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煤價“熔斷”啟動一級響應: 發改委擬日增產能50萬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24/1040901.html

9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指出,繼9月初啟動二級響應,日增加煤炭產量30萬噸左右後,近日又啟動了一級響應,擬日增加產能規模50萬噸。

瘋狂的煤價要穩一些了。

9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指出,繼9月初啟動二級響應,日增加煤炭產量30萬噸左右後,近日又啟動了一級響應,擬日增加產能規模50萬噸。

有關部門已經研究了後續政策措施,下一步,視煤炭市場變化情況,如果情況仍在延續,將科學加大先進產能投放量,確保煤炭穩定供應。

所謂的一級、二級響應,是指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抑制煤價過快上漲預案,在環渤海動力煤炭價格每噸分別上漲到460元、480元、500元後,分別啟動三、二、一級響應,分別日增加煤炭產能20萬噸、30萬噸、50萬噸。

煤炭價格近期上升較快,主要是因為煤炭行業去產能導致。根據安排,今年要去除2.5億噸的煤炭產能。截止到8月底,已經完成60%的進度。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增加煤炭產量是國家近期對煤炭產能靈活調節的結果。總體而言,去煤炭產能步伐仍需要加快。因為現在全國有50多億噸產能,實際今年需求只有30多億噸,過剩仍嚴重。

“稍微一放松,煤炭生產會瘋狂加快,價格很快下來,企業再次轉入大的虧損。”他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全國煤炭產量為21.79億噸,同比下降10.2%。1-7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為3.52萬億,同比增長6.9%。

平抑煤價高漲

國家發改委今年已經召開了多次會議,研究煤炭的生產、運輸,以及價格等系列問題,相應啟動了煤炭三級、二級、一級響應。

國家發改委發文指出,針對近期市場煤價出現了過快上漲勢頭,個別地區和一些電力、鋼鐵企業供應出現偏緊的情況,部際聯席會議與有關地區、有關行業和企業召開有關煤炭生產運輸等專題會議,加緊對煤炭供需形勢和價格走勢進行會商和研判,研究提出針對性措施。

此前,網上傳閱數份待證實的文件顯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給國家發改委打報告,指出今年6月以來,鋼鐵行業的每天供應形勢出現了異常波動,影響了鋼鐵企業正常生產,請求研究解決。

這表現在:近2個月煤炭供需形勢原來供應充足變為目前的供應緊張,有的鋼鐵企業個別煉焦煤種幾乎斷供。

同時,近2個月煉焦煤炭價格出現暴漲,國內煉焦主要煤種上漲100-150元/噸,漲幅超過20%,進口澳大利亞煉焦煤從6月初的每噸100美元,漲到目前每噸170美元以上,漲幅超過60%。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煤炭戰略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吳立新告訴記者,核心的問題是煤炭價格最近上升後,過去煤炭企業與鋼鐵公司簽訂的低價協議難以執行。

中國煤炭有國內和國際市場,“國家能調控一部分,但是還有一些走市場的。”

海關數據顯示,1-8月中國進口煤1.56億噸,增加12.4%;但是中國進口煤均價為每噸320.2元,下跌16.4%。這與鐵礦石、原油等進口量大增,價格同比大幅下降的情況一致。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上述價格相比國內每噸要便宜100多元,甚至達到200元左右。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一份文件指出,據企業反映,美國等國家的煤炭企業已經註意到中國煤炭供需形勢的變化,正準備重新啟動已經關閉的礦井,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靈活調控價格

不過,盡管國家發改委決定日增加煤炭產能規模50萬噸,這並不是說國家降低了去產能的要求。

林伯強指出,全國全年276個工作日生產煤礦的口子並沒有開。這表明目前增加產能只是較為靈活的措施,並未降低去產能的要求。而且這次只是讓大的礦井增加產能,所以國家去產能的決定未變。

國家發改委也指出,針對現在出現的煤價上漲、局部供應偏緊的情況,通過適度微調政策,盡量使煤炭生產運輸流通和用戶各方利益兼顧,實現良性發展。主要通過兩個方面進行釋放:

一是通過靈活實施先進產能煤礦減量化生產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先進產能,可以在276至330個工作日之間釋放。屬於季節性供給變化還可以階段性地彈性生產,年終回到276個工作日,如果全年生產超過276個工作日的部分,可以通過資源產能指標出讓解決。

二是在建煤礦通過增減掛鉤,還可以釋放一部分產能、產量。

下一步,視煤炭市場變化情況,如果情況仍在延續,將科學加大先進產能投放量,確保煤炭穩定供應。

“不能因為價格波動,就動搖去產能的決心,否則,煤炭行業仍有可能再度陷入經營困難的局面。”國家發改委給出結論。

原因是,2020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預期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煤炭消費量至多41億噸。目前,全國各類煤礦產能總規模全部形成有可能超出60億噸,扣除凈進口2億噸,國內煤炭的市場空間僅在34-36億噸。

吳立新指出,從長期看,還是主要靠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去產能問題。“否則減產導致價格上升,加快生產又導致價格下降,不能老是哪個起來按哪個下去,還是要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市場調節機制。”

  • 21世紀經濟報道
  • 李語涵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網友評論 0
Default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每經網立場

Sumbit

最新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25

發改委擬放寬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定價 不再另收掛號費

11月16日消息,國家發改委今日公布《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構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根據意見稿,此次改革範圍包括單件重量不超過10 公斤、實行政府定價的包裹(即普通包裹)的寄遞資費。改革內容包括簡化資費體系結構、增強資費彈性、推行寄遞到戶等三大方面。

意見稿表示,將現行資費由實行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允許郵政企業在不超過國家規定資費標準範圍內自主確定具體資費水平,並將普通包裹由“投遞包裹單”改為“投遞包裹實物”。

附意見稿:

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構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

根據《價格法》、《郵政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幹意見》(中發[2015]28 號)要求,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促進郵政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向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郵政普遍服務,決定改革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具體方案如下:

一、改革範圍

單件重量不超過 10 公斤、實行政府定價的包裹(以下簡稱普通包裹)寄遞資費。

二、改革總體思路

在落實郵政普遍服務義務,保持資費總水平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堅持市場導向,順應形勢變化,簡化、優化資費體系結構,增強資費彈性;同步提升寄遞服務水平,推進郵政包裹寄遞到戶,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用郵需求。

三、改革內容

(一)簡化資費體系結構。將現有 216 個計費區、86 檔資費,簡化調整為根據省級行政區劃設置 31 個計費區,按照省內面積、省會城市間的距離設定 6 檔資費;參照社會寄遞企業通行做法,將現行遞重等額累進、另加掛號費的計費方式,改為區分首重、續重計費,首重、續重計費單位重量均為 1000 克,不再另收掛號費。

改革後的具體資費詳見附表。

(二)增強資費彈性。將現行資費由實行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允許郵政企業在不超過國家規定資費標準範圍內自主確定具體資費水平。

(三)推行寄遞到戶。將普通包裹由“投遞包裹單”改為“投遞包裹實物”。縣級以上城區所有普通包裹實行按址實物投遞;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單件重量 5 公斤以內普通包裹原則上實行按址實物投遞,行政村單件重量 5 公斤以內普通包裹原則上實行投遞到村郵站、村委會等郵件接收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29

發改委擬加快去槓桿

1 : GS(14)@2016-10-28 06:08:32

【本報訊】中國近年極力推行供給側改革(supply side reform),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屬去槓桿,發改委日前特意成立特快處理降低企業槓桿率會議機制,分析認為是要壓抑過快膨脹信貸。


成立會議機制

所謂去槓桿,簡言而之是減少負債,以免企業出現資不抵債情況。國務院日前擬定《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意見》,提到成立聯席會議制度,以「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確定政策後,相關部委互相協調進行,並與地方政府聯絡。事實上,內地資金供應膨脹,屬信貸擴張原因之一,有專家認為,明年貨幣政策應該適度收緊,廣義貨幣(M2)增速應該低於今年13%的目標,比如保持在11%至1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稱,建議是基於目前整個中國經濟仍存在「脫實向虛」問題,在貨幣政策放鬆時,實體企業未獲得好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在部份投機性偏好帶動下,貨幣會傾向非實體經濟領域,貨幣政策如太寬鬆,或令風險加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8/198147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768

反中聯辦操控 締造有競爭選舉泛民選委擬提名曾俊華胡國興

1 : GS(14)@2017-01-23 07:41:37

■民主300+選委昨開會討論提名策略,不排除提名任何參選人。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民主300+」選委昨早開會討論特首選舉提名策略,專業議政召集人郭榮鏗會後稱,不排除提名任何參選人,目的是反中聯辦操控、締造有競爭特首選舉,強調重視參選人對人大8.31決議態度,料2月底提名階段尾聲才下決定。據了解,沒有與會者支持提名林鄭月娥,大多數傾向提名曾俊華及胡國興,極少數人稱考慮?票效果,或提名葉劉淑儀,而曾俊華和林鄭競選辦均表明會爭取民主派選委支持,稍後將約見不同界別的泛民選委。記者:林俊謙約40名來自不同界別的民主派選委,昨閉門討論約兩小時後達成共識,決定阻止中聯辦操控特首選舉,不排除提名包括建制派在內不同參選人,令特首選舉有競爭,但強調非沒有底線。郭榮鏗會後指,現階段不會透露提名策略,會到提名期後段,看清楚形勢才公佈提名人選,同時亦會考慮各參選人政綱。


沒劃一投票取態

據知民主派選委代表同意團結一致行動,各成員或團隊可各自進行公民參與、民調等活動,提名和投票則分開處理,沒劃一投票取態。受現時民情影響,會上最多人傾向提名曾俊華、其次為胡國興,有極少數人稱考慮提名葉劉淑儀,盼葉劉對林鄭產生?票效果。雖然不少民主派對曾俊華有好感,但認為曾須全力拉票顯示誠意,亦希望曾俊華顯示實力,先獲得一定數量選委支持,不能單靠泛民選委提名入閘。他們又決定繼續強調「民主300+」三大原則,包括不要一個撕裂香港的特首、未來特首須推動在8.31框架外的真普選,及須維護香港核心價值。郭榮鏗被問到是否會提名支持8.31框架的人入閘,直言持開放態度,但強調不是放棄原則,「唔好諗住你唔夠票就嚟借,我哋就一定會畀你」,強調重視參選人對人大8.31決議態度。郭又點名批評特首參選人曾俊華對8.31框架表述不足,參選人在政改問題上含糊其詞,沒勇氣衝破8.31框架,對此感失望。對於選委之一的戴耀廷提出民間全民投票和全民提名,民主300+表示與他們無關,只會作參考。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出席公開活動後指,現時表態支持任何候選人是言之尚早,最希望見到一個真正有競爭的特首選舉,「我希望有孚眾望嘅候選人都能夠攞到足夠嘅提名」。對於有傳曾俊華遭中聯辦勸退,曾指幾位人士都已宣佈參選,「不同人對於不同人出來參選,可能當然會有不同態度」,認為勸退傳聞是「冇乜意義」。除了早已頻頻約見民主派選委的胡國興和葉劉淑儀,曾俊華競選辦昨接受本報查詢時表明,稍後將約見泛民選委,「希望得到不同個政治光譜的選委支持」。林鄭月娥昨出席社聯前總幹事、立法局議員許賢發追思會,未有談及選舉問題,林鄭競選辦稱,他們已與泛民教育界和其他界別選委聯絡,將於農曆年後會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2/199049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6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