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9508.html
很多時企業都會有缺錢的時候, 企業要吸水有好幾種方法, 每一種都有其好處及壞處, 我們應該怎樣演繹其吸水方法對股東的影響呢? 可以當自己與幾位朋友夾錢開茶餐廳, 應該會比較易明。
發行債券
發行債券可以說是最直接的方法, 夾錢開茶餐廳要更多資金, 最直接當然是向銀行借錢, (發債就是向債券購買人借, 當然, 債券購買人不一定是銀行), 銀行是不會分薄股東的股份權益的, 但到時到候茶餐廳需要向銀行付上利息, 一定會對未來盈利有所影響, 因此要衡量債息及利用債項所賺取更多盈利的能力。
發行新股
發行新股有點像印銀紙一樣, 印些新股票出來賣就可以獲得資金, 假設一間本來四個人的茶餐廳找多一個人夾錢, 本來的四位股東由每人平均佔25%的權益變成每人平均佔20%的權益, 未來茶餐廳的盈利都會被新股東分薄了, 當然好處就是舊股東一蚊都不需要拿出來而茶餐廳都能獲得新資金, 從前的匯控很常用這一招獲得新資金作出收購其他公司擴大版圖 (注意: 舊股東跟新股東的股權不一定是平均分布的), 要注意集資後的經營前景會否能夠抵銷分薄股權的損失。
發行優先股
優先股有點像債券與股票兩者中間的產物, 優先股股東可以像債券一樣跟公司討論利息條款, 同時又可以在某時刻對換成股票, 但未對換之前優先股是沒有公司股東的權利, 與債券相似。債券、優先股及股票到公司破產時會按對公司權益的操控倒序地獲分派公司的資產, 對公司權益的操控由大至小是股票, 優先股至債券, 所以破產時最先分享公司資產的是債券持有人, 再到優先股, 最後才是股票持有人。
供股
供股即需要原來股東再加錢夾股, 四個股東一人夾多十萬予茶餐廳, 供股前跟供股後各股東的股權並沒有任何改變, 對未來盈利的分享也沒有改變, 但如果當中有股東不夾錢, 他原有的權益就會被其他股東分薄了。匯控早前的世紀大供股, 接下來一些內銀股都進行了供股, 正是用這個方法吸水, 增加公司的現金儲備水平。
其他方法
企業還有更多方法吸水, 例如賣家產, 和黃就很喜歡賣東西獲現金, 匯控在金融海潚時, 各界都關注她會否變賣如交行之類的優質資產, 企業在經濟高峰甚至是泡沫時高價賣家產是十分漂亮的, 但在經濟差時因周轉不靈而被迫賤賣家產就太可惜了。還有公司可能把部份資產分拆出來上市, 上市後就能獲得新股東的資金, 以前看電視很多商業奇才最厲害就是把公司拆骨、合併、重組, 最後能增加現金流或資產價值, 從而把股價推高, 早前李嘉誠就把和黃的一些業務分柝到新加坡上市成功吸水。
企業總有需要資金的時候, 在選擇用哪一種方法吸水時應該充分考慮小股東的利益, 對沒有照顧小股東的吸水行為, 而只玩弄財技者, 大家最好敬而遠之。
此仍舊文章經修改後重溫, 原文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cpleung826/article?mid=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