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蘭州黃河將易主:不賣酒改做房地產 未來實控人已潛伏7年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0-10/952164.html

一紙重組計劃的披露,宣告蘭州黃河(000929,SZ)未來或將不再是啤酒公司,改做房地產。

每經記者 謝振宇

一紙重組計劃的披露,宣告蘭州黃河(000929,SZ)未來或將不再是啤酒公司,改做房地產。

日前,蘭州黃河披露,公司控股股東蘭州黃河新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河新盛)之控股股東甘肅新盛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盛工貿)與湖南鑫遠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鑫遠)正在籌劃的重大事項涉及重大資產重組。湖南鑫遠是黃河新盛第二大股東。

通過借殼,湖南鑫遠這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公司有望在蟄伏蘭州黃河7年後走上臺前。2008年,湖南鑫遠成為黃河新盛二股東,其關聯企業湖南昱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昱成)也是蘭州黃河目前的第二大股東。10多天前,湖南昱成還曾對蘭州黃河增持。

"具體情況各方還在談。"10月10日,蘭州黃河董秘辦一位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湖南鑫遠與湖南昱是關聯企業,公司此前有過披露。而根據重組規劃,湖南鑫遠的資產將註入,蘭州黃河目前的啤酒等資產將置出。

賣殼因啤酒主業不振?

若重組成行,蘭州黃河將被"賣殼",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蘭州黃河披露,正在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為:湖南鑫遠擬收購新盛工貿所持黃河新盛51%股份,收購完成後湖南鑫遠將持有黃河新盛100%股份,從而達到控制公司的目的;同時,湖南鑫遠將以其全部資產(包括:土地、房產、汙水處理、酒店、浙江湖州健康頤養醫療產業項目等)置換出公司現有全部資產;新盛工貿收購公司現有全部資產,完成資產置換。

蘭州黃河自10月9日開始停牌。

"有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前述蘭州黃河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關於重組的具體工作由於"還在談"。對於重組將讓公司主業發生變更,該工作人員表示,"應該是(啤酒等資產)置出。"

受困行業形勢,蘭州黃河的主業啤酒業務遭遇下滑,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利潤更多來自炒股的投資收益。

蘭州黃河2015年半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啤酒業務銷量同比下降16.46%,收入下降11.10%,利潤下降28.44%。

"啤酒銷售有一定下滑,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行業整體環境,二是天氣因素。"前述蘭州黃河董秘辦工作人員稱,剛剛過去的三季度是啤酒消費旺季,公司也做了相應的營銷工作調整。

值得註意的是,2014年啤酒業全行業產銷量出現24年來首次負增長,行業的整體下滑趨勢至今仍未止步。

接盤方關聯企業數天前曾增持

蘭州黃河第一大股東黃河新盛持有公司股份占比21.29%,近年來,其實際控制人一直是有著啤酒"西北王"之稱的楊世江。

按照重組規劃,湖南鑫遠有望全資持有黃河新盛,間接控制蘭州黃河。公開資料顯示,湖南鑫遠成立於2001年,實際控制人為譚嶽鑫。

據湖南鑫遠官網資料介紹,公司是一家以房地產投資開發、城市公用事業投資建設、商業資產運營管理為主業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對蘭州黃河,湖南鑫遠早於2008年就開始介入。據悉,2008年,湖南鑫遠從黃河新盛原第二大股東黃河集團手中接棒,持有黃河新盛49%的股權、以及新盛工貿45.95%的股權。

2011年,湖南昱成獲得了蘭州黃河9.29%股權,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蘭州黃河曾披露,湖南昱成為湖南鑫遠的關聯企業。

值得註意的是,10多天前,湖南昱成剛完成對蘭州黃河的增持。9月30日,蘭州黃河公告。湖南昱成截至2015年9月29日完成增持計劃,合計增持135000股,增持金額161.6萬元,增持後占公司總股本的8.88%。

據蘭州黃河披露,湖南昱成今年4月曾減持公司股份,7月中旬宣布增持計劃,增持原因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以及看好國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價值等因素"。

按照重組計劃,未來,湖南鑫遠相應資產有望註入蘭州黃河。借殼背後,湖南鑫遠有著怎樣的考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湖南鑫遠方面,其行政人事部一位工作人員稱,若有消息,公司會對外發布相應公告,不願透露更多。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謝振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08

慧球科技遭遇爆倉余波:實控人持股不足2%

“強平第一股”慧球科技(600556.SH)再度遭遇實際控制人資管計劃爆倉。而其實際控制人顧國平又連續遭到三個資管計劃解除一致行動人關系,目前持股僅剩1.80%。但該公司7月14日晚間公告稱,實際控制人並未發生改變。

時隔半年,慧球科技在經歷重組無果之後迎來複牌後慘淡的股價,而這讓顧國平持有的兩個資管計劃跌破補倉線,並未及時補倉,從而雙方解除一致行動人關系,顧國平持股降至3.7%。因目前顧國平已與三個資管計劃解除一致行動人關系,為此和熙2號基金認為雙方作為一致行動人的條件已不再具備,遂脫離關系。

至此,目前顧國平手上還僅剩1個資管計劃。但若以華安匯增2號、匯增3號約定的補倉線、平倉線來計算,華安匯增1號資管計劃僅還有慧球科技一個跌停板的安全範圍,觸及平倉的股價下跌空間還有15.68%。如此危情之中,上市公司及顧國平又將如何應對呢?

實際控制人持股僅剩1.8%

停牌半年“折騰”重組未果的慧球科技,在股票複牌之後仍舊難逃股價下跌命運,失去“救命稻草”的實際控制人資管計劃再度陷入半年前的爆倉窘境。緊急之下,該公司以擬披露重大事項,股票於7月14日停牌。

慧球科技7月13日晚間公告稱,顧國平因華安匯增2號、匯增3號資管計劃份額預估凈值跌破資管計劃合同約定的補倉線時未及時補倉,構成違約,由此上述資管計劃與顧國平不再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至此,顧國平所持有的慧球科技股份由6.66%降至3.7%,持股比例低於5%。

而7月14日晚間,該公司再公告稱,因目前顧國平已相繼與三個資管計劃解除一致行動人關系,持股比例低於5%,和熙 2 號基金與顧國平作為一致行動人的條件已不再具備,和熙2號即日起解除與顧國平一致行動關系。這使得顧國平持有慧球科技的股份還剩710萬股,持股比例為1.80%。

對於慧球科技實際控制權的狀態,上證所也一直予以關註。該公司7月14日回複稱,公司實際控制人並未發生改變。

事實上,慧球科技7月7日複牌跌停,就已預告顧國平所持有的資管計劃的命運。當日晚間慧球科技也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稱,7日時,上述兩資管計劃凈值已低於約定的補倉線,按照約定補倉線均為0.90,平倉線均為0.85。顧國平於2015年11月分別通過華安匯增2號、華安匯增3號持有643.66萬股、526.51萬股慧球科技股票,分別占公司總股本的1.63%和1.33%,交易均價分別為16.07元/股和19.27元/股。

從慧球科技近期股價來看,7月7日該股跌停收至14.22元/股,次日以13.37元/股低開最終暴漲至15.64元/股,此後三個交易日震蕩下行,最低下探至13.50元/股。多次觸及華安匯增2號的平倉線,並早已大幅低於華安匯增3號的平倉線。

據慧球科技公告顯示,7月13日晚間,上述兩項資管計劃的資產管理人(即華安資產)分別對匯增2號、匯增3號產品進行平倉、減倉操作,其中匯增2號當日減持6,436,601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3%(剩余股數為0),匯增3號當日減持3,900,0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9%(剩余股數1,365,100股,占公司總股本0.35%)。

然而,匯增3號資管計劃早在今年1月份就觸及過止損線,當時顧國平追加資金2000萬元才得以保障短暫的安全。彼時的1月4日至1月19日期間,慧球科技股價從最高28.49元/股一路跌至最低15.8元/股,已大幅低於上述增持成本。

也正是因為股價的持續下跌,在這次資管計劃爆倉之前,顧國平已嘗到過一次苦果。就在今年1月中旬,顧國平通過德邦慧金1號增持的慧球科技股票遭遇爆倉,以致顧國平持有的該計劃全部份額凈值清零,所有財產權益全部被轉讓,其中50萬股已被資產管理人賣出。這次平倉後,顧國平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由8.79%降至6.66%。

為防止再發生同樣的爆倉情況,當時顧國平通知上市公司停牌,並告知公司稱,擬將其控制的上海斐訊數據部分資產與上市公司進行重組,預計金額在1億元以上。但這一“自救”之路走得並不順利,期間多次收到交易所問詢函。最終,該公司資產重組也宣告終止。

風險會否蔓延?

除了已經爆倉的德邦慧金1號資管計劃,以及已經解除一致行動人關系的華安匯增2號、匯增3號資管計劃、和熙2號基金,目前顧國平手中僅剩下華安匯增1號資管計劃。目前這個資管計劃是否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保障顧國平的控股地位?

華安匯增1號是於2015年10月23日至2015年10月26日以大宗交易方式買入慧球科技610萬股(其中250萬股承接自和熙 2號基金),交易均價為13.92元/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 1.55%。與上述華安匯增2號、匯增3號一樣,顧國平認購全部進取級份額(優先級與進取級比例為 2:1)。

若以華安匯增2號、匯增3號約定的補倉線、平倉線來計算,相對慧球科技7月13日收盤價14.03元/股,那麽華安匯增1號將在慧球科技股價12.53元/股的時候將觸及補倉線,這意味著股價還下跌10.69%便觸及止損線,而股價下跌至11.83元/股的時候則觸及平倉線,股價跌幅空間為15.68%。

相較資管計劃而言,顧國平自己持有的慧球科技股票則並不多,僅有0.25%。這是在去年11月5日,其通過二級市場競價方式買入100萬股,交易均價為14.13元/股。以當前的收盤價來看,目前也已浮虧10萬元。

本報記者查閱公告獲悉,顧國平是借力和熙2號基金首次持有慧球科技股票並坐上實際控制人之位。通過類似的方式大舉借力資管計劃,顧國平逐步形成對慧球科技在股權比例上的控制權,打破了慧球科技去年三季度以自然人為第一大股東、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局面。

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今遭遇多個資管計劃爆倉的顧國平持股大幅縮水。若慧球科技股價進一步下跌,顧國平的控股地位能否保持成為業內的一大關註點。

近期有多家機構下調慧球科技估值。其中,華安基金發出公告稱,經與托管銀行協商一致,決定自2016年7月5日起對旗下基金(ETF基金除外)所持有的慧球科技進行估值調整,估值價格為12.80元。銀河證券則公告稱,為了控制風險,將慧球科技折算率調整為0。兩融折算率降至0,意味著兩融賬戶內的可用額度已經變成0,不能再進行任何融資或融券操作。

對於顧國平是否會進行增持,慧球科技內部人士拒絕透露相關信息。據了解,此前顧國平計劃在2016年1月8日起3個月內通過資管計劃方式累計增持慧球科技約394.79萬股,但因重組停牌,顧國平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於該公司股票複牌後,在上述剩余期限內(扣除公司無法交易時間)繼續履行相關承諾義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929

連續爆倉 慧球科技實控人地位岌岌可危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7-16/1022604.html

繼14日慧球科技公告實控人顧國平因爆倉遭兩資管計劃解除一致行動關系之後,15日公司再公告“和熙2號”也解除了與顧國平的一致行動關系,至此,顧國平持股比例已不足2%,實控人地位岌岌可危。

繼14日慧球科技公告實控人顧國平因爆倉遭兩資管計劃解除一致行動關系之後,15日公司再公告“和熙2號”也解除了與顧國平的一致行動關系,至此,顧國平持股比例已不足2%,實控人地位岌岌可危。分析認為,目前顧國平手中僅剩下的“匯增1號”資管計劃如果也失去,實控人易主很可能發生,不過昨日慧球科技漲停報收,暫時解除了“匯增1號”的爆倉風險。

重組失敗引爆多個資管計劃

運作逾半年的重組最終宣布失敗,慧球科技於7月7日複牌後股價跌停,隨後幾個交易日圍繞15元附近震蕩爭奪,相比去年底的最高收盤價29.04元,股價已幾乎“腰斬”。股價的暴跌直接引爆了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顧國平持有的多個資管計劃,根據約定這些資管計劃相繼解除與顧國平一致行動關系。

慧球科技7月13日晚間公告稱,顧國平因華安匯增2號、匯增3號資管計劃份額預估凈值跌破資管計劃合同約定的補倉線時未及時補倉,構成違約,由此上述資管計劃與顧國平不再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至此,顧國平所持有的慧球科技股份由6.66%降至3.7%,持股比例低於5%。

而7月14日晚間,該公司再公告稱,因目前顧國平已相繼與三個資管計劃解除一致行動人關系,持股比例低於5%,和熙2 號基金與顧國平作為一致行動人的條件已不再具備,和熙2號即日起解除與顧國平一致行動關系。如此一來,本次解除一致行動人關系後,顧國平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71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8%(其中華安資產匯增1號61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5%),持股比例低於5%。

今年1月中旬,顧國平與和熙2號基金,華安匯增1、2、3號,德邦慧金1號合計持有慧球科技3471.7萬股,持股比例8.79%。這是顧國平自2014年10月開始增持慧球科技至今,作為實際控制人持有公司股份比例最高的時候。但1月份的熔斷來襲,杠桿式增持背後的強行平倉風險浮出水面,今年1月19日,曾持股841.5萬股的德邦慧金1號率先解除與顧國平一致行動關系,顧國平直接及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數減少至263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66%。而本次重組失敗則再導致三個資管計劃與其解約。

實控人地位岌岌可危

只持有不足2%的股份,持股比例已經大大低於持有1400萬股的吳鳴霄等自然人股東,顧國平還能被認定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嗎?事實上,上交所也對此發出疑問,發出監管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

慧球科技在14日回複稱,雖然目前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顧國平直接或間接持股比例只有1.8%,但是因為顧國平在公司董事會中仍占有全部6個席位,可以對公司決策形成實質性控制。根據相關規定對實際控制人的認定依據,公司認定顧國平仍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有市場人士指出,該公司6個董事席位中有3個是獨立董事席位,而獨董是與公司或公司經營管理者沒有重要的業務聯系、並對公司事務做出獨立判斷的董事,公司將3位獨董算作顧國平“自己人”顯然比較牽強。此外,目前顧國平手中僅剩的匯增1號也存在與其解除一致行動人關系的風險,如果一旦發生,顧國平持股將僅有100萬股,是否還能算是實控人就要打個大大的疑問了。

目前匯增1號資管計劃的安全邊際夠不夠呢?以華安匯增2號、匯增3號約定的補倉線、平倉線來計算,相對慧球科技7月14日收盤價14.03元/股,那麽華安匯增1號將在慧球科技股價為12.53元/股的時候觸及補倉線,這意味著股價還下跌10.69%便觸及止損線,而股價下跌至11.83元/股的時候則觸及平倉線,跌幅空間僅約15%。不過昨日有資金拉了慧球科技一把,其股價漲停,報收15.43元。

  • 羊城晚報
  • 曾建輝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38

午間公告:萬潤科技實控人再質押近3000萬股

渤海股份定增獲證監會通過

渤海股份8月3日午間公告,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公司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會議審議結果,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獲得審核通過。公司定增草案為擬以15.75元/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87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14億元,用於收購嘉誠環保55%股權、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萬潤科技實控人再質押近3000萬股融資

潤科技8月3日午間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李誌江及持股5%以上股東羅明關於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質押的通知,因個人融資需求,李誌江將占公司總股本1.27%的股票,質押給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初始交易日為2016年8月1日,預期購回交易日為2017年7月31日。羅明將占公司總股本的2.29%股票,質押給聯訊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初始交易日為2016年8月2日,預期購回交易日為2018年9月27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63

東方金鈺回複上交所:原實控人非徐翔“馬甲”

東方金玨19日晚間公告,公司在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後, 向瑞麗金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趙興龍先生及朱向英女士發送了核實函。

截止本回複公告日, 公司收到了瑞麗金澤書面回函、瑞麗金澤關於公司 2015 年非公開發 行股票認購資金來源的情況說明和相關證明文件、 趙興龍先生配偶趙美英女士 代其書面回函、 趙興龍先生向瑞麗金澤繳納出資的相關證明文件及朱向英女士 的書面回函。 瑞麗金澤通過查閱工商資料、相關交易記錄、留存文件及函證相關當事人等 方式就公司問詢事項進行了核實,並書面回複,其認購資金來源於自有資金及向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的貸款,與徐翔不存在股份代持安排,且不存在其他產權、協 議或其他控制關系及利益安排。

經向趙興龍先生函證,其配偶趙美英女士代其書面回複,稱趙興龍先生持有 瑞麗金澤 51%的股權為其自有,其資金來源系自有資金及向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興 龍實業的借款,與徐翔不存在股份代持安排,也不存在其他產權、協議或其他控 制關系及利益安排。 朱向英女士書面回複, 稱其在瑞麗金澤所持有的股份,系徐翔出資, 其本人 僅為徐翔代持。

除此之外,公司尚未取得其他資料證實是否存在其他產權、協議 或其他控制關系及利益安排。 公司通過查詢瑞麗金澤工商登記資料、核查瑞麗金澤及其股東趙興龍先生、 朱向英女士的繳款憑證、相關借款協議及說明等證明文件,現將核查情況說明如 下:

1、 瑞麗金澤的股權結構及治理結構

根據從瑞麗金澤註冊地工商部門獲取的工商登記資料和全國企業信用信息 公示系統查詢信息,瑞麗金澤設立時的股權結構為趙興龍持股 51%,朱向英持股

2、 瑞麗金澤股東的出資情況

49%,股權結構自設立至今沒有發生變化; 瑞麗金澤設立了由股東會、執行董事、 一人監事、經理組成的公司治理機構,趙興龍先生任瑞麗金澤的執行董事及經理, 為瑞麗金澤的法定代表人, 朱向英女士任瑞麗金澤監事。 根據趙興龍先生配偶回函及提供的繳款憑證, 趙興龍先生向瑞麗金澤的出資 為自有資金及向興龍實業的借款。 2015 年 2 月 15 日趙興龍先生向瑞麗金澤轉賬

5,700 萬元,同日,興龍實業分兩次向瑞麗金澤轉賬 6000 萬元、 14,300 萬元,合 計 20,300 萬元;趙興龍先生和興龍實業合計向瑞麗金澤轉賬 26,000 萬元,其中, 興龍實業向瑞麗金澤轉賬的 20,300 萬元為趙興龍先生向興龍實業的借款,為興 龍實業代趙興龍先生向瑞麗金澤繳納的出資款項。 根據瑞麗金澤提供的銀行繳款回單, 2015 年 2 月 17 日朱向英女士向瑞麗金 澤轉賬 24,500 萬元。

3、 瑞麗金澤認購款資金情況

根據瑞麗金澤提供的情況說明、 相關借款合同及銀行電匯憑證等資料,其認購公司 2014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資金為其自有資金及向西藏信托有限公司(以 下簡稱“西藏信托”) 的借款。 瑞麗金澤以 50,000 萬元資金作抵押向西藏信托借款,瑞麗金澤 50,000 萬元 資金來源於趙興龍先生繳納的出資款及向興龍實業的借款,其中, 趙興龍先生出 資(含興龍實業代出資) 26,000 萬元, 瑞麗金澤向興龍實業借款 24,000 萬元。 根據瑞麗金澤相關銀行回單,興龍實業於 2015 年 2 月 15 日向瑞麗金澤分三次轉 款 9,000 萬元、 8,000 萬元、 7,000 萬元,合計 24,000 萬元。

根據瑞麗金澤與西藏信托簽署的《貸款合同》, 瑞麗金澤通過“西藏信托- 博時東方 1 號信托貸款單一資金信托”貸款 135,000 萬元,通過“西藏信托-博時 東方 2 號信托貸款單一資金信托” 貸款 15,000 萬元,合計 150,000 萬元。 2015 年 2 月 15 日西藏信托分兩次向瑞麗金澤匯款 15,000 萬元、 135,000 萬元,合計 150,000 萬元。

根據資金信托合同, “西藏信托-博時東方 1 號信托貸款單一資金信托” 及 “西藏信托-博時東方 2 號信托貸款單一資金信托”的委托人均為博時資本管理 有限公司,分別代表“博時資本-建銀 8 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委托資金 135,000 萬元,代表“博時資本-建鑫 8 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委托資金 15,000 萬元。

根據《博時資本-建銀 8 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 資產委托人 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委托財產來源於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深圳市分行發行的“乾元-福順盈”開放式資產組合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 的 理 財 資 金 。 根 據 中 國 建 設 銀 行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深 圳 市 分 行 網 站 ( http://ccb.com/sz/index.html)公告信息,“乾元-福順盈”開放式資產組合型 人民幣理財產品成立於 2013 年 12 月 26 日,類型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截至 2016 年 7 月 1 日,產品規模為 15,620,772,62 元。

根據《博時資本-建鑫 8 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 資產委托人 為深圳市前海鵬誠建鑫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鵬誠建鑫基金”) , 資產委托人在資產管理合同中聲明委托財產為其擁有合法處分權的資產,保證委 托 財 產 的 來 源 及 用 途 合 法 。 經 公 司 在 全 國 企 業 信 用 信 息 公 示 系 統、 中 國 證 券 投 資 基 金 業 協 會 官 方 網 站 查詢, 鵬誠建鑫基金成立於 2014 年 4 月 25 日,現 有深圳市建銀高新技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等17 名合夥人, 鵬誠建鑫基金已辦理私募基金備案,其管理人建銀投資管理公司 已辦理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 根據鵬誠建鑫基金及其管理人建銀投資管理公司的 說明,截至 2016 年 7 月 31 日,鵬誠建鑫基金資金規模 10.6 億元,鵬誠建鑫基 金作為委托人認購“博時資本-建鑫 8 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的委托 資產來源於其自有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07

ST成城:一天收3張證監會罰單 實控人被禁入市場10年

ST成城9月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因信息披露造假及故意遺漏,公司收到了三份來自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其實控人成清波則被禁入證券市場10年。

證監會羅列ST成城在信息披露上的多起違法行為。包括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訴訟、仲裁事項,如2011年至2013年,成城股份存在7起重大訴訟和仲裁事項,未及時披露,也未在相應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未按規定披露重大擔保、關聯擔保,如2011年至2012年,成城股份存在3起重大擔保、關聯擔保事項,未及時披露,也未在相應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2004年至2012年,ST成城一直對外披露對安華保險投資5000萬元,但實際投資額一直未到位;虛構與上海科泉物資供應有限公司交易事項,導致虛增2012年度收18,444萬元、利潤總額5265萬元。此外,2013年至2014年4月,ST成城對外開出59張商業承兌匯票,票面金額共計7.08億元,但這些重大信息均未對外公告告知。

早在2014年,證監會已對ST成城進行立案調查。最終,ST成城被處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被罰共計150萬元。實控人成清波被罰款共計110萬,並被禁入市場10年,成城股份時任董事長徐才江被處以65萬罰款並被禁入市場5年。另有多名高管也被處以行政警告及罰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899

慧球科技:顧國平已不再也無意成為公司實控人

慧球科技公司原實際控制人顧國平聲明公告。

顧國平稱,根據2016年半年報中的描述,慧球科技仍認定其為慧球科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對此顧國平鄭重聲明,其已不再也無意成為慧球科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同時顧國平表示,其已於9月7日向慧球科技發送《關於廣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認定的聲明》,並要求立即披露。

然而直至公告發布,其本人無法與慧球科技取得聯系確認披露該聲明,故予以披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902

午間公告:科林環保實控人擬變更 19日起停牌

科林環保:實控人擬變更 9月19日起停牌

科林環保9月19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股份轉讓、實際控制人變更等重大事項,鑒於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為確保信息公平披露,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避免股票價格異常波動,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等有關規定,經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證券簡稱:科林環保,證券代碼:002499)自2016年9月19日(星期一)開市起停牌,待公司披露相關公告後複牌。

停牌期間,公司將根據上述事項進展情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中鎢高新:重大資產重組配套融資獲國資委批複

中鎢高新9月19日午間發布公告稱,2016年9月19日,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轉來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中鎢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資產重組及配套融資有關問題的批複》(國資產權[2016]1039號),國務院國資委原則同意公司本次資產重組及配套融資的總體方案。

公司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尚需履行公司股東大會批準、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就本次重組涉及的HPTec集團股權變更事宜辦理國家發改委備案和商務部備案、就本次重組涉及的南硬公司股權變更事宜取得江西省商務廳批複等程序,公司將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彩虹精化:擬7200萬元轉讓格瑞衛康73.33%股權

彩虹精化9月19日午間發布公告稱,2016年9月14日,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格瑞衛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瑞衛康”或“標的公司”)與深圳市瀚海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海投資”或“受讓方”)簽署了《關於深圳市格瑞衛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公司和深圳市匯通盈富貳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計持有格瑞衛康100%的股權。公司擬將其持有格瑞衛康73.33%的股權轉讓給瀚海投資,股權轉讓價款為人民幣7,200萬元;匯通盈富放棄優先受讓權。

2016年9月14日,公司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轉讓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格瑞衛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73.33%股權的議案》。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公司章程》等的相關規定,本次交易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也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嶺南園林:獲PPP項目中標通知 項目總投資5.55億

嶺南園林9月19日午間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政府采購網、威海市政府采購網於2016年9月7日發布的乳山市城市綠化景觀建設及提升改造PPP項目預中標公示,嶺南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嶺南園林設計有限公司(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嶺南設計”)聯合體為上述項目的預中標企業,項目總投資為55,475萬元。該項目采購人為乳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招標代理為山東省魯成招標有限公司。上述情況的具體內容詳見公司於2016年9月7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體上刊登的《關於公司成為乳山市城市綠化景觀建設及提升改造PPP項目預中標企業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編號 2016-112)。

德威新材:為全資子公司提供擔保5000萬元

德威新材9月19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州德威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威保理”)因業務發展需要,擬向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行申請人民幣伍仟萬元的綜合授信額度,公司為其提供擔保,具體金額以銀行最終批複及合同約定為準。

公司於2016年9月18日召開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三次臨時會議、第五屆監事會第十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為全資子公司蘇州德威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議案》,一致同意公司為全資子公司蘇州德威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提供擔保。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和《公司章程》等相關規定,本次擔保金額未達到股東大會審批權限,無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泰爾重工:收到政府補貼創新型專項資金167.7萬元

泰爾重工9月19日午間發布公告稱,根據安徽省科技廳《關於下達2016年安徽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專項資金計劃(一)的通知》(科計〔2016〕35號),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於近日收到創新型省份專項資金167.70萬元。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之規定,上述補貼作為營業外收入計入公司當期損益,具體會計處理以會計師年度審計確認後的結果為準,上述補貼的取得將會對公司2016年度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華東重機:重大資產重組可能停止 9月19日起停牌

華東重機9月19日午間發布公告稱,由於近期國內證券市場環境、政策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公司正與本次交易對方就上述情況可能對本次交易產生的影響進行評估與協商,該評估和協商結果有可能導致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的重大調整或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終止,可能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由於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為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股票簡稱:華東重機,股票代碼:002685)於2016年9月19日(星期一)上午開市起停牌。待上述事項確定後,公司將盡快披露相關公告並複牌。

停牌期間,公司將根據相關事項的進展情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491

益盛藥業實控人和董秘被市場禁入 董秘被罰沒逾2000萬元

益盛藥業20日晚公告,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李鐵軍由於涉嫌內幕交易,李鐵軍被罰沒逾2000萬元。同時由於違規未披露上市前股東代持股份事宜,控股股東張益勝和李鐵軍被處以罰款,並處以5年和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益盛藥業上市前存在 4 名股東為 556 人代持股份的情形 ,未按規定披露相關信息 ,公司實際控制人張益勝指使隱瞞代持情況。證監會決定,對益盛藥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六十萬元罰款;對張益勝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九十萬元罰款,同時采取 5 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李鐵軍給予警告,並處以三十萬元罰款,同時采取 3 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等。

另外,證監會調查結果顯示,在益盛藥業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內幕信息敏感期、2013 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內幕信息敏感期內,李鐵軍涉嫌利用“王玉勝”、“尚書媛”、“王斌”賬戶內幕交易“益盛藥業”股票。證監會決定,沒收李鐵軍違法所得 5,047,172.44 元,並處以罰款15,141,517.32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75

格林基金成第105家公募 實控人王拴紅“格林系”版圖浮現

自2013年6月1日新《基金法》實施以來,基金公司數量成擴容趨勢,股東也日趨多元化。2016年10月8日,伴隨著證監會一則核準公告出爐,格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格林基金”)成立,成為業內第105家公募基金公司。

格林基金的實際控制人為格林集團總裁王拴紅。此番公募牌照的獲得,使得王拴紅的“格林系”陣容再次擴大,業務除涉及房地產、期貨、保險等方面外,也擴展到了基金募集、銷售及管理等領域。

格林基金獲批

格林基金的成立開創了房地產公司獨資拿下公募牌照的先例。

據證監會發布的《關於核準設立格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複》內容,格林基金由河南省安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安融地產”)全資控股發起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而安融地產成立於1998年,註冊資本是1.5億元人民幣,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銷售、租賃等業務。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格林基金之所以獲批,是搭上了新《基金法》的順風車,受益於基金法的變更。2013年6月起施行的新《基金法》,放寬了大股東的準入標準,吸引了各路資本進場,推動了公募基金的擴容潮,這打破了通常意義上的公募基金股東多是銀行、保險、券商、信托等有金融背景的金融集團的情況。

格林基金作為國內首家由房地產公司發起並100%控股的基金公司,符合新《基金法》中規定基金公司“主要股東應當具有經營金融業務或者管理金融機構的良好業績、良好的財務狀況和社會信譽,資產規模達到國務院規定的標準,最近三年沒有違法記錄”的有關規定。

如果放到3年前,安融地產的資質及註冊資本是不能滿足公募牌照的要求的。在新《基金法》實施之前,所有基金公司的主要股東、控股股東和發起股東均為國資背景金融機構。當時的法規明確規定,“基金公司主要股東須具有從事證券經營、證券投資咨詢、信托資產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資產管理的較好的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社會信譽,最近三年沒有違法記錄,註冊資本不低於3億元人民幣”。顯然,新《基金法》在股東業務及註冊資本方面都放寬了標準,也令格林基金得以獲批。

與此同時,公募行業“首秀”正在輪番上演。如首家全部由自然人持股的基金公司(泓德基金)、首家由外資控股的基金公司(恒生前海基金)、首家由私募整體轉型而來的基金公司(鵬揚基金)等。

實控人打造“格林系”版圖

格林基金的成立,對於王拴紅而言,格林系大家庭中多了一位新成員。格林集團除了期貨背景,在金融領域也已經涉足保險、公募、私募等業務,“格林系”版圖已逐步浮現。。

據公開資料顯示,格林基金全資控股股東安融地產的實際控制人是王拴紅,其於1993年下海經商,創建格林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1998年組建格林集團,是格林集團董事長、總裁兼集團創始人。

全國信用信息系統顯示,安融地產從屬於格林集團,格林集團的前身是格林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從期貨起家,格林集團後來又相繼成立了安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998年)、格林鼎誠資產管理公司(2001年)、格林保險公估有限公司(2003年)、格林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4年),如今集團再添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格林集團通過旗下的房地產公司,獲得公募牌照並100%控股,在同質化嚴重的公募領域,期貨背景有可能使格林基金發展成為一家有特色的公募基金公司。不過,在高度透明而又競爭激烈的公募基金行業,新的基金公司要想立足乃至獲得發展還需要經受市場和時間的考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