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興業策略】大盤震蕩無礙小盤股重估——港股周報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76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18 11:23 編輯

【興業策略】大盤震蕩無礙小盤股重估——港股周報
作者: 張憶東吳峰翁湉


上周港股市場表現回顧:恒指V型走勢,香港創業板逆市走強

——恒指上周震蕩收高0.9%,國企指數和紅籌指數分別下跌0.3%和0.6%。成長股走強,資訊科技業大漲5.0%,居各行業漲幅之首。
——滬港通北向和南向交易日均使用額度分別為-0.1%和9.3%。恒生AH股溢價下跌0.6%至127.4。
——美元指數回落至93.3,港幣兌美元收於7.7505,仍處於強方兌換保證附近。


恒指受大盤藍籌股拖累,但小盤股重估行情已啟動
——恒指本月迄今下跌1.1%,明顯受到了由外資主導的藍籌股的影響(表現為國指跌2.9%和中國ETF資金流出),顯示出外資對中國的基本面擔憂。我們認為海外對於中國經濟前景可能過於悲觀而忽略了經濟基本面在下半年出現二階拐點,即經濟可能從快速下滑過渡至平底鍋的階段的可能性。根據興業宏觀團隊判斷,可能出現(1)房地產投資快速下滑後降速趨緩;(2)由去庫存到不去庫存的轉變;(3)持續的流動性寬松。若經濟邊際企穩,將改善海外對於中國資產的預期,對港股流動性以及大盤藍籌乃至指數形成正反饋。

——在大盤出現回調時,小盤股如我們所預期的行情如火如荼,恒綜小型股指數跑贏中大型股,香港創業板更是逆市大漲走出六連陽。我們重申《A股溢出效應,港股小盤重估》報告觀點:小盤重估有望成為2015年下半年港股主旋律之一:(1)在中國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以固定資產投資為代表的大盤藍籌估值有天花板,而積極轉型的中小企業在政策背書下有更大活力和成長空間;(2)相較定價權掌握在外資手上的大盤藍籌,內資更偏愛小盤股、題材股;(3)深港通及滬港通擴容的預期,將有更多小盤股標的納入投資範圍。


投資策略:利用短期震蕩加倉調倉,等待深港通事件催化
——投資策略:短期市場受制於基本面或進入雙向震蕩階段,指數型機會可能要等到經濟數據的環比改善。但調整恰恰是逢低布局和優化持倉結構的好時機。深港通有望成為繼續上漲的催化劑。

——投資機會:(1)小盤價值股,以“三低”(低市值+低估值+機構低配)為安全邊際,以流動性改善/改革預期為看漲期權;(2)兩地掛牌的高折價H股,尤其是估值處於歷史低谷的金融、地產、能源股;(3)近期政策利多頻頻以及騰訊等龍頭業績靚眼帶動的科網股;(4)港交所以及經營港股業務的券商。(5)深港通潛在開放標的。

(來自興業證券)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719

震蕩是主旋律,炒波段才會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7391.html

震蕩是主旋律,炒波段才會贏

一財網禪宗七祖 2015-07-20 16:10:00

不斷震蕩向上試探是近期股市的主旋律,反彈多了可以減倉應對,回調再加倉。就像利弗莫爾說的:“大波動才能讓你掙大錢!”

今天大盤的走勢,可謂讓人驚出一身冷汗,還好這只是虛驚一場。早上大盤低開高走,在中午十點半左右達到最高點4021.32。中小板和創業板是高開高走,但是十點半後三大指數跳水,股指期貨收盤時普遍下跌4%,IC合約振幅更達7%。一時間,人心惶惶,一些老手看勢頭不對就跑路,加劇了跳水行情。

等大夥反應過來,才發現跳水的一大誘因是財經網10點23分發布的一篇文章《證監會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稱:監管機構已經開始考慮救市資金的退出方案問題。其實該文是一篇長文的章節,編輯將這一塊猛料拿出來獨立成文。由於包裝到位,還放在該網站頭條,很多人都以為是今天突發的事情,遂引發市場恐慌。

幸好證監會在午間休盤時火線辟謠,認為消息不實,並稱:“有關媒體對市場有重大影響的報道不與監管部門核實是不負責任的。”午後開盤,伴隨著兩桶油的繼續拉升,盤面開始走好。三大板塊午後震蕩上行,雖然沒有能收複上午的最高點,但是都紅盤報收,漲幅都還不小,300多只股票漲停。上證收盤3992.11,漲幅0.88%;深成指13202.39,上漲1.52%;中小板8890.12,上漲1.69%;創業板2848.3,上漲2.33%。都屬於大眾喜聞樂見的低開高走(高開高走),再次凝聚了人氣。

就財經網的消息而言,純技術性探討該文,透露的信息還是有利於股市的長期穩定。誰都不否認國家隊會退場,但關鍵是什麽時機,什麽方式退場。本來,這個問題就像人遲早都會死一樣,但是在一個大病初愈的人面前討論其後事如何料理一樣。哪怕說得合情合理,也難免引人不快。因為這個時機並不合適,市場還是驚弓之鳥,對於國家隊的動向本來就莫衷一是,這種標題的新聞出現,看起來像極了正在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然後敲定方案就要落實。

市場的恐慌情緒迅速被釋放,其實這也是過度解讀了這則消息。美國幾次股災,救市資金撤離少則半年,多則數年,這些維穩資金的撤出不可能引發市場再次動蕩,否則原來穩定市場的作用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財經網的消息固然不實,但是投資者的恐慌也大可不必,需要常識來判斷,否則在十一點左右拋掉籌碼,午後反彈起來,豈不是又後悔不叠。

關於國家隊的退出,筆者此前已經分析過,至少需要三個月時間,即完成四步走的戰略。筆者最近倒是想過另一個方案,這不在財經網的報道方案之內。社保資金不是很快將入市,大約有6000億-8000億資金可以建倉買股票,但是彼時市場即便穩定在4000點左右,個股也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買入時機。

為了社保資金安全,將國家隊所持股票通過大宗減持平臺賣給社保資金,扣除成本和基本利潤之外,社保資金接盤的股票持倉成本恐怕也比大多數投資者低。反正這都是國家資金,不過是讓社保資金提前入市而已,對於國家也好、社保資金也好,都沒有壞處。對市場和普通投資者而言,可以避免大規模股份減持造成的動蕩,社保的加入還會為一些個股增加吸引力。

其實,投資者需要的不過是一句話,那就是國家隊不會現在撤出。從這種情況看,那些反對救市的聲音簡直幼稚得可笑,以為市場能夠在這種暴跌恐慌中自我修複,如果國家隊真的不出手,那麽暴跌即便停止,後面也會是陰跌,每天跌10%,10天就到底了,每天跌1%,100天也到底了。非常時期,非常手段,用原教旨主義的市場原理是解決不了中國股市的問題。

言歸正傳,筆者上周五發文《下周複仇者歸來,股民要Hold住》就直言:“一旦下周大盤能夠突破前高4035.44,那麽繼續往上走的概率就非常大。當然,在沒有突破前,這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壓力位,一旦突破,這就會是一個有效的支撐位。”目前看來,這個壓力還不小,今天雖然紅盤,但是震蕩加劇,賺錢的難度不小。盤中因為一點不實的消息就驚慌失措,看來很多股民也hold不住。

其實,震蕩市場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倉位,嘗試波段操作。不熟練的股民,可以低倉位的練手,牛市的上半場已經翻頁了,自己的牛市思維也要及時切換,否則你就等著坐電梯上上下下。筆者發現身邊就有這樣的投資者,股票漲到高位翻了一倍也不賣,下跌到60%也不跑,反彈30%也不走。而且都是全倉操作,不知道逢高減倉,也不知道逢低補倉,市值上上下下,每天糾結不已,卻無所作為。這種“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操作方式看起來境界很高,但在這個震蕩市中(有人稱之為猴市,介於牛市和熊市之間),實則迂腐不堪。

 

在股市里,你的操作和思維其實是性格的放大反映,很多時候,你的性格決定了自己的財運。不肯向市場認錯,不能及時止盈止損,不管技術指標就信自己的直覺。看起來這是業務不熟練,實際上是個性使然,人性的弱點反映在股市上就是情緒,情緒會讓你越虧越多。當然,高手也有人性弱點,但是他們能夠在股市里克服這種情緒,切斷它們之間的聯系,就像傑西·利弗莫爾在《大作手回憶錄》中所言,“股市上的兩種主要的情緒,貪婪和恐懼——往往是因為無知而產生的。我認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投機者真正的死敵,貪婪和恐懼總是存在的,他們就藏在我們的心里。”

筆者還是看好目前的走勢,不斷震蕩向上試探是近期股市的主旋律,反彈多了可以減倉應對,回調再加倉。就像利弗莫爾說的:“大波動才能讓你掙大錢!”如果未來一二個月,大盤指數都在3900-4300之間震蕩,那麽只要善於波段操作,那麽這個收益絕不止於大盤10%的振幅。同時,也要註意一些被錯殺的好股票,他們已經開始絕地反攻,並且以連續漲停的方式,讓你望塵莫及。比如光電股份,從最低點反彈,已經有7個漲停,還有三個漲停基本上就回到前期高位,但很少有人能抓住這種機會。

當然,也有一些辦法,比如關註近期複牌的個股,由於在六月前停牌,很多個股都需要補跌,但是補跌往往也潛伏著機會。比如暴風科技的在連續五個跌停之後,今天在集合競價階段還有跌停的籌碼甩賣,但是最終該股以7%的漲幅收盤。這種機會,只要多加留心總是有的。(一財網-禪宗七祖)

 

本文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請讀者自行註意風險。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807

誰又拖累了中概股?企業前景、A股震蕩為兩大主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1580.html

誰又拖累了中概股?企業前景、A股震蕩為兩大主因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07-28 22:06:00

A股巨震是否真的主導了中概股的跌勢?這些“偏居海外”的中概股又將何去何從?

上一輪中概股“普跌”出現在A股巨震、救市措施祭出之際。而7月27日,滬指創八年來最大跌幅,跌逾8%,逼近3700點,當日早盤中概股普跌,百度、京東、阿里市值蒸發100億美元。7月28日,滬指繼續下挫1.68%至3663點,逼近救市前的點位。A股巨震是否真的主導了中概股的跌勢?這些“偏居海外”的中概股又將何去何從?

“中國宏觀經濟面和企業前景是國際投資者的兩大關註點。從歷史數據來看,中概股和A股的表現並沒有太大的相關聯性,股價表現相對獨立。不過,當前國際投資者對於A股暴跌表示擔憂,認為中國的救市措施可能不足以穩定股市。”J.Streicher& Co的董事總經理馬克·奧托(Mark Otto)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值得註意的是,7月28日淩晨,最受關註的中概股之一、中國的代表——百度(Nasdaq:BIDU)公布最新財報,由於其業績和展望不及預期,百度股價在盤後下跌8%。Mark Otto告訴記者,“因為百度屬於電商,其和中國的增長緊密相連,因此百度盤後暴跌很可能與A股周一暴跌有所關聯,這也反映了投資者對於中國的增長預期。”

(圖說:7月以來,A股震蕩顯著,如奇虎、人人、易居等中概股走勢和上證綜指幾乎完美複制)

中概股普跌再現 或受A股拖累

7月28日標誌著國外市場“重磅數據周”的開始——為期兩天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將於28日召開,決議結果將於北京時間7月30日淩晨02:00出爐;美國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數據將於同日公布。隨著加息預期升溫,市場也開始躁動起來。

首當其沖的就是中概股。中國概念股28日早盤便全線下挫,20多支中概股最終跌幅超5%,盤前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的暢遊收跌11.6%,剛上市不久的窩窩團收跌11.67%位居跌幅榜榜首。值得註意的是,百度跌4.15%,京東跌7.19%,阿里巴巴跌1.95%,三家公司市值合損100多億美元。

正如Mark Otto所述,兩股合力主導了部分中概股的跌勢——A股震蕩導致對中國宏觀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部分企業前景不佳。百度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中概股之一。

28日淩晨,根據百度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5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顯示,百度第二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165.75億元(約合26.73億美元),同比增長38.3%;凈利潤為人民幣36.62億元(約合5.906億美元),同比增長3.3%。 同時,百度糯米、百度外賣和去哪兒合共交易額達40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109%。

然而,對於未來預期極為關註的美國市場而言,拖累百度的則是其低於市場預期的三季度業績。百度預計第三季度營收29.3-30億美元,市場預期為30.3億美元。因此,百度股價在盤後下跌8%。

不過,百度CEO李彥宏則對該公司的短期前景表示樂觀,百度的移動端積極搜索用戶在6月上升至6.29億的水平,同比上升24%。當前,如Facebook等社交網絡都在積極爭搶移動端的積極用戶。

此外,A股再度巨震的影響也不容小覷。28日也延續了此前跌勢。證監會28日盤後緊急表態,稱根據交易所監控報告和投訴舉報反映,今日證監會已組織稽查執法力量,重點針對27日集中拋售股票等有關線索進場核查。

對近期的一系列救市措施,Mark Otto認為其與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的救市確有區別:“我認為美股大多是機構投資者,回調和盤整相對有序;以散戶為主的中國股市波動就要大得多。而且,(這與08年危機)最大的不同是,中國股市今年以來的漲幅依然很高。我覺得,雖然監管者祭出如此多的措施,局面卻依然混亂。一些交易員也開始對監管者穩定市場的能力失去信心。”

美聯儲加息升溫 中概股不確定性增強

隨著加息預期不斷升溫,此前投向中概股的資金或生不確定性。

“盡管7、8月的兩次FOMC聲明後沒有新聞發布會,加息可能性很小,但市場仍然等候著聲明中所釋放的加息信號。”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

該人士表示,“盡管很難確定加息對資本市場的短期影響有多少但國際資金可能出於保險考慮,將更多註資美國本土的上市企業,冒險入住中概股的風險偏好可能會受到抑制。”

歷史數據表明,中概股短期表現雖可圈可點,但長期走勢仍令人堪憂。“從1993年到2013年至少有168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從招股價到交易首日結束的平均收益為20%,幾乎等同於美國公司的上市日收益。但做長線的投資者日子並不好過,在接下來的三年中,這些168家中國IPO的平均回報是-3.6%,平均每年約-1.2%。如果有投資者在買中國IPO的同一天買美國市場指數(如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並持有相同的時間(三年內,除非三周年之前摘牌),能賺取23%,每年約8%。換言之,中國的IPO在新股上市後三年的表現落後於美國市場每年約9%。”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會計學副教授朱蕾此前撰文表示。

此外,此前“中概股回歸”的呼聲也影響了國際投資者對中概股的信心。紐約沃倫資本公司(JL Warren Capital LLC)研究主管李君蘅此前表示,“一些公司上市1年就想退市。上市的費用和退市的費用,我覺得很浪費。換句話說,管理層沒有想清楚。”

今年以來,由於此前A股呈現“瘋牛”格局,有超過20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約,希望借機從美股市場退市。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35

陸金所正規劃上市 “震蕩市”無礙平安業績大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5336.html

陸金所正規劃上市 “震蕩市”無礙平安業績大增

一財網 楊倩雯 2015-08-21 21:38:00

姚波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平安集團正在規劃陸金所上市事宜。

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半年報一出,在關心業績的同時,市場也普遍關註與半年報同時發布的另一則公告:即普惠有限與陸金所的整合。除了背後的戰略意義外,業界推測這是為陸金所上市鋪路的一大動作。

今日(8月21日),中國平安首席財務官姚波在中國平安半年報發布會上表示,兩者整合後,將發揮巨大的協同效應,並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平安集團正在規劃陸金所上市事宜。

同時,就中國平安對資本市場發展趨勢的看法這一熱門話題,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回應《第一財經日報》稱,將拉長固定收益資產久期並關註符合防禦性增長的行業和個股。

陸金所上市正在規劃

昨日晚間,中國平安發布關聯交易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擬將其所持的普惠有限100%股權轉讓給陸金所控股,該股權轉讓完成後,普惠有限100%的股權將由陸金所控股持有。交易完成後,中國平安通過旗下公司持有陸金所控股約47.4905%的股權。

在今年3月,中國平安對外宣布成立普惠金融業務集群,包含平安直通貸、陸金所旗下的P2P業務,以及平安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三大業務模塊。

這兩大“組合拳”,讓陸金所上市的話題再次成為關註熱點。“平安集團對於陸金所上市事宜正在規劃。”姚波在今日的業績發布會上回應《第一財經日報》稱。相對於之前“在合適時候會考慮”這樣的回應,可以預計陸金所上市加速可期。

這兩次緊挨著的整合,其背後的戰略意義是什麽?姚波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3月的那次整合主要是考慮在陸金所將風控體系建立成熟後,最終是要將其做成一個開放式的平臺,“這個戰略很清晰”。

在這一次整合之後,未來陸金所將控股兩個平臺。一個是陸金所開放平臺,另一個是普惠。姚波表示,普惠業務模式主要是個人無抵押、有抵押,SME(小微企業貸款),相對而言較傳統,重資本,也會有大量線下門店的擴張。而陸金所則具有強大的線上優勢。兩者整合後將產生線上線下協同效應,打造出O2O的互聯網金融生態圈。一方面可以解決普惠未來的資本需求,另外,和P2P結合,解決了其未來在物理網點和人力發展上的瓶頸。對陸金所來說,普惠在過去幾年積累的數據、客戶,以及風險管控能力都可以幫助陸金所做好平臺。“這樣,陸金所的平臺定位將更加清晰,而普惠未來也會是陸金所P2P平臺的一個重要參與者。兩者在未來可以產生很大的協同效應,而這樣的協同效應對平安集團來說可以在互聯網金融板塊產生巨大的收益和價值。”姚波表示。

“震蕩市”對平安業績影響不大

“我們這次的業績不是炒股票炒出來的。即便下半年資本市場繼續波動,管理層也對下半年集團業績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充滿信心。”在被屢次問及下半年資本市場波動是否會對平安業績產生影響時,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反複強調。

中國平安2015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平安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6.4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2.2%。時,保險資金組合總投資收益由2014年上半年的233.29億元增加235.6%至2015年同期的782.99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由4.3%大幅上升至7.7%,創下近年來的新高。

任匯川表示,今年上半年集團凈利潤強勁增長,主要依靠的是核心主營業務持續健康增長,這是其長期以來建立的競爭力。而投資收益也主要來自於固定收益創造的回報。

陳德賢稱,上半年中國平安凈投資收益由2014年上半年的318.94億元增加27.4%至2015年同期的406.22億元,這部分都是由股息收入、利息收入及租金收入等構成的,而下半年預計也會收到相似水平的利息收益。同時,構成投資收益的另一塊已實現收益達到378億元左右,這是“已經到手的收益”。這兩部分再加下半年的利息收入已經遠超去年全年的總投資收益數字。“所以預計總投資收益到年底會比較平穩。”根據中國平安2014年年報,其2014年總投資收益為637.29億元。

盡管投資收益只是中國平安利潤組成的一部分,但作為市場一大買家,中國平安對後市的看法仍然被市場所關心。

對此,陳德賢回應《第一財經日報》稱,對宏觀經濟的走勢持謹慎觀點。“其實不只是中國,全球都在經歷結構性和周期性調整同時發生的情況。預計未來宏觀經濟增長會出現‘三低’,即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

在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陳德賢表示,未來還將是偏向固定收益類,力求在經濟下滑的周期里提供穩定的收入。“特別在中國,實際利率還是比較高,未來降準等政策預計還是會陸續出現,我們要在利率走低前拉長資產久期,投資一些較長期限的債券。”

在權益類資產方面,陳德賢稱在目前經濟環境下也並非沒有機會。“權益投資是逆周期投資,我們是長期投資者,只要符合防禦性增長這個特點的行業和公司,我們均會考慮。”

編輯:李瀟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597

股市再震蕩,全球資產重定價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519

2015年8月2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證券交易大廳內,椅子上粘貼著“別跌了!漲起來!”的口號。 (CFP/圖)

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市場大幅震蕩,暴露了全球經濟的脆弱,也意味著全球資產價格將進入一場新的拉鋸戰。

全球市場風雲詭譎的一周,從8·18,一個在中國人眼里“吉利”的好日子開始。

這一天里,上證綜指一度突破4000點大關,摸高到4006.34點,“這讓我小小激動了一下,以為‘牛市’還是回來了。”股民周國松如此描述當時自己的心情。

但也就是在這一天,指數轉而急劇下滑,大挫兩百多點,收盤時,跌幅高達6.15%。

第二天,即2015年8月19日,上證綜指走出了令人驚嘆的“深V”:開盤跳空大跌,繼續下挫。

午間休盤,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國家救市主力軍——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證金公司),成為自家的十大股東之一。這些公司被戲稱成為了“王的女人”,市場視為“重大利好”。

午後,這些公司股價紛紛走高,乃至漲停封盤;整個大盤,也“神奇逆轉”,收盤時漲幅1.23%,全天的振幅則超過7%。

“‘王的女人’的鬧劇,可能是逃跑的最後機會,但我們都錯了。”周國松說。

從8月20日開始,到8月25日,四個交易日,股市出現“四連跌”,而且跌幅驚人:3.42%、4.27%、8.49%、7.63%,每個交易日里,千股跌停。8月25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964.97點,6個交易日已跌去超過1000點,累計跌幅超過25%。

這一次的振幅,甚至超過上一次公認的大震蕩——一個多月前的2015年7月1日至7月8日,6個交易日,上證綜指累計跌幅18.00%。

更糟糕的是,不僅僅是中國內地股市,包括美國、日本、歐洲、中國香港……全球股市在最近的幾天里,也“噴嚏不斷”,甚至有市場人士哀嘆說,“全球股災已經到來。”

8月25日晚間,被稱為“央媽”的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

前一次“雙降”是6月28日,時隔不到兩個月。

證監會研判:股市已“常態化波動”

“現在回頭看,這部分內容,或多或少被大家忽視了。”

大跌之前的8月1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稱:

當天,證金公司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匯金公司)轉讓了一部分股票,由其長期持有。同時,對於股市,“今後若幹年,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不會退出”。

成立於2011年10月的證金公司,股東7家: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證監會的一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7個股東里,前5個是證監會所轄的事業單位,後兩個是這些事業單位出資成立的公司,“因此證金公司,基本可看做是證監會全資控股的企業”。

證金公司最初註冊資本75億元,在2015年7月9日,完成最近一次,也就是第三次增資擴股,註冊資本已高達1000億元。

證金公司的這次擴股,目的就是為了“救市”,該公司是7月救市的“第一主力”。

多位市場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7月的“救市”里,證金公司動用的資金,以萬億元計,除自有資本外,其還通過發行債券、抵押融資、借用再貸款、商業銀行貸款等方式籌措到巨量的資金。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央行將協助通過多種形式,給予證金公司流動性支持。

“這等於是以央行信譽給證金公司背書,所以各商業銀行給予證金公司支持就放心了。”中國民生銀行一位中層管理者說。

有趣的是,央行給證金公司“背書”的消息,是證監會首先在7月5日發布的。央行遲至7月8日,才對外證實這一消息。

央行新聞發言人解釋了其支持證金公司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股票市場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7月9日之後,股市開始回漲,並趨於相對平穩。

此時,萬億元救市資金如何退出的問題,逐漸成為市場討論的話題之一。

7月20日,《財經》雜誌刊文稱,“監管機構已經開始考慮救市資金的退出方案問題”。消息發布之後,股市急挫,上證綜指一度大跌超過100點。

當天中午,證監會發言人緊急聲明稱,“《財經》關於證監會正在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的報道不實。”下午,股市回漲。

8月14日,證監會發布公告,介紹證金公司向匯金公司轉讓部分股票之事。

成立於2003年12月的匯金公司,唯一股東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後者的唯一股東是中國國務院。匯金公司目前註冊資本8282億元,其職能是“接受國務院授權,對國有重點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及“國務院批準的其他相關業務”。

匯金公司是中國最重要的幾大銀行,如國開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以及光大銀行、新華人壽、申銀萬國、中信建投、中投證券、中金公司等眾多金融機構的控股者或參股者。

“證金公司持有股票的資金來源,相當部分就是來自這些銀行的貸款。因此,他們將股票轉讓給我們的大股東匯金公司,也算是名正言順。”中國銀行的一位人士,如此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證監會在8月14日發布的這個公告,還有部分內容,“股市漲跌有其自身運行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幹預……隨著市場由劇烈異常波動逐步趨向常態化波動,應更加註重發揮市場自我調節的作用,通過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市場的內在穩定機制。”

公告當天,上證綜指收於3965.34點,略漲0.27%。

8月25日,一家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現在回頭看,這部分內容,或多或少被大家忽視了。”

美國紐約,當地時間2015年8月25日,紐約證交所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交易,這一天美國股市收低,標普500指數10類股全軍覆沒。 (CFP/圖)

全球“黑色星期一”

在中國股市寬幅震蕩之時,全球市場也哀鴻一片。

8月21日,星期五,8月的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PMI)發布,其8月初值為47.1,較7月終值下降0.7個百分點,創下2009年3月來最低。

PMI是全球通用的,用以衡量制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八個方面狀況的指數,是最重要的經濟先行指標之一,一定程度上,可視為制造業乃至整個實體經濟的“晴雨表”。當PMI數值高於50時,被視為經濟景氣的標誌;低於50,則是趨於萎縮。

一家跨國物流企業的總裁對南方周末記者稱,“這多少令人沮喪。實體經濟持續不振,毫無疑問也會傳導到我們行業。盡管大家看到的是,快遞業,還在蓬勃發展。”

8月23日,星期天,國務院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養老金投資於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最高可達基金凈值的30%。

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0626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3845億元,兩項相加接近3.5萬億元。30%的比例,意味著有超過一萬億元資金,可以進入股市。

這又被市場解讀為“重大利好”。

然而,市場並未領情,8月24日,星期一,中國股市迎來了2007年以來最大的跌幅,這一天,上證綜指下跌8.49%。

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股市,也在這一天里,哀鴻一片。

基本同期開盤的中國香港股市,恒生指數大跌5.17%(0.72%);日本股市,日經225重挫4.61%,創半年以來的收盤新低;臺灣股市創下有史以來最大跌幅,臺灣加權指數一度暴跌逾500點,跌幅逾7%,最後收跌4.83%。

與中國時差較長的美國股市,周一開盤前,標準普爾、納斯達克和道瓊斯股指期貨,均下跌5%,觸發“熔斷機制”,美國三大交易所股指期貨當即暫停交易。

“熔斷機制”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設立的一種保護機制,即在交易過程中價格波動幅度達到某一限定目標時,交易將暫停。

開盤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盤初重挫1000點,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8.37%;標普500指數下跌3.03%。

隨後跌幅逐漸收窄,道指收跌3.58%,也已創一年半來的新低;標普500指數收跌3.94%;納斯達克收跌3.82%。

在歐洲,泛歐績優300指數盤中一度下跌8.2%,收跌5.4%,也已創下2008年10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歐洲Stoxx 600指數下跌5.4%,創下2011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不僅僅是股市,倫敦期貨市場上,銅、鋁、鎳等大宗商品,均大幅度下挫,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低;石油同樣暴跌,周一收盤的美國WTI原油,10月合約價,大跌5.5%,收於每桶38.24美元,為2009年2月以來最低。

外匯市場也急劇動蕩,澳元、新西蘭元、加拿大元兌美元,均創新低;日元兌美元,卻一度上漲接近5%。

“大宗商品是‘投降式拋售’,貨幣是‘恐慌性’暴漲暴跌,這個世界怎麽了?”前述私募基金經理稱自己是困惑不已,“感覺像全球經濟危機來了一樣。”

諸多國際國內媒體,也紛紛稱,這是“黑色的星期一”。

從8月11日開始,主動較大幅度貶值的人民幣,則表現“基本穩定”,8月24日,1美元對人民幣收盤6.4044元,微漲0.24%,此後兩天也算波瀾不驚。

“我們那時的‘主動貶值’3%,相當於提前釋放了風險。”央行一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稱。

2015年8月25日,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指出現罕見集體大幅下挫,堪稱“黑色星期一”。 (CFP/圖)

救還是不救

是否要“再次救市”,如何救,均存在意見分歧。

8月25日,中國股市繼續大挫,上證綜指下跌7.63%,跌破3000點,收於2964.97點。

境外的資本市場,在8月25日,表現不一。

在中國臺灣,“行政院”主要官員表示,代表政府方的“國安基金”將進場買股票。當天,臺股加權指數,收盤大漲3.6%。

在中國香港,恒生指數收漲0.72%;在歐洲,幾大主要股指,收漲幅度均超過3%;而美國的三大股指,道瓊斯、納斯達克和標普500,則均為繼續下跌,不過幅度只在1%上下。

有趣的是,與7月股災時中國證監會每天發布消息,乃至每天2-3次頻率發布消息,並隔三差五“祭出大招”的情勢不同,這次,中國證監會似乎“沈默”了。

財新傳媒引用接近證監會人士的話稱,“之前市場出現大跌,監管交易所數據的相關處室要加班等領導批示,雖然這次上證綜指跌了近9%,但是今天不用加班。……從目前來看,證監會已經放棄了唯指數論,或許也是一種監管成熟的表現。”

8月25日下午,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消息人士也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對於是否要“再次救市”,高層存在意見分歧,不過當前的主流意見已趨於觀望,暫不幹預。

然而話音未落,中國人民銀行在下午6點15分,宣布雙雙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存款基準利率以及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這距離“央媽”的上次“雙降”,不到兩個月。同時,中國的存貸款利率,也創下了歷史最低。一年期存款,1.75%;貸款,4.6%。

盡管央行解釋此舉“主要目的是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受訪的市場人士均稱“雙降”推出,實際上形成“救市”。

一家領先的信托業公司總經理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經過7月初的救市,銀行資金已相對安全不少。但如果大盤繼續下跌,在2700-2800區間,又會觸發新的融資強制平盤。”

《證券時報》的統計數據則顯示,在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方面,2015年以來,共873.43億股被質押,涉及上市公司1031家,涉及參考市值1.53萬億;以8月25日收盤價計算,已有221.99億股跌破理論警戒線,參考市值達到4928.46億,涉及上市公司395家;同時,還有142.34億股已跌破理論平倉線,參考市值達3224.3億。

一個值得一提的巧合是,除了央行的出手,在7月初“救市”時非常搶眼的公安部門,也恰好再次出手。

當晚10時許,新華社發布消息稱,“據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徐某等8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財經》雜誌社王某夥同他人涉嫌編造並制造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劉某及離職人員歐陽某涉嫌內幕交易、偽造公文印章,上述人員已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

隨後,這一消息,出現在了公安部官方網站首頁的第二條。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0030.SH/06030.HK)是中國最大的證券公司,也是7月國家“救市”行動中,最積極和重要的參與者之一。

南方周末記者確認,被要求協助調查的徐某,為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徐剛,原在中信證券負責經紀業務和研究業務。8月18日,分工調整,改為分管後臺、IT、清算,以及研究業務。

數位與徐剛交往多年的人士評價徐,用詞均為“人挺好”,不過他們也稱,8月18日分工的調整,可能預示著中信證券已經知道,徐將出事。

《財經》雜誌社王某,為《財經》雜誌記者王曉璐,他是7月20日《財經》雜誌所刊文章《證監會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的作者。

8月26日,《財經》雜誌發布說明表示,“王曉璐確於當晚在其家中被公安機關傳喚。因本刊尚未收到公安機關的任何通知,故無法確知王曉璐被傳喚的具體原因。”

該說明也提到,《證監會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一文刊發後,應新聞出版主管部門和證券稽查部門要求,《財經》雜誌對采編過程進行了書面說明。

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劉某及離職人員歐陽某,則是證監會發行部三處處長劉書帆、原證監會處罰委主任歐陽健生。

至於他們究竟所涉何事,是否相關,目前並沒有官方說法。

而在此前的8月24日,公安部還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決定從即日起至11月底,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打擊地下錢莊集中統一行動。公安部副部長孟慶豐在會議上提出,“特別是要註重通過地下錢莊案件發現金融證券、貪汙腐敗、恐怖活動等領域重大犯罪活動”。

新華社的消息稱,公安部門表示“不排除”有股市資金,通過地下錢莊流出中國。

事實上,多家研究機構就全球市場的吸引力問題發布報告,杠桿率此前急劇膨脹的新興市場很可能繼續承壓,而歐美資產的吸引力正在增強,全球資產價格將進入一場新的拉鋸戰。

8月26日,中國股市開盤之後,時紅時綠,反反複複,大漲大跌,上證綜指最終收報2927.29點,下跌1.27%,全天振幅超過了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331

聯儲開口市場震蕩:美股美元走強 油價漲超5%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437.html

聯儲開口市場震蕩:美股美元走強 油價漲超5%

一財網 吳茜 2015-10-29 17:15:00

公告發布之後,美股三大指數迅速下跌,一度抹去早盤漲幅。決議報告中稱美國經濟依然以“溫和”速度增長,對勞動力市場的評估也從上個月的“就業增長穩固、失業率不斷下降”改為“放緩、失業率維持穩”。不過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市場對此反應過度,三大指數隨後回調上漲。美聯儲的言論暗示不排除12月加息可能,投資者認為美聯儲對美國經濟承受升息壓力有信心。

在美聯儲公布維持現有近零利率不變,但不排除12月加息可能後,全球市場反映強烈。美股三大指數收漲,美元指數漲至三個多月來最高水平,歐元、日元則受到重挫。大宗商品方面,美油、布油漲幅明顯,拉動了能源股的上漲。黃金價格則大幅下跌。

聯儲議息結果拉漲美股美元

美股三大指數均在會後收漲,標普500指數上漲1.2%至2090.35點,為8月18日以來最高水平;道瓊斯指數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漲1.1%和1.3%。 當日美股成交量約為85億股,較三個月日均成交量高15%。

紐約時間10月28日下午2時,美聯儲公布議息會議結果,繼續維持近零利率不變,與此前市場預期一致。然而,在此次政策聲明中,已經實施寬松政策7年之久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首次表示,要“在下次會議上(12月)考慮是否合適加息”。這一措辭變化被一些分析師解讀為“美聯儲讓人們做好12月加息準備”。

公告發布之後,美股三大指數迅速下跌,一度抹去早盤漲幅。決議報告中稱美國經濟依然以“溫和”速度增長,對勞動力市場的評估也從上個月的“就業增長穩固、失業率不斷下降”改為“放緩、失業率維持穩”。不過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市場對此反應過度,三大指數隨後回調上漲。美聯儲的言論暗示不排除12月加息可能,投資者認為美聯儲對美國經濟承受升息壓力有信心。

美元在FOMC聲明公布後應聲上漲,一度漲0.7%至8月7日以來高點1219.81,美元兌多數主要對手貨幣升值。歐元/美元一度跌至8月7日來最低1.0908,美元/日元一度觸及121.13創盤中新高。

大宗商品“幾家歡喜幾家愁”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周原油庫存增加340萬桶,低於預期。受此影響,紐約WTI原油價格大幅上漲至46.22美元/桶,漲幅達6.3%,漲幅為8月31日以來最大。倫敦ICE布倫特石油價格盤中也一度漲5.4%至49.23美元/桶。

但一些交易商預計價格最終還是會走低, EIA的報告只是略為利好。“我認為任何反彈都會被作為賣出機會,因為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周庫存將持續增加,”Tyche Capital Advisors原油價差交易商Tariq Zahir稱。

黃金價格沖高後回落,在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後,現貨黃金從上漲1.4%迅速轉跌,跌幅超過4%,在北京時間29日2點37分最低至1153.4301。

銅價本周首次下跌,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價跌0.3%,報每磅2.36美元。鋅、鉛和錫價也下跌,鋁和鎳則略攀升。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81

“年線保衛戰”初戰失利 震蕩蓄勢或更健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651.html

“年線保衛戰”初戰失利 震蕩蓄勢或更健康

一財網 張誌斌 2015-11-18 16:11:00

盡管地產、銀行等藍籌板塊盤中紛紛發力護盤,但該來的還是會來,上證指數周三收盤跌破3600點整數位,失守年線,兩市成交量再度降至萬億元以下的水平。對於股指的回調,市場人士認為在進入前期密集成交區、增量資金入市意願不強的背景下,震蕩蓄勢或許更有利於中級行情的延續。
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股指在早盤小幅高開之後就呈現震蕩下行之勢,盡管早盤地產板塊、午後銀行板塊都一度拉升護盤,但均未能改變股指震蕩下行的趨勢,上證指數最後失守年線,僅報收3568.47點,下跌36.33點,跌幅1.01%,成交3923億元;深成指報收12283.76點,下跌227.79點,跌幅1.82%,成交5508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661.17點,下跌55.88點,跌幅2.06%,成交1405億元。兩市全天資金合計凈流出達到226億元。
對於這樣的走勢,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表示,在下周IPO重啟、融資杠桿調降、以及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提升的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明顯開始趨於謹慎,再加上股指開始步入前期的密集成交區,要想一蹴而就需要場外增量資金入市推動,但目前來看顯然不太現實,而監管層也在有意識的調控市場熱度,以免重蹈覆轍,所以先向下調整整固一下也是現實的選擇。
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曉威也認為,震蕩蓄勢才能延續行情,結構性行情修正預期收益率是關鍵。短期震蕩調整,是為了延續中級行情蓄力。中級行情的主邏輯依然存在,即匯率預期相對穩定的背景下,錢多、“資產荒”、經濟政策積極。但近期一直提醒,越漲越要考慮風險收益,得意但不可忘形,三季度成交密集區阻力重重,震蕩蓄勢才能向上。
這是因為:首先,IPO凍結資金、降低融資杠桿的政策調整以及海外風險的擾動,短期順勢延續調整,但系統性風險不大。周末降低融資杠桿的政策,短期對相對亢奮的市場情緒有抑制作用,洗洗更健康,但實質性影響不大。降低融資杠桿率,說明管理層吸取了上半年的經驗教訓,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營造可持續的良性氛圍而非暴漲暴跌。外部環境擾動,影響短期市場風險偏好。美聯儲12月加息幾成定局,歷史規律看,美聯儲首次加息之前一個月的全球股市特別是新興市場的表現低迷。另外,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短期內會導致全球市場避險情緒上升。
其次,繼續維持立冬之後的年內行情會比“愛在深秋”弱的判斷,如果還想繼續參與行情,降低預期收益率是關鍵。一方面,考慮到增量資金入場規模有限、監管政策管控融資杠桿,行情想要突破阻力,只能依靠震蕩蓄勢。深秋之後,此輪中級行情已經進入下半場。從博弈的角度看,隨著券商、次新股所帶動的一輪落後補漲行情,特別是中大盤價值股的補漲帶動指數進入三季度成交密集區,那麽,行情繼續上漲對於資金的需求更強。另一方面,市場情緒往往是後知後覺的,當情緒亢奮時就更要考慮風險收益。近期,投資者和輿論高呼牛市歸來的不在少數,完全符合9月中旬“愛在深秋”報告中所預見的——深秋行情動能四:風險偏好回暖,政策呵護的邏輯重提"被利用的牛市",顯示後知後覺的投資者已經入場。這時,應該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因為市場亢奮時,往往也是“非專業投資者”進來“買單”的時候。
總結來看,深秋行情上漲之後,利多逐步兌現,衡量風險之後的賺錢效應在縮小。雖然市場情緒後知後覺,引發空頭回補,但是流通市值規模的擴張對資金的消耗更大,而增量資金卻不足,反而會更快到達資金和籌碼的相對均衡,從而在沖擊三季度成交密集區時,大股票補漲引發的“逼空”行情難以持續,後續結構性行情震蕩向上的概率更大。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09

美股十日狂瀉逾8% “震蕩回調”定調2016?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068.html

美股十日狂瀉逾8% “震蕩回調”定調2016?

一財網 周艾琳 2016-01-17 20:00:00

經歷了三輪QE,瘋狂了近5年的美股已經面臨持續調整窗口。美股在2015年8月時也面臨了一波類似的恐慌性拋售,此前幾年幾乎沒有出現過大規模回調。

美股、歐股、亞太市場,“黑色1月”的陰霾逐漸席卷了全球市場,絲毫沒有減弱之勢。

由於國際油價暴跌和經濟數據疲軟,美股在1月15日可謂迎來“黑色星期五”,三大股指全線大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盤中更是暴跌逾500點。今年1月以來,標普500指數下跌8%,錄得2011年11月來最大兩周跌幅;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0.4%。

在2016諾亞財富投資策略會上,一位境外對沖基金首席投資官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美股尚未調整到位,油價暴跌是主要觸發因素。當前國際油價已經跌破了30美元大關,正式進入‘20美元時代’。然而這並非觸底反彈的信號,市場開始擔憂——隨著伊朗石油解禁,全球產量將進一步走高從而打壓油價。”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於1月16日宣布,伊朗已經完全執行了六方會談下的核協議框架內容。這也意味著伊朗將迎來1000億美元的資產解凍,其也可能將進一步提高原油出口量。

清溪資產合夥人司徒捷也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股市下跌和人民幣貶值對美股的影響並沒那麽大。關鍵在於,經歷了三輪QE,瘋狂了近5年的美股已經面臨持續調整窗口。”美股在2015年8月時也面臨了一波類似的恐慌性拋售,此前幾年幾乎沒有出現過大規模回調。

油價暴跌重擊美股

元旦以來,全球股市暴跌。除了因油價暴跌而受到沈重打擊的美股,德國DAX指數下跌11.2%,日經225指數下跌9.9%,上證綜指下跌18%,巴西印度韓國等新興市場股市也出現大跌,大宗商品也屢創新低。

不得不問的是,油價和美股究竟存在什麽關系?——標普500指數中12%的企業又是與大宗商品和原油相關的企業,原油價格暴跌對美股而言可謂絕對利空。

截至1月16日,布倫特原油價格暴跌5.33%至29.24美元/桶,過去一年回報率為-41.74%;WTI原油價格暴跌4.82%至29.7美元/桶,一年回報率-39%。至此,國際油價正式邁入了“20美元時代”。就在2015年12月,高盛喊出“油價在跌到現金成本的20美元前可能不會停止腳步”;近期,最為悲觀的渣打銀行在報告中預計,油價可能下跌至10美元/桶。

值得註意的是,IAEA於1月16日正式宣布,伊朗已經完全執行了六方會談下的核協議框架內容。隨著西方經濟制裁解除在望,伊朗將在原油、貿易和金融等多個領域迎來新機會。“伊朗官方預計,制裁解除一周內伊朗將增加出口量50萬桶/天,6個月內增加100萬桶/天。即便伊朗的官方過於樂觀,但只要伊朗石油解禁,這將對本已過剩的市場構成較大的供給沖擊。”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過去一年以來,原油供過於求、技術創新、需求萎靡是導致國際油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伊朗的不確定因素將進一步加劇油價短期波動。“美國的庫存風險和伊朗石油解禁將會讓油價進一步走弱,我們將WTI目標價由原來的30美元/桶下調至25美元/桶,布倫特目標價則是由34美元/桶下調至27美元/桶。”金曉指出。

此外,1月15日,美國公布的零售銷售和PPI數據均表現低迷,這也進一步拖累市場情緒。2015年全年零售銷售同比增加2.1%,刷新2009年以來新低,這引發外界對2016年美國消費支出前景的擔憂。美國12月PPI環比跌0.2%,同比降1%。

面對市場動蕩,《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稱,本月FOMC會議上大概率不加息,3月會議將是焦點。從以往經驗看,如市場持續動蕩,美聯儲或推遲加息,“美國國內就業強勁,但金融市場極其動蕩,通脹有下行壓力。”

2016年迎震蕩回調行情

全球市場的巨幅波動不禁讓投資者擔心——這究竟是危機前兆、正常回調還是觸底反彈?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位境外私募基金經理處獲悉,美股尚未調整到位,2016年呈現回調格局是大概率事件。早在2014年末,美股的CAPE(周期性調整市盈率)約26,追溯至1881年以來,歷史上只有三次出現過比這高的情況。其中第一次是1929年大崩盤前,第二次是2000年千禧年泡沫破裂之前,第三次是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而現在的CAPE數值仍然處於高位。

諾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發明的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Earnings Ratio)是衡量估值高低的一個常用指標,即用股價除以10年收益均值。其研究表明,用周期調整市盈率預測股市未來走勢,能解釋30%的統計相關性。

歸根到底,究竟回調的內在邏輯何在?“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經歷了7~8年恢複,資產價格也出現了多年繁榮,堆積了較大的泡沫。但背後經濟複蘇的根基脆弱。”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近期撰文表示。

在他看來,一方面,複蘇主要依賴於各國央行輪番刺激,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經濟恢複力量減弱;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關鍵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正面臨轉型之困。而作為“火車頭”的美國也開始顯露疲軟跡象,標普500指數ROE(凈資產收益率)從2014年10月的15.2%,下降到2015年12月的12.6%,美國ISM制造業PMI指數從2014年10月的59,下跌到2015年12月的48。

當然,市場上也不乏樂觀主義者。瑞士信貸集團分析師海倫·哈沃斯(Helen Haworth)指出,從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情緒來看,現在市場似乎已經進入了全面恐慌的模式。“對那些風險偏好情緒相對較強的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會是個好消息,至少從短期來看是這樣。畢竟,當市場上出現恐慌情緒時,機遇也就不會很遠了。”

不論如何,面對這一被認為最難投資的2016年,震蕩回調可能成為全球市場的主題,這也將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挑戰。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81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股市震蕩不是太大問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329.html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股市震蕩不是太大問題

新浪美股 Tony 編譯 2016-01-21 17:27:00

北京時間21日下午消息,達沃斯論壇剛剛舉行“中國經濟走向何方?”的座談會,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發言中表示,中國股市震蕩不是太大問題,強有力的領導可以應對震蕩局面。

北京時間21日下午消息,達沃斯論壇剛剛舉行“中國經濟走向何方?”的座談會,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發言中表示,中國股市震蕩不是太大問題,強有力的領導可以應對震蕩局面。

座談會與會者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對沖基金巨頭達里奧等國際經濟金融界具有影響力的人物。

方星海在發言中承認中國在溝通方面還存在不足。他說,中國正在學習如何溝通,“從結構角度講中國還無法做到無縫溝通”。

盡管中國經濟面臨短期挑戰,但方星海相信中國經濟前景依然光明,“中國的領導是全球最有力的”。

為應對經濟下滑和長期以來的產能過剩,中國正在調整思路,從過去主要關註刺激總需求轉為強調供應面改革。方星海認為供應面改革將帶來機遇。

對於全球市場關註的人民幣貶值問題,方星海在座談會上強調,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而且人民幣貶值不利於經濟轉型。

2016年年初的人民幣大幅貶值引發市場恐慌,造成資本加速流出,並引發全球股市大跌。不過隨後中國央行穩定了人民幣中間價,並采取了多種措施打擊投機者做空人民幣的積極性和限制資產流出。

1月份中國股市也出現大跌。上證指數最低跌至2844點,從去年12月份高點大跌近23%。

不過方星海相信,在強有力的領導之下,中國政府完全可以應對市場波動。“市場動蕩的根源在於中國的資產價值重估,”方星海如是稱。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48

強美元短期震蕩 香港聯系匯率制調整無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093.html

強美元短期震蕩 香港聯系匯率制調整無益

一財網 周艾琳 2016-02-04 16:53:00

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信用,而信用是建立在透明度上的,即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即使當市場平靜了,任何微調也有弊無利。如果將聯系匯率制度調整為盯住一籃子貨幣,不論其中有沒有人民幣,都不是明智的舉動。”

今年1月以來,美國步入加息周期,而港元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弱,1月20日更曾低至7.8229,創下8年多來新低。引起擔憂的關鍵在於,香港實行聯系匯率制,即港元對美元匯率在7.75~7.85的範圍內波動。然而,香港與內地關聯正越發緊密,其經濟基本面與美國經濟走勢不同,但貨幣政策卻高度依賴美國,內在穩定機制面臨挑戰。

於是,近30年來每當風險來襲時便會興起的質疑再度出現——強美元周期當前,香港是否要放棄聯系匯率制或是做出微調?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征求多方權威人士意見後發現,當前支持維護聯系匯率制的聲音占據主流。“當前切忌調整聯系匯率制度,由於對手盤是美元,動了只會適得其反。”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與中國內地不同,對於小型地區而言,不必過多強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牛津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希爾斯(Christine Shields)也對本報記者指出,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信用,而信用是建立在透明度上的,即與美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即使當市場平靜了,任何微調也有弊無利。如果將聯系匯率制度調整為盯住一籃子貨幣,不論其中有沒有人民幣,都不是明智的舉動。”

值得註意的是,美元近期處於持續盤整狀態,從首次加息前的100回落,2月4日盤中更是創7年最大日跌幅。在此格局下,聯系匯率制也稍獲喘息。

聯系匯率制走過30年風雨考驗

香港金管局助理總裁李達誌此前在“危機論”的巔峰時期撰文“減少市場不必要的擔憂”,稱港元因息差而走弱是正常現象;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近期也表示香港有決心捍衛聯系匯率制。

其實,香港政府從1983年便開始實施聯系匯率制度和貨幣發行局制度,30年來盡管屢受危機沖擊,但仍順利度過風雨考驗。

招商宏觀研究顯示,歷史上,香港在不同階段曾采用過多種貨幣制度。1863~1935年,香港一直實行銀本位制,由於後來的全球白銀危機,政府放棄了銀本位制,轉為按16港元=1英鎊的比率將港元與英鎊掛鉤,而當時掛鉤英鎊其實就采用了貨幣局制度,即銀行若要發鈔,必須以英鎊購買負債證明書作為法定支持。

1972年英鎊自由浮動明顯影響了港元的穩定之後,港元轉為與美元掛鉤,期初比率為5.65:1,1973年2月轉為5.085:1;1974年11月,由於美元顯著貶值,港元轉為自由浮動。但由於缺乏成熟的貨幣政策架構、明確的貨幣政策目標及相應調控工具,政策失當使香港經濟陷入動蕩,經濟增長明顯放緩,通脹飆升至1980年的15.5%,港元由1981年的5.13貶至1983年的9.6。

面對危機,香港政府從1983年開始實施聯系匯率制度和貨幣發行局制度。與普通固定匯率制度不同,除了港元對美元匯率要相對固定外,根據貨幣發行局制度的規定,港元貨幣基礎的任何變動必須與外匯儲備的相應變動一致。

所謂的犧牲貨幣政策獨立性,即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港元匯率的穩定是以利率的波動為代價的。

如果有大量資本流入香港,意味著機構/個人向銀行以外幣換取港幣,那麽銀行會通過用美元向金管局換取港元來滿足機構/個人的需求,貨幣基礎擴大,這將帶來港元流動性的寬松,港元利率下降;反之,若有大量資本流出香港,意味著他們要將港幣兌換成外幣, 銀行便會以港幣向金管局購買外幣,貨幣基礎收縮,港元流動性趨緊,港元利率上升。

1998年,隨著亞洲金融風暴的發酵,聯系匯率制遇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大沖擊。同年8月初,俄羅斯和拉丁美洲的情況日趨惡化,市場也開始擔憂香港會放棄聯系匯率制,投機者利用當時對港元不利的環境,集中拋出借取的港幣以打壓港元匯率。

根據貨幣發行局制度,香港金管局只有不斷動用外匯儲備,買入港元、放出美元,從而造成了港元流動性緊張、股市下跌,使得投機者在股指期貨空倉上獲利。然而,若在此時放棄貨幣發行局制度,其影響更會超過固定匯率制度的崩潰。

在緊要關頭,香港政府毅然出手,在股票和期貨市場同時采取行動,購入恒生指數成分股和恒指期貨合約,抗衡市場操控。同時,香港政府用外匯基金買入港元,再將港元存入銀行,從而同時維持了利率和匯率的穩定。

此後,聯系匯率制的確做了微調。1998年6月,金管局決定公布由金管局的外匯交易引起的總結余變動預測、貨幣基礎總額及其各組成部分,以提高聯系匯率制度的透明度。

在港元歷史上,其余的兩次主要沖擊沒有1998年如此的驚心動魄。2005年,中國意外宣布停止將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且美國正處於加息周期。2005年5月,香港引入了7.85~7.75的可兌換區間(Convertibility Zone,CZ)。為了維護這一區間,金管局在在同年5月購入26億港元,導致銀行總結余下降,利率由此上升,香港與美國利差收窄。

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加劇、套利交易盛行,港元對美元升至7.75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因此金管局決定註入78億港元流動性來削弱港元匯率,收窄與美元利差。盡管資本外流壓力仍存,金管局需要介入幹預,但是CZ仍然完好無損。

透明度是香港核心競爭力

問題來了,面對當前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以及香港與美國經濟走勢的分化,聯系匯率制這次是否仍將乘風破浪?是否有必要進行微調?

李達誌指出,美國加息後導致港美息差擴闊,資金會逐漸從港元流向美元,因此,港元匯率由7.75開始轉弱屬預期之內。

最為關鍵的是,“聯系匯率制的透明度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 希爾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在該制度下,香港與美元掛鉤,一切安排明確無誤;而如果轉而盯住或參考一籃子貨幣,且不論籃子的構成,其透明度首先將遭到國際市場的質疑。

例如,新加坡采取BBC(Basket,Band and Crawling)制度,即匯率參考貨幣籃子進行調節,在一定區間內波動,中心匯率可以爬行調整。新加坡並不公布籃子貨幣的構成、權重、匯率波幅等重要信息,有利於防範和化解對匯率制度的投機性攻擊,但其不透明也受到了來自國際上的壓力。所幸新加坡經濟規模小,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有限。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當前美元處於上行周期,港元若隨之走強無異於削弱了香港的整體競爭力。

對此,希爾斯告訴本報記者:“香港屬於服務型經濟,其更依賴於穩定的環境,尤其是當前中國內地經濟放緩,香港作為避險天堂的吸引力上升。”

無獨有偶,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近期也表示,香港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聯系匯率制度對於以往減少經濟活動中的不穩定性、降低香港貿易投資中的風險與成本、促進香港作為國際貿易發展與金融中心建設、促進香港經濟穩定繁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當前香港市場比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更加精明和複雜、監管難度更大。不過希爾斯並不認可類似觀點,他表示:“監管者仍然有一系列技術性工具,能夠對癥下藥。最為重要的則是維持流動性,而香港當前流動性充沛,內地也會隨時提供必要的幫助。”

當前,香港外匯基金的規模等同於香港GDP的5倍有余,香港的外儲/GDP比例高達123%,在全球範圍內也屬較高水平,足以抵禦外部沖擊。

微調關鍵在於擇時擇法

盡管捍衛聯系匯率制的聲音占了絕對主導,但如沈建光等經濟學家也建議,考慮到近年來香港與內地貿易聯系更為緊密,與美國貨幣政策分歧也越加明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聯系匯率制度在時機成熟時也有望出現主動轉變。

當然,這個可能的轉變仍處於假設或探索階段,聯系匯率制仍是現行的最優選項。

有分析指出,可以讓港元盯住人民幣。但是,人民幣剛進入IMF的SDR貨幣籃子,國際化之路仍在進行中,中期內這一改變或都可能滋生更大不確定性。

還有一種建議是,港元對美元(7.75~7.85)的波動區間可以微調,這一建議更為合理,“但當前的區間已經順利推行了那麽久,何必因一時的波動而改變呢?”希爾斯亦稱。

另一種可能是,讓港元從盯住美元轉而盯住一籃子貨幣,這也是香港金管局前總裁任誌剛的看法。但希爾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究竟要怎麽選取一籃子貨幣?屆時料人民幣和美元仍將占據主導地位。如果正是因為透明才能強化香港的信用,那麽與美元掛鉤顯然是最為巧妙的。”

面對此次香港可能面臨的“危機”,沈建光認為,比起調整聯系匯率制度,中央政府未來的支援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更為重要。

回顧香港1997年成功抵禦國際投資者做空的經驗,與當時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不遺余力地捍衛港幣密切相關。當時,海外投機做空者的策略是先做空港幣再做空港股,通過匯率、股市和期市之間的互動大肆投機,而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以及動用外匯儲備幫助香港的策略扭轉了局面。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