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心中計!程小姐-百齡國際(8017)






















我日日都睇程小姐的專欄,我對她講細價股就不敢苟同,但今日實在太過份....我忍不住要出聲...

2008-07-29 HKET

博由虧轉盈 百齡現價買

十萬變百萬

寶珠︰27歲單身空姐

投資目標:將10萬變成100萬

小妹周末嗰陣行街街,見到「Life of Circle」啲首飾都幾靚,聽講設計師係揉合咗東方色彩同埋中國文化元素喺啲首飾設計入面,北京奧運臨近掀起中國熱,等我買番兩件首飾嚟追趕下潮流先!(^_^)

寶利福呈現突破

咁啱我噚日發現一隻異動細價股——寶利福(08172),細心查看我至發現原來佢喺香港就係經營「Life of Circle」呢個品牌!另外佢仲有代理唔少歐陸女裝同埋配飾,又係一間打正旗號賺我哋呢啲鍾意扮靚靚的女仔的錢。

其實小妹留意咗寶利福好一段日子喇!佢踏入6月就已開始滲透出陣陣炒味,當股價一舉突破上5仙後,築咗個小圓底,再衝上6仙,之後佢花咗大半個月再築個 大啲的底。小妹今次博佢突破埋7仙,如果今朝開市價不高於0.049元的話,我就先入39萬股,目標放喺0.075元,蝕8%走人。

百齡經營博彩業務

除咗寶利福,小妹仲到百齡(08017)的走勢都幾對辦,佢7月中開始呈現突破,曾上過0.068元,過去幾日回吐整固,噚日佢又發惡喇!照咁睇而家跟上車,值博率都幾高。

百齡業務多多,主要係做軟件設備,亦有技術支援及維修,連放債都有做,此外仲有沾手澳門娛樂博彩業務,可惜佢上年蝕多咗近10倍錢,虧損高達4,000 萬。不過,當中原來有3,300萬係嚟自商譽撇帳的非經常收益,佢下個月中就公布業績,唔知可唔可以當炒虧轉盈博下呢?一於以不高於0.061元的開市價 入32萬股,以0.087元作目標,同樣都係蝕8%即閃。

.....

這家公司原名美域數碼,在2000年8月科網高潮上市,其後出現股權集中的現象,之後公司出現財困及轉換核數師的財困預兆,但前者後來和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307/GLN200303070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320/GLN2003032001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408/GLN20030408011_C.PDF

公司在2005年4月,大股東終於撐不住,宣佈授出1.775億股選擇權予由黃先生及謝先生持有的Wine Fine(博暉),每股認購價為6.76仙,其後分兩次認購5,000萬股及1.275億股,以完成收購,並以同價提出全面收購,但是可以顯示出他們都是沒有太多錢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408/GLN2005040801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725/GLN2005072502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1020/GLN20051020015_C.pdf

在收購期間,公司宣佈進軍賭業,獲得一紙三年疊碼仔專營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714/GLN20050714011_C.pdf

收購完成,公司易至現名,黃先生就任主席,原主席退任執董,副主席也換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1220/GLN20051220006_C.pdf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117/GLN200601170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206/GLN20060206013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221/GLN20060221010_C.DOC

公司宣佈以2.302億收購70%新賭廳的疊碼仔業務,以3,000萬現金,1.452億零息可換股債,及5,500萬新股支付,行使價及發行代價股份價格俱為1.1港元,同時疊碼仔業務有八季(即兩年),每季1,125萬的溢利保證,即其間共有9,000萬溢利保證,70%即佔6,300萬,並按季支付,但之前我說過錢(即保證溢利)在股票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822/GLN20060822004_C.pdf

副主席又變換,又換核數師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305/GLN20070305014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517/GLN20070517050_C.DOC

公司宣佈由於賭廳疊碼仔業務不理想,所以代價相應下調至8,987.7萬元,以5,500萬新股及3,987.7萬現金按季支付,並取消溢利保證,另外公司1供1,每股0.13元,並1送1紅股,實際供股價為6.5仙,發行6.06億新股,集資3,900萬,以應付收購代價,相信老股民對之這些供股都有一點印象,這非常像大凌系供股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604/GLN20070604011_C.pdf

最後更獲得超額認購約5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827/GLN20070827000_C.pdf

賭業派及舊股東派全部辭職,相信已成功出貨,並委派新人入局,看來又有新搞作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829/GLN20070829044_C.pdf

公司宣佈1供1,又1送1紅股,每股11仙,即每股5.5仙,共發行18億股,集資接近1億,又以供股前股份數目作基礎10送2認股證,行使價同為5.5仙,若全部行使,又集資約1千萬,並削減股本,由一亳削至一仙,為低價發股做準備.

包銷商和上次孑一樣,並加上一名新包銷商.

同時,向一家公司收購放債業務,作價4,950萬,為集資額的一半,你猜猜他們在做甚麼?

今次供股更布有大凌風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107/GLN20071107008_C.pdf

上次收購更顯出大凌和特殊關係,不過,最後被否決..

http://blog.zkiz.com/greatsoup/2008/07/04/801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30/GLN20080530042_C.pdf

據香港交易所的資料,現時擁有最多股票的,是長雄證券有限公司,這些股票應是大股東持有的 :

而長雄證券,據其網頁的資料:

http://www.everlong.com.hk/big5/page01.php

長雄集團由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之大凌集團有限公司【股份編號:211】( 「大凌集團」)全資擁有。 而大凌有甚麼問題,大家可在網上查閱,所以絕不宜購買.





















參與者編號 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名稱
(*即願意披露的投資者戶口持有人)
地址持股量

B01523長雄證券有限公司18/F DAH SING LIFE BUILDING 99 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847,576,0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45

中環在線:David Webb「小心百富泡沫」 李華華

2009-06-02  AppleDaily





 

股壇長毛David Webb不時喺股海尋幽探秘,除咗每年聖誕推薦一隻工業股叫人跟進之外,閒時亦會為股民「介紹」股仔背景,今次有幸俾佢點名嘅係新世界發展(017)主席鄭裕彤、賭王何鴻燊四太梁安琪都有份高價接貨嘅創業板公司百富國際(8272)。

Webb噚 日午市喺佢嘅個人網站,點評呢隻07股王「當年股價飆升74倍,巴閉過神仙股蒙古能源(276)」,題為《Byford bubble》(直譯:百富泡沫)。佢劈頭第一句,就呼籲百富股東留意股價存在泡沫,話呢隻男裝底褲股昨午收報0.66元,市值約15.9億銀(計埋兩個 月前打算配售4億新股),經已相當於淨資產估值嘅13.9倍──簡單講,即係百富現價好鬼貴囉。你有你講,百富照升可也,昨收0.72元,單日漲16%。

可能變做現金殼

百富原本係林麥集團(915)大股東王祿誾揸旗,直至07年中股權易手,現任大股東陳婉芬入主,之但係佢一直冇加入董事局,之後冇耐仲分貨畀彤叔同四太。Webb好奇怪呢兩位名人肯以遠高於資產淨值嘅價錢入股,數量仲係超過5%嘅須披露水平。上個月百富宣佈出售Byford品牌,通告提到公司將檢討創業板上市規則第19.82條嘅情況。Webb解畫,即係百富將會變做現金殼,咁就可能要撤銷上市地位,公司方面應該解釋。

文章末段,仲提到有part 2,講明百富只不過係佢調查嘅一小部份,之後仲有必美宜(379)、中國生物醫學(8158)、中國富強(290)等連帶關係。乜嘢叫劇力萬鈞、好戲連場,大家遲啲咪知囉!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96

現場直擊波克夏股東會 看股神對未來投資的最新建議 巴菲特:小心!通膨怪獸回來了!


2010-05-10  今周刊

波克夏公司股東年會,今年吸引破紀錄的四萬人參加。

巴菲特和孟格兩人對股東強調,全球各地的通膨風險已經明顯升高,應該以持有優質股票的方式,減緩購買力下降的可能損失。

撰文‧周岐原

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占據所有美國報紙頭條時,唯獨奧馬哈城(Omaha)的居民及訪客可以暫時置身事外,因為一場更重要的盛會,正在此火熱上演︱︱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股東年會。

今年,破紀錄的四萬名股東湧入會場,全神貫注地聆聽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搭檔孟格(Charlie Munger)對全球經濟和投資的前瞻看法。如果剔除兩人對﹁高盛詐欺案﹂的辯解,以及對比亞迪未來發展的明顯偏好,「股神」對波克夏投資人的關鍵啟示,可以總結為一個重點:通膨已經迫在眉睫,在資產明顯縮水之前,你應該為保護實質購買力做好準備!

波克夏年獲利創下新高

人人買得起﹁波克夏寶寶﹂放眼會場所在地奎斯特中心(Qwest Center)四周,似乎每件事情都沒有改變:大排長龍的人潮,不斷稱讚波克夏投資績效的股東,以及現場宛如嘉年華會的愉悅氣氛。

投資人的感謝和讚歎其來有自。檢視不久前公布的○九年年報數據,波克夏公司股票帳面價值激增了二一八億美元,創下史上新高,改寫了○六年增加一六九億美元的紀錄,每股帳面價值成長的幅度則達到一九.八%,直逼巴菲特掌管波克夏期間創下的最高複合年報酬率二○.三%。

在股東大會上提前公告的第一季營業利益,也從去年的十七億美元成長到二十二億美元,從巴菲特一再提醒股東應注意營業利益的增減,而非EPS(每股盈餘)的重要性來看,波克夏的營運已經重回長期的成長軌道。

再看最實際的股價,自從去年三月初美股反彈以來,波克夏股價漲幅最高曾擊敗大盤的五九%,即使近來股價回檔,多數股東仍有相當不錯的帳面報酬率。正因如此,幸運在抽籤中獲得提問權利的股東,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感謝公司過去一年的所有努力。

今年的波克夏股東會,人潮看來較往年更為擁擠。原因有二,第一,公司將一股B股分拆為五十股的決定,讓以往高不可攀的股價,成為人人皆可負擔的投資。

以四月三十日的B股收盤價七十七美元來說,換算成新台幣僅不到二千五百元,可說是只要有心開戶,人人都能擁有﹁波克夏寶寶﹂(Baby Berkshires,意指較A股便宜的B股)。

第二,受波克夏購併柏靈頓北方鐵路公司(BNSF)影響,波克夏一口氣納入了六萬餘位新股東,這更是將股東會現場擠得水洩不通。

貨幣匯率長期趨貶

通貨膨脹將侵蝕實質購買力由於投資人來自世界各地,巴菲特在重頭戲︱︱回答股東提問時,出現不少有趣的互動火花。然而在不時傳出哄堂大笑的問答過程中,巴菲特和孟格對全球投資市場的核心看法,其實已經相當明顯,就是要提醒投資人,請務必小心即將發生的通貨膨脹。

他們對通膨重新降臨的戒慎恐懼,首先表現在匯率問題上。當兩位拍檔被問到希臘債信危機與歐元風險時,孟格直率地指出,身處在全球政府競相擴張信用的時期,希臘爆發的問題,只不過是主權債務危機的序曲而已;巴菲特則補充,無論是美元或英鎊,他對各國貨幣匯率都抱持著長期趨貶的看法。

接著,巴菲特更明顯的警告隨即出現,在評論對於通貨膨脹的看法時,他更是直指,目前在世界各地,出現通膨的機會已經顯著升高。他認為各國大力寬鬆貨幣,很可能是導致﹁通膨怪獸﹂重新肆虐的主要原因。

對於投資人而言,既然貨幣匯率長期趨向貶值,通貨膨脹又有可能重新降臨,投資人持有資產的實質購買力勢必受到侵蝕。這時候,投資人應該如何處置?巴菲特提供的建議還是和以往沒有兩樣:「我仍舊看好並持有股票,勝過現金以及債券」。巴菲特的意思是說,一旦正式進入全面通貨膨脹的時期,他看好投資優質股票的收益,比之債券和現金更能夠彌補通膨造成的購買力損失。

然而就普羅大眾而言,投資智慧和資金規模都與這位「奧馬哈先知」相去甚遠,在缺乏選股能力的情況下,應該如何以有限的投資工具對抗通膨,又該買什麼股票?巴菲特並沒有提出建議,這也是所有散戶在聆聽「股神開示」後,必須自行找到的解答。

坦言低估中國發展速度

比亞迪後續發展仍待檢驗

此外,巴菲特及孟格對於中國投資機會的看好,也毫不吝嗇地表現在兩人的言談中。當一位投資人問到,波克夏為何沒有前進印度時,孟格分析:「印度政府的管理措施對外資造成許多不便,此外,印度民主政治帶來的癱軟,將導致中國等其他新興國家的快速超前。」相形之下,孟格對中國的評論就顯得正面許多。他對中國的看法是:「我太低估了中國發展的速度。」巴菲特也相當同意:「中國經濟快速前進的路程,似乎現在才剛開始。」有趣的是,對於讓波克夏獲利豐碩的比亞迪,經常扮演主動角色的巴菲特,無論是在股東會場或媒體面前,都不置一詞,直接將發言權交給孟格。寡言的孟格也順理成章,以「推薦人」的身分開懷暢談,這在歷屆股東會中算是相當罕見,也再次強烈地暗示,巴菲特對於這樁買賣始終站在保留立場。

例如在股東問答尾聲時,孟格主動傾身向全場開口說:「我沒想到各位對比亞迪的問題只有這麼一點,這是波克夏首次進軍高科技,但不會是最後一次。」雖然有孟格如此賣力為比亞迪站台喊話,但不能否認的是,比亞迪最受矚目的電動車業務,仍停留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若要長久符合波克夏價值投資的選股哲學,比亞迪勢必得繳出更具體的成績單。

高調為高盛詐欺案辯護

全場股東幾無人鼓掌認同

從旁觀察,今年的波克夏股東年會,除了是參加人數最多的一年,對巴菲特及孟格這兩位拍檔來說,可能也是心情最複雜的一次。

讓股神煩心的原因是高盛。在波克夏舉辦股東年會之前,巴菲特以五十億美元買進特別股的高盛(Goldman Sachs)正遭指控涉及交易詐欺,在案件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移送司法部之後,緊張的情勢讓高盛股價在半個月內慘跌二二%,也連帶拖累波克夏股價。

儘管巴菲特買進的特別股每年配息報酬高達一○%,但醜聞纏身造成的名譽損失卻是無可估計,這對一再強調經營誠信的巴菲特而言,絕對是難以忍受的一件事;因此他早在股東會前就宣告,自己將好好對投資人說清楚、講明白。

在大會上,巴菲特和孟格確實將高盛案的看法陳述得十分清楚。令人訝異的是,他們倆全然站在為高盛辯護的立場。「我們熱愛投資高盛的這筆交易,」巴菲特說,「換算下來,每秒鐘我們都能收到十五美元的股息,滴答、滴答……。」當巴菲特說出這段話時,不少股東都笑了出來;但是接下來兩人的陳述,卻和大部分股東的期待頗為不同。

「在買賣衍生性商品過程中,披露交易對手的真實身分並不重要,」巴菲特說,「這樁交易有許多細節被媒體錯誤解讀了。」在會後記者會上,孟格的比喻更為直接:「這件事就好像馬戲團的老虎誤傷人,你不能責怪老虎,應該受責備的是老虎管理員,」孟格說,「高盛就是老虎。」毫無疑問,巴菲特和孟格一致認定,高盛的過錯只是傷害了公司的商譽,並沒有損及誠信的問題。但高盛除了是在金融海嘯期間接受美國政府的一百億美元救援基金,還是一家百餘年來屹立不搖的金融巨人,孟格用毫無認知能力的馬戲團老虎作為比喻,似乎顯得太不適當。此發言明顯與投資人的期待有落差,或許這就是在巴菲特回答後,全場幾乎無人鼓掌認同的主要原因。

十年前,波克夏公司舉行的年會只有八千人參與,十年後,這個數字已然暴增到四萬人。許多人認為,與其從股海中辛苦地發掘金礦,不如直接將資金買進波克夏,讓股神代為執行繁雜的選股工作。然而,現在買進波克夏究竟能為投資人帶來多少獲利,恐怕得打上大大的問號。

巴菲特高齡 公司成長趨緩

接班問題牽動波克夏價值

首先,波克夏在收購柏靈頓北方鐵路公司並分拆股票後,因流動性增加,在今年初已被選為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成分股。然而一般來說,指數成分股往往因受資金注意程度較高,而存在「成分股溢價」,此時買波克夏,難免有買貴的疑慮。這是目前投資波克夏未必真能賺錢的第一個原因。

再者,四個月之後,巴菲特即將年滿八十歲,孟格更是已屆八十六高齡,公司掌舵者的年齡風險,絕對是股價評價的一大指標。由於巴菲特及孟格始終婉拒透露確切的接班計畫,難免令人擔心,蘋果股價曾受賈伯斯(Steve Jobs)﹁病假﹂拖累大跌的景況,恐怕將在波克夏身上重現。而失去巴菲特的「執行長溢價」後,波克夏股票價值多少錢,目前也難以估算。

總之,投資人買進波克夏股票,大部分是因為「信仰」巴菲特買進就長抱的價值投資哲學。然而,隨著巴菲特年事漸高,公司獲利成長逐漸趨緩,是否應將投資價格偏高的波克夏當作獲利明燈,答案不言可喻。與其相信先知的判斷,不如身體力行價值投資,應該才是股神反覆強調的真意。

危機入市 帳面價值大躍進——09年至今 波克夏買多於賣

2009/1/19

購買南韓浦項鋼鐵4.5%股權

2009/2/4

買下美國哈雷機車3億美元的公司債,債息高達15%

2009/2/5

加碼投資瑞士再保公司26億美元

2009/2/13

買世界第二大精品公司Tiffany & Co2.5億美元公司債

2009/6/18

選擇權在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交易

2009/7/24

減持穆迪公司(Moody's),持股比率從20.4%降到16.98%

2009/9/4

與萊卡迪亞控股(Leucadia National)連手,以4.9億美元收購商用不動產Capmark金融公司的北美房貸業務

2009/9/5

再度減持穆迪公司股權2%,持股比率14.98%

2009/11/5

投資440億美元,收購柏靈頓北方鐵路公司(BNSF)77.4%的股權,是巴菲特執掌波克夏40年來最大收購案

2010/1/27

兩周內加碼中國海油工程155億美元,因持股量達15.35%而躍升為第二大股東

2010/3/24

「憂心造船業恐將陷入長期衰退」,反對浦項鋼鐵購併全球第三大造船廠大宇造船

2010/4/16

因詐欺案令高盛股價單日大跌13%,帳面損失1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76

小心過於完美的公司 人世間 之 易不易


http://foreverchan.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_18.html


在投資時, 常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 某些公司的年年的業績非常之亮麗, 跟同業比較的數據步步領先, 盈利極之豐厚, 但是就是不肯分紅或派息比例很低. 這種公司看上去非常之吸引, 給人非買不可的感覺.

但是這種公司通常都是有問題, 我自己曾在07年時, 分析過在香港上市的體育用品公司, 分別是李寧, 安踏, 中國動向, 特步, 跟拿了Espirt(思捷)做標準. 當年的Espirt被當時香港股王之一, 在99-07年股票增長極之驚人, 逆流而上的代表.

結果5家公司的數據比較一出來, 嘩, 不得了, 中國動向的數據極之漂亮, 純利率高達40%,這比搶劫還要好賺, 基本上等於是印鈔機了, 而當年的股王之一Espirt的純利率才20%, 當時被認為體育用品業龍頭的李寧也才14%, 其他安踏, 特步大致都是15%左右. 而且動向未上市前的純利才25%左右, 一上了市就會飛?

中國動向還有很多數據都是大幅領先於另外3家, 在這就不詳細談了, 如果真的這麼好賺錢, 為什麼還要上市呢, 反而安踏的數據就穩健很多, 只有部份的數據小幅過於李寧, 公司的經營策略又清晰, 派息又康慨. 如買的話肯定是安踏好於李寧, 3年之後的股價..............





因為在之前試過買了幾次年報太完美的股票,都損失不少, 以後碰到這一類的公司, 都會帶著懷疑的角度去思考.

近期在分析醫藥股時, 也碰到這個問題, 對於過於完美的羅欣藥業, 還是退避三舍為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18

小股東質詢冇戲院有官司 C9叫橙天董事小心! 李華華


2010-06-02 AD





 

小股東維權意識 華華喺呢幾年見識咗好多次,正所謂大有大嘈細有細插,千祈唔好以為公司細啲,小股東就唔會理,亦都唔好以為「C9(師奶)」同「阿伯」好蝦。為咗保衞自己 啲血汗錢,佢哋真係會落場同啲管理層對質o架!以下就係噚日橙天嘉禾(1132)股東會,「玉C9」Vs公司執行董事鄭達祖嘅一段對答,佢開炮嘅原因,仲 要係因為睇咗敝報早前一篇《橙天內地連失兩戲院》嘅獨家報道,可見C9唔一定係唔識嘢o架!

C9:我睇報紙話你冇咗啲戲院!

鄭: 個報道係有少少舊聞,深圳萬達城一、二期我哋同業主(即華潤)關係好好,第二期開,佢哋主席仲發信恭喜我哋。

C9:仲話有官司喎!

鄭: 通過法律訴訟,我哋贏咗,會計報告有寫,賠2000幾萬,係有賺嘅。

C9:咁點解會有官司o架?

鄭:做生意嘅時候有人違規, 我哋上市公司,所以要跟規矩做。

C9:我覺得要清楚啲囉,我嘥咗好多心機同錢投資落你哋度……

鄭:做生意有人違規毀約,間間 公司都有訴訟,我日日都有傾合約……

C9:第陣時你簽約嗰陣小心啲喇!

鄭:係有人違約……

C9:啲合約咁兒嬉 o架,我哋有合約都賠唔番喇!

鄭:……(無言)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09

反坑殺戰術 財務長走人、私募定價過低 投資人小心闖蕩股海 務必九大警訊

2010-06-14  今周刊





投資股票,小股東往往因爲沒有與 大股東相對等的資訊,損失應有權益,事實上,小股東並非毫無抵禦能力,散戶們還是可以藉由一些公開資訊透露的危險訊號,來保護自身財產的平安。

撰 文‧劉俞青、周岐原、徐介凡在這個大股東占盡主場優勢的資本市場裏,小股東要如何確保自己的股東權益?看到哪些警訊,話不多說,先閃爲妙,才能在浩瀚股海 裏,進而求投資獲利,退而求安然退場?

以下是︽今周刊︾綜合市場常見的操作手法,並請教專家意見後,爲小股民整理出的﹁紅色訊號守則﹂。

訊 號1

公司做出財務重大決策前,財務長閃電走人以這次大同爲例,前財務長許嘉成在大同宣布減資前夕,閃電 走人,離職原因外界眾說紛紜。雖然大 同以﹁個人生涯規畫﹂爲由作爲解釋,但根據他的身邊人士透露,許嘉成是對這次減資加私募有 不同看法,才掛冠求去。

這種專業經理人與經營階層對於重大決策看法有嚴重歧異,很可能藏有外界難以窺視的目的性,在未能進 一步了解實情之 前,小股東最好小心爲妙。

訊號2

注意私募案 的定價過低

私募價格的訂定多少才合理?八成、 五成還是三成?

怡 和創投總經理楊邦彥對此表示,私募定價過低有幾種指標,一是高於八成,二是低於八成但高 於每股淨值,三是低於八成也低於淨值。前二項可能沒有問題,但如果是最後一項,投資人應該就要特別小心了。

﹁如果定低價是爲了圖利特定人, 代表老闆操守有問題,如果低價是因爲定過高會募不到錢,則代表公司績效一定不好,無論是哪種答案,對投資人都不是好事。﹂元大投顧副總經理鄭宗祺因此建議 投資人,只要看到不合理的私募價格,二話不說,先賣股票爲妙。

訊 號3

虧損減資,似難稱爲好公司﹁虧損嚴重到必須減資來彌補虧損,傳遞出兩個訊 息:一是公司很爛,二是這麽糟的公司,就算不是沒錢,可能也在 技術等其他關鍵因素出了問題。這樣的公司,即使增資進來,問題一樣不會解決。﹂鄭宗祺說。

以這次華映宣布大幅減資六成爲例,過去華映已經有 多次大型聯貸等市場籌資紀錄,資金不斷進來,但依然無法解決本業上長期的問題,就是證明。

訊號4

市場傳言入股 對象與最後結果,有極大落差從常理判斷,一家公司可能的入股對象,除了該公司的經營階層之外,消息不容易從別的管道流出。

因此當該公司最後 宣布的入股對象,與原本市場期待有極大落差時,例如原本市場盛傳是某國際大廠即將入股,對公司股價可能有利多效應,但最後結果揭曉,卻是由老闆有股份的投 資公司吃下。這樣的公司一來可能有哄擡股價之嫌,二來由老闆有股份的公司認股,難免瓜田李下。投資人面對這樣的公司與老闆時,小心謹慎爲上。

訊 號5

注意釋股或私募認 購對象的特殊身分投資人如果學會觀察﹁公開資訊觀測 站﹂上的﹁私募專區﹂,就能從此處 得知私 募認購對象的身分;而如果是上市前的釋股,投資人則可以從上市前的公開說明書獲 知釋股對象。

搞清楚認購或釋股 對象的身分,用 意是在了解公司私募的主要目的,對公司營運是否加分。假如引進領導大廠 的加持,可能讓股 價一飛沖天。例如台積電入股茂迪。又假如引進的對象是市場派色彩較重的資金,投資人則可以視是否認同這位新金主的理念,決定是否出售股票。

訊 號6

掛牌前的釋股,最容易檢視老闆操守按照《證交法》的規範,公司一旦掛牌上市 之後,就必須受到較爲嚴格的法令規範,所有的釋股、減增資等 動作都必須透過重大訊息公告、或在財報中做充分揭露,媒體也會予以較大關注,以確保投資人權益。

但在掛牌前夕,也就是黎明前的黑暗、還沒有 受到太多法律約束的這段時間,卻成爲最容易﹁動手腳﹂的黃金時間。很多老闆在掛牌前,藉口必須達到﹁股權分散﹂的規範,將籌碼分布給對自己有利的特定人身 上,以達到個人某種目的。

此 時,投資人應該詳閱《股票上市公開說明書》,針對釋股一事,檢視老闆是否以具公平合理的方式釋股,作爲是否認同 該老闆經營的投資準則。

訊號7

公司高層邊私 募邊 賣股

公司提出私募申請,背後目的不外乎引進策略投資夥 伴,或充實營運資金等。

只不過,當公司高層如果用七折八扣的低價,大方地認購私募股 權,另外卻又一點一滴地在陸續轉讓持股,這種「左手低價認股,右手釋出籌碼」的態度,就很引人質疑了。

訊號8

大 股東連續申報持股轉讓

通常,大股東在控制經營權的考量下,甚少會出現連續性出脫手中持股;因爲他們的目標是擺在長期而穩定 的經營權,而非短 期獲利。

因 此,當大股東數度、或連續申報持股轉讓時,通常代表公司經營可能已達高點,大股東逢高獲利了結出脫,或是準備先把股價壓低,而後 再用低價私募的方式補足持股。

訊號9

將 獲利子公司出售

當企業獲利不佳,賺錢的轉投資,是業外收益的重要來源,應該特別珍惜才對。但如果企業選擇賣出轉投 資,投資人就要當心了!

從 經營前提來看,賣出明明仍在獲利的子公司,是相當不合理的狀況。尤其要當心內部人士,讓明明可以認列的投資收益,隱藏在層層轉投資之外,成爲無法監督經營 的單位。當投資人無法確認大股東是否以個人身分持有子公司股票之時,最好對這樣的公司股票敬而遠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97

黃瑋傑的文章不小心在哪?-太平洋實業(0767)

關於這家公司的故事,在論壇的專區已經貼了不少公告新聞,不談這樣多,主要都是因為財困賣殼。今天主要是談黃瑋傑說錯些甚麼,這是鄭家華先生教我們寫文的一個方法,就是用一篇文寫寫別人錯甚麼。

他指出,該公司股價在除權後的星期五(4月15日)升至91仙,較理論除權價14.6仙,上升了5倍以上,但是股東不應開心太快,因為:

1. 「....假設你以2.13元買入了1股,現在你持有的1股僅0.91元。換句話說,如果你現時把這一股出售,你只能收回0.91元,即時虧損」

2.「...當然,你在供股後會收到30股新股,就要看到時的股票價格。假設你現時沽出1股,收回91仙的成本,那餘下的成本就是1.22元,除以30股,即屆時你的打和價是0.407元。

也就是說,你將來是否有錢賺,還是新股出籠後其股價是否高收於0.407元...」

首先我們談談供股,其實供股方法可分為兩種,就是「供股」和「公開發售」。

供股英文名稱是「right issue」,即指新發行股票的購買是只給股東的權利,這權利是可以買賣,這個權利就是俗稱「威士」(rights)的供股權。

公開發售的英文名稱是「open offer」,顧名思議,即是開放給所有人購買這批新發行股的權利,不僅限於股東,除了股東有優先權認購股票外,其實和配股無分別。在此情況下,股東並無特別的權利,故此並無供股權。

至於今次的供股方法,公告很明顯的說明,其實就是「供股」,即是今次是有供股權的,可能因為截稿時間關係,可能不知道供股已於4月13日通過,並在15日除權,故此以上兩段話,其實肯定是有錯的,正解如下。

1. 因為在4月15日出售股票已知供股通過,況且本次為供股,所以應有供股權,故未必會即時虧損。

以 今日價格76仙計,及供股價8仙,不計當中的時間值,理論供股權價格是68仙,但以其文中意馬的例子來計,供股權價大約折讓64.61%(0.4/ (1.2-0.07),以此計算,供股權價格為24.1仙,如果以理論價當時售出該30份供股權,不計手續費,應有獲利6.02元(0.241 x 30 + 0.92 - 2.13),獲利率182.63%。

2. 你可以選擇即時出售供股權,且成本價非為0.407元。

就算你不想供股,你可以取得30份供股權,故文章意思應該是等供股權出籠,根據公告,那天應為4月29日。因為黃先生可能除了3,不是除30,或是忘記了移位,故此成本價應為0.0407元,不是0.407元。

況且如果供股,成本價是0.1203元(2.13-0.92 + 0.08 x 30)/30,也不是0.407元呢。

雖然文章推論不正確,但我認同其他原理,如果供股的話,拿貨應該趁早賣出,但我認為今次有供股權,不如早早賣掉供股權獲利更好。

inv168 rookie先生的意見值得參考,並以此作結:

if you have betted less than $ 50k or if this stock accounts for less than 20% of your portfolio share...SELL it at open. don't look back except the price you bought and re-examine the main reason you bought this for.

take that $$$ loss as one of your biggest LESSON in your invest history. to make it more heart-pounding...print the trade record out and stick it to your desk as a PAINFUL REMINDER.

if you have betted more than that...reduce half and go for rights. hope for the best and assume it you have lost 1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62

兩岸三地:小心爆煲 Uncle Ray

2011-4-26  AD


在復活節的假期前,在上海有一個presentation,主要是有關對冲基金。離開上海前的早上,才發現下榻的酒店竟然在張愛玲住過6年的常德公寓隔鄰。地下是一間張愛玲專題的咖啡店跟書局,門堪羅雀,筆者不算張愛玲fans,總覺得她的文字太造作,但亦慕名光顧。
坐下要了杯Espresso,店員是一名80後年輕人,幾年前在上海A股損手,從此對股票市場心灰意冷。筆者與他談起上海樓市,他兩眼充滿怨恨,大罵高幹圈地炒樓,政府無能,巿民根本沒有可能置業。
外 管局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3月底,中國的外滙儲備已超過3萬億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超過20%。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3萬億的外滙已經超 過中國需要的合理水平。外資持續湧入中國,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外資賭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中國政府似乎已陷入兩難局面。外滙管制使外資有入無出,銀行的 money supply增加,資金投入房地產,中央打壓房價,使資金流到其他資產,甚至加快通脹,中國的政濟泡沫和經濟奇蹟正越吹越棒。
中國的泡沫恐是史上最大
作為中國窗口的香港,連沙田第一城呎價都超過6000元。歐美各國都先後爆煲,中國應該是最後的泡沫,而且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
在上海的presentation,有國內專業人士對中國經濟粗獷發展十分擔心。聽到商台有關國內高鐵發展步伐放慢及減速減價的新聞,突然記起鄧小平說過,經濟規律不會因個人主觀意志而轉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50

四大科技支柱危急 台灣產業醞釀巨變小心!無薪假 蝴蝶效應

2011-11-07  TWM




一份來自英業達遭資遣員工的告白 日記;一場億光董事長葉寅夫鳴槍的無薪假淘汰賽。

科技業小蝴蝶輕輕顫動雙翅,扇動的卻是席捲台灣傳產業、服務業、金融業的狂風暴雨。

撰文‧賴筱凡、許瀞文、翁書婷 研究員‧陳兆芬今天,我被裁員了!即使早有了心理準備,但當主管右手落在肩上的那一刻,心裡還是忍不住地停了一拍。「我們聊聊吧。」主管說話的同時,辦公 室裡的女同事,再也禁不起籠罩辦公室的低氣壓,啜泣了起來。

接下來的畫面,與電視常上演的那幾幕沒什麼兩樣,主管說些似是而非的話,人資朗讀著應有的權利及資遣費計算方式,「因為公司業務緊縮,所以不得已做出人員 精簡的措施……。」我被裁員了,在進入英業達當工程師的第四年。

腦中轟然一聲,我反覆問著:「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都很認真地在執行手上的工作,到底我們做錯了什麼事?必須受到這種凌遲。」事實上,公司要裁員的消息從 十月初就不脛而走,內部傳得沸沸揚揚,報紙也寫了;只是,上層始終沒有動作,也沒任何澄清和說明。有些人開始忍不住了,他們不願意活在這種提心吊膽的環 境,選擇了離開。

我們在等,等上層給我們一個解釋,一周、兩周過去,等不到一句話、一個副總層級以上的主管對我們說明。最後等到的卻是「中獎名單」。你會很想笑,英業達的 低效率,也展現在處理裁員名單這件事上,非得等上大半個月,名單才擬得出來。

我著實不明白,在英業達四年,連一次錯誤都沒出過,也不曾拿離職要脅過主管,更沒吵著加薪要糖吃,盡心盡力為公司;到大陸出差、駐廠,做到連女朋友都走 了,付出青春歲月的賣命,曾經我們是那麼地信任公司,最後卻落到被裁員。

或許該慶幸,今年三十二歲的我,生平第一次被資遣,見識到大公司翻臉跟翻書一樣快的現實,而不是像同事,到了退休年齡,才被公司背叛。

離開英業達的這個晚上,我坐在海邊吹風,心情隨之平靜,今晚終於可以好好睡上一覺,不用再活在可能被裁員的擔憂裡,因為這一天,我已經被公司給裁員了。

一份被資遣員工告白日記

事實、景氣遠比想像的還糟這是一份來自英業達被資遣員工的告白日記,專訪Paul的這天,他扯著嘴角擠出一抹苦笑:「我被裁員了。」抱著從公司拿回家的私 人物品,以及裝著一張五百元紙鈔的信封和一盒蛋糕餐點,他頓時有些不知該讚許英業達體恤員工,還是指責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無情。

「五百元,是給被資遣的員工搭計程車回家的費用,餐點是那天的午餐,有些人拿到的是餐券,吃完這餐,我們就必須離開公司,搞得跟監獄裡最後一餐沒兩樣。」 Paul很想再罵罵這家剛資遣了他的公司,卻又無從開口,早上才公布裁員名單,下午就要你打包走人,這般對待賣命員工,連要怒罵都讓Paul覺得白費力 氣。

Paul只是英業達這波緊縮編制的其中一人,與他同樣遭遇裁員的,還有甫屆而立之年的Eric。

曾經,Eric以為他會在英業達工作很久,他身處的移動產品事業處(MBU),做的是當紅產品||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這還是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一手拉 拔的事業處。今年初,一場對抗蘋果平板電腦的大戰才揭幕,MBU就接到了來自惠普平板電腦的大單,英業達甚至為了押寶惠普,推掉其他客戶的訂單,大舉備 料,準備大幹一場。

今年年初,農曆年後,MBU開始投入趕製惠普第一款平板電腦,沒日沒夜地加班,幸運一點的人留在台灣加班,辛苦一點的人,就得到上海廠進駐盯生產進度,一 去就是好幾個月。

「一直以來,MBU沒有明顯的獲利成績,所以,當公司決定要押寶在惠普平板電腦時,幾乎所有同事都動起來了。」Eric口中談的景象,不過發生在七個月 前,「當時大家努力撐,就是為了熬到惠普平板電腦出貨,能有出貨獎金,那樣一來,加班、賣肝都是值得的。」今年六月,惠普平板電腦出貨了,但流傳中的出貨 獎金從來沒有出現過;取而代之的,卻是惠普可能退出PC事業,以及平板電腦也將停產的噩耗。伴隨而來的,便是MBU將被裁員的壞消息。

「其實在心理上,我們很不能接受。為什麼公司高層決策錯誤,最後苦果卻得由基層員工承擔?這中間,英業達沒有一位主管因此下台,而我們MBU的八十多位同 事,卻被裁了八○%。」說到激動處,Eric用「滅村」來形容該部門被裁撤的慘狀。

Eric與Paul都想問,「一家賺錢的公司都需要裁員,那每季虧損上百億元的奇美電、友達呢?」場景轉到另一頭的竹科,本該是周二上班日(十月二十五 日),新竹遠東百貨樓上的電影院,卻人聲鼎沸。這天是台灣光復節,奇美電與友達卻統一放大假,無上班需求的員工,一律休假。「過去這天是科技業的彈性休 假,多半必須上班、擇日再休,但現在產能使用率低落,也難怪奇美電、友達寧可統一放假,也不讓員工積假。」業內人士說。光是十月,這類多放的有薪假就有兩 天,包含二十五日光復節與三十一日蔣公誕辰紀念日,若再加上雙十國慶日,十月的工作天數頓時少掉三天。

「竹科休有薪假的廠商,總共有十五家,多半是半導體業與光電業。」竹科管理局副局長杜啟祥不願進一步透露廠商名單。所謂「有薪假」,涵蓋了︽勞基法︾規定 的年假、特休假、補休假、彈性休假,不但是今年的假,還包含了明年的。「今年的假不夠用,自然就休到明年去。」一位晶電工程師私下無奈地表示。如此怪異現 象,全因公司不願被貼上無薪假的負面標籤。

四大產業全盤皆墨

蝴蝶效應擴散,衝擊正要開始當然,有薪假休完,接下來自然就是無薪假了。

一個,原本該是喜迎假日到來的周五夜晚,一封來自某LED廠人資部門的電子郵件,寄到一位研發工程師的信箱裡,信件裡寫得直白,要這位工程師隔周五自動放 假一天,「也就是所謂的無薪假。」沒有任何預警,無薪假就這樣來敲門。

幾乎近一個月來,與這位工程師遭遇相同的,普遍發生在LED業、太陽能業裡;甚至有的太陽能廠產線,幾已呈現半停工狀態。DRAM、面板、太陽能、 LED,台灣四大產業全盤皆墨,「今年旺季不旺,已是確定的事實。」友達代理總經理鄭煒順緩緩道出,景氣不好,大家都知道,但難處是在於要壞到何時?沒人 有答案。

然而,從科技業無薪假震央發出的衝擊波,正陸續觸及到其他產業。十月底,負責科技廠廢料回收處理的金益鼎,新竹廠房裡作業員工稀稀落落。他們是整條科技供 應鏈的最末端,如果設備廠訂單增加是景氣領先指標,那麼回收廢料的金益鼎業績縮減則可視為景氣落後指標。

沒有了數個月前的旺季,金益鼎財務副總楊堯馨不諱言,「上半年忙起來,連其他部門員工也得跳下去支援回收廢料的工作,甚至還需要對外聘請一、二十位臨時工 幫忙。」只是這場景如今已不復見,負責現場作業的金益鼎協理吳文忠,指著堆在角落的報廢面板模組表示,以前一個月要回收處理二至三次的報廢面板模組與廢 料;如今因客戶產能使用率下滑,產出大為減少,因此廢料也是積存一個月才需要收一次。

確實,領先指標的北美半導體設備訂單出貨指數B╱B值(Book-to-Bill ration),九月再創新低,來到○.七五,幾乎是兩年半的最低,就連落後指標的金益鼎,都感受景氣低迷,無薪假不會只是科技廠自己的事。

進一步攤開機場貨運量,今年八月電子產品的空運量,已經從去年八月的二萬○○三○公噸,回落到一萬八六六○公噸,遠比二○○九年八月金融海嘯剛結束的一萬 九一八○公噸還低。

業內人士透露,以前電子產品為了搶時間,面板、晶片、筆電多有使用空運出口,更占航空貨運總量五成。最近卻因科技業景氣急凍,產能使用率都拉不高了,出貨 自然也跟著少。「以相機大廠Canon為例,近一個月就高調宣布,考量成本需求,要把所有空運訂單改走海運,因為訂單也不急了,其他科技產品也是如此。」 「最近航空貨運景氣的疲態,是我進航空業以來,看過最糟的狀況。」長榮航空總經理張國煒搖了搖頭,因為景氣低迷不只今年訂單沒起色,就連明年訂單能見度也 很低。一場科技廠無薪假掀起的衝擊波,已經撞上了與科技業出貨高度關聯的航空業。

景氣低迷的下一場衝擊波,才正要向外蔓延。

無薪假警訊

禮品店、計程車行都感受到了十月台北街頭開始出現萬聖節的布置,原本要開始迎接送禮旺季的禮品業,卻意外地優閒。看著眼前成堆的禮品,手邊有一搭沒一搭地 整理著禮品,負責科技廠業務的湯小姐隨手一拿,「這個無線滑鼠,一個五百多元,以前友達一做就是一千個;現在喔……(再翻找出另一個滑鼠),換做這個,二 五○元就有了,可是,只做五百個。」近一年來,她知道面板廠生意不好,但她總認為那是科技業的事,休無薪假也不是她休,直到訂單一張張砍,有的更是直接抽 掉不做,她才驚覺○八年金融海嘯的惡夢又捲土重來了。「科技業的生意本來就不好做,貨款都是三個月、半年才下來,但平常數量大還划算,現在這樣……唉!」 湯小姐的一聲長嘆,道盡心中感慨。

另一頭的南科,也不好過。一走出台南高鐵站,黃橙橙一大片計程車排隊,科技業景氣急凍,商務客少了,連計程車行也感受到了。

徐清輝是南科數一數二大的成功計程車行老闆,旗下擁有兩百輛車,專做南科大廠奇美電、聯電、台積電、茂迪等大廠商務客的生意。可是,談到近三個月來的業 績,他也是搖頭。望著停車場停滿了空車,等不到商務客上門,徐清輝比誰都焦急。

租車業的折舊、現金周轉需求大,沒生意就沒現金進帳,讓他連周日也不敢休息。「因為我要找錢,再這樣下去不知道還能撐多久?生意掉了三成多,七月還可以賺 八、九十萬元,十月只剩六、七十萬元,就連台灣大車隊也好不到哪去。」計程車司機徐銘鴻也是眉頭一皺:「以前每天跑車可以賺一五○○元,現在不到一千元, 就以奇美電的客人來說,以前一個月可以跑十趟,現在只有六趟了。」即使現今狀況還不若○八年金融海嘯時嚴峻,夢魘卻怎麼也揮之不去,「那時客人少了九成, 幾乎沒有生意,很多同業還因此生存不下去,如果景氣再不好轉,大概(距離金融海嘯時的狀況)也不遠了。」除了租車業外,早餐店跟著遭殃。陳媽媽的早餐店位 在南科入口交流道旁,為了方便南科人用餐,她特地在早餐店旁留有偌大的停車場,平日生意非常好,許多南科上班族都在這裡展開一日之始。

不過,上個月開始,行經這條路的車子少了許多,過去獨做南科生意的陳媽媽早餐店,客人一下少掉三、四成,加上無薪假的消息陸續躍上報紙版面,她的擔憂全寫 在臉上,「我們就是專做南科生意,一旦南科人放起無薪假,就不會走這條路,我們這裡又離市區有一段距離,在地人很少到這裡來消費。」當你以為無薪假、裁員 只是科技業的事,那就錯了。一旦每年貢獻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至少二五%以上的科技業受傷,無薪假、裁員不會只有科技業六十萬人必須面對;景氣寒冬 將會像超級強震,從震央的科技業,像漣漪般擴散,衝擊傳統產業、服務業、金融業。

如果有一天,

雙D產業還不出錢來

友達代理總經理鄭煒順坦言,現在內部除了尚未有無薪假,所有作業機制已經拉回金融海嘯時的因應對策,「不論主管大小,都須親自跳下去盯成本。」因為,景氣 寒冬是比氣長的時候,一分一毫的錢都虛擲不得。

不僅如此,友達更明訂出所有縮減成本的目標,「第四季零組件縮減目標是二%。」友達財務長楊本豫說,明年友達幾無擴充新產能,因為現金除必須拿來做研發 外,還要維持日常營運與現有產能的改善,友達副總級以上主管率先減薪一五%,而這只是剛開始。

「未來一年,我們要還款四三○億元,可動撥額度大約有四五○億元以上,帳上現金也還有八五○億元。」楊本豫仔細地解釋著每一個數字,他必須要強化投資人信 心,讓他們知道友達有足夠的柴火,能撐過這個仍看不到盡頭的寒冬。

若不這樣做,投資人信心很快就會崩盤,面板步上DRAM後塵就是遲早之事,誰能想像,如果有一天,當雙D(DRAM與面板)產業都還不出錢時,會是什麼可 怕的景象?

答案是,華南金、玉山金、第一金、兆豐金、台新金等五大金控的資產淨值,就將憑空蒸發三分之一;最可怕的是,光國內十一家金控借貸給DRAM與面板業的債 務金額,就將近三二○○億元。

一旦DRAM、面板業者還不出錢,骨牌效應一觸即發。於是,就在裁員、無薪假的同時,放款銀行的動作也悄悄展開,默默地提高備抵呆帳比率,部分銀行甚至已 有這筆錢拿不回來的心理準備,大筆一揮,全部提列備抵呆帳。

所謂「備抵呆帳」,指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的損失,銀行以這家公司可能還不出錢的前提,預先將債務掛在帳上,讓股東心裡有數。但要注意的是,這一切都 尚未成真,只是預計、猜測,與呆帳最大差異是,呆帳已經真實發生。

蝴蝶效應橫掃四大產業

傳產、金融誰都無法置身事外台新投顧表示,過去銀行對正常放款的備抵呆帳是被要求提存○.五%。可是景氣向下已是全球不可違逆的趨勢,金管會九月中旬就祭 出「晴天防颱」政策,要求銀行增加對正常放款的備抵呆帳提存,從○.五%增加至一%。例如台北富邦銀行九月就增提了八.八億元,就連第一銀行也在九月底, 將茂德十八億元借款做百分之百的備抵呆帳提存。

DRAM的頹勢已難扳回,尤其處在垂死邊緣的茂德,無疑是讓銀行業開啟第一槍。今年銀行業首要解決的是讓茂德還款,明年是力晶,再來是面板、太陽能、 LED產業,少了四大產業的支撐,台灣科技島能否撐得過寒冬?

科技業的無薪假與裁員,就像一隻小蝴蝶,微微顫動著牠的翅膀,代表的將不僅是六十萬科技人的美麗與哀愁,其傷害可能帶來的狂風暴雨,將席捲運輸業、傳統產 業、服務業、金融業,屆時,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21,500人

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統計,日前有21,500人正在放無薪假,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公布的僅有2801人,政府單位與民間機構的統計出現明顯落差。

如果雙D還不出錢,5大金控資產淨值恐蒸發3成!

公司 DRAM

曝險部位

(億元) 面板

曝險部位

(億元) DRAM及面板曝險部位占金控淨值 (%)華南金 158 226 38 玉山金 50 160 37 第一金 131 245 35 兆豐金 170 400 29 台新金 71 218 28 中信金 120 300 25 永豐金 10 160 19 富邦金 125 270 18 國泰金 61 163 11

元大金 63 52 9

新光金 35 7 5

總計 996 2203

資料來源:各公司、TEJ、台新投顧 整理:許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8

中產小心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20114&sec_id=12187389&art_id=15980766&cat_id=255&coln_id=22

秘書 V係入廚票友,對煮食好有研究,在家並非炮製家常小菜咁簡單,有乜大時節,佢要徇家人要求(或威迫),在家親自下廚,與菲傭聯同調製鮑魚、魚翅、燕窩、白 切活雞諸如此類嘅酒家或飲宴菜式,足夠二十人一圍。問佢平時去邊度買餸,佢話:「九龍城街市囉!」喂,超市豬肉仲平喎?點解唔去超市買?秘書 V話:「買靚嘢,梗係要去街市㗎啦,我唔去超市啫,大把人去,大家自由選擇,互不相干。」
買賣至緊要有得揀,邊個貴,邊個便宜冇所謂,消費者各有 所好,此之謂競爭,超市豬肉減價,一定有大把人捧場。秘書 V在中環經常去食茶餐廳,話食唔起啲一星、二星喎,但若果返屋企入廚過節,佢就一定要買齊一級材料,橫掂係家人夾錢啫,對佢嚟講,最緊要有菲傭幫手,否則 一個人好難一人身兼買餸,煮食,執枱,洗碗各樣工種。話俾佢聽:「再培訓局呻窮,話資產剩番三十億,一年培訓支出八億,會坐食山崩,想話要求政府重新徵收 外傭稅,否則會三四年內乾塘!」秘書 V聽咗,當堂 O嘴,好唔高興,唔,聘請菲傭印傭者,多是中產階級,中產係馴羊,肥羊,最好劏,響佢地身上抽稅去津貼再培訓,上堂有錢收,人地都唔知幾爽!
有工 做,俾民生派議員劏一刀,都冇所謂啦,中產最怕聽到裁員之聲,上一次九七金融風暴後,銀行界大裁員,不少中低層以至高層文職人員失業,至今尚有人無法翻 身。原因並不難搵,中產中年人供緊樓,未供完者,為數不少,一旦失業,失去正當收入,供樓呀,兒女讀直資學校呀,請菲傭呀,等等支出,樣樣要削,左削右削 都係為咗保住層樓,九七後樓價大跌,斷供負資產人士苦不堪言。今天負資產宗數仍然比較少,但成交量低,如果失業而要賣樓,一時之間未必搵到買家啫,各位可 能受影響嘅人士,最緊要計掂條數,捱過冬天。在此時刻,有人話限制內地人來港買樓,唔歡迎自由行,讓彌敦道有番單眼佬凉茶,簡直係開玩笑,一旦冇咗自由 行,香港失業率(特別係基層)會立即爆升, M型社會提早降臨香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