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青心直說:二線地產股升得有道理 胡孟青

2009-05-20  AppleDaily






 

市 場不斷為落後股搵題材,例如「上海」兩個字就係炒友天堂。炒到o依家,好多炒友開始唔明點解香港地產股唔係隻隻肯大郁,但係恒隆地產(101) 昨升6.1%、嘉華國際(173)升7.8%、嘉里(683)、保利達(208)升13%、華置(127)升6.8%,犀利過好多重磅股。無他,只因大牛 龜升晒上嚟,好多因素都已極速反映,退而求其次,氾濫嘅資金絕對唔介意冒多啲風險,搵一線尾二線頭甚至二線尾三線頭嘅分子,務求食住個勢,追多一點回報。 恒隆地產近年發展重心轉至內地,以集團上半年投資物業租金增長比較,香港增長9%,上海增長23%,上海佔整體租金收入41%,為集團半年貢獻7.03億 元收入,邊際利潤優於香港,位於上海市中心兩幢商用物業恒隆廣場及港滙廣場佔盡地利。

炒上海澳門概念

至於嘉華國際,同樣於淮 海中路擁有上海嘉華中心39.6%權益,出租率近百分百。同樣地,華置於徐滙區淮海中路亦擁有一座愛美高大廈收租。從以上幾家地產商於上海擁有之落腳點及 發展中項目可知,他們的積極程度不下於大地產商。除了主流內房股之外,上海含量較高的本地發展商亦絕非池中物。假如你不熟悉上海,對今年回歸10周年之澳 門可能會較有把握。澳門正準備改朝換代,中央送大禮絕不出奇。澳門主流概念不只賭業股,仲有地產股。澳門總面積只有27.5平方公里,保利達擁有1百萬平 方米土地儲備,而且大部份地盤毗鄰即將興建之港珠澳大橋,你話筍唔筍?有啲股票係升得有道理嘅,打開年報或者親身視察都唔難啫!胡孟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54

專注研發新產品 養二線客戶隨之成長 隆成制霸全球嬰兒用品的祕密

2010-03-08  今周刊





靠製造嬰兒推車起家的隆成集團,過去三年現金殖利率都超過七.七%以上,一手打造全球前三大的手推車王國的黃英源,努力培植小廠,把冷灶燒成熱灶,成就全球嬰兒用品代工霸主!

撰文‧張惠清

「我做生意的原則是只要五○%賺錢、三○%打平、剩下的二○%客戶即使虧錢也不怕;如果樣樣都要賺,永遠培養不出好客戶!」隆成集團董事長黃英源,靠著燒 冷灶哲學,在中國與歐美大廠夾擊下,花八○%的精力經營有潛力的二、三線廠。這種堅持跟著客戶賺、也敢跟著客戶賠,一路陪小廠翻身變大廠的哲學,讓隆成跟 著壯大。

最會賺錢的嬰兒車代工廠

如今他所生產的嬰兒推車全球市占達二○%,市售平均每五台嬰兒車就有一台出自隆成,去年甚至賺到一個股本,堪稱是最會賺錢的嬰兒車代工大廠。

今年,是隆成的轉型年,為了讓一手創辦的代工製造廠跨入嬰兒用品通路,黃英源決定回台發行五萬張TDR(台灣存託憑證),每單位發行價格暫定為十.一元,預定募集五.○五億元,作為擴充百家門市通路市場的布局投資,希望藉擴張通路讓製造代工覓得新商機!

隆成的企業總部位在毫不起眼的嘉義鄉村,走進董事長黃英源的辦公室,會立即被他採用的豪華原木設計的裝潢給吸引!原來,創立隆成前,黃英源是一家木材店的副課長,也是嘉義有名的木材銷售員,當時還有「南洋木材王」的稱號,他一摸木材就能知道貨的好壞與生產地。

不過,他人生第一次創業並不平順,不但把十萬元的老婆本賠光,還負債四十多萬元(當時相當於嘉義二十五坪房子的價值)。「我還記得,父親當時給我十萬元娶老婆,但第一次做生意就遇到石油危機,公司營運失利賠光光,還好老婆仍願意嫁給我!」黃英源笑著回憶。

最後,他又回到木業本行,花了三、四年時間還清負債。為了給自己人生拚搏的機會,黃英源決定再創業一次,他和老婆標了一個五萬元的會,開始做起皮包代理的生意。

一九八○年時,聽友人提及美國有一批棉被、嬰兒用床單商品在找代工廠,黃英源跑遍全台發現,雖然紡織廠一堆,但做嬰兒棉被或是床單並不多。深思後,他決定接下這筆代工單。

不懂英文 照樣打美國市場「當時,我一句英文也不會,單槍匹馬提著一只皮箱飛到美國拜訪客戶!」黃英源舉起手笑著說,「我指著地圖上小台灣說,I come here,接著再拿出床單說,This good !」當時在台灣做一件有立體刻紋的卡通被單約只要五十、六十美元,但美國製造則要一百多美元,他就靠著品質好、價位低,開始跟全世界做生意。

有一次美國客戶向他抱怨嬰兒車常被退貨,要隆成試做看看;於是在一九八八年,他因緣際會跨入嬰兒車製造市場,靠著真材實料與彈性的訂價策略,開始在美國市場打出名聲。

黃英源做生意標榜簡單哲學,但懂得設身處地幫客戶想細節;從看工廠甚至到開信用狀等大小繁雜之事,他都服務周到,當年甚至還會送客戶傳真機。黃英源說,當 時還是打電報時代,但時間就是金錢,「只要讓客戶覺得跟你做生意很輕鬆不麻煩,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嘉義民族路上的大型嬰兒用品店「小寶貝嬰品店」董事長 李嘉明,認識黃英源三十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黃英源的「義氣」,「每回嬰兒車的原料銅或鐵漲價,黃英源都自行吸收!」李嘉明說,其實他們並沒有簽約,黃英 源大可以漲價,但為了挺業者,幾乎都自行吸收原價差,通路業者很喜歡跟他做生意。

一位知名品牌通路商則表示,隆成的手推車維修率低,這是他能在市場上長賣的關鍵。

事實上,第一年賣嬰兒手推車,也曾經因為使用的包裝紙箱品質不佳,讓一整個貨櫃受潮報銷,不但賠了一千多萬元還損失信譽,這個慘痛經驗讓黃英源了解掌握材 質的重要性;因此,在眾人反對聲中,黃英源設立了研發部,並且將每年營收的二%投入研發,如今,一年能研發超過五十種以上的新產品,設計能力受國際大廠肯 定,也見證了黃英源求長遠不求短利的性格。

二線客戶也能養到變一線

除了敢投資研發,另一方面則是對於培養二、三線客戶很用心,一般人花八○%的力氣顧好重點客戶,但黃英源認為其餘二○%客戶才是潛力股。隆成與法國嬰兒大廠龐畢多(Pompidou)的合作就是很好的證明。

當時龐畢多公司遇到強勁對手,在通路的價格殺得凶,黃英源二話不說,「你要訂多少錢我就跟你賠著賣。」在隆成力挺之下,如今已成為當地一線廠。

黃英源說,培養小客戶並不是賭注,是靠著觀察力找到潛力客戶,從公司老闆的企圖心、專注本業程度,就能觀察值不值得跟它一起賠、一起成長。

靠著研發實力,以及深耕客戶群,成就了全球前三大的嬰兒車製造商,隆成的下一個挑戰,就是中國嬰兒用品通路,秉持走小不搞大的燒冷灶哲學,從三線城市開始布局,今年將可達到一百家門市,靠著製造加值通路,他要再圓人生的另一個夢!

黃英源

出生:1950年

現職:隆成集團董事長

學歷:嘉義農專森林科

經歷:輝泰木業副課長、豪晉實業董事長

隆成

成立時間:1988年

資本額:3.0億元

近三年營運數字:

時間 營收 稅後 EPS

盈餘

2007年 49.57 2.13 6.63 2008年 61.13 3.00 7.83 2009年(自結) 53.00 3.73 7.00* 各項已換算為新台幣計價,營收和盈餘單位億元,EPS為元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 *為估計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47

二线城市能成为开发商的“救命稻草”吗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79528.html




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说两年前对转战二、三线城市仍心存疑虑,那么这一刻开发商已经达成共识。一线城市成交量受制于政策调控而出现急剧萎缩,开发商不得不把下半年的业绩增长希望转寄于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

但这未必十分靠谱。

调控至今已满三个月,目前尚无结束的迹象,而随着调控效果的不断扩散,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暗藏诸多变数。尤其是房价居高不下抑制刚性需求,二线城市的销售也开始面临后继乏力的局面。

西安楼市价格仍坚挺

7月22日,西安市曲江新区的几个正在销售的楼盘依然气氛冷清,一度热卖的曲江6号售楼部偶尔有人进去短暂逗留,这个均价13000元/平方米的楼盘自开售以来一直价格坚挺,让多数西安人只能望而却步。

在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王圣学看来,作为一个典型的二线城市,西安的房价合理水平应该在5500元/平方米左右。而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西安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571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8%。

即便很多人认为西安房地产以自住需求为主,但王圣学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仍将之形容为“过热”,并认为这里同样存在一定的楼市泡沫,尽管它没有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等一线城市那么严重。

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为西安带来大发展的新契机。未来,以西安(咸阳)大都市为经济区核心,与宝 鸡、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依托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的发达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的轮廓日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也是被公认的支撑西安房价不断 上涨的最大利好。

上半年的市场从4月调控新政后出现拐点,一线城市成交量受到严重影响,上海、北京等城市成交量甚至萎缩了70%~80%;而前期价格上涨比较平缓的 二、三线城市的成交情况则相对平稳。根据世联地产西安分公司向本报提供的报告,西安楼市在4月新政出台后显现为量价齐跌,但房价下降幅度有限,均价和成交 量下跌幅度都在10%以内。

金地集团总裁助理、西安公司董事长胡弘向本报表示,调控政策对市场预期带来的变化远远大于对西安房价的影响,目前市场仍处于观望状态。但他表示,西 安分公司的投资占集团的7%,而销售额和利润额所占比例都超过了10%,2010年西安分公司将与2009年销售额基本持平,“调控不会对分公司的业绩增 长产生太大影响。”

不过,金地集团上半年仅仅实现累计签约金额53.7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3%,只完成了全年210亿元销售目标的四分之一。金地集团也多次强调,无盘可售是导致业绩还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而从今年全年金地供货的区域结构上来看,除了西安比例略小外,金地各区域公司供应量占比相对来讲都较为均衡,下半年供应量平均占到了全年供应量的 70%左右。除了北京、上海和深圳外,金地下半年推出的六个热点楼盘中有三个位于二线城市的武汉、西安和沈阳,这也在根本上决定着金地集团的全年销售目标 能否实现。

二线城市销售比例大升

相对金地集团而言,绿地集团在陕西的投资更加“声势浩大”。绿地集团先后与西安市未央区、西安浐灞生态区签订了两个项目意向书,分别涉及位处未央区团结水库的1149亩土地和浐灞的4000亩土地。

2010年上半年,西安市住宅销售面积536.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2%;成交均价为571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8%。世联地产的 报告认为,如果下半年市场的刚性需求能够得到释放,那么2010年全年西安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则有望与2009年全年成交1210.93万平方米相持平甚至 超越,成为自1992年西安房地产业从市场初步启动到相对高速发展以来,商品房销量单年最高水平。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的《201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上半年销售排行榜》显示,2010年上半年企业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业 绩贡献比重明显提升,这直接成就了万科、恒大、绿地等以二、三线城市为主要布局的企业在销售业绩上的突出表现,体现了企业率先布局高增长二、三线城市的战 略的成功运用。

新政相继出台,一线城市处于风口浪尖,二线城市逐渐取代一线城市,成为投资者及刚性需求热捧的市场。上述排行榜的进榜企业十大热销项目中,二线城市金额和面积贡献率分别达到67%和88%,而一线城市金额和面积贡献率仅为14%和7%。

仅仅在西安,目前已经进入的外埠开发商有万科、中海地产、珠江地产、恒大集团、融侨集团、和记黄埔、恒基兆业、中新集团、奥林匹克花园、恒鑫集团等知名企业。

从销售金额来看,2010年上半年排名前20名的企业在一线城市的比重则下降10%至29%;二线城市的比重略有增长,达到了52%。可见,二线城市已经成为了销售金额前20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的最主力区域。

而在销售面积上,2010年上半年销售面积排名前20名的企业在二线城市实现的销售面积占比最多,为全部项目销售面积的62%,与去年持平;一线城 市销售面积下降幅度不及金额下降明显,下降5%至16%。从销售表现来看,二、三线的城市占比提高主要是由于新政对于一线城市打击使得一线城市销售急剧下 降造成的。

但SOHO中国(00410.HK)主席潘石屹对二、三线城市却表示担忧。他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下半年政策倾向难以预测,但预期成交量仍将 下降,一线城市楼价跌幅不会太大,主要是开发商资金充裕,以及土地量供应不多;相反,二、三线城市及较偏远地区则受政府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影响,中低档次住 宅价格将面临较大压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34

二线城市能成为开发商的“救命稻草”吗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79528.html


“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说两年前对转战二、三线城市仍心存疑虑,那么这一刻开发商已经达成共识。一线城市成交量受制于政策调控而出现急剧萎缩,开发商不得不把下半年的业绩增长希望转寄于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

但这未必十分靠谱。

调控至今已满三个月,目前尚无结束的迹象,而随着调控效果的不断扩散,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暗藏诸多变数。尤其是房价居高不下抑制刚性需求,二线城市的销售也开始面临后继乏力的局面。

西安楼市价格仍坚挺

7月22日,西安市曲江新区的几个正在销售的楼盘依然气氛冷清,一度热卖的曲江6号售楼部偶尔有人进去短暂逗留,这个均价13000元/平方米的楼盘自开售以来一直价格坚挺,让多数西安人只能望而却步。

在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王圣学看来,作为一个典型的二线城市,西安的房价合理水平应该在5500元/平方米左右。而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西安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571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8%。

即便很多人认为西安房地产以自住需求为主,但王圣学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仍将之形容为“过热”,并认为这里同样存在一定的楼市泡沫,尽管它没有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等一线城市那么严重。

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为西安带来大发展的新契机。未来,以西安(咸阳)大都市为经济区核心,与宝 鸡、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依托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的发达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的轮廓日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也是被公认的支撑西安房价不断 上涨的最大利好。

上半年的市场从4月调控新政后出现拐点,一线城市成交量受到严重影响,上海、北京等城市成交量甚至萎缩了70%~80%;而前期价格上涨比较平缓的 二、三线城市的成交情况则相对平稳。根据世联地产西安分公司向本报提供的报告,西安楼市在4月新政出台后显现为量价齐跌,但房价下降幅度有限,均价和成交 量下跌幅度都在10%以内。

金地集团总裁助理、西安公司董事长胡弘向本报表示,调控政策对市场预期带来的变化远远大于对西安房价的影响,目前市场仍处于观望状态。但他表示,西 安分公司的投资占集团的7%,而销售额和利润额所占比例都超过了10%,2010年西安分公司将与2009年销售额基本持平,“调控不会对分公司的业绩增 长产生太大影响。”

不过,金地集团上半年仅仅实现累计签约金额53.7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3%,只完成了全年210亿元销售目标的四分之一。金地集团也多次强调,无盘可售是导致业绩还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而从今年全年金地供货的区域结构上来看,除了西安比例略小外,金地各区域公司供应量占比相对来讲都较为均衡,下半年供应量平均占到了全年供应量的 70%左右。除了北京、上海和深圳外,金地下半年推出的六个热点楼盘中有三个位于二线城市的武汉、西安和沈阳,这也在根本上决定着金地集团的全年销售目标 能否实现。

二线城市销售比例大升

相对金地集团而言,绿地集团在陕西的投资更加“声势浩大”。绿地集团先后与西安市未央区、西安浐灞生态区签订了两个项目意向书,分别涉及位处未央区团结水库的1149亩土地和浐灞的4000亩土地。

2010年上半年,西安市住宅销售面积536.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2%;成交均价为571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8%。世联地产的 报告认为,如果下半年市场的刚性需求能够得到释放,那么2010年全年西安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则有望与2009年全年成交1210.93万平方米相持平甚至 超越,成为自1992年西安房地产业从市场初步启动到相对高速发展以来,商品房销量单年最高水平。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的《201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上半年销售排行榜》显示,2010年上半年企业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业 绩贡献比重明显提升,这直接成就了万科、恒大、绿地等以二、三线城市为主要布局的企业在销售业绩上的突出表现,体现了企业率先布局高增长二、三线城市的战 略的成功运用。

新政相继出台,一线城市处于风口浪尖,二线城市逐渐取代一线城市,成为投资者及刚性需求热捧的市场。上述排行榜的进榜企业十大热销项目中,二线城市金额和面积贡献率分别达到67%和88%,而一线城市金额和面积贡献率仅为14%和7%。

仅仅在西安,目前已经进入的外埠开发商有万科、中海地产、珠江地产、恒大集团、融侨集团、和记黄埔、恒基兆业、中新集团、奥林匹克花园、恒鑫集团等知名企业。

从销售金额来看,2010年上半年排名前20名的企业在一线城市的比重则下降10%至29%;二线城市的比重略有增长,达到了52%。可见,二线城市已经成为了销售金额前20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的最主力区域。

而在销售面积上,2010年上半年销售面积排名前20名的企业在二线城市实现的销售面积占比最多,为全部项目销售面积的62%,与去年持平;一线城 市销售面积下降幅度不及金额下降明显,下降5%至16%。从销售表现来看,二、三线的城市占比提高主要是由于新政对于一线城市打击使得一线城市销售急剧下 降造成的。

但SOHO中国(00410.HK)主席潘石屹对二、三线城市却表示担忧。他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下半年政策倾向难以预测,但预期成交量仍将 下降,一线城市楼价跌幅不会太大,主要是开发商资金充裕,以及土地量供应不多;相反,二、三线城市及较偏远地区则受政府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影响,中低档次住 宅价格将面临较大压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35

世茂武汉重金购地加速布局二线城市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27/1556344.shtml

每经记者 刘晓杰 发自武汉
自去年5月完成资产重组后,世茂股份正逐步明确自身定位,将战略重心转移至商业地产领域。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沪籍商业地产先锋也开始集中发力内地,火速加入对二线城市土地资源的争夺战。
世茂逾5亿武汉购地
昨日 (8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从武汉土地交易中心了解到,位于武汉远郊蔡甸区内的3块总用地面积约1284亩的国有建设用地,经过多轮竞拍,最终被世茂股份旗下的武汉世贸嘉年华置业有限公司拿下,成交总价为5.68亿元。
记者在发布的公告上看到,这次被挂牌的地块位于交通不便的武汉西郊蔡甸区竹圻、天星、溪水村,总占地面积85.6万平方米。而规划土地用途中表明有两块是用于商业服务,另一块则是用于“绿地”。
对此,武汉浦江建筑首席地产分析师张胜就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据我所知,这些地块应该是很早就已经规划好了,这次估计是完成程序而已。”
加速二线城市的扩张
“这种通过前期修建游乐项目的名义来获取大量廉价土地,进而做住宅和商业地产的开发,在沿海经济成熟地区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武汉地产人士张胜 如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他还介绍称,武汉在这个方面一直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不过,按照武汉现在的发展速度,“很快就会和沿海地区一样,出现大批这类小 公园、大地产的开发项目,这个是大势所趋。”
世茂股份首席财务官陈汝侠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坦言:“最近几年全国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大大增强,很多城市对零售业的需求变得很旺盛。我们觉得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会有很好的机会,我们已经提前进入这些城市,因为先行者得天下。”
据悉,世茂股份已在十多个二线城市,包括杭州、厦门、济南、武汉、绍兴、苏州、徐州、常州、昆山、常熟、嘉兴等开发有20多个项目,土地储备规划总面积超过800万平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56

中環在線:二線富豪請老闆坐艇 李華華

2011-5-12  AD




 

講開遊艇,華華 聽聞,唔同級數嘅富豪買遊艇有唔同嘅目的。香港真正嘅頂級富豪,幾隻手指數晒,佢哋花幾千萬買遊艇,一般都係畀自己嘅仔女用。至於一批「次級」富豪,當然 身家都係天文數字,但唔少都係跟頂級富豪搵食,佢哋唔只得一隻遊艇,原因係除咗自己屋企人用,仲要預留嚟招呼老闆。

老闆自己都有艇,點解要用人哋嗰隻?華華收風,就以其中一位非常吃得開嘅富商為例,佢有3隻用嚟招呼「老闆」嘅遊艇泊喺海南島,當「老闆」有需要時就駛返香港,接富豪出公海,至於做乜?斷估唔係釣墨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78

本土快餐:一二線市場的夢想與尷尬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31/5NNDIwXzM5Nzk5Nw.html

「不要小看二、三線城市,服務好有3億~4億人口的中西部,足以成就一個偉大公司。」這是海納亞洲董事總經理龔挺在鄉村基登陸紐交所後說的一句話。

也就在從中國中西部重慶起家的鄉村基上市之後,本土中式快餐企業開始被外界寄予極大熱情。它們依靠特色菜品、平民價格、社區營銷成為當地的區域快餐老大。

但當肯德基、德克士等將店面下沉到二三線甚至縣級市後,中式快餐卻步履蹣跚。

主攻差異化

與人口近千萬的特大城市不同,三四線城市有自己獨特的消費特點。而在這裡發展的本土快餐連鎖都善於避強擊弱,放大利用當地消費特點,不與從一線來的競爭對手正面競爭。

菜 品是中式企業建立差異化、錯開競爭的基本手段。與西式漢堡、比薩等產品不同,中式本土快餐多以套飯和麵食為主。如鄭州一帶,便有主打燴面的簫記、合記燴 面;西安一帶,有主打涼皮的魏家涼皮;蘭州一帶,有主打牛肉麵的黃師傅牛肉拉麵等特色產品。而鄉村基,也是以川味菜品與其他洋快餐區別開來。

「中式本土快餐一般都是從區域市場起步的,起初在菜品設計上一定是以當地居民消費習性為參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一名人士說。

除菜品風味依靠特色外,價格也是對抗肯德基們的撒手鐧。相關數據顯示,中式快餐客單價一般為西式快餐客單價的1/3~1/2,即5至10元。以蘭州黃師傅牛肉麵為例,幾經提價,人均消費仍僅為5元左右。

即便是鄉村基,做的也是人流量生意,而並非單客生意。鄉村基財務數據顯示,其店面每天接待上千人,有些位置好的店甚至高達3000人,但客單價僅10元左右,遠低于洋快餐的20元至30元。

此外,在店面選址與宣傳手法上,與肯德基等傾向於選址鬧市商圈、依靠報紙電視廣告不同,在三四線城市耕耘的快餐店傾向於選擇社區店,靠口碑積累人氣。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說,這跟中國三四線市場特別是鄉鎮市場的消費特點有很大關係,這裡具有大社區屬性,口碑傳播比打廣告更有效,人流量往往是靠熟人相互帶動形成。

離一線還有多遠

相比洋品牌,本土快餐品牌影響力遠不及。在河北保定市,當必勝客當地首店兩年前落地時,甚至成了一件盛事,許多人年初二也在排隊消費。

而在鄭州市,儘管蕭記燴面、合記燴面在當地居民中口碑甚好,但銷售額、連鎖規模上依然不敵麥當勞、肯德基。鄭州市快餐連鎖前20強中,前兩名依然是麥當勞、肯德基,合記、簫記甚至沒上榜。

已上市的鄉村基在重慶的局部表現不遜肯德基。鬧市區甚至能見到肯德基上座率不高而鄰近的鄉村基排隊候位的景象。但當鄉村基進軍一二線市場時,卻發現了難處。

二、三線城市規模相對小,飲食口味、習慣相對集中,經營容易。但當這些本土區域品牌進入一線城市,按以往經驗運營時,多數並不成功。鄉村基上海豫園店在2010年4月開業,本想借世博東風,在大城市立足,但去年11月、今年3月,它相繼關了上海豫園店、江漢路分店。

原因是不賺錢。習慣了低租金、低人力成本運營的鄉村基,進入上海核心地帶後,很快發現低客單價無法適應高成本模式。上述連鎖經營協會人士表示,主要是品牌影響不夠,不能吸引原本吃肯德基的消費群體。

「中國本土餐飲品牌的地方割據非常明顯,這些區域本土品牌都想進入一線市場後進駐全國,但是去一二線比下沉到三四線更難,品牌就是最大的跨越。」該人士表示。

除 了品牌影響力,中餐的標準化是制約這些區域品牌難以跨足全國的另一個障礙,「這幾乎是每個中式快餐連鎖企業都會遇到的難題,這背後是完善成熟的盈利、營 銷、管理體系的支撐,而在三四線城市發展的快餐顯然嚴重缺乏這一能力,沒有標準化,開店速度、店面規模就不能保障,複製擴張就會受阻。」該人士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3

二線乳企風光不再短期難復甦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13/0NNDE4XzQxODc0NQ.html

雖然蒙牛乳業(02319.HK)、伊利股份(600887.SH)、光明乳業(600597.SH)三大巨頭年報顯示營收、盈利均全線上升,一片 大好,但是,先後發布財報的二線本土乳企貝因美(002570.SZ)、飛鶴乳業、雅士利等卻並未隨之跟漲,增長緩慢、股價下滑、董事長換人、淨利下滑、 延遲發佈財報等種種跡象顯示,二線乳企困境重重。

嬰幼兒奶粉品牌貝因美此前發佈的年報顯示,去年貝因美實現營收47.27億元,同比增長17.35%,淨利潤為4.38億元,同比增長僅為3.74%。

業 績增長放緩之外,貝因美受到質疑的是其董事長在9個月內連續兩次換人,且接替者至今尚未說明。在前一任董事長、創始人謝宏離職後,其接任者朱德宇在9個月 後也遞交了辭職報告,稱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事長及董事職務,而此時正值貝因美迎來限售股解禁之際。其間,貝因美問題纏身,產品接連被曝質量問題、並被審 計出「偽高新」補繳稅款近6000萬元。貝因美股價也從去年4月上市時的40元/股跌至目前的24元/股左右。

此前,2009年實現 248%的高位複合增長率的澳優乳業也風光難再,其延遲發佈財報的背後難掩業績的下滑,雖然全年業績尚未得知,但其去年發佈的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同比減 少25.6%,淨利同比減少8.2%,且去年7月澳優乳業曾捲入產品不合格、被質疑「假洋品牌」的醜聞。

同樣被捲入醜聞的皇氏乳業去年業 績也不理想,其營收增長39.27%至5.7億元,但淨利潤僅增長2.08%至5811.4萬元。去年8月,皇氏乳業被質疑旗下摩拉菲爾牛奶產品涉嫌虛假 宣傳,公司稱摩拉菲爾水牛奶高於普通黑白花牛奶,維生素A含量253倍,鐵含量122倍,鋅含量7倍。但是,這些數據卻與皇氏乳業2009年首次公開募股 時發佈的招股書自相矛盾。

而財報唯一亮眼的飛鶴乳業卻要面臨在本月底前支付紅杉資本對賭的1630萬美元的問題,財報顯示,飛鶴乳業去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4.2%至1.9億美元,毛利增長13.1%至1.1億美元。但卻要按照對賭協議,在本月底前支付紅杉資本最終剩餘的1630萬美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苦苦支撐的二線乳企,由於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國產乳企頻頻爆出的負面事件、消費者信心受創等,很難再通過以往高投入實現高速擴張的方式恢復過往幾年高速複合增長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6

如何發掘第二線優質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vmr.html
冷眼分享集

 

我在《格林尼和金鋒大股東廉價私有化上市公司》(1月30日)一文中,最後一句為「機會是在第二線優質股」。

  這句話,引起了不少讀者的興趣,不斷的有人問:

  ⑴為什麼我認為今年的賺錢機會是在第二線優質股?

  ⑵「第二線優質股」是指那些股票?(要符合什麼條件才有資格稱為「第二線優質股」?)

  ⑶怎樣找出有潛能的第二線優質股?

  ⑷散戶應採取怎樣的投資策略?

  現在讓我逐項回答上述問題:

  答案一:為什麼我認為今年的賺錢機會是在第二線優質股?

  金融海嘯重傷 散戶卻步股市

  次貸風暴所觸發的金融海嘯重傷散戶,使散戶卻步股市。在過去三年中,在股市積極投資的都是投資機構,他們所買的都是活躍的藍籌股,導致藍籌股持續上升,至今高企不下。

  對於第二、三線股票,一來是由於交投不活躍,票量不多,而素質又良莠不齊,投資機構不感興趣,導致股價長期不振,形成了藍籌股與第二三線股股價各走極端的怪現象。
在長期被投資大眾冷落的情況下,導致許多第二線優質股價值嚴重被低估。

  大家只要仔細閱讀報章的股市行情表,就不難發現,藍籌股的本益比,許多已在15倍以上,而許多優質第二線股票,本益比在5倍以下的,比比皆是。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對照。第二線優質股何以無人問津?我想原因有二:

  ⑴是不瞭解。大馬投資者認真研究上市公司的人數,出奇的少, 大部分人都沒興趣做功課,導致大部分人不瞭解上市公司的價值。

  ⑵大多數人只感興趣投機,以賺取快錢,對於長期投資,興趣索然。

  許多第二線優質股都不是熱門股,股價波動不大,難以引起投機者的興趣。

  股票投資,假如你是一名「跟隨者」,跟在別人後面,大家買什麼你也跟著買什麼,那麼,你只能賺到大家所能賺到的錢,你的投資成績,不可能比別人更特出。

  如果你想你的投資成績超越一般人的話,那麼,你就一定要跟別人有不同的想法,必須做別人不想做,不要做的事,這樣,你才有可能賺到一般人所無法賺到的錢。

  這就是「反向」的真義。

  就以目前股市的情況來說,我認為,大部分藍籌股價值已反映在股價上,上升的幅度以回酬巴仙率計算,肯定不如價值被嚴重低估的第二線優質股。

  答案二:第二線優質股是指那些股票?

  「優質股」須具備條件

  第二線股亦良莠不齊。我認為惟有具備以下條件的股票,才配稱為「優質股」。

  ⒈要有合理的盈利表現,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其盈利趨勢可以持續。

  ⒉派發合理的股息。

  ⒊現金流量平穩,不會出現貨物滯銷,導致周轉不靈。

  ⒋預期本益比在8倍以下,越低越好。(以本財務年,不是以過去財務年的每股淨利計算出來的本益比)。

  ⒌盈利有成長潛能。

  要具備以上五個條件中的最少三個,才有資格稱為優質股,成為我們考慮投資的對象。

  答案三:走樣發掘第二線優質股?從何下手呢?

  研究報章找「靈感」

  最方便的方法,是找一份《南洋商報》的「股匯」版,從「本益比」欄中找「靈感」。 你可以將本益比8倍以下的股只寫在一張紙上,作為研究的對象。

  但要特別注意,報章用以計算本益比的,是上一個財務年的每股淨利,而且是全年的數目。

  現在的商業社會,競爭白熱化,上市公司的盈利在一年中可以有很大的變化,所以,不要完全以一年前的資料作為選股標準,而是要跟進每季的業績,以確保你是根據最新的資料,而不是根據一年前的資料作出投資決定。

  有一些公司,曾有一個時期陷入困境,但經過重組及瘦身後,會像火中鳳凰般,成為優質股。馬建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讀完公司文告

  該公司在九十年代曾是藍籌股,金融風暴之後,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陷困,直到兩年前,大力擴展借錢給公務員的業務,才脫胎換骨,以黑馬的姿態出現,成為表現極為特出的優質股。

  那些只記得該公司困境的投資者,忽略了該公司翻身的最新進展,都錯過了低價買進該公司股票的良機。

  有意「尋寶」的投資者,最好養成每天讀完公司文告的習慣,這樣,才有可能跟上上市公司的最新進展,抓住新的投資機會,取得卓越的回酬。

  隨手舉一個例子,太平洋與東方保險公司(P&O),是2001至2008年的8年中,有7年蒙受虧蝕,這個印象深植投資者腦中,所以,一提到 太平洋與東方保險,投資者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該股不是好股,實際上該公司由2009年起就恢復盈利,而且逐年上升,去年已每股淨賺20.18仙。

  仔細看季報

  再仔細看該公司的季報,該公司去年第三季每股淨賺6.58仙;第四季賺5.95仙,比第一及第二季的3.96仙和3.68仙有顯著的增長。

  如果本財務年能夠重複第三及第四季的業績的話,到2012年9月財務年,就有可能每股淨賺25仙,以目前1令吉的股價,預期本益比不過4倍,跟其他金融股相比,此預期本益比顯然偏低。

  太平洋與東方保險之所以能改善業績,相信跟國家銀行實施的風險管理新架構有關(RBCCapilalFramework,有興趣的可以進入Google找到此份超過100頁的文件,瞭解詳情)。

  在這新架構下,保險(尤其是雜險)的經營環境改善了,今後保險公司的盈利可望更平穩。

  將在2月底出爐的該公司本財務年首季的業績,將是該公司能否持續去年最後兩季業績的重要資訊,有意購買該公司的投資者應注意跟進。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供應汽車配給國產車的EP製造(EPMB)。

  這家歷史頗悠久的公司,給大家的印象是業績平平,卻很少人注意到在過去三年中,該公司的業績有顯著的改善,每股淨利由2009年的4.51仙,到2010年的15.90仙,到2011年9月的三季已賺了18.58仙。

  如果該公司到去年12月的第四季能保持第三季6.20仙的盈利的話,即將在本月底公佈的去年全年每股淨利可能達到25仙,以目前1令吉的股價,預期本益比也是4倍。

  該公司五年來的股價除了去年5月一度突破1令吉的票面價值之外,從未超過1令吉,實在令人費解。

  注意低調公司

  由於大部分股友只熱衷於熱門股,對於低調公司視若無睹。一些低調公司,實際上是很結實的,例如建築股中有一家叫高勝(KEN)的,以9586萬的資本,手頭擁有7108萬的現金,每股現金74仙,完全沒有負債。

  去年每股淨賺20仙,今年首三季已賺了17.79仙,全年業績將在本月底出爐,預料每股淨利將超過20仙,難怪該公司持續不斷的回購該公司的股票,到1月17日時已買進了6,046,700股。(資料均取自公司文告)。

  只要養成天天讀公司文告的習慣,要發現有潛能的股票,並非難事。

  假如你想在股市長期生存,就非勤做功課不可。勤於閱讀年報、季報及公司文告,是挖掘有潛能股票最佳途徑。

  答案四:散戶應採取怎樣的投資策略?

  賺錢要靠自己做功課

  ①買進時就準備進行長期投資。

  生意是要時間去經營,才有可能把錢賺到手的。你必須給時間讓公司的管理層替你賺錢。

  生意是要按部就班去進行才能創富。

  創富不可能一蹴而就,細水長流勝過一次過的暴利。

  ②買進股票後要貼身跟進公司的業績進展,如果公司無法達到你預期的盈利,而又沒有充足及合理的理由,就應立刻退股——把股票賣掉。

  ③所有的投資決定,都要根據基本面作出。

  基本面必須有事實與數字支撐,不可存有幻想,更不可有偏見。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記住,賺錢是非常個人的事,別人很難替你作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2

冷眼分享集:如何發掘第二線優質股 潘潘_堅持價值投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51bc6c0102dyka.html
 我在《格林尼和金鋒大股東廉價私有化上市公司》(1月30日)一文中,最後一句為「機會是在第二線優質股」。

  這句話,引起了不少讀者的興趣,不斷的有人問:

  ⑴為什麼我認為今年的賺錢機會是在第二線優質股?

  ⑵「第二線優質股」是指那些股票?(要符合什麼條件才有資格稱為「第二線優質股」?)

  ⑶怎樣找出有潛能的第二線優質股?

  ⑷散戶應採取怎樣的投資策略?

  現在讓我逐項回答上述問題:

  答案一:為什麼我認為今年的賺錢機會是在第二線優質股?

  金融海嘯重傷 散戶卻步股市

  次貸風暴所觸發的金融海嘯重傷散戶,使散戶卻步股市。在過去三年中,在股市積極投資的都是投資機構,他們所買的都是活躍的藍籌股,導致藍籌股持續上升,至今高企不下。

  對於第二、三線股票,一來是由於交投不活躍,票量不多,而素質又良莠不齊,投資機構不感興趣,導致股價長期不振,形成了藍籌股與第二三線股股價各走極端的怪現象。
在長期被投資大眾冷落的情況下,導致許多第二線優質股價值嚴重被低估。

  大家只要仔細閱讀報章的股市行情表,就不難發現,藍籌股的本益比,許多已在15倍以上,而許多優質第二線股票,本益比在5倍以下的,比比皆是。兩者形成了強烈的對照。第二線優質股何以無人問津?我想原因有二:

  ⑴是不瞭解。大馬投資者認真研究上市公司的人數,出奇的少, 大部分人都沒興趣做功課,導致大部分人不瞭解上市公司的價值。

  ⑵大多數人只感興趣投機,以賺取快錢,對於長期投資,興趣索然。

  許多第二線優質股都不是熱門股,股價波動不大,難以引起投機者的興趣。

  股票投資,假如你是一名「跟隨者」,跟在別人後面,大家買什麼你也跟著買什麼,那麼,你只能賺到大家所能賺到的錢,你的投資成績,不可能比別人更特出。

  如果你想你的投資成績超越一般人的話,那麼,你就一定要跟別人有不同的想法,必須做別人不想做,不要做的事,這樣,你才有可能賺到一般人所無法賺到的錢。

  這就是「反向」的真義。

  就以目前股市的情況來說,我認為,大部分藍籌股價值已反映在股價上,上升的幅度以回酬巴仙率計算,肯定不如價值被嚴重低估的第二線優質股。

  答案二:第二線優質股是指那些股票?

  「優質股」須具備條件

  第二線股亦良莠不齊。我認為惟有具備以下條件的股票,才配稱為「優質股」。

  ⒈要有合理的盈利表現,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其盈利趨勢可以持續。

  ⒉派發合理的股息。

  ⒊現金流量平穩,不會出現貨物滯銷,導致周轉不靈。

  ⒋預期本益比在8倍以下,越低越好。(以本財務年,不是以過去財務年的每股淨利計算出來的本益比)。

  ⒌盈利有成長潛能。

  要具備以上五個條件中的最少三個,才有資格稱為優質股,成為我們考慮投資的對象。

  答案三:走樣發掘第二線優質股?從何下手呢?

  研究報章找「靈感」

  最方便的方法,是找一份《南洋商報》的「股匯」版,從「本益比」欄中找「靈感」。 你可以將本益比8倍以下的股只寫在一張紙上,作為研究的對象。

  但要特別注意,報章用以計算本益比的,是上一個財務年的每股淨利,而且是全年的數目。

  現在的商業社會,競爭白熱化,上市公司的盈利在一年中可以有很大的變化,所以,不要完全以一年前的資料作為選股標準,而是要跟進每季的業績,以確保你是根據最新的資料,而不是根據一年前的資料作出投資決定。

  有一些公司,曾有一個時期陷入困境,但經過重組及瘦身後,會像火中鳳凰般,成為優質股。馬建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讀完公司文告

  該公司在九十年代曾是藍籌股,金融風暴之後,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陷困,直到兩年前,大力擴展借錢給公務員的業務,才脫胎換骨,以黑馬的姿態出現,成為表現極為特出的優質股。

  那些只記得該公司困境的投資者,忽略了該公司翻身的最新進展,都錯過了低價買進該公司股票的良機。

  有意「尋寶」的投資者,最好養成每天讀完公司文告的習慣,這樣,才有可能跟上上市公司的最新進展,抓住新的投資機會,取得卓越的回酬。

  隨手舉一個例子,太平洋與東方保險公司(P&O),是2001至2008年的8年中,有7年蒙受虧蝕,這個印象深植投資者腦中,所以,一提到 太平洋與東方保險,投資者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該股不是好股,實際上該公司由2009年起就恢復盈利,而且逐年上升,去年已每股淨賺20.18仙。

  仔細看季報

  再仔細看該公司的季報,該公司去年第三季每股淨賺6.58仙;第四季賺5.95仙,比第一及第二季的3.96仙和3.68仙有顯著的增長。

  如果本財務年能夠重複第三及第四季的業績的話,到2012年9月財務年,就有可能每股淨賺25仙,以目前1令吉的股價,預期本益比不過4倍,跟其他金融股相比,此預期本益比顯然偏低。

  太平洋與東方保險之所以能改善業績,相信跟國家銀行實施的風險管理新架構有關(RBCCapilalFramework,有興趣的可以進入Google找到此份超過100頁的文件,瞭解詳情)。

  在這新架構下,保險(尤其是雜險)的經營環境改善了,今後保險公司的盈利可望更平穩。

  將在2月底出爐的該公司本財務年首季的業績,將是該公司能否持續去年最後兩季業績的重要資訊,有意購買該公司的投資者應注意跟進。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供應汽車配給國產車的EP製造(EPMB)。

  這家歷史頗悠久的公司,給大家的印象是業績平平,卻很少人注意到在過去三年中,該公司的業績有顯著的改善,每股淨利由2009年的4.51仙,到2010年的15.90仙,到2011年9月的三季已賺了18.58仙。

  如果該公司到去年12月的第四季能保持第三季6.20仙的盈利的話,即將在本月底公佈的去年全年每股淨利可能達到25仙,以目前1令吉的股價,預期本益比也是4倍。

  該公司五年來的股價除了去年5月一度突破1令吉的票面價值之外,從未超過1令吉,實在令人費解。

  注意低調公司

  由於大部分股友只熱衷於熱門股,對於低調公司視若無睹。一些低調公司,實際上是很結實的,例如建築股中有一家叫高勝(KEN)的,以9586萬的資本,手頭擁有7108萬的現金,每股現金74仙,完全沒有負債。

  去年每股淨賺20仙,今年首三季已賺了17.79仙,全年業績將在本月底出爐,預料每股淨利將超過20仙,難怪該公司持續不斷的回購該公司的股票,到1月17日時已買進了6,046,700股。(資料均取自公司文告)。

  只要養成天天讀公司文告的習慣,要發現有潛能的股票,並非難事。

  假如你想在股市長期生存,就非勤做功課不可。勤於閱讀年報、季報及公司文告,是挖掘有潛能股票最佳途徑。

  答案四:散戶應採取怎樣的投資策略?

  賺錢要靠自己做功課

  ①買進時就準備進行長期投資。

  生意是要時間去經營,才有可能把錢賺到手的。你必須給時間讓公司的管理層替你賺錢。

  生意是要按部就班去進行才能創富。

  創富不可能一蹴而就,細水長流勝過一次過的暴利。

  ②買進股票後要貼身跟進公司的業績進展,如果公司無法達到你預期的盈利,而又沒有充足及合理的理由,就應立刻退股——把股票賣掉。

  ③所有的投資決定,都要根據基本面作出。

  基本面必須有事實與數字支撐,不可存有幻想,更不可有偏見。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記住,賺錢是非常個人的事,別人很難替你作主。

  一般聲明

  舉例只是方便說明,並非推薦購買,本人可能擁有或未擁有有關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