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發掘潛力股(四之一):過去業績倒後鏡 未來盈利定價值 陳亨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38aef0100i37g.html


 


我知道如果我在此博客寫個股分析,寫股票“貼士“的話,必定讀者如雲,但這個事我已幹了十幾年了。已 故投資大師約翰.談普頓曾說:“投資上最昂貴的幾個字就是"這次不一樣"”,何等正確。投資上,太陽底下無新事。我已覺得人世間很多事情,包括投資的,開 始重復;那些好的公司,那些壊的公司,都像從同一個摸子澆出來的,正是物以纇聚;甚至股價上升,領先股市,已再不能教我興奮,僅覺得一切如料,一切歸於常 理而已。好股票俯拾即是,不用過度鑽牛角尖,只要符合幾個條件,而經濟又 保持增長,買入後耐心持有,不受如傾盤大雨一樣的壞消息嚇倒,那個錢早晚是你的,像提款機一樣。你不需要有高智商,高學歷,但需要眼光、勇氣、和耐性,缺 一不可。


 

至於發掘可以大漲的股票,方法也千古不變,可以歸納為這兩個條件:盈利增長高而估 值低.發掘所謂“潛力股”,就是發掘盈利行將大幅增長,估值隨著大幅向上重估,兩者乘數效應導致股價暴漲。這個算式很簡單,小學畢業生也明白的,不需要那 個騙人的熱門專業資格:如果E(盈利)要大漲,那麼P(股價)一定要隨著大漲,否則P/E(市盈率)就過低,太便宜了。

 

舉例如果某股去年每股盈利為$1.0,市場認為此小型企業盈利無甚增長,僅願意付 出本年市盈率10倍,那麼此股本年的公平價值就是$10.可是作為一個孜孜不倦、頭腦冷靜、眼光銳利遠見的價值投資者,他洞悉此股本年盈利將大幅增長 50%至$1.5,而他認為市場本年應願意付出本年市盈率20倍作為此股本年的公平價值,就是等於$1.5 x 20 = $30,暗示未反映價值高達2倍!這就是盈利增長和重估的乘數效應!那麼他就買入適量此股,靜候市場替他服務。隨著時間過去,如果企業盈利真的如料大增 50%,則股價早在業績未發表前多個月就輾轉上升,待業績公布後,股價可能已大部分甚至完全反映本年公平價值!到時候那一個個寫報紙專欄的財經專家們一致 唱好,財經新聞大肆報道時,遲來的投資者需要看此股明年盈利有多少增長,計算明年的公平價值,再看看是否比現股價高很多,值不值得投資呢。

 

何謂“風險”?我們的定義跟騙人的“財務學”教你的不一樣。我們視風險為企業盈利 的不確定性;如果未來盈利很可能比預期低很多,則風險很高;反之,如果未來盈利很可能符合預期,甚至比預期好,則風險不是·太高。如果我們很肯定某股未來 盈利會有不俗增長,而我們買入價相對於未來盈利暗示之估值偏低,則不管目前股價下跌了多少,我們也不會貿然“止蝕”。

 

那麼如何限制風險?我們傾向於分散投資組合於不同行業和分散投資於不同企業,避免 過度投資於單一行業和單一企業,有需要可於估值偏高而盈利增長較難預期時減持個別股份,還有持有一定比重的現金。

 

 


如欲投資必先確定經濟增長期未完


 

無論投資於甚麼資産,甚麼地産、股票、商品,必先確定目前經濟增張處於甚麼階段: 是經濟增長初期?還是到了中段?還是到了尾聲?一般經濟增長期維持約三四年或四五年。如果到了經濟增長期的尾聲,則投資宜短線,持有現金要多。反之,如果 到了經濟增長期的初期,則可考慮適度進取一點點。至於目前經濟增張處於甚麼階段,老讀者們應知道我們的看法和理據了,從第一篇文章講到現在了,請閱過往文 章。但如果我不懂得經濟,不懂得市場呢?...(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5

發掘潛力股(四之二):先確定供不應求 再與專家對着幹 陳亨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38aef0100i3i6.html


...成功的資本家不需高智商,高學歷,只要不是弱智,有個中學教育吧,還有最重 要的洞悉市場最終反映無聲的事實,就是實體經濟需求和供應,而非專家們的叫囂和眾人的漫罵;在掌握經濟供求,掌握企業盈利增長和估值後,勇敢地押下自己的 血汗錢,之後還要敢於跟權威作對,抵擋如狂風暴雨的壞消息,不為所動,靜候市場替你服務。

 

而大部分投資者最終卻失敗,我多年觀察,可歸因於“不勞而獲,急功近利”這八個 字,妄想看看報紙和網上股票“貼士”,看看甚麼股票“當炒”就一窩蜂,結果遇上資産價格短期無理下跌,就脆弱地給如狂風暴雨的壞消息嚇倒,“止蝕”離場, 結果“止蝕”止掉本來屬於他們的財富,勞彔一生,一事無成,與財富無緣。這是否你的寫照?

 

 


判斷經濟增長周期要與專家對著幹


 

經濟收縮到盡頭,行將恢復增長時,專家們往往極端悲觀,而那時候可能接近最佳的長 期投資時機。記得零八年底有不少權威說甚麼“冰河期”、“大蕭條”、“漫長熊市三期”、“非典型肺炎樓價”、“股市見八千”嗎?股價相對於預期大幅倒退的 盈利也是估值過低,樓價下跌至不少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也能負擔,也能往上爬一個階級,酒店房間十室四五空,失業與銀行壞賬暴增,名貴珠寶手表割價出售。一個 很諷刺又容易察覺的指標為股票行與地産經紀行空空如也,大量股票經紀地産經紀失業,沒有人說買股票好買樓好。

 

專家們錯誤的原因不外是抱著鄙視市場和仇視美國的態度,誇大了美國政府與私人債務 危機,無視美國人口高速增長,實體經濟需求增長已於零九年起遠遠高於供應增長,那必定刺激私人投資與招聘增加以滿足需求,進而反過來刺激更大的需求,形成 正回輸,經濟得以恢復增長。美國私人債務不高,僅佔GDP約100%,而且私人資産回升,導至私人淨資産止跌回升,刺激私人消費回升!美國政府的確負債累 累,佔GDP約300%,但不少大國政府也負債高,非美國政府獨有,彼此彼此而已。世界貨幣供應也多了很多,大部份總要投資於低風險的美國政府債券,蓋美 國公債依然為世界最大債市呢。國債過高的確會壓抑經濟增長,可是實體經濟供不應求也創出歷史極端呢。無怪債市早在零八年低發出經濟行將恢復增長的訊號了, 自一九六二年來沒有錯一次,比哪個經濟學家都准確呢。請閱本人《零八年十月世界步入漫長經濟增長期》系列文章。

 

至於我自己多年來察覺的一個指標,就是每逢我面對一群陌生人講我的看法,而他們大 部份甚至全體都不相信,甚至挖苦我,恥笑我,則我對自己的看法比較有信心。尤其是如果反對我的是鼎鼎大名的“首席策略師”,“首席經濟學家”就更好了。最 怕就是一呼百應,一唱百和呢。

 

記得我們於零八年底零九年初,向客戶們解釋我們認為美國經濟收縮快到盡頭時,股市 或領先經濟回復上升時,換來個別客戶的責罵:“你會比奧巴馬總統更曉得嗎?”,“你會比伯南奇更曉得嗎?”,甚至零九年初有一個極其惡毒的陌生人寫電郵給 集團主席和每一位董事投訴我為何建議買股票。你能抵擋嗎?你能堅持嗎?

 



估值乃現價買入對比未來盈利


 

大家常常聽到的“此股現價估值便宜”或者“估值高昂”,何謂“估值”?簡單說,企 業股份的估值就是現在付出的價格相對於未來企業盈利是否便宜。常用的估值指標為市盈率和市賬率,簡單說就是衡量現價相對於未來一年的盈利和者賬面值是否便 宜;換句話說,按現價買入,市盈率和市賬率一年後能否回落至便宜水平。

 

使用它們時,除了使用現價,估值未來一年盈利或賬面值,還要參考有關股票過往多年 的盈利增長率和估值範圍,還有最重要的是估計未來數年盈利增長模式:是否有多年的高速盈利增長?還是中度增長?還是僅一次性增長然後持平?還是增長一兩年 之後倒退一兩年?還是低增長變爲高增長?還是長期無增長?還是長期倒退?這是你作為投資者的責任,你要對你自己負責,對依賴你的親人負責!

 

大部份投資者失敗於濫用市盈率和市賬率,把一個數字拋來拋去,覺得“很貴”,“很 便宜”,不知道那是按甚麼股價計算的,甚至不知道是按哪一年的盈利和賬面值計算的!也不知道盈利增長跟估值同樣重要!故大部份投資者失敗是理所當然的,不 失敗才奇怪呢。

 

 


盈利長期低增長


 

這種模式常常見於發達經濟的公用事業,需求已飽和,企業盈利長期保持單位數字的低 增長。市場也清楚這一點,故給予充分的估值,以致股價僅能隨著盈利穩步上升。可是股息往往豐厚,而且估值較大盤穩定,遇上大漲股價漲幅固然比大盤少,可是 遇上大跌股價跌幅也比大盤少,起著穩定投資組合的作用。

 

 


盈利一次性增長


 

這種模式常常見於自身盈利低增長甚至無增長的企業收購了一家也是低增長甚至無增長 的企業,故完成收購後集團盈利上盈利數字上一次性跳一級,之後復維持低增長。關鍵是於收購前買入價相對於收購後盈利暗示的估值是否偏低,值得博取這一次性 的重估,如果盈利穩定,風險不大,估計回報有個20~30%,則不失為一個選擇。收購後股市一般給予擴大後穩定而無甚增長盈利充分的估值,持有下去難有機 會大漲。保守投資者或喜歡繼續持有收息,進取投資者或喜歡沽出之再換入高增長而低估值的股份。

 

 


盈利增長一兩年再放緩一兩年


 

這種模式...(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6

發掘潛力股(四之三):經濟增長 產能擴張 盈利猛漲 陳亨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38aef0100i41p.html


.. 常常見於所謂“周期性”行業,如建築、造船、航運、航空、各類汽車、機械、化工、紡織、資源、電力、地産代理、工程等等,盈利往往高速增長一兩年後再急劇 放緩一兩年甚至倒退,盈利呈高度周期性,極不穩定,狹義價值投資者往往因此唾棄之。關鍵為掌握盈利增長周期的開始和終結,盈利放緩甚至倒退到底時買入,一 年多兩年後盈利增長速度快到盡頭時沽出,利潤可數以倍計,可稱為“萬裡馬”,可帶動組合大幅領先股市,股價漲幅可以遠遠超越被狹義價值投資者標榜為“千裡 馬”的所謂“盈利長期增長”的人壽保險業和消費企業(遇上A股大跌大陸保險股跌的像垃圾股一樣,到現在三年後遠遠未恢復)。某些周期性企業以市賬率( P / B) 估值可能較市盈率 (P / E)估值更一致。

 

掌握周期性行業盈利增長的要素不外乎掌握行業的需求與供應,航運與航空業需輔以重 要但並非壓倒性因素的油價;只要牢牢抓住需求與供應,就知道何時買入,何時沽出。簡單說,行業供應為行業產量,有些情況還需要考慮庫存和淨進口;行業需求 為這個行業最重大的下游客戶行業的需求。

 

以下只是八卦新聞,只能作為輔助,不宜捨本逐末:往往於某個周期性行業供過於求到 極端,行業盈利放緩甚至倒退了一兩年後,那些行業專家,那些甚麼甚麼行業協會,某些“大行”分析員,往往極端悲觀,說甚麼“寒冬將至”等等。反之,權威們 往往於某周期性行業供過於求到極端,行業盈利大漲了一兩年後,一窩蜂唱好。記得零七年有“大行”分析員看神華能源漲到一百塊,零八年有“大行”分析員看油 價漲到兩百美元嗎?

 

 


盈利從低增長變爲高增長


 

在經濟持續增長的前提下,盈利增長已放緩的優質企業可透過大幅投資於產能大幅提高 盈利增長,蓋產能擴大後能接受更大的銷量;經濟持續增長也往往容許優質企業漲價;產能擴大也意味規模經濟效益提高,單位成本下跌。三個極之有利的因素結 合,導至盈利於未來數年暴漲,尤其是利潤率較低的行業,銷量增長和售價提高可稍稍提高利潤率,但已足夠帶動盈利量子跳升逾倍!

 

如果是航運業,就是大幅購買新船,例如新船運力佔目前運力三四成,兩年後分段投入 服務,三年後全部新船接收,故三年後運力比現在高三四成;如果運量可與運力同步增長,而運價逐步上升,運力增加降低單位成本,則未來第二年和第三年該股盈 利可能猛烈增長!

 

又如果是資源業,就是大幅購買開採設備,例如新增資源產量佔目前產量三四成,兩年 後新產量逐步上升,三年後全部新產量到位,故三年後該資源產量比現在高三四成;如果銷量可與產量同步增長,而該資源價格逐步上升,產量增加降低單位成本, 則未來第二年和第三年該股盈利可能猛烈增長!

 

如果是地産企業,就是大量購入地皮。如果是公路企業,就是投資於交通量大的高速公 路。如果是零售業,就是大量開設新店。如果是銀行,就是大量放出貸款。

 

不管哪個行業,毋忘股市往往預先反映企業未來盈利,盡管新產能要兩年後甚至三年後 才分段投入服務,但如果該投資按計劃執行,而經濟持續增長,則該投資有一個可靠的現值;故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接近投資落成日期,現值越高,股價從宣布該 計劃開始就緩緩地,一點一滴反映,而非等到兩年後三年後項目投入時股價才突然大漲呢!因此盡管未來兩三年遇上各種各樣不成氣候的小風波,該股股價雖然也下 跌但總是幅度有限,之後冉冉回升,不管壞消息如傾盤大雨,股價竟然呈現數年長期反覆上升之勢!而且隨著項目落成日期逼近,股價可脫離反覆上升趨勢,步入狂 飆!

 

待兩三年後財經新聞報道該股先前大規模新產能落成投入服務,專家們在報紙專欄大吹 大擂該股“新產能投入帶動盈利大增”時,謀取暴利的時機已盡失!特別是要當心新產能落成時遇上經濟增長期尾聲,如一九九九年和二零零七年,毋忘經濟增長期 一般難超過四五年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7

發掘潛力股(四之四):如轉虧為盈 股價數倍升 陳亨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38aef0100i4hs.html


 


從沒有盈利變爲有盈利(轉虧為盈 )


 

一家企業如果成功轉虧為盈,股價往往狂飆數倍,蓋先前市場未敢預期企業有盈利,甚 至恐怕企業一直虧損直至倒閉,清盤後股東資金所剩無幾,故往往給與超乎想像地便宜的估值,一般市賬率遠遠低於1.0倍,就是股價遠遠低於賬面值。但如果企 業策略正確,撥亂反正,而且財政健全,可保持一定的現金流、有充裕的淨流動資産,負債又不過高,則一旦恢復較堅實的盈利,甚至恢復派股息,而市場又另眼相 看,預期公司持續獲利甚至有盈利增長,則市場可迅速按預期盈利給與估值,股價可飆升數倍。

 

可以想像,這種投資“機會”是很高風險的,不適合大部份投資者,僅適合少數自問能 極其冒險的投機者,蓋一旦看錯,企業持續虧損,無法扭轉劣勢,可能步上倒閉清盤的不歸路,而清盤後股東資金一般所剩無幾,除非出現“白武士”斥資收購,可 是那會大幅衝淡原有股東的每股資産淨值和每股盈利(如果能轉虧為盈的話)。最後只有極少數企業成功恢復長期盈利呢。可是投機也可以盡量做得理智的。

 

這可能轉虧為盈的對像陷入虧損之前是否有多年的,可預期的,堅挺的核心盈利紀錄? 還是多年來核心盈利都不穩定,充斥各種各樣重大的一次性的,無法預測的盈利和虧損,例如炒股、炒樓、炒匯?

 

這企業的産品或服務是否佔了重大的甚至近乎多頭壟斷(oligopoly)的市場 份額?其品牌是否享譽各地?這企業有否曾經獲得重大的行業獎狀?

 

這企業所受的打擊是否影響整個行業的,包括比它弱的競爭對手,例如經濟衰退?如果 經濟恢復增長,它能否利用優勢搶占對手的市場,轉虧為盈?還是受一些特別針對它的影響或者企業管理不善的影響,不能短期內解決,競爭對手反而受惠?

 

這企業有否高透明度,管理層有否於業績報告、年報、及對財經傳媒詳細地解釋如何爭 取轉虧為盈?這些策略合理否?有否披露最近銷售及虧損情況改善?而最重要的是業績有否明顯改善,虧損有否明顯改善,甚至初步停止虧損?管理層是否言必行, 行必果?

 

這企業財政是否健全?負債是否不高?現金是否充裕?經營現金流是否堅實?淨資産是 否充裕?能否支持企業直至轉虧為盈?

 

如果能轉虧為盈,本年盈利估計多少?明年能否續有增長?按本年預期盈利估計公平價 值多少?按明年預期盈利估計公平價值多少?是否比現股價高很多?當心市場是否已充分預期企業能轉虧為盈,特別是企業占有壟斷性市場份額,為行業龍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