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濮存昕:作家能借助的只有他的命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984

 

陳忠實是濮哥心中的“老哥”。(張默然/圖)

陳忠實離世,從旁人的追憶和媒體報道中,濮存昕看到了“老哥”陳忠實更多的側面。因為排演話劇《白鹿原》,陳忠實和濮存昕有幾面之緣,他給濮存昕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提到話劇《白鹿原》和小說《白鹿原》的關系,濮存昕謙卑地說:“文是雅,藝是俗,我們是白鹿原的推廣者。”

2006年夏天,話劇《白鹿原》首演,首都劇場被堆成了黃土高原,真羊趕上了舞臺;濮存昕、宋丹丹、郭達分飾白嘉軒、田小娥、鹿子霖。常銷小說《白鹿原》以濃烈的方式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此後這部小說又有了歌劇版、陜西版、電影版……今年,“大導”林兆華滿80歲。與林兆華合作多年的濮存昕和朋友們想為他“張羅張羅”。他們計劃重新搬演《建築大師》、《大將軍寇流蘭》和《白鹿原》。這三部作品被看作林兆華近十年來的導演代表作。《建築大師》是易蔔生寫的,《大將軍寇流蘭》是莎士比亞寫的,《白鹿原》是陳忠實寫的。

 

南方周末:《白鹿原》是你做人藝主管業務的副院長之後做的第一個大戲,當時為什麽選《白鹿原》?

濮存昕:我剛上臺進入誤區了。你說我運作什麽啊?(於)是之老師當院長,同時兼任劇本組組長,一個戲一個戲地策劃。我這方面不會啊。我跟“大導”商量,大導說,咱們得啃大骨頭。我們倆不謀而合,哎,就是《白鹿原》。2003年,我們跟陳忠實老師接洽上,2003年年底就跟孟冰聯系上,但是一稿又一稿,拖了很長時間。到了2005年,人藝跟陳忠實老師簽的約快滿了,孟冰又沖刺了一下,洋洋灑灑寫出將近二十段。弄出來之後,林兆華發愁:這二十段怎麽串成糖葫蘆?他找不到形式,只知道劇本已經囊括了小說的一個全貌了。但是在舞臺上怎麽串呢?怎麽換景,怎麽上下場呢?林兆華改了一稿之後,給陳忠實老師看。陳忠實老師說很好,剩下的是你們怎麽在舞臺上幹的事兒了。但就是這個怎麽幹,一直沒有想明白。2005年5月,我們去陜西體驗生活——去看老房子、大宅門、原上和西安之間的關系,滿世界找老農民,找了四五天沒什麽感覺——直奔結果肯定不行,一定是否定、否定……到最後,哎,就是這個。結果那天,我們去聽秦腔。秦腔也來了,老腔也來了。5月份的原上很熱,我們這些演員有的在打瞌睡。吃完中午飯誰不想睡覺?可老腔一吼,所有的人耳朵就立起來,頭發也都立起來了。當時唱的還不是“他大舅他二舅”,當時唱的是“三國”。林兆華就坐在我的斜對面,陳忠實老師坐在邊上,林兆華回過身,一只手擋著半邊鼻子,跟我說:“濮哥,有了。”

南方周末:這是導演“有了”,作為演員,你什麽時候“有了”?演白嘉軒之前,你是有農村生活經驗的,你在北大荒那麽多年,不過兵團戰士跟真正的農民可能還是不一樣……

濮存昕:所有的農活我都幹過,而且不是一年,兩年,我在北大荒幹了七年半。小學的時候,每年暑假,我們家三個孩子都跟著保姆回她的廊坊老家,一住一個星期,被蚊子咬的全是包。

南方周末:作為客人生活在農民,可能還是沒法兒理解農民跟土地的那個關系……

濮存昕:當然沒有命運上和土地的牽掛,但是那口氣我是明白的:你坐在那個土堆上,割麥子餓得不行,就想盼著包子快來的那個勁兒……完全沒有一點希望的那種生活方式。如果說三天就回北京了,什麽苦都能忍,但我們去北大荒之前,是銷了戶口的,如果不想辦法回城,那就是一輩子拿鋤頭,拿鐮刀的人。晚上在昏暗的燈底下熬到睡覺,啥事兒沒有——農民的東西我會接近,這跟我的經歷和年齡有一點關系。而且演白嘉軒之前,我是演過農民的,那是一個根據劉紹棠的小說改的戲。我還得了獎。我對自己的造型,化妝滿意極了。因為是漁民,大冬天還下水呢,胳膊腿露在外頭,塊兒還挺好,抓一把土往頭上一抹,也成了不洗頭的人。但是一張嘴還是文化人。當時沒註意到,口語流露的是你的本性。

演白嘉軒,我沒底。“大導”說:濮哥,你能演。說是這麽說,我這個演員和白嘉軒之間是什麽?我怎麽夠著他?找不著譜兒了。西安咱們也去了四五天,你說在哪兒能找到一個人,他在形象上是接近我那個角色的?喝著酒,吃著飯,我瞪著眼看著陳忠實:其實就是他啊,完全可以就是他!他給我的感受其實也不見得他就是戴著瓜皮帽,穿著大長衫的白嘉軒,而是他的神氣,他說話談吐的味道,他表露思想的時候實實在在的東西,一是一,二是二的東西,他無言的時候和我想象的戲劇動作之間呈現出的可能……

你在他嘴里頭聽不到“行話”,聽不到無謂的贊譽。他基本不說別人,他只說當下。眼巴前兒什麽事兒就是什麽事兒,他從不展望什麽,侃什麽段子,他一是一,二是二。 比如:“你吃了?”,“沒吃。”“那吃飯去吧。幾點?那我在外頭等你”——他就是這點事兒。他臉上的皺紋會讓你目瞪口呆,你會聯想到誰呢?原來有一座聞一多的木雕,臉上的皺紋像刀砍了一樣。陳忠實的皺紋就是那樣。他的形象你得琢磨半天。其實他有一點狠,但是他不橫,只要他一說話,你覺得他就是一好老頭,一個好老哥。他只比我大十歲,他抽煙抽太多了……

演白嘉軒,我是從陳忠實老師身上接的氣。他身上的簡練,提示我在形體上控制。一開始排白嘉軒被打折腰那場戲,我的姿勢很誇張,成心想擰著的那股勁兒,沒過兩天就腰肌勞損了。觀眾看著也別扭,後來一想不行,還是自然一點吧。林兆華是一個不喜歡化妝的人,演《白鹿原》,你最少得提前半個月,自己蓄須、剃刺頭。一旦坐在化妝桌前,穿上那個老棉襖,我腦子里就浮現出陳忠實。這話我跟他說過,他就呵呵一笑,沒說像,也沒說不像。他寫的白嘉軒也不見得是某一個模特。他是一種文明的代表:那種文明里有很狠的東西,對孩子的婚事,他咬定了就認那個死理兒,可他又覺得命比天大,還得救人;他有本能的一面,可他又要維護一種秩序,這個德,他得操持起來——這是二度創作的便宜:陳忠實的文學讀本擺在那里,他的讀者已經在腦子里積累了一些影像和人物,看到舞臺,他會有對比,他甚至會興奮地比較“真假”……

南方周末:對演員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濮存昕:說懸了是挑戰,其實是本本分分地,從自我出發。陳忠實當年寫《白鹿原》,他已經是不吐不快地積累了很長時間:他的學養、生活的積累、他對於歷史的直覺思考——他不是教科書式的思考,他是直覺的思考,道聽途說也好,他看資料也好,他在那塊土地上,他頭腦中會自然而然地出現《白鹿原》的歷史脈絡。張家、李家、王家全都安在這白家,丁家、鄭家安在鹿家,它完全是演義的。

南方周末:你怎麽看小說開頭那些看上去荒誕不經的東西?

濮存昕:荒誕不經是他的當代意識。他沒有完全沈溺在自己的資料和生活素材中間,他一定是沒有,他一定是讀過別人的著作,包括《百年孤獨》,西方文學里頭很多有趣的思維方式他一定有,他才能一開頭就用這種傳奇般的婚變的方式,從俗的角度進入到宏大的正史中間去。但同時,它又必須是一個接地氣的、微觀的故事,也就是人的命運,人受即得利益的驅使……他的閱讀量應該有的,但是他從來沒有跟你說,我給你推薦什麽書,我喜歡哪個作家的,他全都沒有。但是那些東西都長在他身上。西安那塊地方、壩上、原上,包括路遙、賈平凹他們這個作家群,還有西安的美術界,跟陳忠實是有聯系的,他們之間聊天形成的審美,都是《白鹿原》的土壤。

我都忘了那個人的名字了。有一次開會,那個人在他耳後說:路遙得獎了,你搞的那個玩意兒,如果弄不到這個份兒上,你就從這個窗戶跳下去。他回家跟老婆說:我要是不把它寫出來,咱倆就去餵雞,咱不幹這行了。後來,終於出版社給了他回信,他知道書馬上要開印了,他像病了一樣癱在沙發上。他老婆說你病了吧?他回答他老婆的一句話,我讀到的時候,甚至有一點辛酸:他說,咱們不用養雞了。

一個行當說一個行當的事兒。至高無上的榮譽,它不是名和利的事,它是歷史、社會的認可。這本書要面世了,還沒有大賣呢,也沒有得獎不得獎的事。他只是說,我付出的心血,我掏了心窩子——就跟馬蜂,蜜蜂似的,蜇了一下人之後它就完了,它就是一次性的,全部付出去了,他的命已經搭在那里了。那個東西要去印了,那個東西已經不屬於他的時候,就好像養了一個閨女,嫁出去再也不見的感覺。他有一種離別,他也有一種欣慰:“咱們不用養雞了。”——那麽豐厚的心里感覺,他就用六個字——“咱不用餵雞了,來表達。”

南方周末:你這個體會非常有意思,既是你對陳忠實的理解,也讓我看到,一個好演員是怎麽做功課的,就憑那六個字,你聯想出這麽一片東西。

濮存昕:我演《李白》,謝幕的時候那一鞠躬,那是死而無憾的感覺:我能夠把這個角色演到這份兒上,這輩子也可以了。但是回過頭你還是會想:第二天咱演什麽?明天還有什麽好角色?退休之前,還有什麽東西可弄?今年的10月13號,我們要重新結構《雷雨》。曹先生的在天之靈,能不能認可我們對於他這部作品重新的詮釋?完全解構式的講述,但又必須讓人家承認我們講述的《雷雨》就是曹先生講述的那個故事,我們要明明白白地震撼你,絕對不讓你竊笑,絕對不讓你覺得你在看偷情,在看亂倫……

南方周末:期待。我之前看過你演的話劇《李白》,最近看了你在葉小鋼交響音樂會上,朗誦《將近酒》。雖然你穿著西裝,但簡直就是李白附體。

濮存昕:一定是西裝,穿古裝反而不對,因為你是在一個當代的舞臺上,後面是一支交響樂隊。李白的情懷,在我們當代知識分子里面誰身上都有,包括俄羅斯人。給我們(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排《海鷗》的耶甫列莫夫(前莫斯科藝術劇院總導演)去世了,他就說過,我想在中國當李白。所以西方當代知識分子和藝術家是知道李白的,他們把李白當作自由的符號……

南方周末:可是你恰恰讀出了他的不自由,“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好像特別豪放,但其實里頭有深深的無奈。

濮存昕:他進退兩難,他就是在這種糾結中,去抒發他的豪情。這種東西,我有,大導有,陳忠實也有。我60歲的時候,悟出一個道理:得其所哉,安分守己。你是幹嘛的?你到底喜歡什麽?這個確認很重要。陳忠實是一個作家,他寫《白鹿原》掏心,掏肺,掏空了之後,是不是再來一個,“超越”一下?別人會這麽想,但他自己明白:不行了。所以他罵人家:你懂個錘子!我們演員這方面稍微好一點。你還可以演下一個角色,因為你可以借助很多:劇本、導演、舞美、燈光。但是作家借助什麽?他只能借助自己的命。我覺得陳忠實到達了一個得其所哉,安分守己的境界。他安分在西安,守己在作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208

初創公司如何借助媒體創造品牌價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3/156838.shtml

初創公司如何借助媒體創造品牌價值?
GGV紀源資本 GGV紀源資本

初創公司如何借助媒體創造品牌價值?

傳播必須服務於企業整體戰略

米蘭昆德拉說,business has only two functions - marketing and innovation.講述產品故事、塑造品牌調性,甚至傳遞出品牌的vision和mision,是大多數CEO不斷思索的話題,媒體和公關無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邀請了業內資深從業者為GGV系portfolio梳理了建立公關的框架思路,以下是內容的精彩回放。

大家好,我是來自傳聲網的成俊傑,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初創企業在運營中可能會面臨的一些問題,我的內容將分為品牌,傳播,媒體,危機四個策略方面進行。

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根基

每個人在做傳播之前,肯定第一件事情就有品牌。傳播的有效性,就是一定要基於在品牌的有效性上。那麽什麽叫品牌呢?

品牌不是所謂的logo,宣傳冊,也不是網站。很多人以為品牌建設就是投廣告,做網站,然而品牌並不局限於此。 品牌最初始的定義是烙印,也就是區別於別人的標記。它的存在就是將所有元素匯聚,讓人更容易產生條件反射。 

為了形成這個條件反射。初創企業沒有必要花錢在logo和視覺設計上。當人們想起你的品牌的時候,想到你的高精的技術,想到你的創新能力,想到你給你的客戶體驗,所以這才是品牌的精髓。logo本身不是一個品牌最重要的東西,而背後的這個精神、精髓和你包含的元素,才是你需要做的事情。所以我說它叫各種元素的集中化匯聚。所以我們要做哪幾件事情?我說就三件事情。就是我十幾年來做品牌的精髓的匯聚,我覺得就做三件事情。

第一就是差異化,就是找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用這個來形成自己的品牌的一個定義,所以差異化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你要定位自己之外,要學會定位你自己的競爭對手。意思就是說你要把你的競爭對手框在另外一個框子里面,這樣你就差異化了。當時我們做工業品,我們是中國唯一做工業品,他們是做消費品,其實他們也做工業品,但是我把他們框在一個做消費品這個框子里,所以他們大部分都在做消費品,這樣的話,客戶對你來說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差異。所以學會這個技巧的話,你就可以既把自己定位好,同時又把競爭對手在客戶的心智之間進行一個區隔。

第二就是體驗化,就是品牌實際上是體驗出來的,就是它不是你說出來的,而是你去做出來的。你要去尋找你這個品牌可能會體現的方方面面,去把它體現出來。比如說你是個高效的公司,這個品牌元素之一的話,那你在送貨,你在運營,你在接電話,你在客服,你在任何方面都要體現出這個高效率,體驗才是體現出來的一個最重要的辦法。

第三就是系統化,系統化就是說品牌需要全方位體現出來,它一定要成系統的體驗。比如說視覺,就是我們說的VI系統,體驗傳播到員工執行,每個人都很重要。這是一個系統,是方方面面去做的,系統化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

創業企業雖然習慣不斷調整思路,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是一個非常不利於傳播和品牌打造的一件事情,因為不夠系統。國外很多大型的公司,之所以能走一兩百年,是因為他們有一個非常確定的願景,要實現這個願景,他們願意付出一百年的努力,我們現在都在講匠心或手藝人精神,就是你願意持續的去做好一件事情。所以體現到他們品牌的精髓,體現到他們的宣傳手段,體到他們的系統管理上面,都會持續不變的。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根基。

傳播必須服務於企業整體戰略

有效傳播策略,我想說的就是傳播必須服務於企業整體戰略,這是企業戰略的唯一目標。你必須根據企業的戰略來確定你的傳媒戰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曝光,它體現在你對於日常決策的方方面面。

一個戰略實際上就是三個詞,就是目標、行動跟資源。相應化解到傳播來說,其實就是三個詞,傳播目標制定,傳播工具怎麽選擇,然後傳播的預算有多少。這個傳播戰略思考過程是什麽呢?就是這四步法,傳播審計、傳播目標戰略、傳播實施、傳播效果評估,就是這四個。

傳播審計就是就是對一個組織的傳播戰略,傳播活動和計劃的了解,你需要評估現有傳播活動和手段的有效性和可信度。通過觀察、分析、評估、座談和面談等手段來了解傳播工作中核心人員的意見和反饋。

在接下來的傳播戰略和目標中,我們首先談談定位。

定位就是核心傳播信息。它是一個傳播的脊梁骨,只有掌握主的骨線,你才有可能去做好傳播的事情。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你一定要有一個中心,它是你一定想去說的一個事情。你要利用了媒體表達你想表達的東西,而不是被媒體利用。你的使命是要讓你能夠把你想說的事情說出去,而且讓你的受眾聽到以後,可以迅速地抓住這個信息,這個就是核心信息主要的原則。

核心信息怎麽制定呢?就是我前面說的獨特。簡單、有邏輯、一貫性、要符合商業定位,這是基礎的原則。 在典型的傳播信息結構中,有主的核心信息和支撐信息。一個事情光有核心信息是沒用的,是很蒼白無力的。當你說員工很高興時,還包括你究竟是怎麽讓員工高興的,你究竟是怎麽體現出這些細節來的,這才是一個最重要的一個事情 。一個公司為一個終極目標做個市場定位,下面需要支撐信息,業務定位,推動目標,核心驅動力、價值觀。 核心信息雖然簡單看起來就一個東西,幾個柱子,但是其實是一個非常戰略的事情。 如果這個核心信息就沒有想清楚,你的公關經理是做不好事情的,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接下來在傳播實施過程中選渠道,把這個信息傳遞出去。傳播手段以目標為導向,不以過程為導向。什麽叫以目標為導向?就是為了上新聞而上叫以目標為導向。如果你選擇你的受眾人群讀的雜誌再去上的話,這叫以結果為導向。這個是我們講的最大化回報,肯定是你要算回報率。最後一定要記住評估,做任何傳播一定要進行結果評估。但是很多就傳統媒體是沒法評估的,但是如果現在的新媒體手段的話,就比較容易做評估。

另外就是做任何傳播計劃的時候,一定要個應急計劃。應急計劃是在做整個全年的傳播計劃的時候,要想到一些突發情況,人的離職,預算的減少,都有可能,你需要對每種可能的情況都要做一個調研跟預估。我們叫傳播審計,第二步就是做一個定位,然後確定核心傳播信息,然後選擇傳播渠道,然後做好評估手段,最後還有應急計劃,這樣一條鏈清楚了。各位老板們在做戰略計劃的時候,按照這個步驟去做就行了。

典型的公關傳播體系至少包含品牌傳播,企業新聞發言人,人群監測,社交媒體,這些都是要做的事情。

媒體關系需要長期培育

媒體關系包括新聞稿、專題、媒體活動、廣告各方面的關系維護。如果做好媒體關系的話,對於幫助公司塑造形象,確定公司定位,然後強調對外信息,比如公司商業活動,建立市場信心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特別是你們要融資的話,也是需要外面要發些聲音才有可能被投資人看到。

通過媒體關系,公司還可以讓外界看到自己最新的變化,最近的創新,建立行業地位,掌握行業趨勢。另外一方面,從監測上來看,同時你也可以從媒體上了解你的競爭對手,建立企業組織網絡。但是媒體關系這個事情,是一個長期的努力的過程,就是當你想要去發聲的時候,等你想要去做事情的時候,再去想到臨時抱佛腳,這個事情是非常無效的。媒體關系是需要企業進行長期的溝通和努力去培育的。一年兩年後,你會建立起一個比較好的媒體圈子,當出現負面新聞的時候,他可以第一時間找到你,去驗證,至少他可以從你這聽到另外一面的故事,這個是非常重要。

我想講個故事來說說危機公關的三個層面,就是古代一個有個名醫叫扁鵲。扁鵲實際上有兩個哥哥。扁鵲是最有名的醫生,但是扁鵲告訴別人說,在家里面醫術我是最差的,我大哥是在這個病才到他的皮膚的時候就能看到了。我二哥在到肌肉的時候就可以。但是我這兩步都看不來,我是要到這個病人已經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我才能看出來。而我是最有名的,為什麽呢?因為一個病人只有到病到最重的時候,才會去到醫院找醫生。所以扁鵲把他一治,他治好了,所以扁鵲就特別有名。所以最有名的危機處理公關公司就是像這樣,幫一個企業把危機消除於無形的時候,反而出不了名氣,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所以一個好的企業,實際上不是憑借他的一個危機處理手段,而是憑借他的危機預防手段。對各位CEO來說,你們應該更多考慮是如何把這個工夫做在皮膚上,而不是到了骨髓的時候才去做這個事情。

軟文 ≠ 新聞

大多數初創企業無法分清新聞和軟文的區別。他們喜歡軟文的見效快但忽略了文章內容本身的重要性。無效的內容並不能利用真正的新聞傳播的特性去發酵二次傳播,更不用說所謂的曝光。

讀者喜歡什麽樣的新聞稿? 就是要有相關性,要有可讀性,要短小,越短越好,標題要比較精采。就像我們現在寫會議新聞稿,就是都不寫這個會議本身,而是寫這個里面的觀點。新聞篇幅要短的,三百字到五百字,一篇稿子只談一個事情。然後是關聯事件,就寫系列新聞稿。

什麽叫新聞點?新聞點是一定要講新的東西,就是你一定要講一個新聞點,新產品、新戰略、新活動、新工廠,這些都可以去講的,只有這樣才能去造新聞這樣的事情。沒新聞的時候怎麽辦?給幾個小的建議。沒新聞的時候,也有經常寫白皮書, 白皮書就是你對一個行業的觀點。做出來,這個就是有數據,有事實,用這樣來發給媒體,媒體是很喜歡的。媒體最喜歡有數據,有事實,同時代表行業觀點。

標題要有數字有事實,拒絕表達不清的標題。因為媒體傳播,如果你正規新聞稿,你是一分錢不用花的,所以這個是最省錢的辦法。初創企業,新聞稿就是一種不要花錢做公關的方式,但是你必須學會找到新聞點的。就像剛剛提到的調查,一些行業預測,其實現在都是很需要的。如果沒有新聞,但有新聞有很多這種事實,你都可以策劃成新聞點,因為策劃成新聞點是最省錢的一個辦法。

危中有機的危機預案

危機就是對企業經營造成重大影響,或者可能會對你的生存造成影響的事件。這個有可能是重大質量事故,或者食品安全,是生死存亡的問題。危機管理最重要的是在危機前杜絕,就像扁鵲大哥一樣。發生以後再去解決,範圍廣且傷害深。再好的危機公關,也不能徹底消除傷害。所以,首先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但面對惡搞時也要有危機應對程序,即潛在危機預估,第三個危機監測。危機後面就是消除,所謂危機中“危”跟“機”是結合在一塊的,化“危”為“機”,也是在中國特別強調的。所以如何能創造機遇,這個有可能對你來說是更好的一件事情。真正創造機會的不多,能夠真正在這里面創造機遇的,完全不傷自己,同時又能夠變成機遇的是少之又少。

危機需要建立什麽體系呢?危機應對需要建立危機應對體系,需要建立企業新聞發言人培訓,需要建立危機管理培訓,需要建立相關資料庫,需要建立輿情監測體系,這個是需要建立的東西。初創企業最重要的還是把應對流程先做好。新聞發言人培訓,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利益相關方資料庫,就是跟你利益相關的這個方。跟你相關不僅僅是媒體,而且還有跟投資人有關系,還有跟可能能用到的人有關系。

CEO應該提前討論可能的危機,然後應該怎麽去應對。事前就要推演出所在行業和經營企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並且一一列出來。管理危機實際上是管理利益相關方的溝通。這個利益相關方包括媒體,也包括政府,也包括雇員,包括供應商,包括你的投資人,有風投,跟投資人一定要處理好。 危機必須是團隊作業,必須要齊心合力,後面要講必須要系統化作業。溝通在危機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作為CEO要從上到下的溝通,剛才我們解決危機需要溝通,那產生危機也是溝通問題產生的。 

危機考慮的要點是分工職責跟程序,核心傳播信息必須明確。危機中的原則就是充分準備、反應及時,然後態度一定要真誠、負責任,表達合理的情緒,什麽叫合理的情緒?如果你真的被冤枉了,一定要把這個被冤枉的情緒表達出來。透明,這個點很重要。過去可以選擇性發表信息,但在這個時代是沒用的,這個時代的公司沒有秘密。當你擁有幾百個員工時,信息傳遞基本無法阻攔,總會有泄密者。 同時學會利用第三方,就是大家要培養第三方的關系。第三方是意見領袖,是我們大學教授,是質量監督局,是專家學者,就是能夠證明你是清白的這些人,就是他們說話比較有份量的這些人。這些關系不是說到用的時候再用,到用的時候沒有人幫你。一定要在之前做這個關系培養,不要到最後被動地去做這個事情。

品牌 定位 初創公司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669

借助市場來判斷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8oj.html

    “對於萬科要引進深圳地鐵並讓其成為第一大股東,你怎看?”一位朋友前些天問我。他手上還有一點萬科股票。

    萬科停牌前,寶能系在二級市場連連舉牌,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對此,王石及萬科管理層很是不滿,生怕失去控制權,於是停牌重組,竭力不讓寶能系成為最大股東。17日,萬科公布增發股份引入深圳地鐵重組預案。按照這個方案,萬科將向深圳地鐵增發股份 28.72億股,定價為15.88元(即收盤價24.43元折讓35%),這樣的話,深圳地鐵將占萬科總股本的20.65%,成為第一大股東,而寶能系持股比例將被稀釋到19.27%,降為第二大股東,同時原第二大股東華潤持股比例將被稀釋到12.1%,淪為第三大股東。這個萬科管理層的“陽謀”激起了寶能系和華潤的強烈不滿,他們先後發表了反對聲明,並表示,後續在股東大會表決上將行使股東權利。目前這兩家大股東合計持有39.5%股份,遠超1/3否決權的比例。

    寶能系及華潤反對的主要理由是,15.88元的增發價格折讓較大,現有股東的權益將遭很大損失;註入的深圳地鐵的凈地資產並不便宜,方案也不能保證未來萬科與深圳地鐵在其他項目的開發合作,不能形成對萬科的持續性支持,影響股東回報。這兩家大股東還稱,萬科董事會未能均衡代表股東利益,萬科已實質成為內部人控制的企業,違背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不利於公司長期發展和維護股東權益。華潤就董事會表決人數合規性問題,還與萬科發生激烈爭吵。

    而萬科管理層則認為,初步確定增發價為每股15.88元,即定價基準日前60個交易日萬科股票交易均價的93.61%,這並非很低。“房產+交軌”是萬科創造的又一個盈利模式,有利於萬科未來的盈利增長與發展。但萬科今天上午聲明表示,將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做好協商溝通。

    兩方都聲稱是在為廣大的股東謀利益,其實,同時也是在為各自的控制權爭鬥吧?這就牽涉到“公司是誰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本來看似很簡單:上市公司是廣大股東的,而不是董事會、管理層的。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現實狀況是,經理層把持,實施“內部人控制”,司空見慣。

    關於萬科治理結構的問題,我們小散也實在無奈,所以,對於朋友的提問,我只能從市場的角度來作一點提示。

    我在小文《重視風險,依靠市場》(2016-06-17)中提到:

    “企業並購重組是重大事件,影響深遠,但成功與否,是好是壞,要看資本市場對並購重組的反應。讓市場幫助我們評估判斷。因為資本市場對公司重大事件通常會很快地作出反應,(以此)可以看出事件對公司發展是有利的還是無利的端倪。據說,這個簡單的事實多數被驗證是對的。國內外就有不少並購重組失敗的案例,其股票都曾發生過大跌現象;而許多成功的,則大都以其股價上漲而得到認可。那麽我們就不妨根據這條‘經驗規律’來查看。

    “總之,並購重組究竟怎樣,最終的評判權是在廣大的投資者手中,是由市場決定的。倘若得不到眾多投資者或市場的認可,縱然你再怎樣豪情萬丈,再怎樣信誓旦旦地說怎麽怎麽好,也都無濟於事,市場照樣不買賬。”

    那麽,根據這條“市場評判”原理,我們來看看市場對萬科重組預案的反應情況。由於現在萬科A尚未複牌,不知道A股市場對其反應如何。但萬科企業(02202.HK)在香港市場上一直有交易,不妨以此作參考。

    就在最近萬科醞釀這個預案公布之際,萬科企業僅僅一周時間便從19.1港元急挫至16.740港元,暴跌了12.4%。雖說這與大勢下跌同步,但跌幅遠遠大於國企指數、紅籌指數、恒生指數等。而從隨後的一周走勢看,萬科企業連續低迷,而反觀港市,反彈較強。不過,今天上午,情況特殊,因受英國脫歐事件影響,萬科、港市各大指數暴跌。

    市場這一系列反應是不是意味著並不看好萬科這個重組預案呢?

    “很有可能!”這位朋友說。

 

鏈接閱讀:《由寶萬之戰引發的點滴感想》(2015-12-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831

【周年特刊】福建產業扶貧:借助豬、雞和小吃的價值

農戶只需投入非常低的成本,通過在家門口種植飼料,每年就能增加1萬元左右的收入。從今年3月開始,嚴龍槐豬養殖場通過實行槐豬“托養”,已幫助5戶貧困戶成功脫貧。

以上是福建產業脫貧的一個例子。

福建省扶貧辦負責人李岱一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福建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性舉措,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鼓勵和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模式與貧困戶聯動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

來自福建省扶貧辦的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該省扶貧開發對象從140萬人減少到2015年的45.2萬人,農村地區貧困人口發生率已由2010年的5.42%下降到2015年的1.65%。

家門口的產業扶貧

上述養殖場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竹嶺村,其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的扶貧方法是,由養殖場免費提供豬苗,每個貧困戶每年認養30頭槐豬,鎮掛鉤幫扶幹部幫助貧困戶解決青飼料種苗(地瓜苗等)和種植技術指導,農戶則負責種植青飼料提供給養殖場作拌料餵養,經過9~10個月的養殖後可以出欄,銷售則由福州大金槐豬銷售有限公司負責。

也就是說,雖然是“托養”,但貧困戶並不需要親自養豬。而30頭槐豬所需的青飼料種植面積只需一畝地,成本也低。

“我們本地的上杭槐豬是農業部第一批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的豬種,市場價比較高。”養殖場的負責人說,“我們將銷售營利部分,按30斤出欄槐豬肉價的數額返利給貧困戶,每托養1頭槐豬可增收400元,每戶貧困戶全年就能增收1萬元左右。”

養殖場的上杭槐豬

關於產業扶貧,第一財經記者在走訪時看到,有些是直接在村里辦企業,吸收貧困勞動力就業。上杭縣眾發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直接從當地招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在基地農場田間地頭從事簡單的蔬菜種植,實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同時,合作社在種植技術指導、生產物資供應、銷售渠道等多方面進行技術幫扶,解決貧困戶種植難題。

針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上杭縣眾發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土地托管,建立掛鉤貧困戶資產性收益機制。在不改變用途的情況下,財政專項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項目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給貧困戶,在年終盈余返利分紅時,最大限度優先分配貧困戶,讓貧困戶享受土地資源收益,增加收入。

還有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小額扶貧信貸政策幫助貧困戶搞種養殖發展生產。福欣牧業公司蘇家坡村貴妃雞養殖基地邀請附近村5名意向養殖合作的貧困戶來參觀學習,傳授雞棚搭建的選址養雞技能。基地以最優價錢給貧困戶提供貴妃雞種苗,免費技術指導和經驗傳授,貧困戶則通過小額扶貧貼息貸款籌集啟動資金,負責養好雞,產品由福欣牧業公司包銷,年均收入在2萬~3萬之間。

“我們要幫助貧困戶因地制宜確定產業發展項目,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農家樂’、林下經濟等特色產業,做到每個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增收脫貧項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李岱一說。

提升貧困戶就業創業能力

羅上海年近半百,是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淮陽村村民,2011年的一場大病,使他不僅花光所有積蓄,還欠下外債。好不容易治好病,他的身體卻垮了,幹不了體力活,一家4口全靠妻子在外打零工賺錢過日子,十分貧困。

在第一財經記者見到羅上海時,他沒有預想的那樣愁容滿面,因為“寧化客家小吃培訓中心”讓他有了重新找到工作的希望。“我現在已經會做勺子粉、燒賣、兜湯了,我想學好後就去打工,我的身體可以承受,家里也能減輕點負擔。”

2012年初,寧化縣委、縣政府為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自主創業、帶動就業,決定發展寧化客家小吃產業。至今,培訓中心共開辦培訓班158期,培訓學員8747人,開辦寧化客家小吃店3023家,帶動從業人員9166人。其中,培訓貧困學員752人,占學員總數的8.6%,貧困人員開店167家,帶動430戶貧困戶約1500個貧困人口脫貧。

第一財經記者從羅上海口中得知,培訓中心是免費培訓、免費吃住、免費發放中式烹飪初、中級《職業資格證書》,且貧困人員免健康證體檢費,並優先推薦貧困學員就業。

圖為小吃培訓中心的老師在教課

據培訓中心負責人介紹,現在已有兩個公司願意長期招收貧困學員,保證有需求就業的貧困人員就業。

李岱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除了創新扶貧模式,通過“雨露計劃”等技能培訓,提升貧困戶就業創業能力,也是福建省開展產業扶貧的重要內容。“省級財政每年安排1600萬元專項資金,連續4年每年培訓貧困勞動力2萬人次,經過培訓的貧困勞動力95%以上實現了就業創業。”

不只是福建,目前我國許多省份都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因為產業扶貧不僅能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戶收入,而且增強了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根據《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披露的最新貧困人口數據,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貧困人口達5575萬人。

對此,我國政府提出,通過產業扶持,幫助有勞動能力和生產技能的3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通過轉移就業,幫助1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通過易地搬遷,幫助“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約1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通過全部納入低保覆蓋範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64

福建產業扶貧:借助豬、雞和小吃的價值

農戶只需投入非常低的成本,通過在家門口種植飼料,每年就能增加1萬元左右的收入。從今年3月開始,嚴龍槐豬養殖場通過實行槐豬“托養”,已幫助5戶貧困戶成功脫貧。

以上是福建產業脫貧的一個例子。

福建省扶貧辦負責人李岱一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福建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性舉措,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鼓勵和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模式與貧困戶聯動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

來自福建省扶貧辦的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該省扶貧開發對象從140萬人減少到2015年的45.2萬人,農村地區貧困人口發生率已由2010年的5.42%下降到2015年的1.65%。

家門口的產業扶貧

上述養殖場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竹嶺村,其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的扶貧方法是,由養殖場免費提供豬苗,每個貧困戶每年認養30頭槐豬,鎮掛鉤幫扶幹部幫助貧困戶解決青飼料種苗(地瓜苗等)和種植技術指導,農戶則負責種植青飼料提供給養殖場作拌料餵養,經過9~10個月的養殖後可以出欄,銷售則由福州大金槐豬銷售有限公司負責。

也就是說,雖然是“托養”,但貧困戶並不需要親自養豬。而30頭槐豬所需的青飼料種植面積只需一畝地,成本也低。

“我們本地的上杭槐豬是農業部第一批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的豬種,市場價比較高。”養殖場的負責人說,“我們將銷售營利部分,按30斤出欄槐豬肉價的數額返利給貧困戶,每托養1頭槐豬可增收400元,每戶貧困戶全年就能增收1萬元左右。”

養殖場的上杭槐豬

關於產業扶貧,第一財經記者在走訪時看到,有些是直接在村里辦企業,吸收貧困勞動力就業。上杭縣眾發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直接從當地招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在基地農場田間地頭從事簡單的蔬菜種植,實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同時,合作社在種植技術指導、生產物資供應、銷售渠道等多方面進行技術幫扶,解決貧困戶種植難題。

針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上杭縣眾發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土地托管,建立掛鉤貧困戶資產性收益機制。在不改變用途的情況下,財政專項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項目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給貧困戶,在年終盈余返利分紅時,最大限度優先分配貧困戶,讓貧困戶享受土地資源收益,增加收入。

還有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小額扶貧信貸政策幫助貧困戶搞種養殖發展生產。福欣牧業公司蘇家坡村貴妃雞養殖基地邀請附近村5名意向養殖合作的貧困戶來參觀學習,傳授雞棚搭建的選址養雞技能。基地以最優價錢給貧困戶提供貴妃雞種苗,免費技術指導和經驗傳授,貧困戶則通過小額扶貧貼息貸款籌集啟動資金,負責養好雞,產品由福欣牧業公司包銷,年均收入在2萬~3萬之間。

“我們要幫助貧困戶因地制宜確定產業發展項目,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農家樂’、林下經濟等特色產業,做到每個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增收脫貧項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李岱一說。

提升貧困戶就業創業能力

羅上海年近半百,是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淮陽村村民,2011年的一場大病,使他不僅花光所有積蓄,還欠下外債。好不容易治好病,他的身體卻垮了,幹不了體力活,一家4口全靠妻子在外打零工賺錢過日子,十分貧困。

在第一財經記者見到羅上海時,他沒有預想的那樣愁容滿面,因為“寧化客家小吃培訓中心”讓他有了重新找到工作的希望。“我現在已經會做勺子粉、燒賣、兜湯了,我想學好後就去打工,我的身體可以承受,家里也能減輕點負擔。”

2012年初,寧化縣委、縣政府為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自主創業、帶動就業,決定發展寧化客家小吃產業。至今,培訓中心共開辦培訓班158期,培訓學員8747人,開辦寧化客家小吃店3023家,帶動從業人員9166人。其中,培訓貧困學員752人,占學員總數的8.6%,貧困人員開店167家,帶動430戶貧困戶約1500個貧困人口脫貧。

第一財經記者從羅上海口中得知,培訓中心是免費培訓、免費吃住、免費發放中式烹飪初、中級《職業資格證書》,且貧困人員免健康證體檢費,並優先推薦貧困學員就業。

圖為小吃培訓中心的老師在教課

據培訓中心負責人介紹,現在已有兩個公司願意長期招收貧困學員,保證有需求就業的貧困人員就業。

李岱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除了創新扶貧模式,通過“雨露計劃”等技能培訓,提升貧困戶就業創業能力,也是福建省開展產業扶貧的重要內容。“省級財政每年安排1600萬元專項資金,連續4年每年培訓貧困勞動力2萬人次,經過培訓的貧困勞動力95%以上實現了就業創業。”

不只是福建,目前我國許多省份都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因為產業扶貧不僅能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戶收入,而且增強了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根據《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披露的最新貧困人口數據,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貧困人口達5575萬人。

對此,我國政府提出,通過產業扶持,幫助有勞動能力和生產技能的3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通過轉移就業,幫助1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通過易地搬遷,幫助“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約1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通過全部納入低保覆蓋範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88

央行孫國峰:借助“一帶一路”,擴大人民幣資本項下輸出

“目前人民幣已經成為貿易結算貨幣和投資貨幣,但持續通過’經常項目輸出、資本項目回流’的方式輸出人民幣面臨問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8月12日在首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表示,可以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擴大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輸出,同時平衡好本幣輸出和防範風險間的關系,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邁入新階段。

此次伊春論壇主題為“開發性金融與’一帶一路’建設”,孫國峰在論壇上表示,在信用貨幣體系下,貨幣國際化本質上是通過信用貨幣創造實現本幣的輸出和國際使用,主要表現為本國銀行體系擴張對境外主體的資產。

“從銀行體系的資本負債表看,貨幣國際化的目標是負債方存款貨幣增加,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銀行體系的資產方需要擴張。”孫國峰表示,資產按照幣種劃分有兩種形式,即外幣資產和本幣資產。

兩種資產擴張形式對於貨幣國際化和國民福利的意義不同。以外幣資產擴張為基礎輸出本幣,實質是本幣和外幣的兌換,在輸出了本幣的同時又輸入了外幣,難以真正實現貨幣國際化。而以本幣資產擴張為基礎輸出本幣,才能真正實現貨幣國際化,能夠得到貨幣國際化的收益,提升國民福利。

從銀行體系資產擴張的對象看,貨幣國際化意味著借款人要擴展到境外主體。因此,在信用貨幣體系下,貨幣國際化的本質是一國銀行體系通過資產擴張向境外主體提供信用貨幣。

孫國峰表示,貨幣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以貨幣持續輸出為基礎,從國際收支角度看,本幣國際化最終應是資本項目輸出。從國際經驗看,一國貨幣國際化的本幣輸出通常需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貿易項下輸出,相當於通過貨幣兌換實現的本幣輸出,主要由市場力量推動。開始境外主體不接受本幣融資,需要先通過貨幣的結算來推動,從發展過程看,這個階段是必要的。

“英國在海上霸權時期、美國在一戰期間、日本在上世紀60~70年代經濟騰飛階段,均通過貿易渠道輸出本幣,基本實現了本幣作為本國貿易結算貨幣的職能。”孫國峰稱,但這一階段本幣國際化的基礎還是比較薄弱。如果一國貨幣在國際化進程中無法持續輸出,則很可能長期處於本國部分進出口結算貨幣的初級階段。

第二階段是資本項下輸出,即通過信用貨幣創造實現本幣輸出,多由政府帶動市場力量協同推進。英、美等發達經濟體在本幣國際化起步或發展過程中都是貿易順差國,經歷過貿易項下輸出本幣的第一階段後,為推動本幣國際化,都將資本項下輸出本幣置於國家戰略的高度,以政策推力創造國際需求,帶動市場力量推進第二階段,逐步夯實本幣國際化的基礎。

“中國也經歷了類似的發展階段。2009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人民幣主要通過經常項目的貿易渠道,以進口支付的形式對外輸出,同時通過資本項目回流。人民幣已經成為貿易結算貨幣和投資貨幣。”孫國峰認為,這符合全球主要貨幣國際化的歷史規律,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經之路,但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繼續按照以往模式實現人民幣輸出則面臨三方面問題。

一是從信用貨幣制度的角度看,經常項目下的本幣輸出相當於本幣與外幣之間的兌換,可能會加大外幣輸入,沒有真正實現本幣輸出;二是我國貿易結構制約人民幣貿易輸出規模;三是人民幣輸出規模受人民幣匯率和人民幣資產收益率波動的影響較大。

孫國峰表示,在“經常項目輸出,資本項目回流”的人民幣輸出模式下,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人民幣的意願很大程度依賴於人民幣匯率和資產回報率這兩個條件。當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對人民幣匯率或人民幣資產回報率的預期發生變化時,人民幣輸出會出現波動,有時這種波動還會比較大。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DR),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升,為我國銀行體系通過人民幣形式向境外融資提供了條件。孫國峰認為,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有真實的資金需求,可以借助這一有利契機,通過資本項下人民幣輸出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就我國的現實情況看,資本項下輸出人民幣是有利於宏觀總量平衡、符合國民福利、可持續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他提出,利用好“一帶一路”建設契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要發揮好包括開發性金融機構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的作用,研究對本幣跨境中長期融資的支持政策,同時要平衡好人民幣國際化和防範金融風險之間的關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453

迅雷CEO陳磊:正研究借助CDR試點回歸A股的可能性

據外媒報道,針對投資者提起的多項集體訴訟,迅雷公司CEO陳磊回應稱,這些訴訟毫無依據,公司未進行過任何首次代幣發行(ICO)。他表示,迅雷沒有違反任何加密貨幣項目規則。

“我們沒有參與過代幣的公開發行,”陳磊今天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說,“公開發行的真正目的是融資。我們從未使用過代幣進行融資,這從來不是我們的目的。”

此前,投資者指控迅雷故意參與非法ICO,並針對這些活動發布虛假聲明。

此外,在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再談區塊鏈》上陳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說:“在記賬的過程中,也可能是運氣,做了一個很多很多用戶參與的區塊鏈應用。我們去收集用戶計算資源的設備叫玩客雲,我們把這個設備賣給用戶,它其實是一個私人雲盤。我們賣了超過百萬臺的設備之後,就有百萬個這樣的設備在用戶的手里,有百萬的家庭參與了這個活動,就有百萬人用這個區塊鏈,對我們區塊鏈的要求就很高。”

陳磊指出,區塊鏈最核心的問題是每秒鐘能夠進行多少次我們認為是智能合約的執行,迅雷今天能夠做到100萬次,也是被逼出來的,所有的技術都是在使用的過程當中被逼出來的。我曾經在谷歌工作過,谷歌為什麽開創了互聯網技術新的時代,它也是被逼出來的。”

他認為,最好不要把區塊鏈放在實驗室里,而是把區塊鏈放到實際的應用當中去。當一個技術放到實用當中,每天必須面對使用的壓力,就會逼著提升技術。提升不了用戶就會罵,這是最有效的技術進步的方式。

陳磊表示,2018年迅雷將把重點放在構建區塊鏈生態和共享計算上。同時對於資本市場熱議的CDR試點回歸A股,他透露迅雷正在推進研究借助這一政策回歸A股的可能性。2017年四季度實現了扭虧為盈,2018年迅雷有兩個重點,一是繼續保持盈利和高速發展,另一個是實現海外市場成功落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40

借助奧巴馬吸黑人票

1 : GS(14)@2015-04-14 02:08:08

希拉莉再次挑戰總統寶座,正在巴拿馬出席美洲國家峰會的總統奧巴馬,前天開腔盛讚希拉莉「可當傑出總統」。在奧巴馬民望低企,去年底有55%美國人表示不支持他,加上希拉莉已舊人味濃,希拉莉不跟奧巴馬保持距離,反而爭取奧巴馬支持,皆因她想找對方幫手籌款和爭取黑人選票。《紐約時報》昨天引述消息說,希拉莉打算找奧巴馬協助籌款,又會找他在關鍵搖擺州的黑人地區拉票,就算在俄亥俄州和賓夕凡尼亞等白人票較重要的州份,她也會撐奧巴馬任內的經濟成就。



克林頓料不站台

報道指希拉莉陣營本來是想跟奧巴馬保持距離,但衡量多個因素後最近改變想法,因內部民調發現獨立選民是不滿華府在政治僵局下無甚作為,而不是奧巴馬的政策;最近另一民調又顯示只有37%選民選總統是以「新方向」為重,55%看重經驗。希拉莉於是定位在政策上跟奧巴馬大同小異,但會強調自己爭取跨黨合作能力較高。希拉莉今次宣佈再選總統,丈夫前總統克林頓相信不會出來為她站台,因為克林頓2008年為妻助選時太肉緊,反變惹火。他上周在一個訪問自我定位為希拉莉競選「後台顧問」,到選舉末段才高調出手,但有軍師指這把好劍藏鞘太久就會浪費。民主黨軍師伯頓盛讚克林頓一出口就可吸引大量注意,令助選人員振奮,而且表達論據的能力,無出其右。民調更顯示56%美國人對他持正面觀感,還高於希拉莉的44%。《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13/191102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576

Morningstar基金研究總監Ben Johnson﹕借助ETF分散投資風險

1 : GS(14)@2016-09-07 07:58:16

【明報專訊】過去看過不少投資理論,都偏向投資者應考慮將資金分散投資,Morningstar環球被動型基金研究總監Ben Johnson表示,分散持有是非常理智的,因為這樣可以減低只持有單一因子所承受的周期風險。當然,分散可能比只持有表現最好的單一資產換來較低的長線回報,但當中假設了:(一)你預早知道哪資產是表現最好的資產;(二)你能夠堅持持有這資產長達數十年。Ben Johnson認為,最有力支持選擇多資產策略的理由就是這能夠減低資產投資的最大風險,當投資者會在某個資產、基金或策略表現不濟時拋棄那資產投資。

Ben Johnson表示,價值、動力、規模、質量、低波動和股息是他最信任的資產投資;其中價值是最久經考驗。投資者持有多元資產是理智做法,前提是所持有的資產其中要可信、建構良好及多元資產投資的風險回報特性會比持有單一資產、傳統市值加權指數基金或主動管理基金更好。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ETF(交易所買賣基金)都符合首個條件策略。他認為持有資產投資愈簡單和費用廉宜愈好。

投資愈簡單費用廉宜愈好

不過,他又稱,投資者必須了解ETF所追蹤基準的編制方法細節,以明白驅動指數基準的因素;又指自己偏好簡單的指數多於複雜的指數。一隻指數的編制方法愈不透明和愈經雕琢,該指數就愈有可能是回測的產物,當指數表現比不上其回測記錄,回測的記錄總是良好的,指數就可能會修改其編制方法。

另一方面,費用亦當然非常重要。雖然大部分多因子ETF的費用相對主動管理產品仍具競爭力,但它們的費用可能是追蹤普通市值加權基準的ETF的數倍。

長線投資不用理會周期

最後,投資者必須管理自己的期望。這些基金並非靈丹妙藥。

不少多元資產ETF的成立日子很短,所追蹤指數的歷史紀錄亦有限。不論這些ETF追蹤的基準看起來有多理智,其費用有多低,也不能保證它們能在一個完整市場周期內,提供比普通市值加權指數基金更高的風險調整後回報。就如單一資產或優秀的主動型基金經理,這些基金亦有自己的表現周期(雖然可能更不明顯)。投資者能夠從這些基金取得多大回報,取決於投資者能夠不理周期起伏堅持持有這些投資的能力。

明報記者

[龍彩霞、姚丁鈺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45&issue=20160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8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