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塌橋危情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82554&time=2011-07-22&cl=115&page=all

7月15日凌晨,杭州錢江三橋(西 興大橋)由北向南距離濱江轉盤不到800米處的引橋部分右側車道,部分橋面突然坍塌,一輛重型貨車因此墜落,造成人員受傷和車輛受損。該橋由香港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00097.HK,下稱恆基發展)與杭州市方面合營。

  杭州交通部門將事故的主要責任歸於貨車超載和養護不當,但多位專家表示,這座橋存在施工質量問題。

  五天後,7月20日下午,在事故現場可以看到,橋體的兩個橋墩間缺失了兩條十餘米長的橋樑,數十名工人正在清理從橋體墜落至下匝道的橋樑。斷橋處數百米開外的浙江省水電新村一區,便是該橋段施工方浙江省第一水電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辦公所在地。

  杭州市交通局新聞處一位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拆除和清理工作是從7月18日開始的。至於橋體斷裂處在拆除前是否有質量鑑定,該人士表示,杭州市安監局牽頭成立了事故調查組,相關資料已封存,目前不便公開。

  錢江三橋事故並非孤例。7月11日凌晨,江蘇鹽城境內328省道通榆河橋垮塌,兩輛貨車墜落,幸無人員傷亡;7月14日,福建武夷山公館大橋垮塌,造成1人死亡、22人受傷。與錢江三橋一樣,這兩座橋服役不過十餘年。

超載之過?

  錢江三橋是連接杭州老城區與濱江、蕭山兩區及蕭山國際機場的重要通道之一。該項目是浙江省政府核准的「四自」工程(自行貸款、自行建設、自行收 費、自行還貸),總投資8億元人民幣。大橋1993年11月開工,1996年底建成,1997年1月28日通車,1998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該橋雙向6 車道,主橋1280米,南北高架引橋4420米,曾被譽為浙江首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斜拉索橋樑。

  對於錢江三橋垮塌的原因,杭州市交通局總工程師朱玉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一是貨車嚴重超載,二是引橋上鉸縫沒有及時修復,「橋樑的養護工作沒有到位,其業主單位杭州恆基錢江三橋有限公司有一定的責任,但最終的原因還有待綜合分析。」

  杭州交通部門提出的貨車超載,導致橋樑塌陷的說法,與當時在事故現場的一位小車司機的表述有所矛盾。這位司機對媒體表示,當天凌晨1點35分 許,他路過事故路段時,已看見前方橋面有一個六七米長、1米寬的裂口,他沒能完全剎住車,車子前部卡進裂口。正當他報警時,一輛運鋼板的半掛載重貨車經 過,貨車的車斗整個翻下了橋。

  錢江三橋建成後,車流量從初期的每天數千輛,猛增至目前的8萬餘輛。在2006年大修結束後,大橋限制時速為50公里-60公里,無法達到設計 時速70公里,並且禁止大貨車通行。一旦貨車違規上橋,車主將被處以罰款100元和扣分的處罰,如果超載30%以上,將被處以最高2000元的罰款。

  這種以罰代管的治理方式,增加了物流成本,也給交管部門帶來巨額收入,但並未有效阻止超載大貨車闖關,更無法避免事故的發生。據杭州交通部門統計,2011年2月-6月,共有3940輛55噸至100噸大貨車通過大橋。

  實際上,任何橋樑都會在設計中留出余量,超負荷運行的也絕不僅是錢江三橋。在杭州,建成更早的錢江一橋、二橋,都未像三橋這般疾病纏身。

誰建的橋

  當地居民對錢江三橋安危的擔心,更多源於2007年發生的兩起橋樑事故。

  2007年6月,一艘采砂船撞斷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廣東九江大橋,4車墜河,8人死亡;2007年8月,湖南鳳凰橋倒塌,64人遇難。

  杭州網友「天籟慧音」當時注意到,錢江三橋與這兩座橋建設方同為湖南路橋建設集團(下稱湖南路橋),遂在天涯論壇發帖稱錢江三橋危在旦夕。錢江三橋「危橋」之說此後不脛而走,還有人倡議「珍惜生命,遠離三橋」。

  錢江三橋塌陷後,湖南路橋通告稱,事故地段並非其承建施工。此乃實情。該橋主橋工程由湖南路橋承建,南北兩岸的高架引橋分別由浙江本地多家公司 承建,浙江省交通設計院監理公司承擔工程外部監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主橋部分比較複雜,業主方通常需要找更有實力的建設方,至於相對 簡單的引橋部分,就可能找省內的相關企業,在質量上也可能留下隱患。

  錢江三橋南岸引橋SYI標段,即這次坍塌的地方,由浙江省第一水電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該公司一位負責人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當時嚴格按照施工設計來施工,未分包給任何人,驗收時這一標段是優良工程,而主橋只是合格。

  杭州恆基錢江三橋有限公司是恆基發展旗下的公司,擁有錢江三橋60%的權益。7月15日,恆基發展給財新《新世紀》記者發來聲明稱,錢江三橋是其集團與杭州市政府屬下之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合營項目,目前正調查損毀之原因及評估其整體影響。

大修不斷

  居住在錢江三橋附近的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錢江三橋是政績工程,當時一個勁地搶進度,通車以來至少維修過三四次。一位橋樑專家也表示,橋樑的大修週期一般在15年到20年,不到十年就大修並不多見。

  參與了錢江三橋設計和施工監控的同濟大學橋樑工程系教授許俊說,該橋通車後不久橋面就出現裂縫,這些裂縫是影響橋樑結構和安全的最大問題。

  2005年9月,杭州市交通局決定對錢江三橋封閉大修,直到2006年4月17日才恢復雙向通車。半年後的2006年4月28日,杭州市交通局在淳安召開錢江三橋大修工程階段性工作總結會。

  根據杭州交通信息網公佈的會議紀要,大修主要針對的是湖南路橋負責的主橋。會議提出的下一階段工作重點包括:減載、加固與線型控制並重;大修費 用控制在3500萬元以內;對影響橋面車輛通行且對結構安全與耐久性有影響的缺陷要大修徹底;對不影響車輛通行又必須大修的可考慮分期實施。

  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錢曉倩教授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從這份資料來看,第一階段大修過程中的工作是有效的,但也發現了更多原來沒有發現的問題。

  從工作重點第一條看,加固措施會影響橋樑的設計線型,這肯定是已經出現了不符合原有線型的問題。從第三條看得更清楚,說明當年4月17日恢復通車時大修並不徹底,還存在影響車輛通行和結構安全的缺陷。

  2006年6月8日,杭州市交通局主持召開錢江三橋主橋大修工程第二階段相關問題研討會,提出了橋面混凝土鋪裝層缺陷、箱梁預應力不足等多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2006年10月30日,浙江省交通廳批覆稱,鑑於錢江三橋部分設計存在缺陷,同意主橋大修工程設計變更,包括調整橋面鋪裝結構形式、取消主跨體外預應力布設、橋面錨孔植筋等。

  錢曉倩認為,錢江三橋設計出問題的可能性很小,最重要的還是施工質量。這次引橋垮塌與主橋加固問題關聯也不大,只能說整個錢江三橋,包括連接部分,總體施工質量存在比較大的缺陷。「我個人對這個橋的定位是病橋,是不是危橋,要由檢定機構來檢定。」

  多家媒體質疑,2007年「落馬」的浙江省交通廳原廳長趙詹奇曾經擔任錢江三橋副總指揮,可能涉及工程腐敗。財新《新世紀》記者為此詢問了當時 負責審理趙詹奇案的浙江省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該法院人士表示,雖然錢江三橋是趙詹奇在杭州市交通局局長期間修建的,但他的腐敗問題沒有涉及此橋。

  一位已經退出橋樑業的人士表示,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就有能力修建南京長江大橋,該橋使用至今未曾傷筋動骨,而到了90年代橋樑業反而倒退。在他看來,中國橋樑工程行業出問題是必然的,現在不僅是最低價中標,而且這個最低價還要承擔腐敗的成本。

  「錢江三橋不會是最後一座塌掉的橋,尤其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建起來的橋,將來塌的會更多。」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2

新東方危情三日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940

     SEC的調查和美國渾水公司的質疑,使得新東方在紐交所的股價從7月17日到19日連跌3天,股價從18美元落到最低9美元,市值蒸發過半。


  這次又是VIE先惹的禍。


  VIE在國內被稱為協議控制,其實際含義是不通過持股的方式來實際控制一家公司,讓國內公司在符合中國法律條件下實現境外上市。新浪最早採用這一模 式,而後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大部分都沿用了這種架構,它的核心是一家國內公司實體和國內外資獨資公司之間的特殊協議。2011年,馬云為了重獲支付寶的 控制權,利用VIE架構大做文章,影響了海外投資者對於VIE架構的信任感。


  俞敏洪的本意是簡化新東方在國內實體公司的股權結構,將原本有11人的股東結構簡化為自己一個人。這對國內實體公司,和與之協議關聯的外資獨資公司之間的關係並無實質影響,而後者的控制力反而可能因為國內實體公司股權結構簡化而得到加強。


  但對於VIE結構的不信任感,很快引發了海外股東的疑惑甚至恐慌,使新東方遭遇了SEC的調查。新東方CFO謝東螢對此解釋說,新東方在2006年上 市時創始人中的11個均是VIE股東,到目前為止其中10個VIE股東已經離職,沒有或僅持有少量股份,並且極少涉及到公司管理的層面。包括知名投資人徐 小平等10名股東在內,他們的利益在新東方上市時就已經得到兌現,也早已退出新東方的實際運營。


  但這還不是俞敏洪和新東方在這3天中遭遇的最大麻煩,美國渾水調查機構趁勢發佈的質疑報告才更加棘手。在渾水公司長達90多頁的報告中,質疑要點包括新東方隱瞞加盟店的模式、相關稅收利潤的非正常表現等多個方面。


  在此之前,新東方的招股說明書中,有關「協議控制」的描述包括教學支持協議、網站開發與維護協議、商標授權協議、教育軟件銷售協議、股權質押協議以及 排他選擇權協議(獨家股權購買協議)等7條協議控制,但到了2011年年報,只剩下了股權質押協議以及排他選擇權協議等三條,其他協議條款已經不見蹤影。 看起來,投資者對於新東方VIE結構的信心的動搖也是事出有因。


  7月19日傍晚,新東方召開了一場小範圍的記者會,對這些說法進行反駁。按照新東方的說法,國內凡是冠以新東方品牌的學校,全部是新東方直營的。但新 東方旗下子品牌泡泡少兒教育在全國授權了19家加盟學校,另一子品牌滿天星品牌則授權了2家加盟學校。這21家加盟學校並沒有被授權使用新東方品牌。除加 盟費用外,這些加盟學校自身的營業收入也從來沒有反映在新東方的綜合財務報表上。


  除了公開回應質疑,新東方還宣佈成立一個由公司3位獨立董事李廷斌、李彥宏和楊壯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對渾水的質疑進行獨立評估。在7月20號,包括新 東方董事會主席兼CEO的俞敏洪、CFO謝東螢在內的5位公司高管,還宣佈將使用個人資金在未來3個月內在公開市場回購總計5000萬美元的美國存托股 (ADS)。


  新東方的應對還算及時。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還不能完全消除投資者的疑慮。


  渾水的報告顯然有備而來,這家機構以做空多家中國概念股而聞名。從以往的經驗看,它抓住的往往是目標之前認為「無傷大雅」的漏洞,或者由於公司內部原因而帶來的問題,所提的一些質疑也並非無憑無據。


  比如針對加盟商問題的質疑。實際上新東方的確從2010年起,就開始嘗試用特許經營的方式擴張培訓學校,旗下子品牌泡泡少兒英語和滿天星都採用特許經營的模式,這一點新東方從未在財報中披露。即使在財報中提到泡泡少兒英語的業務,也沒有披露該業務的授權經營行為。


  「子品牌並未向加盟商授權使用新東方品牌」的說法並不能完全駁倒渾水的質疑。在實際操作中,新東方會允許加盟商使用「新東方」的主商標,不論是加盟商還是學員,也都更看重泡泡少兒英語和滿天星前面所加上的「新東方」三個字。


  一位民營培訓機構的從業者對《第一財經週刊》說,相比自營的方式,特許經營的加盟模式可能會造成新東方品牌的稀釋,以及潛在的管理風險,這也許是新東方不願意公佈的原因之一。


  另有教育培訓行業人士透露,新東方公司旗下的「新東方在線」也會通過合作的方式招募代理,合作者不用交加盟費或保證金,只需要購進一定數額面值的在線學習卡。而這些都沒有出現在新東方上市公司的財報中。


  如果上述作法是在董事會和管理層此前並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那麼相關人員至少也難逃管理疏忽的責任。


  此外,新東方在回應渾水質疑時公佈,在2010財年和2011財年中,已確定來自合作機構的授權費和培訓費分別為3.5萬美元和24.9萬美元。但根 據加盟網絡上的公開資料,泡泡少兒英語的加盟費最低每年20萬元,約為3萬美元。照此計算,19家加盟店加盟費一共380萬元人民幣,約合60萬美元。


  新東方方面對《第一財經週刊》表示,新東方在美國上市是按照自己的財年計算,即2011財年為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並非 2011自然年;加盟費收入要按照權責發生制核算,一次性收取的60萬至100萬費用,是3年的加盟費用,然後再分月確認收入,即每個月確認全部收入的 136。因為19家加盟校是在財年末存在的,即在這一財年中陸續簽訂的,所以在2011財年中存在幾個月才能確認幾個月的收入。儘管這些說法看上去澄清了 問題,但這種公司網站的公佈規則與公司實際規則不符的情況,還是有點令人不解。


  好在俞敏洪在網絡上的積極回應和管理層的回購計劃,已經在資本市場上看到了效果。7月20日,新東方股價開盤上漲34%,漲回至12美元。


  俞敏洪將渾水的質疑比喻為新東方的「粉刺」,他呼籲不要將粉刺當成癌症。「渾水事件給我最大啟示是,對公司經營的規範化提出再高要求也不過分;同時儘 管痛恨渾水,但也知道這樣機構存在,能夠制約一些公司做壞事欺騙股東。」最後他還反擊道,「渾水信口雌黃,用罵人的口氣說話顯得太不職業了。」


  不過眼下新東方還未正面回應渾水的其它質疑,比如60%的毛利率並不真實、新東方不符合非盈利教育機構的條件卻在國內把自己註冊成了非盈利教育機構、 新東方實際並未如招股說明書中描述的享受政府減稅待遇等。渾水甚至還宣稱,新東方擁有的教育機構屬於國有資產、海外上市公司的股東不是俞敏洪而是他的母親 李八妹。


  因此俞敏洪和新東方仍然需要小心。要知道這不是渾水第一次對中國概念股公司發佈質疑報告,並且在被渾水公司質疑的中國公司裡,有3家已經摘牌退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88

98年危情重演?俄羅斯經濟危機可能怎樣震動世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86

俄羅斯,經濟危機,違約,制裁,普京

以經濟體量而言,俄羅斯的GDP僅占全球的3%。但就在1998年,俄羅斯的債務違約也震動全球,使當時正面臨亞洲金融危機的全球經濟又遭打擊,迫使華爾街機構將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如今國際油價暴跌、俄羅斯盧布一再貶值,華爾街見聞今年10月就曾援引西方分析人士觀點稱,俄羅斯可能重演1998年震驚世界的違約。

上周一,盧布大跌6%,單日跌幅創1998年以來新高,今年以來跌幅已接近40%。同日俄羅斯經濟部公開警告,明年國內GDP增長可能收縮0.8%,將是2009年以來首次正式陷入衰退。盧布貶值的同時,國際油價五個月來跌入熊市,使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俄羅斯遭到雙重夾擊。俄羅斯經濟的危險信號越來越多。

英國《衛報》的經濟編輯Larry Elliott近日發表評論文章認為,某種程度上說,俄羅斯的經濟結構應該會緩和其經濟危機傳染的風險。因為俄羅斯缺少現代化的制造業,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不大。而且,一旦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理論上任何其他能源生產國都可能增加油氣供應,抵消俄羅斯帶來的沖擊。可是,俄羅斯的危機至少可能以五種方式蔓延全球:

1、俄羅斯的問題惡化要歸咎於國際油價暴跌,但俄羅斯並非唯一的受害者。國際油價跌破每桶70美元,委內瑞拉和伊朗都難以支撐,如果俄羅斯倒下了,主要產油國的一連串多米諾骨牌就此傾倒,誰會是下一個?

2、俄羅斯與東歐的經濟關系密切,俄羅斯經濟崩潰已經在傷害烏克蘭,還將嚴重影響波蘭這類東歐國家。如果俄羅斯切斷出口歐洲的天然氣,西歐也會受影響。

3、歐洲信心將遭打擊。因全球經濟不景氣,今年春季以來,歐元區經濟發動機德國的經濟增長一直表現疲弱。其他歐元區國家經濟下滑對德國的影響其實更大。俄羅斯與烏克蘭緊張的地緣政治關系也無助於歐洲經濟複蘇。俄羅斯經濟危機可能足以拖累德國陷入經濟衰退,屆時歐洲央行也必定要啟動全面QE。

4、誰都無法確定,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怎樣回應1998年以來俄羅斯最嚴峻的經濟挑戰。經濟危機對國內信心的任何影響都會被放大,因為普京讓國民相信,俄羅斯仍擁有較高的地緣政治地位和強大的軍事實力。

5、有人認為,金融市場的俄羅斯風險敞口相對較小,因為今年3月美國最初施加對俄制裁時,海外銀行的俄羅斯貸款為2090億美元。西方投資者並沒那麽脆弱,並且有時間撤出資金。1998年外界也曾這麽估計。可當時僅巴克萊一家機構就為彌補持有俄羅斯風險的損失計提了2.5億英鎊(約合3.9億美元)。現在的金融交易很複雜,杠桿很大,不可能那麽確定現在俄羅斯的相關風險會產生多大的損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699

10家同類型壽險公司橫比:前海人壽600億預估退保金“危情”?

一組文件的流傳,再次引發了市場對於前海人壽流動性風險的擔憂。盡管文件的真實性目前還未被證實或證偽,但其中提及的600億元的退保金是否會壓垮前海人壽?面對市場的質疑,5月17日,前海人壽發布回應稱,“公司經營正常,現金流穩定。未來一年內公司的流動性指標保持在合理安全的範圍。”

前海人壽的現金流風險情況到底如何?和同類型公司相比又是什麽水平?它們目前的流動性風險整體情況如何?為此,第一財經記者嘗試從多個指標來進行分析,並選取同樣以萬能險為主的其他9家壽險公司同業進行橫向比較。

600億元預估退保金是否引起風險

根據保監會數據,2016年以萬能險為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在規模保費中占比超過70%的壽險公司共有前海人壽、中融人壽、華夏人壽、君康人壽、信泰人壽、英大人壽、中華聯合人壽、瑞泰人壽、恒大人壽、複星保德信人壽10家。其中,中融人壽、恒大人壽2家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占比超過90%,前海人壽這一比例則為78.02%。這些公司幾乎都受到了監管政策的影響,面臨規模保費下降和業務急需轉型所帶來的壓力。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這10家公司的數據發現,由於保監會在去年9月和12月分別對萬能險為代表的中短存續期產品加以限制,這10家保險公司中有8家在今年本該“開門紅”的一季度中遭遇了規模保費的同比大幅下滑。其中,前海人壽作為唯一一家“開門紅”期間萬能險新業務被暫停的保險公司,其規模保費的下滑幅度最大,為70.17%;複星保德信、信泰人壽、中融人壽、中華聯合人壽的規模保費同比降幅也超過了50%,而恒大人壽規模保費同比上升7.4%。

在規模保費迅速下降的期間,無法實現新增保費的補充,同時由於這些公司過去主打的理財型萬能險大多采用的是“長險短做”的模式,即雖然保單有效期為5年或更長時間,但只在前2~3年收取退保手續費,一旦退保手續費不再收取,眾多投保者會選擇退保,形成大量的“到期型退保”。

從這10家2016年的退保金同比漲幅來看,前海人壽的退保金漲幅最大,較2015年上漲5.26倍達90.06億元,但這背後有保費規模等因素影響。如果用當期退保金與當期規模保費之比來看當期退保金對當期現金流的沖擊,君康人壽、英大人壽和前海人壽都在8.5%~9%的區間,而中融人壽由於之前對新業務和投資方面的監管措施,2016年退保金甚至超過了當年的規模保費,使其遭遇巨虧。

對於國內100多家壽險公司中唯一被暫停萬能險新業務且同時被限制新產品報備的前海人壽,退保金是否會引起風險?

針對上述文件中前海人壽的600億元預估退保金,有保險業內人士表示,這只是預估數據,每個保險公司在年初均會對當年的退保金額進行預估,預估數據並不等於實際發生退保。而衡量退保金是否會引起風險,償付能力指標及流動性指標就變得異常關鍵。

5月17日,前海人壽的公告稱,自去年12月以來,前海人壽一直積極做好現金流監測和客戶服務工作,每日監測現金流情況,目前公司經營正常,現金流穩定。未來一年內公司的流動性指標保持在合理安全的範圍。前海人壽堅決執行“保險姓保”的監管要求,堅持全面轉型,深耕傳統保險,大力發展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持續為服務實體經濟做出應有貢獻。

前海人壽在回應中表示,根據其2017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60.52%及121.04%,均高於監管要求。

目前保監會對於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要求分別不低於50%和100%,否則就將采取一系列監管措施。

根據上述另外9家壽險公司的今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它們在一季末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也均達到了監管要求。

其中,中華聯合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達到639.68%,而前海人壽和華夏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以及瑞泰人壽和恒大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在這10家公司中相對較低。同時,在這10家中,僅有前海人壽、複星保德信、中融人壽三家的一季末兩大償付能力指標均較上季末稍有提升。

凈現金流為負如何看待

而在流動性風險指標方面,前海人壽由於在今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的該季度凈現金流為-124.41億元而被市場詬病。

事實上,根據財務專業人士介紹,上述數字更多地表明這段會計期間的現金流出大於現金流入,其原因也可能是因為年初項目投資增多等因素,並不能因為某段時間的凈現金流為負數而直接認為公司整體的流動性出現問題。在衡量保險公司未來的整體流動性風險中,存量資產顯然是要被考慮在內的。

況且,在這10家公司中有多家存在一季度凈現金流為凈流出的狀態,甚至,一些大型險企,如中國人壽(-130.01億元)等在一季度也出現這樣的情況。

在償付能力報告中,綜合流動比率和流動性覆蓋率通常是衡量流動性風險的兩大重要指標。

根據保監會的定義,綜合流動比率反映保險公司各項資產和負債在未來期間現金流分布情況以及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匹配情況。流動性覆蓋率反映保險公司在壓力情景下未來一個季度的流動性水平,是優質流動資產的期末賬面價值和未來一個季度凈現金流的比值。其中,優質流動資產是指在壓力情景下,在無損失或極小損失的情況下容易快速變現且無變現障礙的資產,通常由現金、國債、央票、部分AAA級債券、上市股票按一定折算比例計算而成。

前海人壽一季報顯示,其未來一年內的綜合流動比率為198%,這一水平在這10家同類型公司中排名第3。君康人壽、信泰人壽、中華聯合人壽這一比例均只有60%~70%。

君康人壽表示,綜合流動比率降低是由於公司賬面萬能險負債久期較短,存在一定程度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風險。目前公司正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大幅降低短期萬能險產品銷售,主推中長傳統險產品,並著力發展期繳業務,不斷增加負債久期;同時公司將優化資產配置保證流動性持續充足。

中華聯合人壽則表示,未來三個月、一年內的綜合流動比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萬能險業務未來存在集中給付。公司將適時調整資產配置,增加流動資產,從而滿足資金需求。

而在流動性覆蓋率方面,前海人壽一季度末為257%,其他9家同類型公司在保監會規定測算的兩個壓力測試下流動性覆蓋率也均高於100%。

除此之外,壓力測試下的凈現金流也是重要指標。前海人壽在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使用現金流壓力測試方法對未來三年進行了評估,測試結果顯示公司整體未來各期現金流均為凈流入。

上述流動性風險指標也從一定側面反映了在公司遭遇大量現金支出時,迅速的資產變現能力是一大重點。

在2016年年報中,前海人壽表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現金及流動性管理工具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22.66%,符合保監會關於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流動性監管要求。

根據2014年《保監會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投資流動性資產與剩余期限在1年以上的政府債券、準政府債券的賬面余額合計占上季末總資產的比例低於5%應當向保監會報告,並列入重點監測。其中,流動性資產是指庫存現金和可以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以及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為確定金額現金,且價值變動風險較小的資產。

基於上述流動性資產的定義以及由於保險公司披露的局限性,故第一財經記者選取了在資產中變現速度最快的貨幣資金和基本為短期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占比,前海人壽這一比重為21%,在上述10家公司中占比最高,其次是中融人壽的19%,而華夏人壽、君康人壽等5家險企則在10%~16%。

值得註意的是,這10家險企中有4家在去年年末存在賣出回購金融資產,其中,華夏人壽2016年末存在108.63億元的賣出回購,與貨幣資金之比約為1/3;英大人壽和中華聯合人壽的賣出回購余額也分別有5.73億元及3.23億元,和其貨幣資金或買入返售余額相比數額較大。

據了解,賣出回購與買入返售相對應,是指金融企業與其他企業以合同或協議的方式,按一定價格賣出證券,到期日再按合同規定的價格買回該批證券,以獲得一定期間內資金使用權的證券業務,屬短期融通資金性質的業務。

“由於資產都是時點數,如果報表中在期末存在大量的賣出回購業務,那資產端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相關科目也可能存在一定‘水分’。”上述財務專業人士稱。但該人士也提醒稱,2016年末的資產結構並不代表目前的資產結構。

同時,雖然前海人壽目前現金流情況穩定,但對金融機構而言,如何在已被暫停萬能險新業務和停止新產品報備近半年,且目前尚未恢複的情況下維持現金流穩定,依然是擺在其面前的一大挑戰。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