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超高效率的時間管理術 每天花十八分鐘 人生大不同

2013-03-11  TWM
 
 

 

你是否每天一睜開眼,就急著衝衝衝,以為拚命做事便是有效率?

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執行董事劉鏡清,和美國布雷格曼公司執行長彼得.布雷格曼可不是這樣,他們寧願先花幾分鐘制訂計畫,過程中再定時花幾分鐘檢視、改進;他們不只專注於「要做」什麼,也知道「不做」什麼其實更重要。

資誠企管顧問執行董事劉鏡清破除十迷思 提升你明天的競爭力相較於國外,台灣人做事大多習慣先做再說,缺乏事前規畫,以致效率不彰。資誠企管顧問執行董事劉鏡清建議,每天睡前花十分鐘回想今天學到什麼,同時規畫一下明天要做的事,就能愈做愈得心應手,能力與日俱增。

撰文‧孫蓉萍

各位回想一下自己的工作習慣。是不是接到任何工作之後立刻執行,先做再說?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執行董事劉鏡清以前也是如此。他回想說:「我剛畢業的時候做的工作是寫程式,為了證明能力,讓別人知道我寫得又快又好,所以一接到工作,馬上就動手寫。」不過二、三小時就寫完程式不表示效率高,因為接下來要花更多的時間除錯,整體來說,效率其實很差。於是劉鏡清開始尋求解決之道。他在一張紙上,先規畫程式要怎麼寫,接下來再實際動手寫,竟發現這樣不但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不需要除錯。從此他就在職場上養成了訂計畫的習慣。

靠著縝密的計畫完成公司交辦的任務,劉鏡清在任職於IBM時,六年內就從專案管理師升到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並兼任工商事業群總經理,共帶領五百多人,還讓工商事業群的業績在一年內轉虧為盈,兩年內業績共提升四二%。

擬定計畫的意義在產生動能能創下高業績成長的原因,也是靠制訂計畫,而且跑在前面。「假設公司決定今年業績要比去年成長一○%,主管在一月十日宣布這個目標,要求員工思考策略,但接下來就過農曆年,結果第一季業績幾乎等於放棄。所以我的作法是,前一年的十月或十一月就讓我下面的員工知道目標和方向,預做準備,新的一年開始時,我們也已經做好全力衝業績的準備。」擬計畫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人產生「動能」。劉鏡清在帶業務團隊時,會請同仁思考:業績目標達成可以賺到多少錢?為什麼要賺這些錢?例如賺錢是為了買一輛車載家人出遊,有了購車計畫,就會有賺錢的動力,想辦法勤跑業務賺足買車的錢,而不是因為無法達到業績目標覺得壓力沉重,過得不開心。

而且制訂計畫不只是為了分配有限的時間,而是要讓自己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堅強。要達到這個目的,有一項工作非常重要但常被忽視,就是回顧與反省。「我的一位同事畢業於國外的名校,也在知名外商企業工作過,但是去拜訪客戶時,總是無法在現場發揮他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後來我發現他的問題在於缺乏反省與練習,不能累積經驗。」劉鏡清給的改善建議,就是睡前花十分鐘回想,今天工作上是否學到什麼經驗,同時想一下第二天要做的事。「小時候爸爸都會叫我寫日記,雖然一年通常只寫五天就荒廢了,不過睡前回顧今天、展望明天,這樣的習慣讓我到現在還很受用。每個人的習性不同,我自己晚上的工作效率最高,才把思考的時間設定在晚上。」這個習慣的重點有兩個,第一是當天就要做,因為人的記憶力有限,不快點做就會忘記,就像我們在求學時期,要記住老師上課的內容,除了預習和上課認真聽講之外,最好當天回家就複習。第二是如果不回想、檢討,就無法累積經驗,以後可能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另一方面,對明天要做的事有初步的想法,做起事來會更從容、快速掌握重點。

劉鏡清說:「例如我今天去見一位客戶,我和客戶應對時,哪裡答得好、哪裡答得不好、客戶今天為什麼會對我說這番話等,都可以利用睡前的一點點時間想一下。每天檢討改進,久而久之,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自然知道如何因應;以前讀的書也能應用在工作上。」劉鏡清認為很多人空有學問,卻是一座「圖書館」,一定要有人上門來借書才能應用。一個成功人士的腦應該是「知識庫」,自己可以隨時存取資料。因為只要想關鍵的重要事情就好,一天只要花五到十分鐘「預習和複習」,累積下來的實力就相當可觀。

找出可以不做的事

上班族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坐在辦公室內,不斷有人和事來干擾,打亂既定的計畫,事情永遠做不完!因此適時說「不」,是必須學習的一門大學問。但是該怎麼做才能有效率又不得罪任何人呢?

分身乏術的時候,劉鏡清會把要求他做事的同事找來一起協調,「扣除八小時睡覺時間,十六個小時都奉獻給你們,但今天還是做不完這所有事情,你們誰可以讓步?」這時候比較沒有急迫性,或可以尋求其他人支援的同事,就會退出。

必須獨力完成的事有一長串的時候,不妨拿出一張A4的紙,折成四格,縱軸是重要性:愈往上愈重要,愈往下愈不重要;橫軸是可行性,愈往右可行性愈高,愈往左愈難完成。接下來把所有待辦事項放進這個表裡篩選,右上方的格子內,就是重要又容易做到的事,應該優先完成;其次是左上方,也就是重要但不易做到的事;第三要完成的是右下方,不重要但可行性高的事;左下方既難又不重要的事,就應該捨棄。但劉鏡清提醒:如果是老闆交辦的事,則又另當別論。

此外,安排工作也有訣竅,如果發揮洞察力和同理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就能事半功倍,減少溝通和做白工的機會。例如你如果不能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在工作上就做不到他要的結果。你不懂會計部門要什麼,一味地用科技語言和財會人員溝通,雙方很難有交集。

近年來人們愈來愈重視家庭生活,追求工作與生活上的平衡。對劉鏡清來說,這不構成問題的原因是,「就像我們上網或玩遊戲常玩到廢寢忘食而不以為苦,我在做的是我喜歡的工作,當工作就是生活的時候,就不需要平衡了。」所以不要問你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取得平衡,應該思考的是:這是不是你喜歡的工作?

平日照著這一套計畫,讓劉鏡清有效率地完成各項工作,周末假日就能把時間留給家人,不但培養親子感情,而且休息才能走更長的路。

破除10 大迷思,

你也是時間管理達人

迷思 解決方法

未設定工作清單 隨時帶筆記,並善用電子產品

項目必須清楚而有效

未設定個人目標 想像半年、一年或十年後的自己

確切知道管理時間的目的

無優先順序概念 必要時勇敢說「不」

先判斷是否為自己的績效

分心情形嚴重 減少MSN、電子郵件等干擾

學會如何提高注意力

延遲與耽擱 建立信心,不怕失敗

提升工作能力

事情太多 適時求救

授權給部屬代勞

忙得沒有頭緒 學習放慢腳步

建立其他嗜好

一心多用 不要一邊工作一邊MSN

同一時間專心做一件事

忘記休息 休息短短5分鐘也好Work hard不是老闆欣賞你的原因排程無效率 知道自己何時工作效率最高

重要工作放在最清醒時間

資料來源:劉鏡清

劉鏡清

出生:1963年

現職:資誠企管顧問執行董事及合夥人經歷: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工商事業群總經理等學歷:台大商學研究所、中原大學數學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87

求效率》外資天王分析師楊應超 把皮夾當百寶袋 練出超凡組織力

2013-03-11  TWM
 
 

 

在競爭激烈的外資券商環境,經常當「空中飛人」的分析師楊應超,連皮夾也講究效率,不但能讓他在機場快速通關,不必常常換貨幣,還有資料備份功能,他有什麼獨門絕招?

撰文‧林心怡

「我常常整理我的皮夾,尤其是出國前一天,一定會換齊所需幣別、合用的信用卡??」年薪數千萬元的外資天王級分析師楊應超,滔滔不絕地述說外資分析師忙碌的程度,以及頻繁出國必須事事講究速度與效率的重要性。

他強調,即使有如空中飛人,但每次臨行前,再怎麼忙,都會花個十至十五分鐘,悉心整理皮夾。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過度準備』的毛病,就是那種總是提早做好詳細準備,也不願臨時抱佛腳,犯下過錯的人。」皮夾是否條理分明,能完全適用所要前往的國家與即將進行的工作需求,幾乎成了楊應超訓練自己組織力與效率的方法之一。

他掏出一只伴隨他周遊列國四處征戰的TOD’S黑色短皮夾,雖然已用了十多年,外觀依舊有著平整的皮革光澤。一打開,裡頭彷彿是個「哆啦A夢」的百寶袋,東西齊備,卻又不嫌累贅。

提前準備 防忙中出錯

其中,楊應超必備的是一張國泰航空鑽石卡,十幾年來,他的飛行里程數超過一百七十五萬英里,幾乎可以繞行地球七十五圈,因此,擁有航空公司貴賓級的禮遇,能快速解決交通問題,節省通關時間,這對他而言非常重要。

其次是各式鈔票,除了目的地的貨幣,他還會帶上最常用的人民幣、美元、港幣與新台幣四種貨幣,有備無患。

「我不會把全部東西集中在一起,而是分門別類地整理清楚。」為了不讓皮夾因鈔票過多而長出難看的「鮪魚肚」,一旦容納不下,楊應超就另備信封或信封大小的夾鏈袋,將鈔票分類放好。

再來,就是整理各式各樣的卡片,除了航空公司貴賓卡,皮夾裡還會整齊擺放四至五張的信用卡。

此外,重要的東西,包括護照影本、簡報時需要的SD記憶卡等,楊應超也會細心地多備一份,放在皮夾裡層的扣袋內,以備不時之需,「我無法容忍忙中出錯的感覺。」他說。

因為重視皮夾,一年到頭在各大機場穿梭的楊應超,皮夾從未失竊過;也因皮夾有暗藏資料備份,不致發生萬一行李被拿錯而遺失重要資料的遺憾。

《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一書曾提到:「錢包會反映出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對待金錢(工作)的方式。」楊應超不厭其煩地整理皮夾,即使處在高度機動性的環境中也是如此。這般注重細節的個性,讓他早期率先發掘了不少好公司,包括鴻海、宏達電、富士康都是一戰成名的代表作。

注重細節 提升戰鬥力

除了勤走各國參加法說會,積極拜訪公司與CALL客戶以外,楊應超還時常思考新方法,例如他積極培養人脈,遇到公司不願提供的數據資料,則想辦法從公司內部、競爭對手,或上下游的客戶打探消息,得手的數據資料往往比透過正式管道還要快且精確。

像他能夠在外資圈率先發現鴻海的投資價值,就是從鴻海的衛星供應鏈廠商,打聽到消息;他也曾站在工廠外面數貨車,概算該公司產品出貨量,或是從公司的招募員工狀況,來推估業績變化。

「只要下定決心,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楊應超笑著說。在競爭激烈的外資券商中,他不到四十歲就當上花旗環球證券董事總經理;即使早已是業界公認專精電子中下游產業、且發表的研究報告為「最具影響力」的分析師之一,如今擔任巴克萊證券董事總經理的他,依舊保持多年來,凡事提前做好準備、整理的好習慣。

「因為人生就好比工具箱,要隨時檢查自己的戰鬥力與競爭力,才會不斷進步。」這是楊應超的座右銘,而我們也從他整理皮夾的習慣中,看到了他對工作細膩準備的堅持。

巴克萊證券董事總經理

楊應超的整理眉角

1.

放VIP通行證件:

例如航空公司貴賓卡,可快速解決交通問題。

2.

定期更換鈔票:

即使經常出國,也會隨時備齊美元、港幣、人民幣及新台幣。

3.

備份重要物件:

扣袋放重要資料記憶卡、護照影本,降低遺失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94

中國建築:規模與效率之爭 傑晟JasonZheng

http://xueqiu.com/8222772875/24783149
過去數年,中國建築的營收和利潤都實現了同步增長,儘管資本效率方面有所下降,但經營風險並未放大。考慮到後續效率提升的確定性較高,其淨利潤繼續提升的概率也較高。



  幾年時間內,A股市場參與者對一眾央企級別大盤股的態度可謂是從鐘擺的「超級樂觀」一端擺到了「超級悲觀 」的另一端。筆者並不清楚鐘擺何時擺回「正常」的中樞,不過在「悲觀」的理由中,典型的說法莫過於央企因追求「規模」而對「效率」的損害,在此不妨以$中國建築(SH601668)$ 為例探個究竟。

規模與利潤、地產與建築均同步增長

  即便以地產、建築行業的上一個景氣高峰2007年算起,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建築規模的增長並非以損害盈利的增長為代價。截至2012年底,營業收入、稅前利潤、合併報表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增長倍數相當,分別為3.4、3.1、3.2、3.2倍,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6%左右。其中,2007年的利潤基數還有公司當年因執行新會計準則轉回計提職工福利費產生約10億元的非經常性盈利推高的影響,扣除此項因素影響,利潤增速還要快於營收增長。

  對中國建築不看好的另一個說法是,公司增長依賴房地產業務特別是香港上市的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以中海地產為主要品牌,下稱「中海地產」),而建築業務增長較慢,此說法並不正確。按內地會計準則調整同等口徑利潤,並按當期匯率折算後,中海地產2012年的淨利潤比2007年增長了3.4倍,只是略高於中國建築合併報表的3.2倍。而且無論是按權益佔比部分還是合併報表的方式,剔除掉中海地產貢獻後,剩餘業務的淨利潤,增長仍然有3倍,增長並不慢。

  事實上,除2008年情況較為特殊外,平均來看,地產與建築業務對淨利潤的貢獻幾乎是各佔一半,而且近年地產業務對淨利潤的貢獻還有所下降(見圖1)。
查看原圖圖1:中海地產對中國建築淨利潤貢獻佔比

   還有一個質疑是認為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不佳,自由現金流多年為負,經營淨現金也有若干年度為負,賺的不是真金白銀是「吆喝」。實際上,這取決於怎麼看待這些年快速發展的房地產開發行業。

  公司的建築業務,與以國家大型基建項目為主的其他工程類企業有所不同,主要面對的客戶是房企或者地方政府,客戶相對分散,並且受大型基建政策性因素影響較小,因此經營性應付項目往往大於經營性應收項目,現金流其實比較充裕,擁有競爭實力的建築企業,往往自由現金流要超過淨利潤,特別是在開展資金回收期較長的BT(建築-移交)項目之前,建築業務的超額現金流事實上還能補充地產業務的資金需求,這是房地產業務佔比較小的其他工程類大型企業所不能比擬的。

  主要拖累現金流的是地產業務,同行中,即便是以快速開發著稱的萬科,雖然近年經營淨現金勉強為正,但與淨利潤相比仍然差距不小。中國建築旗下的中海地產周轉速度也屬業內翹楚,多年累積現金流狀況與萬科類似。實際上,地產公司現金流落後於淨利潤未必是壞事,因為這可能是地產業務體量變大、趁低納入土地或者看好後市加大開工力度,後續完全可能回籠大量的現金。



中建地產與BT項目拖累經營效率

    不過,中國建築旗下全資的另一地產平台中建地產,周轉效率儘管逐年提升,但目前仍處於較差水平,土地儲備多但開工及銷售速度慢,與BT項目成為現金流的主要拖累因素,也是公司近年經營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雖然公司的規模與淨利潤得到了同步增長,但也付出了更多的投入資本(股東權益以及有息借貸)。

  按2012年年報披露,中建地產貢獻的淨利潤約1億元,僅相當於中海地產的約1%。而當年銷售面積約是中海地產1/3,銷售額約是後者的1/5,新開工面積也只及後者一半,然而就土地儲備而言,兩者卻相當,均有3000多萬平方米。實際上,「囤地」的重資產模式只適用於房價地價漲幅有效覆蓋資金成本的週期,在地價較為平穩的週期,從經營效率、財務安全的角度來看,更應該走快速開發的輕資產模式。根據測算,中建地產存貨減去預收房款後大約是500多億元,也就是說,中建地產的投入資本至少為500多億元。此外,筆者認為,中建地產並非主動囤地,而是中建地產本身由旗下各工程局的地產業務合併而來,整合管理難度較大。

  另外,公司近年更開展了BT項目,2012年末,BT應收款約400億元。BT這種建設移交的項目方式,需要公司代為融資,並且項目資金回收期較長。從公司近年的主要BT項目清單來看,比如包含深圳地鐵9號線、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以及其他地區的一級土地開發,項目比較優質,相關地方政府財政狀況也比較好,並且可能通過土地轉讓的方式進行資金支付,應收款風險並不大,但投入資本回報率因此有所降低。

  實際上,因為上述兩個因素,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相對2006/2007年有了很大的變化。

  因BT業務的開展,建築業務的淨佔款敞口有所縮小,具備優勢的無息負債率有所下降;因2009年A股IPO及利潤留存,權益佔比有較大幅度提升;因BT項目和中建地產的投入,有息負債率在2009年因IPO大幅降低後又從谷底回升。但同時應當看到,橫向比較,公司整體負債率(無息+計息)實際上是降低了,同時計息負債率儘管回升但並未明顯超出2006/2007年期間水平,特別是有息負債與權益之比,還下降了不少。因此從權益與負債的橫向變化來看,公司無息槓桿的優勢有所縮小,但公司的經營風險並未加大。
查看原圖圖2:公司有息負債、無息負債、權益佔比情況

   真正的問題是,公司的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和權益回報率(ROE)的確下降了(如圖3所示)。ROE的下降除了有計息槓桿倍數下降的因素外,還有ROIC下降的因素。而ROIC下降,根本原因就是中建地產與BT業務所累。按公司合併報表,同口徑下,如果剔除中海地產,剩餘業務的息後稅前ROIC大約是7%,低於整體約11%的水平。但是如果再剔除中建地產佔用資本的影響,建築業務自身的ROIC 即上升至接近13%;如果再剔除BT長期應收款的影響,ROIC則回到此前約15%的較高水平。

   另外,儘管公司有財務公司,協調子分公司的資金資源,但公司一方面有約1600億元的有息負債,另一方面合併報表又有接近1200億元的現金,由於境內外利差的存在,雖然一部分境外低息負債即使進入境內以存款的形式存在也有正收益,但這也正說明公司整體資金的使用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有息負債率有降低的空間,分紅率也有提高的空間。

查看原圖圖3:公司投入資本回報率下降

  儘管有這些問題,公司2012年加權平均稅後ROE仍然有16.5%,仍屬較佳水平。與同處《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的工程與建築類優秀企業法國萬喜集團的ROE相當,兩者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也相當,不同的就是萬喜集團的市值是中國建築的約2倍。

多因素作用下效率有望提升

  鑑於地產企業利潤確認滯後於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又滯後於新開工項目,而據前所述,中建地產目前的新開工速度、銷售速度都已獲得大幅提高,中建地產的效率正由低位逐步提升,可以預見,後續利潤將有可能釋放。

  至於BT甚至回收期更長的BOT(建設-經營-移交)項目,實際在國外都是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只不過過去國內金融工具比較單一,而政府對公用事業價格管制較為嚴苛,暫時不利於公司大量拓展此類業務。不過在利率市場化以及金融工具多樣化的大背景下,公司作為大型企業將有途徑獲取更低廉的項目融資資金,收益率也會提高。並且,城市基建類項目,本身也有利於公司與地方政府謀求優先土地合作關係,有利於公司地產業務的長足發展。

  而且,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正在促使公司提升效率。

  首先,公司近期推出了股權激勵方案,不僅有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的要求,還有ROE不低於一定水平的要求,這可能使得公司加強治理水平,提高分紅率。

  其次,國資委在對央企負責人的考核中,新增了總資產周轉率的要求,按國資委的說法,「央企是要踢世界盃的」,這些企業要和全球同行去比營收、利潤、效率。

  再者,公司最近剛剛發佈公告,正研究將直營房地產業務(主要是中建地產)注入控股53%的中海地產,或者委託管理。如果是前者,公司對中海地產的控股比例將會提高,而且還能解決中建地產、中海地產的同業競爭問題。而不管採用何種方案,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經驗豐富的地產巨頭,中海地產都有很大的概率提升中建地產旗下資源的周轉效率,釋放利潤。

  總的來說,中國建築過去數年的營收和利潤、地產和建築,都實現了同步增長,儘管資本效率方面有所下降,但經營風險並未放大。考慮到後續效率提升的確定性較高,淨利潤繼續提升的概率也較高,更重要的是,股權激勵推動下公司治理水平也會上一個台階,當前估值無疑是低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95

互聯網金融必將成為不可逆的顛覆性力量:提升金融業效率,減少壞賬率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326.html

以下為好貸網創始人李明順觀點:

溫州民間借貸危機證明:互聯網將用透明和扁平化顛覆傳統金融

互聯網和金融相比,互聯網非常講究高效、透明和扁平,很多東西希望簡單,而金融行業很多東西都比較複雜。

金融行業裡有150萬億資產,70-80億來源於信貸行業,遇到大量的問題是貸款難。難度來自於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未來還有小小微企業,這些創做了80%-90%的就業機會,但在銀行獲得的信貸能力只有10%,大部分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銀行拿去了。這裡面很多原因,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大型國企。

11年至今的溫州民間借貸危機造成的危害正在影響很多人,有數據顯示溫州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都參與了民間借貸,這就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

全國中小企業數量6000萬家,有貸款需求的企業站佔其中的64%。小額貸款公司有6500家,典當公司也有上萬家,擔保公司20000家,P2P全國也有幾百家,這些未來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的人並不瞭解有這麼多機構。個人相信傳統銀行的效率越來越差的時候,更多的企業和機構會有放貸的自由。傳統電銷一天200-300個電話,一個月一到兩單就不錯了,ROI轉化率僅有0.03%。所以最後決定做好貸。

硅谷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碼:BOFN),沒有任何網點,完全互聯網化,這就是很有魅力的地方。美國以前像富國銀行這樣的銀行很有效率,但互聯網行業的創新效率更高,因為銀行是自上而下的。騰訊一年收入500億,阿里+百度+其他的,一共沒到1000億的收入,互聯網行業沒賺多少錢,而阿里巴巴在杭州帶動了上萬億的產業鏈,服務於實業。而金融更多靠信息不對稱實現價值。

今天的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是大象和蚊子的關係。馬云去年不過300億的信貸規模,整個10萬億的信用規模,對比下來還是很小。互聯網有很強大的繁殖和傳播能力,未來會分散社會的財富,是互聯網改變產業的最本質的東西。所以自己做一個更加扁平的橋樑。

以下為翼龍貸CEO王思聰觀點:

做P2P像在走鋼絲,一不小心進可能進去坐牢

P2P對我這樣的從業人員,也不容易看透,所以P2P這麼火爆。一是互聯網有信息的存在,還有一個是模式。P2P到底怎麼去演變,個人認為還不敢定論。進入P2P領域確實應謹慎,如果從事P2P虧了倒閉了,可能有進監獄的風險。一旦運行不靈,清盤的時候,錢怎麼補進來是個問題。所以一定要看好融資方式到底行不行。

P2P很有可能繞開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遲早要聯網。互聯網以後完全有可能改變金融的產業格局。如果可能以後小貸公司也進來做,其他的公司也進來做,這個行業就不一樣了。金融和互聯網的融合按道理來說是最好的,但是實際發展是最晚的。這主要是國家政策的限制,但現在很難限制下來了。

實際上,高層是支持改革的,只不過是下面的政府對改革有不支持不配合的態度,從目前的溝通,高層領導是完全支持改革,容忍試錯,從行長的講話就能看出來。平台提供了本息保障,讓中國的P2P行業出來很晚但全球份額最大。翼龍貸三十天收不到本金和利息,翼龍貸去收購債權。同樣可以理解,沒有支付寶,阿里帝國也不會到現在的水平。法律以最後有沒有造成損失做評判,對創新性技術還是會有很多的照顧和支持,行業不應該一刀切。

P2P互聯網金融年交易額年增長300%

個人覺得互聯網金融有了互聯網技術的存在,中國的傳統銀行業一定要改變。銀行通過存貸的生計,一定要受P2P的影響。P2P在2012年有百八十億的交易額,今年有望到500億。第一財經預測每年按三倍的增長,2016年會有15000億。當然增長會減緩,但80後很有可能對這個模式非常著迷。

互聯網金融將減少壞賬率

中國目前的信用還沒達到美國的終身制,所以採用了線下的工作,比如對借款人和放款人線下有聯繫,但交易是在線上的,類似於O2O的形式。

個人意識到現在的信貸資源非常緊缺,大概有千分之一的人,是借了錢就跑。經濟不景氣中小企業貸款,很多都借了錢都還不上。很多P2P平台通過第三方支賬戶代為發放貸款,則在網站內部控制程序試銷、網站工作人員疏於自律或被人利用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內部人員非法挪用資金、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

中國的信用風險評價機制不全,但中國的網絡信用比傳統信用更好。互聯網信用下是多方博弈,互聯網上違約的人成本很高,有五六個借了款跑路,但通過其他即時通信上,都能聯絡到。所以互聯網的生態裡,「跑路」的難度很高。整個系統風控都能收到他的行為。做貸款審核都考慮到了這一點。

根據調查,P2P網絡貸款平台純線上業務的逾期率平均高達10%,壞賬率也在5%以上。目前僅存的仍堅持純線上的P2P僅存2007年成立的XX貸公司。隨著80後、90後的生活在互聯網圈子裡,所以壞賬率會很低,這一點很有效果。技術這邊用的是華為,儘管前台效果不是很好,但後台還是很不錯的。用戶的數據保護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一般網站都要求借款人提供個人信息、財產信息,P2P在軟件方面相對還是弱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714

中國股市的效率 立春

http://xueqiu.com/9428236477/25541342
股市是為效率而生的,這是本人對資本市場最核心的定義,並且在近現代尤其凸顯;股市的效率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能否如實的反應GDP增長率和國民經濟狀況 ;第二,能否抓住新經濟新產業發展動向,引導資本的進入;第三,能否體現效率優先原則,讓同業中高效率企業獲得高估值;第四,中長期能否對抗通膨,給社會以高於銀行儲蓄的平均回報。

已經快到而立之年的中國股市,儘管在制度建設上還有很多問題,但是毋庸置疑,其走向是越來越成熟,實際上也沒有第二條路,股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沒有之一,它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是為放大生產力效率而生的,並因此成為偉大產業和企業的孵化器,它有它自己的「道」,違其道者死,順其道者生,中國股市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能最好的詮釋這一點,比起資本市場龍頭老大的美國,都更有現實說服力。

美國股市的三大指數,分別是道瓊斯指數,標準普爾指數和創業板的納斯達克指數,道指是大權重集團企業成分指數,標普是細分行業代表指數,納斯達克是新興和科技創新產業指數;道指30個工業成分股,都屬於集團性大型綜合性企業,具有最好的行業整合與運作能力,是現代企業卓越運作效率的翹楚;標普500則選取多個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覆蓋面更廣,是社會整體企業運作效率的代表;納斯達克市場起初是一種金融創新,為當時那些不能在主板市場上市交易的,但又有著勃勃生機的企業的股票提供交易服務,指數起點從100點起,從1971年開始,發展到今天已經超過紐交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場,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行業覆蓋面也是最全面,指數表現彈性因素最大的一個,同時也是美國企業中營運效率最高的企業代言者;總體而言,三大指數代表了美國經濟發展的傳統與變革歷程,都有其側重的代表意義,總體走向上,都是共振的,一定是齊漲共跌,準確的反應和表達美國經濟的走勢特徵。

現代道指指數以1928年的基點100點算,85年來上漲了150倍;現代標普指數以1941-1943年抽樣股票的平均市價為基點,起步為10個基點,到今天71年來上漲了160倍;納斯達克指數以1971年2月第一個交易日起點100點為基點,42年間上漲了35倍;

如果把1971年作為起點年份計算,道指1971年開盤830點,標普指數1971年開盤93點,那麼按照近期三大指數的點位算,在過去的42年間,道指上漲約19倍,標普上漲約18倍,納斯達克則是35倍,這組數據,同向性的反映了美國經濟增長的狀況,同時更重點的反映了美國經濟近40年來的發展主要是由創新經濟的層出不窮所帶動的,因為創新經濟的代表指數納斯達克的增長幾乎高出兩個傳統工業指數一倍,而且其市值和交易規模也同比增長最迅猛,現在的納斯達克市場是全球第一大證券交易市場,同時包含行業門類最齊全,在多項數據上成為的世界第一。

上述美國三大指數的增長數據可以很好的反應美國股市的效率,其對經濟的數據測量非常具有說服力,甚至可以交代清楚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來自哪裡。

以上是一個模板,可說明股市對經濟的指標作用;現在放下美國的數字,來看看中國,為了有一個橫向的比較,不單一列舉中國,我想把國際上公認的國情與發展狀況相近的國家和中國相比較,不給中國留出國情特殊的藉口,這幾個國家,就是被國際上稱為金磚四國的其他三家,分別是俄羅斯,印度和巴西,他們或者是社會主義轉制,或者是人口大國,或者國內宗教、政治包袱沉重,與中國有很強的可比性。

從2000年到2012年的12年間,四個國家的GDP增長與同期股市指數的增長分別是:

中國GDP從1.08萬億美元增長到8.35萬億美元,增長了7.73倍,期間中國的上證指數從2073點到近期2174點,增長4.87%,即約等於0.05倍;

俄羅斯GDP從0.20萬億美元增長到2.00萬億美元,增長了10倍,期間俄羅斯RTSI指數從約150點到約1500點,增長1000%,即約等於10倍;

巴西的國民生產總值從0.599萬億美元增長到2.25萬億美元,增長了3.75倍,期間巴西的Bovespa指數從約15000點到約50000點,增長333%,即約等於3.35倍;

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從0.44萬億美元增長到1.81萬億美元,增長了4.11倍,期間印度BSE30指數從約5000點到約20000點,增長400%,即約等於4倍;

俄羅斯、巴西與印度三國,在十二年間,GDP增長的倍數與股市指數增長的倍數完全吻合,呈密切正相關關係,而且,這個最終點位的取值,基本上是一個均值,就是去掉了十二年間的最高與最低,取值出現頻次較高的的數字,很有代表性;唯有中國股市出現了GDP增長與股市指數增長完全不相關的情況,最後再來看看經歷了50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的美國經濟的情況,按照上述的時間段,在過去的十二年間,美國的GDP從10萬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15.67萬億美元,GDP增長1.56倍,期間三大指數的增長為道指10887-15000,1.38倍,標普1366-1678,1.23倍,納指2772-3774,1.36倍;總體上股市指數增長落後於GDP增長率,不過美國未來幾年的牛市一定會補足並超越GDP增長率,從美國歷史數據的相關性來分析,這一點幾乎是板上釘釘。

根據上述比較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嗎?

中國股市沒有效率??!!

不!答案是否定的,很錯!因為中國股市很有效率。只是要看我們如何去解讀它。

作為中國股市長期的參與者與深入的知情者,我有我的解讀,中國股市效率之高,不僅可以和經濟發展正相關,可以抓住新經濟新產業發展動向,引導資本的進入,也可以體現效率優先原則,讓同業中高效率企業獲得高估值;還可以指出經濟發展的病灶在哪裡,甚至對社會挖出權高位重的大腐敗分子都有所指示。

向美國股市看齊,經過二十多年發展的中國股市,至今也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市場和相應指數,他們分別是上證綜指,中小板指數與創業板指數,只是這三大市場,有著太深太特別的中國特色和發展烙印,如果要用一個核心詞來為之下定義的話,可以說,主板是改制的國營與集體企業和國家寡頭企業為主的市場,他們的指數代表是上證綜指;中小板是早中期民營企業為主的市場,指數代表是中小板指;創業板則是以中期和近期知識精英為主要創業者的企業聚集,指數代表是創業板指;

這三大市場,是對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個最好的詮釋,要想深刻解讀中國經濟,這裡就是一個絕好的入口。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看在過去的十二年間,中國GDP增長7.73倍的時段裡,這三大指數的表現。

上證綜指從2000年底的2073點到近期的2174點,上漲100點,漲幅4.87%。

中小板是2004年開市的,現在的中小板指數則是2005年6月7日,以1000點為基點開始記錄,到近期的點位5234,上漲4200多點,漲幅523%。

創業板2009年開市,現在的創業板指數基日為2010年5月31日,基點為1000點,到近期的點位為1368,上漲368點,漲幅136%。

為了後面的分析說明,我還要補一個深證成指的十二年間歷史表現,深證成指從2000年的4752點到近期8515點,上漲3763點,漲幅179%。

首先我想說的是,取值2000年至今這個時間段是非常合適的,一來這個時段GDP增長顯著,市場發展建設也最充分,股市權重不斷增加,對經濟更有代表性,且各市場門類的增加也越來越完整,中國經濟整體上也隨著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發展的巔峰和谷底,同時也更深地融入了世界經濟,傳統與變革的勢力都一覽無餘的在市場上呈現出來,是個極好的研判模板。

上述中國的四大指數里,與中國經濟總量增長呈最大相關性的是中小板指數,然後是深成指,接下來是創業板指,而上證綜指,實際上是呈負相關的。

在過去的12年間,我驚奇地發現,上證綜指沒有一年是徹底脫離2500點這個中樞點位的,即使在最牛的2007年,也和2000點親密接觸,在這十二年間,有六年的收盤點位低於2000年的收盤點2073,有五年(包括今年)的收盤點在2500點上下,其中三年與2073接近,只有兩年高於3000點,因此總體而言,在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的十二年間,在GDP 大踏步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時段裡,上證綜指對此趨勢呈反向背離,數倍跑輸通脹,跑輸銀行儲蓄。

與上證最相近的深成指,除了股權分置改革前低於2000年的收盤點,其餘8年都已經遠離這個點位,並且在2008年的劇烈熊市裡,其最低點都遠離了2000年的收盤點位;

而2005年才開始有指數記錄的中小板,在有指數記錄的9年間,有六年收陽線,總體趨勢上漲,即使在08年金融危機的最低點,也遠離當時基點一倍以上。假設中小板企業在2000年就有指數記錄的話,我相信它將是最完美體現中國這一時段經濟增長的股市指數。數據表明,中小板指數與同期中國經濟增長呈完全正相關反應,年均復合回報率約20%,遠超政府公佈的年均通貨膨脹率,也大大跑贏銀行儲蓄。

創業板2010年開始記錄指數,走到今天迅速從低點上位,至今漲幅136%,年均復合回報17%(此數據時間太短,僅作參考),就其行業組成,人員素質,受教育程度和現代企業接近的程度綜合而言,如果未來中國經濟能夠繼續保持增長,創業板指數必將是忠實反應中國經濟的一個指標,這一根據的詳細分析,將在下面展開。

綜合上面的數據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股市中有些群落完全有能力忠實的反應經濟總體發展的趨勢和軌跡,問題的實質在於,你的市場組成是一群怎樣的企業,它能表現出怎樣的效率?

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主要由轉制的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組成,在2000年之後,深證因籌備發展中小板,主板不再擴容,擴容都在上證,不幸的是,2000年以後,政府陸續讓那些國家控股的寡頭巨無霸企業漸次上市,如中石油和四大國有銀行,中石化等等,所謂的藍籌股們!

轉制的國營企業,本來就是一種違背資本市場意志的怪胎,現在可曾見哪個企業是因為經營困難敢來IPO的?當初為了契合中國國情,股市的准生證就是因為資本市場能幫助國企轉制脫困,如此經過多年的改造乃至股權分置改革,一部分企業主動應變,積極擁抱新事物而發展起來,一部分經歷無數次的爛掉重組,引進民營經濟新鮮血液和新產業,也算脫胎換骨,但是總體上其組成還是有嚴重計劃經濟背景的多種弊病,行業分佈也相對傳統和老化,再牽扯上各地方政府的方方面面,使得真正的兼併重組難以發生,也就難以從根本上給這些企業輸入新鮮血液,最後的集中表現就是低效率,即便能跟著經濟大勢走,也是在總體上弱於大勢,深成指就是這類企業的集中營,相對最為純粹,因為那裡上市的企業就是從1990年到2000年,深成指在過去的12年裡上漲了80%,年均複合增長率不到5.5%,可以代表脫胎於計劃經濟背景下,較傳統的改制類上市類企業的狀況,他們是跑輸中國經濟總體增長率的。

如果2000年上證綜指不再擴容,和深證保持同樣的水平,那麼估計最後的指數表現應該和深成指差不多,但是很可惜,上證承擔了後來十年所有的國企上市任務,尤其是國家寡頭壟斷的那些「大藍籌」企業們,正是這些效率極其低下的專家學者口中的所謂「大藍籌」,拖累上證綜指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和中國經濟增長率負相關的表現。

我曾記得號稱「中國女巴菲特」的劉央在《鏘鏘三人行》裡口沫四濺的立下毒誓,說她重倉的中國神華將會如何如何輝煌,也記得一大批對所謂的中國「大藍籌」寄予厚望的專家學者和股評分析師所說的一系列溢美之詞,更記得當年以亞洲最賺錢企業上市的中石油是何等風光,還有四大行的管理者如何自信滿滿的向投資者宣誓他們的賺錢能力如何了得,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一地雞毛。

什麼是大藍籌股?大,能賺錢,可以分一點紅就是了嗎?錯!錯得離譜,大藍籌股的第一要素,首先是經過了充分的市場競爭;第二要素,是具備極強的行業整合能力;第三要素,具有長期穩定的,能抗擊通膨的,高於銀行儲蓄的投資回報能力;第四要素,是有死掉消亡的可能性,這一點是保證第一要素的必然存在。

對照上述四要素,中國所謂的大藍籌股,一條都搭不上,他們來上市,天生就不是來回報投資者的,而是天生就是來要錢的,天生就是玩內部利益輸送的,這些企業的共性是行業內收入和福利遠好於社會平均水平,有困難找資本市場,有好處自己消化,絕不會把利益輸送給社會;他們不需要太操心營運和盈利的問題,對此國家比他們還操心,他們不存在市場競爭問題,四大行的利潤佔據所有上市公司的半邊天,賺錢賺的讓別人和自己都沒有未來,如此境況,資本市場會為之捧場和瘋狂嗎?股市一向是為未來的發展而躁動和瘋狂,當銀行如此好的盈利之時,市場會想它未來還能好成什麼樣,莫非全社會80%的利潤都歸它?如此這般的話,經濟將要扭曲成什麼樣子?

中國執政者天真的以為銀行改制了,上市了就能體現高效率了,中國的銀行們表面上永遠賺沒有任何風險的錢,但同時又纏繞在複雜的地方債務和難以評估其信貸質量的怪圈裡;而中小企業發展最需要錢,但大銀行的門卻一條縫都打不開,前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把這種頭小身材巨大,效率低下,高度國家寡頭壟斷的幾個銀行定義為有罕見的投資價值,殊不知他們正站在要被革命的風口浪尖上,新政府上來後,金改就一直成為熱門話題和題材,也是後續改革最大的攻堅戰,這一仗打好打不好,直接關係中國經濟是否還能繼續平穩發展,馬上要召開的十八大三中全會上,金融改革將是最核心的內容之一,事實上最終要做的,就是要革低效巨大金融系統的命!

在中國,第一個基本上尊重資本意志的市場群體是中小板,這個群體才是真正代表中國過去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中堅力量,很多企業脫胎於最初的鄉鎮企業和城市民營企業,一步一步,從泥腿子或一般市民蛻變成現代企業家和管理者,和世界打交道,經過二十多年發展,湧現出一大批細分行業的世界隱形冠軍,把中國製造做到全世界,並影響巨大,為創投機構創造較高的投資回報收益,在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大動盪之後,到2009年,創投機構在中小板42家企業的長期投資仍然獲得了不菲的回報,其年均回報率中值為109%,均值為404%,最大值為4744%,遠高於同期美國國內創投通過IPO退出的回報水平。

更重要的是,中小創新型企業,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成為社會轉型和勞動力就業的絕對中堅力量,他們吸納了全社會90%以上的就業,例如2004年,中國新增就業的837萬人,其中私營企業449萬人,佔新增就業的53.6%;有限責任公司175萬,佔新增就業的20.9%,個體工商戶144萬,佔新增就業的17.2%;而國有企業不但沒有增加就業,反而減少了166萬個工作崗位,集體企業也減少了103萬個工作崗位。也就是說,2004年中國新增勞動力的91.7%是被個體、私營和有限責任公司等中小企業所吸收。這種情況,完全符合國際慣例,世界範圍內,有一個統計上的規律:不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中企業總數的99.5%以上是中小企業。與此同時,在市場經濟成熟的發達國家,每千人口的微型和中小企業的數量平均在40—55個;全部勞動力在靈活職業、微型和中小企業中就業的比例在65—80%。

基本上完全自主盈虧的中小企業,要保證有如此大的吸收勞動力的能力,必須在企業營運效率上苦下功夫,在市場上充分競爭,才有維持的可能。

如果中國在2000年就開設中小板,可以肯定,十二年走下來,中小板指數必定和中國GDP增長率呈完全的正相關關係,它的年平均複合增長率一定高過30%,遠遠跑贏通脹與儲蓄,它證明中國股市中有一個群體不僅有投資價值,更有相當的效率,並且,到了2009年,一個更有投資價值和效率表現的群體,也終於從醞釀到了現實-------創業板開市了。

其實從2000年起,中國就完全具備了培育創新型企業的沃土,但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滯後和觀念落後,讓這類企業全部到了境外資本市場大放異彩去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三巨頭,網易、搜狐、新浪三門戶,攜程、藝龍、如家、分眾傳媒、新東方、盛大、前程無憂、暢遊、完美世界、易居中國、展訊通信、搜房網、優酷土豆、奇虎360等等,上述企業,絕大部分在上市初期都是不符合中國上市標準的,但是10年下來,今天僅百騰阿三巨頭的市值就有1.8萬億人民幣,加上上述點到名的企業市值約2.2萬億,抵足一個中石油加工商銀行,他們的產品服務了每一個大眾,幾乎在每一個人身上留下他們發展的印跡;可見創業板的開市,在中國是遠遠落後於資本的現實需求,而相關企業在境外如此的模板效應,令國內資本對創業板顯得急不可耐也在情理之中,2009年,中國創業板以平均70倍以上的市盈率面市,誕生之後,獲得一大批所謂的磚家,學者近似瘋狂的攻擊,能用的排泄物全都用上了,極盡損毀之能事;直到最近,磚家劉紀鵬還說:創業板為中國股市近年來最惡劣樣板,市盈率72倍,人類史上的大醜聞,不知道百度曾經400倍的市盈率,和今天亞馬遜、優酷土豆虧損照樣高估值的事件,在人類史上大醜聞裡,能排名第幾?

這些專家的落後,令人無以言表,用平均市盈率來衡量創業板,是個極大的誤讀,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財務指標來定義其發展的狀態,只有企業進入到初步成熟期之後,市盈率才會有比較深的解讀意義,就像人們不可能完全以成年人的標準來量度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儘管這個少年很多方面已經表現的像個成年人了;所以單純按照市盈率這個標準來卡,上述在境外上市的多數企業在初期沒有資格登錄中國的創業板,從而痛失最佳的發展時機,暫時不盈利或者盈利能力很低並不意味著這些企業失去了高速發展的能力,創業板聚焦的是新行業,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核變的是發展效率,因為新,沒有經驗,沒有可量化數據做參考,勢必帶來高風險,但總體上,成功帶來的收益巨大,遠遠超過對風險的支付,這是創業板的最大意義,根本不是平均市盈率多高,瞬間產生多少個巨富或巨富家族這些枝節問題所能掩蓋的,美國42年的創業板發展歷程充分說明了社會總效益遠遠遠遠大於風險支出,不僅如此,它根本上帶來的是美國整體經濟發展的巨變,因為數據顯示42年來,美國創業板創造了高於標普和道指一倍的投資回報率,創建無數引領新經濟的高新企業,並同時自身也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資本市場。

實際上,過去的十多年間中國雖沒有開設創業板,但是符合創業板資質的企業借助境外「反動勢力」完成了蝶變的全部過程,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製造出數個規模上可以和國家寡頭背景支撐的壟斷性企業相抗衡的公司,而其所花費的時間不過才短短十年而已,這是創業板的基因,它落地中國後,早晚是要發育的。

2013年的中國股市,黑暗中一顆最亮的星就是創業板,而且我說未來它仍將一路閃耀下去,一年前我就說過時間會證明創業板將是中國投資效益最好的板塊,儘管同時它也蘊含極大的風險,但是收益總量將遠大於風險,那麼為什麼是創業板?是被各方所謂業內和專業人士詬病最多的創業板?

因為生於斯漲於斯的創業板資質企業已經走出了多個成功模式,儘管他們沒有在中國創業板上市。

因為它們是新產業、新產品、新模式和新頭腦的集群

因為創業板的企業在中國最大程度接近現代企業制度

因為創業板在資本市場層面相對最接近成熟市場制度

因為創業板在指數制定上採取優勝劣汰和定期審核的方式

綜合上述原因創業板將會表現的最有效率,最有效率的資本市場,勢必成為最吸引資金進入的市場,長此以往,必將形成正反饋效應,創業板的效率,表現在它和經濟增長的正相關上,表現在它能代表新經濟發展的方向上,表現在對前景好和企業管理優秀的公司的高估值上,形象一點來說,創業板的效率就好比可以用幾年的時間把馬云這個「人見人厭」的推銷敲門黨改造成互聯網教父,或者讓鬱鬱不得志的俞敏洪成為教育產業界的大拿。

今年創業板大漲,創了歷史新高後,平均市盈率相比初上市時是下降的,而且創業板之大漲,不是魚龍混雜的齊漲共跌,而是表現的相當有層次,絕大多數暴漲先鋒都依據實質性的業績增長,業績不佳的企業照樣無人問津,已經表現出了一個成熟資本市場的高淘汰率做派。

為什麼是創業板?中國孜孜不倦玩了三十年的凱恩斯主義,終於要玩不下去了,如果一條路,挖了修,修了挖,挖了再修,如此循環往復能永動機一樣的實現經濟永遠發展沒有危機的話,那美國也不需要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尋找新的出路了,實踐證明,凱恩斯主義可以有效應對經濟危機,但是對經濟增長表現乏力,對提升經濟增長的質地更是束手無策,西方尤其是美國最終認識到,只有不斷的創新才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政府再法力無邊也終有枯竭的一天,只有在制度上設立創新機制才是根本出路,因此有了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的建立,並且,40多年來,美國整體國家實力大大提升,現在回過頭來看,納斯達克的數據有力的證明它成為推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頭號功臣;

中國這個大政府也在實踐中逐漸看清,再往下必須要走創新創業的路子,凱恩斯主義的邊際遞減效應越來越明確,政府投資,政府推動產生效益的空間越來越小,中國完全有條件能產生大批的騰訊、阿里、華為、海底撈,各行各業都有很強的創業創新因子,只要政府努力創造好的環境。

綜合上文一系列的數據羅列和比較,可以看出,中國股市是可以非常有效率的,但前提是制度制定者必須尊重資本意志,資本意志就是良幣驅逐劣幣,效率最優先,中國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在同處一個環境,不同政策對待(對中小創業板苛刻的多)的背景下,走出差異巨大的結果,最好的佐證了國家發展應該向何處去,有心人可以去做一個比較,在產業是否老化這個主題上,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是不是漸次下降?在產能過剩這個問題上,是否也同樣有這個趨勢,在企業主要高管的平均年齡上,是否也是越來越年輕,在企業高管受教育程度、質量和其真實性上,三者之間是否也是越來越有好的趨勢,在企業現代化制度和管理水平的能力上,是否也呈越來越好的趨勢,在兼併重組這個現代企業發展制度下最重要的工具使用上,三者的區別是否也是越後面越接近最純粹,那種主板常玩的賣殼遊戲,和現在中小創業板中許多企業真正同業兼併合作的重組,其內涵和意義是絕不相同的。上述的所有要素都是決定企業發展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如此羅列下來,中國各大指數的走勢,是不是很忠實,很寫實的反映了國家政治經濟的現狀呢?

上文提及的以劉紀鵬教授為代表的一夥專家學者,經常對股市發表看法,他有一段話非常值得細究,可以充分暴露這些給國務院領導作報告講課的人是什麼水平和思路,也可以用來解釋中國資本市場為什麼顯得效率差異巨大,其原話是:「資本市場以創業板為代表的腐敗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而腐敗的局面造成的結果就是:300個企業我們花了2100億的資金,我們本來一個億給一個企業,我們要2000個企業可以上市,可是我們花了這麼多的錢只有300多個企業上市,這個期間如果市場上沒有這種公平和效率,股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護,面臨的只有一步一步的蠶食,誰還在這裡邊,你再好的國際形勢機遇也錯過了。與此同時,短短的兩年多的時間裡面,330多家上市公司,造就了900多個億萬富翁,114個十億級的富翁家族,為什麼這些家族企業一股獨大,能夠暴富呢?」

這段話摘自一篇題為「中國藍籌股便宜的像人格侮辱」的文章裡,劉教授認為中國「藍籌股」的低估和對創業板的瘋狂極不正常,是腐敗登峰造極的表現,他應該是不懂他定義下的那些藍籌股哪一個是經過充分市場競爭而上位的,誰給了這些人造「藍籌股」藍籌的定位,在完全完整的市場經濟國家裡,哪一個真正的藍籌股是享有國家政府支撐的專營壟斷地位的,又有哪個國家的藍籌股集體平均股息率低於銀行回報水平的?便宜的像人格侮辱正是資本市場以高效率方式告訴世人,如此超英趕美的製造藍籌股才是對資本市場最大的侮辱,你侮辱市場,他反過來侮辱你很公道!

另一點,劉教授認為創業板300個企業花了2100億,是極大的腐敗,正確的做法是一個企業一個億,這種貽笑大方的蠢話居然也敢在國內一等的大媒體上說,這就像文革中曾流傳的那個副縣長發槍的笑話,副縣長說,我是縣長,派來的,我給大家發槍,一個人一把,是不可能滴,兩個人一把,那是不現實滴,三個人一把,那是要研究一下子滴。。。。。。

創業板搞成縣長發槍,就可以體現公平正義和效率,這種專家是腦子進水還是自取其辱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劉教授的腦子已經在計劃經濟時代石化了,他給中南海上課,帶壞學生的成本中國股市不知要支付到何時?還好近期中南海高層去聽了李彥宏、雷軍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的現場大課堂。

最後,劉教授還表達了對創業板創富效應的痛恨,900個億萬富翁,114個十億家族,你們怎地就這麼容易的來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啦?和藍籌股老總們同席,也吃那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的仙桃??!?他知不知道,這900個億萬富翁,114個十億家族,最後能保住身家的有幾許?和那些國營企業與壟斷企業的高管們相比,後者拿著國民財富常年積累和政府保護下堆積起來的財富,又有多少合理的法理基礎?馬明哲的千萬年薪與創業板的創業者擁有的財富相比,哪一個讓股民心裡更服氣?

所以,如果你是一團爛泥,靠再好的讚譽和所謂專家的捧場都沒用,一定遁形;如果你是好的,再多的詆毀也無奈,一定會大放異彩,這個,應該就是中國股市的效率了,事實上,股市用指數圖也畫出來了,比如今年抓出來的中石油大碩鼠反證了股市的辨偽能力。

中國主板市場的問題,就是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銀行表面光鮮,實質上效率低下,不能充分市場化,其信貸質量因為國家的壟斷性保護一直不能得到充分的透明認識和評估,因此令各路資金疑慮重重;組成主板市場的主體是改制的國營企業和地方集體企業,他們和地方債務與銀行千絲萬縷理不清楚的關聯更讓市場趨勢無所適從,一系列的矛盾僵在那裡,未來主板還有沒有機會?再怎麼衰,它仍然佔據中國經濟巨大的權重,正因為此,即將召開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才成為中外投資界和政經界最為關注的一次會議,因為能不能為諸多困境解鎖,將在此次會議上找到答案,而外界當下預測最多的,恰恰是金融改革,這次改革可能是自1998年以來,最為質變和重大的改革。這次改革肩負的意義之巨大,直接關係到未來十年到二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質量,作為投資人,我無力對其做過多的預判,因為我相信是資本市場會做出精準的判斷,某種程度上不改革將無路可走,而且已經躁動的金融改革已經在陸續上演,這或許很可能是一個契機,令中國主板市場走出低效陰霾的迷霧天氣。

所有的競爭根本上都是為了時間價值,這是效率的另一個表達,中國股市不同群落表現出來的效率優劣,已經很直白的指明了發展的方向,再說看不清要摸石頭,那純粹就是白痴了。

最後,雖然本文給了創業板很高的肯定,但是合格的創業板本身就包含了極高的淘汰率,其相對風險也將十分巨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450

企業協作平台為何沒效率?因為只會連接人,而沒有理順工作任務!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4110.html

工作環境效率低

根據統計,上班族醒著的時間有一半在工作,其中又有近半時間在做與工作有關的瑣事,如花大把時間做會議筆記、聽上司發牢騷、收發電子郵件、協調工作以及確認進度,而每花一分鐘處理這些瑣事,就少一分鐘創造實質生產,但氣的是我們不能收手不做這些工作,因為協調工作是推動許多小步驟,達成最終成果的關鍵。

然而,沒有人能閱讀所有資料、記下所有要事、鉅細靡遺追蹤跨部門合作、大量搜尋資料並兼顧全體人員進度,就算可以,可能讓人筋疲力盡,在真正的重要事項上失焦,導致每年流失大量生產力。

約99%公司沒有協調工作事項的系統平台,更不可思議的是企業今年投入軟體開發的資金高達3040億美元,而其中許多資金會用在提振生產力,不過,許多開發似乎放錯重點:它們還是在創造人際連結,而非協調工作進度。

儘管企業社群網站的概念很吸引人,但根據臉書和推特社交網站功能打造的微軟公司旗下企業社群網站Yammer Inc.和云端運算大廠Salesforce旗下的企業內部網路Chatter都無法帶來革命性進展,且忽略了社交網站專注於愛情、親情、友情,企業社群網站則應聚焦生產,也就是集合眾人潛能,達到工作目標。

理想的工作平台

在資訊工程中,社交網站包含人、個人資料、人際關係、人際間彼此分享的資料。

而企業社群網站則應該包含工作事項單位(如任務、想法、客戶、目標等)、工作相關資訊(如溝通、檔案、工作狀態和資料庫),以及資訊與工作如何結合,最終才是人(誰負責什麼工作等)。

理想中的企業社群網站必須讓成員的疑問迎刃而解,如當問及「有人開始著手聯絡廠商了嗎?」網站必須能輕易查出誰在負責這件事,他聯絡了哪些廠商,以及進度如何。換句話說,企業社群網站專注於目的性資訊,任務在讓工作計畫達成目標。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柯斯(Ronald Coase)今年9月以102歲高齡辭世, 他1937年提出「企業的本質」(The Nature of the Firm)解釋企業的特質及侷限,然而走過76年,企業不再僅是效率、規模和成本問題,而是包含生產力、學習和價值,而企業工具也必須跟著提升。

企業社群網站應自動協調工作摩擦,讓員工專注於生產。這才應該是21世紀的工作模式,讓有生產力的人聚焦創造,提升企業產能。

收發電子郵件被認為是相當瑣碎耗時的工作,但想想20年前沒有電子郵件時,要召集同事到同一地點開會,必須逐一發送紙本開會通知,兩相比較起來,電子郵件確實是革命性發明。

不過電子郵件依然無法凝聚員工達到遠大目標。或許稱職的企業社群網站未來問世後,人們會訝異並同情「舊時代」的我們竟然得花大把時間收發電子郵件、燒時間開會,或是百忙之中還得抽空聽上司口沫橫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752

SENSE隨筆131023效率巿場假說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0/23/sense%E9%9A%A8%E7%AD%86131023%E6%95%88%E7%8E%87%E5%B7%BF%E5%A0%B4%E5%81%87%E8%AA%AA/

SENSE隨筆131023
效率巿場假說 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
供稿人:蟬

諾貝爾熱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結果剛剛公佈,榮譽由三位學者共享。他們當中Eugene Fama和Robert Shiller成名甚早,不少人早已預測他們會得獎,惟獨是Lars Peter Hansen比較冷門。

Shiller是著名房地產指數Case-Shiller的創立人之一,著作《Irrational Exuberance不理性繁榮》紅透半邊天,此說法出自前聯儲局主席Greenspoon 在1996年針對科網泡沫的談話。

Fama關於股票市場運作的 「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早在70年代成名, 已編入大學經濟學基本課程。 效率巿場假說在學術界的地位屢被肯定,對資產管理尤其是股票行業是很好的基礎理論,同業們不妨重溫一下,以備表現欠佳客戶質疑時以之辯解。J

不可能跑贏大巿?

Fama大學時代放棄修讀語文,入芝加哥大學進修經濟及金融。博士班老師為諾貝爾得獎者Merton Miller和Harry Roberts。 提供股票巿場預測服務的經驗令他對股巿的可預測性產生興趣。

Fama的博士論文研究1950至1960年十年間數十間互惠基金mutual fund的表現,發現某年度表現良好的基金與它下年度業績之間並無相關性, 並無一家基金可以長期地勝過巿場。

於是他提出Th. 「效率巿場假說」:在一般情況下,要穩定地作出超越巿場的預測是不可能的。*****

效率巿場假說分成三個形式:

A.     弱式效率 Weak form Efficiency

指出股票的價格無法單靠分析過去的統計模式來預測:即所謂的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理論上是不能預測巿場的***;

B.     半強式效率 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

主張基本分析Financial Analysis,即依靠公司的財務報表,商業模式和宏觀經濟條件等公開可得的資訊去作測預是不能擊敗巿場的

C.     強式效率 Strong form Efficiency

認為即使擁有私有資訊,即內幕消息,也不能擊敗巿場。 據說強式效率Fama本人也只於半信半疑。

效率巿場假說由推出至今每年被引用九百多次,出現在經濟學期刊的頻率據聞與演化論出現在生物學期刊旗鼓相當。

假說的其中一項重要前設是: “在常態市場之中,風險與預期收益恆相對稱。” 即個別投資決定面對的預期收益或虧損經常是相等的。****

舉例:在一個有效率的賭場之內,骰子 “開單點” 的賠率永遠是 1賠6。

這意味著沒有人具備在長時段中打贏市場的能力,股市是不可預測的。

於是推導出Th. 「隨機漫步理論random-walk theory」: 股價是純粹隨機變動的,不會形成任何模式。****  有如醉漢的步伐,你不能夠由他的上一步估計出下一步落點何在。

如其為真,則所有投機意圖終將落空,而投資者最合理的做法只餘購進 “指數基金” 。事實上,指數基金正是這樣勸說客人的。

假說真是對的嗎?

由於「效率巿場假說」指出市場是沒法預測的,那麼,如果能證明過去的股票價格與未來的價格有相關性,便足以推翻此說。*****

《精準預測》中Silver便提出一個簡單的投資策略:在股巿上漲的第一天買入指數基金,並在未來首個下跌日收市前賣掉,而每次買賣動用全部資金,結果會怎樣?

1966到1976十年間, 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單日升跌有58%機率與之前的一天相同,而按照統計學得知,這樣的事態純粹出於隨機的機會只有 七千兆分之一。

假設有人洞悉先機,在1977年按照Silver策略投入10,000元,十年後他的回報是多少呢?若把交易費用和通脹等因素都撇除的話,回報率是150%,即25,000元。 而在相同的時間內 “買入並持有Buy and hold策略” 的回報則是80%,即18,000元。

然而若把經紀的佣金加進去(假設為0.25%),此投資人十年後只會剩下1,100元。 更糟糕的是,如果按照這個策略投資在2001到2010年,不包括交易成本的回報率已為負60%,即只剩下4,000元。

Fama的結論是,看起來很有說服力的投資策略通常都不是真的有效的。*** 而股巿就像一場惡夢,不完全隨機,也不完全可以預測。 因為股巿的資料並不是自然現象的描述,而是人類集體行為的一種表現。***

如果Fama是對的,那所謂的泡沫便不應該存在,因為泡沫的結局是可以預測的。有趣的是,一起獲得諾獎的Schiller便認為泡沫是存在的:即股巿程度上是可以預測的。

 

非理性的繁榮

2000年正值Schiller推出《Irrational Exuberance》一書的時候,美國科網股興起熱潮,巿場的表現可謂相當瘋狂。

同期推出的預測股巿書籍大都看好後巿,其中一本名為《Dow 30,000》的書預測2012年道指將升達40,000點,而到2010年將見100,000點。後來書商為了吸引讀書,再版的時候將書改名為《Dow 100,000》。

Schiller最著名的是對美國樓巿的研究,他指出若在1897年投資100美元於美國樓巿,扣除通脹等因素後,1996年該筆投資將會變為106美元,大幅跑輸其他資產類別。他認為美國房地產巿場長期來說是不值得投資的。

Schiller在股巿方面也有相當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在1921年到2000年間美國標普500指數的本益比(P/E Ratio)介乎5到44。 若果每次在標普的本益比為10的時候投入10,000元進股巿,十年後的價值將漲至22,000元,若在本益比25的時候投入將會變成12,000元,但當本益比超過30的時候,回報便會轉為負數。

Schiller的說法讓人感覺長期以言股巿很好預測,但若在當年Greenspoon評論科網股的表現為“不理性的繁榮”那天投入納斯達克指數(當時的本益比為28),而在科網崩盤前一刻賣出,他的投資回報是300%,而投資時期僅為三年多。

效率巿場假說建立在股價的錯誤會自我修正,Schiller的理論則將股巿的可測性與公司的基本價值掛勾。 兩者雖然在學術上均得到認可,但股巿與投資者的性質變化究竟對股巿的可測性有甚麼影響呢?請留意下文《精準預測:股巿淺談》

 

參考

《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信號。》
《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2012, Nate Silver

《同床異夢同獲獎,理性獸性可共存》,林行止,信報 16/10/20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71

社交網絡是否在侵蝕你的工作效率?

http://news.iheima.com/show-9-144075-1.html
社交日益增長的影響

前不久由Proskaeur發佈的報告顯示:90%的公司出於商業目的而去使用社交媒體。他們使用社交媒體做廣告,改善員工與員工之間,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交流。

社交媒體在招聘過程中也日益得到重視。目前,約94%的招聘人員使用社交媒體作為他們招聘工具的一部分。這意味著如果有職位空缺,可以去Facebook或LinkedIn查閱更多信息尋找合適應聘者。

事實上,由CareerBuilder發佈的調查發現39%公司在招聘過程中使用社交媒體。

據Proskaeur,社交媒體使用情況的公司越來越多,而員工獲得工作的社會渠道正在減少。

調查發現,36%的僱主規定在工作中禁止使用社交媒體,而2012年的百分比是29%。僱主允許員工訪問所有社交媒體網站的數量在一年內下降了10%,從53到43%。

一眼看頭條新聞,不難看出為什麼社交媒體明星的網絡影響力上升的同時卻面臨降職的危機。員工發佈負面的,不恰當的,或者粗魯無禮的內容真的可以把他們的僱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校車司機在facebook吐槽後被解僱,加州比薩廚房員工在Twitter上抱怨新制服後被解僱。這不難看出為什麼很多僱主為了減少糗事而決定禁止或減少社交媒體發佈。

但僱主可能要重新考慮社交媒體了。從EVOLV,微軟公司的Corp和商業教授的Warck學院最近發佈的研究都顯示出社交媒體在辦公室的生產力與合適性

事實證實:幾分鐘facebook或Pinterest的使用能使員工頭腦清醒,能夠提高工作的效率。

事實上,一項Millennial Branding 和 American Express發佈的研究顯示有69% Gen Y的工人覺得他們應該能夠在工作時訪問社交媒體沒有限制。如果你想保持高士氣和留住最優秀的員工,限制使用社交媒體可能不是一個好方法。

如何平衡社交媒體的生產力

社交媒體的難題或許可以解釋Proskaeur發現社交媒體政策的原因。現在80%的企業不應該是僅僅禁止或限制社交媒體,你需要做一些幫助員工去合理分享的相關指導來滿足員工的分享需要。

這裡有幾個方法去平衡社交媒體的生產力與適當。

一,寫一個具體的引導

你的社交媒體政策應該明確寫出來,並為你的員工所熟悉。你的社交媒體指導方針應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文件,但它仍需要一清二楚什麼是可接受的,什麼是不可接受的。

二,讓員工記住他代表公司

無論公司是500強企業還是成長中的初創企業,你的員工就代表公司的臉面。你需要確保你的員工記住他代表公司的形象,你需要寫一些社交媒體政策讓他們在公眾眼光下規範自己的行為。

三,讓大腦休息

如果一個員工花費90%的時間在Facebook上,你肯定有一個生產力的問題。然而,短暫的休息後看看Facebook,Pinterest和Twitter,這些可能是你的員工大腦休息所需要的。之前禁止或限制社交媒體網站的行為,問問自己從長期看是傷害多還是益處多?

四,使用內部社交媒體進行協作

社交媒體不僅僅是140字的情感發洩或者一個午餐的分享,有很多內部和企業間的社交工具去幫助企業更容易協作。社交媒體是一個強大功能的工具,在僱主禁止或限制使用前,認真考慮並且制定一個更適宜的政策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文:Ilya Pozin
翻譯:李亞偉
譯自:The Next Web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199

團隊協作的秘訣:為什麼小團隊效率更高

http://news.iheima.com/show-9-144098-1.html

據一位前 Amazon 工程師回憶,某次聊天中,幾位高管認為員工之間需要更多交流。而 Bezos 站起來說,「不對,溝通沒你們想像中那麼好」。Bezos 主張企業應該實行分散管理,甚至陷入無組織狀態也無關緊要,因為只有在這種氛圍下,個體獨立思考才能在與集體意見的較量中佔據上風。


與 iDoneThis 這支能讓我自由表達意見的創業團隊一起工作,我經常會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我希望自己能想出更多更酷的項目,開發更加牛逼閃閃的性能,並且就此與客戶深入交流。人們普遍認為大型團隊機制更加完善,並且能夠解決更多問題。這樣的想法再自然不過,這就是為什麼當我明白了一個真理,「讓更多人解決問題是影響效率最普遍的方式之一」的時候,還是被震驚了一下。

俗話所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換而言之,就是越多人參與處理問題,結果就越好——這一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實際上,小團隊的工作效率普遍更高。

隨著團隊中人手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個人表現會逐漸減色,單個成員在項目中的參與度也逐漸降低。或許大型團隊共同協作將可以完成更多工作,但其實將每個成員可以完成的工作量相加,將會遠超這一數目。

更多人也意味著更多雜事。要知道,把一群人團結起來完成一個項目簡直太難了。一方面,人手增加相當於集中了更多有利資源,但與此同時它也意味著需要更多資源完成團隊成員間的相互協調與管理工作。當團隊體量增長到一定程度,龐大的人員數目最終將會成為劣勢。

這就是為什麼集中一群人如此之難。你需要解決以下三個潛在問題:協調成本、動機成本、相關成本。所以,還是放棄組建大型團隊吧。

協調成本:呈級數增加的的成員連結

哈佛心理學家 J. Richard Hackman 曾表示,「大型團隊一般不靠譜,最終只是浪費個人時間罷了」。

Hackman 最重要的研究並非與團隊人數相關,而是著眼於當團隊成員增加時,人們彼此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每當有新成員加入,團隊的整體協調成本就會增加,因為「管理就是要解決成員之間的聯繫」。

下圖中的公式表現了團隊成員間的關係是如何增加的:

1403654740-science-behond-small-teams-work-more-productivey

  • 一個僅有 7 名成員的初創公司擁有 21 個連結點(Connection Points)需要維護
  • 一個 12 人的團隊將擁有 66 個連結點
  • 一個 60 人的中型團隊擁有 1770 個連結點
  • 一個大型企業,如果擁有 6000 名員工(與 Facebook 體量相同),那麼公司中將有 17997000 個連結點需要維護

每新增一名成員,團隊整體工作效率確實會相應提高,但增長率卻越來越低。換言之,如果你是團隊中的第三名成員,你對團隊效率的貢獻將比第三十名成員高的多。

連結點的急劇增加將引發管理失誤的可能性,此外成員相互誤解與信息錯誤傳達的可能性也相應增加。要讓團隊中每位成員都對工作內容知情、協調並整合所有人的工作進度需要大量時間與精力投入,這其中還可能產生滾雪球效應,即信息在傳達過程中被層層延遲。

軟件開發界中甚至出現了一個名詞,專用來解釋團隊溝通中的延遲現象——這就是布魯克斯定律(Brooks's Law)。其內容為:

「人月=人*月,月≠人月/人」

在極端情況下,布魯克斯定律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為一項已經延遲的工作投入更多人力,只能導致該項工作更加延遲。「

以芬蘭遊戲公司 Supercell 為例,公司只有近 100 名員工,但平均每天盈利高達 250 萬美元。有兩款高人氣遊戲在公司營收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它們都是由僅有五六名成員的小團隊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開發完成的。

究竟多少人才能組建最為高效的團隊,這一數字並不固定,但基本落在 4 – 9 人之間。一般而言,高效團隊只擁有 6-7 名成員。

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想讓團隊保持高效,那就別讓團隊成員超過兩位數。


激勵成本:社會惰化=迷失於群體之中

群體中多名成員一起完成某事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往往少於其單獨工作時的努力,這種群體中個人活動積極性與效率下降的現象,稱為社會惰性(social loafing)

Bibb Latané 進行的一項經典研究顯示,即使在只有 2-6 個人的小團隊中也存在社會惰性。實驗中,參與者佩戴著眼罩與隔音耳塞,被要求盡其所能大聲呼喊。當與其他受試者一同測試時,每人發出的聲音都比獨自實驗時要小。

雖然多人共同喊出的音量更大,但其增長速率與受試者數目並不成正比。在 6 人團隊中,每人喊出的音量只能達到其獨自表現的 36%。當研究人員讓被試者在偽測試群體(被試者認為自己是與他人共同參與測驗,實際上他們只是在獨自呼喊)中參與測驗時,人們依舊無法發揮出最佳水平,只能喊出相當於正常 74% 的音量。

Bibb Latané 提出了社會影響理論(Social impact theory),其中論述了社會影響的一些原則。 在特定社會情境中,來自他人的社會影響取決於三個因素:他人數量、重要性與接近性。

 

他人數量:周圍人數越多,來自他人的社會影響也就越大。伴隨影響人數的增加,每個人的影響實際在下降,第 N 個人的影響小於第(N-1)個人的影響。

他人重要性:也稱他人強度,取決於他人地位、權力以及他人是否是行業權威人士。

他人接近性:指他人在時空上與個體的接近程度,與相隔 20 米的人相比,面對面相處的人對我們影響更大。

德國心理學家 Ringelmann 的拉繩測驗更清楚地體現了社會惰性,即團隊成員的平均貢獻率會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而減少。

1403654744-2-science-behond-small-teams-work-more-productivey

Ringelmann 將被試者分為一人組、二人組、三人組與八人組,要求各組用盡全力拉繩,同時用靈敏測力器分別測量其拉力。測驗結果顯示,二人組的拉力是單獨拉繩時二人拉力總和的 95%;三人組的拉力是單獨拉繩時三人拉力總和的 85%;而八人組的拉力則降到單獨拉繩時八人拉力總和的 49%。

社會惰性的概念起源於 Ringelmann 在 1927 年的研究。他在研究中首次發現,隨著團隊成員數量增加,個人努力程度將會下降,個體在團隊中的實際表現(actual performance)與潛在表現(potential performance)存在較大差異。

 

Ringelmann 認為,社會惰性產生的主要原因為過程喪失(process loss),即團隊活動中存在不恰當的互動過程,其中包括兩大內容:

1. 協調性喪失(coordination loss),即當群體規模擴大時,成員間的工作聯結點增多,工作協調難度增加並出現相互干擾,導致成員無法盡全力或力量互相抵消,從而導致合力作用無法實現;

2. 動機性喪失(motivation loss),即群體工作中,個體的工作動機水平比單獨工作狀態下低,因此個體努力與貢獻程度將會下降。

綜上所述,社會惰性與團體中成員互動情況以及受到的反饋有關。Latané 與同事如此解釋道:

當團隊逐漸壯大,每位成員身上擔負的責任感與社會壓力也隨之減小,因為在群體中很難,甚至根本無法準確評定每個人的表現。

不難解釋人們為何會產生社會惰性,因為當獎勵與責罰都無法準確界定時,你就不想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了。

或許你本人並不會意識到社會惰性的存在,但下意識中存在的疏離感將很快發展為合情合理的逃避行為,並導致你工作不專心。如果連你自己都感覺沒那麼看重工作,那麼努力工作的意義又在哪裡呢。這就是動力缺失困擾公司的最大問題。


關係喪失:為什麼個人在群體中表現更差

協調性喪失與動機性喪失都是業界中流傳許久的觀點,從 Ringelmann 1972 年進行的有關「過程損失」(process loss,即群體交流中無法達成共識、找到最優解決方案)的實驗中就可見一斑。聖地亞哥大學管理學教授、心理學家 Jennifer Mueller 發現,「關係喪失」是導致個體效率在群體中有所降低的第三種因素。

關係喪失(relational loss)是指,在團隊日漸龐大的同時,個體成員會感覺自己得到的關懷與幫助逐漸減少。這其中包括同事的情感支持與工作援助。想想工作經歷中最糟糕的一次,如果當時沒有一個肩膀讓你依靠,或者沒人幫你收拾一堆爛攤子,你的生活將會多麼艱難,你就知道工作中來自同事的支持有多麼重要。

Steiner 的理論中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當人們身處團隊之中時,彼此之間會產生相互影響,此外還將在相處上花費可觀的時間。Mueller 假設,正是這些多線程聯繫才減弱了個人表現。舉個例子,你在 Facebook 上的好友越多,你與每個人的關係就愈發疏遠。

Mueller 的研究將來自多家公司的 212 名員工作為對象,這些人分別從屬於體量不同的團隊,其人數從 3 人到 19 人不等。Mueller 分析了團隊其他成員或領導對這部分員工的表現評價,此外還研究了關於其工作積極性、連貫性、以及成員間協作的調查問卷結果。Mueller 表示,從中發現了「關係喪失的明顯證據」:

「關係喪失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我們根本無法想像自己在團隊協作上花費了多少精力。」

隨團隊體量增大,人們對所獲支持的感受也愈發降低。關係喪失的代價是,使員工增加疏離感與慢性應激,一種長期慢性的壓力狀態。這將對人的認知能力造成影響,並導致其工作能力下降。Mueller 指出,大型團隊中的壓力是如此巨大,以至於一名受試者稱其工作為「死亡之旅」。

在大型公司中,員工很容易迷失。他們不知道應該向誰尋求幫助,因為他們對彼此並不瞭解。即便他們試著接觸其他成員,也無法確保他人將提供幫助,或是有時間提供幫助。更重要的是,他們無法把工作上的困難告訴團隊領導,因為這會使他們(顯得)不具備應有工作能力。

想要提升團隊成員的項目參與度與生產力,首當其衝的就是管理成員之間的連結點。以下 5 個解決方法可以針對團隊數量引起的流失作出改善,並且幫助你的團隊高效運作。

1. 使用合適的團隊協作工具

工作效率低下往往是由於員工太過重視自身工作,反而忽略了公司的整體需求。團隊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協作工具,用來降低溝通成本,並節省團隊成員的寶貴時間。你或許需要更換操作更友好的協作應用,或者改變團隊開會的固有模式。iDoneThis 就是一個極好的工具,它幫助每個成員與團隊同步工作進度,並保持適當節奏,有效增進溝通協作的同時也不會為員工帶來壓力。

2. 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與同事搞好關係,努力增進對彼此的瞭解。類似假日 party 或是 Happy Hour 的活動也許看起來很傻,但外出與工作旅行確實能幫助員工彼此增進感情,同時也為工作增添了樂趣。

在人際關係方面主動出擊,留心與你共事的員工,並找到新方式來增進瞭解。網絡服飾公司 Zappos 就是一個極佳範例,公司為員工提供「面對面遊戲(face game)」,當員工登錄後台系統時,桌面會隨機出現一位同事的面孔,旁邊還附有其簡介。

3. 透明化辦公

透明化能幫助減少公司中的某些不良行為,如社會惰化、「搭便車」以及職場「權力遊戲」。這些行為都是由於公司人數過多,因而掩飾了個人行為所造成的。

除做好份內工作外,你還需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匯報工作其實屬於你工作的一部分。你需要讓同事知道你的工作內容,並保持開放透明的態度,此外積極記錄自己做的事情以及每日進步也是讓你更好融入群體的加分項。

以 Buffer 團隊為例,他們確實做到了透明化辦公,而非僅僅將其掛在嘴邊。團隊成員彼此之間非常瞭解,從薪水、日常工作內容到每個人的進步,甚至你每天睡多久,別人可能也有所瞭解。透明化辦公的結果就是公司員工彼此相處融洽,工作態度積極,有效防止了關係喪失。

4. 協作解決問題

不要僅著眼於你所做的工作,努力參與公司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並盡你所能給予幫助。當其他人看起來需要幫助時,不要袖手旁觀,運用你的相關知識幫助解決問題。

對於那些已為體量困擾的團隊,需要有一個人擔負起問題解決者的職責,但這並不意味著擔任管理職位。這個人將在團隊其他成員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同時也將幫助其消除心理障礙,讓成員可以無壓力談論所遇到的問題。

5. 積極給予反饋

不要把同行評審僅當作是每年兩次的儀式性反饋。在團隊中,每個人都應該暢所欲言,而每個人付出的努力也應該與其表現相掛鉤。

積極提出問題,表達你對團隊成員的感謝與欣賞,如果他們表露出消極的情緒,要及時給予回覆與安慰。努力打造一種」快速反饋「的公司文化,正如 Zapier 一樣,公司每天都會針對每位員工手頭的工作進行討論,幫助每個人都能做出更好的表現。

只要著眼於細微之處(Think Smaller),我們每個人都能學到些什麼。將工作中的一部分精力分出來,增進同事間的交流,打通相互溝通的渠道,並為同事提供積極和有意義的情感支持,這將把「與他人協同工作」變成一件很棒的事,而非會造成員工緊張情緒的「死亡之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346

進步觀念11.銀行規模小又沒效率 財團化疑慮阻礙合併 公營行庫民營化 提高金融競爭力

2014-12-01  TCW

撰文‧楊卓翰

過去我們都聽過「台灣要當亞洲的金融中心」,現在,我們退而求其次,只求「台灣的銀行能打亞洲盃」。隨著新加坡、香港、中國,甚至馬來西亞的全球金融布局,都遠遠超過台灣,台灣也推出「公公併」,整合公營銀行。但是,真正影響台灣銀行競爭力的「公營行庫民營化」,卻長久沒有動靜。

把台灣最大的十家銀行排出來,台灣前十大銀行的資產總共占新台幣二十四兆元,但是七大公股、泛公股銀行所占的資產就高達十八兆元,遠超過七五%。包括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甚至泰國,公股銀行所占的資產比率在前十大銀行中都很低;次於台灣的韓國,公股銀行所占資產也只有四成。

台灣金融研訓院前董事長許嘉棟就曾在台灣競爭力論壇指出:「公股銀行受到限制太多,所以績效難以提升,它要發展時有太多限制,企圖心相對來說也不是那麼夠,成長方面可以看到相對慢很多。」事實上,許多研究都指出,政府持股會使銀行利潤降低及放款行為波動變小,雖然資產規模比較大,專業人才、資金成本上都有優勢;但是受到法令限制(如《審計法》、《預算法》)且在政府保護之下,經營效率普遍低落,為了配合政府的政策(非專業考量),也必須放棄「利潤極大化」的目標。

不只如此,公營行庫董事長受到法令限制,必須到立法院接受立委質詢,只要政府有持股,董事會成員還要向監察院申報財產,揭露全家財產資訊,在招攬人才上更加困難。

龐雜的公股銀行結構,讓台灣的金融競爭力偏低。二○一三年WEF(世界經濟論壇)的金融競爭力調查,台灣排名第八十二名,名次甚至輸給中國。光看中國的銀行業ROE(股東報酬率)和ROA(資產報酬率),平均都是我們的兩倍以上,更別說銀行規模遠遠大於台灣。「政府再不推行銀行購併的改革,台灣金融業將會落後大陸!」財經立法促進院院長黃達業說。

過去政府都有將公股銀行民營化的嘗試,但是結果多半失敗,甚至在二次金改時,產生許多負面效應,因此談到「民併公」的銀行整併模式,大家多半噤若寒蟬。除了因擔心丟了「鐵飯碗」而反對民營化的公股銀行員工上街抗爭外,台灣社會對於銀行「財團化」的恐懼,也阻礙了進步。

但是,民營化未必是噩夢一場,富邦銀購併台北銀、國泰銀購併世華後的效率提升,就是成功的案例。新加坡同樣在一九九七年金融海嘯前有著銀行規模太小,過度競爭的問題;金融海嘯後,新加坡政府為了提升銀行規模,引導銀行整併,原本十一家的本國商業銀行,現在只剩三家:星展銀行、大華銀行、華僑銀行。每一家,都是縱橫國際的大型銀行。

台灣總是強調「小而美」,在國際競爭益發激烈的金融業,規模過大雖然不好,但若像台灣如此規模過小、效率又落後的情況,除非台灣社會克服對於「大」的恐懼,否則我們在國際將愈來愈難競爭!

台灣泛公股銀行占比遠高於國際── 各國政府控制的銀行資產占前10大銀行總資產比率

(%)

台灣 韓國 新加坡 泰國 澳洲 日本 香港 美國75.51 41 34.35 21.78 20.99 6.9 0 0 資料來源:台灣數據為金管會;國外數據為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行動方案

台灣社會需要意識到,政府控制下的銀行效率不彰,拖累台灣金融業,對於「民併公」應該理性思考,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