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煤價“熔斷”啟動一級響應: 發改委擬日增產能50萬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24/1040901.html

9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指出,繼9月初啟動二級響應,日增加煤炭產量30萬噸左右後,近日又啟動了一級響應,擬日增加產能規模50萬噸。

瘋狂的煤價要穩一些了。

9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指出,繼9月初啟動二級響應,日增加煤炭產量30萬噸左右後,近日又啟動了一級響應,擬日增加產能規模50萬噸。

有關部門已經研究了後續政策措施,下一步,視煤炭市場變化情況,如果情況仍在延續,將科學加大先進產能投放量,確保煤炭穩定供應。

所謂的一級、二級響應,是指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抑制煤價過快上漲預案,在環渤海動力煤炭價格每噸分別上漲到460元、480元、500元後,分別啟動三、二、一級響應,分別日增加煤炭產能20萬噸、30萬噸、50萬噸。

煤炭價格近期上升較快,主要是因為煤炭行業去產能導致。根據安排,今年要去除2.5億噸的煤炭產能。截止到8月底,已經完成60%的進度。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增加煤炭產量是國家近期對煤炭產能靈活調節的結果。總體而言,去煤炭產能步伐仍需要加快。因為現在全國有50多億噸產能,實際今年需求只有30多億噸,過剩仍嚴重。

“稍微一放松,煤炭生產會瘋狂加快,價格很快下來,企業再次轉入大的虧損。”他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全國煤炭產量為21.79億噸,同比下降10.2%。1-7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為3.52萬億,同比增長6.9%。

平抑煤價高漲

國家發改委今年已經召開了多次會議,研究煤炭的生產、運輸,以及價格等系列問題,相應啟動了煤炭三級、二級、一級響應。

國家發改委發文指出,針對近期市場煤價出現了過快上漲勢頭,個別地區和一些電力、鋼鐵企業供應出現偏緊的情況,部際聯席會議與有關地區、有關行業和企業召開有關煤炭生產運輸等專題會議,加緊對煤炭供需形勢和價格走勢進行會商和研判,研究提出針對性措施。

此前,網上傳閱數份待證實的文件顯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給國家發改委打報告,指出今年6月以來,鋼鐵行業的每天供應形勢出現了異常波動,影響了鋼鐵企業正常生產,請求研究解決。

這表現在:近2個月煤炭供需形勢原來供應充足變為目前的供應緊張,有的鋼鐵企業個別煉焦煤種幾乎斷供。

同時,近2個月煉焦煤炭價格出現暴漲,國內煉焦主要煤種上漲100-150元/噸,漲幅超過20%,進口澳大利亞煉焦煤從6月初的每噸100美元,漲到目前每噸170美元以上,漲幅超過60%。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煤炭戰略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吳立新告訴記者,核心的問題是煤炭價格最近上升後,過去煤炭企業與鋼鐵公司簽訂的低價協議難以執行。

中國煤炭有國內和國際市場,“國家能調控一部分,但是還有一些走市場的。”

海關數據顯示,1-8月中國進口煤1.56億噸,增加12.4%;但是中國進口煤均價為每噸320.2元,下跌16.4%。這與鐵礦石、原油等進口量大增,價格同比大幅下降的情況一致。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上述價格相比國內每噸要便宜100多元,甚至達到200元左右。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一份文件指出,據企業反映,美國等國家的煤炭企業已經註意到中國煤炭供需形勢的變化,正準備重新啟動已經關閉的礦井,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靈活調控價格

不過,盡管國家發改委決定日增加煤炭產能規模50萬噸,這並不是說國家降低了去產能的要求。

林伯強指出,全國全年276個工作日生產煤礦的口子並沒有開。這表明目前增加產能只是較為靈活的措施,並未降低去產能的要求。而且這次只是讓大的礦井增加產能,所以國家去產能的決定未變。

國家發改委也指出,針對現在出現的煤價上漲、局部供應偏緊的情況,通過適度微調政策,盡量使煤炭生產運輸流通和用戶各方利益兼顧,實現良性發展。主要通過兩個方面進行釋放:

一是通過靈活實施先進產能煤礦減量化生產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先進產能,可以在276至330個工作日之間釋放。屬於季節性供給變化還可以階段性地彈性生產,年終回到276個工作日,如果全年生產超過276個工作日的部分,可以通過資源產能指標出讓解決。

二是在建煤礦通過增減掛鉤,還可以釋放一部分產能、產量。

下一步,視煤炭市場變化情況,如果情況仍在延續,將科學加大先進產能投放量,確保煤炭穩定供應。

“不能因為價格波動,就動搖去產能的決心,否則,煤炭行業仍有可能再度陷入經營困難的局面。”國家發改委給出結論。

原因是,2020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預期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煤炭消費量至多41億噸。目前,全國各類煤礦產能總規模全部形成有可能超出60億噸,扣除凈進口2億噸,國內煤炭的市場空間僅在34-36億噸。

吳立新指出,從長期看,還是主要靠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去產能問題。“否則減產導致價格上升,加快生產又導致價格下降,不能老是哪個起來按哪個下去,還是要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市場調節機制。”

  • 21世紀經濟報道
  • 李語涵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網友評論 0
Default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每經網立場

Sumbit

最新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