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釐清張士佳先生的誤解-亞洲果業(73)


關於亞洲果業事件,我的立場是不變的,我認為小股民及監管當局都有一定的責任,但是不應賠償小股民。監管當局現時應該調查有沒有假盤的情況。


另外,小股民應按Webb先生的意見去做,但不應有甚麼期望。


張士說到當日亞果「筆者當日見到報價系統顯示亞果NAV是37.30人民幣,甚或權威機構Bloomberg亦寫市帳率只有0.47倍,數字是來自港交所,這明顯是招股書寫得含糊,專業如港交所都睇錯,會否是誤導大眾?」


關於此,我再釐清問題所在。

根據David Webb先生印出來的當日報價股價數據如下:





看清楚紅圈,它是說「AS AT 30/6/09 NTAV: RMB 37.3」,如果你看看帳目,看一看計一計,,應該是無錯,現在我計一次給大家看:


在 2009年6月30日的資產值= 2,905,323,000 人民幣(pdf p.13)


延遞發展成本(屬於無形資產) = 30,700,000人民幣(pdf.13, 214, 254)


在 2009年6月30日的股數 = 77,055,980 股(pdf. p.261) + 5,078,800


在2009年6月30日每股有形資產淨值


= 有形資產淨值 / 2009年6月30日股數


= (無形資產淨值 - 無形資產) / 2009年6月30日股數


=(2,905,323,000 - 30,700,000)/ 77,055,980

= 37.3人民幣

所以他們在技術上是無錯的。


問題在於,有無人真正去了解這家公司才去買,我相信連張先生都沒有理解。


關於誤導,其實還有幾個例子


(1) 新股股本增加導致盈利數字有問題:

現時仍有問題的如下包括張先生在9月底有提過華潤水泥(1313),如果你去看看華潤水泥的數字,他可能不會這樣說。

報價系統說的P/E是錯的,它們顯示的P/E都是幾倍。

例子一:

http://freequote.quotepower.com/web/freequote/stocks_quote.jsp?lang=zh_TW&domain=PUBLIC&rand=-1096136440&lastLevel1Name=nav_stocks&lastStock=&stock=1313&realtime=

例子二:

http://www.google.com.hk/finance?q=1313


例子三: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BasicQuote.aspx?&symbol=01313



但根據招股書,實際上的P/E是:


獲利數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21/01313_637862/C105.pdf



股本數(根據港交所數據:)

華潤水泥控股 (1313 )
公司/證券名稱: 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主要業務: 在中國生產水泥及混凝土。  
主席: 周俊卿  
公司地址: 香港灣仔
港灣道26號
華潤大廈
44樓  
註冊地點: 開曼群島  
行業分類*: 地產建築業 - 建築  
過戶處: 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6/10/2009 
交易貨幣: HKD 
法定股本: 10,000,000,000  
發行股數:
(查看
發行股數重要備註)
6,519,255,462 
(截至 31/10/2009) 
票面值: HKD 0.1000  
買賣單位: 2000 
市值: HKD 25,816,251,630 


所以以去年盈利計,現時P/E是:
3.96/ (948,130,000 / 6,519,255,462)
= 26.81倍

那為甚麼會這樣,據招股書「法定及一般資料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21/01313_637862/C121.pdf


(m) 於二零零九年九月二日, 本公司1,000,000,000 港元的代價向順創(greatsoup按:華潤集團為附屬公司)發行4,000,000,000股股份。

這就因為股本大幅增加,導致股本劇增,使每股盈利有錯誤,使PE亦錯呢。


我建議買了華潤水泥輸了錢的人,快點告港交所誤導呢,因為市盈率數字都不太準確。

同類的例子是在2007年上市的維達(3313),那時都因為擴大股本,導緻數字有錯誤。


(2)匯率錯誤導致有錯誤買盤:
另外,又有一個滬江國際的(770)例子,很久以前它派息4美元,但有些人以為它是港元報價,結果炒到31.2元(4x 7.8),不久當然蒙受大量損失,那他的損失又能不能告港交所誤導,這個情況和亞果又是類似,但最後好像都沒有銷盤。


(3)
例子是東方燃氣(432,前友聯建材,現盈大地產): 又是因為盈科注入資產,並宣佈10合1股,以合股後的新股支付作價,導緻有人沒看清楚,以合股後的價錢買了貨,股民亦有損失損失,難道又可以銷盤?



往事連結: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08/LTN20040308025_C.doc

今日隻是想釐清他的誤解,並請大家明白及體諒,我仍是尊重大家的意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7

對價值投資的誤解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858


巴黎:

Graham的幾本著作,都沒有教授如何分析銀行股,如果追隨者以證券分析一書內建議條件做基石,他或永不會買入銀行、保險業的股票。

為什麼?因為同一個股本,銀行業和保險業控制的總資產值,往往是至少它的十多二十倍,很明顯,只要管理層做了小小的錯誤,股東的損失已經很巨大。而有時,即使管理層沒有做錯,市場的錯誤力量,亦足以打擊那些資產的價格,而引致股票大跌。
因此,很多價值投資人,都拒絕買入銀行和保險股。

另一方面,Graham也不建議買入細價股,他以經濟週期對細價股票的打擊往往較大股巨大的原因,說明它們的風險承受能力的薄弱。

價 值投資者常常投訴,說如果依足Graham的建議,那就很難會買到股票,又我們也看見很多價值法的一族,做了一些偏離Graham的規律的投資而又很成 功。其中如Warren Buffett買入可樂,富國銀行等。又或學習了只有一年多,近期投資細價股如有神助的"天知價值投資君"等。

真 正價值投資一族奇怪地很小像外人所說的,價值投資法只不過是"P/E,P/B,Net Assets"。但他們卻非常重視一個課題,就是,要把所有Graham的建議都考慮,然後互相比較、選擇,有時他們可能較外人更加不重視眼前的P/E、 P/B、Net Assets,因為他們更明白身處位置的可能風險。

巴黎一直遵從Graham的建議,可是最近一年多卻投資一半以上資金於銀行股,銀行股以後或不會是我的最終選項,但我認為如果此刻不買那些被嚴重低估的美國的銀行股,我會後悔一生。

我是不是價值投資人?古龍說過:"手中無劍、心中有劍",這也許是所有價值投資族的心中寫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0

低息的誤解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_08.html

影響股票估值,主要來說是包括"利率水平"以及"人們對企業前景的看法",當然兩者亦包括"實際數據"和"較為虛幻的情緒"兩個"Dimensions" (亦即虛則實,實則虛).

很多人通常只看到現時"利率水平"低企,自自然便以為一定利好股市,原因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及"2003至2007年"全球股市在低息環境下是偏向利好的.

當"利率"下降下,具風險資產(Risky Assets)的"Discount Rate"自然會下降,因此估值亦會上調.但這個邏輯極需要假定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 "Risk Premium"不變(甚至下降)

那麼有甚麼情況下"Risk Premium"會上升? 最明顯是正當人們對企業未來盈利的看法轉為保守,甚至是悲觀,而這個情緒仍會進入自我增強的循環(George Soros在Reflexivity中提及過)......

這亦暗示我們是必須"確信"(筆者亦不能想出更好的字眼)未來的企業前景(經濟)會變得更好,否則在利率低企下股市仍會積弱.

在過往,"低息和股市低迷"並不是沒有發生過,而例子是十分著名的:
- 1931至1935年 (全球)
- 1990至2003年 (日本)
- 2001至2003年 (全球)

更巧妙的是,這些情況都是在大泡沫爆破後一至兩年後發生.

若然肯去細心思巧為何"Federal Reserve","Bank of Japan","European Central Bank"近排要推行"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ies",其實並不難去悟出箇中的玄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9

供股的誤解(一)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1139

何謂“供股”?我在香港投資者學會裡找到了解釋,節錄如下(完文參考以下網址:http://td.hkii.org/investu/168ch5/5-5.php)

l   所謂供股是指公司發行新增股票給予現有股東認購。

l   二供一即是指原有股東手持每兩股舊股,就可以有權去購買多一股新股。

l   公司之所以供股集資,通常是為了作新增投資,或者減債。

l   果公司有充分理由去供股,例如作新投資,而新投資預計可以增加公司盈利,那麼供股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供股之後,公司的盈利會因新增投資而增加。

l   因為這要小股東付出額外的投資,但不是所有股東都願意作出更多投資。所以,當公司宣告供股時,現有股東會收到供股權利,叫做供股權。如果股東不想供股,可以放棄這個權利,或者在市場上把這供股權沽出套現。

l   一般情況,公司為了吸引股東供股,會把供股價調低,相對正股價格有些折讓。不過,這又會使股價受壓,再加上這些新股會把公司每股盈利攤薄,難怪一般散戶都不喜歡供股。

正好,我和我兩個朋友合資的公司也準備供股。本身是這樣的,我和朋友們之前每人出資一百萬元搞飲食,成立了公司總股本3股,每人1股,公司總資產3百萬。配在上了軌道之後準備供股集資發展,大概需要多三百萬元,我們大致商量了幾個方案。

方案一︰一供一,以每股一百萬元供股,完成供股之後總股本6股,每人佔1股。供股價與起始投資價相同。

方案二︰一供二,以每股五十萬元供股,完成供股之後總股本9股,每人佔3股。供股價與起始投資價折讓50%

方案三︰一供十,以每股十萬元供股,完成供股之後總股本33股,每人佔11股。供股價與起始投資價折讓90%

如果你是我,你會怎樣選呢?那個較吸引?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3

中芯國際(0981)的11倍PE誤解(更正)

(謝謝65.49.68.151的提醒,已更正。)

昨日看智富週刊(iMoney),看見吳家順好開心地貶損人的盈利差100倍,導致別人對該股的價值有所誤解,但是他卻沒有留意到自己的小錯誤,可能害得別人錯估股票的價值,現在就簡略地說一下吧。

因為我沒有買回家,根據我記憶,他說以第4季盈利簡約乘4來計算,其市盈率為11倍。照他的邏輯和報表提供的資料,估算如下。


但是,就是這粗淺的預計就令他出了錯,雖然我不太懂半導體,但是我知道這是簡單的會計問題,普通人應該發現到,但他卻好像看不到。其實,他在此盈利估算犯了兩個大錯誤:

(1) 忽略非經常性盈利:

1. 如果細心發現,2010年4第季「一般及行政」費用是負數,這個已是奇怪的事,竟然沒有人看到,據該份公告稱,主因是壞帳撥回2,850萬美元,詳細的原因,可以參考年度業績公告報表附註22。

「此外,本公司於二零零九年下半年錄得壞帳撥備115,800,000美元,當中93,500,000美元及21,100,000美元分別由於所提供管理服務的收入及已售相關設備逾期的應收款項長期未償還。本公司進一步與成芯磋商,並達成雙方清償結算的協議。成芯同意向本公司支付現金47,200,000美元,剩餘結算則獲撇銷。本公司於二零一零年從成芯收回28,500,000美元款項,已於合併營運報表錄為一般及行政開支的扣除額。」

2. 本季有長期投資的減值損失330萬美元。

3. 生產設備出售一次性盈利165萬美元。

(2) 股數分子錯誤

在期後,公司多次發行新股的,組織後列之如下:

1. 投資者認購

1.  4月18日,中投認購360,589,583股優先股,並獲購股權可多認購72,117,810股優先股,1優先股可換10股普通股,共可發行4,327,068,630股。

2. 5月5日,大唐行使反攤薄權利,認購84,956,858股優先股,並獲購股權認購16,991,371股優先股,共發行1,019,482,290股。但據5月5日公告稱,台積電不行使反攤薄權利。

2. 行使購股權

1月,陸續行使了22,123,167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112/LTN2011011240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114/LTN20110114425_C.pdf
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208/LTN20110208206_C.pdf

2月,陸續共行使了7,586,075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216/LTN2011021639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222/LTN2011022232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04/LTN20110304241_C.pdf

3月,陸續有33,183,070股行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11/LTN2011031135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408/LTN20110408048_C.pdf

4月,陸續有11,651,625股獲行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413/LTN2011041362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06/LTN20110506422_C.pdf

5月,根據大唐認購公告,應有一堆購股權4,454,400股已換股,但並無正式披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06/LTN20110506010_C.pdf

在本年的5個多月內,員工合共行使78,998,337股購股權。

計及行使股權,加上這兩家機構全數換股,股數會增加至32,759,613,004股,所以每股盈利更形攤薄。

(3) 更正後的盈利

把數字更正後,並按照吳先生的推算,由此可見現時全麵攤薄的市盈率是22倍,以一般這類晶片股約5-20倍計算,這是否貴呢,大家應該很容易就能判斷。


筆者按盈利計算估值表如下:


該 作者更指出武漢的新合資公司有助公司發展,但是根據公告稱,「將予注入合資公司的資產(即武漢新芯的現時業務)於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及二零零九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除稅及非經常性項目前後經審核淨虧損於2010年分別為70,404,109美元及70,404,109美元,於2009年分別 為95,226,488美元及95,226,488美元,按1美元=人民幣6.4921元的匯率計算。」

由此可見,該合資的盈利情況非常惡劣,就算去年半導體業好景,也未能獲利,更顯得這件可能是一件質素較次的資產,以上年扣除一次性影響後的經常性虧損約2,300萬元計算,及分佔該合營公司3分2虧損,購入這件資產會增加虧損2倍以上,所以根本不算是一利好消息。

總 結來說,筆者認為這間公司根本負責重大的科研發展任務,但是因為技術及成本關係,故遲遲未能獲利,資產亦不斷縮水,但是這是國家大力支持下,提供大量資金 認購股票,所以應該不會倒閉,不過因持續認購股份,股東權益會持續被攤薄,絕非一良好投資對象。

除非技術上能大力追上國際同業,否則這家公司會繼續跑輸大市, 只會在週期低迷期間有一陣子的炒作矣。

本壇的網友hh0610在中芯的貼子內講了很多技術性的東西,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1&tid=122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62

澄清i-money 連敬涵對越秀房託(0405)的誤解

(註: 謝謝cambo先生的文件上載,使筆者能夠從容評論交易。)

今日,連敬涵先生在i-money 發表對越秀房託交易的看法,為方便大家討論,特此由cambo先生把文章掃瞄上載後,然後轉貼如下:


這個連先生首先就是對交易一知半解,可能和公司公關相熟,所以連講句公平的說話也不敢,寫出一篇完全是屁話的文章,再特此逐點反駁如下:

1.  文章表明在成功收購後「日後集團亦可借助注入更多的優質商業項目,轉變為多元化資產組合」。但此說不確,一來優質商業項目是回報較現時越秀房託所持項目回報更低,這已經從通函中的估值報告的折現率較低可以看到,二來因為房託現有規模較少,所以要以大幅以資產折讓超過30%的水平發行新單位進行收購,使原有股東的權益遭到攤薄。這樣兩項已經造成原有的分派大幅減少,加上未來或會通過的管理費折單位支付及以股代息,以及遞延單位的發行,攤薄會進一步加大,所以優質物業未必一定造成良好的回報。

另外,在多元化方面,我在前兩篇文已經提及此是不對的:

「1. 我唔明為何要從回報率、增長率及週期性弱的批發零售為主的物業,改為三者均相反的商業物業是好處,完全是歪曲事實。

2. 租戶多了8%實不多,況且收購後所佔的面積增加3倍,相對每租戶所佔的空間大增,單一租戶的影響變化較為明顯。這是一個壞處,不是好處。

3. 為何不提新的IFC佔未來收入約51%的事實? 這有否改善集中的情況,物業佔比仍然集中,但分派減少,筆者不明白自己是否看錯「受害」為「受惠」? 筆者相信做這次收購的人都是患上了精神病了,應該送入精神病院接受一下治療,或是回小學及中學好好學一下甚麼叫做算術。」

2. 另外文章所提及的「物業增值,租金增長,提升市值,增加對基金持有人的分派」,在絕對額肯定是,但根據筆者之前的計算,是以每單位來計,兩者均是下跌,況且今次收購的配售中,原有單位持有者是不能參與,所以本次收購是明欺負小股東的。

3. 至於「未來可進一步增強集團融資能力和收購能力,將有助集團一舉成為房地產信託中的龍頭股」,這是管理層想做大的願望,但在小股東看來,本身這規模的利潤已不錯,但是收購來收購去,我們根本沒有甚麼得益,更在此收購中先受其害,所以這個人根本就是從大股東打手的角度去想,完全忽略小股東東西去看想,所以在這次之後,他的公信力就沒有了,等想被炒吧,財演。

4. 至於其提及的股價表現的原因是,「相信是市場對物業獲得穩定租金有信心」,這句更是歪理之中的歪理。最初股價跌的原因,是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收購不利房託,會降低分派,至於近來上升,又據我所知,某部分買來是等待收購失敗的,以博取額外回報。。根據某些人的資料,其實近來外資行是賣緊,轉去買母公司越秀地產(123),但中資行是買緊,所以可以見到外資是對收購的分派是沒信心的。

至於甚麼通過決議,長期看好的話,請看看我一再重申財務顧問在通函中說些甚麼:
除非該物業的經調整賬面值(現時協定為人民幣134.40億元)較由越秀地產提供的評估值(按評估值計算為人民幣153.70億元)的折讓足以抵銷因融 資發行股本批次所產生的每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攤薄,否則按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的基金單位價格計,由於現時每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折讓約38.0%,故每基金單 位的資產淨值將無可避免地被攤薄。由於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為人民幣4.78元及越秀地產就轉讓值較評估值提供的折讓為 12.6%,倘新基金單位以低於每基金單位人民幣4.18元或5.16港元的價格發行,將會對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產生攤薄影響。雖然賣方為越秀房產基金的 控股股東,惟評估值難以作進一步折讓,因越秀地產本身亦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此外,發行遞延基金單位將會產生每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的進一步折讓。
...
「吾等亦關注DPU的攤薄,誠如上文所述,於二○一二年將以人民幣0.018元為限。吾等已考慮此攤薄,連同將會僅支付予現有基金單位持有人的特別分派每個 基金單位人民幣0.0635元。越秀集團及新基金單位的持有人將不會獲得此項特別分派。

越秀集團就其於越秀房產基金現時的持有量放棄享有特別分派權利,可 抵銷二○一二年的DPU攤薄額人民幣0.018元。此外,特別分派的金額相等於二○一二年DPU攤薄承諾的3.5倍。於二○一六年後,因發行遞延基金單位 予越秀地產而使情況更為複雜,此情況將持續至二○二三年,這已超出財務模型至二○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時限。

.....
(i)遞延基金單位的架構容許有一段時間用以提升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租金收益,而於完成時發行新基金單位將會對DPU產生即時影響,相比之下,遞延基金單位更為可取;

(ii)遞延基金單位的最低發行價為4.00港元,約等於基金單位於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刊發有關交易公告前的收市價,較現時市價高約11%;及(iii)由於發行遞延基金單位,DPU每年可能會攤薄1.95%,但自二○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可能會因積極的租金調整(鑑於廣州的區域性跨國公司的數量預期會增加,而彼等可能會選擇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因而預期調整租金乃屬合理)而有所緩減,吾等認為,發行遞延基金單位可能產生的DPU攤薄影響屬可接受。」

所以,可以看到,每單位淨值攤薄,分派未來也有攤薄因子,是否長遠有利呢,相信讀者心中會很明白這個人在顛倒事實。

5. 最後他話收購後會創新高,其實是反而是收購失敗才會創新高,因為收購是不明朗因素,導致單位價值和分派都會減少,從而導致價格下跌。如果收購成功,按通函中攤薄後資產值3.69元人民幣(4.56港元),約近期約30%的攤薄計算,加上約6.35仙人民幣的特別分派和20.17仙人民幣的本年分派,股價會跌至約3.5元的水平,再加上未來很多潛在攤薄,股價未來會繼續不振。

總的來說,這名連敬涵是連通函都未看過一眼就未評論的,所以連他的所謂「理論」也不用理會,直接無視可也。本次評論,只是讓大家瞭解這些垃圾財演是如何不濟。這次收購參與評論的財演除了林少陽較為公允外,包括陳永陸、郭思治、連敬涵、黃敏碩、曾淵滄、黃瑋傑、習廣思、郭家耀、高仁及蔡清偉全部都是完全歪曲事實,如果今次收購通不通過,也要把他們視作黑名單,他推介甚麼股票,照沽可也,編輯也要對他們的文章作嚴謹的觀察,否則他們每一次都想幫大股東做打手,呃盡大家的錢,這還得了?

我再引我的好友吳仁的言論如下:
「不過在越秀系此單交易上,吳仁想說此交易規模太大,如果IFC獨立上市,股價起碼達資產淨值,123等增持405過量的股票,可以用折價在市場上買,但肯 定買不到幾多,就算溢價全購405的股票也不足,

因股票總量少,既然在市場不可能買到405的股票,那有價無市的「市價」又有何參考價值呢,如果作交 換的股票不能以平價發行,還不如把現在的寫字樓套現再用現金找數,現在的交易將產生過度的攤薄,來自小股東的反彈一定很激烈。

越秀系對今次交易志在必得,那麼方案即使被否決,123一定還會再次提出對405更公平有利的方案,既然交易條款對405不公平,而且交易拉倒反而405可收8釐息,小股東都投反對 票也不出奇,越秀想定後備方案為妙。」

希望管理層不要強推方案了,否則通過了,大家都不好,你未來在香港連錢也籌不到,鄰居、親戚、小股東都當你大話精,你是否想一世都抬不起頭生活,想就收購通過都沒有所謂了。每件事都是等價交換的,你對人不好,別人就對你不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9

又破曾淵滄於東周刊對越秀房託(0405)購入IFC的誤解

筆者今日又見到這一篇在東周刊的文章,有時候寫寫下都覺得好煩,點解他們仲要寫這些不知所謂的文章來誤導小股東,難道寫了這麼多篇,他們還未明白這宗收購是對小股東處於不利的地位,是否要我和他當面對質,這才說一個明白?  但是為著各位小股東包括筆者的利益著想,我決定再次應戰。

1.  今年五月八日,越秀地產(123)與越秀房託(405)兩隻股雙雙停牌,至五月二十八日復牌前宣佈越秀地產將出售廣州第一高樓廣州IFC給越秀房託,售價 134.4億人民幣,消息公佈後,越秀房託股價急跌。由停牌前的3.96元跌至3.42元,而越秀地產的股價則能保持在停牌前的水平,應該補充,停牌期 間,大市是下跌的。....幸好,越秀房託股價過後也慢慢地回升,七月六日收市價為3.89元,很接近停牌前的股價了...

按: 我決定和每一隻房託做一個比較,讓大家看看他是否說對,很顯然的,越秀的表現雖然較大市表現較佳,但是和同類的房託平均來說,計算股息因素後肯定是跑輸的,可見下圖。



2. 我認為廣州IFC的售價一點也不貴,每平方米才2.9萬元人民幣,股價下跌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收購條件的財務安排非常複雜,不易明白,造成誤會,更重要的是,這宗交易需得到越秀房託小股東投票支持才能成交,若真的對越秀房託不利,小股東不可能支持。

按: 作價是以甲級商廈來說確實不太貴,但是房託不是用來炒物業,是用來收租金的,所以物業的回報預期較價格重要。根據筆者計算,但是綜合通函及其他資料,商場的租金大約7,280萬人民幣,寫字樓以3月底的出租率52%推算,按年底70%出租的年率計算大約是3.34億元,酒店保證為2.684億元,停車場1,300萬,就算加上品名權協議的2,000萬,合計為7.078億元,全幢折合回報率為5.27%。但以原有物業去年的租金5.23億及至3月底的估值64.71億計算,回報率為8.07%,在收購合併後,回報率會降至6.18%,如果以原物業估值計,回報率進一步降至5.63%,很顯然就看到收購是會降低資產回報的,不利小股東。

筆者只知道,愈複雜的交易應該就愈不利小股東,所以這不是誤會,是這位教授完全不明白交易,大放厥詞。

3. 實際上,134.4億的售價是偏低的,獨立估值師的估價是153.7億,有近20億的折扣。
按: 這句話,我已一而再,再而三講明是不對的。我再次引錄通函財務顧問的評論。

除非該物業的經調整賬面值(現時協定為人民幣134.40億元)較由越秀地產提供的評估值(按評估值計算為人民幣153.70億元)的折讓足以抵銷因融 資發行股本批次所產生的每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攤薄,否則按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的基金單位價格計,由於現時每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折讓約38.0%,故每基金單 位的資產淨值將無可避免地被攤薄。由於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為人民幣4.78元及越秀地產就轉讓值較評估值提供的折讓為 12.6%,倘新基金單位以低於每基金單位人民幣4.18元或5.16港元的價格發行,將會對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產生攤薄影響。雖然賣方為越秀房產基金的 控股股東,惟評估值難以作進一步折讓,因越秀地產本身亦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此外,發行遞延基金單位將會產生每基金單位的資產淨值的進一步折讓。

4. 另一個有力的證據說明廣州IFC的價值是六月十九日恆大(3333)成功於廣州政府的土地拍賣價上買下廣州IFC附近的一幅地皮,每平方米的土地價格高達3.3萬元,而廣州IFC的售價每平方米僅2.9萬元,麵包比麵粉便宜,恆大買地的消息公佈後,越秀房託的股價更是穩步向上。

按: 前面你又說是大市影響,現在大市好起來就不是因素,恆大高價買地是因素? 另外,這塊地不有一位地產發展商稱,「廣州市政協委員、新城市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曹志偉表示,該地塊的合理地價應該為24000—25000元/平方米,此次成交價有點高,在當前市場條件下不具有指標性意義。」

況且,恆大以廣東為基地,他在2011年廣東的地塊佔土地儲備9%,所以以較低的地塊總價,投得高價地皮,可拉動旗下地皮的估值,你說它是不是有別的目的?  所以就此而言,恆大高價投地不是單純認為地價低估這樣簡單。

5. 之前,投資者可能也擔心越秀房託為了集資買廣州IFC,配股價的折扣太高而使到小股東的利益被攤薄,六月二十九日,越秀集團終於再公佈集資配股的安排,配股價最低每股3.56元,這宗買賣將於七月二十三日的股東大會上表決,很明顯,每股3.56元就成了今日至配股日之間的最低底價,絕不會低過,這也難怪股價在七月三日後就大幅抽升。

按: 通函中並無說過這一句,這點我之前已經說過。

根據通函,3.56元只是一個「說明性最高攤薄發行價」,其稱,「發行價將以越秀房產基金管理人與基金單位配售包銷商於基金單位配售定價日考慮市況後釐 定。因此,將在最終融資結構採用的代價基金單位、遞延基金單位、配售基金單位及新銀行融資比例可能會與通函所述者有所不同。」,所以一連串假設就失效。

而根據新的延遞代價單位及在收購發行單位不得多於30億單位計算,其新配售價可低於2.98元,較之前的3.24元更低。

但據通函稱,「發行價不會較緊接基金單位配售定價日前十個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基金單位的平 均收市價折讓超過20%」,以現時的10個交易日平均價3.792元計算,配售價可低至3.0336元,較每股單位淨值5.70元,折讓46.78%。以上均可 見對原有單位持有人的淨值造成重大損失,可見新補充方案是其實更不顧及股東利益的。

總的來說,曾淵滄完全沒有完整地看過通函,更大放一些荒謬的結論,語調更和之前陳永陸差不多,可見這兩個人可能受到某種既得利益者的操控,已經缺乏獨立思考。作為一個教授,如果連獨立思考也不懂,就這樣教學生,肯定是一個悲哀。

從上面和之前的東西見到,交易絕不利小股東。希望小股東能團結起來,反對這次收購。不過無論如何,最終大家都會看見這堆人都是大話精,以後這堆人連公信力都沒有了,我覺得很高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0

被誤解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上)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cx6.html

(本文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2012年第38期)

 

 

高速公路行業的上市公司近兩年來處於風口浪尖,人們對高速公路收費標準之高、時間之長頗有微詞,有評論稱其已危及到國計民生。然而,最苦悶的人應該是那些持有高速公司上市公司股票的中小投資者們——他們開車上高速公路同樣要繳納高昂的費用,持有的股票價格近年來還一路跳水,而有關部門在制訂相關政策時卻未必能考慮到他們的利益。出現這種現象,或多或少與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屬「暴利『行業這樣的誤解有關。

「暴利」創紀錄事出有因

十一黃金週已經過去了,但對高速公路重大節假日免費政策的爭議卻仍在進行,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紛紛抱怨這項政策減少了它們的收入。不過,有報導稱,路橋公司哭窮,「暴利」卻創紀錄,理由是——「對路橋類上市公司2012半年報進行梳理後發現,儘管湖南投資000548)、海南高速(000886)、現代投資(000900)等11家公司的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下降,但19家路橋類上市公司仍然在報告期內總計實現淨利潤約62.45億元,同比增長3.52%。」

我們來看一下高速公路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同比增長情況,表1中的數據來自Wind資訊。19家公司淨利潤合計數同比略有增長不假,但這主要是山東高速的貢獻。如果剔除山東高速,則整個行業業績仍然是下降的。

表1:高速公路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長情況

單位:億元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2011年上半年淨利潤

2012年上半年淨利潤

增幅

增加

600350.SH

山東高速

6.38

9.56

49.91%

3.18

601107.SH

四川成渝

5.68

6.47

13.99%

0.79

600548.SH

深高速

3.53

4.19

18.81%

0.66

601518.SH

吉林高速

0.95

1.51

59.75%

0.57

600106.SH

重慶路橋

0.55

1.04

87.99%

0.49

000429.SZ

粵高速A

1.45

1.57

8.48%

0.12

600368.SH

五洲交通

1.79

1.83

2.39%

0.04

601188.SH

龍江交通

0.66

0.66

-0.38%

0.00

000916.SZ

華北高速

1.40

1.37

-2.27%

-0.03

000548.SZ

湖南投資

0.32

0.26

-19.31%

-0.06

600269.SH

贛粵高速

6.50

6.35

-2.35%

-0.15

600033.SH

福建高速

2.62

2.38

-9.03%

-0.24

000828.SZ

東莞控股

2.18

1.94

-11.05%

-0.24

600020.SH

中原高速

1.83

1.58

-13.68%

-0.25

000886.SZ

海南高速

1.07

0.74

-30.86%

-0.33

600377.SH

寧滬高速

12.99

12.61

-2.98%

-0.39

600012.SH

皖通高速

4.45

3.96

-10.98%

-0.49

600035.SH

楚天高速

2.03

1.35

-33.27%

-0.67

000900.SZ

現代投資

3.95

3.08

-22.18%

-0.88

合計

 

60.32

62.45

3.52%

2.12

 

問題是,山東高速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並非行業景氣程度上升的結果。在半年報中,這家公司也在「哭窮」——「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通行費收入為2,447,484,927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94.23%,比去年同期減少32,215,697元,下降1.3%,通行費收入下降主要受國內經濟低迷的影響。」

如果我們看2012年半年報中的利潤表,會發現山東高速2011年上半年的淨利潤為8.80億元,而非表1中的6.38億元。以8.80億元計,則山東高速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只增長了8.67%,而不是令人感到恐怖的49.91%。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山東高速在2011年7月31日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向控股股東山東高速集團收購了其擁有的山東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以及山東高速濰萊公路有限公司51%的股權。這兩起收購在會計上作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處理,山東高速2011年度的利潤表其實是包括了參與合併各方(山東高速、運營公司和濰萊公司)年初至年末的收入、費用和利潤,儘管年初至合併日(7月31日)運營公司和濰萊公司還不屬於山東高速。

在這種情況下,在計算山東高速2012年上半年的業績同比增長多少時與誰作對比更合理就成為一個問題,換言之,對比的對象應不應包括運營公司和濰萊公司。答案顯然是肯定的,這樣比較更有利於我們把握公司現有全部業務的發展趨勢。然而,山東高速2011年半年報中的財務數據不含運營公司和濰萊公司在內,因此,公司在2012年半年報中披露了調整後的2011年上半年相關財務數據。

考慮這樣的調整因素後(除山東高速外,皖通高速也調整了2011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其實是同比減少了0.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98

被誤解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中)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cx7.html

我們認為,考察通行費收入的毛利率變動情況更有利於瞭解高速公路收費業務的景氣變化,這是因為部分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還有一些多元化業務;淨利潤還要受到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等諸多與收費業務景氣程度無關或關係不大的因素的影響。

表2:高速公路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通行費收費業務毛利率變動情況

單位:億元

證券簡稱

2012年上半年

2011年上半年

收入同比增長

成本同比增長

毛利率增加百分點數

收入

成本

毛利率

收入

成本

毛利率

吉林高速

3.63

0.99

72.73%

3.68

2.08

43.48%

-1.36%

-52.40%

29.25%

山東高速

24.47

8.43

65.55%

24.80

9.96

59.84%

-1.33%

-15.36%

5.71%

贛粵高速

13.32

3.84

71.17%

14.03

4.80

65.79%

-5.06%

-20.00%

5.38%

深高速

13.82

5.89

57.38%

13.21

6.34

52.01%

4.62%

-7.10%

5.37%

華北高速

3.14

1.25

60.19%

3.28

1.38

57.93%

-4.27%

-9.42%

2.26%

重慶路橋

0.46

0.13

71.74%

0.46

0.14

69.57%

0.00%

-7.14%

2.17%

楚天高速

4.86

1.48

69.55%

4.70

1.52

67.66%

3.40%

-2.63%

1.89%

東莞控股

3.60

1.20

66.67%

3.36

1.10

67.26%

7.14%

9.09%

-0.60%

四川成渝

11.99

3.18

73.48%

12.04

3.10

74.25%

-0.42%

2.58%

-0.77%

海南高速

0.40

0.22

45.00%

0.37

0.20

45.95%

8.11%

10.00%

-0.95%

福建高速

11.89

3.42

71.24%

11.13

3.08

72.33%

6.83%

11.04%

-1.09%

五洲交通

4.65

1.27

72.69%

3.91

1.02

73.91%

18.93%

24.51%

-1.22%

中原高速

14.00

5.60

60.00%

12.05

4.64

61.49%

16.18%

20.69%

-1.49%

粵高速A

5.36

2.71

49.44%

5.08

2.49

50.98%

5.51%

8.84%

-1.54%

現代投資

7.85

2.93

62.68%

9.26

3.29

64.47%

-15.23%

-10.94%

-1.80%

寧滬高速

37.11

18.03

51.41%

36.06

16.65

53.83%

2.91%

8.29%

-2.41%

皖通高速

10.95

3.69

66.30%

11.48

3.52

69.34%

-4.62%

4.83%

-3.04%

湖南投資

0.84

0.30

64.29%

0.87

0.26

70.11%

-3.45%

15.38%

-5.83%

龍江交通

1.56

0.58

62.82%

1.57

0.48

69.43%

-0.64%

20.83%

-6.61%

合計

173.90

65.14

62.54%

171.34

66.05

61.45%

1.49%

-1.38%

1.09%

 

在19家公司中,只有吉林高速、山東高速等7家毛利率同比上升,其餘12家均為下降,毛利率下降者遠多於上升者。

進一步分析發現,吉林高速等7家公司毛利率上升,成本同比下降才是主要原因,事實上,這7家公司中只有深高速和楚天高速兩家收入同比上升,而即使是這兩家公司,它們的成本同比也是下降的。

至於成本下降的原因,則多為養護成本減少。吉林高速和贛粵高速成本同比下降幅度最大,它們對成本下降的解釋分別是——「本期無大修工程及長平路保通養護專項費用減少」、「主要系本公司養護成本減少所致。」

由此來看,儘管有部分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同比有所提高,但這並不是因為它們收了更多的錢,而是因為成本有所降低。這樣的毛利率上升應該受到表揚,至少,不應受到斥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99

被誤解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下)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cx8.html

不是暴利行業

在一些人心目中,高速公路和白酒、房地產等行業一樣,屬暴利行業。這是以毛利率指標來衡量的結果,如果以淨資產收益率指標來衡量,高速公路行業根本算不上暴利行業。

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們將資金投入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和銀行將錢借給公司一樣,其目的是為了獲取收益,而淨資產收益率正是衡量投資者投資回報率的指標。對投資者來說,這個指標的重要性遠非毛利率可比。在上市公司的年報中披露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中,淨資產收益率是重要內容,在那裡我們找不到毛利率的蹤影。

具備一定財務知識的讀者還知道,可以用杜邦分析法來瞭解一家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由哪些因素決定,簡單地說,

淨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權益乘數

           =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淨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收入/總資產)×(總資產/淨資產)

由此可知,淨利潤率是影響淨資產收益率的一項因素,而毛利率,只不過是影響淨利潤率的一項因素。

因此,毛利率高的公司,淨資產收益率未必高,高速公路行業正是這樣一種情況。

從2012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高速公路行業上市公司的毛利率確實不低,略低於白酒行業,與酒店行業相差無幾,遠高於鋼鐵行業中的普鋼行業。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我們採用的是申銀萬國三級行業標準,在計算行業整體數據時,剔除了ST公司,這是因為ST公司的指標異常,會極大程度地影響整體數據表現。

表3:部分行業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毛利率

單位:%

平均數

中位數

最小值

最大值

高速公路

61.76

64.13

27.27

87.76

白酒

67.66

65.87

44.53

92.01

酒店

60.07

57.92

39.84

88.33

普鋼

4.65

4.38

-5.41

27.93

 

然而,高速公路行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卻遠低於白酒行業。雖然高於酒店行業,但從表5的情況來看,高速公路行業的資產負債率要高於酒店行業。換言之,高速公路行業以高財務槓桿的代價來取得相對較高的淨資產收益率。

表4:部分行業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淨資產收益率(扣除/加權)

單位:%

平均數

中位數

最小值

最大值

高速公路

4.58

4.35

1.01

7.81

白酒

18.03

16.57

6.64

32.14

酒店

1.37

2.46

-3.96

3.88

普鋼

-2.10

0.32

-18.31

4.63

 

表5:部分行業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末資產負債率

單位:%

平均數

中位數

最小值

最大值

高速公路

43.07

38.83

5.98

79.07

白酒

36.24

34.86

21.88

66.40

酒店

35.18

27.83

15.97

69.52

普鋼

67.59

68.83

47.09

83.07

 

可悲的是,儘管高速公路行業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高於酒店行業,其市淨率卻遠低於酒店行業,只能與盈利能力最差的普鋼行業處於同一個水平。眾所周知,鋼鐵行業當前處於極度微利的困境中,用百度搜索關鍵詞「一噸鋼鐵利潤」,會得到諸如「一噸鋼鐵利潤不及一公斤豬肉錢」、「一噸鋼鐵利潤不及一盤菜」、『一噸鋼鐵利潤不夠買張地鐵票」之類的結果。如果高速公路行業真的是暴利行業,何以會落得如此下場?

表6:部分行業上市公司2012年9月28日市淨率

平均數

中位數

最小值

最大值

高速公路

1.07

0.96

0.71

1.86

白酒

7.50

7.00

4.33

11.52

酒店

2.84

2.23

1.67

4.98

普鋼

1.10

0.85

0.51

3.04

 

如果還有人認為高毛利率代表「暴利」,不妨看一下ST東海A(000613),這家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高達85.20%,2011年的毛利率也有78.78%,卻屬於被特別處理的對象。

其實,高速公路行業與酒店行業之所以要有較高的毛利率,主要是因為其資產太重,資產周轉速度太慢,否則,無法解釋為什麼充分競爭的酒店業毛利率能夠和高速公路相差無幾。從2012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白酒行業上市公司每1元資產產生的收入是高速公路行業公司的4.8倍、酒店行業公司的2.5倍。在這裡,我們同樣剔除了ST公司的數據。

表7:高速公路、酒店、白酒行業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資產周轉情況

單位:億元

營業收入

資產

營業收入/資產

高速公路行業

206.67

2,483.88

0.08

酒店行業

23.62

147.27

0.16

白酒行業

544.14

1,355.05

0.40

 

我們以一個虛擬的例子對此作進一步的說明。假設某企業投資100億元建成了一條高速公路,有關部門批准的收費年限為25年;除折舊外無其它成本和費用,除企業所得稅外無其它稅負,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每年的車流量相同,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年折舊費為4億元。在這個簡化的例子中,我們假設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年收費16億元,毛利率高達75%;另一種是年收費5億元,毛利率很普通,為20%。

表8:虛擬的投資高速公路項目收益情況

單位:億元

高毛利率(75%)

普通毛利率(20%)

營業收入

16.00

5.00

減:營業成本

4.00

4.00

毛利

12.00

1.00

減:所得稅

3.00

0.25

淨利潤

9.00

0.75

 

從表8來看,即使是在高毛利率的情況下,這個項目100億元的總投資其年回報也只有9億元,9%的年投資回報率只能說普普通通;如果只能取得20%的普通毛利率,則年投資回報率只有0.75%,相信沒有投資者會願意投資這樣的項目。

現實比虛擬更複雜。除折舊外,企業還有其它成本和費用;除企業所得稅外,還有其它稅負;一條新路建成,車流量一開始會很低,要經過幾年的時間才能慢慢上來。

此外,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假設企業完全以自有資金進行投資,在現實中,由於建設高速公路所需的資金金額龐大,而項目本身回報一般,企業往往會通過引入低成本的銀行貸款或其它債權資金來彌補資金不足並提高投資回報率。然而,負債過多又可能引發財務困境,尤其是項目本身回報率較低時就更加危險。

對高速公路行業而言,「暴利」只是表面上的,如何解決行業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