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4. 窮Blog爸與富Blog爸------股票的價格並非實力的衡量,而是以投票去決定 巴黎的價值投資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6/blogblog_3.html
"你今晚在家吃飯嗎?",剛從房間出來,換了一件紅色T恤和牛仔褲,爸爸便問。

"不,我約了高嘉榮去他的家"

"高家榮近來怎樣?⋯⋯"

"咪又係咁。"

"問親你都係咁講⋯⋯別忘記帶鎖匙,也不要太晚回家"。

"哦"。

我摸摸自己褲袋,確實了鎖匙仍在那處,不會像上次忘記,凌晨三時回家把老豆弄醒。

我打算乘坐西鐵由荃灣去高家榮住的撃天半島,因此經過了以往很愛溜漣的荃灣廣場。

以前總覺得温哥華什麼都無聊、乜都無丶食野又貴,但今次回來,又覺得溫市的寧靜也有寧靜的好,爸爸常說看事情要把優缺點都一并考慮,不要過份偏執,上次就因為太想香港,要爸爸寄了幾本香港老區書籍給我,滿以為回來走走看看會有很多樂趣,但卻發現什麼都消失了,餘下的都是一模一樣的建築,尤其是商場,以前最愛到的樂富商場,很多不同種数的玩具小什貨店,現在都是給大集團租用了,而無論那個商場,來來去去,總是千篇一律,所有特色都彷彿消失了。

還有的港鐡,實在太多太多人了⋯⋯⋯⋯。
坐地鐵的人也實在太爛吧,還有討厭的行李箱,我寧願站著,反正很快便到。

只不過是十多分鐘便到了九龍站,出閘後我給了高家榮一個電話說:

"我到了!"

"我現在下來,你等等!"

回港後知道高家榮搬家到這兒,就想起爸爸因為我十年前上不到陪正中學後,之前所看了兩個多月的撃天、港景峯、奧海城的樓盆通通都放棄,並舉家回到加拿大,爸爸說希望我上所好的中學,還為我搬到卑詩省最好的西溫校區。聽媽咪說,在這之前爸爸己決定花五百萬元買一個千多呎連平台花園的港景峯,只等陪正校長的決定,其實毎個人都會忽視自己所做的個人決定對本人和他人有多大的影響力,如果我沒有丶或校長沒有丶或爸爸當日沒有⋯⋯現在又會是怎樣呢?

"喂!近來點呀?"高嘉榮走到那撃天半島的閘前向我揮手說。

"又係咁",我和高嘉榮一同走到升降機大堂:"你呢?"

"今年畢業,上個月到一間投資行做練習生,最憎,其實我一D興趣都無,但爸爸說這行搵到錢,如果不是找了三個月工也無人請,爸爸又有朋友介紹,我一定唔會做,你呢?"

升降機上升到29摟,我和他歩出Lift口,打開門後,就馬上被窗外的景色吸引著。

我想到自己休學了一年,無所事事,做下停下拖下,又上學,現在還有一年才畢業,真有點羞愧,但今次回來讓我了解讀好書的重要,決定回加後追回過去的成績。

"還要一年多才畢業,之後若有機會我打算和朋友攪生意,我本來只想穩穩定定,但做了幾份兼職,無聊到死,公司特登要你加班25分鐘,唔夠30分鐘又無補水,但遲到2分鐘就扣足半小時,爸爸說做人不要怕蝕底,但無理由日日係咁嘛,爸爸也說工字永遠沒有出頭"

"什麼工字無出頭,謙仔你想攪生意嗎?"高嘉榮的爸爸不知何時出現。

"吃吃,說說而己,高叔叔,你好。"

"很好,年青人有大志是好事,呀榮就是膽小"

我看著高嘉榮一臉不快,我記得大前年暑假回港,有一晚和他喝酒,我和他說最討厭大人常踩我們,把我們當是低能三歲小童,好像忘記我們已經成長,和以前是有分別。而高叔叔也是一個頗長氣的老人家,幸好老豆並沒有他那麼煩。

"呀榮真係好蠢,那年問我金融風暴是否10號風球不用上課,又說大風到吹走很多人的錢,嘩哈哈哈哈⋯⋯!"高叔叔說。

其實高嘉榮是食了這死貓,那是98年的事,因為爸爸和朋友那段時期常常說金融風暴如何如何嚴重,我就對高家榮說遲些所有學校都會因金融風暴打大風不用上學,不信可以問自己的爸爸。這件事之後,高叔叔久不久就拿來取笑高嘉榮,高叔叔有著一個頗健談和開朗性格,高家榮卻是非常口密,簡直是兩個人。

"其實呢,金融風暴正是入市的良好時機"高叔叔拿了一鑵可樂給我,然後續說。

"謝謝",我知道高叔叔又要長篇大論了,我完全忘記上幾次他曾說過的東西,不過今天因為爸爸對他的稱讚,使我出了一份好奇心想留意他的說話。

高嘉榮望一望我,好像說你有排嘆的眼神。

 "因為市場是一個投票機"

"那是什麼意思呢?"我望著高叔叔,並露出一臉茫然。

"謙仔,你喜歡梁振英,還是唐英年?"

香港的選舉制度,相對加拿打一隻是龜,一隻是兔,老實說,這二人在彼邦連一點機會也不會有。

"兩個也不"

"因為他們不值得?"

"是,份量太差!"

"但仍有689票"

"那是圍選,不是民主選舉",我投訴。

"你是說民主選舉就能一定選到最好的人?或者我用另一說話方式,是否沒有去被選舉的叻人,就不及被提名受選的人?"

"當然不是,但始終是民主選舉,一人一票,不設篩選的好"

"哈哈哈,謙仔,我不是想討論選舉制度,而是想表達有很多非常有份量的股票,像選舉制度一様,並沒有被提名,而有很多沒有份量的卻能因受到大眾傳媒注意而獲得選票。"

"股票也是有選舉投票制度嗎?"

"有,你打開財經版,每天都有無數的股評家提名一些候選股"
高叔叔隨手拿了今天的經濟日報,用手一指。

石鏡泉的內房股;雙箭頭騰訊及白雲山、康師傅和青島啤丶黃敏碩的中國海外、追升股利信達⋯⋯太多太多了。

"好像真的很多候選股,但可沒有投票數字喎"我說。

"哈哈哈,有,在這處!"高叔叔打開了他的iphone5s 一個叫aastock 的app, 顯示一隻叫合和0054的股票有一攔叫成交股數,分別是1.65千萬股。

"這就是投票票數?"我好奇地問。

"是的,是記錄了今天這支股票有多小投票數"

"那麼投票結果呢?"

"在這��"高叔叔指著一個頗顯眼的數目字。

"這個最後成交價27元就是結果?"

"不是最後,而是最新,因為每天、每刻也有人在投票"

"是否我買一點點也會計算在內?"

"是的,謙仔"

"但我一點也不懂那間叫合和的公司,吃吃,其實我連股票也不懂"

"無關係,只要你買就計你一票"

"那是說,股票市場只是提供一個投票的場所,又因太多不懂股票的人參予,所以每刻的成交價,只是投票的結果,並不反映股票真正價值。

高叔叔笑笑口望著我說:

"聰明!"

記得自己小時爸爸也常讚我聰明,後來幾次逃課,爸爸知道後大發火光,說我不懂感恩,非常愚蠢。
自從那刻開始,就覺得自己越來越平凡,爸爸也許是對,很多事情也真的常常做錯,但這次高叔叔說的其實都很清楚易明白,知道這些缺陷,有什麼叻、有什麼用呢?為何我一點也想不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519

阿里vs騰訊,大戰遊戲分發:誰的實力強?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06
近日阿里砸50億美金,全額收購UC,標誌著移動端的最後一個巨大入口名花落定。有人問值不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別的不談,僅僅在遊戲行業,得到UC就等於得到了中國第二大遊戲渠道。

(i黑馬註:根據去年9月 CNNIC 發佈的《中國手機網民娛樂行為報告》,手游下載渠道排名中,騰訊平台(包括QQ 瀏覽器、QQ、微信、應用寶等)排第一,UC 平台(包括 UC 瀏覽器、九游、天網等)排第二,360 手機助手排第三。)

在當今富足的遊戲界,騰訊一直穩坐第一把交椅,幾乎不可撼動。如今阿里橫空殺出,令整個遊戲市場為之一振,畢竟遊戲開發商又多了一種選擇。2014年,1月8日,首次公開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身份亮相的劉春寧(原騰訊電商總經理及拍拍網負責人),在杭州的中國移動遊戲產業年度高峰會上拋出了一個令媒體激動的話題:阿里遊戲平台推出,分賬比例:開發者七,阿里二,剩下的一成捐獻。就這樣,阿里正式進軍遊戲界。

來源:i黑馬
作者:劉惜墨

一、 阿里進軍遊戲靠譜指數:

既然一向宣稱「即使餓死也不會做遊戲」的馬云都「食言」了,說明馬云對於阿里進軍遊戲行業還是相當有信心的。那麼i黑馬就來分析一下,阿里遊戲的靠譜指數。

1)師出有名:
阿里巴巴★★
騰訊★

若想成功,首先要贏得輿論導向,阿里在公關層面確實棋高一招。在宣佈進軍遊戲行業後,阿里公關部隨後向媒體補充如下:
「我們對遊戲市場壟斷的現狀表示遺憾,對騰訊遊戲一家獨大,對遊戲生態的破壞很不滿。如果遊戲產業繼續保持1:9的分成比例(平台運營方拿走90%的收入,遊戲運營商只分10%),那麼遊戲產業的畸形就不會改變。我們相信這一結局在微信裡也會產生。我們必須為遊戲爭取一個健康生態環境」。

打著健康遊戲生態環境的旗號,關鍵還有後面誘人的2:7:1分成。賺足了輿論興奮點。

2)分成能力:
阿里巴巴★★★★★
騰訊★★

為了迅速獲取遊戲開發者的支持,阿里推出了極其誘人的分成比例。那就是:採取7:2:1的分成模式,其中遊戲開發者獲得70%收益,阿里獲得20%收益,其餘10%捐助給教育基金。

在這種分成模式中不難看出,阿里巴巴有意通過高額的分成模式,快速聚攏遊戲產品,明白兒的告訴對手:我們阿里就是要通過「薄利多收」來獲取利潤,因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實際上阿里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為平台快速積累產品資源、提升人氣,而且還能為接下來開發阿里自己的手游產品打下堅實基礎。

3)運營能力:
阿里巴巴★★
騰訊★★★★★

阿里在遊戲方面並沒有太多的積累,從2014年1月底,遊戲部門的人員總數來看,一共60名員工,他們分別來自阿里、360、騰訊等公司。其中40人左右為開發,餘者為運營及商務。短時間內組成的團隊在戰鬥力和默契度上尚且需要時間的磨合,而騰訊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積累。

4)流量能力:
阿里巴巴★★★★
騰訊★★★★★

騰訊擁有QQ和微信兩個旗艦產品,流量方面無人能敵。

而阿里擁有7億的淘寶用戶,並且通過資本運作,入股新浪微博,近日又將移動端流量最大的瀏覽器UC整個集團收入囊中。上面已經提及UC平台第二大遊戲渠道的作用。

因此在總體流量方面,基本上與騰訊持平。但就遊戲產品的流量來看,阿里剛剛發力稍遜於騰訊。

5)周邊服務
阿里巴巴★★★
騰訊★★★★★

在周邊服務方面,阿里有淘寶,支付寶。而騰訊也有財付通,並開通了微信支付。此外,騰訊與京東的合作也增強了騰訊的閉環生態。因此在這方面,阿里稍遜於騰訊。

通過以上分析,阿里在遊戲行業與騰訊的較量中,除了師出有名和分成誘惑之外,並沒有其他太大的優勢,而且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能賺錢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對遊戲運營能力是非常看重的。

i黑馬特意問了幾個遊戲開發者,願不願意將產品放在阿里平台上,他們都抱有懷疑的態度,因為他們更願意將產品放在運營能力強,不需要自己操心的發行商手裡。因此,阿里的分成優勢並沒有特別凸顯出來。

二、既然勝算未卜,阿里為什麼還要進軍遊戲行業?

1)遊戲本身就是一塊不容割捨的肥肉。

網絡遊戲的紅利究竟有多豐厚?來看一組數據。2014年前三季度,騰訊遊戲收入高達235億元(佔騰訊總收入的54%),超過排名市場第二至第六位的網易、盛大、暢遊、完美世界和巨人等5家網遊公司收入的總和。

而根據摩根大通發佈的研究報告稱,2014年中國移動遊戲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230億元,佔整體遊戲市場21%的份額,或PC遊戲市場29%的份額。摩根大通預計,騰訊、百度和奇虎今年的移動遊戲淨營收將分別達到人民幣82億元、27億元和18億元,分別佔移動遊戲市場48%、17%和12%的份額。這也就不難解釋,阿里巴巴為何在猶豫多時後,最終還是要殺入手游市場。

2、遊戲是重要的用戶和流量來源。

儘管阿里在國內堪稱「電商帝國」,但其在近幾年的經營中也逐步擴大傳統電商的內涵,比如幾年前淘寶上線虛擬物品交易,加上目前的在線視頻、電子音樂等。從本質上而言,遊戲交易環節也是一種電商的一種展現形式,兩者一脈相承。

從這個角度來講,遊戲用戶多了,業務做大了,也會對阿里的電商業務提到反哺作用。阿里完全可以借助其手游平台進行產品推薦甚至品牌植入。遊戲+電商這樣的雙平台合一,想像力也很大。

3、佈局遊戲,是阿里大文化、大娛樂產業生態的重要一環。

當前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競爭激烈,都在不斷完勝自身產業生態系統,騰訊和百度均已在文化領域進行不同程度地佈局,阿里巴巴在文化領域的涉足範圍相對較小,其一直在尋找突圍的機會;另一方面,互聯網與文化產業的邊界愈來愈模糊,互聯網企業發展文化產業擁有較大優勢,阿里巴巴進軍文化領域何樂而不為。

2014年3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62.44億港元的戰略投資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國,佔60%的股份。這一投資創下了2014年中國互聯網公司最高併購金額,業內人士認為這凸顯了阿里巴巴佈局文化產業的決心。此外,從入股華數傳媒、收購恆大、收購UC等種種砸錢的行為都可以看出,阿里靠錢也要在文化產業圈地,不僅僅是提升其IPO估值,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大文化、大娛樂的產業生態閉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50

復旦張江 (1349) 最有增長實力的藥股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6/1349.html
這家公司是由創業板轉為主板的公司,現時歷史市盈率超過50倍,過去每季度收入同比增長達73-154%,讓我介紹這家公司增長驚人的秘密

由2013年年報中,主席的一番說話可以了解到,公司藥物開發模式是"以疾病的基因背景和分子機理解析為基礎的,基於基因技術、光動力藥物和納米技術平臺的藥物開發模式"。即是一種新的藥物研發模式去研製新藥,現時"開始了這種研究模式的探索,並已開始在wnt信號通路和hedgehog信號通路中針對特殊的調控因素開展了治療骨關節炎、骨質疏鬆藥物的研究。"簡單的來說是以研究病人的DNA,去找出致病的那組基因,再以針對研發解決的藥物。"集團正在與美國一家知名的醫學研究中心合作開發基於保護腦中風病人神經細胞的脂質體納米氣體治療藥物,希望給中國死亡率最高的腦卒中患者提供幫助。集團也借由臨床醫生對各種疑難皮膚病的治療探索,而開發出和正在開發多項光動力藥物。"

集團現時產品
集團現時主要產品有兩種1.艾拉(外用鹽酸氨酮戊酸)及2.裡葆多®(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前者用來治療皮膚性病一種,叫尖銳濕疣,香港俗稱椰菜花,後者是治療愛滋病相關的卡波氏肉瘤(AIDS- KS)病人,在國外還被批准用於乳腺癌、卵巢癌和多發性骨髓瘤等惡性腫瘤。2013年這兩種藥物收入增長82%,。艾拉收入增44%(佔集團收入43%),裡葆多收入增147%(佔集團收入52%),治療痤瘡(即暗瘡)藥物易妍收入增59%(但佔集團收入只有幾個%)

這是官網的藥物介紹
艾拉(外用鹽酸氨酮戊酸)5-鹽酸氨酮戊酸(5-ALA)是近年來開發的第2代光敏劑,是一種體內血紅蛋白合成過程的前體物。正常情況下,ALA在細胞內的量很小,本身不產生光敏性。外源性ALA進入體內後,可被增生活躍的細胞選擇性吸收並積累,並在細胞內轉化為原卟啉IX(PpIX)等卟啉類物質。細胞內的PpIX是一種很強的光敏劑,經過特定波長的紅光照射後即發生光動力反應,產生活性氧如單線態氧等而殺死增生活躍的細胞,而鄰近正常組織則不受任何影響。
http://www.fd-zj.com/desktopmodules/ht/chinese/Products/20070727130315.aspx?LS=2
裡葆多®是一種脂質體製劑,係將鹽酸多柔比星包封於聚乙二醇化(PEG化)的,表面結合有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脂質體中,可以保護脂質體免受單核巨噬細胞系統(MPS)識別,從而延長其在血液循環中的時間。http://www.fd-zj.com/desktopmodules/ht/chinese/Products/20070914172745.aspx?LS=3

艾拉是2007年上市銷售,裡葆多是2009年,另外治療痤瘡(即暗瘡)藥物易妍是2010年上市,不過銷售佔比仍然很低,2014年將會有貝喜新型試劑上市,是唐氏綜合徵產前篩查系統,2015年將推出复美達®(注射用海姆泊芬),用於治療鮮紅斑痣,它是無數擴張的毛細血管所組成的較扁平而很少隆起的斑塊,屬於先天性毛細血管畸形。病灶面積隨身體生長而相應增大,終生不消退。

由集團產品可見,集團的產品現時好像都針對性病為主,如椰菜花同埋愛滋病相關的卡波氏肉瘤,市場應該較細,但亦是較難治好的病種。市場需求比傳統心血管或癌症增長可能會更低,但進入門檻卻更高,競爭較少。
公司不能單靠一種藥物就保持永遠高增長,因為單一種藥需求增長不會很高,就算人口老化,都不會每年多了30-40%人有某種疾病,如果疾病發生速率那麼高,很多人就要死了,所以藥廠的增長是靠產品研發能力及新產品推出進度,現時集團研究項目可參考下圖



可參考這個網頁的圖表會更清楚
http://njzy232101.blog.163.com/blog/static/1910283172014091017663/
而研發至上市過程可參考這個


暫時集團研究項目距離新藥上市仍有很長的路,有很多仍然是臨床前研究或I期臨床研究,還要通過II,III期再等待批件,才可以上市,未來增長看來仍要靠舊藥物

由於每種藥都不同,研發至上市需時真的很難預計,所以每種新藥都是漫長的等待,另外集團銷售能力也是一種考慮因素,研究藥廠是終極難度的任務,因為存在太多不確定性,是否應該以50倍市盈率這樣高的價值去購買這間公司,本人暫時參透不了,因我不是藥劑專家,但以集團技術平台及開發項目來看,集團一定能成為十倍股,但需要多長時間? 5年,10年還是20年? 如果公司股價在未來突然大跌,或集團新藥大受歡迎,可能短時就能再次成為十倍股,但如果新藥上市大幅延遲,可能要等多幾年先會上升,本人認為,這家公司現時只宜小量投資,待公司股價下跌或新藥有明顯進展才加大投資額也未遲,本人會持續關注這家公司的近況,暫列藥股中首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47

金風科技(2208)中期業績點評:業績彰顯實力 作者:chencl_007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13&extra=page%3D1

金風科技於8月23日公佈了2014年中期報告,隨著報告的公佈,昨天金風科技股價暴漲,其中H股漲28.04%,以12.1港元報收,A股漲10.1%,以10.44元人民幣報收,根據收市的價格,金風科技A、H股總市值約達到277.51億人民幣。隨著金風科技的暴漲,亦帶動風電相關類其他公司股票大漲上升。

一、金風科技2014年中報的看點​


之所以金風科技昨天股價能有這麼大的漲幅,有兩個關鍵因素驅動,其一,是金風科技中報顯示的盈利大帳增長,其二、是金風科技預告到下一會計期間,也是就到9月30日截止的第三季度報告盈利大幅預增。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1、2014年中報盈利大幅增長​

由中報提供的上述數據顯示,金風科技營業收入在上半年同比增長37.74%,達到44.71億元;而同期實現的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達到3.3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56.8%;扣除政府補貼、撥備等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達到2.93億元,同比增長755.86%。 增長強勁的同時,公司實現每股盈利0.1227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6.69%,淨資產收益率達以2.46%,較去年同期增長1.75個百分點。

2、預告至下一個會計期間的盈利大幅增長500%-550%​

根據公司對2014年1-9月份預計的盈利,有望達到11.28億至12.21億之間,同比增長幅度達到500%-550%,根據公司26.95億股的股本,每股收益可望達到0.418元--0.453元之間,與去年同期1.88億元的歸屬股東淨利潤而言,增長不可謂不大。
​此兩大事件,直接導致了公司昨天股價的暴漲和市值大幅提升。​


二、上半年公司產品銷售數據及價格​

針對上半年公司的銷售數據,其實我有一個不解的是,對於1.5MW的機組,公司有一個461.5台的銷售量,我不太清楚在機組的銷售數據何以會出現0.5台的數據來?不過,這個數據暫且不表。

金風科技上半年銷售2.5MW的風電機組100台;銷售1.5MW的機組461.5台,但750KW的機組沒有銷售。由這組數據來看,上半年公司2.5MW的機組銷售增長了122.22%,而去年同期僅為45台,同樣,1.5MW的機組也相應增長了26.09%,銷售量為461.5台。銷售容量則很容易計算。​



同樣,採用公司中報中提供的分行業和產品的銷售數據來看,金風科技的銷售數據也歷歷在目。​

公司2.5MW的機組,共實現銷售收入11.86億,平均每台機組的銷售均價為1186萬,按2.5MW的容量計算,平均每瓦的售價達到4.74元;公司去年全年的數據為銷售收入21.26億元,銷售260台,平均每台售價817.84萬,平均每瓦售價為3.27元。​

公司1.5MW的機組,共實現銷售收入23.28億元,平均每台機組的銷售均價為504.61萬,按照1.5MW的容量計算,平均每瓦的售價達到3.363元。公司去年全年的數據為銷售收入63.35億,銷售1508台,平均每台銷售價格420.1萬元,平均每瓦的售價2.8元。​

2014年上半年並無750KW的風機產品銷售。

從上述兩個品類的數據來看,公司風機的銷售在2014年上半年,售價出現了大幅上漲。2.5MW的產品售價從2013年的3.27元/瓦上升到2014年上半年的4.74元/瓦; 平均售價增長幅度達44.95%; 1.5MW的產品售價從2013年的2.80元/瓦上升到2014年上半年的3.363元/瓦,平均售價增長幅度達20.1%。因此,作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的風機產品,上半年毛利率出現了大幅上升,分別達到24.56%和25.27%,同比增長5.49個百分點和10.92個百分點。​

(2013年度公司分行業及產品銷售情況表)


同時,公司投資的風電場,在2014年上半年也出現了大幅增長,上半年完成售電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179.04%,毛利高達69.14%。而2013年同期僅完成1.8億,2013年下半年完成2億。可以說,金風科技風電場發電同期出現大幅上升。​

三、金風科技手頭的訂單及已中標未簽約的訂單情況​

根據公司中期報告公佈,目前在手的訂單及已中標尚未簽約的情況,截止6月30日在手訂單為4.972吉瓦,已中標未簽約的訂單為3.9275吉瓦。而截止2013年12月31日止,上述兩項數據分別為3.36375吉瓦和4.1565吉瓦。手頭訂單經過半年,不減反增,符合國內外風電項目的發展現狀。​

(2014年6月30日訂單情況)​

(2013年12月31日訂單情況)

四、償債能力​


上述數據已經表明,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現在來看,似乎沒有問題,訂單的完成交付及售價的不斷上升,對公司盈利的持續穩定上升起到正面的作用。而下游風電場,隨著電網的不斷完善,限電棄風等情況在不斷好轉,電網消納穩定提升,前景正面。​

不過,公司除風機業務外,還有風電場的項目,這是一項非常消耗資金的業務。公司通過發行A股、H股外,還通過公開市場發行了公司債籌集資金。在此情況下,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了60%,達到62.65%。在此情況下,公司再一步向銀行融資已經有所困難。因此,為應付公司資金的需要,不排除在下半年有供股集資的需求。


五、生產能力及轉讓風電場預計​

從公司對於2014年1-9月的業績預告大幅預增的理由來看,公司下半年應有可能在生產及出售資產兩方面動手。就生產而言,公司上半年2.5MW的機組銷售為100台,而去年全年為260台,去年上半年為45台。也就是說公司上半年的銷售台數尚不及去年下半年。因此,有可能下半年銷售台數達到250台左右;而1.5MW機組,下半年亦有超過1000台的能力(去年全年為1508台,上半年366台),因此下半年營業收入有可能為上半年的一倍(依產能計)。​

不過,由於風電場的交付有固定的時間安排,並非完全依賴於公司的產能。公司的產能仍需服從風電場安裝的進度,因此,公司儘管有相應的產能,但以交付為標準的銷售實現標誌仍取決於風電場。按公司約8%左右的淨利潤預計,三季度若能實現40億的銷售,則相應的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約在2.5-3億。​

另外,公司自有風電場及權益風電場來看,下半年估計僅能維持在5億左右的銷售,1億左右的淨利潤。​

除此以外,公司若要實現預計的11-12億的淨利潤,只有出售旗下風電場的權益或股權,獲得轉讓的投資收益,但這部分收益難以預計。以公司公佈的預計數據來看,有可能三季度轉讓的收益將超過6億。但這部分收益作為非流動資產的出售,或進入非經常性收益或作為股權轉讓收益計,為不可持續的收益。因此,在分析公司收益的構成時,將會剔除。​

若按上述利潤構成計算,2014年1-9月,公司實現可持續的收益不過6億左右,依目前接近27億的股本,每股收益應在0.2-0.25元之間。​

六、 其他​

在2012年低谷時,公司風機的售價每瓦約為3元,從目前來看,風機的售價已經提長號以3.6-4.7元/瓦,意味著下游風電場的建設成本也水漲船高,投資成本超過8元/瓦,並有可能超過10元/瓦。即5萬千瓦的風電廠的投資將從原來的4億增加到5億,而風電上網電價從目前來看,已經不具備上漲的空間,並還有可能逐步下調到與煤價接近。那麼,風電場的投資回報必然會延長,回報率降低,風電場的投資熱情將會進一步下降。​

因此,儘管公司風機的售價有上漲,但顯而易見,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已經有限,因此,下一步如何提升產能降低單位成本來提高經營業績的表現才是長遠發展的道路。​謹慎看好公司下一步的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77

威脅的藝術:普京暗示軍事實力威懾歐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36

據德國Sueddeutsche Zeitung報道,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本月曾在一次會面中告訴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普京在最近一次交談中威脅,俄羅斯部隊能在兩天內進入東歐一些國家首都。而羅馬尼亞媒體Mediafax更是高呼:普京威脅要入侵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波蘭和羅馬尼亞!

歐盟官員並未對此做出評論。不過早在9月1日的時候,意大利媒體La Repubblica就曾報道,普京在和席巴羅佐的電話討論中表示“如果願意的話,俄羅斯可以在兩周內占領烏克蘭”。兩次“威脅”唯一的區別在於時間從兩 周變成了兩天,涉及的國家從烏克蘭擴大為東歐六國。

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否真的說過可以在兩天內占領烏克蘭、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東歐諸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是,這樣的“傳聞”已經開始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俄羅斯官方對此也傳聞也沒有做出回應。過去幾個月以來,普京一直在施壓歐盟和烏克蘭,試圖讓波羅申科屈服。彭博的Leonid Bershidsky認為類似的消息可能是俄羅斯方面有意無意所傳遞出來的,普京希望藉此讓歐洲意識到:如果他想動真格的話,他是有那個實力的。

Bershidsky總結表示:歐洲國家可能需要習慣這種新冷戰氛圍,只要歐盟和俄羅斯能維持相對制衡的話,威脅永遠不會變成現實。(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32

奧巴馬承認美國低估了IS的實力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88

20140929is

奧巴馬承認,美國低估了伊斯蘭國(IS)的實力。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當地時間28日接受CBS專訪。他當天承認,美國低估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崛起速度,同時高估了伊拉克軍隊對抗IS的能力和意誌力。他同時指出,圍剿“伊斯蘭國”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以軍事圍剿他們,另一方面緩解遜尼派和什葉派間的緊張關系。

奧巴馬當天接受CBS“60分鐘”欄目采訪,他同意此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作出的相關評估,稱針對IS的評估“絕對正確”,即美國低估了IS的能力。

奧巴馬稱,IS最令美國感到意外的是其通過社交網站等新興媒體招募成員的能力,隨後IS又通過敘利亞內戰所造成的混亂建立自己的優勢,並吸收薩達姆政權殘余部隊,增強了實力。

奧巴馬指出,美軍和盟國對該組織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目標實施空襲,意在促使該組織後退,壓縮其空間,同時摧毀其指揮和控制中心、武器和燃料,切斷其資金來源,並遏制外國武裝分子流入。

奧巴馬還表示,圍剿“伊斯蘭國”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以軍事圍剿他們,另一方面緩解遜尼派和什葉派間的緊張關系。

奧巴馬說,削弱這些極端組織的能力,斬斷他們的資金,以及切斷他們外國戰士的流入,至關重要。在此同時,必須在中東地區謀求政治解決方案,並把遜尼派和什葉派都包容在內。

自本月22日開始,美國開始對敘境內“伊斯蘭國”目標進行空中打擊。據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分析報告,美國為空襲IS已經花費了近10億美元。如果派遣地面部隊,則每年最多要花費220億美元。

奧巴馬還強調說,不是美國要和IS作對,而是美國在領導國際社會對“與我們簽有安全協議的國家進行援助”,以確保他們有能力保衛自己。

美國國會日前批準訓練並裝備“溫和的”敘利亞反對派,使之在地面配合作戰。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登普西日前指出,為奪回眼下被IS控制的敘東部地區,需要培訓大約1.2萬至1.5萬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他還表示,為確保培訓努力取得成功,敘反對派不僅需要培養領導人,還要“組建政治架構,形成合力,以便及時作出反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91

保留實力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520519

  今天大市終於在嚴重的超賣情況下得以進一步反彈,同時亦要多得上周五杜指急升兩百點的幫助。

  政治市,從來就難以估計明天會發生何事,市況亦會因為事態的發展而呈現大波動,可以因為局勢有所緩和而急升,又可以因為擦槍走火而急挫,誰能準確地預測到局勢的變化,誰就可以成為市場的勝利者。

  只是,沒有人有預知的能力,惟有見機行事,眼前見到的才是實際。

  所以,既然上周二以0.145元買入博除權炒高的勤達(1172)雖然因為近日的市況而無法達到心目中的目標價0.145-0.15元,藉著其反彈亦惟有於0.136元賣掉,保留實力為上。

  以0.145元買入三十萬股,以0.136元賣掉,既是以2,700元的本錢擁有十五萬股供股權,成本為每股0.018元,以今天勤達的收市價0.137元計算,每股約值0.033元,暫時仍有微利。

  只要十月十六日勤達的股價能夠企於0.14元之上,就不用輸了。

  萬一勤達的股價低於0.13元,則視乎當時的市場環境才決定下一步的部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02

【每日黑馬】網河時代:80後硬件美女CEO的軟實力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3/147108.html

文/i黑馬 劉惜墨

隨著小米、華為、百度、蘋果等大企業接連出手,智能硬件市場漸成火熱之勢。據預測,到2020年,智能硬件的市場規模可達3500億元。當下,許多創業企業也加入了掘金隊伍,希望在智能硬件的大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網河時代就是智能硬件的掘金者之一。該公司的第一款產品是Inplug硬糖系列智能插座,號稱是全球同類產品中體積最小的。近日,i黑馬采訪了網河時代創始人、黑馬營9期學員李沁,聽她講掘金硬件市場的經驗和心得。
 

\\.pcb{margin-right:0}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5-1-28 10:26 編輯

綠色動力環保:中標北京密雲項目再次彰顯競爭實力
作者:鄭嘉梁

中標北京密雲垃圾綜合處置,首次獲取北京項目:公司於2014年底公布中標北京密雲縣垃圾綜合處理項目,這是其正式獲得的首個北京項目,不僅新增600噸焚燒處理規模,並突破性的開拓了北京市場,有力彰顯了競爭實力。根據北京市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公告,密雲項目作為綜合處置基地,除焚燒外,還包括糞便處理300噸/日、餐廚垃圾處理30噸/日、汙水處理600噸/日,以及配套的衛生填埋場,總投資為8.53億元。目前具體協議仍在商榷中,按照以往情況,初步預計項目籌備期與建設期分別均為1-2年,因此密雲的建設、運營收入至少分別於2016與2018年後期才有體現,由於項目涉及種類較多,具體模式未定,我們目前盈利預測中暫未包含。

預計試運營項目收益好於此前預期,上調14年盈利預測28.5%公司目前有五個項目仍處於試運營階段,其中平陽、永嘉、武漢項目運營時間較長,且垃圾量充足,運營效率有望高於此前預測,上調其進爐垃圾發電量至350度/噸;泰州與乳山項目均於2013年後期開始試運營,2014上半年暫未滿負荷,其中乳山的垃圾量與利用率相對較低,預計下半年情況將持續改善,上調泰州與乳山項目全年的處理率至95%與85%。總體上調2014年盈利預測28.5%至1.26億元人民幣,同比2013年仍有16.6%的下降,主要由於建設收入同比下降30.6%。


2014新獲項目規模創歷史新高,2015年業績高速增長確定性強:截止2014年底,公司新獲垃圾焚燒項目設計規模4200噸/日(其中一期工程為2900噸/日),創造了其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也超出我們此前每年約3000噸/日新增規模的預期,為公司整體價值以及未來業績的持續性奠定了良好基礎。2015年預計目前試運營項目均將轉為商業運營,其中平陽、永嘉項目已於2014年11月獲得浙江環保廳的環保設施竣工驗收;建設方面,按照此前規劃,章丘、寧河、紅安以及惠州焚燒預計均有望在2015年開工,屆時建設收入預計將翻倍增長,帶動15年業績實現翻倍。


行業及公司向好趨勢未改,靜待估值修複,重申買入評級:近期由於市場環境影響,公司股價回調較多,現價對應2015年14.50倍PE;我們認為行業與公司向好趨勢並未發生改變,且2014年業績下降幅度將好於此前預期,14-16年凈利潤複合增速預計為34.1%,目前安全邊際較高,靜待估值修複,維持12個月目標價6.37港元,重申買入評級。(第一上海證券)

地方債務限額擬掛鉤經濟實力 去年底地方債突擊“白幹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78

20150130miaoji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銀行業在與監管機構的“鬥法”中可能會敗下陣來。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有關部門正在考慮確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時,不與2014年12月末各地存量債務余額掛鉤,而是與各地的經濟實力掛鉤。

同時,各地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時,將主要考慮各地財力和債務風險等因素,適當考慮存量債務,並且存量債務將參照2013年6月30日審計署的審計結果。

不過,上述說法目前尚未獲得財政部的官方確認。

盡管如此,市場已經開始擔心,如果債務限額不與2014年存量債務余額掛鉤,那麽金融機構在去年年末對地方債務平臺突擊放貸的努力將化為泡影。

華爾街見聞曾在此前文章中提到,去年10月,國務院下發43號文件,宣布將在2015年1月5日開始地方政府債務的甄別,以決定是否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納入政府直接債務的口徑,進而防止地方債務繼續膨脹。

結果,在大限到來之前,地方政府卻先發制人。不僅公開的城投債市場十分火爆,不少商業銀行以及信托公司也紛紛突擊為平臺放款,因為市場預期這些債務會被優先納入到政府直接債務的口徑。

但43號文並沒有說明地方債務限額究竟如何確定。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1月5日前上報的存量債務都有希望被中央政府接納。一旦債務限額與經濟實力掛鉤,那麽此前為了“沖量”而放出的大筆款項就會很“尷尬”。

事實上,眼見“大事不妙”,銀行業已經開始轉向。《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某大型銀行對公業務人士消息稱,某大型銀行對公業務條線人士介紹,總行已於2015年初下發相關要求,分行此前對地方融資平臺突擊發放的貸款,未下發的部分不再發放;已發放的貸款補足抵押措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