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香港中国城开山祖细说名人荒唐秘闻
陈子水、方东青/ 曾经是香港舞国一哥的邓崇骥,中国城夜总会的开山祖,坐拥七间顶级夜总会,身为两家上市公司行政总裁,风头一时无两。九八年金融风暴后,繁华梦一朝碎,亿万家财尽散,七年来漂泊天涯,四处寄居无人过问。 过去十五年风光岁月中,在夜总会这英雄地,他看尽了名人、江湖猛人、明星的七情六欲、荒唐古怪行径。而在他统领下,十四间夜总会曾组成大联盟,打败来势汹汹的大富豪,邓崇骥的风头,一时成为舞国中无人不晓的名字。 七年漂泊,他辗转到了深圳一家小餐厅当顾问,前尘往事如梦,夹一声声叹息, 无论远观近看,什么中国城开山祖,夜总会大联盟盟主的霸气早已烟消云散,贫病交迫反而煎熬缠绕他。今年五十九岁的邓崇骥,身高五尺八寸,一百一十磅的他,走在深圳的街头,步履蹒跚,一脸落泊。 但曾几何时,这位前中国城夜总会及宁顿集团行政总裁,由于心广体胖,体重达一百八十多磅,江湖上被冠以花名「肥佬骥」。 港一九六二年,十七岁的邓崇骥和几兄弟偷渡到港,时值大跃进,全国大饥荒,加上邓父为国民党军医,饱受迫害。因此经过四次的偷渡,最终在六二年成功到港, 享受自由,和温饱的两餐。 在台湾读过两年大学的邓崇骥,七○年先在针织厂做工,后来看见细佬邓崇光在夜总会打工发展不错,便选择同向那条路发展。 到一九八○年,他转职去「第一夜总会」做副总,因为他经营手法灵活,在行内打出名堂。其间邓崇骥和兄弟邓崇泰更合组一间伦敦金公司,公司炒卖不但获利,一 年后更把公司转手,赚了第一桶金;加上邓家五兄弟经营日本时装生意认识一班日本朋友,「大家眼看日式夜总会有得做,我同阿棠(邓崇光)又熟行,咪夹资搞日 式夜总会,第一间系中国皇宫,后来就开埋中国城、吉百利。」 八十年代开始,邓崇骥与其他四兄弟邓崇正、邓崇泰、邓崇光、邓崇天可谓一帆风顺,度过十多年的繁华梦。「我利用夜总会带动其他生意,小姐同客出街要食,所以搞饮食;□ 去开房就开酒店,又有会所俾班客同小姐去桑拿、唱歌、打麻雀;小姐要买衫装身可以去我开 时装店。」 邓崇骥自称这个一条龙经营概念,令 宁顿与环球饮食先后在九二年及九三年,得以成功上市,其中宁顿市值共八亿。全盛时期,他身为集团行政总裁,掌管七间夜总会、四间酒店、六间时装店、一个会 所、数十间食肆。地产投资亦远及中国、美加,居住于加多利山的豪宅,「刘德华就住我楼上,我就要埋个花园。」他并坐拥阳明山庄、南湾多个私人物业,身家超 过数亿。回想这段黄金岁月,边吐烟圈的邓崇骥仍然神往和牙擦。 宁顿的邓氏兄弟王朝告终,原因竟与上市有关,「唔上市,就唔会搞到依家□。上市之前,公司个个月分红利,上市之后,一年先可以分一次。阿棠(其弟邓崇光) 咪开始炒股□快钱,后来仲将炒股当成公司主要业务。」邓崇骥劳气地说:「阿棠炒股票,可以自己玩,但不可以将几千人 饭碗 去玩,□根本就不以为然。不单止行错,系非常非常错,太过不务正业。」当时邓崇光动用公司资金炒股,结果一铺连公司也押了进去。 金融风暴令邓家兄弟在股场损失惨重,债务缠身。九八年被美国运通银行申请破产,几兄弟变卖两间上市公司及住宅,但仍然负债三百万,当年炒股欠债超过几亿,至于具体数目,他则不愿透露。其后邓崇光亦相继被债权人申请破产。 自此,邓崇骥开始他的飘泊日子。他先后到过上海、北京、台北、深圳,替朋友所开的避风塘酒楼做顾问,换取三餐一宿。「呢七年真系好 down, 台北段时间,真系谂过自杀,因为又穷又病。」他先后又在大陆住过民工宿舍,其他兄弟也四散飘泊,邓崇光也曾沦落至住入板间房。邓崇正、邓崇泰和邓崇天则到 上海帮助朋友打理生意。 他徐徐吐出烟圈,十五年繁华梦的浮光掠影,又再次在眼前出现。邓崇骥的黄金岁月,也正是香港八十年代至九七前的黄金岁月,他在夜总会看尽各色明星、名人百 态,亦周旋于黑白两道间,见证江湖风云。「当时湾仔之虎陈耀兴只系跟住白头康 湾仔做泊车仔,我见□有中六程度,有文化,外形又靓仔,□咪有心扶□一把。□系叻仔,扶一扶□就即刻上位。」 邓崇骥于是把湾仔区两间夜总会、一间酒店、几间食肆的代客泊车及睇场交给陈耀兴,令他有地盘□钱又可以聚过百手下,于是在九○年一年间迅速上位,被人称为湾仔之虎。 其后陈耀兴结识了来夜总会献唱的梅艳芳,结果因而惹下杀身之祸。「九二年, 次黄朗维掌掴阿梅,阿梅即 call耀兴去帮手,耀兴一时火起打伤黄朗维。后来,黄朗维又俾人 医院杀埋,传闻阿梅后来亦赔成千万至收科。」邓崇骥知道弄出人命,对方不会就此罢休,多次规劝耀兴收敛锋芒避风头。 「不过□就唔识见好就收,响 朵,仲成日出去左劈右劈。我叫□上 位就要用脑啦,将军难免阵中亡,叫 □唔好去澳门赛车,点知□话玩埋九三年 次就唔玩,怎知一语成谶, 澳门被人开枪打死。」回忆爱将横死,邓崇骥无限惋惜。 在他眼中尖沙咀之虎黄俊,是新义安雄霸尖沙咀的智将,「尖沙咀最早期都系十四 K同新义安,十四 K挂住争睇场,反而黄俊就睇中唔起眼泊车仔。你要知道 晒所有泊车部做,一 系□到钱,二 就系可以将的靓仔安排有做。 阵时新义安最具风头,唔似而家暗晒。」邓崇骥眼中的黄俊是有脑又有手腕,怎料最后一念之差,落得客死异乡。「黄俊如果唔系行差踏错卖粉,就唔会搞到□惨。 □俾人笃 出 ,只有走去东南亚,最后撞车死埋,唉!」 江湖血腥,一些城中富豪名人,同样是极尽荒唐。当年一名传媒老板常到中国城玩乐,一日遇上某江湖大佬,双方素有夙怨,碰面后互不相让,老板恃酒醉更辱骂对 方。江湖大佬即时召大批手下欲围殴老板,幸得邓崇骥出面摆平。这名老板自此数年不到尖东玩乐,却在中国城包了一间长房供职工耍乐,以示答谢中国城。不过自 从邓家兄弟身家散尽,这个老板便不再跟他们联络。 至于娱乐大亨的背景更是得罪不得,邓崇骥就透露,娱乐大亨的幕后大老板是东南亚某政府,因此很多人都很怕他,即使他的死对头兄弟富豪,亦只会公开向他骂个痛快。同时娱乐大亨虽然喜欢锄大 D,常相约其他富豪开局,查实他的赌技一般,常常要找一高手在旁做军师。 当年中国城夜总会绰头可说一时无两,还不时邀请国际巨星如 Air Supply、和 Tom Jones,就连张国荣、梅艳芳、罗文等也前来表演。但邓崇骥最照顾的艺人却并非什么天王巨星,而是金牌司仪锺保罗。 八九年,当时他知道锺保罗因在澳门烂赌欠下巨债,便安排他逢周一、周三晚到中国城打碟十五分钟,给其月薪数万。另外旗下七间夜总会的推广节目,也起用他做司仪,每次酬金也过万,由于七家夜总会一年有廿多个推广节目,共为锺保罗每年带来过百万收入,以助他还债。 当年吸收小姐新血,他还有独特招数;夜总会先招请女侍应,由于中国城女侍应须跪在地上递毛巾、水果盘等,她们眼见其他小姐可与客人嘻哈,赚钱又比自己多, 心理必不好受。「渐渐就想去做茶舞,因为茶舞唔一定同客出街。做茶舞之后,见肯出街赚多好多钱,着系名牌,终于把心一横同客出街。既然抛身出 做,不如转做晚舞仲好□。」故此,小姐货源可以不断供应。
名人篇》舒淇 紅不紅不是問題 重點是快不快樂 心態對就能走上對的路
不只旁觀者,就連舒淇自己也很好奇,這一路走來怎會如此順利?
回頭想想,她才終於發現,決定命運的關鍵似乎就是心態問題。
心態對了,不管起點是好是壞是荒唐,都能走回正確的路。
撰文.楊紹華
總是會想,我這一路怎麼那麼順利啊?
到香港發展沒多久,就和大明星張國榮拍了「色情男女」。再走一走,咦……你有想到嗎?一個拍寫真集、拍三級片出身的女星,竟然能演香港大學的清純女學生,我和黎明拍了「玻璃之城」。
接著,成龍大哥第一次要拍愛情動作片「玻璃樽」也找上我;然後莫名其妙接了好萊塢(Hollywood)的電影「玩命快遞」。啊!忽然連侯孝賢也來找我了。何德何能,柏林、坎城影展居然陸續找我當評審。
上天給了我太多禮物,我當然是幸福的,而且我很珍惜這份福氣。
我不敢說自己非常努力,但回頭看看,我發現心態很重要,人的心態會改變自己的路。心態對了,好像自然而然就會走上對的方向、正確的路。
記得那是在香港的第二年,剛剛拍完「玉蒲團二」,一夥人在導演王晶的家裡吃年夜飯,飯後打起牌來,我意外胡了一把大牌,十三么吧!高興得不得了,嘻嘻哈哈地鬧到二樓,忽然,我聽到了女孩子的哭聲。
談心態 我從不問「為什麼」走近一看,那是和我一樣來自台灣的女生,同樣是演員,同樣是新人,她正躲在暗處偷哭。她怎麼了?她說不知道為什麼要來香港?為什麼要那麼辛苦那麼累?為什麼要受盡屈辱?她說她好想回家。
我和她,地位與處境是一樣的,但在當下,我們卻有著完全相反的情緒。這個剎那,我思考著:為何我會這麼開心?只是因為剛剛胡了一把大牌嗎?好像不只是這樣。
我想,或許是我從來不問「為什麼」,從來不想自己多可憐、多無助、多悽慘,我是很單純地喜歡電影,於是,有機會,我就很簡單地只是想把角色努力演好。演好,我就開心。
這當中,兩個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她一直懷疑自己的決定,而我,則是不去多想,多想有什麼用呢?來了,我就給自己五年時間,不成功就回台灣,找個人嫁了,幹啥都好。
一路走來一定有壓力、有挫折,我的想法是,你可以傷心難過,可以表現軟弱的一面,但請給自己一段時限,十分鐘、一小時,最多只能難過一天,時間到了,就要理好心情,重新出發。再怎麼說,傷心難過和軟弱是沒有太大用處的。
我有個好處,傷心難過絕不超過十分鐘,這是正面思考或是神經大條呢?我想兩者都有,從小就是這樣,遇到問題與其擔心煩惱,不如想盡辦法解決。那本很紅的、要人正面思考的書《祕密》,我讀了兩頁就不必再看了,因為我完全就是拒絕負面能量的人。
心態對,就會走上對的路。那個在二樓偷哭的女孩子,後來在香港撐了兩年,還是三年?也就回台灣了。
說 諒解 我和媽媽成了好朋友來到香港第二年,我就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拿到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當時我的感覺是:「吼!(舒淇真是『吼』得非常大聲)我終 於做到了!」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媽媽,「媽,我得獎了,一次拿了兩個獎。」電話那頭的回應很冷淡,「喔。」隔了好一會兒,兩邊好像沒講半句話,我只好說: 「那……就沒事了。」掛上電話。又過了幾分鐘之後,在家裡的弟弟打電話來,說媽媽哭得稀哩嘩啦的。
媽媽十八歲生下我,算是一個小孩帶著一個小小孩,大概什麼都不懂吧!所以只好「打是情、罵是愛」,打罵教育在我的身上完全體現。
從小,母女關係就不好,你能想到的各種打人手段我都遭受過。甚至,是飛刀!媽媽真的曾經把菜刀向我丟來,還好閃得夠快。
十 六歲蹺家,到處飆車,有一次回家,看見媽媽頭髮白了好多,我其實沒有太多心疼,但心裡隱隱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直到踏入社會之後,才知道所謂的「生 活壓力」原來是這麼巨大,才能真正體會媽媽當時多辛苦。她要應付生活,還要照顧兩個孩子,她愛我,我知道她真的愛我,只是她太年輕,還不懂得怎麼去愛。
現在,媽媽諒解我當年的叛逆,我也諒解媽媽當年的飛刀,我和媽媽,成了好朋友。
能知足 哈!我可是有錢人了一九九九年吧!我幫家人買了房子,在新店碧潭附近,沒有貸款,爸爸媽媽終於可以不必再租房子了。這個瞬間,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哈!現在我可是個有錢人了。
我是有錢人,到現在我還是這麼認為。我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裡,想吃東西就能吃得到,穿衣服也穿得夠暖,不怕冷著、凍著,搭飛機時,偶爾還能考慮坐坐商務艙……每件事情都有一些選擇的空間,這樣還不算有錢嗎?
我 揮霍,但不是那種愛買鑽戒、買LV、一定要買到柏金包的那種揮霍,我是愛吃愛喝。別以為吃吃喝喝花不了多少錢,有一次,朋友拉我到一家有名的日本餐廳,說 能打八折,那兒的料理的確美味到不行,買單時,哇!真的好便宜,六個人只吃了人民幣三千五百元,但再定神一看,少看個零,我們吃了人民幣三萬五千元啊!
此後,亂吃亂喝之前總是得先看清價錢。我對數字總是沒什麼感覺,三十歲之後,才開始想要理財,Roger(國內知名造形師)勸我買房,我看他靠房子賺了不少錢,也就跟著做了。現在,在兩岸三地都有一些房地產,但還沒試著賣過。
有了房子,心裡更踏實一些,我本來就不會擔心自己能紅多久,會不會忽然不紅了,現在更不去想,努力去做就是了,要是真的不紅,把房子賣一賣吧!生活費總是有的。
人民幣三萬五千元是一餐,新台幣一百元也是一餐,有得住、有得吃、有得穿,難道還不夠嗎?
論幸福 做想做的事就是幸福說實在,紅或不紅真的不是大問題,重點還是快不快樂。你很紅、賺很多錢,但不快樂,那又怎麼樣呢?
我有個朋友極愛賺錢,但一身是病,又不看醫生,可能是基於一種逃避心態吧!我就罵他:「身體不好你會快樂嗎?你就抱著你的錢進棺材吧!一毛你都花不到。」紅很好、拿獎也很好,但是如果半紅不紅、拿不到獎怎麼辦呢?難道就不能快樂嗎?我的快樂,常常只是來自於觀眾的反應。
一個朋友跟我說:「那場戲你笑得好好看,讓我想到十八歲的初戀女友。」這就夠我開心半天,證明我演活了那個角色。朋友看完「非誠勿擾」,這明明是輕鬆的電影,她卻邊看邊哭;原來,我把第三者的角色演好了,而她正好也有這樣的身分,我演到她的心坎裡啦!
只是,無論是要紅、要得獎,或者只為贏得一句肯定,總是都得準備好的。我不算努力,但我也沒辦法閒下來,得空時,總會想想工作的事。
拍完「非誠勿擾二」,就想下一集能演什麼,是不是該開始做點什麼準備;看別人的電影,腦子裡想的是,我該如何演活這個角色?表情怎麼做?姿態怎麼擺?話怎麼說?
老是想著這些事,會很辛苦嗎?我只能說,我很喜歡電影,所以願意為它工作,願意為它多花心思。那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人一天扣掉吃飯四小時、睡覺八小時,剩下的十二個小時,如果都是在做你想做的事,就是幸福。」看了這句,忍不住想想自己。
啊!我就是這樣啊!我愛電影,電影是我的工作,就算一整天想它、念它,也是在做我想做的事,這,就是幸福。
舒淇(本名林立慧)
出生:1976年
學歷:高中
獲獎紀錄:2005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8年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最佳女配角
名人篇》群聯電子潘建成買地揪團種菜 熱情原動力來自耕耘後的豐收
在群聯總部旁,有一方「私密的菜園」,在這裡,員工忘懷地聊天拔菜,享受農家豐收的幸福感,每天都要巡一次菜園的潘健成,在這裡思索群聯的未來,建構成功的幸福方程式。
撰文.林宏文
我從小在馬來西亞長大,爸爸是農夫,種秋葵、玉米。農家生活總是看天吃飯,收成不好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小時候讀書也常常擔心繳不出學費;相對的,如果遇上豐收,幸福感自然就會特別濃厚。
這種來自田園農地、辛苦耕耘而後豐收的幸福滋味,現在都市人恐怕很難感受到了,但我始終覺得,這種最單純的幸福感,反而是推動我一路往前的原始動力;我希望能與員工一起體會。
幾年前注意到這塊地(群聯總部旁占地二三○○坪的土地),和幾位創辦人討論後,決定自掏腰包買下來,一度想用來當停車場,後來還是決定拿來種樹、種菜。當時地主曾經懷疑,我們這些旁人眼中的科技新貴是不是錢太多,想要炒地皮,沒想到,最後竟然拿來種菜,而且還是玩真的。
現在,我每天都會來園子裡巡一下,看看青菜長得如何,同事們每周二的中午,也常會利用午餐時間到這裡摘菜,大家輕鬆地聊天,偶爾討論一下晚餐要如何烹煮這些菜。或許真的是這種幸福感的化學作用發酵,群聯電子發展到現在,這個團隊的氛圍,還是保留著最初的創業精神。
回 想起來,我最懷念的就是當年幾位創辦人在學校一起讀書、做研究的日子,可以無限的想像未來,但又腳踏實地的做好眼前每一件小事情。我想,群聯這個團隊像是 風車一樣,客戶需求一來,就像風吹,不需要我去盯、去講,大夥兒就自動自發地轉動起來了。這是業績數字之外的一項成績。
我算是出身貧寒,而現在有點能力了,所以會捐些錢給台灣和馬來西亞家境清寒的學生,最近承諾要捐三百萬元,說了,才發現身上現金不夠,恐怕要等年終獎金發下來,要不,就要先向老婆借一下。
但話說回來,有錢真的會比較幸福嗎?
我知道的是,很多同業,當他們的規模越來越大,錢賺得越來越多,反而,煩惱也越來越多。我不是要否定成長的必要,但,成長應該伴隨著幸福。要成長也要幸福,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吧!
潘健成
出生:1961年
現職:群聯電子董事長
經歷:慧亞科技公司研發部副理學歷: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所碩士
名人品味》收藏田黃三十年 市值高達十億元 世界第一!陳國和見證歷史的玩石人生
珍貴而稀少的田黃,是古代帝王送給臣子作為嘉獎的禮物,但隨著歷史演進,田黃散落在世界各處,陳國和收藏了百餘件田黃,不僅見證了明清時代的歷史,更豐富了他的人生。
撰文.許瀞文 攝影.吳東岳淡出經營權、退居日盛企業集團總裁的陳國和,今年初春之際,在收藏界引發一陣騷動,他秀出收藏三十年、共一百三十六件的田黃,市值高達十億元,堪稱世界第一。
收藏品價格漲超過百倍
近 年屢創中國文房拍賣天價的田黃,比鑽石、翡翠還稀有,陳國和情有獨鍾,收藏田黃多年至今,數量、質等堪稱世界第一。開幕當天「寒舍主人」蔡辰洋、立法院長 王金平、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等人都前來朝聖。承展的國立歷史博物館表示,「不敢說是絕後,但一定是空前。」不同於翡翠、鑽石的高知名度,田黃對許多人來說 相當陌生。田黃是一種壽山石,從山上滾落到田中,經過數千萬年的演化,吸收土壤中的礦物質,成為各種不同的顏色,當中又以黃色最尊貴,獨產於中國福州。因 為硬度只有二至三度,還有中國「軟寶石」之稱,因為田黃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所以特別珍貴,因此有「黃金易得、田黃難求」的說法。
年 輕時就喜歡蒐集玉石的陳國和說,「玉石種類太多,有時難分真假,因緣巧合下,經友人介紹田黃,一看就覺得特別投緣,且只產於明清兩個朝代,考究容易,數量 又稀少,轉而開始蒐集田黃。」國立藝術大學兼任講師吳金洋強調,壽山石是一種資源稀少產品,已經越來越少,尤其是田黃,幾近絕產,當初大家不斷挖掘田黃的 那片地,現在中國政府已經把它蓋成公園,福州這個地方,要挖到田黃機率幾乎等於零,而陳國和的手中居然有百餘件田黃,市值超過十億元。
吳金 洋指出,田黃是中國人獨愛的印石,大多都是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等有收藏,但數量不多,在中國經濟尚未崛起前,田黃價格不算貴,大概百來萬就買得到。自 從二○○三年中國經濟迅速起飛後,收藏家變多了,田黃變得又貴又難買,陳國和驕傲地說:「從當初開始收藏到現在,粗估價格增加兩個零。」藝術無價,再貴也 不賣怕不怕買到假貨?陳國和說,他背後有個顧問團,包含已故的名篆刻家王北岳、寒舍主人蔡辰洋,都是他智囊團兼好友,買東西前大家會先討論、交流,不怕買 到假貨。
花了三十多年時間,收藏百餘件田黃,大多是陳國和從拍賣場買回來的,也有些是拿自己心愛的珍寶和別人「以物易物」,像他就曾經拿齊白石的字畫、顧景舟的茶壺,去跟收有田黃的收藏家交換。
當中有個被雕刻成雙魚造型的田黃,是屬於田黃中等級最高的,稱為「田黃凍」,質地清澈可透過光,是陳國和最喜歡把玩的田黃。
陳 國和笑著說,因為自己是雙魚座,看到這個就決定要買下來,託朋友到香港拍賣場搶標,自己則與朋友現場手機連線,不管價格多少,一定要得標,到最後終於把心 愛的雙魚田黃帶回家,價格多少?陳國和笑著說:「這是藝術品,藝術無價啦,講到錢就俗氣了。」除了雙魚田黃凍,陳國和最愛還有一個平頂方章,這個方章不僅 有明末清初名家加持,質地透明,還重達二二三克,是少數方正的田黃。陳國和說:「這個方章是田黃中難得的極品,因為形狀方正、雜質少,給我五億元,我也不 會賣!」
珍品出借辦展推廣藝文
除了自己本身收藏,陳國和也樂於和其他人分享,他說:「只要有親朋好友結婚,我都會送上蒐藏的印石,印章上並刻好夫婦的名字,變成一種永恆的紀念。」曾經送過芙蓉石、白荔枝、壽山石、白芙蓉對章等,現在的價值當然也增加不少。
如 果有天寶貝女兒關穎出嫁,是否也打算送一個田黃、刻上名字給女兒,當作祝福呢?陳國和笑說:「我送給她知識,知識就是力量,她會更有智慧、勇氣去面對人 生。」這次之所以捨得將珍藏的田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陳國和說,他希望能多培養台灣年輕人的藝術氣息,他發現有很多台灣人連歷史博物館都沒踏進來過。史博 館也與不少學校合作,邀請全校同學一同來看展覽,讓更多年輕人認識歷史文物,從了解古物中得到知識。
陳國和說,雖然自己本身是企業家,父親是建築師,女兒關穎在娛樂圈發展,三代都從事不同工作,但唯一不變的是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愛。
陳國和
現職:日盛企業集團總裁、日盛金控名譽董事長經歷:日盛金控董事長、工商建研會理事長收藏成績:資歷達30年,為清翫雅集成員,以田黃、茶壺、鎏金佛和古玉收藏最具系統
父親節特別企畫》 戴勝益、徐重仁、柯文哲、薛明玲 名人老爸寫給子女的愛與智慧
父親傳統的形象,總是不苟言笑,為家人默默付出。《今周刊》邀請各界名人寫給自己兒女一封信,你會發現,父親心裡也有好多好多話要說,他們的深情,絕不亞於多愁善感的媽媽!
王品董事長戴勝益 給兒子的九點叮嚀要累積人緣,不要算計人脈戴勝益的兒子戴東杰,今年初從美國回到台灣,並在兩個月前找到第一份工作。兒子初出社會,這位曾被票選為「夢幻企業家」的老闆,有哪些叮嚀要告訴兒子呢?
口述‧戴勝益 整理‧林讓均
東杰:
先恭喜你當了爸爸,也讓我當了阿公!更恭喜的是,今年你從美國的大學畢業回國後,兩個月前找到你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你找到工作,我比你更興奮,因為「總是
有一個開始了!」其實,除了興奮,我還有一些愧疚,因為是我親自訂了王品的非親條款,才讓你和妹妹沒辦法進集團任職。但我很堅定地相信,過了這個陣痛期,
你一定會更加成長。
記得你剛上班的第一個禮拜,就發了高燒,但我也不敢過分關心,更不敢要你請假休息,因為職場上有標準、有態度,更有責任;我能做的只有叮嚀你多喝水。雖然我捨不得,但這就是工作要磨練你的地方,愈是辛苦,你愈要告訴自己:「好啊!正是我濃縮學習的時候!」
職場最高境界:三業一體
你去美國的時候,我訂了二十二條守則,包括要你花光每個月的零用錢,把錢拿去開拓視野、廣交朋友。現在你出社會了,我綜合自己的工作經驗,也有九點叮嚀。
第一,會說也要會做。我看過太多年輕人眼高手低,這是對他最大的傷害。例如,履歷上把自己的經歷說得天花亂墜,但真的問他,又舉不出一個像樣的代表作。職
場上,表達能力要強,但不能吹牛啊!我寧願你一開始「惦惦」(台語:安靜)就好。不過,過度謙虛也會顯得矯情,所以「說多少,做多少」最符合中庸之道。
第二,要累積「人緣」,但不要算計「人脈」。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人緣」,不要動不動就講「人脈」,因為人脈只是「過水式」的友誼,太現實了!為人現實,絕對是你前途的殺手。
你將畢業時,曾在紐約以有限經費舉辦了一個「滷味Party」,從中午十二點吃到晚上十二點,來了一百多人,從這點我相信你已經懂得經營友誼。
第三,做人處世要輕物質、重情義。那種還沒賺到錢,就急著買包包、車子的人,最被人討厭。切記,事業與人生最重要的基礎,就是人緣,做事技巧與專業反而是其次,而有情有義的人,才會有人緣。
我看到很多優秀人才忙到睡在公司,這樣的人我是不用的,因為他連自己的小孩都很少回家看,那我怎麼知道在緊要關頭,他會不會為了功名利祿而背叛我。
第四,找到「永遠的事業」。與其把目標放在超越老爸,我更希望你立志創業,找到一個可以永遠經營的事業。
對我來說,最高境界就是「三業一體」,職業、事業和志業全部結合起來,這樣人生才會幸福。但創業急不來,我也是三十九歲才創業的啊!記得一句話:「成功不
是第一個出發的,而是最後一個倒下的!」第五,懂得衡量「犯錯」與「代價」間的關係。你記得你在高中時,向一個印度人網購了一台筆記型電腦,花了一千美元
嗎?我明知那是假的,但還是借你新台幣五千元去買,果然你盼望了一個月都沒收到。
你後來抱怨我「幹麼不早說!」但我就是要你自己去試,讓你付出代價的錯誤,才能讓你成長。出了社會,我仍鼓勵你盡量嘗試,錯了也沒關係,只是這個代價不可以讓你「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第六,要學到成功的精髓,不要只學到成功的副作用。什麼是副作用?就是動不動就去品酒、跑趴。現在在台灣,你不需要這樣交際應酬,也能做好一個事業。看到一個人成功,你應該去挖掘他成功前的努力精神,而不要只看到人家成功後的浮華行為。
第七,學歷要永無止境。你大學畢業後,就決定回台工作,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決定,但我還是鼓勵你念到博士。因為學無止境,而且很少有喜歡念書的人,會迷失在社會的大海中,就算迷失,也有智慧可以很快游回來。
像我差點成為中常會(王品集團的決策中心)裡學歷最低的,所以趕快到台大EMBA念書。而且,我還幫王品擬定一個十年計畫,希望十年後王品員工大學畢業者可以達到九成,這樣可以鼓勵他們終身學習,大家也可以變得更有氣質。
第八,不要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絕對不要這樣做,因為一定會被人看不起,影響你一輩子的聲譽!我寧願你自己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我不在乎你打底期有多長,但一定要正當。
有多少壓力 就有多少潛力第九,永遠過庶民的生活,不過貴族的生活。關於這點,其實我不太擔心,因為前幾年,我去美國參加你的公證結婚,看到你和妻子為了省錢,熬夜親手做捧花。我只是提醒你,未來也應該有這樣樸實的精神,例如你買車,就不可以買得比老爸貴。
但你應適度投資在人緣上,有人說每天省一杯咖啡錢拿去投資,十年可賺一百萬;我告訴你,如果這樣做,會拆掉與朋友互動的橋樑;哪天有工作機會,朋友怎麼會介紹給你,說不定新工作一個月就差一萬元了耶!
以上,是老爸傳授給你的職場經驗,也是人生智慧。
常常有年輕人問我,應該如何選工作?我的答案是,選一個「正派的公司」就好,不要去管它大或小,因為大公司可以學制度,小公司可以學獨立。但任何工作,都應該從基層磨練起,我很高興你現在的工作很基層,領的薪水也很基本,這代表你可以學習得很完整。
也許你會開始感受到壓力,但有多少壓力,就有多少潛力!跟我當初創業比起來,其實你算幸運的,至少你不用每天跑三點半,還必須還出一億六千萬元。但如果沒有這種急迫的壓力,我的潛力無法被激發,可能也就沒有今天的王品集團。
兒子啊!老爸這一連串叮嚀,不是要你跟我一樣,畢竟要超越我,有可能,但是會很累!我是希望你在不違背上述原則的情況下,勇敢、自信地走出一條路,最好也有一套自己的風格。
男人就是要有自己的事業,你已經邁出第一步了,加油!
老爸 戴勝益
戴勝益
出生:1953年
現職:王品集團董事長
經歷:三勝製帽廠副總經理
學歷:台大中文系
名人仙遊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0923/18022594 牛津出版社高層,版權專家,教科書出版老行尊李慶生先生逝世,只有57歲,可惜也。李先生之喪禮在九月十九日舉行,出版界人士往致哀者甚眾。左丁山在行街
散步時遇到一位大學出版社社長,佢對李先生之版權知識,甚為佩服,指後生一輩在這方面有排學都未跟得上佢。大家傾起此點,不期然有啲荒謬感覺,昔日教育局
副局長陳維安與教科書出版商講課本分拆,教材獨立出版時,書商指出版權問題有排搞,陳副局長硬是話冇咁嚴重,唔信版權有咁複雜,真係一個標準外行人。而今
真正版權內行人仙遊,希望教育局搵人真正研究嚇教科書之版權,勿知法犯法,任由學校老師自編教材時,自行copy教科書及外國材料。
呢位大學出版
社社長又話孫局長臨走時推出電子教科書,可能成為吳局長一個新難題,慎防爛尾。電子教科書不是PDF咁簡單,製作成本好高,成書後,售價一定比印刷教科書
昂貴,到時消委會唔識嘢,又會呱呱嘈。社長話:「電子教科書要有互動,要有動畫加插,如果問National
Geographics、BBC攞一小段video加插在電子教科書內,你就知道有幾煩!」左丁山唔知冇緊要,可惜教育局在舊任領導之下,詐作唔知。
李
慶生先生設靈之夜,有人到場致祭,偶然發現七十年代權傾一時嘅簡悅強爵士遺體亦在香港殯儀館內。簡爵士享年九十九歲,一九七九年時係行政局首席華人代表,
港督麥理浩上京見鄧小平,親自得悉中國一定會在1997收回香港,此消息當時是國家機密,不能外洩,香港人當然不知。但後來見到簡爵士退休,保持極度低
調,簡家自簡悅慶、簡悅隆做完東亞銀行主席之後,再無簡氏後人在東亞,全面由李家掌權,心水清人士就諗到簡家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之內情。現在這一切都係歷
史咯,事後孔明,以錢財計,因知道香港回歸中國而淡出香港者,賺少好多好多好多,最佳例子就係怡和集團。簡爵士曾是香港極有影響力人物,為人溫文有禮,做
事不徐不疾,似足標準英式紳士,如此人物難以求諸今日矣。
名人有喜趙世曾反對婚事趙式芝做人難
趙世曾女兒趙式芝,上週四與從事
鐘錶貿易和豪華產品零售的冠亞商業(104)、波爾錶太子女楊如芯,在北京高調宣佈已在巴黎結婚,成為社交界首對公開的同性couple,但趙世曾竟在本
週一發聲明指「女兒趙式芝從未與任何人結婚」,面對父親的激動反應,趙式芝平靜地說:「喺適當時候會回應(即係幾時?)會祈禱問嚇個天。」父發聲明
雖然趙式芝(Gigi)飛巴黎結婚前已知會父母,但趙世曾顯然未能接受,當知道女兒與楊如芯(Sean)在北京公開關係,竟然話:「黐線,冇咁嘅事。」本
週一更發聲明到各傳媒澄清女兒未婚,「我問咗個女係謠傳,所以要澄清嚇。」那他有沒有見過Sean?「我唔知佢係邊個朋友。」他還說要為女兒招親,「當然
要搵個好女婿俾佢,Gigi有才華有智慧,大家幫嚇佢啦!」趙式芝得悉父親此舉體諒地說:「唔講啦,喺適當時候先回應。」至於與父親的關係會否因此決裂?
她肯定話:「我同爹哋感情好好噃。」Sean亦平和地說:「我尊重佢(趙世曾)個人意見,但唔代表我哋嘅立場,亦唔會影響我哋心情。」
其實Sean決定結婚,是想給伴侶肯定和名分,「我哋一齊七年,係要做啲嘢,我覺得係一種commitment,係一段長遠嘅關係。」於是Sean在去年
尾密謀驚喜結婚大計,「我請咗個wedding
planner喺英國、法國同美國搵church正式行禮,巴黎嗰間church喺鐵塔附近十分鐘車程,我覺得喺嗰度行婚禮好浪漫。」Sean最愛趙式芝
為人善良,「佢呢個人諗嘢其實好簡單,心地又好。」Sean邀請神父主婚,趙式芝沒有穿婚紗,簡單地著了條米色裙,現場只有十多名親友見證這重要時刻,
「我細佬妹同幾個好朋友都有飛過去,爹哋媽咪都想嚟,但媽咪身體唔係咁方便。」問Sean會否正式去拜會趙世曾?「暫時唔會,順其自然,俾啲時間大家,最
緊要阿Gi開心。」趙式芝亦無奈說:「爹哋媽咪唔鍾意我特別講出嚟,不過我真係好開心,俾啲時間其他人,香港係保守啲。」
幸而Sean的父母完全支持她的決定,「屋企人覺得多咗個女,但佢哋最開心,係有個人會終生陪伴住我。」問Sean婚後生活、感受可有不同?她好肯定地
說:「真係唔同咗,結婚之後兩個人close咗,大家都覺得個心好定,100% settle
down,願意為呢個家完全付出,阿Gi同我屋企真正變成一家人。」
已為人母
小朋友可令一個家庭更加圓滿,同性夫婦始終有所欠,會遺憾嗎?「唔會,最緊要我哋覺得充實,好多family結婚都唔要小朋友啦。」雖然二人已經舉行婚
禮,但同性通婚在法國仍未合法化,所以她們的婚禮未具法律效力,只有精神和形式上的意義,Sean說將來可能會在容許同性夫婦領養兒童的國家領養小朋友,
「但依家唔會諗住,呢啲係好長遠嘅事。」
查實Sean和趙式芝兩年前已為人母,她們共同養了兩隻約瑟犬狗仔、狗女——Bubbles和Beluga,待牠們有如子女般愛錫;但小狗女Beluga
兩個多月前意外逝世,Sean至今仍未能釋懷,「嗰陣我哋有一仔一女,一家四口覺得好圓滿,Beluga走咗我哋真係好傷心。」為了紀念細女,她們成立了
Beluga Spirit
Society(魚子開心之家)慈善基金,以愛女的名義籌款助人,「今個禮拜六我同阿Gi就會以呢個基金名義,同美國會、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喺深水埗
做義工派飯。」為免囝囝Bubbles寂寞,她們最近加入了新的家庭成員——約瑟狗女Bordeaux,再次湊成一個「好」字,「但Beluga永遠都會
留喺我哋心裡面。」
愛難認
近年愈來愈多名人藝人被發現同性戀事,但極少公開肯定對方。
何超瓊俞琤這對「難得的知己」於一○年始單獨約會吃飯過夜,今年初更首次被斷正拖手遊巴黎。
關菊英周偉利跟黎小田離婚多年的關菊英於○七年轉投已故「公仔麵大王」周文軒姪女周偉利(Willy)懷抱,今年五月傳二人在英國結婚,菊姐立即否認,但卻公開說:「視她(Willy)為終身伴侶。」
袁潔瑩阮嘉欣袁潔瑩○五年與榮文蔚姑仔阮嘉欣相識後,經常糖黐豆出席公開場合,但問到二人關係卻很避忌,表示:「唔介意,但最好唔好講。」
如何在48小時內獲得300萬PV?收集名人名言!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yunying/233311.html 數月前,Facebook前員工薩查•托尼(Sacha Tueni)和馬提亞•瓦格納(Matthias
Wagner)正在開發一款Twitter客戶端。沒錯,就是Twitter客戶端,儘管比Tweetdeck晚了幾年時間。這款客戶端名為
Zerobird,能夠過濾一些十分有趣的內容,但並未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在進行創新時,有時難免會犯錯。此時應該以最快的速度承認錯誤,然後繼續改善其他創新。」這是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名言。
托尼和瓦格納聽取了喬布斯的這條建議,創建了一個收集名人名言的網站。他們最初將喬布斯的照片作為頁面背景,然後在照片上配上他的至理名言。
沒想到該頁面迅速傳播,在48小時內就贏得了300萬的頁面訪問量(PV)。於是,他們開始收集其他名人的名言。Yoda頁面贏得了30萬訪問者,愛因斯坦頁面獲得40萬訪問者,Lady Gaga贏得70萬訪問者,其中16%點擊了她的歌曲鏈接。
這個網站就是Changemakrs,主要收集名人、知識分子,甚至是企業主的勵志語錄。網站目前處於測試階段,採取邀請制。
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創意,而且當前已經有大量收集名人名言的網站。但托尼稱,Changemakrs有些類似於Craigslist或eBay,並不注重社交性。
對於一個品牌而言,Changemakrs的創意更能吸引廣告主,因為這些名人和名言積極向上,具有勵志作用。例如,Red Bull就已經在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頁面上投放了廣告。
當然,Changemakrs也面臨著一些問題。目前,Changemakrs只是在少數案例中證明了自己,其模式是否能被廣泛接受呢?除了名人,普通人是否有機會被收錄呢?這些還有待進一步測試。
Changemakrs當前採取步步為營戰略,公司目前擁有4名員工,近期剛剛招聘一名設計師布魯斯•哈斯格(Brooks Hassig)。
本文編譯自TechCrunch
理文手袋(1488)的投資價值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4/1488.html
有次坐朋友順風車 ﹐聽電台股票節目﹐訪問某基金經理﹐朋友不無感概地說:「基金最討厭正經股票﹐有江湖味﹑老千味的﹐反而最能吸引這羣人…」 。 在這個財經版 「娛樂版化」﹐分析員爭相進修演技﹐互鬥譁眾取寵﹐以甚麼「一注賭贏」﹑「誓不低頭」﹑「炒爆地球」的 sound bites 來換取「十五分鐘的永恆」的年代﹐我這個已離開金融界的人﹐選擇以無言﹐作為對朋友感概的應對… *************************************************************************
本周簡單地分析一下理文手袋 (1488)。 「正經」到不堪的公司﹐沒有鬼哭神 嚎 ﹑淒美動人的故事 。 如果買股無高速增長 ﹑ 國策 ﹑ 新能源等性感 labels不歡 ﹐ 切勿浪費時間 。
公司業務 : 三個字 ﹐ 車手袋 。 無高科技的 OEM工廠 。
歷史 : 理文系一門三傑 : 理文手袋 ﹑ 理文造紙 (2313)﹑ 理文化工 (746)﹐ 皆有份由車手袋生意的現金流養大 。
資料來源: 介紹上市文件
金融海嘯前後的上市公司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公司絲毫無損﹐仍能錄得逾一億港元的淨利 潤。
資料來源: 介紹上市文件
2012 年財年業績分析:
林少陽曾經分析過損益表 ﹐ 照抄如下 :
理文 (1488)下半年的業績,確實是較 2011年差,但若以半年計算,則仍然較上半年高約 6%。 2011年下半年業績較佳,是因為其他收入一項共有 870萬元,而 2012年按年減少 630萬元,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淨虧損擴大了 390萬元,兩項非經營因素,已令盈利減少逾 1000萬元,按經營溢利表現看,下半年稅前溢利只是按年微跌 6%。
由於集團業務依賴個別人客,首三名客戶佔營業額達 47%,個別客戶當年訂單的多少,很影響當年業績。投資者不應因為某個半年的業績高升而太過高興,但亦不必為個別半年的業績稍為下調而擔心。以理文系管理層的管理能力,長遠表現應該是優於同業,但仍受制於行業及經濟周期,以及歐洲外判工序的過程會否受阻或逆轉。
考慮到其不是很好的增長前景,但很優秀的現金流狀況,相信估值在 6-12倍之間浮沉是合理的預期,平日可能在 8-10倍之間上落,遇重大的市況好壞,則可能高低位改為 12及 6倍。當然,在極端的情況, 2-5倍市盈率亦見過,但那始終不是常態,而且歷時甚短。
關於對沖外匯的問題,我們外人一般不會得悉。
自己看理文手袋 ﹐ 沒看得那麼複雜 ﹐ 也懶得預測盈利 ﹐ 有沒有增長空間 ﹖
公司截至 2012年底 ﹐ 總權益為 2.72億港元 ﹐ 可以創造出 1.11億的盈利 ﹐ 派 8千 3百萬息 。 可視為回報高 ﹑ 資本開支極低 ﹐ 現金流強勁 ﹐派息率高的「現金牛」 。 在利息為零 ﹑領匯(823)﹑中電(2)﹑港燈(6)﹑長江基建(1038)的息率得翻3﹑4釐時﹐很感恩﹐李氏家族會分拆一隻如此穩定的現金牛給我買來收息 。
企業管治 ﹐ 不敢說萬無一失 ﹐ 但起碼不會明天起來時 ﹐ 會給混水出份報告 「 話你是假數 」 。
銀行短期借貸 5千萬元 ﹐按年減少一半﹐沒有長債﹐手持 銀行現金 8千萬元 。 資產負債表難言高風險 。
物業、廠房及設備入帳值 為 5千 7百萬元 ﹐ 內含三間位於東莞的工廠 (地皮連設備 )﹐ 另加一幅泰國地皮 ﹐ 估計是以成本價入帳 。 所以公司實際總權益價值 ﹐ 應該比帳面值高 。
估值 :
以股價 $1.24元計 ﹐ 歷史市盈率 9.25倍 ﹐ 息率 8.06%。
放假在家休息 ﹐ 剛在看一本關於巴菲特的著作 : TapDancing to Work: Warren Buffett on Practically Everything, 1966-2012: A FortuneMagazine Book (作者 : Carol J. Loomis)﹐ 內面有講到巴菲特喜愛的公司 ﹐ 多為 : 「有強勁的品牌﹑不凡的股本回報率﹑不需強大的資本開支﹐因而能夠回饋股東現金」 。 以這個標準來衡量 ﹐ 怎樣看理文手袋也不算是壞公司吧 。
組合操作等其他內容 ﹐ 在放完假前另文補充 。
(聯絡電郵 : lifeislonggamma@gmail.com)
跟進中糧包裝(906)多年的一點心得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4/906.html 看了費高的新文 , 感到十分抱歉 , 記憶所及 , 曾向費兄推介過中糧包裝 。希望他不是因為我的分析,而跑去「一注獨贏」。
對於費兄的失落,自己 身同感受 。中糧包裝2009年上市,就一直跟進。看錯了幾次, 試過在武漢廠「兜口兜面」罵過管理層 。這當然是自己人生污點之一,事後回想,絕對是技不如人,過份樂觀,買貴了,付了溢價,輸錢自是必然。
以下是一些跟進中糧包裝的一些經驗,希望對大家日後作戰,有所幫助:
其實中糧包裝的營業額,是不太好預測。原因: 加多寶(就是被廣州制藥(874)取回「王老吉」商標的那家公司)佔的比重太大。自己當年硬吃的一記悶棍,來自於加多寶忽然決定,將「王老吉」的包裝,由三片罐(馬口鐵)轉成兩片罐(鋁罐)﹐令到三片罐生產線的設備使用率大減,拖低了當期盈利增長。
但是次業績公佈,管理層似乎已經汲取了當年的教訓,估計有跟個別賣方分析員有溝通過,業績前報告的預測,其實算是頗為保守的。據我手頭收集到的報告,有 cover 公司的經紀行包括: 渣打﹑工銀亞洲﹑國元﹑華泰﹑安信國際,後四家的研究水平不值深研,反觀渣打風格不算「語不驚人死不休」,記憶所及,也幫中糧包裝辦過了起碼一次路演,分析員 cover 的時間又較長 ,自然只會選擇參照渣打的報告(順帶一提,已經完全戒了看理昂(CLSA)的報告,其「燈度」奇高,可讀性之低 , 堪比某些本地財演的「精神自瀆」文章)。
渣打估計2012年的凈利潤為3.08億元人民幣,而公佈的凈利潤為3.32億,超過渣打預期近1成! 武斷地的推斷,費高兄不滿意的地方,是每股盈利只增加了8.88%,但公司在出業績前發了20%的新股,攤薄效應下,每股盈利增長自然受到影響。
資料來源: 渣打 2013年1月31日報告
事後孔明地去想,2012年上半年公司亮麗的業績,很大可能是因為加多寶失掉「王老吉」的商標,必須急忙地將全線產品,換成紅罐「加多寶」涼茶所引致的,卻預先透支了下半年的訂單。另一個可能性是下半年「加多寶」涼茶銷情不如理想,但我是行業的外行人,沒有深入研究,不具備發言權,那位網友有研究,煩請多多指教。
以現價6.27元計,歷史市盈率13.55倍,不算絕貴。但現價買入,嫌「水位有限」,是悶贏三番的格局,會選擇耐心等待較好的價格,才有興趣出擊,萬一「加多寶」業務放慢,低買的殺傷力較低。此外,中糧包裝出名手頭緊,配股集資的意欲很強(個人評級是華潤燃氣(1193)那種級數),股價稍稍炒過籠,公司就很有可能「雞咁腳」跑出來截糊,吃大牌變得難上加難。所以今次出業績後,有大量 forcedsellers , 也選擇在場邊休息 。
圖: 當年筆著參觀杭州中糧包裝廠房時所拍的照片
本地中線投資組合成員: 理文手袋(1488) 理文造紙(2314) 玖龍紙業(2689) 德昌電機(179)一隻極高息近乎 net cash的工業 股 (聯絡電郵: lifeislonggamma@gmail.com)
*********************************
以財務自由之名,落力販賣時代興起的致富產品,是投資事業百年不衰的本事。既然回報為上,尋常虧損機率自然避而不談,更何況有關遇到失利交易時何以面對的教育?一次真實的救倉行動,讓費高能夠在上述議題上多點覑墨。
上星期一凌晨,滿心期盼地拜讀重倉股業績,卻換來極其沉重的打擊。
清貨黃金時間
即使中糧包裝( 906 )全年純利略有長進,惟下半年業績出現明顯倒退。全年營業額 50 億元,較市場預期的 60 多億元為少,更與集團早前樂觀語調格格不入。流動負債大增,流動比率下降,末期派息大減,是極壞兆頭。
壞交易鑄成,股價受壓是意料中事,問題是如何補救。盡早到 Facebook 群組預警,並向曾收到名牌推薦的親友交代,便早點上床休息,以便迎接一場有趣的精神及體力消耗戰。
代入上述處境,若然看官會難以入睡,甚至嚴重失眠,理應反省原因何在︰
(一)初哥對失利感覺模糊,不懂面對虧損,但只要輸多幾次便可習慣。
(二)損失超出預計範圍,交易時沒對風險作出正確認知。
(三)投資得失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此類人士本身並不適合投機操作,做定存吧!
翌日, 7 時起床,出門前特意享受熱水浴及一碗鹿兒島拉麵,一來可抖擻意志,二來降低對失敗操作的無謂顧慮。
競價時段,中糧包裝開市價跌逾 5% ,較最壞打算仍有一定水位,大感寬懷,隨即盡以競價盤全清!深知不利消息而渴求脫手,許多人總會心存僥倖,期盼以更高價格承接的買盤出現,更不懂善用競價時段機制。
恰如拯救心臟病患者的黃金 90 分鐘,開市後首 30 分鐘是清貨的黃金時間。當後知後覺的持份者相繼出現後,沽壓便一發不可收拾。況且,與其死牢不放博反彈,倒不如盡早清理壞倉位,先擺脫中伏心理壓力,並將心神投放到其他機會之上。
我沒有愛股
10 時正,出席中糧包裝的業績發布會。巧妙地刊載去年工作、盈利增長、分部業務簡介及來年發展目標,小冊子內容盡是美好的一面。隻字不提的部分,例如股息及短期債務等,更值得留意。
問答環節裏,幾名分析員與管理層偶有默契,在罐裝及塑膠袋業務的前景上交流。惟有不識趣者問及下半年業績下滑的理由,管理層以春節存貨增加令客戶訂單減少作理由,信不信由你。
或曰︰對此股再無留戀,仍出席其業績會,不會感到難受嗎?
面對導致損失的股票,猶如深愛過但提出分手的情人,許多人會心生悔恨,為之取名「衰股」、「垃圾」,或詛咒企業高層、市場、大戶、自己,徒增有害的負面思索,但歷史卻不可隨之而改變。
嘗試超脫情感羈絆,利字當頭地投機操作。所以,當人家問起手上愛股如何優劣時,小弟只好淡然回應︰我沒有愛股!
如何投機日股 既賺價 又賺匯?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7.html 如何投機日股 既賺價 又賺匯?
今早看報紙訪問: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最近投資韓國股市ETF,因美股已升至高位,要調整才有吸引力,東南亞估值亦高,日本又恐量寬後經濟仍無起色,反而韓國值得考慮,由於日本印銀紙、日圓趨弱,令韓國吸引力減,加上北韓威脅,韓國股市下滑,估 值反而沒有那樣高,而韓國有三星、LG、汽車股現代等,都是品牌企業,有一定實力。 黃國英認為,投資日本市場,宜買股份或日經期指,買日股ETF,因以美元計價,價格上升部分會被美元匯價的升幅抵銷。 上述訪問 ,應是 很多想 「 跟機 」 投機日股 , 但沒有直接買入日股渠道網友的心聲 。事實上, 在美國市場買入日股 ETF如 MSCI 日本 ETF (EWJ), 由於是美元計價 ,是享受不到日圓兌美元下跌的利益。
如看好日股,又想賺價、又想賺匯水,各網友可以考慮買入在美國上市 的DXJ (WisdomTreeJapan Hedged Equity Fund),這隻ETF本身有做外匯對沖,無用投資者費神:
DXJ 持股總覽 :
持股分佈在不同行業,工業佔 22.72%,非必需消費品佔 19.23%, IT佔 15.25%
相對回報跟買入日經指數相若 ,大幅 跑贏了以美元計價的 EWJ
圖 : DXJ/EWJ/日經指數 自 2012年 11月 1日 至 2013年 4月 5日 表現
DXJ每日平均成交量近八百萬股 , 流通量非常充足 。
如果還沒有美股交易戶口,可參照舊文「如何抄美股高手功課 」,內有介紹如何開設美股戶口的資料。 本地中線投資組合成員:
理文手袋(1488)
理文造紙(2314)
玖龍紙業(2689)
德昌電機(179)
一隻極高息近乎net cash的工業股
(聯絡電郵: lifeislonggamma@gmail.com)
[轉載]牛熊證歸宿 必定是屠房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1/blog-post.html 「我悟通了:長期失運的人,性格多是很flip-flop(反覆無常、沒有專注)。」早前跟舊同事吃飯,他跟我分享了一些獨特的看法。
「此話何解?」我問道。
「依你經驗,一百個人學短炒期指,有幾個可以靠每日炒50到100點波幅搵食?」
「一百個人落場炒期指,大致上五個贏、十個打和、八十五個輸。炒賣衍生工具,好似去麻雀館,跟職業賭徒打牌;或如去溫布萊球場,火拼曼聯。大場打鬥,業餘散戶瓜多過菜!」
舊同事笑問: 「那回報呢? 」
「普通人一百萬元本金,多是炒兩張細期(小型恒指期貨)。贏一點10元,一日每張細期指贏50點、兩張100點,可賺1,000元。」
「一年250個交易日,算你有超能力,日日贏,一年都是執25萬。當然實際上有贏有輸,不可能日日贏。算你勝率是六成,已經是 『威過威士忌』的級數,一年未扣佣金,都是袋50,000元;扣掉佣金,實袋35,000元。除開250日,每日賺140元。朝九晚四,算起來時薪低過在快餐店賣漢堡包。」
「哈哈哈…」
「日練夜練,練到成為百中無一的期指散戶高手,飛花摘葉,俱可傷人,原來回報低過最低工資…這跟苦練十年鐵砂掌,然後在街邊賣炒栗子,有何分別?不是笨得要死嗎?」
「牛熊證也是一樣,就像某報主篇的名言:『牛熊證存在的目的,就是被打靶!』」
「真慘…」
「世人無明,多易被騙。理論上,牛熊證真的『好到無朋友』。投行日日舌燦蓮花,解釋牛熊證:升可以賺,跌又可賺,絕對無懈可擊。但正如『黑天鵝』一書作者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 所授的金融『防千法則』:『唔駛理班友講乜嘅,淨係需要知道,對家真金白銀(尤其是用自己副身家的大部分)買啲乜。如果Sales講到天花亂墜,自己一毫子都唔買的,多是『搵食嘢』,那就自己『執生』啦。』」
自己應道: 「好像蠻有道理。」
「其實也不用想得那麼複雜。就算不看書,只要有少許common sense,都知道牛熊證的歸宿,必定是屠房。如果炒牛熊證,真是條必勝財路,你應該隨便行落一家經紀行,都會揾到一打、半打富豪,日日『印印腳』數銀紙。或是看報紙時,找出一百幾十個最強的『牛熊證散戶戰士』。哈哈哈,當然我還是覺得我阿爺講的最有道理…」
「是甚麼?」
「十賭九輸呀!哈哈哈…」
(轉載自盧志威鴻鵠經志)
工業股十年河東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3/blog-post.html 工業股十年河東
當過幾年幕後寫手, 試下站到幕前, 分享一些看法。
短打勞而少功, 加上極度傷身, 自己避之則吉。性好尋求潛在的長期大趨勢, 做大牌, 博發達。2010-11的周生生(116)﹑利邦(891)﹐近一年的陽光房地產(435)﹑大快活(52)﹐都可以安心地大注博大贏。這兩個月回報都有雙位數字, 外圍倉位, 幫助不少: 沽日圓﹑英磅﹑黃金﹑澳元﹑美債﹐大注揸美股指數ETF﹐幸運地食中美元/美股走強的大趨勢。
至於本地股市, 自己幾乎全倉押注在工業股上。理文手袋(1488)是盧志威的推介﹐坐了過一年﹐平均價0.95, 收了兩次息, 現價繼續坐﹐希望派息能夠增加。
理文造紙(2314)11月出業績時嫌貴(看不到行業復甦)﹐錯失了$4-$5那段升浪﹐後來見公司拼命回購, 加上12月玖龍紙業(2689)在投行的投資論壇中, 已預言行業復甦﹐李文俊1月的訪問再確定。(http://the-sun.on.cc/cnt/finance/20130121/00434_022.html?pubdate=20130121)﹐見估值平宜﹐便在$4.9-5.2買了一大堆回來坐﹐$5.7double up。
玖紙(2689)是去了分析員會議後﹐在$6.2買的。自己跟了玖紙/理紙多年﹐到了會場﹐也大吃一驚。與會人數﹐竟然少過冷門股如中糧包裝(906)﹐到了Q&A時﹐問問題的人﹐態度都是不太友善。這是極為利好﹐因為看好的人不多﹐代表估值不會貴到離譜。更好的是﹐隱然已見到一個基本因素改變的大趨勢:
1. 國內銀根鬆動﹐借貸成本下降﹐對於負債重的工業股﹐利息支出下降(玖紙利息支出飆升﹐是因為紙機投產﹐利息支出不能資本化﹐而影響P&L)。
2. 原材料價格平穩﹐而下游客戶庫存處於極低水平﹐上游廠家議價能力提高﹐毛利率提升。假如每噸毛利﹐由120人民幣﹐升到150甚至更高﹐公司盈利便會因為operating leverage而爆炸性上升。
3. 從統計上看﹐內需消費﹐已經確定復甦。零售股縱然一雨均霑﹐但盈利基數已高﹐估值更不可道量。工業股估值重估的機會及空間﹐會高出一截。
近幾年商品牛市﹐加上歐美經濟不振﹐工業股營業額及毛利不斷受壓。但近半年商品價格疲態畢現﹐內需高速增長﹐廠家轉型至內銷市場﹐外在環境已不可同日而語。想當年身為未入門的散戶﹐去聽林少陽的投資講座﹐正是工業股的黃金年代。轉眼已十年﹐這個發霉的行業﹐會否來一次大重估?
除了上述三股﹐組合還有港華燃氣(1083)﹐$6樓下坐到現在﹐跑輸其他燃氣股一大截﹐但性格保守(連新奧燃氣(2688)也坐得不安心)﹐但由於注碼大, 部份補償了升幅的不足。人民幣由貶變升﹐業績大幅增長的機會不低。且看後事如何。
組合還有一隻極高息近乎net cash的工業股﹐不過跟蹤的時間不長﹐怕看錯累人﹐將來有機會才跟大家分享。
大股方面﹐看不通﹐還是留給別人去博。利好因素﹐人人都能倒背如流﹐但利淡因素也不容忽視。央行逆回購不一定是全面收緊銀根的訊號﹐自己更關心是中央會否加強監管社會融資? 當影子銀行的規模﹐比常規銀行體系更大時﹐民間融資一旦因監管收縮﹐對民企﹑內房﹑地方基建的融資﹐影響甚鉅。打擊貪污﹐會否終於不流於喊喊口號﹐繼而打擊相關行業(如賭業股)? 此外﹐銅﹑油﹑煤價﹐極為疲弱﹐跟陶冬先生的「弱週期復甦」推斷﹐暫時吻合。
策略上賤取工業股﹐全面放棄指數股﹐中短線順勢沽黃金和外幣對沖(萬一有大事發生﹐risk-off時美元長倉可減低影響)﹐希望能夠在經濟疲弱的環境下﹐換取不俗的回報 。
(聯絡電郵: lifeislonggamma@gmail.com)
圖: 希望理文手袋能加派息
圖: 沽日圓平倉後, 沽英鎊是新希望
玖龍紙業(2689)的投機價值(上)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3/2689.html 玖龍紙業 (2689)的投機價值 (上 )
傳媒最喜歡拿 玖龍紙業的負債水平來做文章 。自己 跟了玖紙幾年 ﹐根據經驗上, 市場最關注的 ﹐ 其實是銷售成本和財務開支的變化 。為甚麼? 將 損益 表簡化後﹐銷售成本 和財務開支的重要性 ﹐ 便躍然紙上:
公司在分析員會議中 ﹐ 披露了以下有關 銷售成本以及 財務開支 的資料 :
1. 預期在 2013財年的下半年 (2013年 1月至 6月 )﹐ 公司的財務開支 ﹐ 會降低 1.5-2.0億人民幣 。原因: 以低息的外幣借款, 和發行人民幣債劵, 來取代高息人民幣貸款。
2. 管理層預期, 每噸淨利潤 (net dollar margin )能提升至150-200元人民幣。這是一個甚麼樣的概念呢? 查實紙業股的毛利 ﹐異常 波動 ﹐ 過去幾年 ﹐ 賣一噸紙 ﹐ 最低賺 108元一噸 ﹐ 最高則可達 373元一噸 。剛公佈業績的 2013財年上半年 (2012年 6月至 12月 )﹐ 每噸淨利潤為124元。管理層的指引意味每噸毛利﹐可以上升20-60%。
圖一: 玖紙每噸淨利潤(半年) (2009財年上半年至2013財年上半年)
資料來源 : 野村證劵
下一個問題應該問: 玖紙管理層 ﹐屬於樂天派﹐會否過於樂觀? 大家可考慮以下數點:
1. 2013財年上半年 的 每噸淨利潤 ﹐與週期高峰的差距;
2. 據公司指引, 下游客人庫存偏低;
3. 農曆新年(1-2月份) , 工廠大多停工, 需求不強, 但公司沒有因而調低售價; 東莞廠甚至每噸加價50元;
4. 煤炭價格和廢紙價格佔銷售成本約 70%, 有沒有大幅反彈 ?
5. 2012年 7-12月國內經濟與 2013年國內經濟活躍度的比較 ?
6. 最重要的一點 , 據花旗分析員 Eric Lau指出 , 玖紙 2012年 9-12月的每噸 淨 利 ﹐實 為 180元人民幣 (2012年 6-9月則為 60元 )。如果他的分析沒錯的話﹐管理層的指引每噸淨利潤能在2013年1-6月提升至150-200元人民幣﹐便非痴人說夢﹑遙不可及。
(玖龍紙業分析未完待續 )
操作策略方面 , 上星期的看法 , 是 「 大股方面﹐看不通﹐還是留給別人去 博… 全面放棄指數 股」。結果眾基金一致看好的大型內房股﹑賭業股﹐股價無一倖免。國策變幻莫測﹐難以預料; 股價半年來升幅甚鉅﹐又人多擠逼, 值博率大不如前。投機又不是 跳水 , 沒有難度分加的 , 何苦取難不取易 ?
美股新高不迭 ﹐ 自己舊調重彈 ﹐ 在標普 500指數破新高當晚 ﹐ 再以 SPY(標普 500指數 ETF)出擊 ﹐ 昨晚 (8/3)再疊一注 。沽英鎊長美元不負所托﹐英鎊自行倒地吐血﹐終於收低於1.5大關。黃金﹑加元和澳元, 反彈乏力﹐續沽; 美債已露死相, 昨晚已開始沽空美國長債ETF (TLT)。如美股﹑美元續強﹐美債﹑黃金續弱的話﹐對自己的 「 海外兵團」, 最為有利。
此外, 密切自己留意高息債市場﹐一眾大鱷已逐步收窄包圍網。今年最大的大茶飯﹐高息債市場崩潰應是來源之一。
至於本地核心持股組合 , 以 $5.5加入了德昌電機 (179)﹐ 分析在業績期過後後補 。
組合成員: 理文手袋(1488)
理文 造 紙(2314)
玖龍紙業(2689)
德昌電機 (179)
一隻極高息近乎 net cash的工業 股 港華燃氣(1083)
我繼續相信那些 發 霉工業股﹐會因為原材料價格下跌, 和估值低殘, 而在2013年提供豐厚的回報。就算坐到臀部發霉﹐也不後悔。 :-)
(聯絡電郵: lifeislonggamma@gmail.com) 圖:標普500指數ETF (SPY) 圖: 美國長債ETF (TLT)
玖龍紙業(2689)的投機價值(下)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3/2689_16.html 上回要點:
1. 估玖紙盈利,銷售成本和財務開支最為重要;
2. 管理層指引:財務支出 在 2013財年的下半年,會降低 1.5-2.0億人民幣;
3. 管理層預期,每噸淨利潤 (net dollar margin )能提升至 150-200元人民幣;
4. 據花旗分析員 Eric Lau指出,玖紙 2012年 9-12月的每噸淨利,實為 180元人民幣 (2012年 6-9月則為 60元 ) 。
另一個影響盈利較次要的因素,是產能提升。據花旗估計, 2013財年全年產能,是 11百萬噸;而渣打估計 2014年財年的全年產能,則為 11.4百萬噸 (3.6%增長 ) 。 (德銀估計更達 13百萬噸,保守計還是用渣打的數據較宜 ) 。
綜合上述的數據:
假設 2013財年的下半年,每噸淨利潤維持在 2012年 9-12月的 180元人民幣水平,每噸對比 2013財年的上半年,便會多賺 56元。以半年實際產能 5.5百萬噸計,利潤便因而增加 3.08億人民幣;加上假設財務開支減低 1.5億元 (管理層指引的下限 ),稅前利潤便會增加 4.58億元、淨利潤增加 3.62億元 (假設稅率 為21%)。
2013財年上半年賺 6.58億元,多賺 3.62億元, 2013財年下半年盈利能達到 10.2億元人民幣。環比折算,一年即可賺 20.4億元人民幣,等同每股盈利 0.44元人民幣 (折合約 0.55元港幣 )。
以上是我粗略不堪的計算。那大行估計的 2014財年盈利呢?
摩根大通 26.81億
美林 21.72億
渣打 21.75億
德銀 24.42億
瑞信 17.47億
匯豐 22.2億
除了瑞信外,大致在 21-22億元左右。
以昨天 (15/3/2013)的收市價 $7.03,玖紙的預期市盈率為 ($7.03/0.55)=12.78倍,算貴嗎?可參考德銀的數據:
資料來源:德銀
12.78倍,看起來不算絕貴。
前面的分析,是靜態分析,會大幅改變盈利的因素如下:
1. 廢紙價 (可被觀察 )
2. 煤價 (可被觀察 )
3. 人民幣匯率 (可被觀察 )
4. 需求引致的每噸淨利潤變化 (最重要,也最難估計 )
5. 利率變化 (預期下半年或會進入加息周期 )
6. 宏觀危機 (黑天鵝 )(無從估計 )
下周一理文造紙 (2314)公佈業績後給予的指引,會很影響市場對於第四點的估算,從而大幅影響股價。
總結:估值未達泡沫級數,賠率尚算有利。還看每噸淨利潤變化。
…………………………………………………………………………………………………………………………………..
一句記上星期,曰:黑狗偷食,白狗當災。公事如此 (越來越覺得打坐很有用,無故被 vendor罵一大輪,也能不心生憤怒,給自己一個加號! )投機也如是。玖紙 12號晚配股,幾個朋友打來,有點不憤:「張茵又配股!」但看看 USB的銷售電郵,說明賣家是非關聯人士。不過兵荒馬亂,壓力下人人都是依直覺行事,也見怪不怪。 (如對身體在壓力下運作的機裡,有興趣研究,誠意推薦: The Hour Between Dog and Wolf: Risk Taking, Gut Feelingsand the Biology of Boom and Bust 一書 (應該還沒有中文版 )
結果玖紙配股後跌破 $7,理文造紙 (2314)也被拖下水,但自己一股也沒有沽過。組合中除紙業雙雄比較波動外,其它幾隻股股價變化不大,理文手袋 (1488)及港華燃氣 (1083)更逆市上升。港華燃氣 15號晚出了業績,盈利好過花旗和麥格理的預期些少。下星期二、三看了 post-result報告才決定去留。
大股氣勢奇弱,國企指數反彈,曇花一現,龍頭內房也跟龍尾殊途同歸,水泥、建材火燒連營。現在重看 2月底的財經雜誌,已有仿如隔世之感。江湖傳聞大陸很快會大規模反貪,且看澳門賭業股,會否重蹈:「看見別人看不到,人人讚好影都無」的下場。我覺得基金經理錢志健的名言,很值得大家參考: To do nothing isto do something。大局看不清,避開個別行業不落注 , 絕對是無所謂。市況波動,最忌買入不熟悉 ﹑無信心長期持有的股票 。股價忽然急插 ,陣腳多會大亂 ; 就算向上突破 ,也只敢匆匆食 「 雞糊」 。輸就輸大牌、食就食 「 雞糊」 ,三次輸一次 ,已經嘔突 。但這種市況 ,短打要超過七成命中率 ,談何容易?
現在自己思考的重點,是大陸有沒有潛在的宏觀危機 (所謂黑天鵝事件 ),因為黑天鵝事件是不常發生,但一旦發生時,對市場的影響極其巨大。如只將心神 100%聚焦於在指數幾百點的上落、指數換馬、個股 TA,等同在馬路上「執銀仔」,而不去留神有沒有壓土機駛至,實為智者所不取。
…………………………………………………………………………………………………………………………………..
「海外兵團」方面,美股穩健發展,兩注標普 500指數 ETF(SPY)繼續持有,周五 (15/3)除息,每單位 $0.6937美元。美債日升日跌,尚未見明確趨勢,一注淡倉繼續持有。黃金自低位反彈,打中止賺離場,鎖定利潤算數,暫不再造淡。加幣、澳幣同一命運,前者賺後者蝕。澳幣斬後竟有力再上,首注反手造好中,靜觀後效。英鎊本周內曾見近年低位,至 1.49樓下,後段開始發彈,逼近止賺位。最新嘗試,沽空歐元兌澳元交叉盤,開始見向下勢頭,接連下了兩注。
本地中線投資組合成員: 理文手袋(1488) 理文造紙(2314) 玖龍紙業(2689) 港華燃氣(1083) 德昌電機(179)一隻極高息近乎 net cash的工業 股 (聯絡電郵: lifeislonggamma@gmail.com)
圖: 理文手袋(1488) 一年周線圖
圖: 美國標普500指數交易所基金(SPY)
港華燃氣(1083)業績的啟示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3/1083.html 正如周中的短文所述,已於 $7.3全數沽出港華燃氣 (1083)。
港華燃氣的業績略超預期,但據大行分析,由於煤氣 (3)的估值 (22X 2013年市盈率 ),高於港華 (18X 2013年市盈率 ) ,短期母公司注入項目的機會 甚低 , 缺乏股價上升的催化劑 。此外,管理層預期,由於國內調控國內地產市場,預期接駁費收入增長持平,而接駁費是公司毛利的主要來源 (以 2012上半年為例,港華接駁費毛利約為 2.44億港元,而來自氣體銷售的毛利僅為 1.49億港元 ) 。管理層指引如此,股價升幅已巨,估值也非便宜,決定沽出獲利。 2012年 5月 $5.16買入第一注,到 10月 $6.08買入最後一注,平均成本 $5.76, $7.3沽清,獲利 26.7%,算是一次失敗的投機。
組合持股方面,理文造紙 (2314)強勢破頂,部分抵銷了理文手袋 (1488)的跌幅。玖紙 (2689)收復了基金配股裂口下跌的大部分失地,德昌 (179)及「極高息工業股」走勢平穩,沒有跟從大市跳上跳落。
理文造紙管理層預期,行業復甦持續,每噸毛利率有望持續上升,大行立刻紛紛調升目標價。紙業雙雄股價持續強勢可期。
*********************************************************
上周的作戰主軸,是降低注碼,增強防守,將現金水平提升到 30%。
自己的風險管理策略,例必在股價大幅波動,以及風險資產期權引伸波幅上升時,減低持股量,提升現金水平,甚至利用期指和期權來對沖持股。關於這方面的思維,希望將來另外撰文跟大家分享。
我經常跟朋友講笑說 : 「搏到 (2008年 2月)貝爾斯登果轉反彈,唔會一戰發達收山;但搏輸雷曼﹑ AIG果轉(2008年9月),很有可能『被』收山」。這其實是索羅斯名言:「啱定錯,好閒。炒賣奧義,在乎啱時執幾多,錯時放低幾多。」的心法變奏。
在中環混久了,不斷見到基金經理﹑分析員,因為錯估金融海嘯、二次歐債危機、美債降級事件、民企風暴的發展,輸到 blown-up,面如死灰,再蠢的人,也應該學會「斷估必痛苦」的道理。周中短文:「換出前鋒,換入後衛。不依賴預測,只聚焦排陣」,正是自己在無常股海中的保命法則。
素來很喜歡「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李靖點評「孫子」的一句話:
靖曰: 「 [孫子 ]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於人』而已。」
「致人而不致於人」。
**************************************************
上週買了些末日期權來對沖持股,金沙 (1928)、國指 PUT帳面虧損;騰訊 (700)買的是 $245PUT, 已經到價,獲利 6成,之後換成 4月的 $250的價內 PUT,長期作戰。平生最喜歡尋找潛在過氣股皇,反正看錯不會輸更多,萬一結局是思捷 (330)﹑比亞迪 (1211)嗰款,就能夠贏間廠。 月中 走失了百麗 (1880)沒有追沽 ,已經後悔莫及,且看後事如何。下一個可能會盲搏的目標,會是中銀香港 (2388)。
「海外兵團」方面,本周動作稍多。標普 500指數轉弱,兩注 ETF(SPY)好倉於周一止蝕,幸而計入已收息,只是輕傷。一注美國長債 ETF(TLT)亦於同日「往生」,也有損失。英鎊淡倉前後共五注 (1.5789; 1.56851; 1.55745; 1.54585; 1.5346),堅守接近兩個月,最終在周三時,反彈打中 1.51806止賺,唯有一如早前日圓,有緣再會。幸而趨勢走得夠遠,一單已足夠抵銷上列損失有凸,算是有所交代。
現仍持有的海外倉位,忽然變成造好澳元系為主軸。上周先斬淡倉再反手造好,澳元繼續向上,周四加了一注。歐羅兌澳元淡倉,碰上周內歐弱澳強,一度見近期低位 1.2342。暫時沽了三注,再跌才再加。
本地中線投資組合成員 :
理文手袋 (1488)
理文造紙 (2314)
玖龍紙業 (2689)
德昌電機 (179)
一隻極高息近乎 net cash的工業股
(
聯絡電郵 : lifeislonggamma@gmail.com)
圖: 理文造紙逆市破頂
圖: 騰訊業績後走勢惡劣
圖:
英鎊淡倉前後共五注 (1.5789; 1.56851; 1.55745; 1.54585; 1.5346)
,堅守接近兩個月,最終在周三時,反彈打中 1.51806
止賺
黑天鵝思想(一): 花花公子如何成功「預測」911事件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4/911.html (一)
去年逛旺角,在專賣絕版書的「學津學店」,無意中發現了倪匡先生所寫的「三看金庸小說」。封底寥寥數語,已深得我心。先聲奪人,斯之謂也:
倪匡說:「金庸的小說,是要一看再看三看四看五看…十看的。不看十遍以上,就不能自稱為金庸小說迷。看了十遍以上,自然會再去看十遍。那時每一字、每一句之中的精義奇趣皆可領略,也才會真正知道金庸小說的妙處,看小說的樂趣莫過於此。」
翻頁須臾,著迷極深,不能自拔。金庸小說,自己獨愛「笑傲江湖」、「天龍八部」二書(倪匡先生認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中,以「鹿鼎記」為尊,但書櫃中那套「鹿鼎記」,放了二十年,只看了不到一百頁,嗚呼!反而「笑」、「天」卻看了不下十遍) ,立時翻到令狐沖一節:
「笑傲江湖」令人百讀不厭的主要原因是,金庸在這部小說中,塑造了一個絕頂人物令狐沖。令狐沖性格的可愛處,是金庸筆下人物之最,他比楊過多了幾分隨意,比韋小寶多了幾分氣派,比喬峰多了幾分瀟灑。
金庸小說,大氣磅礡,人物塑造,如石上刻字,深邃不衰,成書數十載,一代接一代的新讀者內心,仍被牽動跌宕。區區不到百字,倪匡竟能將令狐、楊、韋三角性格,看似實異之處,縮龍成寸,怎能不拍案叫絕?
接著,一一點出「笑傲江湖」之中,描寫令狐沖性格的亮點:
風清揚也是令狐沖的知己,一聽得令狐沖這樣講,「大喜」:「好,好!... 大丈夫行事,愛怎樣便怎樣,行雲流水,隨意所之,甚麼武林規矩,門派教條,全是放他媽的狗臭屁!」而令狐沖聽了風清揚的話之後: 「…這幾句話當真說到了他心坎中去,聽來說不出的痛快。」
「令狐沖於世俗的禮法教條,從來不瞧在眼裡。」
「天性跳盪不羈。」
「他生性倜儻,不拘小節。」
武俠小說,為人津津樂道之最,當是天馬行空的武功。例如蕭峰以尋常的太祖長拳,於聚賢莊力壓群雄;少林寺灰衣老僧,無用動手分毫,已能將鳩摩智的「無相劫指」殺著,化於無形之中;令狐沖內力全無,「獨孤九劍」天下無敵。
但武俠世界更迷人之處,在於正義、俠義,每多得到伸張。欺世盜名,如岳不群、左冷禪,不因其權威,所說所行,自當被奉為真理,繼而蟹行江湖。無名小輩,若言行合情合理,武功「有番咁上下」,就算「頂撞」權威,大戰百合後,也多能以下御上,無名破有名。看得我輩熱血沸騰,擲卷狂嘯。
正如:岳不群機關算盡,為圖霸業,不惜自宮,卻反被武功平平的儀琳,意外殺死。左冷禪給君子劍黑吃黑,「眼都盲埋」。林平之終身囚於黑牢。東方不敗被圍,殞落黑木崖。任我行眼看一統江湖,「千秋萬載,一統江湖!」之聲,震動天地之際,含恨猝死。
可惜現實的金融界,並不是金庸筆下的武林… 身負獨孤九劍,反要捱棍… 塔雷伯億述兩位性格南轅北轍的上司,盡道投行的荒誕。
(二)
據媒體的說法,塔雷伯成名,源於其著作Fooled by Randomness(簡體版名為
隨機漫步的傻瓜 ),成功「預測」911事件。
其實這是不折不扣的斷章取義。
話說「獨孤求敗」自立門戶前,在投行打工時,有一個叫Jean-Patrice的法國上司。這人於公司內,「臭名遠播」(除了少數下屬不以為然),終日鞭打下屬,炒人快過「冒險家」止蝕期指。此君應可跟令狐沖結拜,「甚麼武林規矩,門派教條,全是放他媽的狗臭屁!」返工「三點不露」,隨時無影無蹤,衣著色彩斑斕,「如孔雀一般」(Jean-Patrice dressed like a peacock),身邊總是美女如雲。
塔雷伯服役於Jean-Patrice麾下時,經常半夜被召到夜總會,「商討要事」(其實多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抵埗時,只見滿台檔案文件夾,Jean-Patrice輕唊香檳,左擁一美女,右擁一美女,兩人穿衣,少無可少。塔雷伯匯報之際,Jean-Patrice竟詭異地邀請兩女「搭嘴」,「表達意見」(須知塔雷伯主理的,皆是極其複雜的期權倉位,必定充斥大量術語,甚麼delta、gamma、theta),使塔氏驚訝不已,久久不能定神。
但塔雷伯對此「於世俗的禮法教條,從來不瞧在眼裡」的上司,卻是佩服得五體投地。Jean-Patrice內心無時無刻,都在盤算部門組合的風險,不管風險的來源,如何「荒誕絕倫」。有一次,Jean-Patrice忽然抓住塔雷伯,要他做一個應急計劃:
「老細,你想做乜春?」
「我想你做一個應急計劃,假如有架飛機撞入我哋個office大樓時,應該點樣調動啲倉位?」
大家一看到這段對話,多會「挑(尾音還會高八度)!又抄911條橋!」查實兩人的對話,時為九十年代中期,911的發生,還要等若干年後…
就是因為Fooled byRandomness這段「往事追憶錄」,當2001年飛機撞入世貿中心後,媒體吹噓塔雷伯的「驚世預警力」。諷刺的是,「獨孤求敗」畢生主張「唔識睇市反而發達」、「不依賴預測,只聚焦排陣(exposures)」,對於鬼佬財演,「日貼夜貼」,偶然看對時,就星宿老仙上身,吹噓自己「法力無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看錯時,發出「乖乖不得了,星宿派逃命要緊!」、「星宿派能屈能伸,下次再來稱霸地球吧!」的呼叫聲,逃之夭夭,至為不恥。
千金易得 ,良將難求, (偽托 )諸葛亮「將苑」云 : 「夫國之大務,莫先於戒備。若夫失之毫釐,則差若千里,覆軍殺將,勢不踰息,可不懼哉」! 投行得奇人如此 ,日夕防範風險,縱有黑天鵝事件,理應不致覆亡,實該額手稱賀。但實情是, Jean-Patrice在投行內鬱鬱不得志,塔雷伯不禁嘆曰 :
Jean-Patrice的職場生涯,無甚快慰,令我意識到,對古老石山的大牛龜金融機構,應該保持戒心。 (Jean-Patrice did not have such a happycareer, a matter that taught me to beware of matur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下集將會講到塔雷伯另一個上司 Kenny的故事,黑天鵝事件難避之因,會漸多頭緒 …
圖: 塔雷伯的花花公子上司Jean-Patrice,911事件發生前,已對飛機撞入辦公大樓,制定了應變計劃
泓富產業信託(808):首度分析(I)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4/808i.html [前言] 自己精通的股票
,極為有限 ,故邀請了戰友「 道奇」撰文 ,分享精闢的基本因素(FA)分析 ,以補小弟之不足 泓富產業信託 (808):首度分析 (I)
友儕之間,尤其家中長輩,對於收息類投資,需求長期存在。房地產信託基金 (REITs),去年賺息賺價,自然備受追捧。但到了現在,熱門者如領匯 (823),息率只得 3釐頭,漸覺食之無味。吳兄交帶,多加探究其它對象,以作備用。才疏學淺,還望諸君不吝指正。
領匯、置富 (778)、陽光 (435),早前刨過也買過,這次改道查探熟悉度一般,牌面有 5.42釐 (預期 6釐 )(資料來源:經濟通網頁 )的泓富產業信託,看幾銀才算抵玩。也好趁機整理一下,自己看 REITs的思路。
背景簡介
物業組合
若有友人告之:「我買咗樓!」你第一個問題,會是:「舊年加租幾 %?」、「管理費幾錢呎?」嗎?不會吧!劈頭第一句,應該會問:「買咗邊?」
買 REITs如買樓。除了 REITs會連續報價,和以買賣股票的手續交易外,其實和實錢買樓收租,並沒有太大分別。買物業,會先分清楚是買住宅、買舖定寫字樓,投資 REITs亦然,第一樣要搞清楚的,是物業組合,包括類別、地區,和其在 REITs內的相對比重。等於買樓時,也不會連是買太古城定九龍城,都未度清楚便去馬吧!
下表是泓富的物業組合:
名稱
地區
可出租總面積 (平方呎 )
種類
都會大廈
紅磡
271,418
甲級寫字樓
泓富產業千禧廣場
北角
217,995
甲級寫字樓
泓富廣場
觀塘
240,000
商用物業
海名軒 (部份 )
紅磡
77,021
商用物業
潮流工貿中心
長沙灣
173,764
工商綜合物業
創富中心 (部份 )
觀塘
149,253
工商綜合物業
新寶中心 (部份 )
新蒲崗
86,168
工業物業
資料來源:公司網頁
此 REIT共持有七項物業,在本地上市眾 REITs中 (包括持有內地物業的 REITs),物業數量和總面積均屬於較少。大小並無好壞之分,只是讓大家有個相對的概念。
名稱
物業數目
可出租總面積 (平方呎 )
種類
領匯
182
11,017,137
零售
置富
16
2,445,452
零售
陽光
20
1,294,389
零售及商業
冠君 (2778)
2
2,234,986
零售及商業
富豪 (1881)
6
2,341,320
酒店
越秀房託 (405)
6
441,298(平方米 )
零售及商業
匯賢 (87001)
2
532,496(平方米 )
酒店、商場及商業
泓富
7
1,215,579
工商綜合
資料來源:各公司資料、 Daiwa Securities
下圖是泓富物業的地區分佈:
資料來源:公司網頁
由圖中可見,公司持有的工商物業,位於二線區域。而於中心商業區 (CentralBusiness District, CBD),公司未持有任何物業。
公司於 2005年年底上市,之後未見有物業買賣。下圖是上市時的物業組合,與現時一樣。
資料來源:公司發售通函
為何要比較公司上市時的物業組合,與現時的變化?研究公司較長期的業績時,得悉組合的變化,可以較清楚知道,增長是由收購而來,還是原有物業本身的租務提升。而且如果公司進行過買賣,就要回顧當時的融資手段:簡單啲講,係靠供股、配股定借錢加大槓桿,和收購後的效果;如果是賣樓,就要看看收回的資金,用了在何處,有沒有「 so」番基金持有人。
泓富無買無賣,我們先當增長是來自同一批物業。至於以往的分派,有沒有水分,後文再議。
接下來,在回顧業績前,要看的是各物業佔 REITs收入的比重。請參考紅框內的物業收入淨額 (net property income, NPI),這項目類近一般公司毛利的概念,在之後談 REITs時會常常見到。
資料來源:公司業績公布 (2012財年 )
名稱
佔比 (%)
都會大廈
34.22%
泓富產業千禧廣場
21.21%
海名軒 (部份 )
6.78%
泓富廣場
13.71%
潮流工貿中心
11.77%
創富中心 (部份 )
8.74%
新寶中心 (部份 )
3.57%
合共
100.00%
從上表可見,重點關注的物業,不離都會大廈、泓富產業千禧廣場,兩者表現佔整體影響一半。如果這兩項表現不濟,任新寶中心等識飛都無用。
過往業績
回顧公司上市以來的業績,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是財務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用當中數字計算出來的比率,如增長率、費用對收入比 (cost-to-revenue ratio)等;另一部則是公司其它的披露,如出租率 (occupancyrate)。
第一步做的,是些許搬字過紙的功夫。
下表為公司 2002年至 2012年的收入數據,資料來自公司損益表。 2002-2004年數據由發售通函取得; 2006-2012年數據由公司年報取得。
2005年數據從略,因為公司當年十二月上市,年報只有上市日 (16/12/2005)至年底數據,並無可比性。發售通函中有當年上半年業績,會在另一表中列出。
下表則為每半年的業績數據,也只是搬字過紙各加減數。 2004年至 2005年上半年數據,由發售通函取得; 2006-2012年數據由公司年報取得。 2005年下半年從略,原因見上。
*部分項目上半年和全年分列方法不同,一併歸入「其它」一欄。
何故忽然自殘,燃燒生命搞到身水身汗?其實做一次後永久保用,第時出業績,只要如「 sell屎」口頭禪「埋鏡拼拼」,便可知道大約在哪個水平。
今集玩住咁多先,下集繼續各式核視營運的比率數據。
(第一部分完 )
工業股十年河東 (二)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17.html
近幾年商品牛市﹐加上歐美經濟不振﹐工業股營業額及毛利不斷受壓。但近半年商品價格疲態畢現﹐內需高速增長﹐廠家轉型至內銷市場﹐外在環境已不可同日而語。想當年身為未入門的散戶﹐去聽林少陽的投資講座﹐正是工業股的黃金年代。轉眼已十年﹐這個發霉的行業﹐會否來一次大重估 ?
近月來﹐當基金經理還在沉迷炒澳門股 、 內房股 、金礦股 時﹐不少小型的工業股已經接連被炒破頂。
一個多月後的今天﹐對於工業股的看法更為正面。工業股的盈利關鍵﹐是產能使用率和毛利率 。新聞說出口數據疲弱﹐但按年仍有增長。而商品價格﹐忽然一瀉千里﹐這是大利工業股。人民幣升值﹐也有利需要進口原材料的廠家﹐
但很奇怪﹐賣方的分析報告﹐卻聚焦在日圓下跌﹐如何傷害中國廠家﹐以及需求疲弱打擊營業額。但你看過 Peter Lynch的書﹐就會明白﹐低毛利率公司﹐毛利率的輕微變化﹐加上營運槓桿﹐ 會使利潤有爆炸性的增長。
大家不妨找些年報來看一下﹐模擬一下其他條件不變下﹐毛利率升跌一個點﹐利潤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工業股的估值﹐仍處於很合理水平。賤買長線潛在獲利較大。
圖: 布蘭特原油(三年周線)
圖: CME期銅(三年周線)
圖: 美元兌人民幣(三年周線)
雜談 16/4/2013 - I left my heart in NYSE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4/1642013-i-left-my-heart-in-nyse.html 雜談 16/4/2013
這兩天 , 我減持了約一成港股 ,然後增持一 堆 美國上市,以行業為主題的交易所買賣基金( Sector ETF s ) 。選的是房地產﹑金融和工業。
中午喝茶時,戰友問我,憑甚麼標準,來選這些 ETF s 。我說: 「我只是想ride 美股的 beta 」。這樣說,不易 明白 ﹑接受,但我也懶得去「作個故仔」。
其實自己的想法很簡單: 如果北韓開戰,大陸﹑韓國近在咫尺,實傷過美國。禽流感怒爆? 亞爺傷啲。大陸影子銀行爆炸? 一樣。中國改革結構失敗,進入低增長年代,一樣。
買內銀﹑內保? 我看不明。買內房﹑水泥,博中央因為經濟放慢,又對地方政府﹑樓市「隻眼開隻眼閉」。但新官上任一個月,立刻甘願當跛腳鴨,又好像不太合常理。買澳門股? 一信佛,不能買,二是利用反貪來鏟取異己,是例牌菜。一傳反貪,又插到嘔。
買國企指數股,行業變化﹑政治風向﹑個股因素都要懂,小弟大學主修歷史,也覺吃不消。主觀地認為,賠率又不見得是特別好,一抽高又雞咁腳配股給你嘆。勞而少功,贏粒糖,或輸廠,最討厭。如果單靠TA,自己寧願炒外幣﹑商品。隔幾個月就一次大龍鳳,順勢而行回報真的很和味。
既然無本事炒國策,我樂做「機會主義者」,捨難取易。炒股票又不是地盤札鐵,用死力無用。美股或是貴,但勝在無內傷,低風險。 如果還沒有美股交易戶口,可參照舊文「如何抄美股高手功課 」,內有介紹如何開設美股戶口的資料。
股票掌故 |
香港股票資訊 |
神州股票資訊 |
台股資訊 |
博客好文 |
文庫舊文 |
香港股票資訊 |
第一財經 |
微信公眾號 |
Webb哥點將錄 |
港股專區 |
股海挪亞方舟 |
動漫遊戲音樂 |
好歌 |
動漫綜合 |
RealBlog |
測試 |
強國 |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
龍鳳大茶樓 |
文章保管庫 |
財經人物 |
智慧 |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創業 |
股壇維基研發區 |
英文 |
財經書籍 |
期權期指輪天地 |
郊遊遠足 |
站務 |
飲食 |
國際經濟 |
上市公司新聞 |
美股專區 |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
娛樂廣場 |
波馬風雲 |
政治民生區 |
財經專業機構 |
識飲色食 |
即市討論區 |
股票專業討論區 |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
建築 |
I.T. |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
打工仔 |
蘋果專欄 |
雨傘革命 |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
地產 |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