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借款人或非同寻常:海王生物疑点重重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908/10265282431.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

康師傅(322)、借款、應收付款的共通(出口轉外銷)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416


322大股東外業也多,連寶島第一高樓101,他們今年陸續購入30%以上的股權,為最大的股東之一,可見資金需求大,加上基金的要求,所以要派息。

另外,他們的包裝、採購、餐飲業務等等尚是在自己口袋中的。

仲有,大股東在2000年前後,因擴張過速,有挪用資金及炒自己股票的前科。

2004年獲巨利原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105/LTN20040105015_C.pdf


..


第一高樓101絕對有官府背景,其持有約40%101股權,前陣子那位陳敏薰(?)小姐就是101的CEO,已牽扯陳前總統的案件下獄。

有次我問一家公司,問它為何應付款減少,負債增加,我問它是否用銀行貸款找數,那位財務小姐告訴小弟,它們是這樣的。

公司生意做大,應收付款自會持續增加,倘若付錢快,收款慢的話,當中的週轉現金需求增加,銀行貸款自會增加,若不夠,當然伸手最快。

至於葡萄牙狂人兄,銀行貸款,其實都是正所你所稱「佔用別人資本做生意」,只不過當然要付一點利息。另外,銀行為甚麼會借錢給你,都是正如你所說「討價還價能力,有信譽」,另外你有還款能力及抵押品,才會借給你的。

至於借款方面,當然是應收較應付慢,生意又要做大,才有借款問題。若果保持一定規模,又或是收付帳期保持穩定或是收款快些,其實現金量不需要這樣大,亦不需向銀行借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6

忠旺(1333)借款的對象



loading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420/LTN20100420734_C.pdf貸款交易
本公司全資附屬公司遼寧忠旺分別與位於遼寧省的兩家商業銀行的地方分行(「本地銀
行」)訂立補充協議,根據該等補充協議,遼寧忠旺與本地銀行之前的貸款安排進一步厘清(「補充協議」)。

補充協議
日期: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九日
訂約方: (1) 遼寧忠旺
(2) 本地銀行
(3) 遼陽市宏偉區政府(「地方政府」)
(4) 遼陽宏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宏偉」)
補充協議的背景
為集資支持地方政府頒佈的本地發展計劃,受宏偉的委託,遼寧忠旺於二零零九年十一
月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期間與本地銀行訂立了一系列貸款協議,根據該等貸款協議,遼寧忠旺於截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向本地銀行借取款項共人 民幣2,300,000,000元,年息為4.86%,還款期由簽立協議起計為期三年(「貸款協議」)。遼寧忠旺並無就貸款協議提供任何擔保。
(2)

根據遼寧市工商行政局資料所見,成立日期是在2009年4月16日,註冊資本是1億人民幣。




(3)


根據「遼陽市宏偉區2009年工作報告」:


http://www.liaoyang.gov.cn/view07.asp?id=26349&flbs=712


拓宽融资渠道,争取上级资金6900万元,组建注册资金5亿元的宏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协调银企对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9户企业担保融资7000 万元,解决资金困难。


那誰能告訴我宏偉公司註冊資本是5億,還是1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27

搶低利借款 公司債熱到明上半年

2013-12-16  TCW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預計明年退場,全球各主要市場將由低利環境步向升息循環,企業也把握低利率的最後機會積極發債。

在微軟(Microsoft)等大企業領軍下,美國今年初到十二月第一週所發行的公司債,總額達一兆四千 八百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台灣企業經歷過第二、三季的觀望期,也於年底前再現發債熱潮。

過去美國實施QE,為全球市場注入大量資金,讓各主要國家發債利率趴在最低點。不過,今年五月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鬆口表示,將考慮讓QE提前退場,利率立刻開始大幅波動。

此時,發債者希望趁早搶到較低利率,購債者則希望等到較好的利率再出手,「這等於是對賭啦!」負責國內公司債掛牌事務的櫃買中心債券部經理陳文炳解說,這也是今年中,台灣公司債一度發不出來的主因。例如發債大戶台電,今年七月、九月公開標售公司債時,竟各有五年期、七年期流標。

國內外都在衝量台電拚加碼,蘋果發五千億

一直到九月中旬Fed意外宣布暫緩QE退場後,台灣債市才又開始熱絡起來。台電十一月發行的公司債原本只打算籌八十億元,因認購踴躍,增額發行達一百一十八億元;十二月初加碼再發行一百億元。甫標得4G執照的遠傳,除了在六月發行五十億元、十月五十億元公司債外,年底前還將再發債一百億元。

美國一些過去很少借錢的優質公司,今年也紛紛大手筆發債。五月,蘋果(Apple)宣布發行高達一百七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零二十億元)公司債,刷新全球投資級(較高評級)公司債的最高金額紀錄;九月份電信公司Verizon則以驚人的四百九十億美元天價公司債,再度打破蘋果所創紀錄;到了今年十二月,與蘋果一樣滿手現金、鮮少發債的微軟,也意外推出八十億美元公司債。

「這是因為,二○一三年可說是最後的低利發債機會。」Susquehanna公司債策略部門主管品托(Marc Pinto)在接受彭博社(Bloomberg)訪問時指出,企業很清楚,明年QE退場後,利率就不可能這麼低了。

其實,這時候發債,已經比年初貴了許多,市場已預先反映升息心理。向來被視為利率指標的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十二月初大升到二.八九%;相較之下,今年五月Fed開會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只有一.六一%,換算漲幅接近八成,相當驚人。

反映在公司債利率變動上,以台電為例,今年五月發行十年期公司債,利率為一.五三%,到了十一月,利率就已經大幅上升為一.九四%,但比起未來利率上看三%以上,這時候還是便宜多了。

奇特現象出現為分散風險,推出偶數年期

為因應QE退場前後劇烈波動,台灣公司債市場出現兩大奇特現象。首先,買方為了避開波動風險,公司債存續期間意外變得多元,一般常見的公司債為三、五、七、十年期,但今年卻有遠傳等企業發行四、六年期等偶數年期的公司債。遠傳財務長尹德洋解釋,當利率波動增高,公司債還本時程若過於集中在五年、七年後等特定年,風險將增加,因此採取客製化方式,分散償債還本時程。

另一現象是公開標售件數銳減、洽特定人件數大增。元大寶來證券副總經理麥煦書分析,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沒有成交、但滿手現金的買家仍得為資金找出路,於是私下與發行公司洽詢,以洽特定人方式購債。今年以來發行的三千多億元公司債中,包括台塑、台積電等企業共約八百億元公司債,為洽特定人銷售,可說是公開標售「對賭」不易的折衷方式。

壽險業資金出走投資設限鬆綁,買外幣資產

事實上,在QE退場前夕這個混沌時刻,眾家企業現在最關心的,就是購債大戶們的動向,這關係著未來發債成本會不會增加過速。尤其,十二月初金管會保險局甫與保險公司達成共識,將放寬保險業投資人民幣計價的寶島債時,可免列入保險業國外投資四五%上限計算,人民幣公司債是否會對台灣本土公司債造成排擠效應,業界正在密切觀察。

「壽險業把資金留在國內的誘因的確變小了。」新光金控副總經理徐順鋆分析,寶島債目前利率三%起跳,國內公司債不到二%,比起來投資寶島債划算多了。而且外幣資產殖利率反應較新台幣迅速,美國公債殖利率今年六月一.六%,十二月初就來到二.八九%,新光人壽目前只留下到期日較短的國內公債、公司債,正積極加碼外幣資產。

這對國內公司是個警訊。由於新台幣利率長期偏低,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正在增加,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前年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只有約三七%,去年達四○%,今年九月就已來到四二%,逼近政府規定的四五%上限。若再加上金管會對保險業投資不動產逐步解禁,保險業可投資項目越來越多元,國內企業借便宜錢的年代,可能就要結束了。

當債券利率上升,市場對股票殖利率的要求也隨之提升,投資人應留意,一些無法製造足夠誘人獲利的個股,過去因游資帶動的「無基之彈」,將無法再持續。

【延伸閱讀】台灣公司債發行量,5年增逾5倍!

註1:2013年統計至11月註2:2009年受金融海嘯影響,銳減近4成註3:統計新台幣普通債發行金額資料來源: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72

【每日黑馬】閃電借款:借一萬元以下不用開口,它在微信上就能搞定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4/147471.html

 目前,很多P2P都是做大額貸款,諸如宜信、拍拍貸、人人貸等都是做3-5萬元的借款,而1萬元以下的小額信貸是市場上的空白。比如,三、四線城市的用戶急需用錢,但是從朋友或周圍親戚借1萬元以下的金額,很難開口或者開口後借不到會很尷尬。現在,他們可以通過掌眾科技旗下的“閃電借款”實現快速借款,解決燃眉之急。

  掌眾科技CEO張敬華,1997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大二時,和幾個好朋友做轉包寫書的項目賺了近百萬元,這對當時的學生來講是個不小的數字。

  2000年,張敬華在本校讀研究生,他和幾個朋友用之前賺的錢開了個公司,叫易特網聯,專門給別人做網站、ERP系統。公司最多時40個員工,但由於沒有經驗,模式沒有研究清楚,之前賺的錢都賠了進去。2002年年底,張敬華關掉了易特網聯公司。

  碩士畢業後,張敬華發現自己還不具備創業基因,於是決定還是先找份工作。他先是在一家外企開發石油軟件,後來去了摩托羅拉做手機軟件開發。兩年以後,三星招聘軟件工程師,張敬華成為唯一一個被選拔到韓國總部工作的中國工程師。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韓國經濟受到較大影響。張敬華深思熟慮後,決定回國加入原來大學同學創業的項目——錢袋寶。在錢袋寶,張敬華先做手機支付的產品和研發,後來又做銷售和商務、運營,逐漸掌握和了解了業務的各個環節。

  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P2P逐漸火熱,老百姓慢慢接受在P2P平臺上投資。張敬華發現,這是一個創業的機會。

  2013年年末,錢袋寶開始內部孵化互聯網金融公司——掌眾科技。錢袋寶只是掌眾科技的財務投資方,張敬華出任掌眾科技CEO,重新組建團隊。2014年3月,國內首家采用會員邀請制的借款平臺“閃電借款”正式上線。

  據張敬華介紹,閃電借款是用戶與用戶之間資金借貸的周轉平臺,主要功能是提供“短、小、精、快”的小額借款服務。“短”是短貸,只做21天以內的貸款周期;“小”是只借1萬元以下的借款;“精”是只做屌絲類的小戶;“快”是快速借款,60秒種借到,理財端1天內就能放款。

  閃電借款也是基於微信使用的借款平臺。借款用戶通過授信認證獲得授信額度,也可以通過分享邀請好友等多種方式獲得額度,需要用錢時可以登陸微信完成操作,在額度內隨時進行借款。在借款過程中,閃電借款通過對個人身份信息和銀行卡的驗證,以及網絡社交數據的分析采集代替傳統的複雜審核手續,對用戶進行授信認證,保證了移動支付的借貸安全。

  閃電借款對借款的會員用戶收取1%至1.2%的手續費,相當於年息24%;對非會員收取2%的手續費。比如,用戶想在閃電借款上借5000元錢,會員花50元手續費,但是掌眾科技會給借款用戶返券,只需花費20元左右的手續費。理財端的用戶則是以21天為周期的投資,100元即可起投,但單筆投資額不能超過10萬元,收益最高可達8%至10%。

  值得關註的是,閃電借款用微信、微博、人人網等社交媒體上的好友分享、推薦來拓展用戶群體,用戶也能通過這些社交媒體了解和關註閃電借款。未來,閃電借款也會通過陌陌、京東商城、淘寶等用戶量大的社交媒體或電商平臺擴展用戶群。同時,閃電借款也根據用戶在這些社交平臺上留下的數據對用戶的消費水平、還款能力、社交圈等進行整體評價,授予用戶不同的額度。

  張敬華認為,“邀請制”方式推廣的好處在於:熟人之間具有天然的信任感,“口碑營銷”使得借款用戶增長量很快。截至目前,閃電借款的用戶有10萬人,微信公眾賬號的粉絲數量為100萬。

  目前,掌眾科技員工還不到20人,團隊還在進一步擴大中。張敬華希望把小額信貸的產品做好,讓更多人享受到“短小精快”的借款服務。

黑馬企業信息

  北京掌眾科技有限公司

  上線時間:2014年3月

  所在地區:北京

  所屬行業:互聯網金融

  員工人數:不到20人

  融資情況:暫未融資

i黑馬點評

  閃電借款能夠抓住1萬元以下的小額信貸的市場空白,通過社交媒體“強關系”擴展用戶量,在市場定位和營銷方式上都是非常可取的。但是,目前掌眾科技推出的產品較為單一,有些用戶會認為小額借款可以通過信用卡套現來解決,可能不會選擇閃電借款。公司後續需要繼續在營銷和團隊上發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671

股票質押借款大面積叫停 網絡配資被最後“通牒”?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4810.html

股票質押借款大面積叫停 網絡配資被最後“通牒”?

第一財經日報 王瑩 2015-07-14 00:06:00

在業內人士看來,禁令出臺,一方面是為了在救市翻轉之際抓住節點,掐滅死灰複燃的配資業務;而另一方面,配資公司順水推舟、重整股指重新攀升所帶來的風險資金池的意願亦在其中。

借助“瘋牛”也“瘋狂”了一把,從幕後走向臺前的股票配資業務,在證監會的一紙號令下,業務走向終點站。

2015年7月12日晚,證監會緊急下文,發布《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對開立虛擬證券賬戶,借用他人證券賬戶、出借本人證券賬戶,代理客戶買賣證券等行為進行清理。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了解到,《意見》推出當天晚上,多家配資公司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應對措施,而這一夜未合眼,換來第二天互聯網配資平臺關於“停止股票質押借款的中介服務業務”的公告撲面而來。

在配資行業人士看來,目前停止股票配資業務是“順應趨勢”之舉,如果不立即表明態度,未來還將產生怎樣的效果和影響不得而知。但是由於行業體量較大,仍然有部分公司靜觀其變。

在業內人士看來,禁令出臺,一方面是為了在救市翻轉之際抓住節點,掐滅死灰複燃的配資業務;而另一方面,配資公司順水推舟、重整股指重新攀升所帶來的風險資金池的意願亦在其中。

叫停股票質押借款中介服務

7月13日淩晨4點,當所有人都進入夢鄉之際,米牛網CEO柳陽通過郵件向所有的米牛員工發送了一封“致所有米牛人的公開信”。

信中明確表示,堅決響應《意見》提出的各項要求,從即日起,停止股票質押借款的中介服務業務,同時,對於現有用戶,按照《意見》精神,妥善做好後續服務工作,切實保障用戶利益。

幾乎相同的公告內容在7月12日晚上和7月13日上午相繼出現在各大互聯網配資平臺的網站上。《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知名互聯網配資平臺“尋錢網”以及“658金融”均在發表叫停業務公告之列。

多名配資平臺客服及平臺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並稱此舉不是短期暫停而是業務的全面停止。“這是順應大勢,不叫停也不行,證監會已經下通牒,再不叫停未來可能會出現其他問題。”一位配資平臺內部人士告訴《第一次經日報》記者。

“現在也不清楚監管層的意思,我們也在觀望中。”某配資平臺負責人則表示,平臺方面也不希望突然退出,這對客戶和市場會帶來負面影響。

伴隨證監會下發針對配資賬戶的叫停監管文件,同時期出臺的還有來自國家網信辦的通知,稱“為凈化網絡環境,維護市場秩序,全面清理所有配資炒股的違法宣傳廣告信息,並采取必要措施禁止任何機構和個人通過網絡渠道發布此類違法宣傳廣告信息”。

“一個是業務,一個是宣傳,封鎖了配資以及圍繞配資周邊行業的業務。”一位配資業資深人士直白地解讀昨日連續下發的兩份文件。

曾經作為風口上的行業,如今站在了槍口上,但是直面槍口的並非行業中所有平臺。一位看到了兩份“官方文件”、也連夜商討應對措施的配資平臺負責人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他們還不想立即出公告“繳械”。

在他看來,《意見》第四條指出,中國證監會《關於加強證券公司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發布前的存量可以持續運行,按照有關規定逐步規範,但不得新增客戶、賬戶和資產。

“文件定義的存量客戶是從Homs系統出發的,早期開立配資平臺接過Homs系統的,對於Homs來說就是存量客戶,未來想要在進入這個市場的,就是增量客戶,而這些已經不行了。”上述配資平臺負責人表示,存量和增量客戶並不是指網站用戶,而他們平臺屬於存量客戶中,目前還可以開展業務,所以暫時不發布公告。

配資公司借機清池

面對大量配資平臺的“繳械”。在多數業內人士解讀為順應政策趨勢,及時調整平臺業務方向,降低行業風險之外,還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

“不排除部分公司,借著這次看似不可抗拒的理由來為配資平臺清池,重新整頓資金鏈條。”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些平臺存在著資金池風險。

他進一步解釋道,所謂的資金池風險即,池中配資用戶在操盤過程中持續虧損,導致池中資金越來越少,幾近配資上層即信托項下的平倉線。“解決的辦法只能是公司拿出流動資金補充保證金,但是流動資金遲早有用完的一天。”該業內人士表示,配資平臺或會通過數據分析進行篩選被調整的客戶。但是在他看來,當資金池存在危機的情況下,平臺層面已經顧不上所謂的用戶體驗,停業整頓是當務之急。

所謂存量客戶即之前在平臺開設配資賬戶的個人用戶,對於這份將配資平臺殺個措手不及的《意見》出臺,更多配資公司表示,將對現有用戶,妥善做好後續服務工作,切實保障用戶利益。

柳陽在信中寫到,股票質押借款中介業務是米牛網的明星業務。自2014年9月8日上線,平臺已經累計客戶18.2萬,累計交易額49.23億元。

“明星業務”即主營業務被畫上句點,未來走向如何,成為行業關註的焦點。柳陽在信中表示,未來將在普惠金融領域努力深耕和創新探索,為用戶提供更多優質理財產品。

“我們一直在做轉型,私募牌照最近剛剛申請下來。”一位配資平臺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他所在的配資平臺一直謀求業務轉型。由於股票市場與大宗商品存在固有的聯動性,因此不排除未來平臺會從事一些大宗商品的業務。

線下配資黑洞占九成市場

“你還要配資嗎?”此前本報記者曾聯系的一位線下配資業務員於7月13日上午致電記者,詢問其之前表達的配資意向考慮的如何。本報記者表達了昨日證監會下文的主要內容,以及對這個行業的擔憂。但是,該業務員明確表示,對他們平臺沒有任何影響。

“我們業務依舊正常開展,因為我們的資金渠道和他們的不一樣。”上述業務員對本報記者表示,他所在的業務群中也廣泛討論該事件,但是多為樂觀結論。“這樣的風險提示文件市場上經常出現,這次相較以前嚴重,我們旗下的一些小的配資平臺的確關門了。”該業務員表示,但《意見》對於他們沒有太大影響。

當本報記者想要進一步了解所謂的“資金渠道不同”不同在哪里時,該業務員立即表示,這屬於行業機密,不可告知。

某配資平臺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據他了解,目前Homs系統配資的體量共4400億元,包含了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上網絡配資排名前十、前二十的加在一起占據這個總量的10%都不到。”該負責人表示,線上配資體量僅僅占行業整體的一成,剩下的九成都在線下。

“10億、8億已經算很大體量的平臺了,真正的大佬在線下。”在該負責人看來,線下配資“迎來春天”。

在他看來,線下的配資方式和線上沒有差異,也是給予用戶資金賬號,借錢操盤,只是線上相對靈活。線下更多瞄準大資金客戶,資金使用周期較長,不同於線上資金使用可以以“天”為單位,線下更多是“包月”。

“線下配資輕輕松松放出去幾個億,加入幾個人都向配資公司借幾千萬,體量達到5個億,完全可以對中小盤進行操盤。”一位配資業內人士表示,或許真正能夠對市場起到攪動作用的在於這些行走在黑暗之處的線下配資公司。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68

中糧集團1065億短期借款“懸頂” 3個月利息支出近2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3405.html

中糧集團1065億短期借款“懸頂” 3個月利息支出近20億

一財網 董來孝康 2015-07-31 12:39:00

中糧集團對外公開的201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中糧集團僅短期借款余額就接近1065億元,相較於2015年初898.39億元,增長近18.54%;為此,中糧集團前三個月產生的利息支出約為19.5億元。

寧高寧掌舵下的中糧集團,作為全國最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國內糧油食品行業領域地位穩固,但也遭遇了負債居高、業績虧損的尷尬。

7月29日,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債資信”)發布了中糧集團跟蹤評級報告,報告所引用的相關資料均由中糧集團提供或由其公開披露的資料整理,中債資信指出,中糧集團經營獲現能力大幅波動,債務負擔有所加重,償債指標有所弱化。

中糧集團對外公開的201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中糧集團僅短期借款余額就接近1065億元,相較於2015年初898.39億元,增長近18.54%;為此,中糧集團前三個月產生的利息支出約為19.5億元。

中糧集團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有那麽多負債同樣要相應地付那麽多利息,不覺得有什麽不正常的。“2014年報說的比較詳細,中糧集團的合並主體和口徑發生了一些變化。”

凈利潤跌幅近125%

中糧集團是國資委獨資的最大糧油企業,主要從事經營糧食收購、食品加工與制造、糧油食品貿易、糧油糖期貨和物流及酒店、房地產開發精英等業務。

但中債資信指認為,中糧集團在跟蹤期內受糧油糖等農產品貿易業務產品成本上升,和房地產行業景氣度下降的影響,經營壓力有所極大,但整體經營風險極低。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前三個月,中糧集團營業總收入高達952.75億元,相較於2014年同期近458.71億元,增幅超過100%;但凈利潤卻虧損1.98億元,相比於2014年同期凈賺8.01億元,下跌幅度近125%。

然而,中債資信坦言,中糧集團經營獲現能力大幅波動,盈利之所以得到保障主要是依靠大額投資收益及政府補助。

2015年第一季度,中糧集團獲得的政府補助和投資收益分別約為6.5億和10.77億元;如果扣除政府補助和投資收益,中糧集團的虧損額將達到19.25億元。

除了中債資信上述提及的原因,利息支出增長較快也是“蠶食”中糧集團凈利潤的一個重要因素。

今年前三個月,中糧集團利息支出約為19.5億元,相較於2014年同期12.34億元,增長幅度超過58%。

高額利息支出背後是居高不下的債務。正如中債資信所言,中糧集團債務負擔有所加重,償債指標有所弱化。

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中糧集團的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金額分別約為1064.95億、159.98億、314.55億和282.71億元,合計1822.19億元;同期,中糧集團手上的貨幣資金約為585.79億元,相較於2015年初647.36億元,“縮水”61.57億元。

中糧生化上半年預虧逾3億

日前,中糧生化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億~3.5億元,而2014年同期則盈利2393.38萬元。

中糧生化方面給出的主要原因是,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公司主產品燃料乙醇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中糧生化的前身是豐原生化,主營業務包括燃料乙醇、檸檬酸、賴氨酸等,其中燃料乙醇業務占據“半壁江山”;2006年12月,控股股東由安徽豐原集團變更為中糧集團;2011年9月,中糧集團將持有的2億股股票註入大耀香港有限公司,後者成為中糧生化控股股東,但實際控制人仍是中糧集團。

中糧生化的營業收入從2006年約43.98億元增至2012年約77.3億元,連續6年同比增長,但從2013年開始,中糧生化的營業收入進入下滑軌道,2013年和2014年分別約為73.4億和71.53億元,分別同比下降5%和2.54%。

中糧生化的盈利水平也從2012年便開始下滑,且下滑幅度更大。2012年~201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約為1.83億、5072萬和3523萬元,同比跌幅分別為48.46%、73%和31%。

一位跟蹤能源行業的券商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糧生化盈利不斷下滑,是以燃料乙醇定額補貼為主的政府補助下降所致。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從2006年~2014年,中糧生化的營業利潤分別約為-6.8億、-7.8億、-8.03億、-5.4億、-5.58億、-1.44億、-96 76萬、-1.44億和-5710萬元。這意味著中糧生化主業連續9年虧損。

中糧生化長期依靠政府補助維持業績,但近年來,國家燃料乙醇補貼標準持續下降,從2011年1276元/噸降至2014年200元/噸;中糧生化獲得的政府補助也相應地從2011年6.63億元逐步減少至2014年1.11億元。

根據財政部下發的《關於調整定點企業生物燃料乙醇財政政策的通知》,國家燃料乙醇補貼標準2015年將進一步減少至100元/噸,2016年以後補貼取消。

民族證券分析師劉曉峰坦言,以可食用糧食作燃料乙醇很難持續,因此補貼取消是早晚的事,市場將面臨重新洗牌。

中糧生化業績可以說是中糧集團旗下部分上市公司的“縮影”,由於尚未發布2015年上半年報,近期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經營狀況還無法全部獲悉,但2014年業績可以供參考。

據統計,中糧集團旗下共有11家上市企業,蒙牛、現代牧業和中國食品在2014年保持了業績增長,蒙牛以近24億元盈利“傲視群雄”,素有“小蒙牛”之稱的現代牧業則以53%的盈利增幅成為業績“新星”,但中國食品仍處於虧損狀態,其余8家上市公司“清一色”下滑。上面提及的中糧生化營業利潤連續9年為負數,中糧屯河主業則是“五連虧”,大悅城地產2014年盈利跌幅達46.3%。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06

短期借款逾32億 安源煤業發債12億紓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001.html

短期借款逾32億 安源煤業發債12億紓困

一財網 董來孝康 2015-11-25 21:50:00

11月25日,安源煤業發布公告稱,公司獲準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人民幣12億元的公司債券,發行工作已於2015年11月24日結束,實際發行規模為12億元。這也是今年以來,安源煤業發行的第一筆公司債券,猶如一針強心劑,在一定程度上盤活了企業周轉資金。

在銀行等金融機構普遍對煤炭行業收緊“錢袋子”之時,作為江西省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安源煤業(600397.SH)卻成功發行了一筆公司債券。

11月25日,安源煤業發布公告稱,公司獲準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人民幣12億元的公司債券,發行工作已於2015年11月24日結束,實際發行規模為12億元。這也是今年以來,安源煤業發行的第一筆公司債券,猶如一針強心劑,在一定程度上盤活了企業周轉資金。

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末,安源煤業的借款約為36億元,但與眾不同的是,36億元借款中超過32億元都是短期借款,短期還款壓力較大。

安源煤業內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成功發行12億元債券確實有利於改善公司的財務結構,至於日後是否會繼續發行債券,還要看財務部門是否會提出申請。

依靠政府補助免虧

在中煤能源(601898.SH)、陜西煤業(601225.SH)和山煤國際(600546.SH)這樣的龍頭上市煤企都陷入巨虧泥潭之時,年收入不到200億元的安源煤業卻讓凈利潤維持了正數水平,確實讓投資者舒了一口氣。

但眼尖兒的人卻發現,安源煤業之所以能夠避免虧損,並不是依靠自身主業“造血”,而是有賴於政府“輸血”。

2015年前三季度,安源煤業營業收入約為39.5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89.57億元,下跌5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2007萬元,同比下降39.63%。然而,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就高達1.24億元。

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2015年1-9月,安源煤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為負數,約為-8628萬元,同比跌幅超過550%。

原來江西省能源集團公司(下稱“江能集團”)持有安源煤業38.8%股權,位列第一大股東,而江西省國資委持有江能集團100%股權,換言之,安源煤業的實際控制人是江西省國資委。

背靠大樹好乘涼。今年9月9日,安源煤業收到控股股東江能集團轉撥省財政專項資金1.13億元,按規定計入營業外收入確認為當期損益。

對此,安源煤業在公告中直言,為支持公司脫困,促進公司轉型升級,江能集團將該財政專項資金全部補貼給公司。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柏強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政府補助使得安源煤業在賬面上較為靚麗,有助於其發行公司債券,但資本市場對企業底細也都一清二楚,長期靠政府補助肯定不行。

債券利率偏高

安源煤業成功發行12億元公司債券,之所以在煤炭行業掀起一陣漣漪,因為2015年以來,發行公司債券對於煤企來說一件稀罕事兒。

但對於安源煤業來說,發行公司債券是一件較為緊迫的事情。安源煤業的借款從2015年初33億元增長至2015年9月末36億元,雖然金額增幅不大,但讓投資者頗為關註的是,安源煤業36億元借款中有32.47億元都是短期借款。而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末,安源煤業的貨幣資金還不到13億元。

林柏強就坦言,因為行業形勢不振、企業業績不好,短期借款就會讓煤企特別操心,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個行業什麽時候回暖,所以煤企現在的借款還款時間越長越好。

安源煤業本次發行的12億元公司債券,期限為5年,含第3年末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最終票面利率為6.20%。

當被問及“本次發行12億元公司債券的票面利率為6.2%,是否偏高?”時,安源煤業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按照市場的基準利率肯定是高的,因為行業現在情況是這樣。

但林柏強也表示,安源煤業能成功發行12億元公司債券就算不錯了,有助於對短期借款進行置換,減少眼前的還款壓力,這應該也會是其他煤企都要做的事兒,利率高一點也是必然的。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20

借款糾紛累及前控制人 *ST皇臺套牢兩任大股東

短短六年時間里,三次發生第一大股東變更,五次重組失敗。不到一年的時間,老牌上市公司*ST皇臺,讓前後兩任大股東先後折足。

*ST皇臺8月10日晚間公告稱,該公司收到判決書,因借款糾紛,法院做出於生效十日內,向光大興隴信托償還借款本金1616萬元,罰息、複利等106萬元的判決。同時,若抵押財產拍賣後不能足額償還,曾為該公司董事長、第一大股東的盧鴻毅,將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2015年,三次推動重組失敗,盧鴻毅通過轉讓股權的方式退出*ST皇臺。而在此之前,去年發生股權變更的*ST皇臺現第一大股東—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厚豐),也因借款糾紛,在今年6月被凍結了所持該公司全部股份。而借款的主體,正是*ST皇臺去年重組時擬收購的對象。因第二大股東反對,為*ST皇臺、收購標的續命的重組失敗,才引發後來的債務糾紛。

兩任大股東折戟

根據甘肅蘭州中院8月9日下達的民事判決書,*ST皇臺須於判決生效十日內,向光大興隴信托償還借款本金1616萬元,罰息、複利106萬元,並以借款本金為基礎,按10.8%的約定利率上浮50%,支付今年5月23日以後的利息。

蘭州中院同時還判決,*ST皇臺借款時的抵押財產拍賣、變賣後,若不能足額清償債務,盧鴻毅、於潔、上海厚豐將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就債未了,又添新債。如今的*ST皇臺,已經陷入茫茫債海。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ST皇臺營業收入、扣非後凈利潤分別僅有1.04億元、—162萬元,賬面貨幣資金為2930萬元,而其同期債務糾紛就達到2.43億元,另有應付關聯方債務1.06億元,兩者合計為3.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借款產生時,盧鴻毅正是*ST皇臺董事長。公告顯示,2013年11月,光大興隴信托向*ST皇臺提供3034萬元借款,盧鴻毅、於潔以其個人財產,為此次借款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作為*ST皇臺曾經的第一大股東,盧鴻毅並不孤單。2016年6月,接手上海厚豐不到一年的*ST皇臺新第一大股東,也碰上了同樣遭遇。2015年4月,心灰意冷的盧鴻毅與其他兩名股東,向新疆潤信通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新疆潤信通)轉讓了上海厚豐100%股權,後者由此成為持有*ST皇臺19.6%股份的第一大股東。

今年6月22日,*ST皇臺公告稱,因涉及為普羅旺斯番茄制品(天津)有限公司(下稱普羅旺斯)向無錫食品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無錫食品園)借款擔保事宜,後者向無錫中院提起財產保全,法院裁定將上海厚豐所持*ST皇臺3477萬股凍結,凍結期限為2016年4月26日至2019年4月25日。

普羅旺斯是*ST皇臺曾經要收購的對象。2015年8月,*ST皇臺披露稱,將以11.67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募集33.5億元資金,其中的10.3億元就用於收購普羅旺斯100%股權、償還債務並補充流動資金。

*ST皇臺的重組,不僅是為其自身續命,同時也是對普羅旺斯來的救贖。根據*ST皇臺重組方案,其計劃投向普羅旺斯的10.3億元資金中,有5.1億元用於後者償還借款、補充流動資金。但由於重組遭到反對失敗,上市計劃未能實現,相關資金也未能到位。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3月,普羅旺斯註冊資金3.48億元,總資產12億元,負債9.53億元,凈資產2.53億元,營業收入1.5億元,營業利潤、凈利潤均虧處於虧損狀態。由此計算,*ST皇臺收購溢價達到200%以上。

對於普羅旺斯在無錫食品園的借款時間、金額,在相關公告中,*ST皇臺均未公開。但根據6月28日其補充披露,無錫食品園的要求,凍結了普羅旺斯、上海厚豐1.1億元銀行存款或其他等值存款,但對於資金用途、擔保何時產生仍然沒有披露。

五次重組失敗

身為老牌上市公司,*ST皇臺在A股中堪稱奇怪的存在。自2010年以來短短六年間里,該公司經歷了三次大股東變更、五次失敗的重組,並終於淪落到今日這步田地。

2000年上市後不久,*ST皇臺便經營日拙。公開信息顯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上市後截至2010年的十一年里,有六年出現虧損。在這種背景下,2010年2月,盧鴻毅通過其持股40%的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厚豐),受讓*ST皇臺19.6%的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成為*ST皇臺第一股東後,在上海厚豐主導下,該公司2012年到2014年先後三次籌劃向盧鴻毅、上海厚豐等發行股份募集資金,但均因第二大股東反對而失敗。2015年4月,心灰意冷的盧鴻毅與其他兩名股東,向新疆潤信通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新疆潤信通)轉讓了上海厚豐100%股權,後者由此成為持有*ST皇臺19.6%股份的第一大股東。

同樣的命運,在接盤者身上上演。2015年8月,上海厚豐新股東入主後,推出的上述重組方案後,*ST皇臺另一大股東北京皇臺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其臨時股東大會存在違規為由,反對並起訴該公司。

今年1月,*ST皇臺再推重組,計劃采用發行股份的方式,收 購北京飛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但在多輪溝通之後,各方仍未能就核心條款達成一致。3月15日,該公司決定終止重組。

兩次重組接連失敗,上海厚豐的新晉股東也失去了耐心。6月13日,*ST皇臺公告稱,上海厚豐正在進行轉讓公司股權事宜的商業談判,如談判成功將涉及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但出乎各方預料的是,6月16日,*ST皇臺因信披違法違規而被證監會調查,上海厚豐決定暫停股權轉讓。隨後,上海厚豐所持*ST皇臺股份也被凍結。

*ST皇臺被立案調查的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的是,盧鴻毅、上海厚豐接盤者,均因第二股東反對,而導致推動的五次重組折戟沈沙。不過,普羅旺斯與無錫食品園的債務糾紛,究竟是產生於盧鴻毅主導時期,還是新疆潤信通入主之後,目前不得而知。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公告發現,2015年8月以來,*ST皇臺專門涉及普羅旺斯的信息披露,先後共有兩次,除了去年8月的重組預案,另外一次是去年12月4日,上海厚豐當時擬收購普羅旺斯控股權。但在兩次公告中,*ST皇臺亦未披露此事。

與此同時,上海厚豐與普羅旺斯的關系,面目頗為模糊。根據*ST皇臺2015年8月9日披露,當時普羅旺斯的第一大股東為天津普旺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7.44%.後者股東為普羅旺斯食品國際有限公司,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劉浩楠。但2015年12月4日,該公司又稱,上海厚豐持有普羅旺斯44%股權。在此期間,*ST皇臺亦無有關普羅旺斯股權變動的披露信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891

97%P2P面臨淘汰 至少三成借款人“超標”

千呼萬喚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終於落地,P2P頭上的“緊箍咒”比預想中來得更急、更緊。盡管監管也給出了12個月的過渡期,但對於大多數平臺而言,前景不容樂觀。

《暫行辦法》對於網貸從業機構作為信息中介的法律地位、平臺須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第三方存管機構、借款余額設置上限,以及不得開展類資產證券化等形式的債權轉讓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目前來看,借款上限的設置、資金存管、ICP許可證等要求對於P2P行業的影響最為直接和巨大。若這幾項規定嚴格推行之後,初步測算,預計約有97%的P2P都面臨轉型或淘汰,而行業增速、規模也面臨大幅放緩、縮減。

大量業務面臨整改 至少三成借款人“超標”

《暫行辦法》中最讓人意外的一項莫過於近日已經引發熱議的借款上限。

根據《暫行辦法》,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

同時,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借款總余額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不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借款總余額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對於借款上限的規定,銀監會在發布會上回應稱,這是基於三點考慮:1、明確網貸機構定位的需要,不管是投資端還是資產端都要小額、分散,主要為金融機構服務不充分的個體經營者、消費者,小微企業,農民等提供金融服務。2、從目前的互聯網技術、雲計算、大數據技術來看,在風險控制和信息收集上定位為小的融資需求。一些大額融資需求能否通過大數據風控的手段來完成,目前並未得到驗證。3、按照國際慣例來講,現存比較規範的網貸平臺,定位就是小額,美國的幾家網貸機構對於借款人都進行了額度限制,個人貸款上限是5~6萬美元,企業的上限就是30萬美元。

P2P人均貸款55.27萬 至少三成借款人“超標”

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肖颯認為,對於自然人余額上限,主要是考慮,自然人債務聚集過多會嚴重影響個人生活,自然人債務大規模出現將嚴重影響社會穩定;企業和其他組織,由於有其他融資渠道,不宜在網貸機構借貸過多。

從業內人士的反饋來看,提出這一規定的初衷並不難理解,這可以讓P2P網貸平臺回歸中介的本質,以及普惠的定位。但它短期內帶來的行業震動不容小覷,除了會影響不少P2P業務外,顯然還將直接導致行業增速放緩,交易規模縮水。

先看個人借款,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個人借款方面,主要有三類業務,一是消費貸款,小額分散,通常筆均都在20萬元內;二是車輛抵押貸款,一般放款金額也在20萬元以內,但不排除有些大額的車貸業務超過了20萬元;三是和房產相關的個人貸款,包括贖樓貸、房產抵押貸等,這種模式下的借款金額應該都超過了20萬元的限額。

其次是企業借款,那些給中小企業直接貸款、與機構合作發放貸款、做股權質押貸款等業務的P2P平臺受到的影響最大。這幾類業務的借款余額基本都在百萬元,甚至千萬級別,例如,紅嶺創投、愛投資、鵬金所等。

網貸之家和盈燦咨詢最新發布的《2016年全國P2P網貸行業半年報》顯示,當前網貸行業貸款余額達到6212.61億元,借款人數達到112.41萬人,人均貸款額度在55.27萬元。

根據零壹財經的統計,目前P2P單個平臺上貸款余額在20萬元以上的借款人至少占到30%左右的比重,如果考慮到一人擁有多個賬號的情況,估計該比重在40%~50%左右,甚至以上。

銀行存管逼退九成平臺 ICP也成硬指標

根據《暫行辦法》,網貸機構應當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第三方資金存管機構,對客戶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實現客戶資金和網貸機構自身資金分賬管理。

銀監會同時透露,下一步將密切關註各方反應和行業動向,盡快發布網貸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網貸機構備案,以及網貸機構信息披露等配套制度,完善網貸行業監管制度體系。

盡管業內對此早有預期,但從這兩年P2P與銀行對接資金存管的進度來看,業內人士也頗為灰心。一度寄希望於該要求有所放松,但目前來看這已必將成為一道硬門檻。

據盈燦咨詢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5日,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的平臺有130家,其中上線直接存管系統的平臺有39家。而與銀行簽訂聯合存管的平臺有46家,其中上線聯合存管系統的平臺有24家。

據銀監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6月底,國內正常運營的P2P平臺有2349家,以此來算,已經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符合監管要求的平臺不足3%,97%的平臺面臨轉型或出局。

從過去一段時間銀行方面的態度和推進情況來看,未來也不容樂觀。今年以來,銀行存管的準入門檻在不斷提高,對接速度也在逐步放緩,甚至有些已經簽訂的“合作協議”隨著銀行的退出而最終擱淺。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30日,共計39家銀行布局資金存管業務,其中簽約平臺數最多的三家銀行為:華興銀行、恒豐銀行、民生銀行,緊隨其後的還有中信、徽商、江西、浙商、招商等銀行。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尋求銀行合作只是第一步。從存管協議的簽訂到正式上線,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階段網貸平臺開展銀行存管的成功技術和模式案例都屈指可數,其中系統對接是合作中最難的難點。

簡單列舉一項:資金存管系統需要對P2P平臺主要功能進行賬戶分層處理,其中包括投資人賬戶、融資人賬戶、平臺賬戶、擔保方賬戶,以及渠道方賬戶等。每一種分層意味著一個單獨的場景,每一個場景又包含著多個結構,涉及多種指令。

從已經完成此項業務的幾個平臺來看,積木盒子專門組建了二三十人的團隊,花費了近9個月的時間與民生銀行進行系統對接;人人貸與民生銀行的接洽開始於2015年2月,系統切換上線於2016年2月,歷時長達一年。

而根據《暫行辦法》,緩沖期也僅有12個月,這意味著,即便P2P網貸平臺立刻開始對接銀行資金存管,時間也非常緊張。

另外,此次《暫行辦法》還強調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完成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登記備案後,應當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相應的電信業務許可證(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ICP)。

肖颯表示,這里用詞為“應當”,與“可以”不同,這也是為了防止權力尋租,地方監管部門還要對備案後的機構進行評估分類、及時公示。而備案後,還需要ICP許可,沒有許可不得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要求更嚴。

再結合前段時間下發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征求意見稿)》,該文件同時還規定,網貸平臺想要接入存管須滿足五項條件,其中一項就是“擁有ICP許可證”。

這也意味著獲得ICP也成為P2P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甚至成為一家合規平臺的一項硬指標。而目前來看,P2P行業中已經獲取該許可證的平臺僅有極少數,在已經與銀行簽訂存管協議或聯合存管協議的平臺中也僅有40多家拿到了ICP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7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