要快,因為隨著人口增長,石油消耗量也會上漲。

石油出口下滑的國家所遭遇的崩潰

第一章中著重描述的埃及、敘利亞、也門都是因為出口遭受重大打擊而導致嚴重財政危機的例子。但是那些石油產量還處於下滑早期的國家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從某種程度來講,在2003年至2008年期間,並沒有多大問題,因為石油出口量的下滑通常可以被高漲的油價所抵消。

然而,有一個國家的問題非常突出,就是阿根廷。阿根廷在2003年之前和2008年之後都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

下圖是過去30年內阿根廷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和消耗情況:

阿根廷的石油產量在1998年達到了高峰,但從1999年開始下滑。而1998年至2002年期間,油價處於非常低的水平。這個時間點很準確的與第一次金融危機重合(1999年至2002年)。

隨後來到2003年至2008年階段,這段時間由於油價飆漲,所以產量的下降對於阿根廷似乎並沒有什麼影響,阿根廷的財政問題似乎也逐漸消退了。

然而現在,阿根廷的石油出口量非常低,在2012年和2013年,阿根廷再度遭遇了較嚴重的金融問題。考慮到阿根廷的經濟比較多元化,所以很難想像石油對阿根廷來講扮演著多重要的角色(我個人計算了各國對石油出口依賴指數,2008年的阿根廷僅有2%)。

但是,石油問題會給這個國家其它的問題都帶來影響,讓其他的問題更為嚴重。如果一個國家有過度使用收入的傾向或者過多承諾補助的傾向,那麼石油收入任何形式的減少都會使得這種趨勢的負面影響擴大,從而更容易引發財政崩潰。

其實,石油收入能帶來的好處是暫時性的,但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忽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