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徐紹史回應“十三五”增速:速度不是唯一關心的 更關心就業、居民收入和物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6618.html

徐紹史回應“十三五”增速:速度不是唯一關心的 更關心就業、居民收入和物價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11-03 16:30:00

徐紹史稱,速度並不是我們唯一關心的,實際我們更關心的是就業、居民收入、物價這些指標。

發改委披露十三五規劃建議三大核心內容

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將於今日公布。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披露了《建議》的三個最核心的內容。

第一個核心內容是,《建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第二個核心內容是提出了“六個堅持”的發展原則,分別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等“六個堅持”的發展原則。

第三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建議》提出了五個方面的目標要求:一是提出了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三是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四是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把增進人民的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議》提出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等目標。

此外,《建議》在目標設定上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和短板問題。《建議》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縮小、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還提出了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度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目標要求。

徐紹史稱,發改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建議》精神,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抓緊開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具體貫徹落實好中央的決定,努力制定出一個科學管用的規劃綱要。(記者:劉菁)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一財工作坊

禪宗七祖

專欄作家

陳姍姍

媒體人

社論

專欄作家

夏心愉

專欄作家

錢克錦

媒體人

晏木

酒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016

“十三五”的潛臺詞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918

“十三五”規劃建議強調,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 (CFP/圖)

“十三五”規劃提出了新的動力和增長點,但如何實現,需要政府容忍短期內的經濟放緩,同時破釜沈舟式地“革自己的命”。

從舊動力到新動力

以創新作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標誌著決策者思路的改變。

還有一個多月,“十二五”就要結束,“十三五”來了。2015年11月3日,新華社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五年規劃”全稱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是國民經濟的長期計劃。“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五年,該如何向小康“沖刺”,《建議》用2萬余字給出了答案。

此次《建議》共分八章,與過去幾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相比,此次采用了一種全新的篇章布局。第一、二部分講未來發展面臨的形勢、目標和理念,中間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的五大發展路徑占據了最大篇幅。

《建議》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史無前例地,《建議》中“創新”被提及71次,並且明確寫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這一提法是第一次在黨的文件中出現。”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近日在“新供給2049戰略圓桌會”上說。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新常態的“常”要落在升級版上,就必須以創新為龍頭加以落實。

對於創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11月5日舉行的第六屆財新峰會上說,新常態的一個特征是“新舊增長動力青黃不接”。就經濟增長的動力而言,重要的是科技的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商業化,形成一些新的增長點。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則認為,以創新作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標誌著決策者思路的改變。在過去,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更符合1930年代興起的“凱恩斯主義”的框架,即強調經濟增長要從需求端發力,依靠投資、消費和出口這“三駕馬車”解決總需求不足的矛盾。

“但凱恩斯主義說到底是個短期的政策,短期內在消費和出口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就只好加大投資,最後就形成現在的局面——產能過剩、投資效率遞減和債務風險累積。”吳敬璉說,與凱恩斯主義相反,1970年代興起的供給學派,則強調經濟的長期增長動力在於供給端,在於勞動力、資本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在勞動力和人口紅利結束時,效率的提升最重要,而要提升效率,只有靠創新。”

“創新涉及的不僅僅是科技創新,還涉及發展模式,更涉及制度創新。”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最近兩年經濟運行告訴我們一個事實,舊常態下的發展路徑、發展方式確實已經很難走下去了,調結構也沒有退路了。”楊偉民說。

舊模式難以為繼

“減產能的問題是中國最突出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好,接下來就是金融風險加大的問題。”

經濟增長目標是市場最為關心的數據之一。對此,《建議》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字,而是提出“十三五”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五中全會上提出,下一個五年經濟年均增長的底線是6.5%以上。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從過去的高速增長換擋到中高速。

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發展一直采用政府主導投資的方式拉動GDP增長,今天,這一增長方式已經走到頭了。

經濟學家王小魯對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資本存量與經濟增長率的關系進行研究,他發現從1978年至2008年,資本存量與經濟增長率的曲線基本重合。但在2008年以後,資本存量的增長率有大幅度的上升,但是經濟增長率卻在逐步下降,兩者間出現了一個“喇叭口”。

和這個現象同時發生的,是產能利用率在持續下滑,資本邊際生產率明顯下降,現在只相當於2000年的三分之一。

“這反映了一個什麽問題呢?至少說明一點,就是現在的經濟增長放緩,並不是因為資本投入少了,而是存在過度投資的情況。”王小魯說,“單靠政府搞投資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已難以為繼。”

以投資為動能的經濟增長方式,結果便是產能過剩。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大戶”——房地產行業,庫存居高不下。2015年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同比增僅2.6%,遠低於往年10%以上的增速。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0.57%,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10.6個百分點,為1998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房地產行業的低迷,使鋼鐵、家電等相關行業和連帶的能源省份們,都面臨巨大壓力。

而對制造業增長至為關鍵的出口,早已告別幾年前年增長20%的黃金時代。2014年凈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為負值,2015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出現負增長。

今年1-9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0.3%,“投資回落比較明顯,其中房地產和制造業回落比較大。”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從PPI(生產者價格指數)來看,已連續44個月負增長。“這就是所謂的通縮。”劉世錦說,“這是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由於嚴重的產能過剩引起的通縮。”

但是,產能嚴重過剩的地方,穩增長的壓力更大。“各個地方都想讓別人減,自己卻不減。”劉世錦說,“減產能的問題是中國最突出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好,接下來就是金融風險加大的問題。”

金融風險集中體現在政府部門的債務風險。2008年之後,中國政府部門的杠桿率明顯擡升。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止到9月末,國有企業負債總額776827.6億元,較8月末暴增5.93萬億元。有分析認為,這是政府債務向企業債務發生了轉移。

財政部10月份公布的截至2014年底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地方債總額是15.4萬億元,其中大多是3-5年的中短期銀行信貸。“以銀行抵押貸款為主體的債務,與市場發行的債券不同,極易引發連鎖反應。”香港大學教授許成鋼說。

最令人擔憂的,是債務風險傳導到金融體系。根據16家上市銀行公布的三季報來看,當前16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達9080億元,同比猛增近三成,其中15家銀行的不良率均出現攀升。

“傳統的增長模式已經成為新階段增長轉型面臨的一個矛盾。”遲福林說,傳統的增長模式是和過去的發展階段相適應的,但現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如果繼續下去,只能積累更多的矛盾、風險。

惡性循環的“陷阱”

中國經濟近年來出現了四個“教科書中找不到的反常”。

舊的增長引擎面臨熄火,但其慣性仍然極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早在1995年的第九個五年計劃中就已提出,但二十年過去了,依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其原因在2005年制定‘十一五’時總結過。”吳敬璉說,當時引用了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經濟發展存在體制性障礙”的說法,“最主要的障礙是,政府掌握太多配置資源的權力,且各級政府都把GDP增長作為自己政績的主要表現,將手中的權力、資源大量用於高增長”。

時至今日,體制性障礙依然是這次“十三五”規劃中要破除的重點。《建議》稱,要“破除一切不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並且,“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這比“十二五規劃”中的“行政體制改革”更進一步。

清華大學教授白重恩發現,中國經濟近年來出現了四個“教科書中找不到的反常”,分別是:經濟下行的同時,實際利率上升;經濟下行的同時,勞動力成本上升;實際利率上升的同時,資本回報率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同時,發生通縮。

在研究中,白重恩只能用一個“二元經濟”假說對上述四個反常加以解釋,他把中國經濟分為兩個部門,一個是“政策扶持部門”,包括國有企業和政府投資的受惠企業;另一個是投資行為市場化的部門。

“由於政策扶持部門存在‘軟預算約束’,和經濟下滑時的擴大投資的沖動,導致實際利率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同時,過度投資和低效投資,又拉低了資本回報率。其產生的過剩產能,又導致了通縮。”白重恩在財新峰會上說。

但問題的棘手之處在於,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陷阱”。去過剩產能和通縮,會加大經濟下行的壓力,而GDP增長率的過度下滑是政府難以容忍的,接下來的經濟刺激必然又導致“政策扶持部門”的擴張。

其結果便是,“非政策扶持部門”承擔利率、勞動力成本高企、資本回報率低的後果,進一步萎縮,市場價格信號進一步扭曲,過剩產能和通縮更加嚴重。

白重恩認為,走出這一陷阱,需要政府容忍短期內的經濟增長放緩,通過國企改革、貨幣政策改革縮減“政策扶持部門”規模,同時通過減稅、降低社保費率等為企業降低成本。

新的增長點

多年來我國市場開放的重心主要在工業領域,目前服務業領域的開放度只有50%,電信業、健康服務業等市場壟斷和行政壟斷行業都還沒有放開。

對中國經濟,《建議》提出的新的增長點,是服務業。

服務業包括生產型服務業和消費型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是構成新動力的主要方面。”劉世錦說。

發改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服務業對GDP的貢獻提升至歷史新高,達到51.6%,首次超過一半。“估計到2020年服務業占比將達到55%以上。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將從現在的15%左右提升到30%左右。”遲福林預計。

在劉世錦看來,新動力在一些新行業、轉型升級、新技術等領域,能夠明顯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率,但在擴大規模方面作用有限,只要把新的動力搞起來就可以彌補老動力的下降是一種誤解。

“顯然,新動力帶來的經濟增長無法完全彌合舊動力帶來的經濟下滑。”劉世錦認為,原來的老動力還有空間,“關鍵是在原有競爭領域中找到低效率的窪地,開放市場、允許競爭、允許要素充分流動,就能夠新增投資,還可以提升投資效率”。

不管是培育新動力,還是開放老動力中的“窪地”,都需要改革。

遲福林認為,多年來我國市場開放的重心主要在工業領域,目前服務業領域的開放度只有50%,遠低於工業部門的80%,比如電信業、健康服務業等市場壟斷和行政壟斷行業都還沒有放開。

2015年前三季度,扣除房地產後的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比僅為24.2%,其中,全社會需求增長較快的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服務業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偏低。“北京這麽多人口,才幾家兒童醫院,投資嚴重不足。”遲福林說。

與此對應的是,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監管薄弱。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談到,中國制造能讓高鐵飛馳、蛟龍入海,為什麽國人還要在海外瘋搶馬桶蓋、保健藥品?

“這說明我們的監管不到位,產品質量沒保證。”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認為。

“過去三十年是制造業開放的成功,未來三十年將是服務業開放的成功。”國泰君安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任澤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前很多人都到國外消費,說明我們國內缺的不是需求而是有效供給,因為我們有各種的管制。

服務業開放與政府改革密不可分。“最核心的就是化繁為簡,放松行政管制。但是這個太難。”21世紀宏觀研究院研究員譚翊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現在行政審批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但是他曾經就多次遇到,這個項目取消了,但是另一個項目又出來了。“中國地方很大,靠中央監督地方,放松審批監管,很難實現。地方可以巧立各種名目重新設立另外的審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51

“十三五”能源革命:清潔能源迎機遇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1117.html

“十三五”能源革命:清潔能源迎機遇期

第一財經日報 張旭東 2015-11-13 06:00:00

正式公布全文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推動低碳循環發展,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能源革命或將出現在“十三五”規劃文本中。

正式公布全文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提出,推動低碳循環發展,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這意味著能源革命將進入“十三五”規劃。2014年6月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提出推動能源生產革命、消費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此後成為能源領域的指導方針。

具體到各能源領域,都將迎來改革的機會。清潔能源以及化石能源清潔化技術都將迎來大發展的機遇。

清潔能源的機遇期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將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具體而言,將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針對長期制約新能源發展的儲能瓶頸,將“加強儲能和智能電網建設,發展分布式能源,推行節能低碳電力調度。有序開放開采權,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

同時能源體制改革也會朝著市場化方向,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並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提高建築節能標準,推廣綠色建築和建材。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除了要符合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外,還將受到溫室氣體減排的約束。

他還提出,“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需要重點關註清潔能源、電動汽車和儲能技術創新。

從事光伏行業上下遊的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發言人錢晶對本報記者表示,從企業角度看,光伏發展機會很多,預計光伏將成為主流能源。她還預計,未來五年光伏產業鏈兩極分化將更嚴重,龍頭一線品牌的產能利用率等優勢將進一步擴大,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將呈現弱勢。

錢晶還表示,光伏政策和配套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要適應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的管理體系,適應光伏規模化發展的配套產業服務體系,建立完善的稅收及補貼的政策、方案等。

能源體制改革將持續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改革能源體制,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有序開放開采權,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3日國新辦發布會上解讀說,未來將實現低碳發展,鼓勵煤炭的清潔利用,京津冀到2017年實現煤炭利用零增長甚至負增長。

同時通過市場化手段管理,確定水耗、能耗、地耗標準,開展水權、碳排放權交易。徐紹史還提出,希望得到一些清潔能源、汙染防控治理的技術,共同保護環境、加強生態建設。

《建議》還提出,“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

目前電力體制改革都在等待實施細則,電改方案的框架是“放開兩頭、關註中間”,這一思路在油氣領域也有反映。油氣改革正式方案還沒有出臺,本報記者此前了解到的消息,油氣改革也貫徹“網運分開”,以及全產業鏈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對於放開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油氣行業人士稱,自然壟斷行業其實沒必要放開,資本對這種業務興趣也不大,需要的是加強監管,不過放開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還要看具體怎麽放開才好判斷。

除此,能源安全也被提到重要位置,將建立能源安全儲備制度。此前戰略石油儲備廣為業界所知,煤炭儲備則從2011年起在建設中。林伯強認為,儲備制度主要是為了保障能源安全,“十三五”需要布局石油替代,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對國內的影響。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80

“十三五”能源革命:清潔能源迎機遇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1117.html

“十三五”能源革命:清潔能源迎機遇期

第一財經日報 張旭東 2015-11-13 06:00:00

正式公布全文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推動低碳循環發展,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能源革命或將出現在“十三五”規劃文本中。

正式公布全文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提出,推動低碳循環發展,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這意味著能源革命將進入“十三五”規劃。2014年6月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提出推動能源生產革命、消費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此後成為能源領域的指導方針。

具體到各能源領域,都將迎來改革的機會。清潔能源以及化石能源清潔化技術都將迎來大發展的機遇。

清潔能源的機遇期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將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具體而言,將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針對長期制約新能源發展的儲能瓶頸,將“加強儲能和智能電網建設,發展分布式能源,推行節能低碳電力調度。有序開放開采權,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

同時能源體制改革也會朝著市場化方向,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並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提高建築節能標準,推廣綠色建築和建材。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除了要符合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外,還將受到溫室氣體減排的約束。

他還提出,“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需要重點關註清潔能源、電動汽車和儲能技術創新。

從事光伏行業上下遊的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發言人錢晶對本報記者表示,從企業角度看,光伏發展機會很多,預計光伏將成為主流能源。她還預計,未來五年光伏產業鏈兩極分化將更嚴重,龍頭一線品牌的產能利用率等優勢將進一步擴大,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將呈現弱勢。

錢晶還表示,光伏政策和配套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要適應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的管理體系,適應光伏規模化發展的配套產業服務體系,建立完善的稅收及補貼的政策、方案等。

能源體制改革將持續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改革能源體制,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有序開放開采權,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3日國新辦發布會上解讀說,未來將實現低碳發展,鼓勵煤炭的清潔利用,京津冀到2017年實現煤炭利用零增長甚至負增長。

同時通過市場化手段管理,確定水耗、能耗、地耗標準,開展水權、碳排放權交易。徐紹史還提出,希望得到一些清潔能源、汙染防控治理的技術,共同保護環境、加強生態建設。

《建議》還提出,“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

目前電力體制改革都在等待實施細則,電改方案的框架是“放開兩頭、關註中間”,這一思路在油氣領域也有反映。油氣改革正式方案還沒有出臺,本報記者此前了解到的消息,油氣改革也貫徹“網運分開”,以及全產業鏈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對於放開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油氣行業人士稱,自然壟斷行業其實沒必要放開,資本對這種業務興趣也不大,需要的是加強監管,不過放開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還要看具體怎麽放開才好判斷。

除此,能源安全也被提到重要位置,將建立能源安全儲備制度。此前戰略石油儲備廣為業界所知,煤炭儲備則從2011年起在建設中。林伯強認為,儲備制度主要是為了保障能源安全,“十三五”需要布局石油替代,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對國內的影響。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81

楊偉民: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本質是加大供給側的改革力度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077.html

楊偉民: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本質是加大供給側的改革力度

一財網 邵海鵬 2015-11-22 11:56:00

楊偉民稱,現在的問題,雖然也有需求總量和需求結構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可能不在需求側了,病根在於我國的供給體系和結構,至少存在六個方面的問題,從而帶來了目前經濟下滑、投資減速、價格下跌和效益下滑等。

“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中提及,“把握發展新特征,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日前,在“《財經》年會2016:預測與戰略”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說,11月10號,在五中全會閉幕的第11天,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就專題研究了經濟結構性改革問題。

楊偉民表示,五年規劃本來就是解決長期性的供給體系完善和供給結構優化。需求管理主要是短期問題,所以本來也不是規劃的重點。建議稿的靈魂,本質上體現的是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問題,結構性改革的思想。

楊偉民表示,建議稿通篇都體現了更加註重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這樣一些思想,比如說,創新發展篇當中提出了“四新”,新動力、新空間、新產業、新體制,這些都是力求通過創造新供給來滿足新需求。

“十二五”規劃專門用“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篇來講內需問題,而且是作為“十二五”規劃建議當中各項任務之首。楊偉民說,當時國際金融危機剛剛兩年,穩增長是首要任務,而且大家普遍認為主要問題在需求側,內需不足是主要矛盾。所以當時是以擴大內需為主來穩增長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但是現在情況有些不同了。

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背景

之所以要推進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主要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家的政策和思路要據此進行調整、完善。

從增長來看,過去世界經濟處於較快增長期,2000年到2008年世界經濟年均增長4.3%,很大程度帶動我國的經濟增長。但是現在世界經濟一方面在放緩,另一方面我國經濟體量在變大。世界經濟對我國的帶動力沒有以前那麽大了,過去世界經濟加快發展帶動我國的戰略機遇就發生了變化。

從貿易或者需求來看,過去全球市場一定程度上是靠一些發達國家的高債務來支撐的,我國的經濟供給體系總體上是一種外向型的,很大一部分的產能是面向外需、面向出口的。我國的供給總量和國內的市場以及用債務撐起來的世界市場,總體上是均衡的。但現在發達國家紛紛在去債務化,靠債務支撐的市場開始縮小了。這就導致我國一部分產能變成了過剩產能,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在減弱,從過去依靠擴大出口來帶動發展的戰略機遇內涵也發生了變化。

從投資來看,過去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分工從產業分工走向了提供需求、提供供給、提供資源之間這種大分工,部分國家成了凈消費國,部分國家成了凈生產國。我國當時靠勞動力成本低的比較優勢,成就了中國制造,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

現在國際分工正在面臨新的洗牌,一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醞釀、正在加快;二是發達國家在推進再工業化;三是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自身的工業化。特別是再加上我國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了變化,要素成本在快速上升,能引進的經濟技術差不多都引進了,但是依靠自身的創造力來創造新供給的能力還不夠強。過去依靠比較優勢,依靠優惠政策,依靠引進外資來帶動增長,這個發展的機遇也發生變化了。

楊偉民說,增長、貿易、投資這些戰略機遇期內涵的變化,是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提出“五大理念”並在五大理念基礎上提出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在國際背景方面的主要考慮。除了這三個方面,戰略機遇期的變化還有很多。

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也面臨諸多矛盾風險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建議稿也列舉了不少的風險隱患和條件,風險和隱患有些是長期性,有些是中期性的。不過,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也是我國進一步發展的有利條件。

供給體系和結構至少存在六方面問題

楊偉民強調,經濟結構性改革也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在工作方針上,我們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持續的推進;在戰術上要打好殲滅戰,不能因為是長期任務,近期就不作為,必須馬上行動起來。

楊偉民介紹: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提出了5+4+3的行動方案。“5”是五大政策支柱,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4”是要打好四個殲滅戰,化解產能過剩、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化解房地產庫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3”是三大原則,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當前尤其要調動企業家、創新人才、各級幹部三個群體的積極性。

“十二五”規劃曾提出擴大內需的戰略。楊偉民說,五年來這一戰略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經濟總體上保持了中高速的增長,初步估計可能會年均增長7.8%,這也是超出了“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

不過,目前經濟還在下行、工業品價格在持續下跌、企業效益下滑。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投資的效果開始遞減了,再用需求不足顯然已經無法解釋。

楊偉民稱,現在的問題,雖然也有需求總量和需求結構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可能不在需求側了,病根在於我國的供給體系和結構,至少存在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從而帶來了目前經濟下滑、投資減速、價格下跌和效益下滑等。

第一,我國的供給體系總體上具有外向型,現在外需減少,有些產能過剩。轉向內需當然是一個方向,但需要經歷痛苦的過程,有些甚至可能無法轉向內需。

第二,過去主要是面向低收入群體為主的供給體系,沒有及時跟上國內中等收入群體迅速擴大而變化了的消費結構。值得關註的事實是,同一件產品出口的品質就高一些,賣給國內的品質就差一些,迫使很多中等收入群體出國買“中國造”。

第三,過去供給體系能適應排浪式消費,但滿足多樣化、個性化消費的能力相對比較差,總量上產能沒有問題,但結構上存在著花色、品種、規格、安全性等滿足不了消費需求這樣一些問題,所以有些消費流向了國外。

第四,有些產業,產能已經達到了物理性的峰值,價格再怎麽降,產品也很難賣得出去,再怎麽擴大投資,需求也很難消化現有的產能。同時有些產業,達到了資源環境約束的承載能力峰值,如果以全球消費量為我們自己的產能峰值的話,我們就不得不忍受更加嚴重的霧霾。

第五,我國的供給體系,總體上是一種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同時存在著結構性的有效供給不足,比如說平板玻璃我們嚴重過剩了,但電子用的平板玻璃,電視用的大平板等我們還是不能生產。風電設備總體過剩了,但控制系統和不少零部件我們需要進口。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過快,有些方面的成本,不僅高於其他中等收入國家,甚至高於高收入國家,表現出“未富先貴”的現象。國民收入還是中等收入,但生產經營成本卻達到了高收入國家的水平。這樣的結果是,一方面產能過剩,產品不好賣,另一方面成本進一步提高,企業兩頭受壓,削弱了企業特別是實體經濟企業的盈利能力,所以說高成本是供給側最致命的硬傷。

楊偉民說,成本高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有體制僵化,比如說電力壟斷、銀行壟斷、中介服務的壟斷;有超越階段的過渡福利化傾向帶來的,免費的午餐越多,意味著宏觀的稅負必然要高,必然要擡高成本;有些屬於政策方向上是正確的,但實施中的進度、平衡度、方式方法把握的還不夠精準。比如說,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當然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應該促進農民工及其家庭成員的市民化,促進他們進入勞動生產率更高的部門,通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來縮小差距,如果更多的依靠增加轉移性的收入,依靠補貼,最終會轉嫁到企業的成本當中。

此外,擴大內需政策具體實施過程當中,有些政績工程、沒有回報的投資,以及結構調整中僵屍企業難以及時出清等,也間接轉嫁過來不少成本。有地方認為,這些投資早晚要投的,但問題是,一定時期、一個地方的財力總是有限的,建設規模超出財力就要負債。

楊偉民說,如果所有的地方都這樣做的話,既在宏觀上倒逼了貨幣發行,又占用了有限的資源。比如說,僵屍企業產品已經沒有市場了,長期虧損,但靠地方的財政補貼和銀行的續貸,僵而不死,也占用了資源。在實體經濟盈利能力下降、投資回報率下降的時候,一部分貨幣只好在金融系統內部自我循環、以錢炒錢,所以我們經濟的金融化、債務化程度不斷加深積累了不少的隱患。

總之,要重視經濟的下滑,但實行各項政策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必須放在如何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如何促進企業發展上,這是國家實力的根基、是經濟活動的微觀主體。GDP不過是對所有企業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結果的一種統計,企業的生產經營活躍了,生產並能賣得出去的東西多了,宏觀上統計出來的GDP也就多了,速度也就快了,這是經濟發展本來的邏輯。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214

陸股還能買嗎?關鍵五問解惑 十一長假、光棍節炒熱消費 「十三五」也將啟動


2015-10-05  TCW

「金九銀十」期間,民眾消費需求不減,對剛剛受股災肆虐的中國股市而言,是大好消息。在中國股市量 縮築底時,十一國慶、雙十一光棍節等實體、線上消費高峰接連到來,經濟數據能否因內需消費激勵,帶動市場人氣?此外,第四季中國經濟也有不少事件值得期 待。包括十月在北京登場的五中全會,「十三五規畫」即將啟動;人民幣是否納入SDR(特別提款權),答案也將揭曉……。中國股市的投資價值是否重現?《今 周刊》以關鍵五問為投資人解惑。

Q1中國經濟基本面仍有疑慮,目前能進場嗎?

A:「影響陸股最重要的兩個變數,一是經濟基本面復甦狀況;另一是中國政府改革力度,能否優於預期。」國泰中港台基金經理人陳士心,研究、操盤陸股多年, 是目前三年期中國股票型基金績效冠軍;他直言,未來中國股市表現好壞,取決於這兩項因素,尤其基本面需要時間逐步回溫,不可能太快看到效果。

陳士心指出,現在的中國就像八○年代的台灣,工業要升級,產業轉型漸有成效,像互聯網、精密製造業,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不見得一路順遂, 但方向是正確的。「中國人心浮動,急於致富,這輪全民瘋股,高檔套牢資金受傷慘重,需要長時間整理,慢牛才能重新開始。」

陳士心解釋,上證指數幾乎回到年初位置,未來恐怕還會有一番震盪,才能確認落底,預期到年底都是整理格局。這段時間,小型股將上沖下洗,大型股波動較小; 雖然中國經濟的數據不佳,但不至於失速,畢竟民間企業仍充滿活力,只是瘋牛行情拖累改革腳步,等到風波塵埃落定,行情應能再起。

「現階段來看,場外配資限期清理完畢,將使得籌碼相對乾淨;儘管估值泡沫還在持續去化,但也有部分藍籌股跌至歷史平均估值以下,長線投資價值已浮現。」陳士心認為,對長期規畫的人而言,不妨分批進場布局中國股市。

保德信投信產品首席石永平則認為,進入第四季,中國經濟基本面有不少事件值得期待,「十月在北京登場的五中全會,將聚焦在『十三五規畫』,亦即二○一六到二○年,其間是習李完整掌權、最重要的黃金五年,政策規畫值得期待。

另外,十一月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會宣布人民幣是否納入SDR(特別提款權),屆時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投資人信心大增,也可間接提振股市氣氛。」

另外,配合十一長假、雙十一光棍節及雙十二網購節,內需消費強勁;而中國政府為消化年度預算,也會大量支出。石永平表示,第四季有不少正面因素,中國股市氛圍有機會轉好,甚至可能就是多空轉折點,投資人可特別留意。(歐陽善玲)

何謂「特別提款權」(SDR)?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創立的儲備資產和記帳單位,相當於IMF作為國際支付的一種「貨幣」,也是IMF分配給會員國的一種資金使用權利。

Q2如何透過技術指標,掌握A股行情轉折及進出場時機?

A:技術分析達人謝佳穎認為,上證指數從高點五一七八點下跌以來,七月上旬在三三七三點築底反彈,又在八月二十四日跌破三四○○點年線,為期一個月的築底 在此宣告失敗。假設修正波尚未結束,依波浪理論,第一段A浪下跌,反彈到四一八四點的B浪高點,接下來C浪若等浪下跌,指數可能修正至二三八○點左右,但 其中若指數突破B浪高點,則可判斷跌勢結束。

由於國際股市壓力沉重,陸股短線不易增量攻擊,但從周線指標KD與MACD觀察,兩者均已來到超賣的低位,反彈條件具備。進一步觀察類股,今年創業板指數 漲幅最大,下跌也最深,近日已率先突破整理多時的箱型頂部,若創業板率先轉強,搭配深圳指數止跌,上證可望出現反彈機會。惟空間有限,周線在三五○七點的 下降缺口,以及四○○六起跌點的解套壓力不輕,即使反彈也只會加大震盪區間,扶搖直上機會不高。

從均線與成交量來觀察,上證指數低檔整理近一個月,目前均線糾結,成交量萎縮至三千五百億人民幣上下,九月二十四日甚至出現六月高點以來的次低量二一二九億人民幣,皆說明市場觀望、人氣不旺,也是技術面進入轉折的時機,投資人應密切關注。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短線打底完畢、展開反彈,上檔壓力也易使指數再度拉回測試底部,建議投資人等右側築底完成再建立部位,不必急於進場。

Q3人民幣會續貶嗎?中國貨幣政策對股市的效應?

A:「中國政府向來強調『有序漸進』改革,對放寬人民幣匯價空間也一樣,央行干預不會過急,投資人不必擔心短期內,人民幣再暴跌。」統一投信國際金融債券 部協理余文鈞指出。目前中國在岸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為中間價上下二%,八月十一日人民銀行雖無預警大降人民幣中間價,但最後貶值一.九%,並非跌停,代表 背後有一定支撐;加上其後未見持續大幅貶值,接下來人民幣匯率將維持穩定,貨幣寬鬆政策也將持續,未來可能還有二次降準空間,幅度共約○.五%。

余文鈞解釋,從外部環境來看,由於市場預期美國升息,刺激全球熱錢流入美國;配合中國經濟成長放緩,股市波動劇烈,及利率下調,引發投資人不安情緒,拋售人民幣資產,間接影響匯率走貶。

「但從市場資金利率跳升來看,投機熱錢賭人民幣續貶,成本非常高,已抑制投機需求。」他強調,人民幣對長線資金吸引力仍在,貶值只是短暫衝擊。

「人民幣已貶值完畢,不只中國人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樣說,就實際匯率表現,境外人民幣都疑似有護盤跡象,很明顯想打壓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石 永平說,中國政府對貨幣政策有強大主導權,人民幣一次性調整方向很明確;至於利率,由於目前中國通膨率仍低,預料人行會持續釋出寬鬆政策。

但因各項經濟數據並不樂觀,投資人不必期待股市大漲,空手投資人慢慢布局即可;至於高檔進場者,不急於現在賣出,最好等待第四季消費旺季,股市漸有起色,再逢高出脫。

Q4該選ETF,還是中國股票型基金?

A:「對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來說,中國股市是相當考驗人心的市場,沒有足夠定力,會很容易迷失,犯下大錯。」陳士心建議投資人挑選主動型中國基金時,必須先 了解基金經理人操作風格,並以中長期績效作為挑選原則;「追求趨勢成長的操盤人,與強調價值成長型的基金,各有報酬率領先的時候。」

若想投資陸股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即被動型基金),則要分清楚所追蹤的指數涵蓋範圍,是屬於大型藍籌股或中小型股。「預期第四季中國股市表現仍會劇烈波動,在ETF方面,追蹤大型藍籌股為主的指數較能降低波動;主動式基金則須均衡配置,才能減緩震幅。」陳士心說。

換句話說,既然中國股市波動無可避免,投資人想要逢低布局,又擔心突然重挫、虧損嚴重,不妨選擇追蹤大型藍籌股、如A五十指數為主的ETF;或比較中國A股基金短中長期績效,篩選長期報酬穩定、市場大跌時損失相對較輕的股票型基金。

元大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投資長黃昭棠補充,投資人除了可從證券市場買進ETF,現在透過基金公司或銀行財富管理平台也能申購;部分銀行還能接受定期定額委託,對想要分批投入的人來說,也有多重選擇。

而從八月底、上證指數最低二八五一點觸底反彈來看,近一個月,股票型基金報酬率略低於陸股ETF,顯示當行情轉折時,以追蹤指數為主的投資工具,較能直接反映多空變化,對講求靈活進出的人來說,更具操作彈性。(歐陽善玲)

Q5 未來一年,有哪些事件會影響陸股?

A:參考台灣經驗,MSCI明晟全球基準指數是否納入,將是陸股股災後最重要的轉變。金庫創投總經理丁學文分析,MSCI評估新增國家指數,除了衡量該經濟體的重要性,公司治理情況、經濟基本面與股市連動性,也都是考量指標。這場暴跌四成的股災,恰好凸顯A股的公司治理與市場連動性都有待加強,因此MSCI納入陸股,最快也得在明年。

中國券商法人則指出,當局雷厲風行打擊金融貪腐,案情越來越複雜,配合MSCI調整的金融改革,勢必放慢腳步。舉例來說,原訂九月通過證券法二讀、放寬IPO(首次公開發行)由審批制改為註冊制,隨著中國證監會高層落馬,幾乎確定延後至明年。

另經過股災與人民幣匯率下挫,深港通也被擱置。回顧去年底,除了調降存準率,滬港通也在當時上路,刺激陸股出現大漲定勢。因此可推估至少要見到註冊制與深港通成行,才能確定中國當局已對催生下一輪牛市展現政策作多態度。

(周岐原)

撰文 / 歐陽善玲、黃瑋瑜、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61

“十三五”上海設定四條底線 常住人口不超2500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6673.html

“十三五”上海設定四條底線 常住人口不超2500萬

一財網 胥會雲 2015-12-16 22:03:00

守住常住人口規模底線,就是把常住人口不超過2500萬作為長期調控目標。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內,上海的常住人口增加,不能超過74.32萬人。

作為上海發展十分重要的五年,上海在“十三五”建議稿中牢牢把握底線思維,共設定了四條底線。

12月15~16日,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舉行。全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總結2015年工作,認真研究上海“十三五”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要求和目標任務,審議並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上海必須守住的四條底線,分別是常住人口規模底線、建設用地總量底線、生態環境底線、安全底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指出,“十三五”是上海發展十分重要的五年,我們不能有絲毫松懈,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更加積極主動防範和應對可能的風險,堅持底線思維。

底線一:2500萬常住人口

守住常住人口規模底線,就是把常住人口不超過2500萬作為長期調控目標。

本世紀以來,上海常住人口激增800多萬,從2000年1608萬人,增加到2014年底的2425.68萬人。這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29.26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96.42萬人。

上海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共2301.92萬,也就是說,4年中上海人口增加了123.76萬人。而要守住2500萬人的底線,就意味著未來幾年內,上海的常住人口增加,不能超過74.32萬人。

按照國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要求,以及上海的發展定位,上海也在通過各種舉措實現調控。

比如,上海推出以積分制為主的居住證制度,持證人可根據積分的不同,享受階梯式的就學、就醫等公共服務。

底線二:建設用地總量負增長

守住建設用地總量底線,就是未來幾年上海的建設用地增量要逐年減少,規劃建設用地總量只減不增、實現負增長。

土地是上海當前面臨的一大資源瓶頸。

上海建設用地總規模接近規劃天花板,新增用地空間非常狹小。截止2014年底,上海全市建成區面積3124平方公里,超過市域陸地面積的45%,與規劃規模3226平方公里相比,只有102平方公里的空間。

與此同時,土地利用結構不夠合理,工業用地比重過大,達27%。而公共設施和綠地的用地比例偏低。

根據上海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必須遵循的一條原則就是嚴守用地底線,實現建設用地“零增長”甚至負增長。這也就意味著,今後6年上海平均每年新增建設用地只能控制在17平方公里以內。

此前,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莊少勤曾表示,在土地利用問題上,上海已經給自己戴上了‘緊箍咒’,城市發展進入資源‘緊約束’階段,必須轉型升級。

根據“規劃建設用地規模負增長”、“以土地利用方式轉變倒逼城市發展轉型”的要求,上海已進入存量土地開發為主的階段,城市更新將成為上海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式。

底線三:生態環境

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就是在大氣、水、土壤等關鍵領域加大治理力度,標本兼治、源頭治理,綜合監管、嚴格執法。

上海市人大財經委和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發布的上海“十三五”規劃人大代表和市民調查問卷顯示,調查對象對於“十三五”時期最關註的方面(可多選)中,改善環境(41.1%)位列第三。

根據今年早些時候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部分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上海已經確定了9個區縣11個地塊作為2015年治理對象,包括浦東合慶鎮、青浦青東農場和練塘鎮、金山朱涇鎮等。總面積約6700畝,涉及企業約1300家。

並力爭用3年時間使這些重點整治區域環境汙染問題得到遏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並探索出一條環境綜合整治、區域轉型發展的新途徑。

在今年9月15日,上海市委、市政府還專門在浦東合慶鎮勤奮村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合慶鎮環境綜合整治,對全市加強違法建築拆除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全面動員。

底線四:安全

守住安全底線,就是保障城市生產安全和運行安全。要防控風險,主動防範經濟金融風險,積極穩妥化解社會矛盾,處置社會穩定風險。

除了城市生產安全和運行安全,上海還特別提出,主動防範經濟金融風險。

自從上海明確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以來,金融業一直在上海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統計數據顯示,上海一季度金融業對上海經濟的貢獻首次超過了一半,達到了58.7%。整個上半年,上海金融市場成交活躍,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729.6萬億元,同比增長1.5倍。

今年前3季度,上海金融業增加值2861.31億元,增長27.2%,金融業生產總值占GDP比重達到16.01%。

也因此,主動防範經濟金融風險,也成為上海確保城市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部分。

編輯:楊小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82

社科院:“十三五”規劃或推動中國經濟增速止跌企穩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6463.html

社科院:“十三五”規劃或推動中國經濟增速止跌企穩

一財網 章軻 2015-12-16 15:33:00

“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這三大國家戰略的布局和實施,標誌著我國經濟發展在空間格局上的重大創新和突破,將會充分利用我國經濟的巨大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凝聚起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作用的力量。

“十三五”中國經濟增速或止跌企穩,並適度回升。攝影/章軻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藍皮書課題組16日表示,我國經濟發展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疊加期、新的政策探索期“四期疊加”,“十三五”規劃的啟動和實施,有可能積蓄起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向上的力量,使經濟增速止跌企穩,並適度回升。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日共同舉辦2016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

課題組表示,把握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中線,防止經濟增速一路下行,需要從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更高層面來解決,也就是要從我國中長期經濟發展新的頂層設計層面來解決,尋找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戰略層面的重大創新和突破,從而尋找對於經濟增長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的力量。

藍皮書認為,2015年黨中央關於“十三五”規劃建議的編制,以及2016年初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啟動和實施,將會是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情況下,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將會形成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作用的力量。

其中,特別是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這三大國家戰略的布局和實施,標誌著我國經濟發展在空間格局上的重大創新和突破,將會充分利用我國經濟的巨大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凝聚起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作用的力量。同時,作為“十三五”規劃的另一個重要內容,貫徹實施《中國制造2025》,使制造業轉型升級,也將成為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作用的力量。

課題組表示,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所經歷的3次上升過程可知,相關的五年計劃或規劃的實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如1982~1984年的第一次上升過程,正值“六五”時期的第2、3、4年;1991~1992年的第二次上升過程,正值“八五”時期的第1、2年;2000~2007年的第三次上升過程,正值整個“十五”時期,以及“十一五”時期的第1、2年。

課題組認為,參考這種情況,“十三五”規劃的啟動和實施,有可能積蓄起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向上的力量,有可能使經濟增速止跌企穩,並適度回升。這樣,2015年經濟增速的回落有望觸底,即有望完成階段性探底過程,“十三五”時期有可能進入新常態下的新一輪上升周期。

社科院研究顯示,新一輪上升周期不是單純地讓經濟增速適度回升起來,更不是要重回過去兩位數的高增長狀態,而是要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回升。要借回升之勢,營造良好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更好地實現穩增長與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有機結合,更好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奮鬥目標。

藍皮書提到,人們常說,我國經濟發展處於“三期疊加”階段,即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疊加階段,還應該加上一期,即新的政策探索,是“四期疊加”。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98

互聯網金融成為“十三五”脫貧工作重要一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5950.html

互聯網金融成為“十三五”脫貧工作重要一環

一財網 邵海鵬 2015-12-15 20:51:00

劉永富表示,將認真編制並組織實施“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分解細化年度目標任務。在落實中,將搭建五個工作平臺,開展六項扶貧行動,實施十項精準扶貧工程。金融扶貧行動是六項行動之一,扶貧小額信貸工程是十項工程之一。

已經成為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2014年底,仍然有現行標準下的7017萬貧困人口,約占13.68億總人口的5.1%。日前,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加快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步伐。

12月15日,國新辦就“十三五”脫貧攻堅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稱,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是要抓好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後半個月的時間里,扶貧領導小組連續召開會議,對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東部地區率先脫貧和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他表示,下一步,將認真編制並組織實施“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分解細化年度目標任務。在落實中,將搭建五個工作平臺,開展六項扶貧行動,實施十項精準扶貧工程。金融扶貧行動是六項行動之一,扶貧小額信貸工程是十項工程之一。

在農村,貧困問題的根源其實是經濟問題,而金融是關鍵。

11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簡稱《決定》),明確把金融扶貧作為脫貧攻堅支撐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政策保障。《決定》鼓勵和引導商業性、政策性、開發性、合作性等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

脫貧需要的不僅僅是“輸血”,更重要的是需要開發式、造血式扶貧,通過發展生產真正培育出“造血”的能力。這需要金融機構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信貸服務。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王鈺鑫博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近兩年來,盡管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在加快推進,但是城鄉之間仍然存在金融鴻溝。銀行或農信社貸款利息低,但網點少、審批時間長、授信額度少,而且農戶缺乏有效抵押物。

不過,農民有良好的信用意識。在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看來,通過將信用資產化可以為農民提供相應貸款。

中國社科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認為,對於金融來說,互聯網最大的特色在於社交的可視化與可追蹤,減少了交易成本,通過線下線上的結合,使得風控更加系統化,讓互聯網金融在減貧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與其它進軍農村嘗試農村金融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不同,翼龍貸是全國唯一專註“三農”領域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數據顯示,目前翼龍貸95%的貸款都流向了農村的特色種植和養殖戶。

王思聰在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互聯網的本質和精神就是平等,有了互聯網,城市和鄉村獲取資金的難易差逐漸被縮窄,逐漸實現資金獲取途徑的平等,互聯網金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將發揮獨特作用。

翼龍貸在全國采取盟商制尋找借款人,由於貧困地區的借貸需求更大,因此翼龍貸在國家級貧困縣的拓展也更加迅速。數據顯示,翼龍貸已經覆蓋全國592個國家級貧困縣中的151個,占比超過全部貧困縣的四分之一,提供信貸資金數十億元。

李勇堅曾在今年12月先後考察了河南駐馬店、商丘、周口與河北保定等地的主要國家級貧困縣的翼龍貸借款農戶。他說,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翼龍貸最大的優勢是手續方便、授信靈活、放貸速度快。面向單個農戶,翼龍貸最快4天就能夠給農民實現放款,這種有效性充分滿足農時借貸的高峰期,相對來說,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放款時間一般是半個月到一個月。

李勇堅表示,雖然翼龍貸已占據農村金融80%市場份額,但農村小額貸款仍是空白點,市場容量更是達到3萬億元,在風險控制的前提下,用互聯網金融的大數據手段擴大交易規模,可以為盟商增加交易量,也可從一定程度上控制加盟商動“歪腦筋”。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332

中國「十三五」號角響起 下一個投資金礦在哪裡?一胎化全面解禁、GDP下修……

2015-11-09  TWM

剛剛落幕的中共五中全會,推出十三五經濟規畫, 中國政策開放,往往對投資帶來巨大影響, 在經濟轉型成敗的關鍵時刻, 中國如何為發展定調, 更將左右未來的政經局勢。

未來五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施政,將會像什麼樣子?看網路短片就知道。

十月二十九日,一支製作精美、名為《 十三五之歌》的短片在YouTube出現,全片為英文說唱的卡通形式,一般相信,製作單位正是中國官方。雖然只有數千次點閱,但是懂得用網路短片宣傳國 策,成功讓國內外媒體跟進報導,果然取得預期的曝光效果。而這支短片強調的重點,正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建設規畫,簡稱「十三五」。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落幕,每一屆五中全會,都會針對未來五年的經濟建設提出大綱,這一屆規畫的就是十三五。在前一個五年規畫期間,中國經濟面臨節節下滑的窘境,這次五年規畫將在習近平、李克強任內執行,因此堪稱是「期中考」,也代表本屆中國政府最重要的成績單。

「十三五規畫,至少有八個亮點值得注意。」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在這份全會公報中,中國首次提出具體的「培養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基地和經濟區」等規畫;預料未來五年,隨著「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等政策啟動,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將與日俱增。

挑戰》

經濟轉型 聚焦八大亮點

其實,不再強調經濟高速增長,更是中國未來的新常態。例如李克強在黨校內部講話時,就直言:「沒在任何場合說過,要死守某個(經濟成長)點,但要守在年增 速六.五三%,才能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李克強接下來的發言更加關鍵,他強調:「只要就業能持續成長,人民收入持續提高,(GDP,國內生產毛額)增速 高一點、低一點,都可以接受。」身為世界工廠,製造業規模「倒退嚕」,連掌管全國經濟建設的總理也暗示,GDP數字高低已不如以往重要,這就是中國經濟轉 型最強烈的訊號!

由於經濟成長、通膨雙雙放緩,中國有沒有可能陷入通縮?目前看來,機會不大。「在第二、第三季,製造業增速一路放慢,但服務業產值不斷上升,從餐飲到電影娛樂,消費增速都還算理想,因此中國不至於陷入通縮。」富邦金控總經研究資深協理羅瑋認為。

升級》

中國智造 未來產業重頭戲沈建光進一步分析,由「中國製造」轉型「中國智造」,將是這五年產業政策重頭戲,隨著「中國製造二○二五」在五中全會前亮相,未來從高科技 製程、「互聯網+」出發,精密機械、機器人、新世代資通訊技術及新能源汽車,將是升級的主要領域,涵蓋交通、國防、金融與零售服務等產業。

除了製造業,服務業開放、消費結構升級,則是十三五期間同樣會出現的趨勢轉折。沈建光指出,全會公報提出中國服務業市場將擴大對外開放,在此同時,消費已經取代投資、成為貢獻GDP成長的主要力量。

在這種趨勢下,食品、衣物等必要支出,增幅會逐漸放緩;醫療保健、文化教育、娛樂、通訊等開銷,將越來越吃重。換句話說,中國消費者將追求品質、體驗更好的服務享受,對精緻產品、服務湧現的巨大需求,將吸引更多外商,競逐日益開放的中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因應日益艱困的環境汙染問題,中國政府也在這次五中全會公報中,再次提及綠色發展理念,並且明文列舉了,準備發展的綠色債券市場、綠色股票指數,以及綠色保險等新金融服務。

從這些政策看來,中國當局每一項設計,都是以經濟「保增長」為出發點。不過,專看台股的投資人,可別以為政治歸政治,因為中國每次提出的五年規畫,都是以 政策補助或法令開放為手段,對於企業的長遠經營,其實都造成極大影響,自然會左右相關企業的股價。因此,新的十三五強調哪些重點,自然也是全世界投資人前 進中國時,必須優先弄懂的基本面功課。

卡位》

盯政策 五年有機會賺三倍舉例來說,從電源供應器布局節能環保產品的大廠台達電,前董事長鄭崇華五年前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強調公司將借鏡過去經驗,把重心從資訊科技轉向資源科技;雖然當時,鄭崇華看好的LED、太陽能與電動車,產業發展不如預期,但台達電的確將經營重心,轉向資源科技,五年下來,股價就大漲近五成。

此外,中國第一大垃圾發電處理業者光大國際,更是因為政策鼓勵、全國各地需求龐大,股價從四港幣起漲,今年最高漲到十五.五港幣,五年漲幅逼近三倍,市值超過二二○○億元新台幣!由此可見,讀懂中國當局的用意,貼緊政策風向,對投資大中華股市的重要性。

中國經濟成長逐年放緩,固然來自人民幣升值及各種經營成本加重,然而人力短缺其實也是一大考驗。今年五中全會終於回應外界呼聲、正式解禁長達三十年的一胎化政策,就是基於長遠發展的重要決定。

警訊》

人口負債 解禁一胎還不夠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早在四年前就提醒,中國即將面臨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從過剩到短缺的「路易斯拐點」。

從實際數據來看,介於十五至六十四歲的中國勞動力人口,一二年時首次下滑,當年減少三四五萬人。

到了一三年與一四年,則分別減少二四四萬人、三七一萬人,顯示中國的確從享受人口紅利,正式轉入背負「人口負債」階段,未來中國社會,將和台灣承擔同樣沉重的養老、照護壓力。

中國安信證券研究指出,○二年以來,中國GDP年成長率有隨著勞動力見頂、逐年下滑的趨勢。勞動力不足,經濟自然無法維持同樣增速,由於政府連年提高工 資,加上招聘日益困難,中國製造業的人力成本越來越吃重。有鑑於日本在少子化時期,經濟幾乎完全停滯,放寬生育刻不容緩。

另一方面,中國線上旅遊龍頭業者攜程網創辦人兼執行長梁建章在美國留學時,就是以中國人口問題作為個人博士論文主題,堪稱中國人口研究專家。他不僅在紙上 研究,自己創業後,不僅鼓吹員工生育第二個孩子,甚至大方借錢、代替員工繳納「超生」帶來的巨額罰金,是極少數持續反對人口政策的中國企業家。

日前,當梁建章得知一胎化解禁,他立刻大聲疾呼:「不僅要二胎,還要全面開放,讓中國人多生幾個孩子!」梁建章解釋,從二年前的三中全會,決定放寬限制為 單獨二胎(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時,可生育第二胎),迄今僅有幾十萬新生兒,遠遠低於預期。顯示經濟壓力仍然是主要考量,即使全面解禁,也不會出現人口爆炸 的情形。為了中國經濟能夠健康發展,梁建章認為解除生育限制,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為平衡地區發展的巨大落差,振興東北經濟,可能成為十三五期間,中國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因為無論從去年或今年上半年數據來看,東北地區的遼寧、吉林與黑龍江三省,都是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情勢相當嚴峻。

指標》

振興東北 改革成敗關鍵

例如去年,全中國GDP成長平均值為七.四%,三省最高的吉林,只有六.五%;到了今年上半年,全中國GDP成長是七%,遼寧成長更下探二.六%,顯見東 北地區由於設備過時的重工業群聚,在產能過剩、價格暴跌影響下,製造業與民生消費不振,成為嚴重拖累全國經濟步伐的來源。未來東北地區經濟能否浴火重生, 或許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指標之一。

從解禁一胎化,到推出影響中國將來五年的經濟政策綱領,已經落幕的五中全會,做出許多改變中國前景的重要決定。因此,當決議文對外公告,這也是一份你一定要詳讀的政策內容。

撰文 / 周岐原

掌握中國關鍵10年看誰接班習、李

除了制定「十三五」,中共五中全會也是決定黨內人事的重要場合,「十八屆五中全會是布局『十九大』,十九大則是安排『二十大』。」政大東亞所長寇健文直 言。他指出,若無破例之舉,除了習近平、李克強,其他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會在十九大退休,因此五中全會各人事案,就是十九大的序曲。

目前看來,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與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是呼聲最高接班人;但也不能排除,習近平讓自己人出線的可能性。例如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就是大黑 馬。陳敏爾長期在浙江任職,2002年習近平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陳是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2007年時轉任貴州省委副書記;今年七月升任貴州省委書 記。

寇健文分析,陳敏爾曾與習近平共事,從「正部級」省長到省委書記,只花三年時間,升遷之快,與胡、孫不相上下。而且當上省委書記,是通往中央政治局必經之 路,這次升遷,代表陳敏爾有資格角逐中央政治局委員,甚至在二十大成為常委。三人最終由誰出線,競爭勢必日益白熱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