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率1.81% 銀監會繼續開展P2P風險專項整治

7月15日,銀監會發布2016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暨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議內容,對下半年工作做出部署: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把防範化解風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合規經營等。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銀行業資產總額212.31萬億元,同比增長15.6%;各項存款余額150.59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各項貸款余額106.69萬億元,同比增長13.0%。主要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3.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7%,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資本和撥備仍然較為充足。

對於P2P監管,銀監會在2015年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之後,再對P2P發聲。銀監會表示,繼續穩妥開展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並要求銀監局主動向當地政府報告、聯系。

遏制不良快速上升

2016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快速上升勢頭並未轉變。多家機構也預計,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難言見頂。

銀監會發布最新數據,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1%,較上季度末再上升0.6個百分點。同期,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損失準備金3.47萬億元,同比增長16.1%,撥備覆蓋率持續下降至161.3%。

“遏制不良貸款快速上升”,成為了銀監會下半年防範化解風險的目標之一。銀監會表示,“進一步挖掘銀行業金融機構回收核銷不良資產的潛力,激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批量市場化處置不良資產的活力,提升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效參與不良資產處置的能力”。

同時,銀監會還提及擴大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機構範圍。今年5月,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再度重啟,截至目前,中行、招行已經發行規模已經超10億元。而農行也將發行規模超30億元的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建行、工行等也在做發行準備,中行二期也將發行。

業內人士對本報分析稱,不良資產證券化為銀行化解不良提供了新的處置方式,引入其他金融機構也能夠真正分擔風險。相對於傳統不良處置的方式,不良資產證券化無疑可以提高銀行不良化解效率。

銀監會表示下半年重點防範四大類風險:流動性風險、交叉金融產品風險、海外合規風險、非法集資風險。並開展全面風險排查,強化風險排查的準確性和風險處置的有效性。7月6日,銀監會就《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要求銀行加強全面風險管理覆蓋各項業務。

“強化責任落實的嚴肅性,落實好風險防控主體責任,落實好董事長作為風險防範第一責任人、行長作為風險控制第一責任人、監事長作為風險監督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銀監會在會議上也強調了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要求銀行落實好風險處置的主體責任,做到“風險在什麽地方出現,就在什麽地方化解”。

促進銀行合規經營方面,銀監會表示“回頭看”是今年下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開展“回頭看”根本的出發點、立足點、落腳點仍然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特別是服務實體經濟。要協調好金融創新與服務實體、防範風險與促進發展、踐行經營理念與落實宏觀政策之間的關系,著力扭轉資金“脫實向虛”現象。

具體而言,重點嚴查十大行為:一是落實中央宏觀政策和監管要求不力的行為;二是考核激勵機制不科學,重發展速度、輕風險內控的行為;三是違規收費,增加企業融資負擔的行為;四是熱衷當通道、做過橋、加鏈條,資金“脫實向虛”的行為;五是違規辦理票據業務、簽訂抽屜協議、貸款“三查”執行不力等行為;六是違規私售飛單和代理銷售,誤導或誘導購買投資產品的行為;七是充當資金掮客,參與民間借貸和非法集資的行為;八是操作風險管控不力,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的行為;九是內外勾結、違法犯罪的行為;十是瞞報或遲報重大風險案件、對相關責任人查處問責不力的行為。

繼續開展P2P專項整治

在此次工作會議上,銀監會再對P2P監管發聲,這也是繼銀監會在2015年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之後,銀監會再提P2P風險監管。

“繼續穩妥開展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銀監會稱。在銀監會下半年重點防範的四大風險中P2P的風險集中在非法集資風險上面。

截至2016年6月30日,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的問題平臺共有2461家,占平臺總數的比例高達53.89%。上半年共計408家平臺出問題,同比下降27.0%,較去年下半年(772家)減少47.15%。

實際上進入今年以來,監管層加快了對互聯網金融的規範和專項整治,各個地方P2P行業風險的專項整治也在加速。據零壹研究院觀察,立案及經偵介入的P2P平臺比例提高,監管層正加快動作。

銀監會在上述會議上也要求各銀監局要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向當地政府主動報告、與當地政府主動聯系、為當地政府主動服務,與地方政府一道做好專項整治工作。

同時,銀監會也特別提出“四看”,來識別判斷不規範P2P。一看機構性質,是否堅持了信息中介定位;二看擔保增信,有沒有向出借人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高收益;三看資金流向,有沒有點對點的資金進入P2P平臺賬戶,有沒有接受、歸集出借人資金形成資金池;四看營銷方式,有沒有在平臺以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公開宣傳,尤其是標榜高額回報的公開推介宣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55

村鎮銀行困局:“三水珠江”去年貸款0增長 不良率11%

2015年,銀行業日子不好過,但日子如某些村鎮銀行那樣艱難的,卻屬少數。

銀監會發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商業銀行2015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5926億元,同比增長2.43%,不良率1.67%。

與行業平均水平相對,第一財經記者近日查閱一些村鎮銀行2015年年報時發現,雖然去年村鎮銀行不良率普遍上升較快,利潤下滑明顯,但有村鎮銀行不良率竟然高達11%,貸款呈現零增長或負增長。廣州農商行作為發起人的“珠江系”村鎮銀行中,就有這樣的案例。

不良高企的三水和福山珠江村鎮銀行

自2010年起,廣州農商行先後在河南省、廣東省、山東省等9省(市)發起設立了24家珠江村鎮銀行,註冊資本金共計28.11億元,其中廣州農商行投資11.1億元。

廣州農商行2015年年報披露,截至去年末,這24家村鎮銀行總資產335.1億元,增幅72.9%;各項存款226億元,增幅54.9%;各項貸款155.8億元,增幅35.9%;實現凈利潤1239萬元;不良貸款率2.69%。

仔細查看各家村鎮銀行數據,多家“珠江系”村鎮銀行可能出現了經營上的問題。

其中,尤以福山和三水兩家“珠江系”村鎮銀行為最。截至2015年底,福山珠江村鎮銀行不良貸款率達12.8%,三水珠江村鎮銀行不良貸款率達11.18%。這兩家村鎮銀行並非新開業,三水珠江村鎮銀行是廣州農商行最早開業的一家“珠江系”村鎮銀行(2010年開業),福山珠江村鎮銀行於2012年開業。

此外,“珠江系”還有幾家村鎮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出現高企:新津珠江村鎮銀行不良率為8.5%,廣漢珠江村鎮銀行不良率6.8%,彭山珠江村鎮銀行不良率7.7%、盱眙珠江村鎮銀行不良率5.7%、東鳳珠江村鎮銀行不良率5.8%。此外還有4家“珠江系”村鎮銀行不良率在2%~4%之間。

不過,“珠江系”村鎮銀行中,三水珠江村鎮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高,不單是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其2014年與2015年的貸款余額相差只有170萬元,貸款增速僅0.33%,相當於貸款0增長;而不良貸款余額卻從2014年的429萬元急升至2708萬元,致使其不良貸款率從2014年底的0.83%驟升至2015年末的11.18%;凈利潤從2014年的959萬元下滑為2015年的-4606萬元。此外,“三水”的貸款集中度很高,2015年末,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達76%。

福山珠江村鎮銀行情況相似,去年底存款余額4.5億元,增幅6.4%;貸款大幅萎縮,余額為2.65億元,增幅-27%;去年凈利潤為-1169萬元,不良率在“珠江系”村鎮銀行中最高,達12.8%。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珠江系”村鎮銀行不少都存在貸款乏力的問題,貸款增速遠低於存款增速,例如,彭山、新津、海陽、城陽、坪山珠江村鎮銀行。不良率高於5%的村鎮銀行,去年凈利潤虧損多達一兩千萬元。只有信陽珠江村鎮銀行經營業績突出,去年實現凈利潤1億元,不良貸款率僅0.28%。

風控和用人掣肘村鎮銀行

在去年,村鎮銀行經營出現了什麽問題?

“不良率上升是去年村鎮銀行普遍遇到的困境。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村鎮銀行客戶的經濟能力不差,一旦經濟下行,客戶資金鏈斷裂,往往拆東墻補西墻,借這家銀行的錢還那家銀行,風險傳導下來,最後倒黴的就是我們這樣對抵押沒那麽高要求的村鎮銀行。”華東一位村鎮銀行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很多同業交流時都談到因為業務發展不成熟,村鎮銀行風險管理技術比較薄弱,特別是針對當地經濟開發的產品,比如無抵押貸款、聯保貸款等,本身風險敞口就比較大,當區域經濟發生問題時,村鎮銀行的風險會大量暴露,這些貸款回收難,催收也難。

“說實話,我們的貸款去年也是負增長,分母小了,很容易推高不良率。不過以上述數字來看,應該還是風險控制的問題,使得不良貸款率的分子變大。”上述華東某村鎮銀行內部人士推測。

佛山一位知情人士則告訴記者,去年,三水珠江村鎮銀行在高層人事上調整較大,此前經營或受到人事任用的影響。

據了解,在廣州農商行的組織架構上,高管層下設有村鎮銀行管理部(機構發展部),為一級部門。根據三水珠江村鎮銀行單獨披露的2015年年報,其在去年4月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上,免去了原董事長黎耀明和原行長簡宇聰的職務,改而選舉麥誌光任董事長,陳誌勇任行長。黎耀明和簡宇聰均為廣州農商行委派,新任董事長麥誌光也為廣州農商行委派,此三人均為廣州農商行體系內人士。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高層人事調整或與該行經營業績下滑有較大關系。

其實,村鎮銀行的高層管理人才缺乏和內控缺失,是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位曾出任過村鎮銀行行長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村鎮銀行多設在較偏遠或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在吸收高素質人才方面存在天然劣勢,高管往往依賴發起行委派,難以做到既熟悉當地市場又在經營和風控方面面面俱到。村鎮銀行基層員工的經驗也往往與當地大中型銀行存有差距。

此外,一些村鎮銀行的風控由發起行複制而來,或許並不適合“船小”的村鎮銀行,村鎮銀行內控流程也相對較簡化,這些或都掣肘村鎮銀行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07

興業銀行綠色金融累計投放 9000億 不良率0.47%

“至今年6月末,興業銀行已為6000多個節能環保企業和項目累計投放綠色金融融資超過9000億元,目前融資余額超過4300億元,在我行企業金融融資余額中的占比超過14%。而且從資產質量來看,這一塊資產的不良率僅為0.47%,遠遠優於銀行業平均資產質量水平。” 興業銀行副行長薛鶴峰在今天下午召開的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薛鶴峰介紹,興業銀行的綠色金融不僅僅局限在銀行領域的傳統信貸產品,而是運用租賃、信托、債務融資工具等多元化融資產品。打造綠色金融集團。

他指出,興業銀行中期目標是實現:“兩個不低於、兩個一萬”,即力爭在“十三五”期間,集團綠色金融業務的增長速度不低於全集團業務平均增速,增長量不低於上年增長量;“兩個一萬”就是到2020年,我們集團綠色金融融資余額突破一萬億元,綠色金融客戶突破一萬戶。

綠色債約占全國三分之一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發行的綠色債券大概580億左右,下半年一開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增速進一步提高,到7月份發行規模已經達400億左右。截至7月,合計發行規模約980億。

從2016年起,興業銀行在獲得500億綠色債權發行額度後,1月份率先發行一筆100億綠色金融債券。下半年又發了第二期200億綠色金融債,累計發行額度為300億元,占全國綠色債總發行量約三分之一。

“我們發行的首期綠色金融債受到了大型銀行、全國性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投資人的追捧。” 興業銀行環境金融部總經理羅施毅指出。

談到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前景,興業銀行副行長薛鶴峰認為,首要的還是練好內功,剛才薛行長提到的專業經營、專業能力的提高,包括提高我們自身識別、開發、管理綠色債券項目以及風險計量、識別、管理的專業能力。

同時,他建議國家在政策層面要對發行和購買綠債的市場行為,從風險資產占用、稅收等方面給予一些優惠政策,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向綠色產業。

綠色租賃融資投放約650億

薛鶴峰介紹,興業銀行的綠色金融業務不僅僅局限在銀行領域,而是進一步延伸到投行、信托、租賃、基金、消費金融各個領域,試圖打造綠色金融集團。

以興業租賃為例,累計投放綠色租賃融資大概650億左右,目前資產余額接近400億左右,總體占比約1/3,大概在33%到35%之間。

談到興業租賃的主要投向,興業金融租賃公司總裁鄭常美對本報記者指出,未來該公司會重點聚焦通汙染治理,支持“綠色出行”。支持工業節能減排,支持“藍天工程”。以及支持水土治理,守護“青山綠水”。

鄭常美表示,目前累計投放了30多億。其中支持的生物質能領域重點客戶已累計為社會提供綠色清潔電力約92億千瓦時,消耗農林剩余物近1000萬噸,為農民增收約32億元,累計減排二氧化碳690萬噸以上。他認為,這些領域投入的風險是可控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84

上市銀行不良率再現逆勢下降樣本

寧波銀行(002142.sz)8月28日披露2016年中報顯示,該行半年末不良貸款總額25.75億元,不良率0.91%,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

雖然行業整體仍未走出不良貸款暴露周期,大多數銀行即使加大了核銷力度,仍難掩不良率上升勢頭,但從已披露中報業績的銀行情況來看,行業走勢開始出現分化。繼光大、中信之後,寧波銀行也加入了不良率“逆勢下降”的銀行之列。

不良率逆勢下行

據寧波銀行半年報,該行撥貸比和撥備覆蓋率均有所上升:撥貸比3.13%,比年初提高了0.28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343.75%,比年初提高了35.08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知道一個“藏不良”的秘密,即把本該跌入“後三類”的貸款暫時隱藏到“關註類”里,采取“能拖則拖”的方式以使賬面“不良率”看起來較低,也正是因此,“逾期率”被看做是一個更經得起推敲的指標。那麽,寧波銀行有沒有這樣做呢?

從該行中報數據來看,其半年末關註類貸款占比1.66%,比年初下降了0.11個百分點。從逾期率來看,寧波銀行半年末逾期貸款30.23億元,比年初減少14.06億元,逾期貸款占比1.07%,較年初下降0.66個百分點。

不過,寧波銀行下降的不良率也得益於其上半年加速了核銷進程。報告期內,該行不良貸款核銷12.67億元。但其報告期末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仍達88.53億元。

對於風控,寧波銀行方面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稱,該行堅持的理念是“控制風險就是減少成本”。具體措施包括落地授信名單制、集中回訪、4+N預警、制度圖譜等。該行還表示,經過近5年的推進,該行的新巴塞爾協議建設已基本完成信用風險內評體系建設、操作風險三大工具落地、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和資本計量系統升級。

除了寧波銀行實現了不良率不升反降以外,光大銀行(601818.sh)半年末的不良率比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至1.50%;中信銀行(601998.sh)不良率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至1.40%。

與之同向的一個地方樣本是,上海銀行業已經實現了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的雙降。截至6月底,上海銀行業轄內不良貸款余額444億元,比年初減少36億元;不良率0.79%,比年初下降0.12個百分點。

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表示:“上海銀行業的情況可能只是一個地區性案例,但它也可能是整個中國銀行業乃至中國經濟的一個樣本。”

一些銀行在風控操作中也感受到了積極信號。浦發銀行風險政策部總經理陸糧在本月的半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從該行情況來看,最先暴露風險的沿海東部地區已有所企穩。

不過,雖有個別銀行或個別地區出現了資產質量企穩跡象,但多名業內仍指出,整體情況而言仍然嚴峻,不良貸款還在持續暴露周期之內。

寧波銀行凈利增16.53%

另據寧波銀行半年報,該行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1.39億元,同比增長16.53%;實現營業收入120.46 億元,同比增長33.73%。

在營業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31.28億元,同比增長79.47%,占比25.97%,同比上升5.53個百分點。

截至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為8336.93億元,比年初增長16.36%;各項存款4824.74億元,比年初增長35.65%;各項貸款2824.84億元,比年初增長10.48%。

從資本充足情況來看,截至6月末,寧波銀行資本充足率12.50%,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63%和8.68%,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9.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259

四大行首份三季報出爐:中行前三季凈利增9.93% 不良率1.48%

10月26日晚間,中國銀行公布了2016年三季度業績,這是國有四大行中最先公布的三季度業績。前三季,中國銀行實現凈利潤1515.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3%。

截至三季末,中行不良貸款率為1.48%,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為155.83%;凈息差1.85%,同比下降0.29個百分點。

從盈利能力看,中國銀行截至9月末,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1.17%,同比增加0.02個百分點。凈資產收益率(ROE)13.66%,同比下降1.36個百分點。資產質量方面,中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29%,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21%,資本充足率為14.12%。

此外,三季末,中國銀行成本收入比為26.49%,同比下降0.08個百分點。集團業務及管理費977.78億元,同比增加30.01億元,增長3.17%。

從資產負債看,中國銀行截至9月末資產總額178575.0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0419.06億元,增長6.20%。負債總額163926.0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346.10億元,增長6.05%。其中,客戶存款總額129744.7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2453.08億元,增長10.62%;客戶貸款總額98758.0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399.48億元,增長8.10%。

另外,三季報顯示,證金公司、華夏人壽三季度減持了中行的股份,減持後,兩者持有中行股份比例分別由2.7%、0.29%降至2.53%、0.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49

前三季五大行日賺28億 不良率環比微降見頂尚早

截至10月30日,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前三季度業績悉數亮相。《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根據國際會計財務準則,五大行凈利潤(以下均為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共計7581.93億元,以270天計算,平均日賺28.08億。

在前三季度實體經濟下行、去杠桿和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外部環境下,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分別實現凈利潤2227.92億元、1541.75億元、1348.13億元、1938.35億元和525.7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0.46%、0.52%、2.48%、1.19%、1.03%。

其中工農中建凈利潤增幅相比半年報均呈下降態勢,只有交行凈利潤增幅微漲0.1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五大行紛紛存在通過消耗貸款撥備覆蓋率來維持利潤增長的嫌疑。三季報顯示,工行、建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36.14%與148.78%,雙雙跌破了150%的監管紅線。

工行建行撥備跌破紅線

根據銀監會《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管理辦法》,貸款撥備率基本標準為2.5%,撥備覆蓋率基本標準為150%,這兩項中的較高者為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的監管標準。管理辦法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於2013年底達標,對非系統重要性銀行則放寬期限至2018年底達標。

早在工行半年報中,其上半年撥備覆蓋率143.02%,撥貸比(即貸款撥備率)2.21%,兩項指標均已低於監管紅線。

到三季度,工行撥備覆蓋率繼續下降至136.14%,環比下降了6.88個百分點。而建行撥備覆蓋率也低於監管要求,同比下降2.21個百分點至148.78%。五大行中,中行與交行撥備覆蓋率則緊逼紅線,分別為155.83%與150.31%。僅農行撥備覆蓋率水平較高,為172.73%,但同比也大幅下降了16.70個百分點。

至於大行調低撥備覆蓋率的原因,從理論上看,由於計提的不良貸款撥備會直接計入損益表沖減當期利潤,因此對銀行業績有直接影響。簡而言之即撥備吞噬利潤,反之,少計提撥備自然有助於銀行保護凈利潤。

對於工行撥備率低,工行董事長易會滿在半年報發布會上曾給出理由:在當前經濟放緩、結構調整陣痛期大環境下,銀行適度釋放撥備資源,加大處置不良貸款,是穩健經營的正常舉措,踐行了撥備覆蓋率“以豐補欠”的逆周期管理原則。“撥備覆蓋率、撥貸比低於‘紅線’得到監管部門理解。”易會滿說。

但事實上,日前央行對銀行紛紛下調撥備“美化”財報的做法,已經通過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給商業銀行敲響了警鐘。據了解,工行由於撥備覆蓋率連續低於150%,已在該指標上被扣分。

如果剔除銀行可能通過撥備美化利潤的因素,在依賴利息收入獲取利潤的銀行業,凈息差的下降對其利潤影響較大。三季報顯示,五大行中,工中建交凈息差分別為2.18%、1.85%、2.26%、1.91%,平均下降0.32個百分點。而農行利息凈收入 2981.21億元,同比下降 9.31%。

從盈利水平看,五大行呈現分化態勢,工行與建行年化平均總資產收益率(ROA)較高,分別為1.30%與1.34%;而中行、農行、交行ROA則分別為1.17%、1.12%與0.93%。其中中行ROA同比增加了0.02個百分點,而農行同比下降了0.09個百分點。

不良見頂為時尚早

雖然與去年前三季度相比,五大行繼續持續著不良貸款余額、不良率“雙升”的勢頭,但環比細看,部分銀行的不良率有小幅回落的態勢。銀行業不良率拐點是否正在到來?

三季報顯示,五大行前三季度不良貸款總規模合計8258.37億,環比多增178.9億。但部分銀行不良率環比已經開始小幅回落。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前三季度不良率分別為1.62%、2.39%、1.48%、1.56%與1.53%。

其中建行、農行與交行不良率環比均有小幅下降。建行下降幅度最大,為0.07個百分點,農行與交行分別下降0.01個百分點。

“環比沒有剔除季節性因素,現在說不良率現拐點為時尚早。例如銀行本月做了一筆大規模債轉股,那麽就比上個季度不良率有所好轉,但新的不良生成以及未來不良的拐點不能判斷。”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從目前不良生成的趨勢看,關註類貸款以及不同類型貸款遷徙率變化都沒有好轉的跡象。

易會滿此前在工行半年報業績發布會上也指出,不良貸款何時見頂、何時出現拐點,需要進一步觀察。在今後的一段時間里,不良貸款還可能會上升,但是總體的趨勢會有基本平穩的態勢。

五大行均遭證金減持

三季報還顯示,三季度證金公司不同程度地減持了五大行股票。五大行中,證金公司減持中行最多,持股比例下降了0.17個百分點,減持建行比例最少,只下降了0.01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證金公司持有工行股份比例由1.42%下降至1.32%,下降了0.1個百分點;農行的股份比例由1.92%下降至1.89%,下降了0.03個百分點;中行的股份比例由2.7%降至2.53%,下降了0.17個百分點;建行的股份比例由1.02%下降至1.01%,下降了0.01個百分點;交行的股份比例也由2.76%下降至2.68%,下降了0.08個百分點。

記者發現,證金公司減持的上市銀行股並不僅限於五大行,披露三季報的股份行中,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均遭證金減持。

曾剛指出,證金公司當時為了救市買的股票,現在退出屬於正常現象。只是退出的時間取決於多項原因。“可能證金目前認為市場已經趨於平穩,退出對市場影響比較小。此外證金減持對於銀行本身而言沒有什麽影響。”曾剛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95

金融租賃業資產規模近2萬億 不良率低於1%

日前,中國銀監會非銀部主任毛宛苑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上發表署名文章透露,截至2016年9月末,我國共有52家金融租賃公司(未包括3家專業子公司),行業資產規模達到1.94萬億,不良率為0.93%。

毛宛苑認為,金融租賃具有融資、融物的特性,在法律、稅收、監管、會計準則等方面非常專業複雜,對於法律設計、監管制度、財稅制度及租賃交易規則的依賴性較強。接下來,銀監會將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推動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建設,對金融租賃的法律進行修訂完善,提高立法層級,並解決營改增過程中行業反映的共性問題等。

不良率低於1%

2007年,銀監會公布《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啟動商業銀行設立金融租賃公司試點,標誌著我國金融租賃公司的開閘。工銀租賃、建銀租賃、交銀租賃、招銀租賃、民生租賃為第一批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

十年後,金融租賃公司的數量從最初的5家發展到52家,中國金融租賃行業發生了大變化。

今年第三季度,我國金融租賃行業資產規模逼近2萬億,增長率27%,行業實收資本約1600億,增長率23%,前三季度凈利潤182億,增長率接近40%,行業不良率不到1%。

11月初,銀監會網站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監管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商業銀行不良率為1.76%。從不良率來看,金融租賃業僅為0.93%,低於整個銀行業的水平。此外,目前金融租賃行業撥備覆蓋率在250%以上,資本充足率為12.91%,具有較強的風險抵抗能力。

近年來,幾乎所有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都相繼成立了自身的金融租賃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有銀行背景的金融租賃公司約占機構數量的65%,資產規模約占整個行業75%。

2014年3月,銀監會再次修訂了《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銀監會令2014年第3號),對準入條件、業務範圍、經營規則和監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修訂完善,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租賃業。

今年三季度,我國共有32家金融租賃公司含有民間資本,占整個行業數量的62%,最近一年批建的13家金融租賃公司當中,民間資本控股或參股的有12家。

目前,我國金融租賃業中有8家金租公司總資產規模超過千億。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工銀租賃,境內外資產總額已逼近3000億規模。

立法、稅收和監管

法律、稅收、監管和會計準則為租賃業四大支柱。由於我國融資租賃業自身以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在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開始暴露。

雖然融資租賃業在我國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但一直以來,融資租賃行業法律依據來自《合同法》第十四章。

法律界人士認為,《合同法》是債權法,對於融資租賃的規定僅限於債權方面,在租賃物的種類、租賃物的登記、租賃物取回等物權方面和機構管理等方面的內容沒有涉及,法律制度出現缺失,方向不明。

“目前的物權法和合同法對於這些租賃物問題都沒有涵蓋,所以,我們希望在銀監會的推動下,對金融租賃的法律進行修訂完善”,毛宛苑稱,銀監會最想推動的是金融租賃的立法建設,提高立法層級,解決當前金融租賃物面臨的租賃物資登記制度缺失、難以對抗善意第三人、租賃物取回成本高等問題,保護金融租賃公司的合法權益。

同樣,四大支柱之一的稅收政策對融資租賃業的發展也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融資租賃公司的運營成本和競爭力。從今年5月份“營改增”實施以來,融資租賃業仍有困惑。

比如,金融租賃公司售後回租業務被視為貸款服務,承租人無法進行進項抵扣;稅負超過3%即征即退的政策無法更好地發揮作用;經營性租賃中,租賃資產的轉讓和資產證券化等業務成本無法抵扣增值稅;逾期90天應收未收的利息還須繳納增值稅等。

毛宛苑表示,銀監會正推進解決營改增過程中行業反映的共性問題,並積極與財稅等其他部門溝通,目的就是為外部環境創造更好的條件。

此外,毛宛苑還表示,未來,在監管層面,我國將繼續研究適合金融租賃行業發展的資產分類辦法,加強對金融租賃行業的資產管理;並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租賃公司設立專業子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公司發行二級資本債;並將研究推動金融租賃資產登記流轉平臺的建設以及金融租賃行業協會建設。

我國融資租賃業根據監管主體的不同,分為兩類三種機構:一類是銀監會審批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屬於非銀行金融機構;另一類是融資租賃公司,其中又進一步分為外資融資租賃公司和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前者由商務部省級主管部門審批設立,後者由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及其授權機構審批設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605

前三季消費金融放貸逾千億 不良率4% 業內稱8%仍在合理區間

近日,銀監會非銀部副主任毛宛苑在2016年第二屆中國消費金融論壇上表示,2016年10月已經批準開業的消費金融企業為16家,有3家批於籌備,還有3家在審核之中。與去年相比,今年消費金融企業新增6家。

“2016年前三季度消費金融公司累計發放消費貸款1127.59億元,累計服務客戶數超過1568萬人,5000元以下的貸款筆數占整個貸款筆數60%。”毛宛苑稱,整個行業呈現出線上線下相結合,業務下沈的特點。

小單、線上線下相結合

2009年7月,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規定了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範圍和成立條件,預示消費金融公司作為一支新生力量登上我國信貸市場的舞臺。2010年,三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分別是北銀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公司和四川錦消費金融租賃公司。截至目前,已經獲批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已達16家。

毛宛苑稱,2016年消費金融呈現新特征:小單、線下線上相結合。

毛宛苑表示,消費金融真正踐行了普惠金融,2016年前三季度行業累計發放消費貸款1127.59億元,累計服務客戶數超過1568萬人,5000元以下的貸款筆數是整個貸款筆數60%。

在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面上,各家消費金融公司不斷將產品和服務向三四線城市下沈,拓展城鄉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同時手機APP、網上直銷、電子商務平臺等渠道有利於構建線下網點和線上相結合。

“當前中低收入群體信用信息相對缺乏,難以整合,導致消費金融公司存在產品定價難、信用風險管控難的問題。”毛宛苑認為,傳統信用風險難題尚未有效解決,消費金融信貸要建立在個人信用評價之上。國外經驗表明,完善制度在金融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欺詐風險有上升趨勢。”由於社會對小額失信的懲戒力度不夠,近兩年來消費金融欺詐風險有所上升。此外,機構間信息不對稱,同一客戶多次信貸加速風險疊加,這也是行業發展的難點,毛宛苑表示。

不良率的合理區間是多少?

12月中旬,毛宛苑曾表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國消費金融公司行業資產總額1077.23億元,貸款余額970.29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4.11%。與今年三季度商業銀行不良率1.76%相比,消費金融公司的不良率數值偏高。

“這個行業所面對的是中低收入者客群,行業風險必然比傳統銀行高。”興業消費金融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文捷說。

他認為,5%-8%的不良率是消費金融行業正常的風險水平,但這個數字不是絕對的。這兩年行業處在正在起步的階段,“讓子彈飛”階段的風險水平並不能代表真正的行業風險水平。

中銀消費金融公司風險部總監李驍持有同樣的觀點。他稱,不良率其實只是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的時點性的指標,並不能夠真實地反映出一家機構的風險狀況的好壞。

“所以在中銀消費金融公司內部,不良率的時點指標只是參考性的指標,我們更多是關註資產質量的變化狀況,它是不是向好的態勢,是不是維持在可容忍的範圍之內。”李驍稱。

李驍還稱,中銀消費金融公司的不良率、ROE水平都比同行業水平好。與中國銀行相比,中銀消費金融公司的ROE較高。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截至2016年9月末,中銀消費金融公司不良率為3.29%,ROE為32.7%。

三類玩家

目前我國的消費金融市場,除去主要由商業銀行掌握的房貸和車貸外,主要由三部分構成: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消費金融體系,P2P、小貸公司和線下貸款中介公司。

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由於其專業性和正規性(納入監管)處在塔尖位置,能夠專註圍繞消費者開發具有特征的消費金融產品,多年開展消費金融的經驗逐漸形成了較為安全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控制體系。

互聯網消費金融體系主要依托電商平臺向消費者提供消費金融服務,如電商平臺設立的類信用卡產品(京東白條、花唄等)和主要面向年輕群體並向他們提供分期購物、取現和充值等服務的消費金融產品(分期樂、人人分期)。

P2P、小貸公司和線下貸款中介公司在消費金融市場上為數眾多,它們屬於民間借款的範疇,為不能夠在銀行和傳統金融機構貸款的個人或者是中小企業提供小額貸款資金。

“P2P、小貸公司和線下貸款中介公司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金融資源的配置,但是目前還有利於監管之外,並無合法營運牌照”,一位從業人員稱,當經營出現問題時就往往出現“跑路”的現象,這對消費金融行業安全構成了威脅。

由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編的《2016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稱,中國目前的消費市場大致分為官方核準可監管的消費信貸市場和未經官方批準監管的消費信貸市場。

報告顯示,在官方核準可監管的消費信貸市場中,截止到2015年末,消費金融公司資產總額達到637.95億元。在未經官方核準的消費信貸市場中,截至2016年9月,全國小貸公司貸款余額為9293億;截至今年10月底,P2P網貸行業貸款余額為7486.72億,並預計今年年底網貸貸款余額8000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50

銀行不良率近5年來首降 凈利潤增速回暖

宏觀經濟有企穩趨勢之下,商業銀行的數據也在逐漸釋放“暖意”。

2月22日,銀監會發布2016年四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資產總額為232.3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值得關註的是,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19個季度上升之後,首次出現下降,去年末不良率為1.74%,環比下降0.02個百分點。

2016年銀行凈利潤增速也有回暖的跡象。去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65萬億元,同比增長3.54%,增速同比上升1.11個百分點。

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及機構人士均分析,預計2017年銀行業的基本面向好,凈利潤增速會繼續高於去年,不良率雖然結束連續上升,不過仍然不能判定全面拐點已經到來。

不良率打破19連升 部分區域現拐點

銀行不良貸款自2012年一季度到2016年三季度末,已經連續19個季度“雙升”,在2016年四季度末首次出現下降。

分銀行機構來看,股份制銀行成為不良“重災區”。股份制銀行2016年末不良率為1.74%,較2015年末的1.53%上升0.21個百分點。同時,不良貸款余額增加871億元,增加規模超過了大型商業銀行。華創證券一位銀行分析師對第一財經分析,股份制銀行里面不良情況也有所差別,資產質量出現分化。

城商行2016年不良率上升0.08個百分點至1.48%,不良貸款余額增加285億元。大型商業銀行和農商行不良率分別較上年末上升0.02和0.01個百分點,達到1.68%和2.49%。而外資行不良在2016年實現“雙降”,不良率下降0.22個百分點至0.93%,不良貸款余額則減少了27億元。

從近期公布業績快報的銀行情況來看,不少銀行不良率出現下降。例如,2016年末,貴陽銀行不良率為1.48%,同比下降0.06個百分點。同期,常熟銀行不良率同比下降0.03個百分點至1.4%。

前述銀行分析師表示,銀行的不良是否出現拐點要分區域看,從各地公布的數據來看,長三角地區的確已經出現拐點。

上海銀監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末,上海銀行業不良貸款率0.68%,較2016年初降低0.2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404億元,比2016年初降低76億元,不良貸款實現“雙降”。

去年末,浙江省不良也出現“雙降”,不良貸款率2.17%,比年初下降0.1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1777億元,比年初減少32億元。不過,不良率還在高位。江蘇省不良率也出現下降,較2015年末下降0.13個百分點至1.36%,不良貸款余額則還在上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渺表示,從區域看,不良貸款風險將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蔓延。中西部地區由於資源型行業比較集中,企業規模大,國有企業偏多,不良貸款可能要更長時間才能充分暴露。

“商業銀行不良在2016年全年基本持平,資產質量有所企穩,但很難說拐點已經出現。不良貸款高發的態勢沒有得到根本遏制,滋生不良的環境也沒有根本改善,2017年銀行依然要對資產質量保持警惕,並持續采取更多的措施處置不良。”董希渺對第一財經分析稱。

今年業績能否上演反轉

隨著去年銀行不良生成率放緩,多家機構預計,不良趨緩帶動撥備計提對利潤增長的負面影響有望在2017年逐步減弱,在宏觀經濟繼續企穩之下銀行業績會有所反轉。

對於今年銀行凈利潤增長,不少機構保持了樂觀的預判。前述銀行分析師對第一財經分析,之所以對2017年銀行凈利潤樂觀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銀行信用成本開始下降,信用風險會有一定緩解;另外一方面則是凈息差企穩,這是銀行凈利潤增長的最大保障。

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為2.22%,同比下降了0.32個百分點。不過,從2016年各個季度凈息差的表現來看,下降的幅度在收窄,四季度末較三季度末收窄了0.02個百分點。

“展望2017 年,行業息差大概率將觸底企穩,保守估計全年息差收窄的幅度在5~8個基點,帶動行業凈利息收入增速由負轉正。”平安證券相關報告分析稱。

因此,前述分析師預計2016年在沒有“營改增”的影響下,銀行凈利潤增速還能夠提升3個百分點左右,即從目前統計的3.54%上升到6%左右。同時,2017年銀行凈利潤增速預計在5%~6%,可能還會更好一些。

不過,銀行凈利潤也面臨手續費收入增速下行的趨勢。銀監會統計數據,2016年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從一季度末的26.57%逐季下降到四季度末的23.8%。

前述報告預計,上市銀行2016年手續費同比增速在8%左右,較2015年15%左右的水平有所下滑。

“2016年銀行凈利潤增速同比高一個點以上,表明隨著宏觀經濟的企穩探底回升,銀行凈利潤增長有所改善,預計2017年會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長。”董希渺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487

中信銀行去年凈利416億同比增1.14% 不良率微升

3月22日晚間,中信銀行公布了2016年年度業績報告,該行2016年實現凈利潤416.29億元,較上年增長1.14%。

不良率微增0.26個百分點

去年,中信銀行資產減值損失522.88億元,比上年增加122.51億元,增長30.60%。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表示,董事會註意到本行ROA、ROE等指標承受較大壓力,也充分認識到,銀行業高資本消耗、重資產運行的發展模式,越來越不適應金融業改革要求,也難以得到市場和股東的認可。為此,把價值創造、輕型發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更加強調向輕資本、輕資產、輕成本轉變。

今年2月,中信銀行股東大會同意發行400億元可轉債,待監管機構進一步批準後實施。

資產質量方面,中信銀行2016年不良貸款余額485.8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25.30億元,上升34.76%;不良貸款率1.69%,比上年末上升0.2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55.50%,比上年末下降12.31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2.62%,比上年末上升0.23個百分點。

年報顯示,該行關註類貸款余額762.19億元,占比2.65%,同比減少141.73億,較上年末下降0.92個百分點,但逾期貸款增加較多,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逾期貸款937.5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88.53億元,占比較上年末上升0.30個百分點。

年報顯示,中信銀行關註類貸款余額下降主要是因為集團加大風險化解力度,采取清收、重組、轉讓等綜合措施取得成效。作為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對公業務具有傳統優勢的銀行,2016年該行公司貸款不良率占七成以上,按地域劃分,環渤海地區與中部地區不良率排名前二。

非息凈收入猛增

2016年,中信銀行營業收入規模破1500億元,其中非息凈收入出現17.06%的大幅增長。

年報顯示,中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537.81億元,同比增長5.96%;其中,利息收入小幅增長1.63%,但非利息凈收入卻有17.06%的大幅增長。其中,利息凈收入占比69.0%,比上年下降3.0個百分點;非利息凈收入占比31.0%,比上年提升3.0個百分點。

2016年,中信銀行以零售銀行作為轉型突破口,通過零售銀行二次轉型,重點推動個人信貸、管理資產、收單業務等三大業務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零售銀行非利息收入231.90億元,比上年增長34.88%,占非利息凈收入的51.53%。

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表示:“銀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必然是以更少的資本消耗、更集約的經營方式,實現持續穩定的價值回報。”

2016年,中信銀行凈息差為2.00%,比上年下降0.31個百分點;凈利差為1.89%,比上年下降0.24個百分點。

中信銀行稱,受利率市場化、“營改增”價稅分離等因素影響,中信集團生息資產收益率為4.01%,比上年下降0.76個百分點,付息負債成本率為2.12%,比上年下降0.52個百分點。由於付息負債成本率下降幅度小於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幅度,導致凈息差和凈利差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