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港通的相同與不同:海外投資者對中國成長股感興趣嗎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94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12 13:45 編輯

深港通的相同與不同:海外投資者對中國成長股感興趣嗎
作者:張憶東,翁湉

上周港股市場表現回顧:Risk Off/On模式切換

——2015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經歷Risk Off/On的模式快速切換。上周恒指在前兩個交易日大跌近400點後,後半周隨著外圍市場的強勢反彈而逆轉上行,周收盤23920點,上漲0.3%。恒生國企指數下跌1.3%。紅籌指數上漲1.5%。原油價格和美國經濟數據將成為短期市場繼續保持RiskOn模式及高beta資產上行的重要因素。

——行業方面,騰訊受成立互聯網銀行消息提振上周上漲12.8%,帶動資訊科技業上漲10.2%,遙遙領先於其他行業。

——風格特征,恒生小型股有相對收益,上周上漲1.0%。

——恒指波動加大,恒指波幅指數上漲3.7%,收於18.2。

——美元兌港幣收於7.7525,港幣升值0.0032。



深港通開啟或指日可待

上周深交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深交所與港交所正在開展對深港通的研究,待方案成熟時將報請兩地監管部門審批。此前李克強總理在深圳考察時也提出滬港通後應有深港通。深港通開啟或指日可待。

——與滬港通相似的地方:(1)戰略上,符合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大趨勢,將進一步吸引全球財富直接配置A股。同時,更多的互聯互通加大了A股今年加入MSCI指數的可能性。(2)隨著海外投資者占比的提升,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將更加多元化,價值股投資和成長股投資都將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未來A股和港股作為“中國故事”的代表,將不再割裂,而成為全球資金投資中國的“一體化配置”。

——與滬港通不同的地方:深交所有更多的成長股標的。僅以深證300為例,創業板和中小企業板掛牌的股票數目占比高達55%,在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等“新經濟”行業中的可選標的顯著多於滬港通目前開放的投資標的。相較於上證主要集中於銀行、保險等大型國企,海外投資者將有機會直接參與中國最有活力的一批民營企業龍頭。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的成長股感興趣嗎?我們在此前的滬港通系列報告中指出,海外機構投資中國,旨在分享中國成長,更願意投資於景氣高又符合國家戰略投入的領域,尤其是 A股市場上一些富於中國特色且離岸市場稀缺標的。我們選取了25家海外最具代表性的大中華區基金(China region fund) 為樣本,包括了富達中國地區基金、馬修斯中國基金、怡富中國基金等,目前以投資港股為主,輔以部分臺股和一些美國掛牌的中概ADR。從他們的持倉情況來看,前兩大重倉股為騰訊和臺積電。與港股市場的權重分布對比,海外中國基金超配信息技術、可選消費和醫藥,低配金融、電信服務和材料。我們認為,在各行業上的配置比例差異體現了海外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和對中國不同行業的認可度。在投資風格不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這種偏向性也將延續到A股投資中來。深港通啟動後,全球投資者將能夠更有效率地在A 股中捕捉中國的成長機會。受益於“新常態”下經濟結構轉型、行業增速快、行業空間大且離岸相對稀少的中國成長股,例如傳媒、軟件、電子、醫藥等,將受到更多的關註。



——阻礙更多海外投資者參與滬港通/深港通的重要因素:滬港通11月啟動以來,未激起海外投資者的極大參與熱情。迄今滬股通配額僅使用了27%,港股通僅使用了6%。許多海外投資者對於兩地互通項目的技術環節方面有所顧慮,尤其是托管平臺。歐洲主要監管機構盧森堡金融監管委員會對托管行的投資者利益保障持保留態度,導致全球基金總規模近10%的資金被擋門外。另外一個障礙來自於賣出股票時的“前端檢查”政策。目前監管當局要求滬港通的國際投資者在計劃拋售A股的當日必須在當地時間上午7:45分之前將擬出售的股票從托管行轉到券商賬戶。但是,許多基金公司有合規規定,不能在出售之前轉移這些股票。深港通能否在這兩點上有所改進值得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71

【讀詩】幾句字數相同的話,不叫詩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742

詩人阿瑟把網絡詩詞比喻成高尚的文化毒品,“中毒深了可令人沈湎不能自拔”。

世紀之交,網絡更加普及,網上聊天室和詩詞論壇紛紛成立。裴濤把這一時期比喻成草莽英雄們的梁山聚義,他歷時4年編寫《網絡詩壇點將錄》,工作之余閱6萬余帖,400多位詩人,最終評出了心目中的網絡詩壇一百零八將。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告訴你,新媒體里的舊體詩玩家如何耍詩?

搖搖手機,作一首詩只需1秒。

這是某手機軟件的新功能。南方周末記者輸入熱門詩人余秀華的詩歌標題,選擇“風格婉約、五言絕句”,瞬間收到這首《五言絕句 穿過大半個中國來睡你》:

提壺金闕路,曳杖彩霞峰。

忽夢多年別,唯霜舊日同。

兩個人翻越山河、久別重逢——這首“機造詩”用20個字講的故事像模像樣,完全符合格律詩的寫作規範。因此,在網絡上創作詩詞多了一個鑒賞標準:你的詩是不是連作詩軟件都寫得出來。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標準並不低。

2015年1月20日,網絡視頻公司樂視以“藏頭詩”跟小米公司打了場嘴仗。此前小米副總裁王川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樂視通吃模式鐵定完蛋”,樂視在官方微博上用一首七言“藏頭詩”稱“小米王川自取其辱”,放言“看不懂我教你”。

“雙方都沒有格律詩的基礎,這顯然是以盲導盲。”從事IT行業的詩人裴濤說,他每逢節日收到的祝福短信好多都是“詩”,“實際上99%都不能叫詩,只是幾句字數相等的話。”

裴濤所說的格律詩起源於約1600年前,成熟於唐代。一首格律詩詞必須符合平仄、押韻、對仗等方面的規則。由於規則是根據文言設計的,當代人不容易理解,比如東和冬、江和陽在格律詩中並不押韻,它們分屬不同韻部。這樣的韻部多達106個,每個韻部包含的字數從幾個到數百個不等,要想寫詩需要一一熟悉。

掌握格律只是漫長旅途的開始。詩人軍持在某民企任高管,工作之余他上網寫詩12年,感嘆“技術要玩得精妙是個無底洞”。詩人阿瑟把網絡詩詞比喻成高尚的文化毒品,“中毒深了可令人沈湎不能自拔”。

“《詩經》第一篇就是求偶”

“小時候環境單純,抓到每本書都會吃得很透。”軍持與一位同學初中時迷上格律詩詞寫作,臨近高考時仍以寫詩為樂,他是工科出身。

詩人伯昏子從事文化產業,上網前他作詩填詞已經十多年,偶爾把詩詞寫在明信片上,寄給妻子,她是他惟一的讀者。

軍持和伯昏子上網以後很驚喜,原來全國有那麽多同道中人。“荒江野屋,二三知己,會心一笑。”

也有人不只是來找知己的。“我一直堅信,文學的最初源頭是求偶,《詩經》第一篇就是求偶的作品。”詩人徐晉如的詩詞寫作始於初中時的青春懵懂,也是許多男性上詩壇的一個寄托,他們的目標包括女粉絲、女徒弟、女詩人,甚至對方出嫁後仍筆訴癡情。詩人任淡如現在從事國學教育,她與丈夫相識於網絡詩壇。據她回憶,曾經有個男詩人同時註冊三個賬號與不同的女網友眉目傳情。

“聊天室里無話不談,教寫詩的熱心人很多。”任淡如的詩詞寫作是從網絡聊天室起步的。王力的《詩詞格律》是通用的入門書籍,初學者常常被建議背熟100首左右的詩詞,研究每首的格律,再模仿寫作。

練習用韻這件事情,經常會走入一個死胡同,軍持曾經把一個韻部里的每個字按順序寫進詩里,最後的結果是在“聾、瓏、礱、瀧”這些生僻字里糾結,“組詞都很難。”

“寫作入門只是捅破一層窗戶紙。”任淡如認為,詩詞最重要的東西是沒法教的,“豹子頭林沖一出場就是豹子頭林沖,打虎將李忠至今也還是打虎將李忠。”

熱鬧的一時

世紀之交,網絡更加普及,網上聊天室和詩詞論壇紛紛成立。裴濤把這一時期比喻成草莽英雄們的梁山聚義,他歷時4年編寫《網絡詩壇點將錄》,工作之余閱6萬余帖,400多位詩人,最終評出了心目中的網絡詩壇一百零八將。

軍持上網較晚,卻被三國、水滸和西遊版本的點將錄分別點為張飛、魯智深和青牛大王,詩人們戲稱他為“江湖最後一個大佬”。

他的帖子一發出,總能得到網友的頻頻點贊。很多古玩界、書畫界的人,也都和軍持交上了朋友,他們有什麽書法、畫作,需要用到詩的時候,會請軍持題上一首詩,作為回報,他們也送他自己的作品,他家現在被送的書畫“一大堆”。

“他們比朦朧詩人遲來了20年。”吉林大學教授馬大勇長期關註網絡詩詞,“幾代詩詞作者在網絡上井噴,就像1978年後舒婷、北島、顧城等朦朧詩人集體成名。”

詩人子夜歌是某企業財務,她認為網絡詩壇的江湖地位來得公平,“寫得好,就有人追隨崇拜;寫得不好,就算你現實中是高官大員,照樣被人噴。”雖然事實上,誰也沒真的發現有哪位高官上網來寫詩,目前也沒發現有哪個名家來這里寫詩。

在這個網上成名的詩人常常註冊“馬甲”(新賬號),用馬甲發的詩詞如果被人欣賞,是值得誇耀的事。詩人稻香老農從事軟件開發,網上有一位“巫毒”與他夫唱婦隨,網絡詩壇以為“巫毒”是稻香老農的夫人,一些女性詩詞集還將其作品錄入。“其實是他的馬甲,一人分飾夫妻兩角。”伯昏子說。

“馬甲”也用於詩人們互相模仿取樂。任淡如發起的詩詞版“殺人遊戲”曾在菊齋風靡多年,扮演殺手的詩人寫一首詩,由大家投票找出“真兇”。猜的人需要熟悉“殺手”的寫作風格,而寫的人必須有意識地掩飾,不讓對方猜到,厲害的“殺手”會故意模仿別人的風格來誤導。“殺人遊戲”每天晚上九點進行一輪,幾位詩人做完家務哄完孩子,盤坐在自家電腦前敲打鍵盤。

“有時也傷感情。”任淡如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投票討論時‘殺手’必須掩飾和撒謊,有的詩友因為性格純真,被騙後憤而退出遊戲,甚至從此‘結怨’。”

還有更傷感情的。“女詩人”慕容寧馨曾被網友奉為網絡舊體第一才女。“先是驚艷了好多人,然後她主動參與各類網下聚會,向網友借錢,騙了不少人。最後發現她的詩詞其實是抄襲日本人和韓國人的。”伯昏子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吵起來了,吵不起來了

“博客、微博、微信興起後,詩詞論壇熱鬧不再。”任淡如至今主持著菊齋詩詞論壇,據她統計,曾經榮登各版“點將錄”的網絡詩壇明星們有一半已經很少出現。論壇人氣低落,連爭吵都少了。

過去在論壇上遇到吵架的,版主任淡如要出面,她讀完雙方的帖子、調解好,通常需要一周時間。複古與創新是常見的分歧。

詩人曾少立嘗試用詩詞表現現代人的生活與情感:

日落長街尾,燕山動紫嵐。繁華氣色晚來膻。旋轉玻璃門上,光影逐衣冠。

買斷人前醉,漂零海上船。高樓似魅似蹣跚。一陣風來,一陣夜傷寒。一陣星流雲散,燈火滿長安。(曾少立《喝火令》)

這首詞描述詩人從北京的酒吧買醉出來,感覺搖晃的不是自己,而是四周的高樓大廈。 “詩人把旋轉玻璃門和摩天大樓與古色卉香的詞語諸如‘衣冠’和‘長安’連用在一起,作為漢唐帝國輝煌故都的長安,總是好像幽靈幻影一般,糾纏著現代都城北京。”哈佛大學教授田曉菲欣賞《喝火令》的現代感,甚至認為曾少立是格律詩詞在當代延續的代表作家。

“(曾少立)完全沒有傳統才子式的綺懷,只是表達一個現代城市平民的生活感受而已。”檀作文曾活躍於網絡詩壇,現任教首都師範大學,他認為曾少立的作品離傳統太遠。因為對這類網絡詩詞的失望,如今檀作文已經回避置評。

曾少立更加知名的是一首以“桃花懷孕”開篇的詞,讀者對他的口語化創作褒貶不一。偏愛古風的詩人段曉松不滿曾少立詩詞語言的“俚白和弄巧”,中山大學教授張海鷗則提醒初學者,不要被淺白的語言表象誤導:“這些口語化的詩詞其實都是嚴格按照格律寫的,曾少立基本功很紮實。”

複古同樣遭到非議。任淡如提到網絡詩人音竹庵主:“他模仿宋代詞人周邦彥的作品很傳神,混入古人的詞集里簡直無法分辨。然而有人質疑這樣寫有什麽意義。”

爭吵到最後常常轉向人身攻擊,詩人趙缺曾經劃出自己反對的七個詩人群,命名為“網絡詩壇毒草”,而他和段曉松則被其他網友劃分為網絡詩壇的無產階級、洋奴買辦等“四大階級”。

“論壇里冒出特別高的樓(指回複很多的帖子)通常都是因為吵起來了。”這時任淡如往往會封帖,“文人相輕說得沒錯,詩人們總是互相鄙視,認為自己寫得最好。”2005年,詩人獨孤食肉獸與段曉松出任天涯詩詞論壇版主,親歷了“天涯全盛時期最大也是最後一次大混戰”,“大戰之後,天涯回到石器時代,大批老人戰後淡出天涯乃至網絡”。獨孤食肉獸已經記不清當時詩人們為何掐架,“大抵是從詩詞變成口水戰,終於人身攻擊。”

兩派共同鄙視的是“老幹體”。“文革”結束後,離退休老幹部有了詩詞寫作的自由,創作熱情很高。然而他們詩詞題材陳舊,“如生辰抒懷類,就有六十抒懷、七十抒懷、八十抒懷、九十抒懷。大多數老幹部是能夠活到九十歲以上的。”詩人蘇萊曼寫道。“近些年格律上的問題少了,主要還是風格粗鄙,或流於口號叫囂,讓人生厭。”伯昏子說。2003年,中華詩詞學會開通官網,被徐晉如稱為“偽網絡詩詞界”。

軍持學會了對著手機吟唱自己的詩詞,發給微信上的詩友,包括他今年收的弟子。任淡如覺得自媒體缺乏論壇里的批評氣氛,“自己博客、豆瓣的留言不順眼可以刪掉,微信里還可以設置分組。”

“論壇是一個用戶體驗很差的產品。”《中華好詩詞》的首屆冠軍李四維出生於1990年,他喜歡古詩詞,然而在學校時,老師教授的古詩詞也是“用戶體驗很差”。上網找同類人是一個方法,參與全國詩詞比賽也是一個方法,對他而言:“喜歡詩詞的男生都比較喜歡喝酒,很容易交朋友。”全國類似的“年輕朋友”不到200人,能組建起像樣詩社的高校都是鳳毛麟角,甚至北師大也組建不起來。

請記住,我叫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南方周末每日網絡專稿。

要嚴肅,有知識;要八卦,有內幕。每天一篇,無需翻墻,盡享你想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我們只想,讓知道成為一種享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19

阿寶成名真理句:人類總要犯下相同的錯誤

人類總是犯下相同的錯誤。
歷史總是不停地重覆.

明朝被明顯比它落後的清朝打敗再取代, 因為有很多漢奸. 而香港會被法治及制度明顯比較落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同化, 可能, CY都會因此而遺臭萬年.

2010年民主黨通過政改, 結果引來假普選. 今次, 歷史會否重演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20

救經濟,新思惟?黑田與習近平大不相同

2016-05-23  TWM

印鈔票救經濟無效,去化產能是消極卻正確的一大步,接下來就要創造新經濟動能。 若能把新經濟成果讓大眾共享,財富更能公平分配,這才是未來政府最重要的重責大任。

全球經濟陷入困局,到底怎麼救?從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由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柏南克催生的QE(貨幣量化寬鬆)一直成為救市主流。從此以後,搶救疲弱經濟成了全球央行的重責大任。但是,有效嗎?

全球最大債券投資公司PIMCO的前執行長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最近跳槽到安聯集團擔任首席經濟顧問,而他最新出版的一本書《The Only Game in Town: Central Banks, Instability, and Avoiding the Next Collapse》強烈批評當前純靠央行救市的貨幣政策。他認為,央行獨沽一味地放水,沒有財政政策和經濟改革的配合,依然無力救起實體經濟。

作者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最大困局是企業不敢投資,消費者不敢花錢,大家滿手現金,不只是未雨綢繆,而是擔心未來爆發更大危機。央行拚命放錢,民眾對未來前景卻愈悲觀,於是央行動作愈大,後座力也愈大。

打錯如意算盤!

負利率政策失效 日本經濟雪上加霜今年最具體的兩個案例擺在眼前,一個是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突然在元月二十九日宣布日本實施負利率,結果日本經濟不但沒有爬起來,反而重重摔了一跤。對照組是《人民日報》發表「權威人士」談話,預告未來中國經濟不會是U型,也不會是V型,而是L型。這個「權威人士」有人直指,就是代表習近平的觀點,這代表了中國今後不再打腫臉充胖子,嚴肅面對未來經濟走下坡的調整。這兩個對照,也給了大家對未來經濟調整兩種不同路線的參考。

先看看黑田的奇襲戰略,日銀總裁黑田東彥,過去在亞洲開發銀行,首相安倍上台後,回到日本擔任日銀總裁。他一向擅長出其不意的政策,今年的負利率政策原是他最得意的代表作,他認為日銀採取負利率將逼出銀行寬鬆貨幣,推升日本股市,壓低日圓匯價,但是這個如意算盤卻敲不響。

黑田祭出負利率後,情況卻完全沒有按照劇本走,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日圓不貶反升,最高一度升值到一○五.五五,日圓從去年五月六日的一二五.八四突然升值到一○五.五五日圓兌一美元,一年之內暴升一六%,這讓日本企業措手不及。例如日本最大汽車廠豐田汽車一六年會計年度財測的平均匯價是一二○日圓兌一美元,豐田公布四月一日起的下一個會計年度財測目標是一.五兆日圓,比前一年度下滑三五%,預計今年度的營業利益將減少九三五○億日圓。

匯價吃掉了獲利,造成豐田股價從八七八三日圓慘跌到五二五六日圓,股價掉了四成。還有更慘的是優衣庫(Fast Retailing,迅銷集團),因為日圓暴升,今年第一季出現二二八億日圓匯兌損失,結果股價從六一九七○日圓跌到二六三二○日圓,股價一下子暴跌五七.五%。匯率升值吃掉了企業獲利,造成日本股市重挫。從黑田祭出負利率之後,日經指數從二○九五二.七一點跌到一四八六五.七七點,一次跌掉了六千點,若從去年收盤指數一七九五○.二七點來看,也下跌超過三千點。

按照黑田的如意算盤,祭出負利率之後,應可讓日圓進一步貶值,沒想到負利率讓日本民眾對未來經濟前景更悲觀,日本民眾寧可把錢從銀行搬回家,這是日本金庫(保險箱)銷售暴增的主因。

日本老齡化問題已經很嚴重,日本財富又集中在老年人口手上,過去日本退休老人把錢存在郵局,靠著微薄的利率度日,如今負利率衝擊,大家寧可把老本搬回家,更不敢消費,日本經濟當然更加雪上加霜。

而且後遺症不止如此,日圓成了全球主要避險貨幣,全球炒家蜂擁而至,日圓加速升值,這一升當然又重創出口產業,於是日圓升值、日股大跌的戲碼反覆上演。更慘的是,過去三年安倍把政府退休基金拿來投資像豐田、優衣庫這些超級績優股,日本前三十大市值企業,日本政府退休基金都成了大股東,這次日股大跌,政府基金全遭套牢,安倍把日本權值股變成「國營事業」,這是當初黑田祭出負利率時,完全沒有想到的事。

救市三招失效!

讓經濟自然調整 才是上上之策從黑田的失算來看,全球央行的救市,先是降低利率,把利率壓低到接近零;第二招是貨幣量化寬鬆(QE),也就是央行印鈔票,對市場注入銀根,這種量化寬鬆手段幾乎是金融海嘯以來的主流;第三招是歐洲央行及日本銀行的負利率,《經濟學人》已暗示,最後一招是知名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直升機撒錢。但純粹靠央行撒錢,從日本到歐洲央行負利率政策都無法奏效來看,也許返璞歸真,讓經濟自然調整,才是上上之策。

日本經濟從一九九○年泡沫經濟吹破,一直調整到今天,已經長達二十六年之久,日本政府一直卯足全力救經濟;但是用力太猛,不但收不到效益,而且每次都帶來後遺症。這次黑田祭出負利率慘遭滑鐵盧,已證明用強大的貨幣手段救市是徒勞無功的。

五月初,中國《人民日報》連續三天以「權威人士」名義大談中國經濟大勢,能在《人民日報》以匿名方式大談中國經濟,且是偏空的言論,這樣的人物,除了最高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恐怕不作第二人想。因為在此不久,中共中央才號令經濟分析人員、經濟專家及股市、匯市專家不許發出偏空言論,不許看淡中國經濟,此時,《人民日報》卻大談中國經濟,且言論偏向保守,這當然是中央放出來的新風向。

對於股匯樓市,「權威人士」也有定見,暗示將來股匯樓市將各自回歸功能定位,不能簡單作為保成長的手段。也就是說,對過去人民幣調整中間匯價拉抬股市,到今年全力拉抬股市房地產,保住GDP(國內生產毛額)六.七%的手段,將來全都不宜。去年中國傾舉國之力拉抬股市,後來才發現,股市不是國家控制得住的;今年房地產再掀泡沫,看起來習近平已有了警戒!

撒錢救市嘗惡果!

鋼鐵產能極度擴張 現今竟半數面臨重組「權威人士」也暗示,中國的經濟改革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殭屍企業該斷奶的就要斷奶,該退場的就要退場。「權威人士」對中國經濟發出的五大訊號,完全不是過去衝刺經濟的主流想法。這個在《人民日報》連續三天發文的「權威人士」,當然代表中央最高層領導人最深層的想法,可以看出習近平已充分感受到○八年溫家寶當總理四兆元人民幣救市,大開產能留下的沉重後遺症,鋼鐵業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八年的四兆元救市計畫,讓中國的鋼鐵業產能極度擴張,如今留下沉重後遺症,去年寶鋼淨利仍有十.一億元人民幣,但是三、四季都出現虧損,第四季虧損更擴大到十二.四一億元人民幣;除了寶鋼外,絕大多數的中國鋼企都出現虧損,像新疆的八一鋼鐵,去年虧損二十五億元人民幣,廣東的韶鋼松山也虧二十一億元人民幣,三十四家鋼企,將近半數面臨重組狀態。

按照國際標準,產能利用率超過九○%,是產能不足,七九至九○%是正常水準,低於七九%則是產能過剩,七五%以下則是嚴重產能過剩。根據中國工信部及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一五年產能利用率低於七五%的產業,有粗鋼六七%、燃煤六四.九%、水泥七三.八%、平板玻璃六七.九九%及造船七○%。從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投資一直是帶動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能,但鋼鐵等產業都出現生產過剩的問題,供需失衡,也讓中國經濟失去活力。

現在中國被迫要調整自己的經濟體質,只能自力救濟,今年中央政府最大的動作是先整頓鋼鐵及煤產業這兩個產能失衡最大的產業,國家發改委宣布,未來五年內將壓縮粗鋼產能一億至一.五億噸,退出煤炭產能五億噸,另減量重組五億噸。這兩個大動作,至少一度讓鋼價回穩,螺紋鋼鐵一度暴漲,跌了很多年的鐵礦石價格,今年一度反彈大漲六成,可見產能收縮有助紓解供需失衡,看來國家發改委下一步將對中國神華及寶鋼委以重任,放手讓龍頭企業擴大整併。

先解決了產業問題,最後一把刀要面對過剩最嚴重的房地產業。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簡稱住建部)統計,到去年底止,中國房地產庫存總量達七.一八億平方米,比前一年度又成長五.六%,今年第一季更增加一五.七%,以現有庫存量,至少要五至六年才可能去化,去年房地產投資只成長一%,今年第一季為了拉抬GDP,又去衝一線城市房地產,造成深圳、上海、北京樓市暴漲,但是四.八兆元新增貸款,有三兆元人民幣流入房市,這也是警訊。

產業過剩無解!

地產泡沫拉警報 鬼城不斷浮現中另外,像水泥等產業過剩產能問題仍無法解決,像台灣亞泥有意併山水水泥,投入新台幣一二一.六七億元收購二○.九%股權,但是山水水泥去年大虧六十六.九億元人民幣,亞泥獲利幾乎被山水水泥吃掉了,逼得亞泥趕緊喊暫停,現在中國要面臨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中國的鬼城現象在三、四線城市不斷浮現,這是下一個中國必須面對的經濟問題。

現在習近平祭出殭屍企業該斷就要斷,等於對國企改革發出強烈訊號,很多國企效能低落,卻坐享超額信貸額度,養了一大堆生產力低落的工人,對習近平的改革,這也是路障一部分,習近平透過「權威人士」發出強烈的改革訊息,這是十分正確的第一步。

顯然印鈔票救經濟無效,去化產能是消極卻正確的一大步,下一步就要創造新經濟動能,像新能源產業、共享經濟、醫療保健及生物科技及互聯網的創新,未來政府在面對新時代及新科技,若能把新經濟成果讓大眾共享,財富更能公平分配,這才是未來政府最重要的重責大任。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94

Paytm和支付寶走了相反的路 卻幹了相同的事

滴,這個聲音出現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的頻率越來越高,不管你身在何處。金融城上海,在全家便利店買完早餐,收銀員拿掃碼槍對著手機上的二維碼讀取,滴一聲,錢從用戶的支付寶賬戶里劃走。

離開上海往西南方向5000公里,是印度最大的金融城市孟買。這里的市民在街邊店買咖啡時,也拿出手機,打開“印度版支付寶”Paytm付款。與上海不同,當地的商店沒有掃碼槍,用戶是用手機掃商戶的付款碼。

再從孟買到世界金融中心紐約。這里的人在街邊店更喜歡直接刷信用卡,或者用ApplePay近場支付,但花的還是信用卡里的錢。傳統支付與移動支付的博弈展示了3個金融城的用戶使用習慣。美國是個信用卡使用習慣深入骨髓的國家,線下零售業非常發達,路邊店買瓶可樂都喜歡刷卡。因為慣性,移動支付App在美國線下市場發展得反倒不算快,沒有給支付領域帶來變革式的席卷。

印度市場卻像一個久未開墾的處女地。印度最大的支付工具及電商平臺Paytm創始人Vijay Sharma近日來到上海,他對第一財經記者描述,印度超過12億人口中只有2000萬張信用卡,借記卡有3億張,但用於刷卡的機器只有120萬臺,很多人沒有去過銀行,也沒有銀行賬戶。現金交易是主流,即便是電商,也主要是貨到付款。

沒有像美國那樣深厚的信用卡市場,恰好給了移動支付App“越級”發展的機會。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剛剛在美國上市,Vijay Sharma來到杭州,見到了馬雲、張勇、彭蕾和井賢棟,他來取經,想做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隨即有了阿里巴巴2015年連續兩次註資Paytm,雙方開始了互派訪問學者式的緊密合作。

當時Paytm對外宣稱用戶數2000萬。2010年,Paytm從在線手機充值起家,慢慢覆蓋繳納水電燃氣費等生活場景;2014年推出電商平臺,去年開始涉獵旅遊和在線票務,並向線下的小賣部、咖啡店、加油站、突突車(當地的一種交通工具)等場景鋪設;現在又拿到印度的支付銀行牌照,未來將開展存貸款和保險業務。

Paytm是先有支付工具,再發展起電商。支付寶的路徑恰好與此相反,先有電商平臺,買賣雙方擔保需求催生了支付寶,支付工具之外衍生出貨幣基金、理財、保險等業務,再開拓線下移動支付場景。

兩條相反的路徑下,雙方的目標都是普惠金融,線上線下“通吃”。另一個不約而同的做法是,Paytm去掉了原來名字(Paytm Wallet)中的“錢包”一詞,表明已經甩開了印度當地其他30多家電子錢包,向支付平臺發展;而支付寶也將原來名稱中的“錢包”去掉了。

Vijay Sharma承認,印度落後的金融環境給了移動支付App跨越式發展的契機,但這個紅利之外最大的障礙是國民對互聯網金融的接受程度以及互聯網基礎設施普及速度。技術、金融知識、網上個人信用安全保護,這些內容反複通過網絡視頻、移動端文章、報紙等渠道灌輸給國民,用戶教育需要很長時間。顯然,Paytm還沒有學到中國市場瘋狂的“紅包教學”經驗,不管是線下移動支付、出行、外賣,都是砸了真金白銀去教育用戶的。

另一個困難是基礎設施,在印度有手機或電話的約有10億人,其中2.5億人使用智能電話,只有1億人的手機連接互聯網,盡管也有4G網絡,但城市里3G都沒有完全普及。另外,在電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支付寶經歷過海量交易並發的排山倒海,並由此練就出了阿里雲,Paytm顯然還不具備這個量級的基礎能力。

Paytm在未來3年內不考慮盈利和IPO,重心還是放在線下場景和用戶數的拓展上。與支付寶合作一年半,Paytm用戶從2000萬增長到1.35億。線下部分從去年11月布局以來發展很快,目前線上線下支付比例已基本平分秋色。

Paytm享有另一個利好是印度監管層的態度,因為這也是政府解決金融覆蓋問題的一種途徑。拿到牌照後的Paytm除了開展在線金融業務,還會開設類似於銀行的線下網點,這倒是和支付寶純線上的網商銀行思路不同,因為中國的銀行網點已經足夠多,更要緊的是提升效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33

逗你玩?白宮顧問稱新移民禁令“和舊版基本相同”

22日,白宮高級顧問、“禁穆令”的背後推手之一史蒂芬·米勒對媒體表示,特朗普的新版移民禁令將會和“舊版差不多”。

本周宣布

1月27日,特朗普發布行政令,限制來自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蘇丹、索馬里、也門和利比亞這7個主要穆斯林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要求來自這些國家的難民在120天內被禁止入境美國;這些國家的普通公民在90天內被禁止入境美國;無限期禁止敘利亞難民入境美國。

在引起一番混亂後,司法部和華盛頓西區聯邦法院法官羅巴特在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過招,最終上訴法院裁定維持暫停執行該行政令的判決。

當地時間上周四,特朗普宣布撤銷最初發布的禁令,在“下周某個時候”發布有關移民的新行政令,它將根據舊金山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的“裁定量身定制”,“將全面保護我們的國家。”

“基本相同”

米勒表示,白宮將很快宣布新版禁令,不過將“只有少數技術性改動”。

“本質上說,美國將得到一個相同的基本政策結果,”米勒在當地時間周二接受福克斯新聞網采訪時表示,“但你必須對許多在法庭上提出來的技術性問題做出回應。”

米勒還堅持說,“第一版行政令沒有什麽錯”。他將法庭對禁穆令的判決稱為“有缺陷的”、“錯誤的”。

“不容置疑”?

本月初,米勒頻繁出現在電視新聞連線中為特朗普的移民行政令進行辯護,搶了不少媒體頭條。他傳達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特朗普在國家安全上的決策“不容置疑”。

米勒認為,恐怖主義和激進化在美國“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人們加入伊斯蘭國、加入恐怖主義組織、加入基地組織,承諾或試圖對國家犯下罪行。”

然而,美國知名智庫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上月發布的一份分析顯示,1975年至2015年間,美國本土發生的致命性恐怖襲擊中,沒有一起是由特朗普移民禁令中提到的國家的移民發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21

遠望谷700萬元壞賬調查:“非關聯方”客戶與分公司註冊地址相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29/1122196.html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對深圳市遠望通訊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望通訊),遠望谷(002161,SZ)可謂大力扶持,呵護有加——成立當年,遠望通訊即接到來自遠望谷370萬元的采購預付款,未發貨便先拿到貨款,同年還以“賒賬”方式從遠望谷手中租賃設備。隨後幾年,遠望通訊以客戶及供應商雙重身份多次出現在遠望谷定期報告中。2014年,遠望通訊已露出經營不善的苗頭,但遠望谷對其依舊“大力支持”,最終形成700萬元應收賬款的壞賬,並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然而,對於遠望通訊,遠望谷公告稱其為“非關聯方”。世界上真有無緣無故的愛嗎,抑或上市公司是活雷鋒?隨著記者的調查走訪,真相呼之欲出。

成立當年收獲上市公司“先款後貨”訂單

堅持了3年,遠望谷終於確認700萬元的應收賬款壞賬已無法收回,並於5月底進行了核銷。

在壞賬核銷公告中,遠望谷稱,本次核銷的應收賬款,已經在以前年度全額計提壞賬準備,壞賬形成原因為欠款客戶破產清算,公司嘗試過多種渠道追收損失,確實無法收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遠望谷2016年年報中查詢發現,符合“破產清算”且單筆應收賬款為700萬元,並已全額計提壞賬準備的,只有遠望通訊。

工商資料顯示,遠望通訊成立於2010年1月,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其經營範圍包括通訊產品的研發;網絡櫃、通信機櫃、機箱、電池櫃、機櫃空調、室外一體化機櫃、通訊用配線設備、戶外設施、電源設備、控制設備的生產等。

參考遠望谷多年來公告及定期報告可以發現,這家成立於2010年年初的企業,從成立之初便頗為遠望谷所“喜愛”。成立當年,遠望通訊躋身遠望谷預付款金額第三名,其他應收款金額第一名。

遠望谷2010年半年報披露,該年度上半年預付款項金額第一名便是遠望通訊,這家剛成立的公司一舉拿到370萬元的采購預付金額,而截至當年6月底,遠望通訊的物料尚未供應。2010年年報顯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遠望谷對遠望通訊的預付賬款變為88.5萬元,未結算原因同樣為“材料尚未提供”。

事實上,這家新成立的企業,無論是作為采購商,還是作為供應商,都完全處於優勢地位——與上市公司合作,遠望通訊不僅是先收款後發貨,從上市公司手中租賃設備,也可以賒賬。

根據遠望谷2010年年報,截至當年年底,遠望谷因出租設備,對遠望通訊形成了188萬元的其他應收款,占其他應收款總額的27.99%。

一言以蔽之,遠望谷給了還處於搖籃里的遠望通訊“萬千寵愛”,又是“給”錢,又是“給”設備。

此後,遠望通訊相繼出現在遠望谷2011年、2013年半年報中。2011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遠望谷對遠望通訊出租設備應收租賃款提升至400萬元;2013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遠望谷對遠望通訊采購材料形成預付款,金額同樣為400萬元。

然而,到了2014年,遠望谷在年報中披露,望通訊已經進入清算程序,因此當年遠望谷對遠望通訊700萬元應收賬款進行100%壞賬計提。

2014年,遠望通訊究竟發生了什麽?我們已無法探知。2014年以後,被全額計提壞賬準備並進入清算程序的遠望通訊,作為固定披露對象,出現在遠望谷各年度、半年度報告中。

2015年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

雖然700萬元壞賬核銷發生在今年5月,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在2014年年報中,遠望谷已對遠望通訊的應收賬款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

6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的登記中發現,遠望通訊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納入原因為未按時提交各年的年度報告。而早在2015年5月,遠望通訊就已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

根據啟信寶資料顯示,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文書宣布,因深圳市遠望通訊器材有限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於2015年5月25日裁定宣告遠望通訊破產清算。

繼續向前追溯可以發現,遠望通訊經營不善的苗頭在2014年年初便開始顯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發現,早在2013年,包括王小寶在內共5人分別申請與遠望通訊進行勞動仲裁,經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後,遠望通訊並未按要求履行義務。

2014年年初,前述人員向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後經法院裁判,遠望通訊共被凍結、劃撥銀行存款超過10萬元。

除與員工陷入勞動糾紛仲裁,遠望通訊經營不善的征兆在其他方面亦有所體現。

根據(2013)深寶法公民初字第1975號民事判決書,陳國貞與遠望通訊有合作關系,陳國貞將車租給遠望通訊使用,由陳國貞駕駛,雙方約定:租車費用每月7000元,汽油費和路橋費、停車費由遠望通訊承擔。

但2013年1月~8月,遠望通訊除了支付汽油費、路橋費及停車費外,以資金困難為由,對車輛租金一直拖欠,車輛租金合計5.6萬元。

此外,2014~2015年,深圳市恒祥輝塗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富盈信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富河興包裝有限公司、深圳深滬標準件實業有限公司均先後與遠望通訊陷入買賣合同或租賃合同等糾紛當中。

現場走訪:與遠望谷分公司同一註冊地址

從成立起就獲得遠望谷厚愛與呵護的遠望通訊,與上市公司到底是什麽關系?

在5月份發布的壞賬核銷公告中,遠望谷表示,本次壞賬核銷不涉及公司關聯方,不存在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的情況。此外,在遠望谷歷史公告中,也宣稱遠望通訊為“非關聯方”。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兩家公司的關系可能並不一般。

工商資料顯示,遠望通訊法定代表人為楊江,股東則包括楊江、劉德平、王曉金、李立等合計13名自然人。其中,楊江持股59%,劉德平及王曉金分別持股10%,其余股東分別持股5%或以下。劉德平為該公司的監事。

在遠望通訊13名自然人股東中,劉德平及李立引起了記者的註意。

“劉德平”這個名字,出現在蘭州遠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州遠望信息)歷史股東名單中。

根據遠望谷2007年上市時的招股書披露,蘭州遠望信息為遠望谷控股子公司,其中,遠望谷持股98%,劉德平持股2%。直到2009年,遠望谷半年報依舊披露“劉德平”為蘭州遠望信息少數股東。

同時,遠望谷歷史公告中,曾出現“李立”的身影。遠望谷2011年6月發布對外投資公告,宣布受讓河南思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20%股權。根據該公告披露,河南思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股東分別為李欣、王衛平、李立三人,其中,李立持股比例為33.34%。

但記者未能進一步確認遠望谷招股書及投資公告中對應的劉德平、李立的身份。

除出現“同名”股東外,記者實地走訪也有新發現。

在企業工商資料中,遠望通訊的註冊地址為“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樓村社區牛根坳工業區1、2號”,巧合的是,遠望谷第二分公司的註冊地址也在此處。

工商資料顯示,遠望谷第二分公司早已註銷,其成立日期早於遠望通訊,為2008年9月24日,法定代表人為方小欣。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事主體信用信息平臺顯示,第二分公司年檢情況為:2008年度已年檢。

6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工商登記地址實地走訪發現,雖然遠望谷第二分公司已註銷,遠望通訊目前已經破產清算,但在註冊地址上,依然存在痕跡。

作為遠望通訊及遠望谷第二分公司的註冊地址,由於目前前者已經破產,後者已經註銷,故地圖導航上無法直接查詢到該地址,而在當地,也無人知曉“牛根坳工業區”在哪里,記者只能通過地圖導航附近企業,最終找到了這一註冊地址。

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公司招牌已被撕去並換上新公司名稱,但“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痕跡依然印在牛根坳工業區紅棕色的外墻上,在這幾個中文公司名稱下面,則是遠望谷的英文名稱“Inveng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中英文名稱之上,則是隱約藏在新“就位”公司招牌大字之下的遠望谷logo。

“這里就是牛根坳工業區。”盡管現場沒有任何標誌和指示,工業區門口一位保安如是告訴記者,“這里有一家叫遠望通訊的公司嗎?”記者問道,“沒有,沒聽說過。”保安如此回答。

“(遠望通訊)就叫遠望谷,當時在這里上班大概有80人,但和上市公司有沒有關系,這個我不知道了;當時拖欠了5個月房租,和所有員工的工資。”牛根坳工業區內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人士如此表示。據現場保衛人員透露,這名人士為工業區辦公樓的出租方。

牛根坳工業區門口一家小賣部老板則告訴記者,遠望通訊已於多年前倒閉,“早就倒閉了,至少兩年了,聽說是管理不行。”

該人士還表示,遠望通訊就是遠望谷的分公司,“是承包下來的。”但“承包”的說法未能得到進一步證實。

此外,記者在遠望谷股吧中發現,2013年10月,曾有投資者發布消息稱兩家企業存在混合經營情況,根據該投資者發布的現場照片,因為遠望通訊破產,當時有不少人前往遠望谷總部討要說法。但上述消息也未獲得上市公司回應。

6月23日、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通過電話、實地走訪聯系遠望谷董秘馬琳並試圖就上述問題進行采訪,但馬琳均表示自己正在開會,不方便接受采訪。26日下午,記者給遠望谷發去采訪郵件。

6月27日上午,記者多次嘗試電話聯系馬琳,但其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記者還多次致電遠望谷董秘辦,但采訪遭到拒絕,“你寫的這些問題,是在什麽地方查到的這些東西?”一名不願透露姓名、自稱來自遠望谷董秘辦的人士多次掛斷記者電話,並表示:“你想采訪,我們也有拒絕的權力,你不要再打電話過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保持對事件的進一步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05

遠望谷700萬元壞賬調查:“非關聯方”客戶與分公司註冊地址相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29/1122196.html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對深圳市遠望通訊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望通訊),遠望谷(002161,SZ)可謂大力扶持,呵護有加——成立當年,遠望通訊即接到來自遠望谷370萬元的采購預付款,未發貨便先拿到貨款,同年還以“賒賬”方式從遠望谷手中租賃設備。隨後幾年,遠望通訊以客戶及供應商雙重身份多次出現在遠望谷定期報告中。2014年,遠望通訊已露出經營不善的苗頭,但遠望谷對其依舊“大力支持”,最終形成700萬元應收賬款的壞賬,並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然而,對於遠望通訊,遠望谷公告稱其為“非關聯方”。世界上真有無緣無故的愛嗎,抑或上市公司是活雷鋒?隨著記者的調查走訪,真相呼之欲出。

成立當年收獲上市公司“先款後貨”訂單

堅持了3年,遠望谷終於確認700萬元的應收賬款壞賬已無法收回,並於5月底進行了核銷。

在壞賬核銷公告中,遠望谷稱,本次核銷的應收賬款,已經在以前年度全額計提壞賬準備,壞賬形成原因為欠款客戶破產清算,公司嘗試過多種渠道追收損失,確實無法收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遠望谷2016年年報中查詢發現,符合“破產清算”且單筆應收賬款為700萬元,並已全額計提壞賬準備的,只有遠望通訊。

工商資料顯示,遠望通訊成立於2010年1月,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其經營範圍包括通訊產品的研發;網絡櫃、通信機櫃、機箱、電池櫃、機櫃空調、室外一體化機櫃、通訊用配線設備、戶外設施、電源設備、控制設備的生產等。

參考遠望谷多年來公告及定期報告可以發現,這家成立於2010年年初的企業,從成立之初便頗為遠望谷所“喜愛”。成立當年,遠望通訊躋身遠望谷預付款金額第三名,其他應收款金額第一名。

遠望谷2010年半年報披露,該年度上半年預付款項金額第一名便是遠望通訊,這家剛成立的公司一舉拿到370萬元的采購預付金額,而截至當年6月底,遠望通訊的物料尚未供應。2010年年報顯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遠望谷對遠望通訊的預付賬款變為88.5萬元,未結算原因同樣為“材料尚未提供”。

事實上,這家新成立的企業,無論是作為采購商,還是作為供應商,都完全處於優勢地位——與上市公司合作,遠望通訊不僅是先收款後發貨,從上市公司手中租賃設備,也可以賒賬。

根據遠望谷2010年年報,截至當年年底,遠望谷因出租設備,對遠望通訊形成了188萬元的其他應收款,占其他應收款總額的27.99%。

一言以蔽之,遠望谷給了還處於搖籃里的遠望通訊“萬千寵愛”,又是“給”錢,又是“給”設備。

此後,遠望通訊相繼出現在遠望谷2011年、2013年半年報中。2011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遠望谷對遠望通訊出租設備應收租賃款提升至400萬元;2013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遠望谷對遠望通訊采購材料形成預付款,金額同樣為400萬元。

然而,到了2014年,遠望谷在年報中披露,望通訊已經進入清算程序,因此當年遠望谷對遠望通訊700萬元應收賬款進行100%壞賬計提。

2014年,遠望通訊究竟發生了什麽?我們已無法探知。2014年以後,被全額計提壞賬準備並進入清算程序的遠望通訊,作為固定披露對象,出現在遠望谷各年度、半年度報告中。

2015年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

雖然700萬元壞賬核銷發生在今年5月,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在2014年年報中,遠望谷已對遠望通訊的應收賬款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

6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的登記中發現,遠望通訊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納入原因為未按時提交各年的年度報告。而早在2015年5月,遠望通訊就已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

根據啟信寶資料顯示,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文書宣布,因深圳市遠望通訊器材有限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於2015年5月25日裁定宣告遠望通訊破產清算。

繼續向前追溯可以發現,遠望通訊經營不善的苗頭在2014年年初便開始顯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發現,早在2013年,包括王小寶在內共5人分別申請與遠望通訊進行勞動仲裁,經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後,遠望通訊並未按要求履行義務。

2014年年初,前述人員向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後經法院裁判,遠望通訊共被凍結、劃撥銀行存款超過10萬元。

除與員工陷入勞動糾紛仲裁,遠望通訊經營不善的征兆在其他方面亦有所體現。

根據(2013)深寶法公民初字第1975號民事判決書,陳國貞與遠望通訊有合作關系,陳國貞將車租給遠望通訊使用,由陳國貞駕駛,雙方約定:租車費用每月7000元,汽油費和路橋費、停車費由遠望通訊承擔。

但2013年1月~8月,遠望通訊除了支付汽油費、路橋費及停車費外,以資金困難為由,對車輛租金一直拖欠,車輛租金合計5.6萬元。

此外,2014~2015年,深圳市恒祥輝塗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富盈信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富河興包裝有限公司、深圳深滬標準件實業有限公司均先後與遠望通訊陷入買賣合同或租賃合同等糾紛當中。

現場走訪:與遠望谷分公司同一註冊地址

從成立起就獲得遠望谷厚愛與呵護的遠望通訊,與上市公司到底是什麽關系?

在5月份發布的壞賬核銷公告中,遠望谷表示,本次壞賬核銷不涉及公司關聯方,不存在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的情況。此外,在遠望谷歷史公告中,也宣稱遠望通訊為“非關聯方”。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兩家公司的關系可能並不一般。

工商資料顯示,遠望通訊法定代表人為楊江,股東則包括楊江、劉德平、王曉金、李立等合計13名自然人。其中,楊江持股59%,劉德平及王曉金分別持股10%,其余股東分別持股5%或以下。劉德平為該公司的監事。

在遠望通訊13名自然人股東中,劉德平及李立引起了記者的註意。

“劉德平”這個名字,出現在蘭州遠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州遠望信息)歷史股東名單中。

根據遠望谷2007年上市時的招股書披露,蘭州遠望信息為遠望谷控股子公司,其中,遠望谷持股98%,劉德平持股2%。直到2009年,遠望谷半年報依舊披露“劉德平”為蘭州遠望信息少數股東。

同時,遠望谷歷史公告中,曾出現“李立”的身影。遠望谷2011年6月發布對外投資公告,宣布受讓河南思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20%股權。根據該公告披露,河南思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股東分別為李欣、王衛平、李立三人,其中,李立持股比例為33.34%。

但記者未能進一步確認遠望谷招股書及投資公告中對應的劉德平、李立的身份。

除出現“同名”股東外,記者實地走訪也有新發現。

在企業工商資料中,遠望通訊的註冊地址為“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樓村社區牛根坳工業區1、2號”,巧合的是,遠望谷第二分公司的註冊地址也在此處。

工商資料顯示,遠望谷第二分公司早已註銷,其成立日期早於遠望通訊,為2008年9月24日,法定代表人為方小欣。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事主體信用信息平臺顯示,第二分公司年檢情況為:2008年度已年檢。

6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工商登記地址實地走訪發現,雖然遠望谷第二分公司已註銷,遠望通訊目前已經破產清算,但在註冊地址上,依然存在痕跡。

作為遠望通訊及遠望谷第二分公司的註冊地址,由於目前前者已經破產,後者已經註銷,故地圖導航上無法直接查詢到該地址,而在當地,也無人知曉“牛根坳工業區”在哪里,記者只能通過地圖導航附近企業,最終找到了這一註冊地址。

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公司招牌已被撕去並換上新公司名稱,但“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痕跡依然印在牛根坳工業區紅棕色的外墻上,在這幾個中文公司名稱下面,則是遠望谷的英文名稱“Inveng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中英文名稱之上,則是隱約藏在新“就位”公司招牌大字之下的遠望谷logo。

“這里就是牛根坳工業區。”盡管現場沒有任何標誌和指示,工業區門口一位保安如是告訴記者,“這里有一家叫遠望通訊的公司嗎?”記者問道,“沒有,沒聽說過。”保安如此回答。

“(遠望通訊)就叫遠望谷,當時在這里上班大概有80人,但和上市公司有沒有關系,這個我不知道了;當時拖欠了5個月房租,和所有員工的工資。”牛根坳工業區內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人士如此表示。據現場保衛人員透露,這名人士為工業區辦公樓的出租方。

牛根坳工業區門口一家小賣部老板則告訴記者,遠望通訊已於多年前倒閉,“早就倒閉了,至少兩年了,聽說是管理不行。”

該人士還表示,遠望通訊就是遠望谷的分公司,“是承包下來的。”但“承包”的說法未能得到進一步證實。

此外,記者在遠望谷股吧中發現,2013年10月,曾有投資者發布消息稱兩家企業存在混合經營情況,根據該投資者發布的現場照片,因為遠望通訊破產,當時有不少人前往遠望谷總部討要說法。但上述消息也未獲得上市公司回應。

6月23日、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通過電話、實地走訪聯系遠望谷董秘馬琳並試圖就上述問題進行采訪,但馬琳均表示自己正在開會,不方便接受采訪。26日下午,記者給遠望谷發去采訪郵件。

6月27日上午,記者多次嘗試電話聯系馬琳,但其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記者還多次致電遠望谷董秘辦,但采訪遭到拒絕,“你寫的這些問題,是在什麽地方查到的這些東西?”一名不願透露姓名、自稱來自遠望谷董秘辦的人士多次掛斷記者電話,並表示:“你想采訪,我們也有拒絕的權力,你不要再打電話過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保持對事件的進一步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06

指誤殺與危駕致他人死亡 刑罰相同 原審錯 釀6死司機免加監

1 : GS(14)@2011-01-13 23:01:13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d-923889?category=m
落馬洲6死車禍的肇事貨車司機承認6項誤殺罪,被判囚6年及吊銷牌照。上訴庭昨駁回律政司加刑申請,批評原審法官錯誤表示以本案案情,誤殺與危駕致他人死亡罪的刑罰一樣,令被告改變初衷認罪,只被判監6年,上訴庭認為罪成應判監9年,但因律政司無澄清錯誤,加刑申請屬原則犯錯,但頒令被告停牌8年;律政司回應已就事件發內部指引。
應囚9年 律政司無澄清
律政司發言人表示,將就事件採取積極措施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並已發內部指引提醒主控官作為秉行公義者,有責任確保法官在判刑時,知悉所有原則和情況。
律政司早前不滿6年的刑期不足以反映案件嚴重性,申請覆核刑期。上訴庭昨在判詞指,被告羅少權(41歲)面對6項誤殺罪及6項危險駕駛致他人死亡交替控罪,最初羅願意承認後者,但不被控方接納,堅持以誤殺罪起訴他。
原審法官開審當日於庭上表示,「無論承認前者或後者,判刑均一樣……兩罪的案情並無不同,如被告否認誤殺罪後,被裁定罪成,將失去刑期扣減」,案件押後40分鐘,被告承認6項誤殺罪。
上訴庭認為原審法官的說法出錯,雖然部分危駕致他人死亡案件的司機的行為罔顧人命,足以構成誤殺罪,但兩者罪責明顯不同,危駕致他人死亡與誤殺罪的最高刑罰分別是10年及終身監禁。
指屬酒徒 停牌延至8年
主控官當時默許原審法官說法,並無即時澄清錯誤感到遺憾,律政司卻申請加刑,上訴庭認為屬原則上錯誤,故拒絕其申請。
羅被判6年刑期,上訴庭認為過輕,以本案案情,被告明知需要駕駛,仍選擇不睡眠及通宵喝酒,甚至駕駛潛在危險較高的重型貨櫃車,案發後警方發現他說話含糊不清,駕駛行為顯然罔顧人命,難以明白他何以以為能避過誤殺罪成,即使承認誤殺罪,應判監9年。
原審法官錯誤認為被告重犯機會微,而僅吊銷其牌照,上訴庭反指被告是酒徒,有需要頒下較長的停牌令,故頒令停牌8年。
事發於08年農曆年廿八,被告酒醉下駕駛,最終打瞌睡失控,撞向載有5名紮鐵工人的的士,造成車上6人死亡。
上訴法庭副庭長:司徒敬、上訴庭法官:楊振權、袁家寧;案件編號:CAAR 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29

職場慧眼:他朝君體也相同

1 : GS(14)@2012-07-03 22:56: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03/164799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