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Opera 瀏覽器:26歲中國小子「無為而治」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28/1MNDE1XzQ0MTY1MQ.html
2006年,在亞洲手機市場蓬勃發展之際,全球瀏覽器領先公司Opera挪威總部決定在中國建立正式的分支機構。在挑選總經理時,當26歲的宋麟作為一個主要的候選人時,公司老大問了一個他無法解決的問題,「你多大了?」

但年齡並不是問題,而成了他的優勢。2006年末,宋麟回國並開始了他的Opera中國之路。6年過去,他在中國建立了Opera亞太區最大的研發 中心,在中國架設了Opera全球除總部外第二個獨立服務器群組,主導了Opera在全球第一次成立合資公司:Opera與中國最大手機分銷商天音通信共 同投資1.35億成立北界創想,出任總經理,並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全新中文瀏覽器品牌—歐朋。

熟悉他的朋友和同事卻說,宋麟還是那個2002年大學沒畢業就隻身去挪威的自謂「科學家」的大男孩:好奇心濃烈,會跑到新疆找化石、用望遠鏡研究星星、試圖認識非常多的植物;說話語速快,思維跳躍但不乏真誠;生活中會因為被說邏輯不好而大叫「我當年GRE邏輯是滿分」等。

面對本刊記者,他也會在談及技術問題時滔滔不絕,因為這是他擅長並興趣所在。一位公司內部人士稱,在公司開會時遇到技術談論,他經常會坐到地上與大家爭論。

但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沒有宋麟對中國國內互聯網行業情形的把握和跟總部信任感的搭建,Opera很難在中國從無到有,並成立合資公司。

在競爭殘酷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宋麟顯得很「另類」—更像是一個矛盾體,有著活躍好動大男孩氣質的他在公務中非常嚴謹,他天生就知道如何去處理棘手的管理溝通問題,重視效率和目標;強調通過無為管理而增進職員的責任感和擔當。

中國小子

宋麟的歸國開拓之旅看似平坦,卻並不容易。因為他做的是將一家以B2B為主的歐洲公司,轉型為重心傾向B2C適應中國互聯網環境的本土公司。讓母公司認可並引領了轉型方向。

在 他回國的2006年,Opera的營收主要來自於B2B業務,通過預裝進手機或者運營商定製機來收費。剛回國的宋麟帶著4人的團隊去聯繫華為、中興、中移 動等各方。中國客戶看重本土的服務能力,所以當宋麟將Opera在亞太區的研發資源整合併組建亞太區研發中心後,客戶覺得更踏實。

2010 年,Opera 迎來了新任CEO包禮森(Lars Boilesen), 加快了向B2C市場的轉型,希望從一個軟件公司轉身成為互聯網公司。畢竟高用戶數意味著更高的資本青睞和市場潛力,360的桌面瀏覽器2億的用戶就能夠估 值上30億美元,Opera的全球月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了2.2億,而且數值也在不斷地攀升。「我最近看數據,發現我們在尼日利亞的用戶數不斷地增長,都 幾千萬了,我們在那裡連Office也沒有,我現在也沒搞清楚為什麼會增得這麼快。」宋麟說。

在中國區層面。考慮到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牌照等情況,宋麟建議總部重新佈局B2C領域,並通過最終跟總部溝通,決定成立合資公司,大舉進軍中國瀏覽器市場。

在 挑選合作夥伴中,宋麟最終挑選了中國最大的手機分銷商—天音通信。因為手機品牌廠商越來越傾向於直銷,傳統的手機渠道商天音通信一直在嘗試互聯網的業務, 旗下先後開了3家做閱讀、遊戲和應用商店的互聯網公司。最終雙方在2010年下半年一次定製服務中撞出了火花,雙方對彼此的團隊非常的認可。同時,宋麟也 看重天音通信的強大的渠道能力。

此後,這家300億銷售額和1萬名員工的傳統渠道商還是給予了宋麟很多驚喜。「每次參加他們的年會和例會,我能夠非常明顯地感受到他們對於互聯網轉型的熱情,非常狂熱和執著。」

2011年5月,雙方的合資公司北界創想正式成立,3個月後,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全新中文瀏覽器品牌—歐朋,寓意來自歐洲的朋友。從彼時到此刻,除了歐朋的團隊擴展到100多人外,歐朋瀏覽器也已經歷了幾次性能升級。

歐 朋也秉持了Opera追求技術的特性,它不僅是展現了WWW頁面,而是100%真實還原了PC頁面的內容,同時包括整體的結構、文字的展現、動態圖片效果 等等。在新浪的工作人員看到手機上歐朋網頁上新浪微博的顯示效果,也大為驚嘆。同時,其對HTML5技術編寫的網頁遊戲的顯示效果也得到行業認可,在權威 的HTML5 TEST網站測試中,得分高達369+11,遠遠高出其他同行。

跟西方手機用戶相比,中國手機用戶有著自己的使用習慣,喜 歡網址導航等附加服務。為了更好地用戶體驗,歐朋的工程師會用單手操作來測試產品,手指滑動頁面是左右式,而Opera mini是上下滑動。整個歐朋瀏覽器添加了更多的服務功能,文字導航、站點的篩選和推選等。整個瀏覽器還能貼心地顯示整個流量的使用情況。

但因為整個Opera轉向消費市場的時間相對較晚,在中國市場已有UC、QQ等其他第三方瀏覽器競爭對手情況下,宋麟及其團隊未敢言勝。

「無為」管理

朝外Soho C座9層的大部分都是Opera中國和歐朋的辦公區域,人們可能很難在宋麟的辦公室找到他。

一個快速增長的公司總是存在會議室不夠的問題,而講究效率和平等的他總會被開會的同事「趕」出來,拿著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找個沒人的座位繼續工作。

他的工作方法聽起來也很簡單。「無非腦子清楚和邏輯清晰,做出決定和判斷;得到所有方的信任;以及如何在細節上處理這些事情。」這些讓他贏得了公司內部和客戶的信任並被譽為Opera的「救火隊員」。

早 在2002年,宋麟就作為業內第一批工程團隊在手機上研發WWW瀏覽器。而真正確立宋麟在Opera公司的地位的是日本定製機項目。在摩托羅拉為日本運營 商NTT DoCoMo 的一款定製機項目中,作為瀏覽器提供商,Opera也參與了其中。但是該項目卻因為文化差異不 斷地被延遲,Opera起初被派到日本的項目經理不堪重負 要求支援。宋麟就被安排去日本出差2周,結果2周延長成了3個月。通過積極參與和項目各方的互動,項目最 終完成,宋麟最終瘦了一圈地回總部了。這事後, 日本 等地的合作夥伴都是直接聯繫宋麟,而不是其他人 了。

作為一家需要被集成的互聯網產品廠商,宋麟需要跟手機廠商、運營商等多方打交 道。有時候,客戶對定製產品的日期要求可能會突然大幅度地提前。宋麟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到底能夠提前到多久,不會因為來自客戶的壓力而急促提 前。「他教會我如何讓客戶信任,就是一定要靠譜,答應他們的每件事都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答應。慢慢地,客戶也就知道你的各種決定也是有依據的,也會更加 信任你。」Opera中國首席架構師羅志宇告訴本刊。

作為Opera公司不可多得的負責瀏覽器內核的大牛工程師,羅志宇是在2011年被 宋麟一個電話召喚回中國的,「我做了一件非常牛的事情。你快回來一起弄吧。」 二人的家鄉語言都是四川話,都在國外多年,年齡也差不多,個性都比較好玩,辦公室裡面經常充斥著四川話、英語和普通話的混搭。

作為主要的 管理者,宋麟給整個Opera 中國注入了一種北歐的無為管理文化,管理結構扁平化,通過足夠的信任激發員工的責任感和擔當。一名剛入職的員工跟本刊回憶,在歐朋的產品討論會上,工程師 之間爭辯得不可開交,聽取了各方的意見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後,宋麟強調「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不見得是好的,你們再想想,看看究竟如何處理。」

這種扁平化的組織架構讓整個Opera員工有著相對輕鬆的工作氛圍,Opera的離職率非常低,離職人數是以個位數來計算的。員工跟客戶的良好溝通也讓Opera獲得了華為的最佳合作夥伴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62

拒絕 MIT文憑的小子

2012-7-9  TCW




鬧鐘聲突然響起。

有老鼠和青蛙為伴的農場中、五坪大的貨櫃屋裡,三個身影從水泥地掙扎著爬起,走進育苗的暗房。已經等八個小時了,種子含水量多了○‧一公克,芽,還要再等待。這是今夜第三次紀錄,希望又落空。而這,只是過去兩年上千次實驗中的一個。

「不好意思,這裡都是蚊子,」他們抱歉的說。身旁,是簡易床鋪,水泥地上鋪著棉被,旁邊一袋袋種子,堆得快和天花板一樣高。

這些種子,對這三位台大財務金融系畢業生而言,是挫折、失敗,以及希望。

台大財金系是第一類組科系首選、社會組的狀元,PR值九十九(成績在一百人中排名第一)是基本門檻;今年第一階段申請入學上榜者,四十五名有十名是滿級分的狀元高中生。該系畢業生,還沒出校園,企業就上門搶人。

農場中的三人,是金字塔頂端的一群,曾拿到主流價值觀中,職場最佳門票。

鄭涵睿,手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入學資格,GMAT成績是兩岸三地最高分群組。在滙豐銀行擔任儲備幹部期間,公司為了栽培他,送他到倫敦、香港受訓,當他要赴MIT,公司還開出兩年留職停薪留人。

他的兩位夥伴——台大財金系同學許偉哲、廖怡雯,前者曾在保誠人壽,後者曾任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ING投信研究員。

只要他們願意在現成的路上努力,功成名就,指日可待。

狀元,選擇了叛逃工作只是要讓老闆開心,感覺很空

不過,他們卻自廢門票;叛逃的狀元們,試圖找回自己。

「大家都問,念台大,為什麼要來種芽菜?」放棄升遷、高薪、MIT,創辦綠藤生機的鄭涵睿背負外界質疑壓力。

鄭涵睿媽媽、台大園藝博士林碧霞,是主婦聯盟創始元老之一,一輩子與生機農業為伍,卻也擔心,「小小的芽菜,要養這麼多台大畢業生,可能嗎?」

鄭涵睿的財金系同學,三十歲,有的已在香港、倫敦領新台幣數百萬、上千萬年薪。畢業十年的,有人甚至年薪百萬美元起跳。

「社會地位很好、薪水很好、大家對我們的觀感都很棒,」廖怡雯說,但「就是少了那一點自己。」

過去擔任研究員的她,要定期完成市場報告,「但其實是找個理由去解釋、去包裝,」報告結果不能與國外分析師差太多,「否則,妳又要寫報告。」

鄭涵睿補充,二○○九年他帶領團隊提早達到客戶數目標,「但就是很空,」他回憶,「我們的工作其實是讓總部老闆開心,不是為了顧客、為了自己,當這種時候占了大多數的時候,你就會質疑你自己。」

在外人面前遞出名片,他們與多數同學一樣,無須多做解釋,明星企業光環籠罩,讓他們仿若金童玉女;但走進公司,卻心知肚明,自己只是亞洲區的一個小螺絲釘。

「我在這條路上看不到未來的自己,更看不到我想成為的我。」鄭涵睿希望,自己的職業能「自我實現、賺錢、社會意義三者兼顧,」但隨著薪資上揚,他離目標卻越來越遠。

為解決心中疑惑,他決定暫離職場。二○一○年暑假赴MIT就讀前,他接觸到有機芽菜,發現它雖然冷僻,卻可能三者兼顧。

「我去MIT是為了找方向,既然方向很清楚了,為什麼還要去?」他決定投入這個新藍海,許偉哲、廖怡雯也是。

從水質過濾到挑種,每一步都親手打造,符合最高標準,一聊起芽菜,綠藤三人滔滔不絕。「(相比之下)我們金融業是很難發自內心的……,」廖怡雯的前同事吳美燕坦言。

光環,竟變成包袱滿口理論,卻放不下身段叫賣

「發芽之前,要先燙種,把水加熱、消毒,才能播種。」鄭涵睿解說種芽菜過程,說的彷彿是自己。

種子第一關要面對病毒。他們要「消毒」的,是狀元的習氣。

「一開始,我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在這裡賣菜?就是有那個傲氣,」鄭涵睿說。從建中與北一女、台大財金,再到外商公司,一路順利的三人,寫了財務規畫書、產業研究,滿口品牌理論,但真正要叫賣,卻放不下身段,遠遜鄰攤的阿婆。

「念書念比較多的人,自己那一關很難過,」吳美燕觀察。

「以前,我甚至還瞧不起我媽媽,」鄭涵睿媽媽推動有機農業,不但沒賺什麼錢,還經常全身泥巴與臭味,看在讀財金系的兒子眼中,甚至有點笨,不符效率原則。

如今,母親節時,他卻寫信給媽媽,「我看著一堆芽菜,卻反而好像有些懂了……,有些不聰明的事,還是要有人做。」他,也變成自己口中的傻子。

除了內在價值重塑,還要面對外界質疑。市集中「他不是讀台大嗎?為什麼我要幫他?」「你看那個讀台大,還不是來這裡!」冷言冷語,「台大」二字成了包袱。

最後讓他們學會彎腰的,是台灣最大有機豆腐商、國小畢業的名豐豆腐董事長黃孝誠。

初次見面,黃孝誠把他們狠狠罵了一頓。當時鄭涵睿為了說話,將一大籃芽菜先放在地上,這動作讓黃孝誠大怒:「我叫他們跟菜道歉啊,你把它放地上,你等於不重視它!這樣客人怎麼相信你!」

「我從來沒有在上百人面前被罵過……,真的是情何以堪!」鄭涵睿談起這段,還是略帶激動。

罵歸罵,但黃孝誠有心栽培,每週日讓他們到名豐豆腐店面推廣芽菜。對青菜鞠躬、為陌生人倒茶,「那個自尊,真的要拿下來,」鄭涵睿回憶。

過去一年,他們在全國參加一百多場推廣活動,豔陽下、暴雨中,都有他們身影。週末,台北東區的二四八農學市集,他們在攤位前賣力講解,渾身書卷氣顯得很特殊。

考驗,產品遭下架從前只懂贏,重新學處理失敗

他們很懂得「贏」的途徑與滋味,「但種芽菜這件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克服的,」鄭涵睿坦言,「它就是一直失敗、失敗、失敗、失敗……,而對我們來說,最陌生的,就是處理失敗。」

綠藤生機將六種蔬菜的種子直接種在紙上,一直到消費者手中,芽菜都還是「活的」,有如賣給消費者一小畝田,要吃多少摘多少,不只新鮮,營養價值還是整顆長成青菜的數十倍。

靠著兩年多來不斷實驗,開發出的三十幾個步驟,從種子含水量、試紙材質、水溫、每平方公分撒多少種子,試過世界各國的種子來源,才種出能在消費者家中繼續長大的芽菜。至今,綠藤還是台灣唯一量產、賣出「活體」芽菜的公司。

但這是一次重大失敗換來的。早期綠藤與主婦聯盟合作,芽菜雖在離開農場時情況良好,但送到通路卻已紛紛倒下。主婦聯盟決定將綠藤全部下架,直到改善為止。

「我根本不敢跟媽媽說,」農學博士之子卻連菜都種不好,「我把我爸媽的臉都丟光了……,」鄭涵睿少見的低下了頭。

綠藤的最大通路將貨下架後,去年底結算,發現虧兩百多萬元。後來加入的員工,立刻選擇離開。

「那時候,其實有獵人頭公司來找我們,問我們要不要回去(金融業)了?」廖怡雯說,「我都不敢跟家裡的人說,這要怎麼說啊?」

「那是我人生最黑暗的一年,」鄭涵睿形容,除了事業不順,家人得到癌症,女友都準備娶進門了,事業卻還在向下,薪水連女友三分之一都不到。

一邊是燙手山芋,一邊是十萬元起跳的職缺上門,如何選擇?

「我生命中的每個階段,就是人家說哪裡好我就往哪裡去,北一女、台大都是,……我很會考試,真的很會考試……,然後,我就不會去想別的選擇了,」廖怡雯回憶,「現在進社會沒有第一名了,你才真正去想你要什麼,不夠的感覺越來越多,就去想問題到底在哪裡。」

問題出在,過去只往第一前進,從沒想過自己要的,那個唯一的自己。

想通了,這一次,不再聽大家說什麼。

被通路下架,他們乾脆住進農場,將所有步驟重新拆解;帶著檢討報告,和主婦聯盟簡報改進對策,希望能再得到機會。虧損,沒嚇跑他們,反而嚴控成本,大砍三○%,並自我減薪,三位創業者的月薪,都降為三萬二千元。

理想,越磨越堅定真正的不平凡,是做出自己的成績

就像綠藤的芽菜,生長時要壓著麵粉袋一樣,有壓力,芽才長得高、生得正。他們也因重重壓力而再起。

這期間,家人的支持是關鍵。「我爸說,他現在睡到半夜醒來,還在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出去闖,他不要我也一樣,」廖怡雯的冒險動力,來自六十七歲的爸爸。

放棄主流的卓越之路,難道不害怕就此踏上平庸?

「會讀書的人很多,一個銀行也有很多副總、經理;真正的不平凡,是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持續去做,而且做出成績來,」廖怡雯說,「你不一定要是這個(公司)、那個(公司),你要做出你自己!」

「我們要做自己、做唯一,而且最後我們就會是第一了,」鄭涵睿補充。

綠藤的獨特性,引起日、韓生機界注意,派團來訪,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也請他們去當講師。微風超市、city'super、Jasons Market Place等百貨,以及里仁有機等通路,都看得到綠藤,主婦聯盟也恢復上架。

追隨者已經出現,今年新增了倫敦政經學院畢業生和準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加入綠藤團隊。許多台大財金系同學,平日在Google、微軟(Microsoft)、麥肯錫(McKinsey)工作,假日則義務協助到市集銷售。一盒盒芽菜,是這些明星企業志工的另類夢想。

失敗讓他們脫胎換骨,四月起營業額增一倍,單月達到損益兩平,也吸引創投上門。但「還不到,我們不想拿了錢就影響自己要的方向,」寧願勒緊褲帶,也不讓理想稀釋,終於踏上自己的路後,這群叛逆狀元要奮鬥到底。

新北市新店,四樓公寓。同樣來自狀元科系、迷路拍賣創辦人林修平,半夜三點也睡不著。

「我現在如果不關手機,晚上是不能睡覺的,」他不是埋怨,相反的,他笑得合不攏嘴。半夜三點,工作夥伴們在黑夜中,看著手機螢幕討論著,因為不斷冒出的新點子而興奮不已。

迷路每月燒錢百萬元,資金都來自朋友廖盈嘉與林修平的個人存款;收入,仍掛零。但微光中的臉龐,笑得沒有懷疑。

除了台大電機碩士的林修平,迷路工作團隊包含六位台大電機、資工碩士,同樣都是錄取率百分之一、PR值九十九的二類組狀元科系。

狀元,突然迷路了不想再苦追幾毫秒,離開科技大廠

林修平已三十五歲,當同學登上聯發科、瑞昱等科技大廠主管,年收入突破五百萬元,他的公司,還在摸索獲利模式。

八年前,他辭掉瑞昱工程師,投入「位置服務」(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的開發,雖然擁有專利,但沒有錢、沒有自身產品,無法在美國打昂貴的專利戰。

這個專利,現在正是臉書(Facebook)、Google的主戰場之一。

明明有專利技術,卻眼睜睜看著別人使用,「你看到旁邊的人都在用手機上的Google地圖,就像詛咒一樣,提醒自己有多失志,」林修平說。

直到去年,他才遇到夥伴和資金的支援,「這一刻,我等了八年!」

和多數同學畢業後進入半導體大廠一樣,林修平到全球網路卡晶片市占率第一的瑞昱科技,擔任主力產品工程師;只要繼續下去,主管職就在眼前。

這樣的生活,因為一場車禍而改變。車禍後,林修平被迫返家休息一個月,脫離規律的生活,他第一次問自己,「一輩子付出那麼多,只為了追求幾毫秒(指晶片運算時間)的差別,真的值得嗎?」

思索的同時,他看見另一個可能:位置服務。一次找停車位的過程,冒出了現在已實現的用App找停車位的想法,「這才是你應該花一輩子心力投入的地方。」

苦戰,八年的煎熬沒有錢打專利戰,還被念不務正業

念頭出現的那一刻,也開始了八年和詛咒的對抗。

林修平花一個多月寫出位置服務系統(編按:專利名為「應用於通訊系統中之即時資料搜尋系統」),想申請美國專利,卻因費用昂貴作罷,只申請到台灣與中國的專利,接下來,他考慮創業。

「你一旦有了想法,你(在大公司)就待不下去了,」他說。

離開大公司,眼前有兩個難關——狀元的束縛,與父母的憂心。戴著狀元的光環,自己與家人,都對他的人生設下高標。

離開大廠後,他進入美國大型法律事務所,負責科技專利。但,就連最頂尖的律師也告訴他,沒錢,就打不起專利戰。四年後,他離開律師事務所,經營迷路拍賣,為網路商家架設行動開店平台,同時尋找將位置服務商品化的可能。

不懂兒子在做什麼,父母開始擔心,「我媽說,人不可以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但林修平的內心,火,才剛燃起,「你就是覺得你做得到⋯⋯,他們都說我不務正業,我就是要證明!」

這場寄望,卻遲遲不能實現。

「我們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起專利的事,」律師事務所的前同事黃俊傑說。「因為,那個(打贏大廠)成本是千萬美元起跳的!」雖然林修平在台灣、美國、中國共握 有三十七件專利,卻眼睜睜的看著各大廠、App推出位置服務,自己創立的公司,卻因為沒錢、雇不起人,而無法推出此類產品。

專利成了空殼,「迷路」之名,此時更顯得諷刺。

當建中同班同學,五十個當中有三十幾個穿上了醫師袍,成家立業,林修平的事業卻還在摸索。在這期間,宏?硒蕊}出年薪超過兩百萬元的職缺給他,林修平依舊不為所動。

「他其實是我們之中,最可能成功的人!」黃俊傑說,這一、兩年位置服務快速發展,令人驚訝,因而能體會為何外人看林修平像自找苦吃,林修平自己心中卻清楚不過,「但他需要一個團隊,一群相信他的人,一起做出產品來。」

偏執,苦了父母親爸爸四處拜佛,求神明讓兒子成功

然而,時間越久,父母越難忍受。

林修平七十歲的父親林茂喜,每天傳簡訊給兒子,希望他回家吃飯,並持續提供中華電信等國營事業招考訊息,「哥(父親對林修平的暱稱),我和媽媽一致覺得你應該去報考,年薪一百三十萬……,」「媽每天晚上抱怨、憂心你的前程,可能的話,你還是報一下……。」

林茂喜心情是矛盾的,想讓兒子走自己的路,卻擔心他受傷,甚至跟兒子說:「對不起,爸爸、媽媽沒有錢,不能實現你的想法……。」談及此,林修平濕了眼眶。

林茂喜也到台灣各地著名廟宇為兒子求符,「我就跟神明說,我看不懂我兒子在做什麼,但拜託你派天兵、天將來幫助他,讓他成功。」

「我覺得,過去八年我所有做的事,就是讓我爸媽擔心。」修平還記得,一次幾天沒見媽媽,媽媽突然一頭白髮;他邊講,淚水一滴一滴滑落。

一意孤行或堅持理想,只有一線之隔,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在還未達到世俗的成功標準前,親族聚會時,他總難抬頭挺胸。「爸媽也不想給壓力,但親朋好友都會講那些話,父母就覺得小孩走偏了,」林修平坦言。就連交往多年的女友,去年初也跟他分手。

為了找出口,狀元回到最熟悉的地方——校園,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

追夢,正開始蔓延更多菁英被打動,共組「義勇軍」

他以口試第一名考進台大電機博士班,並試著招募「義勇軍」。沒想到,這次共鳴來得飛快。

透過口耳相傳,兩個資工系碩士班的學弟,聽到學長有位置服務的專利,他們興奮的趕工,一個月就把產品做出來,是一個App的「自動產生器」,有如行動版的網路商城,讓消費者有自己的App,並選擇購物、社群或者活動的功能。

目前,中華電信也正研發類似技術。競爭對手默默布局的市場,迷路的平台已在六月十五日推出,上線三天,已有六百八十個App藉此誕生,目前免費使用,未來將以廣告拆帳來獲利。終於,專利商品化出現曙光。

這背後,有老友的支持。林修平的建中同學,均潔牙醫診所主治醫師廖盈嘉,是知音也是金主。

看到老友要走自己的路,他全力相挺。廖盈嘉寫的一張紙條,林修平一直放在桌上,「我們親愛的同胞們,好久沒有看到希望了!一定要撐下去!」

同樣的理念也打動台大電機系畢業,曾是惠普(HP)、亞太優勢產品經理的陳亭佑,「他(林修平)給了我一個舞台,讓我去找到快樂……,我一定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年輕一定要去試,就算比其他人窮,至少我有更多的可以分享,這就是獲得。」

成軍至今,七個從六十六跨到七十四年次的狀元們,薪水都比同輩低,甚至不到一半,就為了一個新實驗。

信念,是支持他們的最大力量。

【延伸閱讀】柏林、矽谷對創業者,支持多於懷疑

這是我見過最多眼淚的採訪。

為製作此專題,《商業周刊》採訪團隊共訪了二十四位狀元系所畢業生,他們都是該類組成績前百分之一的佼佼者,但談及職業選擇時,卻紛紛流下眼淚,幾度語塞。

親人的諒解,他們還在等。

當他們決定走不一樣的路,「這樣好嗎?」的懷疑聲,就不絕於耳。

一樣是創業者,在德國柏林、美國矽谷,卻像開派對般理所當然。

兩個月前,筆者在被稱為「歐洲新矽谷」的柏林採訪,許多年輕人告訴我,當他們告訴別人自己想創業,再新奇、荒謬的提案,都能聽到:「那,我可以幫你什麼?」

但台灣的狀元們提出要創業,聽到的卻是「不可能!」「別傻了。」少了相信與支持,難怪創新的種子,紛紛飛離這塊土地。

在問台灣為何缺乏創新時,或許我們可想想:自己是說「我可以幫你什麼」的人,還是潑冷水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3

台灣科技人一定要認識的兩個湖北小子 一場夾擊宏達電、華碩的 零利革命

2012-6-23 TWM




兩位湖北小子,他們創辦的公司成立分別不過二年與七年,坐擁的市值卻已經超越黑莓機,直逼百年老店諾基亞。

他們只有兩款手機,卻能賣贏華為、宏達電等一竿子大廠,他們靠的是一場即將顛覆科技業的「零利革命」。

撰文‧賴筱凡

「下半年,你一定要認識這兩個人。」那是個周二的下午,當大家還在關心聯發科購併晨星的效益時,大和國泰證券亞洲科技研究部主管陳慧明這樣的預告,引起了我們的高度好奇;到底這兩個人是誰,能讓追蹤台灣半導體產業多年的明星分析師這麼說。

他們就是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以及北京奇虎三六○科技董事長周鴻禕。

這兩個名字在台灣科技界,其實稱不上響亮,多數人對於他們是誰,更是摸不著邊際;然而,他們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本事,能讓陳慧明預告著,下半年科技產業將會有不少他們的身影?

七月十二日晚上,台北市大安路的一家旅館裡,擠進了各家媒體,他們來這裡只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參加雷軍的媒體聯訪。這位年紀不過四十三歲的湖北人,創立的小米科技僅短短二年,最新一輪募資居然高達二.一六億美元(約六十五億新台幣),換算市值四十億美元。

成立分別不過二、七年

市值直逼諾基亞、宏達電

奇虎三六○的實力也不遑多讓,打著免費防毒軟體旗幟,在大陸擁有上億使用者,市值也有二十億美元。

換句話說,小米科技加奇虎三六○的市值就已高達六十億美元;這個數字不僅比黑莓機製造商RIM的四十億美元還多五○%,更是直逼諾基亞的七十億美元,與宏達電的八十億美元。

令人費解的是,兩位來自湖北的四十餘歲男子,創辦小米、奇虎都是二○○五年之後的事,迄今上市販賣的手機各自也只有兩款,卻能步步進逼百年老店諾基亞。

「他們賣的手機,不要利潤。」陳慧明話講得直接,卻一語道盡這兩個湖北小子將掀起一場顛覆科技業的新革命——零利革命。

有北京「光華商場」之稱的中關村,人潮川流不息,一名二十來歲的年輕小伙子,進到鋪子裡開口就指名:「我要現在賣得最火的小米機。」四吋大螢幕、八百萬畫 素的照相鏡頭、圓滑的黑色邊框,這就是「小米機」,外形與蘋果iPhone幾乎如出一轍。這就是小米機的最大賣點,打著蘋果供應鏈生產,價格只要 iPhone的一半不到,僅一九九九人民幣,讓小米機在大陸通路橫掃千軍。

被台灣媒體團團圍住的這晚,一身輕便穿著的雷軍,心情格外興奮,「上半年,小米機已經賣了三百萬支,今年要賣六百萬支,應該不成問題。」雷軍的信心全寫在 臉上,因為小米單靠一款手機,上半年在大陸市場狂賣三百萬支,這個數字連華為、宏達電等一竿子大廠都追不上,僅次於熱銷五百萬支的蘋果iPhone。

同樣未賣先轟動的,還有奇虎的手機。端出與最新一代iPhone同等規格,硬度最高的康寧Gorilla玻璃、視網膜螢幕,四.五吋的面板硬是比 iPhone大上一號,這是奇虎三六○與家電大廠海爾共同合作的最新手機海爾W九一○,硬體設備擺明了挑戰iPhone,價格一樣很殺,也只要一九九九人 民幣。

當我們靠著電信商補貼,月繳上千元的通話費和上網費,但買一支iPhone還得花上萬元時;他們兩家不靠電信商補貼,卻能提供大陸消費者一支硬體功能媲美iPhone,價格只要不到一萬新台幣的智慧型手機。

你可能會懷疑,他們賣的是山寨機嗎?答案很顯然的不是。兩家公司的手機皆裝載高通晶片,觸控面板也是最新技術,更重要的是,效能絕對不差。「山寨機已經是過去式了,他們要帶來的新衝擊,叫作『零利』。」安謀(ARM)的主管如此分析。

響起革命號角

零利潤的新時代來臨

如果說,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是科技產業進入後PC時代的關鍵人物,那麼,雷軍與周鴻禕吹響的,則會是後PC時代裡,一場「零利革命」的號角。

蘋果的成功告訴世人,軟體的價值將不可同日而語,「憤怒鳥」的一夕暴紅,更讓我們認識到台灣軟實力的不足。

然而,這些都還不是最可怕的,因為蘋果坐享硬體、軟體的高利潤,台廠只要扮演好科技產業裡專業分工的角色,為人作嫁,就能分上一杯羹。這也是為什麼一串蘋果供應鏈,只要沾上蘋果光,業績都能翻上一番。

隨著三星、宏達電、華碩等競爭者加入,他們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許敵不過蘋果品牌的強勢,但是靠著壓低價格、提升產品差異化、Google軟體的奧援,在硬體利潤上少賺一些,總還是能闖出另一片天。

可是,雷軍與周鴻禕的出現,開始敲碎了他們的美夢,因為一場零利潤的革命,才正要開始。「他們不想從硬體上賺錢,硬體已經不值錢了,重點是後面的內容、軟 體與服務。」拉著行李,陳慧明穿梭在上海、香港機場裡頭,但他仍時時刻刻緊追著小米與奇虎的最新戰況。而陳慧明的話,一針見血地道盡雷軍與周鴻禕的最大野 心。

「現在手機的零組件都標準化了,有了標準化的供應鏈和作業系統,做手機的門檻大大降低,硬體價值會越來越小,靠硬體賺錢的模式會有問題。」周鴻禕的話直指問題關鍵,再直白不過。

周鴻禕甚至直接指明,未來只有三種硬體廠商能活:一種是鴻海這類擁有高度垂直整合能力的專業代工廠;第二種是掌握關鍵零組件的廠商,像高通、三星,想買晶片、觸控面板,都得找他們;第三種則是蘋果,擁有議價能力及設計能力的品牌廠。

不同於三星、宏達電與華碩,雷軍與周鴻禕殺紅眼的競爭,直接把利潤砍到了最低,「他們的思惟不是要賣出很多手機,而是要有很多人用他們的軟體和服務。」陳慧明說。

就在陳慧明趕飛機的同一時間,場景拉到台灣新竹科學園區裡,台積電最先進的二八奈米生產線上,正二十四小時趕工,一個對市況的誤判,讓高通晶片大缺貨,急著要這些晶片的不只三星、宏達電、華碩,還有小米和奇虎。

同樣地,苗栗竹南科學園區裡,奇美電的中小尺寸生產線上,也在趕工,奇虎的四.五寸面板就來自這裡。「他們要的量很大,市場需求很熱。」奇美電內部主管透露。

掌握平台黏住消費者

擁有人流就等於掌握金流

供應鏈上的忙碌景象,說穿了只是印證了小米機與奇虎手機的出貨量不容小覷。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高通與安謀的高階主管積極拜會雷軍與周鴻禕,則是反映出他們在科技產業的影響力。但,小米機與奇虎手機將掀起的零利革命,衝擊還在後頭。

就在熱賣三百萬支的小米機裡,你看到的不是臉書、MSN,取而代之的是微博、QQ等軟體,還有小米自行開發的即時通訊軟體「米聊」。

相同的,奇虎與海爾共同貼牌的手機裡,內建奇虎三六○的平台,「不想等消費者下載,而將App與遊戲直接內建在手機裡,軟體開發商還得先付給奇虎一筆『上架費』,這就是周鴻禕現在想做的事。」陳慧明說。

「他們太聰明了,掌握平台的人,就掌握了人流,人流就是金流,他們就是最大贏家。」觀察零利趨勢已久的安謀主管說,雷軍與周鴻禕都是做網路出身,他們太清 楚在網路世界,只要誰手上有人流,誰就贏,而這一場戰爭已經轉移到手機,「誰的平台能綁住最多消費者,讓消費者黏在上面,他們就能有越多的服務費與廣告進 帳。」換句話說,雷軍、周鴻禕他們沒想過從硬體上賺錢,甚至提供免費軟體,但只要他們能掌握更多人,服務費與廣告收益也會更多,甚至周鴻禕還可以回頭向軟 體開發商收起「上架費」。

這樣的模式,的確似曾相識。「其實,他們學的就是亞馬遜,只是他們更知道關鍵在掌握平台。」一名軟體業開發商肯定地說。

看到這種趨勢的人,不會只有雷軍和周鴻禕,Google、蘋果都將加入這個戰場。兩周前,Google與華碩共同推出的Google平板,就是Google開出的第一槍。

「Google平板只賣一九九美元(約六千新台幣),但他們最早其實想賣一四九美元(約四五○○新台幣)。」供應商透露,低價、零利風潮已從小米、奇虎這類小廠,開始吹到了國際大廠。

連Google、蘋果都走低價風台廠突圍新契機?

然而,Google平板只是開端,後面接棒演出的蘋果迷你平板、亞馬遜第二代Kindle Fire,走的都是低價風,「一台平板只賣一九九美元,中間利潤只有十五美元,Google是笨蛋嗎?軟體與服務讓他們賺更多,硬體就算是零利潤,又何 妨?」安謀主管的話,的確一針見血。

Google年度開發者大會,六月底方熱鬧結束,Google平板搶盡了鋒頭,只是共同開發的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卻是從頭到尾連上台機會都沒有。「華碩的 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只是在零利潤趨勢下,Google平板利潤只有十五美元,華碩不賺軟體、服務,那還剩下什麼?」業內人士坦言,實在令人憂心。

相反的,引領零利風潮的雷軍和周鴻禕,卻已經開始受到市場追捧,「小米募資的盛況,幾乎是創投抱著大筆錢要投資小米,等著雷軍選。」陳慧明不諱言,從市場資金流向,就已經可見端倪。

這也難怪陳慧明如此斬釘截鐵地預告,下半年,你一定得認識雷軍和周鴻禕,因為他們掀起的零利革命,衝擊波才正要進到台灣科技業。

當硬體利潤只剩下不到15美元……一支iPhone、一台iPad,能讓蘋果一年賺多少錢?答案是7800億元。

然而,你能想像,有一天,與iPhone、iPad同等規格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只賣不到一萬元,利潤只有1000元,他們照樣能大賺60億元,甚至上百億元,這就是「零利革命」的威力。

高利時代:

蘋果為王

靠著硬體、軟體的完美結合,iPhone、iPad大幅搶占市場,讓蘋果不僅在硬體享有高利潤,也從軟體服務賺進不少錢,是高利時代的最成功代表。

不論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蘋果都獨占鼇頭 單位:%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占率

蘋果 29.1

三星 24.2

諾基亞 8.2

黑莓機 6.7

宏達電 4.8

其他 27

全球平板電腦市占率

蘋果 62

三星 9

亞馬遜 6

邦諾5

華碩 3

其他 15

低利時代:

三星、華碩分食

儘管軟體無法與蘋果匹敵,三星、華碩仍端出更好的硬體規格,降低售價與蘋果競爭。

零利時代:

Google、亞馬遜、小米當硬體利潤壓低只剩15美元,賠售也在所不惜,因為蘋果iTune的成功,讓他們看到軟體、內容服務價更高。

「那些人」發動零利革命

施密特 Google董事長代表產品 Google平板

銷售價格 199美元

品牌策略 與華碩共同貼牌獲利模式 硬體利潤留給華碩,軟體、內容利潤讓Google賺更多

貝佐斯 亞馬遜創辦人

代表產品 Kindle Fire

銷售價格 199美元

品牌策略 獨創品牌

獲利模式 硬體賠錢賣,由電子書、內容、軟體利潤賺回來

雷軍 小米科技創辦人

代表產品 小米機

銷售價格 300美元

品牌策略 獨創品牌

獲利模式 每支手機約賺30美元,軟體、周邊產品為主要獲利來源

周鴻禕

奇虎360創辦人

代表產品 奇虎海爾特供機

銷售價格 300美元

品牌策略 與海爾共同貼牌獲利模式 硬體利潤與海爾共享,靠軟體商上架費、內容、服務衝獲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55

興趣玩到精 台裔小子飆出億萬財

2012-10-08  TCW



「我是亞洲人,那又怎樣!」台裔賽車高手吳比爾(Bill Wu)面試時衣服上的這句話,成了他在探索頻道(Discovery)全球最新冒險求生節目《飆出活路》(One Car Too Far)試鏡徵選主持人時,最終出線的關鍵。這個節目,預計全球有五億人會收看。

「我們很希望有不同的選角,我們看到他穿那件衣服時都在笑,他是個特別的小子,」探索頻道全球實境節目副總裁莎拉‧戴維斯(Sarah Davies)認為,吳比爾的文化背景不只能替節目帶來不同觀點,對大多觀眾來說他會是個有趣人物。

吳比爾,正是在全世界超過兩百個國家、擁有近五億收視戶的探索頻道,最受歡迎的冒險求生節目中,史上第一位台裔主持人。過去他靠越野賽車征戰大小賽事,翻身身價新台幣億萬富翁,打破老美認為亞洲人不是好車手的刻板印象。

曾任紐約世界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專任講師許北斗解釋,探索頻道冒險求生節目主持人居最關鍵靈魂角色,除了要敢冒險、有求生技能,還要不怕鏡頭、說話流利、風趣,「光要找到人就很難,全台灣可能一個都沒有,甚至全世界也找不到幾個。」

成名之前,從不放棄連續七年每個週末都練車

學醫的吳比爾曾任整脊治療師,並在美國成立連鎖保健診所,三十七歲的他如今卻靠駕車興趣,替自己駛出另一門好生意。包括直線競速賽、越野賽和拉力賽(編 按:使用改裝後的車,在點到點之間賽道上比賽,路面多為砂石山路、雪地或沙漠)在內,參加過各式車種賽事的吳比爾是位全方位車手。他和弟弟組成的「吳隊」 (Team Wu),曾在兩年前參與福斯(Fox)電視網旗下《奔牛拉力賽》(Bullrun)實境節目,一路挺進最終關卡,抱回二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萬元)冠 軍獎金。

「如果你放棄,那是你的人格特質!」成名一瞬間,但在此之前,他在美執業七年來,每週末不論晴雨都持續練車,越野數十萬公里背後付出的努力,才讓他累積一身不同路段駕駛本領。

「我是個很成功的人,我很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我的個性不容許失敗,」也不是每場賽事都稱冠,成績不佳時,他會告訴自己不能成為一個失敗者,鼓舞自己必須持 續開車直到成功,「失敗從不是一個選項(Failure is not an option),……如果你失敗,也不能放棄,」吳比爾說。

吳比爾的美國夢成真故事,要從他十五歲得到第一輛豐田(Toyota)車說起。個頭不高、約只一百七十公分吳比爾接受本刊專訪時說,擁有車和駕照,在美國 代表一種成長與自由,下課後總和朋友整晚膩在車上,四處晃、認識異性,成了他重要的自我認同來源。為了和同儕比誰能把車改得更炫,當別人放學後選擇玩樂, 他則先把全副心力放在研究汽車構造與零件。

擁有第一輛車不過半年,他就用它換來一輛三菱(Mitsubishi)低底盤小貨車,為了讓車變得更酷,他再換上大輪、塗鴉……,十七歲時,用這輛車替自己贏來生平第一個拉力賽冠軍。

在美執業第二年,他替自己購入一台新台幣上千萬元的超級跑車藍寶堅尼(Lamborghini),「當我開藍寶堅尼時,人們喜歡親近我,大家會問這個年輕 人是誰、大家都想跟我說話,」車子不斷形塑成為他的情感認同重心,包括全世界只有三台的紫色藍寶堅尼在內,現在他的車庫有超過十輛名車(見一百零二頁「珍 藏紫色藍寶堅尼,全球僅三台」)。

成名之後,不拒絕挑戰征服智利荒漠、火山冰原

從中得到認同,他又把駕車競速的冒險感當成平時極大樂趣,不斷挑戰各種原始地形。「我喜歡自己開車時,就像開著自己偷來的車一樣(指肆無忌憚),」吳比爾 自剖,當他開在荒漠、雪地、岩石地等路面時,不只沒有速度、道路等交通規則限制,也能不受其他車輛干擾,挑戰自己的駕駛技術,「對我來說生活不能沒有樂 趣,駕駛越野車也是為了樂趣。」

「我都在嘗試發現可能會困住自己的情境,這正是產生樂趣的原因,」他解釋,他不為開車而開車,把可能遭遇雪崩、迷途或車輛故障等駕駛險境,都當成一種挑戰,「永遠接受挑戰(keep challenging),才讓我 變成一個好的車手。」

「很久以前我對壓力感到恐懼,但現在我相信我喜歡壓力,壓力讓我更好,」他說自己探索瘋狂時不去思考壓力,他選擇不斷告訴自己、挑戰自己,向內在喊話:「我可以做到嗎?」嘗試把自己放在壓力的情境,再來,就能自動自發把壓力轉化成樂趣,透過擁抱樂趣,戰勝壓力。

智利荒漠、火山冰原、雨林和巨岩山脈……,儘管此次探索頻道節目要求他三天內,在鏡頭前駕車逃離各種險境,更甚他過去所有開車經驗,喜愛追求樂趣、刺激的 他仍沒有猶豫。「我的人格特質有些瘋狂,我喜歡與眾不同,」吳比爾回憶,當節目團隊找上門時,他聽到駕車、電視節目這兩個關鍵字,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時 就答應邀約。

曾和探索頻道合作過的許北斗透露,全球冒險求生節目主持人屬高風險行業,保險公司未必願意承保;一旦承保,保險金額都以新台幣論億元計算,可見該挑戰有多危險。

向林書豪看齊,追尋夢想永遠為首次機會做好準備

「這是很大的節目,我可能是美國(車手)第一位代表亞洲的人,我必須成為一個好榜樣,」住在美國加州、台裔的吳比爾不諱言自己正向林書豪看齊,「林書豪很高,但我只是一般人,如果我可以做到,其他亞洲人也可以。」

「追尋你的夢想,所有事都會變得快樂,」吳比爾說,他很高興活在夢想中、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

「人們總認為我很幸運,那不是幸運,而是當機會來時做好準備,」接著,他一改活潑性格提醒,就像他未曾在火山地帶開車,但過去開車經驗累積的駕車技巧,讓自己做足準備,終於登上全球上億人收視舞台,「永遠替第一次機會做好準備,否則你可能不再有下一次!」

【延伸閱讀】珍藏紫色藍寶堅尼,全球僅三台

全球只有限量三輛超級跑車藍寶堅尼(Lamborghini)紫色款,其中一輛在英國、一輛在日本,剩下一輛、也是全美唯一,就停在吳比爾加州聖地牙哥自宅的車庫裡!

吳比爾曾經手超過一百輛悍馬車(Hummer)買賣,也是不少名車藏家,加總市價上看新台幣上億元。

他把自己整座車庫愛車稱作「大男孩的玩具」,十輛車中,被業界譽為「越野車王」的悍馬系列車款就有五輛。其中,他的最愛是二○○六年悍馬第一代阿爾法(Hummer H1 Alpha)。

「它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車,因為當世界末日戰場(Armageddon)來臨,我也能駕這輛車逃到任何地方,」吳比爾解釋,悍馬第一代除了是悍馬車開山始 祖,二○○六年又是第一代悍馬車製造最後一年,加上第一代中最「無法無天」(badass)的車款就是阿爾法,「全世界只有生產三十九輛,我曾擁有四 輛。」

「那輛車絕對是永恆的(timeless),」因為實在太愛,吳比爾連到好市多(Costco)購物,他都開這一輛悍馬,「一次可以裝超大箱衛生紙、濕紙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44

遊戲業早出走 電玩小子挺也沒用

2012-10-29  TCW  
 

 

台灣的電子競技隊伍台北暗殺星(TPA),十月十三日贏得電玩「英雄聯盟」第二季世界錦標賽冠軍,獲得獎金三千萬元。

七個平均年齡才二十一歲的電玩小子,回到台灣成了英雄人物,馬上被立法院各黨團及官員接見。教育部更承諾在三個月內,為電競英雄們訂定出升學條款,內政部也願意未來讓表現優異的電競選手,可服替代役。

打電玩打到世界冠軍,突然讓政府各部會都動起來,一時間,電競彷彿成為台灣最熱門的新興運動項目。

但在台北暗殺星奪下世界冠軍前,電子競技在台灣,其實根本無人聞問。許多選手,要開始職業生涯,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往往不是談薪資、福利或合約,而是怎麼說服親友,讓他們把「打電動」成為一個職業,走上專職電競選手的路。

沒健全產業,拚不過韓國

台北暗殺星的隊員王榮燦坦言,還沒奪冠成名前,身邊的人總會對電玩有負面印象,師長曾挑釁的問他:「整天打電動做什麼,打電動能賺錢嗎?」

簡單的一句話,反映出台灣大眾普遍對電玩的負面觀感。簽約培訓台北暗殺星的台灣競舞娛樂總經理劉佳衢認為,台灣社會對電玩的不友善,讓電競產業無法蓬勃發展,連電玩遊戲產業也都少有人願意投入,他希望政府對電競選手的政策鼓勵,可以成為改變的契機。

但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系主任林國芳,則不認為政府針對電競選手的升學與兵役政策,能改變遊戲與電競產業生態,他直言:「台灣遊戲業都已出走大陸,很多培訓出來的學生,都不知要做什麼。」

發展電競多年的韓國,直到去年才通過電子競技振興法。台灣的法令雖跟進快速,但如果社會還是將電玩與「不務正業」連結,沒有健全的遊戲產業做基礎,台灣電競產業能否追上韓國,恐怕,教育部和內政部未必能幫得上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78

鴻海大電視計畫 為何壓寶36歲神秘小子?

2013-01-07   TCW
 
 

 

一個極限運動小子所創辦的攝影機公司GoPro,竟能讓台灣製造業龍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掏出兩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十八億元),只為買下它八.八八%的股份!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美國耶誕假期前夕,一封鴻海的公告,讓GoPro這家罕為台灣人所知的公司聲名大譟。根據彭博(Bloomberg)的估算,該公司市值達二十二億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五十二億元),幾乎與全球第三大PC品牌廠宏?痋]Acer)的市值新台幣六百九十億元,不相上下。

郭台銘甚至罕見的親自加入GoPro董事會,他在鴻海與GoPro聯合發表的新聞稿中表示:「當我第一次看到伍德曼(Nick Woodman,GoPro創辦人)的時候,我馬上就意識到眼前這個人是個傑出的企業家,他絕對有能力在這個產業中成功。」

這筆交易,也讓年僅三十六歲的GoPro執行長伍德曼一夕之間躋身彭博全球富豪榜。根據紐約一家金融資訊公司PrivCo Media LLC的研究,伍德曼持股GoPro七七%,身價至少在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億元)以上。

一個從海裡迸出的靈感為何沒有相機可以拍下衝浪英姿?

這個神秘的年輕富豪是誰?他創辦的公司,到底賣的是什麼?

時間回到二○○二年,剛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拿到視覺藝術學位的伍德曼,正處在人生中最大的低潮。他在校時所創立的一家網路行銷公司FunBug,敵不過網路泡沫化的威力而倒閉,原本捧著鈔票上門的創投反變成恐怖債主。

「那是一個糟透的經驗,你明知道自己在對的趨勢上,卻因為市場崩潰而失敗。我想盡辦法保住投資人的錢,最後卻連我自己都失去工作,」伍德曼在接受《企業 》雜誌(Inc.)訪問時說。

心灰意冷之下,他離開加州,當起背包客,跑到東南亞散心,沒想到,就在衝浪的時候,一個價值二十億美元的創業靈感跳進腦海。

伍德曼想把自己在海浪中穿梭的英姿、看到的景致,拍攝下來給朋友們看,卻發現沒有一台攝像機能夠滿足他的需求。他試著把拍立得裝上防水外殼,用橡皮筋綁在頭上與手腕上,結果相機不是被水沖走,就是因為綁不牢而不斷敲到自己的頭。

﹁為何沒有人做出可以在運動時穿戴的攝影機?﹂伍德曼想:「這就是我下一個事業!」然而,有了點子,還得有資金。前一次創業經驗,讓伍德曼決心不再跟創投拿錢。

學珠寶設計的女友、現任妻子吉兒.伍德曼(Gill Woodman),當時拿著幾條峇里島當地的手工貝殼吊飾回來,稍加改造一下,就成為極富質感的配件。他立刻嗅到商機,拿著僅剩的存款,到市場以一條不到兩美元的價格大肆蒐購,每個款式都買六百條。接著回到加州,花兩個月的時間加工,開著一台休旅車,沿著海岸線,以一條六十美元的價格叫賣,用將近三十倍的報酬率,大賺一筆。

「尼克(即伍德曼)的哲學向來都是『要就做大,不然就回家』(Go big or go home),」吉兒說。這筆錢,再加上與母親借來的三萬五千美元,就成了GoPro的創業基金。

一個非主流的成功策略在運動用品店銷售,沒有大廠發覺

一開始,他把重心放在設計出一個牢固的相機肩帶上。但是深入研究後,伍德曼才發現,沒有一台相機可以承受衝浪時的水花與高速衝擊。「我花了兩年的時間,逛遍所有的相機展覽會場,每個攤位都逛了兩次以上,就是找不到一台夠堅固的玩意,」伍德曼說,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要開的不是肩帶公司,而是相機公司。

二○○三年時,市場上並沒有類似產品,伍德曼只好自己用塑膠板、膠水與電動工具改造一台三十五毫米膠卷相機,做出一個簡單的模型,然後上網找了一家報價最低的中國代工廠,把模型寄過去,同時電匯了五千美元,請對方幫忙代工生產。匯款的那一刻他默默祈禱:「希望這家公司不是什麼山寨版的騙子。」

幸好,這是一家合法的公司,GoPro的生產線順利啟動。二○○四年,在一個運動用品展上,伍德曼做成了第一筆生意:一個日本通路商下了一百台的訂單,這讓他大為振奮。有了現金的收入,他投入更多資源,把膠卷相機換成數位攝影機,並強化收音功能,讓高空彈跳與高速賽車時呼嘯而過的風聲噪音,都可以被消除,GoPro的產品在運動愛好者間逐漸傳開。

「在GoPro之前,沒有任何一台攝影機可以提供如此不受空間限制的拍攝功能,更不用說它的價格便宜到可以把它當成拋棄式產品,」艾美獎最佳攝影得主卡薩格蘭蒂(Andy Casagrande IV)在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訪問時說。同樣一台可潛水用的攝影機,日商索尼(Sony)的售價要一千美元以上,而且只能手持,無法適應快速運動或惡劣環境,但GoPro只要三百美元。

「他們的路數很特別,跟一般主流的相機廠不一樣,」全球最大相機製造商在台代工廠、佳凌科技總經理劉嘉彬觀察,GoPro的技術並不難,其他品牌廠也可以輕易做到,只是他挑了一個非主流的利基市場,而且還神不知鬼不覺的從運動用品店這個通路切入,完全不被大廠注意。

一個網路時代的轉捩點自拍影片風潮,帶動業績成長三倍

但便宜或利基市場並不是他成功的原因,真正的轉捩點發生在二○○六年。當時Google買下YouTube,所有人都可以把自己拍攝的影片上傳到網路分享給他人時,GoPro的機會就來了。

他們推出了「英雄」(Hero)系列機種,加上寬視角的魚眼鏡頭,讓每個動作在鏡頭上看起來更加清晰,被拍攝者看起來更像「英雄」。那一年,GoPro的業績成長超過三倍。

本身就是個極限運動玩家的伍德曼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所賣的不只是攝影機,而是一種「心靈體驗」(teleportation)。他在會議室的白板上畫出一個逆時針方向的圓圈,依序是「捕捉」(capture)、「創造」(creation)、「傳播」(broadcast)、「認同」(recognition)。

「攝影的功能在於捕捉畫面,經過人的創造,網路的傳播,最後讓觀眾產生認同,」伍德曼解釋,如果能讓人透過攝影機,拍攝出優質的內容,獲得正面的回饋,那麼我們就能賣出更多的攝影機,上傳更多內容,吸引更多人觀看,創造出一個源源不絕的獲利模式,「這個,就是GoPro的DNA!」

從那一刻起,整個團隊就把自己的定位從「硬體製造商」改為「內容創造者」。為了使拍攝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伍德曼買下一間擁有3D攝影技術的公司,結合自行開發的軟體,讓玩家可以用其產品捕捉到更加立體的畫面。

一個結合社群的大商機能讓玩家輕鬆剪輯影片,隨時上傳

他們編寫軟體,加裝無線傳輸功能,讓玩家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編輯、剪接拍攝下來的影片,並立即透過網路分享。

他們甚至抓住蘋果(Apple)iPhone所帶動的App狂潮,做出可以用手機控制攝影機的應用程式,讓玩家可以輕易的連結手機與攝影機,隨時預覽、上傳所拍下的內容。

「智慧型手機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連結社群網路,讓玩家更方便的分享內容,」GoPro技術長鮑默(Stephen Baumer)說。

這個圍繞著逆時針方向設計出來的軟體主軸,成為GoPro的成功方程式(見圖)。根據Google統計,過去一年每二.五分鐘就有一支影片透過GoPro上傳到YouTube上。拜臉書(Facebook)的傳播效應所賜,一支自行車手在環繞非洲旅程中被突然竄出的鹿撞倒的影片,短短一個月內創造了一千二百萬次的點閱率。這讓GoPro的品牌從少數的極限運動玩家群,迅速擴散到一般大眾市場。

根據彭博的報導,GoPro年營收從二○一一年二億五千萬美元,今年暴增為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七十四億元)。研究機構NPD資深分析師卡汀(Liz Cutting)指出,過去十二個月,整體攝像機市場被智慧型手機打到衰退三○%,只有GoPro還在逆勢成長。

「這種透過社交網路所建立的品牌忠誠度,是競爭者難以複製或跨越的門檻,」卡汀說。

當索尼、佳能(Canon)等日系大廠把注意力放在規格與技術,堅守高階精品化路線,GoPro卻反過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先用低成本做出產品,滿足其社交分享的需求,再回頭改良技術。根據美國專業科技網站TechCrunch的測試,GoPro最新產品已經可以做到四K(四倍Full HD)超高解析度。

一位熟悉鴻海的人士指出,郭台銘就是看到GoPro所拍攝的極限運動畫面,可以立即傳輸到七十吋大電視上,因而大為驚艷,立即拍板決定入股。

二○一一年,為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伍德曼打破自己的原則,釋出一四%的股權,接受迪士尼(Walt Disney Co.)等五家公司投資,做為日後購併公司或擴張規模用的作戰基金;與鴻海的合作,也是基於未來發展的考量。

「我們每天想的不是賺錢,而是如何才能夠黏著使用者,」伍德曼說:「鴻海與GoPro都看見同樣的未來,個人化的內容擷取與娛樂,將在我們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資料顯示,雖然迪士尼和其他企業都有投資,但是只有開放鴻海進入董事會。

當創意十足的三十六歲衝浪小子,與六十歲的鐵血元帥攜手,未來雙方會擦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確實令人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41

35歲我要存500萬 發現讓窮小子翻身的賺錢計畫

2013-01-21  TWM  
 

 

窮忙已經夠悲哀了,絕對不能窮到連未來都不敢想,新年開始,就從擬定賺錢計畫,作為擺脫「窮忙」的第一步吧!

只要心懷夢想、戮力前進,不論是存股、置產、買基金、跑業務,還是創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財富計畫,創造自己的獲利方程式。

製作人‧謝富旭 撰文‧林心怡 研究員‧蔡曜蓮晚上十一點,三十七歲的中國人壽處經理鄭景杰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家。他走進美式豪宅裝潢風格新居,放下公事包後,輕輕推開房門,靜靜地望著才四個月大寶寶熟睡的臉龐。孩子輕盈的酣聲,勝過所有最美妙動聽的紓壓音樂,讓他白天工作長達十二小時的勞累一掃而空。

擁有一個家對大多數的人是理所當然,對鄭景杰而言,卻是從十六歲開始,奮鬥了二十幾年後,才掙來的成果。

「我上高中時,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另組家庭,留下我們四個小孩相依為命。」鄭景杰語氣平靜地說,「他是個負責任的父親,總是盡他所能定期給我們生活費。但那畢竟是一個沒有父母親陪伴的家庭,過年過節無法與父母親團圓吃飯,無法與父母聊天,分享心事,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在缺乏雙親呵護環境中長大的鄭景杰,一直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這個渴望,使他從青少年開始就比別人早熟,懂得為未來做規畫,為他心目中的家擘畫出具體的輪廓。

過去二十幾年,鄭景杰按照他心目中家的藍圖,一塊接著一塊在他人生的畫布上拼貼完成。如今,鄭景杰不僅以上千萬元代價買進新北市新店區的新家,每月存保險與基金的金額已經高達十二萬元,「有二至三張保單都繳完開始領回現金了,原本設定三十六歲前擁有五百萬淨資產的目標不但順利達陣,還大幅超前,而我下一個計畫就是十年後,即四十六歲,每年有四十萬元被動收入進帳,看來也不難達成!」儘管經濟不景氣,讓許多人大嘆人生「計畫趕不上變化」,但其實只要有計畫地投資理財,「十年存五百萬元」並不是件登天的難事。專精企管顧問總經理葉崇琦就如此試算,假設一個月薪三萬八千元的二十五歲年輕人,每年調薪率三%,每月扣掉固定開銷一萬五千元後,把存下來的錢都拿來投資年報酬率八%的理財商品,十年後,經過複利試算可以累積到五一○萬元的資產。

被猶太人視為致富聖經的《塔木德》法典有言:「我們無法左右命運,但也不要被命運所左右。」為人生制定財富計畫,就是扭轉命運的最關鍵起點!鄭景杰以自身的例子充分證明這一點。

只要持之以恆

笨儲蓄也能累積大財富

問題是,大部分窮忙的年輕人開始制定人生財富計畫時,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錢太少,根本無財可理,怎敢奢談十年存五百萬的計畫?」不過,對鄭景杰而言,錢太少一直不是他制定人生財富計畫的障礙。「求學時,我曾經下課後在麥當勞打工,然後去便利商店值大夜班,清晨再去送報紙,每天睡不到四小時。」此外,為了強迫自己儲蓄,他不但在十六歲時就自己買保險儲蓄,還在十九歲、二十一歲各添購一張保單。

別小看這張才月繳二千元的郵局壽險保單!從十六歲開始繳,繳了十年期滿之後,這張保單現金價值達近三十萬元,為鄭景杰希望二十六歲前存百萬元,奠下良好基礎。

這一張儲蓄險保單,還成了鄭景杰財富計畫的最重要試金石,在十九歲至二十五歲間,他陸續買進四張終身還本型的儲蓄保單,隨著薪資的成長,擴大保額,逐步增加月繳金額。「利用保單強迫儲蓄或許是個笨方法,但對當時年輕的我而言,只能全力投入工作,沒多餘時間吸收太多投資理財知識,又深怕自己流血流汗賺來的錢虧掉,這似乎是唯一最適合我的方法。」鄭景杰說。

只要認真學習

就能讓收入更上一層樓

當過短暫的工程師,進入中國人壽工作後,鄭景杰把自己的故事當作活教材,獲得不少客戶的青睞。二十六歲那年,他在中壽的年薪加獎金正式突破百萬元大關,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把呆儲蓄轉變為聰明投資,花不少工夫研究基金與股票,並著手制定下一個十年的財富計畫。

「我的股票做得不怎樣,總結下來只有小賺,但基金卻大有斬獲,這可能與我的個性、興趣與專業素養有關!」喜歡閱讀國際財經新聞的鄭景杰在基金投資上,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獲利道路。

「我先從國際財經趨勢研判值得投資的國家或地區,然後找出長期績效在前面四分之一的基金,從中篩選標的。」「選定標的後,接著我把準備投資的基金過去五至六年的平均淨值算出來,低於這個淨值就開始定期定額買進,如果帳面虧一○%以上,就加碼買進,然後在獲利二○%後,分批退場!」這個方法使鄭景杰締造了基金投資常勝的紀錄,如今三十七歲的他,每月基金扣款達六.五萬元,甚至高於每月保費的六萬元。而深諳基金投資之道的他,又成為鄭景杰爭取客戶的一項利器。本業與投資的完美結合,讓他的收入更上一層樓。

保險與基金成為鄭景杰的雙引擎,得以讓他的財富累積加速前進。這個昔日沒有父母庇蔭的窮小子,十六歲立下二十六歲要存一百萬元的十年財富計畫,大幅超前目標。

接著第二個十年計畫:三十六歲前存五百萬元的目標也順利達陣。「下一個十年,也就是在我四十六歲前,我為自己立下了每年被動收入四十萬元的目標。再下一個十年,也就是我五十六歲時,我希望每年的被動收入達二百萬元,晉身財富自由的境界!」鄭景杰表情認真地說。

多數人財富累積的關鍵,取決於其對財富究竟有多渴望!有「韓國全民理財教練」之稱的高敬鎬在其著作《四本存摺穩穩賺、小錢也能變大錢》一書曾說到,「對錢的迫切度」愈強,搭配有效率的投資理財方法,小資階級也能打造自己的「財富加速方程式」。

只要敢作夢

就會有決心掃除障礙

在部落格分享自己「如何以一個月薪僅有五萬元,卻能每年存一百萬元」的存股達人雷浩斯指出,年輕時強烈的賺大錢動機,是翻轉命運的最重要起點。

雷浩斯出身單親家庭,由母親開家庭理髮店一手帶大三姊弟。企圖要靠「股市投資」致富的他,花了八年的時間,從月薪五萬元的上班族,靠著計畫性地存股與波段操作,累積近八百萬元的淨資產。

現年三十三歲的雷浩斯在還沒成為專業投資人前,也曾經是個月薪三萬二的上班族。儘管收入有限,雷浩斯仍為自己的未來訂下「每年存一百萬元」的理財計畫。從事美術設計的他很清楚地知道,若單靠薪水實在很難達成,因此他先設定五年內成為「股市達人」的目標。

為了累積更多資金,除正職之外,雷浩斯兼職當起補習班電腦老師,並努力接Case(案子),每月多賺二萬至三萬元不等的外快。住桃園的他,不花錢買車,把每月生活開銷控制在一萬元之內。但光是這樣,平均每年也僅能存下五、六十萬元,離他的年存百萬元目標仍有不小差距。

把這五、六十萬元變大成為一百萬元,就成了雷浩斯接下來最重要的課題。剛開始,他師法價值型投資人,但因資金部位太小,累積效果有限,於是把一半的資金轉作選擇權,希望以長、短線分進合擊的方式,加快財富累積。

然而,事與願違,操作選擇權短進短出半年下來,不僅以小虧收場,還使工作分心,浪費了不少可以兼差的時間。反觀,一開始做的長線投資部位億豐與中碳,報酬卻出乎他意料之外的豐碩,高達四○%,遠遠超過原本一年設定只賺一○%報酬率的目標。

只要擬好操作策略

長抱價值型股票也能賺錢

從這個過程中,雷浩斯學到了「價值型股也很有機會追求每年二○%以上報酬率」的操作心得,進而修正計畫,決定把所存下來的錢投入價值型股票。

不要小看每年二○%的報酬,以「七二法則」(七十二除以每年報酬率,即得出投入資本翻倍所需時間)計算,等於每三.六年資產就會翻倍。每年投資五十萬元買價值型成長股,如果連續五年報酬率都能到二○%,五年後就會增加至五七五萬元。

「挑得對、買得便宜、擬好操作策略,才是長抱價值型股票能賺錢的重要祕訣。」雷浩斯說。選股上,首先,他會選擇三至五年內ROE(股東權益報酬率)一二%至二○%、現金殖利率四%以上的標的,除了年年穩健獲利,公司也最好是處於該產業恆久不變的龍頭地位。

他認為,即使是「零成長的公司」,ROE在一二%以上就算很不錯,這以中華電為代表。至於台積電這類仍兼具成長性的公司,ROE就可以抓在一五%至二○%。

此外,雷浩斯也會以企業「盈餘品質」(又稱:營業現金流對淨利比 營業現金流量╱稅後淨利)作為觀察指標,一般來說,最好大於一○○%,代表自由現金流量充沛,不過考量部分公司在獲利成長時,也需要一定的資本支出,而導致現金流量產生負值,因此設定最低不得低於六○%。

由於當中遭遇金融海嘯,使雷浩斯「每年從股市賺二○%」遭到不小打擊,但堅信價值投資原則的他,仍把當時身上所剩的約一百萬元現金存款,逢低加碼大統益、中碳、中華電、台積電等股,這個加碼動作得以讓他享受豐碩的報酬。

雷浩斯認為,挑到好的股票可以抱個三、五年不成問題,但切記不要貿然一次性重押,最好分批進場,才能降低投資風險。買進以後仍要定期檢視該公司的財報變化、產業趨勢,只要買進的理由沒有消失,就可以長線投資,賺取複利成長的報酬。

雖然與原本設定「五年存五百萬元」的目標出現一點落差,雷浩斯終於在第六年達陣。而出社會這八年多來,他在股市投資的規模已超過八百萬元,這種規模是大部分月領四至五萬元的上班族可望而不可即的。

只要放下心理負擔

交點手續費存基金,更能專注本業雷浩斯證明了只要有足夠的專業投資知識,即使是月薪四至五萬元的上班族,要在出社會第一個十年,即「三十五歲前存五百萬元」並非癡人說夢。但是,許多人看到瞬息萬變、波動劇烈的股市仍望而生畏,加上投資專業知識門檻較高,更加卻步不前。

如果你是屬於這樣的人,或許可以仿傚林祺詠,交點手續費,把投資專業及心理的負擔交給專業經理人去操心,用更高度視野管理自己的財富,就能專注於工作上。

今年三十歲、工作資歷僅六年就累積四百萬元資產的林祺詠,目前擔任先鋒投顧的協理。去年上半年基金部位還有二百五十萬元的他,下半年已經將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基金贖回,目前手上持有的,還有瑞萬通博中國星與利安越南兩檔股票型基金,即使越南績效尚未繳出漂亮成績單,他仍看好亞洲、東協未來的投資機會,持續觀察今年可以加碼的布局時點。

林祺詠就讀大學時就立下「三年內存百萬元」的目標。退伍後進入職場,他把目標鎖定在有機會「挑戰高薪」的業務工作,最後選擇進入投顧業,從月薪三萬五千元的基層基金業務員開始做起。

他將薪資所得分為三個戶頭,三分之一(約一萬五千元)拿來定期定額買基金,另外的三分之一存下來當生活預備金,剩下的三分之一則用來支付生活開銷與孝親費用。所以實際上他幾乎每月存下三分之二的薪水。

投顧業的高年終獎金,使林祺詠「三年存百萬元」的計畫順利達成。因為,除了工作第一年年薪六十萬元以外,第二年開始薪資就已達到上百萬元的水準,加計三年定期定額基金投資年化報酬率約六%至八%,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林祺詠就存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元。

「三年存百萬元」達成後,林祺詠接著為自己訂定「二年存百萬元」的計畫。林祺詠說,「很多人在制定財富計畫的最大盲點在於,一旦階段性目標達成,不是把之前得來不易的錢在短期內花掉大部分,比如說買車、出國旅遊等,不然就是開始變得鬆弛,不自覺地增加不必要的生活花費。而我則是達成階段目標後,反而再接再厲制定挑戰性更大的目標!」只是,在基金投資過程中,林祺詠並非一帆風順。例如○八年至○九年期間,他也曾經因為投資替代能源與綠能基金,慘賠逾五成,「那次我學到了兩個投資的教訓:第一、過熱的基金不要貿然投資;第二、基金扣款要保持彈性,定期定額搭配單筆投資交叉運用效果更好。」於是,林祺詠在投資基金的第三年起,就開始搭配 「不定期不定額」的方式分批單筆進場。他的策略是,若能不斷找到一○%到一五%的基金投資標的獲利了結,就要先停利,將獲利另存儲蓄戶頭。等到所關注的基金回檔逾一○%,或是總體本益比低於合理水位時,再重啟定期定額扣款。而當市場過度恐慌之際,伺機進行單筆買進,甚至不惜解除定存挹注投資,來擴大獲利。

只要堅守紀律

挑戰更大目標不是夢

基金教母蕭碧燕也認為,四十歲前的年輕上班族最簡單的投資方式,就是挑選市場前景看好、波動大的基金採用「停利不停損」的方法,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在基金操作上,核心持股可以新興亞洲、東協、東歐、拉丁美洲為主,至於挑選基金原則上,可以篩選三年、一年、六個月與三個月的績效中,在同類型排名前二分之一的基金。

靠著基金投資,林祺詠在工作時間分配與個人財富累積上得到平衡。「每天花個一小時看看國際財經新聞與投顧公司的研究報告,每星期關心一下主要國家股市指數狀況即可,不需要花太多心力在投資專業知識上,讓我有更多時間做好銷售基金的本業。」在低起薪、低經濟成長率、低利率的「三低時代」,三十五歲前存五百萬元仍有諸多途徑可以達成。只要擬好可行的計畫,找到資產增值的策略,有紀律地執行,呆薪族也可以擺脫窮忙的桎梏。拿一張白紙,從寫下你的財富計畫做起吧!

鄭景杰

出生:1976年

現職:中國人壽處經理

學歷:新埔工專電機科

(現為聖約翰大學)

累積千萬身價—— 鄭景杰的財富計畫書三部曲“保險本業與基金投資的完美結合,成為我的雙引擎,讓我的財富加速前進。”第1 部曲 26歲存百萬 利用買保險強迫儲蓄執行:16歲即開始購買人生第一張保單,之後平均每2~3年購買一張儲蓄型保單。

在繳保單:

保單名 起保年齡 到期年齡 年繳保費 備註郵局終身還本儲蓄保單 16歲 26歲 22954元 已繳滿郵局終身還本儲蓄保單 19歲 29歲24000元 已繳滿富邦02終身還本型 21歲 41歲 16000元 趁正值壯年收入較高多繳一些,到期後再支應後兩張保單富邦04終身增值型24歲 44歲 61200元富邦05終身還本型 24歲 44歲 79600元中國人壽終身還本型 32歲 42歲 120977元中國人壽終身增值型34歲 54歲 119921元中國人壽終身增值型 36歲 46歲 172202元 5938美元第 2部曲 36歲存500萬元 用基金擴大報酬率執行:目前每月定期定額6.5萬元,投資8檔基金,計畫今年每月扣款增加至8萬元(加碼巴西與中國)。

投資基金一覽表:

基金名 每月扣款金額(元) 報酬率(%)

瀚亞中國 1萬 7.6

瀚亞印度 0.5萬 11.0 JF俄羅斯 0.5萬 4.3 JF東協 1.5萬 17.5 JF巴西 1萬 -6.9 宏利中國點心債 0.5萬6.6 富坦全球債 1萬 12.9 JF新興市場債 0.5萬 11.2 第 3部曲 46歲前每年被動收入達40萬元 投資股票增加獲利執行:1.將到期儲蓄險轉至年金險。

2.增加股市投資部位。

雷浩斯

出生:1980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美術設計、電腦補習班老師

每年多百萬元

—— 雷浩斯的存股計畫書“價值型股很有機會年賺20%報酬率,以72法則計算,每3.6年就能讓資本翻倍。”第1階段 出社會第一個5年存500萬元 2005~2010年目標:每年存100萬元。

策略:開闢收入來源,每年多存約60萬元。

1.薪資(正職美術設計)每年能存50萬元。

2.兼差(當電腦老師+美術接案)每年存25萬元。

3.將75萬元存款及就學時打工所存30萬元,分別投入股市與期貨。

實際達成狀況:花近6年時間達成。

第2階段 第二個5年存千萬元 2011年迄今目標:即使辭掉美術工作,以電腦老師為副業,每年仍能存100萬元。

策略:

攻守兼備:持續存股(占8成),搭配波段操作(占2成),加快獲利速度。

存股代表作:中碳、台積電、裕融、中華電波段操作代表作:宏達電、可成實際達成狀況:目前股市部位已高達800萬元。

第 3階段 未來長期計畫目標:存創業基金。

策略:

1.延續攻守兼備投資法。

2.用價值型投資法,轉戰美股投資。

林祺詠

出生:1983年

現職:先鋒投顧協理

學歷: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職場經歷:6年

6年存400萬元

—— 林祺詠的基金存錢計畫書第 1 階段 3年100萬元 2007~2009年

策略:

將每月薪資所得分成三等分:1/3定期定額買基金、1/3存款、1/3生活開支+孝親。

1. 努力本業工作賺業務獎金2. 培養基金投資的專業知識第 2階段 2年存百萬 2010~2012年

策略:

扣掉每月1.5萬元的開銷,將薪資所得積極投入基金,並做多元資產配置。

1.積極存基金

主攻波動性高的新興市場,10%~15%就停利出場,股市重挫10%~15%,本益比偏低則買進,至2012年上半年投資部位250萬元。

2.外幣存款

將部分薪資所得與基金獲利,存在美元定存,一旦有好的投資機會,就將部分轉投資基金。

3.認購公司股票

第3階段 年存百萬,買1500萬元的房子

目前與未來4年計畫

目標:存創業基金。

策略:

1.2012年,對市場看法保守,陸續贖回安本印度、瑞銀俄羅斯基金,增加現金持有部位。

2.看好新興亞洲市場發展,目前手上持有越南與中國基 金,未來將持續伺機加碼東協相關基金。

你也可以跟著做

7步驟擬定自己的賺錢計畫書備受股神巴菲特推崇的《財富的祕密》一書曾提到:財富是一種心態,加上實踐的過程,經過閱讀、思考、計畫後,人們最終變得富有的機會將更高,在此透過七個步驟思考,你也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賺錢計畫。

1起心動念 想為自己累積財富的強烈動機。

2目標設定 對人生的各項目標期望。

3現況解析 了解自己當下財務的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表。

4理財策略的擬定 依財務狀況與目標進行模擬、調整與策略的擬定。

5執行與管理 依計畫尋找適當的投資理財工具,搭配發展性佳的職業,加速財富累積。

6追蹤與調整 檢視個人或家庭財務是否如計畫逐步成長。

7擁有良好的財務收入 達到人生的目標,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資料來源:《財富管理案例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56

《購屋置產計畫書》從賣房累積買房經驗與資本 精算獲利模式 窮小子十年坐擁三戶房

2013-01-21  TWM
 
 

 

從三餐靠友人接濟的窮小子,到現在開保持捷跑車,身價逾千萬元的業務高手,謝文偉靠的是一套精密計算的房地產投資計畫。35歲的他許下宏願,希望退休前能當五戶房屋的包租公。

撰文‧林心怡

穿著剪裁合宜的西裝,繫著絲質領帶,手上戴著卡地亞名錶,而且以保時捷跑車代步的房地產代銷業務員謝文偉,憶起十幾年前剛退伍時,身上僅剩七塊錢,連起碼的溫飽都出問題。他感嘆地說:「人生好像一場夢啊!」還好,這是一場以悲劇開場,喜劇收場的夢。十年前,謝文偉從汽車銷售轉換跑道到預售屋銷售領域,從一戶二、三百萬元的小套房開始賣起,到如今每戶動輒上億元的豪宅;每一次結案,銷售獎金收入以百萬元計,年僅三十五歲的他,是已經擁有三戶房子的地產投資達人。

故事要從一個從復興美工畢業的窮小子講起。謝文偉自小父母離異後,總是在親友的接濟下,過著四處寄人籬下的顛沛生活,讓他不論在情感與金錢上,都有極度的不安全感。

「還記得剛退伍時,身上只剩下七元,窮得沒飯吃,只好拜託朋友收留我,幫他們免費打工賺食宿。」謝文偉感慨地說,沒有父母的庇蔭,經濟狀況原本就不好;更慘的是,為了「面子」,他總是花大錢買昂貴禮物討好女朋友,希望留住對方的心。但過度舉債消費的結果,卡債積欠了近三十萬元,「最後女友沒了,錢也沒了!」遭受愛情創傷的謝文偉,還得面臨現實的債務問題。沒有高學歷也沒有人脈的他反覆思量,覺得當業務員、賺獎金,是當時的他最好的選擇。於是謝文偉結束了打零工的生活,應徵進TOYOTA當汽車銷售員。

還清負債

進房屋代銷業 跟在老鳥旁邊學技巧進入汽車銷售業後,謝文偉強迫自己一年內還清三十萬元債務,因此設定每月至少存下一半以上的薪資還債;擔任汽車銷售兩年多下來,每年平均年薪六十萬元的收入,不但還完負債,還存下了三十萬元。

「但對我來說,賺這些錢是不夠的!」謝文偉說,聽聞「賣房子」可以賺很多錢,讓他萌生轉行的念頭,「我心想:既然希望賺錢買房,不如先學怎麼賣房,除了學習房屋理財,還能實現退休後當包租公的夢想!」因為這個「買屋夢」,謝文偉毅然放棄了業務漸入佳境的汽車銷售業,二○○二年進入了房屋代銷業,從一個月二萬八千元的業務專員起步。「頭一年,公司當然不會讓我這種菜鳥業務接待來看屋的貴賓;但我的心態就像學徒,總是跟在旁邊積極地請教老闆與前輩各種銷售技巧,及房市理財的訣竅。」「我當時常趁空檔向跑單小姐學習基本知識及專業術語,以及與消費者基本的應對進退,閱讀許多銷售技巧的書籍,從低單、低總價的房子開始賣。」只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經過一年的「學習期」,好不容易○三年準備大展身手時,謝文偉卻遭逢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房市交易急凍,讓他長達半年都是領底薪過日子。

「我一度心想乾脆回去賣車算了!」但好勝的謝文偉一想到當初勾勒的「購屋計畫」,還是硬著頭皮留下來。熬過了房市冰河期,經過三年多的銷售歷練,○六年開始,謝文偉終於實踐了年薪百萬元的目標;存夠二百多萬元自備款的他,也踏上房市投資之路,他投資房市的「處女作」是位於新北市新板特區的小套房。

「雖然這戶十四坪、總價四百多萬元的小套房,最後賺了兩成出場,但對於自備款不足的我,還是學到了教訓!」原來當時適逢「十五坪以下小套房不得貸款」的風暴,讓手上存到二百多萬元自備款的謝文偉,一度資金緊張,索性找合夥人合資,轉手賣出後,才讓他依舊能小幅獲利。「經過這次事件後,我再也不碰小套房的投資物件,但也意識到,只要房子有增值的潛力,即使需要與人合資購買,也不要錯過買屋增值的好機會。」○七年,看好林口機場捷運線未來性的房市發展,謝文偉以四十萬元自備款,買下二十六坪的二房小宅,才一年的時間,就讓他獲利二倍出場。

投資成功

擬定三大買房計畫 獲利至少一倍多次房市投資都讓他賺到錢後,謝文偉靠著賣房的銷售獎金,加上房市理財所賺的錢,○八年在新北市永和物色到三十二坪帶車位、總價八八○萬元的自住宅。「當初買這戶房子每坪約二十二萬元,現在附近成交價一坪都要四十二萬元,房價漲了足足快一倍!」謝文偉有些得意地說,這戶房子目前市價至少有一千七百萬元。

買了自用住宅後,謝文偉開始擬定他的購屋置產計畫。他把房地產投資規畫為三大類:第一類、短期投資賺價差,鎖定在銀行貸款成數最多可達九成的預售屋或新成屋。由於這類型的投資資金壓力較大、風險高,謝文偉採取與友人合資的方式降低風險與資金壓力,獲利目標鎖定在五%至一○%。像是新板特區及林口的預售屋,都曾讓他獲利豐碩。

第二類、波段操作,鎖定有交通或公共建設題材性、具增值潛力的中古屋。購入後先出租,降低房貸壓力,增值二○%至三○%後再出場。謝文偉已成功地在新北市汐止買賣數戶房屋;今年,他看好淡水的後市,打算在該區置產。

規畫退休

存二百萬就買房 樂當包租公第三類、長期投資,即把房地產買賣套利所累積的獲利,投入長期性投資,為將來當包租公打算。

「有些業務賺得多,花得也多,但我總是把本業賺的錢,存在有保值增值性的房子上,強迫自己儲蓄。」目前他除了永和的自住宅,在汐止還擁有二戶房子租人。

「我希望退休後,擁有五戶沒貸款的房子當包租公;每存到二百萬元就開始物色房子,賺價差也好,長線持有置產也可,這樣一來,我就更有賺錢的動力了!」謝文偉笑著說。為了新婚的妻子、今年即將出生的孩子,以及三年多前才接來同住、罹癌後初癒的母親,他現在賺錢的動力更強了,也將更努力完成下一階段的目標。

謝文偉

出生:1978年

現職:新高創廣告業務副理

學歷:復興美工

房市銷售資歷:10年

購屋置產計畫 3 要訣1 訂定短 、中 、長期房產投資策略。

2 為各種策略擬定資金分配比率。

3 詳列每月現金流量表,避免槓桿過高。

以房養房 3 階段——謝文偉的購屋置產計畫書

1短線投資

策略:獲利5%~10%,操作期限一年

資金規畫:與友人合資

標的:預售屋、新成屋

2中線投資

策略:獲利20%~30%,操作期限2~3年資金規畫:自有資金、房租標的:具公共建設或交通題材的中古屋

3長線投資

策略:出租,賺穩定報酬資金規畫:短線與中線的獲利投入

標的:好出租的保值地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60

窮小子的置業考慮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oor-guy-consideration/
 

襯著Yahoo Blog關閉,都係時候整理下D舊文(多謝老脫提供機會)。

觀點建基於初畢業,冇乜家庭支援的後生仔(即係以前的自己),買樓自住或投資有以下特點:

  1. 你要用盡儲蓄,出售股票做首期,即係成世人為層樓同銀行打工。沒有一筆資產去錢搵錢。供完都四十幾歲,剩低既錢少過當初有舊錢
  2. 你唔會買舊樓,因為按唔足,估價不足,而且要勁維修。但租樓可以租舊樓(平過你供新樓多多聲),一切維修關人,就算塌樓死左人都唔洗賠錢
  3. 諗下你呢廿年要俾幾多按揭利息
  4. 做業主要諗掂埋管理費、差餉、地稅及保險等。坊間所謂的投資物業,回報有幾多%只是bullshit,連香港要交物業稅都冇提過,加上不能預期層樓個個月租得出兼準時收租,扣除風險溢價,分分鐘回報只得2-3%,仲低過債券
  5. 通常買樓的最強論點,係供夠廿年後層樓就係你既,唔洗俾租,可以退休食啖安樂茶飯。然不知樓係會折舊的,除非你買中真正的豪宅(唔係d乜乜六星級工廠區酒店住宅)。樓同人一樣,會經歷生老病死,到你退休時,樓雖供滿但維修各樣雜費只會越黎越多,加上本身醫療開支大增(買偉哥都要錢啦…),手上現金只會急速下降。

當然,置業有著本身的絕對優勢,那份滿足及優越感是不可被取代的。本身我都好想買樓,然而,我們要分清楚「居住」並不等於「置業」,過早的置業,如10%首期(即係十倍孖展),同係澳門賭身家冇乜分別(可能更危險,因為有機會買入劣質資產,輸突)。

OLYMPUS DIGITAL CAMERA

P.S. 事後睇返當年(2006年)的觀點,係典型的市場主流睇法(窮人思維),好彩後來自己因時制宜,改變左策略,否則真係成世租樓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24

龔則銘 窮小子入行五年翻身最年輕處經理 一張名片 遞出500萬年薪

2014-04-21  TWM  
 

 

當命運的考驗降臨時,你是選擇逃避?還是勇敢面對?

一位原本無憂的十六歲少年,突然面臨家庭負債、苦嘗貧窮滋味,但他選擇為了生存而奮戰。

入行五年來,他不放過每個遞出名片的機會,因為每一張名片都是一個成功的希望,就如同職棒大聯盟投手「一個球、一個球地投」,如果你有比努力更可怕的堅持,怎麼可能不成功?

撰文‧施禔盈

十三度的低溫,剛從軍營放假出來的龔則銘,馬上換上西裝、打上領帶,準備從楊梅騎車到桃園南崁見一個客戶,氣溫雖然陡降、騎車的手不斷顫抖,但他的心是沸騰的,因為約見的這位客戶答應要簽一張保單,並且也願意讓他留宿一晚。

當他抵達目的地,客戶的電話來了,「我人還在南部,趕不回去,今天就先不簽了。」十秒鐘對話後所感受的心灰意冷,遠超過一小時車程的寒風刺骨,這時候,他的腦子開始急速打轉,「怎麼辦?明天在桃園還有兩個客戶要見,傍晚六點又得收假,現在騎車回家(台北民生社區),明天一早又要趕來,時間上太緊了。」心慌意亂的龔則銘騎著車到處亂竄,這個晚上,既沒順利簽到保單,又沒地方睡覺,更碰上十來度的低溫,整個世界像是說好的,要一起來「磨」他。此時,耳機流瀉蕭煌奇唱的︿逆風飛翔﹀﹁??不要害怕失敗會受傷,努力啊乘著夢想往前??﹂,這是每當感到沮喪時,最能幫他打氣的一首歌。

打底

十六歲父親投資失敗,少爺變小弟街廓上出現了一家二十四小時的摩斯漢堡,旁邊看板上的霓虹燈則閃爍著,「住宿,一千元起」,不假思索,龔則銘把車停好,走進漢堡店,打算就在摩斯睡上一晚,因為一千元的花費對他來說太奢侈。由於擔心店員可能來趕人,因此他決定必要的時候再點一杯三十元的熱紅茶,應付一下;不過,最讓他擔心的是,手機會不會被人拿走,所以整夜睡睡醒醒。儘管極度疲憊,隔天太陽升起時,他,繼續出發。

疲憊,其實早從高中時代家裡發生變故後開始。

七十六年次的龔則銘,從小住在民生社區,家庭環境比一般小康要來得好,爸爸是上市公司經理,媽媽教授鋼琴,高中前的他,不愛唸書,相較優秀的姊姊,媽媽總是叨念他,「再不用功一點,以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不過,「感覺不到台灣有窮人」的他,依舊我行我素。

直到有一天,見到父母親大吵一架,知道家裡出事了,原來父親融資融券做股票,把提早退休領到的退休金、房子抵押借出來的款項、向親朋好友借來的錢全部輸個精光。結果是,家庭撕裂,父母離異;那一年,龔則銘十六歲。

此後,家裡的車子賣了、冷氣不准開、廁所上兩次才能沖水,而他過去瘋狂蒐集的公仔,也被他一個個變賣。於是,龔則銘再也不能隨心所欲混日子,他在過去常光顧的餐廳打工;從花錢的少爺,變成跑堂的小弟,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的窘迫。

面對生活的高壓,龔則銘高中畢業後想直接去工作,但媽媽大力反對,後來他考上位在桃園的開南大學,搬去與外婆同住。由於生活費得自己打點,打工賺的錢又不固定,所以經常出現的畫面是,中午能不吃就不吃,有時候真的忍不住飢餓,出現暈眩感,就去麥當勞點一個三十九元的吉士堡墊肚子,但不能加薯條、可樂,等到晚上回外婆家或者打工的地方,再大吃特吃。

「我連畢業旅行都不敢去,別人玩社團、交女朋友,我是天天更早出門、更晚回家,只想打工賺錢。」有段時間,傍晚學校下課,他就直接衝去餐廳,從下午五點工作到凌晨三點。累到極點,他會和母親僵持,衝突也因此上演,「為什麼家中情況這麼惡劣了,你還是不願賣房子?」面對他的嘶吼,母親總是無言。

母親反對保險一途,衝業務靠自己但終究他明白,也妥協了,因為只要賣掉房子,搬離民生社區,媽媽教授鋼琴的收入就會中斷。那時,家裡的房貸光是支付利息,一個月就要三萬元;眼見過去不識愁滋味、只識「豆芽菜(音符)」的媽媽,竟拚了老命在教鋼琴,且連十五元的公車費都能省則省,龔則銘心中暗暗許諾,一定要扛起這個家庭的一切。

他思索,究竟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讓他盡快擺脫窮滋味的束縛,而答案呼之慾出,唯「業務」一途。「沒退路,倒成了最好的出路」,他不忘自我解嘲。

大學畢業前,龔則銘就加入富邦人壽,但媽媽對保險業務員的觀感非常傳統,直覺會讓人看不起。所以就算姊姊已經工作有收入,他們一家人沒有任何保險,媽媽還是不准姊姊向他買。於是從踏入保險業起,無法靠爸、更沒有靠媽,龔則銘靠的是無人能敵的拚勁。

想出好記有梗的開場白,

拉近距離

拚勁,從入伍當兵開始。只要一有機會外出到郵局辦事或出差,他馬上脫下軍服,西裝筆挺地約人談保險,他會遞上名片做自我介紹:「我叫龔則銘,鞏固客戶財富是我的座右銘。」這句slogan是他騎車跑業務跑了數個月後,一天靈光乍現想出來的開頭破冰詞。

但其實營外兼差是不被允許的,龔則銘這一拚果然拚出了問題,因為他,害連上五位同袍被連帶禁足一個月。「那是集沮喪、害怕、無力於一身的感受,不知道能找誰幫忙,甚至有可能被關禁閉。」回想起那一段膽顫心驚的日子,龔則銘不禁感嘆,「當兵休假外出,誰不想休息?誰想拚命工作?」只是老天爺給了他一個不能逃避的禮物。

之後,他把家裡的狀況告訴輔導長,整件事才告一段落。龔則銘在富邦人壽的主管鄭美懿回憶說:「那時他在軍中,每週還是報件上來,只有受罰的那一個月特別安靜。」「這個孩子想要賺錢的動機太強、太強了!」

起跑

三年上班沒遲到過,

第一年年薪就破兩百萬

果然退伍後的第一個月,他就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晉陞業務主任,月收入竄升至五萬元。只是五萬元仍不夠,因為家中一千一百萬元的貸款,在繳了六年的利息之後,銀行不願再寬限,每月繳款金額暴增為六萬五千元。

「第一年我是機器人,完全不帶任何感情,除了睡覺便是工作,這個客戶不要就找下一個,下一個不要再找下一個……,我沒有時間感受『挫折』,因為那時我是在與『生存』奮戰。」龔則銘稚氣的臉龐,突然堆滿剛強。

曾經他一天的行程是這樣:騎摩托車從台北出發,先到新莊見客戶,然後殺到龜山送保單;之後跑桃園和楊梅,半夜十二點再到龜山等剛下班的作業員談保單,回到家已經凌晨兩點。但是,八點半開始的早會,他仍舊沒有遲到。在富邦三年,他從來沒有一天晚於八點半上班,感冒不請假、脖子扭到歪頭歪腦,還是準時上班,「這不是基本的嗎?」他反問。

一天見十個客戶是常態,「我真是拚到有一陣子,無時無刻都處於想吐的狀態,好苦!」但這時候,龔則銘依然沒有停下來,他坐下來,以打電話取代親訪,而身體出現的不舒適感,只是更加堅定他要趕快晉陞的信念。

有一句話說,簡單的事重複做,做到極致就是絕招。進入保險業,龔則銘運用的策略是,專門銷售儲蓄險,這樣他可以在一、兩百次的銷售中累積可貴經驗,往後要再讓客戶買單的機率因此大增。

帶領平均二十五歲團隊,照三餐關切業績鄭美懿不諱言,當龔則銘還是新人時,他平凡到不會讓人多看一眼,沒想到他卻在最短的時間內竄出,創造數個在富邦人壽不曾見過的紀錄。包括三年時間晉陞為處經理,是富邦人壽有史以來最短時間晉陞為處經理的紀錄(一般約需十年),且二十七歲的年紀是目前公司最年輕的處經理,而他的通訊處成員平均二十五歲,是公司最young的一群。

說起成「處」,那可不是簡單的任務,富邦的規定是:一、半年內所有成員差勤要正常;二、連續半年,每個月每個人都要有產能(業績不能少數幾個人創造);三、半年須累積五千萬元以上的保費收入。

於是,當旗下業務人員達四十人得以成處時,龔則銘開始緊迫盯人,除每天早上八點半不到,即站在門口、手拿板子點名外,還天天追著業務人員問業績,「兄弟,你今天還差多少?需不需要我幫忙?」同事黃耀德記得那段期間,龔則銘每到晚上必定打電話關心,當業績尚未達標時,還會陪著他拜訪客戶,「有一次剛好碰到龔則銘女朋友生日,但他依舊相挺到凌晨一、二點,還因此錯過了約會。」沒有漂亮學歷、沒有特殊才藝、在校功課一般般、更不是什麼活躍型的領導人物,鄭美懿觀察,龔則銘能打破紀錄,以三年時間晉陞為富邦人壽處經理,靠的是他那強大的「執行力」,「強到我對他下一個指令都要特別小心。」鄭美懿說。

一則小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執著與可怕執行力。三年前,二十八位平均年資十年的富邦人壽業務高手,在百中選一的競賽後,脫穎而出將至德國旅遊。當時的大菜鳥龔則銘是全處唯二有幸參與高峰會的其一,另一位就是大主管鄭美懿了。

只是龔則銘不僅絲毫沒有興奮之情,反倒一路臭臉,一上遊覽車倒頭就睡,見到了美輪美奐的天鵝堡,竟是意興闌珊。過了兩天,擅長激勵人心的鄭美懿,想起了龔則銘的死穴:想賺錢的強大企圖心,於是,她告訴他,只要每訪問一個人就可以得到獎金一千元。

沒想到,這位原本看來病懨懨的菜鳥,忽然眼睛發亮,等遊覽車在加油站停靠時,他迫不及待地衝下車去買紙筆。之後的行程,他滿場飛,不論早餐、午餐還是晚餐,都會找到一個對象黏在旁邊,問:為什麼進富邦?碰過最感動的案子是什麼?最挫折的經驗又是什麼?可以給一句鼓勵的話嗎?

全部問完一輪後,只剩下「司機」尚未受訪,這時他跑去問鄭美懿,採訪司機也能拿一千元嗎?鄭美懿驚訝地說,他是德國人,你要怎麼訪?他說,沒關係,我叫導遊翻譯給我聽。就這樣,整團二十八位業務高手加上導遊與司機,全讓他訪查一番,而他因賺到三萬元,終於露出笑容。

從沉悶到甦醒,原來,參加高峰會,公司補助五萬元,每個人還得自掏腰包二萬八千元,「八天的行程,如果留在台北拚業務,可以賺十萬元,但到德國卻得再額外花錢,我怎麼算都不划算,所以才會百般無奈。」龔則銘苦笑著說。

一個客戶耕耘一年,才拿下大保單可怕的執行力之外,龔則銘還有打死不退的本事,耕耘一個客戶甚至可以花上一年。那是一位軍用品店的老闆娘,龔則銘因為跟隨軍中學長去採買而認識,一開始他遞上「行銷專員」的名片,老闆娘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馬上翻開桌墊,這動作讓龔則銘當場傻了,原來底下滿滿的壽險業務員名片。老闆娘冷冷地說:「這個只做了三個月、那個只做半年……,你想找我買保險,等做久一點再說。」龔則銘則不示弱地回應:「他們做了什麼都不關我的事,我會讓你看到我的名片一路從行銷專員排到業務主任、襄理、經理,然後再到處經理,把你的桌子給排滿。」之後,只要有路過,龔則銘一定都會禮貌地與老闆娘打招呼或聊天,就這樣一年當中兩百天的頻繁接觸,老闆娘理解他拚鬥的目的是為了幫家裡償還房貸,所以就在他快要退伍,還差一點業績便可以晉陞主任時,阿莎力地簽了一張年繳二十萬元、繳付期二十年的大保單。

「我本來覺得保險業務員都做不久,但一年後他眼神堅定地來告訴我,快要升主任了,而且我知道他常常騎著摩托車,花五個小時台北、楊梅兩地跑,他真的是夠拚、夠認真。」事實上,現在老闆娘桌上印有「龔則銘」的名片確實排成了一整排,最近她才剛拿到他升上「處經理」新印的名片。

精力旺盛地往前衝,龔則銘甚至習慣將買東西、吃東西接觸的店家當作潛在客戶,先不談保險,而是創造信任感,多接觸幾次,讓商家老闆對他產生興趣,再遞上名片做自我介紹,不錯放任何機會的他,果真衝出了無人能及的成績。但是當業務難免要被挫折折騰一番,問龔則銘難道都不曾因為挫折感而想要停下來喘息一下嗎?「對我來說,所有的工作都是一個流程,餐廳打工是這樣,銷售保單何嘗不是?當中所遇的挫折也是流程的一部分,又何須被這樣的感受所羈絆?」「更何況老天爺給了我一個不能停下來的禮物:每個月六萬五千元的貸款,所以我滿腦子想的是:下個月的貸款從哪來?而只要離目標能靠近一步,就再往前走一步,沒背景憑什麼不努力?」果然,路,被龔則銘走出來了,退伍後在富邦的第一年,他的成交件數就達到一百件,是一般人平均的四倍之多,也因此年收入超過兩百萬元。

衝刺

逛街吃飯只想著遞名片挖角,

三年即當上處經理

衝刺業務之外,第二年起,增員做大組織,則是龔則銘更上一層樓的關鍵。「我連在百貨公司逛街見到銷售能力一級棒的櫃姐,都會想要找進富邦上班。」另外,餐廳也是他張開雷達找人才的場所,一次一群人在台北一○一大樓的八十五樓吃飯,每個人都興奮地看夜景、忙拍照,只有龔則銘留意到店長一流的服務,於是狂追了六個月,終於把這位店長拉進自己的業務團隊。

「當天他遞給我一張名片,告訴我想約我吃飯聊聊,我根本沒當一回事,沒想到晚上就接到他的電話了。」原本任職於「隨意鳥地方」餐廳的王靖賓記憶猶新地說,龔則銘不避諱分享他的故事,秀出他在保險業界得到的獎牌,「我也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經濟壓力重,但看到與我背景相類似的他,今天卻能有這樣的成績,真的很想像他一樣。」龔則銘透露,他每交換一張名片,當天一定會以LINE聯繫,然後敲定吃飯時間,前兩次見面不談工作,而是分享自身故事,用自己的故事來打動增員對象。「現在他增員的速度與能力已經超越我了。」從事保險工作達十五年的鄭美懿,對龔則銘的增員魅力也豎起大拇指。也因為銷售力、增員力的能耐都一流,龔則銘才能用極短的三年時間拚上處經理位置,而坐上這個大位,年收入由五百萬元起跳。

換名片當天一定用LINE聯繫,

鞏固關係

目標有多大、代價就有多大,回過頭來看,龔則銘付出的代價是,用盡所有心力在工作上,就連與本刊約拍照,抓到空檔都能向剛好坐在一旁的長者遞上名片、聊上幾句。「他跑業務以來,天天都是半夜十二點後才見到人,凌晨三、四點起來,也經常看到他還在工作。」媽媽滿是不捨之情,但一旁的龔則銘卻一派輕鬆地說,「年輕人最多的不就是時間嗎?」在龔則銘的字典裡,所謂的挫折是無法被解決的事情。走過三年的極度拚搏歲月,現在的他就算回頭看那些苦日子,依然淡定,他說,欠一千萬元如何?就想辦法賺錢來還啊!被客戶拒絕又如何?就找下一個啊!

但是當他談到外婆,原本充滿自信的眼神,頓時落寞,伴隨的是哽咽的談話。對他來說,人生最挫折的事莫過於外婆過世前,他都沒能說出:「阿嬤,你不用擔心,房子一定會保住,我也會照顧好媽媽。」這句話。

所以,這三年龔則銘到阿嬤墳前時,都會報告「進度」。第一年他說:「阿嬤,你不用擔心,我已經升主任,我會努力幫媽媽繳房貸。」第二年則說:「阿嬤,你不用擔心,我已經升經理,我開始還貸款了。」到了今年,他終於可以說:「阿嬤,我已經成處了,家裡的一切,你都可以不用擔心。」每天十六小時、全年無休地拚搏,當三年積累一萬七千個小時的能量,凌駕「一萬小時定律」時,生命的厚度自然呈現。成功從無捷徑,「一張名片、一張名片地遞」,就如同一流的職棒大聯盟投手「一個球、一個球地投」,如果你有比努力更可怕的堅持,「做就對了」的體認,為什麼不成功?

龔則銘

出生:1987年

現職:富邦人壽處經理

經歷:富邦人壽經理、襄理、業務主任、行銷專員

學歷:開南大學企管系

龔則銘衝向大位 3 階段

打底期

2003~2009年

開始打工生涯,平均一個月約可賺2萬元。

2009年9月

進富邦人壽,前三個月零收入。

起跑期

2009年12月

入伍當兵,兼跑業務,年收入40萬元。

2011年1月

升業務主任,月薪5萬元。

2012年1月

升任經理,年收入超過200萬元。

衝刺期

2014年2月

升任處經理,年收入500萬元起跳。

27歲 處經理創造卓越的15 招

絕不打折的執行力:

1.聽話照做:把自己擺一邊,不夾雜太多個人想法,像海綿般吸收。例如一開始練習話術,公司要求外出拜訪客戶前,先找20位主管練習,龔則銘必定找足20位。

2.永遠做得更多:熟練銷售話術,在部隊中,有空就call客戶;參加主管會議,必定自己當記錄,想方設法把所有的銷售重點變成自己的資產。

3.遇到問題馬上解決:只要銷售或增員碰到瓶頸,當下請教主管,入伍也不例外,凌晨1、2點也會LINE主管,希望尋求協助。

4.極度紀律:三年下來從沒一天請假、遲到;初期每天拜訪客戶數可達10位,往後每週拜訪客戶數維持在15位以上;每週看一本書;每週只休一天假。

5.設立目標作為前進動力:設定退伍後一個月要晉陞主任;當升上經理時,又設定兩年後要升任處經理,一一達標。現在他則設定32歲要當上總監。

創造標準流程的銷售力:

6.善用重複的力量:一開始鎖定最不複雜的儲蓄險做銷售,同一套話術講上一百、兩百次,專業度出來了,便很容易打動客戶。

7.詳記每次拜訪客戶的內容:移動時,拿起筆記本,狂記客戶喜好、家裡成員情況、買的保險商品、下次接觸的可能性,就連狗狗的名字也要記下。他表示,這樣下次再拜訪時,才不會講同樣的話,浪費時間。

8.面訪客戶隨即敲定下一次見面時間:通常賣出一張保單,都須與客戶見面3~4次,在每次拜訪結束前就敲定下次見面時間,拉高成交機率。

9.接觸後將客戶分級:A級客戶為健康、有能力、有意願、有錢、有決定權者;以上要件缺一者,為B級客戶;缺二者,列C級。A級客戶一個月至少通兩次電話,並約見面一次;B級客戶的頻率是一季,C級客戶則是半年。

10.維持手感,等待客戶時再約下一個客戶:等待客戶的短暫時間也要不停打電話安排下一個客戶的見面時間,儘量把客戶全數約齊。

帶領業務精進的管理力:

11.不論逛街或吃飯,隨時挖掘人才:保險業,擴大組織也是壯大自己的方法,龔則銘特別喜歡到餐廳找人才,他認為餐廳是個會面臨各式各樣客戶的服務業,能夠在餐廳做好服務,就有很大的機會成為優秀的保險業務,因此,他總是「不專心」吃飯,而是專注找人才。

12.不只設定目標,還要提前達標:公司會針對每個業務訂定每月目標,通常要求25日達成,龔則銘則要求旗下業務此目標要在每月8日前完成,一來不會被業績追著跑,二來超越目標的可能性大增。

13.陪伴面訪客戶,必定指出三好一缺:要讓整體業務員戰力都提升,必須點出每個人的不足處,因此龔則銘或其他主管陪伴資淺業務面訪客戶,一定從旁觀察,事後討論本次約訪過程的三好一缺,讓業務調整戰力。

14.提拔業務不遺餘力:如果有業務將晉陞,龔則銘的陪伴會很徹底,除了天天盯業績,讓業務報告當天拜訪的過程與狀況,甚至還會把差臨門一腳就晉陞的業務帶到家裡住上一個月,隨時輔導。

15觀察業務情緒,擅長激勵:曾任餐廳店長的王靖賓提到,剛轉入保險業時,就像面對大海丟了無數顆石頭,卻全無漣漪般的靜默,這讓他深感恐懼,但龔則銘會把所有人的業績表攤開來告訴他,「這些人業績不錯,但如果你能夠做下去,才是比努力更可怕的堅持。」是這句話打動了他,他才能走出谷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