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地内讧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159640&time=2010-07-09&cl=115&page=all

一场前所未有的人事地震在金地发生,危机下的高层内讧凸显“调控市”中开发商风雨飘摇的境况


《新世纪》周刊 记者 符燕艳 于宁

 

  7月5日,金地集团(600383.SH,下称金地)董事长凌克率领新任命的总裁黄俊灿等高管,出现在媒体面前,相对黄的意气风发,凌克一脸沉 重,仿佛一夜沧桑。

  一场前所未有的人事地震正在金地发生。当天,金地宣布了总裁张华纲、监事长王培洲辞职的消息。此前不久,金地董事郭国强以及高级副总裁、上海分 公司总经理赵汉忠已相继离职。前者曾是金地的金牌董秘,后主管资产管理部,一手促成金地房地产金融业务;后者主持的上海分公司贡献了金地利润的大半。

  作为发家于深圳的房地产公司,金地与同城的万科、招商地产以及广州的保利地产并称为“万保招金”,为业界瞩目。此次离职的张、赵、王等人,在金 地任职均超15年,而赵、张与凌克并称为金地的“三驾马车”,共同推动了金地在2001年成功上市。四高管同时离职,令有20年历史的金地陷入空前危机之 中。

  因高管离职传闻频出,金地6月28日停牌,但29日复牌后股价一度跌停。随后,凌克率领一众高管买入自家股票,7月5日又分别召开面对投资者和 媒体的交流会,以期稳定股价。

  时值中国正在推进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凌克面临的局面相当棘手。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的《2010上半年房企销售排行榜》显示,上半年金地集 团销售金额55亿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四分之一,排名跌至20名,距离第一名的万科差了整整300亿元。

  离开者中,郭国强已在福建一家公司任职,余者三人均无明确去处,或准备创业或另谋高就,赵汉忠则表示将休息一个月,再定创业大计。但这场高层震 荡,已凸显出“调控市”中开发商风雨飘摇的境况。深圳房地产资深分析人士半求指出,“原来生意好做,掩盖一切矛盾,随着市场变糟糕,(高管矛盾)均将浮出 水面。”

“一山难容二虎”

  无论是张华纲还是赵汉忠的去职,金地的官方解释均为“个人发展原因”。但坊间传说纷纭,有业绩压力承担责任之说,有管理理念不合之说。金地董事 会中的一名董事告诉本刊记者,原因很简单,就是“一山难容二虎”。

  2001年上市后,金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上市前,金地总资产为11亿元,股东权益3.7亿元,到2009年,总资产达到555亿元,净资产为 150亿元。

  上市之后,凌与张、赵等人的关系一度处于“黄金蜜月期”,但2007年,裂痕开始出现了。“凌和张不和,在两三年前,金地已人尽皆知。”金地内 部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说。

  不和来自对业绩的不满。金地原先固守广东,2003年开始进军全国,最初战果颇丰。2003年和2004年,金地曾一度与第一梯队的开发商如万 科、中海发展等相差无几,但到了2007年、2008年,中国开始上一轮楼市调控时,金地开始掉队了。“市场不好,与第一梯队也相距甚远,金地内部普遍有 危机感。”知情者说。

  数据显示,2008年,金地销售额仅过百亿元,同年万科销售额却接近500亿元,距离逐步拉大。

  就在这两年,金地员工发现,张华纲开始变得沉默。在内部经营上,很多本应向张华纲汇报的会议,他也不再特别坚持自己的意见。而集团大多数文件的 签发人不再是张华纲,而变成董事长凌克。“有段时间,我们还以为张总出国休假了。”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迅速救市,开发商起死回生,大多赚得盆满钵满,但好景不长。2010年,中国政府再次出手调控楼市,并被舆 论普遍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一次调控。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糟糕的业绩,经营理念的分歧终于外化为剑拔弩张。5月,金地原金牌董秘郭国强出走。上述 知情人士称,“那时,矛盾已经很明显了。”

  不过,矛盾的导火线和主要事件是什么,当事人均讳莫如深。

  外界的分析指向金地2007年高价买地。2007年,地产市场急剧升温,房价一度以每月近10%的增幅上涨,各地天价“地王”迭出,呈现地价房 价追涨的局面。金地正是当年全国多个“地王”的斩获者。

  在2008年发布的年报中,金地管理层曾颇有悔意地写道,“2007年,我们在投资节奏和投资时点的判断上,犯了过分追求速度的错 误。”2008年上半年,业界对于前景一片悲观,地产龙头万科率先作出“拐点”的判断,很多开发商甚至做好了“长期过冬”的打算。而2007年高价拿地的 开发商则深感前途渺茫。为了2007年的高价买地,金地计提了3.58亿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同比增长38673.90%。

  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4月的这段短暂的销售黄金期,显然并没能使金地完全摆脱危机,当年金地销售额210亿元,排名11位。房地产的开 发需要一定周期,据业内人士介绍,2008年市场低迷时,开发商不敢开发,因为担心房子盖完了卖不掉,供应急剧萎缩;等到2009年市场起来后,大家终于 敢投资开发了,又赶上2010年4月的新一轮调控。因此,“现在日子最难过的是2007年拿‘地王’的那些开发商。”一位地产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称。

  凌克对此心有余悸。他在7月5日的发布会上说:“房价下跌时,我们害怕的是地价高,因为要进行拨备,会出现坏账,上市公司就怕这些。”

  如果2007年的高价买地将金地拖入了泥淖,谁是责任人?这是一个谜。在多名熟悉金地管理层的人士眼里,在公司发展问题上,张华纲和赵汉忠比较 激进,凌克偏于保守。但也有知情者指出,当时张华纲在董事会上不主张高价拿地。一位接近张华纲的内部人士反问说:“张华纲想拿就能拿吗?董事会什么时候给 过他这个授权?”

  这是实情,拿地金额动辄上亿,早已超过张华纲的管理权限。前述金地董事坦陈自己一年要开“几十次”董事会。

  半求说,在市况较好的时候,同开发商“老板”和“总经理”对话尺度较为放松,但现在则“不知道听谁的好,因为大家理念不一样”。

  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也指出,一旦因为调控导致企业无法支持下去,管理、运作、现金流等出现问题,人员变动通常是解决大矛 盾的方法。

  不过,作为金地总裁及创业元老,张华纲在公司内部的威望很难轻易动摇。前述内部知情人士指出,“金地是靠高层集体共同努力打下来的,老板不是说 想换谁就换谁。”

  内耗之下,董事会亦意识到矛盾已不可弥合。前述金地董事称,无论是张还是凌,“都是好人和能人”,但早点分手对公司的损害反而小。

赵汉忠:从叫板到去职

  多名高管离去均保持沉默,惟有一向“敢说敢做”的赵汉忠在临别时通过博客坦露心声,表示未做到善始善终,“本可以很从容再带这个团队一段时间, 或者扶上马再过一些沟沟坎坎,但这一页就匆匆地翻过去了。”

  在金地的“三驾马车”中,赵汉忠与凌克多了一层校友和老乡情谊,他军旅出身,主持上海分公司期间所展示的进取、激情令人瞩目。“不乏武断,但能 力极强,因此获得部下的依赖。”一位曾与赵打交道的人士如是评价。

  由于赵主持的上海分公司利润占到金地半壁江山。赵的离任被外界解读为“削藩”。而接近赵的一名人士则感慨说,“赵总的离任更为复杂。”

  但赵汉忠自己表现平静:“没有感觉或埋怨自己那么倒霉,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这是我人生的一个拐点,很快就翻过去。”

  在金地,分公司高管和集团领导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知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2007年,金地困顿之秋,赵汉忠在金地内部开博,长达半年之久, 心急如焚地对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尖锐检讨,内部反响相当强烈。知情人士透露,赵在内部博客指出,金地近两三年发展缓慢,核心原因是集团和地区想不到 一块去,并认为集团管得不专业,管不到点上。

  “这显示出赵不认同集团管控,并希望体现自己的意志。”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赵镇守上海,却直接叫板集团领导,“很大胆”。

  金地员工当时普遍以为赵叫板的是张华纲,而非凌克。这或许是一种误解。赵汉忠真正要争取的,是自己的话语权。而2007年后的张华纲用另一位分 公司管理人员的话说,已经“比较沉默和消极”。

  按照惯例,金地集团和分公司的关系是,集团每年会给分公司下达利润、回款等各种考核指标。在具体管理上,分公司进行项目投资时必须经过集团决 策,而拿地之后怎么开发,则由分公司主导。“集团只在成本和财务的管控会紧一点,而地区项目的研发设计,集团只是看方案,提出专业指导意见,但没有决策 权。”

  2009年底,上海分公司提出在宁波象山买地,但金地集团已没有投资额度。

  业绩卓著的赵对集团管理能力的质疑,或触及集团与分公司关系的“红线”。赵的博客上,来自赵一手缔造的“华东兵团”留言指出,“金地上海业绩半 壁江山,削藩成为必然,其实赵总也可以忍一忍,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赵显然已不想再忍。

强势董事会

  7月8日,凌克手机的电话铃声是《真心英雄》,其中“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的句子在有意无意间,透露出他的些许情 怀。大将纷纷离职,凌克领导下的金地如何顺利度过难关,无疑令他彻夜难眠。连续数日,本刊记者在晚上和早上拨通凌克的手机时,他均在开会。

  在一份关于金地企业文化的分析报告中,对凌的描述是“温文尔雅、谨言慎行、平和中庸、局中之人”。而在外人看来,凌克颇有气度,说话缓慢,但深 思熟虑。温文尔雅的凌克才是金地真正的控制人。一位接近金地董事会的人士指出,凌克身为董事长,始终牢牢掌握着15人的金地董事会,并控制公司的人事任免 和投资决策。

  金地股权结构非常分散。代表深圳福田政府的深圳市福田投资发展公司在金地仅持股7.85%,不足10%,话语权有限。据2009年年报,金地董 事会成员共15名,其中,包括凌克在内共5名内部员工董事、5名外部董事、5名独立董事。自2007年到2009年,金地董事会其他董事相对稳定,但独立 董事更换频繁,5名独董中,除原先身为金地的副董事长孙聚义没有变动外,其余4人均已易人。

  最新4名独董分别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夏新平、弘毅投资总 裁赵令欢及雄牛资本有限公司合伙人李绪富等。

  “董事会是被控制的,有些聘请的独立董事我们都不认识。”一名离职董事表示。不过,亦有不同观点认为:“金地股权很分散,谁能控制董事会?”

  但董事会的强势无庸质疑。2009年,金地共计召开董事会34次,决议内容大部分是买地议案。据本刊记者了解,金地每次买地,均须通过董事会决 策,而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金地公司章程显示,“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处理运用公司资产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次经审计净资产额三分之一的投资(指不包括期货、股票、委托 理财在内的投资)事宜。”据金地150亿元的净资产,董事会投资决策上限最高可达50亿元。

  不过,真正令经营班子不满的是,“按照公司章程,子公司高管和部门经理的任免经营班子做(决定),但实际上经营班子没有这个权利,是凌克做,经 营班子还要承担责任。” 一名接近金地董事会的人士指出。

  金地的一名知情人士也证实,2007年之前金地子公司高管相对稳定。但到2007年底,因为各地公司发展缓慢,金地对包括深圳、北京、武汉等地 子公司高管进行了调整,“但调整后各地区仍达不到理想目标。”该人士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凌克在2008年以董事长身份,罕见地亲自主导重振金地文化的一 场运动,并分赴各地动员,鼓励员工要有激情。

  此番高管变革,凌克力扶“少将”黄俊灿上位,视之为“非常合适的总裁继任人选”。黄出生于1971年,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工学学士。2007 年,黄仅是总裁助理以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2008年4月进入董事会,2009年被提拔为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而老将陈必安被火速从武汉调任上海,补 缺赵汉忠。新人上位,能否给危机中的金地带来转机?

越秀城建接手金地前地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2/0MMDAwMDE5NTQ0MA.html

 


金地集團轉型 華東區重提百億目標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90329.html
地集團(600383.SH)開始調整幾年前確立的高端住宅開發方向。

「金地仍然認為做高端產品是有意義的,市場上還有人群需要高端產品,但作為一個上市房企,要做全生命週期線的,剛需、一改、二改、三改、高端都要關注,產品要更豐富一些。」金地集團高級副總裁、華東公司董事長陳必安近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但基於市場狀況,華東區域目前基本不會再拿地做「天」字系高端項目。

轉型剛需產品是金地集團近一年最顯著的改變。根據瑞銀的研究報告,金地集團2011、2012年可售資源中的高端住宅產品佔比一度高達35%。然而,隨著2011年上半年將限購政策擴大到絕大多數重點城市,與此同時住房消費信貸收緊,高端住宅的消費者,受制於購房資格限制或不能取得按揭貸款,一定程度被限制在了商品住宅市場之外。

受此影響,金地集團2009年購入的「天境」和「世家」兩大系列182.7萬平方米的高端項目,在2010至2012年僅售出26.2萬平方米,已售比例僅14%。高端項目滯銷,拖累金地集團2011及2012年整體去化率僅為55%和58%,銷售額同比增長也放緩至9.1%和10.4%。

2012年之後,金地集團明顯調整了產品結構,新增土地儲備和新開工項目開始以普通住宅產品為主。瑞銀預計,普通住宅產品在2013、2014年金地集團新推盤項目中的佔比將達到80%以上。

在明確轉型剛需之後,金地華東區域今年開始大規模參與土地市場的競爭。上半年除了在南京仙林湖獲得土地,還在揚州以10.4億元競得兩個地塊,樓麵價為每平方米2957元。「上半年華東區已經買地40億,新增貨值近110億。」陳必安說,「下半年還會繼續拿地。」

土地市場的頻繁出手,顯示出金地華東區域今年的野心。作為金地集團七大區域中佔據份額最高的一個區域,華東區域在今年重新提出100億的銷售目標。事實上,除了直接購買土地,金地集團去年通過收購香港上市公司金地商置(00535.HK),還獲得了後者最核心的資產——位於上海松江泗涇的一幅住宅用地,計容積率面積約74.5萬平方米,金地商置在其中所佔權益為54.85%。目前金地華東區已將泗涇項目重新包裝,歸入旗下「自在城」系列,成為下半年重點推出的項目。

增加土地儲備的同時,金地華東區域在今年也明顯加快了產品周轉的速度。「之前一個項目從拿地到開盤平均要10個月,現在縮短到6個月。」陳必安表示,「現在的市場看不清楚,上半年看不到下半年,這個月看不到下個月,縮短開發週期對現金回流有好處,快速開發是所有房地產企業都非常追求的。」陳必安說。

根據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金地集團2013年全年推盤量預計在700億左右,其中144平方米以下中小戶型佔比在70%上下。「產品結構調整將有利於公司適應當前剛需為主的市場。」海通證券認為。就在今年上半年,金地集團的轉型已初見成效,實現簽約面積150.1萬平方米,同比上升32.25%,實現簽約金額197.2億元,同比上升46.51%。


核心團隊仍掌控董事會 金地與險資或有「桌面下」協議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4/3738968.html

口的「野蠻人」對金地集團(600383.SH)連番叩門,這場資本遊戲似乎才剛剛開局,但由此引發的所謂「陰謀論」早已成為地產圈難以繞開的話題。

生命人壽和安邦系的不斷舉牌,引發外界關於金地集團控股權之爭的種種猜測。事實上,生命人壽和安邦系未來仍有望繼續增持金地集團股票。

但從《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掌握的情況來看,兩大險資集團持續舉牌金地集團意在爭奪控股權或遭到外界誤讀,本質上這更像是一場戰略投資。

平安集團入局未能成行

從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21日,生命人壽通過二級市場累計持有金地股份數達8.86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為19.808%。而與之伴隨的是,截至4月8日,安邦人壽保險和安邦財產保險通過二級市場合計持有金地集團10%的股份。

在股權關係上,生命人壽一舉成為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安邦繫緊隨其後排名第二,原第一大股東福田投資持股7.85%退居第三位。

遊戲依然在繼續,4月22日,金地集團股票當天獲融資買入1.33億元,創該股單日融資買入額新高。此前一天,一神秘機構席位通過大宗交易系統買入金地集團4100萬股,為此支付了3.12億元的巨額資金。

目前,金地集團的股權結構已經出現顛覆性變化,但這並不意味著福田投資及現有管理層對金地集團實際控制權的旁落,以董事長凌克為代表的核心經營團隊仍控制著金地集團董事會的大部分席位,主掌經營運作大權。

像萬科A(000002.SZ)一樣,金地集團的股權結構頗為分散,並沒有實際控制人,福田投資幾乎不過問日常經營,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團隊使公司得以保持經營戰略上的連續性。

關於險資舉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金地集團某高管處獲悉,金地集團此前早有意引入保險資金,金地集團在此之前曾與平安集團進行過接觸,欲借助外部資金共同發展養老地產,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與凌克還進行過直接溝通。「當時,馬明哲提出要絕對控股,被凌克拒絕,雙方合作最終未能成行。」

此後,金地集團連續出現高管變動,公司原總裁張華綱及公司高級副總裁兼上海公司總經理趙漢忠先後離職,金地集團引入戰略投資者隨之擱淺。

黃俊燦接任金地集團總裁之後,金地集團加速模式之變,不斷從房地產開發商向複合型房地產企業演變,加大在商業地產和養老地產領域的佈局,尤其是地產金融地位更加凸顯,專注於房地產投資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穩盛投資隨之誕生。

對於這場資本收購,黃俊燦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目前生命人壽僅作為財務投資人,對方暫無對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主動調整的具體計劃。

但耐人尋味的是,在兩大險資的不斷舉牌過程中,生命人壽和安邦系分別成為第一、第二大股東的進程顯得非常順利,原大股東福田投資既無增持,又無採取其他保衛措施,在此過程中並沒有做出任何抵抗行為。

有券商人士分析認為,險資爭相入局看似激烈但並無硝煙,這場遊戲的背後至少意味著福田投資、現有管理層與外來者在「桌面下」事先達成某種協議。

生命人壽增持是大概率事件

總部設於深圳的生命人壽是一家全國性的專業壽險公司,截至2013年末,生命人壽總資產為1956億元,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為57億元。

從生命人壽資本運作軌跡來看,奪取金地集團控制權並無現實必要,至少短期內不會改變金地集團的現有管理層構架。

2014年4月18日,生命人壽召開公司董事會執行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會議決議在符合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及公司投資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同意公司繼續增持金地集團,持股比例不超過該公司總股本的30%。

這意味著生命人壽未來繼續增持金地集團是大概率事件,而持股30%是其第一大股東地位的重要保證,因為曾一口氣能籌資136億舉牌招商銀行的安邦保險不容小覷,生命人壽不斷增持更像是為阻擊安邦系。

在業界看來,生命人壽的資金來源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其在資本市場的投資佈局更讓外人深感不解。在連續加倉金地集團的同時,生命人壽還同時成為農產品(000061.SZ)的二股東,但原來受其重視的銀行與白酒行業則被減持或調倉,去年三季度甚至清倉了浦發銀行與光大銀行,貴州茅台也遭遇其大幅減持。

目前,生命人壽持有、控制境內外其他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公司還包括必美宜(00379.HK)、首鋼資源(00639.HK)、中煤能源(601898.SH)、農產品和佳兆業(01638.HK),生命人壽對這些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8.2%、28.22%、7.88%、22.06%和15.47%,均未控股。

從行業分佈上來看,生命人壽的投資佈局總體上並無明顯規律,涉及能源、農產品、房地產、銀行和白酒等領域。

在業務上,生命人壽的發展有點像平安集團的發展路徑,開始走集團綜合化的路子,形成以保險為主業的多元化經營,正在向綜合性金融控股公司邁進。

在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看來,生命人壽在地產行業的大手筆,有點像產業資本的運作。「比起資本市場看短期市場,產業資本看中的是行業與企業長期的發展潛力。」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亦認為,自從2013年下半年以來,長線資金不斷舉牌增持金地集團股權,意味著產業資本持續看好金地集團,同時亦說明產業資本從長週期角度判斷該公司價值存在絕對低估。

該研究報告稱,對於既可以買樓,又可以買股票的,具備實業思維的投資者來說,當前買地產股的確比買樓合適。此外,只要房地產行業的整體估值水平不發生系統性改變,類似金地集團的事件就可能再次發生。


生命人壽入股金地集團幕後 隱形富豪張峻擴張地產版圖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4/3739024.html

管生命人壽的投資佈局涉及多個並無關聯性的行業,但總體上卻有逐漸將「雞蛋」聚集在其看重的一兩個籃子裡的意圖。

從資金投資量來看,房地產行業無疑是生命人壽的重點佈局領域,這甚至可以溯源至生命人壽董事長張峻的發家史。

根據金地集團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的信息,生命人壽第一大股東是深圳市富德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0%,由自然人張峻控制。但有媒體報導稱,生命人壽十大股東中有超過80%的股權由張峻及其關聯方持有。

公開資料顯示,張峻為潮汕普寧人,為人行事頗為低調神秘,早年在深圳從事電子產品加工的張峻,在1996年開始轉型從事房地產開發。

張峻早期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經營實體為深圳新亞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從2001年起開發了新亞洲花園、新世界廣場、新亞洲廣場、新亞洲國利大廈等樓盤,其中新亞洲國利大廈位於深圳黃金地段華強北,其他樓盤在龍崗。

此外,張峻於2003年在深圳華強北推出了新亞洲電子商城,2007年推出了新亞洲電子商城二期,以租賃性物業為主。

上述幾個項目完成之後,張峻曾一度淡出深圳地產行業,此後轉向戰略持股,尤其是與佳兆業淵源頗深,2014年4月1日,生命人壽還增持佳兆業股份1298萬股,對佳兆業集團持股佔比上升為15.2%。

除股權持有外,生命人壽甚至直接聯合佳兆業參與土地收購,2014年4月9日,生命人壽與佳兆業聯合在大鵬新區以54億元拿下深圳史上的最大地塊。

3月12日,生命人壽剛剛與佳兆業聯手參與緊鄰前海新區的一宗寶安中心商務用地的招拍掛,但最終該地塊被卓越集團拿下。

實際上,目前生命人壽旗下還有一家名為「深圳市生命置地發展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是依託生命保險系統的金融平台,從事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及其他商業用地的開發與運營。

根據媒體報導,目前生命人壽已經在湖北襄陽、陝西西安、江蘇揚州等地投入巨額資金建設金融城項目。這些項目以建設「金融城」的名義,先期與地方政府達成招商引資協議,之後再拿地開發。

公開資料顯示,生命人壽還多次與一家名為「深圳市京華置地有限公司」的開發商聯合拿地。深圳京華置地有限公司董事長為黃傳奇,而黃傳奇此前曾擔任過佳兆業行政總裁、生命人壽控股公司富德控股董事兼總裁。

此外,生命人壽在深圳中心區毗鄰平安國際金融大廈的核心地段還獲得了一幅近萬平方米的地塊用於建設總部大廈。


400年輕人 賭中國最後一塊淘金地

2014-06-02  TCW  
 

 

一塊來自台灣的蔥油餅,可以在平潭創造台灣小吃的傳奇,成為排隊商店。大的商機還沒有浮現,小吃、小商品先行搶佔平潭市集。

平潭雖然有一.三六個台北市這麼大,但是麥當勞、星巴克等大城市的繁榮指標店卻都沒有進駐,反而是台商旗下的85度C、德克士炸雞已經並排的

開在平潭鬧區。

平潭綜合實驗區,對準台灣人打造「免稅島」,等於直接將利潤雙手送給台商。平潭管委會統計,截至四月,已有約三百位台灣人在平潭創業就業。六月底,小額貿易市場(簡稱小貿)、台灣夜市相繼開幕,估計會有一百多位台灣人跨海創業。

位於平潭市區西航路上的西航海壇名街,是平潭唯一有電影院的地方,電影院開幕不久,看電影不便宜,一場要價新台幣五百元。電影院附近,有個台灣夜市,店面沒幾家,幾個台灣人一、兩年前就在這裡開店做生意,台灣小吃有吸引力,但這裡人潮不多,生意並不好做。他們,都在等待平潭經濟起飛的那一天。

加拿大碩士跑來賣牛肉麵:這是對台灣的橋頭堡,不能有錯

在夜市賣牛肉麵的劉佑峰是台灣小留學生,六十四年次,小學畢業就赴加拿大讀書,取得加拿大企管碩士,之後赴上海發展。最早從事美語教材代理,以及引進加拿大體系學校到上海,他形容那是「吃不飽餓不死」的生意,他不想只做這點事。

二○○八年,台灣永康街冰館賺新台幣一億多元的故事,給他很大啟發。他一九八九年念高中時就認識了上海,當時父親在中國做辦公家具生意,經常要他去上海實習,見識過大城市的發展過程;永康街的啟示後,他放棄穩定的工作,開始在上海、蘇州、崑山做雞排生意,發展連鎖體系。

兩年前,中央電視台播出平潭的開發計畫,他很心動,因為,「這是對台灣的橋頭堡,不能有錯。」於是,跟父親商量,父親告訴他:「平潭,不是一、兩年的事。」他決定試試看,上海的雞排生意,轉成股東,每個月分紅利。

一年前,他花了六十萬元,在平潭開「紅不讓」牛肉麵店,也賣大腸包小腸、雞蛋糕等,雖然明白中國市場大,「撐得下去,就是你的,」但今年三到五月生意清淡,連續虧損,開始困擾著他;平潭受東北季風影響,每年春天、夏初交接,天氣不好,影響大家出門消費意願,加上廚工流動率高,經常得找人,他一個人要包下內外所有的工作,而太太產期已近,種種因素,讓他的平潭夢,面臨修正壓力。

他正在等待六月中台灣夜市正式開幕,新攤商加入後,以及氣候好轉,人氣是否能夠匯聚,再決定下一步;如果情況沒改善,或許,幾個月後,他就會跟朋友一起,往成都、合肥發展他的中國「紅不讓」連鎖夢。

年輕夫妻合孵烘焙夢:平潭一天一個億,為何不敢試試看?

地處偏遠,離市區有段距離的「小貿」,五月中,主體建築大致完成,數十名工人正在內外趕工,準備六月即將啟動的試營運;小貿是平潭政府花了新台幣三十多億元,打造成閩南風格,主打台灣商品的市場,總計三十七棟,核心兩排商店街將引進台灣人、台灣貨進駐,第一棟即將試營運,有一百個店舖,其中台灣人佔三成。

基隆的劉君儀和另一半鄭育達,以及三歲女兒,五月底搭海峽號,赴平潭做市場調查,他們先前已委託朋友,在小貿搶到一個五十坪店面,準備開烘焙店。問他為什麼要來?六十三年次、目前在台北萬華做LED生意的鄭育達說,三十歲那年,他就來中國工作,將近十年時間,看過鄭州、天津等中國城市的發展,「他們發展城市很少失敗,即便失敗,也是發展慢而已,」「而且,(平潭)一天一個億(建設),共產黨要做,為何不敢試試看?」

夫妻西進的關鍵人物是劉君儀,高雄餐飲學校畢業的她,一直有個烘焙夢,因為85度C的烘焙師傅,正是她的老師,在中國複製85度C經驗,是她想做的事。

鄭育達從市場面分析中國市場,他說,如果是從崑山那樣的成熟都市開始,很難跟85度C、好利來這類大型連鎖烘焙店拚,在大都市,只能做小小的生意,求溫飽而已,那不如不做。後來,朋友告訴他,平潭小貿打出「第一年免租」,對台灣人招商,加上又有人民幣六千元免稅的消費額度,條件有吸引力。

「中國經濟特區很多,平潭是中國唯一一個對台優惠的地方,」看準這獨特條件,夫妻商量後,決定投入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赴平潭創業,「去大陸,不就是賭賭看,」鄭育達說。

平潭常住人口不到二十萬,問他東西要賣給誰?「第一年一定沒人,跟著城市發展的腳步走,等個四到五年,不算長。」鄭育達想得清楚;初期,劉君儀會找朋友一起去,鄭育達則留在台灣,做生意兼照顧女兒,跟過去他西進、太太留在台灣的生活模式,正好相反,「反正還年輕,闖個幾年,或許,機會就來了。」

平潭台灣免稅市場招商部主任陳洪春則如此形容小貿:「現在是先天不良,但將來,肯定是『富二代』。」相信「富二代」說法的台灣人,大有人在。

花蓮名產店老總找新機會:三個小時就可把貨運來,比小三通快

小貿第一棟一百個店舖,據說有八百人提出申請,幾個位置較好的點,更有二十個人在搶,競爭頗激烈。第一批進駐的,包括賣保健食品的台灣碧妍、在花蓮賣鳳梨酥等台灣名產的竹葉堂等。四月底,我們到小貿採訪時,剛好碰到竹葉堂總經理陳世騰及合夥人簡總,正在簽約,陳世騰說,他也是看到免租金的優惠,就來賭賭看,他的盤算是,海峽號三個小時就可以把貨運來,比小三通快,他在福州有據點,這裡消費人口少,但可以當成轉口站。

其實,更勇敢的台灣人,早就抵達平潭淘金。

蔥油餅,是夜市口碑最好的一家,在平潭實驗區工作的河南人張博士,經常到那裡排隊,「每次至少要等一個小時,」他說。一個加蛋的蔥油餅,只賣人民幣五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五元),比台灣還便宜;只是,這位年輕老闆經常會回台灣,一回就是十天,我們到台灣夜市時,剛好碰到老闆回台灣。張博士說「台灣美食甲天下」,他經常告訴老闆,「不要那麼常回台灣,多攢點錢。」

珍奶媽媽為孩子鋪路:台灣薪水沒漲,兒子不如來大陸發展

晚上八、九點,西航海壇名街的廣場上,數十位平潭婦女正跟著音樂節奏扭動身軀,讓商場人氣旺了起來,這就是中國很流行的「廣場舞」。

兩年前,從台中來的陳翠娟,在海壇名街五樓的台灣美食廣場開店,地點差,生意不好,為了彙集人潮,大學念文化大學舞蹈系的她動了腦筋,發揮舞蹈專長,自掏腰包準備擴音器材,在海壇名街的廣場上教大家跳舞。「第一天只有兩個人,後來五個人,一直到現在數十個人,」她說。現在,廣場舞幾乎已是當地婦女晚上的重要活動,而人潮也因此變多。

陳翠娟,五十九年次,來平潭之前是幼兒園負責人,因少子化,決定將幼兒園轉手。兩年前,聽到平潭的對台優惠政策,跟上班的先生商量後,決定獨自一人來平潭打拚。

陳翠娟開了「湖心亭」,賣珍珠奶茶、臭豆腐,店面從商場五樓搬到一樓台灣夜市,生意好轉,還曾經開過分店;後股東拆夥,剩下目前這家。台灣人的身份,讓她在當地受到注意,經常接受媒體採訪,上過當地電視;先生約每半個月從台灣過去陪她。她說,會想來中國創業,是為了兩個兒子,老大今年大一,念逢甲大學,老二讀高二,念住宿的普台中學。

一家四口,分隔三地,她在平潭、先生在離島、兒子在台灣,這樣的安排,究竟為了什麼?「台灣薪水沒漲,兒子將來畢業,與其在台灣領二十二K,不如來大陸發展,」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先來幫他們打基礎,」陳翠娟笑著說。

「台灣人喔,比政府敢衝。」陳翠娟說。這間小店,當初投資一百萬元,已經回本,即便最近生意不好,已立於不敗之地。另外,陳翠娟和先生跟朋友投資西航集團蓋的酒店公寓,預計今年底完工,每月有八%的收益,一領就是二十年,她的店就面對興建中的酒店公寓,「就近看管自己的錢,」「這些錢放台灣,利息才一點點,」她說。如今,人跨海找機會,錢也跟著跑,陳翠娟是靈活、又會打算的典型台灣人。

「如果平潭的台灣夜市做不起來,全中國都做不起來啦,」平潭台商協會副會長李雲超說,因為,平潭是離台灣最近的地方,更是全力對台灣招手的地方。第一批小商人的中國夢,夾雜著更多的冒險和機會,目前的平潭,冒險成分大於機會,敢來的人不多,但是等到大家都來了,風險不大,會不會機會也跟著減少?先來的這批小商人特攻隊賭的就是機會,列車其實已經啟動了。


馬雲的下一個淘金地:印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69

BN-FT131_indiba_M_20141126062521
馬雲本周三在新德里講話    圖源:路透社

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正力求將其服務擴大至海外,而印度成為其重點目標之一。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馬雲周三在新德里對商界人士表示:"我們將會對印度註入更多投資,與印度的企業家和科技公司合作。"但馬雲並未透露確切投資金額。

阿里巴巴集團掌控著中國80%的電子商務。在阿里巴巴集團首次公開募股(IPO)創紀錄募得250億美元的兩個月後,其創始人馬雲近日首次訪問印度。

馬雲表示,他在世界上另一個人口過10億的經濟體中看到了巨大的潛力。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馬雲的代表團成員包括99名商界人士,此行預計將與多名印度企業家會晤。馬雲此前曾在2009年訪問印度。

從今年5月起,Facebook創始人的馬克•紮克伯格,微軟CEO的塞特亞•納德拉等著名企業家陸續訪問印度。這一現象也表明了印度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世界目光。而就在本次馬雲展開旋風式48小時訪印行程前,亞馬遜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eff Bezos等商界大佬剛剛結束印度訪問。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目前正在全球市場上激烈競爭。

今年10月份,日本軟銀已對印度最大電商網站Snapdeal.com和ola Cabs進行了8億美元投資,一度有市場人士評論稱Snapdeal將成為印度版“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團和Snapdeal都運營著在線市場業務,這種業務能將小企業與賣家直接聯系起來。對這兩家公司來說,軟銀都是其最大的投資者。

當地媒體報道稱,馬雲將與30歲的Snapdeal共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Kunal Bahl會面。但Snapdeal拒絕證實此消息。有關馬雲將與這家印度企業聯手在當地打造更大商務平臺的傳言如今甚囂塵上。

亞馬遜也在今年早些時候表示,該公司將對旗下印度合資企業投資20億美元;大致在同一時間,印度本土的電子商務公司Flipkart Internet則籌集了10億美元資金。

在印度,電子商務行業還只是剛剛起步。據新德里咨詢公司Technopak Advisors統計的數據顯示,去年印度在線市場的銷售額僅為20億美元左右,而相比之下中國市場則高達3000億美元,美國為2600億美元。另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僅有1.5%的印度人曾進行過在線購物活動。

但分析師指出,預計低價智能手機和較低的互聯網裝機費將推動印度的在線零售市場實現增長。

據谷歌和市場咨詢公司Forrester Consulting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預計到2016年印度的在線購物者總數將會達到1億人。報告還預計,屆時印度在線零售市場的總額將會達到150億美元。

馬雲則表示,印度擁有龐大且相對年輕化的人口,這將成為未來增長的動力。他說道:“我堅信互聯網是一種年輕的業務,是屬於年輕人的一項業務。”

馬雲還指出,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電商網站上,印度商家已經成為第二大賣家。他表示,在中國有大約40萬名消費者正在從印度商家那里購買商品,如巧克力、調味料和茶等。“在未來三年時間里,阿里巴巴集團的主要策略之一是全球化,以確保全球範圍內有更多小企業都使用我們的服務。”馬雲說道。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8個公告關鍵字 教你撈出黃金地

2015-05-02  TCW
 

政府公告裡有如此豐厚的「含金量」,但每一年光是與土地開發相關的中央、地方公告就多達一千多份,一份的頁數通常一百、兩百頁,要如何從這麼龐大的資料量中撈寶?就讓深耕其中、每天與公告為伍的許芸融與莊曜誠教大家解讀的技巧。

該上哪找地?不定期追蹤三單位

公告何其多,因此,首先要知道上哪找公告,掌握三個主導生殺大權的單位。

以土地開發案來說,初期有兩個單位的網站必須緊盯:一是中央內政部,二是實際執行或主導的地方政府,前者每個月開會兩至三次,較為規律,地方政府則較不定期,因此,至少一週要追蹤一次。

隨著開發案的逐步成形,第三個單位環保署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一旦環評沒有過關,黃金地又變回荒地。

例如,桃園國二甲線因為規畫經過國家重要溼地許厝港,在環評大會上被駁回,工程已經被迫停工多年,形成兩條懸在半空、長達○.九公里的空中斷橋;如果當時有人買進相關題材的土地,現在就慘遭套牢了。

該從何看起?這八個關鍵字必看

接下來,就要實際來看政府公告了。以下列出公告中「必看」的欄目,並提供相關評估標準,解讀公告裡的八大玄機。

第一步:了解背景資訊

發文單位:一項重大建設要能夠推動,兩個層級的單位都得過關,一是中央內政部,二是台中市等這類的地方政府,因此拿到公告之後,首先要確認發文單位,了解這個案件的「主事者」是誰,做為日後追蹤的主要對象。如果要確認細節,就可以去這些單位尋找會議紀錄。

法令依據:所有的開發案都必須列出法令依據,多半是都市計畫法、大眾捷運法等相關條文,這不僅僅是標出它的法源,更是確認它能否依法辦理的關鍵;如果一宗開發案沒有法令依據,風險就非常高!

變更範圍與面積:這是土地開發公告中最重要的資訊了!一來,可從預計變更的面積大小,判定這個開發案「成真」的可能性,二來,則可以做為確認投資標的的依據,土地一定得在徵收範圍內,離開了範圍、形同廢地。

以桃園航空城為例,去年地價炒得沸沸揚揚,但許芸融與莊曜誠卻完全沒有興趣,原因之一就是其主體面積就多達四千六百八十七公頃,要徵收的商家、住宅與土地不計其數,號稱「台灣史上最大的區段徵收案」,兩人因而判斷整體實行的難度太高。

許芸融說,一般捷運車站的徵收面積多在六十公頃以下,這個規格執行起來最容易,遇到的抗爭阻力也比較小,以此當作基準衡量桃園航空城,就會覺得「大得太誇張了」!另外,一般工業區規畫用地通常是一百公頃起跳,面積也比較大,同樣是他們不太喜愛的標的。

第二步:評估增值潛力

計畫人口、人口成長、年齡組成分析等:這部分的資訊是用來評估土地未來增值空間,衡量標準沒有絕對數值,要跟所處的縣市總人口做比較,只要把握一個簡單原則,人口密度越高、越年輕,表示未來開發後的人潮也會比較多,增值空間就比較大。

產業結構:例如工商登記概況表,分析方法與人口相近,商業密度越高、越有增值空間;反之,若是工廠較多,可能較不易增值。

土地清冊表:這個表格最重要的資訊,就是確定徵收土地內的主權所屬,依照地段地號列出公告現值、面積,最後一欄就是「權屬」,意思是誰擁有這塊土地,如果隸屬於公家機關,通常會配合政策釋出土地,因此徵收難度較低,時間也比較短,能夠早點獲利出場。

變更計畫內容與變更面積表:政府公文在中央與地方之間來來往往,經常也會修改計畫內容,這個項目就是要緊盯更改進度,避免買到徵收範圍外的廢地。

正因為開發案徵收範圍可能會變動,桃園人和不動產店長葉永立建議,以捷運車站為例,土地最好買在車站半徑三百公尺、最多五百公尺的範圍內,是最安全的做法;反之,「擴大徵收範圍」有時可能會不予通過與執行,相對於核心區的風險就會增加許多。

財務計畫表:雖然這欄目在公告後方,但卻相當重要,因這是針對徵收所需資金以及開發成功後透過住宅、商用地等釋出的效益評估表,前者是確定此開發案究竟有沒有財源可完成,後者則是協助判斷增值空間。

例如桃園航空城號稱投資金額五千億元,預定創造經濟效益七兆元,但目前徵收的相關財務規畫尚未完全底定,增加了不少變數,這也是兩人遲遲不願投資航空城題材土地的原因之一。

看來八股又無趣的公文,只要有耐心、抓住關鍵字,也能變成投資理財的好幫手;如果兩位平凡的竹科工程師能夠做到,你也可以試試看!

【延伸閱讀】這塊地值不值得買?先上網查找蛛絲馬跡—以桃園捷運為例各階段查詢網站與路徑

階段1●土地開發階段:當選人政見落實,中央啟動計畫●查詢網站與路徑1.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要業務〉國家發展規劃2.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新聞稿

階段2●土地開發階段:地方政府評估●查詢網站與路徑1. 桃園市政府土地使用分區線上查詢》都市計畫區查詢2.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最新消息/公告公開展覽

》業務資訊〉都市計畫科〉桃園市都市計畫委員會3. 桃園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業務

階段3●土地開發階段:內政部決定此案是否成立●查詢網站與路徑1. 內政部營建署

》最新消息、政府資訊公開

》審議委員會2.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下載區/都市計畫書

註:以上僅列舉部分資料來源:莊曜誠 整理:王毓雯


上海出現“暗標”地王 金地拿地溢價率96.63%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240.html

上海出現“暗標”地王 金地拿地溢價率96.63%

一財網 羅韜 2015-09-23 21:37:00

9月23日上海的土地拍賣現場,金地集團(600383.SH,下稱“金地”)以20.1336億元競得嘉定區嘉定新城E26-1地塊,溢價率96.63%,成交樓板價1.86萬/平方米。

 

9月23日上海的土地拍賣現場,金地集團(600383.SH,下稱“金地”)以20.1336億元競得嘉定區嘉定新城E26-1地塊,溢價率96.63%,成交樓板價1.86萬/平方米。

該價格刷新了上述區域新低價,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也成為上海首宗以“暗標”形式誕生的總價地王。在土地競拍現場,每家開發商只能以書面表格的形式進行一次報價,據悉金地比第二高開發商報價高出7000萬。從以往的歷史情況看,通過“暗標”出讓很少出現如此高溢價的情況。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其項目周邊的新房售價在1.8萬/平方米-2.1萬/平方米,業內預測金地此地塊需要未來買到3萬/平米的價格才能保證,考慮到嘉定地區的供應過大,該項目盈利可能不會特別明顯。

上海中原研究咨詢部高級經理龔敏發現,今年金地的銷售明顯高於去年,但是其在一線城市今年拿地僅2幅,對此也需要補充其土地儲備。

不久前,金地華東區高層出現變動,上海公司總經理陳必安被調回總部,華北區域總經理陽侃接任。對此外界傳聞是由於金地在華東區的發展速度並沒有其他房企快,《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金地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東的營業收入12.3億元,較上期下降了53.5%。從公司內部業務收入的排名來看,華東也從公司第一名的位置落下來,上半年華東占金地收入的比例為16%,排在華中地區20.9%之後。

而金地如果需要在華東保持發展,勢必需要開始搶地,但是這樣的價格對於金地也是考驗。無獨有偶,禹洲地產(1628.HK)今日以5.1028億元競得嘉定區徐行鎮16-01地塊,溢價82.07%,成交樓板價9104元/平方米。

今年5月,碧桂園(2007.HK)曾以8108元/平方米的樓板價奪得純宅地嘉定區徐行鎮02-05地塊,與今日地塊相距不遠。此前,碧桂園聯席總裁朱榮斌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曾提到,碧桂園拿的地價開發出來的產品肯定比周圍目前均價貴,處於兩個考慮,一是看好上海未來的市場,二是將打造一些特色產品來提高溢價和降低成本。記者獲悉,其準備通過眾籌的模式來降低資金和找客成本。

按照這個說法,對於很少出現在一線城市的禹洲地產而言,顯然也面臨這樣的考驗。而拿到這個土地過後如何開發,更是需要去斟酌。上海鏈家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認為,該地塊相對偏遠,周邊也有不少在建的新房項目,並且地塊離地鐵站也有一定的距離,周邊配套相對匱乏,9000元/平方米的樓板價偏貴,未來想要盈利,至少定價在2萬元以上。

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今年以來,開發商的重心紛紛轉向一線城市,滬上的宅地變得炙手可熱,在各方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成交量上揚明顯,開發商在市場熱情高漲的同時極易高價拿地,樓板價高於房價已經成為常態,不過,房企在一線城市紮堆的同時,也在醞釀風險,未來市場一旦遇冷,這些地塊很可能經不住 “考驗”。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金地發布2017年年報:銷售突破1400億 規模與利潤實現雙贏

4月17日,金地集團公布2017年年報。繼2016年銷售突破千億之後,金地銷售規模再創新高,全年銷售金額達到1408.1億元,對應銷售面積766.7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39.9%和16.5%,繼續鞏固了其在房企第一陣營中的位置。

面對2017年行業持續、密集的調控,金地集團展現了其出色的市場節奏把控能力,不僅銷售、盈利等多項核心指標實現了穩步提升,其在土地市場上也斬獲頗豐:過去一年金地新增了約1300萬平米的土地儲備,是金地土地拓展收獲最為豐富的一年。持續高質量的土儲增長背景下,金地的增長上限充滿想象。

合作共贏:註重提升股東收益

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金地在銷售規模實現新突破的同時,其整體利潤也實現了穩健增長。2017年,金地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68.43億元,同比增長8.61%。報告期內,其房地產業務毛利率為33.96%,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23個百分點,在已公布年報的龍頭房企中,這一毛利水平超越了一貫以盈利能力強而著稱的中海。

“金地較高的毛利水平來自於其良好的銷售情況和穩健的定價策略,2017年金地的銷售均價達18368元/方,較16年全年上漲20.1%,較高的銷售均價可以確保其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毛利水平”,有證券分析師如此表示。

不過,2017年金地的營業收入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當年金地實現營業收入376.62億元,同比下降32.15%。

對此,金地方面解釋稱,營業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於當年公司獲取項目中合作開發的表外項目占比提高,因此並表範圍內的結算面積和結算收入相應減少。“公司一直在跟隨行業及自身業務變化,靈活調整投資及合作策略,更加註重股東收益的綜合提升,而非單純的報表結算收入的提升”,金地方面表示。

事實上,表外項目的結轉給金地帶來了投資收益的大幅增長。2017年,金地的投資收益達到49.5億元,相比2016年同期的24億元增長超過兩倍,這成為了去年金地股東利潤實現增長的關鍵因素。

年報披露,截止2017年底,金地預收賬款余額達到579億元,同比增長111%。外界預計,金地的毛利水平還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將繼續為其2018年度的結轉收入、利潤情況打下堅實基礎。

持續增儲:堅持規模與效益平衡

銷售規模和利潤的雙增長,一方面來源於金地出色的市場節奏把控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金地投資布局的日益完善。2017年,金地持續深耕上海、武漢、廣州、西安等一二線核心城市,其位於上述城市的多個項目都實現了單盤銷售超過20個億的上好業績,在上海、武漢、天津、西安、沈陽、大連、紹興、嘉興、東莞等城市,金地的市場排名已經可以位列前十。

“公司未來會繼續重點關註市場容量大、市場飽和度相對低、市場發展有潛力的區域和城市,對於存量較大、市場相對弱的區域和城市,我們也會抓取板塊結構性和產品結構性的一些機會”,金地方面表示,在投資方面,金地的投資準則是“平衡、審慎、科學”,要求“左手規模,右手效益,兩相平衡”。

規模與效益的平衡法則是金地2017年土地拓展最顯著的特點。數據顯示,2017年,金地全年共獲取的94宗土地,總合同投資額突破1000億元,新增約1300萬平方米的總土地儲備。

在土地新增投資中,金地在一線城市的權益投資額占比約23%,二線城市的權益投資額占比約64%,三四線城市的權益投資額占比約13%,同時新進入了海口、重慶、成都、濟南、惠州、徐州、滁州、鎮江等城市,截至報告期末,金地已在全國41個城市實現布局,總土地儲備達到約3770萬平方米,其中權益土儲面積約為1930萬平方米。

在分析師們看來,金地近年來新獲取的土地儲備不僅在規模上凸顯了優勢,在效益上也可圈可點,“相對較低的樓面價格可以確保金地的項目在嚴峻的調控形勢下依舊能夠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金地方面透露,為保持規模的合理增長,公司將在2018年保持投資力度,繼續在市場上尋找項目、獲取機會,“上半年以收購兼並項目以及積極參拍尋找個案機會為主,下半年相信土地市場有更多的機會”。

從開工面積來看,金地顯然有望繼續保持當前的規模增長速度。2018年,金地計劃新開工面積約1,220萬平方米,計劃竣工面積約730萬平方米,較2017年開竣工面積分別增長約40%和9%。

在可售貨量方面,金地2018年計劃新推盤面積達868萬平,貨值1762億,預計全年總可售面積1222萬平,貨值2356億。主要推售項目集中在華南、華北、華東和東南等區域,包括深圳金地龍城中央項目、廣州香山湖項目、白雲項目、北京和悅華錦項目、北七家項目、岢羅坨項目、上海自在城項目、雙都匯項目等都將在今年推出市場。“從整體推盤節奏來看,大約7成的新貨量都將在下半年入市,上半年的推貨量會相對少一些”,金地方面透露。

財務穩健:融資成本持續走低

在確保土地儲備充足的基礎上,“理科”金地依然堅持采取其慣有的穩健財務策略,不斷探索多元融資渠道,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及改善財務結構。

2017年,金地嘗試了銀行借款、境內外債券和中期票據等等多種融資工具,完成了包括40億元公司債、30.5億元物業費ABS、3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15億元中期票據及2億美元債券的順利發行,為其下一步的擴張儲備了充足的“彈藥”。截至報告期末,金地的債務融資余額為553.54億元,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低至4.56%,資產負債率為72.13%,剔除並不構成實際償債壓力的預收賬款後,其實際資產負債率僅為61.36%,凈負債率為48.22%,在行業中處於低位水平。

“過去五年,金地一直維持較低的負債水平,其凈負債率從未超過60%,維持著穩健的財務風格”,資本市場人士認為,較低的負債水平有利於金地維持較高的企業信用評級,從而獲得更多低成本的融資。

作為高度重視現金流管理的房企之一,金地歷來強調銷售及時回款。報告期內,金地的銷售回款率超過90%。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貨幣資金人民幣274.06億元。“公司將持續通過項目合作、拓寬融資渠道、保持良好的債務結構和資金狀況來確保公司經營的安全穩定”,金地表示。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