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去的一三年,經濟平穩上揚,但鋪租加、人工加,大企業壟斷。 彌敦道上,只剩下金鋪、藥房和化妝品店;由中環到銅鑼灣,都是連鎖店的天下;記者要找一盤能殺出重圍的小生意採訪,並不容易。 回顧去年五十三盤《壹盤生意》,幸好全部「健在」。但老闆們不約而同說,「唔蝕錢」算走運,有輕微增幅已偷笑。惟以下三盤生意,卻一枝獨秀:專責替企業游走工廈,洗樓派傳單的「洗樓王」,月賺十萬變三十萬;特設中央洗碗工場的「閃令令」,採訪時虧蝕三萬多元,四個月間已扭轉「見紅」局面,露出曙光;而替中西區一帶食店送外賣的車隊「iDelivery」,更開闢送貨業務,殺多條血路。 這三盤生意都有一個共通點——外判人力。去年,最低工資被調高,「人力」成為中小企的煩惱。這三位老闆同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明白這裡的脈搏,懂得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中,找到搵錢「罅隙」,正好食到條水。洗樓王$10萬變$30萬 「洗樓王」,顧名思義就以「洗樓」方式走到工廈逐層派傳單。三十四歲的老闆王嘉源(Ray),是典型的「香港仔」。小時住木屋,不愛讀書,會考捧蛋。他做過電訊銷售中介服務的「蛇頭」,又在大富豪夜總會做過侍應。出身低微的他,有一顆想創業發達的心!一○年,他和同事正在銷售電話卡,被附近的地產代理誤以為他們在派傳單,並要求幫忙,那刻他才發現派傳單也可以是「一盤生意」,於是開設「洗樓王」。去年六月接受訪問時,月賺十萬,如今升幅兩倍,月賺三十萬! 「好簡單,大公司多數嫌煩,唔想特登請個人返嚟派傳單。」他指以往幫襯的都是小企業,屬「散job」性質,客路不穩定,但在人工上漲下,近半年開始有上市公司及大機構搵上門。「必瘦站啦、美心啦,連九巴請司機都搵我哋派!水務署喺旺角停水嘅通知,都由我哋包辦。」Ray笑指本集團亦有找他們幫手。他指客戶數目比受訪前增加一倍至逾百個,而且屬長線大客,他們亦趁機加價三成。做大機構生意,更加要「攞正牌」,他主動向物業管理公司提出合作,將客戶如實惠的優惠資訊,用「通函」形式在屋苑派發。管理公司按住戶數目或按幢數,向「洗樓王」收取費用。現時美孚新邨、日出康城、沙田第一城等屋苑已有合作。 變身「人事顧問」 去年中,最低工資被調高,大部分低下層都選擇做保安等較舒服工作,聘請「勞工」成為了一眾機構的棘手問題,故Ray除了派傳單,亦乘機開拓其他「人力資源」業務。除了「洗樓」,員工還兼做倉務跟車、公關表演、樓面洗碗等,連舞龍兵團都有,Ray說:「有個朋友話唔夠人表演舞龍,知道我員工夠多,咪搵我哋幫手。呢啲(舞龍)唔係好難,train 半個鐘就得。」洗碗工難請,Ray亦找到商機,「有熟客請唔到人,要搵個洗碗工頂幾個鐘,我哋咪派個阿姐落去做住先。不過,我哋主業始終係派傳單,所以,最後都變成幫間餐廳派傳單搵人,賺多一筆!」「洗樓王」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其「勞工兵團」。Ray指旗下員工雖達三百人,但是兼職居多,流失率亦高,當中只有約一百五十人是核心成員,故他會繼續擴大人手。他了解兵團中大部分都是低學歷青年和師奶,「佢哋有一半都係單親,好多都餐搵餐食。」Ray以「派錢」方式天天出糧,增加員工動力,「我啲客戶多數一個月先找數,但我日日出糧俾員工,等佢哋快啲見到成果。」Ray表示每日出糧,所需的流動資金不少。近來他亦識做加薪,每小時工資由三十五元加至四十至六十元不等,「有好多同事返足六日,搵萬幾二萬蚊一個月o架!」他找一些資深的同事做「排頭」(即組長),分組管理員工,等他們亦有晉升機會,他說:「分行業、及分區域管人,如派傳單一隊、洗樓一隊,做好管理。」 有錢賺競爭自然來 見有商機,近幾個月坊間亦有類似「洗樓王」的公司出現,Ray表示:「間中會有啲好熱心嘅員工嚟應徵,每事問,似嚟學嘢多過嚟做囉,我就知佢哋想抄橋,會小心啲。」為保持龍頭地位,每次有新人加入市場,Ray都會嚴陣以待,如打「人海戰」,「我哋見邊區有新競爭者,就會派大量人手過去,喺正佢隔籬開臨時檔口。」他肉緊地說,亦會叫職員加強到該區派傳單,務求「趕絕」。他表示打仗更加要保持聲譽質素,「有啲行家質素好參差、無管理,收咗人錢,都唔知有無派,所以我哋每派完一次傳單,都會影相確認,再send番俾客。」Ray亦會派人監察員工表現,「我哋會落去拍片,巡阿姐做嘢,如果發現有損公司形象嘅同事,即炒!」Ray希望把這盤小生意,發展成更完整的企業,他於幾個月前請了十多個文職人員,加強公司行政,並加強於社交媒體的宣傳。看準勞工市場的變化和需要的Ray,成功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閃令令洗碗露出曙光 去年最缺人手的工種,一定是洗碗工;洗碗的月薪,竟逾二萬元!外判洗碗工場,亦因此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住在屯門屋苑的梁兆基(Sunny),英國華威大學畢業,見到這個機遇,決定放棄做白領,捲起衫袖成立洗碗工場,在屯門開設「閃令令」。去年十月,Sunny接受訪問時,剛開業的他只得五個客,每月約蝕三萬五千元。其後,Sunny獲得一間午餐飯盒供應商生意,每日為他們洗幾千個飯盒,令收入轉趨穩定。近月他再吸納兩間中小型餐廳客,短短三個月,已經由蝕錢變為收支平衡。作為老闆的他,亦開始有糧出,兩名兼職員工索性轉做長工。雖有商機,但Sunny表示競爭一樣激烈,由於入場門檻低,很多人前仆後繼加入,記者在網上搜尋,就發現單是屯門工廠區已有三間洗碗公司,包括「洗碗婆」、「閃令令」及剛開張一個月的「洗大餅」。粗略估計,整個香港,大大小小的洗碗公司就有過百間,例如有「吾洗」、「洗碗王」及「碗然一新」等。記者找到同在屯門區、「閃令令」的直接競爭對手「洗大餅」。他的規模比「閃令令」更大,工場佔地五千呎,設兩部長逾二十呎的洗碗機,老闆阿Sam說:「我覺得呢行個餅仲好大,唔怕更多人來爭食,我會target大集團嘅客。」曾任豪宅經紀的他,表示認識很多食店老闆,開業一月,已有六個客仔,似乎來勢洶洶。 問到Sunny對這類同行的「拆招」招數,他出奇地答得謹慎,只表示:「會緊貼市場的走勢及價格情況。」他坦言,早前有同行聯絡他及其他幾間較大的洗碗公司,舉行了一場「武林大會」,在茶樓閒話家常之餘,同行更向他暗示:「唔好對傳媒講得太多。」以免讓外間知道更多行情,又走來分一杯羮。事實上,Sunny為應戰,即使公司資金有限,亦打算加大投資,物色更大的地方做工場及增加多幾部大型洗碗機;一場洗碗大戰,已經殺到。 外賣黨送餐又送貨 午市時間做外賣,請一個司機,做唔晒;請幾個嗎?人工又太貴!索性不設外賣,這正是不少餐廳的悲歌。聘請八名司機的食物速遞公司iDelivery,專門接order幫上述食店送外賣,解決了這一問題。iDelivery會向落order的食客及合作的食店兩邊抽佣,各收取約一成的外賣單總數,作為服務費。家住屯門屋苑的老闆Gary,曾於英國留學。讀工商管理,就是為了有一日成為企業老闆。畢業後,他沒有即時創業,而是選擇到大型飲食集團任職,其中一項工作是負責處理外賣,偷師後自立門戶。去年十一月受訪時,iDelivery月賺十萬元,如今再增長多兩成。一月開始,「iDelivery」改名為「koziness」,並另組一間同樣叫「iDelivery」的公司做送貨生意。他說:「iDelivery成日俾人誤會係物流公司,打嚟問送唔送貨!」他索性再撈多瓣,請多兩個司機、買多一部電單車,做埋送貨。「司機平時都係午飯同晚飯時間較忙,其他時間都得閒,可以幫手送貨,增加成本效益。」他一邊食飯盒、聽電話,一邊撥動iPad說。諗計搵錢無時停的Gary,眼見中區生意穩定,開始拓展東區業務,並已有九間餐廳成為他們的合作伙伴,例如Taco Truck、Q Bay Burger等。Gary在聖誕前,特意致電曾落order的公司客,提醒他們搞到會。他興奮地說:「生意比平時多一點一五倍!」他透露公司客無論是慶祝或加班,訂食物不計較價錢,人數又多,令他愈賺愈多,「有間傢俬公司搞派對,成一百一十人,一單張都賺幾千蚊!」他除了與服務式住宅iUnit合作做App,給住客優惠外,亦照辦煮碗再與幾個東區的服務式住宅合作,替住客送外賣,意圖將版圖愈拓愈大。 本刊今年為過去五十三盤生意,增設三個獎項,並請到東驥基金董事總經理龐寶林、香港貿發局製造業拓展總監周瑞生、香港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伍建華及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為候選生意的「發展潛質」及「危機值」給予一至十的評分(一為最低分,十為最高分),評選出「最具潛質生意獎」及「最有危機獎」。負責《壹盤生意》的財經組同事,有感每盤生意都充滿人情味及老闆們的血汗,亦投票選出「最具毅力獎」,得獎者如下: 最具潛質生意獎拍愛情微電影 得獎公司AnswerMark,由四位浸大傳理系畢業的學生周沛宗、馮境麟、周子俊及龔兆平開設。以「微電影」手法,為新人度身訂造愛情短片,在婚禮上播放。其後有唱片公司及大機構,如Yahoo亦找他們拍片。去年八月訪問時月賺十萬,現時利潤再增長三成。睇好AnswerMark的周瑞生給予潛力值八分:「婚嫁市場長做長有,而其概念又十分獨特。佢哋係專業,對資訊的選取和表達在行,個古仔係度身訂造,競爭者難以抄襲。」AnswerMark老闆對專家評語表示欣喜,說會繼續努力:「我哋開始拍埋電視廣告,客戶有HKMA、Sony,但都唔會放棄拍wedding。」 最具危機獎$40任食肥嘟嘟茶餐廳 肥嘟嘟茶餐廳去年推出茶記放題,四十蚊任飲任食雞翼、薯條等,區內區外人士蜂擁而至,風頭一時無兩。老闆Stephen自以為是「絕世好橋」,可惜旺丁不旺財,盈利由去年三月月賺四萬跌至每月蝕七千,放題更衍生不少問題,如有人賴死唔走、有人浪費食物等。伍建華指:「食放題一般都會去高級餐廳或者酒店啦,茶餐廳搞放題有創意,但只能當一時宣傳,長久難以維持,大家幫襯茶餐廳多數因為貪『就腳』啫。」Stephen已知放題問題多多,但又不能一下子取消,於是悄悄改制,由無限任食改為只限叫一round任食。現時主力推$20外賣飯盒,一日賣百多個,賺萬多元。Stephen知悉獲得此獎,樂觀說:「有危先有機嘅。」 最具毅力獎「川姑」賣紅薯粉 四川出生的萍姐去年在荃灣有米線街之稱的四陂坊,開設巴鮮七味,賣她的拿手食物——紅薯粉和米線。以為鋪頭開正在人龍米線店「唯一雲貴川風味」旁,就可以分到一杯羮,但開業三個月,累蝕三十萬。萍姐一殼眼淚,女兒Judy也心灰意冷,打算結業。不過報導出街後,萍姐指有不少街坊和本刊讀者,向她說了很多鼓勵說話,亦特別前往幫襯,鋪頭每月虧蝕大幅減少一半。兩母女回心轉意,決定堅持下去。當日訪問,記者曾請來「星雲居」老闆陳縉燊教路,Judy決意照跟,會安裝玻璃門代膠簾,亦計劃改招牌,突出定位。萍姐表示會在農曆新年後裝修,將原有的開放式廚房拆掉,添置更多座位。 |
2015-07-16 NM
|
||||||
經過三日暴跌,市場人士直言這次跌市不但傷了港股元氣,更有機會影響實體經濟,摸魚認為首當其衝的是殼價有機會下調。雖然觀乎近日公布的條款中,殼價仍然維持於5億元左右,但始終風高浪急,殼價走勢也應時刻留意。 摸魚早前放棄了高薪厚職的護士工作,現為全職股民,最悲慘莫過於遇上股災!若論上市公司,最悲慘要算分拆上市後立即遇上股災!趁此機會,摸魚以剛分拆上市 的正大企業(3839)作契機,拆解一下這類分拆上市的股票。對大股東而言,分拆上市最大的好處,在於手上多了一隻殼,屆時從股票市場融資亦有多一個渠 道。更重要是現時殼價高企,而上市的手續費僅約3,000萬元,一轉手便可賣過5至6億元,本小利大的生意誰也想做。有一些早着先機的公司,於二○一三年 尾分拆上市,經過一年禁售期後,都立即易手。例如由盈信控股(15)二○一三年十二月分拆的怡益控股(1372),最近便成功宣告賣殼。要留意的是,不是 所有分拆賣殼例子都是賣子公司,有的時候會將業務全放於子公司中,母公司因而成為空殼,相較之下母公司賣殼更方便,因可以省卻禁售期的問題。正大企業最大 的特色在於也是分拆獨立上市,此股由卜蜂(43)於七月三日分拆,與卜蜂從事動物飼料不同,正大是一隻純工業殼,主要業務為生產及銷售金霉素產品。工業殼 的好處是即使將來真的賣殼,較其母公司卜蜂的農產品業務,更易注入新項目及資產。正大企業七月三日首天即以高位8元開市,隨後大幅回落至近全日低位 5.71元收市,及後遇上股災,成交額持續偏低,上週起每日成交額僅幾百萬元,缺乏成交但股價在股災最多也只是跌至3.61元,摸魚認為股價始見喘定,相 對有防守力。其中最大原因是正大企業的估值遠低於其實際水平。而且上週五收市價4.48元計算,正大企業的市值有10.78億元,在經歷過大規模跌市後, 超過10億市值可能有些人會認為較貴,但只要細心留意,便會發現此股其實估值大幅偏低。一隻股票估值的計算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是資產淨值,其次是業務 價值,最後是殼價,而從上述三個層面綜合而言,正大企業的確屬於估值偏低。根據正大的上市文件,公司內部的資產淨值高達13億元。而二○一四年的全年溢利 為1.5億元,以10倍市盈率計算,正大的業務價值約為15億元。再加上殼價的5億元,正大企業的合理估值應在33億元水平,相較現時市值,實在未免有太 大差距。 渾水摸魚 一個是錯生紙醉金迷時代的偽文青,一個是混沌中的迷途小股童。兩個本來專門投資細股、拆解財技布局的炒家,最近踩過界在各財經傳媒撰文和辦報。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
||||||
|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清代龔自珍的詩句,從中想到人生總有生死起跌,一個階段的 結束,每每就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落紅」是結束,是「護花」的開始,萬物也可更新!上週中期業績公布期中,留意到週四昆侖能源(135)公布中期業績, 恰巧同日傳來沙地阿拉伯重返債券市場的新聞,兩件看似不同的事件,交織在同一點上,就是油價。油價回落何時結束,或是大家開始尋美夢之時。昆侖勘探與生產 盈轉虧 中期業績倒退的昆侖,收入和溢利分別下跌8%和28%。或者大家已預期,在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下跌的影響下,能源股的業績將輸少當贏, 故此在昆侖公布業績後翌日,恒指上升0.7%,昆侖股價也上升1.1%。昆侖的業務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勘探與生產分部,一條龍由上游做到下游,包括勘探、 開發、生產和銷售石油及天然氣,2015年中期此分部收入對比去年同期大跌五成,現僅佔總收入不足7%,分部業績由盈轉虧,虧損逾2億港元。昆侖另一分部 是石油替代品的分銷,即天然氣的分銷,接近下游的業務包括天然氣的銷售、液化天然氣加工和接收站業務及天然氣輸送,2015年中期此分部收入對比去年同 期,僅微跌2%,分部業績保持溢利,只是下跌6%。從昆侖的中期業績,或可看到貨品價格下跌時,開支不能下調的困局。此情況在昆侖的勘探與生產分部,尤其 明顯,銷售量下跌5%,銷售收入卻大跌51%,但分部成本包括開採成本等開支不能大幅下調下,結果分部業績就出現虧損。 油價可以再跌多少? 從 昆侖的業績,或多少看到沙地阿拉伯面對的困境。媒體報導沙地阿拉伯正計劃自2007年來,首度重返債券市場,在今年底前舉債270億美元。坐擁近 6,7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沙地阿拉伯,自油價下跌後,過去一年已動用650億美元儲備維持政府開支。假如油價不變,政府開支也不能大幅下調,大家也可計 到沙地阿拉伯的儲備能支持多久!沙地阿拉伯的主觀願望,未必改變得了油價的去向。石油的供求、政治因素及產油成本,或許更左右油價。不看供求及政治等因 素,大家知道產油成本是多少嗎?據不同研究及報導,每桶曾逾140美元而現價不足50美元的原油,在沙地阿拉伯的產油成本約每桶10至25美元,伊朗或也 接近此數;而在加拿大及美國,產油成本卻要每桶45至60美元,一些報導甚至指美國頁岩油產油成本要每桶60至80美元。那麼美國的頁岩油豈不是全在做虧 本生意?數字可信嗎?從油價再回到昆侖,僅不足7%的收入是來自勘探與生產石油及天然氣,83%是來自分銷天然氣,假設油價回升,昆侖業績或可改善,但受 惠的幅度,應不及上游業務較廣泛的股份。「落紅」就算將結束,卻未必即時「護花」,要選擇時機;「落紅」就算已結束,「護花」的效力亦未必最直接,要選擇 的花朵還多的是! 林智遠 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
||||||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702/t20170207_779318.htm
2016年新三板新增的4家影院院线类企业均无募资、无交易。虽市场遇冷,但在产业未来向好,巨头积极进入打通产业链的背景之下,院线企业仍在或横向并购或纵向延伸的扩张之中。张伟靖/文
12月14日,长城影视(002071.SZ)发布预案称,公司计划以5.45亿元的交易价格购买新三板挂牌公司德纳影业(839069.OC)100%股权,其中现金支付2.73亿元,剩余款项以发行股票方式支付。如交易顺利完成的话,这家连锁影院企业在挂牌不足5个月之时就与新三板告别了。此前的2016年10月,另一家影视院线准明星企业恒大文化也在挂牌10个多月后选择了退市。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以近50%的增幅一路飞奔至440亿元,资本也随之狂欢。在一片乐观的预测中,银幕数迅速增长,然而票房却高开低走,接连两个季度均同比下滑,全年仅呈微增。票房收入下滑,中小影院、院线企业首当其冲遭遇挑战。
与此同时,万达、中影、保利、恒大以及阿里却都在趁着利润下降、股价大跌之际频繁地出手并购院线影院,寄希望低潮期建立自身版图势力,或打造贯穿影视全产业链的伟业。
2016挂牌院线影院全线 “双无”
2016年,新三板新增4家影院院线类企业挂牌,自挂牌以来,这4家企业均无募资、无交易(表1)。2015年12月,恒大集团下属的恒大文化挂牌新三板,恒大文化旗下包括院线、音乐和影视文化等6家子公司,业务覆盖整个文化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在挂牌不久就抛出了15亿元的定增融资计划,可惜最终该融资案并没有完成,而恒大文化也在10个月后提出退市申请。
按照票房分账,总票房先扣除5%的电影专项基金与 3.3%的营业税(此两项上缴国家),剩余的部分院线分7%,影院分50%,制片发行方分43%(表2)。由此可以看出,影院院线是离钱最近的环节,票房牛市中可以自然与市场同步扩张。
自2002年院线制改革以来,中国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得放映资格,电影发行方不能直接面向电影院,必须通过院线洽谈排片及票房分成问题。尽管近几年互联网售票软件与视频网站在电影发行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院线依然占据发行排头兵的位置,冯小刚因《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炮轰万达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组建电影院线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为资产联结,也就是电影院线通过持股的方式控制旗下的电影院,万达院线就属于这种类型,上市公司万达院线(002739.SZ)资产覆盖了万达院线和旗下的所有影院,财务报表也将旗下所有影院都纳入其中。影院收入包括电影放映、卖品销售及广告发布等;另外一种为签约加盟,电影院线只向加盟的电影院提供放映的影片,然后按比例分账,新三板挂牌的大地院线(837015.OC)就是这类,与大地影院并不存在资产联结关系,只能获取票房分账收入。
因此,虽然大地院线是目前全国影院及银幕数量最多的院线,截至2016年6月30日,拥有已开业影院643家,银幕3290块,远超“产业一哥”万达院线,同期万达院线旗下开业影院只有320家,银幕2789块,但两者收入完全不在同一量级(表3)。
同时,加盟大地院线的大地影院以二三线城市布局为主,其经营特色在于“先进的放映技术与可接受票价”,整体票房增速下滑的过程中,低价市场无法幸免。大地院线单一的票房分账收入更使其处于大而不强的境地。
2016年5月,阿里影业宣布认购大地影院本金总额为10亿元的可转换债券,行权后将间接持有其约4.76%的股权。虽然大地影院与大地院线不存在股权关系,但拥有强势互联网售票渠道的阿里出手,定会通过大地影业间接刺激大地院线的收入增长。
扩张仍在进行
对于影院院线企业来说,2016年并不是个好年份,2015年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因市场遇冷受阻,但在产业未来向好、巨头积极进入打通产业链的背景之下,三板挂牌企业仍在或横向并购或纵向延伸的扩张之中。
出于惯性,大地院线依然走横向扩张之路,通过银幕数的上升带动票房增长。2016年上半年,大地院线新增影院50家,新增银幕311块,公司票房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24.3%,规模排名和人次排名均列全国第二位。尽管单一的商业模式没有任何改变,但“市场老二”的规模仍让其成为产业内一支不可被忽略的力量。
而其他没有规模优势的连锁影院,则开始通过高端化、差异化和单个影院规模化经营增加收入,以德纳影业为例,公司旗下的萧山店开业两年,就成为杭州规模最大和票房最高的影院,20个影厅包含了杜比厅、IMAX 厅和7个VIP 厅。
在新三板挂牌的影院院线企业中,星光电影(834588.OC)的盈利水平显得格外突出(表3),其采用一线城市综合化、二线城市高端化、三线城市标准化的扩张策略,计划在北上广深打造四座集IMAX巨幕、4D放映厅、话剧演出、音乐剧、儿童剧、首映秀场、咖啡书吧、衍生产品廊为一体的综合文化项目。星光电影还打出主题牌,建立了国内首家20小时营业的怀旧复古风格影院。2016年4月,星光传媒董事长戴晓军更携同星光VR团队登台,正式宣布进军VR虚拟现实事业,星光VR影院、星光VR话剧、星光VR节目内容即将登场。
同时,星光电影还加快布局电影发行、影视剧制作等业务。公司称电影发行业务将是未来主营之一,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将组建发行团队,立足上海,拓展华东,计划每年独家全国发行2至3部商业大片;还计划出品2-3部电视剧,其中《哈雷的一家》已跟江苏卫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衍生品业务方面,已与中影集团就电影衍生品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与拓展这一电影产业延伸领域,近期即将推出上海首家旗舰店。
向上游拓展,进行影视发行和投资是资金实力较强公司的共同选择。最早挂牌新三板的中视文化(430508.OC)称,将在未来5年内,借助终端发行优势,通过前端影视制作项目的投资,衍生出线下实景演艺娱乐产品+中视院线 2.0 升级版本,最终形成良性的电影生态闭环。公告显示,中视已与奥飞娱乐、英国永世影业(007系列电影制片公司、IP拥有者)、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机构建立合作意向。■
mannishmark在2樓提及
海南花梨
http://www.hkjc.com/chinese/raci ... rseNo=M378&search=1
mannishmark在6樓提及
都是唔識..同埋有咩KEYWORD= =
mannishmark在8樓提及
頂.....次次都係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