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樓賣樓? 左丁山

2008-07-04  AppleDaily

參 加校友會午餐聚會,見到地產W,於是人人問佢:「樓價點睇?」一位多年不見嘅校友L係博士級人馬,從前在中大做教授,移民美國多年後,今年回流,與太太 (亦係校友)租住曼克頓山,亦問地產W一個切身問題:「我應唔應該買樓自住?」地產W語出驚人,位位校友聽到面色凝重。佢話:「手上有樓,快啲清貨,有咁 多賣咁多,L博士你唔好買樓呀,繼續租落去!」地產W在九七回歸前兩三年一直唱淡地產市道,冇乜人肯聽佢枝笛,只有左丁山肯信佢,賣樓租屋,避過一劫。 家佢又唱淡,信唔信好呢?地產W大大聲話:「西九與山頂豪宅,炒到三萬幾到五萬一呎,邊個買得起呀,接貨自己住,唔肉痛咩,要轉售圖利,大儍瓜去邊度搵? 非豪宅地段樓價亦已升到一般打工仔供唔起嘅水平,利息掉頭上升嘅話,供樓壓力更大。」一位校友指山頂級數豪宅自有實力廠家與內地富豪接貨,唔使驚。地產W 立即反駁:「今天油價高企,原材料價格有升冇跌,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珠三角廠家嘅出口生意都唔知幾難做,廠家風光不再了。至於內地富豪,內含炒家不 少,今年給內地房地產套牢,再碰上A股跌到四腳朝天,都唔知有幾多富豪變成陽澄湖大閘蟹,仍然有資格有心情嚟香港掃豪宅嘅,寥寥可數啦。」澳門銀河賭場已 經裁員,正是一葉知秋,內地豪客到澳門賭錢者,人數減少,搬錢嚟香港買樓者,相信人數唔會增加。大客豪情不再,頂級豪宅市道的確會出現受壓情況。畀地產W 嚇完,先至聽番正題。演講嘉賓講能源展望,指出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快速增長國家對能源需求強勁,世界上新的油源以至石油增產,都被中印俄為首嘅新興國家 吸收得八八九九,而歐美日嘅石油需求只係原地踏步。西方國家興起環保風,減排放風,原因之一係大家都了解到破壞環境後患無窮,但原因之二就係歐美(特別係 歐洲)已經發達百幾年唔使再搵錢,注重生活享受,故此叫中印俄亦唔好掛住搵錢,限制排放。中印俄家先至懂得搵錢之樂趣,唔多肯聽歐美之言,有其道理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

中環在線:許榮茂賣樓全球搵買家 李華華

2008-09-05 AppleDaily

福布斯中國富豪許榮茂旗下嘅世茂房地產(813),早幾年推出上海濱江花園,搵影帝梁朝偉做代言人,哄動一時。噚日大陸《東方早報(上海)》報道,世房拎埋濱江花園最後一幢樓王「世茂5號」出嚟賣。唔知係咪大陸樓市麻麻哋,所以呢個盤將會嚟個全球路演搵買家。

新 盤喺浦東小陸家嘴,共有414個豪華公寓,建築面積由92至315平方米,網上列出咗參考價,每平方米7.5萬銀人仔,預售現場有記者見唔少客戶都係世茂 老業主,若然想參觀,先要預約同身份認證先得,唔係點顯得高貴!之不過就算全球搵買家,但美國次按問題拖累全球經濟,華華提議許榮茂,如果怕影響銷情,不 妨再搵梁朝偉出馬,加埋梁太劉嘉玲,夠晒號召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

公司賣樓事件(1)


上星期看到曾先生的大文,推介鷹美(2368),話公司賣了董事自住的豪宅有感。細節如下: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19/LTN20071119328_C.pdf

此家公司的豪宅,作價2,600萬,料可獲得1,100萬的收益。佔該公司上年下半年的盈利約4,300萬左右的25%。


這家公司的上半年業績如下: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30/LTN20071130363_C.pdf


因今年四月收購董事的業務、營運方面改善的影響,令盈利上升50%,處三年內半年業績的較高水平,僅次於2005年的水平。營業額則為歷年的新高,有3.85億元。
此幾年的營業額及營利難以估計下半年的營運狀況,姑且以上年下半年的往績假設盈利較上半年多25%計算,估計全年約賺1.13億元,加以售出豪宅的盈利 1,100萬計算,共1.24億,以全面攤薄發行股數5億股,計出每股盈利約0.248元,較往年上升25%,全年股息估計派約15仙(末期估計每股8 仙),市盈率約9倍,息率約7厘。

此可見公司有前景之謂也。

由此推論,可見豪宅主要是認為公司有前景,為套現現金,不得不賣樓作擴張,有一家藍籌股利豐(494)出其非核心的地產予大股東套現,而其餘有兩家小型工業股凱普松(469)及達進精電(515)亦有豪宅之舉。

利豐(494)的賣樓之舉: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05/LTN20071105446_C.pdf

其中達進精電(515)的分析已如下述,稍後補充一點

http://blog.zkiz.com/greatsoup/2008/06/29/%E8%BC%83%E4%B8%8D%E5%8F%97%E7%BE%8E%E5%9C%8B%E8%A1%B0%E9%80%80%E7%9A%84%E5%B7%A5%E6%A5%AD%E8%82%A1/




至於利豐(494)、凱普松(469)其投資價值,將會在其後幾文分析。至於有一家珠寶公司億鑽珠寶(475)反而向大股東收購物業,就會在此兩篇文章後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2

公司賣樓事件(2)


利豐(494),在1992年重新上市,自收購天祥洋行後,不停以收購達致擴張,此股有拆股的紀錄,在2000年曾1拆2,並於2006年10送1紅股。

公司的業務大致為一站式的採購商。他為一大堆在外國的中小型的服裝企業進行採購,以獨特的供應鏈系統,以低價購買原材料及替採購商進行製造及加工,但是規模始終有限,所以利豐今年以收購亦進入化霴品採購市場。

二零零六年九月至今,利豐兩次賣樓,套現共5億,加上配股一次,共套現32億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914/LTN20060914052_C.pdf
2006年9月,配股集資27億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227/LTN20061227029_C.pdf
2006年12月,賣樓套現6千萬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05/LTN20071105446_C.pdf
2007年11月,賣樓套現4億4千萬

由2006年3月起的盈利計算,共32億元,假設其盈利全為現金,即共有64億元才是,為何要配股?錢去了哪兒?

首先,作出6次收購,共斥資80億。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710/LTN20060710068_C.pdf
2006年7月,收購Rosetti Handbags and Accessories, Ltd. 旗下業務,作價12.6億現金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003/LTN20061003058_C.pdf
2006年9月,收購KARSTADTQUELLE AG 旗下採購業務,作價6億現金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212/LTN20070212038_C.pdf
2007年2月,收購TOMMY HILFIGER 旗下全球採購業務,動用19億現金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15/LTN20070615170_C.PDF
2007年6月,收購CGroup HK Limited、Concept 3 Limited及CGroup US Inc.股份交易,動用9.4億現金+ 3億現金+ 3億多股票,共動用12.4億元現金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15/LTN20070815381_C.pdf
2007年8月,收購 Peter Black International Limited,動用7.6億元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15/LTN20070815383_C.pdf
2007年8月,收購Regatta (U.S.A.) LLC、Pacific Alliance Manufacturing Group, LLC、
Pacific Alliance Manufacturing, Inc.、P.A. Group LLC及Donnkenny LLC之業務,動用10億現金+1億股票+12億現金(未實現支付),共動用22億元。



加上共有34億多股,2006年9月至今派息有76仙,
共派息接近26億元。






























股東權益
除淨日 詳情 財政年度 截止過戶日期
07/09/2007 Int Div 21 cts
31/12/2007 11/09/2007 - 17/09/2007
04/05/2007 Fin Div 39 cts
31/12/2006 08/05/2007 - 15/05/2007
07/09/2006 Int Div 16 cts
31/12/2006 11/09/2006 - 15/09/2006


資料: 香港交易所

共耗用了106億元現金,即短缺了42億元,加上下半年20億盈利,還短缺22億元,若要再進行收購,也可能要配股多一次啦。

但此股多收購低市盈率的公司,以拖低本身較高的市盈率(多為大約10倍),在錯覺之下,以其PEG =1 ,增長=30%計算及預計其全年盈利為半年盈利的2.9倍計算,即約每股0.9元,估值約為27元。

另外,公司基本上以配股或賣樓為派息,盈利為收購擴張的手段,若公司不能及時配股或賣樓作套現手段,根本不能有派息的能力,加上公司資產內含空氣太多,股價估值又高,盈利一下跌,公司股價可能不堪設想,但念及其優秀的管理層,可繼續持有,但不宜購入。

但也可見賣樓也是多有擴張的意思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3

公司賣樓事件(3)

今次所述的是一家鋁質電容器公司凱普松(469)。

公司在四月初在香港上市,但其實該公司主要的業務,早於二零零四年早於台灣興櫃掛牌,名為台灣豐賓,後來該公司因台灣的法律問題,才移轉來香港上市。


公司的歷史亦如此附件所述: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24/00469/F114_c.pdf


公司於2007年11月15日公佈,董事兒子購入主席父親所住的大宅,套現500多萬: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15/LTN20071115302_C.pdf

但該公司上年盈利有倒退的跡象,主要是經營及借貸成本上升所致。


公司上年亦開發了新技術,開發了固態電容,使營業額大幅上升:

台灣工商時報 2006-11-13










豐賓固態電容開發成功 月產一千萬顆





豐賓電子在以傳統鋁電解電容為主力軍的同時,橫向開發並推廣高壓電容、汽車電容,螺絲型電容、V-CHIP電容、閃光燈電容、節能燈電容、馬達起動電容等,其中最新開發的固態電容,已於十月進入量產,可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


豐賓集團總裁林金村(右圖,程鏡明攝)表示,鋁電解電容因其基礎原料受國際供貨的影響,許多鋁電解電容廠的成本均受限制,鑒於此,豐賓電子不斷開發基礎原材料,目前,已掌握鋁電解電容鋁箔腐蝕、化成、電解液調配、導針化成之核心生產技術,除滿足自身的生產外,還銷售給同行業。


傳 統液態電容雖在技術上有很大的改進和突破,為了應對新電子產品,強化電子原材料穩定度,符合環保要求,而產生新型固態鋁質電解電容。在Intel高價 775Pin CPU、LCD TV、AMD AM2、PS3、IPC等市場產品需求的帶動下,固態電容需求量大幅成長。目前豐賓電子固態電容已開發成功,月產量為一千萬顆,計畫明年第三季達到月產二千五百萬顆。


豐賓在鋁電解電容器的產值已成全國之冠,且電蝕鋁箔於一九九八年建立機械廠,從事生產鋁泊腐蝕及化成生產線,如今豐賓已擁有腐蝕線四十條,低、中、高壓化成線七十六條,使鋁箔月產量達到一百五十萬米平方,而為降低成本提高品質,關鍵性材料均自行投入研發及生產。二○○七年將藉由固態電容、V-CHIP與高壓電容的全面擴大與鋁箔產量的提升,使豐賓產值達百億台幣。


所以公司業績也有同樣上升: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11/LTN20070911168_C.pdf
盈利上升25%,至3,200萬,因上市關係,每股盈利上升13%,至每股4.7分,派息3分錢,但盈利率由7.0%跌至6.8%

公司有大量的擴充計劃: 如在包頭市的廠房在本年7月投產及內蒙古包頭附近的廠房投資以試產外,所以亦令此前的負債率上升,但此後的銷量亦會上升,使營業額上升,另外其企業亦能得一體化的生產模式,有助控制成本。另外固態電容的生產線的擴張亦為增長的亮點:

2007-05-17 信報財經新聞










集資垂直發展 挑戰日本同業─ 訪問凱普松主席林金村、財務長胡思蓉





  科技研發的成果,把台資的電子元件製造商凱普松(469)帶進國際舞台。

  本月初在港上市的凱普松,計劃把所得的資金,逾半數投放在擴大生產鋁箔之上,不單只做到自給自足,更加要成為供應商,挑戰行業的龍頭地區──日本。鋁箔是鋁質電解電容器的主要原材料,而且生產技術要求相當高。

  凱普松生產的鋁質電解電容器屬於電子元件,用於電子產品,例如LCD電視及電腦的主機板等。集團是在大中華地區較罕有能夠垂直生產的廠商,即一併生產鋁質電容器的原材料鋁箔,以達致控制成本的效益。

  凱普松執行董事兼集團主席林金村【圖左】表示,在本港上市,除了籌集發展所需的資金外,亦有助提高知名度,與日本的競爭對手搶佔高科技產品的市場,包括鋁質電解電容器及鋁箔。

內蒙廠房投產在即

  他指出,大中華地區的電容器製造商以往都會靠從日本進口的鋁箔作為原材料,但價錢較高,集團生產的鋁箔比日本進口的便宜20%,價格上已經確立了競爭優勢

  今年7月,凱普松位於內蒙自治區包頭的鋁箔廠房將完成,連同宜昌的廠房,鋁箔產能可由以往每個月的四十九萬五千方米增至一百二十萬方米,增幅超過一倍。林金村指出,鋁箔所要求的技術較高,毛利率亦較高。根據去年的數字,鋁箔的毛利率有18%,電容器則只有15%。換句話說,提高鋁箔的產能及增加外銷的比例可以成為集團盈利增長的推動力。

  集團目前生產的鋁箔已經足夠自家生產的電容器,下一步是積極開拓外銷市場。凱普松財務長胡思蓉【圖右】表示,去年外銷予其他電容器生產商的鋁箔佔總產能23%,在包頭廠房投產後,今年內希望可以把外銷佔總產能的比例提高至50%。至於佔整體營業額的比重則可以達35%,餘下的65%將來自電容器銷售。

研發電容器產品

  電容器是電子產品的組成部分之一,隨着電子產品的發展,對於電子元件的技術要求亦提高。

  在電容器方面,林金村亦有同樣的目標,就是要搶佔日本所取得的市場,發展技術較高的產品是日本企業的強項,要提高凱普松本身的競爭力,研發不可少,並且會針對日本開發的產品,再加強研發。

  林金村表示,例如一些用於發電機的電容器或者是性能好的產品,多數會選擇日本的供應商,這些就是凱普松其中一個目標市場,生產固態電容器更是集團其中一個與日本競爭的籌碼。

  胡思蓉表示,固態電容器去年只是試產階段,今年生產線將擴展至二十條。她解釋,這類固態電容器,相比起液態電容器,耐熱能力高,適用於特定的產品,例如電腦主機版,因為中央處理器運作時的溫度很高,附近的電子元件亦要有耐高溫特點。她指出,固態電容器的技術要求高,產品主要產自日本,台資較少生產,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可以更高的價錢,而毛利率亦遠高於其他的電容器產品。

進軍金磚四國

  至於整體電容器的產能,每年目標維持在20%的穩定增長,由去年每月產能三億六千三百萬件,增至今年的四億三千六百萬件,客戶已經包括幾個國際大品牌,例如三星、飛利浦及富士康等。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亦是凱普松的重點市場。胡思蓉表示,內地是集團的發展重點,同時亦將開拓其他新興市場,包括印度、巴西及俄羅斯,四個都是開發中的地區,具備生產力持續增長的優點。

  她指出,在新興市場,年輕人的消費力強,而且增長勢頭良好,對於消費性產品的需求愈來愈大,電視及DVD機等逐漸成為必需品,電容器的市場亦會與電子產品需求一樣與日俱增。

  除了內地市場之外,其他地區只是處於凱普松起步階段,尚未有簽訂任何訂單合同,要開拓印度、巴西及俄羅斯市場,目前還在進行市場推廣的工作。胡思蓉指出,今次來港上市,達致提升知名度的效果,亦是有助開拓新興市場。

掛牌後股價低迷

  不過,投資者對台資股份的熱中程度不高,凱普松是今年第二間上市的台資電子股,市場反應冷淡。今年1月上市的台一國際(1808),上市至今股價仍低於招股價的一元六角六仙,最低跌至一元零五仙,凱普松上市首日,亦跌穿九角三仙的招股價,上市至今股價低見七角七仙。林金村對股價表現並不擔心,對行業前景有信心。

香港電台高級財經記者

2007-05-20 東方日報










凱普松林氏有「容」乃大





家族生意總給人守舊、停滯的感覺,如同子承父業的第二代接班人總難擺脫紈絝子弟的標籤一樣。但這種「經驗之談」也總有不適用的時候,電解電容器生產商凱普松(0469 )就給我們兩個最佳的反例。


由董事長林金村與妻子於八十年代以一百萬新台幣創立凱普松,為區內一家主要重點整合鋁質電解電容器製造商,前年就成功研發一直被認為只有日本生產商才有能力製造的高質素陽極箔,不但擺脫了對日本進口商的依賴,更成功開拓陽極箔的外銷市場。


「小老闆」掌產品研發


一切成果,不因天賜,全因林金村願意冒險創新,願意投放莫大資源於產品研發上。這正好推翻一般人對家族式經營的誤解、偏見。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林金村冒險、實幹的精神亦遺傳到兒子林元瑜身上。高中三年級已決定留台攻讀化學工程的林元瑜,一直希望能學以致用,並且盡快進入父親公司實地學習產品研發的知識,並在○一年正式加入凱普松集團的產品研發部。


年少碰壁 向經驗拜師


初到貴境的林元瑜亦曾遇上挫折。○一年才入主凱普松產品研發部的林元瑜,○二年就毅然在內地廠房提出大規模改動生產設備的建議,當時在一眾負責產品研發的工程師眼中,這位「小老闆」才幹十足,但仍然略欠經驗。


結果,林元瑜遇到入主凱普松後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的「滑鐵盧」。生產線改動後的效果極差,令他非常尷尬。


事後林元瑜進行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缺乏「實戰」經驗,在實驗室內成功的改制,不一定能應用於實際的生產線上,當中還須考慮其他因素。


林元瑜明白自身的不足後,開始與一眾研發部的工程師討論、鑽研,此後遇有重大建議時他必先與經驗豐富的「前輩」商討,以確保新概念可行。雖然林元瑜的「小老闆」身份沒變,但他與工程師一起為研發陽極箔而熬夜至凌晨的表現,已令他在員工心目中建立務實親民的形象。第二代接班人的「紈絝味」一揮而去。


談起「小老闆」的趣事,林元瑜接受專訪時笑着描述,「宜昌廠房在建時,我經常上山幫忙,那時候剛巧父親帶同深圳的銀行家實地考察,因為穿得簡便的關係,我竟被誤認為是當地民工!」這位「小老闆」當時的親民程度亦可想而知!


目前與妻子居於宜昌的林元瑜主要負責陽極箔生產及營運業務,與父親林金村主理的電容器生產及銷售業務並軌而行。林元瑜希望,未來陽極箔生產可愈趨穩定,其外銷業務更可與自用領域平分秋色。


家族同心拓日市場


由於日本陽極箔生產商是凱普松的主要競爭對象,因此,未來凱普松將致力開拓日本的銷售市場。不說不知,原來林金村早早安排在日留學多年的女兒負責日本銷售業務,實行發揮女兒所長之餘,提早為為公司作海外布局。


誰說家族經營一定迂腐落後?林金村一家人打拚出來的凱普松,就是最好的反例。

2007-05-28 AppleDaily










凱普松擴大鋁箔業比重








【本 報訊】凱普松(469)行政總裁林元瑜表示,隨着內蒙古包頭的鋁箔廠房7月全面投產,今年集團來自鋁箔業務的比重,可望由去年佔收入8%升至20%,08 年更可升至32%。林元瑜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內地對鋁箔供不應求,客戶已在排隊購買,不愁客路




至於原有核心業務電容器,將不斷改善產品結構,增加高附加值如固態電容器產品比重,以及繼續提升產能,預期今年產值因此增加10至15%。另外,該集團已完成股東結構重組,本年度小數股東權益將大減,去年原屬於小數股東權益的約1000萬元盈利,本年度將歸入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凱普松自5月7日上市以來,股價一直潛水,上周五收報0.83元,較招股價0.93 元低10.75%。林元瑜分析,主要是投資者對公司業務並不了解,以及05與06年度業績表現差不多所致。至於業務性質類似的萬裕國際(894)往績市盈率有9.48倍,但凱普松僅7.09倍,他又指出,該公司主要原材料鋁箔的自給供應率,早已是百分百。



所以這一家公司的前景顯然遭人低估,增張不比部分的國企股差,但其市盈率則顯然較它們偏低。


以下半年預期營業額為上半年1.2倍計,該公司營業額預計為10.56億人民幣(11.09億港元,以1人民幣= 1.05港元計算),並預期其全年盈利率較下半年高1.5%(上年上升1.8%),即8.3%,並加以其900萬人民幣的小數股東權益,即今年盈利約為 9,700萬元人民幣(1.01億港元),上升25%,以發行股數共8.44億股計,每股盈利約11.9分港元,以股價0.52元計算,預期市盈率僅 4.7倍,以派發盈利30%為股息計,即下半年的派息可能只得0.5分港元,全年共3.5分港元,股息率約6.73厘,較定期存款息率只得2厘高。另外表面的帳面值超過1元,但大部分為廠房,其帳面值無甚意義。


所以,賣樓可視為大股東因缺乏現金擴張,但又不想發行新股所致,即是對該公司有信心,但另該500多萬,其實可謂大股東家族派息3仙所得的款項,亦可視為他們用公司的錢來奪取公司值錢的資產,反而對公司的前景不太有信心。

公司由台灣人來經營來看,以他們的經營精神,我願意投這家公司一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4

公司賣樓事件(4)


今次的主角是億鑽珠寶(475),該公司於2007年4月上市,從事珠寶設計及銷售業務,集資6,500萬。

2007年8月最近組合資開拓中國市場,投資325萬,佔32.5%股權。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28/LTN20070828411_C.pdf

2007年10月,收購了一個廠房作生產之用。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09/LTN20071009365_C.pdf

但是卻於2007年12月以約941萬收購大股東的宿舍。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1/LTN20071211415_C.pdf

究竟為甚麼要這樣做?它有何目的?

公司看來有穩定的派息紀錄及保持穩定的增長,無太大造數的情況出現。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330/00475/CWP126_c.pdf

全年業績仍能保持上升20%及派息6分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711/LTN20070711437_C.pdf

中期業績增長雖慢,但仍有10%及派息4分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05/LTN20071205376_C.pdf

現時集資6,000多萬,派息2,600萬((0.06+0.04)x2.6億),組合資300萬,兩項買入又用去2,200萬,計及上市費用1,000萬,幾乎已經花光集資的資金,此現象像不太良好,要視乎該公司以後的表現,如今年全年業績倒退,則不宜買入,如公司業績仍增並增派息,則可以買入,假設末期派息和上年一樣,以5%股息計,應值2.00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5

中環在線:趙世曾出動私伙谷賣樓 李華華


2008-12-09 AppleDaily


 

一 號九龍山頂,聽個名都架勢。呢個荃灣豪宅新盤由趙世曾嘅卓能集團(131)發展。講開個盤,華華都覺得佢生不逢時,錯過咗今年旺市嘅最好時機,金融海嘯搞 到個市死咁滯,o依家攞出嚟,想賣個靚價都唔易。趙博士點會唔識計數,加上又唔等錢使,所以將佢轉為服務式住宅,收住租先,等遲啲個市好番,再賣都未遲。 舊年趙世曾為咗宣傳呢個盤,拖住32位嚟自世界各地嘅美女搞記招。佢今次更出動埋私伙──唐伯虎字畫、明朝皇帝御用花瓶、玉器同埋陶瓷等等。呢批古董會喺 今日樓盤現樓展出,遲啲仲會喺內地同馬來西亞成立嘅趙世曾博士博物館畀人參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66

聚豪揸足四年賺一成就走中環在線:林奮強賣樓唔認睇淡 李華華


2008-12-19  AppleDaily


 

地產大好友、瑞銀環球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林奮強,一向對樓市前景甚為樂觀,自從06年初轉做瑞銀基金經理,同樣活躍於地產市場,不過,今年就見佢陸續出貨。

通街平貨計劃換馬

佢 啱啱以1768萬元沽咗件大埔聚豪天下單號屋,件貨喺04年底用1600萬元買番嚟,一直收租,揸咗4年,今次賣出賬面只升咗一成,賺168萬;扣埋佣金 同釐印費等支出,淨袋80幾萬。同佢今年初賣出嘅另一件聚豪天下單號屋,同樣揸4年,但一鋪勁賺1017萬,升值近七成相比,相差好遠,唔夠一年賺少好多 喎,咁都肯賣,唔通睇淡後市?林奮強同華華講,佢喺地產市場向來有買有賣,今次出貨亦唔係睇淡後市,只係覺得金融海嘯爆發後,全球有唔少抵買嘅資產,好似 外國公司嘅債券、亞洲股票同埋香港物業,所以換吓貨。不過,唔係咁多港人具有世界投資眼光,投資者要因應自己承受風險能力出擊。

奧運站綁住八千萬

雖 然話o依家個市同年初有天淵之別,但佢認為香港樓宇供應始終少,息口又低,唔使太過悲觀喎。聽講,大好友今年初夥拍瑞銀同事王震宇,喺奧運站掃咗唔少貨, 主要係維港灣同帝柏海灣複式,用咗超過8000萬,好似話帝柏海灣嘅1座複式成功踢契,o依家總共揸住4件複式,部份放租。至於吸引唔少金融巨擘入市嘅九 龍站豪宅,聽聞大好友都有7至8件喺手。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55

中環在線:行家爆楊國強蝕錢賣樓 李華華

2009-03-04  AppleDaily






 

內 地發展商去年開始要減價賣樓,已經人所共知,但係要蝕錢賣樓,就要由富力地產(2777)聯席董事長兼總裁張力爆料先知。要蝕錢賣樓嘅發展商,咪就係碧桂 園(2007)囉。內地傳媒報道,張力較早前出席一個講內地樓市前景嘅論壇,當佢講到樓價究竟見底未嘅時候,就引述咗佢同碧桂園主席楊國強嘅一番談天對 話。楊國強同張力講:「目前開工面積達到千萬平方米,每個月開支十幾億,資金壓力非常大,故準備虧本將樓賣出去。」張力仲話,碧桂園賣嘅樓盤,係喺二線城 市賣三線城市嘅價錢。其實講嚟講去,張力都係想話畀大家知,大部份地產商都只有微利,個別甚至要蝕本,反映家陣樓價已經好低,買家好入市嘞。近期鋼材及水 泥價止跌回升,樓價應該跌到差唔多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87

利润率继续下跌 销售至关重要:合景泰富今年计划卖楼50亿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4-21/HTML_AKU0DVL0QOJF.html


4月20日,合景泰富(1813.HK)主席孔健岷携管理层亮相香港业绩发布会,公司酒店商业部总监陈杰平似乎底气很足:内地房地产第一季度回暖,截至4月19日公司预售额达12亿元,占全年目标合约销售额50亿的24%。

孔健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物业销售速度加快,除高端楼盘可维持去年的利润率外,中端楼盘利润率可能受影响,利润率水平可能维持在20%左右。

孔健岷说,去年的净利润率为23.3%,扣除重新估值的影响,净利润率为24.4%,而2007年则为25%。换句话说,利润率微跌是否意味着物业销售进入薄利多销时代?

“一季度回暖 销售乐观”

陈杰平对楼市回暖异常乐观。“广州前三个月成交量比去年回升,去年第四季度最差。但现在2008年积压的需求得到部分释放,加上国家新的刺激政策以及各地方政府配套措施的落实,物业销售比去年明显回暖。”陈杰平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称。

然而,去年全年销售额仅15.74亿元,今年的50亿元目标能否实现?对此陈杰平称非常有信心,而且表示内部设定的目标合约销售甚至超过50亿元。

但 对于本报记者对楼盘销售第一季度可能虚高的质疑,孔健岷则表示,一些房地产商透过假客户合同名义出售楼盘、骗取银行贷款拉高楼盘销售量的做法应该是极个别 的,在上市公司里不可能存在。而一季度该公司销售成绩良好,除了整体楼市销售量回暖外,原因也包括开盘的楼盘地段比较好,比如广州的珠江新城,或者其他城 市的中心地区

至于本报记者问到的将2009年销售预期与2007年相比如何,孔健岷表示“很乐观”。但未就价格涨跌作回应。“一季度销售量 回升,但价格还没同步回升。销售占公司最重要地位,公司会通过各种方式带动销售。利润率可能受影响,轻微下滑。”孔健岷称。而陈杰平也表示,2009年以 后的合约销售目标仍是按年增长30%-40%。

可用现金54亿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合景泰富现金及银行存款账面金额13.73亿元,与2007年同期的34.36亿元相比跌去60%。对于是否会融资,孔健岷表示,不排除任何融资渠道,但现阶段没有发债券及配股融资的计划。

“ 目前公司可用现金资源近54亿,其中手持现金近14亿元,而银行中仍有40亿元可用贷款额度,且公司无债券。截至去年底的近60亿负债中,约10.58亿 元须于一年内偿还,约47.518亿元须于2-5年内偿还,余下约1.835亿元须于5年后偿还。净负债与权益比率为50.3%。在同行中来说,我们的债 务结构已经很合理。”合景泰富财务资金部副总裁罗兆和称。

罗兆和透露,2009年以后,公司的净负债比率将控制在70%-75%。而对于增 加土地储备方面将持审慎态度。据其介绍,截至去年底,合景泰富累计土地储备约623万平方米,可以满足未来4至5年发展需求,其中广州、苏州、成都、北京 及海南的土地储备分别占到46%、18%、23%、8%以及5%。而2009年公司将共计有16个项目进行销售,其中7个位于广州以外区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