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疑问:降薪前是否应先晒工资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1222/15215668830.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90

高盛帶頭降薪,華爾街的「錢途」在哪?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908

在2007年股市攀升和信貸擴張後,高盛的薪資水平創華爾街最高記錄。現在,隨著市場復甦,高盛再次率先做出行動:降低員工薪酬,提高股東回報

華爾街大型銀行準備降低員工薪資:

高盛將今年前9個月收入的39%作為獎金發放給員工,低於1年前的42%,更低於一些銀行金融危機前50%的比例。該比例也是高盛自從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後的最低值。

截止2013年前9個月,高盛員工平均薪資下降5%,至319755美元。摩根大通員工平均薪資下降4.8%,至165774美元。瑞士信貸員工平均薪資下降16%,至204000美元。下圖是高盛平均薪資走勢(點擊放大):

在金融危機導致年終獎削減後,許多銀行的收入增加點燃了員工的希望。他們期待獲得豐厚的獎金。然而,因為銀行股東提高每股收益要求的壓力上升,因此銀行正準備削減員工的獎金。華爾街前5大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的每股收益均不高於10%,這比信貸危機前水平的1/2還低。

JMP Group Inc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e Jolson稱:

「總有人會失望,要麼是5年來一直沒有拿到真正現金獎金的銀行家,要麼就是銀行的股東。」

在提高員工獎金和提升投資者回報之間,高盛選擇了後者:

在支付員工獎金下降的情況下,高盛提高了對股東的分紅。

高盛將單季度每股的分紅數額從2012年初的0.35美元提升至0.55美元,升幅為57%。

在2012年之前,高盛從2006年來一直沒有提高分紅。

針對高盛的這種做法,德勤諮詢的Robert Dicks稱:

「銀行正採取平衡做法:一方面它們告訴股東和公眾稱,整體薪資正在下降;另一方面,它們繼續重點關注那些非常成功或者處於利潤豐厚部門的員工。」

「在這種平衡之下,有些員工受到擠壓。」

那麼,銀行的這種「平衡做法」會使那些員工收到擠壓呢?答案是低收益部門的員工。低收益部門的員工

在今年前9個月,華爾街前5大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收入上升16%,股票交易業務收入增長9%,固定收益交易業務收入下降11%。

Options Group的CEO Michael Karp稱,股票交易員和投資銀行家的收入可能會上升;相應的,固定收益交易員的收入會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370

薪酬改革下狠手 金融央企高管或降薪7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377

在習近平提出要對國企不合理收入進行調整之後,國企薪酬制度即將面臨大調整。《財經》雜誌稱,受影響最大的金融央企高管將被限薪,大部分主要負責人的降薪幅度高達70%。但與此同時,暫停近5年的股權激勵試點有望重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部署了央企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要實現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監督有效,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央企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

會議審議了《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

《財經》提到改革意見的最新進展與細節,

由人社部牽頭、財政部等部委參與的對央企主要負責人的薪酬調整方案初稿已經草擬完畢並開始征求意見。而這份計劃草案一個主要建議是,央企、國有金融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將削減到現有薪酬的30%左右,削減後不能超過年薪60萬元。根據這樣的規定,平均薪酬較高的金融企業高管削減數額最大。

此外,暫停近五年的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高管和員工股權激勵亦有望近期內正式啟動試點。

這兩項新政,將成為未來金融機構和央企薪酬改革的核心。

薪酬制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縮小金融與實體國企高管薪酬間的差距。數據顯示, 2011年央企高管平均薪酬72萬元,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例,2013年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大部分超過100萬元。

自2002年國有銀行改革以來,金融領域高管薪酬逐漸市場化,並且高於其他國企。但國有銀行負責人仍具有行政級別和幹部待遇,可以享受升遷機會,由此形成了薪酬市場化但職務身份並未市場化的現象。

此次改革不單單只是限制薪酬,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股權激勵。

《財經》提到,由財政部主導的國有金融企業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的相關方案已經完成最後一輪征求意見,即將正式試點。

這份計劃主要看點是,為發揮對國有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長效激勵機制,將對國有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實施股權激勵計劃,計劃推行用國有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一定比例的薪酬購買所在公司的股票,從而達到持股目的。試點成熟後,將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全面推開。像民生銀行這種民營機構並不在試點範圍之內。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過,在銀行業爭相試點“混改”之際,對於高管和員工的股權激勵將成為混合所有制改革最新的一步。而交行有望第一個吃螃蟹。

8月21日,在交通銀行中報發布會上被問及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是否會涉及高管、員工們的股權激勵時,交通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錢文揮表示:“包括在方案中,作為一部分”。

交行行長彭純對“混合所有制”的回應是:“正在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行性方案”和“在有關政策上爭取先行先試”。

2006年,中國財政部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布了一項試驗性計劃,允許國有上市企業對雇員提供股權激勵。但在2008年,財政部又下達文件,禁止國有金融類上市公司開展股權激勵。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新國九條”明確推進員工持股計劃,“新國九條”更是在“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段落之後,明確要“允許上市公司按規定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員工持股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75

【第一爭議】央企高管降薪,樹立公平標桿?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3646

日前召開的中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審議了《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習近平提出了16個字改革標準: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監督有效。又據《財經》消息,央企主要負責人的薪酬調整方案初稿已經草擬完畢並開始征求意見。其主要建議是,央企與國有金融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將削減到現有薪酬的30%左右,削減後年薪不超過60萬元。那麽,央企高管降薪70%,是否會影響企業效率?是否能為收入分配改革樹立標桿?

正方:數據顯示,2011年央企高管平均薪酬72萬元;2013年四大國有銀行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大部分超過100萬元。和城鎮職工平均薪酬相比,這些數字看起來很高。但和私企高管相比,和同類外企的高管相比,真不算高。2013年美國花旗銀行全球首席執行官Michael Corbat薪酬是1450萬美元,比央企高管收入高兩個數量級。降低央企高管薪酬,恐影響企業運營的效率。

反方:這次改革將央企高管分為市場競聘和組織任命兩種,降薪的是後者。根據《人民日報》評論文章《國企高管究竟該拿多少錢》的說法:如果是國家雇員,那麽,原則上以較高級別的國家公務員薪酬為基本參照,加上體現經營業績和風險報酬的激勵性報酬;如果是企業雇員,那麽,其薪酬同企業效益直接掛鉤,可以拿到與非國有企業同類高管收入水平相當的報酬。

正方:如果是行政壟斷性央企,其賺錢能力主要依賴於行業準入管制,而非高管的經營管理能力,那高管薪酬向私企外企高管看齊是不對的。但這並不適用於競爭性央企。要是同一家競爭性央企,一些高管拿著與私企外企高管相當的報酬,一些高管拿著與同級別公務員相當的報酬,如果他們做的事情差不多,憑什麽收入差別這麽大呢?後者會不會心態失衡、影響士氣呢?

反方:其一,組織任命的高管參與公司董事會,但公司的日常運營將逐步交由市場招聘的高級管理層,薪酬向市場標準看齊。所以不會有政府雇員與企業雇員做同樣的事拿不一樣薪酬的問題。其二,組織任命的高管即使降薪了,仍有體面的薪酬,60萬年薪是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為18311元)三十多倍。此外政府雇員還有更穩定的保障與更好的職業發展空間。

正方:明智的央企薪酬改革應該只改增量、不改存量,尊重既得利益,以減少改革的阻力,確保改革順利推進。把央企高管的薪酬一下子降70%,誰受得了啊?要是現在的高管消極與隱性地抵制改革、橫在位置上不幹事,會給企業帶來多大的損失?拿這樣的行為有什麽辦法?改革也要講智慧、講策略,要善於爭取改革對象的配合,而不是粗暴地把改革對象推向對立面。

反方:如果尊重一切既得利益,那改革還有什麽意義?改革就是要用合理的激勵與規則代替不合理的,是遊戲規則的改變,總有利益受損者,怎麽可能補償所有的利益受損?私企不行了,還裁員減薪呢,名義上是全體國民所有的央企薪酬反而只能增不能減了?難道真有人把央企超額高薪當成理所當然的福利與特權了?收入分配改革是硬骨頭,降央企高管薪酬是第一步。

【點評者說】央企薪酬改革是整體國企改革的配套,並非為了降薪而降薪。其一是為了提升央企的效率,不是一刀切降薪,而是將國企分為競爭性公司和公用性、壟斷性公司,前者參照市場標準並略低於市場價,後者參照公務員薪酬標準,又將高管分為組織任命和市場競聘兩種,前者略高於公務員標準,後者參考市場標準並略低於市場價。其二是為了樹立公平的標桿。收入分配改革講了多少年了,其針對的對象只能是公營機構,因為民企的薪酬是隨行就市的。如果不降低壟斷央企高管的薪酬,那無以向社會顯示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的誠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26

多數央企負責人將降薪 有的“幅度還會比較大”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3892

9月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接受采訪時表示,薪酬改革的適用範圍確定為中央企業中由中央管理的負責人,包括由國務院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中,由中央管理的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監事長以及其他副職負責人,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等企業。 (新華社/圖)

南方周末前述報道,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

“改革後多數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水平將會下降,有的下降幅度還會比較大。”9月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接受媒體公開采訪,詳細解讀了薪酬改革的適用範圍、薪酬確定方法和監督落實機制。

72家央企負責人面臨降薪

誰會降薪?

邱小平表示,這一改革的適用範圍確定為中央企業中由中央管理的負責人,包括由國務院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中,由中央管理的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黨組書記)、總經理(總裁、行長等)、監事長(監事會主席)以及其他副職負責人。

同時,按照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的系統性要求,其他中央企業負責人、中央各部門所屬企業和地方所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也要積極穩妥推進。

而據經濟參考報消息,按照此標準,受到新的薪酬制度約束的負責人將包括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責任的53家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等,以及其他金融、鐵路等19家央企,通過市場化選任的企業負責人不受新制度調節,即72家央企負責人多數將面臨降薪。

此外,一位央企人士指出,按照這次央企薪酬改革方案,可能受沖擊更大的是金融領域的央企負責人,降薪幅度會非常大。據了解,針對薪酬改革方案,包括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雲在內的多家銀行負責人均作正面回應,一些銀行已經開始部署降薪。

基本年薪根據職工平均工資確定

央企降薪多少、工資如何定?

對此,邱小平介紹稱,將目前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績效年薪兩部分構成,調整為由基本年薪、績效年薪、任期激勵收入三部分構成。

其中,基本年薪是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年度基本收入,根據上年度中央企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一定倍數確定。為體現薪酬分配的公平性,不同企業任職的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在原則上均確定相同的基本年薪。

績效年薪與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年度考核評價結果相聯系,根據年度考核評價結果的不同等次,結合績效年薪調節系數確定。而任期激勵收入與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任期考核評價結果相聯系,根據任期考核評價結果的不同等次確定。年度或任期考核評價不合格的,不得領取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

人民日報消息,此前國務院國資委公開的資料顯示,國資委履行出資人的央企,其高管平均薪酬與央企職工平均工資的倍數,在2002年為9.85倍,到2010年擴大到13.39倍,之後趨於平緩。此次改革方案實施後,央企負責人薪酬與其職工的倍數將低於目前水平。

“與現行政策相比,改革後多數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水平將會下降,有的下降幅度還會比較大。”邱小平強調。

而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國家本次的薪酬改革中可以看出,央企目前存在的兩極分化情況將發生變化,整體而言,金融等高薪領域的負責人薪酬將基本平衡,另一方面,通過績效年薪、任期激勵等方法,企業虧損高管拿高薪等情況也會發生變化。

李錦認為,和2009年的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相比,此次開始觸及政企分開這個根本,但僅限於提到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要與選任制度相結合,做到差異化,要達到真正改革的目的還需要三五年,最終做到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配權分開。

隱形福利仍存在? 禁領其他福利性貨幣收入

南方周末報道,審計署公布的11家的審計報告中10家國企或央企都存在以不同形式違規增加員工福利的行為,動輒百萬甚至千萬的交通、通訊費補貼或節日福利支出、業務支出等受到公眾的質疑。

而針對目前不同中央企業的福利項目和待遇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改革方案明確提出,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並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年金)、補充醫療保險和繳存住房公積金等,納入統一薪酬體系統籌管理。

同時,規定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不得在企業領取國家規定之外的任何其他福利性貨幣收入。

央廣網消息,針對多年來部分中央企業職務消費制度不健全、業務招待鋪張浪費的情況,這次改革出臺的《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首次將央企負責人履職過程中的必要花費,統一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兩大項,以前的所謂“職務消費”的提法,從此取消。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解釋:“這個文件合理界定了國企領導人履職過程中必要的支出,履職待遇就是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和必要的業務培訓;還要發生一些費用,我們把它規範為業務支出,就是四項,國內的差旅費,臨時出國出境的費用,招待費用和通訊費,除了國家規定的這些,國企領導人不能有其他的公款職務消費。”

徐福順強調,對央企負責人的各項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都將設置合理的上限標準和禁止性規定,比如:“企業用公款為負責人辦理的理療保健、運動健身和會所、俱樂部會員、高爾夫等各種消費卡”“為企業負責人個人設置定額的消費”等,都將成為不可逾越的政策紅線:“像用車的問題,辦公室面積的問題,都已經量化了”。

此外,目前,一些央企負責人在下屬公司兼職。邱小平對人民日報表示,確實需要兼職可以,但兼職不能兼薪,不可以再領取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41

【愉見財經】銀行“降薪”背後:落不了袋的風險薪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6599.html

【愉見財經】銀行“降薪”背後:落不了袋的風險薪酬

一財網夏心愉 2015-04-15 23:01:00

包括傳聞中的浦發銀行在內,不少銀行的“長期風險薪酬”部分正在縮水。那位浦發銀行的朋友,在行員等級調整後全口徑收入是上升的,但“風險薪酬”的部分少拿了。風險薪酬是指在當年年終獎中銀行扣留的一部分收入,分到未來三年發放,其原因是銀行的利潤有當期性,而風險有滯後性。

某在浦發銀行總行後臺管理部門任職的朋友請愉記吃飯,原因是他加了薪。戲劇性的是,席間我的編輯發來一條“浦發銀行全員降薪20%”的市場傳聞,要求求證出稿。

我把手機推到朋友面前。他撇了撇嘴說自己並沒有感覺到身邊同事們都“20%降薪”,行里沒有“一刀切”政策,也並沒有收到過相關文件。“去年行里還有一大批員工被升了行員等級,感覺比前幾年都升得多,我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在反複“拷問”下,他也表示,有一塊薪酬確有減少——長期風險薪酬。去年以來銀行業經營效益普遍弱於從前,“不少同事的風險薪酬似乎都縮水了”。

不過,若是回到道聽途說的“謠言”層面,去年夏天以來,愉記不止在一個消息渠道聽說過浦發銀行在高管層面要降薪的傳聞,甚至具體到“年薪上限100萬”的說法。

彼時一名上海市國資系統內人士提過,市管幹部都接受市委組織配置,但配置到金融系統的收入明顯高於其他系統;而“三家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行)主要領導薪酬高低和銀行體量、業績並不完全成正比。而另一方面,彼時中央對金融企業收入分配已很重視,上海作為金融重鎮率先示範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小道消息”一直沒有走上正道,反而等來了2014年浦發列支的薪酬總額增長6.4%的數據,事實直接捏死謠言。

但頗有意思的是,每當愉記向銀行業內人士求證浦發降薪傳聞時,得到的回答語氣常有點“氣呼呼”。“央企(五大行)高管限薪,浦發不在其列要是也湊了熱鬧,不就是給我們壓力嗎?”一名五大行中層管理幹部說。

而撇開浦發不說,事實上,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總行管理層人士在接受“愉見財經”專欄采訪時自曝:“其實我們行今年方案才是總量上降薪20%以上,只是目前各分行日常(月度薪酬)還沒變。”

大行高管限薪之後,降薪作用是否會在大行層層向下遞延?是否會往國資色彩濃厚的中小銀行遞延?目前都是未知數。也正是在這樣的張力之下,每一則相關“標題黨”報道上都吸滿了眼球。

收入“被動”下降

銀行薪酬像個小黑箱,很難把賬完全算清是因其複雜性——首先,銀行實行年薪制;其次,在股權激勵尚未完全啟動前,薪酬結構包括三大部分:固定薪酬、績效獎金、員工福利。

事實上即便沒有董事會下設的“薪酬專項委員會”(有的銀行叫作“薪酬與預算委員會”)的“主動”降薪,多數銀行的員工也覺得自己的薪酬“被動”被降了。

第一是“績效獎金”部分。做銀行的都知道,自己的收入“不靠固薪靠浮薪”,而浮動的績效獎金包括每月獎金和年終獎。這筆錢怎麽拿?每個銀行的“遊戲規則”也差別較大。共性部分可能是:績效獎金的構成結構一般包括本職崗位的績效薪酬、所屬部門業績完成度的浮動績效薪酬和歸於個人業務的獎勵;每個部門根據自身業務要求會獲得一套考評指標,中後臺或與主要業務無關的支持性部門的獎金則按某種以全行平均數為參考的方式再做計算。

銀行是個順周期行業,大部分機構遇到了利潤增速下滑、不良上升的窘境。也正是因此,倚重業務表現的“浮薪”部分有所下降已是難免。

“每個銀行都有一個打分機制,有的是百分制、有的是千分制,每一項指標都按銀行戰略中的重要程度計分。”一名股份制銀行總行管理層人士說。在打分中,完成預期目標得該項滿分,超額完成予以加分,若完成不力則扣分,甚至扣完本項基礎分還可倒扣。“比如1000分里‘不良’占200分,不良過高不代表扣完200分就了事,甚至可以扣400分。”從而大大影響當年獎金。

其次是“員工福利”部分。這部分包括適合於崗位級別的培訓、保健、攜家屬旅行等,或是到一定崗位級別就有的所謂“誤餐費”報銷額度、以工會名義發的購物卡等不納稅貨幣化收入。在八項規定嚴格推行之下,大多數銀行人士表示,“員工福利”項目不少被取消了。

頗有意思的是,一名供職於某銀行總行信貸部門的朋友前些日子向愉記抱怨:“去年開始就沒東北大米吃了。”原來,總行的顯口部門要職以往會在過節期間收到各個分行準備的土特產禮物,但“整改”後,這些統統被禁止。

縮水的風險薪酬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傳聞中的浦發銀行在內,不少銀行的“長期風險薪酬”部分正在縮水。

上述那位浦發銀行的朋友,在行員等級調整後全口徑收入是上升的,但“風險薪酬”的部分少拿了。風險薪酬是指在當年年終獎中銀行扣留的一部分收入,分到未來三年發放,其原因是銀行的利潤有當期性,而風險有滯後性。

從這名2011年入職浦發的朋友個人經驗來看,其第一年風險薪酬計提幾千元、第二年超過1萬元、第三年超過2萬元。他以此推測,老行員的這部分計提超過10萬應屬必然。而當銀行告別高利潤增速時代,“風險薪酬”的發放就出現了縮水。

事實上,“風險薪酬”是浦發早年從花旗銀行學來的先進管理機制,浦發也是國內銀行業中較早推行的,不少銀行是在近年來風險擡頭的背景下才後來跟上的。比如某大行是從2013年的獎金發放開始扣下獎金的30%施行3年延遲支付;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是從2014年的獎金發放開始扣下獎金的50%施行3年依次5:3:2比例的延遲支付。

中信銀行在2014年年報中披露:“本行中高級管理人員的績效獎金實行延期支付。”其中高級管理人員涉及的2014年度延期支付薪酬為126.99萬元,職工監事涉及的2014年度延期支付薪酬為69.81萬元。平安銀行2014年年報也顯示,該行的高級管理人員部分績效薪酬將進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期限為3年。

這一新機制本身,就意味著銀行人士當年落袋的收入大幅減少。

不過雖有“風險薪酬”縮水,從浦發總行整體員工薪酬來看,並未出現所謂20%的普降,不少員工整體收入還有上升。對於該行“薪酬下降引起跳槽加劇”的消息,“愉見財經”從浦發接近人力資源部門的消息人士處獲得一組數據,2012年至2014年浦發員工流失率分別為4.6%、3.6%、4.7%,保持行業較低水平。而從最容易拿了獎金就跳槽的第一季度數據來看,今年浦發全行及總行員工流失率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84

中移動回應“高管降薪”: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862

(新華社記者 劉坤/圖)

7月23日,中國移動對近日的降薪傳聞終於有了官方回應。

中國新聞網消息,中國移動發言人表示,目前,中國移動正積極研究制定全集團整體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不會層層降薪,本著薪酬與效益掛鉤的原則,薪酬將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

發言人並沒有回應具體降薪幅度真實與否,只是稱“薪酬改革是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國移動認真貫徹《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經完成集團公司負責人薪酬改革”。

但有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表示,“降薪消息是肯定的,但是怎麽降還沒收到通知。”

此前,據財經網消息,中國移動在7月22日的年中總結會上公布了降薪方案。方案顯示,中國移動二級正以上官員年薪將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員薪酬降40%,處長一級管理人員降20%。報道稱,中國移動的本輪降薪範圍在處長以上層級,並非之前所傳的各級同等比例降薪。

南方周末網消息,《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於今年1月正式實施,方案明確將企業各項業績指標與企業考核等級以及工資總額掛鉤,企業工資總額增幅不得超過效益增幅,效益下降的企業工資總額必須下降。

其中首輪薪酬改革涵括了72家央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等組織部門任命負責人的53家央企,以及金融、鐵路等19家企業。改革後,央企負責人薪酬結構將從基本年薪加績效改為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加任期激勵收入,總收入不超過在職員工平均工資的7-8倍。

據了解,中移動2014年凈利潤為1093億元,同比下降10%;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238.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6%。

對於降薪可能引起業務骨幹離職的說法,資深電信觀察家項立剛對北京晨報分析稱,運營商高管的薪酬要遠低於互聯網、設備商甚至手機商。比如同樣北郵畢業,進運營商的年薪能拿到60萬已經是極致,而在華為可能已經超過100萬。加上外界更優厚的待遇和更自由的發展空間,這些中堅力量可能會想著“走出去”。

某運營商人士表示,近一年來公司不少中層離開。近期,擔任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的黃曉慶、以及市場部副總經理徐剛、中國移動終端公司總經理何寧等已提出離職。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降薪會導致一部分員工離開,但這有利於降低整體運營成本,讓運營商擺脫大企業病,規範高管不合理的高薪問題。且目前三大運營商都有內部創業計劃,鼓勵員工創業,部分員工甚至可以在創業失敗後重申進入原來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此輪央企降薪中,三大運營商副處級以上幹部可能都涉及,保守估計人數均在4000人以上。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僅中國移動員工(包括正式員工和派遣工)數就達到57萬,兩年多來這一數據或已近60萬。如果從副處級以上幹部實施降薪,雖然三大運營商副處級以上員工具體數量未公開披露,但無疑將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484

就業數據好轉背後:企業“降薪放假”恐愈演愈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59736.html

就業數據好轉背後:企業“降薪放假”恐愈演愈烈

一財網 郭晉暉 2015-07-24 09:13:00

官方就業數據好轉的同時,企業卻傳來了不太好的消息。繼煤炭,鋼鐵等大規模虧損的企業或“停產”或“減薪”之後,最近汽車、能源等企業也紛紛“降薪”、“放假”。

盡管第二季度多項就業指標出現了企穩的態勢,但中國實際的就業狀況可能並沒有數據顯示得那麽樂觀。

今天上午人社部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外公布上半年的就業數據。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1.8%;調查失業率為5.1%。國家統計局對就業形勢的判斷為“整體穩定”。

然而,官方就業數據好轉的同時,企業卻傳來了不太好的消息。繼煤炭,鋼鐵等大規模虧損的企業或“停產”或“減薪”之後,最近汽車、能源等企業也紛紛“降薪”、“放假”。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當前就業的突出問題體現為就業質量下降,很多企業已經出現了工作時間減少、薪酬下降、福利減少的情況,尤其是國企隱形失業日益嚴重。若接下來一段時間企業效益不能得到提升,失業問題可能會逐步顯現。

新舊產業兩極分化

與第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二季度的就業形勢是有所好轉的。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失業率數據顯示,上半年31個大城市城鎮失業率基本保持在5.1%左右,波動幅度未超過0.2個百分點。

分月份來看,今年上半年就業最困難的月份為3月。1~3月,由於受春節假期的影響,失業率呈逐月上升的趨勢,3月份達到了5.19%的高點。一季度更是出現了新增就業同比減少和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雙降”等同比少見的情況,顯示出經濟下行壓力正向就業端傳導。

隨著經濟的探底回升,就業指標也隨著略有好轉。調查失業率從4月份開始逐月回落,6月份降到了上半年的最低點5.06%,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3日下午在接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卡馬特稱,中國經濟今年上半年增長7%,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其中首要原因是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通過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調動了社會創造力。

中國就業研究所近期公布的第二季度CIER(中國就業競爭指數)指數顯示,新型行業和傳統行業職位需求差異正在進一步拉大,傳統行業就業需求不斷下降,而新型行業就業需求不斷上升。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司長馮乃林表示,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穩增長、促就業作用顯著。

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新註冊企業增長19.4%,註冊資金增長了43%。國家統計局專項調查顯示,6月份,創業人員占全部就業人員比重比1月份上升了0.11個百分點。

來自蘇州工業園區的數據也顯示,IT/網絡、服務業、生物醫藥行業整體需求增速較快,制造行業需求量下降最為明顯。同時,小微企業需求增勢顯著,大中型企業需求不振;

曾湘泉表示,在就業總量趨緊的同時, 當前就業市場結構問題更加突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產業有大量的崗位需求,勞動力供應不足。而傳統制造企業需求持續下滑,勞動力供大於求。

“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之間出現了一道鴻溝,一邊不足一邊有余,但由於對知識技能的要求不同,傳統制造業的勞動者去不了新型產業,他們失業的風險也在累積中”,曾湘泉說。

隱性失業上升

中國就業研究所每個季度都會發布中國就業競爭指數,即CIER指數,其計算方法是求職人數與崗位空缺數之比,近一兩年,該指數一直在下降。但從今年二季度開始,CIER指數出現上升:2015第一季度CIER指數為0.41,與2014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但2015年第二季度則明顯上升為0.49。

CIER指數上升說明二季度就業形勢有趨冷的跡象。同時,該課題組還對未來6個月就業局勢做出預測,排除季節性和趨勢性影響後,CIER指數會趨於上升。

曾湘泉表示,國有企業隱性失業上升, 以及CIER周期性上升,都表明了當前經濟形勢低速增長導致的就業市場趨冷跡象。就業市場形勢的這一變化應引起政府關註和重視。

曾湘泉說,調查失業率不能反映勞動者的就業質量,雖然勞動者沒有被裁員,但出現了工時和收入都大幅減少的情況。尤其是對國有企業來說,《勞動合同法》要求大規模裁員要上報,地方政府也要求不裁員,企業效益不好又不能裁員,只能采用降薪放假等辦法來緩解壓力,國企隱形失業的問題較為嚴重。

國企降薪風暴已經刮起。今年2月和6月,國資委陸續下發了兩個通知,要求將企業各項業績指標與企業考核等級以及工資總額掛鉤,企業工資總額增幅不得超過效益增幅,效益下降的企業工資總額必須下降。

5月22日,神華集團的官方微信發布公告,受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煤價大幅下降及電價下調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神華集團2015年會按全員工資總額的10%下調員工的薪酬總額。

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方案出臺之後,多家央企開始降薪。《第一財經日報》23日也從運營商內部人士處獲悉,三大運營商副處級以上幹部可能都涉及降薪,保守估計人數均在4000人以上。

國家發改委和人社部在調研中都註意到了國企隱形失業的問題。在調研中發現,有些國企已經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由於涉及到大量就業,只有由地方政府出面協調靠銀行貸款支撐。

“目前一些企業正在處於就業質量下降到就業數量下降的過程中,如果下一步企業效益還是無法好轉,失業的風險就可能會加速暴露”,曾湘泉說。

馮乃林認為,當前就業問題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大學生就業,今年上半年,20-24歲大專以上文化人員(主要為近年畢業大學生)的失業率到6月份已降至7.74%,但高於總體失業率2個多百分點。從7月起,今年新畢業的學生將進入勞動力市場,這部分人的失業率將會轉降為升。

二是部分資源型、裝備制造型和壓縮產能任務較重地區失業率相對較高。以東北地區為例,今年上半年,東北地區的省會城市平均失業率在7%左右,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左右。華北也有一些省會城市,要麽經濟結構偏重於資源型,要麽壓縮產能任務較重,其失業率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個百分點左右。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13

高管工資最高減50% 中移動:降薪將補貼一線員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8974.html

高管工資最高減50% 中移動:降薪將補貼一線員工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07-23 09:43:00

方案顯示,中國移動二級正以上官員年薪將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員降40%,處長一級管理人員降20%,並未涉及基層員工。

有媒體報道稱,中移動在年中總結會上發布了最新的降薪方案。方案顯示,中國移動二級正以上官員年薪將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員降40%,處長一級管理人員降20%。據悉,本輪降薪範圍在處長以上層級,並未涉及基層員工。此消息一出,在運營商群體中,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中移動又降薪?高管最多降50%

降薪,又是降薪。對於中國移動來說,“降薪”二字顯得格外敏感。早在2004年,國資委一聲令下,廣東移動率先發起降薪運動。此後十年間,中移動多次降薪,薪酬幾乎只降不漲,近幾年也陸續取消了一些央企的補貼。

那麽這次為什麽又要降薪呢?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移動本輪降薪應是根據今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精神實施。據了解,該方案於去年8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最核心的內容是明確下一步央企高管薪酬將采用差異化薪酬管控的辦法,綜合考慮國企高管當期業績和中長期持續發展,重點對行政任命的央企高管人員以及部分壟斷性的高收入行業的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實行限高。

公開資料顯示,適用於《改革方案》的央企名單中,除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外,還包括中石油、寶鋼、一汽、中遠、神華以及南航等大型央企。目前來看,中國移動是三大運營商中首家發布降薪方案的企業。

此外,今年2月和6月,國資委又陸續下發了兩個通知,要求將企業各項業績指標與企業考核等級以及工資總額掛鉤,企業工資總額增幅不得超過效益增幅,效益下降的企業工資總額必須下降。

本次領導降薪,也很可能與中移動的業績下滑有關。在過去一年中,中國移動營運收入6414億元,同比增長1.8%,凈利潤1093億元,同比下降10.2%。營收增長放緩,利潤下降,或是中國移動此次降薪的另一誘因。

中移動回應:一線員工或加薪

針對中移動降薪一事,中國移動發表聲明稱,薪酬改革是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國移動認真貫徹《 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經完成集團公司負責人薪酬改革。

中國移動表示,目前,中國移動正積極研究制定全集團整體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不會層層降薪,本著薪酬與效益掛鉤的原則,將薪酬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進一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實現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監督有序。

據一位中移動員工表示:“管理層薪酬下調的數額,將可能補貼到基層或一線員工,目前內部還在瘋傳項目經理等職員將可能加薪。”

不過,有電信行業人士認為,以副處、處長一級為代表的中堅人是支持企業發展和行業發展的中間力量,電信行業的薪酬體系已經市場化了,預計降薪會進一步刺激傳統運營商中高層的跳槽。據中國移動的一位內部人士稱,薪酬體系的持續收緊為員工帶來巨大壓力,今年上半年,其所在的部門已經有多位同事離職,中國移動恐將掀起一輪離職潮。

(綜合騰訊、荊楚網、中國通信網等)

編輯:李燕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33

中移動回應降薪:並非層層降,薪酬向一線員工傾斜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24/932991.html

對此,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回應稱,“薪酬改革是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國移動認真貫徹《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經完成集團公司負責人薪酬改革。”

Cfp-____.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在《財富》雜誌7月22日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上,中國移動與去年一樣穩居第55位。但今年中國移動管理人員的工資卻“穩”不住了。

據《財經》報道,中國移動在年中總結會上發布了降薪方案,主要針對處級以上管理人員而非全部員工。方案顯示,二級正以上官員年薪將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員降40%,處長一級管理人員降20%。

對此,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回應稱,“薪酬改革是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中國移動認真貫徹《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前期已經完成集團公司負責人薪酬改革。”

此外,針對降薪計劃的一些問題,記者還致電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但兩家電信運營商均回應稱“暫時沒有相關降薪計劃”。

中國移動不會層層降薪

實際上,中國移動降薪在今年已不是第一次了。今年2月,中國移動下發文件,對交通費、通信費、差旅費等集中進行調整,在員工中引起了較大反響。據一些基層員工反映,交通費的取消,使得員工實際收入下降10%以上,最高達到36.21%。另外,中國移動還將員工公務通信費用調整為每月350元以內。

針對此前有關“層層降薪”的傳聞,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中國移動正積極研究制定全集團整體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不會層層降薪;本著薪酬與效益掛鉤的原則,中國移動將薪酬適度向一線人員傾斜,進一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實現薪酬水平適當、結構合理、管理規範、監督有序。”

不過,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有關“國企的降薪是否會導致人才流失”的問題,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並未作出表態。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擔任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的黃曉慶,以及市場部副總經理徐剛等已提出離職。

多位國企高管薪酬下降

據《中國青年報》此前報道,2013年我國滬深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年平均薪酬水平為76.3萬元,全部負責人平均薪酬水平為46.1萬元。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是同期滬深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的大約2~3倍,與職工薪酬差距達到12倍之多,顯著偏高。

記者註意到,今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該方案使多位央企高管的錢袋“縮水”。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賀同新、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董事長奚國華,均在今年不同時候對媒體表示各自的工資已經下降。其中,劉振亞表示,沒有限薪時其年薪超過100萬,現在其是公司降得最多的時候;賀同新則稱,和2014年的稅前收入相比,薪水大約下降了45~50%。此外,今年兩會期間,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總經理陸啟洲、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和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董事長周中樞均自曝月基本工資不超過8000元。

對於下一波國企薪資調整,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在此前接受媒體時表示,目前中央對國企高管薪酬基本上是實行“一刀切”的政策。但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國有企業分類改革,應該首先把國有企業的類型搞清楚,之後才能確定哪一類國有企業實行什麽樣的薪酬政策。

此外,國企改革領域專家李錦也認為,央企高管限薪需要配套政策。探討央企薪酬的絕對數字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央企高管的薪酬關鍵是要能夠與其能力、業績相匹配。未來薪酬改革還要做好央企分類管理,一是不同類別央企,二是出資人代表和經理層做好區分,分類完善薪酬制度,嚴格規範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建立科學的薪酬體系,仍然是需要探索的。

  • 每日經濟新聞
  • 祝裕
  •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上海:021-61283003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