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津文交所「如履薄冰」:著手修改交易規則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29/3NMDAwMDIzNTY3NQ.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15

中場休息,修改規則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tih.html

2011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趨勢如何,下半年怎麼發展,房價會不會跌,有什麼新政策出台,諸如此類,大家都非常關心。實際上我是這樣理解的:就如同足球比 賽,有上下半場,中間還有個中場休息。中國房地產業在2008年走完了上半場,要不是因為美國金融風暴,以及隨之而來的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環境與政策 突然轉向,房地產業的調整應該已經完成。而如今,在耽誤了整整兩年之後,調整還得繼續,上半場結束,2011年進入中場休息。

   

中場休息要干三件事

    中場休息要干幾件事:第一,總結經驗;第二,彌補不足;第三,實際上中國房地產還有一個規則修改的過程,確定下半場的基本規則要在中場搞掂。中場會持續多久?預計最短一年半,往長說得三年。這個中場調整階段對中國房地產非常必要。

    2011年下半年還將處於中場,沒有到下半場,因此對今年下半年任何規則的180度轉向的預測全都會破產。現在不是2009年,也不是2008年。區別在 哪呢?2008年的時候,我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前所未有,而今年我們更具主動性,認識也相對比較清楚,因此不會像2009年一樣來個宏觀環境和政策的 180度轉向。限購、限貸、限價,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馬上可能還會發生的提高利率,都具有主動性,沒有一個是因為客觀環境而倉促上馬,也沒有一個是為 了應對一次即時的危機。

    在中場沒有調試完的情況下,下半年不可能有所轉向。中場結束的標誌是什麼?有兩條:

    第一,保障房建設有實質性的進展。為什麼預測中場持續一年半到三年呢?跟保障房密切相關。保障房在全國實質性推出的情況,會對下半場產生前提性的影響。

    第二,在強烈危機意識下對目前房地產市場的認識達成一致。包括在對稅收、對城市化的影響等大方向上形成共識。我們不認為形成共識是宣傳一個觀點使之被普遍接受的過程,形成共識必須是要經歷一次強烈的危機,使得納稅人、政府、開發商都清楚了。

  這就回答了很多問題,比如說會有新的政策出台嗎?有沒有轉向的、放鬆的政策呢?地方的限購會取消嗎?地方會暗暗地把限價取消嗎?所有這些可能會有,但都不是主流,只是小浪花而已。

 

市場機制叫停之後

    今年下半年我們說是中場休息,中場休息在於市場機制不靈了,市場機制叫停了。比如說價格,按理說價格是市場機制的核心,但目前卻由政府來定;此外,如果說 開發商貸款需要有點政策調控,那麼老百姓個人抵押貸款現在也由政府定就不太妥了;至於限購,就更不是市場機制了,直接不讓你進入市場了。

    市場機制的暫停,會發生幾件事情:

    第一,部分開發商的開發尤其是豪宅的開發會暫停。因為你要錢沒錢,要賣沒人買。很多人問那怎麼不降價呢?降價有人買嗎?降多少有人買呢?這個問題就成為擺 在開發商面前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所以破產的多種形式會在下半年出現,比如兼併和重組在今年下半年力度會比較大。上半年大家是暫停不玩,下半年憋不住了, 有些人退出,有些人堅守,這個是很可能發生的。

    第二,價格下調是大概率事件。目前下調應該是出現了,對於表現還不明顯的城市,那就證明當地的開發商可能採用其他方式,或者是很有實力,這都有可能,因為存在地域差異。

    第三,民間資金尋找機會。我們看今天的中國,雖然銀行錢緊得不得了,但是信託投資、私募股權投資(PE)、基金投資依然非常火爆。錢還在、心不死,這些錢可能會在這個時候尋找機會,彌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帶來的錢荒。

 

下半場的新局面

    下半場中國房地產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跟上半場不同。首先規則變化了。中國上半場的規則就是大家都是商人,開發商是,消費者是,政府也是。現在發 現不對了,政府光當商人不行了。因此,下半場政府目標要多元化,與土地財政相比,就業、稅收等恐怕更重要。其他的變化還表現在市場分成保障房和商品房了, 以及城市化縱深發展等。

    在新的遊戲規則下,會發生什麼呢?我認為會湧現出一些新趨勢:

    第一,房地產基金大發展。短期內基金可能會大發展,進入房地產,原因在於行業無法承受資金週期性頻密的緊和放,沒有哪個行業在過去三年經歷了像房地產這樣 冰火兩重天的180度大轉彎。企業制定一個戰略至少可以管三年,而制定房地產戰略至少得一年一變,因此基金是一定會發展的。

    第二,房地產跟內容的結合會越來越多,跟服務的結合會越來越多。比如旅遊地產,目前很多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斧子湯」型[1],重地產不重旅遊。隨著政府水平越來越高,以及旅遊內容提供商和房地產提供商開始執行不同的職能,斧子湯型旅遊地產漸漸行不通了,服務內容提供商未來會有非常好的前景。

另外,商業地產也不能成為斧子湯的那個斧子,我們現在搞商業地產,拿商業當斧子,還是想賣住宅,而商業本身賺不賺錢無所謂。但是終有一天,這種使商業不賺 錢而賣住宅又有問題的模式,將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包袱。現在旅遊地產不說旅遊,先說地產,商業地產不說商業,先說地產,這個是一個很不好的上半場的習慣,下 半場恐怕要變。

    第三,配置的多元化。比如說形成了兩個市場:保障房市場與商品房市場。保障房市場會有什麼商機呢?商品房市場會跟以前完全一樣嗎?是不是全靠政府呢?如果不是,則會誕生一些新的服務商。



[1] 「斧子湯」:源自俄羅斯寓言。沙俄一名退伍老兵在回家途中又餓又累,他向一名老太太討碗湯喝。老太太說:家裡什麼都沒有。老兵說:那你有斧子麼?我給你做 斧子湯喝。老太太很好奇,把斧子給了老兵。老兵把斧子洗乾淨,放到鍋裡煮開。老太太說:這不是開水麼?怎麼是湯呢?老兵就說:那放點蔥花吧。隨後老兵又相 繼要求加點西紅柿,牛肉,土豆……於是,老兵用斧子作噱頭,最終得到一鍋美味的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9

被修改的互聯網信譽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851&PHPSESSID=08be387289b471286730fde1a10db9ac

 【TechWeb報導】面對互聯網上琳瑯滿目的商品,你該如何做抉擇呢?「看評價做決定」是很多網民的選擇。多個互聯網調查機構的統計也顯示,超過85%的人在實施網絡購買行為時,會先參考評價,超過80%的人在網購時會受用戶評價影響。

  但是,這些評價的可信度高嗎?傳言的「差評被修改」是真實的嗎? TechWeb歷時一月時間對電商網站的用戶評價進行了調查採訪,請關注TechWeb的系列報導。

  差評變好評

  以下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小橘(化名)是上海靜安區的一位26歲的女生,一直熱衷網購,是各家電子商務網站的常客,今年7月份她在京東商城為男友買了一款飛科牌剃鬚刀, 價格在30元左右,從下單到驗貨,一共五天時間,小橘戲稱這是「史上最漫長的網購」。自此之後,她就再沒上過京東,就其根本原因,小橘直言,「剃鬚刀很難 用,男朋友說根本刮不掉鬍子,自己當時給的差評一個星期後神奇的變成好評,於是,果斷放棄京東」。

  在給所購商品做評價的時候,小橘選擇了差評。

  「本來買了不好用的東西就已經很生氣了,還想再去看看是否還有人跟我一樣買到不好用的東西,結果看到自己的評價竟然也被修改就更氣了,打電話到京東客服,它們給我的答覆是客服操作失誤」。小橘稱。
 

  在採訪過程中,小橘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其實京東就像一個大淘寶店,也是不接受中評和差評的」。

  「評價門」絕非個案

  小橘被修改信用評價,到底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根據TechWeb的調查:這絕非偶然。過去一個月,TechWeb已經聯繫上了不少於10名消費者,整理他們的情況你會發現:

  他們的評價都曾不同程度地被修改。

  涉及的網站包括京東、凡客、噹噹、淘寶等國內一線電商網站

  產品包括電子產品、食品、服裝等。

  這些用戶分別來自北京、陝西、上海、杭州。

  時間最早的是去年年初,最晚到今年8月。

  對於評價被修改,大多數用戶都表示了強烈的憤怒,但是大多數卻並沒有選擇投訴,而只是選擇在網絡或者微博上發佈。北京的呂女士和陝西的宋先生選擇了向當事商城投訴,投訴電話在被不斷推皮球之後,最後由客服主管給出一個「誤操作」的解釋就不了了之了。

  電商潛規則

  一位業內人士向TechWeb透露:修改評論並非現在才出現的情況。在業內也算是一個潛規則,如果朔源的話最早應該發生淘寶在淘寶店小二身上。

  「但那是C2C網站,商家眾多。利益也複雜,所以比較難控制。但B2C不同,商品的採供銷都是自己做,評價也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依然出現修改評價的情況,那只能解釋這是商家的主觀行為了。」該業內人士認為。

  TechWeb專門採訪了多家商務網站,他們都明確表示:商家沒有修改用戶評價的權力,即使有問題也只能協商解決。

  但事實是什麼樣的呢?

  一位電商員工向TechWeb講述了電商企業的內部操作流程。

  TechWeb:電商網站允許修改用戶評價嗎?

  答:按照規定,任何員工都不被允許修改用戶的評價。在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一規定一直被嚴格遵守著。不過隨著電商熱的到來,情況發生了一些改變。

  TechWeb:什麼情況會修改用戶評論的情況?

  答:由於物流體系跟不上,經常出現用戶無法正常收貨的情況,這些用戶多會選擇用差評表示自己的不滿,而這會直接影響到網站的聲譽,同時給運營部門的績效帶來壓力,於是一些網站逐漸放寬了對這部分評價的管理尺度。

  如果是影響網站聲譽,或者因為用戶自己不清楚交易流程影響用戶收貨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小白用戶,管理員會對他們的評價進行修改。

  TechWeb:誰有權利修改評論?

  答:最初,這樣的決定權會放在部門負責人身上,後來隨著數量增加,很多網站的普通管理員也具有這樣的權利,差別只在於:大型正規的電商網站在修改後一般會做登記備案,而小網站只要用戶不鬧就過去了。

  TechWeb:所有的差評都會修改嗎?

  答:當然不是。會讓差評率儘量控制在一個比例內。雖然並沒有考核指標,但是畢竟高了讓領導看見不好看。一般會選擇已經有段時間的差評做修改,那 樣一般氣也過去了,也不會有人天天盯著。話說得比較極端,很憤怒的用戶一般也不太敢改,這些人比較計較,容易投訴。投訴上來可能就是事了

  TechWeb:如果被發現怎麼辦?

  答:一般發現不了,就算發現了,客服也會儘量安撫,畢竟消費者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一般說說也就過去了,真的為這事較真的消費者我還沒有遇見過。

  TechWeb:會受到來自廠商的壓力嗎?

  答:這個我沒有碰到過。不過不排除這樣情況出現。

  與其「皇帝的新衣」 不如壯士斷腕

  用戶評價究竟能不能改?如果修改應該由誰來控制?這是兩個電商現在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很多做電子商務的人都明白,修改客戶評價絕對是電子商務的「禁區」,因為用戶評價不單是一個評價,它更是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核心內容。無論是淘寶這樣的電商平台,還是凡客這樣的B2C商城,都明確規定商家沒有修改用戶評價的權力,即使有問題也只能協商解決。

  「用戶評價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口碑傳播模式,也是電子商務企業為保證電子商務生態系統而建立的一個商家與消費者平等博弈的平台;同時,也是消費者 對電商監督的平台,電商企業修改用戶評價的方式不僅侵犯消費者的權益,讓消費者失去了與商家平等博弈的機會,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電子商務的生態平衡。」 在接受TechWeb網站採訪時,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說。

  陳壽送認為,用戶評價是電子商務信用體系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買家給的評價能輕易改動,那所謂的好評率可信度還有幾分呢?畢竟評價是用戶購物的參考標準。」

  另有電商行業資深分析人士認為,「誤操作」這樣拙劣的藉口,更讓消費者憤怒,與其遮掩不如大方承認。希望電商企業能夠勇於直面當下所遭遇的誠信危機,拿出誠意,反省自己的做法,以重新獲得業界的認同和消費者的信任。

  關於評論修改,某電商負責人給TechWeb的回覆

  1、一般出現什麼樣的情況,評價會被進行修改或者刪除?

  答:評論中包含敏感詞,如辱罵、誹謗、政治敏感詞的情況將進行修改;廣告宣傳等內容一旦出現則刪除,其他內容基本不做改動。

  2、修改流程是什麼樣,管理員,負責人的權限分別能做多大程度的修改,是否會有備案,報批?

  答:評論審核人即擁有修改和刪除權限,目前暫未做區分,同時也無報批流程和備案,但嚴格按照網站公佈的評論規則進行審核。

  3、賣家要求修改的情況是否普遍?他們會以什麼方式達到目的?

  答:修改或刪除評論的情況極少,基本保持評論的原汁原味,在出現負面評論時將有對應的客服人員給予解答。

  4、哪些品牌對於評價最看重?

  答:對評價較重視的並非品牌,而是品類,目前數碼品類對於評論重視程度最高。

  5、是否有鬧過比較大的事件。如果被用戶發現評價被修改,並投訴,一般如何應對?

  答:目前對於用戶評論的刪除及修改未出現過投訴。

  淘寶網改評價催生一個行業

  在中國談電子商務避不開淘寶網,正是淘寶評價體系和支付寶付款體系雙劍合璧建立起中國最初的電子商務環境,在此之上,用戶誠信得以建立,電子商 務交易過程如陽光般透明,但有陽光就有陰影。圍繞著能左右交易量的淘寶評價體系,也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更改淘寶評價的問題最為突出,媒體不斷曝 光,淘寶官方也嚴厲打擊,但仍屢禁不絕,以至於逐漸形成一條服務全面、系統作業的灰色產業鏈。

  據TechWeb調查,與獨立電商可以自行修改客戶評價不同,淘寶網商家如果遭遇中、差評,若非被惡意評價的證據充分,通過申訴更改用戶評價較 難。因此,淘寶商家一般通過第三方來進行更改,由此衍生出兩個新興的職業,代改中、差評的「刪差評師」和專門以惡意評價為手段勒索淘寶商家的職業「差評 師」。其中,後者對淘寶商家的傷害最大。據天涯的一位資深職業差評師的爆料,他們每月的純收入就高達上萬元,數目是相當之可觀。

  而對於專業的「刪差評師」,據透露,有三種方法替客戶消除差評。一種是向淘寶投訴買家惡意差評,通過偽造證據以使淘寶客服人員相信投訴內容,比 如新申請淘寶賬號假扮「差評師」去和被差評ID聊天,製造所需要的證據。一種是通過匿名方式和作評價的人進行溝通,從誘惑乃至騷擾,逼迫其修改評價。還有 一種是通過所謂淘寶內部人士操作,這個方法可信度不高。

  而通常,「刪差評師」和「差評師」往往是蛇鼠一窩,他們來自於同一個「差評工作室」,一個專門給差評,一個專門聯繫你改差評。即使不是有預謀, 由於同行相顧,利益之前,他們很容易結成利益共同體。舉個例子,你是商家,遭差評師差評了,你去百度差評工作室刪除,他們收你200元,你願意給,他們就 去聯繫那邊的差評師,表明身份,利潤平分,於是,你的200元他們瓜分了。

  馬云說過,中國的網上誠信問題是最最關鍵的問題,如果誠信不解決,什麼都做不下去,誠信是中國電子商務唯一必須經過的獨木橋。依賴於網絡支付信 用體系的多方完善,中國電子商務已經走過了起步之初的「獨木橋」,但道路依然崎嶇,時有坑窪,無論是淘寶網還是獨立電商,都有義務潔身自律,加強管理,珍 視作為電商之本的「誠信」建設。(來源:Tech Web 作者:李晴 王采臣 饒宇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57

【原創】未來10年7大猜想——這一切都是浮云(修改版) 程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2e44d00100squb.html

   《未來10年7大猜想——這一切都是浮云》

                         作者:程歡
古語有云「30年河東,30年河西」,世界常常給我們開一個玩笑,顛覆我們對於未來的認知。現在的多數人對於我們司空見慣的事物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多採用「看後視鏡開車」的認知模式,10年後回首,也許當初看到的很多「熱門現象」、「泡沫」原來都是浮云:
 
1.人口結構的變化
先看看中國的工作人口數據圖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劉易斯拐點即將到來,未來的成本推動型通脹和資源輸入型通脹將持續多年,中國的調結構和產業升級將極度艱難,但是不得不做。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靠壓榨農民工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面臨崩潰: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藍領技術工人和農民收入將增加,精通一門技術比讀一所3流大學更有錢途。
 人口老年化數據圖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2.中國的GDP增速將減緩,逐步向6%左右靠攏: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
2010年底為72.58萬億元,如果未來5年,按照央行的預期年增速16%,來核算,到2015年將達152萬億。如此巨大的存量貨幣,顯然是不可持續的。現在已經開始討論500元,1000元面值大鈔能否在市面流通的問題,未來的RMB的命運將如何呢?升值?貶值?國際化?
中間不排除遭遇一次經濟危機(極可能來自樓市泡沫的破滅)來消滅一部分超發的貨幣的可能性。中國的石油、煤炭、鐵礦石、有色金屬等資源消耗佔全世界資源比率逐步加大,此種粗放型、資源消耗型經濟增長方式不可持續,中國經濟發展調結構和產業升級,是未來的大戰略,需要付出極大地努力去實現。
中國的物流體系改革:2010年物流成本在GDP中的佔比中國高達18%,而日本是11%,美國8%,歐盟更低,只有7%。高速公路收費改革,物流體系改革是必然的,由於有如此龐大的貨幣供應量,以及上面談到的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導致的通脹,必然需要更低成本更高效的物流體系,不改,經濟不能承受之重。
 
 
3.房地產泡沫的結局?
樓市的泡沫,可參考一些核心的指標:
A.一線城市市中心房價收入比數據
高收入國家 大城市
房價收入比
英國 倫敦
14.7
法國 巴黎
16.7
德國 慕尼黑
5.3
美國 紐約
8.4
美國華盛頓
4.7
澳大利亞 悉尼
6.7
澳大利亞 墨爾本
5.9
挪威 奧斯陸
9.4
新西蘭 奧克蘭
6.0
加拿大 多倫多
6.6
丹麥 哥本哈根
6.9
芬蘭 赫爾辛基
7.2
瑞典 斯德哥爾摩
8.9
瑞士 蘇黎世
5.1
意大利 羅馬
15.1
荷蘭 阿姆斯特丹
6.2
日本 東京
11.0
韓國 首爾
15.0
中國 台北
10.1
 
中國 北京
 
22.1
 
中國 上海
 
23.1
數據來源:www.numbeo.com;Global Property Guide 2010
 
B.大城市與全國平均房價比
 
大城市平均房價
全國平均房價
大城市/全國房價
英國(英鎊,2009底)(套)
(倫敦)269180
164433
1.64
美國(美元,2008年底)(套)
(華盛頓)488000
250000
1.95
(紐約)675000
250000
2.70
中國大陸(人民幣,2009底,住宅每平方米單價)
(上海)20186
4473
 
4.51
(北京)19999
4473
 
4.47
未來樓市的泡沫將逐步擴散到全國二三四線城市,就像癌細胞一樣。
 
但由於以上人口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通貨膨脹的持續性(由於全球變暖極端氣候增加,耕地減少,農產品價格的持續漲價,能源價格的輸入型通脹,以及農民工、藍領技術工人、大學生等人力資源成本的剛性提升導致的成本推動型通脹),龐大的存量M2,導致央行將不得不實施緊縮貨幣政策,未來逐步緩慢加息3個點以上。
1.    剛需的向後推移以及人口拐點的到來(人口結構變化);
2.    M2增速的下滑;
3.    利率上調;
以上3點極可能刺破樓市泡沫。
未來5年內樓市的結局有2種情況:
一、樓市泡沫破滅,持續3年以上的一個下跌週期中,跌幅持續擴大;
二、樓市高位盤整,在國民收入倍增的情況下,泡沫逐步消化趨向合理;
到底是哪一種呢?我們拭目以待。
 
   
4.高等教育:
未來將出現大學招生難,二級學院(沒有特色和教學質量的賺錢機器)破產倒閉潮。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在 2007-2008年,大學報考人數仍然處於高位,全國大學錄取率在56%左右;而2010年高考報名人數開始下滑。統計發現,今年超過一半的省份表示錄 取率將超過70%。這是從2006年以來,5年間,錄取率最高的一年。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湖南、廣西、江 西、云南、湖北、天津、河北、北京以及上海19個省區市預估錄取率超過70%。
如圖,未來10年內,19歲的適齡的大學考生將逐步下滑,曾經經常看到的「找工作難」泡沫;「留學」泡沫;「考研」泡沫等都將逐步破滅。各個大學將為了爭奪優質的生源展開激烈的競爭。(從2000年開始,到2010年,大學畢業生第一年的工資一直未有明顯增加)大學畢業生未來10年工資將逐步提高,優質的人力資源將被各方爭奪,身價倍增。
教育改革將逐步啟動、壯大並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南科大的教育改革實驗,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背後有很強烈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意義。 
 
 
5.社會現象:
以兩類不同階層代表的人群的命運猜想:
A.公務員和國企(包括大型央企)員工的命運猜想
中國的財政收入數據
2010年為8.3萬億,中國同年的GDP39.8萬億,財政收入佔GDP比值為20.8%,遠超10年前以及其他發達國家;財政收入近10年來增速遠遠大於GDP增速,此現象不可持續。減稅和政治改革勢在必行。
持續了近8年多的考公務員熱,央企熱開始逐步的瓦解,如果中間又遭受一次經濟危機,那麼國有企業和企事業單位將為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優化資源配置而苦惱,很大一部分花高代價進入央企隊伍的年輕人將被洗出局;
公務員隊伍也會面臨一個巨大的調整,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開始深入人心(特別是互聯網時代開始顛覆傳統的社會權力結構),部分年輕公務員部分人靠關係走後門進入這個隊伍,同時期盼能夠快速增加灰色收入以收回成本,競爭導致門檻的提高,進入成本高到透支未來多年的正常收入,看來他們及他們的父母從來就沒有想過靠清白的正常收入過活,動機如此,行為將如何?),在耗費了大量青春的時光後,將面臨重新進入社會卻無法適應市場競爭的窘境。公務員泡沫破滅。
 
B.失足婦女、二奶、小三的命運猜想戲說而已,不必當真
從1980年以來,每一年度的淨出生人口不斷增加,由於中國人口政策的關係,此現象在1987-1989年達到高峰,以後逐步下降。
而21世紀的頭十年,60後70後中的部分男性成功人士(主要是抓住樓市的一波牛市的財富效益)絕對人數較少,而70後,80後的年輕女孩子卻有如此龐大的絕對數量,導致兩性供求關係(裡面有社會價值觀因素)的嚴重失衡:
而高素質適婚女士(包括廣大的70後80後剩女)在高房價面前望而卻步,其中一部分為了能選擇優秀的70後成功男士(與自身條件相匹配),被逼與自己的同齡女性競爭,一夫一妻制的社會基礎受到挑戰,而另外一部分女性在實用主義的風潮下,注重短期利益,出租自己的青春,「二奶」、「小三」現象具有一定的社會背景意義。
未來10年,隨著樓市泡沫的逐步瓦解,以及80後男士的成長成熟,他們將發現,90後的女孩子是如此精貴和稀少,根本無法滿足80後90後男士的婚姻需要(兩性供求關係逆轉,男性絕對數量遠遠大於次數),多出的3000萬男光棍的出路在哪裡?同齡男士的激烈競爭,導致優秀女性身價倍增,「二奶」「小三」泡沫破 滅,以後將很少聽說哪個女士願意去做「二奶」「小三」;性服務的價格(過去十年的供需關係逆轉)將扶搖直上,大批男同性戀或將浮出水面。社會治安惡化(年 輕人能量過剩,若是經濟不景氣,大量失業人口將為生存尋找出路),為了緩解社會矛盾和人口結構失衡,以及爭奪能源資源,地區衝突加劇,中國和周邊國家發生 戰爭的概率提高。
 
 
 
6.食品安全?
中 國用一個垃圾食品工業,毒害了整整一代人。這麼多年來,接二連三的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如:假雞蛋,拋光米,皮革奶,毒米粉,假豆腐,檸檬酸泡小菜,雙氧水 泡海鮮、避孕藥喂養海鮮,草酸螃蟹,甲醛魷魚,硫磺烤雞,硫磺枸杞,硫磺辣椒,硫磺紅棗干魚,焦亞硫酸鈉生薑,胭脂紅腊肉,甲胺磷金華宣威火腿,PP粉澆 韭菜,螢光粉磨菇,山藥木薯,硫酸熬糖冒充蜂蜜,黑心蛋,石膏面,蘇丹紅雞蛋,三聚氰胺牛奶,皮革奶,注水肉,參水假酒,化學火鍋,染色粉,回籠月餅,回 鍋黴餅乾,豆漿凝固劑,防腐劑面包,大煙葫蘆粉烤羊肉串,酒糟雞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牛肉膏,毒豆芽,草莓膨脹劑,番茄催紅劑……
這些事件背後的原因複雜,影響因素眾多,但不外乎一個「」字。孟子在2000多年前就指出「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指倘若一個國家上上下下都在相互追逐利益,那麼這個國家也就非常危險了。這是價值觀單一」、「信仰缺失」造成的嚴重後果。
在中國老百姓對於政府和專家權威的盲目迷信時期,在信息不通暢,明智未開,獨立思考和探究能力比較缺乏的時期,在政府監管部門比較缺失的時期,食品工業,在市場競爭形勢下,很多人為了降低成本,追逐利益,在食品裡面摻毒造假,昧著良心賺錢。「劣幣驅逐良幣」,導致正規、安全的食品供應商無法和那些劣質食品供應商競爭。形成惡性循環。
未來10年將會怎樣呢?多元化的價值觀(人 生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和利益,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值得人們去追求、去珍惜和保護;不得不提,美國人在這一方面做得很好)將逐步在中國興起;市場化的進一步發 展,輿論的監督和信息的逐步通暢。健康飲食理念的傳播,以及人們對養生保健的重視,政府監管的嚴格和違規成本的提高都將促成食品安全形勢的變化。
一些精明和有良知的商人會差異化定位,以更高的價格提供更優質、安全的有機食品,形成品牌和信譽度,優質農產品供應的相對不足導致價格的提升,從而推動更多的投資者去發掘這裡面的商機,良性循環,有機食品逐步推廣與普及, 逐步改善食品安全形勢。
 
 
 
7.藥品和疾病
一個垃圾食品工業,毒害了整整一代人,悲哀的是,多數疾病:病從口入。其中很多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都和人們攝入過多的動物性蛋白和油脂有關,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的不合理,以及上面提到的食品來源的不夠安全,導致未來的潛在致病風險將更大。中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大死因分別為:癌症、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而他們都與我們的食品和飲食結構有密切的關係。
研究過中國藥品工業的人都會瞭解到:一個人一生花費的醫藥費的50%以上是在65歲以後。而中國人口老年化卻是一個大趨勢: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從上面提到的大病種和病因的簡單介紹,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未來中國的醫藥費用負擔將和美國媲美甚至超越美國(美國的人口總量在緩慢提高,同時老齡化趨勢比中國緩慢,但他們的飲食結構同樣的不合理)。
 
我們再來看看人們把錢花在治療哪一些疾病上?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原创】未来10年7大猜想鈥斺斦庖磺卸际歉≡疲ㄐ薷陌妫
 
 
也許,中國醫藥工業的發展,特別是中醫藥的發展,會為治療這些疾病做出突出的貢獻。有心人可以做一個更深入的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7

檢閱投資組合有如視察子公司 (舊文章修改後重溫) 止凡 Blog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412.html

我與老婆一向十分節儉, 加上多年來穩當投資, 總算有個可觀的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以股票為主, 經驗過百年一遇的金融海潚過後投資回報都尚可以 (金融海潚時仍100%股票, 並沒有做出止蝕之類的動作), 心中已經覺得算是有所交待。反觀很多身邊朋友、師奶及親戚都由買股票變炒股到抽新股、再變炒輪、再變期指及牛熊證, 最後再變為發誓永遠不沾股票, 而我卻永遠堅持買股票是與企業擁有人夾錢一起做生意, 相信這個概念一定可以令我們早點獲得財務自由。

曾看過李嘉誠先生的訪問, 他說自己記憶力驚人, 長實有數十間子公司, 她們的賬目李生全部都看過, 隨便都可以說出某家子公司會計賬目內的數字。其實同樣的能力, 巴菲特都同樣擁有, 他們都是對會計數字十分敏感的人。

可能有人會說, 他們都是企業家, 生意是自己搞的, 當然對公司的會計數字十分掌握, 買股票的又怎會擁有公司或子公司呢? 其實大家手上是否有一堆股票呢? 她們不就是你們的公司及子公司, 她們每年都為你賺錢, 你應該每年每季檢閱她們的業績, 還要記入腦, 不時有什麼公司新聞及政策推出, 第一時間想想對自己投資的公司及子公司有什麼影響, 當然你不是營運者, 你不能作出什麼營運動作, 但你有權增持或減持的, 這是你運用資金的權利。

如果長線來看, 其中一家子公司表現不佳, 發展潛力有限, 管理層又表現不濟, 李嘉誠先生一定會動手處理, 換掉管理層又可以, 把公司重組又可以, 成本控制等。而投資者的投資組合 (子公司)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 投資者大可沽貨離場, 把資金投入有未來的子公司。

但請記住一點, 如果經常買入沽出 (假設不是炒作), 而原因是買入後不久你又發現管理層不濟或公司沒有未來, 一次半次還可, 一年十次八次的話, 你就要好好檢討自己買入子公司前的研究分析是否做得妥當, 外國人有一句很好的形容,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被人騙了兩次以上, 應該好好檢討自己。


此仍舊文章經修改後重溫, 原文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cpleung826/article?mid=54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5

企業吸水大法 (舊文章修改後重溫) 止凡 Blog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9508.html

很多時企業都會有缺錢的時候, 企業要吸水有好幾種方法, 每一種都有其好處及壞處, 我們應該怎樣演繹其吸水方法對股東的影響呢? 可以當自己與幾位朋友夾錢開茶餐廳, 應該會比較易明。

發行債券
發行債券可以說是最直接的方法, 夾錢開茶餐廳要更多資金, 最直接當然是向銀行借錢, (發債就是向債券購買人借, 當然, 債券購買人不一定是銀行), 銀行是不會分薄股東的股份權益的, 但到時到候茶餐廳需要向銀行付上利息, 一定會對未來盈利有所影響, 因此要衡量債息及利用債項所賺取更多盈利的能力。

發行新股
發行新股有點像印銀紙一樣, 印些新股票出來賣就可以獲得資金, 假設一間本來四個人的茶餐廳找多一個人夾錢, 本來的四位股東由每人平均佔25%的權益變成每人平均佔20%的權益, 未來茶餐廳的盈利都會被新股東分薄了, 當然好處就是舊股東一蚊都不需要拿出來而茶餐廳都能獲得新資金, 從前的匯控很常用這一招獲得新資金作出收購其他公司擴大版圖 (注意: 舊股東跟新股東的股權不一定是平均分布的), 要注意集資後的經營前景會否能夠抵銷分薄股權的損失。

發行優先股
優先股有點像債券與股票兩者中間的產物, 優先股股東可以像債券一樣跟公司討論利息條款, 同時又可以在某時刻對換成股票, 但未對換之前優先股是沒有公司股東的權利, 與債券相似。債券、優先股及股票到公司破產時會按對公司權益的操控倒序地獲分派公司的資產, 對公司權益的操控由大至小是股票, 優先股至債券, 所以破產時最先分享公司資產的是債券持有人, 再到優先股, 最後才是股票持有人。

供股
供股即需要原來股東再加錢夾股, 四個股東一人夾多十萬予茶餐廳, 供股前跟供股後各股東的股權並沒有任何改變, 對未來盈利的分享也沒有改變, 但如果當中有股東不夾錢, 他原有的權益就會被其他股東分薄了。匯控早前的世紀大供股, 接下來一些內銀股都進行了供股, 正是用這個方法吸水, 增加公司的現金儲備水平。

其他方法
企業還有更多方法吸水, 例如賣家產, 和黃就很喜歡賣東西獲現金, 匯控在金融海潚時, 各界都關注她會否變賣如交行之類的優質資產, 企業在經濟高峰甚至是泡沫時高價賣家產是十分漂亮的, 但在經濟差時因周轉不靈而被迫賤賣家產就太可惜了。還有公司可能把部份資產分拆出來上市, 上市後就能獲得新股東的資金, 以前看電視很多商業奇才最厲害就是把公司拆骨、合併、重組, 最後能增加現金流或資產價值, 從而把股價推高, 早前李嘉誠就把和黃的一些業務分柝到新加坡上市成功吸水。

企業總有需要資金的時候, 在選擇用哪一種方法吸水時應該充分考慮小股東的利益, 對沒有照顧小股東的吸水行為, 而只玩弄財技者, 大家最好敬而遠之。


此仍舊文章經修改後重溫, 原文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cpleung826/article?mid=48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6

首廿萬投資只可買一只股票 (舊文章修改後重溫) 止凡 Blog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13.html

弟弟一年多前剛出來工作, 開始接觸股票, 身為哥哥的我當然要指點一下迷津, 我倆平日都有討論投資理財的問題, 他對我的理念一向都頗認同及清楚。

其實我一早就鼓勵他開投資戶口小試牛刀, 因為只看書、看資料及討論的話, 理論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很難鍛鍊出投資時的EQ出來的, 現在他終於開了戶口, 隨時可以action了! 為了使他更了解什麼是價值投資, 我建議他在首廿萬的投資只可以選擇一支股票, 當選定以後, 買賣操作都只可以局限在這一支股票上。

起初他也不明白, 我解釋了這個限制起碼有四個好處, 第一是集中投資, 廿萬對一個剛出來工作的畢業生可算是不少的數目, 但我告訴他, 當進入投資市場, 這個數目少到不得了,  把資金一分再分, 一些股上升一些股下跌這些拉上補下的投資方法, 只是因為對投資的股票不了解而以為分散風險, 實際風險還在 (不了解就是不了解, 對投資不了解就是風險), 用少數資本還把火力分散, 根本起不了什麼回報威力。

第二, 減少多餘費用, 如果得十萬分散成二十支股票, 平均一支買入幾千元, 假設平均一支股票每年派三次息, 以匯豐戶口為例, 每次派息時銀行都收$30, 一年就蝕了$1,800, 這個只是動也不動地收股息都要付的成本, 還未有計算買入賣出二十多支股票的操作成本, 七除八扣, 如果投資組合是一百萬以上, 這些手續費所佔的巴仙還可以吧, 但如果資金本身已經不多, 多買幾支股票不是好主意。 

第三, 人沒有無限時間, 加上剛出來社會工作, 在工作上還要花很多時間學習, 回家還要研究數以百家的公司, 我覺得不可能, 誰說可能的話只是因為根本沒有研究得透徹就完事, 所以最終只會沒有好好研究及了解要投資的股票就買入, 把所有精神時間集中研究一家公司, 這樣會比較可行。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如果只給你投資一家公司的話, 你一定不會草率行事, 我作出一個假設性問題, 就是現在你有資金可以搞生意, 搞什麼生意都可以, 而這盤生意是上市公司中任選一間, 但要專心做這盤生意, 不可以做東又做西, 這盤生意就是你的唯一家檔, 在這個前題下, 你的投資決定將會有很大變化, 例如看見雜誌有專家說內地大西北的供水問題嚴重, 未來水利的公司十分有前景, 值得買! 好了, 現在你選了這家水利公司後就只可投資這一家公司, 你會選嗎? 不會, 但如果沒有限制, 很多人都會小注投入些仙股毫股, 或看兩頁雜誌再上網 click 兩下就入少少貨, 試一試運氣之類, 或以為自己對投資目標已經了解非常, 但如果只可買入一家, 我相信每個投資者都會傾盡全力去深入研究, 最簡單就是由上而下, 全球什麼國家未來廿年最當道? 這個國家內什麼行業在未來廿年最牛? 這個行業中有哪些上市公司? 每家公司的情況如何? 只選一家你會選哪一家, 原因何在? 它這盤生意抵買嗎? 它的價值在哪裡? 它在全球危機時價值如何變化 (是年報上的價值, 不是價格)? 最後是它現在價格如何? 這些不是難做的, 現今上網找資料十分方便, 很多地方都把資料整理得很好, 如果用這種深入研究方法都認定一支仙股是值得訓身的話, 那就訓身吧!

第四點所描寫的, 本來就是投資前應該做的, 但很多人卻不以為然, 以為看三、兩頁雜誌及報紙就對公司了解非常, 繼而買入, 這些人在大狼市時 (指上落波幅極大) 就會被震走, 希望弟弟慢慢明白為何金融海嘯時我滿手都是暴跌的金融股, 但還會瘋狂加碼, 人家以為我是溝淡, 使傷勢減輕, 這只是瘋子的說法, 如果你真的對你自己的投資有足夠了解的話, 你會明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8

何時賣股 (舊文章修改後重溫) 止凡 Blog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0.html

buy and hold優質股是可以享受複利威力的投資方法, 以做生意的角度去持有股票, 只要所持有的公司基本因素不變, 自然不用沽出, 長期持有已經可以享受股息及股東權益增長的好處。

因此, 一般來說, 長線投資者都會在公司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繼續持有股票, 而近期我在思想多一個需要沽出股票的情況, 就是被市場投機者超買而做成過份溢價的時候, 其實這會產生一個很好的套現機會。

本 來價值投資及長線投資, 應該看公司基本面, 公司的賺錢能力還在, 為何要沽股呢? 這就是你在搞生意, 可是每天都有位市場先生在搞亂, 每天都出價要求買你的生意, 他所出的價高高低低你早已習慣, 由於這盤生意實在太好, 你多不會理會他的要求, 只會集中精神做好這盤生意, 可是市場先生有時極不理性, 他會受市場氣氛影響, 隨時可能出一個天價要買你的生意, 如果天價在前, 是時候計計數是否賣掉這盤生意給這個瘋子。

股 票背後的公司是一盤生意, 每年有盈利, 盈利又有增長, 公司又會成長, 越做越好的生意, 對價值投資者實在是長線持有的極佳對象, 可是如果股價颯升, 升至這間公司幾十年的盈利都追不會這個股價 (而公司的盈利增長也已經計算在內), 在這個時候, 沽出股票等未來股價回落再買回也不錯。

當 股價升至這個水平, 泡沫已經出現, 接著而來的多是一個大跌市 (但當然泡沫可以持續一段時間), 所以在這個時間沽股離場還可以避免股市回落的痛苦。但有一點要注意一下的, 市場先生當然給出了一個不合理溢價, 要股價回復合理水平有兩個, 一是股價跌回合理水平, 二是股價在很長的時間不跌, 但公司內在價值強勁提升至追及股價, 甚至出理第三個可能, 就是在兩者之間, 如果是第一個情況, 當然沽股是精明之舉, 可是如果是第二個情況的確價值飛升, 令大家只能望門輕嘆。

沒有人可以保證沽股後股價就會回落, 而比輕安全的做法就是巴菲特買股時的安全邊際, 在沽股決定時要計算到股票公司的溢價有一定的水平, 而且越高越好, 就好像巴菲特買股時要求股票比內在價值平, 越低越好, 這是他的安全網, 一旦自己分析有點錯誤都還有所保障。

所以, 買$1東西時, 最好用$0.5好了, 到賣$1東西時, 最好用 $2, $3, $5...賣, 但如果你問我有否賣過優質股的經驗, 確實沒有! 而現在也還未到時候, 所以都只是想想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87

《藥品管理法》亟需修改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1-29/100351121.html

   藥品安全事故頻發,原因在於市場機制扭曲,監管體系失靈。亟需修改法律,使「政府之手」與「市場之手」同時發揮作用
周漢華
 

  近年來,國內藥害事件、藥價虛高、假藥等現象不時出現,藥品安全形勢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對藥品必須有一套專門的管理制 度;另一方面,藥品歸根結底還是一種商品,必須符合市場規律,由市場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藥品安全管理其實就是處理好藥品的上述雙重特性之間的關係,使 「政府之手」與「市場之手」同時發揮作用。

  解決現階段中國藥品安全問題,亟需在與市場化改革、監管制度重建、治道變革等整體改革同步推進的前提下,修改完善《藥品管理法》,實現制度創新,不能簡單寄希望於嚴刑峻法。

藥品安全問題成因

  中國藥品安全事故頻發,首要原因在於藥品市場機制扭曲,使市場無法發揮其基礎性作用。首先,中國的藥品生產與經營環節已經高度市場化,但是,由 於醫藥不分和現行的醫療機構管理體制,使藥品使用環節一直壟斷在醫療機構手中,終端用藥者無法做主,公平競爭規律難以發揮作用。壟斷環節成為整個制度的瓶 頸,扭曲整個藥品流通的市場秩序。其次,中國藥品生產企業多達4000多家,數量居世界之冠。這與藥品生產所需要的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要求格格不入, 導致大量低水平重複和惡性競爭,難以形成有序競爭格局。這在很大程度上源於行政審批過多,每一項審批都會為行政權力干預市場主體的自由意志提供新的機會。 這在其他受到過度管制的行業已得到反覆證明。由於市場機制在生產與使用環節均被扭曲,藥品安全顯然失去了「看不見的手」所能提供的保護。

  同時,中國藥品監管體系也存在諸多「失靈」問題。首先,地方政府出於對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父愛情結」,使藥品監管部門的公正執法、獨立監管 受到很多影響。其次,《藥品管理法》的立法目的(監管目標)可以基本歸結為「保障藥品安全」,儘管它也規定了類似於藥品價格這樣的問題,但在實踐中,社會 各界詬病最多的藥價虛高問題與藥品監管部門關係不大;至於保障藥品高投入的回收,不但《藥品管理法》沒有做任何規定,也難以受到藥品監管部門充分關注。過 於有限的監管目標,必然造成實踐中的價值衝突以及無法可依的局面,使有限的監管目標也無從實現。此外,由於缺乏對藥品監管機構的有效監督和制約,導致藥品 領域惡性腐敗大案時有發生,進一步損害了其公信力、權威性和獨立性。

現行法律之弊端

  《藥品管理法》對於什麼是藥品、什麼是新藥、什麼是輔料、什麼是使用、什麼是假藥、什麼是劣藥,這些最為基礎的概念都缺少清晰、明確的定義,對於假藥和「按假藥論處」的關係處理也未能保持一致,由此導致實踐中存在很大的認識差異,無法有效打擊各種違法行為。

  《藥品管理法》過於依賴事前審批和事後的責任追究,對於過程監管的規定非常薄弱,法律依據非常有限。藥品信息披露機制是各國藥品過程監管中最為 重要的環節,但在《藥品管理法》中只有非常簡單的規定,執法實踐中更是充滿各種各樣的阻力。監管部門更願意行使事前審批權和事後處罰權(實質是罰款權), 不善於也缺乏能力進行過程監管。此外,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經常只在有死亡等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後才予以通報,很難做到快發現、快報告、快調查、快處理、快公 佈。

  《藥品管理法》重行政處罰,輕民事責任追究。加之中國民事侵權法在懲罰性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等方面的侷限性和民事訴訟機制的高成本、低收益,使 藥品民事法律責任追究機制設計無法調動民眾的積極性,參與對違法行為的監督。至於國外藥品法律中以犯罪加以制裁的行為,《藥品管理法》或者「以罰代刑」, 行政責任吸收刑事責任;或者只規定行政法律責任,使大量應追究刑責的行為逃避於刑事責任體系之外。

  《藥品管理法》集中規範藥品生產企業和藥品經營企業的行為,對於醫療機構的藥品使用則缺乏實質規定。由於中國醫藥不分,藥品使用環節的80%以 上都集中在醫療機構,但卻長期處於藥品管理部門的監管範圍之外,而衛生部門由於管辦不分,也難以真正監管醫療機構的用藥行為,形成管理真空。

  《藥品管理法》以行政權力為中心,而不是以風險管理為中心,諸如風險預警、監測和評估,不良反應報告、安全標準,安全事故處置等重要的內容既沒有在實體內容中,也沒有在法律責任部分得到體現。

  《藥品管理法》對於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的行為沒有作故意與非故意的主觀情節區分,明顯不符合法律責任追究的法理基礎;對於違法主體、危害性、 風險程度和監管方式都大不相同的假劣藥「生產」與「銷售」兩種特性不同的行為,也不做區分,以同樣的責任加以追究,其效果可想而知。法律責任規定過粗,不 但沒有產生執法人員創造性適用法律的局面,反而導致裁量權的濫用以及守法主體的守法成本上升,使法律的可預期性目標無法實現。

  《藥品管理法》雖然授予了藥品管理部門大量的實體性權力(實質應該是職責或義務),但對於這些部門怠於行使權力的不作為或者濫用職權的行為,卻缺乏責任追究的規定,導致有義務可以不履行,或者法律規定的責任難以落實,使法律責任制度失去應有功效。

  《藥品管理法》簡單照搬《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在處罰種類方面,對於那些實踐證明能夠派上用場的處罰手段(如責令暫停銷售、信息強制披露等)沒有明確規定,難於把握;在處罰適用方面,缺少藥品管理的特點,導致藥品執法與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

  《藥品管理法》自1984年制定,2001年修訂以來,出現了異地設庫、網購、郵寄藥品、連鎖經營、出口、輔料管理等新情況、新問題,對此現行法律都缺乏規定,有必要盡快修改。

修改建議

  根據前述分析,《藥品管理法》修改應在如下幾個方面有所創新。

  ——加大刑事責任的處罰力度和有效性。更有效地發揮民事責任機制的作用,調動社會監督力量。優化行政責任設計,提高行政執法的有效性,包括確立累犯加重處罰制度;確立對法人和自然人的「雙罰」制度;建立有效的行業禁入制度;優化罰款處罰設定方式;完善沒收制度。

  ——加強行政問責力度,從事後的行政責任追究入手,倒逼管理部門履行法定職責,實現從權力中心到責任中心的轉變。

  ——加強對過程監管的要求,從事後責任追究向事前風險預防,從管理型向服務型,從直接權力行政向信息披露行政轉變,從事後處罰型模式向事前、事中、事後全程信息披露型模式轉變。

  ——對於現行《藥品管理法》中有義務性規範而缺乏法律責任的,應在法律責任中直接銜接上相應的責任;有法律責任規定而缺乏實體義務性規定的,建議其他部分在修改時補充相應的義務性規定。同時,也應加強《藥品管理法》與《實施條例》《流通辦法》等的銜接。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09

重金交易鏈:被修改的光伏路條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18/wMNDEzXzUwMDUwMg.html

在寧夏,天德太陽能公司並沒有自己的生產基地,甚至在2011年7月24日之前也沒有一個光伏電站項目上報至國家發改委,但正是這樣一家公司,卻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拿到全部審批、同意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的「路條」。

光伏電站的投資人徐遲坦言,「路條」獲批的時間已經被修改了。國家發改委7月24日發佈光伏上網標竿電價,1.15元/度的補貼只管7月24日之前拿到「路條」的電站,「而類似寧夏天德的情況在西部並不鮮見」。

光伏電站投資商獲取「路條」的過程大體有如下過程:對光電站項目做前期規劃、勘探等工作,繼之與地方政府對接,拿下項目土地,並獲得電網接入的初步許可意見,最後從地方發改委處拿到項目前期工作「路條」。

其 中,則衍生出多重利益關係:兼做電站投資商的光伏製造企業需要拿到更多的「路條」,帶動組件的銷售;政府需批出更多「路條」,吸引產業過來,並從中獲得更 多稅收收益及帶動就業;掮客通過倒賣「路條」,獲得中間收益,一條貫穿電站開發商--掮客--部分政府官員灰色利益鏈條由然而生。

「不同 的區域、並網條件的差異,『路條』的價值各有不同,像青海的路條現在10MW的光伏電站,『路條』價格為200-300萬,而在2011年這個價格最高為 1000萬元。」徐遲說。2011年中國光伏安裝量為2.89GW,位居世界第三。多位業內人士判斷,約有1GW的規模直行於這條利益鏈中。

倒賣路條

「路條」掮客並非從事光伏電站的投資,而是成立多個公司。

「在這條利益鏈中,掮客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就是連接地方和投資企業。」徐遲說。

「路條」掮客並非從事光伏電站的投資,而是成立多個公司,一一對接地方政府的各個光伏項目,繼而將拿到的項目「路條」轉讓給專業的光伏電站投資商。

徐遲舉例,青海2011年光伏並網容量為1GW,以1MW投資規模在1.2億元計算,總投資規模為1200億元,由此生出巨大利益尋租空間。

「很多地方臨時成立的小公司比央企拿路條還要兇猛,因為有的地方根本不把路條批給大的企業,甚至是國有企業。」徐遲說,國電、昱輝陽光等企業都在西部電站中被拒絕過,而大量臨時企業拿到「路條」後,再兜售給大企業。

「路條」掮客多為項目所在地人士,在土地審批、電網對接和政府公關上均有強大的優勢,這一點非民營投資商可比。

徐遲透露,掮客是這一行業普遍存在的行為,以10MW的西部光伏電站為例,掮客居中協調,給予的佣金費用一般以0.2元/瓦計算,即200萬左右。「很多硬性費用得投資商自己掏錢,譬如可研報告、環評、並網報告等費用。」

光伏電站投資商拿下「路條」後,還需經過可研、環評、並網報告等關,最後得到發改委的核准方能動工建設。

「如果掮客負責拿到並網核准,那麼付出價碼會更高,10MW電站的佣金價格可能要到300-400萬元。」徐遲說,對於付款方式有多種,譬如有的是採用3:4:3的方式,即前期付20%,中間付40%,「路條」拿到手之後付最後的30%。

徐 遲說,目前西部也有企業做全程服務工作,如科諾偉業、特變電工等企業,負責拿到「路條」到最後核准文件所有流程,再將此出售給意向投資者,價格是1-2元 /W。「現在做電站EPC(工程總承包)的價格是8-9元/W,縱使給服務商如此的價格,拿國家1元/度的補貼還是有利潤空間。」

徐遲同時表示,由於申報太多,青海「路條」很難再拿到;甘肅路條滿天飛,如5月底左右批下的「路條」達2.8GW,導致沒有太大的價值。

篡改時間

臨時註冊的小公司,部分甚至可以通過修改光伏電站項目獲得並網核准的時間。

根據國家的規定,10MW及以上光伏電站的核准,需要上報給國家發改委及能源局,而10MW以下則由各省決定。

徐遲表示,由於這一規定,許多9.9MW的光伏電站在西部紛紛湧現,「有些項目批給個人臨時註冊的小公司,就是有利益輸送嫌疑」。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臨時註冊的小公司,部分甚至可以通過修改光伏電站項目獲得最終並網核准的時間。

「譬如寧夏的一個項目,在去年7月24日之後,一個小公司8、9月開始跑,將『路條』時間拉回六月,10月兜售,11月脫手給央企東方電氣。」徐遲說。

一 位江蘇光伏企業高管證實了這一亂象:青海「930」文件下發之前,6月前很多企業沒有到格爾木;國家發改委文件下發之後,8月份「從西寧到格爾木的火車上 滿是做光伏電站的人」,有些電站的核準時間即被修改到7月前,最後國家發改委將1.15元/度的電價補貼有效期延展至2011年12月31日,才有效遏制 了如此亂象。

「像2012年建的電站,如果是拉到2011年核准,那麼最遲要在3月前完成,而在2011年12月31日前要拿到電網的並網鑑定書。」徐遲說,2012年西部光伏電站的上網電價已降至1元/度,而2012年有可能降至0.8元/度。

被修改時間的「路條」,在出售中,賣方要價也不同。有的直接標價出售,有的要光伏電站股權,有的是銷售組件。

徐遲說,目前流行的一種出售方式是,賣方將「路條」低價出售,然後要求做EPC的分包工程。「譬如要求自己去做土建,或是跟某個支架公司熟,要求做支架工程的分包」。

「由於競爭激烈,現在很多地方『路條』的佣金價格已經很低了,很多就是50-60萬,最多就是100萬,而分包工程的利潤比較可觀。」徐遲說,以10MW工程計算,該項目的分包利潤在200-300萬之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