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史玉柱瞄上五粮液:脑白金战术能否玩转黄金酒-四通控股(409)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216/08285640787.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663

史玉柱兵临城下 五粮液会否成为第二个华馨实业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218/0744565196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36

五粮液过亿巨资私存两券商8年 被疑转移利润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309/05165947229.shtml


  该公司存于中科证券和亚洲证券资金过亿元。五粮液(14.75,-0.71,-4.59%)财务部长罗军说:“存于亚洲证券的钱已冻结”

  理财周报记者 黄莹颖/文

  “我只是希望有人来管管他们变相理财的事情。”袁明(化名)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袁明是浙江的一位投资者,他在给理财周报的信函中声称,他发现五粮液(000858.SZ)披露的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一直保持着数亿资金的水平。

  袁明怀疑,这其实是五粮液将利润转移走的渠道之一。他告诉记者,他在调研后还了解到资金从五粮液流出的其他渠道:通过代理商或者广告费来转移利润。

  数亿资金长期“冻结”

  事情的起源是一则公告。2009年2月18日,五粮液在年报中披露了五粮液控股95%的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投资公司”)存于中科证券资金的损失。

  “2006年2月24日,中科证券被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托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存放于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的存款金额为 8294.60万元,中科证券清算组口头认定保证金为‘非正常客户保证金’,并划入不予投资者保证基金收购之列。投资公司于2008年2月向宜宾市公安局 经侦支队报案,并拟通过司法部门取回保证金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其案由是,2008年中科证券宜宾营业部总经理被宜宾公安以涉嫌诈骗罪逮捕,称其为获取总公司的“业务拓展费奖励”而诈骗五粮液投资公司。

  袁明整理了五粮液投资公司与五粮液的资金往来及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情况。

  “五粮液投资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运作的远不止中科证券这点资金。”

  五粮液财报公布的数字是存于中科证券的那笔资金,但五粮液到底有多少钱以这种形式在证券市场上仍是个谜。2008年期末五粮液存于券商的存款加上投资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往来款余额合计约3亿元,袁明认为可以此估算五粮液在证券市场上运作的资金。

  最让袁明不解的是,这些五粮液存在证券公司的大部分资金却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

  “在2001年最多的时候投资股票的资金也就1900万元,而存于证券公司的资金达到4亿多,买股票的资金仅为总资金的4%。2002年之后买股票的投资成本最多也只有800万,而存在证券公司的资金始终维持1亿以上。”

  袁明总结出,“在2000年-2005年期间(中科证券案件曝光之前),五粮液实际投资股票的资金占资金账户总额的比例一直仅为1.45%-5.59%之间。”

  “正常的保证金存款只能获得极低的活期存款利息,五粮液投资公司长期从事这种没有收益的投资,图什么呢?”

  资金流出渠道?

  袁明继而质疑,“投资公司一直在利用五粮液公司的管理漏洞,将大量资金放在证券公司,没有收益或仅有极低收益,但实际上是在搞变相的委托理财。由于其不正常的运作,五粮液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中科证券案正好暴露出这一隐藏得很深的问题。”

  袁明从成都、上海几地代理商,以及五粮液相关子、孙公司调研得到了更多的情况。“根据我的调研,五粮液的子、孙公司也通过往来款等形式通过五粮液投资公司以隐蔽的方式进入证券市场,这些资金难以通过五粮液披露的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看出来。”

  “一般来说,资金从五粮液这边出去可以有几种渠道,比如,他把货发到代理商,压一段时间后,货款的钱便滞留在外头了。另外,通过广告费的支出,几十亿的投入,主动把钱送到代理商那边,钱出去后就去开户炒股。”

  “除了中科证券的资金外,前段时间亚洲证券那边又爆出来五粮液有几千万在里面,上海这边调查的已经认定这也是“非证券保证金”,亚洲证券成都的营业部也被抓了人。”

  五粮液财务部长罗军向以投资身份致电咨询的理财周报记者称,“亚洲证券那笔钱不是股份公司的,应该算是集团的,所以在年报上也就没说了。”但袁 明坚称,其从亚洲证券该案的辩护律师齐汤国(音)处了解到,亚洲证券一案涉及的资金来自于五粮液的子公司,其中涉案的向姓经纪人已被宣判。

  3月5日下午,理财周报记者曾就此事发采访函到五粮液董事办,3月6日上午,五粮液证券代表肖祥发在电话中向理财周报记者解释,“公司方面也在 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五粮液投资公司是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成立的,上市公司履行了相关的义务,母公司不干涉子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

  此外,袁明还认为,存于中科证券的巨额资金实际上已经造成损失,而五粮液并未进行公告或者进行财务处理,这实际上虚增2008年近9000万元利润。

  罗军则表示,“这个钱已经冻结了,那个钱还不是有收益吗,都没亏钱,买那个中国联通(5.04,-0.22,-4.18%)还赚了点钱。”他还补充说,“中科证券破产那件事情,法院不是没有弄完吗,从程序上来说,没有正式的文件,那笔保证金就不算认定为非正常保证金,会计上也就没必要做计提了,会计师那样做账还是很合理的。”

  看不懂的毛利率变化

  市场对于五粮液隐藏利润的疑虑并非空穴来风。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是:2008年五粮液年报显示其白酒整体毛利率上升至54.69%,但中高档酒毛利率反而下降至66.73%。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猜测,“这可能是五粮液把利润转移出去,是大股东和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另一位分析师也指出,“通过隐瞒利润,摊薄每股利润,就可以起到打压股价的作用,低股价,大股东就可以从五粮液整体上市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2008年,五粮液高端酒的成本上升,同比上升幅度达到42.5%。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家伟在研报中直陈:“高价酒成本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低价酒成本不增反降耐人寻味。”

  民族证券也表示“2008年高端酒成本上升幅度超过20%,这一点我们感到非常困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80

五粮液巨资炒股失陷亚洲证券 投资者质疑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317/02285983648.shtml


  一家上市公司5500万资金长期失陷亚洲证券,为何却在年报中毫无披露?上周末,本报记者收到一中小投资者投诉,指上市公司五粮液(15.03,0.54,3.73%)大量资金失陷亚洲证券,长期未披露。在2008年年报中,五粮液披露了部分资金失陷中科证券,未收回资金8294万元,但这笔款项未做计提处理。

  记者获得的一份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显示,五粮液的子公司五粮液投资公司与一家名为“智溢公司”的公司合作炒股,存入亚洲证券的7500万资金中,5500万被转做委托理财资金。由于亚洲证券破产,这笔巨资至今没有追回。

  一场官司牵出五粮液投资公司

  2009年1月21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原亚洲证券经纪人向晓卫在亚洲证券成都营业部担任客户经理期间,以购买可转债为名让智溢公司到 亚洲证券成都营业部开户,并存入7500余万元资金,向晓卫为获取与亚洲证券成都营业部约定的275万元佣金,未征得智溢公司及其委托代理人尹启胜的同 意,向亚洲证券提供了盖有伪造的智溢公司印章,构成合同诈骗罪。

  尹启胜并非智溢公司职员。公开资料显示,尹启胜2002年时任五粮液集团办公室主任兼公关部部长,2004年时任五粮液投资公司总经理。

  据悉,亚洲证券是一家全国性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全国拥有48家证券营业部和12家证券服务部。其前身为三峡证券,成立于 1993年,当时仅为一家注册资本为5000万的小证券公司。1997通过增资扩股,三峡证券将注册资本增至1.5亿元。2002年3月,三峡证券更名为 亚洲证券,注册资本金进一步增至近10亿元,当时在证券公司中名列前茅。

  2005年,证监会调查出亚洲证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挪用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挪用客户证券等严重违规行为且数额巨大,在委托理财业务上也出现了巨大漏洞,随即取消了其业务许可并责令关闭。

  5500万系五粮液与智溢合作炒股

  1月21日的判决书显示,时任五粮液投资公司董事长的冯光兴在法庭上证实,2002年五粮液投资公司和智溢公司共同出资用于炒股,以智溢公司名义开户,尹启胜负责操作。

  2004年初,尹启胜在接受智溢公司委托炒股期间,亚洲证券经纪人向晓卫到宜宾找到尹启胜提供了一份亚洲证券内部书写的可转债项目投资意向书,建议购买丰原可转债。

  2004年5月双方将7500万元转入该账户,其中5500万元作为委托理财金。2005年亚洲证券破产,这笔资金作为破产资产尚未追回。

  昨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五粮液董事会办公室,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笔钱与五粮液股份公司和五粮液投资公司都没有关系,五粮液投资公司是五粮液股份公司的子公司没有错,但是智溢公司跟五粮液没有关系。

  根据五粮液年报,五粮液投资公司是五粮液股份公司持股95%的子公司,这家公司在2002年由五粮液股份公司和五粮液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另外5%的股份由五粮液集团持有。

  五粮液历年年报显示,五粮液炒股的历史由来已久。在2002年年报中,五粮液账上就有1.39亿元“其他货币资金”;2003年这笔钱增加到 1.44亿元;2004年末“其他货币资金”没有增长,仍为1.44亿元。2004年五粮液在年报中注释,“其他货币资金”是指存放在证券公司的存款。

  从年报数据来看,2001年到2004年,即五粮液资金陷入亚洲证券之前,股票投资都是亏损的,存放在证券公司的资金余额总体上变动不大。根据报表计算得出,五粮液投资股票的资金一直占存放在证券公司资金的5%以下。

  本报记者 吴敏

   链接

  智溢与五粮春控制人一致

  和五粮液投资公司合作炒股,资金却全盘交付五粮液投资公司的员工。这家公司是什么背景?

  法院判决书显示,这家公司全名为“成都市智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谢军。工商资料显示,2001年后谢军转让了在该公司的全部股份。

  据尹启胜证实,当时购买丰原可转债也征得了谢军的同意。

  五粮液的经销商们都知道另一个“智溢”,那就是“五粮春”系列白酒的全国总经销商。根据工商资料,智溢酒业的法定代表人也是谢军,其背后还有一家“智溢实业”的公司。

  据五粮液一位经销商透露,智溢酒业的两个老板,一个是谢军,另一个是五粮液前任某高管的胞弟。但这一信息未见工商资料确证。

  (吴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9

中環在線:銀基上市主席豪隊五糧液 李華華


2009-04-09  AppleDaily





 

新 股銀基集團(886)係五糧液最大經銷商,噚日喺港交所(388)上市,公司拎出王牌佳釀「巴拿馬金獎紀念酒」,送畀港交所留念。睇到支酒個名已經夠晒架 勢,原來仲有段古,話說五糧液集團為紀念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即係o依家世界博覽會)金獎,喺05年推出呢支珍藏酒,仲係出於五糧液酒廠 600年老窖,用已經窖藏90年嘅陳年佳釀,由國家一級調酒師調製而成,全球限售100支。同年西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支酒被大昭寺選為永久供奉護法 酒,咪話唔巴閉。銀基噚日又特登帶咗幾箱五糧液同來賓分享,令到交易所霎時之間酒香四溢,主席梁國興仲趁機賣花讚花香,「五糧液咁好嘅酒,梗係飲多兩 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30

中環在線:五糧液漏口風可能參股銀基 李華華

2010-12-7  AD




 

香港要同大陸同胞做生意,例必入鄉隨俗要飲吓「中國人嘅白酒」五糧液,而五糧液代理商銀基(886)亦索性喺灣仔整咗間旗艦店,做我哋香港人生意,噚日開幕,佢哋嘅partner、內地A股上市公司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仲親自到場。

有貴人自遠方來,銀基主席梁國興(圖)心情靚爆,仲感染埋唐總,令佢懷着愉快嘅心情同傳媒做訪問,仲唔覺意爆料話雙方合作幾十年好愉快,未來唔排除會互相參股……

唔知係咪知道港交所(388)唔好惹,所以唐總即刻補鑊,話入股銀基並唔係無可能,但佢哋嘅國企身份可能會有啲阻礙,見到老闆五糧液咁講,梁生亦搭嗲話雙方互相參股嘅意向,都只係傾過吓咋……咁大口,留番嚟飲酒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0

五粮液涨价渠道不给力白酒业怪象纷呈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87028.html

春节以后,多家销售五粮液的超市收到了五粮液涨价通知,难道五粮液在2月1日之后又提价了吗?而此前白酒专卖店的五粮液价格为何也并未涨到五粮液提价通知中的规定价格?

白酒行业有很多让人看不懂的现象,不仅是五粮液渠道价格没有涨到位;更多的中低端白酒的促销战也在上演,不敢轻易涨价;而二线白酒品牌集中推出千元以上品种又究竟是为哪般?

五粮液渠道价格难上涨

五粮液北京负责公关事务的一位人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实,五粮液并没有最新提价通知,最近的一次提价通知仍是从2月1日开始,五粮液主力产品 52度500ml水晶装终端零售价从789元涨到889元,1618也从839元涨到939元。“外界所说超市收到的涨价通知,还是春节前的那次通知。” 该人员称。

原来,超市收到了提价通知意味着五粮液涨价在各个渠道已全面铺开,也就是说,从专卖店开始渗入商超渠道。

一般而言,白酒专卖店对厂家的各项措施如涨价公告等实施较为及时彻底,而商超渠道的价格并不在白酒厂家的掌控范围内,再加上商超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存货,涨价将会有所延迟,厂家会在先靠专卖店形成涨价环境后再向商超渠道蔓延。

“五粮液此次涨价是为了赶上茅台,怕落到第二梯队。”酒仙网CEO王秀明告诉记者,但目前来看五粮液此次提价并不算十分成功,2月1日开始,除了目 前北京沃尔玛等一些超市已将终端零售价从789元提至889元,而在其他烟酒行,五粮液主力产品水晶装52度并没有严格执行通知,各家商贸公司价位不一, 从750多元到800多元各个价位都有。

甚至是五粮液自己的专卖店,也执行不一,虽然报出889元的零售价,但其在北京朝阳、海淀、东城等不同城区的多位工作人员表示,价格可以商量。五粮液在北京海淀的一家专卖店人员报出780多元的价格,并称数量越多越可以优惠。

中国酒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赵禹指出:“五粮液此次提价并不成功,现在市场上什么价格都有,标售终端价889元的并不多见,并且价格调整后反而不理想,很多消费者都转向了其他品牌,这是值得五粮液关注的问题。”

白酒涨跌两极分化

事实上,虽然外界在不断传递新一轮白酒涨价潮的信息,但就目前来看并非所有白酒都能实现涨价的梦想。对很多价位在300元以下的中低档白酒而来,并不敢轻易涨价,仍然要靠不断促销维持销量。

“除了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我们销售的其他中低档白酒年前年后并没有提价通知,且最近快到了消费淡季,厂家更不敢提价了。”王秀明表示。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白酒市场上,高档白酒涨价、中低档白酒促销的两极化现象早已出现,尤其是销售旺季时这种现象最为突出,且同一个品牌旗下的多款产品可能按价格高低会分别采取涨价和降价促销的方式。

以茅台为例,虽然同期茅台52度飞天已升至1400元的高价,且供不应求,但在国贸的沃尔玛卖场,茅台中低档迎宾酒却在促销,买两瓶500ml送一瓶200ml酒。

“这种两极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价格上,而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定位不同所致。高档白酒资源稀缺,受产地不可复制的因素影响,产量无法快速扩张,其定 位偏向于奢侈品,已经远非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而中低档白酒定位于必需品,消费者对其价格的敏感性较高,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位导致企业采取不同的营销 措施,从而产生这种两极化现象。”周思然认为。

赵禹认为:“高端酒品牌议价能力比较强,敢涨,而低端酒品牌太多,竞争激烈,尽管受各种因素影响,原材料成本、市场营销成本等都在提高,但都不敢轻言涨价。”

二线品牌推千元产品

不过,虽然中低端白酒不敢轻易提价,但有些却会以提升产品结构为名,推出超高价产品来变相提价。除了五粮液等一线品牌推出永福酱酒等超千元产品外, 二线品牌如水井坊等也推出菁翠等价格超茅台的产品,连金种子酒等一些区域品牌也在推千元产品。“这些超千元产品并非其主流产品,不是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厂 家为了形象打造的产品。”赵禹亦称。

“二三线企业推出自己的千元高端产品,实际上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的需求与空缺,欲提前进入进行战略布局,从而提高自身品牌形象,但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推崇,毕竟,品牌仍然是消费者购买白酒产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周思然认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3

五粮液: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了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4b5010102dwme.html

====近 期,五粮液和茅台集团想要设立财务公司的新闻,已经被各大媒体传遍每一个角落。而五粮液更是在公开场合强调“五粮液股份不缺钱”,开设集团财务公司的目的 是“五粮液集团发展又需要钱”。这个声明言简意赅,为此,前两天的博文专门提及“集团财务公司”这一知识点来补充,想让大家了解更多。今天打开邮箱,看见 好友发来一封电子邮件,是关于五粮液的。之所以他给我发来,是因为前两天电话中谈及五粮液组建财务公司的事情,他说稍晚的时候有资料给我发到邮箱。今日读 完之后,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粮液: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了吗? 
   五粮液的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增加自身财富。而投资企业的目的在于它能给股东(企业的所有者)带来超过其期望的未来报酬,这种报酬包括2方面:   1.获得现金股利   2.出售股权获得资本利得。
 
如果我们把五粮液股东财富看成是EPS(每股净利)的函数,则企业通过2种路径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企业财务目标:
 
1.“做饼”(指企业创造的全部报酬,即EBlT)。保持资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把“饼”做大来提高EPS。其重点是降低产品成本,充分利用经营杠杆,加快销售收入增长。
 
2.“分饼”。在“饼”大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资本结构来提高EPS。重点是降低资本成本,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多利用相对便宜的债务资本和无息负债,尽力节约利息费用。
 
 
一、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途径: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策略选择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所有的产品都是沿着一定的生命周期发展的,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这个周期里,产品销售价值的趋势要根据该产品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做出理性判断,现在就来看这四个周期:
 
企业采取何种方式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实际上与公司的自身发展阶段和投资战略相关。公司基于对公司产品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做出投资决策,以及相应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决策。
在企业生命周期初始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经营设施(如产品生产场地)、辅助设施、试销及市场开发等方面,而来自销售收入的现金注入不仅少而且慢,因此 需要不断地向企业注入新的资金,而此时,产品能否为客户所接受,市场能够扩大到何种规模,公司能否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这些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经 营风险会很高,为了把总风险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财务风险就应尽可能降低,在这一阶段最好使用权益资本而不是债务资本,同时,现金净流量为负,不大可能分 红。
当企业的产品进入成长期,销售规模就开始快速增长,并产生比创业阶段更充裕的现金流。但是,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对某个产业领域构建进入屏障通常是在其高速 发展时期完成的,以便在产品开发潜力被确认时能阻止竞争对手追随本企业具有竞争性的创新技术进入该领域。企业必须在总体市场开发和市场占有拓展两个方面同 时投入大量资金,同时为了与生产活动中不断增长的规模水平相匹配,也需要大量的投资。
 
而在这个阶段,企业经营风险的程度依然很高。这意味着必须采用适当的融资渠道,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低水平,也就是需要继续使用权益资金。同时,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也必须重新投入到经营中去,这最终导致股利支付率保持在低水平上。
企业在经历了成长期之后,销售高而稳定且利润空间合理的成熟阶段开始出现,其公司持续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寻求和维持早期阶段的高增长率在财务上的合理性越来 越小,此时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保持现在的市场份额和提高效率,维持已经达到的销售利润率水平。经营风险会降低,通过负债融资而提高财务风险可以用降低的经营 风险抵消,并且因为这个期间的净现金流量已变成正数,借款和还款成为可能。
 
在早期阶段,企业股东的投资回报是通过在投资上的资本利得来获得的,但企业一旦进入成熟期,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利润比较稳定但不能期望继续猛增,未来的增长将主要取决于效率上的提高而不是在销售量或销售额上的大幅增长。
 
如果企业不再需要过多现金,通过提高股利支付率或用多余的现金回购部分股票是将现金转移给投资者的一种合理有效的办法。
企业在成熟期所创造正现金净流量的能力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除非它能创造巨大的市场,并能无限制地持续下去),而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最终将逐渐衰退。需求的减少伴随着现金流入量的减少,一旦市场需求不可避免地下滑,企业再投入同样的资金以维持市场规模是很不明智的。
 
那么企业就会对衰退业务的再投资尽可能的减少,因为未来的增长前景并不乐观,据此,企业应实施高额股利分配政策。实际上,在衰退期,由于无充分理由进行固 定资产的更新重置,股利的发放额可能超过税后利润数额。虽然固定资产的更新重置是维持现有经营规模的一个通行办法,但在衰退期,这种做法并不合理。实际 上,股利应该等于利润与折旧之和,股利发放的一部分就相当于资本的返还。
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可看出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路径原理(如表1所示):在单一产品情况下,成长期应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不断增加EBIT,即采取“做饼”路径;而在进入成熟期以后,应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资本结构,通过高分红、股票回购等方式回报股东,即采取“分饼”路径。
 
1 不同产品生命周期下的财务政策选择
产品生命周期
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
融资来源
股利分配
股东价值
最大化实现方式
初创期
非常高
非常低
权益资金
     做饼
成长期 
权益资金
一般
成熟期
中性 
中等性
债务资金 
分饼
衰退期 
  
  
债务资金
100%
 
 
二、五粮液: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了吗?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居民消费心理的变化,白酒的生产量开始大幅度的萎缩,1996年是高峰值期,自2004年之后是下降期。对白酒行业的发展,五粮液的王国春曾经说过:“白酒市场在今后10年内会不断萎缩,今后十年销售规模大概在每年250300万吨。很显然,白酒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五粮液在近几年是如何选择其投资政策以及资本结构、股利分配决策的呢?
首先,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员工。自2001年以来,五粮液进一步加大了对白酒产业的投资,随着产能的扩张,其销量也逐渐上升,但是自2004年之后,其产能开始下滑,这就意味着增加的产能几乎没有发挥作用。而2001年开始,五粮液的员工数目一直呈上升态势,相应的人均利润也随之下降。这符合我们前面关于“过度投资”、“讨好员工”的理论猜想一。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也随之下降。  
 
为了进一步揭示五粮液股东追加投入与增加的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利用边际分析法,对五粮液近几年净利润、净资产及报酬率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看出自 2004年,股东对企业追加投入的净资产,每年远远低于行业的平均净资产报酬率,低于股东的期望报酬率,甚至低于以国债年利率表示的无风险收益率,有的年份还是负数。这表明五粮液的股东投入企业的资本机会成本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这印证了前面的理论猜想二。
其次,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我们知道,如果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超过银行贷款利率,通过使用一定的债务资本还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从公司近几年年报来 看,五粮液的资产负债率显示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这些负债全部是商业信用形成的无息负债,公司多次出现没有银行贷款,显然公司管理层认为使用股东的钱 “更便宜”,而且是软约束。
 
在公司目前经营效益非常好,经营风险很低的情况下,保持如此低的负债结构,没有充分发挥其财务杠杆作用来提升公司的每股净利,增加股东价值,管理层囤积自由现金流量动机十分明显。
最后,在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的情况下,留存大量资金,这些留存的资产不能产生与投资通常可获得的收益相等或者有更高的收益,使股东的财富受到损害。五粮液自2000年以来分红很“吝啬”,在如此富有的情况下,一毛不拔,不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靠留利和配股,公司的净资产却上升很多,但留用的利润和配股资金几乎没有带来任何边际效用。
 
显然,股东资本巨大的机会成本没有被管理层放在“心上”。从当地政府、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角度看,他们不愿意通过分红派现、股票回购等方式让资金流出宜宾市,流出上市公司,因为这对当地经济发展不利。这也印证了理论猜想二。
很明显,五粮液采取的是“做饼”的策略,如上述及,财务政策的选择应该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适应,“做饼”需要有“做饼”的条件,如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 景、企业具有击败竞争对手增加市场份额的能力、规模经济效应不够充分、降低产品成本尚有潜力可挖、品牌等无形资产可带来可观的额外利润或具有新的利润增长 点等。
 
在行业明显缺乏成长性、竞争十分激烈的外部环境下,处于成熟期的五粮液并不具备“做饼”的基本条件,在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量且考虑股东投入资本巨大机会成本的情况下,“分饼”路径才是最有利于实现其财务目标的现实选择。
假如五粮液采取“分饼”路径,会给股东带来什么财务后果呢?由于五粮液是单一产品经营企业,并且股东追加投资的机会成本必然大于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五粮液增加负债使资产负债率增加到50%,然后公司将相当于借款金额的资金作为现金股利发放给股东,其他条件不变(总资产、所得税率,流转税不变),则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将会得到提高。
因此,五粮液急需在对经营者完善财务激励和加强财务约束的前提下,改善公司的财务政策。而这种改变必须是多层次的——
 
1.多用债务融资增加财务压力,降低人工成本和资金成本,合理纳税筹划,提高每股净利水平,多分红派现或进行股票回购。
 
2.在降低资金成本当中,还可以建 立自由的现金池,成立集团财务公司,以便顺利回笼集团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形成统一拆借。这样即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对成 员单位提供担保,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和融资租赁,办理成员单位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和结算、清算方案设计等。
 
3. 减少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加强集团和股份之间的产权改革,对无形资产做适度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采取收缩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9

五糧液業績迷途 止損永遠是對的

http://xueqiu.com/1947482702/24871371
讓銀行的資金在賬戶裡繞一圈再回到銀行,對於五糧液來說,雖貨未出倉,這不經意間的流轉卻可使年中財報上憑添近20億元營收,亦讓其半年期業績由實際的下滑變為「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鳳凰財經獨家調查到,在6月份,五糧液高管組織數家銀行,由五糧液集團作為擔保人,要求經銷商從這些銀行貸款專項用於從五糧液打款訂貨,通過北京朝批、上海捷強及上海海煙一次性進賬近20億元,然而,三家經銷商均拒絕提貨。

通過此次「突擊行動」,五糧液年中財報成功逆轉,實現營收155.2億元,同比增長3.12%,盈利57.91億元,同比增長14.76%,而若刨除此次「虛假」營收,公司上半年營收實際下滑10.16%,而酒類業務更是下滑11.06%。

此外,鳳凰財經獲悉,宜賓市委書記、市長6月在峨眉山召集五糧液高管召開會議商討市場對策,確定的調子是「保價、控貨、打品牌」,這一結果招致經銷大戶經銷商的外逃,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主席梁國興更是直言「玩不下去了」。

虛增20億營收讓銀行的資金在賬戶裡繞一圈再回到銀行,對於五糧液來說,雖貨未出倉,這不經意間的流轉卻可使年中財報上憑添近20億元營收,亦讓其半年期業績由實際的下滑變為「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在並不樂觀的國內白酒行業,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8月14日晚間公佈了一份讓業界詫異的半年報告。數據顯示,該公司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5.2億元,同比增長3.12%;實現盈利57.9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4.76%。

靚麗財報的背後是五糧液高管團隊在6月低調進行的一次「突擊行動」。

鳳凰財經從多個信源處證實, 在今年6月中下旬,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中國帶隊組織數家銀行約訪麾下主要經銷商,由五糧液集團作為擔保人,要求經銷商從這些銀行貸款專向用於從五糧液打款訂貨。

「南下北上,一圈下來進賬近20億。」一位與五糧液深度合作近10年的經銷商總經理告訴鳳凰財經,該企業代理的五糧液產品年銷售額已超過9億元。「這不是銷售,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啊!打擦邊球把6月份過了,下半年怎麼過?吃老底能吃幾年?」其抱怨道,「唐總(唐橋)要我打5億,我說50萬都沒有」。

鳳凰財經調查到,參與此次貸款的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及中國銀行,而20億元進帳則主要來自於北京朝批商貿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捷強煙草糖酒集團及上海海煙煙草糖酒有限公司,五糧液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則分文未出。

「資金只是從銀行通過經銷商轉了一下帳,沒有一家答應提貨。」上述經銷商告訴鳳凰財經,「經銷商都囤著幾億元的貨,多的近10億,倉庫都不夠用。」

15日,鳳凰財經向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彭智輔求證此事,但其表示「 不知情,要詢問其他高管」,劉中國等高管則保持了一貫的沉默。朝批公司副總經理孫文輝則表示不好細說,需要五糧液允許才能對外評論此事。

在酒類業務上, 五糧液上半年實現營收149.24億元,同比僅增長2.7%,而若刨除此20億元「虛假」營收,公司在上半年的真實數據則較去年的145.31億元同比下滑11.06%,在總營收上則下滑10.16%。

平安證券分析師湯瑋亮表示,五糧液由於產品價格倒掛,導致經銷商信心不足,雖然2季度尚未看到大規模的經銷商退出,但在新價格下許多中小經銷商在第二季度選擇停止打款。

事實上,鳳凰財經瞭解到,從5月開始,五糧液麾下相當部分的經銷商並未與五糧液繼續「訂計劃」,即訂銷量。「沒人敢訂,訂他們就會每個月催著要打款 。」上述五糧液經銷商總經理告訴鳳凰財經。」

從五糧液半年報數據亦可見此端倪,五糧液在二季度預收賬款環比下降12.9%,同比更是大幅下降54.7%。

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五糧液主打產品普五價格開始以729元結算,同比提價10.6%。而鳳凰財經從市場零售端瞭解到,這一產品從第二季度末的實際零售價即保持在650元左右,最低則跌破600元,這意味著經銷商每賣出一瓶酒既要虧損近百元。

「價格一路下行,最高也只能賣到680元,若存貨大,壓力確實會不小。」五糧液主要經銷商廣東粵強酒業副總裁吳奕新稱,該公司目前的應對方式是能賣多少進多少,不簽保量協議。瀋陽潤達榮貿易公司董事長朱虹則表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五糧液產品銷量總體已下滑了50%以上,「目前所有的經銷商的情況差不多,五糧液接下來怎麼做由不得我們說,我們只能盡力去維護市場。」

經銷商外逃如果公佈於外的紙面報表能讓五糧液暫歇口氣,那麼大小經銷商的外逃則可能讓這家曾長居行業第一白酒企業元氣大傷。

讓五糧液的經銷商團隊決定放棄的是宜賓市政府6月初在峨眉山組織的一次針對五糧液如何發展的秘密會議。

據獲得風聲在會議結束後趕至峨眉山的經銷商告訴鳳凰財經,在這次會議上,宜賓市委書記、市長悉數出席,持續兩天的會議全程參加,以討論五糧液在困境中如何突圍。

然而,會議的結果卻讓所有經銷商大失所望。此次會議討論定下的方向有三個,政府定下的調子首要是保價,即最主要產品普五729元的出廠價要穩住;控貨,即控制出貨量,穩定價格;打品牌,開發更多的腰部品牌。

該經銷商透露,在會後當時就有一位「大戶經銷商」當即質問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是要市場還是要品牌」,而當時唐橋的回覆是「當然是要市場」,其還表示「我們要從神壇上走下來,你們經銷商也要走下來。」

然而,在這位經銷商看來,此次會議後,五糧液並沒有採取「要市場」的任何舉動。「我們是希望五糧液剛好響應國家號召,也有個台階下,把普五的價格降下來」。這位經銷商建議將價格將至400元。「我敢保證要打死一批其他品牌。」

「已經崩盤了,已經崩盤了。」該位經銷商喃喃自語。其表示,雖已與五糧液合作多年,共同經歷過各種起落,但其感覺這次很難扛住,而讓其心有不甘的是該企業已為五糧液在品牌培養、渠道網絡建設等方面投入了巨額成本。

萌生退意的並非上述經銷商一家。鳳凰財經瞭解到,五糧液集團的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也已對五糧液意見頗大。據上述參加五糧液峨眉山會議的經銷商透露,銀基集團主席梁國興在五糧液6月份的一次經銷商會議上就曾抱怨「我家裡的庫存已經是扛不住了,你叫我怎麼定計劃?怎麼簽協議?」,甚至直言「玩不下去了」。

事實上,與五糧液靚麗的財報相比,銀基集團則在反方向陷落,按照該公司7月1日發佈的2013財年報表,截止3月3日該公司錄得虧損11.34億港元,銷售收入也大幅下降87%。

作為五糧液排名第一的經銷商,銀基集團出逃五糧液的趨勢亦展露出來。白酒行業分析人士告訴鳳凰財經,目前銀基集團從五糧液的訂貨量佔該公司的比例已經達到歷史最低點。今年3月,銀基集團通過附屬公司代理貴州茅台在波蘭、匈牙利、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及保加利亞的經銷權。此外,銀基還進一步擴大了對國窖1573及汾酒等多個品牌的代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792

重讀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年報有感 狩獵中國資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bij5.html

這兩天重讀了一下茅五瀘(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的2012年年報,有些感想。有人說,現在不要談茅台的基本面,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許他的意思是不要做定量分析,那我就說說定性的吧。

 

1、茅台股非茅台,五糧液股亦非五糧液

我發現,茅粉們特別喜歡轉發茅台董事長袁仁國的講話,尤其是袁仁國談到的茅台成長史和品牌價值,被茅粉們津津樂道。我剛上了茅台的主頁,有一段袁仁國的文字,就在他的大頭像旁,也轉一下:「國酒茅台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智慧結晶,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一種物化符號,也是中國民族工業傲立於世界的自主品牌……」

呵呵,很煽情吧?!不少人就是讀了這樣一些描述茅台酒的文字,並深有同感,掏錢買了茅台股票。是啊,多好的股票!護城河寬又深,不用整天挖空心思去開發新產品,毛利率高得離譜,傻瓜都能經營得很好……

但我想提醒一句,你買的茅台股票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茅台,茅台上市公司僅是茅台的一個代工企業,只是你我心目中帶著光環的茅台的一部分。它和茅台的關係類似於富士康和蘋果,或者類似於前些年加多寶跟王老吉的關係。「貴州茅台」商標—呵呵,最值錢的玩意兒,是屬於茅台集團的,不屬於上市公司。每年茅台上市公司都要向大股東支付商標使用費,2012年的支付金額為2.68億元(詳見註釋1)。

五糧液更是如此。2012年,五糧液上市公司支付給大股東五糧液集團的商標使用費為3.46億元(詳見註釋2)。

2009年年初,有個朋友告訴我,他買了格力股票。我問他為什麼買,他說格力開始做地產了,他看好珠海的房地產業,感覺格力用做空調的認真勁兒來做房地產,一定能做得很好。他那時候說的格力是指格力電器。我告訴他,不是格力電器做房地產,是大股東格力集團在做,格力電器連電視都不做,怎麼會做房地產?他回去查了一下,印證了我的說法,就把格力電器股票賣了,賺了大概5%。幾年後,格力電器股票價格翻了幾倍,他見到我就說,聽了我的話,把格力股票賣了,不然……

我猜測,把習酒當成茅台上市公司旗下企業的股民大有人在,也會有人認為茅台上市公司在做紅酒、啤酒、葡萄酒,更不消說有更多的人,在茅粉們拚命轉發和渲染之下,把茅台集團品牌價值近千億的帽子戴在茅台上市公司頭上。

 

2、茅五大股東容易「耍流氓」

2005年我剛接觸上海家化時,研究過一家它的同行:索芙特。一眼就覺得這家公司有潛力,於是去商場買索芙特產品試用。但仔細看資料,索芙特商標在大股東手上,我就沒有興趣再往下研究了。我感覺這家公司太複雜,大股東要對小股東耍流氓,分分鐘的事情。現在看它的年報,關聯交易還是多得讓我頭暈。

中國的企業為什麼擠破頭去上市?發行價高,上市就如鯉魚跳龍門,原始股東可以一夜暴富—這一點,地球人都知道。還有一點知道的人少一些:上市後大股東有很多耍流氓的機會。關聯交易啊、資產重組啊,所有這些事情,大股東都特別樂於去做。沒好處他願意做嗎?世界上才沒那麼多「活雷鋒」呢。

印象中,十二年前我當董秘的時候,監管部門的年報範本裡就要求上市公司要說明:1、上市公司的各項主營業務是完全獨立的,同控股股東不存在競爭關係,大股東要承諾,未從事或投資與本公司有直接競爭的業務。2、上市公司與大股東的有關交易嚴格遵循了市場公正、公平的原則,沒有損壞中小股東利益的行為。3、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在人員、資產、財務上實現了「三分開」。

為什麼有這個要求?那是因為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喜歡耍流氓。呵呵,上市公司根據範本的要求在年報中都會寫上上述內容,自我表揚一番。但口頭說和實際做完全是兩回事。做得出點格,只要不太過分,也沒人去管。那麼多大案要案監管層都管不過來,誰還會句斟字酌去怪罪說一點假話的人呢?

明眼人心裡清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跟它同樣名稱,只是多了「集團」兩個字,而集團公司還有很多業務在忙的話,競爭難以避免。習酒沒和茅台酒競爭嗎?啤酒、葡萄酒沒和白酒競爭嗎?如果集團公司的管理層和上市公司管理層又是同一幫人,那麼,耍流氓的事情更難避免。

白酒類公司最值錢的是商標,還有窖池。這些東西茅五大股東都捏在自己手裡(茅五上市公司是否擁有窖池產權還有待查證,我從年報中看,每年上市公司要向大股東支付房租,是否就包括窖池使用費?請高手指點),就如唐僧捏著孫悟空的緊箍咒:拚命幹吧,我把餅畫在那裡,幹得好,等我七老八十了再傳給你,要是你幹得不好……這,就是耍流氓!上市時高價發行,上市後的市值管理,說白了就是高價套現,低價增持,這,跟坐莊有什麼區別?大股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沒上市業務上,總琢磨怎麼把沒上市的業務包裝一下再高價賣給上市公司,名曰「資產重組」。尤其可惡的是,有些集團琢磨這些事情的人還在上市公司拿工資,免費用著上市公司的資源。這,不是流氓行為是什麼?還有,獨立董事雖然是上市公司花重金聘用的,但他們真正的BOSS還是大股東,他們為小股東說話,你信嗎?

 

3、茅五管理層要是"傻"一些該多好

中國有句俗話:「屁股指揮腦袋」。茅五管理層的屁股是坐在哪裡的呢?董事長和總經理都同時在集團和上市公司任職,他們的屁股會坐在上市公司嗎?

巴菲特說過,他很喜歡投資傻瓜都能管理得好的企業,顯然,茅五瀘就是這樣的標的物。可惜的是,茅五的管理層不是傻瓜。最有意思的是,茅台管理層沒有一個人持有本公司股票。他們可能在等對管理層的股權激勵制度出台。茅台大股東承諾過的,已經好多年了,但一直沒出台,這種事情拖延那麼長時間,我只能覺得有意思了。

真希望茅五的管理層傻一些,盡快推動大股東(也就是他們自己代表的)做兩件事情:1、把茅五的商標、窖池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即便茅五用盡全部現金收購都可以,至少沒有了後顧之憂。2、把茅五的大股東變成空殼公司。

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要向中國平安學習。要是中國平安上面還有一個平安集團,我就只能「怕」了。上海家化集團出售資產,葛老很不憤,但從上海家化上市公司來說,我覺得是好事。

 

4、瀘州老窖股是瀘州老窖

相比之下,瀘州老窖要順暢許多,具體情況我不囉嗦,大家去看年報。雖然瀘州老窖上市公司有個叫瀘州老窖集團的大股東,但集團是後來才有的。我猜測啊,他們可能想學茅五耍流氓,所以在瀘州老窖上市後成立了一個集團公司,把大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轉移了一部分到集團手裡。不過,嘿嘿,商標、窖池等核心的東西都已經在上市公司手裡了,大股東想耍流氓沒了機會。況且,瀘州老窖的管理層都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持有量還不少,顯然不是做樣子,呵呵,他們的屁股更多的是坐在上市公司。

 

註釋1、茅台2012年年報中沒有對商標使用權費用作具體解釋(年報太長,也有可能是我沒看到),我在2001年茅台的招股說明書上找到了一個說明,如下:

本公司主導產品使用的貴州茅台商標為控股股東所有,在產品銷售上對其存在依賴性,如果出現本公司產品不能使用該商標的情形,將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針對上述風險本公司已與集團公司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協議》,其主要條款是:集團公司將其註冊的貴州茅台茅台貴州茅台女王漢帝茅台酒茅台MOUTAI茅台王子茅台不老等商標許可給股份公司使用,使用方式為獨佔許可;商標許可期限為50 年(自2001 年1 月1 日起至2050 年12 月31 日止),協議期滿後集團公司將商標無償轉讓給股份公司;協議約定商標許可使用費為:前兩年(即2001 年1 月1日至2002 年12 月31日),使用費為乙方使用許可商標的酒類產品年銷售額的2%;自2003 年1月1 日起,使用費將按以下原則由甲乙雙方協商確定:每年使用費最低為乙方使用許可商標的酒類產品年銷售額的1%,最高為乙方使用許可商標的酒類產品年銷售額的2%,具體比例在綜合考慮雙方在保護許可商標方面的貢獻和乙方在許可商標品牌宣傳和廣告投放方面的支出等因素後協商確定,但無論按何種比例收取使用費,每一年度的使用費最高均不得超過許可期前二年所收取商標使用費的平均值;上述商標使用費每二年調整一次,每次調整應在上年度結束前的六十日內協商,並以書面方式確定;此外協議還對雙方的違約責任進行了嚴格的約定。

註釋2、2012年五糧液年報中對商標使用費的解釋:

本公司於2012年1月1日與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續簽訂了《商標、標識使用許可協議》,協議規定:五糧液集團將1個廠徽標識許可給本公司非獨佔使用、『五糧神』、『聖酒』、『天地春』、『歲歲樂』、『五湖』、『蜀糧』、『古都』、『八福』、『四海春』等91個商標許可給本公司獨佔使用、『五糧液』、『尖莊』、『五糧春』、『五糧醇』等四個商標許可給本公司無償使用。其許可使用費結算方法為:①按使用「廠徽標識」的所有酒類產品年銷售收入的1.27%計算支付「廠徽標識」使用費;②對『五糧神』等91個商標,其噸銷售價在3萬元及以上的產品,每噸支付商標使用費1500元;噸銷售價在1.2萬元及以上至3萬元以下的產品,每噸支付商標使用費1400元,噸銷售在1.2萬元以下的產品,每噸支付商標使用費1300元。本協議有效期為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