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誰切了民資的蛋糕:生產成本接近美國,利潤空間縮水

記者 董鑫 發自北京

民間投資回落,是因為政府投資切掉了蛋糕的大部分嗎?

7月25日,針對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是否存在“擠出效應”的問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回應稱,負責任地講沒有;他同時指出,民間投資的回落有其合理性。

昨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張勇介紹了《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的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回落。據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數據,上半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58797億元,比去年同期回落7.3%;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5%,比去年同期下降3.6%。

形勢看上去不容樂觀。對此張勇表示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民間投資是為了今後的獲利”,民間投資的領域主要是制造業和房地產兩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而當前一些傳統行業存在創新力不足、結構調整難度較大的情況,民間資本勢必對市場有選擇,使得投資腳步放慢,都有“看一看的姿態,看準了再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市場與利潤空間的蛋糕變小,是導致民間投資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有報告甚至認為,中國制造業成本已與美國相差無幾。由此,生產高成本與貸款高利率前後夾擊,民資受困於既有行業慣性,更難以施展拳腳。

利潤走低是民間投資回落的主因

民間投資回落與政府投資規模並無直接聯系。張勇昨天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在國家預算內,各級政府的投資加起來只占投資規模的5%。而且,政府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項目,收益相對比較低、期限比較長,是民資相對不易與不願進入的。“並不是不想讓民間投資進,是投資要追求平均利潤率,相比做這個不如做別的,民間投資肯定不願意做回報比較低的。而政府投資做的主要是補短板的行當。”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間投資以市場為導向,投資增速回落和民企自身的投資分布和結構關系比較大,制造業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導致利潤降低,是造成投資回落的主要原因。

現在,“我們到超市看看、商場看看,外面有的我們都有,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出國學習看到什麽都新鮮,現在再出去看什麽都不新鮮。”張勇指出,當下很多需求得到了很大滿足。

去產能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之一。在今年1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李克強總理部署了進一步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的措施,促進企業脫困和產業升級。

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在回答有關鋼鐵行業去產能方面的問題時表示,今年2月1日的國務院6號文確定了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政策。整個去產能的目標是5年壓減1.4億噸產能,今年完成4500萬噸的去產能目標任務。馮飛還透露,今年上半年鋼鐵去產能1300余萬噸,完成全年任務的30%,總體上在預期範圍內。

中國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優勢正加速消失。近年來,由於人力資源成本和幣值等多種因素影響,中國制造業的成本迅速攀升。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BCG)去年發布的報告《全球制造業的經濟大挪移》中甚至認為,中國的制造業成本已與美國相差無幾,“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人力成本飆升而生產力沒有相應地跟上。”“在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中,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的制造成本指數是96,即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雙方差距已經極大縮小。”

胡遲把投資成本與利潤比作硬幣的兩面,“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較慢,但成本上升很快,利潤逐漸走低,因此民營資本投資降低是新的經濟形勢下自身的理性選擇。”

經濟新常態下,找到市場短缺所在,找到需求所在,在新領域實現突破,才是民間資本的去處。

民間投資的資金成本高企

此外,張勇認為,投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也導致了民間投資較弱。

為了提振民間投資,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年5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從5月20日到30日,國務院派出了9個督查組,赴18個省區市,開展了為期10天的實地督查;6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督查工作匯報,要求以不斷深化改革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張勇在發布會上表示,客觀原因上,過去的民間投資高增長對應的是經濟兩位數的高位增長,現在的經濟增長速度進入了一個新常態,這種情況下民間投資不可能保持高位增長。其次,傳統行業怎樣找到新的投資亮點和增長點需要過程。民營企業反映多搞培訓、多輸送人才的問題,也是政府下一步需要支持發展的。

解析民間投資放緩的原因,中金梁紅團隊的研究報告顯示,民間投資的資金成本可能已經高企。這份7月22日出爐的報告認為,今年二季度民企貸款利率或已達到9.9%,民間投資利率的“懲罰性溢價”在二季度擴大至6個百分點,較去年高出了3個百分點。其結果是短短半年時間內,民間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的占比已經下降了4個百分點。

張勇認為,政府投資和民營投資有不同的領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是互補的。當前,投資下行壓力大,民間投資回落較快,政府投資要加大力度,包括使用專項建設基金,幹一些“應該幹、必須幹、早晚都要幹”的事情。張勇強調,要把握好這個度,政府投資一定要補短板,不能和民營投資爭同一個市場。

“民間投資要落實改革措施,適應中國經濟增長新形勢的特點,向服務業和新興產業傾斜,使投資效應得到改善。”胡遲說。

中國經濟在去產能調結構的進程中,而多數民間投資又有依賴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的慣性,也為出路犯愁。用張勇的話來說,“國際上經濟也不景氣的情況下,怎樣找到新的投資亮點、新的增長點,這需要一個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