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格戰打不死京東,京東也躲不開價格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6472.html

京東2012完成600億 2013衝擊1100億

京東去年完成600億的交易規模並不出人意料,要是完不成600億才會讓人稱奇,因為京東的豪言壯語早已在去年初就放了出去,期間還出現過2012年計劃要完成1000億、800億的說法,當然這類說法一般都是公關煙幕彈,用來試探輿論深淺,2012年完成600億的銷售目標還相對靠譜。對於京東來講,必然要保持著高增長率,如果增速一旦放緩,就意味著京東的發展遇到了瓶頸,這就讓京東IPO失去了想像力,同時也會遭到輿論的「唾棄」與資本市場的拋棄。

業績證明一切,是對輿論質疑最有力的回擊,是給資本市場的信心,保持高速增長是京東最基本的發展要求,就算刷業績也會完成年初制定的市場目標。今年,劉強東給京東制定了1100億的發展目標,已如今京東的基礎實力,供應鏈關係、銷售規模、網站流量和網民紅利等多方面來看,完成1100億雖然有難度並不是沒有可能,況且衝擊銷售額的方式有很多。京東在明年上市的可能性極高,所以今年的業績一定要好看,不僅要衝擊1100億的銷售規模,還要力爭盈利。而國內電商市場正在走向理性,資本市場的態度也在回暖,京東已經初具上市的基本條件,今年將為IPO做最後的準備。

價格戰已經不足以擊潰京東

劉強東去年4月號稱資金儲備有60億,今年則宣稱資金儲備已有150億,但大家都清楚這錢除了剛融資的7億美元,剩下了100億基本上都是供應商的貨款。京東有錢,但京東也很差錢,供應商的貨款是京東用來自身發展正常周轉使用的,這筆錢京東是不敢輕易挪用,一旦這部分錢出現問題,京東將會出現真正的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劉強東手握100億供應商的貨款,完全有能力抵禦競爭對手的價格戰衝擊。在去年京東敢於硬拚對手,因為電商之間的價格戰是對自身供應鏈財務管理的考驗,價格戰需要投入的資金仍然是在供應鏈財務上,京東與競爭對手的價格戰根本不會對自身造成實質傷害。

假設京東與對手的價格戰確實需要自身投入2億,也就是京東需要虧2億,但這2億虧損並不能立即對京東構成影響,京東有足夠的資金儲備,也就是京東6月打價格戰的投入8月才會在財務上結算,8月打價格戰的投入10月才會在財務上結算,而這期間京東整體的交易規模增長,整體賬期再拉長,所以在財務上京東的正常運營基本上不會受到價格戰的影響。

但欠債終究要還的,京東可以通過融資來還,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還,甚至可以盈利之後再補漏。總之供應商的貨款在京東的財務中不斷滾動,以京東現在的體量幾億元規模的價格戰根本打不垮京東。幾十億、上百億的價格戰京東才有可能倒下,但對於零售業來講,單次發起幾十億、上百億規模的價格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京東選擇不盈利而不斷衝擊銷售額是很明確的選擇,銷售額越大,供應鏈資金也就越多,京東抵禦衝擊的能力也就越強。京東現在可以承受單次上億規模的價格戰,而噹噹現今的體量就無法承受這樣的衝擊。當然規模不僅在財務運轉上有著優勢,同時在毛利上也有著優勢,劉強東在接受採訪時也說過,10億規模的銷售額就拿10億規模的返點,100億規模的銷售額就拿100億的返點,衝擊銷售額也提高毛利的一種方式。在國內,銷售額是衡量電商企業的第一標準,其次才是贏利、服務、運營等其他方面。

京東把融資燒完很有可能,但指望京東資金鏈斷裂就有些難了,所以單純的通過價格戰擊潰京東已不現實,京東目前的體量完全可以抵禦價格戰的衝擊。

趕上好時候 眾矢之的京東欲告別價格戰 年底力爭盈利

京東放出信號,今年第四季度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盈利,盈利就需要京東在多方面做出努力,控制成本,提高毛利,增強流量轉化,做快遞、賣廣告、收平台費、做金融等,京東可以獲利的方式越來越多,今年再告別無休止的價格戰,第四季度實現盈利也很有可能。

去打一場又一場的電商價格戰,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今年有關部門開始對電商價格戰做出了一定限制,這或多或少對京東有一定幫助。因為有政策的約束,電商價格戰不會打的那麼明顯了,京東有理由不應戰了,輿論的壓力也會降低些。

京東一直是價格戰的眾矢之的,每家價格戰的戰火必然燒向京東。但在每次電商價格戰中京東有意掌握主動權,無論是打擊噹噹,還是挑釁天貓,又或叫板蘇寧易購,京東從來都主動攻擊,而在不能掌握主動權的情況下,對競爭對手的隔空叫板從來都不予正面理睬。京東懂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之前易訊、1號店的叫板,京東都給忽略不計,沒有輿論的關注,易訊、1號店也只是自娛自樂的給自己的忠實用戶提供優惠,在品牌宣傳上的效果不佳,對京東的影響並不大。

京東要在年底實現盈利,減少價格戰的次數是必要的,劉強東也表示去年與蘇寧易購大戰時,一天就虧了2個億。今年常規的促銷會做,但京東會控制毛利,與對手的直面衝突也會減少,畢竟價格戰只是衝擊銷售額的方式,並不是提升毛利的有效手段。

京東躲不開價格戰

曾經不可一世,叫囂著全網最低價的京東,要開始提高毛利尋求盈利了,而被京東的低價脫下泥潭的噹噹還是虧損中苦苦掙扎。噹噹的存在從另一個層面印證著京東的成功,不過噹噹今天的處境也可能是京東明日的結果。

京東可以承受價格戰衝擊,但並不代表對手不斷髮起的價格戰對京東沒有影響,也並不代表未來的價格戰對京東造不成損傷。經過去年815一場京蘇大戰,蘇寧易購已經形成了很強的品牌影響力,消費者開始習慣拿蘇寧易購與京東對比,今年蘇寧易購不停的發動促銷活動勢必會分流一部分京東用戶。況且還有易訊、1號店、國美、噹噹等都以京東為目標對手,都想分流京東的用戶。今年要規模又要盈利,京東很難在價格戰的泥潭中抽身自保。

價格戰讓電商快速成長,就算京東上市同樣還會受到價格戰的衝擊。當年京東對噹噹在圖書市場上的價格戰讓噹噹深陷虧損之中,市值一降再降;與蘇寧易購在3C家電市場的價格戰也讓蘇寧的股價出現波動。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京東上市之後也將會受到競爭對手的價格戰衝擊。

結語

價格戰是中國零售業永恆的主題,但京東已經開始想辦法走出價格戰的深淵。中國零售業毛利普遍偏低,單純的購銷業務是不可能讓京東實現盈利的,真正可以讓京東盈利的是圍繞零售業務展開的增值服務,也就是劉強東想要的數據、金融、平台。網絡零售只是這些業務的母體,是京東的基礎。電商之間表面打的是價格戰,實則是在爭奪市場話語權與市場掌控力,為其增值服務提供發展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99

高鐵漲價自救 也躲不掉追債官司

2013-10-14  TCW  
 

 

許多人一定很納悶,明明從兩年前開始,高鐵營運就轉虧為盈了,怎麼股價還如雞蛋、水餃,悶壞了六萬名小股東。現在,車票還要漲價近一成,從乘客口袋裡多掏錢出來,這對股價有幫助嗎?

答案是:沒有幫助。

因為高鐵票價和股價的演變,背後是兩套不同的邏輯,卻同樣指向一個矛盾:高鐵妾身未明,它忽而要依市場規則、民間企業決策,忽而擔負公共任務、財務問題需要政府解決。

高鐵通車將近七年,已有超過兩億人次搭乘,等於全台六歲以上人口每人平均搭過九次以上。就在我們越來越被它「黏」住時,高鐵票首度調價,而且一次就漲九%上下。

在油電雙漲、薪資不漲的民生環境下,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要求高鐵一個月內降回原價。但依照政府與高鐵公司的BOT(民間興建營運後移轉模式)合約,沒有不准漲價的理由。

四年前,高鐵就達到合約訂定的漲價條件(隨物價指數調整),但當時碰到全球金融海嘯而未調漲,「這次如果能調而不調,留到下次再調價,衝擊幅度可能更大,」高鐵發言人賈先德表示,希望讓商業的歸商業,高鐵自會承擔市場的接受度。

他也強調,因票價提高而減少的營運量非常少,只有區區幾個百分點,完全不是先前媒體報導調價半年將虧損五億元那回事。

亦即這次調價,高鐵穩賺不賠。那為何股價反應冷淡呢?

表面看,近兩年高鐵淨利已由負轉正,毛利率高達四成,未來營收可望持續成長,目前股價淨值比僅約一‧五倍,看起來很不錯。可是,別忘了它到去年底還有累計虧損六百四十二億元(今年依新會計準則編列後,為五百三十四億元)!

運量被高估!實際搭載人次僅達一半

高鐵投資人多年未曾領股利,就是因為累積虧損對高鐵有如泰山壓頂。因此,票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效益(一年約三十億元),對高鐵財務而言「連杯水車薪都不夠,」賈先德說。

而累積虧損的來源,說穿了就像一場數字遊戲。不願具名的高鐵民股董事分析,當初政府提供高鐵的運量預估為每日逾二十萬人次,結果通車至今的實際運量約只達半數,但政府因之前樂觀的運量估計,推算出三十五年這個在國際上算很短的特許期,「也就是算一算,讓你賺二十六年(扣掉興建期)就可以了。」

折舊加速!年營收幾乎被利息吃掉

於是,折舊也要在特許期滿前攤提完,「變成加速折舊。」這使得高鐵營運前兩年,營收共三百六十五億元,但折舊加利息負擔(部分利率高達八%)卻高達六百九十七億元,帳上幾乎撐不下去,逼得政府陸續幫高鐵拆除這兩枚財務炸彈:折舊提列從直線法改為運量百分比法,報表上首年立即少了一百億元減項;債務則與銀行團協商借新還舊、降低利率,每年利息也馬上減半。

特別股到期!虧損沒打銷還得付股息

不過第三枚財務炸彈又襲來,這次卻是政府自己埋的引信。

原來,高鐵公司發行共計四百零二億元的特別股已陸續到期,股息累計到去年底共一百零一億元。由於累積虧損沒打銷,股息未發,但身為高鐵大股東的官方財團法人航發會、中技社卻率先發難,打官司要求高鐵支付股息。結果法院判決高鐵須付息,引發其他特別股股東群起仿效。

未來數週,十幾個特別股討債官司、調解庭紛紛開打,高鐵公司將忙著跑法院。

「這個才是真正迫在眉睫的問題,」賈先德說,若特別股股東都來要求贖回本金、付息,財務危機就會引爆。

真要解決高鐵財務,有兩個模式可以參考。

兩個爭議解方延長特許或提前還資產

英法海底隧道:英法銀行團以債作股,同時將特許期由五十五年延長為九十九年。這是台灣高鐵公司目前最傾向的做法,不過銀行團已經拒絕用債務換股票。延長特許年限可減輕折舊壓力,但交通部部長葉匡時表示,延長特許的前提是高鐵要先減資、再增資,而他對高鐵公司目前提出來的減資幅度不滿意,「減得不夠多,民眾會覺得圖利原始股東。」

高雄捷運:今年六月高雄市議會同意市府與高捷公司修改BOT合約,不待特許期滿就提前把高捷機電資產還給市府,亦即將附於其上的債務也一同轉給市府,解決了原本七月就要破產的危機。而減債一身輕的高捷公司,則以提高營運回饋金等措施回報。

把資產連同債務,提前交給政府,這個想法其實在殷琪還是高鐵董事長時就曾思考過,但當時忙著先解決銀行團問題,後來到歐晉德接董事長,都未曾試探過政府的態度。這個模式放在高鐵的爭議,同樣是「會不會讓原始股東們太好過?」

熟悉最初高鐵五大股東(富邦、長榮、大陸工程、東元、太電)的人士說,「他們(兩年前)放手給政府後,沒有一家想再回來,現在,只求合理退場。」

只是,怎樣才叫合理?先前高鐵的融資、增資就已仰賴公股銀行或半官方事業來承擔,相對出資不多的原始股東不能輕鬆走人。高鐵若走向類似高捷的切割資產與營運,則未來顯然很好賺的營運部門,可考慮重新招標,讓價高者得,以使公眾獲得最大回饋。

【延伸閱讀】1個致命錯誤,引發高鐵連串財務危機

關鍵錯誤:營運量預估每日逾20萬人次─實際結果每日僅13萬人次(註)

第1顆財務炸彈(已拆除):因特許年限僅35年,通車後折舊提列年約180億元政府介入:2009年改會計方法,去年折舊減為112億元

第2顆財務炸彈(已拆除):長期借款3,233億元,通車後每年利息達108億至175億元政府介入:2010年債務協商,每年換新債、降利率,去年利息已降到87億元

第3顆財務炸彈(未拆除):累計虧損至去年底仍有642億元,加上特別股股息、股本贖回壓力503億元,總計1,145億元未爆彈

政府未來會再介入「拆炸彈」?

註:數據為2013年1至8月平均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48

誰也躲不了 特朗普考慮加強版“極端審查”措施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政府負責制定審查程序的官員透露稱,美國正在考慮繼續加強入境審查。任何準備入境美國的外國人,無論國籍、無論行程長短,可能都需要上交手機通訊記錄,社交媒體賬號密碼、財務記錄並回答有關意識形態的問題,大使館的面簽程序時間將相應延長。

相關政策細則尚未提交正式討論,但這與特朗普此前提出的“極端審查程序”承諾相吻合。可以預見的是,新細則的討論和出臺必將遭致美國國內及國際社會的巨大爭議,不排除其他國家“以牙還牙”,采取類似措施對待美國遊客。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的高級顧問漢密爾頓表示,如果一個人來到美國的目的有疑問,他就必須給我們令人信服的理由。目前不少政府官員認為,打擊恐怖主義作為緊要任務,需要采取嚴厲的措施和手段。

事實上相關審查要求是應特朗普上月推出的新版“禁穆令”要求提出的,雖然夏威夷的聯邦法官德里克·沃森宣布對特朗普禁穆令的“臨時限制令”轉為“初步禁制令”,並無限期延長移民禁令的暫停時間,審查細則工作依然被允許繼續推進。

用國土安全部官員的話說,當局計劃對所有簽證申請者增加信息提供要求,無論是遊客、難民還是移民。38個被美國列入免簽證計劃(Visa Waiver Program)的國家遊客也需要遵守美國在數據分享、護照管控等方面的嚴厲標準和要求,連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這樣最親密的盟友也不例外。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2月在美國聯邦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各地使館未來進行背景審查時,可能詢問簽證申請人社群媒體帳號的密碼。“我們可能會說,你平時登陸哪些網站,請交出你的密碼,讓我們看看你們在互聯網上說了些什麽。如果拒絕提供相關信息,那麽你們就不要來了”。

根據此前路透社的報道,美國國務卿蒂勒森3月已經要求各地大使館和領事處增加審查力度,限制每天的面簽人數。簽證申請者被要求列出過去五年內使用的電子郵箱及社交媒體賬號,過去15年的旅遊記錄、雇主和居住地址等。隨著新版“禁穆令”再次被叫停,相關措施也被暫停實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