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Jan 15 - 金利來(0533)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1/03-jan-15-0533.html
簡單一看 金利來(0533)在2014年8月公佈的中期業績。
金利來(0533)的交投並不活躍,但公司財政寬裕,手頭淨現金亦充裕,屬穩陣之選。 公司一向貫徹高息政策,被定位成收息、現金牛類別。
■
09 May 13 - 金利來(0533) 全年業績
■
30 Aug 12 - 金利來(0533) 中期業績
■
22 May 12 - 金利來(0533) 全年業績
■
07 Sep 11 - 金利來(0533) 中期業績
■
25 Jun 11 - 金利來(0533) 全年業績
金利來(0533)
金利來(0533)主要在中國及香港從事金利來服裝服飾製造及分銷業務,另亦從事物業投資及發展業務。內地及香港服裝服飾業務為主要的盈利來源。 金利來(0533)創辦人曾憲梓1968年從家鄉梅縣遷到香港,及後創辦金利來的前身「金獅領帶公司」,但銷路不如理想,後來發現「獅」與「輸」諧音,顧客覺得不吉利,於是改名為「金利來」。
金利來(0533)的零售業務主要於內地,銷售點逾 1300間,主要為特許店,其中84間由集團直接經營。集團集中資源於開拓國內業務上,於香港的服裝零售業務已於2010年3月終止,在香港只留下經營團體服裝業務。金利來(0533)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亦有業務,但表現一般。金利來品牌已授出各項特許經營權,包括皮具、內衣及運動服裝等。
金利來(0533)將消費者定位在25-45歲之間,以男士的正裝、都市休閒裝為主。 金利來(0533)2011年起推出金標高檔產品,推出「金標店」,即挑選部份表現良好的零售點,提升其裝修和陳列風格,並提供檔次及價格較高的貨品,以開拓集團高端貨品市場,與金利來店雙線發展。
公司簡介 | 金利來(0533)主要從事金利來服裝服飾分銷及製造業務、皮具及配飾和商標授權業務、物業投資及發展。 |
市值 (港元) | 32.51億元 |
現時股價 (港元) | 3.31元 (2015-01-02 收市價) |
市盈率 (倍) | 7.84倍 |
每股盈利 (港元) | 0.422元 |
市帳率 | 0.95倍 |
每股帳面淨值 (港元) | 3.502元 |

金利來(0533) 中期業績
金利來(0533)8月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7.38億元,按年跌9.8%。 純利2.48億元,按年升9.9%;每股盈利25.28仙;派中期息8仙。
期內整體毛利下跌9%,整體毛利率則因期內投資物業之直接營運支出下跌而微升0.7個百分點至58.7%。
營業額下跌主要由於期內中國大陸及新加坡的服裝服飾銷售業務表現欠佳,其中國內相關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跌約13%,並以售予代理商的批發業務尤為嚴重。 至於其他業務的營業額,包括租金及物業管理費收入、及批授經營權收入皆較去年同期上升。
於2014年6月,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12.06億港元,較2013年年底時減少0.90億港元,集團並未有任何銀行貸款及透支。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於2014年中 金利來(0533) 於國內的終端銷售點約1,170間,其中約100間由集團直接經營。
金利來(0533)於2014年上半年的總營業額為7.38價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0%,主要由於期內中國大陸及新加坡的服裝服飾銷售業務表現欠佳,其中國內相關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跌約13%,並以售予代理商的批發業務尤為嚴重。
中央政府推動的各項節約及反貪措施,嚴重影響高端消費,加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放緩,消費意慾持續疲弱,零售市道明顯轉差,打擊中高端消費品的需求。
集團於2014年第3季開展電子商業業務,以增加銷售渠道及顧客認知度,並可清理過季存貨。 集團預期電子商業業務於本年下半年將有較可觀的增長,並彌補部份批發業務營業額的跌幅。 電子商業業務佔集團國內整體服裝銷售約5%。
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市場
金利來(0533)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市場的服裝服飾業務則錄得約12%的倒退。 此分部的盈利比例佔1%左右。
物業投資及發展
金利來(0533)全年租金及物業管理費收入分別上升約8%和5%。 物業投資及發展普偏佔除稅前盈利3成左右。
集團於2014年6月完成上海長寧區安化路物業的交付手續,並收取補償款餘額,故期內集團已於「其他收益」內確認相關出售分類為待出售的資產收益0.9億港元。
現金流
金利來(0533)股息紀錄良好,過去幾年派息有所增加。
年度 | 每股盈利 (港元) | 每股自由現金流(港元) | 每股派息(港元) |
2008年 | $0.2973 | $0.200 | $0.180 |
2009年 | $0.3046 | $0.423 | $0.180 |
2010年 | $0.4086 | $0.334 | $0.210 |
2011年 | $0.4300 | $0.286 | $0.255 |
2012年 | $0.5114 | $0.295 | $0.270 |
2013年 | $0.4221 | $0.486 | $0.270 |
短評
金利來(0533)的營業額增長在2012年見頂後,服裝服飾業務開始跟隨國內高端消費放緩而倒退,國內的銷售點亦開始下跌。 自從2002年,每年派息逐步上升,今年中期業績派息首現下跌,2014年中期息8仙低於去年同期的9仙。
金利來(0533)上半年營業額下跌10%,若撇除年內投資物業公平價值收益等的其他收益,上半年除稅前溢利下跌22%。 代理商退貨的影響,加上代理商的訂貨缺乏增長動力,拉低集團的銷售額。 集團於去年開展電子商業業務,或有彌補部份批發業務營業額的跌幅,但暫時難存厚望。
中央政府推動各項節約及反貪措施,大幅影響高端消費,加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放緩,消費意慾持續疲弱,零售市道沒有明顯改善,嚴重打擊中高端消費品的需求。 集團各代理商普遍面對存貨高企的困擾,於過去數季積壓的存貨未能按時售出。 金利來(0533)去年持續向國內代理商接收過季退貨,容許退換部份既定政策外的貨品,致非當季庫存上升繼而推高撥備金額。
由於中高端消費品仍然疲弱,服裝服飾銷售業務今明兩年相信表現仍然欠佳。 佔除稅前盈利3成左右的租金及物業管理費收入則保持平穩增長。 由於2014年有0.9億港元「其他收益」入帳,全年盈利可保持去年水平。
由於現價市帳率低於1倍,今明2年預期息率有6.5厘至7.3厘,相信現價下跌空間未必有太多。 同時,由於營業額、盈利和派息的下跌趨勢相信不會在短期內扭轉,股價的反彈力難存厚望。
預期盈利,市盈率
金利來(0533)2013年每股盈利0.4221元,派息0.27元,往績息率8.1厘。
金利來(0533)201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0.2528元,當中其他收益佔除稅前溢利43%。 粗略計算,上半年每股核心盈利0.145元左右。
簡單估計,全年每股核心盈利 下跌10%-15% 至0.28元-0.3元。 現價3.31元計算,核心盈利計算,預期市盈率11.8倍。 加上其他收益,預期全年每股盈利增長2%至0.43元。 加上其他收益,預期市盈率7.7倍。
估計全年派息0.24元,較同期減少一成,預期息率7.3厘。
股價走勢
1年圖:
3年圖:
10年圖: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6年 營業額 | 3.63億元 | 7.98億元 |
2007年 營業額 | 4.92億元 | 10.73億元 |
2008年 營業額 | 7.33億元 | 14.30億元 |
2009年 營業額 | 6.49億元 | 13.96億元 |
2010年 營業額 | 6.67億元 | 14.97億元 |
2011年 營業額 | 8.52億元 | 18.02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8.78億元 | 18.63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8.18億元 | 18.75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7.38億元 | -- |
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6年 盈利 | 0.84億元 | 1.66億元 |
2007年 盈利 | 1.69億元 | 3.25億元 |
2008年 盈利 | 1.82億元 | 2.91億元 |
2009年 盈利 | 1.18億元 | 2.98億元 |
2010年 盈利 | 1.62億元 | 4.01億元 |
2011年 盈利 | 2.03億元 | 4.22億元 |
2012年 盈利 | 2.50億元 | 5.02億元 |
2013年 盈利 | 2.26億元 | 4.15億元 |
2014年 盈利 | 2.48億元 | -- |
每股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6年 | $0.0896 | $0.1773 |
2007年 | $0.1772 | $0.3359 |
2008年 | $0.1855 | $0.2973 |
2009年 | $0.1206 | $0.3046 |
2010年 | $0.1648 | $0.4086 |
2011年 | $0.2067 | $0.4300 |
2012年 | $0.2545 | $0.5114 |
2013年 | $0.2300 | $0.4221 |
2014年 | $0.2528 | -- |
參考:
1. 金利來集團 533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05/LTN201409052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5/LTN2014082511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16/LTN2014041625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4/LTN2014032477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418/LTN2013041820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1/LTN2013032159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4/LTN2012082441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7/LTN2012032786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30/LTN2011083041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420/LTN2011042031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9/LTN2011032956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910/LTN2010091038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910/LTN20100910386_C.pdf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01 Feb 15 - 綠葉製藥(2186)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2/01-feb-15-2186.html
近年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生活水平提升,居民預期壽命延長及健康意識有所加強,而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及生活方式轉趨西化,導致惡性腫瘤、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等國內首三類致命疾病的病發率持續上升,刺激中國醫療保健開支不斷增加,帶動中國醫藥市場迅速增長。
綠葉製藥(2186)2012年從新加坡退市,並於2014年改往香港重新上市。 這個與四環醫藥(0460)在2009年從新加坡退市,而於2010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相似。 這裡有一系列可能的理由,包括香港市場有更高的流動性,以及有更側重中國、對中國大陸企業可能有更好理解的投資者。
綠葉製藥(2186)上市公司前身為「亞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而在2012年鼎暉投資、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新天域資本,進行收購收購了綠葉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的55%股權。 綠葉製藥(2186)2014年發行的大約10億股當中,約3.32億股為舊股,售股股東包括大股東綠葉投資、新天域(New Horizon)、鼎暉、CPE Greenery、花旗私募基金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綠葉製藥(2186)是中國第4大口服糖尿病藥國內廠商、第6大保肝類藥廠商。 綠葉製藥(2186)2014年盈利預測增速約80%,2014年預測市盈率為43倍,2015年預測市盈率為31倍。 目前估值較高,惟盈利增長有支撐,或可以待股價回調時低吸。
綠葉製藥(2186)
綠葉製藥(2186)致力於在中國進行腫瘤科、心血管系統以及消化與代謝三個領域創新藥品的開發、生產、營銷及銷售。 截至2014年6月底,集團擁有29種產品,其中主要的產品有7種,而當中6種享有專利保護並用於治療或預防高發疾病,包括癌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集團的腫瘤科藥品組合包括中國第二大最受歡迎的國產抗癌藥品「力撲素」、中國第三大最受歡迎的腫瘤科化學免疫刺激劑「天地欣」及中國唯一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於癌癥放射治療的敏化劑「希美納」。
綠葉製藥(2186)銷售及營銷活動主要面向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透過向經銷商銷售藥品產生收入,經銷商進而(直接或透過下級經銷商)將藥品轉售給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 綠葉製藥(2186)擁有五個廠房,從事生產活動,其中兩個位於山東省煙臺市,其他三個分別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北京市及四川省瀘州市。上述廠區共設有 30 條生產線。
綠葉製藥(2186)在2014年7月上市,招股價為5.92元。 發售股份中33%為原股東出售,其餘為新股份。
公司簡介 | 綠葉製藥(2186) 主要於中國從事開發、生產、推廣及銷售藥品。 |
目前市值(港元) | 307.86億元 |
現時股價(港元) | 9.27元 (2015-01-30收市價) |
市盈率 | -- 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 港元 |
市帳率 | -- 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 港元 |

綠葉製藥(2186) 中期業績
綠葉製藥(2186)2014年8月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集團上半年度股東應佔溢利為2.81億元,增長116%;毛利率從2013年同期的83.3%上升至83.8%。
上半年度,集團錄得收入15.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9.3%,主要由於主要產品銷售增長所致。其中,來自腫瘤產品的銷售收入為7.01億元,增長29%,主要受「力撲素」、「天地欣」及「希美納」的銷量增長帶動。來自心血管系統產品的銷售收入為4.15億元,增長18.4%,主要由「麥通納」及「血脂康」的銷量增長帶動。來自消化與代謝產品的銷售收入為3.34億元,增長35.2%,主要由「貝希」及「綠汀諾」兩個主要產品的銷量增長帶動。來自其他產品的銷售收入則增長75.3%至9560萬元。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綠葉製藥(2186)致力於腫瘤科、心血管系統以及消化與代謝進行創新藥品的開發、生產、推廣及銷售。 集團的產品組合包括29種產品,核心為七種主要產品,其中六種享有專利保護並用於治療或預防高發疾病,包括癌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集團在研產品包括目標在2020年前上市的22種在研產品,包括17種集團目標在2018年前上市的在研產品 。
集團近期與韓國韓美合作,以綠葉名義於中國開發及生產的治癌藥物,該藥物已處於臨床研究階段。
收購北京嘉林藥業
集團近期以61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嘉林藥業。 嘉林藥業主要開發、生產、推廣及銷售心血管系統及腫瘤藥物產品。 其若幹知名創新產品包括 阿樂( 阿托伐他汀鈣片)可用於降低及治療高膽固醇 )及鹽酸曲美他嗪膠囊(可治療包括心絞痛在內的心血管癥狀)。 目標集團亦擁有龐大的銷售網絡,其產品銷往中國各地。

股權
惠理基金管理(Value Partners Group)於1月15日增持綠葉製藥(2186)2,731萬股或0.82%,最新持股量增至8.1%。 惠理基金是次以每股最高價9元增持綠葉製藥,每股平均價為8.999元,涉及資金約為2.46億。 翻查港交所紀錄,惠理基金對上兩次增持為:於去年12月以每股作價9.015元;於去年10月以每股作價10.093元。
另一方面,當中2名基礎投資者於上市半年後,在1月以9.0元減持至4.62%和4.26%,跌至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 主席劉殿波先生 持有43.96%股權。
▪ 惠理基金 持有8.10%股權。 (2014年10月持有6.03%股權)
▪ CPE Greenery 持有5.92%股權。
▪ CDH Flower Limited 持有4.62%股權。 (2014年中持有5.60%股權)
▪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持有4.26%股權。 (2014年中持有5.92%股權)
短評
綠葉製藥(2186)產品包括腫瘤科、心血管系統以及消化三個領域藥品。 綠葉的產品與嘉林大致同類,還多一類消化與代謝領域。 綠葉已建立全國性銷售及分銷網絡,全國共有50多個銷售辦事處,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市及自治區超過8000 家醫院,嘉林於2013 年改變銷售模式,通過經銷商銷售其產品,通過收購,將可提高市場營銷覆蓋及協同能力,雙方的產品也可構成優勢產品組合。
賣家之一的康恩貝於去年6月中,以3600萬元收購1.1%北京嘉林藥業的股權,綠葉製藥(2186)則在數個月後以6325萬元買入。 雖然往績市盈率計算不高,但是用市帳率計算,10倍以上市帳率的收購價相比康恩貝的5.7倍,明顯高了一大截。
綠葉(2186)長處之一藉著收購來擴大企業的規模,集團上市前似乎已經準備好收購北京嘉林藥業。 由於收購北京嘉林藥業後,公司手頭現金大幅下降,短期內相信不會有另一收購。
目前中國人口老化加速,令中國對藥品需求亦相應上升,藥業股具備長線投資價值。 綠葉(2186)的估值頗高,筆者傾向於認為公司現價已理充分反映了收購後的協同效益。
估值
估值方面,公司2014年預期市盈率43.2倍,2015年預期市盈率31.2倍。 2015年增長受惠於收購北京嘉林藥業。
相比A股同業,例如市值4、5百億人民幣的恆瑞醫藥(滬:600276)預期市盈率39倍、天力士(滬:600535)預期市盈率34倍,綠葉製藥(2186)現價表面預期市盈率24.7倍,全面攤薄 預期市盈率43.2倍,估值是眾多醫藥股中最高之一。
▪ 恆瑞醫藥(滬:600276): 市值612億元人民幣,預期市盈率39倍。
▪ 天力士(滬:600535): 市值457億元人民幣,預期市盈率34倍。
▪ 四環醫藥(0460): 市值519億港元,中期純利8.30億元人民幣,市盈率31.2倍,預期
市盈率24倍。
▪ 石藥集團(1093): 市值387億港元,中期純利6.01億港元,市盈率37.4倍,預期
市盈率33倍。
▪ 中生製藥(1177): 市值384億港元,中期純利6.32億港元,市盈率37.0倍,預期
市盈率28倍。
▪
綠葉製藥(2186): 市值308億港元,中期純利2.81億元人民幣,預期
市盈率43倍。
使用2014年預期市盈率,相比預期市盈率24至28倍的四環醫藥(0460)和中生製藥(1177),或者33倍的石藥集團(1093),預期市盈率43倍的綠葉製藥(2186)非常貴。
使用2015年預期市盈率,相比預期市盈率20至24倍的四環醫藥(0460)和中生製藥(1177),或者27倍的石藥集團(1093),預期市盈率31倍的綠葉製藥(2186)仍然偏貴。
■
07 Jan 15 - 中生製藥(1177) 中期業績
■
11 Jan 15 - 四環醫藥(0460) 中期業績
預期盈利,市盈率
綠葉製藥(2186) 2014年上半年純利2.8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16.1%;每股盈利58.08分。
簡單估計,集團全年每股盈利增長83%至5.7億元人民幣或7.13億港元。 發行股份加權平均數計算,每股盈利0.3元人民幣或0.375港元。 現價9.27元,表面上2014年預期市盈率24.7倍。
全面攤薄計算,每股盈利0.17元人民幣或0.215港元。集團市值307.86億港元,現價9.27元,(全面攤薄)2014年預期市盈率43.2倍。
市場現時估計,收購北京嘉林藥業後,2015年盈利增長38%至7.9億元人民幣或9.8億港元。 現價2015年預期市盈率31.4倍。
股價走勢
1年圖: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營業額 | -- | -- |
2011年 營業額 | -- | 17.74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 | 21.36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11.97億元 | 25.15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15.47億元 | -- |
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盈利 | -- | -- |
2011年 盈利 | -- | 1.56億元 |
2012年 盈利 | -- | 1.69億元 |
2013年 盈利 | 1.30億元 | 3.11億元 |
2014年 盈利 | 2.81億元 | -- |
每股盈利(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 -- | -- |
2011年 | -- | -- |
2012年 | -- | -- |
2013年 | $0.2640 | -- |
2014年 | $0.5808 | -- |
參考:
1. 綠葉製藥 2186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9/LTN2014092934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2/LTN201408220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709/LTN20140709082_C.HTM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709/LTN2014070907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626/LTN20140626018_C.pdf
http://ceeiburgos.es/sites/default/files/ficheros-publicados/luyeprofile.pdf
2. 綠葉製藥成本降幅不合理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5/columnist/en59_en59.htm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29 Jan 15 - 美國加息周期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1/29-jan-15.html
去年10月,聯儲局發表聲明後,利率期貨顯示2015年10月加息的機會率聲明發表前的由66%上升至76%。 近日,利率期貨顯示,10月開始加息的機會率由議息前的65%升至66%。 機會率升升跌跌、升升跌跌,難怪聯儲局多次叫大家對利率正常化保持「耐性」、「耐性」、「耐性」、「耐性」。 其實好多人都不想加息,遲 d 都無所謂,慢慢來,真的不用急。 聯儲局對經濟提升了經濟表現的評估,前景會否過於樂觀,反而成為市場焦點,市場可能想聯儲局保持「耐性」,不要太心急。
話說兩頭,加息漸近,香港樓市瘋潮應該快尾聲吧!
美國聯儲局 2015年首次貨幣政策會議
美國聯儲局今年首次會議聲明波瀾不驚,對經濟前景仍然樂觀,又重申對加息保持「耐性」,但首次提及將海外央行行動納入考慮範圍,為未來幾個月就是否延期加息展開激烈辯論,埋下伏筆。
在市場最關心的加息問題上,聯儲局重申12月的立場,即對加息保持耐心,主席耶倫曾解釋,這「耐心」的措辭代表不太可能在未來兩次會議決定加息,因此分析繼續認為,聯儲局最早加息時間仍是今年6月。
通脹放緩可能是美國的一個挑戰。 2014年的10月和11月,通脹率分別為1.7%及1.3%,而2014年12月的通脹率放緩至0.8%。 在世界其他地區經濟增長放緩,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美國在2015年可能面臨零通脹,為拖延加息爭取時間。
去年12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前瞻指引部份刪咗「相當長一段時間」一句,並將用詞改為「耐心」。
美國上一次加息週期是在2004年6月開始,直至2006年6月結束,期內累計加息4.25厘,聯邦基金利率升至5.25厘。 2004年格林斯潘時代,美國聯儲局都也做過相似的言論。
▪ 2004年1月28日FOMC 刪除「相當長一段時間」一句,並將用詞改為「耐心」;
▪ 2004年3月16日繼續維持基準利率1厘,重複「耐心」等調控措施停止;
▪ 2004年5月4日維持1厘,但刪咗「耐心」用詞,改為「可預計停止調控措施」;
▪ 2004年6月30日正式加息0.25厘至1.25厘。
市場認為今年最快6月才會開始加息,而由於「正式」將「海外央行行動」納入了考慮範圍,估計往後才開始加息的機會頗大。
■
07 Jul 14 - 美國10月結束QE3
■
16 Mar 14 - 美國退市時間表
■
01 Jul 13 - 聯儲局退市三部曲
議息會議
自去年12月以來,期貨市場對6月份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期,已從0.215厘降至0.165厘,意味投資者認為今年中加息的可能性降低。 由於美國通脹率仍低於聯儲局的2%目標水平,並可能因油價跌進一步下降,故市場普遍認為耶倫在通脹率過低時不可能加息。不過部分聯儲局官員認為,油價下跌短期內能刺激消費,加上失業率上月跌至5.6%,與局方訂立的加息指標5.2%至5.5%相距不遠,可為逐步加息創造條件。
今次聲明的另一個亮點是,聯儲局表示在決定加息時間時,會考慮國際形勢發展,這也是其自2013年1月以來,首度提及全球市場。事實上,去年底迄今,包括中國、日本、瑞士、丹麥、加拿大及歐元區等眾多央行競相減息或放水,而就在昨日早上,新加坡金管局放寬貨幣政策,以期提升對其他亞洲經濟體的競爭力。
美國聯儲局2015年議息時間,分別是1月、3月、4月、6月、7月、9月、10月和12月。
議息時間 | 措辭, 備註 |
2014年10月27-28日 | 結束買債, 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0%至0.25%, 一段長時間內維持低息 |
2014年12月16-11日 | 加息保持耐性(patient), 經濟溫和增長, 一段長時間內維持低息 |
2015年1月27-28日 | 加息保持耐性, 經濟穩健增長, 將海外央行行動納入考慮範圍 |
2015年3月17-18日 | -- |
2015年4月28-29日 | -- |
2015年6月16-17日 | 最快6月才會開始加息 |
2015年7月28-29日 | -- |
2015年9月16-17日 | -- |
2015年10月27-29日 | -- |
2015年12月15-16日 | 估計加息至1.125厘 (2014年12月預測) |
量化寬鬆(QE)
歐洲 QE
歐洲央行(ECB)於2015年1月22日宣布總金額達1.14兆歐元的購債計劃,自2015年3月開始,每月收購600億歐元資產,購買的資產包括各成員國公債、資產擔保證券(ABS)及擔保債券(Covered Bond),購買期間持續至2016年9月。
日本 QE
2013年日本安倍內閣推動積極的刺激經濟政策,擴大QE規模,日本央行並宣佈將採行無限期的量化寬鬆政策,每月收購逾七兆日圓長期公債,並收購民間資產,2014年10月再加碼,每年購入資產規模從60~70兆日圓擴大至80兆。
|
參考:
1. 儲局聲明為加息時間 做足兩手準備
http://invest.hket.com/article/531864
2. 大棋局:美國加息有路捉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1221/18976036
3. 加息歎慢板 樓市續升溫 儲局稱「保持耐性」 市場料明下半年始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19/news/ec_gma1h.htm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04 Feb 15 - 韋恩 2015年十大驚奇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2/04-feb-15-2015.html
韋恩(Byron Wien)的「十大驚奇」通常「貼不中」,這是正常的。 如果想法太正常,跟隨主流觀點就沒有意義了! 筆者不太喜歡今年的「十大驚奇」,因為大多是根據去年年底發生的事情而想像的,想法反而未夠「奇」。 反而 ... ... 例如,的士在公路行駛中撞到飛行中的飛機,或者解款車跌五千萬元落馬路解款員都話唔知,就似樣一些!
韋恩 2014年十大驚奇回顧
黑石集團旗下顧問機構主席韋恩(Byron Wien)2014年初發表「十大驚奇」,「貼中」歐元與日圓匯價「插水」,以及美國經濟強勁復甦,惟有關美國及新興股市的兩項預測僅部分言中,其餘更全部落空,若以十分為滿分,去年韋恩只得三分,與前年相若。
韋恩去年曾揚言標指年初時會出現約10%調整,惟到九月中才反覆挫9.83%,隨後儘管如他所言拗腰反彈,而且叠創新高,標指全年漲13%,不及韋恩年初揚言大漲20%。
韋恩去年年初時看淡中國更可說大錯特錯,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確實較往年緩慢,惟遠遠未跌至韋恩預期的6%,他揚言中國股市表現不濟更與現實南轅北轍,在滬港通及人民銀行上月底突然減息雙重刺激下,截至上周五為止,今年滬綜指累漲49.23%。
另外,韋恩去年預言紐約期油每桶突破110美元,然而紐油六月漲至107.73美元後已無以為繼,之後更不停「插水」,每桶54.7美元,較韋恩的目標價低50.2%。
■
08 Jan 14 - 韋恩 2014年十大驚奇
■
07 Jan 13 - 韋恩 2013年十大驚奇
■
07 Jan 12 - 韋恩 2012年十大驚奇
■
05 Jan 11 - 韋恩 2011年十大驚奇
■
05 May 10 - 韋恩的10大驚奇 (2010年)
韋恩發表「十大驚奇」的習慣源於1986年任職大摩首席美國投資策略師之時,就國際政經大事作出預測;其後28年無間斷地每年公佈,但近年已被指預言欠準。 上年底有數手據顯示,近十年來他的命中率僅為約25%,即10項中僅中約兩、三項。
韋恩一月發表了最新年度預測,這位現年已81歲的前大摩高級策略師,今年已是連續第30年發表「十大驚奇」預測。 他認為,就算受到經濟成長趨緩、電腦駭客癱瘓大銀行等事件幹擾,美國股市仍會延續先前的強勁態勢、連續第4年走強。Wien 還大膽預測,油價續跌將讓俄羅斯陷入更為艱難的處境,成為逼迫普京辭職的導火線。
Wien預估,標準普爾500指數會在2015年續漲15%、連續第2年擊敗全球股市,主要是由房市、資本資出以及企業獲利表現良好帶動,而歐洲、日本經濟則會跌落衰退深淵。
韋恩2015年十大驚奇
1. 聯儲局將在年中前加息,美國債息全年將基本上持平
聯儲局將早要今年中之前便調升短期利率,因見到美國就業數據改善及美國經濟成長率強勁。 然而 Wien 警告,聯儲局的升息時間點將證明是有缺陷的,因為美國經濟成長動力已開始消退,短期經濟成長減緩甚至已經開始;而聯儲局的貨幣寬鬆措施結束及升息,將導致美國股市修正提前到來。
2. 網絡恐怖主義蔓延,電腦黑客將入侵一家大型銀行的個人和企業賬戶,儲局甚至會勒令該機構停業5天
Wien預期, 駭客會在今年大顯身手、入侵銀行的個人與企業帳戶,而聯儲局會要求這些機構暫停交易五天以便核對帳目。 他警告,駭客的技術將比企業的網路安全系統更為高段,而各大政府部門與機構會全面動員對抗駭客肆虐的問題。
3. 美股將連續第四年上升,標普500指數將升15%,續跑贏全球
美股去年 (2014年) 的強勁漲勢將持續至今年,因為美國經濟將在房市及資本支出與企業獲利樂觀的推動下繼續成長,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 500 指數預期將在今年內勁揚 15%,表現超越全球其他主要工業化國家的股市。
4. 歐洲央行最終會大手推量寬,但歐洲經濟仍然重陷嚴重衰退
歐洲央行在2015年將擴大資產負債表,大量買入主權債券和公司債券。 儘管如此,歐元區仍陷入嚴峻衰退。
5. 日股會對進一步寬鬆刺激感麻木,股市今年只會持平,日本亦會陷衰退
儘管日本推出進一步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暫停上調消費稅計劃。日經全年未能實現上漲,以美元計價則下跌。
6. 中國經濟增長難以保7,甚至要改為保5,為免硬著陸可能會推更多財政和貨幣刺激
要達到 5% GDP增幅以免經濟「硬著陸」,中國需要推出更多財政及貨幣刺激措施。他預料北京還將承認中國經濟必須加強重新平衡,不再由以信貸為基礎來投資國營企業及基礎建設所帶動,而轉向消費導向經濟。
7. 油價下跌終影響到了伊朗,或促使該國在核談判中趨軟化。
油價暴跌最終影響到伊朗,伊朗依賴石油銷售抵消制裁的影響。 油價意外暴跌導致伊朗經濟增長乏力,最終迫使伊朗在核項目上妥協,全球股市受此影響短暫上漲。
8. 倫敦布倫特期油上半年會跌至40美元,低油價將對俄羅斯產生重大影響,總統普京支持度大跌,或被迫於年底辭職。油價下半年會回升至高於70美元。
油價今年上半預料將維持低落,但下半年將反彈回每桶 70 美元以上水準,因為新興市場國家的原油需求將繼續增加。 Wien 還大膽預測,油價續跌將讓俄羅斯陷入更為艱難的處境,成為逼迫普京(Vladimir Putin)辭職的導火線。
9. 垃圾債和國債息差今年會減半,垃圾債成為表現最好的債券。
Wien 看好去年底因油價大跌而崩潰的高收益債券市場,今年將提供絕佳進場機會。他預期由於美國經濟持續成長、見不到衰退跡象,高收益債與美國公債間的殖利率差將腰斬,使得高收益債券將成為今年表現最佳的資產種類之一。
10. 共和黨會「搞局」,通過一系列與現時方向相反的法例。甚至移民政策也會出現部分變化,決心改善與西班牙裔美國人的關係,務求於2016年送傑布·布殊(Jeb Bush)入主白宮。
參考:
1. Byron Wien Announces The Ten Surprises for 2015
http://ir.blackstone.com/news-and-views/Press-Release-Details/2015/Byron-Wien-Announces-Predictions-for-Ten-Surprises-for-2015/default.aspx
2. 韋恩十大預言錯7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41229/00202_007.html
3. Byron Wien's 10 Surprises for 2015
http://www.thestreet.com/story/13000017/3/byron-wiens-10-surprises-for-2015-and-4-more-predictions-that-could-happen.html
4. 【十大驚奇】韋恩料普京年底請辭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50106/53306851
5. 黑石今年意外大預測:Fed 4月就升息 中國GDP僅5%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50107/kkgja0skmu7s4.shtml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11 Feb 15 - 新意網 (8008)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2/11-feb-15-8008.html
新意網(8008)於近日公佈了截至2014年12月底之中期業績。
正如筆者去年5月指出,新意網(8008)為了建設將軍澳數據中心,現金需求上升,利息收入下跌是正常的。 另外,由於營運開支增加21%,高於收入增長的7.7%,股東應佔溢利較去年同期上升9.9%,溢利增速相比往年有輕微減慢的跡象。
集團解釋營運開支大增主要由於集團擴充營運規模,以提升服務質素及加強銷售推廣。
集團於將軍澳全新旗艦高端數據中心的建築工程進展順利,預計於 2017 年落成。 集團於沙田的數據中心進行擴充,以確保可於短期至中期內,擴大營運容量,以應付市場對數據中心服務的需求。
■
21 May 14 - 新意網 (8008) 第3季業績
■
26 Apr 13 - 新意網 (8008) 中期業績
■
21 Oct 12 - 新意網 (8008) 全年業績
■
12 Mar 12 - 新意網 (8008) 中期業績
■
02 Oct 11 - 新意網 (8008) 全年業績
■
12 Feb 11 - 新意網 (8008) 中期業績
新意網(8008)
新意網集團(8008)是新鴻基地產旗下從事科技基建及電子商貿的旗艦機構。新意網提供全面發展互聯網業務的科技及服務,建設寬頻網路,及全面的互聯網軟體系統和工具,提供商業對商業,客戶對客戶的平臺和廣泛的商業對商業的應用。 新意網於2000年3月從控權公司新地(0016)分拆上市。
新意網(SuneVision)可以看作為收租股,2004年開始派息,金額一直穩步上揚,即使在盈利倒退的2007年,派息依然無減。新意網的核心業務本身非常穩定,主要業務為互聯網服務中心及資訊科技設施,它提供的是數據中心服務,為大企業儲存數據。大企業業績如何波動,各項業務數據還是需要數據中心來儲存,這是必要服務。而本港能提供穩定數據儲存服務的公司並不多。早年因為供應太多,租用率一直偏低,一番汰弱留強後,租用率逐步回升。
地政總署2013年10月公布,將軍澳第85區環保大道的高端數據中心用地,由新意網集團(8008)旗下康高發展以4.28億元獲批,批租期50年。 將軍澳市地段第122號的地盤面積約10300平方米,指定作高端數據中心用途,最低及最高樓面面積分別為2.64萬及4.4萬平方米。
新意網(8008)已發行股本23.2億股,其中17.2億股或74%由大股東新鴻基地產(0016) 持有。 新鴻基地產(0016) 另持有17.2億股可換股優先股,總發行股數合計是40.6億股。
公司簡介 | 新意網(8008)提供數據中心、設施管理、網上應用及增值服務,系統之安裝及保養服務及持有物業。 |
目前市值(港元) | 59.45億元 |
現時股價 | 2.56元 (2015-02-11 收市價) |
市盈率 | 17.66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0.131元 |
市帳率 | 1.75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1.467元 |

新意網(8008)中期業績
新意網(08008)2月3日公布2014年止上半財年業績,收益錄得4.48億元,按年增加7.7%。 純利增長9.9%至2.45億元,每股盈利6.07仙。不派中期息。
期內毛利增至 2.989 億港元,毛利率保持穩定,為 66.7%。 營運開支增至 2,290 萬港元,主要由於集團擴充營運規模,以提升服務質素及加強銷售推廣。
集團持有現金及有息證券總值約 9.771 億港元。
預期市盈率,股息
新意網(8008)現價2.56元計算,往績市盈率17.7倍,息率4.5厘。
新意網(8008)上半年每股盈利按年上升9.9%至0.0607元。 簡單估計,新意網(8008)2014-15年度股東應佔溢利下跌10%至每股盈利0.129元。 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的影響,每股基礎盈利上升10%至0.126元。
由於新意網(8008) 建設將軍澳數據中心的現金需求,股息應該與去年的0.1146元差不多。
現價2.56元計算,預期市盈率19.8倍,預期息率4.4厘至4.7塵。
股價走勢
1年圖:
3年圖: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6-07年 營業額 | 1.56億元 | 3.23億元 (增長16.9%) |
2007-08年 營業額 | 1.89億元 | 4.06億元 (增長28.8%) |
2008-09年 營業額 | 2.62億元 | 5.22億元 (增長28.5%) |
2009-10年 營業額 | 2.70億元 | 5.44億元 (增長4.2%) |
2010-11年 營業額 | 3.01億元 | 6.31億元 (增長15.9%) |
2011-12年 營業額 | 3.48億元 | 7.06億元 (增長11.9%) |
2012-13年 營業額 | 3.70億元 | 7.65億元 (增長8.3%) |
2013-14年 營業額 | 4.16億元 | 6.28億元 (增長7.7%) |
2014-15年 營業額 | 4.48億元 | -- |
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6-07年 盈利 | 0.74億元 | 2.04億元 |
2007-08年 盈利 | 0.68億元 | 2.62億元 |
2008-09年 盈利 | 0.74億元 | 1.83億元 |
2009-10年 盈利 | 1.74億元 | 3.60億元 |
2010-11年 盈利 | 1.29億元 | 4.05億元 (增長17.7%) |
2011-12年 盈利 | 1.53億元 | 4.50億元 (增長11.0%) |
2012-13年 盈利 | 1.84億元 | 5.30億元 (增長17.9%) |
2013-14年 盈利 | 2.23億元 | 5.86億元 (增長10.4%) |
2014-15年 盈利 | 2.45億元 | -- |
每股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6-07年 | $0.0364 | $0.05525 |
2007-08年 | $0.0337 | $0.0644 |
2008-09年 | $0.0364 | $0.0450 |
2009-10年 | $0.0857 | $0.08865
$0.0582 (基礎溢利) |
2010-11年 | $0.0317 | $0.0998
$0.0662 (基礎溢利) |
2011-12年 | $0.0378 | $0.1112
$0.0818 (基礎溢利) |
2012-13年 | $0.0454 | $0.1312
$0.1007 (基礎溢利) |
2013-14年 | $0.0552 | $0.1448
$0.1146 (基礎溢利) |
2014-15年 | $0.0607 | -- |
參考:
1. 新意網 8008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5/0203/GLN201502031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4/0926/GLN2014092603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4/0911/GLN2014091102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5/0203/GLN201502031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4/0507/GLN2014050706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4/0206/GLN2014020606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3/1107/GLN201311070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3/0927/GLN2013092705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3/0910/GLN2013091004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3/0205/GLN2013020506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2/1107/GLN2012110702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2/0911/GLN2012091101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2/0504/GLN2012050412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2/0207/GLN201202070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10912/GLN201109120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10211/GLN2011021103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00928/GLN2010092805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100909/GLN20100909012_C.pdf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23 Feb 15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2/23-feb-15-0435.html
恭喜發財! 祝大家羊年事事如意、大吉大利!
新一年,不如玩一個似簡單,沒有獎品的猜謎遊戲,答案會稍後在此文的留言揭曉。
(1) 陽光房地產(0435)的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一期每平方呎平均租金為45.6元,紅磡單幢樓俊暉華庭為13.2元。 陽光房地產(0435)的上水中心購物商場每平方呎平均租金約為
▪ (a) 37元
▪ (b) 47元
▪ (c) 67元
▪ (d) 107元
(2) 以最新一期業績為準,零售物業方面,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0823)、陽光房地產信託(0435)、置富產業信託(0778)物業的平均每月租金(每平方呎港元)的高至低次序為
▪ (a) 陽光(0435) > 領匯(0823) > 置富(0778)
▪ (b) 置富(0778) > 陽光(0435) > 領匯(0823)
▪ (c) 陽光(0435) > 置富(0778) > 領匯(0823)
▪ (d) 領匯(0823) > 陽光(0435) > 置富(0778)
本地上市高息股選擇多,包括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高息藍籌及國企、個別板塊如電訊股、公用股。 上述各項高息股選擇,每項亦有其利弊。若投資者要賺息賺價,亦宜留意個股本身的增長動力、派息政策及風險因素等。 要穩陣地收息及賺價,可考慮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如置富產業信託(00778)及陽光房地產信託基金(00435)。兩股2014年上升3成,現價預測息率仍達5厘以上。
但要註意,當長債息率上升,市場對REITs等防守高息股份會提高回報的要求。 其時,環球投資者的風險胃納進一步上升,資金會傾向由防守性的股份,換馬至業務周期性或盈利增長動力較佳的股份,REITs將會跑輸大市。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現時香港共有多隻REITS上市,分別是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405)、陽光房產(0435)、置富產業信託(0778)、泓富產業信託(0808)、開元產業信託(1275)、春泉產業信託(1426)、富豪產業信託(1881)、冠君產業(2778)、匯賢產業信託(87001)及領匯(0823)。
在上述REITS中,不少都是由上市公司背景,或就是由上市公司分拆出來。例如由長實(0001)旗下的置富產業信託、泓富產業信託及匯賢產業信託;越秀(0123)旗下越秀房產信託基金;恆基(0012)旗下陽光房產(0435);富豪國際(0078)旗下富豪產業信託(1881);鷹君(0041)旗下冠君產業(2778)。
# | 企業 | 股價 | 市值 | 2014年 收益率 | 2015年 收益率 (E) |
1 | 越秀房產信託(0405) | 4.24元 | 118億元 | 6.96% | 7.3% (E) |
2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 3.92元 | 64億元 | 5.10% | 5.6% (E) |
3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 8.69元 | 163億元 | 4.80% | 5.3% (E) |
4 | 泓富產業信託(0808) | 2.92元 | 42億元 | 5.6% (E) | 6.0% (E) |
5 | 領匯(0823) | 49.45元 | 1,133億元 | 3.35% | 3.6% (E) |
6 | 富豪產業信託(1881) | 2.24元 | 73億元 | 7.4% (E) | -- |
7 | 冠君產業信託(2778) | 3.79元 | 218億元 | 5.7% (E) | -- |
# | 企業 | 營運業務 | 特點,資料 |
1 | 越秀房產信託(0405) | 寫字樓 + 商場 | 廣州6項物業,寫字樓佔收入4成,批發及購物中心佔3成
可出租面積475萬平方呎
酒店收入低於預期,收入補貼限期2016年 |
2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 寫字樓 + 購物商場 | 非核心區物業,寫字樓及商場各佔收入一半
可出租面積129萬平方呎
車位844個 |
3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 購物商場 | 18間購物商場
可出租面積311萬平方呎
車位2,756個 |
4 | 泓富產業信託(0808) | 寫字樓 + 工商 | 寫字樓佔收入6成,工商綜合物業佔收入4成
可出租面積135萬平方呎 |
5 | 領匯(0823) | 150間購物商場 | 藍籌股,150間購物商場
可出租面積1,100萬平方呎
車位78,000個 |
6 | 富豪產業信託(1881) | 酒店 | 8間酒店 |
7 | 冠君產業信託(2778) | 甲級商用物業 | 花旗銀行廣場,朗豪坊,收入集中
可出租面積230萬平方呎 |
以股息收益率而言,如果不包括藍籌的領匯(0823),置富產業(0778)在以上六隻股票中最低,但是其過去數年的營業額增長理想,近年透過收購及翻新商場,提升租金回報率,可說是穩陣之選。 置富產業(0778)與泓富產業(0808)同樣是與長實(0001)有一定關系。不同是,置富以商場為主,而泓富則以商業物業組合,包括寫字樓、商用物業、工商綜合物業等為主。 泓富(0808)的物業組合包括三個於觀塘區物業,受惠於政府致力發展東九龍的政策。
REITs 股價去年已經上升了不少,吸引力下降了,但是由於香港的 REITs 2014年度派息平均上升了1成至1成半,息率仍高。 另外,REITs 的資金需求不大,只需要用部分資本作資產增值,REITs的派息比率佔可供分派收入的90%,業務穩健程度高,派息穩定,在市場面對低息的環境下,仍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而選擇 REITs 時,除考慮派息外,還要註意其資產的租金回報和出租率及負債等。 以冠君產業信託(2778)為例,收入集中,易受經濟波動影響。 受經濟放緩影響,冠君旗下位於中環的花旗銀行廣場或會受遷出中環,移至租金較低的港島東或九龍東區所影響,須下調租金,因而影響回報。
自由行放緩,富豪產業信託(1881)旗下酒店房間入住率及租金收入下跌的風險較高,相比同業的折讓相信仍會高企。 大股東2012年提出強制性全購要約,以每基金單位1元提出全購,較當時價格大幅折讓近五成,消息拖累富豪信託復牌後單日曾急瀉12%。
越秀房產(405)蛇吞象,2012年收購越秀地產(123)購入旗下廣州國際金融中心(IFC)。 現時負債升至48%,酒店收入低於預期,收入補貼限期2016年,往後分派利息不明朗。
公司簡介 | 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 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主要投資於寫字樓、零售及其他商用物業、工業物業、酒店及服務式住宅。 |
目前市值(港元) | 64.01億元 |
現時股價(港元) | 3.92元 (2015-02-23收市價) |
市盈率 | 5.16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0.760港元 |
市帳率 | 0.56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7.063港元 |

陽光房地產信託(0435) 中期業績
陽光房產信託(0435) 2月公布截止去年底中期業績,可分派收入升7%至1.79億,每基金單位中期分派10.5仙,按年升9.4%,因董事會主要考慮到期內建議物業收購(並無進行)所產生的830萬元交易成本後,決議提高派發比率。
期內營業額升10.2%至3.71億元,經營溢利升40.7%至9.41億,除稅後及未計與基金單位持有人交易之溢利升48.1%至8.55億元。
於去年12月31日,陽光房地產基金物業組合的整體租用率為98.1%,相對6月30日錄得的98.6%溫和下跌。
陽光房產信託(0435)
陽光房產信託(0435)於2006年上市,持有19項分別原本由恒基地產、恒基發展及兆基財經的寫字樓及商場,旗下共持有12個寫字樓及7個商場,主攻非核心區物業,分布在非核心地區及新市鎮。
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原來為主要投資於寫字樓、商場及其他商業物業的REIT(房地產信託基金)。 公司2月宣布,建議擴大其投資範圍至可投資於工業物業、酒店及服務式住宅。 公司表示,修改投資範圍可令在物業投資方面更具靈活性並提高基金單位持有人的資產回報,管理人根據現行市況認為工業物業、酒店及服務式住宅具有良好投資潛力。
陽光的租約介乎2至3年,因此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租約到期,報告期間取得穩健的20.1%續租租金增長,去年6月底為21.7%。
於2014年12月31日,陽光房地產基金物業組合的整體租用率為98.1%,而6月30日為98.6%。
▪ 寫字樓物業組合的現行租金持續上升,於2014年12月31日錄得4.7%增長至每平方呎港幣28.8元。
▪ 零售物業組合在續租租金增長取得23.7%的支持下,現行租金於2014年12月31日上升2.9%至每平方呎港幣63.4元。
寫字樓物業
陽光房產信託(0435)持有寫字樓物業共12項,包括一個甲級寫字樓(灣仔皇後大道東248號,陽光中心)及十一個乙級寫字樓。 陽光中心年度收入佔集團寫字樓凈收入5成左右。
寫字樓物業組合於2014年6月30日的租用率為98.7%,平均租金為每平方呎港幣27.5元,按年上升9.1%。 於2014年12月31日,租用率為97.8%,平均租金為每平方呎港幣28.8元。
2014年12月止中期,寫字樓物業的營業額上升10.1%至1.76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0.6%至1.17億元。 其中,租金收入上升10.4%至1.45億元,停車場收入上升1.3%至181萬元,租金相關收入上升9.6%至3014萬元。
零售物業
陽光房產信託(0435)持有零售物業共7項,包括上水中心購物商場、新都城一期物業。 其2項物業收入淨額佔零售物業收入8成半左右。 零售物業方面,必需品消費繼續支持上水中心購物商場的表現,體現於報告期間錄得亮麗的31.7%續租租金增長,平均租金由去年6月中的102.9元上升至年底的107.3元。 新都城一期物業的翻新工程正在進行,該物業錄得13.5%續租租金增長。
寫字樓物業組合於2014年6月30日的租用率為98.2%,平均租金為每平方呎港幣61.6元,按年上升9.6%。 於2014年12月31日,租用率為98.9%,平均租金為每平方呎港幣63.4元。
2014年12月止中期,零售物業營業額上升10.3%至1.94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0.4%至1.27億元。 其中,租金收入上升9.7%至1.51億元,停車場收入上升15.9%至1457萬元,租金相關收入上升10.9%至2838萬元;
友邦九龍金融中心: 不獲通過

恒基地產(00012)2014年6月建議出以19.6億元向旗下陽光房地產(00435)出售位於太子道東712號的友邦九龍金融中心。 建議交易於2014年8月舉行之基金單位持有人特別大會上不獲獨立基金單位持有人通過及並無進行。
恒地以每基金單位3.9元,認購陽光逾2.01億個基金單位,共涉資逾7.8億元,認購價當時股價高二成。 恒地出售物業錄得溢利6.13億元。
物業位於新蒲崗太子道西,於2009年落成,樓高26層,1至3樓為停車場,提供69個私家車位。5至28樓為寫字樓,每層面積約1.18萬平方呎,全廈總樓面約21.6萬平方呎。 每層樓面最多可分間4單位,而租客多為全層用家,而最大的用家當然為友邦保險,該集團於2010年起,租用物業合共11層樓面,涉及逾10萬平方呎,並獲該廈命名權,由國際商貿中心易名為友邦九龍金融中心。
基於出售價值19.6億元,截至2015年6月底止,保證物業收入淨額5034萬元,而之後至2018年6月底,每一年度的保證物業收入淨額為7350萬元,基於作價為19.6億元,保證物業收入淨額相當於年度化物業收入淨額收益率3.75%。
財務管理
資金方面,陽光2014年12月負債比率23.3%,低於去年6月30日的24.3%,亦距離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的45%上限還有很大的借貸空間。
陽光房地產基金之77%的貸款已對沖為固定利率,足以抵受利率於中短期內波動的影響。
回購
陽光房託(0435)於2014年11月曾經回購了1百萬股,平均回購價大約為3.4元。
短評
在本港上市的眾多REIT(房地產信託基金)之中,陽光房地產基金(00435)算是較多元化的一員,物業組合中除購物商場外,也有甲、乙級商廈,樓齡由13至30年不等。 陽光房地產基金(00435)主攻非核心區物業及新市鎮,旗下共持有12個寫字樓及7個商場,可出租面積共129萬平方呎。 陽光房地產(435)旗下上水中心購物商場人流30%是內地旅客,可能受收緊自由行政策影響。 但是,由於資產地點遍佈港九新界,並以乙級寫字樓為主,藉翻新提升租值的潛力較大。 屋苑商場以中型為主,與置富(778)相近,商戶多為超市及食肆,涉及民生所需,防守性較高。
截至去年12月底的6個月,物業收入淨額按年增9.6%。 陽光的租約介乎2至3年,因此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租約到期。 報告期間取得穩健的20.1%續租租金增長,去年6月底為21.7%。
全球央行鬥減息,資金泊向高息股的情況仍在持續。 這邊廂美國結束長量化寬鬆(QE)政策,外界預期2015年年中開始重新加息。 但另一邊廂,澳洲央行2月突然減息0.25厘至2.25厘,此前又有瑞士法郎與歐元脫鈎,歐央行宣布由去年11月開始買債放水,接手美國的救市政策。
鑒於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改善,華爾街債券交易員和美國基金經理原本預計國債收益率將走高。 但是,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2013年年底的3.0%下跌至2014年年底的2.2%。 國債息率的走勢如何,或可以繼續參照分析師的估計。 ◔◡◔
估值
估值比較,領匯房產基金(0823)現價收益率為3.3厘,另外本質與房地產信託基金相似的新意網(8008)收益率為4.4厘,電訊股的香港電訊(6823)收益率為4.3厘。 陽光房產信託(0435)往績息率5.16厘,2014-15年度預期息率為5.6厘。
簡單而言,房產信託的估值與美國國債息率的預期成反比。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早前曾跌穿1.7厘水平,近日在希臘政治風險下降後回升至2.0厘水平。 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方面,如果假設4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5.4元; 如果假設4.5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4.8元; 如果假設5.0厘為公平息率,估值為4.4元; 如果假設5.5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4.0元。
大和升陽光房產(00435) 目標價至4.6元 評級「買入」
大和表示,陽光房產(00435)2015年上半年業績沒有驚喜,每單位可分派利潤同比升9.4%至0.105元,符合該行全年的預測0.218元。 該行認為,其寫字樓及零售物業的加租幅度維持於20%以上屬好事,而且相當一部分規模較小的資產都出現提高租金增長前景,預示著每單位可分派利潤於中長期有良好的增長前景。
該行維持陽光房產「買入」評級,目標價由4.3元上調至4.6元。
財通國際: 給予陽光房地產基金持有評級
預計2015 年6 月止年度,集團租金收入增長略高於2014 年年度,主要是乙級寫字樓增長仍高,新市鎮零售租金增長將提高。 預測2015 年年度集團收入增9.4%,分派總額增9.7%至356百萬,或每基金單位分派0.217港元。
預計美國國債十年期平均收益率為2.00%,加上3.0 個百分點作為集團公平息率,陽光2015 年公平息率為5.0%,因此公平估值為4.35 元,評級「持有」。風險是美國國債息率高於預期。
|
預期盈利,市盈率,息率
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現價3.92元計算,往績市盈率5.32倍,息率5.1厘。
陽光房產信託(0435)中期業績,可分派收入升7%至1.79億,每基金單位中期分派10.5仙,按年升9.4%。 估計2014-15年度每單位可分派0.218元,上升9%。 現價計算3.92元,預期息率5.6厘。
股價走勢
1年圖:
3年圖: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參考:
1. 陽光房地產 435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12/LTN201502122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05/LTN2015020539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9/LTN201409296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6/LTN20140916194_C.pdf
2. 陽光房地產信託
http://www.sunlightreit.com/chi/
3. 陽光房託 三大增長前景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2e02a04e-72da-403a-83cd-6ffc67b588d9-418903
4. 高息產業信託股分析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4-10/06/content_3385586.htm
5. 領匯:房託優勢勝在簡單
http://www.hkcd.com/content/2014-10/15/content_879008.html
6. 環球減息戰 高息股尋寶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26 Feb 15 - 北京控股 (0392)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2/26-feb-15-0392.html
摩根大通近日發表報告指,受燃氣需求增長疲弱及油價下跌影響,燃氣股過去六個月跑輸大市25%至45%。此外,市場相信就算發改委執行天然氣價格計算公式,混合天然氣成本仍將大致維持不變。不過,該行指,外界對有關問題過慮,認為股價回調後,個別燃氣股的風險回報更佳。 北控(0392) 及中燃 (0384) 為首選。
北京控股(00392)的中期經常性盈利按年上升21%,符合預期,是因城市燃氣及啤酒業務表現較好。 管理層對於燃氣銷售量進一步上升感樂觀,維持2014年銷量增長目標15%不變。 北京控股(00392)的2014年全年業績將於3月底公佈。
北控集團於2014年12月底按平均價格每股59.88港元購買75萬股。 於有關購買後,北控集團於之股權由已發行股本之60.59%增加至60.65%。
■
11 Jun 14 - 北京控股 (0392) 全年業績
■
10 Feb 14 - 北京控股 (0392) 中期業績
北京加快熱力供應系統「煤改氣」
「煤改氣」成為北京地區解決霧霾的主要手段,北京控股(0392)業務集中於北京,可受惠行業政策之先行。事實上,北控近年專註於天然氣業務發展,上半年管道燃氣業務收入佔比 6成,溢利佔比更達77%。
北京控股(0392)
北京控股(0392)於1997年在香港掛牌上市,主要從事分銷及銷售管道天然氣,生產、分銷和銷售啤酒,興建汙水及自來水處理廠、汙水處理、自來水處理及供水業務。 公司同時擁有以燕京啤酒為主的消費品業務以及科技業務。
北京控股(0392)於2013年發行股本大幅增加約1.33億股,主要是收購中國燃氣(0384)權益之對價新股。
目前,北控(0392)持有的核心資產包括:中國最大的城市綜合燃氣公司 - 北京市燃氣集集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中國燃氣(0384)21.10%股權;A股上市公司北京燕京啤酒(000729.SZ)45.97%股權;北控水務(0371)44.18%股權,並以此作為投資中國大陸水務項目之主要平臺;以及正在進軍中國固廢處理業務的北京發展(香港)(0154) 54.68%股權。
經過多年的重組及整合旗下業務,管道業務溢利佔比上升至77%。 隨著中國燃氣(0384)股權的註入,公司已基本完成戰略轉型,憑著中國燃氣全國128個城市業務網點,公司的管道燃氣,汙水處理及固廢處理業務將加快全國的拓展,勢必受惠於中國加速城鎮化的政策執行,使北京控股(0392)成為清潔能源及公用設施營運商。
公司簡介 | 北京控股 (0392)主要從事分銷及銷售管道天然氣,生產、分銷和銷售啤酒,興建汙水及自來水處理廠及其他基礎設施。 |
市值(港元) | 732.72億元 |
現時股價 | 57.05元 (2015-02-26 收市價) |
市盈率 | 15.80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3.610港元 |
市帳率 | 1.34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42.53港元 |

北京控股(0392) 中期業績
北京控股(0392)8月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224.30億元,按年升9.15%。 期內,純利28.14億元,按年升36.46%;每股盈利2.21元。中期息28仙,高於去年的25仙。 毛利率基本持平於21.2%。
集團主要收入及盈利來自管道燃氣業務,該分部業務實現收入143.43億元,佔比63.9%;分部溢利升20.87%至21.97億元,佔比78.1%。
集團持有北控水務(0371)43.94%的股權。今年政府對汙染治理的重視程度空前之高,北控水務藉機迅速擴張,上半年營業額增長38.1%,淨利增長38.8%。
於2014年6月底,集團持有之現金及銀行存款為131.6億港元,比2013年底增加23億港元。 總借貸為258.8億元,資產負債比率為28%。
業務 | 股東應佔溢利 | 比例 | 備註 |
管道燃氣業務 | 21.97億元 (上升27.9%) | 77.1% | 北京燃氣 100%,
中石油北京管道 40%,
中國燃氣(0384)21% |
啤酒生產業務 | 3.40億元 (上升16.7%) | 8.2% | 燕京啤酒 80% |
汙水處理及水務業務 | 3.15億元 (上升23.3%) | 11.7% | 北控水務(0371) 44% |
主營業務溢利 | 28.53億元 | 100% | -- |
其他業務及總部費用 | (4.25)億元 | -- | -- |
非經營性收益淨額 | 3.86億元 | -- | -- |
股東應佔溢利 | 28.14億元 (上升36.5%) | -- | -- |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北京控股(0392)的發展重點包括抓住機中國城鎮化發展進程以及政府治理大氣汙染措施所帶來的發展契機,圍繞北京市政府關於年內基本實現中心城區「無煤化」的目標要求,公司進一步加快煤改氣各項重點工程建設。 北京控股(0392)表示,目標是今年天然氣銷售業務,售氣量為110億立方米,較2013年的87.2億立方米有增長,主要由於有數個燃氣電廠開動。 北京控股(0392)指,與中國燃氣(0384)於燃氣領域上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間,因大家同樣是公用事業,可以產生戰略合作。
天然氣業務: 天然氣分銷業務
北京燃氣於2014年上半年天然氣銷售量約47億立方米,與去年持平,由於北京暖冬及沒有延長取暖季節影響,銷售量曾經下降3億立方米,到今年六月份已經追回來。完成營業收入143.4億港元,同比增長14.6%。 儘管售氣量持平,通過努力挖潛增效,分銷氣利潤同比增長10%。含管輸業務收益,實現北控應佔溢利19.2億港元,同比增幅為5.9%。
期內,北京燃氣落實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任務,截至六月底已完成149座燃煤鍋爐房共4,766蒸噸用戶單位的報裝工作。公司期內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實施,陝京四線配套門站及落地建設方案均已落實,西北及東北熱電中心配套燃氣管線設施建設已全部完成並實現通氣。
北京市四大熱電中心的煤改氣工程正順利進行當中,北京燃氣已基本完成相關的管道基建工程以配合有關項目的發展,未來幾年對燃氣電廠的售氣量將大幅上升。
天然氣業務: 天然氣輸氣業務
中石油北京管道公司2014年上半年輸氣量為14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 公司攤佔投資收益10.8億港元,同比增長2%。 利潤增長低於輸氣量增長,主要是上半年結算時確認管輸費標準平均下降13.6%及輸氣量增幅較高之山東地區管輸費標準較低所致。
陝京三線建設工程已基本建成,目前使用率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首三條管線的綜合輸氣能力已達到350億立方米一年。陝京四線的前期工程已展開,設計規模達到年輸氣量230億立方米以上。
天然氣業務: 中國燃氣
集團上半年攤佔中國燃氣(0384)2.73億港元利潤是根據中國燃氣截至2014年3月底止之6個月股東應佔利潤計算。
啤酒業務
於2014年上半年實現啤酒銷量307萬千升,同比增長4.19%。 燕京啤酒上半年錄得營業收入79.5億港元。上半年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為3.4億港元,同比增長16.7%。
目前,燕京啤酒之產能正往中西部持續擴張,三年內將產能及銷售量提升至800萬千升的目標不變。
北控水務(0371)
北控水務(0371)的汙水處理業務及供水業務於2014年上半年快速增長。營業收入因水處理服務收入增加而上升38%至38.2億港元。該公司股東應佔溢利上升39%至7.14億港元,公司攤佔淨利潤3.2億港元,同比增加23.3%。
短評
北京控股(0392)經過多年的重組及整合旗下業務,已經變身成成為清潔能源營運商的國策受惠股。 事實上,公司去年的溢利中,8成來自天然氣業務,1成多來自水務業務,低於1成來自啤酒業務。
北京全力確保鍋爐煤改氣配套目標按時完成,力爭提前實現北京市在2014年內五環內無燃煤鍋爐、在2015年內六環內無燃煤鍋爐的目標。 北京燃氣儘快配合西北熱電中心兩個機組及東北一個機組共3195兆瓦於下半年投入生產,確保供氣充足,為全年100億立方米銷售目標打好基礎。
北京市2013年全年天然氣消費總量100億立方米,根據《北京市2013-2017年加快壓減燃煤和清潔能源建設工作方案》,天然氣消費需求2017年增加到240億,年均增長率達到24%。 到了2015年,天然氣熱電廠的用氣量將超過70億立方米一年,比2013年用量增加一倍以上。 配合加快城區煤改氣項目實施,加大鍋爐煤改氣項目發展力度,北京控股(0392)的盈利增速將會在2014年至2017年明顯加快。
中長線來看,北京控股(0392)的增長比中國燃氣(0384)稍略遜一籌。 但是,未來數年間,受惠於「煤改氣」政策,加上中國燃氣(0384)的盈利貢獻,北京控股(0392)收入和盈利增長可望加快。 由於公司在購入中國燃氣(0384)股份之前,天然氣業務集中在北京,加上公司的綜合性角色,享有的市盈率相比其他燃氣股和水務股較低。 市場雖然對公司長遠增長仍有保留,預期額外的燃氣發電機組在2014年第四季完成工程,未來數年的增長有望加快。
預期市盈率,股息
北京控股(0392)2014上半年每股盈利上升22.8%至2.21元。 撇除視作出售於一間聯營公司部份權益之收益,每股盈利1.99元。
簡單估計,北京控股(0392)2014年每股核心盈利增長27%至4.0元。 整體計算,預期每股盈利增長16%至4.2元,預期股息1.0港元。 現價57.05元,預期市盈率13.6倍,預期息率1.8厘。
股價走勢
1年圖: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並沒持有北京控股(0392)。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8年 營業額 | 95.93億元 | 197.04億元 (增長79.5%) |
2009年 營業額 | 116.28億元 | 242.08億元 (增長22.9%) |
2010年 營業額 | 152.29億元 | 276.13億元 (增長14.1%) |
2011年 營業額 | 156.41億元 | 304.72億元 (增長10.4%) |
2012年 營業額 | 181.55億元 | 355.70億元 (增長16.7%) |
2013年 營業額 | 205.50億元 | 423.61億元 (增長19.1%) |
2014年 營業額 | 224.30億元 | -- |
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8年 盈利 | 12.73億元 | 22.82億元 (增長54.36%) |
2009年 盈利 | 1.18億元 | 23.99億元 (增長5.1%) |
2010年 盈利 | 15.63億元 | 26.39億元 (增長10.0%) |
2011年 盈利 | 16.51億元 | 27.76億元 (增長5.2%) |
2012年 盈利 | 18.19億元 | 32.71億元 (增長17.8%) |
2013年 盈利 | 20.62億元 | 41.84億元 (增長29.3%) |
2014年 盈利 | 28.14億元 | -- |
每股盈利(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2008年 | $1.120 | $2.010 (增長16.9%) |
2009年 | $1.250 | $2.110 (增長5.0%) |
2010年 | $1.370 | $2.320 (增長10.0%) |
2011年 | $1.450 | $2.440 (增長5.2%) |
2012年 | $1.600 | $2.870 (增長17.6%) |
2013年 | $1.800 | $3.610 (增長27.1%) |
2014年 | $2.210 | -- |
參考:
1. 北京控股 392 業績
http://202.66.146.82/listco/hk/behl/cpresent/pre140829.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9/LTN2014092941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9/LTN2014082951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29/LTN2014042932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31/LTN2014033157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927/LTN2013092738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30/LTN2013083069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8/LTN2013032866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30/LTN2012083034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30/LTN20120330177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31/LTN2011083131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31/LTN2011033153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831/LTN2010083128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31/LTN2010033140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16/LTN20090916282_C.pdf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06 Mar 15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3/06-mar-15-2688.html
繼續玩無聊的問答遊戲,答案應該也不用說了吧!
(1) 以3月5日收市計算,以下四間燃氣商,哪一個的市值最大 ?
▪ (a) 香港中華煤氣(0003)
▪ (b) 中國燃氣(0384)
▪ (c) 華潤燃氣(1193)
▪ (d) 新奧能源(2688)
(2) 自4月1日起,各省份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將下調0.44元人民幣。 以北京計算,增量氣價大約減多少% ?
▪ (a) 2%
▪ (b) 5%
▪ (c) 14%
▪ (d) 50%
天然氣分為天然氣存量氣和天然氣增量氣。兩者以2012年實際使用氣量為標準進行劃分,2012年實際使用的氣量為存量氣,超出部分為增量氣。 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非居民用氣和居民用氣分別約為1450億和420億立方米。 在非居民用氣中,存量氣和增量氣分別為1120億和330億立方米。
國家發改革委發布通知,決定自4月1日起將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其中,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人民幣.下同),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提高0.04元。同時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不過,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作調整。 同時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意味自去年10月一直困擾燃氣股的門站氣價得到緩解,有助降低成本。
今次氣價落實下調,幅度較預期大,而推出的時間亦較預期早。 氣價下調,有大行認為有助天然氣的銷售量增長。花旗指出,早前的油價下滑,令石油相關產品價格下跌,今次天然氣價下調,令天然氣的吸引力提升,將有利於以天氣然替代石油相關燃料的政策。花旗預期,下遊分銷商會下調零售氣價以增加天然氣對其他燃料的競爭力,而這將有利於天然氣銷量提升,令下遊燃氣分銷商受惠。
以此估計,早前工商用戶來源天然氣價加價對工商用戶佔比最高的中國燃氣(0384)及新奧能源(2688)影響最深,則目前減價亦對該兩股最為利好。 德銀綜合各分銷商對銷售燃氣利潤對氣價調整敏感度,其中新奧燃氣(2688)對下調門站價的反應最大,可以預期該消息對其股價表現最為利好。
最高門站價格
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
▪ 2013年 7月 提高0.40元。 調整後,最高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2.09元。
▪ 2014年 9月 提高0.40元。 調整後,2.47元。
▪ 2015年 4月 提高0.04元。 調整後,2.51元。
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
▪ 2013-14年,每立方米2.95元。
▪ 2015年 4月 降低0.44元。 調整後,每立方米2.51元。
|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完全放開氣源價格,政府只監管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
市場分析認為,增量氣和存量氣並軌以及試點放開直供用戶門站價格,為實現天然氣價格的全面市場化跨出了重要一步,同時也為天然氣的市場化做好初期準備。
■
01 May 14 - 新奧能源(2688) 全年業績
■
24 Jan 14 - 新奧能源(2688) 中期業績
新奧能源(2688)
新奧能源(2688)前身為新奧燃氣,主要從事城市管道天然氣、LPG(液化石油氣)、車用燃氣(CNG 和 LNG)、二甲醚等清潔能源的分銷和非管輸能源的配送業務,以及基於能源分銷的其他增值業務。 公司於1992年開始從事城市管道燃氣業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分銷商之一。 公司於2010年9月22日更為現名。
2010年6月,新奧燃氣母公司新奧集團行政總裁楊宇,因被指捲入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巡視員郭京毅賄賂案而被調查。其後,新奧集團主席王玉鎖否認有關報告。 2011年12月,公司與中石化企圖收購中國燃氣(0384)已發行所有股份,這計劃已於2012年10月取消。
截至2014年6月,集團在中國擁有 140 個城市燃氣及工業園區項目,包括在安徽、北京、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南、內蒙古、江蘇、遼寧、四川、山東、雲南及浙江合共 16 個省市及自治區,覆蓋可接駁人口超過 6,164 萬人。以及擁有在越南胡誌明市、河內及峴港的國際燃氣項目,覆蓋可接駁人口超過900萬人。本集團國內及海外燃氣項目總覆蓋城區人口合共超過7,065萬人。
新奧能源(2688)用戶以工商業用氣爲主,佔氣量66%,批發氣和汽車加氣站佔21%,住宅用戶佔13%。
公司簡介 | 新奧能源(2688) 主要分為燃氣接駁,管道燃氣銷售,汽車燃氣加氣站建設與運營,瓶裝液化石油氣分銷以及燃氣器具銷售。 |
市值(港元) | 509.04億元 |
現時股價 | 47.00元 (2015-03-06 收市價) |
市盈率 | 31.65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1.485港元 |
市帳率 | 4.17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11.28港元 |

新奧能源(2688)中期業績
新奧能源(2688)8月 公布6月止上半年業績,營業額143.51億人民(下同),按年增加38.2%;毛利29.38億元,增加8%。錄得純利增長64.7%至12.14億,每股盈利1.12元。不派中期息。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核心業務利潤實際為人民幣11.8億元,按年上升19.9%。
集團共銷售81.25億立方米燃氣,比去年上升25.8%,其中天然氣佔80.37億立方米,比去年上升29.1%。銷售於住宅用戶及工商業用戶的氣量分別佔12.7%及68.2%,與去年比較分別上升10.7%和27.5%。
截至 2014年6 月底,集團的手頭現金相等於人民幣 71.1億元,而借貸總額為人民幣 120.4 億元,淨負債比率為 38.9%。標準普爾於 7 月份將公司投資級別的信用評級由 BBB-上調至 BBB,前景展望為穩定,肯定了集團穩健的財政狀況。
年度 營業額 | 燃氣接駁 | 銷售管道燃氣 | 汽車燃氣 | 燃氣批發 | 綜合 營業額 |
2012年 | 36.33億元 (17%) | 105.16億元 (54%) | 23.07億元 (9%) | 10.31億元 (6%) | 180.27億元(100%) |
2013年 | 38.43億元 (17%) | 141.02億元 (61%) | 30.85億元 (13%) | 15.51億元 (7%) | 229.66億元(100%) |
2013年 1H | 18.53億元 | 64.73億元 | 13.74億元 | 5.35億元 | 103.86億元 |
2013年 2H | 19.90億元 | 76.29億元 | 17.11億元 | 10.16億元 | 125.80億元 |
2014年 1H | 21.22億元 | 90.70億元 | 18.10億元 | 11.39億元 | 143.51億元 |
年度 溢利 (除稅前) | 燃氣接駁 | 銷售管道燃氣 | 汽車燃氣 | 燃氣批發 | 綜合 溢利 |
2012年 | 22.68億元 (47%) | 19.90億元 (41%) | 4.86億元 (10%) | 0.55億元 (1%) | 48.44億元(100%) |
2013年 | 23.77億元 (44%) | 24.56億元 (45%) | 5.00億元 (9%) | 0.63億元 (1%) | 54.64億元(100%) |
2013年 1H | 11.68億元 | 12.24億元 | 2.74億元 | 0.25億元 | 27.21億元 |
2013年 2H | 12.09億元 | 12.32億元 | 2.26億元 | 0.38億元 | 27.43億元 |
2014年 1H | 13.22億元 | 13.05億元 | 2.65億元 | 0.14億元 | 29.38億元 |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回顧上半年,集團的天然氣總銷售量上升34.1%至 50 億立方米,證明了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持續強勁。 在利好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下,新奧能源(2688)穩步拓展城市燃氣、工業園區、分布式能源和車船用加氣業務,為集團帶來持續的增長動力。
北美燃氣業務
新奧能源(2688)去年10月公佈斥資2億美元向大股東兼主席王玉鎖收購北美燃氣業務,收購作價相當於1.5倍帳面值。 今次從大股東收購的項目,主要位於加拿大及美國,包括在加拿大的4個燃氣加氣站,以及位於美國西部的29個燃氣加氣站。 公司在公告中提到,上述收購為集團提供進軍美加市場之機會。
對公司以2億美元向大股東收購北美加氣站業務,被指是高價買虧損資產,新奧(2688)管理層召開分析員會議解畫。首席財務官王冬至稱,北美加氣站業務2014年虧損主要是來自一次性前期費用0.11億美元,2014年虧損幅度料比2013年收窄,料2016年進一步收窄,項目料在2016年下半年收支平衡,2017年始有盈利。
王玉鎖強調,北美項目的內部回報率約15%,與內地項目相若,他會先清還美國業務的債務,才將資產註入上市公司,未來新奧會發揮技術及設備優勢,與石油企業及物流公司組成聯盟,於北美開設示範站,預計每站建築成本約350萬至500萬美元。
筆者初步估計,北美業務2015年虧損人民幣1.1億元。
城市管道燃氣項目
新奧能源(2688)於2014年上半年獲取6個新的城市管道燃氣項目和園區項目模。 截至2014年6月30日,集團在中國所管理的燃氣項目達到140個,整體平均氣化率為47.9%。
車船用天然氣業務
交通工具尾氣排放是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車船用天然氣為中央優先鼓勵的天然氣使用類別,目前內地LNG汽車數目年均增長20%。 新奧能源(2688)多年前已開始探索交通運輸天然氣這個範疇,為未來3大發展起推動作用,即:LNG物流綜合網絡;鼓勵城市大巴改用LNG;在江、河、湖優先推廣船用LNG,後擴至近海領域。
於期內共建成並運營9座CNG加氣站和28座LNG加氣站。現在運營的CNG加氣站累計達到277座,而LNG加氣站則累計達到208座。 期內集團汽車加氣站之天然氣銷售量增長25.2%至6.67億立方米,佔總體售氣量的13.3%,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18.1億元,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31.7%。
期內,集團繼續積極推進船用液化天然氣業務,積極參與國家試點示範,擴大船用聯盟合作,探索船用業務模式,加大客戶開發。
與中石化的合作
去年的9月,新奧能源與中石化銷售公司訂立增資協議,新奧能源以總代價40億元參與中石化增資。當增資完成後,新奧能源擁有中石化銷售1.12%的股權。
中石化在內地擁有最大的成品油銷售網路,包括3萬個加油及加氣服務站及逾2.3萬家便利店。去年中石化銷售業務的營業利潤達350億元。 對於新奧能源來說,中石化如此龐大的銷售網路無疑是非常吸引。 新奧與中石化銷售公司亦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加強兩家公司在天然氣資源採購與配送等方面的合作。 新奧今次的增資入股中石化銷售,代價是帳面價值的2.1倍,對應的市盈率為13至14倍。
股權
主席王玉鎖自從10月起,以
45.60元至49.99元增持至30.40%股權。 基金方面,Capital Group Companies則由11.22%增持13%以上後減持至12.97%,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由7.87%增持至10.16%。 另一方面,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增持高於5%後減持,現時持股量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 主席王玉鎖 持有30.40%股權。
▪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持有12.97%股權。
▪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持有10.16%股權。
▪ 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威靈頓管理) 持有4.99%股權。
零息可換股債
新奧能源(2688)2013年發行了2018年到期的面值共5億美元的零息可換股債券(CB),為現有債務再融資,換股價為每股48.62元。 如果全轉換,兼有 7,978 萬股新股,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的7.4%。
由於新奧能源(2688)的股價由2013年2月至12月底上升近20元,可換股債券(CB)的價格跟隨上升,產生人民幣7.84億之非現金虧損。 如扣除該因素後,2013年核心業務利潤實際達到人民幣 19.4 億元,按年上升 20.8%。
短評
隨著社會發展和國家深化改革,天然氣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時期。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4年4月14日發佈了《關於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若幹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出未來要增加天然氣供應,到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 節能減排和治理霧霾的政策支持下,天然氣行業仍有相當大發展空間,價格機制市場化亦有利增加行業透明度,有助估值提升。
發改委於2013年已推出一系列天然氣價格改革政策,將天然氣價格與液化石油氣(LPG)及燃料油掛鈎,規定前者價格不能超過一籃子價格的85%。 天然氣價格較可替代能源有15%的價格優勢,凸顯鼓勵大量增加天然氣的政策,天然氣逐步取代其他更汙染的可替代能源,作為中國其中一個主要能源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新奧能源(2688)業績穩健,項目位置優越,持續增長。 新奧是最早一批在國內經營城市燃氣的民企,其多個項目都有超過10年的歷史,其擁有較佳的歷史成本優勢,非常明顯的。 新奧大力發展加氣站,是未來增長的亮點。
上調天然氣價格後,下遊燃氣商需要2至3個月轉嫁差價,影響短期盈利的表現。 相反,如果下調天然氣價格,天然氣價格競爭力提高,則有利燃氣商短期盈利的表現。 新奧能源(2688)管道燃氣銷售量持續不斷提高,氣費收入已穩定地成爲集團收入的最主要來源,銷售管道燃氣佔溢利一半左右,眾多燃氣商中比例最高。 天然氣價的下調,對於集團的受惠最深。 另外,由於新奧能源(2688)增量氣比例接近4成,亦是多間下遊燃氣商中比例最高之一,集團最為受惠增量氣價的下降。
估值
新奧能源(2688)多年來營業額和盈利穩步上升,近年來每年平均盈利增長約為16%-20%,屬於可攻可守的穩健投資。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集團2013年實質純利增長20.8%,2014年上半年按年上升19.9%。
估值方面,集團無論是業務增長及財政皆穩,故一直享有一個較高的估值。 近日,雖然公司股價從52週低位回升1成多,現價2015年預期市盈率15.1倍,相比多年平均數的20多倍仍然低2成半以上,更遠低於去年年頭市盈率28倍。
預期市盈率,股息
新奧能源(2688)2013年核心盈利按年增長20.8%至人民幣19.4億元,每股盈利人民幣1.79元或2.28港元。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47.00元,2013年度市盈率20.6倍。
撇除一次性損益後,新奧2014年上半年核心業務利潤實際為人民幣11.8億元,按年上升19.9%。 筆者簡單估計,新奧能源(2688)2014年盈利按年增長17%-19%至人民幣23億元。 每股預期盈利人民幣2.12元,或2.63港元左右。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47.00元,2014年預期市盈率17.9倍。
由於新奧能源(2688)的股價由2014年下跌了11元左右,估計可換股債券(CB)產生大約人民幣4億之非現金盈利。 加上這個非現金盈利,表面上盈利由人民幣12.52億元,預期按年上升1倍多至2014年的26億元以上,表面市盈率是15.8倍左右,股率1.1厘。
新奧能源(2688)2015年目標的經常性盈利為18-20%增長。 筆者使用18%作為初步估計,現價的今年度市盈率為15.1倍。
股價走勢
1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新奧能源(2688)。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09年 營業額 | -- | 84.13億元 |
2010年 營業額 | 50.44億元 | 112.15億元 |
2011年 營業額 | 72.02億元 | 150.68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87.74億元 | 180.27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103.86億元 | 229.66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143.51億元 | -- |
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09年 盈利 | -- | 8.03億元 |
2010年 盈利 | 5.34億元 | 10.13億元 |
2011年 盈利 | 6.29億元 | 12.53億元 |
2012年 盈利 | 7.30億元 | 14.82億元 |
2013年 盈利 | 7.37億元 | 12.52億元 |
2014年 盈利 | 12.14億元 | -- |
每股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09年 | -- | $0.777 |
2010年 | $0.5083 | $0.965 |
2011年 | $0.5988 | $1.19 |
2012年 | $0.6878 | $1.39 |
2013年 | $0.6802 | $1.16 |
2014年 | $1.12 | -- |
參考:
1. 新奧能源 2688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9/LTN2014082940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2/LTN201408228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02/LTN20140402109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4/LTN2014032411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30/LTN2013083077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6/LTN2013082643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6/LTN2013032695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903/LTN20120903100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7/LTN2012082754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7/LTN2012032713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26/LTN2011082668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5/LTN20110325780_C.pdf
2. 新奧能源 2688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40825.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interim/2014/intpressc.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annual/2013/crespress.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40325.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interim/2013/documents/cpress.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annual/2012/documents/cpress.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30827.pdf
http://202.66.146.82/listco/hk/ennenergy/cpresent/pre130327.pdf
http://webcast.irasia.com/ennenergy/annual/2012/documents/pre.pdf
3. 新奧能源 傳說落幕篇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34a20002-8f19-4a1d-8fd0-230e2c91242c-567197
4. 新奧進可攻退可守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c17a7a6-0d3c-4332-8bf1-e1e27638ac96-035188
5. 內地氣價調整 下遊分銷商受惠
http://invest.hket.com/article/554290?
6. 天然氣價改4月實施,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
http://www.hket.com/article/554201?
7. 氣價回調 燃氣股博見底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dbccad1f-5927-431a-8888-927e57a14aba-267258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02 Mar 15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全年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3/02-mar-15-0778.html
新一年,繼續玩無聊的猜謎遊戲,答案應該不用說了吧!
(1) 置富第一城為置富產業信託(0778)物業組合內最大規模之物業。 置富第一城位於
▪ (a) 置富花園
▪ (b) 華富邨
▪ (c) 沙田第一城
▪ (d) 馬鞍山新港城第一期
(2) 置富產業信託(0778)旗下商場平均呎租約為
▪ (a) 36元
▪ (b) 46元
▪ (c) 66元
▪ (d) 106元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以股息收益率而言,如果不包括藍籌的領匯(0823),置富產業(0778)在多隻REITs中最低,但其是過去數年的營業額增長理想,近年透過收購及翻新商場,提升租金回報率,可說是穩陣之選。
■
23 Feb 15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中期業績
# | 企業 | 股價 | 市值 | 2014年 收益率 | 2015年 收益率 (E) |
1 | 越秀房產信託(0405) | 4.38元 | 122億元 | 6.7% | -- |
2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 4.02元 | 65億元 | 5.0% | 5.4% (E) |
3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 8.85元 | 166億元 | 4.7% | 5.2% (E) |
4 | 泓富產業信託(0808) | 4.04元 | 43億元 | 5.4% (E) | 5.9% (E) |
5 | 領匯(0823) | 49.60元 | 1,137億元 | 3.3% | 3.6% (E) |
6 | 富豪產業信託(1881) | 2.23元 | 73億元 | 7.4% (E) | -- |
7 | 冠君產業信託(2778) | 3.76元 | 216億元 | 5.4% | 5.2% (E) |
8 | 春泉產業信託(1426) | 3.74元 | 41億元 | -- | -- |
9 | 匯賢產業信託(87001) | 3.51元 | 196億元 | -- | -- |
(註: 陽光房產信託 2015年: 2014-15年度)
# | 企業 | 營運業務 | 特點,資料 |
1 | 越秀房產信託(0405) | 寫字樓 + 商場 | 廣州6項物業,寫字樓佔收入4成,批發及購物中心佔3成
可出租面積475萬平方呎
酒店收入低於預期,補貼限期2016年後,派息下跌 |
2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 寫字樓 + 購物商場 | 非核心區物業,寫字樓及商場各佔收入一半
可出租面積129萬平方呎
車位844個 |
3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 購物商場 | 18間購物商場
可出租面積311萬平方呎
車位2,756個 |
4 | 泓富產業信託(0808) | 寫字樓 + 工商 | 非核心區寫字樓佔收入6成,工商綜合物業佔收入4成
可出租面積135萬平方呎 |
5 | 領匯(0823) | 150間購物商場 | 藍籌股,150間購物商場
可出租面積1,100萬平方呎
車位78,000個 |
6 | 富豪產業信託(1881) | 酒店 | 8間酒店 |
7 | 冠君產業信託(2778) | 甲級商用物業 | 花旗銀行廣場,朗豪坊,收入集中
可出租面積230萬平方呎
派息下跌 |
8 | 春泉產業信託(1426) | 寫字樓 | 北京物業,使用權50年年期屆滿 |
9 | 匯賢產業信託(87001) | -- | 北京物業,使用權50年年期屆滿 |
長和重組後後,長地專註房地產業,包括本港發展商、出租物業和酒店、整合後的中國內地發展物業業務,以及房地產相關的上市投資(如置富(778)、泓富產業信託(808)、匯賢產業信託(87001))。 置富產業信託(00778)主席趙國預期,重組對置富業務影響不大,長和系一直關註置富業務發展,未來隨時有註入資產的可能,而公司亦會積極尋找長和系以外的商場作收購目標。
置富產業行政總裁趙宇說,未來一兩年主力為天水圍及荃灣兩個大型屋苑商場翻新,總投資2.8億元。又表示未有打算仿傚另一隻本地房產信託基金領匯般改變策略兼營物業發展。 置富產業信託(0778)今年物業組合內有37.4%樓面租約到期,目前洽商續租的進度理想,期望續租租金升幅一如以往可達雙位數。
公司表示,由於租戶主要經營民生項目,所以不擔心自由行旅客消費力減慢,會對商戶收入構成太大影響。
公司簡介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主要投資於香港的零售商場和泊車設施或直接投資於集團收購的物業。 |
目前市值(港元) | 166.05億元 |
現時股價(港元) | 8.85元 (2015-03-02 收市價) |
市盈率 | 4.21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2.102港元 |
市帳率 | 0.74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11.93港元 |

置富產業信託(0778) 全年業績
置富產業信託(0778)1月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年度,總收益及物業收入淨額,分別按年上升25.7%及25.1%至16.56億元及11.61億元。業績理想主要有賴按計劃地執行三項核心策略: 資產投資、 資產管理及 資產增值。
於2014年12月底,物業組合整體出租率依然保持在97.3%的穩健水平(2013年12月底:98.7%) ,續租租金調升率高達23.8%。
於2014年12月31日,物業組合的平均租金上升8.7%至每平方呎36.4元。 當中,置富嘉湖平均租金按年上升13.7%。
年度的可供分派收益7.81億元,按年升21.5%;每基金單位分派41.68仙(2013年財政年度:36仙),當中包括中期及末期每基金單位分派 20.88仙及20.8仙。全年每基金單位分派較上年增加15.8%,連續第三年錄得雙位數的增長。
置富產業信託(0778)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2003年及2010年分別在新交所及港交所上市。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1月完成收購麗港城商場和4月出售盈暉薈後,將會在香港持有17個私人住宅屋苑零售物業。 該等零售物業分別為置富第一城、置富嘉湖、馬鞍山廣場、都會駅、置富都會、麗港城商場、麗城薈、華都大道、映灣薈、和富薈、銀禧薈、荃薈、青怡薈、城中薈、凱帆薈、麗都大道及海韻大道。該等物業的租戶來自不同行業,包括超級市場、餐飲食肆、銀行、房地產代理及教育機構。 置富產業信託(0778)的私人屋苑零售物業組合主要提供日常購物需要。
置富產業信託(0778)(Fortune REIT) 於2005年向長實集團購買香港6間零售商場,作價34.4億港元。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於2009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香港3間零售商場,作價20.4億港元。 集團於2011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旗下荃灣麗城花園及北角和富中心的商場物業,作價19.32億港元。 集團於2013年再向長實集團購買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改名為置富嘉湖),作價58.49億港元。
麗城薈的翻新工程已於2014年9月開展,預計將於2015年年底前分階段竣工。 集團已著手規劃下一項於置富嘉湖展開的重大資產增值措施。
零售物業
置富產業信託(0778)完成收購麗港城商場後,目前持有18間遍佈香港的購物商場,物業組合包括約327 萬平方呎零售空間及2,756個車位。 購物商場包括三個旗艦商場: 置富嘉湖,置富第一城和置富都會。 出售盈暉薈後,將會持有17個商場。
物業組合內提供日常所需之零售租戶如超級市場、餐飲和服務及教育佔整體租金收入約60%,鞏固置富產業信託在多個經濟週期的抗跌力。
於2014年12月底,租用率為97.3%,物業組合的平均租金按年上升8.7%至每平方呎36.4港元。
收購麗港城商場
置富產業信託(0778)2015年1月以19.185億元作價向里昂證券旗下CLSA Capital Partners的房地產基金購入麗港城商場。 公司指,麗港城商場與同是置富旗下的第3期商場城中薈形成協同效應,並期望提高營運效率。 麗港城商場可出租總面積約為16.32萬平方呎,連同150個車位。
麗港城有兩個購物商場,同樣分別設在1及3期,1期設有超市、酒樓、銀行、藥房、連鎖式快餐店、便利店及餅店等,3期商場則以街舖為主,有食肆及日用品店舖。
根據估值報告,於2014年10月31日,估計每月租金收入(不包括管理費但包括車位收入)約為753萬元,相應淨物業回報率約4.3%。
出售盈暉薈
置富產業信託(0778)2月公布上市11年來首度出售資產,以6.48億元出售葵湧盈暉薈。 回報率按出售作價計算為2.9厘。 出售完成後,預期置富產業信託的負債比率將下降至約31.8%,並將錄得出售收益約2億元。
該項出售為管理人積極從資產組合釋放價值的策略之一。出售作價6.48億元較該物業4.38億元的估值有48%溢價。出售完成後,預期將錄得出售收益約2億元。
盈暉薈位於新界葵湧,是盈暉臺的商用部分,包括可出租面積91,779平方呎及43個商業車位。該物業為置富產業信託於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時的其中一項資產,現時佔置富產業信託的物業組合(按面積計)的2.8%。出售作價為置富產業信託購入該物業原價的2.8倍,回報率按該物業於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物業收入淨額及出售作價計算為2.9厘。預期該項出售將於2015年4月完成。
財務管理
資金方面,置富2014年12月底的資產負債比率及總槓桿比率為29.4%,加權平均債務到期期限為2.4年。
2015年1月收購麗港城商場及出售盈暉薈後,預期資產負債比率為31.8%。
置富產業信託(0778)之55%的貸款的利率成本已對沖。
短評
置富(0778)主打平民商場及停車場,在經濟環境轉差下,大眾化消費的租金收入更有保證。 置富早前以6.48億元出售盈暉薈,作價較該物業估值有48%溢價,完成後,將錄得出售收益約2億元,負債比率將下降至約31.8%。 花旗指,置富14年度業績顯示,其能夠做到持續的自然增長,未來幾年有更大可能看到進一步收購增長。置富具有較強的基本面,再加上新收購的麗港城商場和其估值不高,令其成為同業中的首選; 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8.46元上調至9.32元。
估值
估值比較,領匯房產基金(0823)現價收益率為3.3厘,另外本質與房地產信託基金相似的新意網(8008)收益率為4.3厘,電訊股的香港電訊(6823)收益率為4.3厘。 置富產業信託(0778)往績(2014年度)息率4.7厘,2015年度預期息率為5.2厘。
簡單而言,房產信託的估值與美國國債息率的預期成反比。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早前曾跌穿1.7厘水平,近日在希臘政治風險下降後回升至2.0厘水平。 置富產業信託(0778)方面,如果假設4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10.4元; 如果假設4.5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9.3元; 如果假設5.0厘為公平息率,估值為8.3元; 如果假設5.5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7.6元。
大和升置富目標12%至9..65元 重申「買入」
大和發表研究報告,指置富產業(00778)去年業績穩健,故上調其今明兩年每基金分派預測升0.8%至2.4%,同時上調目標價12%至9.65元,重申「買入」評級。
該行指,置富租金收入繼續增長,每基金分派符合該行預測,而收入則好過該行預測。至於成本對收入比率於期內輕微上升至70.1%,相信主要是由於資產增值成本及其他改善成本所
致,但相信未來幾年會見到增值帶來的效益。 大和又認為,置富資負債表及租賃組合正在增長,並可更靈活集資以把握收購合併機會,同時可受惠新界區商場增長機會。
該行相信,置富有空間再改善其營運表現,以提升每基金分派,並預計至2017年,每基金分派按年升幅達8.7%。
花旗升置富(0778)目標價至9.32元 評級「買入」
花旗報告指,置富(00778)2014年業績顯示,其能夠做到持續的自然增長。隨著長實(00001)/ 和黃(00013)重組,在未來幾年有更大可能看到進一步收購增長(如香港仔中心及黃埔新天地等)。 雖然股價已受惠於美國10年期債券收益率的下降,惟長期債券收益率進一步下跌幅度有限。置富具有較強的基本面,再加上新收購的麗港城商場和其估值不高,令其成為同業中的首選;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8.46元上調至9.32元。
置富年度每基金單位分派41.68仙符合該行預期。而麗城薈進行第三期資產增值措施料於2015年底完成,投資回報率達15%;以及對置富嘉湖大規模的資產增值措施及租戶重新定位,令該行預期租金有大幅增長的潛力。
|
預期盈利,市盈率,息率
置富產業信託(0778)現價8.85元計算,往績市盈率4.21倍,息率4.7厘。
置富產業信託(0778)2014年每基金單位分派0.4168元,按年升15.8%。 估計2015年度每單位可分派0.458元。 現價計算8.85元,預期息率5.2厘。
股價走勢
1年圖: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參考:
1. 置富產業信託 778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12/LTN201502122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05/LTN2015020539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9/LTN201409296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6/LTN20140916194_C.pdf
2. 置富產業信託
http://www.fortunereit.com/chi/index.php
http://www.fortunemalls.com.hk/cht/
3. 置富產業:繼續專註本地 併購商場項目
http://news.tvb.com/finance/54e51bd86db28c0b41000000/
4. 美債息低 置富吸引
http://invest.hket.com/article/551528?
5. 投資導航: REITs大解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2/16596314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24 Mar 15 - 威勝集團(3393) 全年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3/24-mar-15-3393.html
自2012年開始,國家電網明確提出2015,2017,2020三個供電可靠目標節點,力爭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配電網。 《南方電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提出了南方電網在未來八年的主要發展目標和包括提升電網節能增效的水準在內的重點任務,並列明到2020年,城市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要達到80%。可見,國家對於智能電網,尤其是智能配電網建設的決心和支持十分明確。 瑞信預估,2014年至2020年,輸電及配電投資將維持在每年約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遠高於2010年至2013年每年約5,300億元。
國家電網披露去年投資數據及今年工作計劃,2014年投資金額達3,3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14.1%。2015年計劃投資金額為4,2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24%,金額再創歷史新高。按年度工作會議規劃,今年將建成50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另外安裝智能電表6,060萬隻,實現3.16億戶用電數據自動採集。
受惠電網建設加速的公司,包括智能配電業務的博耳電力(01685)、主力產銷智能電子錶的威勝集團(03393)。 威勝集團(03393)去年以逾1億元收購了湖南開關有限公司及武漢百楚科技有限公司,
通過併購,拓展增長潛力強勁的智能配用電業務,增強協同效應。
威勝(3393)主席吉為去年3月起增持股權29次,股權由52.45%增加至54.62%,最高增持價為8.1元。
■
21 Nov 14 - 威勝集團(3393) 中期業績
威勝集團(3393)
威勝集團(3393)是中國智能計量、智能配用電與能效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集團於2005年1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集團主要從事能源計量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已形成廣泛服務於電力、水務、燃氣、熱力等行業領域及大中型工商企業的智能計量產品系列,並銳意開拓行業解決方案、能效管理業務。
威勝集團(3393)三大營業分部,分別為智能電錶(Smart Meter,簡稱SM,只含國網和南網採購的標準產品),智能計量業務(AMI)和智能配用電業務(ADO)。
威勝集團(3393)獲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納入旗下恒生綜合指數係列之恆生綜合指數、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恒生綜合行業指數(工業),以及恒生環球綜合指數,並已於2015年3月9日起正式生效。
公司簡介 | 威勝集團(3393)從事開發、製造及銷售智能電、水、熱及燃氣計量儀表以及數據採集終端,為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提供設備、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 |
市值 (港元) | 72.63億元 |
現時股價 | 7.63元 (2015-03-24 收市價) |
市盈率 | 11.92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0.64港元 |
市帳率 | 1.79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4.26港元 |

威勝集團(3393)全年業績
威勝集團(3393)於3月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4.8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0.27%;每股盈利51分;派末期息24港仙。上年同期派21港仙。
期內,營業額28.12億元,按年升16.56%;毛利9.63億元,按年升13.68%。 2014年整體毛利率為34%(2013年:35%)。
於12月底,公司負債比率為13%,與2013年負債比率相若。 存貨周轉期由68天上升至76天。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國家大力推動智能電網和配電網建設,並即將出臺電力改革,為市場帶來憧憬。 為達到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最終目標,政府亦已開始推行公共事業和企業的 AMI 和 ADO 改造計劃,成為行業發展的強勁支持。 威勝(3393)主席吉為先生表示,集團有信心繼續拓展 AMI 至 ADO 業務至更大的市場,成為市場上的領導者。 集團亦有信心把握我國智能電表的技術提升和改造,繼續在電網公司的招標項目中脫穎而出。
分部 | 分部營業額 (人民幣) | 分部溢利 (人民幣) |
智能電表 SM | 下跌6.5%至8.24億元 | 下跌12%至0.71億元 |
智能計量 AMI | 上升16.8%至16.77億元 | 上升33%至4.19億元 |
智能配用電 ADO | 上升2.2倍至3.10億元 | 上升3.0倍0.50億元 |
綜合 | 上升16.6%至28.12億元 | -- |
智能電錶(Smart Meter,簡稱SM)
國家電網在2014年共組織了四次招標,威勝集團(3393)成功獲得人民幣12.02億元的合約金額,同比上升69%(2013年:人民幣7.13億元)。 南方電網在2014年組織了一次智能電錶招標,集團於招標中名列前茅,獲得1.41億元的合約金額。
根據國家規定,智能電表的更換周期為5至8年,即當全國達成安裝智能電表的目標後,便會開始第一波的智能電表更換,更換周期可為集團提供了穩定的收入。
智能計量業務(AMI)
威勝集團(3393)AMI 整體錄得人民幣16.77億元的營業額,同比增長17%,毛利率亦維持在41%水平。 其中,受惠國家大力推動階梯水價,AMI 水務業務的增長尤為突出,營業額顯著上升80%至人民幣 1.4億元。AMI 氣及熱業務亦錄得穩健增長。
為推動水價改革,節國家發改委2014年發佈《關於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為AMI水務業務帶來的龐大機遇。 目前,合肥、長沙及廣州等十多個城市水司已於緊隨全面安裝用水計量系統後陸續啟動階梯水價實施方案,導致市場對智能水計量產品的需求快速提升。
智能配用電業務(ADO)
集團在2014年積極拓展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業務(ADO),成立了發展平臺 - 威勝電氣有限公司,又先後在 2014 年 5 月和 2014 年 6 月收購了武漢百楚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開關有限責任公司,成功拓展集團的 ADO 優質客戶網路,以及推進 ADO 的廣泛應用。 集團去年的 ADO 業務錄得人民幣 3.10億元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升 225%,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由 4%增加至 11%。
威勝集團(3393)今年2月從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組織獲得JP櫃系統合同,中標合同金額是集團開拓智能配用(ADO)業務以來最大的,證明集團的ADO業務已獲得市場認可。
威勝集團(3393)2月獲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採購合同共約0.40億元,包括0.17億元智能計量業務(AMI)合同及0.23億元的智能配用電業務(ADO)合同。
應收帳款,應付賬款
威勝集團(3393)給予貿易客戶為期90日至365日的信貸期,集團2014年的應收賬款上升40%至24.0億元,應付賬款上升26%至14.9億元。
股權
主席吉為2014年3月起增持股權,連同12月增持100萬股,股權由52.45%增加至54.63%,最高增持價為8.1元。 大股東連番在市場增持,無疑是對公司前景投下信心一票。 另外,大行麥格理於2014年11月25日以每股平均價8.28元增持139.2萬股至逾5.12%的須披露水平。
▪ 主席 吉為 持有54.62%股權。
▪ 麥格理集團 持有5.12%股權。
▪ 董事 王學信 持有0.39%股權。
▪ 董事 曹朝輝 持有0.21%股權。
▪ 董事 曾辛 持有0.21%股權。
短評
威勝集團(03393)為內地三大智能電錶生產商之一,過去予人感覺是賣智能電表予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為主,但今年重新劃分為三大業務,包括智能電表(SM)、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MI)及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ADO),原因是ADO在進行併購後實力大為增強。
智能配用電(ADO)去年營業額上升2.2倍至3.10億元,分部溢利貢獻比例則由3.1%上升至9.2%,是新亮點。 智能電表(SM)業務去年營業額下跌6.5%,電表營業額低於預期,分部溢利比例下跌至13%。 智能計量解決方案(AMI)是主要盈利貢獻,分部溢利上升33.3%,帶動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上升20.3%,核心盈利則上升33.7%,
實際盈利增長高於表面。

國家發改委去年初發布《關於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全國城市全面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及推進「一戶一表」改造和戶表智能化管理以配合,推動市場對智能水錶的需求,有利日後集團智能水計量業務發展,成為未來業績增長動力。 國內的能源生產與能源消費模式上發生的重大變革中,水、電、氣的價格正進行階梯化的改革,威勝集團(3393)機遇處處。 事實上,威勝集團(03393)
AMI水務業務2014年錄得強勁增長,較2013年顯著上升80%,正在支持這觀點。
除了來自電錶業務的穩定增長外,威勝(3393)在智能配電市場的擴充亦十分迅速,預計新業務ADO在未來數年的增長將勝過其他業務。 威勝集團(3393)今年2月首次獲得智能配用電業務(ADO)合同,去年 ADO 業務溢利上升3倍至0.50億元,佔集團整體營業額由4%增加至 11%。 集團之應收帳款高,風險包括呆壞賬的增加。
威勝(3393)現價預期市盈率9.4倍,預期息率3.7厘。 集團多年保持每年純利20%增長,去年核心純利按年增33%。 步入智能電網年代,國家致力推動智能電網建設,「十三五」電網規劃並訂立目標要到2020零年將城市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的覆蓋率提升至達80%目標,筆者
相信行業與公司的估值提升未完。 業績公佈後,摩根大通上調目標價至11.0元,瑞信則上調目標價至10.0元,筆者相信可以用預期市盈率13倍(往績市盈率16.3倍)或10.4元作為今年年中的目標,然後再在今年9月中期業績公佈後才微調目標。
市盈率,股息
威勝集團(3393)2014年盈利上升20.3%至4.82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51元人民幣或0.64港元,股息上升17%至0.24港元。 扣除其他收益及虧損,盈利上升33.7%至4.90億元人民幣。
現價7.63元,往績市盈率11.9倍,息率3.1厘。
摩根大通估計2015年盈利上升28%至每股盈利0.66元人民幣,瑞信則估計上升25%至0.64元人民幣。 筆者初步估計威勝集團(3393)2015年營業額按年上升2成,盈利上升26%至0.65元人民幣或0.81港元。 現價7.63元,預期市盈率9.4倍,假設股息0.28元,預期息率3.7厘。
2014年11月 估計
簡單估計,威勝集團(3393)2014年純利按年增長14%至4.57億元;扣除去年出售一間附屬公司的特殊收益,估計純利按年增長19%。 預期每股盈利上升12%至人民幣0.48元或0.62港元,股息0.24港元。
■
21 Nov 14 - 威勝集團(3393) 中期業績
實際
威勝集團(3393)2014年營業額按年升17%至28.12億元,盈利上升20%至4.82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51元人民幣。 扣除其他收益及虧損,包括去年出售一間附屬公司的特殊收益,盈利上升33.7%至4.90億元人民幣。
股價走勢
1年圖:
3年圖: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威勝集團(3393)。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營業額 | 4.43億元 | 13.31億元 |
2011年 營業額 | 9.15億元 | 19.69億元 |
2012年 營業額 | 10.99億元 | 24.52億元 |
2013年 營業額 | 11.48億元 | 24.12億元 |
2014年 營業額 | 13.67億元 | 28.12億元 |
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盈利 | 0.76億元 | 1.91億元 |
2011年 盈利 | 1.02億元 | 2.48億元 |
2012年 盈利 | 1.28億元 | 3.23億元 |
2013年 盈利 | 1.68億元 | 4.01億元 |
2014年 盈利 | 2.03億元 | 4.83億元 |
每股盈利 (人民幣) | 上半年 | 全年 |
2010年 | $0.0830 | $0.2100 |
2011年 | $0.1100 | $0.2700 |
2012年 | $0.1370 | $0.3500 |
2013年 | $0.1800 | $0.4300 |
2014年 | $0.2160 | $0.5100 |
參考:
1. 威勝集團 3393 業績
http://ir.wasion.com/attachment/2015032414584917_sc.pdf
http://ir.wasion.com/attachment/2015032322522317_t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23/LTN2015032368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2/LTN201409122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9/LTN2014082923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09/LTN2014040926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321/LTN2014032117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2/LTN2013082218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2/LTN2013032218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2/LTN2012082211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328/LTN2012032827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819/LTN2011081916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8/LTN20110328786_C.pdf
2. 威勝集團 3393
http://www.wasion.cn/
http://ir.wasion.com/s/ir_overview.php
3. 威勝受惠價格改革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4/columnist/en31_en31.htm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