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概股企業造假技術升級 香港審計、投行吐槽「也很無奈」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28/0NMzY5XzQyNTg0NQ.html

當我發現實際庫存和盤點表上有很大出入時,立刻打電話給項目負責人,他說,「先不管差異,讓客戶在盤點表上籤字拿回來,盤點另一個倉庫的同事手上的盤點表已經被客戶搶走撕掉了……」

這一幕,是一位前四大員工的親身經歷。

企業財務的造假行為,正在給上市鏈條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和投行帶來巨大壓力,平衡控制風險和增加收入之間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一般不是四大審的公司,我們都不會接。」一位香港外資銀行投資銀行部門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儘管四大並不能代表100%沒問題,還是相對安全一些。

不過,讓人頭疼的是,即使是四大這塊金招牌,現在也不能讓人徹底安心。揭露「中概股」財務造假的風波已經從美國刮到了香港,然而指責審計、投行失職的同時,卻鮮有人看到他們的無奈。

造假手段五花八門

去年,一場「渾水風波」,讓眾多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深陷造假漩渦。

多元印刷、空中網、中國高速頻道、東南融通、嘉林漢業、數百億、多元水務,這些曾經輝煌一時的公司,紛紛成為投資者做空的對象。隨著美國證監會(SEC)對其調查的深入,四大作為審計服務的提供者,也被捲入其中。

東 南融通賬面上的一些交易,在往來銀行處無相應記錄,早前收到的銀行詢證函也是偽造的。當德勤華永提出要進行額外的審計工作時,管理層阻止並強行奪走了部分 審計資料。「(去年)5月20日,東南融通的(審計委員會)主席向德勤華永承認,該公司偽造了營業收入和賬面現金餘額。」在最近提交給美國法院的一份文件 中,德勤華永再次描述了辭任前的部分細節。

「審計一方面依賴於客戶提供的財務資料和發票之類的支持文件。」一名四大員工小李向記者解釋,另一方面靠詢證函核對客戶賬面數字是否正確。

所謂詢證函,是審計人員以被審計公司的名義向與其有往來的對象(被詢證人)發出,用來獲得被詢證人對於被審計公司相關信息或現存狀況的聲明。詢證函必須由審計人員親自寄發,是審計工作底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審計來說,詢證函是來自獨立第三方的證據,比客戶本身提供的資料更具有可信度。」小李說,但在整個審計程序中,詢證又是最簡單的,只需填妥客戶賬面數據寄給相應對方就行,所以往往由初級員工完成。

然而,隨著客戶越來越「聰明」,這項審計程序中最簡單的工作風險也在逐漸提高。東南融通並不是唯一想到偽造詢證函的公司。

「曾 經有家公司高層承認,上一年度,他們的總經理和財務總監串通,偽造了一份採購合同,今年,他們把這項採購支出轉做壞賬處理了。但諷刺的是,上一年度,我們 審計這家公司時,曾經就這項採購給供應商發過應付賬款詢證函,對方不僅回覆,且金額確認無誤。」上述前四大員工說,原來是兩個高層串通,從外地寄回來的。 「遇上這樣的事情,作為審計真的很無奈。

一些四大的員工說,為此,越來越多的詢證函只好採用「人肉快遞」的方式。審計人員親自拿著詢證函去銀行,看著對方確認蓋章。

但這畢竟不是解決方法。「忙季一個人可能一週就要做二三個項目,根本沒那個時間。」四大員工小王告訴記者,當客戶的供應商或者開戶行在外地時,這種做法就更不現實,即便審計有時間,客戶也不願意承擔那麼高的費用。

審計人員的差旅費用是由被審計公司承擔,而經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公司已經在盡力削減審計支出了。

前述前四大員工回憶說,而另一些造假手段,讓會計師事務所更加無奈。銀行水單都可能造假,只有一些有經驗的高層才能發現圖章的形狀有問題。

中概股企業造假技術升級 香港審計、投行吐槽「也很無奈」

精益求精的時間悖論

風險評估是審計過程中的重要一步。「理論上說,風險增加審計工作就得增加,比如多抽取憑證,這就需要客戶提供更多資料。」四大員工小陳向記者解釋。

「我們使用基於風險評估的審計方法,審計人員會對高風險領域特別關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德勤中國解釋稱,這也使得德勤能夠發現客戶賬務問題並向監管者、投資者和股東及時拉響警報。

如果審計師認為一家企業風險提高,在核對費用、盤點庫存等環節會增加樣本數目,擴大覆蓋面,以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

「但是在忙季,很難完全做到。」小陳坦言,四大審計一家公司的週期一般為一週,但忙起來的時候,一家公司可能只有2-3天,在做一個項目的時候,還要同時被幾個前面已經完成的項目「追殺」。「經理看了底稿會提出問題,往往一邊做新項目,一邊還得處理舊項目的問題。」

「如果是整理得好的會計憑證,抽起來可能還比較快,但如果整理得比較亂,光是抽憑證就要加班。」提起抽樣,小陳顯得很無奈。

事實上,除了簡單的增加樣本,在經歷了去年的中概股風波後,四大對其客戶的風險評估似乎業已趨緊,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因無法提供規定資料,被迫延遲發佈業績。

今年3月底,歲寶百貨(0312.HK)公告稱,由於需要更多時間提供規定資料,使負責審計的畢馬威事務所就其在2011年進行的若干交易實施及完成審計程序,全年業績將延遲公佈。

4月,澳優乳業(1717.HK)表示,已經收到負責其審計的安永信函,其中提及審計過程中,出現一些有關其在中國境內主要附屬公司澳優乳業(中國)公司的銷售未解決事宜。此外,問題還涉及存貨和應收賬款。安永已在3月29日暫停對該公司的審計工作。

「如果客戶不能提供一些資料,或者提供的資料有問題,就可能出現無法出具意見或者需要提供更多資料以完成審計工作的說法。」小陳稱,現在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對有些項目已經增加了對客戶內部控制的審計或增加了審計內容。

對一些問題更嚴重的客戶,四大也有選擇辭任。

今年3月,德勤·關黃陳方(德勤香港)先是辭任博士蛙國際(1698.HK)審計師一職,因其未能積極提供相應的審計文件配合工作,同時對一筆金額為3.92億元的預付款和部分經銷商交易的實質存在性表示懷疑。

同 在3月,德勤·關黃陳方再辭任大慶乳業(1007.HK)的審計工作,在給管理層的信函中稱,大慶乳業的牛奶採購交易存在舞弊; 2月在審計工作中所目睹的銷售單據,與進行稅務局調查後於3月交回的文件之間的差異未作解釋;收購擠奶站、牧場及荷斯坦種乳牛的有效性及商業實質。

投行也尷尬

在中國企業上市的鏈條中,投行依賴於會計師事務所的成果開展工作,而會計師事務所的無奈,也讓知名投行陷入尷尬。

東南融通團隊曾是「全明星」陣容——高盛和德意志銀行為主承銷商,德勤華永為審計師,上市前又曾兩度獲得老虎基金投資總計4800萬美元。

名牌包裝並不鮮見,翻看近期爆發問題的上市企業,博士蛙國際上市時,由中國交通銀行、瑞士信貸集團和瑞士銀行擔任聯席承銷商;大慶乳業的兩大承銷商則為麥格理和建銀國際;澳優國際的承銷商包括麥格理和中銀國際。

「高盛和德意志已經很謹慎了。」上述外資銀行投行部人士坦言。在某些投行,對於IPO可以松到初級員工寫完的文件不經高層審核就可以直接送交港交所。

近日,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在回應上市公司「素質下降說」時稱,港交所的上市委員會在審查新股時,會關注其是否符合規定、資料是否充分披露,如果申請公司沒有問題,港交所並無理由阻止其上市。

過程中,上市委員會對IPO的保薦人也僅是循例提問,儘管上市委員會可能對於某些保薦人有「偏愛」,但也僅限於多問幾次問題。

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隨之而來的內部激勵機制,誘發了投行作為保薦人職責的扭曲。

前述投行人士稱,在一些投行裡,升職標準過多依賴於員工拉客戶的能力,有些靠拉客戶升值的高層雖然有客戶,但執行力可能不足,難以意識到客戶風險的嚴重程度。「有的投行索性把拉客戶和執行分開進行。」

此 外,對於投行來說,一個IPO項目可能持續近一年,一個人又要同時身兼多個項目,這讓投行在完成盡職審查時與四大完成審計工作時面臨相似的無奈。另一方 面,一個IPO項目通常有多個保薦人參與,不同保薦人對於嚴謹的定義也會不同,面對一個寬鬆的合作夥伴,嚴謹的作風可能不見得獲得對方的認可。

不過,去年,美國證監會已經開始對部分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進行調查。作為審計師的德勤華永已經被要求提供東南融通的有關審計底稿。

按美國證券法,如果上市文件造假,承銷商要承擔過錯推定責任,審計公司承擔過錯責任等民事責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法律界人士稱,如果之後的披露文件造假,審計公司需對審計部分承擔過錯責任,如果審計公司與企業合謀或參與造假,則為串謀造假,屬故意犯罪。

4月,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宣佈撤銷兆豐資本(亞洲)公司的上市申請保薦人牌照,因其對洪良國際控股公司上市申請事宜的盡職審查不足且未達標。同時,香港證監會還表示正在計劃就對上市保薦人執行更嚴格的監管新規徵求市場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76

上海結構性稅改進行時:企業「吐槽」,稅負不降反升?

http://www.infzm.com/content/75059

作為「結構性減稅」的重大改革,「營改增」在上海試點4個月後,試點行業和企業紛紛「吐槽」稅負不降反升,難以抵扣進項,補貼不透明,此項稅改正在呼喚配套措施

2012年5月6日,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閉幕,經濟對話「聯合成果」中的一項是:中方「營業稅改增值稅」將擴至所有服務業。據悉,今年下半年,北京有望跟進「營改增」試點改革,此外津、深、寧、穗等地也已提出試點申請。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消除重複徵稅,是我國結構性減稅政策的「最根本」內容,其意義被認為「超過了1994年分稅制以來任何一項稅制改革」。

「營改增」從今年1月1日起在上海地區12.9萬家(截至3月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中開始試點,至今已實施四個多月時間。在官方的評價中,試點達到了結構性減稅的目標。

國家稅務總局一位領導在近期的一篇署名文章中稱,營改增試點可以降低大部分納稅人稅收負擔。官方數據顯示,參與試點的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下降超過40%。

但行業協會給出的結論卻截然相反。今年3月,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簡稱中物聯)對上海65家物流企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物流企業特別是運輸型物流企業普遍反映「稅負大幅增加」。

報告稱,這些企業在2008年至2010年年均營業稅的實際負擔率為1.3%,其中運輸業務負擔率平均為1.88%。而實行「營改增」後,即使貨物 運輸企業發生的可抵扣購進項目實務中,全部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進項稅額抵扣,實際增值稅負擔率也會增加到4.2%,上升幅度為123%。

調查報告發表後引起廣泛關注。「我們建議,有關部門在上海試點中應進一步發現和解決相關問題。在問題沒有充分暴露,沒有找到相應解決辦法的情況下,貿然擴大試點範圍,將會產生較大震動。」中物聯呼籲。

南方週末記者赴上海實地調查「營改增」試點企業的真實稅負增減情況,發現這一看上去很美的減稅改革,在具體操作中的確枝節橫生,問題繁多。

鏈接:「營改增」試點

今年1月1日在上海正式啟動的交通運輸業及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營改增」試點,具體包括陸路、水路、航空、管道四大運輸服務業,以及部分現代服務業,包括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和鑑證諮詢服務。

根據試點方案,裝卸搬運服務和貨物運輸服務從3%的營業稅稅率調整為11%的增值稅稅率;物流輔助服務如倉儲、配送及貨運代理等實行6%的增值稅稅率,代替過去5%的營業稅稅率。

增值稅,我拿什麼來抵扣你?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做增值稅抵扣時,我們的一半成本相當於是『隱形的』,不能幫忙省下稅款。」

「營改增」之後,上海市增值稅稅率由兩檔調整為四檔,在17%和13%的原稅率之外,增加了11%和6%兩檔低稅率,分別適用於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而此前,其所適用的營業稅稅率分別為3%和5%。

與營業稅「簡單地」根據營業金額來核算所不同,增值稅是根據「增值部分」來徵收。通俗而言,按照企業的「收入部分」確定應徵稅額的「銷項」後,可以 用「成本部分」作為「進項」用來抵扣,抵扣得越多,企業要繳的增值稅越少。因此理論上,「營改增」可避免重複徵稅,減輕企業稅負。

但上海的試點情況卻並非如此。

「『營改增』後,我們的稅收負擔直線上升,比起之前的營業稅,增值稅幾乎翻番了。」快人快語的竇雅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竇雅是上海一家高端化學品船運公司的財務經理。

竇雅「曬」了一下公司的概賬:2億元的年收入,成本為1.5億元,「營改增」之前繳納3%的營業稅,即600萬元。而改為徵收增值稅後,公司卻需繳納1050萬元的稅——稅負比之前上升了75%。

稅負上升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大部分成本無法作為「進項」加以抵扣。以該船運公司為例,其成本的大頭是燃料費和人工費用,分別佔總成本的31%和27%,按規定只有燃料費可以作為「進項」進行沖抵。

但燃油這個大「進項」能否被抵扣,也存在很大變數。因為不管海運還是陸運,運輸企業免不了在外地加油,而當外地加油站無法提供增值稅發票,企業就拿不到抵扣的憑證從而「抵扣無門」。

即使油費可以抵扣,加油站要求運輸公司購置油卡,把油卡用完才給開增值稅發票。也就是說企業必須累積數以萬計甚至十萬計的加油小票後,才能換回用以抵扣的增值稅發票。這中間的現金利息成本自然由企業承擔。

一些按規定可以抵扣,卻由於對方無法提供增值稅發票的環節,目前同樣無法作為進項抵扣,比如維修費,大多數維修店無法提供增值稅發票。

還有一大塊無法抵扣的成本,是營改增試點前購置的固定資產的折舊支出。竇雅所在的船運公司之前購置的船舶使用年限是20年,20年內以「船舶折舊」的形式分攤,佔每年總成本的16%。目前這部分成本無法參與抵扣增值稅。

中物聯的調研結果顯示,「營改增」後,裝卸搬運服務和貨物運輸服務企業實施11%的增值稅稅率,由於運輸企業的人力成本、路橋費等不在抵扣範圍,約佔到總成本的35%,有些企業稅收負擔甚至增加2倍以上。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做增值稅抵扣時,我們的一半成本相當於是『隱形的』,不能幫忙省下稅款。」竇雅說。

與營業稅比,增值稅的計算和徵收要更複雜,其對企業會計、財務、信息系統都有更高的要求。為此企業都必須重新購置打印增值稅發票的指定設備,支付接入聯網和維護的費用,並增加專業人手。對於企業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強弱分明的稅負轉嫁能力

產業鏈上下游之間轉嫁稅負的能力有強有弱,而「營改增」導致的終端環節的成本壓力陡增,很可能引發物流行業的提價潮。

按照試點的規定,交通運輸服務類企業稅率為11%,當可抵扣項缺乏時,比此前5%的營業稅要高出很多。

上海一位從事物流諮詢的業內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從物流行業來看,產業鏈上下游之間轉嫁稅負的能力有強有弱,但終端環節的成本壓力陡增,很可能引發這一行業的提價潮。

處於物流運輸業最上游的是解決方案提供商,也稱為「總包商」,它們承接製造企業的整體外包方案,再分包給不同的代理、運輸企業。這類企業一般員工數 量少,從而人工成本低、稅負低,同時它們談判能力強,可以轉嫁稅負,「處於上游的總包企業可讓下游的分包商開具增值稅發票,直至最後直接面對終端客戶的運 輸、快遞企業。」上述人士認為。

而一線的運輸、物流和快遞企業人力成本佔比最高,其人工、倉儲、固定資產等很多成本項目現在無法拿到增值稅發票抵扣,也無法向客戶轉嫁稅負。同時, 上遊客戶中原有的增值稅納稅人會要求企業出具11%的增值稅發票,以擴大自身進項抵扣稅額,這又加大了自身抵扣困難的物流企業的成本。

「目前按交通運輸服務稅目試點徵稅從3%的營業稅稅率調整為11%的增值稅稅率,導致試點後企業實際稅負大幅增加。尤其是貨物運輸是充分競爭的行業,平均利潤率只有3%左右,稅收負擔大幅增加,企業內部無法消化。」上述中物聯的報告認為。

面對陡然升高的稅負,微利企業唯一合理的經濟行為是提價。

普華永道中國中區流轉稅業務主管合夥人李軍表示,在營改增後應當培育「調價也可以雙贏」的思維,前提是對方也可以進行增值稅的抵扣。

李軍舉了一個例子:某廣告公司在繳納營業稅時,收入為100萬元,繳納5%的營業稅後的收入是95萬元;「營改增」後,這家企業最理想的情況是可以提價到106萬元,而如果其客戶可以憑增值稅發票抵扣,那麼雙方有可能以106萬元成交,雙方的利潤均不減少。

但如果客戶不能進行增值稅抵扣,且具有強談判力,就很可能不接受漲價。比如該廣告公司的客戶是「財大氣粗」的商業銀行,而銀行目前還沒進入「營改增」試點,就很可能不接受廣告公司6%的漲價幅度。這樣一來,假如沒有足夠的進項抵扣,廣告公司的盈利會比「營改增」之前少。

對此竇雅也深有感觸,她坦言公司目前無法去跟製造業客戶談提價,「今年航運行情本來就很慘,人家還想讓運費價格下降呢,你還想上調?客戶馬上找外地的運輸公司了。」

同樣的顧慮也存在於貨物代理業。上海廣運國際物流公司總經理鄧怡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多數貨物代理公司不敢提價。「行業存在需求不足,光是一季度, 我們的收入下滑了三成以上,一旦提價,很可能嚇跑客戶。」目前,貨物代理行業的增值稅率為6%,高於此前營業稅率5%,該行業也和運輸業一樣缺少抵扣的進 項。

也有貨物代理企業已經隨著「營改增」邁出了提價的步子。沈琳最近一個多月都在忙於應付外地客戶們的投訴,原因是沈琳所在的公司給客戶的報價包含了 6%的增值稅,即漲價6%。沈琳從事的是「指定貨代理」,即海外的進口商巨頭授權指定由沈琳的公司獨家代理,「靠著大樹好乘涼」,這是公司敢於提價的底 氣。

沈琳給客戶的提價理由是:對方——外地客戶都無法提供增值稅發票。反覆投訴以後,這些製造業客戶也只能接受這突如其來的「增值稅轉嫁」。

自4月份以來,快遞行業在全國範圍內已經輪番漲價。「油價和人力成本上升,已經推動快遞價格快速上漲。稅負轉嫁也會推波助瀾。」一位上海快遞業人士如是理解。

「人力成本佔快遞公司收入的50%以上,卻不能抵扣,這是很嚴重的事情,我們不反對改革,但政策要考慮行業特殊性。」順豐快遞一位高管對記者說。

利星行物流的一位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當「營改增」向全國推廣後,如果部分行業稅負上升的問題依然存在,可能會出現較大面積的提價潮。「倘若各地『營改增』後的運輸業還是面臨稅負上升,那麼很可能一起提價。」

李軍的看法是,「營改增」導致的漲價,有可能是由行業內的領導者來發動,而中小企業只能被動接受

不一樣的補貼

「哪家大企業鬧得最凶,就優先補貼它。而小企業無論怎麼哭,也顧不上了。」

從今年1月份起,竇雅所在公司開始折騰將運輸業務搬遷到洋山保稅港,洋山保稅港對增值稅實施「即征即退」、全額返還的優惠政策。「但還有個問題,涉及國際航線運輸的稅收要等到年底才能退。」竇雅皺眉說,「為什麼就不能直接免掉呢?」

「營改增」幾個月來,上海的運輸企業都強迫自己「精打細算」地過日子。上海新傑物流公司總經理王堅告訴記者,「營改增」也令其稅負大增,比如自營運 輸部分從原先繳納3%的營業稅變成了繳納11%的增值稅,而佔新傑物流總成本30%以上的路橋費不能用於抵扣增值稅。「成本增加得太厲害了!」他說。

從去年下半年起,儘管公司缺跑運輸的卡車,但王堅堅持租車用也不買車。直到今年元旦一過,他大手一揮購置了價值幾百萬元的卡車和運輸工具,此時這些「進項」可以抵扣增值稅。不過,王堅也擔心,「長此以往,夠嗆!處理不好就是坐以待斃。」

一些在其他省份有分公司的上海運輸企業為了避稅,則開始「移花接木」,比如將本屬於江蘇分公司的採購「轉移」到上海的公司名下,變成可以抵扣的「進項」,同時,再將上海公司的收入「暗中轉移」到江蘇分公司去。

與運輸業的「積極自救」相比,面對17%「昂貴」增值稅率的融資租賃業,則多少顯得有些束手無策。它們原先適用5%的營業稅稅率,「營改增」試點後被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稅率變為17%。

據記者瞭解,試點啟動4個多月來,因為「不知道如何開票和記賬」,很多租賃企業幾乎沒有開展過新業務。「當初給融資租賃業設計17%稅率時,是以為 這個行業會買進很多固定資產。」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沒想到實際上多數融資租賃企業都是散兵游勇,很多企業都「分拆」經營,每一家註冊的企業都各自只有一艘 船或一輛車,不會添置新的資產。

針對部分試點行業企業稅負不降反升的實際困難,上海市出台政策,對「營改增」試點過程中因新老稅制轉換而產生稅負有所增加的試點企業,按照「企業據實申請、財政分類扶持、資金及時預撥」的方式實施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給予財政補貼。

但在竇雅看來,她根本不指望這些補貼能帶來多少幫助。「這麼多企業去爭搶,未必能輪到我們,就算我們有資格拿,真正到手也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竇雅的悲觀並非過慮。一位上海財稅部門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介紹,對企業「營改增」稅負上升的補貼只能「抓大放小」,儘量滿足各區縣納稅500強以內的企業補貼。「哪家大企業鬧得最凶,就優先補貼它。而小企業無論怎麼哭,也顧不上了。」

事實上,大企業不僅交稅有補貼,連「附加費用」也有望節省下來。所謂「附加費用」,是指根據企業所繳納的稅款,按照約1%的比例再交城市建設、教育附加等費用,這筆費用直接劃轉給上海市政府。

「附加費算起來是很驚人的。」上述財稅部門人士透露,有部分年納稅數十億甚至逾百億元的大戶,光是附加費用就高達數千萬乃至過億。

稅收是按照中央、上海市以及各區縣分成,而這些附加費用直接進了市一級政府的口袋,區政府只好「自掏腰包」補貼給轄區內企業。竇雅對補貼的看法是,「這是鼓勵懶人的做法。那些大企業一旦獲得補貼,可能都懶得讓運輸司機找加油站要增值稅發票了,反正虧了有補貼嘛。」

改革需要配套

即使是國稅與地稅合一的上海,在「營改增」試點中也已暴露出現有財稅體制與改革不配套的隱憂。

上海市被選中為「營改增」先行試點地區的原因,除了交通運輸物流業和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外,還因為其國稅與地稅合一,改革難度相對較小。一旦「營改增」試點擴大到北京、江蘇或其他地區之後,增值稅統一由國稅機關徵收,地稅機關的功能還存在重新定位的問題。

但即使是上海,在「營改增」試點中也已暴露出現有財稅體制與改革不配套的隱憂。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認為「營改增」試點的配套措施「不到位」。「改革是否動真格,要落實在對人的考核體繫上。」劉勝軍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目前上海稅務機關對人的考核還是按照老一套的辦法,沒有針對「營改增」試點作出調整。

一位參與了「營改增」試點工作的上海稅務人士對記者坦承,「營改增」試點跟業績考核無關,「『營改增』就像義務勞動,上海市2012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預算增長為8%,這才是稅務部門業績考核的標準。」

竇雅告訴記者,當不少企業企圖搬遷到洋山保稅港以減輕稅負時,會遭遇到來自原來所在地稅務機關的壓力——各區縣的稅務機關都不希望「肥水外流」,「稅務機關會軟硬兼施,要麼許以全額補貼,要麼拖延辦理遷出手續。」

「現在上海的稅務部門很尷尬,既要負責增加稅收,又要幫助企業減輕負擔。」上述稅務部門人士說。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103.7億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7%。而在2010年和2011年,上海市一季度一般預算收入分別保持29.9%和37.1%的高速增長。

此外,今年一季度上海增值稅同比增長了11.9%,而營業稅同比減少了7.9%,官方的解釋是「營改增」使然。「改革後,我們應該感受到整體稅負下降才對,否則無法解釋我們已經避免了重複徵稅。」劉勝軍說。

(應被訪者要求,文中竇雅、沈琳為化名。南方週末記者謝鵬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4

把吐槽變成廣告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94

  作為消費者,有些問題是不是一直困擾著你,比如:為什麼我買到的食物和廣告裡看起來不一樣。


  困擾雖多,但是大概沒什麼人期望過會有企業一本正經地跳出來向你解釋。


  不過6月19日,加拿大麥當勞這麼做了。


  上個月,好奇心驅使著來自多倫多的Isabel M在加拿大麥當勞的主頁上向其提出了開篇那個問題。


  幾天之後,麥當勞加拿大市場總監Hope Bagozzi用一段時長三分半的視頻:Behind the scenes at a McDonald's photo shoot(麥當勞漢堡包廣告照片是如何拍攝)向全世界作瞭解答。


  在這段紀錄片風格的視頻中,Hope Bagozzi首先去麥當勞餐廳買了一個吉士漢堡並拍照用作對比,接著乘著面包車拜訪廣告工作室,請設計師從無到有製作一個大家平時所見的「廣告漢堡」, 向全世界解答了這個問題。食品造型師Neil對著鏡頭解釋說,廣告漢堡是「一維」的,因此他們只是把食材都集中在對著鏡頭的一側,然後擺成一個傾斜的角度 以便讓消費者更清楚地看到漢堡裡有什麼食材,此外就是一些最低限度的PS。


  自6月19日被放上YouTube,這則視頻已經有了630多萬點擊量,並被轉發到國內的視頻網站上,在新浪微博也傳播開來。


  麥克馬斯特大學營銷學教授Manish Kacker說,像這樣改變了自上而下的營銷宣傳的做法反映了營銷傳播正向透明度和互動性發展的趨勢。


  就在視頻發佈的第二天,美國Smart的市場營銷部門也認真地應對了網友Clayton Hove的「吐槽」。6月17日,Clayton Hove在Twitter上近乎開玩笑地無意說了句「看到一隻鳥在Smart車上便便,把這車壓壞了」。誰也沒把它當真,這條內容甚至沒有@Smart。 可三天後,美國Smart官方Twitter一本正經地回應道:「一隻鳥不太可能,」並接著寫道,「@Clayton Hove 大概4500萬隻差不多。(認真地說,我計算過了)」更妙的是,這條Tweet還附上了一張能夠壓壞Smart車外殼的鳥糞量圖表,鴿子450萬隻,火雞 36萬隻,鴕鳥4.5萬隻,就像做數學題時的分類討論一樣。這條笑點十足的「流言終結者」Tweet也同樣在社交網絡上迅速蔓延開來。


  美國Smart數字營銷專員Eric Angeloro告訴《第一財經週刊》,是美國Smart的社區經理在6月20日首先發現到了這條微博。他一週7天,一天24小時都會監控Smart的社 交媒體平台。美國Smart社區團隊正在不間斷地監視它們的各個社交網絡平台。


  社交網絡的出現拉近了企業與消費者的距離,進行互動營銷已經漸漸成為商家的慣用手法之一。但是智威湯遜董事總經理李巍覺得一直以來,互動營銷的普遍方 式是由廣告主做出一個平台尋求消費者主動參與互動。這種廣告主制定方向後由廣告公司奮鬥幾個月發佈廣告的傳播方式無法適應如今快速變化的潮流。


  「如果我花三個月的時間考慮怎麼借用《舌尖上的中國》來推廣一個產品,等廣告做出來,熱度早就過了。」李巍覺得在互動營銷中其實應該要積極回應消費者的一些訴求。


  麥當勞的視頻背後依然可見廣告主的影子。Isabel M的提問來自加拿大麥當勞近期的網絡活動「Our Food,Your Questions」。在加拿大麥當勞的官網上,掛滿了各式各樣消費者關於麥當勞食物的提問,例如「你們什麼時候能多點蔬菜選擇,光有薯條是不夠的」、 「麥樂雞裡面真的是雞肉嗎?還是一些沒人想吃的肉搗碎做的」等等。其中一些問題得到了官方書面回答,其中只有幾個問題通過視頻進行了回答。


  盛世長城上海創意群總監束非覺得這個提問活動可以看作是一個幫助麥當勞有的放矢進行宣傳的平台。技巧地選擇回答那些帶有極大的普遍性同時又能夠最大限度地去展示麥當勞優勢的問題是它們的聰明之處。「可以說是消費者給了麥當勞做這些廣告宣傳的機會。」


  而Smart的擴散更像是無心插柳。那個有趣的算法當然是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不過前提條件是Smart監測到有人在談這個話題,並主動用自己的方式回應。「感覺這個品牌真的好像朋友一樣跟我在一起。而不是廣告主一味要來跟我互動,但是我說什麼你又不聽。」李巍說。


  廣告主們對待互動營銷的態度常常一廂情願。那些要求消費者寫一篇文章,或者上傳自己的視頻換取優惠的活動,雖然有一定吸引力,但並沒有大到足夠打動消 費者去暴露隱私。「互動的基礎在於那個點是否足夠地打動人。只有那個點對了大家才會跟你來互動,互動的也是那個點。」束非告訴《第一財經週刊》。


  同樣是換購活動,漢堡王2009年年初的「巨無霸犧牲品」活動只提出了一個條件:在應用中刪除10個好友,你就能得到一隻免費的巨無霸。好友其實不會 真正被刪除,只是會給你刪除的好友發送一條信息告訴他:「你成為了一個漢堡的犧牲品了(Whopper Sacrifice)。不服氣?你也來安裝。」於是10天內有20多萬名Facebook用戶收到了被「拋棄」的消息。最後Facebook不得不以違反 網站規則為由終止了這次活動。


  沒有一個消費者是準備好來看廣告的,因此大家更願意接受極具話題性的口頭傳播方式。


  麥當勞視頻受歡迎的原因在於滿足了放諸四海都能產生共鳴的獵奇心理,而Smart的幽默應對無厘頭吐槽非常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這兩件事的話題性足夠使得消費者即便沒有實際的好處,大家仍然很樂意將這兩件事傳播出去。


  事情可能偶然發生,但是整個品牌一定是有平常深厚的積累和底蘊,才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出這樣一個即時的反應來產生如此好的效果。就像束非說的那樣,「不存在沒有準備過的Case」。


  美國Smart的社交網絡團隊看到Clayton Hove的微博後,即使是發一條闢謠的消息也準備了不少時間。「一開始我們就想著要多算一些種類鳥,尤其是大型鳥類,以防有人會接著向我們車輛結構的安全 性發難。然後我們打電話給本地的農場,蒐集了好幾樣不同鳥類實際的糞便重量。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但是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Eric Angeloro對《第一財經週刊》說。48小時內那條Tweet就成了Reddit上點擊記錄排名第一的消息。並且還被CNN、雅虎、《每日郵報》等各 家媒體的報導。


  想像一下,如果是奔馳,他們會用反開玩笑的方式回應一條吐槽嗎?或者壓根沒有人會開它的玩笑。因為奔馳大氣嚴肅的品牌形象實在沒法和開玩笑聯繫在一 起。同樣的,麥當勞如果沒有足夠的底氣就不會直接扛著攝像機去廣告工作室。雖然Hope Bagozzi從頭至尾都在表示「沒錯,我們是擺拍的」。不過,他們的聰明之處在於同時傳達了另一層更重要的信息:牛肉餅是一樣的,芝士、酸黃瓜是一樣 的,甚至兩片面包也沒什麼區別。


  來自美國的Jenna Weiner和許多網友一樣,在看過被轉載的視頻後留言說對麥當勞使用同樣的原材料表示高興。不過稍後她也同樣留言說這並不會讓她特別想吃麥當勞的漢堡。


  李巍覺得這次營銷並不會對消費者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你會覺得它的漢堡特別好吃麼或者更理解I'm Lovin'it的精神麼?也不一定。但是你會覺得這個品牌是很誠實的品牌。」


  也許有一天,在微博上對某個品牌的隨口吐槽也會使自己的名字伴隨著商家的回答傳遍全世界。就像加拿大麥當勞的官網上所寫:「一直對我們的產品有疑問?現在你的機會來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98

吐槽減稅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ovt.html
上週寧波開始減稅新政。號稱這是拯救民營企業。

不過在我看來這個好像是開錯藥方。

當然也是地方政府不得已為之。

可以仔細看下寧波的新26條。http://zj.sina.com.cn/zt/finance/2012shui/index.html
所謂的減稅都是有前提條件的所謂高科技所謂技改。誰來認定?誰來蓋章?所以減稅的本質還是公權力擴張。而且還是在地方政府責權範圍內的圖章。這個減稅的本質還是圖章的價格。

看來形勢很嚴峻有消息報導北侖第一電廠發電同比下降21%

國電電力公告顯示,其所屬全資及控股發電企業上半年發電小幅增長3.25%。其中,浙江北侖第一電廠同比下降21.43%。

回頭看這些年中國的進步大約就兩件事情1.改革2.開放

改革就是明晰產權,換個角度說就是限制公權力。從文化革命後期的100%的公有制變成逐步的私有制。這過程中帶來巨大的活力。

開放就是打破鐵幕融入全球化。這個是以加入WTO為最明顯的標誌。

當下說的所謂和諧。
對改革來說和諧就是別動維持原狀,所謂改革一定要出動某些人利益。
對開放來說就是GFW
所以這是倒退。
這次的減稅也是如此。改革的本質是縮小公權力的範圍。現在的減稅是公權力的擴張
這很扯。

從絕對數來說中國的稅收並不高。只是稅收是雙向的。付出的是稅收得到的是公共服務。
付出和得到不匹配才是問題的核心。
單就企業來說自生自滅是最好的辦法。東邊日出西邊雨:)
政府過多的涉及企業擴張公權力非常的扯淡。看看塞維就知道。

當然限制公權力的所謂職能不在地方政府。連個所有人都認同的family plan都搞不定。我看沒戲。
別說限制鳥不擴張就好了。
最近唯一有趣的透明三公經費。這個其實是讓媒體限制公權力。這招上次用的最老練的是劉明康用媒體干某個西南省會城市想賴賬。報紙一登立刻趴下。


胡亂吐槽。閒著也是閒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16

思考的碎片---吐槽篇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psn.html
思考的碎片---吐槽篇

1.王老吉

資本市場上大多看好廣藥。這是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畢竟只有廣藥可以做多。加多寶好像還沒上市。

最近也在real market上觀察過兩家的競爭。同時也問過營業員。

營業員的看法是兩家差不多。但是基本上還是吧廣藥的看成紙包裝。紅灌的看成是加多寶。


從商場成列角度看兩家是貼身肉搏,展示角度看加多寶應該佔上風。我的感覺是7:3 ---6:4之間。

在聯華超市我甚至見到堆頭的紙盒有半個吉字然後上面放滿加多寶紅罐。也算商戰技巧。混淆兩者的差異。

從我個人角度看,假設我是消費者我會如何選擇?我一定選加多寶紅罐。邏輯很簡單。我很清楚加多寶和廣藥的case。所以我可以到的這樣一個結論加多寶紅罐= 早前的王老吉。至於現在的王老吉紅罐我還真沒把握這東西是否是另外一家蒙牛。我不確定。不知道狀況。按照保守的做法。我一定選擇加多寶。同時加多寶還便宜1毛錢。

從商業倫理角度說更應該支持加多寶。廣藥的王老吉是哪裡來的?不就是搶來的嗎?放他家N年做好過嗎?不就是依賴加多寶的努力稍微取得些許成功。現在反攻倒算。下品。
這類案子其實很多上海有吳良材。。。

我記得羅馬尼亞有過案例。只要保持有最早的憑證,到了那天一天都可以清算。記得保住憑證。

思考的碎片---吐槽篇
思考的碎片---吐槽篇


2.地獄

真的想吐槽

下場雨可以死那麼多人。地震10萬起步。火車也會撞。

上海的大風讓pm2.5下降很多。原來上海的天還真他媽可以是藍的。

人間地獄。


吐槽很無力。所有這些問題到最後都是一個早已知道的結論。
我也想明白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更多不上微博的人上來。只是吐槽是沒意義也沒價值。結論早已瞭然於心。

如果每天能多發展一個微博客就多一份希望。

3.商業的變化
商業的變化是潛移默化是step by step。是很多很多細節累計的。這是我今天逛街最大的感受。

小楊生煎是算上海本地一個不錯的小吃。原來是簡陋到不行。現在一步一步在正規。從收銀員開始到操作員的日式口罩。到宣傳冊。到搪瓷的碟子。一個一個細節的在進步。
民營企業的活力和力量在這一點一滴上在展示。
我特別欣賞小楊的宣傳冊。幾乎說的每一點都是我所關心的。或許略微繁瑣但是我很願意仔細讀完。
思考的碎片---吐槽篇


今天還看到SEPHORA絲芙蘭的變化。
問了店家大約是年初發生的。
重點是分類明晰。用展示櫃頂部不同色塊的展示區分從make up到perfume等不同種類。
對比之下其他家的展示就差很多包括屈臣氏。而且我在絲芙蘭沒看到廠家促銷。
絲芙蘭裡還有歐舒丹在賣甚至草本相宜。
絲芙蘭是LVMH的。
所以這是一個很開放的心態。他要做的是零售終端就是做平台。所以不知是賣自家產品也賣競爭對手。
我感覺絲芙蘭就是化妝品中的bestbuy這是一個思路的東西。沒有廠家促銷員的玩法。

相比之下屈臣氏就很明顯一部分是有促銷員一部分沒有。區分很容易。成列架有燈下就是有促銷員。自有品牌和經銷的都是1.6左右貨架沒阻擋。

這裡說個細節。1.6貨架的頂部都是階梯狀排列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展示產品。因為客戶俯視的角度關係。階梯狀可以增加若干個百分點的展示區域。哈這點全家最明顯。
思考的碎片---吐槽篇
思考的碎片---吐槽篇

思考的碎片---吐槽篇

4.自願與恐嚇

那天和@linan 聊起我是evernote重度用戶。

說到evernote我現在是沒到極限。如果有一天我到了我一定付費。而且很是愉快
因為對我有價值。

這裡對比下國內的玩法。3721開始到360到搜狐輸入法
一水都是恐嚇+綁架。下品。

這裡我突然想說一個東西。雖然商業最好避免道德判斷。

但是不符合價值觀的東西最好別投資。因為不符合你價值觀一定會導致你估值困難。和估值錯誤。
所以按照道理是應該遠離。

5.推銷和廣告

我越來越發現硅谷的玩法是沒廣告的玩法,不需要廣告。甚至看到硬件公司都沒有銷售人員。他們的邏輯就是互聯網會自動傳播好產品。
同時硅谷優勢未來的廣告巨頭。為了非互聯網企業提供廣告服務。展示廣告。

這個很有趣。

未來社會的形態是什麼?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價格那麼低。是否需要廣告?或者需要什麼樣的廣告?誰需要做廣告。


6.銀行

禾桿的草:選取亞大地區的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泰國9 個經濟體在1996~2007 年的數據, 分析結果顯示,亞太地區經濟增速每變動1個百分點,不良率將變動約0. 7個百分點。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Android客戶端 | 舉報

禾桿的草:抄段書。98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地區GDP增速由7. 2%的峰值快速滑落至-8.1% ,銀行業不良率則由2.1%飆升至10. 6%的高點。這相當於GDP每變動1個百分點,不良率即反向變動0. 56 個百分點。01 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期間,台灣地區GDP增速由 6. 5%下滑至-4.6%,不良率由4%攀升至8. 8%。彈性係數大約等於0. 56。

今天和@trustno1
討論這個事情。我們的看法大約是這樣。GDP真實數據不會超過5%
換算到NPL就是2.5-3.5% 這大概會是年內的真實數據。至於是否polish很難說。

7.鑽石底

中國最大的價值投資就是研究政策。

頭在避暑勝地開會。這會兒鐵定是喋喋不休。會的時間越長跌起來越快
這才是中國的基本面

8.人民幣

3年內人民幣回到6.8以上。
6.0的機會極小不超過1-2%
所以比較合理的玩法應該是一去不回頭
出去了不再進來
外幣不在兌換人民幣。

考慮到利率因素。我相信人民幣理財和外幣理財大約年利率會查100BP
那麼一年內匯率1%的波動幾乎是鐵板釘釘。所以兌換是理性選擇。
大限降至。大家好自為之。

9.電梯
自動扶梯是需要維護的
大約一次2000

一個月或者半個月維護一次。

也就是說一年至少2。5萬維護費

自動扶梯24小時的電費大約170

價格大概是十萬左右售價
三個因素
斜率
高度
負荷

兩個人一組一天標準是3台維護。實際大概6台

這個讓我想到的是價值投資的原則是不買好車。因為維護的費用很高。

同時社會的運維成本也在逐步提高。自動扶梯都是商場必備的。維護也是必備的。
這樣下去整個社會的必要開支在上升效率必須提高。不然倒退是不可想像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72

思考的碎片--繼續吐槽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r5j.html
 思考的碎片--繼續吐槽

1.誤區

自動扶梯有些已經安裝觸發器。即無人是緩速運行一旦感應到有人接近即可自動回覆正常。
這個號稱節能環保的裝置。
按照我瞭解下來的情況其實並不經濟,而且目前看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這個裝置。

邏輯很簡單,反覆的變速會導致自動扶梯的核心馬達會因為反覆變速縮短使用壽命
從長期看或許暫時是節能但是長期是不經濟的。
昨天和@trustno1 聊這個話題也料到另外一個。航空業的超音速飛機
協和號以後再也沒了。
這也是效率和價格安全的取捨。
技術上不成為問題。但是不經濟。所以當下的主流飛機都沒有超音速。

這裡想多說幾句關於環保的。

環保的核心是生命的價格。同時環保是全球化的。這個好像用外部性(Externality)來解釋比較合理。
即上游的污染會影響下游。

只有富裕的人口和地區才有環保的意義和價值。

so誰要讓我環保請他付錢給我。

環保基本是左派的思路。很多不切實際的自私的想法而已。

比如一次性筷子。
簡單的邏輯是如果竹筷那麼本來就是可再生的沒人和環保問題。
如果是木筷,那麼從經濟角度來說99%的一次性木筷是楊木做成的。這是5年速生材。
即也是可再生的。so 根本就沒有環保問題。




2.毛派企業家

國企靠壟斷

民企到渠道

外企靠品牌

回頭看看這些民企中的毛派企業家幾乎都是一個德性
都是做渠道,都是經銷商
都是窩裡橫

當然阿里巴巴還真不只是窩裡橫

淘寶也是窩裡橫

國內的中文互聯網也是窩裡橫。這個早就說過。GFW紅利。

3.收購

10B收購石油公司
哦原來他們家老小都在北邊呢。
這個收購背後多少花樣哈哈。一笑而過。
這類事情會更多發生。

從已知案例中比如吳長江的老婆孩子移民加拿大就在當地設立公司。
大家懂的。
所以也別民族品牌都移民了還民族個頭。

@湯圓兒小布:繼中信收購CLSA,海通傳出收購香港Taifook securities, 廣發證券意向買Piper Jaffray亞洲業務…資金雄厚的國內高富帥券商們香港業務長期不濟,一怒之下拿出了開發商買地的勁頭~

剛看到這個。原來是子女都畢業了要找個好工作哈哈。大家又懂了

4.《自由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Liberty》

http://t.cn/zOeDmGx

真是好東西 感謝@劉軍寧

自由的哲學,一定要出繁入簡,有繁有簡,簡中有繁。 //@Eugenefish:看這個比看劉老師@劉軍寧 的書要輕鬆簡單的多啊,把書都變成動畫影視吧[威武]

    ◆◆
@劉軍寧 新浪个人认证 : 推薦:大道至簡的自由理念。《自由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Liberty》http://t.cn/zOeDmGx @標尺的魯克


抽十分鐘看下收穫良多。

我最欣賞裡面思想懶惰的提法。
這也算做思想的體操。

或許這十分鐘會改變很多人的人生。努力傳播下。

5.騰龍換鳥

特意去古北看下。

一個明顯的特徵是服務業非常普及反而產品銷售類的在萎縮。

路邊店基本就幾個類型50%是餐飲 10-20%是地產10-20%是金融。其他部分就是從按摩開始到化妝品。

其實化妝品也可以算服務。這樣的區分比較合理如果沒有促銷員的可以算賣產品。不然就是提供美容服務。

甚至古北家樂福的電梯旁的廣告都是服務類的。主要是教育服務。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雁行模式
當下國內的GDP增長斷代很明顯沿海的增速低內地的增速高。就是勞動密集型包括富士康之類內遷導致的。

所以從產品到服務的轉型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無可阻擋。

政府最好少管閒事,下雨不死人就ok其他商業的自生自滅。

6.浙江---好賭--金融

最近流行一個貼說浙江金融的
@江南憤青 : 幾點想法,關於浙江怎麼了?最近被好幾個媒體記者追問浙江怎麼了?我自己也納悶,浙江到底怎麼了?回頭想想,浙江好像也沒有怎麼,只是在還債而已,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浙江在還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帳罷了。 浙江的經濟雖然在總量上一直在全國...(使用@太長了工具 發佈 http://t.cn/auR5YO )
昨天和@trustno1
聊這事情。也沒啥特別的結論
不過有些思考可以分享下。


A. 投資上有一個說法只有經歷過一個完整boom bust週期才算成熟投資者。
所謂改革開放三十年起碼5年前還是任何一次下注賭博都會成功。現在不過是放緩而已沒啥特別的。總有些不適應的人群會被淘汰。這是自然週期。也算雁行模式的一直展示。製造業和所謂傳統工業要依照雁行模式遷徙到內地或者越南等勞動力成本低的地區。沒啥特別的。不行就要倒閉。

B.金融所佔比重是否過大?

陳志武先生一直說金融是和未來的交易。那麼如果金融沒法高是否可以定義為沒有未來呢?
這是很有趣命題。

本質上我否認所謂的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說法。
如果真要比較那就直接比錢。錢是一般等價物。
沒有什麼easy money之說。真是那麼easy你去試驗下?為毛你去做就搞不定?

虛擬經濟的比重大是好事情。說明社會效率在提高。internet的本質就是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帶來的結果就是這個世界已經產品過剩。這是一個過剩的時代。

在一個過剩的時代奢談什麼實體經濟,那就是上世紀的思維。

一個產品過剩時代需要的是創造性的創造需求。
君不見小小一個譚木匠就創造出那麼大的木梳市場。讓原本10塊錢的木梳可以賣到500塊。
你說成本10快-500塊之間的490算實體經濟還是算虛擬經濟?

所以別分那麼情況。金融發達本身是中心的。金融企業追求利潤也是無可厚非。

文章說到那麼多金融企業都跑浙江開分行反過來不就是說明他們當地的金融並不發達。

導致的怪圈是。當地人存款到當地金融機構,然後當地金融機構跑去浙江放貸。然後浙江人跑當地去炒房子。

為毛當地人自己不炒?沒眼光而已。

所有和一切在我眼裡只有放鬆准入放鬆利率管制。走利率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道路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遊戲中。
讓更多的市場力量起作用。而非奢談:這個社會怎麼啦? 多喊幾句又變成一個新公知。這是標準口號。

按照@trustno1 的看法如果金融萎縮那麼本質上就是沒有未來。沒有未來的世界金融一定急劇萎縮。沒有和未來交換的需求鳥。反之越有希望的社會金融會越發達。無一例外。

C.反思VC VS 價值投資。

前幾天轉貼過@玩石 的一個blog
這幾天一直也有思考這問題。

我對VC的理解和價值投資的理解大約是從功能上看VC的是感性和創新機制。價值投資提供的是理性和保守機制。這就是科學VS藝術 愛因斯坦VS達芬奇 誰對社會的貢獻大些。這樣的命題本身沒意義這裡不是大專辯論會。
如果一定要比較只能從數字上比較創造的財富做比較。

這就有兩個結論
1.近20年來一定是VC增速超過價值投資。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VC原來是0開始的
2.VC之類帶來的財富的絕對值增長也一定超過價值投資。這個也很容易判斷

這裡強調是可比性角度看問題。只能是數字對比其他的辯論無意義。


7.
王岐山薦書《舊制度與大革命》

http://www.xinhuanet.com.tw/viewthread.php?tid=7499

李克強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強調建立大病保險制度完善全民醫保體系合理調整利益格局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http://news.163.com/12/0720/04/86R2IN3O00014AED.html

兩個消息都指向公平!
這和早前的看法一致。未來是公平的未來哈哈
效率暫時可以休息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18

吐槽廣藥版-王老吉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sfj.html
吐槽廣藥-王老吉

1.8:2 ---7:3---8:2

這是一個算飲料業內的朋友對加多寶紅罐VS廣藥版王老吉 市場份額對比的看法。分別是當下---一年後--3年年後。

我早前在上海的觀察是6:3 --7:3 我那個朋友是全國範圍內的觀察看。所以他比我權威。

我對他的看法很認同。一年後會廣藥版有點小波瀾 長期看一定幹不過加多寶。

普遍的消費者會認同紅罐至於是否是王老吉其實沒所謂。也知道王老吉和加多寶的糾紛。

2.逆天

如果未來的某一天加多寶紅罐VS廣藥版王老吉 市場份額5:5
那麼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錯了。

國有企業如果有活力那麼我們應該回到70年代。

用@方三文 的話說這就是逆天!

所以單就證券市場上來說只能做空廣藥決計是不能做多的。

有違價值觀的事情。決計是不能做的。價值觀投資應該是最最核心的價值投資。哈

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廣藥是公平競爭以目前的條件。如果加多寶的紅罐的顏色被幹掉行業准入多了壁壘那就是條件發生變化。無法判斷後果。

3.准入-壟斷

這個昨天就寫過
國企--壟斷
民企--渠道
外企--品牌
從飲料類說在中國的發展說

啤酒的青島
紅酒的張裕
白酒的茅台五糧液等等
這些都是國有品牌佔絕對上風

民營的能想到就是金六福

要說理由唯一能像到的是煙酒專賣制度而且煙酒稅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收入。所以資源傾斜。資源傾斜的反面就是行業准入。

也就是能否推倒出這一個一個命題即如果沒有行業准入 國企全掛。這個命題符合我價值觀。

比如紡織行業沒聽說過國企。
所以以前的紡織工業部也沒了。現在紡織行業中國絕對是世界第一。
另外說一點。水井坊被外資收購後最大的差別就是外資特別重視品牌相對輕視渠道。

so從上面三點可以得到結論 廣藥版的王老吉最多是曇花一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34

年末吐槽-信託麥道夫-上市公司中國林業的圈錢計劃 徐丹餅乾

http://xueqiu.com/1289287076/22730912
一個多月以前,我分享過一篇「溫州人跳了,在上海的福建人還沒跳」的文章: 鏈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808389/

原因是當時我碰巧有機會和在上海的幾個福建人有點交流,驚異於其麥道夫之術拙劣,這幾人洋洋自得一副臭臉的樣子也讓我十分不爽。忍了一個月,確認了和這群福建人不會再有交集,終於決定要把一個月前做的筆記po上來。

窺一斑而見全豹,這樣的騙子公司絕對不止這一家,類似的騙子公司主要特徵包括在泛歐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以及發行較高信託回報率的傳統行業企業。希望我拋一磚可以引玉。

南方林業發展有限公司地處中國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主要從事林地資源經營、原木銷售和木材加工銷售等業務。今年6月份的時候,它和陝國投聯合發行了兩個信託,一個叫「南方林業「,一個叫」 福建泰寧南方林業貸款」,回報率分別為11.5%和10.5%,是信託中相對較高的回報率。

下文主要解釋的是為什麼這家公司是個屁。。

在好買基金上該信託的頁面是這樣的。紅色字體表示扯淡。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扯淡1:上市公司: 公司自稱08年在歐洲上市,名稱chinaforestry和著名騙子嘉漢林業的sino forestry有的一拼,上市流通240萬股,每股面值為13.33歐元,價值3200萬歐元,上市值3200萬歐元;最新市值:4224萬歐元

 事實1: 公司在紐約泛歐交易所上市,地點為巴黎自由版。怎麼形容自由版之爛呢,它和主板的對比如下
查看原圖自由版交易的方式是一個時間段僅有一個交易價格(一天只報一次價,流動性極低)。

這公司在自由版上的交易量幾乎為0,最高日交易量不過幾百股,目前所謂漲了十幾個點的市值明顯是公司自己操盤所為。對於泛歐交易所的股民來說,這種騙子公司見多了,真正的紐交所股民對這種股票的交易都抱著「讓中國人自己騙自己去吧,I don't give a sh*t的睬都不會睬你的態度」。

扯淡2:公司現金流充足。

事實2:公司目前的資金來源主要靠今年6月份開始的大規模融資支撐(也就是這個信託,實際主營業務沒有產生現金流)。所謂的主營業務利潤來源是顯著的報表撰改。
公司僅僅在上市前公佈過06~08年的資產負債表,具體如下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流動資產佔比進不到5%,該公司大部分資產都來源於森林資產,下文將會說明的審計報告的虛偽。

查看原圖
*私人借貸是指個體在有銀行擔保情況下問公司借貸的資金,難以溯源,公司的私人借貸額度在100萬歐元以上,去向不明。

扯淡3,公司利潤良好。

事實3,公司花了60萬歐元上了個市,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和自己玩。一分錢麼賺到。
公司所有的利潤來源於統計報表的重新估算。
香港一家公司做的審計,審計了3次,同一片林子審了3個價。主要差別來源於樹種密度的變化和森林砍伐成本的變化(一年樹林密度增加一倍,砍伐成本減少75%騙誰呢?)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上圖可見:07年的利潤來源為林地重估。
08年的利潤來源與收購子公司少數股權,而這部分少數股權的利潤來源為子公司的林地的林地重估。說到底,這公司就是拿著自己的兩畝三分地在玩會計遊戲。

扯淡4: 建銀城投—麥道夫同夥。
建銀城建幾乎沒有資料,有點政府背景,之前曾經投資用3.54個億投過中技樁業18.44%的股份,上市未成功,歷史記錄可謂相當不輝煌。

以上所有資料來源於網絡。

就這麼一家傻×式的騙術拙劣的公司也發行了兩個信託募了4個億,還號稱要香港上市(騙誰呢?)信託最低購買額度300萬RMB。另外有傳說其公司在福建民間融資近3億。買它的人都是吃[屎]長大的?

寫這篇東東的目的就是扒扒這家公司的衣服加上吐槽一下信託業的不靠譜。還有,那幾個福建人誰叫你們顯擺~[屎][屎][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36

一個瀋陽「程序猿」的吐槽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5807.html

2012年,美國一家公司調查發現,單位一位程序員竟將自己的工作外包給中國瀋陽的一家軟件公司,只需支付薪水的五分之一,他自己則在上班的時候在網上閒逛。「美國程序員花1/5薪水雇瀋陽人替其編程」在微博上火爆傳播,瀋陽的「程序猿」們坐不住了。

在瀋陽軟件行業人士看來,瀋陽軟件業人才濟濟,且外包服務價格較低,外國公司找瀋陽人當「槍手」並非偶然。

業內:個人行為可能性較大

「瀋陽軟件行業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從事對美軟件外包服務的瀋陽一家公司負責人郝利科說,近幾年,東北大學、東軟等高校、研究機構及企業為瀋陽培養了大量的軟件人才,他們依託於各大公司美國事業部,對美國的軟件行業較為熟悉,能夠開發出比較適合美國人應用的軟件程序。

另一家不願具名的軟件公司工作人員王先生則表示,遼寧的軟件人才在東北是最多的,其中多數分佈在大連和瀋陽,具備幫助美國程序員編程的能力,其中部分人才可能會在業餘時間接私活。「幾個人一起接一個活的也有。」王先生說。

王先生認為,美國程序員低價雇瀋陽人替其編程可能不是瀋陽公司的行為,因為一般正規公司是不會冒險從事這種工作,可能會被扣上洩密、竊取等罪名,個人行為的可能性較大。

軟件外包利潤降低 找活挺難

郝利科介紹,和早些年相比,國內軟件外包行業的利潤有所下降,不過利潤多少會因業務類型不同、工作量不同而有較大差異,一些比較好的外包利潤仍會達到30%。

「不少軟件公司找活還是比較困難的。」郝利科說,儘管瀋陽軟件行業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公司規模相對較小,多數企業難以接到跨國大項目,更多的時候是外國大公司將項目外包給北京、上海的軟件公司,然後這些公司再二次轉包給瀋陽的公司,相當於被「扒了一層皮」,利潤大幅縮水。

郝利科表示,瀋陽很多軟件公司開出的價格比較低,當然用工成本也比較低,這與美國程序員有很大差距,即便支付其20%的薪水也是比較高的報酬了。

發展前景好 政府應加強引導

記者調查發現,瀋陽軟件從業人員數萬人,瀋陽的軟件公司多分佈於渾南和沈北,其中,位於渾南的瀋陽國際軟件園就聚集了眾多的軟件企業,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強等國際軟件巨頭及全國軟件百強企業。

「瀋陽軟件外包的發展前景是比較好的。」郝利科說,各級政府非常重視軟件服務行業,提供了較好的辦公環境,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不過,郝利科認為政府應該進一步對軟件行業加強引導,多組織開辦軟件交易博覽會,組織外國公司參觀瀋陽軟件企業,加大對中小軟件企業的扶持力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16

一個VC的吐槽:親,我們也不容易呀!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142.html
這些只是過去10年的數據,並不包括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

我從中得出的結論是,這組數據中的風險投資回報率都沒有超過兩位數。我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進入這一行業,我所學到的經驗是,要在這個行業做下去,你需要為有限合夥人至少創造20%的年回報率。

與公開市場10年的數據對比也是一種挑戰。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超過了後期和擴張期基金,所有的公開市場指數超過了早期和多階段基金。

早期基金的表現尤其令人失望。你會預料到早期基金在頭幾年表現不佳。但是10年之後,你會期望看到早期基金的表現要好於多階段基金和後期基金。風險越大,回報越高。

這是Cambridge Associates的數據,來源於許多領先的風險投資公司,範圍涉及科技、生物技術、清潔技術以及其他領域,我認為,可以很好地代表美國風險投資業的整體表現。

早期投資是艱難的,失去比獲得的要多。如果要贏,就要贏得漂亮。後期階段投資要容易一點。你可以選擇更容易獲得回報的行業中的佼佼者。不過別人也會這麼做,每一筆交易都是一次競拍,獲勝者要出最高的價格。

因此,下次你在風投之間競價的時候,也許能同情一下我們。我們在做一個艱難的行當,要努力賺錢維持生計,以備他日再戰。我們和其他所有人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