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對沖基金之王的成功準則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2-1/3NNDE0XzU3NDc3NA.html

雷蒙德·戴利奧(Ray Dalio)整了整襯衣的開領,在他手旁,堆積著成摞的書籍,從知名經濟學家加爾佈雷斯的《1929年大崩潰》,到現任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的學術著作《美國大蕭條》。屋子裡蔓延著一種安靜的常青藤氣息,以及帶有宗教氣質的絲縷神秘感。

但讓他為公眾所知的,卻是金錢與財富——看似與書卷氣、宗教感毫不相干的事物——特別是近年來他的成功,讓本願意選擇低調再低調的他,不得不走到前台。

這位63歲的美國人有著以下的稱呼:《福布斯》雜誌2011年全球最賺錢對沖基金經理(在市場慘淡的2011年斬獲138億美元),《時代》雜誌2012年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索羅斯之後的「對沖基金之王」。

他就是全球最大的宏觀對沖基金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雷蒙德·戴利奧。如今他對宏觀經濟、投資策略的一言一行都會震動華爾街,如同其他行業領袖巴菲特、保爾森一樣,他已經是全球投資行業的風向標。

而這位全球投資大師與中國也有著不少淵源。據國外媒體的報導,中國國家主權投資基金中投公司便委託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作為自己的資產管理者之一,雷蒙德·戴利奧的兒子、「中國關愛基金會」(ChinaCare Foundation)創始人馬修·達里奧(Matthew A。Dalio)一直在為中國孤殘兒童籌集善款,讓他們有更好的生存環境。而馬修·達里奧在接受中文媒體採訪時說,他來到中國,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對中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在他看來,世界未來的希望在中國。」

這些公開的數字和頭銜只是雷蒙德·戴利奧的一面,在投資觀點上,他相當開放並公開,他甚至稱之為「理解的模板」。試問有多少對沖投資者會做到這一點?

但他的個人生活卻相當神秘,甚至可以是他隱秘的一面。英國《金融時報》在一篇文章中這樣描述他:易上當受騙、麻木不仁、情商為零、過分簡單化、驚人的自命不凡、古怪、且錯得離譜。

他從不公開自己的愛好。他每星期有五天做20分鐘天馬行空的冥想。他寫過一本叫做《準則》的圖書,並不斷更新版本。在最新版本中,他列出了300條準則,很大的一部分與安·蘭德的《源泉》中的思想異曲同工。而在他的對沖基金公司中,任何新員工都要經過層層的個性審核,來確定他們是否與這家位於康涅狄格州的公司相匹配。審核的原則不用說,自然是《準則》中的精髓。

無論如何,是時候揭開這位全球投資領袖的面紗,分享他的投資智慧了。

哈佛頑童

進入哈佛大學也許並不是他預料到的,但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發現披頭士樂隊的超級冥想並自己嘗試。他說,這使他在學校更加優秀,並把這個成功的習慣一直堅持。

1949年,雷蒙德·戴利奧出生在美國紐約皇后區傑克遜高地(Jackson Heights Queens)的一個與金融毫無關聯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名爵士樂手,母親是家庭婦女。年幼的他可不是一個好學生,他自己說記性差,不愛學習。

同許多美國人一樣,他從中學起便打工賺點零花錢。彼時,恰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資本市場一輪小牛市,戴利奧在高爾夫球場做球僮賺取零花錢,而打高爾夫球的商人總把股票掛在嘴邊。年僅12歲的戴利奧便這樣開始炒股了。

他買的第一隻股票是東北航空公司(Northeast Airlines),「我買它是因為這是我唯一買得起的股票,每股不到5美元。當時東北航空快要倒閉了,但被另一家公司收購,股價隨即翻了三倍。因為走運,我賺了錢,當然沒過多久我就把錢還給了股市。從此我知道,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是何等困難,而如果做錯,又將付出怎樣的代價。」事後,他如是向媒體講述了自己的第一筆投資故事。

在他開始業餘投資生涯的同時,這位「差生」進入紐約長島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他在哈佛大學進修MBA。進入哈佛大學也許並不是他預料到的,但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發現披頭士樂隊的超級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並自己嘗試。他說,這使他在學校更加優秀,並把這個成功的習慣一直堅持。

在大學和MBA學習期間,他依舊獨立交易股票。畢業後,他順理成章地在華爾街找到了一份工作,出任多米尼克經紀公司(Dominick &Dominick)大宗商品交易部主任,一年後進入希爾森海登斯通(Shearson Hayden Stone)經紀公司的商品期貨部門工作,利用期貨幫助企業對沖市場風險。不過這是他職業生涯中很短暫的被人管理的時間——因醉酒以及毆打老闆,他被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辭退。

接下來,他說服以前的客戶繼續聘請他當顧問,並在26歲那年成立了布里奇沃特公司,辦公室就是他家臥室。那一年是1975年,全球資本市場正處在熊市之中。

奇蹟生涯

自1975年成立迄今,經過37年的努力經營,布里奇沃特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管理著1200億美元的資產。他早在2007年12月就對金融風暴發出了預警

默默無名、生逢寒冬,沒有人看好雷蒙德·戴利奧與布里奇沃特公司能生存下去。

但自1975年成立迄今,經過37年的努力經營,布里奇沃特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管理著1200億美元的資產,麾下Pure Alpha基金總共已為投資者賺取了358億美元的收益。該基金利用宏觀投資策略,從宏觀經濟走勢的預測及判斷中獲利。

這位頑童與現實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就如他說的一句話,「人類永遠不可能設計出蚊子式的飛行裝置。面對複雜的大自然,人類的智慧是不是基於一個蘋果而來的?」他始終相信一種自然的規律和力量。

對自然的喜愛與崇敬,體現在雷蒙德·戴利奧的方方面面。

比如,與許多投資人蝸居在華爾街高聳寫字樓中的格子間裡面不同,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坐落在康涅狄格州韋斯特波特縣一片茂密的林地中,是一幢不起眼的磚石玻璃結構三層樓房。

在這個磚石房子裡,過去20年布里奇沃特的旗艦基金、現有資產超過380億美元的Pure Alpha基金,年平均回報率達15%,安然度過了20世紀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美國網絡泡沫破裂、「911」恐怖襲擊導致的市場動盪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沒有一年的虧損超過2%。

僅以最近一次的2008年金融風暴為例,Pure Alpha的兩隻基金逆勢而出:扣除費用後,Pure Alpha 1淨回報率達8.7%,Pure Alpha 2淨回報率更是高達9.4%。

事後為公眾所知的是,他早在2007年12月就對這場金融風暴發出了預警。2007年雷蒙德·戴利奧在白宮發表了關於次貸危機的講話,根據《紐約客》的文章,他還和財政部和白宮官員做了一次坦率的談話,將一

些數據展示給經濟官員看,警告他們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可是卻沒有人聽他的。

「雷提出的觀點是,他預期銀行系統的損失將是天文數字。」——前布什政府官員回憶道,「所有人都在談論流動性,只有雷說的是償付能力問題」。從那時起,雷就說他是多麼讚賞政府處理經濟復甦的能力。他告訴《經濟學人》:「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去槓桿化過程」。

對於自然的喜愛,還在雷蒙德·戴利奧的日常生活中。他的最愛是在這座房子裡冥想20分鐘,有時候是在交易時段。這並不影響他在休息的假日轉身為狂熱的獵人,追逐麋鹿。

對於雷蒙德·戴利奧的成功,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爾(Paul Volcker)是這樣點評的:「對許多對沖基金來說,成功是捉摸不定的。基金越大,越難以保持出色的表現。雷蒙德·戴利奧25年多來挑戰這種難以成功的可能性。它或許不能證明他有資格躋身最有影響的人物之列。更重要的是,他對經濟這台機器的運轉有著與傳統略有不同的強烈信念,由此做出的判斷具有先見之明。比如,他是第一批認識到美國和一些歐洲經濟體負債和槓桿過多存在風險的人。金融危機期間,有些人認為美聯儲的行動危險,但他對此強烈支持。這也是一個例證。雖然他有一艘航海的船,但他的『遊艇』設備是用來深海探險的。這個事實也反映出Ray的求知慾和活躍的思想。」

投資準則

他撰寫了《準則》並不斷更新版本,這本書,不禁令人聯想到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比哲學著作好讀不了多少的但對投資理解深刻無比的一本書

自2000年以來,布里奇沃特公司員工從不到100人迅速發展到超過800人。但雷蒙德·戴利奧要求所有新入職員工都熟讀他撰寫的《原則》一書,並鼓勵員工在公司會議和日常工作引用和參考《原則》內容。在他看來,「這300條原則是公司的文化航母(culture carriers)。」

《原則》先從概念上(conceptual)講述實現理想目標好與壞的反應,再介紹成功履行計劃所需具體條件。雷蒙德·戴利奧表示,這套五步驟進程(5-Step Process,5-SP)經過多年反覆試驗(trial and error)和集思廣益的心血結晶,是他的成功之道,甚至可以提升到達致人生目標所需的層次。這本書,不禁令人聯想起另一位對沖基金之王喬治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比哲學著作好讀不了多少的但對投資理解深刻無比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核心思想,顯現出雷蒙德·戴利奧超級現實主義者(hyperrealist)的實質。這個名詞的意思是,世間萬物萬事所各自依循運行的自然法則,當中牽涉到類似因果關係,例如某人做了一件事X,包括物理、經濟和心理的法則會引致後果Y的出現。

在達里奧的理解中,每個人需要深切瞭解和接受與現實融合才會順利達致所追求的目標。而個人或機構的潛能要得到盡情發揮,必須認識原則的價值以及實現目標的進程中去適應(adaptation)原則,正如達爾文說的「最強壯的物種不能生存,最機靈的物種也不能生存,只有適者生存」。而好與壞準則就是實現目標進程時個人面對客觀環境的反應。

雷蒙德·戴利奧相信成功的人生是由現實(reality)、夢想(dreams,不脫離現實的目標)加上實現目標的毅力和決心(determination)組成,而主導夢想能否實現,取決於奮鬥過程的五步。「每一步都是清晰獨立程序,必須按部就班逐項進行,而每個步驟要求不同的才能和紀律去完成。」他在書中寫道。

《金融時報》的一篇評論認為,雷蒙德的個人色彩相當濃厚。《準則》的雄心讓人想起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尼各馬可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兩位作者都相當自信,都相信並非由推理得出,而是通過實踐發現的準則。他的哲學是美國夢狂熱的原教旨主義版本。他宣稱,「人們勞有所得」——如果你坐擁約40億美元的財富,這個觀點還是令人欣慰的。他還認為,「人們賺多少錢,大致反映了他們對社會的付出。」

這位和妻子芭芭拉生活在格林尼治5500英呎豪宅裡的富豪,2010年與妻子簽署了巴菲特發起的捐獻活動——宣佈將大部分財富用於慈善事業。「體面地擁有更多財富並不是那麼重要。將我們的財富給予那些急需的人們才是一項優良的投資。」他說。

而在日常,戴利奧卻遵守著勤儉的作風,他幾乎每天都穿同樣的衣服上班。斜紋棉布褲、船鞋,以及名字標牌RAY。他甚至有時候會穿Crocs鞋去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02

糾結的對沖基金經理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14/100472494.html

  年底了,美國的各種大型會議都會提到一個共同的話題:財政懸崖。這四個字顯然已經不再讓人感到陌生。美國人對明年可能來臨的稅收上調憂心忡忡,外國人卻對華盛頓政治的癱瘓譏笑有加。

  在今年12月初紐約舉行的彭博對沖基金峰會上,這個話題在不同環節的討論中被多次提及。業界大佬們對財政懸崖前景如何看待,且不去管它,但此話題反映出的另一種現象,讓我這個中國記者始料未及。

  在會議茶歇期間,我隨意問起身旁一個穿著光鮮的白人男子:「您覺得這個財政懸崖會怎麼樣?」這顯然是個沒話找話的萬能話題,我也沒指望這位長相很華爾街的先生給我什麼答覆,但我錯了。

  「How stupid(真愚蠢)!」他說。我頓時覺得職業生涯被徹底否定了。「我指的是我們美國人。」他補充道。我端著咖啡,一路和他走向沙發小憩聊天。

  「這個國家已經完全癱瘓了。」他顯得有點激動。這位先生接著對我一通抱怨,從財政懸崖說到華盛頓說客,再說到現在美國國會中的說客和立法者已經渾然一體。他舉了個數字:2001年以來,近5400名國會工作人員離任後,進入華盛頓著名的遊說一條街——K街。

  這位先生果然是業界大佬。他的這番抱怨,恰恰反映了近來美國企業主們的心態。前段時間美國商業委員會在對70位美國首席執行官(CEO)所做的調查中,問及哪些組織最可信,美國總統只獲得可憐的33%;美國國會得票率更是可憐,僅為5%。

  但是,或許吵吵鬧鬧從來無法達成一致的美國國會,就是美國作為一個開放社會的價值體現;歷史學者也認為,這種互不妥協和激烈爭論的場面,某種程度上是當年美國開國元勛們所預見的。只是,九泉之下的開國元勛們若看到今天這種局面,估計要氣得跳出來重申自己的初衷。

  不過,可悲的是,當眼看自己的利益要被侵犯時,這位先生的公司首先想到的也是僱傭說客,或者給政客更多資助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但是,每當這種操作形成政治僵局時,他們又怨聲載道。

  「我們卻總是無法達成共識。」他說。我看看他,心想,你真是糾結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496

逆天的Dalio(二)——最完美的「Betas」對沖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814

構建投資組合的模塊

Dalio和Prince適時地會把目光轉移到管理債務上,而這並不僅僅是為了給出投資建議。對任何的資產來說,都存在一個對應的負債。相對於資產管理者,負債管理似乎是一個草根市場。然而,要成為一個企業財務主管,必須經歷傳遞價值定位的長期教育。為了更好地理解負債管理,Dalio、Prince和其他同事會草擬一份「風險管理計劃」。這是個為企業量身定做的分析,接下來分為以下三步:1)為企業確定風險中性立場;2)設計一個對沖計劃,實現風險中性;3)企業通過聘請Bridgewater,並基於這些中性頭寸表現給予Bridgewater報酬,來主動管理這些對沖頭寸。久而久之,Dalio、Prince和其他同事已經管理著價值7億美元的企業負債。

Bridgewater轉向資產管理業務,是1987年的事情。那時,世界銀行的養老基金已經一直跟蹤Bridgewater的研究成果。基於這些研究成果和Bridgewater多年負債管理的記錄,Dalio他們開設了一個500萬美元的債券賬戶。根據十多年管理負債的經驗,Bridgewater用相同的方法開始構建投資組合。債券的基準回報是風險中性的;而主動管理必須從基準回報上尋求更多增加值,或者叫阿爾法(alpha)。基準回報和alpha是完全獨立的兩樣東西。

這是一個重要的洞悉。因為金融市場存在數以千計的投資產品,而這些投資產品都只是由三個變動成分組成的。考慮購買傳統共同基金的情況。這種投資可能被宣傳為「大盤股成長基金」。實際上,這個投資產品的回報,甚至包括任何其它產品的回報,也只不過是三個成分的組合:1)現金(cash)回報率;2)高於現金的基準利率,市場的超額回報率(beta);3)金融產品的「頭銜」或管理者的選擇(alpha)。共同基金模糊化了這些成分的區別,這使得難以準確分析,基金的回報是由哪一個成分貢獻的,還是整體貢獻的。總的來說:

return (回報)= cash (現金)+ beta + alpha 

很多人,可能是大部分人,都不會從這個角度看待投資的回報,所以他們錯失了很多細節。畢竟,現金回報率是被央行控制的,而不是投資者,央行可以大幅改變這個利率。在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在上世紀80年代曾高達超過15%,而現在卻接近零。股票和債券的價格與現金回報率相關,同時也會高於現金回報率。現在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低於2%,在歷史上是很低的,但是對於接近零的聯邦基金利率仍然比較高了。最近的經濟環境,不尋常的是現金價格,而不是資產相對於現金的價格。

Betas和alphas的特質是有區別的。Betas的數值不多,很便宜就能獲得。Alphas(也就是交易策略)是無窮無盡的,也是昂貴的。最為重要的不同點是預期回報。長期來說,Betas的總和是高於現金回報的。在投資界,能確定的事情極少,而Betas相對於現金回報的優勢可以說是僅有的真理之一。如果剝離現金和Betas的回報,那麼Alpha就是個零和遊戲。如果你選擇買入而我選擇賣出,那麼我們之中只可能有一個是對的。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首,關鍵是確定Beta的資產分配,而不是要跑贏市場。技巧性在於,必須給出一個可靠的靜態投資組合——持有多少比例的股票、債券和商品。這就是Dalio、Prince和其他同事嘗試解答的問題(「你應該持有怎樣的投資組成,才能保證在所有經濟環境下都能有好表現」)。第一步就是要把beta從現金和alpha中抽離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34

對沖基金的下一個目標:卡尼交易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290
在去年11月起成功做空日元大賺一筆以後,一些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開始尋找下一個獵物。而其中的許多人指向同一個目標:英鎊。
 
這些頂尖的宏觀基金包括索羅斯資產管理公司、Tudor Investment Corporation、Caxton Associates和Moore Capital,他們預期英國將陷於類似類日本的困境,英國經濟前景惡化(出口萎靡、生產率相對低下、政府融資能力受限),英鎊對其它貨幣已經出現貶值。
 
對沖基金尤其感興趣的是,現任加拿大銀行行長麥克.卡尼即將要繼任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此前已經明確表態,相對於前任金默文,他願意在英國容忍更高的通脹水平。一些人認為,卡尼上任以後,可能會變得更加激進。
 
這與「安倍經濟學」異曲同工,安倍一直推動日本央行推出激進的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寬鬆貨幣政策。
 
一位拒絕披露姓名的頂尖宏觀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向FT表示:「這可能會使英鎊今年大幅貶值。」
 
他相信卡尼想要在英國央行的運作方式和政策目標上留下自己的印記。唯一的問題只是何時。
 
在一定程度上,卡尼所有的著作和研究已經成為許多探險者的必讀。無論是論文還是演講,從Future of Central Banking Under Post Crisis Mandates到Whither Monetary Policy via Dutch Disease。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投資者之一Permal的CIO Rob Kaplan表示:「(對沖基金)如今密切關注英鎊交易。隨著卡尼的到來,做空英鎊或做多其波動性是有趣的機會。」
 
道富固定收益部門的CIO Kevin Anderson表示:「英國央行並不畏懼非傳統的貨幣政策,而我想卡尼也會繼續這一點。」
 
英鎊的空頭正在集結。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過去五個月來,做空英鎊的投機者首次超過了多頭,英鎊空頭僅次於日元成為第二大空倉
 
而對沖基金們並不滿足於只在外匯市場尋找從英國經濟僵局和更積極的英國央行政策中獲利的機會。
 
隨著對歐債危機的擔憂消退,英國國債收益率在最近幾個月顯著走高。
 
對於那些堅信卡尼將會放鬆通脹目標的人,通脹連接債券尤其有吸引力。
 
一家美國銀行的資深國債交易員向FT表示:「我傾向於英鎊會進一步走弱,通脹鏈接債券將受到歡迎。對我而言,最明顯的交易就是英債收益率走高。短期利率不太可能很快走高,而高通脹和降級可能進一步推高長期收益率。」
 
英鎊走弱有利於英國企業,如果疲軟日元對日企的拉動。
 
然而,密切的關注尚未變成大規模的投機行為
 
到目前為止卡尼對發言非常小心。其任期開始尚有數月,而他很少給外界留下他將採取大膽或衝動的措施。
 
PIMCO的英債投資組合主管Mike Ameybiaoshi:「卡尼很可能從利率指引開始,試圖將通脹目標提升至1%-3%區間。但他將逐步做到這一點。」卡尼的任期有5年,他有足夠的時間。
 
Amey說道:「世界許多地方看起來都很糟糕。如果其他地方開始好轉了,英國的壓力就大了。但我不認為這會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10

對沖基金年度業績最新排行:多數基金連續五年敗給標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995

嘆息增長不及標普500的何止巴菲特,匯豐更新的本年度至今對沖基金業績榜單顯示,大多數基金今年已經連續第五個年頭輸給標普。

最讓人意外的是,雖然應該已經對衝了下行風險,但直到3月月中,所有的知名大牌對沖基金業績都不及標普。
 
 
最新情況是,大部分基金的淨多頭風險處於史上最高水平,鮑爾森旗下的基金頻頻出現在榜尾。
 
zerohedge挖苦說,這代美國人肯定得經歷三件事:見上帝、繳稅和看著鮑爾森的基金全球表現最差。鮑爾森連續三年表現不咋地,可能要準備移民波多黎各了,這倒不是為了避稅,是要躲開憤怒的合夥人。
 
以下可見匯豐報告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56

對沖基金大佬們的投資建議不管用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630

那些華爾街專家的粉絲們恐怕高估了偶像提供的投資建議的價值。如果根據紐約最富盛名的對沖基金會議的投資建議進行操作,投資者的成績單恐怕會非常慘淡。

在紐約林肯中心舉行的Ira Sohn投資會議聚集了許多對沖基金界的大佬,通過分享他們對於市場的看法來為一項癌症研究籌款。

華爾街見聞總結了對沖基金各大佬的成績單:

FT的分析結果顯示,去年會議上的投資建議對於投資者來說收效甚微。假如投資者遵循去年12位演講者的每一條建議,投資收益率將會是19%,但同期即使是被動盯住美股指數的基金收益率也高達41%,遠超19%。

投資建議中,有些看法被明確證實是錯誤的,包括那些來自最著名的基金經理的建議,比如Greenlight的David Einhorn和華爾街見聞讀者熟知的Ackman。

表現最佳的反而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基金經理,如Glenview Capital的Larry Robbins以及Coatue Management的Philippe Laffont——而這兩位,很遺憾今年都不會繼續作為演講者出現在會議上。假如按照前者的建議進行投資,回報將達到60%。在高等法院就奧巴馬的醫療法案做出最後判決前,他就始終堅稱醫療行業的股票值得購買,同時他建議投資者賣出電力傳輸公司ITC的股票。

Laffont則提到了兩支股票,從事數據中心業務的Equinix和來自英國的寬帶服務供應商Virgin Media,後者在2月份被Liberty Global以23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兩支股票的平均收益率高達80%。

反觀兩位大佬,比起上述兩位就遜色許多。

儘管Ackman演講的標題是「大視野」,但卻僅僅關注了一支股票——百貨連鎖公司JC Penney。由於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大幅下滑,股價相比當時已經下跌了37%。

Greenlight Capital的創始人Einhorn則快速講完了一份長達137頁的PPT。其中一些建議,比如賣空日元兌美元以及買入日本社交網絡公司等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但假如投資者聽信他的建議賣出Martin Marietta Materials的股票,將會損失66%的投資收益,因為在政府財政刺激的影響下公司業績飆升;同時假如買入他推薦的蘋果公司,投資者的損失將達到16%。平均來說,他的建議只能讓投資者微弱盈利0.7個百分點。

而約翰保爾森的建議,則完全反映了其鮮明的投資風格——贏就贏到極致,輸就輸的痛快。CVR Energy的股價接近翻番,但從事金礦生意的AngloGold Ashanti卻接近腰斬,第三支股票Casino group Caesars上漲了17%,但同樣需要投資者有一顆大心臟——因為股價一度下跌超過50%。總體來看,三支股票的收益率為+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01

對沖基金攜1080億美元湧入債券交易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628

許多對沖基金利用華爾街的債務交易策略,冒著大型銀行不再能夠冒的高風險,從而獲得了巨大的利潤,這也使這些對沖基金的員工規模以創紀錄的速度擴張著。

據芝加哥對沖基金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的兩年時間內,BlueCrest資本管理公司就將紐約員工規模擴大了一倍,而Pine River資本管理公司2012年則在全球範圍內增加了1/3的員工數量。

這些對沖基金從大型投行挖來了金融人才,例如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和美國銀行等等。而這背後,是這些對沖基金從2009年以來獲得了1080億美元的資金。

近幾年,金融監管部門要求大型投行禁止自營交易,並提升資本量以避免有一場金融危機的發生,這給對沖基金製造了一個好機會,投行的人才和大量的資金都開始流向對沖基金。

同時這也允許了所謂的影子銀行公司得以實現業務上的擴張,而這些業務往往是原來大型投行的業務,包括受壓資產交易和固定收益套利,這都是通過短期內價格分化開尋求獲利的交易策略。

彭博引述紐約大學金融教授、高盛合夥人Roy Smith表示,「美國和歐洲的金融監管部門擺出了非常明確的姿態:他們想把風險轉移到影子銀行系統中去。這樣做的代價就是干預了大型銀行成為市場做市商和套利提供者金融能力。」

而信貸對沖基金作為受監管相對較少的影子銀行系統,相比於華爾街大型銀行來講還只能算是小魚。三個擴張速度最快的基金——BlueCrest資本、Pine River資本以及Millennium基金——總共資產規模為676億美元。而摩根大通今年第一季度的交易資產平均就達到了413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6%。

此外,關注債券的基金擴張得非常迅速。2012年,這些基金從養老金、富有的個人投資者以及其他投資者方面吸引了414億美元的資金,創下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而此前的兩年內,這些基金淨流入資金為574億美元。這三年的總流入資金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專注於固定收益的套利基金回報率激增51%,相比之下,美國9家大型銀行的固定收益、貨幣以及大宗商品加以的收入(排除賬戶費用)僅增長14%。

這樣的高增長也在不斷地吸引金融人才加入。Newport Beach投資組合管理負責人Jason Rosiak表示,「華爾街持續發生著才思枯竭的現象,對沖基金現在已經探索到了以前沒有經營過的資產類別中。」

而債券基金的資金流入比其他領域更高,2009年至今年3月末,該類基金的資產達到6397億美元,超越了股票型對沖基金的6387億美元。

一些對沖基金關注受壓債務資產,前德意志銀行的一位受壓債務投資負責人就加入了一家對沖基金,為專門投資破產請求的兩個基金融資11億美元。

這種行為的風險在於,這些投資是依靠本來就已經債務違約的公司來進行的,交易轉手率非常低,而且還要依靠法律方面具有爭議的一些因素進行。如果銀行想要做這類投資,監管部門就要求他們有更多的資產來吸收潛在的損失,比如持有更多的政府債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02

黑石準備啟動集合最大膽策略「超級對沖基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989

黑石即將發行一隻集合數百家第三方對沖基金最大膽交易策略的「超級基金」,黑石用支付給第三方佣金的方式向其他基金經理「借雞生蛋」在低收益率環境中最大化回報。

黑石將付費向那些接受過其480億美元基金平台投資的第三方基金經理,徵集最激進和最有創意的投資策略。前Duquesne Capital合夥人 Greg Geiling將負責這只集各家所長的」超級基金「。

高度保密是該超級基金在業內尤其受到矚目。基金經理們對其其交易或組合細節的保密往往會達到偏執的地步:即使是最大的投資者也不知道他們在如何使用自己的錢。

現在第三方基金經理們可以把其最激進的策略透露給黑石的這只基金來實踐他們的最優交易,因為受到各種安全措施的制約,這些人往往無法下注他們認為最好的交易。

FT援引某位業內人士觀點稱,集各家所長的黑石超級基金的策略會像「哈林籃球一樣令人眼花繚亂」。

黑石認為由於目前較低的全球投資收益率,使得投資者對於對沖基金風險偏好正在加大。事實上黑石最近幾個月正在其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中實驗這種新模板基金,結果顯示其表現超出對沖基金業平均表現。

市場波動壓力,監管準則大幅加強和機構投資者偏向保守,使得對沖基金業近幾年難以交出豐厚的回報。

HFR數據顯示,過去3年內對沖基金業回報率僅僅為11%。 George Soros和 Louis Bacon這樣的對沖基金巨頭最近都向投資者歸還了資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61

投行退出,PE、對沖基金接棒進入商品領域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031
美國PE集團Riverstone正在洽談往一家新的大宗商品投資企業投入10億美元,這家企業將由前德意志銀行高管運營。
 
David Silbert在2007年至2012年間是德意志銀行的商品業務主管,他計劃在今年成立一家商品投資企業TrailStone。他向FT表示與Riverstone及其他戰略投資者的談判尚未最終完成,但表示:「TrailStone最少應該能獲得5億美元投資,最多10億美元。」
 
這家新企業計劃收購或租賃煉油廠、電廠和類似終端、管道和存儲等中游資產。
 
Silbert向FT表示:「TrailStone並非純粹的交易企業,或者商品對沖基金。我們將成為一家全球有資產支持的貿易和物流企業。」
 
他認為許多自然資源企業「需要資金」而沒辦法通過傳統途徑獲得這些資金。「我們相信自己有辦法向這些需要資金的企業提供資本,而對於我們確保供給是一個雙贏的事情。」
 
成立新企業顯示出,當投行受監管限制開始從商品領域退出時,那些資深商品領域的銀行家開始尋求新的資金來源。
 
Riverstone是一家專注能源投資的PE機構,由兩位高盛前合夥人成立,其中就包括前BP CEO John Browne。
 
Riverstone的參與顯示出PE和主權財富基金對於自然資源行業越來越濃厚的興趣。行業高管指出多家PE集團,比如凱雷、KKR、阿波羅和黑石等,都在積極從礦商和原油集團手中購買非核心資產。
 
PE此前介入商品業務僅有少數幾個案例。First Reserve Corporation在2009年通過可轉債注資嘉能可,隨後在嘉能可2011年的IPO中成為基石投資者。美國PE Stone Point Capital在2011年支持了能源交易商Freepoint Commodities,而Resource Capital Funds 投資了美國金屬貿易商Traxys。
 
Glenn Dubin, Paul Tudor Jones和其他數家對沖基金去年聯合從路易達孚和Highbridge Capital處收購了能源交易業務,隨後將其命名為Castleton Commodities Internationa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03

對沖基金巨頭Cohen考慮將SAC對外部投資者關閉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040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說,在遭受內幕交易調查的五年之後,對沖基金巨頭Steven Cohen正考慮向美國檢方提提供一個建議:將他管理的15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對外部投資者關閉。

知情人士說,Cohen正在與美國政府討論達成協議,SAC將承認過錯,但除非再次犯法,檢方將不會提起訴訟。

按照這些延緩起訴協議,SAC將對外部投資者關閉,它以後將變成一個家庭辦公室,只管理個人的財富。SAC可能還會支付一步罰款。

Cohen考慮延緩起訴協議,意味著他可能意識到,他不太可能反抗內幕交易的刑事訴訟。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John Coffee說,檢方很可能不會一個讓Cohen脫身的協議。

Coffee說,「如果沒有對Cohen定罪,他們不會把對SAC的刑事訴訟視為勝利。」

週一有數家美國媒體報導說,美國檢方在內幕交易調查中正在考慮對SAC發起刑事訴訟。

這一舉動是可能是美國檢方和FBI對SAC發起的最嚴重的指控。SAC創始人Steven Cohen可能也牽涉其中。

WSJ引述律師說,Cohen可能會調研第五修正案的權利,保持沉默。SAC與其律師還與聯邦檢方討論了其他一些替代方案,包括談判延遲訴訟協議,這樣發起刑事訴訟和和解可能會同時到來。

同時Steven Cohen還收到了傳票,將在大陪審團作證,作證內容是關於美國政府對他的對沖基金SAC的內幕交易調查。

一些律師和高管告訴紐約時報,SAC的其他高管也收到了類似傳票,政府也要求SAC基金本身提供其活動的信息。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現任或者前任SAC僱員或被起訴,或者牽涉到了內幕交易案中。今年3月,SAC同意支付6.16億美元罰金和解內幕交易訴訟

SAC目前管理150億美元資金。其創始人Cohen上週五告訴投資者,他們不會再無條件和政府的內幕交易調查合作

因為這些內幕交易調查,今年以來投資者已經提交了17億美元的撤資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