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提綱(trust的季報)修改稿 Pune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bfje.html
感謝@柴迷的建議 昨天寫的提綱涵蓋範圍比較大。在規定時間內應該沒法講完。這裡修改下只寫差異性這一個部分。可以稍微結合案例展開討論
時間大概1個小時 可以留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challenge

投資的差異性
外加一個彩蛋

差異性是相對於確定性而言。確定性簡單講就是估值,價值是主觀的,價格是客觀的。所以估值更個性化。今天不贅述。主要講差異性。

我對差異性的定義是是每個個人對公司的主觀價值和客觀的價格之間的差成為差異性(客觀價格某種程度也是他人的主觀價值,這裡吧市場當一個客體)

從我的認知講差異性就是安全邊際。

每個人自己設立的安全邊際會不同。這又是個體差異。
今天主要說的是我對差異性的幾個理解。

公司分兩類 1. 成長性 2 週期性。

成長性=discount of cash flow
週期性=所謂價值回歸 也是discount of cash flow

接下來說成長性公司的安全邊際和週期性公司的安全邊際

觀點1. 成長性公司的安全邊際 在於時間
為什麼是時間?
1.人性
2.歷史經驗

幾個可觀察的數據
1.熱度 方法 詞頻
2.滲透率 方法 美女指數
3.流行看需求方,一半成長性消費看年輕人觀點。工業品看需求方的渴求度和資金分配情況

舉例
1.IMAX =申江服務導報
2.simcom=黑手機
3.wii=wii blow

注意的問題
1.digital 公司 更脈衝(digital 公司沒品牌)退出時間的界定
幾個例子
賀氏
ISDN
王安

2. 模擬的品牌和生活方式 中間波動更大。不確定性大
單就鞋子
成功和失敗各半
舉例 crocs+UGG是成功的
失敗的 五指 搖搖鞋






觀點2. 週期性公司的安全邊際在於價格
為什麼是價格?
歷史數據的重要性。行業的理解
價格極低後會產生轉換效應。



幾個可觀察數據
1.倒閉數字
2.需求持續性
3.重置成本
4.看業內有經驗者的判斷。一半為老年人。長者。經驗的價值大

舉例
3828=市值VS現金
巴菲特的中石油

注意的問題

時間的忍耐力
價值回歸是漫長的等待甚至十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195

和雪球朋友的對話(只對錯誤語法和錯別字做了修改) jh786

http://xueqiu.com/8102984655/26753164
A:你是做空調行業的嗎?感覺你對格力很瞭解
B:我做了20年的空調了,以中央空調為主。
A:怪不得,所以你才對那些文章裡沒提及的技術瞭解的那麼清楚。
   你投資了格力嗎?
B:沒有,我是不太看好格力的,是雪球上有名的「格黑」。
A:那倒是,看別人說你是格力出什麼新聞你都要反駁一下
   你為什麼不看好格力呢?
B:我只對新聞中吹牛逼的地方反駁而已。
    不喜歡空調企業的商業模式,很容易被競爭者打倒。
A:我覺得10年之內拿格力還是可以的,再長了就看不清了
B:10年?我不相信。
A:你投資股票多久了?
B:我97年就投資股票。那時候春蘭還如日中天呢。
A:格力在空調領域做到了全產業鏈的閉環,這也是護城河啊
B:製造業的東西,你別想太好了。
A:嗯,春蘭不是就因為在空調還沒做紮實就多元化失敗的嗎
B:市場環境一變,馬上稀里嘩啦。
A:那倒是,說垮就垮了
B:格力的成功一方面有他自身的優秀
 另一方面不過是搭了空調普及的外部環境快車,猶如當年的長虹。
A:嗯,坐了順風車
 現在中央空調和家庭的解決方案不也是正確的方向嗎?
B:8、9萬的員工,人均利潤才多少?工資一漲就沒了。
A:人的確是多
  我也覺得家裡裝幾個空調和熱水器很麻煩,集成起來很不錯啊
B:對於中央空調,格力的方向都是錯的,我的個人觀點。
A:為何?
B:格力的優勢僅僅在家用空調和家用中央空調(多聯機還不算,只是單元機上)
   格力在用做家用空調的方式在做中央空調。而這完全是兩個不同行業,儘管都叫空調。
A:效率如何呢?
B:什麼效率?中央空調的嗎?
A:嗯
B:中央空調是提供客戶一個系統,任何單機效率都必須適合於特定的系統,否則是沒有意義的。格力的宣傳機組多少多少效率,典型的家用空調模式。況且如果它的效率真實,為何不敢送AHIR檢驗公佈。
公開場合我不好講ZJ這類語言,但事實就如此,AHIR查不到它宣稱的這些產品。
格力這些宣傳手法對我毫不陌生,以前遠大就干過,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事情。
A:哦,領教了
B:你前面提到的空調和熱水集成,最早大金就做出來了,美的也在格力之前做出了。但這個產品沒市場,大金已經停產。
A:太超前的東西可能反而不行
   摩托羅拉的衛星電話是多好的計劃
B:這種集成的東西,最大的問題是可靠性,壞一個都不能用了。
A:做好了不是更好控制嗎?只用維護一個主機,對用戶來講售後也只用找一家了,用戶,企業,社會成本都下降了
B:這只是理想狀況,至少現在市場沒有接受。
A:嗯,的確是處於培育期
B:這個產品受空間限制,主要用於別墅。而格力算不上高端品牌,連大金都賣不出去更何況格力和美的了。
A:把這種東西裝進商用住宅,那可是藍海啊
    不知道格力能否做到
B:普通的住宅不可能裝下
A:目前也許不能,格力也肯定從別墅客戶做起,估計那一套也不便宜
B:別墅的客戶,錢不是問題,主要是面子,好聽點叫品牌。
 格力就是空調的小米,看重性價比的大眾才會買。
A:倒是有相似的地方。不過你也把這兩家公司說的太不堪了
  小米的miui還是很好用的
  誰贏得用戶誰就是贏家
B:事實如此啊,我周圍有點地位和經濟實力的沒有用小米的。我做過的別墅中央空調就沒有過格力美的。
A:像這種產品如果是小眾的話是做不長的,就像摩托羅拉的衛星電話,都是富豪才用的起,結果撐了幾年就撐不下去了
B:富人產品和小眾產品不是一回事,大金的全球銷售額可是大於格力的。
 iPhone的量也不小啊
 還有茅台五糧液
A:剛有事了,說實話,大金的中國大眾這裡真是沒影響力的
B:是的,基本上在高端市場。日系品牌一直在高端市場,和格力沒有太大的競爭。
A:日本的製造業逐漸走向沒落了
B:這話說早了
中國的製造業不過是比較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
A:嗯,我只是覺得長期看中國贏面大一些
B:中日之間空調產品的品質和技術差距是相當大的,多數人更不不瞭解這個差距有多大。
即便同一個品牌,在日本生產和在中國生產,都有很大差距。
A:嗯,我就不知道,那日本是因為什麼錯誤導致在家用空調失利的呢?
B:我不認為日本在家用空調失利,在中國家用空調被格力美的做成了別人不願意做的市場而已。日系產品在高端市場一直都過得不錯,猶如美系產品在大型水系統也過得不錯。他們根本不在乎去和國產品牌去拼價格而已。
A:可是100多億的利潤那也不小啊
    現在就看格力的技術積累能不能達到質變的結果
B:希望如此吧,作為中國人總是希望民族品牌能起來。
     以東芝為例,我做過的一個項目,日本本土生產的一台空調末端有洩漏想像。可工廠就是不相信,他們認為日本本土產品從未出現洩漏。如果是上海工廠的立馬給我換,要求我現場做水壓實驗並有工廠的人見證。雖然最後證明的確是質量問題,但也可見他們對自己產品的信心。
     相對於美系日系,格力這100億的利潤太累。就像我工地上有些農民工掙的錢比管理人員還多,但沒多少管理人員願意去做農民工。
     格力銷利潤100億人民幣,員工9萬人。開利利潤24億美元(約150億人民幣),員工6萬。如果打群架,我肯定押寶格力。
A:呵呵
    現在中國製造業的確掙的是辛苦錢
    做為投資來說,投資格力的確要時不時的檢查它是否安全
    籬笆是否牢固
B:投資格力,我認為有兩個風險是目前大多數投資者沒有引起重視和忽視的。
A:格力目前我觀察也正在往產業鏈高端走
    嗯,願聞其詳
B:一個是勞動力價格的大幅度上升,這在建築市場已經感覺到了。如果人工的大幅度上漲會吃掉格力很多利潤,而且很難在價格上轉移給消費者。
     另一個是商業模式轉變,新增銷售設備不再賺錢,轉而靠售後,這是成熟市場的模式,必然會到來。格力必然轉型,不死也要脫層皮。
     現在沒多少人相信天花板,但我看沒那麼樂觀。即便沒有到天花板,但也是清晰可見了。
     在雪球上,我寫了一些文字,有詳細敘述。
A:第一點是有影響,但是現在格力已經只有7萬員工,5000技術人員,銷售,管理也得有5000,隨著機器人大量使用,人員還會下降的
B:機器人的投入本來就是一大筆資金,一樣有成本。
A:第二點我不太明白,如果是售後掙錢,那不是也代表品質不行嘛
B:美國、香港很多年前就是這個模式了,其實很容易想明白,售後不光是有質量問題,保養、零部件等等。猶如汽車的4S店。
A:那麼可不可以像蘋果手機一樣的,通過技術的更新來獲得利潤
B:剛入行時我也不明白,為什麼老外要讓公司的售後要賺錢至少要養活自身,後來逐漸才理解了。
到國外去看看,別人的街道幾十年不變,中國整個就是個大工地。這種情況下,銷售設備確實不賺錢。
溴化鋰機組為例,開利在美國一年的銷售只有幾台。而在中國,一年80多台的時候就是最糟糕的一年了。
A:那在國外基本就是夕陽產業了
    那也的確是只能靠售後來養活了
B:也不是吧,開利一年有170億銷售額。中央空調方向是建築綠色化和智能化,和樓宇自控等方向滲透融合。
開利收購安防公司,江森收購約克,都是如此。
A:哦,就是做整體的解決方案了
B:是的,中央空調的精髓就提供是系統解決方案。格力的塊頭是很大,不過在這些國際巨頭面前,不過是小把戲
A:中央空調的確是新進入者
B:格力的玩法還停留在單機上,什麼雙級壓縮、太陽能空調之類的,典型的家用空調的玩法。
A:但這些的技術壁壘大嗎?
B:比家用空調要大吧
A:太陽能空調難道不能做為綠色建築的發展方向?
B:不是
太陽能電池生產本身就不綠色
太陽能不過是能源的提供方式之一
綠色建築是講要把人的生活和自然有效融合,不等於節能建築。
A:和你聊了這麼多,的確如你所說,製造業的確是讓人操心
還是投資茅台,五糧液好
B:從商業模式將,茅台五糧液當然好很多
A:有天然的保護啊
如果格力的企業文化能像寶潔,GE那樣,也值得投資的
B:另外,你前面提到春蘭多元化。我認為多元化和專業化不是企業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沒有多元化也就沒有GE,沒有現在的大金空調。大金以前做什麼?二戰中鬼子的三八大蓋就是大金製造的。
A:日本的著名企業差不多都是軍工轉過來的
    春蘭那是還沒走穩就開始跑了
B:春蘭就是不多元化,也會失敗。我有同學就在春蘭,而且位置不低,那時候漠視質量是讓人震驚的。
A:哦,這應該是主要原因,也是製造業的命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987

【i黑馬法律顧問】修改後的《公司法》:創業更容易了嗎?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9/57753.html

阿創:阿律,聽說最近修改了《公司法》,新修改的公司法對我們創業者有什麼影響啊?

阿律業界和法律界普遍認為這一次修改意在降低創業門檻,刺激市場活力。這次《公司法》修改主要涉及三方面:

第一,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取消公司股東(發起人)應當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出資,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出資的規定;取消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出資的規定。公司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並記載於公司章程。

第二,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註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不再限制股東(發起人)的貨幣出資比例。

第三,簡化登記事項和登記文件。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認繳出資額、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時,不需要提交驗資報告。

按照國家工商總局的說法,這次修法進一步降低了公司設立門檻,減輕了投資者負擔,便利了公司准入,為推進公司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


不過創業者們要有心理準備,學者和創業者對於這次法律的修改的影響是有爭議的。焦點在於這些改變真正會讓創業者創業更容易嗎?對於整個市場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1、取消公司註冊資本最低限額,變實繳登記製為認繳登記制,這對創業有怎樣的實際幫助?

最明顯的變化是,按照原來的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註冊資本不得低於3萬元,一人公司註冊資本不得低於10萬元,還有首次出資比例和資本實繳的硬性規定,並且需要在註冊時提交驗資報告。修改之後,創業者只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申報,哪怕這個金額只有1元,也可以依法設立合法的公司;無需實繳資本,即不用在規定的兩年或五年內把這些錢打到一個賬戶上了;只要將註冊資本數進行申報並納入公司章程,不需要湊大量資金,不需要來來回回往驗資機構跑,創業者就可以完成擁有一家公司的夢想。

但這一重大改變對創業者究竟有多大的幫助?也有冷靜的聲音出現。曾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KAB創業俱樂部主席的葉春群認為,「對於創業者影響並不是很大,可能只會在一定程度刺激創業者的熱情」。因為公司法之前對絕大多數公司註冊資本的要求並不高,真正想要開辦公司的人早已經準備好了這筆「並不是很多」的資金。退一步講,即便實在掏不出3萬元,創業者也可以選擇以個體工商戶的形式創業,因為個體工商戶是沒有最低註冊資本限制的。事實上,公司註冊後真正需要的融資便利才是我國體制下的小微企業的發展短板,而不是起步階段的最低註冊資本。

2、門檻降低,風險比以前更大了?

現有的商業社會中,不管是實繳制還是認繳制,註冊資本永遠是一個公司實力的象徵。很多小老闆在創業時期談判時都有體會,很多公司明確表示「只和大規模的公司談」。對於以大學生和年輕人為主力軍的創業者來說,成立一家資本雄厚的大公司又不太現實。因此,取消最低註冊資本金對互聯網、高科技企業的意義很大。

然而與便利和效率一同到來的還有風險。既然一塊錢就可以註冊一家公司,而且繳足註冊資本的時間沒有限制,那麼現實中很可能出現這樣的狀況:一家公司章程寫明註冊資本一億元,100年內完成資金到位,但實際股東只投入了1萬元。在100年未到之前,債權人沒辦法提出訴訟要球,債權人也沒有精力去調查公司的實有資本。

任何改革都是有風險的。有限責任公司的有限責任被利惡意用,會嚴重損害債權人的權益。中國現行的法律體制還不成熟,社會信用高度還在發展。在放開管制,增強市場活力的同時,要強化的還有事先風險防範機制和事後權利救濟機制。創業者要按照自己的實力來確定註冊資本;債權人合作前要做摸底調查;最終靠市場的力量實現事後監管。同時,銀行也應逐步探索實現「老賴」黑名單等只供銀行系統內部使用的信息公開透明,以配合事後監管。

3、其他疑問:關於行政對市場的干預

修改後的公司法依然明確規定,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實繳、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在以後的相關立法中,相關部門會不會在其他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的決定中繼續設置或者抬高實繳制或者最低限額的門檻,如在銀行,金融、融資、擔保、信貸、典當等行業,這無疑還需要有一套制約機制。

這次修法中,更重要的體現,是提高相關部門的辦事效率。行政對市場的干預永遠是創業者,尤其是中國的小創業者繞不開的關注點。如何改變過去政府的手對市場的不適當干預,充分發揮市場本身的手對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的高效作用,才是不斷改革的源動力和最終目的。

讓更多的人能夠「白手起家」,促進小微企業、創新型企業成長當然是好事。同時,這一修法也昭示著主管部門的管理理念將由「嚴進寬管」向「寬進嚴管」轉變。然而,人們也對公司法修改後可能帶來的風險十分關注,如何保護債權人利益、健全企業主體信用等制度,都已經成為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816

泰晤士報:英國將以“退歐”威脅歐盟修改憲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351

若歐盟拒絕修改歐盟憲章,英國首相卡梅倫將以英國退出歐盟相威脅。

唐寧街內部對退出歐盟態度的轉變,將令卡梅倫在重新商討歐盟與英國的關系時,對歐洲的立場明顯強硬。

泰晤士報援引消息人士稱,唐寧街10號可能威脅退出歐盟,但時間未定。卡梅倫可能會發出警告。

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寫過,華爾街已經開始為英國退出歐盟做準備,擬將部分在倫敦的金融活動轉移到愛爾蘭。

對於退出歐盟,英國國內早有反對的警告。今年6月《金融時報》副主編馬丁·沃爾夫的評論文章稱,英國已經一只腳踏出了歐盟,可是,對已不再是全球性的強國的英國來說,“留歐”遠好於“退歐”。

沃爾夫承認,徹底“退歐”確實將增強英國對本國法規的自主權。不過他說,正如經合組織(OECD)證明的那樣,英國是歐盟成員國,可它仍是產品與勞動力市場法規限制最少的發達國家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79

銀行業:巴Ⅲ新指標若不修改,股市交易成本將大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88

bank-sign-31391419758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周五,全球金融市場協會和國際金融協會在發送給巴塞爾委員會的一封信中表示,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提議的新資金規則可能推高股票做空成本四、五倍之多。(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他們還稱,如果被稱為影子銀行的其他金融機構不填補空缺,投資者可能被迫支付更多資金才能押註股市。全球金融市場協會和國際金融協會均為遊說集團。

上述新資金規則指巴塞爾協議Ⅲ提出的一項重要流動性指標——凈穩定資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簡稱NSFR)。該比率即銀行一年內可用的穩定資金與業務所需的穩定資金之比,旨在確保銀行持有基於自身資金規模的最小數額的穩定資金,防止出現當年的英國北巖銀行因擠兌而垮臺事件重演。該比率監管要求為大於等於100%。

凈穩定資金比率條款預計將於2018年生效。

2007年9月中旬,英國第五大抵押貸款機構北巖銀行因儲戶擠兌而流失30多億英鎊存款,占總存款的12%左右。當時,該行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業務一度崩潰。受此影響,該行股價短短幾天暴跌近70%,創下7年新低。

在上述信件中,兩大協會還表示,銀行對凈穩定資金比率條款下的股票規定表示“嚴重關切”,稱該條款可能“極大地提升所有股市投資者的交易成本。”

通過不必要地增加銀行業組織的股市中介活動資金成本,修訂後的條款可能迫使這些活動轉移到基本上不受監管的影子銀行系統,這就將增加系統性風險。

為支撐自己的論點,該信件還援引咨詢機構Oliver Wyman的數據稱,截止2013年年末,這家公司借出的用以做空的股票價值高達7600億美元。

他們呼籲這些所謂的“股票借貸交易”不應在新資金規則下被歸類為銀行貸款。銀行在做最後的努力,爭取修改該條款。

律師行Shearman & Sterling合夥人Barney Reynolds表示:

銀行們對凈穩定資金比率提案非常擔憂,因為這條規則大致匹配長期資產和負債。這可能通過更廣泛的買賣價差或者降低做市交易活躍度而導致客戶能夠享受的優惠減少。因此,諸如賣空之類的投資行為就很可能轉投影子銀行系統的非銀行提供者。

除此之外,巴塞爾協議Ⅲ還引入了另一個新的流動性指標——流動性覆蓋比率,以確保銀行持有足夠的政府債券等資產。這類資產可以很容易地轉換成現金。

同時,該報道稱,上述資金規則提案還將導致銀行股票互換成本更高,影響股票互換市場的運轉,增加股指投資的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52

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支持修改前瞻指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57

20140905mester

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Loretta Mester)昨天在上任後的首次公開講話中表示,美聯儲需要基於當前經濟形勢對利率前瞻指引進行修改。(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彭博,梅斯特指出,美聯儲的政策指引措施應基於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加以修正,之前美聯儲曾表示會在結束QE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現有利率,這一措辭在眼下或已不合時宜。她認為不應該在加息上設置一個時間點。

她說:“為加息設置一個時間點不是一個好的溝通策略。這樣有可能讓市場誤以為政策是事先設定好的。如果公眾不明白我們的政策是基於經濟前景的動態決定,那麽改變指引將會引發混亂。”

梅斯特認為,目前的勞動力市場正在持續改善,但“仍然沒有完全複蘇”。她估計明年年底美國失業率將降至5.5%,接近自然失業率水平。

梅斯特稱,美國總體通脹率自低位回升的狀況對於經濟前景而言是一大利好,而美聯儲目前所見到的狀況只是薪酬水平隨著物價走高而上漲,而並非是薪酬上升帶動了通脹走高。

梅斯特預計,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速為3%,隨著寬松措施的結束,明年的市場可能會更加動蕩,不過這未必是一件壞事。

現年55歲的梅斯特畢業於紐約巴納德學院,並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她在今年6月份接替其前任皮亞納托(Pianalto)出任克利夫蘭聯儲主席一職,擁有FOMC委員會的投票權

鑒於她在美聯儲理事會內部仍是新人,她的具體政策立場傾向狀況目前仍不明朗。

美聯儲將於本月9月16日至17日召開FOMC會議。梅斯特在6月和7月的會議上對FOMC聲明投了贊成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02

美聯儲內部激辯加息 前瞻指引修改成焦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45

fomc-img-1-jpg

數位美聯儲官員相繼表示美聯儲前瞻指引關於利率的內容需要更改,近日圍繞這一問題,美聯儲內部展開了激烈辯論。

在過去的幾天里,美聯儲上上下下集體發聲,從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擁有投票權的成員、鴿派或是鷹派,到地方聯儲主席,再到華盛頓官員,相繼呼籲改變前瞻指引措辭。

這些人的講話提醒市場,在本月的FOMC會議上,加息措辭可能產生一些變化,盡管目前共識一致程度還不高,真正的轉變可能要等到10月份會議。

說到修改措辭,其中最關鍵的一句便是,美聯儲在前瞻指引中一直表示,將在10月份結束QE後維持低利率“相當長一段時間”。但是隨著美國經濟數據延續穩定出色的表現,聯儲內部不斷有人發聲暗示明年初可能就需要升息。

美聯儲理事Jerome Powell上周四表示,“FOMC聲明里一些重要部分的措辭需要改變。克利夫蘭聯儲主席Loretta Mester同日也表示,“美聯儲需要調整對利率的前瞻性指引,這樣才能更好反映出聯儲在實現經濟目標方面的進展。”

Powell和Mester是美聯儲的溝通政策委員會四位成員中的兩位,他們對前瞻指引的擔心也反映在FOMC內部鷹鴿兩派爭論之中。

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上周五表示,隨著失業率逐步靠近“充分就業”的目標,美聯儲應當停止發布貨幣政策調整時機的指引。Rosengren是美聯儲貨幣刺激政策的堅定支持者。而他的“對手”費城聯儲主席Charles Plosser、著名鷹派,在本周六講話稱,“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改變現在前瞻指引里的用詞,要讓市場知道我們將快於預期加息。”

市場目前有傾向將美聯儲升息時間定在2015年二季度,但美聯儲自己的觀點還是加息應完全參照經濟發展情況決定,並沒有具體日期。

美聯儲主席耶倫今年6月時警告強勁的數據可能導致提前加息,並在8月份會議上對就業市場給予了更加中性的評價。這顯示出美聯儲今年的對外聲明的轉變趨勢。

FOMC官員將在9月會議上更新經濟預期數字,盡管上周五的非農就業數字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但官員們還是有可能普遍上修自己的預期,並且在會議上還有可能提出一些具體的退出策略。這些內容將反映在耶倫的會後聲明中,值得投資者關註。

屆時耶倫的講話中“維持低利率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措辭被直接拿掉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美聯儲最不希望看到的事之一,便是市場的加息預期過於提前。但是耶倫可能會為這句話加上一個限定條件,比如“低利率將維持相當一段時間,除非勞動力市場發展速度較預期更快”。

另外一種情況是美聯儲可能釋放出模糊但讓市場比較放心的言辭,比如Rosengren周五說的話,“美聯儲在縮減刺激性貨幣政策方面必須有耐心。”

美聯儲的措辭最終會怎麽變化仍然是個難以捉摸的問題,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即自去年12月削減QE開始,美聯儲內部維持了大半年的“和平”氛圍將逐漸消散,隨著加息問題的升溫,鷹鴿兩派的辯論將越來越激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96

浦民招興管理層的個人感覺(修改重發) 東博老股民

來源: http://xueqiu.com/9528220473/31487884

浦民招興管理層的個人感覺(修改重發)

在股市,公司基本面趨勢性變化研究有四個層面。請註意,這是表述的僅僅是指企業經營業績趨勢性變化方面的研究。

第一個層面是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雖然說宏觀經濟波動對部分企業的運行影響不大,但或多或少會有些影響,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就算是屬於弱周期行業,他們的經營業績同樣會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中國股市20年來的上漲幅度高於大多數發達國家,其深層次原因就在於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的宏觀經濟高速發展。
這個層面還包括政策因素,即政府對相關行業的支持力度。

第二個層面是行業的景氣度趨勢及上下遊企業的供求關系,對於生產型傳統企業來說,行業景氣度會隨著產品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其表現方式為:產品供不應求——景氣度上升趨勢——行業投資增加——供求關系平衡——行業景氣度高位平穩——行業投資繼續增加——供求過剩——行業景氣度下降——行業投資萎縮——供求關系平穩——景氣度恢複——行業投資平穩——供求不足——行業景氣度上升。如此周而複始,其中的邏輯是資本的逐利性造成。
對於生產型企業來說,其上下遊企業的供求關系趨勢同樣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業績趨勢。

第三個層面是企業管理層能力或者說企業文化,一般來說,在同一個行業里面,企業文化或者說當家人文化決定企業的經營前途或者說業績趨勢。一般來說,更換當家人會導致企業經營業績的波動,正面或負面。

第四個層面是企業經營業績的趨勢性波動,除了受宏觀經濟及行業景氣度趨勢影響以外,還會受企業自身的經營波動,或內部管理因素,或經營戰略因素,或產品更叠因素,或政策因素等等。

其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層面為中長期投資服務,是指導投資的方向性或者說綱領性問題;第四層面為階段性投機服務,或者說為了利用企業業績波動與市場價格波動之間的時間差,指導在相對價值差異之間的投機性操作。這幾年來,對於一,二及四的方面談的太多了,簡直都視覺疲勞了,考慮到這其中的三家都已經更換管理層,那麽就有必要適當的梳理一下對當家人的感覺。

順便再一次在這里介紹一下我個人的投資模式,我的投資模式與眾不同,不喜歡長期投資,也不會愛上一家公司。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從投資的理念出發,以投機的方法操作,以階段性投資替代長期投資,以獲取高於單一企業增長的收益。所以,簡稱為:價值(投機)投資。

打個比喻就是:我們投資於股市類似於馬拉松比賽,沒跑到終點不能算勝利。有人喜歡選擇一個優秀長跑運動員參與馬拉松比賽,我選擇沿途安排10個或更多中長跑選手進行接力賽,爭取成為此馬拉松比賽的第一名。嗯,也許是巴菲特價值投資的作弊版吧。好了,言歸正傳。

浦民招興管理層一句話評論:
民生的新管理層還需要觀察,我的感覺1+1可能小於1,但還需要觀察才能下結論。由於洪崎與毛曉峰都不是強勢人物,長期擔任副手或助手的原因,執行力強但決策力似乎不足,在內部還需要磨合期。在這里,考驗的是決策能力與執行能力,所以,民生銀行或有可能的崛起,可能是在兩年後。

浦發的新行長我看好,有想法,有活力,有執行力,有資源,一掃浦發老當家人的過日子現象,值得期待。
在這里就說一下我對浦發今年的操作思路,在一般情況下,優先股獲得證監會批複及收購信托塵埃落定之時,就是我準備加倉之日。
另外,在這里多說一句,雖然表面上看浦發銀行的市場估值最低,但考慮到浦發收購信托(我個人估計不會太便宜,時間與價格)的不確定性,目前的相對估值還是合理的。

招商的田行長值得看好,有思路,有擔當,有幹勁,有背景。年初我頗有微詞的各條線齊頭並進、全面開花、無重點策略現在看來很不錯。招商高層、中層及基層全方位、大幅度的人事變動意味著這是個強勢人物,同時,田行長還治好了招商輕微的大公司病,值得期待。
密切關註田行長能否連任二期或以上。一般情況下,在未來的日子里,假如田行長調任,我立馬賣出。

興業目前的當家人無話可說,唯一擔憂是李行長退休,但考慮到董事長還年輕,應該沒什麽太大問題。但是,由於近十年的興業已經相當成功,就很難超越曾經的巔峰。而且,假如內部認定為李行長到點退休,那麽李行長未來的經營會趨於保守,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所以,對興業來說,不管李行長是否留任,最好的結果就是保持優秀,一般情況下不可能更優秀,但有可能平庸。
對於興業未來的操作策略,假如未來的日子里興業相對走強並相對高估(相對高估20%),那麽我會執行減倉操作,降低之30%占比以下(現在是超比例持股)。假如一直相對低迷,那麽我也懶得動了。

一句話評論的一句話解讀
這個看起來輕飄飄的一句話評論,實際上是我未來幾年中投資於銀行股的指導性文件,希望大家能重視。看了這下面的評論,覺得有些人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為了大家能更直觀了解並不會產生歧義,我就對這個一句話評論進行一句話解讀吧。

民生銀行,需要觀察,一旦發現新管理層經營思路亮點或價格優勢,我將立馬提高持股占比。

浦發銀行,看好新行長,看好未來,假如優先股獲批,收購信托公司落實,我將提高持股占比;當然,價格已相對上漲除外。

招商銀行,看好田行長,能力沒問題,最佳結果是連任,唯一的擔憂是過江龍。假如確認新行長是過江龍,我立馬賣出,不考慮相對價值。也就是說,新行長沒變就持有,新行長走路我也走。

興業銀行,實際上是謹慎看好。其中的道理是:已經很好,無法更好。

如此,就很明顯了,其實我最看好的是浦發銀行,屬於沒後顧之憂的看好。民生銀行依然看好,看好他的體制,但新管理層需要觀察。看好招商興業,但存在後顧之憂。

在我的心里,這四家銀行,依然是上市銀行中的優秀銀行,這一點沒變,七八年來還沒有發現替代者。
$浦發銀行(SH600000)$  $民生銀行(SH600016)$  $招商銀行(SH600036)$  $興業銀行(SH6011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44

美聯儲如何玩好修改前瞻指引的文字遊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18

近日,關於美聯儲最新FOMC聲明將把“相當長的時間”這一措辭剔除的言論甚囂塵上。

然而,在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聯儲新聞的Robin Harding看來,這句措辭很可能仍將以某種形式繼續存在於新的FOMC聲明之中。不過,Harding認為,美聯儲本次FOMC會議將會為這句措辭的最終離開設下伏筆。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當前這話措辭在FOMC聲明中的完整表示是這樣的:

基於對各經濟數據的評估,特別是如果通脹預期繼續運行於FOMC既定的2%的較長期目標之下,且較長期通脹預期仍然十分穩固的情況下,FOMC繼續預期,在結束資產購買項目以後相當長的時間里,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與當前不變。

美聯儲本次如修改FOMC聲明的話,需要達到什麽目的?

Harding認為,美聯儲對FOMC聲明的措辭做出任何修改都是為了達到以下兩個目的:

暗示美聯儲的政策立場或回應機制可能會發生轉變,避免造成市場恐慌。我認為尚未出現這種轉變。

允許最早在2015年3月首次加息的可能性出現,但並不讓市場因此以為這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情形。

他指出,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無論“相當長的時間”的真正含義是什麽,如果在10月結束了QE後,它仍然留在聲明上,將會與2015年3月開始加息顯得格格不入。盡管多數FOMC委員很可能會堅稱最有望於2015年夏進行首次加息,然而強勁的經濟數據將意味著他們可能需要把加息時間提前,並且他們希望市場對此有所準備。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Dennis Lockhart在傑克遜霍爾央行會議上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該觀點: 

如果人們局限地認為加息會在明年年中的話,那麽在加息是否會提前或延後上就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我認為,可能包括我同事在內的更多的人都認為加息可能會提前。單這一點來說,就存在信息的不對稱。

美聯儲如何達到自己的意圖?Harding認為,有四套方案可供其選擇:

方案1:為“相當長的時間”設置條件

在繼續使用“相當長的時間”這一措辭的同時,插入一個為退出做準備的條件從句。例如對美聯儲現在的措辭稍做修改:

...“相當長的時間”後才開始加息,除非勞動力市場的進展持續好於預期或者通脹上升速度快於預期。

如此一來,既對措辭做到了溫和的修改,又傳遞出了加息可能提前的信號。

然而,這種做法也存在兩個問題。首先,這里的預期究竟指什麽?邏輯上來說,指的應該是美聯儲9月經濟預測。可是,美聯儲真的希望作出“除非經濟好於預期,否則不會加息”這樣的承諾麽?

其次,這種措辭會過時的非常快。因為措辭很快會被理解為,美聯儲想加息時才會加息,“相當長的時間”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即使要刪除這句話,也要等到十月或十二月。

對於美聯儲來說,這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過渡性方案。但這充其量只能是最好的臨時方案,而且不太可能討那些討厭“日歷導向型”前瞻指引的委員們的喜歡。

方案2:模糊概念 反複灌輸信心

另一個方案就是把“相當長的時間”替換成美聯儲經典的、模棱兩可的詞兒。

例如,如果美聯儲願意,2004年那輪加息周期有著大把的詞匯可供它選擇。當時,美聯儲稱利率將在“相當長的時間”保持不變,結果在加息前的6個月,它把措辭修改為了“有耐心”。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波士頓聯儲主席E日程 Rosengren稱,在選擇何時進行加息時,美聯儲應該“有耐心”。

就算美聯儲不喜歡“有耐心”這個詞,還可以使用“謹慎”或“權衡”等詞。總之,理想的措辭是那種聽起來像“相當長的時間”一樣鴿派,但又不會蘊含著太多的可能性。

不過,美聯儲似乎不太可能選擇這條道路。第一,如果美聯儲真的把“相當長的時間”換成了“有耐性”,那麽市場會根據上次經驗推測,加息將在6個月以後開始。而這不是美聯儲希望看到的結果。第二,一個模糊的前瞻指引意味著每個人都會憑著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而耶倫將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承受著去解釋的壓力。第三,在2004年那一輪加息周期中,有一事幾乎成為美聯儲內部的共識,那就是使用“權衡步伐”這樣的模糊措辭是一個錯誤。

方案3:改前瞻指引為預測導向型

Rosengren的另一句評論也可能成為某種形式的前瞻指引。他的原話是這樣的:

我個人認為,除非美國經濟能在一年之內同時實現充分就業和通脹回升至在2%上下窄幅浮動的目標,否則上調短期利率是不合適的。

這基本上就是預測導向型的前瞻指引。如果投資者知道美聯儲的經濟目標何時能達到,以及美聯儲將在目標達成之前多久開始加息,那麽他就可以推測出加息的時間。Rosengren自己給出的預測是,2016年中實現充分就業,暗示的加息時間為2015年中。

不過這套方案也有很多問題。第一,美聯儲的經濟預測並不是很詳細,只是分別給出了相關指標在2016年末和2017年末的具體數字。第二,失業率和通脹率在預測導向型的前瞻指引中的分量很重。第三,經濟預測脫離了當前的經濟狀況。比較,在GDP增長2%的情況下實現的充分就業和增長為5%時的質量是完全不同的。

於是,一個近似的代替方案是不要描述的過於詳細。例如,美聯儲可以這樣表述:

在接近達到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脹目標之前,維持當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不變是合適的。

不過這一招應該謹慎考慮,因為它將加息和美聯儲的目標捆綁在了一起,但是卻傳遞出了加息不會很快就來臨的信號。而且它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接近”是多近?

方案4:口頭指引

對於前瞻指引,克利夫蘭聯儲主席Loretta Mester希望它能提供這樣的信息:

貨幣政策立場的變化將根據美聯儲兩大目標(就業和通脹)的真實和預期的進展而做出,並且變化的速度應與目標完成的進展一致。這強調了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如果經濟複蘇進展好於目標,將支持貨幣政策更早回歸常態,而如果複蘇步伐不及預期則意味著回歸之路更漫長。

把Mester的話稍加整理和重組句子結構,一份聲明就呈現了:

FOMC預期,加息的時間和步伐將隨著兩大經濟目標的真實和預期進展變化而調整,並且調整速度將視經濟進展而定。

不過,直接這樣描述恐怕過於生硬,因此美聯儲可能還會把今年早些時候放棄6.5%的失業率門檻時用過的那句話添加進來:

前瞻指引的變化並不意味著FOMC政策意圖的轉變。

那麽美聯儲會怎麽做?

Harding認為,毫無疑問,許多美聯儲官員將會更傾向於方案3或4。然而,從現在的措辭過渡到方案3或4仍然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因此,對於美聯儲來說,更可行的選擇可能是方案1。在這次FOMC會議上先加一些“條件從句”,然而經過一番爭論後,在10月的會議上添加一些新的措辭。在本次FOMC會議紀要上,它還可以使用一些潛在的新措辭來做一番試探。

如果新的措辭已經達成,那就把它們和“相當長的時間”先一起放在這個月的聲明里,並讓耶倫在新聞發布會上對新措辭作出解釋。然後,讓“相當長的時間”悄悄地消失於下個月的聲明中。(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28

存貸比取消在即?銀監會建議修改《商業銀行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64

20141120money

多年來一直困擾商業銀行的“緊箍咒”——存貸比指標有望取消。

在李克強總理要求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之後,銀監會已經開始申請取消《商業銀行法》中對存貸比的考核。

據《21世紀經濟報道》,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昨天出席2014鳳凰財經峰會時表示,銀監會已經向國務院匯報,建議全國人大適度修訂《商業銀行法》。

據中國證券網,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今天在陸家嘴金融全球創新峰會上也表示。“近期存貸比監管機制有進行調整,減輕商業銀行負債方面的規定。明年有可能對《商業銀行法》做修訂,最終取消存貸比考核。”

隨著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商業銀行面臨著存款搬家的困境。9、10月份貸款增速13%~14%,而存款增速僅為9%。

在昨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民生解讀認為,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或納入一般性存款,通俗來說,就是余額寶會被納入。理論上這最多可以釋放7.4萬億人民幣信貸。

此次修訂《商業銀行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貸比”考核已經不適合當前的市場環境。《商業銀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商業銀行貸款,應當遵守下列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七十五。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原局長吳曉靈認為,2003年之後,由於銀行的基礎貨幣主要通過外匯占款來提供,存貸比這種非常註意存款的考核使得商業銀行在資產負債的管理方面的自主權受到了一定的侵蝕,成為了資產負債管理的桎梏。

事實上,目前多家商業銀行距離75%存貸比監管紅線不遠,銀監會也一直醞釀調整相關監管方法,但受制於《商業銀行法》的硬性規定,只能靈活調整存貸比中對存款和貸款的界定範圍,擴大“存款”範圍做大分母,或縮小“貸款”範圍降低分子。

比如,2014年6月,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調整商業銀行存貸比計算口徑的通知》,計算存貸比(貸款)分子時,扣除小微、“三農”相關貸款6項,計算存貸比分母(存款)時,增加針對個人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存單、外資法人銀行吸收的境外母行一年期以上存放凈額2項。

此外,銀監會近日下發的《關於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登記工作流程的通知》顯示,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第四次會議和銀監會2014年第8次主席會議決定,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將由審批制改為業務備案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