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緯張穎:衡量VC團隊好壞的三個指標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1/164248.shtml

經緯張穎:衡量VC團隊好壞的三個指標
張穎 張穎

經緯張穎:衡量VC團隊好壞的三個指標

好的vc團隊什麽樣?

來源 |創業家(ID:chuangyejia)

作者 | 張穎

有些東西會歷久彌新,比如好文章。

這篇精悍的文章是經緯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於2010年給《創業家》的供稿。那個時候,還沒有O2O,沒有共享充電寶,也沒有無人便利店。那個時候,VC們還比較低調,沒有在電視節目上的各種秀,也沒有當下的焦慮。

0

七年過去了,如你所見,行業轟轟烈烈,同時也泥沙俱下。但願你是那個價值堅守者,能在泥沙之中淘到那為數不多的金子。

談創業公司團隊的文章夠多的了,人人都知道好的團隊對於創業成功的重要性,我自己也寫過幾篇。同時,我也談過自己心目中的好VC是什麽樣子,這主要針對的是個人。今天想換個角度談談VC的團隊,什麽樣的VC團隊是我心目中的好團隊,希望這個角度對大家有所幫助。

什麽樣的VC團隊是好團隊?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主觀的,首先評估任何一個團隊這件事本身就是比較主觀的,其次評價一個從事複雜工作(如風險投資)的團隊就更加主觀了。為什麽主觀?因為標準難以界定(或者說過於清晰)。

很少有一份工作像風險投資這樣完全以結果為導向:你的項目成功退出、幫基金賺到錢,那你就是一個至少稱職的投資人;你的項目因為各種主觀客觀的原因,最終沒有幫基金賺到錢,那外界可能就不會顧及你在整個過程中取得的種種成就而給你貼上“不稱職、不合格”的標簽。

1

正因為如此,在最終結果出來之前的各種議論就顯得語焉不詳,也非常主觀。當然,盡管主觀,畢竟還是有一些維度可供參考,這里我想特別結合自己在經緯中國組建團隊、管理團隊、擴大團隊的經驗,談一些個人看法。

首先,我認為好的VC團隊應該是專註的,這一點尤其在行業競爭激烈的今天顯得更加重要。什麽是專註?我這里指的就是行業(創業家&i黑馬註:如互聯網、無線、清潔能源等)的專註和職能(創業家&i黑馬註:如財務、法律等)的專註。大家知道,風險投資這份工作可以簡單分解成如下幾個部分:融資、找項目、評估項目、執行投資、管理所投公司、資本市場退出等。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里,因為行業專註,你就有更大的把握找到某一行業內的好公司、正確評估一家公司、順利說服一個優秀的創業者、幫助一家公司更好地成長(或者至少是不攪局);因為職能專註,你就有更大的把握去做好一個盡職調查、執行好一項投資、理解好一家公司的資本市場前景。這些專註帶來的競爭力直接影響風險投資的各個環節,並能最終影響你的LP選擇給你投資的概率。

最近一年我們在某一個細分領域的投資取得了不小的進展,這背後的最大原因是我們找到了一個行業的資深人士加入基金,他對行業的透徹理解和掘地三尺的能力一下子幫我們打開了局面。

其次,我欣賞的VC團隊是能夠保持核心團隊的長期穩定的。熟悉風險投資行業的朋友們都知道,國內外優秀的風險投資公司基本上都能長期保持核心投資團隊的穩定性,例如我個人比較尊敬的IDGVC,他們的核心團隊在十多年內基本沒有大的變動(創業家&i黑馬註:近幾年,IDGVC團隊也發生了很大的調整,多個合夥人單飛)。

有的朋友肯定會問:在風險投資這麽一個時時面對變化的行業,穩定是否意味著守舊?我的回答是,穩定解決的是保持一家投資機構的傳承、品牌和投資戰略(這些都是對一個基金最重要的方面),而只要能保持學習能力、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建立恰當的激勵機制,核心團隊穩定的基金同樣能做到長袖善舞、與時俱進。

最後,我心目中的優秀團隊是能將個人戰鬥力和團隊協作力很好結合在一起的團隊。從行業特質上來講,風險投資首先是一個比較崇尚個人能力的行業,擁有一兩位能力超群的投資者對於任何VC團隊來講無疑都是加分。

9

同時,團隊合作力對於VC同樣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視。VC是一份時時面對多樣化的工作,所在的是多樣化的中國市場,面臨的是形形色色的創業者,承擔的是各方力量的博弈,擔待的是永遠存在的不確定性,這種類型的工作可能真的不是個人能力所能完全照料到的。一個性格、能力互補的團隊,一個氣氛和諧的團隊,一個既嚴肅又活潑的團隊,一個相互信任的團隊,一個擁有團隊合作力的團隊,當然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

張穎 VC團隊 風險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62

從多維視角衡量美中貿易不平衡問題

美國與中國貨物貿易逆差自1985年就開始出現,美國政府對貿易失衡的擔憂以及保護主義傾向長期存在。而2018年以來,美國唐納德·特朗普政府基於美國對中國大量貨物貿易逆差而實施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更是將中美貿易緊張關系推到前所未有的境況。從絕對數量看,兩國數千億美元的貨物貿易逆差數額龐大。不過,單純看貨物貿易逆差數額是否能全面客觀衡量美中貿易失衡情況,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嘗試從貨物貿易及經常賬戶占GDP比重、增加值貿易及服務貿易等多維度來衡量美中貿易不平衡情況。

主要結論如下:首先,按照國際通行衡量標準,美中貨物貿易赤字相當於GDP的比率近年來並沒有明顯上升,甚至還有下降跡象,顯示雙邊失衡狀況實際有改善跡象;其次,以增加值貿易衡量,美中真實貨物貿易逆差較名義逆差值小;再次,美國對中國服務貿易一直是順差,使得美中整體的貿易逆差更小;最後,從衡量對外部門失衡更全面的指標——經常賬戶相當於GDP比率看,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失衡均已經改善。

一、 美中貨物貿易赤字相當於GDP的比率近年來並沒有明顯上升,甚至還有下降跡象,顯示雙邊失衡狀況實際有改善跡象。

不論是美國官方數據,還是中國官方數據,都顯示兩國貨物貿易逆差的絕對量在不斷增加。不過,2007年以來,美國官方數據每年都超出中國官方數據900億~1000億美元。這種數據不一致的因素包括統計差異及轉口貿易等原因,也為雙方判斷貨物貿易失衡提供了不同的基準。

拋開美中貨物貿易失衡數據不一致的問題,從國際普遍衡量貨物貿易逆差的做法看,貨物貿易逆差絕對額這一標準並不非常合理,因為貿易逆差對一個國家影響程度大小取決於這個國家經濟體量或GDP大小。因此,更為精確的指標是貿易失衡與GDP的比率。

如果按照中國數據,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占中國GDP的比率已經從2006年最高5.3%降至2017年的2.3%(圖1)。這就是說,從中國角度衡量的兩國貿易失衡程度已大為減輕。從美國數據看,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相當於美國GDP的比率自2015年以來也出現一定的下降跡象:從2.0%微降至2017年的1.9%,這與1989~2015年的上升階段形成鮮明對比(圖2)。

二、 以增加值衡量的中美貨物貿易逆差較小。

基於國際分工比較優勢,東亞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供應鏈:中國從東亞其他地區進口中間零部件,加工或裝配為成品後出口美國及歐洲等地區。美國與中國的貨物貿易部分反映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供應鏈對美國的貨物貿易。相應的,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的一部分實際上是美國對其他東亞經濟體的貿易逆差。以蘋果手機為例,中國從其他經濟體進口零部件組裝為整機出口美國。根據路透社2018年3月21日文章(在中國制造的加州設計:蘋果手機如何扭曲美國的貿易逆差?),中國在蘋果手機中創造的增加值僅為3%~6%。以增加值標準衡量,2017年美國因為進口蘋果手機對中國的實際逆差最多為9.4億美元,遠低於名義值計算的157億美元。

有鑒於此,以中國對美國整體的出口來計算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過於簡單,而以增加值(Value-added,本國要素在出口商品中實際創造的價值,剔除其他國家中間品包含的價值)標準來衡量貿易更為合理。按照增加值標準,中國占美國貨物貿易逆差的份額在16%~30%左右,低於名義值標準下47%的貨物貿易逆差(圖3~4)。

三、 雖然美國與中國存在貨物貿易逆差,但其與中國的服務貿易盈余卻在快速增加。

貨物貿易不代表美中兩國之間雙邊貿易總體情況。自1999年以來,美國對中國服務貿易一直是順差。自2007年以來,這種順差增長速度快於與中國的貨物貿易逆差增速。目前,中國是美國服務貿易順差最大的貢獻者,2017年貢獻度達到15%(圖5)。

從經常賬戶對GDP比率看,美中外部失衡程度均已大為減輕。經常賬戶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收入三項,其與GDP的比率是衡量一國外部失衡最全面的指標之一。按經常賬戶衡量,中美外部失衡程度均有減輕。美國財政部今年4月發布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宏觀經濟與匯率政策》報告指出,“在主要順差經濟體中,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進行的外部再平衡最為成功”:從2008年的相當於GDP的9.1%降至2017年的1.3%。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美國整體的經常賬戶逆差相當於GDP比率也從2006年的5.8%降至2017年的2.4%(圖5)。從美國經常賬戶逆差構成看,與亞太地區尤其是與中國有關的經常賬戶逆差為主要組成部分。在美國與中國總體經常賬戶失衡均有顯著改觀的情況下,美國的逆差仍較多集中於中國,可能反映以下兩個結構性因素:第一,美國儲蓄率較低以及過去長期的制造業外遷是美國出現貿易逆差的根本性因素;第二,美國經常項目逆差更集中於中國,顯示了短期內難以改變的現狀——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供應鏈對美國出口制造品。除非美國本土的制造能力及競爭力大幅提升(尤其是在一般機械、消費電子及日用品方面),否則美國還會對東亞制造品有較強的依賴。

[作者系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高級經濟學家。僅代表個人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00

蔡東豪:「並非每一件事都是用錢來衡量。」

1 : GS(14)@2012-07-27 11:19:3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6%E8%A1%A1%E9%87%8F
「並非每一件事都是用錢來衡量。」
「民企之父」張化橋
假如我是內地年青人,我會跑去廣州,想辦法加入張化橋任董事長的萬穗小額貸款公司。
形容一個人有經驗和浪漫,是Oxymoron的,有經驗即是撞過很多板,撞板多的人不浪漫。張化橋辭去投行高職,做吃力不討好(應該也不討錢)的小額貸款,從他的言論,見到他動了情,這時候萬穗是一處浪漫的地方。
內地金融由少數在政府政策製造出來的銀行壟斷,這些銀行坐着不動賺大錢,不需冒風險、不用創新、不用競爭。除了這些國企巨物,其他所有民間金融機構都被北京視為異類,在隙縫中掙扎求存。
當被問及小額貸款的前景,張化橋答案是,我們幫了很多人。
浪漫是一種福氣,張化橋有資格浪漫一段時間。
蔡東豪
2 : 鱷不群(1248)@2012-07-28 13:32:24

我就不會建議smiley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 ... R2006101300211.html
這一種就比較浪漫
3 : GS(14)@2012-07-28 13:34:18

後一種真是意義大少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515

阿里技術之父料電腦計算衡量經濟

1 : GS(14)@2017-12-05 00:45:57

【本報訊】雲計算已成為科網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700)各自建立自己的雲端。阿里技術之父、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互聯網將如同電力一樣,變成城市的基建,未來甚至可能以耗用多少電腦計算來衡量經濟發展。王堅提出,互聯網已成為一種基礎設施,不再是互聯網公司的資源,而是一種人類創造的資源。互聯網長年累月收集的數據,會成為重要資料,若應用於城市規劃,匯聚數據形成「城市大腦」,通過計算避免交通堵塞、減少自然資源浪費。

「未來會連接人腦」

現時一個城市越發達,發電量越多,他認為未來電腦或雲端計劃越多,可能越反映城市的經濟,而互聯網的影響力將遠遠超越電力。王堅認為,阿里比亞馬遜更好、更全面地運用雲計算,雙十一便是例證。他指出,並非關乎交易額,而是阿里不論白天、黑夜、城市、鄉村,均使用雲計算服務。他稱所謂互聯網是將許多電腦連一起;移動互聯網,是將手機連在一起,現時更正在連結不同物件,他大膽幻想將來會否把人的大腦連接起來。人稱「博士」的王堅修讀心理學,2008年9月加入阿里,出任首席架構師,為阿里雲和YunOS操作系統的創始人。4年後,王堅獲任命為阿里首席技術官。進入阿里前,他曾為微軟工作,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4/202342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27

地產潮文:衡量等待周期成本

1 : GS(14)@2018-01-28 18:34:30

星期日剛完成了半馬,在等朋友時,看見一個肥仔,他在起跑時嘗試跟着我的步速,無論有多辛苦他也堅持努力跑,最終順利完賽。他告訴同行友人終於買了樓,他的父母一直反對他買樓,怕樓價太高最終會暴跌,淪為負資產,但他深切體會等待周期的成本太高,所以衡量過首期雜費和供樓開支均可負擔後,決定置業。這位努力完賽的肥仔不但意志堅定,還有長遠的眼光。樓市存在泡沫、將會大跌的言論早在數年前已存在,假如沒有考慮樓市實際供求,就盡信這些言論,不但每年支付最少二三十萬租樓,數年間租樓開支隨時過百萬,足以支付細價樓首期;而且有可能因不斷被加租與搬遷而感到徬徨;長期租樓或會被另一半質疑有否考慮彼此將來,部份成本並非金錢可衡量。有說法指樓市或會伴隨股市爆煲而下跌,根據Yahoo財經的資料顯示,2008年9至12月金融海嘯第二波爆發時,雖然恒指由20999.32點跌至14387.48點,最低見10676.29,最大跌幅近半;但受惠強國同胞支撐香港樓市,差估署的全港私樓售價與租金指數,分別由2008年9月的121.9和118.8;跌至2008年12月的104.8和98.2,累計跌幅約14%和17%。雖然2047地契續期、中國經濟隱憂、鄰近地區潛在戰事、天宮一號殘骸墜落、甚至鄰近地區核電廠風險等負面因素也應該考慮,但假如大家仍選擇留在香港,就應該同時權衡置業供樓開支,能否抵銷這三十年間的租樓成本;亦應該評估樓價下跌所省卻的置業成本,能否勝過等待周期的機會成本。因此大家別小看肥仔,他可能是下一隻潛力股。地產小子
http://propertykids.blogspot.hk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5/202852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