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又一傳世經典 味皇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969


最新空運上市,在中國生產,再從英國進口至香港的舶來品--亞洲果葉

亞果係種柑公司,大慨和香港天線一樣成為傳世經典,記載於下一版的<<香港股史>>上吧

第二大股東超大袋就不再用擔心債務的問題了,仲可以玩好耐,一提大袋就想起老實商人鷹王先生,由於劇情虛構,在此就不作討論

講開種柑,我們食柑橘都是採肉而食,但有些品種的肉反而不重要,皮反而更受重視,名曰"陳皮",外國人唔識貨,將之當成垃圾禁上進口,陳皮只有中國 人先見價值,並視其為"生物資產"的無價寶,唐人眼裡出陳皮也,亞果種的柑橘,看起來很大很好食的樣子,剝皮食之,竟剝出沙田柚皮,果肉精緻,食之可惜

上市價51.25,似缺貨非常,學人買樓花咁,人人唯有買橙花,示範單橙的確精美,人皆啖之,豈料只買得一角,皆因切成十塊,眾人鼓譟,賣者辯曰:"標籤列明,本示範圖片為6月30日之圖,實物可能同圖片不符,購買時敬請注意"

又一消費者大意的案例,各位購買東西時請留意標籤內容及有效日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5

房产新政又一猛药:地产公司借壳被叫停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7/4MMDAwMDE4MDg4Mw.html


好一套密不透风的海陆空政策组合拳。

6月3日,国税总局公布《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对土地增值税预征率设定了下限。 这是五月以来,国税总局的第三条跟土地增值税有关的通知。

同时,自4月16日房产新政以来的50日里,证监会对地产公司的融资政策也在日益 收紧。不要说IPO和再融资,连并不涉及现金的借壳上市,也实质上被叫停。正在重组进程的上市公司和参与项目的券商人士,皆感觉到这一次政策的凌厉——重 组已经过会的拿不到批文,重组尚在申请的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那么,这一次的地产公司借壳暂停,又是对谁家公司影响最大呢?

“借 壳”被叫停

对于等待借壳上市的地产企业,时间仿佛凝固在2010年3月30日。

这一天,*ST科苑 (000979.SZ)正式更名为“中弘地产”。这标志着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借壳成功。它于2009年12月25日拿到重组的正式批文。

然 而这却是这一波地产政策收紧前的最后一张船票。其他排队等候借壳的地产公司,却陷入了漫长的等待期。

6月3日,一华东券商并购部人士告诉记 者:“现在地产公司借壳都停了。过会了的不给批文,而向证监会报的(地产借壳)项目,会里的人说不要报了。其实并购重组委通过,就表示证监会原则上同意, 证监会不给批文,是因为不愿违背当下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意图。”

4月19日出台的“国十条”中提到:“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 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在这一规定之下,申请再融资的地产企业 需要由国土资源部先审核,确认没有囤积土地等行为,证监会才可能放行。但申请借壳的地产公司,从目前来看,却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受阻。

借壳的 审批流程大抵如下:上市公司待股东大会通过后,将申报材料报到证监会,由证监会上市部预审;预审过关后,企业才能“上会”,即将材料上报给并购重组委;并 购重组委通过后,上市公司会公告“已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业内简称“过会了”;最后一步则是等待“批文”,如前述*ST科苑拿到的《关于核准安徽省科苑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证监许可[2009]1449号)。

S*ST兰光 (000981.SZ)的重组方为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其董秘李笛鸣告诉记者:“我们今年3月22日过会,本来差点就批下来了,但受国务院政策影 响。过会后,再没有说要补材料。”他表示,证监会没有要求公司补充国土部审批的材料。

*ST华源(600094.SH)欲注入由福州东福事 业发展有限公司控制的名城地产(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城地产”)。其证券事务代表迟志强则向记者承认:“过会后,证监会没要求我们补任何材料。四 月中下旬,要求重组方补过一次材料。”

随后,国金证券负责*ST华源重组项目的人士告诉记者:“四月中下旬证监会要求补的材料是重组公司 2009年的年报。而(证明重组方)没有囤积土地的材料,我们在申报时就递交给证监会了。我们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被卡住,因为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接到证监 会要我们补这方面的材料,没有接到证监会要求我们找国土部会签,证明我们没有囤积土地”。

另一些企业,则是卡在了预审环节。

ST 国祥的重组方为: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2月以来,ST国祥在公告上市重组进程时,内容都是:公司于2010年1月11日收到证监会的反馈意见通 知书,要求公司补充材料。公司已按通知书中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并于2010年1月29日将材料报送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受理部门。

某深圳 券商并购部人士指出:“这表示公司连预审都没通过。”和ST国祥有着共同命运的,还有ST商务(000863.SZ)、*ST嘉瑞 (000156.SZ)。

等待批文的煎熬

在等待批文的,除了S*ST兰光、*ST华源,还有 ST东源以及潜伏在ST东源的多家基金。

重组概念股素来是公募基金青睐的题材之一。从以往来看,地产公司借壳上市,多会承诺次年业绩,且基 本能达到。

S*ST兰光和*ST华源早被暂停上市,基金鞭长莫及。不过,基金不会错过ST东源。2009年6月30日,ST东源的十大流通 股东中只有一家基金;三个月后,便有六家基金成为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11月30日,ST东源的重组方案为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有基金此时获利离场,但又有 新的基金加入。基金一直盘踞着前十大股东。

金泰证券投资基金、海通-中行-富通银行已连续三次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据大智慧统计,从4月19日国十条出台至6月3日,ST东源跌幅 38.82%,资金净流出4237.26万元,仅占流通盘的1.81%。这意味着,还有多家基金仍在坚守。

一家券商投行部副总分析,这批借 壳的地产公司中,受政策影响最小的,还是这批已经过会的企业。这几家重组方要注入的资产评估也保守一点,房地产市场调整对他们影响不大。“政策一放开,它 们立刻就能拿到批文。”

待注入资产评估增值几何,往往与评估时间点的房价息息相关。2009年一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各地房价飞涨,有 些城市一年时间房价翻番。于是,评估时间点差大半年,也能决定资产评估保守与否。此外,房价亦决定着评估公司对注入资产营业收入预测情况,从而左右着重组 方承诺的预计业绩是否能达到。

已过会的三家公司S*ST兰光、*ST华源、ST东源,都是较早便开始申报,其资产评估点多在2009年一季 度或以前,那时的房价相对低,故待注入的资产增值幅度也相对保守。

以*ST华源待注入的名城地产为例。其资产评估时,公司预测,名城地产旗 下最主要的楼盘“东方名城”在2009年和2010年的售价分别为每平米7200元左右和接近7300元。根据搜房网数据,这一楼盘的最新均价为 11000元。

*ST华源的重组方在预案中承诺,如重组2009年12月31日前实施完毕,保证重组后的甲方2009年、2010年、 2011年三个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924.75万元、46,152.10万元和68490.75万元。

上 述国金证券人士告诉记者,“重组方的营业收入预测值高于承诺值,而实际值又高于预测值。重组方2009年的净利润,是超过(预案中的)承诺值的。”

无 独有偶。ST东源的重组方为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评估时间选在了2009年4月30日。其旗下一个重点楼盘“阳光小镇”,以2009年一季 度预售的价格作为参考,确定的估值为每平米5100元。根据搜房网数据,这一楼盘的最新均价为6800元。

虽然这几家公司前景看好,但批文 什么时候会到?无人能回答这一问题。

在等待批文的,远不止这些直接利益相关方,仍在走预审过程的地产公司亦翘首以待——过会的企业都不能借 壳,他们就更遥遥无期。还有更多ST公司公告重组的草案,重组方为期待借壳的地产公司。

等待因为不确定而变得漫长。于是,在券商之间,新的 说法流传开来——证监会在筹划新的房地产借壳上市可持续发展经营能力审核备忘录。比起2009年的版本,新的备忘录将对企业的市场地位、历史经营记录、资 本实力与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土地储备等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新版备忘录出台后,地产公司借壳会恢复进程。

6月2日,一家广东券商并购部人士 表示,那些卡在预审环节的重组方案,不完全是因为政策。他告诉记者:“上市部很注重看资产的评估值。评估值过高,会里肯定有意见。我们之前有一个项目预审 时,委员认为估值不合理,就直接质疑地产评估师。后来这个项目没通过。”

他告诉记者,在预审这一环节,一般是券商去2个人,其他中介机构去 1个代表。预审委员对哪些材料有疑问,就会直接质问提供材料的中介机构。

那些卡在预审环节的企业,由于申报时间比较晚,其评估基准日往往靠 后,比如*ST百科公告的预案中,评估基准日在2009年12月31日。

*ST百科的重组方为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都 集团”)。其旗下楼盘“阳光国际”“美域锦园”都为注入资产的增值做出了彪炳贡献。

这两个楼盘分别处在杭州和南京。*ST百科提供的评估书 显示,两个楼盘的均价,从2009年4月到12月,9个月的时间里涨了一倍。最终确定的评估价便与2009年12月的售价持平,分别为每平米21000元 和16300元(此为“美域锦园”一期的售价,二期估价为17000元)。

搜房网显示,这两个楼盘的最新售价分别为23000元和 19000元。其均价还是高于评估书中的估价。

但是,种种地产政策出台后,杭州和南京的房价是否还能维持这样的高价?就算价格不动,那还能 卖出2009年那样的销量吗?像宋都集团这样,以楼市最高点的价格来评估待注入资产,并借壳上市,在目前的政策导向下,恐怕殊为不易。

*ST 百科证券事务代表龚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重组一事不愿多说,只表示在等证监会答复。记者接下来两次打他手机,他均表示在开会不方便接受采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3

互聯網創業市場的又一次熱潮or泡沫?

http://news.imeigu.com/a/1311578674209.html

從1998互聯網的創業熱潮開始、到中間的泡沫、再到目前的走向成熟,成功領航的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四大門戶網站,讓後來的創業者們對門戶類網 站的創業望塵卻步——在分眾化、碎片化的時代,也許人們需要的是更細分、更小眾化的內容。而當這類小眾化、細分類的市場再次趨於飽和之時,互聯網的走嚮應 該是哪裡?

唯一的答案在市場。

當2011年初,IT圈最熱的創業話題從盛大「跳槽」的許朝軍創辦點點網、騰訊創辦微信,到小 米科技模仿微信創辦的米聊,再到盛大的推他,我們看到,互聯網的再一次創業熱潮奔湧而來。這一次,創業者們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市場:SNS。從那位含著金 湯匙出身的許朝軍帶領點點網迅速佔領、爭奪SNS市場開始,米聊和微信同類化產品也開始殘酷的廝殺,我們看到,SNS市場的競爭愈來愈激烈。

那麼,SNS這塊「肥水之田」未來走向如何?它的前景又在哪裡?會否出現類似98年的那場泡沫危機?

其 實完全不必擔憂。從市場上最新出現的SNS軟件——「在這兒」,我們可以看出,這一輪的互聯網創業,從創業之初就開始走市場細分的道路,不同的SNS軟 件,借助移動互聯網目前的熱潮,在走不同的戰略。拿「在這兒」為例,它繞開米聊、微信、推他的「上傳照片、撰寫文章、分享音樂、視頻……」的路子,獨闢蹊 徑,看中了線下社交活動這塊市場,以地理位置、人脈為出發點,用「線上軟件為線下活動提供更多便捷」的理念去開拓「活動」這塊潛力無窮的市場。

俗語說的好,一件事情做的成功與否,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方向。方向對了,後面的努力、付出才會得到更多回報。

這 一輪的SNS市場創業熱潮,目前的風雲人物要數點點網的許朝軍最為搶眼,畢竟是含著金湯匙出來創業的,跟名人效應一個道理。而蓄勢待發的「在這兒」,其 CEO熊尚文(Robert),雖然較為低調,但含金量其實一點不遜於許朝軍。據瞭解,熊尚文(Robert)畢業於斯坦福大學MBA,同時擁有計算機科 學學士的教育背景。2002年至2007年,曾任職於國際戰略諮詢集團魔立特, 5年內在12個不同的國家參與並管理了跨十幾個行業的20幾個項目。其接觸面、管理經驗都極為豐富。創辦「在這兒」,熊尚文有他不同的視野:「目前國內、 國際市場上,類似於『在這兒』功能的手機應用軟件微乎其微,我們專注於為線下活動提供更多便捷,相信這個市場的前景會很廣闊。」

不同類型的軟件,不同的受眾群,不同的市場戰略。SNS軟件的這一仗,誰會是最後的贏家?我們等待市場的檢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5

政府制定規則牛步 農民與產業開發雙輸 竹北「璞玉計畫」 又一政策犧牲品?

2011-9-29  TWM




﹁璞玉計畫﹂過程歷經十一年,至今卻還懸宕未決,該開發的未開發,該保護的也未能妥善保護,演變至今成為雙輸的局面,政府實在難辭其咎。

撰文‧燕珍宜

日前,總統馬英九前往新竹生醫園區剪綵,兩派民眾聚集示威,支持與反對各據一方,為的是新竹縣竹北地區、緊鄰新竹高鐵站的都市開發計畫──「台灣知識經濟 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俗稱「璞玉計畫」)。

位於新竹高鐵站附近的「璞玉田」,是傳統客家農民的聚集地。整個璞玉計畫,涵蓋面積高達四四七公頃的非都市用地,其中私人土地三八二.五公頃,占八成五以 上,牽涉二千三百多戶、超過八千多位居民受到影響。但當地三千多位農民居然多數支持璞玉計畫,與大埔農民誓死反對很不一樣。

二○○九年璞玉計畫委託政大民調中心抽樣調查,有九○%地主支持;去年縣府重做意願調查,也有八一%地主繳回區段徵收同意書,支持比率均跨越都更門檻。

農民未被保護

多數地主同意 卻遲未執行灌溉水渠邊,一位戴著斗笠、正在清洗著剛採收的韭菜農郭中天解釋,「種田是辛苦而沒有前途的行業,一年辛苦的結果,收入只有十幾萬元而已,怎麼 養活一家子,太辛苦了。」因此,許多已無力耕種的老農只有選擇休耕一途。

務農難以為生,而璞玉計畫採「區段徵收」方式進行,與「一般徵收」政府只補償地主現金不同,「區段徵收」地主可以領取約四成左右的抵價地。璞玉計畫的推 動,雖然尚未定案,但田中處處可見﹁一坪六萬元以上﹂的出售招牌。不過,這地區農地公告現值一坪只有四千五百元。

農民土地被徵收後的利益有多驚人?一甲地約二九三四坪,如果一坪賣六萬元,那就是一億七千六百多萬元,就算徵收之後只能領取四成土地,也有七千多萬元。因 此,七十二歲的老農民呂芳德才會在璞玉計畫的說明會上激動地說,「為了後代的子孫,我一定要璞玉計畫實現、能夠徵收。」姑且不論農地如何被哄抬,同為新竹 高鐵站附近的「竹北縣治三期區段徵收配餘地」公開標售案,新竹縣地政處處長鄭福生表示,日前已標出一坪八十萬元天價。

大部分農民地主贊成璞玉計畫,理由昭然若揭,因為農民地主是受益者。璞玉計畫前召集人、交通大學教授林健正解釋,區段徵收與一般徵收不同,區段徵收對地主 有利,而居民會全力抗爭,主要是為了爭取提高抵價地的價值。

事實上,反對璞玉計畫者有四:一、佃農,地不是自己的,徵收後,什麼都得不到。二、有屋無地者,只有地上建築物權,只能得到建築物補償金。三、純一般住 戶,只有小透天或是公寓,如果徵收後,配回的土地不夠蓋房子。四、非法經營的工廠,工廠得關門,並得不到任何補償。

因受苗栗大埔怪手強硬徵收農田事件影響,政府對於徵收農地更為謹慎。新竹縣縣長邱鏡淳表示,現階段正努力整合反對意見,對璞玉計畫的弱勢者也有安置方案, 將佃農和有屋無地者列為安置對象,必要時興建社會住宅支應。至於想要繼續務農者,縣府也設置農業專區,縣政府並於今年進行農民務農意願調查,結果只有一人 有意願,申請面積為○.九一平方公尺。

事實上,歷時十一年的璞玉計畫,早在二○○九年底內政部營建署大會就已經原則通過。但因局部調整計畫位址,因此又辦理公開展覽、說明會,並經新竹縣都市計 畫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璞玉計畫促進會理事長曾金榮表示,「目前大家提出的都是舊陳情意見,既然內政部大會已經決議通過,舊的陳情意見就不應該再舊調重 彈。但是,政府卻在沒有新的陳情意見下,擅自又重回到專案小組會議,重新來過,完全無視之前大會的決議。」

產業未被保護

開發案通過 卻有泡沫疑慮反對璞玉計畫者,除了主張農地徵收傷害農民權益外,更質疑竹北產業開發的泡沫危機。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世新大學社研所副教授蔡培慧表示,「這些年來,全台灣到處都在搞『科學園區』,但卻一個接著一個變泡沫,竹北的未來,是不是像政客所 畫出來的那麼美麗?誰也不知道。」實地走訪新竹高鐵站,步出場站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現代感十足的高大建築。高鐵通車後,半小時車程讓新竹成為大台北的 一日生活圈。可是,轉個彎,不過短短三分鐘車程,就如同進入時光隧道回到幾十年前,放眼望去有老屋、低層住宅,稻田中矗立著工廠。

林健正表示,緊鄰新竹高鐵站的農業特定區,住宅、工廠交錯在農田裡,生活、工業與農業相互干擾,汙水排放汙染農田,已面臨都市嚴重失序與快速發展的壓力。

事實上,竹北市是台灣少數人口正成長的城市,在過去十年內,竹北每年增加五千人,預計十年內可達二十萬人口的規模。新竹高鐵場站周邊的「非都市土地」,正 面臨人口成長壓力,處於待開發城市經常面臨的尷尬期。

曾參與新市鎮開發案的中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明則點出問題癥結:當老農逐漸凋零,緊鄰都會的周邊還有多少願意從事農作的人口?如果要繼續維持農業用途,又該 如何防止濫建、搶建以及違規使用,以維持名副其實的農業用途?

農村悲歌,與其說是建商、地方政府掠奪良田,還不如說是農委會遲遲未制訂遊戲規則,謹慎評估台灣所需要的農產數量、種類,指定最低必須保留的「良田」面 積,如同國家公園一般,不允許開發他用,才能避免良田不斷變成工業區、科學園區和綜合開發區。

璞玉計畫經新竹縣政府、交通大學與台大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規畫,並由行政院核定為國家重大建設計畫,歷經十一年,至今卻還懸宕未決。該開發的未開發, 該保護的也未能妥善保護,成為雙輸的局面,政府實在難辭其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6

好價值:又一畫 好價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de8050102dvqy.html

1,在一個團隊,總是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愛好的人按照一定的組織架構生存在一起,才能相互得到幫助以及補償。哪怕是性別也是這樣,在一堆如花似玉的女人之間,她們的心中瞭然凡塵事,卻沒有男人來做調劑與補償。所以,這樣的團隊,只要即使出現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男人,這個蝴蝶效應的傳遞,足以導致整個團隊的毀滅性崩潰。武功再高強,那也只是硬實力。這個世界,終究是軟實力的天下,那才是核心競爭力;

2,人的思維結構是這樣的,基於自己已有的現實能力,然後再反饋到思維,形成意識,再輸出行為,這是一個「因為......所以......」的思維。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處,都有一個比意識強大1000倍,10000倍的力量,那就是潛意識。所以,很多事可以這樣做的:「所以......因為......」墨菲教授的《潛意識的力量》,朱公子、牡丹都做到了;

3,MBA的組織行為學中,團隊的領導有4+(2*0.5)個權力。電影中,領導手中會拿一些像征權力的玩意。手中的法杖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是法定權、組織權、懲罰權;在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就是專業權,模範權,獎勵權。於是,這個團隊都高度攸關於領導的心情,這樣的下屬很難做啊。畢竟,領導的法杖上開桃花的時機那是千年等一會啊;何況,她一開桃花,就關了別人的桃花。

關於《畫壁》,大致就是這樣。

至於《畫壁》的情節,無新意;畫面;無新意;演技;無新意;隨後是N個無新意。畢竟,前面《畫皮》畫了一下,那是一場偉大的愛情。這又一畫,不好畫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2

一眨眼又一年 一只牛的投資日記

http://feigan.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25.html

2011年就快結束了﹐光陰似箭啊﹗一眨眼又一年。
充實學問﹐發掘能力﹐努力磨煉﹐回顧改善﹐堅定實行﹐不負人生。


我本身的投資經歷不長﹐從2009年才開始認真的思考對我有利的投資方法。至今﹐我認為Graham教導的證券分析﹐是我最能夠接受的投資方法﹐是所有一切的基礎。我非常幸運﹐能夠發覺自己投資信念的基石

B Graham﹕
The investor should know about these possibilities and should be prepared for them both financi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The investor and market fluctuations pg 94)

我本身就體會了。

我是在8-9月的時候﹐減少股票組合﹐提高定息組合。
老實說並非是有計劃的行為﹐而是被驚嚇的撤退。
總而言之﹐是我的心態不堅強。
我認為﹐主要的問題出在“怕”﹐

  • 怕得到的股息不能彌補資本的損失﹐
  • 怕明年的股息不穩定
  • 穩定+某個數量的股息對我太重要了
  • 怕損失

financi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我認為﹐我的投資策略有了弱點﹐所以才會恐懼叢生。

唯有克服以上問題﹐投資策略才能持續實行﹐才不會朝令暮改。搖擺不定的立場﹐是沒有好下場的。

我 認為股票+債券的這方法對穩定+某個數量的股息有莫大的幫助。雖然我的財力小﹐無法購入債券。但是﹐我認為REIT是很好的代替。2010年 ﹐我擁有莫大的幸運﹐能夠以REIT作為嘗試﹐並且得到滿意的成績。所以建立了信心﹐並且在今年增加分配比率﹐實行穩定+某個數量的股息。我太幸運了 ﹐能夠克服這問題。

我怕損失﹐怕退休養老用的資本毀滅﹐所以患得患失﹐沽賣止蝕﹐迷于等待﹐錯過反彈﹐不甘心而買入。長久下去﹐恐怕虧損 居多。我買入的股票﹐付出的代價雖然不高﹐甚至肯定是便宜貨。很顯然的﹐在大幅度的跌市﹐我仍然生恐懼心。痛定思痛﹐我認為以便宜的價格買入股票﹐仍然 不 足于建立有益的信心。我認為﹐信心源自﹕

  1. 不管環境多麼困難﹐這家企業終究會排除萬難﹐雖然虧損一時﹐未來將獲得更多更多的盈利﹐這意味著它的競爭能力比以前更大。環境雖然多變化﹐這家企業的核心業務越來越出色
  2. 大 幅度的跌市﹐它的股價難免下跌。可是﹐只要稍微回升﹐它的股價馬上回升。如果股市已經回升﹐這家企業的市值仍然低糜不振﹐仍然大幅度拆讓“內在價值”﹐這 將令 我懷疑這家企業是否隱藏了我不知道的弱點﹐這是多麼的令人氣餒的事。懷疑和氣餒﹐是信心的敵人。理論上﹐低糜不振的股價﹐我們可以買入更多的權益。但是我 寧 願﹐在悲觀時候看到低糜不振的股價﹐樂觀時候看到昂貴熱門的股價。因為我在悲觀時候已經買足了貨並且忍受仍然下跌的痛苦﹐所以我希望樂觀剛開始就能看到股 價回升﹐並且超越大市。這樣我會認為這家企業是對的﹐我的分析是正確的。鼓勵和成績是信心之友。

第一點說明這家企業擁有出色的競 爭力﹐價值逐漸增加 ﹐ 是因為盈利逐漸增加。絕對不是盈利長遠看來會衰退﹐所以市值大幅度的縮小﹐造成價值暫時高于市值。我應該避免價值暫時高于市值﹐過後因為盈利長遠衰退﹐價 值和市值一起下跌的企業。反而﹐市值暫時少許高于價值的企業﹐如果經營妥當而盈利年年增加﹐價值和市值是能年年增加。

第二點說明它本來就是出色的企業﹐市場很快就知道它很值錢﹐甚至對它付出更高的價格。

投 資在擁有以上兩點特色的企業﹐自然信心滿滿﹐克服怕損失的心理﹐才能福星高照﹐財源廣進。所以我專著在能力以內﹐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的股票﹐而且是 行業中10強以內的公司。我稱它們為對的企業﹕業績持續優秀﹐市場強大﹐並且由一批能力非凡﹑能夠為股東利益著想的管理層經營的大公司。只要優秀公司的價 值在不斷增長﹐就會使其股價不斷上漲

雖然我的投資策略似乎改變巨大﹐其實不然。我仍然堅守先了解價值和價格的分別﹐只是更嚴格的選擇對象。後宮佳麗雖然壯觀﹐大多數是有難各自飛﹐不如賢妻可靠能依賴。

我除了注重quantity approach﹐也注重quality approach﹕
excellent business and outstanding manager

我個人認為﹐費雪(Philip Fisher)'s Common Stock with Uncommon Profit 最適合補充Graham的quality approach的不足。

我會持續發展穩定+某個數量的股息。股息可以說是我們的“float”﹐只要數目已經足夠﹐就能佔據不可勝的位置﹐等待敵人出現可勝的訊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9

巴菲特的午餐:又一次完美的事件營銷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6/1816090.html
2012年的巴菲特午餐繼續拍出天價,345.6789萬美元的價格又一次打破紀錄。回望之前的競拍價,會發現:2007年之前一直在61萬美元以下,2008年直接飆升到210萬美元,之後也基本停留在這個量級,短短一年間增長超過2倍!

這是為什麼?

自從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巴菲特午餐就呈現出了一個新的狀況,即經濟越蕭條,其價格越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們對辦企業越來越沒興趣,對實體經濟越來越失望,都想著通過投資賺大錢的心理在巴菲特午餐的競拍上表露無遺——除去匿名者外,只有2004年的競得者賈森·朱從事實體行業,其餘均為證券行業人員,從2008年到2011年,連續四個競得者都在投資行業。

先擱置上述觀點不談,透過現象看本質,巴菲特的午餐其實是一次完美的事件營銷——奧秘在於巴菲特午餐有四大定律。

定律一:品牌化生存

巴菲特午餐是世界上最貴的午餐。午餐就餐點是史密斯和沃倫斯基牛排館,最貴的菜是59美元的澳洲龍蝦,而巴菲特自己的午餐則非常簡單,總價不過100美元。拍賣獲勝者可帶7名朋友和巴菲特共進晚餐,不超過9人的用餐費用不會超過1000美元。

吃什麼不重要,和誰吃才最重要。巴菲特貴為「股神」、世界首富,與其共進晚餐,對個人品牌提升必然助力不小。

事件營銷的真諦在於「你和誰在一起」。

服裝零售店為什麼要擺上一輛寶馬?因為寶馬能提升店子的檔次。同樣,和巴菲特在一起,品牌形象必然會得到極大提升。

定律二:品牌在於堅持

與如今的天價相比,最初幾次的巴菲特午餐可以用「慘淡」來形容。起拍價是2.5萬美元,而前三次的競得價都沒有超過2.5萬美元,2001年甚至跌破起拍價,只有1.8萬美元,競得者甚至「不好意思」公佈姓名!

如此慘淡,巴菲特定然臉上無光,但巴菲特深諳貴在堅持,股票如此,午餐也是如此。

巴菲特成為「股神」就緣於堅持,低價買進,堅持幾十年不出手,直至高價。

堅持讓巴菲特午餐從1.8萬美元漲到如今的345萬美元,堅持讓巴菲特一度成為世界首富。

同樣,品牌貴在堅持,品牌塑造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長久的堅持才是成功的王道,或許這是巴菲特午餐送給世界最寶貴的財富。

定律三:營銷在於製造稀缺

既然巴菲特的午餐如此值錢,為什麼不每年進行2次、3次,甚至成為「月度午餐」?

營銷在於製造稀缺,一年一次,正是這種稀缺讓人們趨之若鶩。如果每個月舉行一次,每個人都能入席巴菲特的餐桌,巴菲特午餐的價值又在哪裡?

同樣,82歲的高齡、患有癌症也加劇了這一稀缺,誰又能保證這不是最後的「巴菲特午餐」?

當然,這些天才們非常懂得利用這份稀缺。

2008年,趙丹陽以創紀錄的210萬美元競得巴菲特午餐,就餐時他向巴菲特推薦了「物美商業」,該股票也應聲大漲,不足一週,趙丹陽就大賺1.56億港元,211萬美元(約1630萬港元)的午餐競拍價真可謂九牛一毛!

憑藉巴菲特午餐的賺錢不足為奇,甚至有人借此求職!

特德·韋施勒於2010年和2011年兩次共超過500萬美元的價格競得兩次午餐機會。憑藉著兩次就餐機會,韋施勒進入了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負責掌管超過1100億美元的投資。

定律四:「懸念」為營銷製造話題

為什麼巴菲特午餐能成為熱門話題,因為其中充滿了懸念、傳言、玄機。

經過6天競標,巴菲特午餐塵埃落定,一如全球經濟般寒冷,此次競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直至最後一天,競標價也只勉強從51萬美元漲至100萬,打破原有紀錄幾無可能。

人們紛紛預測這可能是「最後的巴菲特午餐」,可弔詭的是,就在拍賣的最後1小時,三位鐵桿粉絲橫空出世,以345.6789萬美元拍得此次就餐資格,較去年創紀錄的262.64萬美元增長31%。

短短1個小時的爆發讓人不得不猜測其中的微妙之處,同時345.6789這個「連號」是不是中國人所為?因為這非常符合中國人的習慣。懸念與傳言讓巴菲特午餐更加令人津津樂道。

(作者為知名品牌戰略專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7

又一警告: 彩娛集團(8022,前雅高控股)歸入華匯陣營

2012年5月23日,彩娛集團(8022,前雅高控股)配售65,647,113股,每股12仙。十餘日後,又進行2供1,發行不多於197,541,341股,,兩次均為民豐證券處理。

民豐證券在2008年成立,前身為寶聯證券、王朝證券。在2011年,獲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收購,成為其附屬證券行,變為現時的名稱。另外民豐證券位於香港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16樓,加深其華匯系的背景,可謂此公司亦已成為華匯系一員。

彩娛集團前身屬太陽系,它的資料可參考三文魚財記。由於其財務問題,故被迫退出此公司。

此為華匯系控制的第22家(或以上)公司。其餘有關係的21家公司(或以上)包括包括佳訊控股(30)、海王集團(70,前德智發展、駿雷國際)、馬斯葛集團(136)、威利國際 (273,前稱怡南、華匯控股、互聯控股)、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三龍集團(329,前金龍集團、如煙控股)、漢基控股(412,前東峻、大雄科技)、昊天能源(474,前永保時)、寶源控股(692,前正興)、和記行(720)、福方集團 (885)、萊福資本(901)、合一投資(913)、德發集團(928)、中國環保能源(986,前南興集團)、麗盛集團(1004)、首都創投(2324,前中國北企投資、德泰中華投資)、朗力福集團(8037)、大地資源控股(8116)、科地農業(8153,前智庫科技、中國3C集團)、匯創控股(8202)等,其往績劣不可聞,建議大家小心迴避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1

又一傳媒肥佬搞對抗

2012-8-16  NM



創刊一年即被大陸封殺的網上時事雜誌《陽光時務》,和《壹週刊》一樣都有個又肥又大聲的老闆。他們那個肥佬叫陳平,戴金絲眼鏡、又圓又矮、陸軍裝、上海人。陳平每朝從陽明山莊的家出發,戴上價值十萬元的瑞士IWC手錶、配搭幾嚿水的加大碼雜嘜恤衫西褲、駕著他逾百萬元的LS 600來到柴灣工業區大本營。他那五音不全的嘶啞聲帶,經常噴出一句話:「香港的媒體只懂八卦,不識中國大陸,不懂改革。」說罷就將手機裡胡耀邦兒子胡德華的聯絡,交予身邊年輕記者寫出獨家專訪。不單談胡耀邦,《陽光時務》聘請的一班內地記者可以談六四、李旺陽,又可以調查內地黑監獄,更可以批評香港洗腦教育。陳平話:「無問題,做媒體要講真話、搞改革。」這個口口聲聲要講真話的傳媒老闆,卻一直叫人看不穿他的真正底細,而且在傳媒吹淡風時入場,將神秘掙來的大疊銀紙燒掉,外界不禁揣測他搞對抗的背後用意。

陳平這個傳媒老闆放手讓記者做新聞之餘,當他知悉中共官場的風吹草動,總忍不住開聲叫記者追蹤。近日,他下令做一個「習近平專輯」配合十八大出爐,背後有陳平的線人報料,「我的線人,都是我昔日當官的老朋友。」他為新聞出錢又出計,招攬多名敢言的內地記者,包括多名前南方報系下馬悍將,最新加盟的是前《南方都市報》總編輯程益中,他於上週起出任陽光媒體總裁。陽光媒體包括衞星電視、紀錄片攝製隊及電子雜誌《陽光時務》,雜誌創刊一年因率先披露烏坎抗爭、深入報導陳光誠逃離山東、內地黑監獄調查等長篇,加上得到「達明一派」黃耀明力撐兩岸社運音樂專欄,成為網民焦點,facebook頁面有逾七千八百個like,聲稱每期平均有二萬人從iTunes下載購入。雜誌即將改為每週出版,並印紙版。

以《陽光時務》每期售十五元推算,這只供網上閱讀的電子雜誌月入約三十萬。假設九名記者每人平均月薪二萬元,單是人工開支已達十八萬,還未計租金燈油火蠟及網站運作,創刊至今也無廣告,全靠陳平揼水,他也承認:「成個集團,到今天仍在賠錢。」一共賠了幾多?他卻賣關子:「我不知道。」陳平對數字很敏感,一切關於錢的問題他都迴避,一係唔知一係唔答。他的身家、投資陽光媒體掙蝕幾多、世界各地有何資產通通封口。「我不能講,答了你,中共就起清我了。」

趙紫陽派系

五十七歲的陳平本是學者,文革後,獲分配到上海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任職,當時正值思想解放春天,鄧小平一九七八年拍板改革開放,讓趙紫陽主持「三所一會」進行研究,陳平加入其中「一所」中信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農村經濟,因而被視為「趙紫陽班底」的改革派系。(其餘二所一會為: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國務院農研中心發展研究所、北京青年經濟學會。)八四年,當時二十九歲的陳平與他志同道合的改革派青年,組織著名腦震盪大會「莫干山會議」,有份參加的包括當今中共高官副總理王岐山、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長周其仁等,陳平與他們的交情源於此。王岐山十八大料入局,「他是我多年的老友。」陳平說時笑得燦爛。八九民運時,本在安徽阜陽做研究的陳平,回到老家上海簽名支持以上海為總部的《世界經濟導報》,那是改革開放之初的敢言旗手,又支持高自聯學生反對戒嚴。「我本買了機票,六月四日由上海到北京,但槍聲之後就開始四處闖蕩。」「趙紫陽派系」在六四後四分五裂,「三所關了,我的所長(華棣)、另一所長陳一諮等人都跑到美國。他們因為怕,但我覺得沒什麼好怕。」

還怕什麼?

陳平自幼膽生毛。他本姓張,父親張瓊是軍官,五十年代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做研究。陳平年幼時,父親被派到蘇聯列寧格勒軍事學院學習,卻一直沒回家,「人家都說,我父親是『蘇修叛徒』,我就改跟母親姓陳。」父親的離開令他童年反叛,初中時正值文革,陳平讀畢父親留下的馬克思著作,洞悉毛澤東的一套是「偽馬克思」,「馬克思說農民是落後階級,但毛澤東卻叫人下鄉,這是什麼道理?」十二歲的他就天不怕地不怕,文革時公開大罵毛澤東是帝王暴君、組織「少年飛虎團」晚上偷偷拆走播放毛主席最高指示的大喇叭、又在學校把《毛語錄》扔到地上。「我因此被人打過好多次,活生生的抓著,用棍打同腳踢,全身是血。」他不甘心嘴巴不能講真話,卻一次又一次被抓、被打、被關,加上他是「蘇修叛徒」的兒子,打得更厲害。母親唯有帶著他逃離上海,到西安、又去過蕪湖。「文革我經歷過,相比之下,六四我根本沒做什麼,下場怎會苦得過文革?」

「我們經歷過文革的這代人,理想破滅、生活艱難,腦海催生新的理想主義。」一九七六年周恩來逝世觸發的天安門運動,他也有遊行示威批毛,兩年後因運動平反他才獲聘到研究所工作。陳平當官後不忘尋父,原來,其父當年在蘇聯講了些批評反右運動的言論,被蘇共錄了音,威脅留低「協助軍事研究」,也從此在當地再婚落地生根。相隔廿八年,陳平找得父親地址,到蘇聯探望才知悉真相,於是拉著爸爸的手走入中國大使館,讓父親恢復中國國籍。「我和父親性格一樣,都愛批評。」他自問膽識過人,比起童年經歷的種種,六四下馬只是人生中一件小事。因此,六四後公安摸上門要陳平簽悔過書,他誓死不簽;出入被盯,他話之你。

六四後下海

六四槍聲後,陳平對中共更加死心,於是決定下海全心掙錢過活。他想到全世界哪兒最亂就最有機會,腦海出現兩個地名——中國、緬甸。他跑到雲南接壤邊境,將緬甸的珠寶和木材原料偷運到中國再經香港轉口。「當時緬甸內戰,邊境出貨無人理,我不怕死。」他一年極速掙得「第一桶金」三百萬人民幣,被叛軍抓住時就用錢來贖命,「我用錢做柚木地板加工,但很快蝕光。」陳平的第二桶金又是遇著時代巨變,趁東歐共產政權倒下,將大量衫褲鞋襪、電器日用品從大陸和香港運到昔日封閉的鐵幕國家出售,「我走遍東歐,由擺地攤做起,結織商戶後做批發,不到一年已掙得八百萬人民幣。」 他做生意沒有地域限制,「六四後,跑來跑去反而安全。一年後,我申請出國到香港、東南亞、歐美,很快獲批,共產黨恨不得我快走吧。」

陳平夫子自道的第一、二桶金,記者無從查證,而他現時的旗艦集團泰德,早於九二年在港註冊,現在既涉足教育產品,代理美國托福和GRE的考試教材、又做DVD9的生產線、在東南亞及中東投資煤、油、農產品、地產等,十隻手指也數不清。要陳平逐一說清各公司投資額、具體交易,他又再拋出中共原因耍手擰頭。記者查得到的,是他持股三成的公司Bright Eagle Enterprises,位於巴基斯坦發電站項目,今年四月獲亞太策略投資(Asia-Pacific Strategic Investments)以四億五千萬美元收購,其公司的大股東是巴基斯坦金融大亨奇思提(Shaheryar Chishty)。他始終不能令記者知道細節而信服他的發達之路,而他其實也不在乎,只笑說:「八十年代我在大陸研究經濟。到今天,我仍是個非常懂得投資的人。」

借殼上市洗濕頭

二○○○年,內地名女主持楊瀾與丈夫吳征搞陽光衞視,並借殼良記集團(307)上市。但陽光連年虧損,夫婦更被踢爆作大學歷,拖垮股價大插水。○三年,楊瀾夫婦引入星美集團及《成報》老闆覃輝為陽光衞視大股東,但後來覃輝捲入貪污案被捕,二人於是再找來陳平這條大水喉注資,欲藉機甩身。○四年九月,陳平將泰德旗下的英語課程業務,作價四千四百萬,換取陽光衞視(當時已改名為陽光體育媒體)的兩成四控制性股權。陳平聲稱:「我是透過徐小明認識楊瀾、吳征,和他們並不相熟。○四年兩人來找我,說『307是隻很乾淨的殼』遊說我注資,我當時想買隻殼,留作日後用,於是入股。」陳平稱,當上大股東後才發現大堆蘇州屎,陽光衞視債主紛紛現身向他追數,「我買時,無人告訴我有幾千萬債跟身。」楊、吳兩人終在○九年離場,不再與陽光媒體有關係。「洗濕了頭,就唯有做。說實在,我很喜歡做媒體,別人把錢花在名牌手袋,我就用來搞電視雜誌,我不介意用其他地方掙來的錢補貼。」去年三月十日,307的股價較半個月前炒高一倍,陳平在當日宣佈把持有307全數一億股賣出,賣價沒公佈。若以當日收市價每股六元二角計算,他因而錄得近七億元進賬,比起當日投資額,翻了幾番。之後,陽光媒體便不在上市版圖。

還看兩年後

陳平接手陽光衞視後即進行改革,○九年找來賀衞方、章詒和等內地敢言文人,深入分析蘇聯解體、中國法治及政改議題,陳平亦粉墨登場。同年十一月的一集談論《政改的根本問題在執政黨》,一週後大陸觀眾再無法收看陽光衞視,至今仍然被禁。衞視無法在大陸入屋,陳平將他的媒體王國基地轉到香港,以海外華人為目標,拍攝深度紀錄片探討汶川地震、烏坎抗爭,在香港及海外銷售。《陽光時務》在內地亦不能下載閱讀,對象同樣只能是海外華人。《陽光時務》的內地記者入職後,老家的父母不時有國安上門問好。每當出入過關,行李又被搜得一乾二淨。他們的微博都被剷除,雜誌主編、前《南都》副總編長平,由於不獲港府按輸入人才計劃批准來港而改往德國,至今仍留在當地等候香港簽證。記者每天怕踏地雷,但陳平卻氣定神閒,自如穿梭中港及世界各國,「我只有中國護照和香港身份證,沒其他國籍。」陳平之所以吃得開能邊言論踩界、邊遊走官場商賈,與他的後台有莫大關連。

他將改革掛在口邊,令人回想他是趙紫陽改革派系出身,「我原本就不是一個商人,掙錢可不是我人生的唯一目的。」燒銀紙如無底深潭,他做傳媒難道有政治任務,要撐他那些仍在位的改革派官場老友?陳平即大聲道:「我的媒體,確是改革派公共知識分子的平台。你說有人用來達到政治目的?這個我不管。」他背後可有來自改革派官員的資金?陳平咆哮:「他們怎樣給我錢?如何地下匯錢?你說吧。這不可能的、你不瞭解體制。」他多番強調,搞破格媒體是他獨自出錢,背後沒有其他水喉。 「我有信心,兩年內大陸民眾可看到我們,長遠可掙錢。」為什麼他認為兩年內可以破網?這可跟他的「老友們」即將入局有關?陳平只回答:「共產黨也是人,他們不是完全沒有良心。」老友當權,他真的守得住講真話的底線?「我跟你說,無論哪個人當權,我做的媒體,一定會扮演監察者,你瞧吧。」陳平看不起香港媒體,說香港記者不懂深度探討、只一味罵;不夠珍惜新聞自由、只顧八卦娛樂。記者回敬,因為有自由兼夠八卦,香港記者才要起清你陳平的底細、才要問清楚你辦媒體的緣由,陳平聽後大笑。他見了記者兩次,每次近兩小時,再多次覆電郵:「的確,關於六四與改革派的問題,內地記者不會問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53

居屋殺入又一居的煩惱人(問) (答)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613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617

諗樣Sir .多謝你抽空解答各人的疑問, 現望你能點醒 本煩惱人
本人及太太現年同是34歲, 育有一子4歲及剛出世的bb! 本人收入約$30000-$35000 (有公司支票証明),額外收入$15000(沒有收入証明),太太有固定收入$15000,我們有兩層樓,用我媽媽名義購買私人住宅(我和太太做擔保),165萬購買,現銀行估價約365萬,每月約供$4840 (1% p.a., 借貸餘額約115萬,分30年還款)租金收入$9200,今年3月續租應可有$11000,及我與太太共同擁有現自住已補地價居屋, 275萬購買,現銀行估價約420萬,每月約供$7800 (0.96% p.a., 借貸餘額約183萬,分29年還款)
因為父母受惠政策,下年不能擁有自住以外物業,所以必須出售物業。
因此考慮以下方案,請指教:

 

1) 把私人物業轉到自己名下,這便要重新做按揭,這樣銀行利率會增加至2.15% p.a.,並且三年內不能轉讓 (受SSD限制)及需交律師費及厘印費約100,000 。 可套現多 (3,650,000/2-1,150,000=675000). 如重新做按揭,是否只用我一人名義較好?

 

2) 在市場出售物業,套現250萬,另加流動現金100萬,購買700萬單位供一家四口長住,把居屋單位出租$12000。現居3房,可住多6-7年,因想仔女長大時可每人一間房及一間辦公房給自己!現在是否適合換大屋?

 

3) 在市場出售物業後,購屯門或九龍灣三百萬樓下樓宇作收租(做5成按揭)餘款2,500,000作人民幣定期存款。還是

 

4) 在市場出售物業,套現250萬,另加流動現金100萬,作人民幣定期存款或買債券,靜待跌市!


煩惱人相信真係好煩惱,睇佢問題就知佢一定去問過諗過。例如物業轉名對該項物業於銀行按揭之影響,轉名後SSD限制會否加長,更需要打幾多印花稅,煩惱人係問題都計清計楚。

對於轉讓一事,煩惱人應問律師能否以較低市價轉讓物業,如調至剛剛低於三百萬相信是一個律師可接受的市價而你又慳返一半印花稅(即約四萬)的建議。

->>按此看印花稅稅率


首先按揭只計能證明之收入,當你有稅單,加埋公司支票妥當影響望可將你本人核實收入計到30000蚊。加埋太太家庭月入達$45000。根據批核標準如自住物業要令總借貸還款金額不能超借款人共入息之一半。即係你還盡每月$22500,減去已補地價居屋$7800,假設出面冇借貸,可以批出$14700月供之按揭,即借到約2.65milX1.47=3.90mil之款項,剛fit到你諗換大屋,補1.0mil而買入7.0mil樓宇之打算,你該埋提議是可行的。不過留意條數已計得好盡,而你身上既credit card及p-loan會令你借唔足3.89mil個數。

 

如執行換大屋之決定,未免太大風險。及於日後果真跌市,你會十分後悔。現在宜執行「年年有餘」之策略,即係借貸能力要有淨,手上現金要有淨,為下一次入貨準備。現時再入場買樓既,一係好有需要之輩,或手上太多錢冇出路之人仕。試諗下你如果你2007年,7百萬連又一居都買到。而家七百萬而又要大既,都係次一等(當然都唔失禮)屋苑。建議籌備資金,完成由居屋搬入又一城(居)之創舉。

 

因媽媽要收取政府資助,你就要轉按放棄1%之按揭計劃。楊先生在網上提及香港冇可能有1%供樓既按揭plan,你大哥就係其中出類拔萃既一位。既然出租幾年都冇出事,何不將阿媽轉返黎間樓續出租? keep住個好租客令自己煩惱都少d。除非物業已超30年否則keep住間樓以靜製動為上策! 另外應大膽加按至七成,套出3.65mil*70%-1.15mil=1.40mil。加埋手上一百萬cash你一樣可以係跌市做七成上會買800萬之自住大屋。等同忍係於周期長的樓市中滑浪最緊要要訣。

 

出完以上幾招,你借貸力只係用左一半,cash又充足,淨低事情交比個天同特首去辦啦! 人幣定存係你cash的好搭擋,好好享受同bb相處既時間,呢樣先至係有錢買唔到的。至於為仔女升學而遷居及已補地價之居屋應否趁高而沽既考慮,請留意本網,會遲些作深入解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